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43611B - 按摩機 - Google Patents
按摩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643611B TWI643611B TW103116841A TW103116841A TWI643611B TW I643611 B TWI643611 B TW I643611B TW 103116841 A TW103116841 A TW 103116841A TW 103116841 A TW103116841 A TW 103116841A TW I643611 B TWI643611 B TW I643611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main body
- width direction
- massage
- rotation
- treatment
- Prior art date
Links
Landscapes
- Massaging Devices (AREA)
- Percussion Or Vibration Massage (AREA)
Abstract
本發明的按摩機能夠對腰部側面至臀部側面的施療部施加有效的按摩;本發明的按摩機(1)呈U字型形狀且具備內置有驅動部(2)的主體部(3)和從主體部(3)的左右方向兩端起呈支腳狀地延伸的一對延設部(4),該按摩機(1)構成為:一對延設部(4)在驅動部(2)的驅動力的作用下在寬度方向上相互靠近或遠離,從而能夠對位於一對延設部(4)之間的施療對象施加擠壓按摩。
Description
本發明是關於對使用者的腰部至臀部進行按摩的按摩機。
作為對使用者的腰部等進行按摩的按摩機,存在有日本專利特開2013-75113號公報(其圖5)中公開的按摩機。在日本專利特開2013-75113號公報(其圖5)中,公開了內置有按摩機的坐墊,其中,該按摩機能夠與使用者身體表面的形狀相對應地在較大範圍內進行按摩,並且能夠得到豐富多樣的揉捏放鬆效果。
使用日本專利特開2013-75113號公報(其圖5)中公開的坐墊式按摩機或許能夠某種程度地按摩腰部。但是,對於希望按摩臀部或腰部側面的使用者來說,該按摩機無法實現所期望的按摩。
本發明是有鑒於上述問題點而完成的,其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能夠對使用者的腰部至臀部進行按摩的按摩機,尤其是能夠對腰部側面至臀部側面的施療部(施療對象)進行按摩的按摩機。
為了達成上述目的,本發明中採用下述技術性手段。
本發明的按摩機,係呈U字型形狀,並且具備:內置有驅動部的主體部和一對延設部,該一對延設部從所述主體部的左右方向兩端起呈支腳狀地延伸,所述按摩機的特徵在於,其被構成為:所述一對延設部,藉由所述驅動部的驅動力的作用下,於寬度方向上相互靠近或遠離,從而能夠對位於所述一對延設部之間的施療對象施加擠壓按摩。
另外,較佳為在所述主體部中配置有:軸心朝向寬度方向的旋轉軸、旋轉驅動所述旋轉軸的驅動部、以及將所述旋轉軸的旋轉運動轉換為所述一對延設部的靠近或遠離動作的轉換部;並以所述延設部的前端部比所述旋轉軸的軸端更加朝向寬度方向外側突出的方式來使所述延設部安裝在轉換部上。
另外,較佳為在所述主體部的寬度方向中央部配置有旋轉驅動旋轉軸的驅動部,並使所述旋轉軸從所述驅動部起以朝向寬度方向的方式延伸設置,所述旋轉軸的兩端由軸承部所支撐,在所述驅動部與所述軸承部之間設有轉換
部,所述按摩機被配置為:所述延設部的基端部為連接在所述轉換部上,並以使所述延設部的前端部比所述軸承部更加朝向寬度方向外側突出。
另外,較佳為所述延設部的前端部被形成為對使用者的施療部施加擠壓按摩的施療體。
另外,較佳為所述轉換部具有:旋轉凸台部,其被固定在所述旋轉軸,並且,在所述旋轉凸台部的周緣形成有相對於旋轉軸傾斜且呈環狀的凸輪面;環狀嵌合部,其以滑動自如的方式嵌在所述旋轉凸台部的周緣;以及轉動限制部,其用於限制所述環狀嵌合部與所述旋轉凸台部一同轉動,所述延設部的基端部固定在所述環狀嵌合部上。
另外,較佳為在所述主體部設有與所述延設部不同的施療部件,所述施療部件被設置為從所述主體部起朝向與所述延設部的延伸方向相同的方向突出。
