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TWI696039B - 感光性樹脂組成物、使用其之顏色轉換面板及顯示裝置 - Google Patents

感光性樹脂組成物、使用其之顏色轉換面板及顯示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96039B
TWI696039B TW105100576A TW105100576A TWI696039B TW I696039 B TWI696039 B TW I696039B TW 105100576 A TW105100576 A TW 105100576A TW 105100576 A TW105100576 A TW 105100576A TW I696039 B TWI696039 B TW I69603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ert
butyl
color conversion
resin composition
photosensitive resi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005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635023A (zh
Inventor
李栢熙
金泳敏
南敏基
朴海日
Original Assignee
南韓商三星顯示器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南韓商三星顯示器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南韓商三星顯示器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6350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350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960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96039B/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Luminescent Compositions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aterials For Photolithography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係提供一種感光性樹脂組成物,其包含:奈米螢光粉、光聚合起始劑、光聚合化合物、抗氧化劑及溶劑,其中抗氧化劑包含選自苯酚類、磷類及硫類化合物中的一或多種。

Description

感光性樹脂組成物、使用其之顏色轉換面板及顯示裝置 相關申請案之交互參照
本申請案主張於2015年01月09日及2015年11月27日分別向韓國智慧財產局提出之韓國專利申請號第10-2015-0003678號及第10-2015-0167387號之優先權及效益,其全部內容於此併入作為參考。
本揭露係關於一種感光性樹脂組成物、使用該感光性樹脂組成物之顏色轉換面板及顯示裝置,更具體而言,係關於一種具有優異的光效率及顏色再現性之感光性樹脂組成物、使用其之顏色轉換面板及顯示裝置。
液晶顯示裝置的顏色濾光片或顏色轉換面板的顏色轉換層係藉由在透明基板上塗佈以兩或多種顏色著色的精細層所製造。
用以製造顏色濾光片或顏色轉換層之有顏色的感光性樹脂組成物通常是由黏著劑樹脂、光聚合單體、光聚合起始劑、顏料、溶劑、其他添加物等形成。
此外,由於有顏色的感光性樹脂組成物的顏料具有低於理想亮度的特徵,因此致力於改善利用除了顏料之外的組成成分之量子點或磷光體之亮度特徵。
然而,近年來,基於高品質的規格而期望具有改善的亮度、耐熱性等之顏色濾光片或顏色轉換層。光效率或顏色再現性因圖樣製程期間產生的熱而降低,因此需要對此種降低加以解決。
在本背景部分中揭露的上述資訊僅用於增加對本發明背景的理解,且因此其可包含不構成對於本國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而言為習知的先前技術的資訊。
本發明係致力於製造以提供一種具有優越的光效率及顏色再現性的感光性樹脂組成物、利用其之顏色轉換面板及顯示裝置。
本發明之例示性實施例提供一種感光性樹脂組成物,其包含:奈米螢光粉(nanophosphor)、光聚合起始劑、光聚合化合物、抗氧化劑以及溶劑,其中抗氧化劑包含選自苯酚類(phenol-based)、磷類(phosphorus-based)、硫類(sulfur-based)化合物中的一或多種。
奈米螢光粉可包含量子點及無機磷光體中的至少一種。
苯酚類抗氧化劑可包含選自2,6-二叔丁基對甲酚(2,6-di-tert-butyl-p-cresol)、2,6-二苯基-4-十八燒矽氧基苯酚(2,6-diphenyl-4-octadesiloxyphenol)、硬脂基(3,5-二叔丁基-4-羥苯基)丙酸酯(stearyl(3,5-di-tert-butyl-4-hydroxyphenyl)propionate)、二硬脂基(3,5-二叔丁基-4-羥苯基)磷酸酯(distearyl(3,5-di-tert-butyl-4-hydroxybenzyl)phosphonate)、十三基.3,5-二叔丁基-4-羥基芐基硫乙酸酯(tridecyl.3,5-di-tert-butyl-4-hydroxybenzyl thioacetate)、硫代二乙烯雙[(3,5-二叔丁基-4-羥基苯基)丙酸酯](thiodiethylenebis[(3,5-di-tert-butyl-4-hydroxyphenyl)propionate])、4,4’-硫代雙 (6-叔丁基間甲酚)(4,4'-thiobis(6-tert-butyl-m-cresol))、2-辛基硫代-4,6-二(3,5-二叔丁基-4-羥基苯基)-s-三氮[口井](2-octylthio-4,6-di(3,5-di-tert-butyl-4-hydroxyphenoxy)-s-triazine)、2,2'-亞甲基雙(4-甲基-6-叔丁基苯酚)(2,2'-methylenebis(4-methyl-6-tert-butylphenol)、雙[3,3-雙(4-羥基-3-叔丁基苯基)丁酸]乙二醇酯(bis[3,3-bis(4-hydroxy-3-tert-butylphenyl)butyric acid]glycolester)、4,4'-亞丁基雙(2,6-二-叔丁基苯酚)(4,4'-butylidenebis(2,6-di-tert-butylphenol))、4,4'-亞丁基雙(6-叔丁基-3-甲基苯酚)(4,4'-butylidenebis(6-tert-butyl-3-methylphenol))、2,2'-亞乙基雙(4,6-二叔丁基苯酚)(2,2'-ethylidenebis(4,6-di-tert-butylphenol))、1,1,3-三(2-甲基-4-羥基-5-叔丁基苯基)丁烷(1,1,3-tris(2-methyl-4-hydroxy-5-tert-butylphenyl)butane)、雙[2-叔丁基-4-甲基-6-(2-羥基-3-叔丁基-5-甲基芐基)苯基]對苯二甲酸酯(bis[2-tert-butyl-4-methyl-6-(2-hydroxy-3-tert-butyl-5-methylbenzyl)phenyl]terephthalate)、1,3,5-三(2,6-二甲基-3-羥基-4-叔丁基芐基)異氰尿酸酯(1,3,5-tris(2,6-dimethyl-3-hydroxy-4-tert-butylbenzyl)isocyanurate)、1,3,5-三(3,5-二叔丁基-4-羥基芐基)異氰尿酸酯(1,3,5-tris(3,5-di-tert-butyl-4-hydroxybenzyl)isocyanurate)、1,3,5-三(3,5-二叔丁基-4-羥基芐基)-2,4,6-三甲基苯(1,3,5-tris(3,5-di-tert-butyl-4-hydroxybenzyl)-2,4,6-trimethylbenzene)、1,3,5-三[(3,5-二叔丁基-4-羥基苯基)丙醯基氧基乙基]異氰尿酸酯(1,3,5-tris[(3,5-di-tert-butyl-4-hydroxyphenyl)propionyloxyethyl]isocyanurate)、四[亞甲基-3-(3',5'-二叔丁基-4'-羥基苯基)丙酸酯]甲烷(tetrakis[methylene-3-(3',5'-di-tert-butyl-4'-hydroxyphenyl)propionate]methane)、2- 叔丁基-4-甲基-6-(2-丙烯醯氧-3-叔丁基-5-甲基芐基)苯酚(2-tert-butyl-4-methyl-6-(2-acryloyloxy-3-tert-butyl-5-methylbenzyl)phenol)、3,9-雙[2-(3-叔丁基-4-羥基-5-羥基氫化肉桂醯氧基)-1,1-二甲基乙基]-2,4,8,10-四氧雜螺[5.5]十一烷(3,9-bis[2-(3-tert-butyl-4-hydroxy-5-methylhydrocirnnamoyloxy)-1,1-dimethylethyl]-2,4,8,10-tetraoxaspiro[5.5]undecane)、三乙二醇雙[β-(3-叔丁基-4-羥基-5-甲基苯基)丙酸酯](triethyleheglycolbis[β-(3-tert-butyl-4-hydroxy-5-methylphenyl)propionate])以及生育酚(tocophenol)中的一或多種。
磷類抗氧化劑可包含亞磷酸三苯酯(triphenyl phosphite)、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亞磷酸酯、三(2,5-二-叔丁基苯基)亞磷酸酯(tris(2,5-di-tert-butylphenyl)phosphite)、三(壬基苯基)亞磷酸酯(tris(nonylphenyl)phosphite)、三(二壬基苯基)亞磷酸酯(tris(dinonylphenyl)phosphite)、三(單,二混合壬基苯基)亞磷酸酯(tris(mono,di-mixed nonylphenyl)phosphite)、亞磷酸二苯酯(diphenylacid phosphite)、2,2'-亞甲基雙(4,6-二叔丁基苯基)辛基亞磷酸酯(2,2'-methylenebis(4,6-di-tert-butylphenyl)octyl phosphite)、二苯基癸基亞磷酸酯(diphenyldecyl phosphite)、二苯基辛基亞磷酸酯(diphenyloctyl phosphite)、二(壬基苯基)新戊四醇二亞磷酸酯(di(nonylphenyl)pentaerythritol diphosphite)、苯基二異癸基亞磷酸酯(phenyldiisodecyl phosphite)、三丁基亞磷酸酯(tributyl phosphite)、三(2-乙基己基)亞磷酸酯(tris(2-ethylhexyl)phosphite)、十三基亞磷酸酯(tridecyl phosphite)、三月桂基亞磷酸(trilauryl phosphite)、亞磷酸二丁基酯(dibutyl acid phosphite)、亞磷酸二月桂酯(dilauryl acid phosphite)、三月桂基三硫代亞磷酸酯(trilauryl trithiophosphite)、雙(新戊二醇)‧1,4-環己烷二甲基二亞磷酸 酯(bis(neopentylglycol)‧1,4-cyclohexanedimethyl diphosphite)、雙(2,4-二叔丁基苯基)新戊四醇二亞磷酸酯(bis(2,4-di-tert-butylphenyl)pentaerythritol diphosphite)、雙(2,5-二叔丁基苯基)新戊四醇二亞磷酸酯(bis(2,5-di-tert-butylphenyl)pentaerythritol diphosphite)、雙(2,6-二叔丁基-4-甲基苯基)新戊四醇二亞磷酸酯(bis(2,6-di-tert-butyl-4-methylphenyl)pentaerythritol diphosphite)、雙(2,4-二異丙苯基苯基)新戊四醇二亞磷酸酯(bis(2,4-dicumylphenyl)pentaerythritol diphosphite)、二硬脂醯基新戊四醇二亞磷酸酯(distearylpentaerythritol diphosphite)、四(C12-15混合烷基)-4,4’-異亞丙基二苯基亞磷酸酯(tetra(C12-15 mixed-alkyl)-4,4'-isopropylidenediphenyl phosphite)、雙[2,2'-亞甲基雙(4,6-二戊基苯基)]‧異亞丙基二苯基亞磷酸酯(bis[2,2'-methylenebis(4,6-diamylphenyl)]‧isopropylidenediphenyl phosphite)、四-十三基4,4'-亞丁基雙(2-叔丁基-5-甲基苯酚)二亞磷酸酯(tetratridecyl.4,4'-butylidenebis(2-tert-butyl-5-methylphenol)diphosphite)、六(十三基)‧1,1,3-三(2-甲基-5-叔丁基-4-羥基苯基)丁烷‧三亞磷酸酯(hexa(tridecyl).1,1,3-tris(2-methyl-5-tert-butyl-4-hydroxyphenyl)butane‧triphosphite)、四(2,4-二叔丁基苯基)聯伸苯基二亞磷酸酯(tetrakis(2,4-di-tert-butylphenyl)biphenylene diphosphonite)、三(2-[(2,4,7,9-四叔丁基二苯并[d,f][1,3,2]二氧雜磷雜環庚三烯-6-基)氧]乙基)胺(tris(2-[(2,4,7,9-tetrakis-tert-butyldibenzo[d,f][1,3,2]dioxaphosphepin-6-yl)oxy]ethyl)amine)、9,10-二氫-9-氧雜-10-磷雜菲-10-氧化物(9,10-dihydro-9-oxa-10-phosphaphenanthrene-10-oxide)、三(2-[(2,4,8,10-四叔丁基-二苯并[d,f][1,3,2]二氧雜磷雜環庚三烯-6-基)氧]乙基)胺 (tris(2-[(2,4,8,10-tetrakis-tert-butyldibenzo[d,f][1,3,2]dioxaphosphepin-6-yl)oxy]ethyl)amine)、2-(1,1-二甲基乙基)-6-甲基-4-[3-[[2,4,8,10-四(1,1-二甲基乙基)二苯并[d,f][1,3,2]二氧雜磷雜環庚三烯-6-基)氧]丙基]苯酚2-丁基-2-乙基丙二醇(2-(1,1-dimethylethyl)-6-methyl-4-[3-[[2,4,8,10-tetrakis(1,1-dimethylethyl)dibenzo[d,f][1,3,2]dioxaphosphepin-6-yl]oxy]propyl]phenol2-butyl-2-ethylpropanediol)以及2,4,6-三叔丁基苯酚單亞磷酸酯(2,4,6-tri-tert-butylphenol monophosphate)中的至少一種。
