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62953B - 內衣 - Google Patents
內衣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662953B TWI662953B TW107126388A TW107126388A TWI662953B TW I662953 B TWI662953 B TW I662953B TW 107126388 A TW107126388 A TW 107126388A TW 107126388 A TW107126388 A TW 107126388A TW I662953 B TWI662953 B TW I662953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cloth
- fabric
- base
- wearer
- muscle
- Prior art date
Links
- 239000004744 fabric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45
- 210000002435 tendon Anatomy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5
- 210000003205 muscle Anatomy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7
- 210000000689 upper leg Anatomy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0
- 210000001015 abdomen Anatomy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2
- 210000002414 leg Anatomy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1
- 210000004197 pelvis Anatomy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1
- 210000001087 myotubule Anatomy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8602 contra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10000001624 hip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10000001217 buttock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8
- 210000003141 lower extremity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6
- 239000002994 raw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3187 abdomin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10000003489 abdominal muscl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6
- 208000008035 Back Pain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08000008930 Low Back Pain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3127 kne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08000025978 Athletic injury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6010041738 Sports injury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745 diagnosi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3013 elastic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399 orthoped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958 sew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C—CORSETS; BRASSIERES
- A41C1/00—Corsets or girdles
- A41C1/02—Elastic corsets
- A41C1/04—Elastic corsets made of rubber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D—OUTERWEAR; PROTECTIVE GARMENTS; ACCESSORIES
- A41D13/00—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e.g. surgeons' gowns or garments protecting against blows or punches
- A41D13/05—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e.g. surgeons' gowns or garments protecting against blows or punches protecting only a particular body part
- A41D13/0525—Loin or waist area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D—OUTERWEAR; PROTECTIVE GARMENTS; ACCESSORIES
- A41D13/00—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e.g. surgeons' gowns or garments protecting against blows or punches
- A41D13/05—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e.g. surgeons' gowns or garments protecting against blows or punches protecting only a particular body part
- A41D13/0543—Leg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D—OUTERWEAR; PROTECTIVE GARMENTS; ACCESSORIES
- A41D2500/00—Materials for garments
- A41D2500/50—Synthetic resins or rubb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AREA)
- Corsets Or Brassieres (AREA)
- Undergarments, Swaddling Clothes, Handkerchiefs Or Underwear Materials (AREA)
- Orthopedics, Nursing, And Contraception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可將骨盆導引至正確的傾斜度的內衣。本發明提供一種穿著在穿著者身上,包括基底布料、髂腰肌布料及腿後腱布料的內衣。基底布料至少覆蓋穿著者的下腹部及大腿。髂腰肌布料與基底布料連結,單獨地或與其他布料一併形成彈性高於基底布料的部位,並以輔助肌肉纖維方向上的伸縮的力作用至穿著者的髂腰肌的方式,覆蓋髂腰肌或大腿的根部附近。腿後腱布料與基底布料連結,單獨地或與其他布料一併形成彈性高於基底布料的部位,並以輔助肌肉纖維方向上的伸縮的力作用至穿著者的腿後腱的方式,覆蓋所述腿後腱或大腿的背側。
Description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內衣(inner wear),特別是有關於一種可將骨盆導引至正確的傾斜度的內衣。
作為對骨盆進行固定而保護腰的最一般的對付腰痛的器具,已知有緊馬甲(corset)。緊馬甲可用於應急措施,具有速效性強,穿脫容易的優點。另一方面,緊馬甲有可能因自正確的穿著位置隆起而使效果降低。又,緊馬甲有可能因長期使用而反倒使肌肉力量下降,穿著者可能產生越來越需要穿著緊馬甲,而離不開的惡性循環。又,亦知有如專利文獻1的骨盆矯正用的下半身用襯衣。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註冊實用新型第3183358號公報
[發明所欲解決之課題]
然而,若骨盆周圍的肌肉力量的平衡性差,骨盆會前傾或後傾。圖1A是骨盆位於正確位置的人的示意性的骨盆附近的側視圖,圖1B是腰彎曲的人的示意性的骨盆附近的側視圖。M1表示背肌,M2表示腹肌,M3表示髂腰肌,M4表示腿後腱。在該些圖中示意性地以三角形表示的是骨盆。一般而言女性中較多見,若腹肌M2、髂腰肌M3及大腿的背側的腿後腱(hamstring)M4等骨盆周圍的肌肉弱,而背肌M1較強,則如圖1B所示骨盆會前傾。又,雖未特別圖示,但若骨盆周圍的肌肉力量的平衡性差,亦會存在骨盆後傾的情況。骨盆的前傾及後傾亦可能引起腰痛,因此其應對措施很重要,然而若如緊馬甲般僅對骨盆周圍進行保護,則效果欠佳。又,專利文獻1的下半身用襯衣亦不足以矯正骨盆的前傾及後傾。
