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TWI694274B - 光發射接收組件屏蔽結構 - Google Patents

光發射接收組件屏蔽結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94274B
TWI694274B TW108114200A TW108114200A TWI694274B TW I694274 B TWI694274 B TW I694274B TW 108114200 A TW108114200 A TW 108114200A TW 108114200 A TW108114200 A TW 108114200A TW I694274 B TWI694274 B TW I694274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group
light emitting
bottom plate
plate
cylind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142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040194A (zh
Inventor
吳國泰
Original Assignee
和碩聯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和碩聯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和碩聯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81142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694274B/zh
Priority to CN202010041364.XA priority patent/CN111830642A/zh
Priority to US16/835,357 priority patent/US10869417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942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94274B/zh
Publication of TW2020401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40194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9/00Screening of apparatus or components against electric or magnetic fields
    • H05K9/0073Shielding materials
    • H05K9/0081Electromagnetic shielding materials, e.g. EMI, RFI shielding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42Coupling light guides with opto-electronic elements
    • G02B6/4201Packages, e.g. shape, construction, internal or external details
    • G02B6/4246Bidirectionally operating package structur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42Coupling light guides with opto-electronic elements
    • G02B6/4201Packages, e.g. shape, construction, internal or external details
    • G02B6/4274Electrical aspects
    • G02B6/4277Protection against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EMI], e.g. shielding mea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9/00Screening of apparatus or components against electric or magnetic fields
    • H05K9/0007Casings
    • H05K9/0018Casings with provisions to reduce aperture leakages in walls, e.g. terminals, connectors, cable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9/00Screening of apparatus or components against electric or magnetic fields
    • H05K9/0007Casings
    • H05K9/0058Cas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optoelectronic application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Optical Couplings Of Light Guides (AREA)
  • Shielding Devices Or Components To Electric Or Magnetic Fields (AREA)

Abstract

一種光發射接收組件屏蔽結構,適於包覆一光發射接收組件,光發射接收組件包括一本體、分別自本體的不同表面凸出的一第一端子組、一第二端子組及一第三端子組。光發射接收組件屏蔽結構包括一第一屏蔽件及一第二屏蔽件。第一屏蔽件適以套設於本體靠近第一端子組的部位,以將第一端子組隔開於第二端子組及第三端子組。第二屏蔽件鄰設於第一屏蔽件,且適以罩設於本體及第二端子組,以將第二端子組隔開於第三端子組。