硫類抗氧化劑可包含二烷基硫代二丙酸酯類(dialkylthiodipropionates)及聚醇的β-烷基巰基丙酸酯類(β-alkylmercaptopropionic acid esters)中的至少一種。
抗氧化劑可以顏色轉換層的固體總重量為基準之1至5wt%的含量包含於其中。
量子點可包含選自II-VI族化合物、III-V族化合物、III-VI族化合物、IV-VI族化合物、II-III-V族元素、II-III-VI族化合物、IV族元素及IV族化合物中的一或多種,且量子點可具有包含核及覆蓋核的殼之核殼結構(core-shell structure)。
核可包含CdSe、CdS、ZnS、ZnSe、CdTe、CdSeTe、CdZnS、PbSe、AgInZnS、ZnTe、CdSeS、PbS、PbTe、HgS、HgSe、HgTe、GaN、GaP、GaAs、InP、InZnP、InGaP、InGaN、InAs以及ZnO中的至少一種。
殼可包含CdSe、ZnSe、ZnS、ZnTe、CdTe、PbS、SrSe、CdO、CdS、ZnO、InP、InS、GaP、GaN、GaO、InZnP、InGaP、InGaN、InZnSCdSe以及HgSe中的至少一種。
無機磷光體可包含選自石榴石、矽酸鹽、硫化物、氧化物、氮氧化物、氮化物以及鋁酸鹽類中的一或多種。
無機磷光體可包含Y3Al5Ol2:Ce3+(YAG:Ce)、Tb3Al5O12:Ce3+(TAG:Ce)、(Sr,Ba,Ca)2SiO4:Eu2+、(Sr,Ba,Ca,Mg,Zn)2Si(OD)4:Eu2+D=F,Cl,S,N,Br,Ba2MgSi2O7:Eu2+、Ba2SiO4:Eu2+、Ca3(Sc,Mg)2Si3O12:Ce3+、(Ca,Sr)S:Eu2+、(Sr,Ca)Ga2S4:Eu2+、SrSi2O2N2:Eu2+、SiAlON:Ce3+、β-SiAlON:Eu2+、Ca-α-SiAlON:Eu2+、Ba3Si6O12N2:Eu2+、CaAlSiN3:Eu2+、(Sr,Ca)AlSiN3:Eu2+、Sr2Si5N8:Eu2+、(Sr,Ba)Al2O4:Eu2+、(Mg,Sr)Al2O4:Eu2+以及BaMg2Al16O27:Eu2+中的至少一種。
感光性樹脂組成物可進一步包含分散劑。
感光性樹脂組成物可進一步包含光散射物。
光散射物可包含TiO2、Al2O3以及SiO2中的至少一種。
本揭露之另一例示性實施例係提供一種包含感光性樹脂組成物之顯示裝置,其包含:下基板;提供於下基板上之薄膜電晶體;與薄膜電晶體連接之像素電極;與下基板相面對之上基板;以及提供在下部基板與上基板之間的顏色濾光片,其中顏色濾光片包含奈米螢光粉及抗氧化劑,且抗氧化劑包含選自苯酚類、磷類及硫類化合物中的一種。
本發明概念之另一例示性實施例提供一種包含感光性樹脂組成物之顏色轉換面板,其包含:第一基板;提供於第一基板上之複數個顏色轉換層及透射層;以及提供在相鄰的顏色轉換層之間以及在複數個顏色轉換層中的一個與透射層之間的光阻擋元件,其中顏色轉換層包含奈米螢光粉及抗氧化劑,且抗氧化劑包含選自苯酚類、磷類及硫類化合物中的一種。
本發明之另一例示性實施例提供一種包含感光性樹脂組成物之顯示裝置,其包含:顯示面板;以及提供於顯示面板上之顏色轉換面板,其中顏色轉換面板包含:第一基板;提供於第一基板的一側上且面向顯示面板之複數個顏色轉換層及透射層;以及提供在複數個顏色轉換層之中的每個相鄰的顏色轉換層之間以及在複數個顏色轉換層中的一個與透射層之間的光阻擋元件,其中顏色轉換層包含奈米螢光粉及抗氧化劑,且抗氧化劑包含選自苯酚類、磷類及硫類化合物中的一種。
顯示面板可包含下基板、提供於下基板上之薄膜電晶體以及與薄膜電晶體連接之像素電極。
顯示裝置可進一步包含面向下基板且與其相距一距離之上基板以及提供在下基板與上基板之間的液晶層。
顯示裝置可進一步包含面向像素電極之頂層以及在像素電極與頂層之間提供之複數個微腔中之液晶層。
顯示裝置可進一步包含有提供於像素電極上之機發光元件以及提供於有機發光元件上之共用電極。
根據本發明之例示性實施例,藉由加入抗氧化劑至包含奈米螢光粉的感光性樹脂組成物,其可避免在製程的進行期間因奈米螢光粉劣化的發生而導致的淬滅現象,且因此顯示裝置具有優異的光效率及顏色再現性。
10、10’:顯示面板
100:下顯示面板
11:下配向層
110:絕緣基板
12:第一偏光板
121:閘極線
124:閘極電極
124a:第一閘極電極
124b:第二閘極電極
124p:下層
124r:上層
129:寬端部
131:儲存電極線
140:閘極絕緣層
151:半導體層
154:突出部
154a:第一半導體層
154b:第二半導體層
161:歐姆接觸條
163:突出部
165:突出部
171:數據線
172:驅動電壓線
173:源極電極
173a:第一源極電極
173b:第二源極電極
175:汲極電極
175a:第一汲極電極
175b:第二汲極電極
179:端部
180:保護層
180a:第一保護層
180b:第二保護層
180c:第三保護層
181:第一接觸孔
182:第二接觸孔
184、185a、185b:接觸孔
185:第三接觸孔
191:像素電極
197:突出部
200:上顯示面板
20:有機發光面板
21:上配向層
210:上基板
22:第二偏光板
220:光阻擋層
230:顏色濾光片
250:覆蓋層
270:共用電極
3:液晶層
30:共用電極
305:洞
307:進口
307FP:液晶進口
31:液晶材料
310:第一基板
340B:透射層
340G:第二顏色轉換層
340R:第一顏色轉換層
350:下絕緣層
355:平坦層
360:頂層
361:分隔壁
365:開口
370:上絕緣層
372:光阻擋元件
390:封蓋層
470:有機發光元件
50:液晶面板
500:背光組件
81:第一接觸輔助
82:第二接觸輔助
85:連接元件
PWP:分隔壁部
Q:薄膜電晶體
Qs:開關薄膜電晶體
Qd:驅動薄膜電晶體
第1A圖及第1B圖係測量依據利用根據本發明概念之例示性實施例(RS-1,RS-2,...RS-7)及比較例(“Ref”)之感光性樹脂組成物之圖樣製程之進行之綠光的光維持率及光量所得到之圖式。
第2A圖及第2B圖係測量依據利用根據本發明概念之例示性實施例(RS)及比較例(Ref)之感光性樹脂組成物之圖樣製程之進行的紅光的光維持率及光量所得到之圖式。
第3圖係測量利用根據本發明概念之例示性實施例之感光性樹脂組成物的顏色濾光片的色座標所得到之圖式。
第4圖係描繪根據本發明概念之例示性實施例之液晶顯示裝置之俯視圖。
第5圖係為沿著第4圖之線V-V截取之截面圖。
第6圖係根據本發明概念之例示性實施例之顏色轉換面板之截面圖。
第7圖係根據本發明概念之例示性實施例之液晶顯示裝置之示意性截面圖。
第8圖係根據本發明概念之例示性實施例之液晶顯示裝置中複數個像素之俯視圖。
第9圖係沿著線IX-IX截取之第8圖的截面圖。
第10圖係為第9圖之例示性實施例之例示性變化之截面圖。
第11圖係根據本發明概念之例示性實施例之液晶顯示裝置中的複數個像素之俯視圖。
第12圖係沿著線XII-XII截取之第11圖的截面圖。
第13圖係沿著線XIII-XIII截取之第11圖的截面圖。
第14圖係根據本發明概念之例示性實施例之有機發光顯示裝置中的複數個像素之俯視圖。
第15圖係沿著線XV-XV截取之第14圖的截面圖。
於下文中,本揭露將參考其中呈現本發明之例示性實施例之附圖而更完整的描述。所屬領域具通常知識者將理解的是,所述之實施例可以各種不同方式修改,而皆未脫離本揭露之精神與範疇。
於附圖中,層、膜、面板、區域等的厚度為清楚表示而誇大。於說明書中相似元件符號係指代相似的元件。將理解的是,當例如層、膜、區域或基板的元件被指為於另一元件「上(on)」時,其可直接於另一元件上或亦可存在中間元件。相反地,當元件被指為「直接地」於另一元件「上(directly on)」時,其不存在中間元件。進一步地,將理解的是,在整份說明書中,當一元件提供於某物「上(on)」時,文字「上」可以是相對於重力方向的或相反於重力方向的。
根據例示性實施例之感光性樹脂組成物包含奈米螢光粉、光聚合起始劑、光聚合化合物、抗氧化劑以及溶劑。
首先,根據例示性實施例之奈米螢光粉可包含量子點或無機磷光體中的至少一種。
根據例示性實施例之包含在奈米螢光粉的量子點可包含II-VI族化合物、III-V族化合物、IV-VI族化合物、IV族元素、IV族化合物以及其組合。
II-VI族化合物可選自由二元化合物、三元化合物及四元化合物所組成之群組,二元化合物選擇自由CdO、CdS、CdSe、CdTe、ZnS、ZnSe、ZnTe、ZnO、HgS、HgSe、HgTe、MgSe、MgS、SrSe以及其混合物所組成之群組;三 元化合物選擇自由CdSeS、CdSeTe、CdSTe、ZnSeS、ZnSeTe、ZnSTe,、HgSeS、HgSeTe、HgSTe、CdZnS、CdZnSe、CdZnTe、CdHgS、CdHgSe、CdHgTe、HgZnS、HgZnSe、HgZnTe、MgZnSe、MgZnS以及其混合物所組成之群組;以及四元化合物選擇自由HgZnTeS、CdZnSeS、CdZnSeTe、CdZnSTe、CdHgSeS、CdHgSeTe、CdHgSTe、HgZnSeS、HgZnSeTe、HgZnSTe以及其混合物所組成之群組。
III-V族化合物可選自由二元化合物、三元化合物及四元化合物所組成之群組,二元化合物選擇自由GaN、GaP、GaAs、GaSb、AlN、AlP、AlAs、AlSb、InN、InP、InAs、InSb以及其混合物所組成之群組;三元化合物選擇自由GaNP、GaNAs、GaNSb、GaPAs、GaPSb、AlNP、AlNAs、AlNSb、AlPAs、AlPSb、InNP、InNAs、InNSb、InPAs、InPSb、InGaP及InGaN以及其混合物所組成之群組;以及四元化合物選擇自由GaAlNAs、GaAlNSb、GaAlPAs、GaAlNP、GaInNP、GaInNAs、GaInNSb、GaInPAs、GaInPSb、InAlNP、InAlNAs、InAlNSb、InAlPAs、InAlPSb以及其混合物所組成之群組。
IV-VI族化合物可選自由二元化合物、三元化合物及四元化合物所組成之群組,二元化合物選擇自由SnS、SnSe、SnTe、PbS、PbSe,、PbTe以及其混合物所組成之群組;三元化合物選擇自由SnSeS、SnSeTe、SnSTe、PbSeS、PbSeTe、PbSTe、SnPbS、SnPbSe、SnPbTe以及其混合物所組成之群組;以及四元化合物選擇自由SnPbSSe、SnPbSeTe、SnPbSTe以及其混合物所組成之群組。IV族元素可選擇自Si、Ge及其混合物所組成之群組。IV族化合物可為選自由SiC、SiGe以及其混合物所組成之群組之二元化合物。
此外,其可包含III-VI族化合物、II-III-V族化合物或II-III-VI族化合物及其組合。
III-VI族化合物可包含GaO等的化合物,II-III-V族化合物可包含InZnP等的化合物,II-III-VI族化合物可包含InZnSCdSE等的化合物,但不限於此。
在此情況下,二元化合物、三元化合物或四元化合物可以粒子在一致的濃度下存在,或可以相同粒子分為部分不同的濃度分布的狀態下存在。進一步地,奈米螢光粉可具有核/殼結構,其中一量子點圍繞另一量子點。在核與殼之間的介面可具有濃度梯度,以使存在於殼中的元素濃度隨著接近其中心而逐漸地降低。
例如,量子點可具有包含核及覆蓋核的殼之核/殼結構。
核可包含選自由CdSe、CdS、ZnS、ZnSe、CdTe、CdSeTe、CdZnS、PbSe、AgInZnS、ZnTe、CdSeS、PbS、PbTe、HgS、HgSe、HgTe、GaN、GaP、GaAs、InP、InZnP、InGaP、InGaN、InAs及ZnO所組成之群組的一或多種材料,但不限於此。殼可包含選自由CdSe、ZnSe、ZnS、ZnTe、CdTe、PbS、SrSe、CdO、CdS、ZnO、InP、InS、GaP、GaN、GaO、InZnP、InGaP、InGaN、InZnSCdSe及HgSe所組成之群組的一或多種材料,但不限於此。
核/殼量子點的核的平均粒徑可為2nm至5nm。同時,殼的平均厚度可為3nm至5nm。進一步地,量子點的平均粒徑可為5nm至10nm。在核、殼以及量子點滿足上述範圍的平均粒徑或平均厚度的情況時,當然可表現作為量子點的行為特徵,且在用於形成圖樣的組合物中,可保有優異的分散性。在上述範圍中,藉由改變核的粒徑、殼的平均厚度以及量子點的平均粒徑的選擇,量子點的發光顏色及/或量子點的半導體特性等可具有各種變化。