本發明是提供一種可將骨盆導引至正確的傾斜度的內衣。 [解決課題之手段]
第1觀點的內衣是穿著在穿著者身上的內衣,包括基底布料、髂腰肌布料及腿後腱布料。所述基底布料至少覆蓋所述穿著者的下腹部及大腿。所述髂腰肌布料與所述基底布料連結,單獨地或與其他布料一併形成彈性高於所述基底布料的部位,並以輔助肌肉纖維方向上的伸縮的力作用至所述穿著者的髂腰肌的方式,覆蓋所述髂腰肌或所述大腿的根部附近。腿後腱布料與所述基底布料連結,單獨地或與其他布料一併形成彈性高於所述基底布料的部位,並以輔助肌肉纖維方向上的伸縮的力作用至所述穿著者的腿後腱的方式,覆蓋所述腿後腱或所述大腿的背側。
第2觀點的內衣如第1觀點的內衣,其中進而包括提昇(hip up)布料,所述提昇布料與所述基底布料連結,單獨地或與其他布料一併形成彈性高於所述基底布料的部位,並以提拉所述穿著者的臀部的方式覆蓋所述臀部的下部。
第3觀點的內衣如第2觀點的內衣,其中所述腿後腱布料與所述提昇布料為分別的個體。
第4觀點的內衣如第1觀點至第3觀點中任一項的內衣,其中所述腿後腱布料的高度方向上的彈性率小於水平方向上的彈性率。
第5觀點的內衣如第1觀點至第4觀點中任一項的內衣,其中所述髂腰肌布料的長邊方向沿所述大腿的根部延伸。
第6觀點的內衣如第1觀點至第5觀點中任一項的內衣,其中所述髂腰肌布料的沿所述大腿的根部的第1方向上的彈性率小於與所述第1方向正交的第2方向上的彈性率。
第7觀點的內衣如第1觀點至第5觀點中任一項的內衣,其中所述髂腰肌布料的沿所述大腿的根部的第1方向上的彈性率大於與所述第1方向正交的第2方向上的彈性率。
第8觀點的內衣如第1觀點至第7觀點中任一項的內衣,其中進而包括下腹部布料,所述下腹部布料與所述基底布料連結,單獨地或與其他布料一併形成彈性高於所述基底布料的部位,覆蓋所述穿著者的下腹部。
第9觀點的內衣如第1觀點至第8觀點中任一項的內衣,其中進而包括骨盆布料,所述骨盆布料與所述基底布料連結,單獨地或與其他布料一併形成彈性高於所述基底布料的部位,呈帶(belt)狀覆蓋所述穿著者的骨盆。
第10觀點的內衣如第1觀點至第9觀點中任一項的內衣,其中所述髂腰肌布料的彈性高於所述基底布料。
第11觀點的內衣如第1觀點至第10觀點中任一項的內衣,其中所述腿後腱布料的彈性高於所述基底布料。 [發明的效果]
根據以上的觀點,提供一種內衣,包括至少覆蓋穿著者的下腹部及大腿的基底布料、覆蓋髂腰肌或大腿的根部附近的髂腰肌布料、以及覆蓋腿後腱或大腿的背側的腿後腱布料。髂腰肌布料及腿後腱布料分別單獨地或與其他布料一併形成彈性高於基底布料的部位,分別可使輔助肌肉纖維方向上的伸縮的力作用至穿著者的髂腰肌及腿後腱。其結果為,可保持骨盆周圍的肌肉的平衡性,將骨盆導引至正確的傾斜度。
以下,一面參照圖式,一面對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的內衣進行說明。
<1.內衣的整體構成>在圖2A~圖2D中,表示本實施形態的內衣100的外觀圖。圖2A及圖2B表示穿著在穿著者身上時的內衣100的表面,前者是從穿著者的前面側觀察的圖,後者是從背面側觀察的圖。另一方面,圖2C及圖2D是以表面成為內側的方式將內衣100翻過來時的外觀圖。因此,圖2C及圖2D表示內衣100的內面,前者是從穿著者的前面側觀察的圖,後者是從背面側觀察的圖。再者,在這裏,只要未事先特別言明,則前面及背面、以及上下及左右是以穿著內衣100的狀態的穿著者為基準而定義。又,高度方向是指上下方向,水平方向是指左右方向。
如圖2A~圖2D所示,本實施形態的內衣100是一般被稱為束腹(girdle)的類型的內衣,覆蓋穿著者的下半身,更具體而言,覆蓋包含穿著者的臀部、下腹部及大腿的自腰至膝上為止的部位。內衣100包含覆蓋自腰至膝上為止的整個部位的基底布料1,並且進而包含與所述基底布料1連結的各種布料20、布料30、布料40、布料50、布料60、布料70及布料80。該些布料20、布料30、布料40、布料50、布料60、布料70及布料80對基底布料1賦予附加性的各種功能,作為補縫片,以與基底布料1重合的方式而縫製。內衣100是藉由對基底布料1及布料20、布料30、布料40、布料50、布料60、布料70及布料80的規定部位進行縫製並加以接合而製作。
布料20、布料40、布料50、布料60、布料70及布料80是具有支撐身體的規定部位的功能的支撐布料。在本實施形態中,支撐布料20、支撐布料40、支撐布料50、支撐布料60、支撐布料70及支撐布料80包含彈性高於基底布料1的原材料,緊固由支撐布料20、支撐布料40、支撐布料50、支撐布料60、支撐布料70及支撐布料80覆蓋的身體的部位。在本實施形態的內衣100中特別重要的功能是對骨盆及骨盆周圍的肌肉進行支撐,而矯正骨盆的位置的功能,可預防及改善穿著者的腰痛。
<2.各部分的構成>以下,說明構成內衣100的各種布料1、布料20、布料30、布料40、布料50、布料60、布料70及布料80。
<2-1.基底布料>基底布料1由三種布料11、布料12及布料13構成。布料11包括主要覆蓋右臀部、右下腹部及右大腿的右身部11R,以及主要覆蓋左臀部、左下腹部及左大腿的左身部11L,布料11R及布料11L具有左右對稱的形狀。
