TWI702064B - 雙聯混合注射器用長噴頭及雙聯混合注射器 - Google Patents
雙聯混合注射器用長噴頭及雙聯混合注射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702064B TWI702064B TW108147863A TW108147863A TWI702064B TW I702064 B TWI702064 B TW I702064B TW 108147863 A TW108147863 A TW 108147863A TW 108147863 A TW108147863 A TW 108147863A TW I702064 B TWI702064 B TW I702064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inlet
- connector
- long nozzle
- nozzle
- outlet
- Prior art date
Links
- 0 C[C@@]1(*)C(CCC2)CC2CC1 Chemical compound C[C@@]1(*)C(CCC2)CC2CC1 0.000 description 2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5/00—Devices for bringing media into the body in a subcutaneous, intra-vascular or intramuscular way;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illing or cleaning devices, arm-rest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emat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 Nozzl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涉及醫療器械領域,具體地涉及雙聯混合注射器用長噴頭及雙聯混合注射器。一方面,雙聯混合注射器用連接件的連接件出口接頭形成出口臺階結構,雙聯混合注射器用長噴頭的長噴頭入口部形成與該出口臺階結構對應的入口臺階結構,使得長噴頭的長噴頭入口部能夠與連接件的連接件出口接頭以密封的方式組裝並接收來自所述連接件的液體,從而使得連接件與長噴頭進行適配連接;另一方面,該雙聯混合注射器用連接件還能夠與短噴頭進行適配連接。這樣,本發明的雙聯混合注射器用連接件能夠兼用於噴塗型和腔鏡型兩種使用模式,還能夠使連接件和長噴頭以簡單的方式實現準確對接。
Description
本發明涉及醫療器械領域,具體地涉及雙聯混合注射器用長噴頭及雙聯混合注射器。
在現有技術中,同一雙聯混合注射器不能兼用作噴塗型(安裝短噴頭)和腔鏡型(安裝長噴頭),因此同一雙聯混合注射器不能根據需要切換使用模式。經常需要同時配置噴塗型專用雙聯混合注射器和腔鏡型專用雙聯混合注射器兩種産品,在使用時只能根據需要使用其中一種特定類型的雙聯混合注射器。這樣,不僅會造成不必要的浪費,而且增加了成本。或者,使用者在需要切換雙聯混合注射器的使用模式時,手動地把兩個單筒注射器從一種類型的雙聯混合注射器上拆下來,再重新組裝到另一類型的雙聯混合注射器,這樣的操作極不方便而且增加了故障風險。因此,現有的雙聯混合注射器無法切換噴塗型和腔鏡型兩種使用模式。極需設計一種能夠同時適用於噴塗型和腔鏡型兩種使用方式且能快速切換的雙聯混合注射器用連接件。
此外,在現有技術中,雖然噴塗型雙聯混合注射器使用方便,使用過程中可以更換噴頭解決停頓後噴頭堵塞的問題,但是腔鏡型雙聯混合注射器一般不能更換噴頭,要求醫生必須一次性不能停頓用完全部藥劑,否則一旦停頓下來,就會發生堵塞而沒辦法繼續使用。因此,極需設計一種能夠在使用過程中隨時更換的腔鏡型噴頭(長噴頭)。
基於上述現有技術中極需解決的問題而做出了本發明。
本發明的一個發明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兩用的雙聯混合注射器用連接件,該雙聯混合注射器用連接件既可以連接長噴頭,也可以連接短噴頭,從而可以方便、快速地切換噴塗型和腔鏡型兩種使用模式。
本發明的另一個發明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雙聯混合注射器用長噴頭,其能夠方便與上述雙聯混合注射器用連接件彼此準確對接。
本發明的又一個發明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雙聯混合注射器,其包括具上述的雙聯混合注射器用連接件和/或雙聯混合注射器用長噴頭。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如下的雙聯混合注射器用連接件,所述連接件包括連接件主體部、從所述連接件主體部朝向出口側凸出的連接件出口接頭和從所述連接件主體部朝向入口側凸出的連接件入口接頭,所述連接件出口接頭用於與短噴頭或長噴頭組裝,所述連接件入口接頭用於與單筒注射器組裝,在所述連接件出口接頭處,供來自一個所述單筒注射器的第一液體流過的第一液體出口部與供來自另一個所述單筒注射器的第二液體流過的第二液體出口部以彼此不連通的方式並排布置,並且所述第一液體出口部延伸成比所述第二液體出口部靠出口側,使得所述第一液體出口部的出口側的端面比所述第二液體出口部的出口側的端面靠出口側,從而所述連接件出口接頭形成出口臺階結構。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所述連接件出口接頭的外周面形成有外螺紋部,使得所述連接件出口接頭構成公魯爾接頭結構;和/或所述連接件入口接頭構成用於與所述單筒注射器組裝的母魯爾接頭結構。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所述外螺紋部的終止面與所述第二液體出口部的出口側的端面平齊。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所述外螺紋部爲雙頭螺紋部。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所述連接件出口接頭的外周面形成有用於安裝環狀的第一密封圈的第一凹槽。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所述連接件還包括所述第一液體出口部和所述第二液體出口部共用的第一分流部,所述第一液體出口部的流路和所述第二液體出口部的流路透過所述第一分流部分隔開。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所述第一分流部延伸到與所述第一液體出口部的出口側的端面平齊。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所述第一液體出口部的出口側的端面和所述第一分流部的出口側的端面共同形成用於安裝環狀的第二密封圈的第二凹槽。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所述第一液體入口部的截面形狀和所述第二液體入口部的截面形狀均爲圓形;和/或所述第一液體出口部的截面形狀和所述第二液體出口部的截面形狀均爲半圓形。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所述第一液體出口部的出口側的端面與所述第二液體出口部的出口側的端面之間的距離爲0.5mm至20mm。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所述連接件包括在所述連接件主體部的內部延伸的第一液體輸送管路和第二液體輸送管路,所述第一液體輸送管路的從所述連接件主體部向出口側凸出的部分構成所述第一液體出口部,所述第一液體輸送管路的從所述連接件主體部向入口側凸出的部分構成所述第一液體入口部,所述第二液體輸送管路的從所述連接件主體部向出口側凸出的部分構成所述第二液體出口部,所述第二液體輸送管路的從所述連接件主體部向入口側凸出的部分構成所述第二液體入口部,並且所述第一液體輸送管路和所述第二液體輸送管路從所述第一液體入口部和所述第二液體入口部朝向所述第一液體出口部和所述第二液體出口部以彼此逐漸靠近的方式延伸。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所述第二液體入口部以與所述第一液體入口部間隔開預定距離的方式配置。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所述連接件包括從所述連接件主體部朝向入口側延伸出的卡扣部,所述卡扣部包括直線狀延伸的卡扣臂部以及設置於所述卡扣臂部的遠離所述連接件主體部的自由端部的卡扣凸起。