進一步地,量子點的形式是本領域通常使用的形式,並沒有特別的限制,但更具體而言,其較佳為使用如球形、錐形、多臂形(multi-arm-shaped)或立方奈米粒子、奈米管、奈米線、奈米纖維及奈米板形粒子的形式。
根據本例示性實施例之感光性樹脂組成物包含朗伯型(lambertiam)量子點,且當應用於顯示裝置時,可改善顯示裝置的視角。
根據例示性實施例之包含在奈米螢光粉的無機磷光體可包含石榴石、矽酸鹽、硫化物、氧化物、氮氧化物、氮化物及鋁酸鹽類的一或多種。
無機磷光體可包含選自由Y3Al5O12:Ce3+(YAG:Ce)、Tb3Al5O12:Ce3+(TAG:Ce)、(Sr,Ba,Ca)2SiO4:Eu2+、(Sr,Ba,Ca,Mg,Zn)2Si(OD)4:Eu2+D=F,Cl,S,N,Br、Ba2MgSi2O7:Eu2+、Ba2SiO4:Eu2+、Ca3(Sc,Mg)2Si3O12:Ce3+、(Ca,Sr)S:Eu2+、(Sr,Ca)Ga2S4:Eu2+、SrSi2O2N2:Eu2+、SiAlON:Ce3+、β-SiAlON:Eu2+、Ca-a-SiAlON:Eu2+、Ba3Si6O12N2:Eu2+、CaAlSiN3:Eu2+、(Sr,Ca)AlSiN3:Eu2+、Sr2Si5N8:Eu2+、(Sr,Ba)Al2O4:Eu2+、(Mg,Sr)Al2O4:Eu2+及BaMg2Al16O27:Eu2+所組成之群組的一或多種材料。
如上所述之包含量子點或無機磷光體的奈米螢光粉可直接以其原樣加入感光性樹脂組成物或可以包含分散劑等的奈米螢光粉分散溶液的形式加入。
在此,分散劑為加入以分散溶液中之奈米螢光粉而形成穩定的懸浮液之材料。
在此情況下,作為可被包含在奈米螢光粉分散溶液的分散劑,可選擇地使用非離子型分散劑、離子型分散劑或陽離子分散劑,且例如,為可單獨使用或於適當時組合使用之聚伸烷基二醇(polyalkylene glycol)及其酯類;聚伸 氧烷基(polyoxyalkylene);多元醇酯伸烷基氧化加成物(polyalcohol ester alkylene oxide addition);醇伸烷基氧化加成物(alcohol alkylene oxide addition)等。
進一步地,作為可被包含在奈米螢光粉分散溶液中的溶劑,可使用乙二醇醋酸酯(ethyleneglycol acetate)、乙基溶纖劑(ethylcellosolve)、丙二醇甲基醚乙酸酯(propyleneglycolmethylether acetate)、乳酸乙酯(ethyl lactate)、聚乙二醇(polyethyleneglycol)、環己酮(cyclohexanone)、丙二醇甲基醚(propyleneglycolmethylether)等。
首先,包含在根據例示性實施例之感光性樹脂組成物的光聚合起始劑為用於起始在感光性樹脂組成物中之感光性官能基與感光性材料之間的交聯及固化反應之材料,且可使用選自苯乙酮類(acetophenone-based)、安息香類(benzoin-based)、二苯甲酮類(benzophenone-based)、三氮[口井]類(triazine-based)、肟類(oxime-based)及硫雜蒽酮類(thioxanthone-based)之一或多種的光聚合起始劑。
苯乙酮類的光聚合起始劑的例示可包含4-苯氧基二氯苯乙酮(4-phenoxy dichloroacetophenone)、4-叔丁基二氯苯乙酮(4-tert-butyl dichloroacetophenone)、4-叔丁基三氯苯乙酮(4-tert-butyl trichloroacetophenone)、2,2-二乙氧基苯乙酮(2,2-diethoxyacetophenone)、2-羥基-2-甲基-1-苯基-丙-1-酮(2-hydroxy-2-methyl-1-phenyl-propane-1-one)、1-(4-異丙基苯基)-2-羥基-2-甲基-丙-1-酮(1-(4-isopropylphenyl)-2-hydroxy-2-methyl-propane-1-one)、1-(4-十二烷基苯基)-2-羥基-2-甲基丙-1-酮(1-(4-dodecylphenyl)-2-hydroxy-2-methylpropane-1-one)、4-(2-羥基乙氧基)苯基(2-羥基-2-丙基)酮(4-(2-hydroxyethoxy)-phenyl-(2-hydroxy-2-propyl)ketone)、1-羥基 環己基苯基酮(1-hydroxycyclohexylphenylketone)、2-甲基-1-[4-(甲硫基)苯基]2-[口末]啉基-丙-1-酮(2-methyl-1-[4-(methylthio)phenyl]-2-morpholino-propane-1-one)等,但不限於此。
可使用安息香(benzoin)、安息香甲醚(benzoin methyl ether)、安息香乙醚(benzoin ethyl ether)、安息香異丙醚(benzoin isopropyl ether)、安息香異丁醚(benzoin isobutyl ether)、芐基二甲基縮酮(benzyl dimethyl ketal)等作為安息香類的光聚合起始劑,但安息香類的光聚合起始劑不限於此。
二苯甲酮類的光聚合起始劑的例示可包含二苯甲酮(benzophenone)、苯甲醯苯甲酸(benzoyl benzoic acid)、苯甲醯苯甲酸甲酯(benzoyl benzoic acid methyl ester)、4-苯基二苯甲酮(4-phenylbenzophenone)、羥基二苯甲酮(hydroxybenzophenone)、4-苯甲醯基-4'-甲基二苯基硫化物(4-benzoyl-4'-methyldiphenyl sulphide)、3,3'-二甲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3,3'-dimethyl-4-methoxybenzophenone)等,但不限於此。
三氮[口井]類的光聚合起始劑的例子可包含2,4,6-三氯-s-三氮[口井](2,4,6-trichloro-s-triazine)、2-苯基4,6-雙(三氯甲基)-s-三氮[口井](2-phenyl 4,6-bis(trichloromethyl)-s-triazine)、2-(3',4'-二甲氧基苯乙烯基)-4,6-雙(三氯甲基)-s-三氮[口井](2-(3',4'-dimethoxystyryl)-4,6-bis(trichloromethyl)-s-triazine)、2-(4'-甲氧基萘基)-4,6-雙(三氯甲基)-s-三氮[口井](2-(4'-methoxynaphthyl)-4,6-bis(trichloromethyl)-s-triazine)、2-(對甲氧基苯基)-4,6-雙(三氯甲基)-s-三氮[口井](2-(p-methoxyphenyl)-4,6-bis(trichloromethyl)-s-triazine)、2-(對甲苯基)-4,6-雙(三氯甲基)-s-三氮[口井](2-(p-tolyl)-4,6-bis(trichloromethyl)-s-triazine)、2-聯苯4,6-雙 (三氯甲基)-s-三氮[口井](2-biphenyl 4,6-bis(trichloromethyl)-s-triazine)、雙(三氯甲基)-6-苯乙烯基-s-三氮[口井](bis(trichloromethyl)-6-styryl-s-triazine)、2-(萘-1-基)-4,6-雙(三氯甲基)-s-三氮[口井](2-(naphtho-1-yl)-4,6-bis(trichloromethyl)-s-triazine)、2-(4-甲氧基萘-1-基)-4,6-雙(三氯甲基)-s-三氮[口井](2-(4-methoxynaphtho-1-yl)-4,6-bis(trichloromethyl)-s-triazine)、2-4-雙(三氯甲基)-6-向日葵基-s-三氮[口井](2-4-bis(trichloromethyl)-6-piperonyl-s-triazine)、2-4-雙(三氯甲基)-6-(4-甲氧基苯乙烯基)-s-三氮[口井](2-4-bis(trichloromethyl)-6-(4-methoxystyryl)-s-triazine)等。
可使用O-醯基肟類化合物(O-acyloxime-based compound)、2-(0-苯甲醯基肟)-1-[4-(苯基硫基)苯基]-1,2-辛二酮(2-(0-benzoyloxime)-1-[4-(phenylthio)phenyl]-1,2-octanedione)、1-(0-乙醯基肟)-1-[9-乙基-6-(2-甲基苯甲醯基)-9H-咔唑-3-基]乙酮(1-(0-acetyloxime)-1-[9-ethyl-6-(2-methylbenzoyl)-9H-carbazole-3-yl]ethanone)、O-乙氧基羰基-α羥亞胺基-1-苯基丙-1-酮(O-ethoxycarbonyl-α oxyamino-1-phenylpropane-1-one)等作為肟類的光聚合起始劑。O-醯基肟類化合物的具體例子可包含1,2-辛二酮(1,2-octanedione)、2-二甲胺-2-(4-甲基芐基)-1-(4-[口末]啉-4-基-苯基)-丁-1-酮(2-dimethylamino-2-(4-methylbenzyl)-1-(4-morpholine-4-yl-phenyl)-butane-1-one)、1-(4-苯基硫苯基)-丁-1,2-二酮2肟-O-苯甲酸酯(1-(4-phenylsulfanylphenyl)-butane-1,2-dione 2-oxime-O-benzoate)、1-(4-苯基硫苯基)-辛-1,2-二酮2肟-O-苯甲酸酯(1-(4-phenylsulfanylphenyl)-octane-1,2-dione 2-oxime-O-benzoate)、1-(4-苯基硫苯 基)-辛-1-酮肟-O-乙酸酯(1-(4-phenylsulfanylphenyl)-octane-1-one oxime-O-acetate)、1-(4-苯基硫苯基)-丁-1-酮肟-O-乙酸酯(1-(4-phenylsulfanylphenyl)-butane-1-one oxime-O-acetate)等。
硫雜蒽酮類的光聚合起始劑的例子可包含硫雜蒽酮、2-氯硫雜蒽酮(2-chlorothioxanthone)、2-甲基硫雜蒽酮(2-methylthioxanthone)、異丙基硫雜蒽酮(isopropylthioxanthone)、2,4-二乙基硫雜蒽酮(2,4-diethylthioxanthone)、2,4-二異丙基硫雜蒽酮(2,4-diisopropylthioxanthone)等。
光聚合物起始劑的含量沒有特定限制,且可考慮光聚合起始劑的起始性能、待形成的感光性圖樣的尺寸等而在適當範圍中選擇。
包含在根據例示性實施例之感光性樹脂組成物的溶劑為用於形成含量子點圖樣的一般有機溶劑,且例如,可為DMF、4-羥基-4-甲基-2-戊酮(4-hydroxy-4-methyl-2-pentanone)、乙二醇單乙醚(ethylene glycol monoethyl ether)、2-甲氧基乙醇(2-methoxyethanol)、三氯甲烷(chloroform)、氯苯(chlorobenzene)、甲苯(toluene)、四氫呋喃(tetrahydrofuran)、二氯甲烷(dichloromethane)、己烷(hexane)、庚烷(heptane)、辛烷(octane)、壬烷(nonane)以及癸烷的一或多種,但不限於此。
接著,包含在根據例示性實施例之感光性樹脂組成物的光聚合化合物在曝光期間可與感光性化合物或結合至奈米螢光粉表面的感光性官能基一起參與交聯及固化反應。因而,光聚合化合物可增加感光性樹脂圖樣的解析度以及固化材料的持久性。
可單獨使用或可同時使用兩或多種具有至少一個乙烯(ethylenically)不飽和雙鍵的(甲基)丙烯酸((metha)acrylic acid)的單官能基或多官能基酯類作為光聚合化合物。
光聚合化合物可具有乙烯不飽和雙鍵,以在形成圖樣的製程的曝光期間引發足夠的聚合反應,且因此形成具有優異的耐熱性、耐光性及耐化學性的圖樣。
光聚合化合物的具體例子可包含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thylene glycol di(metha)acrylate)、二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diethylene glycol di(metha)acrylate)、三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triethylene glycol di(metha)acrylate)、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propylene glycol di(metha)acrylate)、新戊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neopentyl glycol di(metha)acrylate)、1,4-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4-butanediol di(metha)acrylate)、1,6-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6-hexanediol di(metha)acrylate)、雙酚A二(甲基)丙烯酸酯(bisphenol A di(metha)acrylate)、新戊四醇二(甲基)丙烯酸酯(pentaerythritol di(metha)acrylate)、新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pentaerythritol tri(metha)acrylate)、新戊四醇四(甲基)丙烯酸酯(pentaerythritol tetra(metha)acrylate)、新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pentaerythritol hexa(metha)acrylate)、二新戊四醇二(甲基)丙烯酸酯(dipentaerythritol di(metha)acrylate)、二新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dipentaerythritol tri(metha)acrylate)、二新戊四醇五(甲基)丙烯酸酯(dipentaerythritol penta(metha)acrylate)、二新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dipentaerythritol hexa(metha)acrylate)、雙酚A環氧(甲基)丙烯酸酯(bisphenol A epoxy(metha)acrylate)、乙二醇單甲基醚(甲基)丙烯酸酯(ethylene glycol monomethylether(metha)acrylate)、三羥甲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trimethylol propane tri(metha)acrylate)、三(甲基)丙烯醯氧乙基磷酸酯(tris(metha)acryloyloxyethyl phosphate)、酚酸環氧(甲基)丙烯酸酯(novolac epoxy(metha)acrylate)等。