布料12是覆蓋下腹部的左右中央附近的布料,呈大致倒梯形。布料12的梯形的底部所對應的左右的邊緣12L及邊緣12R分別與左身部11L及右身部11R的前面側的邊緣的上部縫合。布料13是覆蓋襠部的布料,呈大致矩形狀。布料13的一邊所對應的邊緣與布料12的底邊所對應的邊緣12D縫合。又,布料13的其他兩邊所對應的邊緣在布料12的下方,分別與左身部11L及右身部11R的前面側的邊緣的上下中央部縫合。此外,將左身部11L及右身部11R的背面側的邊緣的上部彼此加以相互縫合。由此,形成覆蓋臀部及下腹部的筒狀的部位。
將右身部11R的前面側的邊緣的下部與背面側的邊緣的下部加以縫合。由此,形成穿著者的右腳穿過,而覆蓋右大腿的筒狀部位。同樣地,將左身部11L的前面側的邊緣的下部與背面側的邊緣的下部加以縫合。由此,形成穿著者的左腳穿過,而覆蓋左大腿的筒狀部位。再者,布料13的剩下的一邊所對應的邊緣與左身部11L及右身部11R的背面側的邊緣的上下中央部縫合。
如以上所述,若將右身部11R及左身部11L、以及布料12及布料13的四塊布料全部加以連結,則形成束腹的形狀的基底布料1。再者,在本實施形態中,構成基底布料1的該些四塊布料11R、布料11L、布料12及布料13全部包含相同的原材料,富有上下方向及左右方向上的伸縮性。其結果為,基底布料1構成為當穿著者穿著內衣100時,以適度的壓迫力,與穿著者的臀部、下腹部及大腿緊密貼合。
<2-2.下腹部布料>布料20是覆蓋下腹部的左右中央附近的布料,為雙層構造。在圖3A及圖3B中分別表示構成雙層構造的布料20的兩塊布料20A及布料20B。以下,將該些布料20A及布料20B稱為下腹部布料。下腹部布料20A及下腹部布料20B具有與基底布料1中所含的覆蓋下腹部的左右中央附近的布料12大致相同的形狀,呈大致倒梯形。下腹部布料20A及下腹部布料20B與布料12相互重合成三層構造,且將三塊布料20A、布料20B及布料12的外周彼此加以縫合。更具體而言,使下腹部布料20B與布料12的內側(穿著者側)重合,進而使下腹部布料20A與下腹部布料20B的內側(穿著者側)重合。即,下腹部布料20B是封閉在布料12與下腹部布料20A之間的中布。下腹部布料20A及下腹部布料20B是縫在內衣100的內側,故而不會影響外觀。
在本實施形態中,兩塊下腹部布料20A及下腹部布料20B在上下方向及左右方向上均包含彈性高於基底布料1的原材料,進而包含彼此相同的原材料。但是,該些下腹部布料20A及下腹部布料20B的伸縮性的配向不同。若更具體地進行說明,則在圖3A及圖3B中,分別表示有沿上下方向及左右方向延伸的箭頭,該些箭頭表示彈性率最低的方向。如該些圖3A及圖3B所示,在本實施形態中,下腹部布料20A及下腹部布料20B是以最富伸縮性的方向彼此正交的方式而配向。在本實施形態中,下腹部布料20A在上下方向上最容易伸縮,下腹部布料20B在左右方向上最容易伸縮。但是,所述伸縮方向上的配向亦可為相反。再者,在圖2C及圖2D中,亦表示與圖3A及圖3B相同的箭頭,該些箭頭亦表示彈性率最低的方向。
以上的結果為,下腹部布料20A及下腹部布料20B構成為當穿著者穿著內衣100時,以較基底布料1更強的壓迫力,與穿著者的下腹部緊密貼合。因此,下腹部布料20A及下腹部布料20B可使壓迫力作用至穿著內衣100的穿著者的腹肌M2,而勒緊腹肌及其周圍。在圖1A及圖1B中,表示了腹肌M2的位置。如由該些圖1A及圖1B所知,下腹部布料20A及下腹部布料20B對腹肌M2的勒緊例如可帶來向上拉扯腰彎曲的人的前傾的骨盆的前面側的效果。
<2-3.襠部布料>布料30是覆蓋襠部的布料。以下,將布料30稱為襠部布料。襠部布料30具有與基底布料1中所含的覆蓋襠部的布料13大致相同的形狀,呈大致矩形狀。襠部布料30與布料13相互重合成雙層構造,且將兩塊布料30及13的外周彼此加以縫合。更具體而言,襠部布料30與布料13的內側(穿著者側)重合。因此,襠部布料30是縫在內衣100的內側,故而不會影響外觀。
<2-4.橡膠帶(gum tape)>布料40是細長的橡膠帶(以下,對橡膠帶亦標註符號40),在基底布料1的最上部,以沿腰周圍繞一圈的方式延伸。橡膠帶40與基底布料1的最上部相互重合成雙層構造,在橡膠帶40的短邊方向上的兩端(上下端)分別沿長邊方向而縫合。又,在長邊方向上的兩端亦分別沿短邊方向而縫合。橡膠帶40與基底布料1的內側(穿著者側)重合。因此,橡膠帶40是縫在內衣100的內側,故而不會影響外觀。
在本實施形態中,橡膠帶40在上下方向及左右方向上均包含彈性高於基底布料1的原材料。在本實施形態中,橡膠帶40在長邊方向(左右方向)上最容易伸縮。因此,當穿著者穿脫內衣時,內衣100的腰周圍的部分可容易地越過臀部的隆起部等,使穿脫變得容易。又,橡膠帶40在穿著者穿著內衣100時,以較基底布料1更強的壓迫力,與穿著者的腰周圍緊密貼合,故可防止穿著時的內衣100的偏移。
<2-5.骨盆布料>布料50是呈帶狀覆蓋骨盆的包含網狀橡膠(mesh gum)的布料。以下,將布料50稱為骨盆布料。骨盆布料50包含布料50L及布料50R,布料50L及布料50R具有左右對稱的形狀。布料50L是主要覆蓋骨盆的左側的布料,布料50R是主要覆蓋骨盆的右側的布料,布料50L及布料50R是兩塊為一組,覆蓋骨盆周圍大概一圈。骨盆布料50L及骨盆布料50R分別與基底布料1中所含的左身部11L及右身部11R的覆蓋骨盆周圍的部位,以構成雙層構造的方式而重合,在骨盆布料50L及骨盆布料50R的短邊方向上的兩端(上下端)分別沿長邊方向而縫合。又,在長邊方向上的兩端亦分別沿短邊方向縫合。骨盆布料50L及骨盆布料50R與基底布料1的外側重合。