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如下的雙聯混合注射器用長噴頭,所述長噴頭包括彼此並排地布置的第一入口部和第二入口部,所述第二入口部延伸成比所述第一入口部靠入口側,使得所述第二入口部的入口側的端面比所述第一入口部的入口側的端面靠入口側,從而所述長噴頭形成用於與以上技術方案中任意一項技術方案所述的雙聯混合注射器用連接件的連接件出口接頭的出口臺階結構匹配的入口臺階結構,使得所述長噴頭能夠與所述連接件的連接件出口接頭組裝並接收來自所述連接件的液體。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所述長噴頭包括長噴頭入口接頭,所述長噴頭入口接頭包括長噴頭入口部和以能夠相對於所述長噴頭入口部轉動的方式套設於該長噴頭入口部的長噴頭入口部套管,並且所述長噴頭入口部包括所述第一入口部和所述第二入口部,使得所述長噴頭入口部形成所述入口臺階結構。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所述第一入口部的入口側的端面設置有第二密封圈,並且在所述長噴頭入口部與所述連接件出口接頭組裝在一起的情況下,所述第二密封圈抵接於設置於所述第一液體出口部的出口側的端面和所述第一分流部的出口側的端面的第二凹槽。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所述長噴頭入口部還包括用於分隔所述第一入口部的流路和所述第二入口部的流路的第二分流部,所述第二分流部的入口側的端面與所述第一入口部的入口側的端面平齊。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所述長噴頭入口部套管具有圓筒形狀並且形成有與所述連接件出口接頭的外螺紋部配合的內螺紋部,使得所述長噴頭入口接頭構成與所述連接件出口接頭配合的母魯爾接頭結構。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所述長噴頭入口部的外周面還形成有朝向所述長噴頭入口部套管環狀凸出且抵接於所述長噴頭入口部套管的密封凸起。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所述長噴頭還包括:鞘管,所述鞘管的內部形成有彼此分隔開的第一流路和第二流路並且所述鞘管的入口側的端部與所述長噴頭入口部固定在一起,使得所述第一流路與所述第一入口部的流路連通並且所述第二流路與所述第二入口部的流路連通;以及噴嘴,所述噴嘴安裝於所述鞘管的出口側的端部以供流經所述鞘管的液體在該噴嘴處混合並從該噴嘴噴出。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所述鞘管的內部還形成有與所述第一流路和所述第二流路均分隔開的造型腔道,所述造型腔道內收納用於造型所述鞘管的線狀造型體,以使得所述鞘管能夠彎折並保持預定的形狀。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所述線狀造型體包括線狀造型體主體和設置於該線狀造型體主體的一端且從所述鞘管的入口側的端面延伸出的扁平的定位部,所述定位部固定於所述長噴頭入口部。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所述定位部嵌入所述長噴頭入口部的第二分流部。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所述定位部的在所述線狀造型體主體的徑向上的截面中的長度大於所述線狀造型體主體的直徑,並且所述定位部的在所述線狀造型體主體的徑向上的截面中的寬度小於所述線狀造型體主體的直徑。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所述線狀造型體主體爲金屬絲。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在所述鞘管的沿著徑向截取的截面中,所述第一流路的截面形狀和所述第二流路的截面形狀均爲圓弧形且相對於該截面的幾何中心成中心對稱。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所述造型腔道的軸向中心線與所述鞘管的軸向中心線一致。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所述鞘管由軟膠塑料或橡膠製成。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所述長噴頭入口部與所述鞘管一體成型。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所述噴嘴包括噴嘴主體和螺旋增速件,所述螺旋增速件收納於所述噴嘴主體,所述噴嘴主體和所述螺旋增速件共同形成在軸向上貫通的流道,所述流道包括:壓力腔,在所述壓力腔內形成螺旋狀地延伸的至少兩條旋流加速通道以使流入所述至少兩條旋流加速通道內的液體能夠形成旋流並加速;層流道,所述層流道包括彙聚部以及從所述彙聚部朝向徑向外側呈散射狀延伸的至少三條弧形分支通道,所述彙聚部的直徑小於所述壓力腔的直徑,所述彙聚部透過所述至少三條弧形分支通道與所述壓力腔連通,來自所述壓力腔的所述液體能夠經由所述至少三條弧形分支通道被進一步加速流入所述彙聚部以形成渦旋;軸心腔,所述軸心腔的直徑小於所述壓力腔的直徑,所述軸心腔與所述彙聚部直接連通;以及噴射腔,所述噴射腔的直徑小於所述軸心腔的直徑,所述噴射腔與所述軸心腔直接連通,來自所述軸心腔的所述液體能夠流入所述噴射腔並從所述噴射腔噴射出。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所述至少三條弧形分支通道位於在所述軸向上的相同位置且在所述軸向上與所述彙聚部重疊。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各所述弧形分支通道的截面面積從各所述弧形分支通道的與所述壓力腔連通的一端朝向與所述彙聚部連通的另一端逐漸減小。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各所述一端在周向上均勻分布,各所述另一端在周向上均勻分布。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在所述一端處,形成各所述弧形分支通道的外側壁與形成所述壓力腔的側壁相切;和/或在所述另一端處,形成各所述弧形分支通道的外側壁與形成所述彙聚部的側壁相切。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所述螺旋增速件收納於所述壓力腔並包括:螺旋增速件主體,所述螺旋增速件主體具有沿著所述軸向延伸的圓柱形狀,所述螺旋增速件主體的軸向端面壓抵於所述壓力腔的軸向端面;以及多個外螺紋部,所述多個外螺紋部從所述螺旋增速件主體的外周面朝向徑向外側凸出,所述多個外螺紋部彼此平行且螺旋狀地延伸以在所述多個外螺紋部和形成所述壓力腔的側壁之間形成所述旋流加速通道。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各所述外螺紋部的軸向起點和/或終點位於所述螺旋增速件主體的軸向的兩個端面之間。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在所述噴嘴主體的所述壓力腔的所述端面形成用於形成所述彙聚部的凹部並且所述螺旋增速件主體的直徑大於所述彙聚部的直徑,使得透過所述螺旋增速件主體壓抵於所述端面。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所述噴嘴主體還包括用於與其它組件接合的安裝腔,所述安裝腔與所述壓力腔連通且位於所述壓力腔的軸向一側。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所述安裝腔的直徑小於所述鞘管的直徑,使得所述鞘管與所述噴嘴主體以過盈配合的方式組裝在一起。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所述流道還包括噴孔部,所述噴孔部與所述噴射腔連通,所述噴孔部的截面面積從所述噴射腔開始逐漸增大。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所述噴射腔的直徑與所述軸心腔的直徑的比值的範圍爲1:4至2:3,和/或所述層流道的彙聚部的直徑與所述軸心腔的直徑相等,並且所述層流道的在所述軸向上的尺寸與所述軸心腔的在所述軸向上的尺寸的比值爲1:1。
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如下的雙聯混合注射器,所述雙聯混合注射器包括:以上技術方案中任意一項技術方案所述的雙聯混合注射器用連接件;與所述連接件的出口接頭部連接的雙聯混合注射器用短噴頭和/或與所述連接件的出口接頭部連接的以上技術方案中任意一項技術方案所述的雙聯混合注射器用長噴頭;兩個單筒注射器,所述兩個單筒注射器與所述連接件的連接件入口接頭連接;以及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用於固定所述兩個單筒注射器並與所述連接件固定在一起。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所述短噴頭包括噴嘴主體和收納於所述噴嘴主體的螺旋增速件,所述噴嘴主體爲以上技術方案中任意一項技術方案所述的噴嘴主體並且形成有與所述連接件的連接件出口接頭的外螺紋部配合的內螺紋部,並且所述螺旋增速件爲以上技術方案中任意一項技術方案所述的螺旋增速件。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所述固定架具有T型結構,所述固定架包括沿著橫向延伸的橫向部和從所述橫向部的橫向上的大致中央部沿著縱向延伸的縱向部,所述橫向部形成有沿著橫向排列的兩個安裝孔,所述兩個單筒注射器分別插入所述兩個安裝孔並且安裝於所述兩個安裝孔。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所述單筒注射器包括儲液部以及在該儲液部內能夠進行活塞運動的推拉桿,所述儲液部包括筒狀的儲液部主體和設置於所述儲液部主體的儲液部出口部和凸緣部,所述儲液部出口部與所述連接件的連接件入口接頭組裝,在所述單筒注射器安裝於所述固定架的情況下,所述凸緣部抵接於所述橫向部。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所述橫向部還包括設置於各所述安裝孔的橫向兩側的至少兩個限位部,所述限位部卡接於所述凸緣部,使得所述單筒注射器固定於所述固定架。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所述限位部與對應的安裝孔的中心軸線之間的距離小於所述凸緣部的外輪廓與該中心軸線之間的最大距離。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所述凸緣部的外輪廓爲長圓形,所述凸緣部的外輪廓的直線部分卡接於所述限位部。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所述儲液部出口部形成與所述連接件的連接件入口接頭的母魯爾接頭結構配合的公魯爾接頭結構。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兩個所述縱向部彼此相對地延伸並且所述兩個縱向部的遠離所述橫向部的自由端部形成彼此相向地凸出的縱向部凸塊,使得所述縱向部凸塊與所述連接件的卡扣部配合卡接,以使所述固定架和所述連接件至少在縱向上的相對位置固定。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所述雙聯混合注射器還包括推拉桿連接板,所述推拉桿連接板安裝於所述兩個單筒注射器的推拉桿的操作部使得所述推拉桿的操作部始終對齊並且連動。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所述單筒注射器爲預封裝有液體的單筒注射器,該單筒注射器具有與所封裝的液體對應的標識訊息。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透過所述長噴頭的長噴頭入口部的入口臺階結構與所述連接件的連接件出口接頭的出口臺階結構配合,使得所述長噴頭入口部的第一入口部與所述連接件出口接頭的第一液體出口部準確對接並且所述長噴頭入口部的第二入口部與所述連接件出口接頭的第二液體出口部準確對接。