Description

光發射接收組件屏蔽結構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屏蔽結構,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光發射接收組件屏蔽結構。
光發射接收組件(Bi-Directional Optical Sub-Assembly,BOSA)為一光電訊號互相轉換的電子元件。以Triplexer此種形式的光發射接收組件來說,其本體的形狀為十字交叉的雙圓柱外型,且會有三個端子組從本體往不同方向延伸。由於這些端子組所傳遞的訊號容易受到彼此與外界的干擾,要如何在外形特殊的光發射接收組件上配置屏蔽結構來避免這些端子所傳遞的訊號被干擾是目前欲研究的目標。
本發明提供一種光發射接收組件屏蔽結構,其可有效屏蔽光發射接收組件的三個端子組的電磁干擾。
本發明的一種光發射接收組件(Bi-Directional Optical Sub-Assembly,BOSA)屏蔽結構,適於包覆一光發射接收組件,光發射接收組件包括一本體、分別自本體的不同表面凸出的一第一端子組、一第二端子組及一第三端子組,光發射接收組件屏蔽結構包括一第一屏蔽件及一第二屏蔽件。第一屏蔽件適以套設於本體靠近第一端子組的部位,以將第一端子組隔開於第二端子組及第三端子組。第二屏蔽件鄰設於第一屏蔽件,且適以罩設於本體及第二端子組,以將第二端子組隔開於第三端子組。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第一屏蔽件包括一第一側板及彎折地連接於第一側板的一底板,底板適於位在本體下方,第一側板具有一孔洞,本體靠近第一端子組的部位適於穿過孔洞,且第一端子組外露於第一屏蔽件。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第一屏蔽件還包括位在第一側板的孔洞的邊緣且向內凸出於第一側板的一環狀牆,環狀牆位於底板上方,光發射接收組件的本體包括呈十字狀排列的一第一圓柱及一第二圓柱,第一端子組與第二端子組分別凸出於第一圓柱的相對兩端面,環狀牆套設於第一圓柱靠近第一端子組的部位。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第一屏蔽件還包括彎折地連接於底板的一第二側板,光發射接收組件還包括一光發射接收端口,第三端子組與光發射接收端口分別凸出於第二圓柱的相對兩端面,第二圓柱靠近於光發射接收端口的部位承靠於第二側板。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底板包括相對的一第一底板表面及一第二底板表面,第一底板表面適於朝向本體,底板還包括向外凸出於第二底板表面的多個第一固定部。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第二屏蔽件包括一頂板、連接於頂板的一中隔板,頂板位於本體及第二端子組的上方,中隔板設置於第二端子組與第三端子組之間,用以隔開第二端子組與第三端子組。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第一屏蔽件包括一第一側板及彎折地連接於第一側板的一底板,第一側板、底板、頂板及中隔板共同形成一第一腔室,部分的第三端子組位於第一腔室。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第二屏蔽件更包括連接於頂板的多個第三側板,頂板、這些第三側板與中隔板共同形成一第二腔室,第二端子組位於第二腔室。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光發射接收組件的本體包括呈十字狀排列的一第一圓柱及一第二圓柱,光發射接收組件包括凸出於第二圓柱的一光發射接收端口,其中一個第三側板包括一凹口,第二圓柱位於凹口,且光發射接收端口穿出於凹口。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這些第三側板包括多個第二固定部,這些第二固定部往遠離頂板的方向延伸。
基於上述,本發明的光發射接收組件屏蔽結構利用兩件式的設計,第一屏蔽件適以套設於本體靠近第一端子組的部位,以將第一端子組隔開於第二端子組及第三端子組,第二屏蔽件鄰設於第一屏蔽件,且適以罩設於本體及第二端子組,以將第二端子組隔開於第三端子組。如此,本發明的光發射接收組件屏蔽結構的結構簡單,可良好地固定在形狀特殊的光發射接收組件上,且可有效屏蔽對三個端子組的電磁干擾。
為讓本發明的上述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圖1是依照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一種光發射接收組件屏蔽結構設置在光發射接收組件上的示意圖。圖2與圖3是圖1的其他視角的示意圖。圖4A是圖1的光發射接收組件屏蔽結構的爆炸示意圖。圖4B與圖5是圖4A的其他視角的示意圖。
請參閱圖1至圖5,本實施例的光發射接收組件屏蔽結構100適於包覆一光發射接收組件10(圖4A)。由圖4A與圖5可見,在本實施例中,光發射接收組件10例如是以Triplexer的形式為例,光發射接收組件10包括一本體11、凸出於本體11的不同表面的一第一端子組14、一第二端子組15、一第三端子組16及一光發射接收端口17。在本實施例中,光發射接收組件10的本體11包括呈十字狀排列的一第一圓柱12及一第二圓柱13。第一端子組14與第二端子組15分別自第一圓柱12的相對兩端面凸出,且第三端子組16與光發射接收端口17分別自第二圓柱13的相對兩端面凸出。
由圖4A、圖4B與圖5可知,光發射接收組件10的本體11的外型較為複雜,下面將介紹光發射接收組件屏蔽結構100,其可以相當簡單的結構良好地固定在光發射接收組件10上,且可有效地屏蔽光發射接收組件10的三個端子組的電磁干擾。
在本實施例中,光發射接收組件屏蔽結構100包括一第一屏蔽件110(圖4A)及一第二屏蔽件160。圖6是隱藏圖1的光發射接收組件屏蔽結構的第二屏蔽件的示意圖。圖7是圖6的其他視角的示意圖。請參閱圖4A至圖7,第一屏蔽件110適以套設於本體11靠近第一端子組14的部位,以將第一端子組14隔開於第二端子組15及第三端子組16。
詳細地說,如圖5所示,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屏蔽件110包括一第一側板120、彎折地連接於第一側板120的一底板130及彎折地連接於底板130的一第二側板150。底板130適於位在本體11下方。在本實施例中,第二側板150的頂緣呈弧形,第二圓柱13靠近於光發射接收端口17的部位承靠於第二側板150上。
