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38609B - 霧化單元的製造方法、霧化單元及非燃燒型香味吸嚐器 - Google Patents
霧化單元的製造方法、霧化單元及非燃燒型香味吸嚐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638609B TWI638609B TW105115934A TW105115934A TWI638609B TW I638609 B TWI638609 B TW I638609B TW 105115934 A TW105115934 A TW 105115934A TW 105115934 A TW105115934 A TW 105115934A TW I638609 B TWI638609 B TW I638609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heating element
- source
- heat generating
- atomization unit
- generating body
- Prior art date
Links
Landscapes
-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霧化單元的製造方法,係具備有:在構成將氣膠源霧化之霧化單元之一部分的發熱體已加工成加熱器形狀之狀態下,對前述發熱體供應電力,藉此在前述發熱體之表面形成氧化皮膜的步驟A。
Description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具有不須伴隨燃燒即將氣膠(aerosol;又稱氣溶膠或噴霧)源霧化之發熱體的霧化單元的製造方法、霧化單元及非燃燒型香味吸嚐器。
以往,已知有一種用以不須伴隨燃燒即吸嚐香味的非燃燒型香味吸嚐器。非燃燒型香味吸嚐器係具有不須伴隨燃燒即將氣膠源霧化的霧化單元。霧化單元係具有:保持氣膠源的液體保持構件、以及將液體保持構件所保持之氣膠源霧化的發熱體(霧化部)(例如,專利文獻1、2)。
專利文獻1:國際公開第2013/10210號
專利文獻2:國際公開第2013/110211號
第1特徵之要旨在於:一種霧化單元的製造方法,具備有:步驟A,在構成將氣膠源霧化之霧化單元之一部分的發熱體已加工成加熱器形狀之狀態下,對前述發熱體供應電力,藉此在前述發熱體之表面形成氧化皮膜。
第2特徵之要旨在於:在第1特徵中,前述步驟A係在前述發熱體未接觸或接近於前述氣膠源之狀態下進行。
第3特徵之要旨在於:在第1特徵或第2特徵中,前述霧化單元的製造方法具備有:步驟B,使屬於保持前述氣膠源之構件的液體保持構件接觸或接近於前述發熱體;前述步驟A係在使前述液體保持構件接觸或接近於前述發熱體之狀態下進行
第4特徵之要旨在於:在第3特徵中,前述步驟A係在使前述液體保持構件接觸於屬於存儲前述氣膠源之構件的貯藏器之狀態下進行。
第5特徵之要旨在於:在第4特徵中,前述步驟A係在對前述貯藏器填充前述氣膠源之前進行。
第6特徵之要旨在於:在第3特徵至第5特徵之任一特徵中,前述液體保持構件係具有100W/(m.K)以下之熱傳導率。
第7特徵之要旨在於:在第3特徵至第6特徵之任一特徵中,前述液體保持構件係由具有可繞性之素材所構成,前述加熱器形狀係捲繞於前述液體保持構件之前述發熱體的形狀,且為線圈形狀。