另外,較佳為所述施療部件的前端部設有施療元件,所述施療部件的基端部固定在所述環狀嵌合部上。
另外,較佳為該按摩機具有以緩衝性的材料覆蓋的主體部和一對延設部的覆蓋結構,所述覆蓋結構的背面側被形成為U字型的圓弧狀。
根據本發明的按摩機,可以對於使用者的腰部側面至臀部側面的施療部施加有效的按摩。
1‧‧‧按摩機
2‧‧‧驅動部
3‧‧‧主體部
4‧‧‧延設部
6‧‧‧後部殼體
7‧‧‧旋轉軸
8‧‧‧轉換部
10‧‧‧蝸輪
11‧‧‧內側軸承部
12‧‧‧外側軸承部
13L、13R‧‧‧左、右側的旋轉凸台部
14L、14R‧‧‧左、右側的傾斜凸輪部
15L、15R‧‧‧左、右側的環狀嵌合部
16L、16R‧‧‧左、右側的施療部件
17‧‧‧轉動限制機構
18‧‧‧限制突起
19‧‧‧限制溝槽
20‧‧‧施療體
21‧‧‧保護部
22‧‧‧波紋狀突起
23‧‧‧止擋機構
圖1是表示本實施方式的按摩機的使用形態的立體圖。
圖2是表示本實施方式的按摩機的外觀的立體圖。
圖3是表示本實施方式的按摩機的內部結構的立體圖。
圖4是表示本實施方式的按摩機的內部結構的俯視圖。
圖5是從前方觀察本實施方式的按摩機的內部機構時的圖。
圖6是圖5中的A-A線剖面圖(底部剖面圖)。
圖7是表示轉動限制機構的結構的圖。
以下,根據附圖對本發明的按摩機的實施方式進行說明。
以下,以圖2等之紙面中所示的前後方向、左右方向(寬度方向)、上下方向對按摩機1進行說明。這些方向是與由如圖1所示那樣佩戴按摩機1的使用者U所觀察到的前後方向、左右方向、上下方向一致。
如圖1所示,本實施方式的按摩機1,係構成為:使用者U藉由將按摩機1圍掛在自己的腰部,從而將其佩戴在自己的腰部周圍。具體來說,該按摩機1為帶狀體,並且在俯視時呈英文字母的U字(或者C字)形狀,即,
帶狀體的長度方向兩端側朝向前方而其長度方向中間側朝向後方大幅鼓起地呈彎曲形狀。亦即,使用者U藉由將腰部插入該彎曲部分來佩戴該按摩機1。並且,該按摩機1構成為:按摩機1的寬度方向兩端側(後述的「延設部4」)為朝向前方延伸至使用者U身體的側部,並從左右兩側擠壓腰部側面或臀部側面等施療部(施療對象)(朝向圖1或圖2中黑色箭頭所示的方向進行擠壓),藉此對上述施療部進行按摩。
具體來說,如圖3~圖7所示,該按摩機1,係構成為:具備內置有驅動部2的主體部3和從主體部3的左右兩端起呈支腳狀延伸的一對延設部4、4,並利用主體部3所產生的驅動力使一對延設部4、4朝向擠壓方向(圖3中的箭頭方向)擺動。
接著,首先對構成按摩機1的主體部3和延設部4進行說明。
如圖3、圖5所示,主體部3是藉由將前部殼體(未圖示)和後部殼體6嵌合而構成。後部殼體6被形成為從前面觀察時呈倒T字狀,嵌在後部殼體6的大致中央位置處的前部殼體被形成為從前面觀察時呈I字狀。
在主體部3內部的下側部位,以貫穿前部殼體內部的方式配置有軸心朝向寬度方向(水平方向)的旋轉軸7。另外,在該旋轉軸7的左右兩側設有轉換部8,該轉換部8將旋轉軸7的旋轉運動轉換成一對延設部4、4的靠近或遠離動作。再者,在主體部3內部的上側部位,設有旋
轉驅動上述旋轉軸7的驅動部2(電動馬達)。
驅動部2具有驅動軸朝向下方的電動馬達。在該驅動軸的前端配置有用於使旋轉軸7旋轉的蝸桿(省略圖示)。
如圖5、圖6中詳細所示,在旋轉軸7的左右方向中央部,設有與上述蝸桿嚙合的蝸輪10,在蝸輪10的兩側設有支撐旋轉軸7的軸承部(內側軸承部11)。另外,旋轉軸7的左右兩端分別由軸承部(外側軸承部12)所支撐,在內側軸承部11與外側軸承部12之間設有轉換部8。
蝸輪10係以能夠與旋轉軸7一同轉動之方式被固定在旋轉軸7上,由此,成為在使驅動軸旋轉時旋轉軸7也進行旋轉之構成。
轉換部8用於將旋轉軸7的旋轉運動轉換成延設部4的擠壓運動(擺動運動),其將旋轉軸7的旋轉運動傳遞至一對延設部4、4,從而使一對延設部4、4成為相互靠近或遠離之構成。該轉換部8設置於旋轉軸7的左側及右側的端部,並且設有與該旋轉軸7呈一體旋轉的旋轉凸台部13L、13R。
左右兩側的旋轉凸台部13L、13R分別是在與旋轉軸7的軸心同心的軸上形成為圓筒狀的部件,並且被安裝為與旋轉軸7呈一體旋轉。於該旋轉凸台部13L、13R的外周面,形成有:在相對於旋轉軸7的軸心呈傾斜的軸上形成為圓筒狀之環狀的傾斜凸輪面14L、14R,並且,在該
傾斜凸輪面14L、14R上,從外側以旋轉自如的方式嵌有環狀嵌合部15L、15R。