如圖4A與圖6所示,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側板120具有一孔洞122,本體11的第一圓柱12在靠近第一端子組14的部位適於穿過孔洞122,且第一端子組14外露於第一屏蔽件110。
此外,如圖5與圖7所示,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屏蔽件110還包括一環狀牆140,環狀牆140位在第一側板120的孔洞122的邊緣且向內凸出於第一側板120。環狀牆140位於底板130上方,且環狀牆140套設於第一圓柱12靠近第一端子組14的部位。
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屏蔽件110例如是藉由金屬板金抽引製程抽引出環狀牆140,以容納第一圓柱12。組裝時,第一圓柱12穿過環狀牆140之後可再經由雷射焊接或其他固定的方式,將第一屏蔽件110固定至第一圓柱12。
由於第一端子組14會穿出於第一側板120,第一側板120可將第一端子組14隔開於第二端子組15及第三端子組16,而可避免第二端子組15及第三端子組16對第一端子組14的干擾。此外,在本實施例中,由於第一端子組14所傳遞的訊號受電磁干擾的影響較大,光發射接收組件屏蔽結構100在組裝於光發射接收組件10之後,可將電子裝置的外殼(未繪示)罩覆於第一端子組14,以對第一端子組14進一步地提供電磁屏蔽。
此外,如圖1與圖3所示,在本實施例中,第二屏蔽件160鄰設於第一屏蔽件110,且適以罩設於本體11及第二端子組15,以將第二端子組15隔開於第三端子組16。詳細地說,如圖3至圖5所示,在本實施例中,第二屏蔽件160包括一頂板162、連接於頂板162的一中隔板164(圖3)及連接於頂板162的多個第三側板166。頂板162位於本體11及第二端子組15的上方。中隔板164(圖3)設置於第二端子組15與第三端子組16之間,用以隔開第二端子組15與第三端子組16。在本實施例中,第三側板166的數量例如是三個,但第三側板166的數量不以此為限制。這些第三側板166兩兩連接於彼此,且中隔板164連接於其中一個第三側板166。
請回到圖1,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側板120、底板130、頂板162及中隔板164共同形成一第一腔室S1,部分的第三端子組16位於第一腔室S1。在本實施例中,由於第三端子組16所傳遞的訊號受電磁干擾的影響較小,因此第三端子組16外圍可不需要額外的殼體遮蔽,而可外露出部分的第三端子組16。
此外,如圖3所示,在本實施例中,頂板162、這些第三側板166與中隔板164共同形成一第二腔室S2,第二端子組15位於第二腔室S2,而被頂板162、第三側板166與中隔板164共同覆蓋包圍。在本實施例中,由於第二端子組15所傳遞的訊號受電磁干擾的影響較大,第二端子組15被頂板162、第三側板166與中隔板164共同包圍的設計可有效地降低第二端子組15所傳遞的訊號被干擾的機率。
另外,在本實施例中,第二屏蔽件160的其中一個第三側板166包括一凹口168,第二圓柱13在靠近光發射接收端口17的部位會位於凹口168內,且光發射接收端口17穿出於凹口168。換句話說,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屏蔽件110的第二側板150與其中一個第三側板166共同環繞出一圓孔,以固定第二圓柱13在靠近光發射接收端口17的部位。
此外,如圖5所示,第一屏蔽件110的底板130包括相對的一第一底板表面132及一第二底板表面134,第一底板表面132適於朝向本體11。如圖3所示,在本實施例中,底板130還包括向外凸出於第二底板表面134的多個第一固定部136。此外,這些第三側板166包括多個第二固定部169,這些第二固定部169往遠離頂板162的方向延伸。在本實施例中,當光發射接收組件屏蔽結構100組裝至光發射接收組件10上之後,兩者可一起透過這些第一固定部136與這些第二固定部169一起焊接或是插接於電路板(未繪示)上。
在本實施例中,光發射接收組件屏蔽結構100藉由第一屏蔽件110與第二屏蔽件160拼接組合,而能夠以簡單方便的方式固定於形狀特殊的光發射接收組件10上,且可將第一端子組14、第二端子組15及第三端子組16分隔開來。第一屏蔽件110與第二屏蔽件160例如是將金屬板以折彎、沖壓等方式製作而成,且第一屏蔽件110與第二屏蔽件160可透過焊接、黏合、鎖固等方式固定於彼此或/且固定至光發射接收組件10。這樣的設計可使得光發射接收組件屏蔽結構100的結構簡單、組裝方便、成本較低且可良好地包覆光發射接收組件10。當然,第一屏蔽件110與第二屏蔽件160的製程與固定方式不以此為限制。
綜上所述,本發明的光發射接收組件屏蔽結構利用兩件式的設計,第一屏蔽件適以套設於本體靠近第一端子組的部位,以將第一端子組隔開於第二端子組及第三端子組,第二屏蔽件鄰設於第一屏蔽件,且適以罩設於本體及第二端子組,以將第二端子組隔開於第三端子組。如此,本發明的光發射接收組件屏蔽結構的結構簡單,可良好地固定在形狀特殊的光發射接收組件上,且可有效屏蔽對三個端子組的電磁干擾。
雖然本發明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的更動與潤飾,故本發明的保護範圍當視後附的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S1:第一腔室
S2:第二腔室
10:光發射接收組件
11:本體
12:第一圓柱
13:第二圓柱
14:第一端子組
15:第二端子組
16:第三端子組
17:光發射接收端口
100:光發射接收組件屏蔽結構
110:第一屏蔽件
120:第一側板
122:孔洞
130:底板
132:第一底板表面
134:第二底板表面
136:第一固定部
140:環狀牆
150:第二側板
160:第二屏蔽件
162:頂板
164:中隔板
166:第三側板
168:凹口
169:第二固定部
圖1是依照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一種光發射接收組件屏蔽結構設置在光發射接收組件上的示意圖。 圖2與圖3是圖1的其他視角的示意圖。 圖4A是圖1的光發射接收組件屏蔽結構的爆炸示意圖。 圖4B與圖5是圖4A的其他視角的示意圖。 圖6是隱藏圖1的光發射接收組件屏蔽結構的第二屏蔽件的示意圖。 圖7是圖6的其他視角的示意圖。
10:光發射接收組件
11:本體
12:第一圓柱
13:第二圓柱
14:第一端子組
15:第二端子組
16:第三端子組
17:光發射接收端口
100:光發射接收組件屏蔽結構
120:第一側板
122:孔洞
130:底板
132:第一底板表面
134:第二底板表面
136:第一固定部
140:環狀牆
150:第二側板
160:第二屏蔽件
162:頂板
166:第三側板
168:凹口
169:第二固定部