透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本發明提供了新型的雙聯混合注射器用連接件、新型的雙聯混合注射器用長噴頭和包括該連接件和/或長噴頭的雙聯混合注射器。本發明的雙聯混合注射器用連接件能夠兼用於噴塗型和腔鏡型兩種使用模式,且只需透過更換不同噴頭即快速切換兩種使用模式,該連接件可直接與短噴頭適配構成噴塗型雙聯混合注射器,也可與本發明的雙聯混合注射器用長噴頭適配構成腔鏡型雙聯混合注射器;另外,該連接件的連接件出口接頭形成出口臺階結構,對應地上述雙聯混合注射器用長噴頭的長噴頭入口部形成與連接件出口接頭的出口臺階結構對應的入口臺階結構,這樣能夠使雙聯混合注射器用連接件和雙聯混合注射器用長噴頭以簡單的方式實現準確對接,避免因連接件與長噴頭的連接錯位而造成藥液提前混合的情況。
以下將結合說明書附圖詳細說明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需要說明的是,在本發明中,“縱向”是指根據本發明的雙聯混合注射器的長度方向(圖1a中的左右方向),“橫向”是指根據本發明的雙聯混合注射器的寬度方向(圖1a中的上下方向);另外,對於根據本發明的雙聯混合注射器的各部件,“入口側”是指液體在該部件中的流動方向的上游側(圖1a中的左側),“出口側”是指液體在該部件中的流動方向的下游側(圖1a中的右側)。
以下將首先結合附圖說明根據本發明的第一實施方式的雙聯混合注射器的結構。
(根據本發明的第一實施方式的雙聯混合注射器的結構)
如圖1a和圖1b所述,根據本發明的第一實施方式的雙聯混合注射器包括短噴頭(超低壓旋流霧化噴嘴)1、連接件2、兩個單筒注射器3、固定架4和推拉桿連接板5。
具體地,短噴頭1安裝於連接件2且與連接件2的液體出口連通。連接件2的液體入口與兩個單筒注射器3的液體出口連通,使得兩個單筒注射器3均透過連接件2與短噴頭1連通。兩個單筒注射器3並排配置並且透過固定架4進行固定,同時固定架4與連接件2卡接在一起。兩個單筒注射器3的推拉桿一起固定於推拉桿連接板5,使得兩個單筒注射器3的推拉桿能夠連動。
這樣,兩個單筒注射器3內的不同種類的液體透過推拉桿的推動經由連接件2流入短噴頭1並最終以霧態噴射出。短噴頭1與連接件2之間還能夠實現密封連接,從而防止液體在短噴頭1與連接件2之間漏出。因此,本實施方式的雙聯混合注射器能夠實現連接件2與短噴頭1之間的連接,從而使得該雙聯混合注射器能夠作爲噴塗型雙聯混合注射器實現正常的噴塗功能。
以下將結合說明書附圖詳細說明本實施方式的雙聯混合注射器的各部件的結構。
(短噴頭1的結構)
在本實施方式中,短噴頭1整體爲筒狀,短噴頭1具有軸向、徑向和周向;軸向一側是指圖2a中的右側,軸向另一側是指圖2a中的左側。
如圖2a和圖2b所示,短噴頭1包括噴嘴主體11和螺旋增速件12。在噴嘴主體11內形成在軸向A上貫通整個噴嘴主體11且彼此連通的流道S和安裝腔M,其中流道S供流入短噴頭1的液體流過,安裝腔M用於安裝於雙聯混合注射器的連接件2的液體出口部。上述流道S在軸向A上從軸向一側朝向軸向另一側包括彼此連通的壓力腔S1、層流道S2、軸心腔S3、噴射腔S4和噴孔部S5,而螺旋增速件12收納於壓力腔S1中並與形成壓力腔S1的側壁形成第一旋流加速通道S11、第二旋流加速通道S12。這樣,流入短噴頭1的流道S的液體將以壓力腔S1(第一旋流加速通道S11、第二旋流加速通道S12)→層流道S2→軸心腔S3→噴射腔S4→噴孔部S5的順序流動,並最終在噴孔部S5以霧態噴出。
在本實施方式中,噴嘴主體11包括大徑部111和小徑部112,大徑部111的外徑大於小徑部112的外徑。上述安裝腔M形成於大徑部111,上述流道S形成於小徑部112。這樣,在安裝腔M的直徑大於流道S的各組成部分的最大直徑的情況下,使得在小徑部112中形成流道S的側壁不會過厚。
在本實施方式中,如圖3a和圖3b所示,螺旋增速件12爲雙頭螺桿並且包括螺旋增速件主體121和兩個外螺紋部(第一外螺紋部122A和第二外螺紋部122B)。
螺旋增速件主體121具有沿著軸向A延伸的圓柱形狀。在本實施方式中,該螺旋增速件主體121的直徑大於層流道S2的下述彙聚部S21(參見圖5b)的直徑並且該螺旋增速件主體121的軸向另一側的端面壓抵於壓力腔S1的軸向另一側的端面,使得層流道S2的彙聚部S21與壓力腔S1之間僅透過弧形分支通道S22連通;該螺旋增速件主體121的軸向一側的端面從壓力腔S1略微突出到安裝腔M中。在本實施方式中,優選地,螺旋增速件主體121的直徑爲約2mm且在軸向A上的長度爲約4.6mm。
第一外螺紋部122A和第二外螺紋部122B均從螺旋增速件主體121的外周面朝向徑向外側凸出,螺旋增速件12的各外螺紋部122A、122B與形成壓力腔S1的側壁緊密配合;進一步地,第一外螺紋部122A和第二外螺紋部122B彼此平行且螺旋狀地延伸。這樣,在兩個外螺紋部122A、122B和形成壓力腔S1的側壁之間形成了兩個旋流加速通道(第一旋流加速通道S11和第二旋流加速通道S12)。在本實施方式中,優選地,第一外螺紋部122A和第二外螺紋部122B的螺紋升角均爲60度、螺距爲5mm且螺牙寬度爲1.4mm。
另外,第一外螺紋部122A和第二外螺紋部122B兩者的在軸向A上的起點和終點均位於螺旋增速件主體121的在軸向A上的兩個端面之間。也就是說,第一外螺紋部122A和第二外螺紋部122B兩者的軸向一側的終止面位於比螺旋增速件主體121的軸向一側的端面靠軸向另一側的位置,第一外螺紋部122A和第二外螺紋部122B兩者的軸向另一側的終止面位於比螺旋增速件主體121的軸向另一側的端面靠軸向一側的位置。第一外螺紋部122A和第二外螺紋部122B兩者的軸向一側的終止面與螺旋增速件主體121的軸向一側的端面平行,第一外螺紋部122A和第二外螺紋部122B兩者的軸向另一側的終止面與螺旋增速件主體121的軸向另一側的端面平行。在本實施方式中,優選地,第一外螺紋部122A和第二外螺紋部122B兩者的軸向一側的終止面與螺旋增速件主體121的軸向一側的端面之間的距離和第一外螺紋部122A和第二外螺紋部122B兩者的軸向另一側的終止面與螺旋增速件主體121的軸向另一側的端面之間的距離相等,均爲0.3mm。
以下將說明短噴頭1的流道S和安裝腔M的具體結構。
當短噴頭1的流道S接收來自連接件2的混合液體之後,液體會在流道S中進行多次加速、加壓並最終以霧態噴出。如上所述,流道S在軸向A上貫通短噴頭1的小徑部112,流道S包括壓力腔S1、層流道S2、軸心腔S3、噴射腔S4和噴孔部S5,液體在流道S中以壓力腔S1→層流道S2→軸心腔S3→噴射腔S4→噴孔部S5的順序流動。
在本實施方式中,如圖4a所示,壓力腔S1整體爲圓柱形狀,壓力腔S1的軸向一側的端部與安裝腔M的軸向另一側的端部直接連通。如圖4b和圖4c所示,透過收納在壓力腔S1內的螺旋增速件12與形成壓力腔S1的側壁之間形成螺旋狀地延伸的彼此平行的第一旋流加速通道S11和第二旋流加速通道S12,從而使得流入壓力腔S1內的液體經由第一旋流加速通道S11和第二旋流加速通道S12形成旋流並加速。
運用旋流加速通道S11、S12的慣性加速原理,液體在經過旋流加速通道S11、S12之後,流速加快、壓力增大,液體在到達層流道S2的弧形分支通道S22之前已經進行加速加壓,即使液體的初始壓力不足,也能讓液體經由旋流加速通道S11、S12之後獲得足夠的速度和壓力,從而保證在噴射的時候達到均勻的霧化效果。
在本實施方式中,如圖5b所示,層流道S2包括彙聚部S21以及從彙聚部S21朝向徑向外側呈散射狀延伸的例如三條弧形分支通道S22。彙聚部21整體爲圓柱形狀且彙聚部S21的直徑小於壓力腔S1的直徑,彙聚部S21透過三條弧形分支通道S22與壓力腔S1連通,來自壓力腔S1的液體僅經由三條弧形分支通道S22被進一步加速流入彙聚部S21,並在彙聚部S21處形成渦旋。
三條弧形分支通道S22位於在軸向A上的相同位置且與彙聚部S21在軸向A上重疊。每個弧形分支通道S22具有相同的弧形形狀且朝向周向上的同一側凸起地配置。各弧形分支通道S22的截面面積從各弧形分支通道S22的與壓力腔S1連通的一端朝向與彙聚部S21連通的另一端逐漸減小。各一端在周向上均勻分布,各另一端在周向上均勻分布。
進一步地,形成各弧形分支通道S22的外側壁與形成彙聚部S21的側壁和形成壓力腔S1的側壁均相切,以使得在壓力腔S1內形成旋流的液體能夠順利地經由弧形分支通道S22流入彙聚部S21內。優選地,整個層流道S2在軸向A上的尺寸範圍爲0.2mm至1.0mm,彙聚部S21的直徑範圍爲0.3mm至2.0mm。
爲了便於製造,在噴嘴主體11的形成壓力腔S1的端面形成凹部,透過螺旋增速件12的螺旋增速件主體121與該凹部包圍形成弧形分支通道S22。
優選地,層流道S2的彙聚部S21的直徑與軸心腔S3的直徑相等,並且層流道S2的在軸向A上的尺寸與軸心腔S3的在所述軸向A上的尺寸的比值爲1:1。
如圖5c所示,軸心腔S3整體爲圓柱形狀,軸心腔S3的直徑小於壓力腔S1的直徑且等於層流道S2的彙聚部S21的直徑,軸心腔S3與彙聚部S21在軸向A上直接連通。來自壓力腔S1的液體經由三條弧形分支通道S22和彙聚部S21之後流入軸心腔S3。優選地,軸心腔S3的直徑範圍爲0.3mm至2.0mm,在軸向A上的尺寸範圍爲0.3mm至2.0mm。
在本實施方式中,如圖5d所示,噴射腔S4整體爲圓柱形狀,噴射腔S4的直徑小於軸心腔S3的直徑,噴射腔S4與軸心腔S3在軸向A上直接連通,來自軸心腔S3的液體可以從噴射腔S4噴射出。優選地,噴射腔S4的直徑爲0.2mm至0.5mm,噴射腔S4的直徑與軸心腔S3的直徑的比值的範圍爲1:4至2:3。
這樣,透過具有上述具體結構的層流道S2、軸心腔S3和噴射腔S4形成了如圖5a所示的形狀,使得來自壓力腔S1的液體透過層流道S2形成渦流加速的同時透過層流道S2、軸心腔S3和噴射腔S4形成截面突變的加速,最終使得液體獲得足夠的壓力,從而保證在噴射的時候達到均勻的霧化效果。
在本實施方式中,噴孔部S5整體爲圓錐形狀,噴孔部S5的軸向一側的端部與噴射腔S4在軸向A上連通,噴孔部S5從噴射腔S4朝向軸向另一側延伸到短噴頭1的軸向另一側的端面,噴孔部S5的截面面積從噴射腔S4朝向短噴頭1的軸向另一側的端面逐漸增大。這樣,從噴射腔S4噴射出的液體能夠順利地沿著噴孔部S5朝向短噴頭1的外側以霧態擴散。