第8特徵之要旨在於:在第3特徵至第7特徵之任一特徵中,前述步驟A係在前述液體保持構件橫越空氣流路的狀態下進行,其中,該空氣流路包含由前述霧化單元所產生之氣膠源的流路。
第9特徵之要旨在於:在第8特徵中,前述步驟A係在前述液體保持構件之至少一端被取出至形成前述空氣流路之筒狀構件之外側的狀態下進行。
第10特徵之要旨在於:在第1特徵至第9特徵之任一特徵中,前述步驟A係在前述發熱體與氧化性物質接觸之狀態下進行。
第11特徵之要旨在於:在第1特徵至第10特徵之任一特徵中,前述步驟A係包含:根據進行前述霧化單元之動作確認的條件來對前述發熱體供給電力之步驟。
第12特徵之要旨在於:在第11特徵中,前述條件係進行m次(m為1以上之整數)將電壓施加於前述發熱體達1.5至3.0秒之處理的條件,其中,前述電壓與組入有前述霧化單元之非燃燒型香味吸嚐器所搭載之電源為相同者。
第13特徵之要旨在於:在第1特徵至第12特徵之任一特徵中,前述步驟A係包含間歇地對前述發熱體供應電力之步驟。
第14特徵之要旨在於:一種霧化單元,係具備有:發熱體,係具有加熱器形狀;以及氣膠源,係與
前述發熱體接觸或接近;於前述發熱體之表面形成有氧化皮膜。
第15特徵之要旨在於:在第14特徵中,形成前述發熱體之導電構件中,彼此相鄰接之導電構件的間隔係0.5mm以下。
第16特徵之要旨在於:在第14特徵或第15特徵中,前述加熱器形狀係線圈形狀。
第17特徵之要旨在於:一種非燃燒型香味吸嚐器,係具備有:第14特徵至第16特徵之任一特徵中之霧化單元;以及在藉由前述霧化單元所產生之氣膠之流路上,設置成較前述發熱體靠近吸口側之過濾器。
100‧‧‧非燃燒型香味吸嚐器
110‧‧‧吸嚐器本體
110X‧‧‧吸嚐器外殼
111‧‧‧霧化單元
111P‧‧‧貯藏器
111Q‧‧‧芯體
111R‧‧‧霧化部
111S‧‧‧筒狀構件
111T‧‧‧空氣流路
111X‧‧‧第1筒體
112‧‧‧霧化單元
112A‧‧‧進氣口
112X‧‧‧第2筒體
130‧‧‧匣盒
131‧‧‧匣盒本體
132‧‧‧香味源
133A‧‧‧網格
133B‧‧‧過濾器
A、B‧‧‧預定方向
I‧‧‧間隔
第1圖係顯示實施形態之非燃燒型香味吸嚐器100之圖。
第2圖係顯示實施形態之霧化單元111之圖。
第3圖係顯示實施形態之發熱體(霧化部111R)之圖。
第4圖係顯示實施形態之發熱體(霧化部111R)之圖。
第5圖係顯示實施形態之霧化部111R之製造方法之流程圖。
以下,針對實施形態加以說明。另外,以下之圖式記載中,對於相同或是類似的部分,係附記相同或是類似的符號。惟,圖式僅為示意圖,各尺寸之比率等
係有與現實物不同的情況,應予留意。
因而,具體之尺寸等應參酌以下之說明來加以判斷。又,在各圖之間亦包含彼此尺寸之關係或比率有所不同的部分。
在上述之先前技術所記載的霧化單元中係採用一種已加工成加熱器形狀的發熱體。假設對發熱體的電源輸出(例如,電壓)為恆定時,從單位電源輸出如何能增加氣膠量的觀點來看,對於形成已加工成加熱器形狀之發熱體的導電構件,以縮小彼此相鄰接之導電構件的間隔為宜。然而,若要縮小彼此相鄰之導電構件的間隔,在發熱體的製造步驟中,容易產生用以形成發熱體之導電構件的短路。
實施形態之霧化單元的製造方法係具備:步驟A,在發熱體已加工成加熱器形狀之狀態下,對前述發熱體供給電力,藉此於前述發熱體之表面形成氧化皮膜,其中該發熱體係構成將氣膠源霧化之霧化單元的一部分者。
在實施形態中,係在發熱體已加工成加熱器形狀之狀態下,對發熱體供給電力,藉此於發熱體之表面形成氧化皮膜。因此,形成發熱體之導電構件當中,即便縮小彼此相鄰接之導電構件之間隔,藉由形成在發熱體之表面的氧化皮膜,亦能夠抑制形成發熱體之導電構件的短路。再者,與在對發熱體之表面形成氧化皮膜之後再將