該傾斜凸輪面14L、14R,其傾斜方向相對於旋轉軸7的軸心,在左側旋轉凸台部13L和右側旋轉凸台部13R互不相同。例如,當左側旋轉凸台部13L的傾斜凸輪面14L為朝向寬度方向右側傾斜時,則右側旋轉凸台部13R的傾斜凸輪面14R為朝向寬度方向左側傾斜,並且,傾斜凸輪面14L、14R各自相互進行左右對稱的動作。
環狀嵌合部15L、15R是能夠將傾斜凸輪面14L、14R嵌入其內部的環狀部件,並設有左右一對,該左右一對的環狀嵌合部15L、15R能夠以相對旋轉自如的方式外嵌在左右旋轉凸台部13L、13R的各傾斜凸輪面14L、14R。在環狀嵌合部15L、15R外周面的上側位置設有一對施療部件16L、16R,該一對施療部件16L、16R對位在與延設部4不同位置的施療對象,例如背部或腰部等施療對象進行揉捏按摩,。另外,在本實施方式的按摩機1中,一對施療部件16L、16R被設置為與延設部4同樣地朝向主體部3的前方外側突出,並且朝向與延設部4的延伸方向相同的方向延伸。在施療部件16L、16R的前端,安裝有球狀的按摩球(施療元件)。
如圖6、圖7所示,在環狀嵌合部15的後端側,設有轉動限制機構17,該轉動限制機構17用於限制環狀嵌合部15L、15R與旋轉凸台部13L、13R一同轉動。該轉動限制機構17由限制突起18和限制溝槽19構成,其
中,限制突起18設置在環狀嵌合部15L、15R且呈圓柱狀,限制溝槽19設置在後部殼體6的內壁面。
限制突起18設置在環狀嵌合部15的後端側,且是設置在未安裝有上述施療部件16側的外周面(本實施方式中為後端側的外周面)。另外,限制突起18其突出端為嵌入限制溝槽19中的狀態,並且能夠沿限制溝槽19的形成方向移動。另外,限制溝槽19沿左右方向(旋轉軸7的軸心方向)而形成,能夠沿左右方向引導限制突起18。
當設有藉由將限制突起18嵌入:設置於後部殼體6內壁面的限制溝槽19,所構成的轉動限制機構17時,限制突起18可以在限制溝槽19的引導下左右移動,但是其上下方向的移動被限制。因此,儘管環狀嵌合部15L、15R被限制不能與旋轉凸台部13一同轉動,但是,環狀嵌合部15L、15R可以進行左右擺動運動,從而能夠將旋轉軸7的旋轉運動轉換成沿著環狀嵌合部15L、15R的左右方向的擺動運動。
另外,作為本發明的按摩機1中的特徵性結構的延設部4,是由在水平方向呈長條之平板狀的部件所構成,其是在經由上述轉換部8所傳遞來之旋轉軸7的旋轉力的作用下朝向相互靠近或遠離的方向擺動,從而對使用者U的腰部或臀部等施療部進行擠壓按摩的部件。
該延設部4,係被形成為如下的形狀,即:從設置於旋轉軸7的左右兩端(軸端)的轉換部8的環狀嵌合部
15起朝向寬度方向外側延伸,並在寬度方向外側朝向前方彎曲,彎曲後的前端穿過寬度方向外側地朝向前方突出。
具體來說,如圖6所示,以右側的延設部4為例,上述旋轉軸7的右側,是由內側軸承部11和外側軸承部12這兩個軸承部所支撐,其中,內側軸承部11設置於相比轉換部8更靠寬度方向內側的位置,外側軸承部12設置在朝向該內側軸承部11之寬度方向的外側並相隔較短距離的位置處。在寬度方向上相隔較短距離而設置的這兩個軸承部11、12之間,以固定在旋轉軸7的狀態設有旋轉凸台部13R,在該旋轉凸台部13R的外周側設有環狀嵌合部15R。並且,上述右側的延設部4的基端側為固定在該環狀嵌合部15R的右側(寬度方向外側)端面。
詳細來說,延設部4的基端部是從環狀嵌合部15R的右側端面起以朝向寬度方向外側突出的形狀延伸,延伸出的前端朝向前方大幅度彎曲,並且在彎曲後以朝向寬度方向內側緩緩彎曲的方式朝向前方延伸(在圖4中,延設部4的前端部朝向寬度方向外側突出有長度“X”)。
如圖3~圖5等所示,延設部4的前端側被形成為其上下方向上的寬度大於基端側,該寬度較大的前端側是作為對施療部進行施療的施療體20。而且,延設部4的前端部被配置成相較於外側軸承部12(換言之為相較於旋轉軸7的端部)更加朝向寬度方向外側突出。
如圖2所示,在保護套21之與該施療體20對應的位
置,適當地形成有波紋狀的突起22等,從而可以提高對於使用者U之身體腰部或臀部等施療部的按摩效果。
另外,以上對於右側的延設部4進行了說明,而在左側的延設部4上也配置有功能與右側的延設部4相同的部件,但這些部件僅配置和動作呈左右對稱。
另外,當想要在腰部或臀部等施療部獲得充分的按摩效果時,較佳為使延伸部4在前後方向形成長條,以能夠更大範圍地覆蓋臀部。但是,延設部4的長度越長,或者是延設部4的前端部越朝向寬度方向外側突出,則按摩時施加於延設部4上的扭轉力矩就要越大,從而容易引起下述變形,即:延設部4無法承受扭轉力矩而在寬度方向上過度擴張、或者使旋轉軸7朝向前方彎曲。
