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TWI691481B - 一種提升對苯二甲酸酯可塑劑反應效能之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種提升對苯二甲酸酯可塑劑反應效能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91481B
TWI691481B TW107102581A TW107102581A TWI691481B TW I691481 B TWI691481 B TW I691481B TW 107102581 A TW107102581 A TW 107102581A TW 107102581 A TW107102581 A TW 107102581A TW I691481 B TWI691481 B TW I691481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eaction
pta
alcohol
homogenizer
plasticiz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025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932444A (zh
Inventor
廖德超
莊榮仁
林訓民
Original Assignee
南亞塑膠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南亞塑膠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南亞塑膠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710258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691481B/zh
Publication of TW2019324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324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914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91481B/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 Polyesters Or Polycarbonates (AREA)

Abstract

一種提升對苯二甲酸酯可塑劑反應效能之方法,利用均質機細分化PTA至粒徑80~110μm及含C6~C10醇混合物,在鈦金屬觸媒存在下,進行酯化反應,其反應性可提高50%以上,且合成之對苯二甲酸酯可塑劑純度可達99.5%以上,酸價、色相、折射率等物性皆合格且低氣味之對苯二甲酸酯可塑劑。

Description

一種提升對苯二甲酸酯可塑劑反應效能之方法
本發明係關於對苯二甲酸酯可塑劑,由對苯二甲酸(以下簡稱PTA)與6個碳至10個碳(C6~C10)之直鏈或支鏈醇(以下簡稱C6~C10醇)所酯化合成反應而得。
目前較常使用之對苯二甲酸系可塑劑,對苯二甲酸二異辛基酯(DOTP;Di(2-ethylhexyl)terephthalate),屬於環保型可塑劑,DOTP可塑劑由PTA(對苯二甲酸)與2EH(2-乙基己醇)酯化合成反應而得,PTA不溶於2EH及一般溶劑,故酯化合成時屬於非均相固液相反應,反應過程中PTA容易沉澱、結塊,另受限於PTA在2EH中之溶解度,反應僅發生於PTA與2EH之界面間,致反應速率極慢、反應時間長。目前工業上生產DOTP多採用鈦酸酯為催化劑,反應時間至少5小時以上,所以PTA與2EH未相容及合成反應時間長的問題一直都未獲得解決。
關於改善對苯二甲酸二辛酯反應性的方法,CN102329233專利中以季銨鹽離子液體為助催化劑及增溶劑,但離子液體可能在酯化反應過程中產生副反應或與催化劑作用,而且最後於純化段時須進行靜置分離,有增加製 程及生產時間等缺點。美國專利2002028963A1公開了通過與醇一起共沸蒸餾再去水的酯化方法,雖然酯化反應時間減少,但減少9~11%,幅度仍不大。
有鑑於此,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改善對苯二甲酸酯類之反應性,利用均質機細分化PTA,可避免PTA凝集結塊,反應液不易起泡避免附著於槽壁上,尤其經均質機處理之PTA,其表面形成皺溝,有利於增加表面積及2EH滲透進入PTA內層反應,進而提升反應性,縮短反應時間,以一般酯化製程條件:壓力在負壓30mbar至常壓之下(-30~1013mbar)、180~250℃下,即可達到縮短反應時間50%的效果,合成之對苯二甲酸酯可塑劑純度可達99.5%以上,酸價、色相、折射率等物性皆合格,兼具提高產量及節能之優點,生產之對苯二甲酸酯可塑劑具低氣味特性。