進一步地,在本實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安裝腔M與壓力腔S1連通且位於壓力腔S1的靠軸向一側的位置,安裝腔M的直徑大於壓力腔S1的直徑。
如圖2a所示,在靠安裝腔M的軸向另一側的端部的部分處,在形成該安裝腔M的側壁上形成有內螺紋部M2,該內螺紋部M2用於與連接件2進行安裝,透過連接件2能夠在軸向A上壓抵螺旋增速件12,使得螺旋增速件12緊密地壓抵壓力腔S1的軸向另一側的端面。優選地,內螺紋部M2爲雙頭螺紋部,因此同樣的情況下雙頭螺紋部擰緊要比普通的單頭螺紋部省一半的圈數,也就是節省裝配時間,而且雙頭螺紋部由於雙倍的螺距,能夠有效減少對不準螺紋而導致擰錯的問題,以下的雙頭螺紋部具有同樣的優點。另外,在安裝腔M的軸向另一側的端面形成有用於安裝密封圈的環狀凹槽M1,在本實施方式中,該環狀凹槽M1在徑向R上的橫截面爲三角形。該環狀凹槽M1用於安裝密封圈,防止在安裝腔M漏液。
透過採用上述的結構,使得液體經由壓力腔S1和層流道S2在液體流入軸心腔S3之後能達到預設的壓强。本實施方式的短噴頭1將液體流過的流道S的截面積穩定在一個很小的數值,保證在使用條件下穩定了短噴頭1的霧化參數,從而能夠讓液體以霧態穩定噴射出,減少因零件裝配工藝的差異帶來對精密霧化短噴頭1的性能影響。
這樣,透過採用上述的短噴頭1,該短噴頭1的流道S形成截面積不同的壓力腔S1、層流道S2、軸心腔S3和噴射腔S4並且透過旋流加速通道S11、S12和弧形分支通道S22對流道S內的液體進行多重旋流加速,這樣能夠透過從截面突變和旋流加速兩方面提高流道S內液體的流速和壓力,使得即使液體的初始壓强處於超低壓的狀態下也能夠獲得良好的霧化效果。
以上詳細地說明了根據本發明的第一實施方式的雙聯混合注射器的短噴頭1的具體結構,以下將說明該雙聯混合注射器的連接件2的結構。
(連接件2的結構)
在本實施方式中,連接件2處於短噴頭1的在液體的流動方向上的上游側且位於兩個單筒注射器3的在液體的流動方向上的下游側,來自兩個單筒注射器3的兩種不同的液體能夠在連接件2中流動並最終被輸送到短噴頭1中。需要說明的是,圖7a中的左側是出口側,圖7b中的右側是入口側。
如圖6a至圖7b所示,連接件2包括連接件主體部21、從連接件主體部21朝向出口側凸出的連接件出口接頭22、從連接件主體部21朝向入口側凸出的連接件入口接頭23和固定於連接件入口接頭23的卡扣部24。
具體地,在本實施方式中,連接件主體部21的內部形成有空腔並且該空腔在入口側和出口側均形成開口,連接件主體部21的入口側的開口尺寸大於連接件主體部21的出口側的開口尺寸。在如圖7a所示的沿著連接件2的縱向(圖7a中的左右方向)截取的截面圖中連接件主體部21具有大致三角形的截面形狀。在連接件主體部21的內部的空腔中設置第一液體輸送管路211和第二液體輸送管路212。
在本實施方式中,第一液體輸送管路211獨立於第二液體輸送管路212。第一液體輸送管路211和第二液體輸送管路212均具有大致沿著連接件主體部21的橫向(圖7a中的上下方向)邊緣延伸的彎曲形狀。由於第一液體輸送管路211與第二液體輸送管路212分別沿著連接件主體部21的橫向邊緣延伸,因此第一液體輸送管路211和第二液體輸送管路212從入口側朝向出口側延伸的同時彼此接近。這樣,在不影響第一液體輸送管路211與第二液體輸送管路212與間隔開的兩個單筒注射器3連接的情況下,分別在第一液體輸送管路211與第二液體輸送管路212中流動的液體L1、L2(如圖7b所示)能夠在第一液體輸送管路211與第二液體輸送管路212的出口側以彼此接近的方式流入短噴頭1。
進一步地,第一液體輸送管路211形成有用於與一個單筒注射器3連接的第一液體入口部211I和用於與短噴頭1連接的第一液體出口部211O。第二液體輸送管路212形成有用於與另一個單筒注射器3連接的第二液體入口部212I和用於與短噴頭1連接的第二液體出口部212O。
一方面,第一液體出口部211O和第二液體出口部212O從連接件主體部21的出口側的開口朝向出口側凸出,並且第一液體出口部211O和第二液體出口部212O以相鄰的方式並排配置以構成用於與短噴頭1連接的連接件出口接頭22。連接件出口接頭22整體具有圓筒形狀,並且在該連接件出口接頭22處,第一液體出口部211O延伸成比第二液體出口部212O靠出口側,使得連接件出口接頭22形成出口臺階結構。也可以說,第一液體出口部211O形成爲從第二液體出口部212O的出口側的端面凸出的凸台,該凸台例如從所述第二液體出口部212O的出口側的端面凸出2mm。優選地,第一液體出口部211O的出口側的端面與第二液體出口部212O的出口側的端面之間的距離爲0.5mm至20mm。在本實施方式中,第一液體出口部211O的截面形狀和第二液體出口部212O的截面形狀均爲半圓形。另外,第一液體出口部211O的出口側的端面和下述的第一分流部223的出口側的端面共同形成用於安裝環狀的密封圈的第二凹槽211C。
進一步地,連接件出口接頭22的外周面形成有作爲雙頭螺紋部的外螺紋部221,使得連接件出口接頭22構成插入短噴頭1的安裝腔M的公魯爾接頭結構並且外螺紋部221與短噴頭1的安裝腔M內的內螺紋部M2相配合。外螺紋部221的終止面與第二液體出口部212O的出口側的端面平齊。優選地,外螺紋部221的外徑爲7mm至8mm。
進一步地,連接件出口接頭22的外周面形成有安裝第一密封圈22O的第一凹槽222,第一凹槽222位於比外螺紋部221靠入口側的位置。透過該第一密封圈22O能夠使得連接件出口接頭22與短噴頭1的噴嘴主體11的用於形成安裝腔M的內側壁密封,從而防止漏液。
在連接件出口接頭22中,第一液體出口部211O和第二液體出口部212O兩者共用第一分流部223,使得第一液體出口部211O和第二液體出口部212O彼此相鄰並且透過第一分流部223分隔開。採用這種結構使得第一液體出口部211O和第二液體出口部212O兩者分別獨立並行,保證第一液體L1和第二液體L2在到達短噴頭1之前不會在連接件2內出現提前混合而互相反應塞住流路。進一步地,第一分流部223延伸到與第一液體出口部211O的出口側的端面平齊的位置。
另一方面,第一液體入口部211I和第二液體入口部212I從連接件主體部21的入口側的開口朝向入口側凸出,並且第一液體入口部211I和第二液體入口部212I在橫向上間隔開預定的距離。爲了穩定第一液體入口部211I和第二液體入口部212I的這種位置關係,除了透過連接件入口接頭23固定第一液體入口部211I和第二液體入口部212I之外,在第一液體入口部211I和第二液體入口部212I之間設置液體輸送管路連接部213。在本實施方式中,第一液體入口部211I的截面形狀和第二液體入口部212I的截面形狀均爲圓形,優選地,第一液體入口部211I的內徑和第二液體入口部212I的內徑均爲4mm至5mm。
在本實施方式中,連接件入口接頭套管231卡接於連接件主體部21並且覆蓋連接件主體部21的入口側的開口。設置在橫向上彼此分隔開的兩個連接件入口接頭套管231。兩個連接件入口接頭套管231分別套設於第一液體入口部211I和第二液體入口部212I。這樣,透過第一液體入口部211I和對應的連接件入口接頭套管231形成與一個單筒注射器3配合的連接件入口接頭23,透過第二液體入口部212I和對應的連接件入口接頭套管231形成與另一個單筒注射器3配合的連接件入口接頭23,並且各連接件入口接頭套管231與第一液體入口部211I和第二液體入口部212I分別構成與單筒注射器3配合的母魯爾接頭結構。
在兩個連接件入口接頭套管231之間設置與兩個連接件入口接頭套管231均連接的連接件入口接頭套管連接部232。連接件入口接頭套管連接部232除了固定兩個連接件入口接頭套管231之外還用於與卡扣部24的基部固定連接在一起。
在本實施方式中,卡扣部24固定於入口接頭套管連接部232的在橫向上的中央位置,使得卡扣部24位於兩個連接件入口接頭套管231之間。卡扣部24包括兩個直線狀延伸的卡扣臂部241(參見圖6a)和設置於卡扣臂部241的遠離連接件入口接頭套管連接部232的自由端部的卡扣凸起242。
兩個卡扣臂部241在與連接件入口接頭套管連接部232連接的基部處彼此間隔開並且從該基部朝向自由端部彼此逐漸接近地延伸並在自由端部處抵接在一起。
各卡扣臂部241均設置有一個卡扣凸起242,卡扣凸起242從卡扣臂部241的自由端部朝向與縱向和橫向均正交的方向上的兩側凸出,使得兩個卡扣凸起242整體形成卡扣結構。
以上詳細地說明了根據本發明的第一實施方式的雙聯混合注射器的連接件2的具體結構,以下將說明該雙聯混合注射器的單筒注射器3的結構。
(單筒注射器3的結構)
在本實施方式中,如圖8所示,雙聯混合注射器包括兩個並排的單筒注射器3,各單筒注射器3包括用於存儲液體的儲液部31以及在儲液部31內能夠進行活塞運動的推拉桿32。該單筒注射器3可以由塑料、玻璃等透明或半透明材料製作而成,因而本實施方式的雙聯混合注射器可以適用於任何液體形態的物質,例如藥液、膠液等。
具體地,在本實施方式中,儲液部31包括儲液部主體311、儲液部出口部312和凸緣部313。
該儲液部主體311具有圓筒形狀並用於存儲待混合的液體。
儲液部出口部312從儲液部主體311的出口側的端部延伸出並構成與連接件2的由連接件入口接頭套管231與第一液體入口部211I和第二液體入口部212I分別構成的母魯爾接頭結構配合的公魯爾接頭結構。這樣,各單筒注射器3能夠與連接件2以密封的方式液體連通。
凸緣部313設置於儲液部主體311的入口側的端部並且朝向儲液部主體311的徑向外側凸出,該凸緣部313具有長圓形的外周輪廓,使得凸緣部313的外輪廓的直線部分能夠與固定架4的限位部412配合來對單筒注射器3進行限位。
在本實施方式中,推拉桿32的一端作爲操作部位於儲液部主體311的外部,推拉桿32的另一端伸入儲液部主體311的內部。透過推動/拉動推拉桿32的一端能夠使得推拉桿32的一端在儲液部主體311的內部進行活塞運動,從而使得儲液部主體311內部的液體進行相應的運動。
以上詳細地說明了根據本發明的第一實施方式的雙聯混合注射器的單筒注射器3的具體結構,以下將說明該雙聯混合注射器的固定架4的結構。
(固定架4的結構)
在本實施方式中,如圖9所示,固定架4整體具有大致T形結構。該固定架4包括橫向部41和與橫向部41固定連接的縱向部42。
具體地,在本實施方式中,橫向部41具有沿著橫向延伸的板狀結構。