因此,在本發明的按摩機1中,夾介轉換部8在安裝有延設部4的旋轉軸7的左右兩側,以相距較短距離的方式配置有內側軸承部11和外側軸承部12,從而以較短的跨距(span)來支撐安裝有延設部4的旋轉軸7,由此來抑制旋轉軸7的變形。
另外,如圖6中的圓圈(符號23)所示,在本發明的按摩機1中,延設部4的基端部,是被配置在:擋在上述外側軸承部12之稍靠前方其所通過的位置上。在如此將延設部4的基端側與外側軸承部12之間的距離設置為較近的情況下,當延設部4無法承受上述扭轉力矩而造成朝向寬度方向擴張時,延設部4的基端側與外側軸承部12接觸,從而可抑制對延設部4施加過多的扭轉力矩、
以及抑制旋轉軸7的彎曲。即,該延設部4的基端側和外側軸承部12當作成能夠抑制由於扭轉力矩致使旋轉軸7彎曲等情況的止擋機構23。即使在按摩期間因為延設部4擴張而使止擋機構23發揮動作,由於該止擋機構23是被氨基甲酸乙酯(urethane)等具有緩衝性材料所覆蓋(參照圖2、圖3,於後詳述之),因此,使用者不會接觸到止擋機構23,從而能夠確保使用者的安全。
接著,對於使用上述按摩機1對施療者的腰部等施療部進行按摩的方法加以說明、換言之是對本發明的按摩機1的動作形態進行說明。
例如,在使用上述按摩機1對腰部或臀部等施療部進行按摩時,使用者U是以將按摩機1挎圍掛在自己腰部的狀態下來佩戴按摩機1。
然後,使按摩機1的延設部4(施療體20)的位置對準想要施療的腰部或臀部,並使按摩機1的電動馬達進行驅動。另外,在想要提高按摩效果時,只要以坐在椅子等上的狀態接受按摩,從而使施療體20或施療部件16強有力地按壓施療部即可。
由此,當使驅動部2(電動馬達)進行驅動時,驅動部2的驅動軸進行旋轉,其旋轉驅動力經由蝸桿和蝸輪10傳遞至旋轉軸7,從而使旋轉軸7旋轉。由此,當旋轉軸7進行旋轉時,旋轉凸台部13的傾斜凸輪面14成為繞著相對於旋轉軸7呈傾斜的軸旋轉。因此,對於外嵌在該旋轉凸台部13的傾斜凸輪面14的環狀嵌合部15,作用
有繞著相對於旋轉軸7呈傾斜的軸旋轉的力。
但是,由於在環狀嵌合部15設有上述轉動限制機構17,並由於在轉動限制機構17的限制突起18是嵌入:設置於後部殼體6內壁面的限制槽19中,而使相對轉動受到限制,因此,環狀嵌合部15不會與旋轉凸台部13一同轉動,而使限制突起18沿著限制槽19之形成方向而被引導於左右方向,從而容許環狀嵌合部15沿左右方向進行擺動運動。亦即,在使旋轉軸7進行旋轉時,環狀嵌合部15為擺動於左右方向,而在環狀嵌合部15之寬度方向外側的端面所設置的延設部4也沿左右方向進行擺動。
另外,如上所述,由於傾斜凸輪面14的傾斜方向在左右旋轉凸台部13呈左右對稱,左右環狀嵌合部15的擺動方向也呈左右對稱,因而使得左右的延設部4相互朝向左右相反方向進行擺動,而能夠間斷地對施療部施加擠壓方向的力,由此可以對施療部進行按摩。
因此,在本發明的按摩機1中,能夠從使用者U的腰部至臀部的施療部、尤其是從腰部側面至臀部側面的施療部進行有效的按摩。
另外,如圖2所示,上述主體部3和延設部4,是由氨基甲酸乙酯等之具有緩衝性的材料所覆蓋著,然後在此等緩衝性材料之上進一步地以將其整體覆蓋的方式設有人造皮革等的保護套21。另外,在與使用者U的施療部相對面的部分,換言之是在延設部4前端所設置的施療體20的部分,設有突起等,從而能夠促進按摩效果。
另外,本實施方式的按摩機1,是實施成主體部3和一對延設部4、4被以緩衝性材料所覆蓋的覆蓋結構,並且,該覆蓋結構的背面側被形成為U字型的圓弧狀。如此地將覆蓋結構的背面側彎曲成U字型的圓弧狀時,能夠直接以佩戴著按摩機1的狀態躺倒並改變姿勢,從而便於躺著接受按摩,由此可以進一步提高按摩機1的便利性。
另外,關於本次公開的實施方式中沒有明確公開的事項,例如動作條件或操作條件、構成物的尺寸、重量等,均未超出本領域技術人員通常實施的範圍,而採用本領域的一般技術人員能夠容易地想到的事項。
例如,在上述實施方式中,將本發明的按摩機1作為能夠手提移動的攜帶型按摩機進行了說明,但是,本發明的按摩機1也可以設置為座椅式按摩機。
Claims (6)