發熱體加工成加熱器形狀之事例相比,較易抑制形成於發熱體之表面的氧化皮膜的剝離。
以下,對於實施形態之非燃燒型香味吸嚐器加以說明。第1圖係顯示實施形態之非燃燒型香味吸嚐器100之圖。非燃燒型香味吸嚐器100係供以不須伴隨燃燒即可吸嚐吸煙香氣風味成分的器具,具有沿著屬於從非吸口端朝向吸口端之方向的預定方向A延伸的形狀。第2圖係顯示實施形態之霧化單元111之圖。另外,以下,會有將非燃燒型香味吸嚐器100僅稱為香味吸嚐器100之情形,應予留意。
如第1圖所示,香味吸嚐器100係具有:吸嚐器本體110及匣盒130。
吸嚐器本體110係構成香味吸嚐器100的本體,具有能夠連接匣盒130的形狀。具體而言,吸嚐器本體110具有吸嚐器外殼110X,而匣盒130係連接於吸嚐器外殼110X的吸口側端。吸嚐器本體110係具有:不須伴隨氣膠源之燃燒即可將氣膠源霧化的霧化單元111以及電裝單元112。霧化單元111及電裝單元112係收容於吸嚐器外殼110X。
在實施形態中,霧化單元111係具有構成吸嚐器外殼110X之一部分的第1筒體111X。如第2圖所示,
霧化單元111係具有貯藏器111P、芯體111Q、霧化部111R、及筒狀構件111S。貯藏器111P、芯體111Q、及霧化部111R係收容於第1筒體111X。第1筒體111X係具有沿著預定方向A延伸之筒狀形狀(例如,圓筒形狀)。
貯藏器111P係存儲氣膠源的貯藏器之一例。貯藏器111P係具有適於存儲在複數次吸吐動作中所使用之氣膠源的構成(尺寸、材料、構造等)。例如,貯藏器111P可為藉由樹脂網等材料所構成的孔質體,亦可為供以存儲氣膠源的空洞。貯藏器111P係以單位體積中盡可能地存儲較多的氣膠源者為佳。
芯體111Q係屬於保持由貯藏器111P所供給之氣膠源之構件的液體保持構件之一例。芯體111Q係具有適合於使可存儲於貯藏器111P之氣膠源的一部分(例如,在1次吸吐動作所使用之氣膠源)從貯藏器111P朝向接觸或接近於霧化部111R的位置移動並予以保持的構成(尺寸、材料、構造等)。芯體111Q亦可為藉由毛細現象使氣膠源從貯藏器111P移動至芯體111Q的構件。另外,芯體111Q係藉由與貯藏器111P接觸而使氣膠源移動至芯體111Q。當貯藏器111P為空洞的情形時,芯體111Q與貯藏器111P的接觸係指芯體111Q露出於空洞(貯藏器111P)。惟,在氣膠源填充於貯藏器111P之後,芯體111Q係配置成與填充於空洞(貯藏器111P)的氣膠源接觸,應予留意。例如,芯體111Q係藉由玻璃纖維、多孔質陶瓷等所構成。芯體111Q係具有可承受霧化部111R之加熱的耐
熱性為佳。
芯體111Q係具有100W/(m.K)以下的熱傳導率。芯體111Q的熱傳導率以50W/(m.K)以下為佳,10W/(m.K)以下為較佳。藉此,抑制過多的熱從發熱體經由芯體111Q而傳達至貯藏器111P。芯體111Q亦可由具有可繞性的素材所構成。芯體111Q係具有300℃以上之耐熱性為佳,具有500℃以上之耐熱性為較佳。
霧化部111R係霧化由芯體111Q所保持之氣膠源。霧化部111R係例如為加工成加熱器形狀之發熱體。加工成加熱器形狀之發熱體係配置成與保持氣膠源之芯體111Q接觸或接近。發熱體之表面形成有氧化皮膜。在此,所謂發熱體與芯體111Q接近係指:當芯體111Q保持氣膠源時,以能夠藉由發熱體來將氣膠源霧化之程度來維持發熱體與氣膠源的距離之方式,維持發熱體與芯體111Q的距離。發熱體與芯體111Q的距離係取決於氣膠源、芯體111Q之種類、發熱體之溫度等,惟例如可為3mm以下之距離,較佳為1mm以下之距離。