在本實施形態中,骨盆布料50L及骨盆布料50R在上下方向及左右方向上均包含彈性高於基底布料1的原材料,進而包含彼此相同的原材料。在本實施形態中,骨盆布料50L及骨盆布料50R在長邊方向(左右方向)上最容易伸縮。因此,當穿著者穿脫內衣時,內衣100的腰周圍的部分可容易地越過臀部的隆起部等,使穿脫變得容易。
又,以上的結果為,骨盆布料50L及骨盆布料50R構成為當穿著者穿著內衣100時,以較基底布料1更強的壓迫力,與穿著者的骨盆周圍緊密貼合。因此,可防止穿著時的內衣100的偏移。此外,骨盆布料50R及骨盆布料50L使緊固力作用至內衣100的穿著者的骨盆,故可以束緊的方式對骨盆進行支撐。
<2-6.髂腰肌布料>布料60是覆蓋髂腰肌M3或大腿的根部附近的細長的布料。以下,將布料60稱為髂腰肌布料。布料60包含布料60L及布料60R,布料60L及布料60R具有左右對稱的形狀。布料60L是主要覆蓋髂腰肌M3或大腿的根部附近的左側的布料,布料60R是主要覆蓋髂腰肌M3或大腿的根部附近的右側的布料。髂腰肌布料60L及髂腰肌布料60R分別與基底布料1中所含的左身部11L及右身部11R的覆蓋髂腰肌M3或大腿的根部附近的部位,以構成雙層構造的方式而重合,在髂腰肌布料60L及髂腰肌布料60R的短邊方向上的兩端分別沿長邊方向而縫合。又,在長邊方向上的兩端亦分別沿短邊方向而縫合。由於以上所述,故髂腰肌布料60L及髂腰肌布料60R分別是以其長邊方向沿左右的大腿的根部延伸的方式而縫合。更準確而言,在本實施形態中,髂腰肌布料60與大腿的根部的線條大致平行地,在與所述線條相離數厘米的位置上延伸。髂腰肌布料60L及髂腰肌布料60R與基底布料1的內側(穿著者側)重合。因此,髂腰肌布料60L及髂腰肌布料60R是縫在內衣100的內側,故而不會影響外觀。
在本實施形態中,髂腰肌布料60L及髂腰肌布料60R在上下方向及左右方向上均包含彈性高於基底布料1的原材料,進而包含彼此相同的原材料。因此,構成為當穿著者穿著內衣100時,以較基底布料1更強的壓迫力,在穿著者的大腿的根部的附近與和大腿的根部大致平行地延伸的部位緊密貼合。其結果為,髂腰肌布料60L及髂腰肌布料60R可在內衣100的穿著者的大腿的根部附近,使輔助肌肉纖維方向上的伸縮的力作用至存在於身體內部的髂腰肌M3,而勒緊髂腰肌M3及其周圍。在圖1A及圖1B中,表示了髂腰肌M3的位置。如由該些圖1A及圖1B所知,髂腰肌布料60L及髂腰肌布料60R對髂腰肌M3的勒緊例如可帶來向上拉扯腰彎曲的人的前傾的骨盆的前面側的效果。
又,在本實施形態中,如圖2C所示,髂腰肌布料60L及髂腰肌布料60R在長邊方向上最容易伸縮,沿大腿的根部的線條的長邊方向上的彈性率小於與大腿的根部的線條正交的短邊方向上的彈性率,從而在短邊方向上難以伸縮。但是,亦可將髂腰肌布料60L及髂腰肌布料60R設為在短邊方向上最容易伸縮,短邊方向上的彈性率小於長邊方向上的彈性率,從而在長邊方向上難以伸縮的構成。在所有情況下,髂腰肌布料60L及髂腰肌布料60R均可沿大腿的根部的線條,即,大致沿髂腰肌M3所延伸的方向,使強大的輔助肌肉纖維方向上的伸縮的力作用至髂腰肌M3。
<2-7.提昇布料>布料70是以提拉臀部的方式覆蓋臀部的下部的稍細長的布料。以下,將布料70稱為提昇布料。布料70包含布料70L及布料70R,布料70L及布料70R具有左右對稱的形狀。布料70L是主要覆蓋臀部的左側的下部的布料,布料70R是主要覆蓋臀部的右側的下部的布料。提昇布料70L及提昇布料70R分別與基底布料1中所含的左身部11L及右身部11R的覆蓋臀部的下部的部位,以構成雙層構造的方式而重合,在提昇布料70L及提昇布料70R的短邊方向上的兩端分別沿長邊方向而縫合。又,在長邊方向上的兩端亦分別沿短邊方向而縫合。由於以上所述,故提昇布料70L及提昇布料70R分別是以其長邊方向沿臀部的下部延伸的方式而縫合。提昇布料70L及提昇布料70R與基底布料1的內側(穿著者側)重合。因此,提昇布料70L及提昇布料70R是縫在內衣100的內側,故而不會影響外觀。
在本實施形態中,提昇布料70L及提昇布料70R在上下方向及左右方向上均包含彈性高於基底布料1的原材料,進而包含彼此相同的原材料。因此,構成為當穿著者穿著內衣100時,以較基底布料1更強的壓迫力,與穿著者的臀部的下部緊密貼合。其結果為,提昇布料70L及提昇布料70R以使提拉穿著內衣100的穿著者的臀部的下部的力作用至所述臀部的下部,且固定提拉的狀態的方式支撐臀部。
又,在本實施形態中,提昇布料70L及提昇布料70R在短邊方向(大致上下方向)上最容易伸縮。即,長邊方向(大致左右方向)上的彈性率大於短邊方向上的彈性率,從而難以伸縮。其結果為,提昇布料70L及提昇布料70R可沿左右方向,使強大的壓迫力作用至臀部的下部,從而對臀部的下部進行提拉。