Claims (8)

  1. 一種光發射接收組件(Bi-Directional Optical Sub-Assembly,BOSA)屏蔽結構,適於包覆一光發射接收組件,該光發射接收組件包括一本體、分別自該本體的不同表面凸出的一第一端子組、一第二端子組及一第三端子組,該光發射接收組件屏蔽結構包括:一第一屏蔽件,適以套設於該本體靠近該第一端子組的部位,以將該第一端子組隔開於該第二端子組及該第三端子組;以及一第二屏蔽件,鄰設於該第一屏蔽件,且適以罩設於該本體及該第二端子組,以將該第二端子組隔開於該第三端子組,其中該第二屏蔽件包括一頂板、連接於該頂板的一中隔板、連接於該頂板的多個第三側板,該頂板位於該本體及該第二端子組的上方,該中隔板設置於該第二端子組與該第三端子組之間,用以隔開該第二端子組與該第三端子組,該頂板、該中隔板與該些第三側板共同形成一第二腔室,該第二端子組位於該第二腔室。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光發射接收組件屏蔽結構,其中該第一屏蔽件包括一第一側板及彎折地連接於該第一側板的一底板,該底板適於位在該本體下方,該第一側板具有一孔洞,該本體靠近該第一端子組的部位適於穿過該孔洞,且該第一端子組外露於該第一屏蔽件。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光發射接收組件屏蔽結構,其中該第一屏蔽件還包括位在該第一側板的該孔洞的邊緣且向內凸出於該第一側板的一環狀牆,該環狀牆位於該底板上方,該光發射接收組件的該本體包括呈十字狀排列的一第一圓柱及一第二圓柱,該第一端子組與該第二端子組分別凸出於該第一圓柱的相對兩端面,該環狀牆套設於該第一圓柱靠近該第一端子組的部位。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光發射接收組件屏蔽結構,其中該第一屏蔽件還包括彎折地連接於該底板的一第二側板,該光發射接收組件還包括一光發射接收端口,該第三端子組與該光發射接收端口分別凸出於該第二圓柱的相對兩端面,該第二圓柱靠近於該光發射接收端口的部位承靠於該第二側板。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光發射接收組件屏蔽結構,其中該底板包括相對的一第一底板表面及一第二底板表面,該第一底板表面適於朝向該本體,該底板還包括向外凸出於該第二底板表面的多個第一固定部。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光發射接收組件屏蔽結構,其中該第一屏蔽件包括一第一側板及彎折地連接於該第一側板的一底板,該第一側板、該底板、該頂板及該中隔板共同形成一第一腔室,部分的該第三端子組位於該第一腔室。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光發射接收組件屏蔽結構,其中該光發射接收組件的該本體包括呈十字狀排列的一第一圓柱及一第二圓柱,該光發射接收組件包括凸出於該第二圓柱的一光發射接收端口,其中一個該第三側板包括一凹口,該第二圓柱位於該凹口,且該光發射接收端口穿出於該凹口。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光發射接收組件屏蔽結構,其中該些第三側板包括多個第二固定部,該些第二固定部往遠離該頂板的方向延伸。
TW108114200A 2019-04-23 2019-04-23 光發射接收組件屏蔽結構 TWI69427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114200A TWI694274B (zh) 2019-04-23 2019-04-23 光發射接收組件屏蔽結構
CN202010041364.XA CN111830642A (zh) 2019-04-23 2020-01-15 光发射接收组件屏蔽结构
US16/835,357 US10869417B2 (en) 2019-04-23 2020-03-31 Bi-directional optical sub-assembly shielding structur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114200A TWI694274B (zh) 2019-04-23 2019-04-23 光發射接收組件屏蔽結構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94274B true TWI694274B (zh) 2020-05-21
TW202040194A TW202040194A (zh) 2020-11-01