橫向部41的在與縱向部42連接的部位的兩側形成有貫通該橫向部41的兩個安裝孔411。在本實施方式中,一個安裝孔411與一個單筒注射器3對應,單筒注射器3的儲液部主體311能夠穿過並安裝於該安裝孔411。進一步地,各安裝孔411的尺寸小於單筒注射器3的凸緣部313的尺寸,使得在單筒注射器3安裝於安裝孔411之後凸緣部313不會穿過安裝孔411而能夠抵接於橫向部41、具體地抵接於橫向部41的與縱向部42相連的表面相反的表面。
橫向部41在各安裝孔411的橫向上的兩側設置有限位部412。在本實施方式中,一個安裝孔411的橫向兩側分別設置有兩個彼此相對的限位部412。當單筒注射器3的儲液部主體311安裝於該安裝孔411之後,兩個彼此相對的限位部412能夠卡接於凸緣部313的外輪廓的直線部分以對單筒注射器3進行限位,從而防止單筒注射器3從固定架4鬆脫。
另外,如圖10a所示,爲了保證限位部412能夠卡接於凸緣部313,使得限位部412與其對應的安裝孔411的中心軸線之間的在橫向上的距離W1小於凸緣部313的外輪廓的弧形部分與其對應的安裝孔411的中心軸線的最大距離W2,優選地小於凸緣部313的外輪廓的直線部分與其對應的安裝孔411的中心軸線之間的在橫向上的距離。
在本實施方式中,兩個縱向部42從該橫向部41的橫向上的大致中央部分朝向縱向上的一側延伸,並且兩個縱向部42彼此相對。在兩個縱向部42的遠離橫向部41的自由端部形成彼此相向地凸出的縱向部凸塊421,兩個縱向部凸塊421一起構成與連接件2的卡扣部24的卡扣凸起242配合的結構。這樣,透過固定架4的縱向部凸塊421與連接件2的卡扣凸起242配合,能夠在縱向上使連接件2與固定架4固定在一起。這樣,防止單筒注射器3在使用過程中發生不期望的旋轉並且同時還解決了組裝繁瑣、雙聯混合注射器受力容易散開的問題。另外,這種結構取代了現有技術中採用螺紋或拉環的裝配方式,組裝快捷簡便,保證産品方便易用,並且卡扣裝配還能給操作者反饋裝配好的聲響,透過聲響操作者能準確判斷雙聯混合注射器是否組裝完成。
以上詳細地說明了根據本發明的第一實施方式的雙聯混合注射器的固定架4的具體結構,以下將說明該雙聯混合注射器的推拉桿連接板5的結構。
(推拉桿連接板5的結構)
如圖1、圖10b和圖10c所示,推拉桿連接板5用於將兩個單筒注射器3的推拉桿32連接爲一體,因而使得兩個單筒注射器3的推拉桿32能夠連動。在本實施方式中,推拉桿連接板5以使推拉桿32始終對齊的方式連接推拉桿32。
具體地,該推拉桿連接板5具有固定單筒注射器3的推拉桿32的凹槽51。當安裝該推拉桿連接板5時,將推拉桿32的操作部的凸緣結構安裝在該凹槽51內。推拉桿連接板5使兩個單筒注射器3的推拉桿32位於同一位置(即位於同一平面),使得兩個單筒注射器3能夠等體積出液,從而實現均勻地混合液體。在雙聯混合注射器的使用過程中,可以透過在推拉桿連接板5上施加推力和拉力,使得各單筒注射器3的推拉桿32移動相同的距離,從而能夠透過拉力抽取或推力推出等量的液體。
在本實施方式中,推拉桿連接板5具有與手指形狀對應的凹部52,該凹部52可以爲弧形凹陷,其形狀可以與成年人拇指的指肚形狀吻合並且大小匹配,方便操作者把持,提高操作舒適度。此外,還可以將凹部52設計爲磨砂結構,增强防滑功能。
以上說明了根據本發明的第一實施方式的雙聯混合注射器的各部件(短噴頭1、連接件2、單筒注射器3、固定架4和推拉桿連接板5)的具體結構,以下結合說明書附圖來詳細地說明各部件之間的組裝過程。
如圖10a至圖10c所示,首先,將兩個單筒注射器3分別插入固定架4的安裝孔411,單筒注射器3的凸緣部313抵接於固定架4的橫向部41並使得凸緣部313與限位部412實現卡接。這樣,兩個單筒注射器3與固定架4實現了穩定的連接關係。當單筒注射器3安裝於固定架4之後或之前可以將推拉桿連接板5安裝於兩個單筒注射器3的推拉桿32。
如圖11a至圖11c所示,將固定於固定架4的兩個單筒注射器3的儲液部出口部312插入連接件2的連接件入口接頭23,使得兩者實現密封的液體連通;同時連接件2的卡扣部24的卡扣凸起242與固定架4的縱向部凸塊421實現卡接,使得連接件2與固定架4在縱向上實現固定。在上述過程中,在連接件2與單筒注射器3和固定架4組裝的過程中或者組裝在一起之後可以隨時使短噴頭1連接於連接件2。這樣,透過上述安裝過程能夠得到根據本發明的第一實施方式的雙聯混合注射器。
以上說明了根據本發明的第一實施方式的雙聯混合注射器的結構以及組裝過程,以下將結合說明書附圖說明根據本發明的第二實施方式的雙聯混合注射器的結構。
(根據本發明的第二實施方式的雙聯混合注射器的結構)
如圖12所示,根據本發明的第二實施方式的雙聯混合注射器包括長噴頭6、連接件2、兩個單筒注射器3、固定架4和推拉桿連接板5。根據本發明的第二實施方式的雙聯混合注射器的連接件2、兩個單筒注射器3、固定架4和推拉桿連接板5的結構分別與根據本發明的第一實施方式的雙聯混合注射器的連接件2、兩個單筒注射器3、固定架4和推拉桿連接板5的結構相同,兩者之間的不同之處在於根據本發明的第二實施方式的雙聯混合注射器採用長噴頭6來代替短噴頭1。這樣,根據本發明的第二實施方式的雙聯混合注射器能夠用作腔鏡型雙聯混合注射器。
在以下的內容中僅說明兩個實施方式之間的不同之處,即以下將結合說明書附圖說明長噴頭6的具體結構。
(長噴頭6的結構)
在本實施方式中,長噴頭6的入口側的長噴頭入口接頭63用於與連接件2的連接件出口接頭22組裝在一起,來自連接件2的液體L1、L2將經由連接件出口接頭22流入長噴頭6,並最終由長噴頭6的噴嘴62噴出。
如圖13至圖15b所示,長噴頭6包括彼此組裝在一起的鞘管61、噴嘴62、長噴頭入口接頭63和線狀造型體64。
具體地,如圖14a至圖16b所示,在本實施方式中,鞘管61具有直線狀延伸的管狀並且由軟膠塑料或橡膠製成。鞘管61的內部形成有沿著鞘管61的軸向延伸且彼此分隔開的第一流路611、第二流路612和造型腔道613。第一流路611、第二流路612和造型腔道613均沿著鞘管61的軸向貫通鞘管61。
在鞘管61的沿著徑向截取的截面中,第一流路611的截面形狀和第二流路612的截面形狀均爲圓弧形且相對於該截面的幾何中心成中心對稱,這樣可以防止在鞘管61彎折的過程中由於受到彎折力導致各流路611、612截面積減小而堵塞。具體地,由於第一流路611和第二流路612的圓弧形截面形狀爲中心對稱,在鞘管61的內部結構形成兩個管狀的平行結構,具有雙層的折彎能力;在保持截面形狀一致的情況下,相比常規的鞘管的非同心圓截面的變型例,鞘管61在保持橫截面一致性上具有更爲優異的能力;而且,由於造型腔道613的支撑,一方面,在彎折過程中,第一流路611和第二流路612構成的兩層腔道可疊加成立體的架構,增强鞘管61內的抗變形能力,另一方面,橫截面呈圓弧形的各流路611、612在發生折彎後能保持住原來的截面積不會有大變動,保證整個鞘管61在第一流路611和第二流路612中有效的液體截面,從而進一步確保各流路611、612的液體通過量,防止堵塞。透過上述連接結構,使得來自連接件2的第一液體L1將透過長噴頭入口接頭63流入第一流路611並經由第一流路611流到噴嘴62,來自連接件2的第二液體L2將透過長噴頭入口接頭63流入第二流路612並經由第二流路612流到噴嘴62。
在鞘管61的沿著徑向截取的截面中,造型腔道613爲圓形。造型腔道613用於收納線狀造型體64,以使得鞘管61能夠彎折並保持預定的形狀。在本實施方式中,造型腔道613的軸向中心線與鞘管61的軸向中心線一致。
如圖15a至圖15b所示,在本實施方式中,噴嘴62安裝於鞘管61的出口側的端部以供流經鞘管61的液體L1、L2在該噴嘴62中混合並從該噴嘴62噴出。噴嘴62包括噴嘴主體621和安裝於噴嘴主體621的螺旋增速件622。該噴嘴62的結構與上述說明的短噴頭1的結構類似,兩者的不同之處僅在於在本實施方式中噴嘴主體621不具有短噴頭1的噴嘴主體11的內螺紋部M2而且該噴嘴主體621的徑向尺寸(外徑和內徑)在整個軸向長度上是相同的。這樣,該噴嘴62同樣能夠實現與短噴頭1完全相同的功能。
在本實施方式中,鞘管61的出口側的端部的外徑小於噴嘴62的噴嘴主體621的內徑,使得鞘管61與噴嘴主體621透過過盈配合組裝在一起。
如圖14a至圖15b所示,在本實施方式中,長噴頭入口接頭63安裝於鞘管61的入口側的端部。該長噴頭入口接頭63用於與連接件2的連接件出口接頭22對應組裝。該長噴頭入口接頭63包括固定於鞘管61的入口側的端部的長噴頭入口部631和以能夠相對於長噴頭入口部631轉動的方式安裝於該長噴頭入口部631的長噴頭入口部套管632。
進一步地,長噴頭入口部631包括第一入口部6311、第二入口部6312和第二分流部6313。在長噴頭入口部631固定於鞘管61的入口側的端部的情況下,第一入口部6311的流路與鞘管61的第一流路611連通,第二入口部6312的流路與鞘管61的第二流路612連通。
更進一步地,第二入口部6312延伸成比第一入口部6311靠入口側,使得第二入口部6312的入口側的端面位於第一入口部6311的入口側的端面的靠入口側的位置,從而長噴頭入口部631形成與連接件出口接頭22的出口臺階結構匹配的入口臺階結構。也就是說,在該長噴頭入口部631處,第一入口部6311形成相對於第二入口部6312凹陷的凹部。透過入口臺階結構和出口臺階結構的相互配合實現長噴頭6的長噴頭入口部631的兩個入口部6311、6312和連接件2的連接件出口接頭22的兩個液體出口部211O、 212O之間的準確對接。
第二分流部6313延伸到與第一入口部6311的入口側的端面平齊的位置並且在第一入口部6311的入口側的端面和第二分流部6313的入口側的端面形成收納第二密封圈6311O的凹槽。當長噴頭入口部631與連接件出口接頭22組裝在一起的情況下,第二密封圈6311O還安裝於連接件出口接頭22的第二凹槽211C中。這樣,長噴頭入口部631的第一入口部6311與連接件出口接頭22的第一液體出口部211O抵接的部位彼此密封,使得在第一液體L1和第二液體L2從連接件出口接頭22流入長噴頭入口部631時不會混合而發生反應,有效防止液體L1、L2在到達長噴頭6的噴嘴62之前提前混合反應而造成堵塞。也就是說,使長噴頭6的長噴頭入口部631的兩個入口部6311、6312和連接件2的連接件出口接頭22的兩個液體出口部211O、212O之間以彼此被隔離的狀態對接。
在本實施方式中,第一入口部6311的截面形狀和第二入口部6312的截面形狀均爲半圓形。
此外,長噴頭入口部631的外周面還形成有朝向長噴頭入口部套管632徑向凸出的環形的密封凸起6314,該密封凸起6314與長噴頭入口部套管632抵接用於進一步防止液體泄漏。在該密封凸起6314處,周向轉動的摩擦力較小,從而保證了長噴頭入口部631和長噴頭入口部套管632在轉動的過程中保持順暢省力,方便長噴頭6的隨時拆卸和組裝。第一入口部6311的入口側的端面形成有朝向入口側凸出且沿著第一入口部6311的周向在整周上延伸的第二密封圈6311O。在本實施方式中,該第二密封圈6311O作爲凸起部與第一入口部6311的主體部分一體地成型。