<2-8.腿後腱布料>布料80是覆蓋腿後腱M4或大腿的背側的稍細長的布料。以下,將布料80稱為腿後腱布料。布料80包含布料80L及布料80R,布料80L及布料80R具有左右對稱的形狀。布料80L是主要覆蓋左腳的腿後腱M4或大腿的背側的布料,布料80R是主要覆蓋右腳的腿後腱M4或大腿的背側的布料。腿後腱布料80L及腿後腱布料80R分別與基底布料1中所含的左身部11L及右身部11R的覆蓋腿後腱M4或大腿的背側的部位,以構成雙層構造的方式而重合,在腿後腱布料80L及腿後腱布料80R的短邊方向上的兩端分別沿長邊方向而縫合。腿後腱布料80L及腿後腱布料80R與基底布料1的內側(穿著者側)重合。因此,腿後腱布料80L及腿後腱布料80R是縫在內衣100的內側,故而不會影響外觀。
在本實施形態中,腿後腱布料80L及腿後腱布料80R在上下方向及左右方向上均包含彈性高於基底布料1的原材料,進而包含彼此相同的原材料。因此,腿後腱布料80L及腿後腱布料80R構成為當穿著者穿著內衣100時,以較基底布料1更強的壓迫力,與穿著者的大腿的背側緊密貼合。其結果為,腿後腱布料80L及腿後腱布料80R可在穿著內衣100的穿著者的大腿的背側,使輔助肌肉纖維方向上的伸縮的力作用至存在於身體內部的腿後腱M4,而勒緊腿後腱及其周圍。在圖1A及圖1B中,表示了腿後腱M4的位置。如由該些圖1A及圖1B所知,腿後腱布料80L及腿後腱布料80R對腿後腱M4的勒緊例如可帶來向下拉扯腰彎曲的人的前傾的骨盆的背面側的效果。
又,如圖2D所示,在本實施形態中,在腿後腱布料80L及腿後腱布料80R的上方,分別存在提昇布料70L及提昇布料70R,如上所述,利用提昇布料70L及提昇布料70R將臀部固定在適當的位置。其結果為,使腿後腱布料80L及腿後腱布料80R與大腿的背側確實地對準。特別是在本實施形態中,腿後腱布料80L及腿後腱布料80R與提昇布料70L及提昇布料70R為分別的個體,腿後腱布料80L及腿後腱布料80R的上部與提昇布料70L及提昇布料70R的下部連結,故而以上的對準的效果顯著。
此外,在本實施形態中,腿後腱布料80L及腿後腱布料80R的長邊方向(大致上下方向)上的彈性率小於短邊方向(大致左右方向)上的彈性率,從而在長邊方向上最容易伸縮。其結果為,腿後腱布料80L及腿後腱布料80R難以沿腿後腱M4所延伸的上下方向阻礙腿後腱M4的伸縮,從而可使腿後腱M4的肌肉力量適度地發揮出來。
<3.特徵>根據所述實施形態,提供一種包括具有束腹的形狀的基底布料1的內衣100。在基底布料1上,縫製有呈帶狀覆蓋骨盆周圍的高彈性的骨盆布料50。因此,藉由骨盆布料50的緊固力,可對內衣100的穿著者的骨盆以緊固而固定的方式進行支撐。又,在基底布料1上,進而縫製有覆蓋髂腰肌M3或大腿的根部附近的髂腰肌布料60、以及覆蓋腿後腱M4或大腿的背側的腿後腱布料80,該些布料60及布料80的彈性亦高於基底布料1。因此,可使輔助肌肉纖維方向上的伸縮的力作用至內衣100的髂腰肌M3及腿後腱M4。其結果為,可保持骨盆周圍的肌肉的平衡性,將骨盆導引至正確的傾斜度。又,藉由進而縫在基底布料1上的下腹部布料20A及下腹部布料20B,亦可使壓迫力作用至腹肌M2,而勒緊腹肌M2及其周圍,藉此將骨盆導引至正確的傾斜度。
<4.變形例>以上,已說明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但本發明並不限定於所述實施形態,在未脫離其主旨的範圍內,可進行各種變更。例如,可進行以下的變更。又,以下的變形例的主旨可適當加以組合。
<4-1>在所述實施形態中,內衣100的基底布料1是設為束腹的形狀,但亦可設為如褲腿套或全身緊身連衫褲的形狀。
<4-2>在所述實施形態中,是使內衣100的基底布料1與各種布料20、布料30、布料40、布料50、布料60、布料70及布料80重合,但亦可在布料20、布料30、布料40、布料50、布料60、布料70及布料80的至少一部分所存在的地方不存在基底布料1,而以補丁的方式與基底布料1連結。
<4-3>在所述實施形態中,是將各種支撐布料20、支撐布料40、支撐布料50、支撐布料60、支撐布料70及支撐布料80設為高於基底布料1的彈性,但支撐布料20、支撐布料40、支撐布料50、支撐布料60、支撐布料70及支撐布料80中的至少一者的彈性亦可不高於基底布料1。在所述情況下,支撐布料20、支撐布料40、支撐布料50、支撐布料60、支撐布料70及支撐布料80亦只要單獨地或藉由與其他布料(典型而言,基底布料1)重合而與所述布料一併形成彈性高於基底布料1的部位,即可發揮如上所述的支撐身體的規定部位的功能。 [實施例]
準備如下的內衣作為實施例:除了設為使髂腰肌布料60L及髂腰肌布料60R在長邊方向上最難以伸縮,在短邊方向上最容易伸縮的構成的方面以外,均與所述實施形態的內衣100同樣。然後,讓骨盆角度為12.2°的受試者穿著實施例的內衣後,骨盆角度改善至10°。再者,骨盆角度適當的是8°~10°,在這裏,是利用與「整形外科與運動損傷診察手冊」(查德斯塔基(Chad Starkey)等人著,美國國家學術出版社(National Academies Press,NAP),2012年)的89頁所記載的「測角器檢查 骨盆位的評估」同樣的方法來測定。因此,實施例的內衣的骨盆矯正效果已得到確認。