- 一種按摩機,其呈U字型形狀並且具備內置有驅動部的主體部和一對延設部,該一對延設部從所述主體部的左右方向兩端起呈支腳狀地延伸,所述按摩器的特徵在於,其被構成為:所述一對延設部,藉由所述驅動部的驅動力的作用下,於寬度方向上相互靠近或遠離,從而能夠對位於所述一對延設部之間的施療對象施加擠壓按摩;在所述主體部中,配置有:軸心朝向寬度方向的旋轉軸、旋轉驅動所述旋轉軸的驅動部、以及將所述旋轉軸的旋轉運動轉換為所述一對延設部的靠近或遠離動作的轉換部,並以所述延設部的前端部比所述旋轉軸的軸端更加朝向寬度方向外側突出的方式來使所述延設部安裝在所述轉換部上;在所述主體部的寬度方向中央部配置有旋轉驅動旋轉軸的驅動部,並使所述旋轉軸從所述驅動部起以朝向寬度方向的方式延伸設置,所述旋轉軸的兩端由軸承部所支撐,在所述驅動部與所述軸承部之間設有轉換部,所述按摩器被配置為:所述延設部的基端部為連接在所述轉換部上,並以使所述延設部的前端部比所述軸承部更加朝向寬度方向外側突出。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按摩機,其中,所述延設部的前端部被形成為對使用者的施療部施加擠壓按摩的施療體。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按摩機,其中,所述轉換部,具有:旋轉凸台部,其被固定在所述旋轉軸,並且,在所述旋轉凸台部的周緣形成有相對於旋轉軸傾斜且呈環狀的凸輪面;環狀嵌合部,其以滑動自如的方式嵌在所述旋轉凸台部的周緣;以及轉動限制部,其用於限制所述環狀嵌合部與所述旋轉凸台部一同轉動,所述延設部的基端部固定在所述環狀嵌合部上。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按摩機,其中,在所述主體部設有與所述延設部不同的施療部件,所述施療部件被設置為從所述主體部起朝向與所述延設部的延伸方向相同的方向突出。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的按摩機,其中,所述施療部件的前端部設有施療件,所述施療部件的基端部固定在所述環狀嵌合部上。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按摩機,其中,所述按摩機具有以緩衝性的材料覆蓋主體部和一對延設部的覆蓋結構,所述覆蓋結構的背面側被形成為U字型的圓弧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3-229346 | 2013-11-05 | ||
JP2013229346A JP6165031B2 (ja) | 2013-11-05 | 2013-11-05 | マッサージ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517893A TW201517893A (zh) | 2015-05-16 |
TWI643611B true TWI643611B (zh) | 2018-12-11 |
Family
ID=518112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3116841A TWI643611B (zh) | 2013-11-05 | 2014-05-13 | 按摩機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6165031B2 (zh) |
CN (2) | CN203915404U (zh) |
HK (1) | HK1205927A1 (zh) |
SG (1) | SG10201402901XA (zh) |
TW (1) | TWI643611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165031B2 (ja) * | 2013-11-05 | 2017-07-19 | 大東電機工業株式会社 | マッサージ機 |
JP6605443B2 (ja) * | 2016-12-28 | 2019-11-13 | 大東電機工業株式会社 | マッサージ機構及び椅子型マッサージ機 |
JP7049651B2 (ja) * | 2018-04-02 | 2022-04-07 | 大東電機工業株式会社 | マッサージ機構 |