以合成原料對苯二甲酸(PTA)及C6~C10醇相混合後,以均質機進行PTA細分化,其中均質機細分化混合料至粒徑至80~110μm及增加表面積5~10%,細分化後之漿體,泵至反應槽與過量醇進行直接酯化反應生產;該方法包含:(1)PTA及C6~C10醇依重量比1:0.8~1.5相混合後,再以均質機處理2~8小時後形成PTA漿體;(2)基於對苯二甲酸酯可塑劑成品的總量,取成品總量的85~107wt%對苯二甲酸漿體與30~85wt% C6~C10醇為原料; (3)基於對苯二甲酸酯可塑劑的總量,取0.1~2.0wt%鈦金屬觸媒為酯化觸媒;(4)在反應壓力-30~1013mbar反應溫度200~250℃下,進行酯化反應2~3小時;(5)完成反應後,反應混合物以含5~20wt%氫氧化物混合物的鹼金屬氫氧化物水溶液中和,直至反應混合物的酸價達0.07mgKOH/g以下時,再進行脫除過量醇、乾燥及過濾,製備成對苯二甲酸酯可塑劑成品。
圖1 係PTA未細分化之表面SEM圖。
圖2 係PTA細分化六次之表面SEM圖。
本發明之對苯二甲酸酯可塑劑製造方法,使用對苯二甲酸及含C6~C10醇混合物為原料,先以對苯二甲酸及C6~C10醇依重量比1:0.8~1.5相混合後,再以均質機進行細分化後,在鈦金屬觸媒存在下,進行酯化反應,反應完成後以鹼金屬氫氧化物之水溶液進行中和反應,再脫除過量反應醇,最後進行乾燥、過濾、純化,以取得純度高、色相佳之對苯二甲酸酯可塑劑酯化物,具體製法包括下列步驟:1)先製備PTA漿體:取PTA及C6~C10醇依重量比1:0.8~1.5相混合後,再以均 質機處理2~8小時後形成PTA漿體(即:PTA+C6~C10醇);可細分化粒徑至80~110μm及增加表面積5~10%,尤其以粒徑:100~110μm、表面積增加7~10%為最佳,但粒徑再小,反而有凝集不良現象;1)基於對苯二甲酸酯可塑劑的總量,取成品總量的85~107wt%對苯二甲酸漿體與30~85wt% C6~C10醇為原料;2)基於對苯二甲酸酯可塑劑的總量,取0.1~2.0wt%金屬觸媒為酯化觸媒;4)在反應壓力-30~1013mbar及反應溫度200~250℃下,對步驟1)的對苯二甲酸或其衍生物與C6~C10醇混合物組成,在所述金屬觸媒存在下,進行酯化反應2~3小時,直至反應混合物的酸價達0.1mgKOH/g以下;5)完成反應後,反應混合物以含5~20wt%氫氧化物混合物的鹼金屬氫氧化物水溶液中和,直至反應混合物的酸價達0.07mgKOH/g以下時,再進行脫除過量醇、乾燥及過濾,製備成對苯二甲酸酯可塑劑。
酯化觸媒為含金屬觸媒:四異丙基鈦酸酯(TIPT)、四異丁基鈦酸酯(TIBT)、四(2-乙基己基)鈦酸酯(Tetra 2-Ethylhexyl Titanate,EHT)中的一種或以上。
其中形成之反應水,在真空壓力下或常壓下與所用醇為共沸混合物,從反應混合物中除。
其中該酯化反應完成後以水蒸氣、活性碳除去觸媒。
其中鹼金屬氫氧化物水溶液以過量使用,相當於反應混合物酸 價之4~5倍。
以此法製造之DOTP可塑劑其反應效能提高一倍以上,反應時間縮短一半,且其可塑劑成品可達低氣味等級。上述PTA及C6~C10醇之組成物亦可依重量比1:0.8~1.5相混合後,再以均質機處理約2~8小時,其粒徑至80~110μm以下,然後在反應壓力-30~1013bar及反應溫度200~250℃下進行酯化反應2~3小時,大幅縮短反應時間。
【圖式簡單說明】
圖1係PTA為未細分化之表面SEM圖。
圖2係PTA為細分化六次之表面SEM圖。
本發明的酯化反應之原料為對苯二甲酸及C6~C10醇。其中,醇組成包括2-乙基己醇(2-EH)、異壬醇、異癸醇等。以下實施例與比較例經酯化反應所製備成的可塑劑成品,依照以下評估方法,測試各項物性:氣味等級分析依氣味分析儀AlphaMOS E-NOSE Heracles II進行分析。PTA之粒徑依雷射粒徑分析儀(LS13320)進行分析。PTA樣品之比表面積以高解析度比表面積及微孔洞分析儀BET(ASAP 2020 micromeritics Surface Area and Porosity Analyzer),樣品秤重0.1~0.3g分析。
【實施例與比較例】
【實施例1】
如表一配方,先以均質機將PTA組合物細分化,(1)以對苯二甲酸(PTA)取119g,與漿體溶劑2-EH取119g相混合後以均質機(其規格:3000~6000rpm,馬力:50~60Hz)處理6次後之漿體,(2)再以外添加醇2-EH取161g清洗均質機之PTA餘料後之漿體,觸媒TIPT(四異丙基鈦酸酯)添加量0.6g,再將(1)及(2)漿體混合後及觸媒同時入料至四頸燒瓶中,通氮氣下反應溫度由180℃逐步提升至225℃,反應時間2.5小時,反應壓力1013mbar反應1.5小時後,再以-30mbar反應1小時,反應過程中必須脫除水份,反應至酸價1mgKOH/g以下時,以鹼金屬氫氧化合物之水溶液進行中和至合成反應混合物酸價0.07mgKOH/g以下時,進行蒸餾將醇類含量降至300ppm以下再進行過濾純化。
【實施例2】