光聚合化合物可藉由酸酐處理以提供更優異的顯色特性。
進一步地,光聚合物可為包含一或多個丙烯醯基(acryl group)及乙烯基(vinyl group)之多官能基的丙烯酸酯類化合物或多官能基的聚烯基氧化物(polyalkylene oxide)或聚矽氧烷類(polysiloxane-based)聚合物。
光聚合化合物可包含氨酯丙烯酸酯(urethane acrylate)、烯丙基氧化二丙烯酸環己酯(allyloxylated cyclohexyl diacrylate)、雙(丙烯醯氧乙基)羥基異氰尿酸酯(bis(acryloxyethyl)hydroxyl isocyanurate)、雙(丙烯醯氧新戊二醇)己二酸酯(bis(acryloxyneopentylglycol)adipate)、雙酚A二丙烯酸酯(bisphenol A diacrylate)、雙酚A二甲基丙烯酸酯(bisphenol A dimethacrylate)、1,4-丁二醇二丙烯酸酯(1,4-butanediol diacrylate)、1,4-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4-butanediol dimethacrylate)、1,3-丁二醇二丙烯酸酯(1,3-butyleneglycol diacrylate)、1,3-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3-butyleneglycol dimethacrylate)、二環戊烷基二丙烯酸酯(dicyclopentanyl diacrylate)、二乙二醇二丙烯酸酯(diethyleneglycol diacrylate)、二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diethyleneglycol dimethacrylate)、二新戊四醇六丙烯酸酯(dipentaerythritol hexaacrylate)、二新戊四醇單羥基五丙烯酸酯(dipentaerythritol monohydroxy pentacrylate)、二-三羥甲基丙烷四丙烯酸酯(ditrimethylolpropane tetraacrylate)、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thyleneglycol dimethacrylate)、甲基丙烯酸甘油酯(glycerol methacrylate)、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1,6-hexanediol diacrylate)、新戊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neopentylglycol dimethacrylate)、羥基特戊酸新戊二醇酯二丙烯酸酯(neopentylglycol hydroxypivalate diacrylate)、新戊四醇三丙烯酸酯(pentaerythritol triacrylate)、新戊四醇四丙烯酸酯(pentaerythritol tetraacrylate)、磷酸二甲基丙烯酸酯(phosphoric acid dimethacrylate)、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polyetyleneglycol diacrylate)、聚丙二醇二丙烯酸酯(polypropyleneglycol diacrylate)、四乙二醇二丙烯酸酯(tetraethyleneglycol diacrylate)、四溴雙酚A二丙烯酸酯(tetrabromobisphenol A diacrylate)、三乙二醇二乙烯醚(triethyleneglycol divinylether)、1,3-二甘油醇酸二丙烯酸甘油酯(triglycerol diacrylate)、三羥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trimethylolpropane triacrylate)、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tripropyleneglycol diacrylate)、三(丙烯醯氧乙基)異氰尿酸酯(tris(acryloxyethyl)isocyanurate)、磷酸三丙烯酸酯(phosphoric acid triacrylate)、磷酸二丙烯酸酯(phosphoric acid diacrylate)、丙烯酸快丙酯(acrylic acid propargyl ester)、其末端具有乙烯基的聚二甲基矽氧烷(polydimethylsiloxane)(乙烯末端的聚二甲基矽氧烷)、其末端具有乙烯基的二苯基矽氧烷-二甲基矽氧烷共聚物(diphenylsiloxane-dimethylsiloxane copolymer)(乙烯末端的二苯基矽氧烷-二甲基矽氧烷共聚物)、其末端具有乙烯基的聚苯基甲基矽氧烷(polyphenylmethylsiloxane)(乙烯末端的聚苯基甲基矽氧烷)、其末端具有乙烯基的三氟甲基矽氧烷-二甲基矽氧烷共聚物(trifluoromethylsiloxane-dimethylsiloxane copolymer)(乙烯末端的三氟甲基矽氧烷-二甲基矽氧烷共聚物)、其末端具有乙烯基的二乙基矽氧烷-二甲基矽氧烷共聚物(diethylsiloxane-dimethylsiloxane copolymer)(乙烯末端的二乙基矽氧烷-二甲基矽氧烷共聚物)、乙烯甲基矽氧烷(vinylmethylsiloxane)、其末端具有單甲基丙烯醯氧丙基(monomethacryloxypropyl group)的聚二甲基矽氧烷(polydimethyl siloxane)(單甲基丙烯醯氧丙基末端的聚二甲基矽氧烷)、其末端具有單乙烯基的聚二甲基矽氧烷(單乙烯基末端的聚二甲基矽氧烷)、或其末端具有單烯丙基(monoallyl group)或單三甲基矽烷基(monotrimethylsiloxy group)的聚氧化乙烯(polyethylene oxide)(單烯丙基或單三甲基矽烷基末端的聚氧化乙烯)。
光聚合化合物的含量沒有特定限制,且可考慮光固化特性(固化速度、固化的膜狀態等)、奈米螢光粉的表面之感光性官能基的鍵結數等而適當地選擇。
光聚合化合物為了形成精確圖樣而可進一步包含選自花青類(cyanine-based)材料、部花青類(merocyanine-based)材料、氧雜菁類(oxonol-based)材料、酞菁類(phthalocyanine-based)材料、偶氮類(azo-based)材料、茀類(fluorene-based)材料、噻吩類(thiophene-based)材料、二苯基乙烯類(diphenylethene-based)材料及啡[口咢][口井]類(phenoxazine-based)材料的一或多種材料,但不限於此。
根據本發明例示性實施例的感光性樹脂組成物進一步包含抗氧化劑。
可使用選自苯酚類、磷類及硫類化合物的一或兩種或以上作為抗氧化劑。
苯酚類抗氧化劑可包含,例如2,6-二叔丁基對甲酚、2,6-二苯基-4-十八燒矽氧基苯酚、硬脂基(3,5-二叔丁基-4-羥苯基)丙酸酯、二硬脂基(3,5-二叔丁基-4-羥苯基)磷酸酯、十三基‧3,5-二叔丁基-4-羥基芐基硫乙酸酯、硫代二乙烯雙[(3,5-二叔丁基-4-羥基苯基)丙酸酯]、4,4’-硫代雙(6-叔丁基間甲酚)、2-辛基硫 代-4,6-二(3,5-二叔丁基-4-羥基苯基)-s-三氮[口井]、2,2’-亞甲基雙(4-甲基-6-叔丁基苯酚)、雙[3,3-雙(4-羥基-3-叔丁基苯基)丁酸]乙二醇酯、4,4’-亞丁基雙(2,6-二-叔丁基苯酚)、4,4’-亞丁基雙(6-叔丁基-3-甲基苯酚)、2,2’-亞乙基雙(4,6-二叔丁基苯酚)、1,1,3-三(2-甲基-4-羥基-5-叔丁基苯基)丁烷、雙[2-叔丁基-4-甲基-6-(2-羥基-3-叔丁基-5-甲基芐基)苯基]對苯二甲酸酯、1,3,5-三(2,6-二甲基-3-羥基-4-叔丁基芐基)異氰尿酸酯、1,3,5-三(3,5-二叔丁基-4-羥基芐基)異氰尿酸酯、1,3,5-三(3,5-二叔丁基-4-羥基芐基)-2,4,6-三甲基苯、1,3,5-三[(3,5-二叔丁基-4-羥基苯基)丙醯基氧基乙基]異氰尿酸酯、四[亞甲基-3-(3’,5’-二叔丁基-4’-羥基苯基)丙酸酯]甲烷、2-叔丁基-4-甲基-6-(2-丙烯醯氧-3-叔丁基-5-甲基芐基)苯酚、3,9-雙[2-(3-叔丁基-4-羥基-5-甲基羥基氫化肉桂醯氧基)-1,1-二甲基乙基]-2,4,8,10-四氧雜螺[5.5]十一烷、三乙二醇雙[β-(3-叔丁基-4-羥基-5-甲基苯基)丙酸酯]及生育酚中的至少一種。
磷類抗氧化劑可包含例如,亞磷酸三苯酯、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亞磷酸酯、三(2,5-二-叔丁基苯基)亞磷酸酯、三(壬基苯基)亞磷酸酯、三(二壬基苯基)亞磷酸酯、三(單,二混合壬基苯基)亞磷酸酯、亞磷酸二苯酯、2,2’-亞甲基雙(4,6-二叔丁基苯基)辛基亞磷酸酯、二苯基癸基亞磷酸酯、二苯基辛基亞磷酸酯、二(壬基苯基)新戊四醇二亞磷酸酯、苯基二異癸基亞磷酸酯、三丁基亞磷酸酯、三(2-乙基己基)亞磷酸酯、十三基亞磷酸酯、三月桂基亞磷酸、亞磷酸二丁基酯、亞磷酸二月桂酯、三月桂基三硫代亞磷酸酯、雙(新戊二醇)‧1,4-環己烷二甲基二亞磷酸酯、雙(2,4-二叔丁基苯基)新戊四醇二亞磷酸酯、雙(2,5-二叔丁基苯基)新戊四醇二亞磷酸酯、雙(2,6-二叔丁基-4-甲基苯基)新戊四醇二亞磷酸酯、雙(2,4-二異丙苯基苯基)新戊四醇二亞磷酸酯、二硬脂醯基新戊四醇二亞磷 酸酯、四(C12-15混合烷基)-4,4’-異亞丙基二苯基亞磷酸酯、雙[2,2'-亞甲基雙(4,6-二戊基苯基)]‧異亞丙基二苯基亞磷酸酯、四-十三基4,4'-亞丁基雙(2-叔丁基-5-甲基苯酚)二亞磷酸酯、六(十三基)‧1,1,3-三(2-甲基-5-叔丁基-4-羥基苯基)丁烷‧三亞磷酸酯、四(2,4-二叔丁基苯基)聯伸二苯基二亞磷酸酯、三(2-[(2,4,7,9-四叔丁基二苯并[d,f][1,3,2]二氧雜磷雜環庚三烯-6-基)氧]乙基)胺、9,10-二氫-9-氧雜-10-磷雜菲-10-氧化物、三(2-[(2,4,8,10-四叔丁基-二苯并[d,f][1,3,2]二氧雜磷雜環庚三烯-6-基)氧]乙基)胺、2-(1,1-二甲基乙基)-6-甲基-4-[3-[[2,4,8,10-四(1,1-二甲基乙基)二苯[d,f][1,3,2]二氧雜磷雜環庚三烯-6-基)氧]丙基]苯酚2-丁基-2-乙基丙二醇及2,4,6-三叔丁基苯酚單亞磷酸酯中的至少一種。
硫類抗氧化劑的例子可包含二烷基硫代二丙酸酯類及聚醇的β-烷基巰基丙酸酯類等中的至少一種。
在此,二烷基硫代二丙酸酯類可為二月桂基硫代二丙酸(dilauryl thiodipropionic acid)、二肉豆蔻基硫代二丙酸(dimyristyl thiodipropionic acid)、肉豆蔻硬脂基硫代二丙酸(myristylstearyl thiodipropionic acid)及二硬脂基酯硫代二丙酸(distearylester thiodipropionic acid)中的至少一種。進一步地,聚醇的β-烷基巰基丙酸酯類可為新戊四醇四(β-十二烷基巰基丙酸酯)(pentaerythritoltetra(β-dodecyl mercaptopropionate))。
包含在根據例示性實施例之感光性樹脂組成物可包含以感光性樹脂組成物的固體總重量為基礎之1至5wt%含量的抗氧化劑於根據例示性實施例之感光性樹脂組成物。較佳地,可包含1至3wt%含量的抗氧化劑於根據例示性實施例之感光性樹脂組成物,但含量不限於此。
根據例示性實施例之感光性樹脂組成物可包含上述的抗氧化劑,以具有優異的耐熱性及耐化學性。因此,可避免在奈米螢光粉的圖樣製程期間由於UV或產生的熱造成的劣化而導致之淬滅現象。
通常,感光性樹脂組成物在例如高溫的條件之下進行後製程步驟中產生自由基,且因此降低組成物且特別係奈米螢光粉的耐熱性及抗化學性。因而,可能發生因奈米螢光粉的劣化而造成的光量的降低現象。然而,根據本發明例示性實施例的感光性樹脂組成物可進一步包含抗氧化劑,以使自由基去活性化且因此具有優異的耐熱性及耐化學性。