CN110917001B (zh) * | 2019-12-31 | 2021-08-10 | 刘秀云 | 一种医疗按摩康复器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M255140U (en) * | 2004-04-15 | 2005-01-11 | Shie Su Ju | Auxiliary mold withdrawal mechanism for foaming mold |
TWM424104U (en) * | 2011-03-30 | 2012-03-11 | Univ Lunghwa Sci & Technology | Inflatable pillow capable of being used as travel neck pillow |
JP2013094442A (ja) * | 2011-11-01 | 2013-05-20 | Daito Denki Kogyo Kk | マッサージ機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967444B2 (ja) * | 1998-01-23 | 2007-08-29 | 株式会社寺西電機製作所 | マッサージ機 |
JPH11253514A (ja) * | 1998-03-16 | 1999-09-21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マッサージ機 |
JP2001120616A (ja) * | 1999-10-25 | 2001-05-08 | Mitsubishi Electric Home Appliance Co Ltd | マッサージ機 |
JP3520258B2 (ja) * | 2000-12-18 | 2004-04-19 | 有限会社寿商会 | 携帯型マッサージ器 |
JP2002248142A (ja) * | 2001-02-26 | 2002-09-03 | Daito Denki Kogyo Kk | 首用マッサージ装置 |
CN200945228Y (zh) * | 2005-11-08 | 2007-09-12 | 杨贞祥 | 按摩机 |
JP2007151796A (ja) * | 2005-12-05 | 2007-06-21 | Alinco Inc | 首肩マッサージ機 |
CN100579500C (zh) * | 2008-02-25 | 2010-01-13 | 温州圣利保健器材有限公司 | 一种多功能按摩机 |
JP4880661B2 (ja) * | 2008-11-07 | 2012-02-22 | 巫 東和 | 背部指掛かり揉みマッサージのマッサージャー構造 |
TWM372716U (en) * | 2009-06-05 | 2010-01-21 | bing-hong Lin | Kneading massage machine structure |
CN201426833Y (zh) * | 2009-07-03 | 2010-03-24 | 上海荣泰健身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滚轮按摩器 |
CN103006410A (zh) * | 2012-12-28 | 2013-04-03 | 深圳市倍轻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颈部按摩器 |
JP6165031B2 (ja) * | 2013-11-05 | 2017-07-19 | 大東電機工業株式会社 | マッサージ機 |
-
2013
- 2013-11-05 JP JP2013229346A patent/JP6165031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4
- 2014-04-30 CN CN201420221529.1U patent/CN203915404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4-04-30 CN CN201410182364.6A patent/CN104606034A/zh active Pending
- 2014-05-13 TW TW103116841A patent/TWI643611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14-06-04 SG SG10201402901XA patent/SG10201402901XA/en unknown