如表一配方組成,先將PTA細分化,(1)以對苯二甲酸(PTA)取119g,與漿體溶劑2-EH取119g相混合後以均質機處理9次後之漿體,(2)再以外添加醇2-EH取161g清洗均質機之PTA餘料後之漿體,觸媒TIPT(四異丙基鈦酸酯)添加量0.6g,再將(1)及(2)漿體混合後及觸媒同時入料至四頸燒瓶中,通氮氣下反應溫度由180℃逐步提升至225℃,反應時間2.5小時,反應壓力1013mbar反應1.5小時後,再以-30mbar反應1小時,反應過程中必須脫除水份,反應至酸價1mgKOH/g以下時,以鹼金屬氫氧化合物之水溶液進行中和 至合成反應混合物酸價0.07mgKOH/g以下時,進行蒸餾將醇類含量降至300ppm以下再進行過濾純化。
【實施例3】
如表一配方組成,同實施例1的製法,惟PTA/2EH漿體組成比例為1:1.3,其結果如表1所示。
【實施例4】
如表一配方組成,同實施例1的製法,惟PTA/2EH漿體組成比例為1:1.5,其結果如表1所示。
【實施例5】
如表一配方組成,同實施例1的製法,惟合成原料醇類以INA(異壬醇)取代2-EH,漿體溶劑以INA取代2-EH,其結果如表1所示。
【實施例6】
如表一配方組成,同實施例2的製法,惟合成原料醇類以INA取代2-EH,漿體溶劑以INA取代2-EH,其結果如表1所示。
【實施例7】
如表一配方組成,同實施例1之製法,惟觸媒改為1.0克,其結果如表一所示。
【實施例8】
如表一配方組成,同實施例1的製法,惟PTA/2EH漿體組成比 例為1:0.8,其結果如表1所示。
【實施例9】
如表一配方組成,同實施例1的製法,惟PTA/2EH漿體組成比例為1:0.9,其結果如表1所示。
如表一配方組成,PTA(粒徑:141.2μm)不以均質機細分化,(1)取對苯二甲酸(PTA)119g,再取2-EH取280g,觸媒TIPT(四異丙基鈦酸酯)添加量0.6g,同時入料至四頸燒瓶中,通氮氣下反應溫度由180℃逐步提升至225℃,反應壓力1013mbar反應4.5小時後,再以-30mbar反應1小時,反應過程中必須脫除水份,反應至酸價1mgKOH/g以下時,以鹼金屬氫氧化合物之水溶液進行中和至合成反應混合物酸價0.07mgKOH/g以下時,進行蒸餾將醇類含量降至300ppm以下,再進行過濾純化。
【比較例2】
如表一配方組成,同比較例1的製法,惟PTA以粒徑以100.3μm取代141.2μm。
【比較例3】
如表一配方組成,同比較例1的製法,惟PTA以粒徑以120.4μm取代141.2μm。
結果討論:
1.以均質機(一段式3轉子3定子;細分化PTA,如表一之配方以2-EH/PTA或INA/PTA依1:0.8~1.5比例混合之漿體,分別細分化6、9次,再依表一之配方,補足量之2-EH或INA後進行直接酯化反應。期縮短合成時間及熱履歷,降低氣味及提升產能。
2.實施例1之PTA漿體經6次均質機處理後,PTA粒徑由原141.2減為107.3μm,比表面積增加9.3%。實施例2之PTA漿體經9次均質機處理後,PTA粒徑由原141.2減為103.2μm,比表面積增加9.9%。實施例3之PTA漿體經6次均質機處理後,PTA粒徑由原141.2減為108.6μm,比表面積增加8.87%。實施例4之PTA漿體經9次均質機處理後,PTA粒徑由原141.2減為103.2μm,比表面積增加9.79%。實施例5之PTA漿體經6次均質機處理後,PTA粒徑由原141.2減為101μm,比表面積增加5.21%。實施例6之PTA漿體經9次均質機處理後,PTA粒徑由原141.2減為82μm,比表面積增加7.23%,實施例7之PTA漿體經6次均質機處理後,PTA粒徑由原141.2減為106.5μm,比表面積增加9.47%,實施例8之PTA漿體經6次均質機處理後,PTA粒徑由原141.2減為106.2μm,比表面積增加9.3%,實施例9之PTA漿體經6次均質機處理後,PTA粒徑由 原141.2減為107.2μm,比表面積增加9.4%,上述實施例1~9,經由均質機細分化後PTA,再依表一配方進行酯化反應,其酯化時間由5小時減為2.5小時,氣味由4.5降為3級。
3.實施例製造之DOTP可塑劑,其反應效能提高一倍以上,反應時間縮短一半,且其可塑劑成品可達低氣味等級。
4.實施例6粒徑小於82μm,開始有凝集現象,致表面積增加率僅5.21%,所以不宜再細化。
Figure 107102581-A0305-02-0013-1
註:
1.漿體的組成重量比例係PTA:漿體溶劑之比例。
2.配方中醇類總量=漿體溶劑+外添加醇。
例如:實施例1之配方中醇類總量(280公克)=漿體溶劑(2EH:119公克)+外添加(2-EH:161公克)。
實施例3之配方中醇類總量(280公克)=漿體溶劑(2EH:154.7公克)+外添加(2-EH:125.3公克)。
實施例5之配方中醇類總量(310公克)=漿體溶劑(INA:119公克)+外添加(INA:191公克)。
實施例8之配方中醇類總量(280公克)=漿體溶劑(2EH:119公克)+外添加(2EH:184.8公克)。
3.表面積增加率(%)計算:均質機細分化後PTA之比表面積/PTA未細分化之比表面積(即比較例1之比表面積)×100%。