特別地,在高溫產生的自由基具有良好的反應性且因而與周圍的氧反應(參照反應式1),且與氧反應的自由基以快速的速度與二叔丁基苯酚(其為包含在抗氧化劑中的取代基)的羥基結合,而使自由基去活化(參照反應式2)。
[反應式1]R+O2 → ROOR[反應式2]ROO+二叔丁基(di-tert-butylp)的羥基 → ROOH)
根據例示性實施例的感光性樹脂組成物可進一步包含光散射物。光散射物散射入射光,以增加通過由感光性樹脂組成物形成的顏色濾光片或顏色轉換層的光量,且均衡前亮度及側亮度。
光散射物可包含選自TiO2、Al2O3及SiO2中的至少一種。
光散射物的量或光散射物的尺寸沒有特定限制,且可考慮感光性樹脂組成物而適當地選擇。在此情況下,光散射物的直徑(nm)可為由感光性樹脂組成物形成的層發出的光的波長(nm)的1/10至5倍,而更有效地自其散射發出的光。
根據例示性實施例的感光性樹脂組成物可用作為顏色濾光片組成物。
在下文中,將參照第1A圖及第1B圖及第3圖描述根據例示性實施例之感光性樹脂組成物的光效率的變化之實驗結果。
第1A圖及第1B圖係測量依據利用根據例示性實施例的實驗例及比較例之根據感光性樹脂組成物之製程之進行的綠光的光維持率及光量所得到之圖式,且第2A圖及第2B圖係測量依據利用根據例示性實施例的實驗例及比較例之根據感光性樹脂組成物之製程之進行的紅光的光維持率及光量所得到之圖式。
為了測量利用根據例示性實施例之感光性樹脂組成物形成的層的光效率,在通過感光性樹脂組成物的沉積製程形成層之後,分別測量綠色波長帶及紅色波長帶的光維持率及光量。
根據利用在基板上塗布感光性樹脂組成物,在室溫(15至25℃)乾燥4小時、在100℃預烘烤3分鐘、400mJ的UV曝光製程以及在180℃硬烘烤30分鐘來進行沉積製程。
在比較例中,使用不包含抗氧化劑之感光性樹脂組成物,且在實驗例1中是利用僅包含苯酚類化合物的抗氧化劑之感光性樹脂組成物,在實驗例2至5中是利用包含混合苯酚類及磷類化合物的抗氧化劑之感光性樹脂組成物,且實驗例6及7中是利用包含混合苯酚類、磷類及硫類化合物的抗氧化劑之感光性樹脂組成物製成的層上來進行實驗。
在此,分別使用在實驗例2至實驗例7的抗氧化劑是根據表1所示之相對於抗氧化劑的總重量的混合比例製造,且雖然使用在實驗例3及實驗例5的磷類化合物含有相同的量,但是使用在個別的例子中的磷類化合物彼此不同。
Figure 105100576-A0305-02-0027-1
首先,參照第1A圖及第1B圖,其可證實在完成感光性樹脂組成物的圖樣製程之後,綠色波長帶的光量及光維持率與初始光相比為約80至85%。
參照第2A圖及第2B圖,利用實驗例1的感光性樹脂組成物測量紅色波長帶的光維持率,且其可證實在完成感光性樹脂組成物的圖樣製程之後,紅色波長帶的光量及光維持率與初始光相比為約76%。
另一方面,參照第1A圖、第1B圖、第2A圖及第2B圖所示的比較例的實驗結果,其可證實在完成感光性樹脂組成物的圖樣製程之後,綠色波長帶的光量及光維持率與初始光相比為約44%的程度,紅色波長帶的光量及光維持率與初始光相比為約64%的程度,且包含本發明的抗氧化劑之感光性樹脂組成物的光維持率為優異的。
在使用利用根據例示性實施例的感光性樹脂組成物製造的顏色濾光片的情況下,將參照第3圖回顧顏色再現性的測量結果。
第3圖係測量利用根據例子(RS)及比較例(Ref)之感光性樹脂組成物的顏色濾光片的色座標所得到之圖式。
如第3圖所示,其可證實在使用利用根據本發明之例示性實施例的感光性樹脂組成物製造的顏色濾光片的情況下,與利用不包含抗氧化劑的感光性樹脂組成物製造的顏色濾光片相比,色座標區被擴充而允許改善顏色再現性。
接著,將參照第4圖及第5圖描述包含利用根據例示性實施例的感光性樹脂組成物製造的顏色濾光片之顯示裝置。
第4圖係描繪根據本發明例示性實施例之液晶顯示裝置之俯視圖,且第5圖係為沿著第4圖之線V-V截取之截面圖。
參照第4圖及第5圖,根據本例示性實施例之液晶顯示裝置包含下顯示面板100及上顯示面板200以及插入在兩個顯示面板100及200之間的液晶層3。
首先,將描述下顯示面板100。
複數個閘極線121形成於由透明玻璃或塑膠所製造的絕緣基板110上。
閘極線121傳遞閘極訊號且主要在X軸方向上延伸。每一個閘極線121包含自閘極線121突出的複數個閘極電極124及用於與另一層或閘極驅動器(未圖示)連接的寬端部129。
閘極電極124具有由下層124p及上層124r形成的雙層結構。下層124p可由鈦(titanium)、鉭(tantalum)、鉬(molybdenum)及其合金中的任一個形成,且上層124r可由銅(Cu)或銅合金所形成。進一步地,閘極線121及閘極線121的端部129亦可由下層及上層的雙層形成。在本例示性實施例中,描述閘極線121及閘極電極124具有雙層結構,但閘極線121及閘極電極124可具有單層結構。
由例如,矽氮化物或矽氧化物的絕緣材料形成之閘極絕緣層140形成於閘極線121上。
由氫化非晶矽、多晶矽等形成的半導體層151形成於閘極絕緣層140上。半導體層151主要在數據線171延伸的方向上延伸,且包含向閘極電極124延伸的複數個突出部154。
歐姆接觸條161及歐姆接觸島165提供於半導體層151上。歐姆接觸條161具有突出部163,且突出部163及歐姆接觸島165形成一對且設置於半導體層151的突出部154上。
歐姆接觸條161與數據線171重疊,歐姆接觸條161的突出部163與源極電極173重疊,且歐姆接觸島165與汲極電極175重疊。
連接至數據線171的源極電極173及面對源極電極173的汲極電極175設置於歐姆接觸條161與歐姆接觸島165及閘極絕緣層140上。
數據線171傳遞數據訊號且主要在Y軸方向上延伸而與閘極線121交叉。源極電極173可向閘極電極124延伸以具有U型,但其僅為例示,且源極電極173可具有各種修改之形狀。
汲極電極175與數據線171分隔,且自U型的源極電極173的中間向上延伸。數據線171包含具有用於與另一層或數據驅動器(未圖示)連接的寬區域之端部179。
雖然在圖式中沒有描繪,但是數據線171、源極電極173及汲極電極175可具有上層及下層的雙層結構。上層可由銅(Cu)或銅合金形成,且下層可由鈦(Ti)、鉭(Ta)、鉬(Mo)及其合金中的任一個形成。
數據線171、源極電極173及汲極電極175可具有錐形側表面。
歐姆接觸條161、歐姆接觸條161的突出部163及歐姆接觸島165僅存在於下面為半導體層151及半導體層151的突出部154與上面為數據線171及汲極電極175之間,且降低其之間的接觸電阻。進一步地,歐姆接觸條161、歐姆接觸條161的突出部163及歐姆接觸島165可具有與數據線171、源極電極173及汲極電極175實質地相同的平面圖樣。
在半導體層151的突出部154中,除了在源極電極173與汲極電極175之間的部分以外,存在沒有被數據線171及汲極電極175覆蓋的露出部分。半導體層151除了突出部154的露出部分之外,具有與歐姆接觸條161、歐姆接觸條161的突出部163及歐姆接觸島165實質上相同的平面圖樣。
一個閘極電極124、一個源極電極173及一個汲極電極175與半導體層151的突出部154一起形成一個薄膜電晶體(TFT),且薄膜電晶體的通道形成在源極電極173與汲極電極175之間的半導體層151的突出部154中。
包含第一保護層180a及第二保護層180b的保護層180形成於數據線171、汲極電極175及半導體層的突出部154的露出部分上。保護層180可由例如矽氮化物或矽氧化物的無機絕緣體形成。
通過其露出閘極線121的端部129之第一接觸孔181形成在保護層180及閘極絕緣層140中。進一步地,通過其露出數據線171的端部179之第二接觸孔182及通過其露出汲極電極175的末端之第三接觸孔185形成在保護層180中。
像素電極191、第一接觸輔助81及第二接觸輔助82提供於保護層180上。像素電極191及接觸輔助81及82可由例如ITO或IZO之透明導電材料、或例如鋁、銀、鉻或其合金之反射金屬製造。
像素電極191通過第三接觸孔185物理性且電性連接至汲極電極175,且接收自汲極電極175的數據電壓。
第一接觸輔助81通過第一接觸孔181與閘極線121的端部129連接,且第二接觸輔助82通過第二接觸孔182與數據線171的端部179連接。第一接觸輔助81及第二接觸輔助82補充閘極線121的端部129及數據線171的端部179與外部裝置之間的黏性,且保護端部。
雖然未描繪,但是可於像素電極191上提供配向層。
接著,將描述上顯示面板200。
提供於上基板210的一側上,且面向由玻璃、塑膠等製造之絕緣基板110的光阻擋層220。亦即,光阻擋層220提供於上基板210之下。光阻擋層220阻擋可能發生在相鄰的像素區域之間的漏光。
顏色濾光片230提供於上基板210的一側上,且面向絕緣基板110。亦即,顏色濾光片230提供於上基板210之下。顏色濾光片230的邊緣部分可與光阻擋層220重疊。顏色濾光片230可主要出現在由光阻擋層220環繞的區 域,且可沿著像素電極191的行而縱向地延伸。每一個顏色濾光片230可顯示例如紅色、綠色及藍色的三原色之任一原色。
顏色濾光片230可由上述根據本發明概念之例示性實施例的感光性樹脂組成物形成。
包含在根據本例示性實施例之液晶顯示裝置的顏色濾光片230中的感光性樹脂組成物包含量子點,其可藉由朗伯型散射狀態實現寬視角,且因而可改善液晶顯示裝置的視角。
在本例示性實施例中,其描述光阻擋層220及顏色濾光片230形成在上顯示面板200,但光阻擋層220及顏色濾光片230中的至少一個可形成在下顯示面板100。
例如,顏色濾光片230可形成以替代形成在下顯示面板100的第二保護層180b,且在此情況下,顏色濾光片230可不形成在上顯示面板200。
覆蓋層250設置於顏色濾光片230的一側及光阻擋層220的一側上,其面向絕緣基板110。亦即,如圖所示,覆蓋層250設置於顏色濾光片230及光阻擋層220之下。覆蓋層250可由(有機)絕緣材料製造,且可避免顏色濾光片230露出且提供平坦表面。覆蓋層250可被省略。
共用電極270設置於覆蓋層250的一側上,其面向絕緣基板110。亦即,共用電極270提供在覆蓋層250與液晶層3之間。共用電極270由例如ITO或IZO的透明導電體製造,且接收共用電壓Vcom。
雖然圖式中未顯示,但配向層可設置在共用電極270與液晶層3之間。
插入在下顯示面板100與上顯示面板200之間的液晶層3包含具有負介電各向異性或正介電各向異性的液晶分子,且液晶分子可被配向(aligned),以在其中沒有電場的狀態下使其長軸相對於兩個顯示面板100及200的表面垂直。
像素電極191及共用電極270與在其間的液晶層3的部分一起形成液晶電容器,以即使在關閉薄膜電晶體之後維持施加的電壓。
像素電極191可與儲存電極線(未圖示)重疊,以形成儲存電容器,且液晶電容器的電壓儲存能力可通過其增加。
如第4圖及第5圖所示,共用電極270可設置在下顯示面板100,且在此情況下,包含在液晶層3的液晶分子被配向,以使其長軸在沒有施加電場下與兩個顯示面板100及200的表面水平地平行。
至此,說明使用在第4圖及第5圖所描繪的液晶顯示裝置的顏色濾光片之根據例示性實施例的感光層樹脂組成物是例示性實施例,但根據例示性實施例之感光層樹脂組成物可用於其中可使用顏色濾光片之所有顯示裝置。
在下文中,將參照第6圖描述根據本發明概念的例示性實施例之顏色轉換面板。
第6圖係根據本發明例示性實施例之顏色轉換面板之截面圖。
如第6圖所示,顏色轉換面板30包含提供於第一基板310上的第一顏色轉換層340R、第二顏色轉換層340G及透射層340B。
第一顏色轉換層340R、第二顏色轉換層340G及透射層340B可由上述根據本發明概念之例示性實施例之感光層樹脂組成物製造。
在此,第一顏色轉換層340R可為紅色轉換層,且第二顏色轉換層340G可為綠色轉換層。
第一顏色轉換層340R及第二顏色轉換層340G可包含轉換顏色的量子點或無機磷光體,且透射層340B是由不包含無機磷光體及量子點之透明聚合物製造且因此直接透射自背光組件提供的藍光,因而顯示藍色。
光阻擋元件372可分別地提供在第一顏色轉換層340R與第二顏色轉換層340G之間、第一顏色轉換層340R與透射層340B之間以及第二顏色轉換層340G與透射層340B之間。
光阻擋元件372可劃分分別設置的第一顏色轉換層340R、第二顏色轉換層340G及透射層340B的區域。光阻擋元件372避免相鄰的顏色轉換層340R及340G與透射層340B之間的顏色混合。
提供平坦表面的平坦層355可提供於第一顏色轉換層340R、第二顏色轉換層340G及透射層340B上,但平坦層355可視需要而省略。
在下文中,將參照第7圖示意性地描述根據例示性實施例之液晶顯示裝置。
第7圖係根據本發明概念之例示性實施例之液晶顯示裝置之示意性截面圖。
參照第7圖,根據例示性實施例之液晶顯示裝置包含顏色轉換面板30、顯示面板10及背光組件500。包含在根據例示性實施例之液晶顯示裝置中的顏色轉換面板30與第6圖之根據例示性實施例之顏色轉換面板30相同,且因此將省略相似元件的重複描述。然而,如第6圖的顏色轉換面板30,可將第一基板 310及顯示面板10設置為彼此接觸,或可設置平坦層355及顯示面板10同時彼此接觸。
設置在顏色轉換面板30的一側之顯示面板10可包含液晶面板50及分別設置於液晶面板50的側邊上之偏光板12及22。亦即,第一偏光板12及第二偏光板22提供於液晶面板50的側邊上,以偏振來自背光組件500的入射光。第一偏光板12可面向背光組件500,且第二偏光板22可面向或接觸顏色轉換面板30。
背光組件500可包含設置於第一偏光板12的底部表面上之光源及導光面板(未圖示)且引導自光源產生的光朝向顯示面板10及顏色轉換面板30的方向。
例如,背光組件500可包含至少一個發光二極體,且發光二極體可為藍色發光二極體或UV光源。根據本例示性實施例之光源可為設置在導光面板的至少一側的邊緣型背光組件或背光組件500的光源設置在導光面板(未圖示)之下之直接型背光組件,但其並無限制。光源可設置於任意位置。
接著,將參照第8圖及第9圖詳細描述為上述顯示面板之例示的液晶顯示裝置。