1:基底布料 11、12、13:布料 11L:左身部(布料) 11R:右身部(布料) 12D、12L、12R:邊緣 20:支撐布料(布料) 20A、20B:下腹部布料(布料) 30:襠部布料(布料) 40:橡膠帶(布料、支撐布料) 50:骨盆布料(布料、支撐布料) 50L、50R:骨盆布料(布料) 60:髂腰肌布料(布料、支撐布料) 60L、60R:髂腰肌布料(布料) 70:提昇布料(布料、支撐布料) 70L、70R:提昇布料(布料) 80:腿後腱布料(布料、支撐布料) 80L、80R:腿後腱布料(布料) 100:內衣
圖1A是骨盆位於正確位置的人的示意性的骨盆附近的側視圖。 圖1B是腰彎曲的人的示意性的骨盆附近的側視圖。 圖2A是表示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的內衣的前面側的表面的外觀圖。 圖2B是表示圖2A的內衣的背面側的表面的外觀圖。 圖2C是表示圖2A的內衣的前面側的內面的外觀圖。 圖2D是表示圖2A的內衣的背面側的內面的外觀圖。 圖3A是下腹部布料的展開圖。 圖3B是另一塊下腹部布料的展開圖。
Claims (11)
- 一種內衣,穿著在穿著者身上,所述內衣包括:基底布料,至少覆蓋所述穿著者的下腹部及大腿;髂腰肌布料,與所述基底布料連結,單獨地或與所述基底布料一併形成彈性高於所述基底布料的部位,並以輔助肌肉纖維方向上的伸縮的力作用至所述穿著者的髂腰肌的方式,覆蓋所述髂腰肌或所述大腿的根部附近;以及腿後腱布料,與所述基底布料連結,單獨地或與所述基底布料一併形成彈性高於所述基底布料的部位,並以輔助肌肉纖維方向上的伸縮的力作用至所述穿著者的腿後腱的方式,覆蓋所述腿後腱或所述大腿的背側;並且所述腿後腱布料的長邊方向沿所述腿後腱的長邊方向大致朝上下方向延伸。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內衣,包括:提昇布料,與所述基底布料連結,單獨地或與所述基底布料一併形成彈性高於所述基底布料的部位,以提拉所述穿著者的臀部的方式覆蓋所述臀部的下部。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內衣,其中所述腿後腱布料與所述提昇布料為分別的個體。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3項中任一項所述的內衣,其中所述腿後腱布料的高度方向上的彈性率小於水平方向上的彈性率。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3項中任一項所述的內衣,其中所述髂腰肌布料的長邊方向沿所述大腿的根部延伸。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3項中任一項所述的內衣,其中所述髂腰肌布料的沿所述大腿的根部的第1方向上的彈性率小於與所述第1方向正交的第2方向上的彈性率。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3項中任一項所述的內衣,其中所述髂腰肌布料的沿所述大腿的根部的第1方向上的彈性率大於與所述第1方向正交的第2方向上的彈性率。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3項中任一項所述的內衣,包括:下腹部布料,與所述基底布料連結,單獨地或與所述基底布料一併形成彈性高於所述基底布料的部位,覆蓋所述穿著者的下腹部。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3項中任一項所述的內衣,包括:骨盆布料,與所述基底布料連結,單獨地或與所述基底布料一併形成彈性高於所述基底布料的部位,呈帶狀覆蓋所述穿著者的骨盆。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3項中任一項所述的內衣,其中所述髂腰肌布料的彈性高於所述基底布料。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3項中任一項所述的內衣,其中所述腿後腱布料的彈性高於所述基底布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7-209853 | 2017-10-30 | ||
JP2017209853A JP6353150B1 (ja) | 2017-10-30 | 2017-10-30 | インナーウェア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916867A TW201916867A (zh) | 2019-05-01 |
TWI662953B true TWI662953B (zh) | 2019-06-21 |
Family
ID=627799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7126388A TWI662953B (zh) | 2017-10-30 | 2018-07-30 | 內衣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6353150B1 (zh) |
KR (1) | KR101983948B1 (zh) |
TW (1) | TWI662953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20176335A (ja) * | 2019-04-15 | 2020-10-29 | 株式会社銀座プルミエ | 頻尿改善用下着 |