如圖14c所示,在本實施方式中,長噴頭入口部套管632具有大致圓筒形狀並且長噴頭入口部套管632以能夠相對於長噴頭入口部631轉動的方式套設於長噴頭入口部631。
該長噴頭入口部套管632的內徑從入口側朝向出口側減小並且該長噴頭入口部套管632包括套管主體6321、在該圓筒形狀的內周壁設置的與連接件出口接頭22的外螺紋部221配合的內螺紋部6322以及在套管主體6321的出口處朝向內側凸出的出口凸緣6323。內螺紋部6322設置於套管主體6321的軸向上的大致中央處,並且套管主體6321的在該出口凸緣6323處的內徑小於長噴頭入口部631的外徑。
這樣,長噴頭入口部631和長噴頭入口部套管632配合形成的長噴頭入口接頭63構成與連接件出口接頭22的公魯爾接頭結構配合的母魯爾接頭結構。在長噴頭入口接頭63與連接件出口接頭22組裝在一起的情況下,長噴頭入口接頭63的第一入口部6311與連接件出口接頭22的第一液體出口部211O對應連通,長噴頭入口接頭63的第二入口部6312與連接件出口接頭22的第二液體出口部212O對應連通,並且第二分流部6313抵接於第一分流部223,使得在該長噴頭入口接頭63與連接件出口接頭22組裝在一起過程中不會發生誤裝配並且第一液體L1和第二液體L2不會在兩者組裝的部位發生混合而堵塞流道。即使第一流路611和第二流路612內的液體的壓力達到1Mpa,第一液體L1和第二液體L2也不會發生泄漏。
如圖17a至圖17d所示,在本實施方式中,線狀造型體64以直線形狀的方式延伸,該線狀造型體64包括收納於鞘管61的造型腔道613的線狀造型體主體641和設置於該線狀造型體主體641的入口側的端部且從鞘管61延伸出的扁平的定位部642。
在本實施方式中,線狀造型體64爲金屬絲,爲了方便裝入該金屬絲,將金屬絲設計爲具有圓形的截面。
具有圓形截面的金屬絲在折彎受力的過程中,有可能因爲鞘管61的硬度和金屬絲的硬度差異,變形量有差異,導致金屬絲形變與鞘管61的形變不一致,造成造型金屬絲發生旋轉。如果鞘管61在內部結構上無法阻止金屬絲的旋轉,鞘管61在初次折彎過程可能會出現金屬絲和鞘管61分離,無法同步變形的情況,也就是無法讓使用者有效控制鞘管61的折彎變形量。另外,如果是想要對鞘管61進行二次造型或者把原來已經折彎的鞘管61掰直,也會因爲造型金屬絲和鞘管61的分離,或造型金屬絲發生旋轉而無法改變已經折彎的形狀。因此,在本實施方式中,定位部642嵌入第二分流部6313。透過使定位部642嵌設於第二分流部6313,不需要爲定位部642預留安裝空間,可大大縮小長噴頭入口部631的直徑,使其體積更小更精細,一方面,使用者在使用過程中不會因爲長噴頭入口部631過大而阻擋視線,另一方面,當鞘管61與其它組裝的情況下,可使整個産品的體積更小,使用起來更便捷。另外,該定位部642還能夠防止線狀造型體64在折彎受力的過程中發生旋轉,同時限定了線狀造型體64在軸向上的運動,使得線狀造型體64無法上下串動,鞘管61可在線狀造型體64的驅動下隨意彎折造型及復原成直線或反向彎折,例如使得鞘管61保持圖18a和圖18b所示的兩種造型。
另外,如圖17b所示,定位部642的在線狀造型體主體641的徑向上的截面中的長度W3大於線狀造型體主體641的直徑,並且定位部642的在線狀造型體主體641的徑向上的截面中的長度W4小於線狀造型體主體641的直徑。
以上對本發明的具體技術方案進行了詳細地說明,但是還需要補充說明的是:
1. 雖然在以上的具體實施方式中沒有說明,但是可以理解兩個單筒注射器3優選爲預封裝液體的注射器,兩個單筒注射器3優選具有與其裝載的液體對應的標識訊息。例如,在採用預灌裝的使用方式的情況下,單筒注射器3可以分別裝載指定類型的液體,並在各單筒注射器3的儲液部31的出液口套上橡膠帽進行封裝,防止液體流出。進一步地,爲了方便使用者識別不同液體,可以在各單筒注射器3上設置與液體對應的標識訊息,例如兩支單筒注射器3的推拉桿32可使用不同顔色。
2. 雖然在以上的具體實施方式中沒有詳細說明,但是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能夠實現如下的有益效果。
2.1 關於短噴頭1
本發明提供的短噴頭1能夠很好地應用於液體初始壓强小於0.1Mpa的情況並具有良好的霧化效果。透過在短噴頭1中的壓力腔S1添加螺旋增速件12,提高了流道S液體的流速,同時,增加層流道S2和軸心腔S3以增大液體壓力,噴射腔S4的流體壓力已經是初始壓力數十倍,可以將噴射腔S4的直徑適應加大,減少使用過程中發生堵塞的風險,並且具有很好的霧化效果,同時降低了加工難度。
短噴頭1透過同時利用離心式霧化和軸心式霧化的疊加原理,利用液體在旋流加速通道S11、S12中流動所形成的旋流加速,將液體加速流入層流道S2,透過層流道S2的弧形分支通道S22對液體進行進一步加速,最終在噴口外形成文丘里水膜,水膜在空氣中撕裂形成液滴,液滴呈現霧狀,並有規律從噴孔部S5開始形成圓錐形的分布,適用於小於0.1MPa的超低壓力範圍,具有很好的霧化效果,並且裝配簡單。
由於使用螺旋增速件12之後使得混合液在旋流加速通道S11、S12中流經的路程更長,增加了混合液在這個區間的混合時間和距離,讓兩種液體有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充分混合。由於旋流加速通道S11、S12加大了液體的流速和壓力,同時短噴頭1的噴射腔S4的直徑比較小,噴射出的液滴的直徑更小,霧化效果更明顯,藥液覆蓋層的層厚更薄。這樣的效果便於使用者更好控制噴塗的厚度,省下更多的混合液。
2.2 關於連接件2
本發明提供的連接件2同時適用於噴塗型和腔鏡型兩種使用模式,且只需透過更換不同噴頭1、6即快速切換兩種使用模式。本發明提供的連接件2可直接與短噴頭1適配構成噴塗型雙聯混合注射器,也可與長噴頭6適配構成腔鏡型雙聯混合注射器,因此能夠實現一次灌裝液體可以使用兩種不同使用模式。
2.2.1 關於連接件2與短噴頭1或長噴頭6之間的密封結構
連接件2與短噴頭1透過第一密封圈22O能夠實現連接件2與短噴頭1之間的密封結構,從而形成密封效果防止漏液。
連接件2與長噴頭6之間在兩個部位設置有密封結構。第一,連接件2與長噴頭6透過第一密封圈22O能夠實現連接件出口接頭22與長噴頭入口部套管632之間的密封結構,從而防止從連接件出口接頭22與長噴頭入口部631對接位置處漏出的液體經由連接件出口接頭22與長噴頭入口部套管632之間的間隙漏出。第二,連接件2的第一液體出口部211O的出口側的端面設置的第二凹槽211C與第一入口部6311的入口側的端面設置的第二密封圈6311O構成密封結構,能有效把第一液體出口部211O和第一入口部6311形成的流路與第二液體出口部212O和第二入口部6312形成的流路隔離開來,保證兩個流路不會互通,還是獨立並行的狀態。此外,長噴頭入口部631的外周面還形成有朝向長噴頭入口部套管632凸出的環形的密封凸起6314,該密封凸起6314與長噴頭入口部套管632抵接以構成密封結構,用於進一步防止從連接件出口接頭22與長噴頭入口部631對接位置處漏出的液體從長噴頭入口部631與長噴頭入口部套管632之間的間隙泄漏。
透過以上的密封結構,使得連接件2與長噴頭6之間能夠實現有效的密封。
2.2.2關於連接件2和長噴頭6之間流路的準確對接
如圖19所示,透過連接件2設置的出口臺階結構與長噴頭6設置的入口臺階結構配合,保證每次擰緊螺紋,都不會影響連接件2的與長噴頭6的準確對接的位置。在擰緊的過程中連接件2卡住長噴頭6的長噴頭入口部631不旋轉,而長噴頭入口部套管632旋轉擰緊。
這樣,確保了在長噴頭6和連接件2連接過程中,不會因爲擰緊螺紋這個動作出現連接件2中的流路與長噴頭6中的流路的對接角度發生偏差,不會發生由於錯位而造成藥液提前在此處混合。
3. 關於長噴頭6
在使用過程中,兩種不同類型的液體順利進入長噴頭6,流經長噴頭6中的兩個流路611、612後進入長噴頭6的噴嘴62。噴嘴62位於長噴頭6的出口側的端部,起到混勻兩種液體和噴霧的作用。當液體順利流到噴嘴62時,兩種液體合二爲一,在噴嘴62中透過與短噴嘴1同樣的旋流加速並從噴嘴62噴射出霧化的小液滴,以達到薄層噴塗的效果。
4. 本發明提供的雙聯混合注射器所使用的全部零件可以採用塑料材質,在滅菌方式有更多的選擇,可以使用EO滅菌,也可以更有效率的伽馬射線滅菌。
5. 優選地,長噴頭入口部631與鞘管61可以形成爲一個整體件並且一體成型,鞘管61和長噴頭入口部631可透過注塑工藝製作。
以下提供一種可實現長噴頭入口部631和鞘管61一體成型的製備方法,所述製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S1:利用擠出模具製備具有流路611、612和造型腔道613的鞘管61;
S2:將線狀造型體64預裝在鞘管61的造型腔道613中,並將線狀造型體64延伸出鞘管61的一端設計爲扁平狀從而得到定位部642;以及
S3:將已經安裝了線狀造型體64的鞘管61放入立式注塑模具中注塑出長噴頭入口部631,即得到長噴頭入口部631與鞘管61的整體件。
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發明之實施例而已,當不能以此限定本發明實施之範圍,凡是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及專利說明書內容所作之簡單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仍屬本發明專利涵蓋之範圍內。
1:短噴頭
11:噴嘴主體
111:大徑部
112:小徑部
12:螺旋增速件
121:螺旋增速件主體
122A:第一外螺紋部
122B:第二外螺紋部
2:連接件
21:連接件主體部
211:第一液體輸送管路
211C:第二凹槽
211I:第一液體入口部
211O:第一液體出口部
212:第二液體輸送管路
212I:第二液體入口部
212O:第二液體出口部
213:液體輸送管路連接部
22:連接件出口接頭
221:外螺紋部
222:第一凹槽
223:第一分流部
22O:第一密封圈
23:連接件入口接頭
231:連接件入口接頭套管
232:連接件入口接頭套管連接部
24:卡扣部
241:卡扣臂部
242:卡扣凸起
3:單筒注射器
31:儲液部
311:儲液部主體
312:儲液部出口部
313:凸緣部
32:推拉桿
4:固定架
41:橫向部
411:安裝孔
412:限位部
42:縱向部
421:縱向部凸塊
5:推拉桿連接板
51:凹槽
52:凹部
6:長噴頭
61:鞘管