-
2015
- 2015-07-15 HK HK15106746.7A patent/HK1205927A1/zh unknown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M255140U (en) * | 2004-04-15 | 2005-01-11 | Shie Su Ju | Auxiliary mold withdrawal mechanism for foaming mold |
TWM424104U (en) * | 2011-03-30 | 2012-03-11 | Univ Lunghwa Sci & Technology | Inflatable pillow capable of being used as travel neck pillow |
JP2013094442A (ja) * | 2011-11-01 | 2013-05-20 | Daito Denki Kogyo Kk | マッサージ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6165031B2 (ja) | 2017-07-19 |
TW201517893A (zh) | 2015-05-16 |
CN104606034A (zh) | 2015-05-13 |
JP2015089397A (ja) | 2015-05-11 |
CN203915404U (zh) | 2014-11-05 |
HK1205927A1 (zh) | 2015-12-31 |
SG10201402901XA (en) | 2015-06-2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511722B (zh) | A massage device, and a seat massager provided with the massage device | |
TWI689301B (zh) | 按摩機 | |
TWI643611B (zh) | 按摩機 | |
TWI594747B (zh) | Massage device | |
CN107080676B (zh) | 一种夹揉式按摩机构及具备该按摩机构的按摩器 | |
JP5683615B2 (ja) | 携帯式揺動健康器具 | |
JP2013094442A (ja) | マッサージ機 | |
CN203234994U (zh) | 按摩机 | |
TWI738915B (zh) | 按摩機構及椅子型按摩機 | |
TWM464170U (zh) | 按摩機 | |
JP5593298B2 (ja) | マッサージ機 | |
JP6780824B2 (ja) | マッサージ機 | |
TWI556811B (zh) | Exercise machine | |
CN204261011U (zh) | 一种下肢按摩机 | |
TW201717884A (zh) | 按摩裝置、及具備此按摩裝置的椅子型按摩機 | |
JP5362192B2 (ja) | 揉み玉 | |
JP2016135191A (ja) | マッサージ機構 | |
JP4046064B2 (ja) | マッサージ装置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椅子型マッサージ機 | |
CN210844133U (zh) | 改进型按摩披肩 | |
CN210844132U (zh) | 新型按摩披肩 | |
CN102670113A (zh) | 一种洗浴用三维运动搓腿装置 | |
WO2016104021A1 (ja) | マッサージ装置 | |
JP7370065B2 (ja) | マッサージ機 | |
JP2009172117A (ja) | 歩行補助装置 | |
CN208611285U (zh) | 一种按摩披肩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MM4A |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