氣膠源,為甘油或丙二醇等的液體。氣膠源係例如以上述之方式,由樹脂網等之材料所構成之孔質體所保持。孔質體亦可由非煙草材料構成,亦可由煙草材料構成。另外,氣膠源亦可含有吸煙香氣風味成分(例如尼古丁成分等)。或者,氣膠源亦可不含有吸煙香氣風味成分。
筒狀構件111S係形成包含自霧化部111R所產生之氣膠源之流路的空氣流路111T的筒狀構件之一
例。空氣流路111T係自進氣口112A流入之空氣的流路。在此,上述之芯體111Q係配置成橫越空氣流路111T。芯體111Q之至少一端(在第2圖中為兩端)係被取出至筒狀構件111S的外側,且芯體111Q係以被取出至筒狀構件111S之外側的部分與貯藏器111P接觸。
電裝單元112係具有構成吸嚐器外殼110X之一部分的第2筒體112X。在實施型態中,電裝單元112係具有進氣口112A。如第2圖所示,自進氣口112A流入之空氣係導入至霧化單元111(霧化部111R)。電裝單元112係具有驅動香味吸嚐器100之電源、及控制香味吸嚐器100之控制電路。電源、控制電路等係收容於第2筒體112X。第2筒體112X係具有沿著預定方向A延伸之筒狀形狀(例如,圓筒形狀)。電源係例如鋰離子電池或鎳氫電池。控制電路係例如由CPU及記憶體所構成。
匣盒130係構成為能夠與構成香味吸嚐器100之香味器本體110連接。匣盒130係在空氣流路111T上,較霧化單元111設置於靠近吸口側。詳言之,匣盒130在物理空間中並不一定必須設置於較霧化單元111更靠近吸口側,只要在空氣流路111T上,設置成較霧化單元111更靠近吸口側即可。亦即,在實施形態中,「吸口側」可定義為從進氣口112A流入之空氣的流動之「下游」,而「非吸口側」可定義為從進氣口112A流入之空氣的氣流之「上游」。
具體而言,匣盒130係具有:匣盒本體131、
香味源132、網格133A、以及過濾器133B。
匣盒本體131係具有沿著預定方向A延伸之筒狀形狀。匣盒本體131係收容香味源132。
香味源132係在空氣流路111T上,設置成較霧化單元111靠近吸口側。香味源132係對氣膠源所產生之氣膠賦予吸煙香氣風味成分。換言之,藉由香味源132對氣膠所賦予之香味係被輸送到吸口。
在實施形態中,香味源132係由原料片所構成,該原料片係用以對霧化單元111所產生之氣膠賦予吸煙香氣風味成分者。原料片之尺寸以0.2mm以上、1.2mm以下為佳。又,原料片之尺寸以0.2mm以上、0.7mm以下為較佳。由於構成香味源132之原料片之尺寸愈小比表面積(specific surface area)愈大,故吸煙香氣風味成分容易自構成香味源132之原料片釋放。因此,當對氣膠賦予所期望量之吸煙香氣風味成分之際,就能夠抑制原料片之量。就構成香味源132之原料片而言,能夠採用切絲煙草、將煙草原料成形為粒狀之成形體。惟,香味源132亦可為將煙草原料成形為薄片狀之成形體者。此外,構成香味源132之原料片亦可由煙草以外之植物(例如薄荷、草藥等)所構成。香味源132中亦可賦予薄荷腦等之香料。
在此,構成香味源132之原料片,例如採用符合JIS(日本工業規格)Z8801標準之不鏽鋼篩,藉由符合JIS Z 8815標準之篩選所獲得。例如,採用具有0.71mm之隙孔之不鏽鋼篩,藉由乾燥式及機械式振動法,經過20