EP3997994A4 (en) * | 2020-01-28 | 2022-11-23 | Asahi Kasei Kabushiki Kaisha | UNDERWEAR GARMENT |
JP7262860B1 (ja) | 2022-06-18 | 2023-04-24 | 株式会社ホスピタリティホールディングス | 反り腰防止用アンダーウェア |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0527561B1 (ko) * | 2000-12-11 | 2005-11-09 | 가부시키가이샤 와코르 | 의복 |
JP4185340B2 (ja) | 2002-09-20 | 2008-11-26 | 株式会社ワコール | 股付き矯正衣類 |
JP2006322121A (ja) | 2005-05-20 | 2006-11-30 | Keio Gijuku | 下肢部保護衣料 |
JP2008223154A (ja) * | 2007-03-08 | 2008-09-25 | Maruten Tenmaya:Kk | 骨盤サポート用下衣 |
JP5661405B2 (ja) * | 2010-09-30 | 2015-01-28 | 小林製薬株式会社 | ガードル |
JP5038537B1 (ja) * | 2012-01-24 | 2012-10-03 | マキクリエイション株式会社 | 姿勢改善ガードル |
JP3183358U (ja) | 2013-02-25 | 2013-05-16 | 株式会社新和 | 骨盤矯正用パンツ |
KR20170011461A (ko) * | 2015-07-23 | 2017-02-02 | 고진호 | 태권도용 타이즈 |
JP6581445B2 (ja) * | 2015-09-08 | 2019-09-25 | 株式会社タムラ | 骨盤矯正用ガードル |
-
2017
- 2017-10-30 JP JP2017209853A patent/JP6353150B1/ja active Active
-
2018
- 2018-07-30 TW TW107126388A patent/TWI662953B/zh active
- 2018-08-27 KR KR1020180100560A patent/KR101983948B1/ko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6353150B1 (ja) | 2018-07-04 |
KR20190049431A (ko) | 2019-05-09 |
KR101983948B1 (ko) | 2019-05-29 |
TW201916867A (zh) | 2019-05-01 |
JP2019081974A (ja) | 2019-05-3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9161854B2 (en) | Postpartum abdominal support | |
JP4861073B2 (ja) | 痩身衣類 | |
TWI662953B (zh) | 內衣 | |
JP2018076628A (ja) | 腰用サポーター | |
KR101425597B1 (ko) | 체형 보정 기능을 가지는 의류 | |
JP3605808B1 (ja) | ヒップアップ用スラックス | |
JP6581445B2 (ja) | 骨盤矯正用ガードル | |
JP4953670B2 (ja) | 姿勢補整用下着 | |
JP5004676B2 (ja) | 男性用下着 | |
JP3207099B2 (ja) | 体形補整機能を有する被服 | |
JP5592871B2 (ja) | 腰用サポーター | |
JP3161713U (ja) | 骨盤サポート下着 | |
JP5544657B2 (ja) | ガードル | |
JP3094168U (ja) | 補正下着 | |
JP7570652B1 (ja) | ボトム衣類 | |
JP3196944U (ja) | 下着 | |
JP3235294U (ja) | 下肢用衣料 | |
CN219719790U (zh) | 一种加强显瘦收腹裤 | |
KR102662101B1 (ko) | 협소 부위용 체형보정밴드와 이를 구비하는 의류 | |
JP6422670B2 (ja) | 体型補整衣類 | |
CN209047470U (zh) | 一种亲肤收腹内裤 | |
JP3164052U (ja) | 骨盤矯正ガードル | |
WO2005029987A1 (ja) | ヒップアップ用スラックス | |
CA2990365C (en) | Compression shorts | |
JP2008303518A (ja) | 臀部のふた山を作って、強力に補正しても苦しくないガード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