Family

ID=718962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14200A TWI694274B (zh) 2019-04-23 2019-04-23 光發射接收組件屏蔽結構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869417B2 (zh)
CN (1) CN111830642A (zh)
TW (1) TWI694274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545687C (zh) * 2002-06-06 2009-09-30 Jds单相公司 双向光学收发器
CN202102146U (zh) * 2011-04-28 2012-01-04 光红建圣股份有限公司 光收发次模块用遮蔽结构
CN105723266A (zh) * 2015-06-16 2016-06-29 索尔思光电(成都)有限公司 适用于光收发器的电磁干扰屏蔽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069122A (ja) * 2001-08-23 2003-03-07 Sumitomo Electric Ind Ltd 光データリンク
TW200704992A (en) 2005-07-29 2007-02-01 Ind Tech Res Inst Photoelectric transducer
JP5160970B2 (ja) * 2008-06-16 2013-03-13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シールドコネクタ
FR2971062B1 (fr) * 2011-01-28 2013-02-08 Radiall Sa Systeme de connexion pour cable optique
US20120288244A1 (en) * 2011-05-12 2012-11-15 Ezconn Corporation Shielding structure for optical sub-assembly for transceivers
US9372315B2 (en) * 2013-05-31 2016-06-21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Micro bi-directional optical sub-assembly
WO2016015325A1 (zh) * 2014-08-01 2016-02-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磁屏蔽材料及封装光模块的方法
CN104570239B (zh) * 2014-12-30 2017-01-25 陈敏 一种单纤多向光组件
CN204613454U (zh) * 2015-03-06 2015-09-02 武汉电信器件有限公司 基于半导体激光器集成的半导体光学器件
CN207320501U (zh) * 2017-08-30 2018-05-04 昆山宏致电子有限公司 光纤电连接器的固定座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545687C (zh) * 2002-06-06 2009-09-30 Jds单相公司 双向光学收发器
CN202102146U (zh) * 2011-04-28 2012-01-04 光红建圣股份有限公司 光收发次模块用遮蔽结构
CN105723266A (zh) * 2015-06-16 2016-06-29 索尔思光电(成都)有限公司 适用于光收发器的电磁干扰屏蔽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869417B2 (en) 2020-12-15
TW202040194A (zh) 2020-11-01
US20200344925A1 (en) 2020-10-29
CN111830642A (zh) 2020-10-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985875B2 (en) Optical connector having resin member including lens
US9918416B2 (en)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shield
JP5504873B2 (ja) 光通信モジュール
US10474200B2 (en) Optical module having shield structure in feedthrough
KR102059339B1 (ko) 광송수신기
KR20200031872A (ko) 전기적 연결 장치 및 그것을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KR20180064971A (ko) 커넥터
CN107454302A (zh) 盖板组件及其制作方法、摄像组件和移动终端
JP2019117303A (ja) 撮像装置
TWI694274B (zh) 光發射接收組件屏蔽結構
KR101503130B1 (ko) 전자부품
CN110192849B (zh) 智能可穿戴设备
JP2013029639A (ja) 光コネクタ、および、電磁ノイズ反射体
WO2020255700A1 (ja) 多極コネクタ及び多極コネクタセット
JP6343494B2 (ja) コネクタ
JP3797214B2 (ja) 光モジュール
JP3784283B2 (ja) 光伝送装置
KR101565207B1 (ko) 전자 부품
US10488894B2 (en)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shielding on a PCI express card
JP2009151128A (ja) 光コネクタ
JP2007078844A (ja) 光送受信装置
JP2003295006A (ja) 双方向通信器
JPS58199575A (ja) 光電装置
CN118924006A (zh) 穿戴装置及穿戴设备
JP2011249727A (ja) 光トランシー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