611:第一流路
612:第二流路
613:造型腔道
62:噴嘴
621:噴嘴主體
622:螺旋增速件
63:長噴頭入口接頭
631:長噴頭入口部
6311:第一入口部
6311O:第二密封圈
6312:第二入口部
6313:第二分流部
6314:密封凸起
632:長噴頭入口部套管
6321:套管主體
6322:內螺紋部
6323:出口凸緣
64:線狀造型體
641:線狀造型體主體
642:定位部
A:軸向
L1:第一液體
L2:第二液體
M:安裝腔
M1:環形凹槽
M2:內螺紋部
R·:徑向
S:流道
S1:壓力腔
S11:第一旋流加速通道
S12:第二旋流加速通道
S2:層流道
S21:彙聚部
S22:弧形分支通道
S3:軸心腔
S4:噴射腔
S5:噴孔部
本發明之其他的特徵及功效,將於參照圖式的實施方式中清楚地呈現,其中:
圖1a是根據本發明的第一實施方式的雙聯混合注射器的結構示意圖;圖1b是圖1a中的雙聯混合注射器的分解示意圖。
圖2a是圖1a中的雙聯混合注射器的短噴頭的剖視示意圖;圖2b是圖2a中的短噴頭的局部透視立體圖。
圖3a是圖2a中的短噴頭的螺旋增速件的立體圖;圖3b是圖2a中的短噴頭的螺旋增速件的主視圖。
圖4a、圖4b和圖4c是用於說明圖2a中的短噴頭的壓力腔及旋流加速通道的說明圖。
圖5a、圖5b、圖5c和圖5d是用於說明圖2a中的短噴頭的噴射腔、軸心腔和層流道的說明圖。
圖6a是圖1a中的雙聯混合注射器的連接件的一立體示意圖;圖6b是圖6a中的連接件的另一立體示意圖。
圖7a是圖6a中的連接件的剖視示意圖;圖7b是用於說明兩種液體在圖6a中的連接件的流動狀態的說明圖。
圖8是圖1a中的雙聯混合注射器的單筒注射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9是圖1a中的雙聯混合注射器的固定架的結構示意圖。
圖10a至圖10c是用於說明圖8中的單筒注射器組裝於圖9中的固定架的說明圖。
圖11a至圖11c是用於說明圖1a中的雙聯混合注射器的組裝過程的說明圖。
圖12是根據本發明的第二實施方式的雙聯混合注射器的分解示意圖。
圖13是圖12中的雙聯混合注射器的長噴頭的結構示意圖。
圖14a是圖13中的長噴頭的一局部結構剖視圖;圖14b是圖14a中的結構被拆除了長噴頭入口部套管之後的結構示意圖;圖14c是圖14a中的長噴頭入口部套管的剖視示意圖。
圖15a是圖13中的長噴頭的另一局部結構剖視圖;圖15b是圖13中的長噴頭的噴嘴的剖視示意圖。
圖16a是圖13中的長噴頭的鞘管的局部結構示意圖;圖16b是圖16a中的鞘管的俯視示意圖。
圖17a是圖13中的線狀造型體的結構示意圖;圖17b是圖17a中的線狀造型體的局部結構示意圖;圖17c是圖17b中的線狀造型體組裝於圖16a中的鞘管的結構示意圖;圖17d是用於說明圖17a中的線狀造型體的定位部與第二分流部固定的說明圖。
圖18a是示出圖16a中的長噴頭的鞘管的未彎折前的狀態的示意圖;圖18b是示出圖16a中的長噴頭的鞘管的彎折後的狀態的示意圖。
圖19是用於說明圖12中的雙聯混合注射器的連接件和長噴頭的組裝過程的說明圖。
2:連接件
22:連接件出口接頭
3:單筒注射器
4:固定架
5:推拉桿連接板
6:長噴頭
62:噴嘴
63:長噴頭入口接頭
Claims (10)
- 一種雙聯混合注射器用長噴頭,所述長噴頭包括長噴頭入口接頭、鞘管和噴嘴,所述長噴頭入口接頭包括長噴頭入口部和以能夠相對於所述長噴頭入口部轉動的方式套設於該長噴頭入口部的長噴頭入口部套管,所述長噴頭入口部包括第一入口部和第二入口部,使得所述長噴頭入口部形成與連接件出口接頭的出口臺階結構匹配的入口臺階結構,並且所述長噴頭入口部套管具有圓筒形狀並且形成有與連接件出口接頭的外螺紋部配合的內螺紋部,使得所述長噴頭入口接頭構成與所述連接件出口接頭配合的螺紋結構。
- 如請求項1所述的雙聯混合注射器用長噴頭,其中,所述連接件出口接頭的外周面形成有用於安裝環狀的第一密封圈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入口部的入口側的端面設置有第二密封圈,並且在所述長噴頭入口部與所述連接件出口接頭組裝在一起的情況下,所述連接件出口接頭與所述長噴頭入口部套管通過所述第一密封圈形成第一密封結構,所述第二密封圈抵接於所述連接件出口接頭的第一液體出口部的出口側的端面形成第二密封結構,並且所述長噴頭入口部的外周面還形成有朝向所述長噴頭入口部套管的環形密封凸起,所述密封凸起與所述長噴頭入口部套管抵接以構成密封結構。
- 如請求項1所述的雙聯混合注射器用長噴頭,其中,所述鞘管的內部形成有彼此分隔開的第一流路和第 二流路並且所述鞘管的入口側的端部與所述長噴頭入口部固定在一起,使得所述第一流路與所述第一入口部的流路連通並且所述第二流路與所述第二入口部的流路連通;以及所述噴嘴安裝於所述鞘管的出口側的端部以供流經所述鞘管的液體在該噴嘴處混合並從該噴嘴噴出。
- 如請求項3所述的雙聯混合注射器用長噴頭,其中,所述鞘管的內部還形成有與所述第一流路和所述第二流路均分隔開的造型腔道,所述造型腔道內收納用於造型所述鞘管的線狀造型體,所述線狀造型體包括線狀造型體主體和設置於該線狀造型體主體的一端且從所述鞘管的入口側的端面延伸出的扁平的定位部,所述定位部固定於所述長噴頭入口部。
- 如請求項1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雙聯混合注射器用長噴頭,其中,所述噴嘴包括噴嘴主體和螺旋增速件,所述螺旋增速件收納於所述噴嘴主體,所述噴嘴主體和所述螺旋增速件共同形成在軸向上貫通的流道,所述流道包括:壓力腔,在所述壓力腔內形成螺旋狀地延伸的至少兩條旋流加速通道以使流入所述至少兩條旋流加速通道內的液體能夠形成旋流並加速;層流道,所述層流道包括彙聚部以及從所述彙聚部朝向徑向外側呈散射狀延伸的至少三條弧形分支通道,所述彙聚部的直徑小於所述壓力腔的直徑,所述彙聚部透過所述至少三條弧形分支通道與所述壓力腔連通,來自所述壓 力腔的所述液體能夠經由所述至少三條弧形分支通道被進一步加速流入所述彙聚部以形成渦旋;軸心腔,所述軸心腔的直徑小於所述壓力腔的直徑,所述軸心腔與所述彙聚部直接連通;以及噴射腔,所述噴射腔的直徑小於所述軸心腔的直徑,所述噴射腔與所述軸心腔直接連通,來自所述軸心腔的所述液體能夠流入所述噴射腔並從所述噴射腔噴射出。
- 一種雙聯混合注射器,所述雙聯混合注射器包括:連接件,所述連接件包括連接件主體部、從所述連接件主體部朝向出口側凸出的連接件出口接頭和從所述連接件主體部朝向入口側凸出的連接件入口接頭,其中,所述連接件出口接頭具有出口臺階結構,並且所述連接件出口接頭的外周面有外螺紋部;與所述連接件的出口接頭部連接的請求項1至5中任一項所述的雙聯混合注射器用長噴頭;兩個單筒注射器,所述兩個單筒注射器與所述連接件的連接件入口接頭連接;以及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用於固定所述兩個單筒注射器並與所述連接件固定在一起。
- 如請求項6所述的雙聯混合注射器,其中,所述固定架具有T型結構,所述固定架包括沿著橫向延伸的橫向部和從所述橫向部的橫向上的大致中央部沿著縱向延伸的縱向部,所述橫向部形成有沿著橫向排列的兩個安裝孔,所述兩個單筒注射器分別插入所述兩個安裝孔並且安裝於所 述兩個安裝孔,並且所述橫向部還包括設置於各所述安裝孔的橫向兩側的至少兩個限位部,所述限位部卡接於所述單筒注射器的凸緣部,所述限位部與對應的安裝孔的中心軸線之間的距離小於所述凸緣部的外輪廓與該中心軸線之間的最大距離,使得所述單筒注射器固定於所述固定架。
- 如請求項7所述的雙聯混合注射器,其中,所述連接件包括從所述連接件主體部朝向出口側延伸出的卡扣部,所述卡扣部包括直線狀延伸的卡扣臂部以及設置於所述卡扣臂部的遠離所述連接件主體部的自由端部的卡扣凸起;所述固定架上的兩個所述縱向部彼此相對地延伸並且所述兩個縱向部的遠離所述橫向部的自由端部形成彼此相向地凸出的縱向部凸塊,使得所述縱向部凸塊與所述連接件的卡扣部配合卡接,以使所述固定架和所述連接件至少在縱向上的相對位置固定。
- 如請求項6所述的雙聯混合注射器,其中,透過所述長噴頭的長噴頭入口部的入口臺階結構與所述連接件的連接件出口接頭的出口臺階結構配合,使得所述長噴頭入口部的第一入口部與所述連接件出口接頭的第一液體出口部準確對接並且是以端面抵接的方式對接,所述長噴頭入口部的第二入口部與所述連接件出口接頭的第二液體出口部準確對接並且是以端面抵接的方式對接。
- 如請求項6至9中任一項所述的雙聯混合注射器,所述連接件出口接頭與所述長噴頭入口部套管通過第一密封圈形 成第一密封結構,所述連接件出口接頭的第一液體出口部與所述長噴頭的第一入口部通過第二密封圈形成第二密封結構,並且所述長噴頭入口部的外周面還形成有朝向所述長噴頭入口部套管的環形密封凸起,所述密封凸起與所述長噴頭入口部套管抵接以構成密封結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0)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843015.8A CN107456619B (zh) | 2017-09-18 | 2017-09-18 | 一种具有卡扣结构的双联混合注射器 |
CN201710843015.8 | 2017-09-18 | ||
CN201711023168.4A CN107744888A (zh) | 2017-10-27 | 2017-10-27 | 超低压旋流雾化喷嘴及双联混合注射器 |
CN201711023168.4 | 2017-10-27 | ||
CN201810097672.7 | 2018-01-31 | ||
CN201810097672.7A CN108309795B (zh) | 2018-01-31 | 2018-01-31 | 一种两用的双联混合注射器连接件及双联混合注射器 |
CN201810290558.6A CN108498905B (zh) | 2018-04-03 | 2018-04-03 | 用于双联混合注射器的腔镜型喷头及腔镜型双联混合注射器 |
CN201810291603.XA CN108339194B (zh) | 2018-04-03 | 2018-04-03 | 一种可弯折造型的鞘管、注射器喷头及其应用 |
CN201810291603.X | 2018-04-03 | ||
CN201810290558.6 | 2018-04-03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2015748A TW202015748A (zh) | 2020-05-01 |