例如:實施例1之表面積增加率(%)=(0.3795-0.3472)/0.3472=9.3%。
實施例2之表面積增加率(%)=(0.3816-0.3472)/0.3472=9.9%。
其他實施例3~9及比較例1~3之表面積增加率(%)計算依此類推。
4.氣味分析等級:其等級數值愈小,表示氣味愈佳。

Claims (7)

  1. 一種提升對苯二甲酸酯可塑劑反應效能之方法,其特徵在於,以合成原料對苯二甲酸(PTA)及醇相混合後,以均質機處理6至9次以將PTA細分化,其中均質機細分化混合料至粒徑至80~110μm及增加表面積5~10%,細分化後之漿體,泵至反應槽與過量醇進行直接酯化反應生產;該方法包含:(1)PTA及C6~C10醇依重量比1:0.8~1.5相混合後,再以均質機處理6至9次後形成對苯二甲酸漿體;(2)基於對苯二甲酸酯可塑劑成品的總量,取成品總量的75~107wt%對苯二甲酸漿體與30~85wt% C6~C10醇為原料;(3)基於對苯二甲酸酯可塑劑成品的總量,取0.1~2.0wt%鈦金屬觸媒為酯化觸媒;(4)在反應壓力-30~1013mbar及反應溫度200~250℃下,進行酯化反應2~3小時;(5)完成反應後,反應混合物以含5~20wt%氫氧化物混合物的鹼金屬氫氧化物水溶液中和,直至反應混合物的酸價達0.07mgKOH/g以下時,再進行脫除過量醇、乾燥及過濾,製備成對苯二甲酸酯可塑劑成品。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觸媒為鈦金屬觸媒為:四異丙基鈦酸酯(TIPT)、四異丁基鈦酸酯(TIBT)、四(2-乙基己基)鈦酸酯(Tetra 2-Ethylhexyl Titanate,EHT)中的一種或以上。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方法,其中形成之反應水,在真空壓力下或常壓下與所用醇為共沸混合物,從反應混合物中去除。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的第1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酯化反應完成後以水蒸氣、活性碳除去觸媒。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的第1項所述之方法,其中(5)鹼金屬氫氧化物水溶液以過量使用,相當於反應混合物酸價之4~5倍。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方法,其中均質機細分化混合料至粒徑:100~110μm、表面積增加7~10%。
  7. 一種DOTP可塑劑,其係以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6項中任一項所述之方法製得。
TW107102581A 2018-01-24 2018-01-24 一種提升對苯二甲酸酯可塑劑反應效能之方法 TWI69148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102581A TWI691481B (zh) 2018-01-24 2018-01-24 一種提升對苯二甲酸酯可塑劑反應效能之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102581A TWI691481B (zh) 2018-01-24 2018-01-24 一種提升對苯二甲酸酯可塑劑反應效能之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32444A TW201932444A (zh) 2019-08-16
TWI691481B true TWI691481B (zh) 2020-04-21

Family

ID=683157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02581A TWI691481B (zh) 2018-01-24 2018-01-24 一種提升對苯二甲酸酯可塑劑反應效能之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69148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54536B (zh) * 2020-03-05 2024-08-06 王群朋 制备对苯二甲酸酯的方法
TWI740777B (zh) 2021-01-29 2021-09-21 南亞塑膠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低移行性對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可塑劑的製備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443013A (zh) * 2013-05-08 2014-11-16 Lg Chemical Ltd 酯類組成物之製備方法及樹脂組成物