第8圖係根據本發明概念之例示性實施例之液晶顯示裝置的複數個像素之俯視圖且第9圖係沿著線IX-IX截取之第8圖的截面圖。
第8圖及第9圖所示的顏色轉換面板30與根據第6圖之例示性實施例的顏色轉換面板30相同,且將省略任何多餘的描述。
設置於顏色轉換面板30的一側上的液晶面板50包含:含有薄膜電晶體及下部基板之下顯示面板100、面向下顯示面板100且包含上基板210之上顯 示面板200、以及提供在下顯示面板100與上顯示面板200之間用於顯示影像的液晶層3。
第一偏光板12及第二偏光板22分別設置於液晶面板50的側邊上,且在此情況下,偏光板12及22可為塗布型偏光、黏著型偏光及線柵偏光中的一或多種。偏光板12及22可以例如膜形式、塗布形式、附著形式等的各種方法設置於液晶面板50的一側上。
複數個像素電極可以矩陣配置排列於下顯示面板100的絕緣基板110上。
於絕緣基板110上,閘極線121在X軸方向上延伸且包含閘極電極124,閘極絕緣層140設置於閘極線121上,突出部154設置於閘極絕緣層140上,數據線171及汲極電極175設置於突出部154上且在Y軸方向上延伸,保護層180提供於數據線171及汲極電極175上。像素電極191通過接觸孔185與汲極電極175物理性且電性連接。
設置於閘極電極124上的突出部154在源極電極173及汲極電極175露出之區域形成通道層,且閘極電極124、突出部154、源極電極173及汲極電極175形成單個薄膜電晶體。
光阻擋層220設置於面向絕緣基板110的上基板210的一側上。提供平坦表面的覆蓋層250可設置於面向絕緣基板110的光阻擋層220上,且共用電極270設置於面向絕緣基板110的覆蓋層250上。覆蓋層250可依據例示性實施例而省略。共用電極270可提供在下顯示面板100。
接收共用電壓的共用電極270與像素電極191形成電場,以排列包含在液晶層3的液晶材料31。
液晶層3包含複數個液晶材料31,且液晶材料31的配向方向是藉由在像素電極191與共用電極270之間的電場控制。自背光組件500接收的光的光穿透率可藉由控制液晶材料31的配向而控制,從而可顯示影像。
進一步地,雖然未描繪於圖式中,配向層可設置在像素電極191與液晶層3之間以及共用電極270與液晶層3之間。
顏色轉換面板30的平坦層355可設置成面向顯示面板10的上基板210。
參照第10圖,現將描述參照第8圖及第9圖所描述的例示性實施例之例示性變化。
第10圖係為沿著線IX-IX截取的第9圖的另一例示性實施例之截面圖。
除了上顯示面板300之外,參照第10圖所述之例示性實施例與第9圖之例示性實施例相同。將省略任何多餘的描述。
如第10圖所示,根據本例示性實施例之顯示面板10’包含:下顯示面板100、與下顯示面板100相隔且同時面向下顯示面板100之顏色轉換面板30以及提供於下顯示面板100與顏色轉換面板30之間的液晶層3。亦即,與參照第8圖及第9圖之例示性實施例不同,替代上顯示面板200,顏色轉換面板30部分地形成根據第10圖的例示性實施例之顯示面板10’。
顯示面板10’可進一步包含提供於下顯示面板100的一側上之第一偏光板12及提供於下顯示面板100的另一側上之第二偏光板22。
在此,第二偏光板22可設置在顏色轉換面板30與液晶層3之間。
進一步地,雖然未描繪,但配向層可提供在像素電極191與液晶層3之間以及第二偏光板22與液晶層之間。
根據本例示性實施例之液晶顯示裝置可改善通過顏色轉換面板的光量及顏色再現性,顏色轉換面板射設置於顯示面板上且包含含有無機磷光體或可具有朗伯型散射狀態之量子點之顏色轉換層。
在下文中,參照第11圖至第13圖,將詳細地描述為本發明概念之例示性實施例之液晶顯示裝置。
第11圖係根據例示性實施例之液晶顯示裝置中的複數個像素之俯視圖,第12圖係沿著線XII-XII截取之第11圖的截面圖,且第13圖係沿著線XIII-XIII截取之第11圖的截面圖。
第11圖至第13圖所示之顏色轉換面板30與根據第6圖之例示性實施例的顏色轉換面板30相同,且因此將省略任何多餘的描述。
參照第11圖至第13圖,根據例示性實施例的液晶顯示裝置包含:顯示面板10、顏色轉換面板30及背光組件500。顯示面板10可設置於背光組件500上且顏色轉換面板30可設置於顯示面板10上。
根據本發明概念之例示性實施例之顯示面板10可包含液晶面板50及提供於液晶面板50的側邊之第一偏光板12及第二偏光板22。在此情況下,偏光板12及22可為塗布型偏光、黏著型偏光及線柵偏光中的一或多種,且可以例如膜形式、塗布形式、附著形式等的各種方法設置於液晶面板50的兩側。
第11圖描繪複數個像素之中的2 * 2像素,且其在根據本例示性實施例之液晶顯示裝置中,可垂直和水平地重複排列此種像素格式。
參照第11圖至第13圖,在液晶面板50中,閘極線121設置於基板110上。閘極線121包含閘極電極124。
閘極絕緣層140提供於閘極線121上。設置於數據線171之下之半導體層151及設置於源極電極173/汲極電極175之下且設置在薄膜電晶體Q的通道部分中的突出部154提供於閘極絕緣層140上。
雖然沒有被描繪,但是複數個歐姆接觸元件可分別提供於半導體層151及半導體層151的突出部154之上以及數據線171與源極電極173/汲極電極175之間。
包含源極電極173的數據導電體、與源極電極173連接的數據線171及汲極電極175提供於每一個半導體層151及半導體層151的突出部154以及閘極絕緣層140上。
閘極電極124、源極電極173及汲極電極175與突出部154一起形成薄膜電晶體Q,且薄膜電晶體Q的通道形成在源極電極173與汲極電極175之間的突出部154的部分中。
第一保護層180a可設置於數據導電體及突出部154露出的部分上。第一保護層180a可包含例如矽氮化物(SiNx)或矽氧化物(SiOx)之無機絕緣材料或有機絕緣材料。
第二保護層180b及光阻擋層220設置於第一保護層180a上。
首先,光阻擋層220以具有對應於影像顯示區域的開口之網格狀結構形成,且由光無法通過其傳輸的材料製造。第二保護層180b提供在光阻擋層220的開口中。光阻擋層220包含沿著與閘極線121平行之X軸方向形成的垂直光阻擋元件以及沿著與數據線171平行之Y軸方向形成之垂直光阻擋元件。
第二保護層180b可包含例如矽氮化物(SiNx)或矽氧化物(SiOx)的無機絕緣材料或有機絕緣材料。
第三保護層180c提供於第二保護層180b及光阻擋層220上,以覆蓋第二保護層180b及光阻擋層220。第三保護層180c可包含例如矽氮化物(SiNx)或矽氧化物(SiOx)的無機絕緣材料或有機絕緣材料。
當由於第二保護層180b與光阻擋層220之間的厚度不同而產生階差時,可藉由控制第三保護層180c以包含有機絕緣材料而減少或移除階差。
露出汲極電極175的接觸孔185形成在第一至第三保護層180a、180b及180c及光阻擋層220中。
像素電極191設置於第三保護層180c上。像素電極191可由例如ITO或IZO之透明導電材料製造。
像素電極191的通常形狀可為四角形。
像素電極191包含向閘極線121延伸的突出部197,其通過在突出部197中的接觸孔185而與汲極電極175物理性及電性連接,且自汲極電極175接收數據電壓。
上述的薄膜電晶體Q及像素電極191的說明為一例子,且薄膜電晶體的結構及像素電極的設計可被修改以提高側邊可視性而不受上述結構所限制。
下配向層11設置於像素電極191上,且下配向層11可為垂直配向層。下配向層11為例如聚醯胺酸(polyamic acid)、聚矽氧烷(polysiloxane)或聚亞醯胺(polyimide)之液晶配向層,且可由包含通常使用的材料中的至少一種所形成。
上配向層21設置在面向下配向層11的部分,且複數個微腔305形成在下配向層11與上配向層21之間。液晶層3設置在微腔305。液晶層3包含液晶材料31,且液晶材料31可通過提供在微腔305的邊緣之進口307注入。微腔305可沿著行方向,亦即像素電極191的垂直方向上提供複數個。在本例示性實施例中,包含形成配向層11及21的配向材料之液晶材料31及包含液晶分子之液晶材料31可利用毛細力注入至微腔。在本例示性實施例中,下配向層11及上配向層21根據位置區分,且如第12圖所示,其可彼此連接。下配向層11及上配向層21可同時地形成。
微腔305藉由提供在重疊閘極線121的部分之複數個液晶進口307FP而在垂直方向上分隔,而使複數個微腔305形成,且複數個微腔305可沿著行的方向,亦即像素電極191的垂直方向設置。液晶進口307FP是通過製造製程形成,但在最終結構中可設置封蓋層390。進一步地,微腔305藉由分隔壁部PWP沿著X軸方向分隔,且複數個微腔305可沿著像素電極191的X軸方向形成。每一個微腔可對應一個像素或兩個像素區域,且每一個像素區域可對應於顯示影像的區域。
共用電極270及下絕緣層350提供於上配向層21上。共用電極270接收共用電壓,且與被施加數據電壓的像素電極191一起產生電場,以定義在微腔305中的液晶材料31傾斜的方向。共用電極270與像素電極191形成電容器且在關閉薄膜電晶體之後維持施加至其的電壓。下絕緣層350可由矽氮化物(SiNx)或矽氧化物(SiO2)形成。
在本例示性實施例中,共用電極270提供於液晶層3之上,但共用電極270可設置於微腔305之下,因而根據本發明概念之另一例示性實施例可根據共面電極(CE)模式驅動液晶。
頂層360提供於下絕緣層350上。頂層360用於支持微腔305的形成,其為像素電極191與共用電極270之間的空間。頂層360可包含光阻劑或其他有機材料。
上絕緣層370提供於頂層360上。上絕緣層370可與頂層360的上表面接觸。
在本例示性實施例中,如第12圖所示,分隔壁部PWP提供於在水平方向上相鄰的微腔305之間。分隔壁部PWP可沿著其中數據線171延伸的Y軸方向形成,且可被頂層360覆蓋。分隔壁部PWP是以共用電極270、下絕緣層350、頂層360及上絕緣層370填充,且此種結構形成分隔壁以劃分或界定微腔305。
如第13圖所示,上絕緣層370可覆蓋頂層360的側表面,且作為例示性變化,下絕緣層350的側壁、頂層360的側壁及上絕緣層370的側壁可彼此實質上均等地對齊。
封蓋層390提供於上絕緣層370。封蓋層390包含有機材料或無機材料。在本例示性實施例中,封蓋層390可不僅設置在上絕緣層370,亦可設置在液晶進口307FP中。在此情況下,封蓋層390可覆蓋液晶進口307FP露出之微腔305的進口307。
顏色轉換面板30的平坦層355被設置成面向顯示面板10的封蓋層390。
根據本例示性實施例之顯示裝置可改善通過顏色轉換面板的光量及顏色再現性,該顏色轉換面板設置於顯示面板上且包含含有無機磷光體或可具有朗伯型散射狀態的量子點之顏色轉換層。
在下文中,將參照第14圖至第15圖描述根據本發明之例示性實施例的有機發光顯示裝置。
第14圖係根據本發明例示性實施例之有機發光顯示裝置中的複數個像素之俯視圖,且第15圖係沿著線XV-XV截取之第14圖的截面圖。
根據本例示性實施例之有機發光顯示裝置可包含顏色轉換面板30及有機發光面板20。
第14圖至第15圖所示之顏色轉換面板30與根據第6圖的例示性實施例之顏色轉換面板30相同,且將省略任何多餘的描述。
參照第14圖及第15圖,包含複數個第一閘極線121及複數個第二閘極電極124之複數個閘極導電體提供於絕緣基板110上,且複數個閘極線121的每一個包含第一閘極電極124a。
閘極線121傳輸閘極訊號且在X軸方向上延伸。
第一閘極電極124a自閘極線121沿著Y軸方向突出,且第二閘極電極124b與閘極線121分隔且包含儲存電極線131。
閘極絕緣層140提供於閘極線121及閘極電極124a及124b上。
複數個第一半導體層154a及第二半導體層154b提供於閘極絕緣層140上。第一半導體層154a及第二半導體層154b分別提供於第一閘極電極124a及第二閘極電極124b上。
複數個成對的突出部163與歐姆接觸島165分別提供於第一半導體層154a及第二半導體層154b上。
包含複數個數據線171、複數個驅動電壓線172及複數個第一汲極電極175a與複數個第二汲極電極175b之複數個數據導電體提供於歐姆接觸元件163及165及閘極絕緣層140上。
數據線171及驅動電壓線172傳輸數據訊號,且實質上在Y軸方向上延伸,因此與閘極線121交叉。每一個數據線171包含向第一閘極電極124a延伸之複數個第一源極電極173a。
驅動電壓線172傳輸驅動電壓且在Y軸方向上延伸,因此與閘極線121交叉。每一個驅動電壓線172包含向第二閘極電極124b延伸之複數個第二源極電極173b。驅動電壓線172與儲存電極線131重疊,且可彼此連接。
第一汲極電極175a與第二汲極電極175b彼此分隔,且亦與數據線171及驅動電壓線172分隔。第一源極電極173a及第一汲極電極175a覆蓋第一閘極電極124a的相對側,且第二源極電極173b及第二汲極電極175b覆蓋第二閘極電極124b的相對側。
半導體層154a及154b包含露出於源極電極173a及173b與汲極電極175a及175b之間的部分。
保護層180提供於數據線171、驅動電壓線172、源極電極173a及173b、汲極電極175a及175b以及露出的半導體層154a及154b之上。
分別露出第一汲極電極175a及第二汲極電極175b之複數個接觸孔185a及185b提供在保護層180中,且露出第二閘極電極124b之接觸孔184提供在保護層180及閘極絕緣層140中。
複數個像素電極191及複數個連接元件85提供於保護層180上。
每一個像素電極191通過接觸孔185b與第二汲極電極175b物理性及電性連接,且連接元件85通過接觸孔184及185a與第二閘極電極124b及第一汲極電極175a連接。
分隔壁361提供於保護層180上。分隔壁361藉由環繞像素電極191的周圍區域而界定開口365,且由有機或無機絕緣材料製造。分隔壁361可由含有黑色顏料的光阻劑製造,且在此情況下,分隔壁361可用作為光阻擋元件。
有機發光元件470提供在每個相鄰的分隔壁361之間的開口365中。在本例示性實施例中,有機發光顯示裝置的有機發光元件470可包含發出藍光之發光層。