TWI702064B true TWI702064B (zh) | 2020-08-21 |
Family
ID=65722413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8147863A TWI702064B (zh) | 2017-09-18 | 2018-09-18 | 雙聯混合注射器用長噴頭及雙聯混合注射器 |
TW107132857A TWI681791B (zh) | 2017-09-18 | 2018-09-18 | 雙聯混合注射器用噴嘴及雙聯混合注射器 |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7132857A TWI681791B (zh) | 2017-09-18 | 2018-09-18 | 雙聯混合注射器用噴嘴及雙聯混合注射器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TW (2) | TWI702064B (zh) |
WO (1) | WO2019052510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365028A (zh) * | 2022-09-01 | 2022-11-22 | 上海利格泰医用设备有限公司 | Prp注射装置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994686B2 (en) * | 1998-08-26 | 2006-02-07 | Neomend, Inc. | Systems for applying cross-linked mechanical barriers |
US20090209916A1 (en) * | 2008-01-28 | 2009-08-20 | Baxter International Inc. | Sealant applicator with malleable section |
US20100198255A1 (en) * | 2007-06-15 | 2010-08-05 | Juridical Fdn The Chemo-Sero-Therapeutic Res. Ins. | Spray head, an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pplying biological tissue adhesive |
JP2012096228A (ja) * | 2010-11-01 | 2012-05-24 | Nordson Corp | 流体間接触低減化用複数成分吐出カートリッジ,混合ノズルおよびその方法 |
CN103930140A (zh) * | 2011-10-28 | 2014-07-16 | 美敦力施美德公司 | 喷射输送系统 |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116315A (en) * | 1989-10-03 | 1992-05-26 | Hemaedics, Inc. | Biological syringe system |
DK0689874T3 (da) * | 1994-06-28 | 2002-01-14 | Aventis Behring Gmbh | Apparat til sprøjtning med en blanding af to væsker |
US5814022A (en) * | 1996-02-06 | 1998-09-29 | Plasmaseal Ll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pplying tissue sealant |
US5975367A (en) * | 1996-09-27 | 1999-11-02 | Thermogenesis Corp. | Fibrin glue line and dot dispenser |
CN108309795B (zh) * | 2018-01-31 | 2024-09-03 | 广州迈普再生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两用的双联混合注射器连接件及双联混合注射器 |
CN108339194B (zh) * | 2018-04-03 | 2023-12-26 | 广州迈普再生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可弯折造型的鞘管、注射器喷头及其应用 |
CN107744888A (zh) * | 2017-10-27 | 2018-03-02 | 广州迈普再生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 超低压旋流雾化喷嘴及双联混合注射器 |
CN108498905B (zh) * | 2018-04-03 | 2024-08-06 | 广州迈普再生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双联混合注射器的腔镜型喷头及腔镜型双联混合注射器 |
-
2018
- 2018-09-13 WO PCT/CN2018/105529 patent/WO2019052510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8-09-18 TW TW108147863A patent/TWI702064B/zh active
- 2018-09-18 TW TW107132857A patent/TWI681791B/zh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994686B2 (en) * | 1998-08-26 | 2006-02-07 | Neomend, Inc. | Systems for applying cross-linked mechanical barriers |
US20100198255A1 (en) * | 2007-06-15 | 2010-08-05 | Juridical Fdn The Chemo-Sero-Therapeutic Res. Ins. | Spray head, an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pplying biological tissue adhesive |
US20090209916A1 (en) * | 2008-01-28 | 2009-08-20 | Baxter International Inc. | Sealant applicator with malleable section |
JP2012096228A (ja) * | 2010-11-01 | 2012-05-24 | Nordson Corp | 流体間接触低減化用複数成分吐出カートリッジ,混合ノズルおよびその方法 |
CN103930140A (zh) * | 2011-10-28 | 2014-07-16 | 美敦力施美德公司 | 喷射输送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19052510A1 (zh) | 2019-03-21 |
TW201919727A (zh) | 2019-06-01 |
TW202015748A (zh) | 2020-05-01 |
TWI681791B (zh) | 2020-01-1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2764244B1 (en) | Fluid dispensing system | |
KR102062250B1 (ko) | 정적 스프레이 믹서용 연결 피스 | |
KR101891954B1 (ko) | 다중 성분 분배 카트리지, 혼합용 노즐 및 유체들 간의 접촉을 줄이기 위한 방법 | |
EP3055072B1 (en) | Nozzle assemblies, systems and related methods | |
JP6033773B2 (ja) | 静的噴霧混合器 | |
JP2002336742A (ja) | 空気による噴霧ノズル組立体のエアキャップとスプレーガン装置 | |
JP7445608B2 (ja) | カートリッジ、カートリッジを操作するための方法、水ノズルインサートおよびアウトレット | |
JP2018528854A (ja) | 連続ガスパージングを備える二成分スプレーポリウレタンフォームディスペンサー背景 | |
CA2529188A1 (en) | Nozzle arrangements | |
TWI702064B (zh) | 雙聯混合注射器用長噴頭及雙聯混合注射器 | |
JP2019084529A (ja) | 予備噴霧絞りを備えるスプレーノズル、このようなノズルを備えるスプレーヘッド及びスプレー装置 | |
TW201124206A (en) | Static spray mixer | |
KR102506232B1 (ko) | 노즐 팁 어댑터, 노즐 어셈블리 및 노즐 | |
WO2020196495A1 (ja) | 生体接着剤塗布具 | |
CN113543746A (zh) | 双喷射喷嘴末端组件 | |
WO2023013313A1 (ja) | 噴霧器 | |
JP6465836B2 (ja) | ノズル装置 | |
JP2008295834A (ja) | ノズルおよび塗布具 | |
KR102446313B1 (ko) | 분무기용 노즐 | |
KR102113469B1 (ko) | 2 유체 혼합 방식의 분무 노즐 | |
AU2018326415A1 (en) | Dual compartment container adapter | |
CN213567667U (zh) | 喷头结构及包含其的气雾罐 | |
JP6820018B2 (ja) | 液体散布ノズル | |
WO2021070852A1 (ja) | 生体接着剤塗布具 | |
JP2023095201A (ja) | 医療用噴霧デバイ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