TW201612152A (en) * 2014-09-24 2016-04-01 Basf Se Process for preparing terephthalic diesters with return alcohol enrichment
TWI624454B (zh) * 2017-06-19 2018-05-21 Nanya Plastics Corp Method for improving reaction efficiency of terephthalate plasticizer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443013A (zh) * 2013-05-08 2014-11-16 Lg Chemical Ltd 酯類組成物之製備方法及樹脂組成物
TW201612152A (en) * 2014-09-24 2016-04-01 Basf Se Process for preparing terephthalic diesters with return alcohol enrichment
TWI624454B (zh) * 2017-06-19 2018-05-21 Nanya Plastics Corp Method for improving reaction efficiency of terephthalate plasticize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32444A (zh) 2019-08-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08123B (zh) 60%或以上之順-二(c4-c20)烷基環己烷-1,4-二羧酸酯之製造方法
EP3395873B1 (en) Plasticizer composition and resin composition comprising same
TWI503311B (zh) 塑化劑組成物
TWI624454B (zh) Method for improving reaction efficiency of terephthalate plasticizer
TWI691481B (zh) 一種提升對苯二甲酸酯可塑劑反應效能之方法
EP3342794B1 (en) Plasticizer composition, resin composition, and preparation method for both compositions
JP6392877B2 (ja) ポリオールエステルの後処理方法
CN114989012A (zh) 一种十六碳丁酯的连续化生产工艺
US20180134652A1 (en) Method for purifying an ester compound
JP6379188B2 (ja) 2−エチルヘキサナール及び3−ヘプチルホルマートを含む混合物からの3−ヘプタノールの製造方法
CN106309509A (zh) 白桦茸多酚络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145552A (zh) 一种聚甘油乳酸酯的制备方法
JP6427787B2 (ja) デヒドロリナリルアセテートの製造方法(ii)
CN104529774B (zh) 一种柠檬酸三丁酯的制备方法
RU2528261C1 (ru) Способ получения микрокристаллической целлюлозы
EP3601206B1 (de)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r korrosionsschutzkomponente für ein gefrierschutzmittel
CN113292425A (zh) 一种对苯二甲酸二(2-丙基)庚酯的生产方法
RU2471768C2 (ru) Способ утилизации глицеринсодержащего побочного продукта производства биодизельного топлива
CN106431909A (zh) 无酸催化合成季戊四醇油酸酯的方法
JP6375811B2 (ja) 1,6−ヘキサンジオール前駆組成物の製造方法
CN113231008B (zh) 用于脂肪醇聚氧亚烷基醚产品精制的吸附剂
CN102746145B (zh) 一种甲酸乙酯的制备方法
JP2010037256A (ja) ショ糖脂肪酸エステルの製造方法
CN111040503B (zh) 一种环保型乙酸酯类涂料成膜助剂及其生产工艺系统和应用
CN107778177A (zh) 一种季戊四醇四异辛酸酯的合成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