一般的有機發光顯示裝置包含各發出例如紅色、綠色及藍色之原色的光的有機材料,但根據本例示性實施例之有機發光顯示裝置包含如在第6圖的例示性實施例中的含有紅色顏色轉換層、綠色顏色轉換層以及透射層之顏色轉換面板30與發出藍光的發光層。以此方式,可表現紅色、綠色及藍色。
進一步,不同的是,當顏色轉換面板30包含替代透射層的藍色轉換層時,可包含發出白光的發光層。
有機發光元件470可具有多層結構,其除了發光的發光層(未圖示)之外,還包含用於改善發光層的發光效率之輔助層(未圖示)。在輔助層中,可包含用於平衡電子及電洞之電子傳輸層(未圖示)及電洞傳輸層(未圖示)及用於加強電子及電洞的注入之電子注入層(未圖示)及電洞注入層(未圖示)。
共用電極270設置於有機發光元件470上。
在此種有機發光顯示裝置中,連接至閘極線121的第一閘極電極124a及連接至數據線171的第一源極電極與第一汲極電極175a與第一突出部154a一起形成開關薄膜電晶體Qs,且開關薄膜電晶體Qs的通道提供在第一源極電極173a與第一汲極電極175a之間的第一突出部154a。連接至第一汲極電極175a的第二閘極電極124b、連接至驅動電壓線172的第二源極電極173b以及連接至像素電極191的第二汲極電極175b與突出部154b一起形成驅動薄膜電晶體Qd,且驅動薄膜電晶體Qd的通道提供在第二源極電極173b與第二汲極電極175b之間的第二突出部154b。像素電極191、有機發光元件470以及共用電極270形成有機發光二極體,且像素電極191可為陽極且共用電極270可為陰極,或像素電極191可為陰極且共用電極270可為陽極。彼此重疊之儲存電極線131及驅動電壓線172形成儲存電容器Cst。
顏色轉換面板30的平坦層355設置成面向有機發光面板20的共用電極270。
此種有機發光顯示裝置可藉由向面向顏色轉換面板30的絕緣基板100的上側發光而顯示影像。
然而,與上述例示性實施例不同的是,當顏色轉換面板30設置在有機發光面板20的絕緣基板110之下時,有機發光顯示裝置可為藉由自絕緣基板110向下發光而顯示影像的底部發射型顯示裝置。
根據本例示性實施例之有機發光顯示裝置可改善通過顏色轉換面板的光量及顏色再現性,顏色轉換面板射設置於顯示面板上且包含含有無機磷光體或可具有朗伯型散射狀態之量子點之顏色轉換層。
如上所述,根據本發明概念之例示性實施例,其可藉由將抗氧化劑添加至包含奈米螢光粉的感光性樹脂組成物而避免在製程期間由於發生奈米螢光粉的劣化而引起的淬滅現象,且因此可達到顯示裝置的較高的光效率及顏色再現性。
雖然本發明已結合目前被認定為實際的例示性實施例而描述,但應當理解的是,本發明概念並不限於所揭露的實施例,而是相反地,其意在涵蓋包括在本揭露及所附申請專利範圍之精神和範疇內的各種修改與等效配置。

Claims (23)

  1. 一種感光性樹脂組成物,其包含:一奈米螢光粉、一光聚合起始劑、一光聚合化合物、一抗氧化劑以及一溶劑,其中該抗氧化劑包含一硫類抗氧化劑,該硫類抗氧化劑包含二烷基硫代二丙酸酯類及聚醇的β-烷基巰基丙酸酯類之中的至少一種,以及該抗氧化劑以該感光性樹脂組成物的固體總重量為基準之1至5wt%的含量包含於該感光性樹脂組成物中。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感光性樹脂組成物,其中該奈米螢光粉包含一量子點及一無機磷光體中的至少一種。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感光性樹脂組成物,其中:該抗氧化劑進一步包含一或多種苯酚類抗氧化劑及磷類抗氧化劑,且該苯酚類抗氧化劑包含2,6-二叔丁基對甲酚、2,6-二苯基-4-十八燒矽氧基苯酚、硬脂基(3,5-二叔丁基-4-羥苯基)丙酸酯、二硬脂基(3,5-二叔丁基-4-羥苯基)磷酸酯、十三基‧3,5-二叔丁基-4-羥基芐基硫乙酸酯、硫代二乙烯雙[(3,5-二叔丁基-4-羥基苯基)丙酸酯]、4,4’-硫代雙(6-叔丁基間甲酚)、2-辛基硫代-4,6-二(3,5-二叔丁基-4-羥基苯基)-s-三氮[口井]、2,2’-亞甲基雙(4-甲基-6-叔丁基苯酚)、雙[3,3-雙(4-羥基-3-叔丁基苯基)丁酸]乙二醇酯、4,4’-亞丁基雙(2,6-二-叔丁基苯酚)、4,4’-亞丁基雙(6-叔丁基-3-甲基苯酚)、2,2’-亞乙基雙(4,6-二叔丁基苯酚)、1,1,3-三(2-甲基-4-羥基-5-叔丁基苯基)丁烷、雙[2-叔丁基-4-甲基-6-(2-羥基-3-叔丁基 -5-甲基芐基)苯基]對苯二甲酸酯、1,3,5-三(2,6-二甲基-3-羥基-4-叔丁基芐基)異氰尿酸酯、1,3,5-三(3,5-二叔丁基-4-羥基芐基)異氰尿酸酯、1,3,5-三(3,5-二叔丁基-4-羥基芐基)-2,4,6-三甲基苯、1,3,5-三[(3,5-二叔丁基-4-羥基苯基)丙醯氧基乙基]異氰尿酸酯、四[亞甲基-3-(3’,5’-二叔丁基-4’-羥基苯基)丙酸酯]甲烷、2-叔丁基-4-甲基-6-(2-丙烯醯氧-3-叔丁基-5-甲基芐基)苯酚、3,9-雙[2-(3-叔丁基-4-羥基-5-甲基羥基氫化肉桂醯氧基)-1,1-二甲基乙基]-2,4,8,10-四氧雜螺[5.5]十一烷、三乙二醇雙[β-(3-叔丁基-4-羥基-5-甲基苯基)丙酸酯]及生育酚中的至少一種。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感光性樹脂組成物,其中:該抗氧化劑進一步包含一或多種苯酚類抗氧化劑及磷類抗氧化劑,且該磷類抗氧化劑包含亞磷酸三苯酯、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亞磷酸酯、三(2,5-二-叔丁基苯基)亞磷酸酯、三(壬基苯基)亞磷酸酯、三(二壬基苯基)亞磷酸酯、三(單,二混合壬基苯基)亞磷酸酯、亞磷酸二苯酯、2,2’-亞甲基雙(4,6-二叔丁基苯基)辛基亞磷酸酯、二苯基癸基亞磷酸酯、二苯基辛基亞磷酸酯、二(壬基苯基)新戊四醇二亞磷酸酯、苯基二異癸基亞磷酸酯、三丁基亞磷酸酯、三(2-乙基己基)亞磷酸酯、十三基亞磷酸酯、三月桂基亞磷酸、亞磷酸二丁基酯、亞磷酸二月桂酯、三月桂基三硫代亞磷酸酯、雙(新戊二醇)‧1,4-環己烷二甲基二亞磷酸酯、雙(2,4-二叔丁基苯基)新戊四醇二亞磷酸酯、雙(2,5-二叔丁基苯基)新戊四醇二亞磷酸酯、雙(2,6-二叔丁基-4-甲基苯基)新戊四醇二亞磷酸酯、雙(2,4-二異丙苯基苯基)新戊四醇二亞磷酸酯、二硬脂醯基 新戊四醇二亞磷酸酯、四(C12-15混合烷基)-4,4’-異亞丙基二苯基亞磷酸酯、雙[2,2'-亞甲基雙(4,6-二戊基苯基)]‧異亞丙基二苯基亞磷酸酯、四-十三基4,4'-亞丁基雙(2-叔丁基-5-甲基苯酚)二亞磷酸酯、六(十三基)‧1,1,3-三(2-甲基-5-叔丁基-4-羥基苯基)丁烷‧三亞磷酸酯、四(2,4-二叔丁基苯基)聯伸二苯基二亞磷酸酯、三(2-[(2,4,7,9-四叔丁基二苯并[d,f][1,3,2]二氧雜磷雜環庚三烯-6-基)氧]乙基)胺、9,10-二氫-9-氧雜-10-磷雜菲-10-氧化物、三(2-[(2,4,8,10-四叔丁基-二苯并[d,f][1,3,2]二氧雜磷雜環庚三烯-6-基)氧]乙基)胺、2-(1,1-二甲基乙基)-6-甲基-4-[3-[[2,4,8,10-四(1,1-二甲基乙基)二苯[d,f][1,3,2]二氧雜磷雜環庚三烯-6-基)氧]丙基]苯酚2-丁基-2-乙基丙二醇及2,4,6-三叔丁基苯酚單亞磷酸酯中的至少一種。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感光性樹脂組成物,其中:該量子點包含II-VI族化合物、III-V族化合物、III-VI族化合物、IV-VI族化合物、II-III-V族元素、II-III-VI族化合物、IV族元素及IV族化合物中的一或多種,以及該量子點具有包含一核及覆蓋該核之一殼之一核殼結構。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感光性樹脂組成物,其中:該核包含CdSe、CdS、ZnS、ZnSe、CdTe、CdSeTe、CdZnS、PbSe、AgInZnS、ZnTe、CdSeS、PbS、PbTe、HgS、HgSe、HgTe、GaN、GaP、GaAs、InP、InZnP、InGaP、InGaN、InAs以及ZnO中的至少一種,以及 該殼包含CdSe、ZnSe、ZnS、ZnTe、CdTe、PbS、SrSe、CdO、CdS、ZnO、InP、InS、GaP、GaN、GaO、InZnP、InGaP、InGaN、InZnSCdSe以及HgSe中的至少一種。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感光性樹脂組成物,其中:該無機磷光體包含石榴石、矽酸鹽、硫化物、氧化物、氮氧化物、氮化物以及鋁酸鹽類中的一或多種。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感光性樹脂組成物,其中:該無機磷光體包含Y3Al5O12:Ce3+(YAG:Ce)、Tb3Al5O12:Ce3+(TAG:Ce)、(Sr,Ba,Ca)2SiO4:Eu2+、(Sr,Ba,Ca,Mg,Zn)2Si(OD)4:Eu2+D=F,Cl,S,N,Br,Ba2MgSi2O7:Eu2+、Ba2SiO4:Eu2+、Ca3(Sc,Mg)2Si3O12:Ce3+、(Ca,Sr)S:Eu2+、(Sr,Ca)Ga2S4:Eu2+、SrSi2O2N2:Eu2+、SiAlON:Ce3+、β-SiAlON:Eu2+、Ca-α-SiAlON:Eu2+、Ba3Si6O12N2:Eu2+、CaAlSiN3:Eu2+、(Sr,Ca)AlSiN3:Eu2+、Sr2Si5N8:Eu2+、(Sr,Ba)Al2O4:Eu2+、(Mg,Sr)Al2O4:Eu2+以及BaMg2Al16O27:Eu2+中的至少一種。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感光性樹脂組成物,其進一步包含一分散劑。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感光性樹脂組成物,其進一步包含一光散射物。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感光性樹脂組成物,其中:該光散射物包含TiO2、Al2O3及SiO2中的至少一種。
  12. 一種包含感光性樹脂組成物之顯示裝置,其包含: 一下基板;一薄膜電晶體,提供於該下基板上;一像素電極,與該薄膜電晶體連接;一上基板,面向該下基板;以及一顏色濾光片,提供在該下基板與該上基板之間,其中該顏色濾光片包含一奈米螢光粉及一抗氧化劑,且該抗氧化劑包含一硫類抗氧化劑,該硫類抗氧化劑包含二烷基硫代二丙酸酯類及聚醇的β-烷基巰基丙酸酯類之中的至少一種,以及該抗氧化劑以該感光性樹脂組成物的固體總重量為基準之1至5wt%的含量包含於該感光性樹脂組成物中。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奈米螢光粉包含一量子點及一無機磷光體中的至少一種。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量子點包含II-VI族化合物、III-V族化合物、III-VI族化合物、IV-VI族化合物、II-III-V族元素、II-III-VI族化合物、IV族元素及IV族化合物中的一或多種,以及該量子點具有包含一核及覆蓋該核之一殼之一核殼結構。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無機磷光體包含石榴石、矽酸鹽、硫化物、氧化物、氮氧化物、氮化物以及鋁酸鹽類中的一或多種。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感光性樹脂組成物進一步包含一分散劑。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感光性樹脂組成物進一步包含一光散射物。
  18. 一種顏色轉換面板,其包含:一第一基板;複數個顏色轉換層及一透射層,提供於該第一基板上;以及一光阻擋元件,係提供在該複數個顏色轉換層中之相鄰的顏色轉換層之間、以及在該複數個顏色轉換層中的一顏色轉換層與該透射層之間,其中該顏色轉換層包含一奈米螢光粉及一抗氧化劑,以及該抗氧化劑包含一硫類抗氧化劑,該硫類抗氧化劑包含二烷基硫代二丙酸酯類及聚醇的β-烷基巰基丙酸酯類之中的至少一種,以及該抗氧化劑以該顏色轉換層的固體總重量為基準之1至5wt%的含量包含於該顏色轉換層中。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8項所述之顏色轉換面板,其中該奈米螢光粉包含一量子點及一無機磷光體中的至少一種。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所述之顏色轉換面板,其中該顏色轉換層進一步包含一分散劑及一光散射物中的至少一種。
  21. 一種顯示裝置,其包含:一顯示面板;以及一顏色轉換面板,提供於該顯示面板上,其中該顏色轉換面板包含: 一第一基板;複數個顏色轉換層及一透射層,提供於該第一基板的一側上,面向該顯示面板;以及一光阻擋元件,係提供在該複數個顏色轉換層之中的每個相鄰的顏色轉換層之間、以及在該複數個顏色轉換層中的一顏色轉換層與該透射層之間,其中該顏色轉換層包含一奈米螢光粉及一抗氧化劑,以及該抗氧化劑包含一硫類抗氧化劑,該硫類抗氧化劑包含二烷基硫代二丙酸酯類及聚醇的β-烷基巰基丙酸酯類之中的至少一種,以及該抗氧化劑以該顏色轉換層的固體總重量為基準之1至5wt%的含量包含於該顏色轉換層中。
  2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1項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顯示面板包含:一下基板;一薄膜電晶體,提供於該下基板上;以及一像素電極,與該薄膜電晶體連接。
  2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2項所述之顯示裝置,其進一步包含:一有機發光元件,提供於該像素電極上;以及一共用電極,係提供於該有機發光元件上。
TW105100576A 2015-01-09 2016-01-08 感光性樹脂組成物、使用其之顏色轉換面板及顯示裝置 TWI69603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5-0003678 2015-01-09
KR20150003678 2015-01-09
KR1020150167387A KR102660293B1 (ko) 2015-01-09 2015-11-27 감광성 수지 조성물, 이를 이용한 색변환 패널 및 표시 장치
KR10-2015-0167387 2015-11-2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35023A TW201635023A (zh) 2016-10-01
TWI696039B true TWI696039B (zh) 2020-06-11

Family

ID=566800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00576A TWI696039B (zh) 2015-01-09 2016-01-08 感光性樹脂組成物、使用其之顏色轉換面板及顯示裝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KR (1) KR102660293B1 (zh)
TW (1) TWI69603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556273B1 (ko) * 2016-08-23 2023-07-17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곡면형 표시 장치
KR102497282B1 (ko) * 2016-09-13 2023-02-0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포토레지스트 조성물 및 이를 이용한 컬러 필터
KR102511820B1 (ko) * 2016-11-15 2023-03-17 동우 화인켐 주식회사 감광성 수지 조성물 및 이를 이용한 컬러필터
KR20180064611A (ko) 2016-12-05 2018-06-15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KR101976659B1 (ko) 2016-12-12 2019-05-09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감광성 수지 조성물, 이를 이용한 감광성 수지막 및 컬러필터
EP3555930A1 (en) * 2016-12-13 2019-10-23 SABIC Global Technologies B.V. Quantum dot film and applications thereof
KR102783429B1 (ko) 2017-01-25 2025-03-1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US10670962B2 (en) * 2017-02-20 2020-06-0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hotosensitive compositions, preparation methods thereof, and quantum dot polymer composite pattern produced therefrom
KR102589860B1 (ko) * 2017-02-20 2023-10-1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감광성 조성물, 이로부터 제조된 양자점-폴리머 복합체,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적층 구조물과 전자 소자
KR102282060B1 (ko) * 2017-05-23 2021-07-27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KR102507092B1 (ko) 2017-07-18 2023-03-0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편광판,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KR102559514B1 (ko) 2018-04-13 2023-07-27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US10762806B2 (en) * 2018-04-24 2020-09-01 Innolux Corporation Display device
KR102711499B1 (ko) 2018-07-10 2024-09-27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잉크조성물, 그 제조 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양자점-폴리머 복합체 패턴 제조방법
KR102285400B1 (ko) * 2018-11-26 2021-08-03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감광성 수지 조성물, 이를 이용한 감광성 수지막 및 컬러필터
KR102732873B1 (ko) * 2018-12-14 2024-11-22 동우 화인켐 주식회사 광변환 잉크 조성물, 컬러필터 및 화상표시장치
KR20220022015A (ko) 2020-08-14 2022-02-23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239034A (en) * 2011-02-18 2012-10-01 Jnc Corp Curable resin composition and color conversion material using the same
US20130242228A1 (en) * 2012-03-15 2013-09-19 Samsung Display Co., Lt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US20140043566A1 (en) * 2012-08-09 2014-02-13 Samsun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device with increased optical efficiency
TW201417355A (zh) * 2012-10-04 2014-05-01 Koninkl Philips Nv 發光配置
WO2014197393A1 (en) * 2013-06-04 2014-12-11 Nitto Denko Corporation Photostable wavelength conversion composit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814926B2 (ja) * 1997-03-21 2006-08-30 Jsr株式会社 螢光体分散感放射線性組成物
JP2000273316A (ja) * 1999-03-26 2000-10-03 Idemitsu Kosan Co Ltd 蛍光媒体、蛍光媒体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蛍光媒体を用いた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表示装置
KR20100037283A (ko) * 2008-10-01 2010-04-0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액정 표시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US8642991B2 (en) * 2008-11-11 2014-02-0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hotosensitive quantum dot, composition comprising the same and method of forming quantum dot-containing pattern using the composition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239034A (en) * 2011-02-18 2012-10-01 Jnc Corp Curable resin composition and color conversion material using the same
US20130242228A1 (en) * 2012-03-15 2013-09-19 Samsung Display Co., Lt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US20140043566A1 (en) * 2012-08-09 2014-02-13 Samsun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device with increased optical efficiency
TW201417355A (zh) * 2012-10-04 2014-05-01 Koninkl Philips Nv 發光配置
WO2014197393A1 (en) * 2013-06-04 2014-12-11 Nitto Denko Corporation Photostable wavelength conversion composit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35023A (zh) 2016-10-01
KR20160086739A (ko) 2016-07-20
KR102660293B1 (ko) 2024-04-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96039B (zh) 感光性樹脂組成物、使用其之顏色轉換面板及顯示裝置
US10268066B2 (en) Photosensitive resin composition, color conversion panel using the same and display device
US10775695B2 (en) Photosensitive resin composition and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same
US10824012B2 (en)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11829023B2 (en) Display device having improved light emission and color reproducibility
US10302838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having quantum dot light guide
US9158149B2 (en) Film for backlight unit and backlight unit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including same
KR102529662B1 (ko) 전자 장치
KR102333141B1 (ko) 감광성 수지 조성물 및 이를 사용하여 제조된 색변환층을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KR102571058B1 (ko) 적층 구조물, 그의 제조방법,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 표시 장치
KR20190073301A (ko) 적층 구조물과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소자
KR102677740B1 (ko) 적층 구조물, 그의 제조방법,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 표시장치
CN110196509B (zh) 显示装置
KR102711499B1 (ko) 잉크조성물, 그 제조 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양자점-폴리머 복합체 패턴 제조방법
KR20160136696A (ko) 광학 필름, 이의 제조 방법 및 상기 광학 필름을 포함하는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소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