分鐘將原料片予以篩選,藉此獲得通過具有0.71mm之隙孔之不鏽鋼篩的原料片。接著,採用具有0.212mm之隙孔之不鏽鋼篩,藉由乾燥式及機械式振動法,經過20分鐘將原料片予以篩選,藉此去除通過具有0.212mm之隙孔之不鏽鋼篩的原料片。亦即,構成香味源132的原料片係通過用以界定上限之不鏽鋼篩(隙孔=0.71mm),且未通過用以界定下限之不鏽鋼篩(隙孔=0.212mm)的原料片。因此,在實施形態中,構成香味源132之原料片的尺寸之下限係藉由用以界定下限之不鏽鋼篩之隙孔所定義。另外,構成香味源132的尺寸之上限係藉由用以界定上限之不鏽鋼篩之隙孔所定義。
在實施形態中,香味源132係添加了鹽基性物質的煙草源。對煙草源加入重量比10倍之水之水溶液的pH,以大於7為佳,以8以上為較佳。藉此,能夠藉由氣膠而有效地取出煙草源所產生之吸煙香氣風味成分。藉此,當對氣膠賦予所期望量之吸煙香氣風味成分之際,就能夠抑制煙草源之量。另一方面,對煙草源加入重量比10倍之水之水溶液的pH,以14以下為佳,以10以下為較佳。藉此,能夠抑制對香味吸嚐器100(例如匣盒130或吸嚐器本體110)之損壞(腐蝕等)。
另外,香味源132所產生之吸煙香氣風味成分係藉由氣膠來輸送,而不須將香味源132本身予以加熱,應予留意。
網格133A係對於香味源132設置成在非吸
口側遮擋匣盒本體131的開口,而過濾器133B係對於香味源132設置成在吸口側遮擋匣盒本體131的開口。網格133A係具有構成香味源132之原料片不會通過之程度的疏密度。網格133A之疏密度係例如具有0.077mm以上0.198mm以下之孔隙。過濾器133B係藉由具有通氣性之物質所構成。過濾器133B例如以醋酸酯過濾器為佳。過濾器133B係具有構成香味源132之原料片不會通過之程度的疏密度。在此,過濾器133B係在藉由霧化單元111所產生之氣膠之流路上,較霧化單元111設置於靠近吸口側,應予留意。
以下,對於實施型態之發熱體(霧化部111R)加以說明。第3圖及第4圖係顯示實施形態之發熱體(霧化部111R)之圖。在第3圖及第4圖中,僅顯示霧化部111R中之加熱器部分,應予留意。
如第3圖及第4圖所示,霧化部111R之加熱器部分係具有形成發熱體之導電構件在曲折之狀態下沿著預定方向B延伸之加熱器形狀。預定方向B係例如為與發熱體接觸或接近之芯體111Q所延伸之方向。如上述,於發熱體(導電構件)之表面形成有氧化皮膜。
如第3圖所示,加熱器形狀可為使導電構件在曲折成螺旋形狀之狀態下沿著預定方向B延伸之形狀(線圈形狀)。或者,如第4圖所示,加熱器形狀亦可為使
導電構件在曲折成波形形狀(在此為方波形狀)之狀態下沿著預定方向B延伸之形狀。
在此,形成發熱體之導電構件當中,彼此相鄰接之導電構件的間隔I係0.5mm以下。間隔I以0.4mm為佳,以0.3mm以下為較佳。在此,所謂間隔I係指預定方向B上彼此相鄰接之導電構件之間隔,應予留意。此外,所謂「彼此相鄰接」係指在形成有氧化皮膜之導電構件之間不存在有其他構件(例如芯體111Q)之狀態下,形成有氧化皮膜之導電構件相鄰的意思。
在實施形態中,發熱體以金屬等之電阻發熱體為佳。構成發熱體之金屬係例如自鎳合金、鉻合金、不鏽鋼及鉑銠中選擇1種以上之金屬。
以下,對於實施形態之霧化單元的製造方法加以說明。第5圖係顯示實施形態之霧化單元111的製造方法之流程圖。
如第5圖所示,在步驟S11中,組裝由貯藏器111P、芯體111Q及霧化部111R所構成之霧化單元111。例如,步驟S11係包含使芯體111Q接觸或接近於霧化部111R(發熱體)之步驟(步驟B),並且包含將貯藏器111P、芯體111Q及霧化部111R配置於第1筒體111X內之步驟。除了貯藏器111P、芯體111Q及霧化部111R之外,步驟S11亦可包含將筒狀構件111S配置於第1筒體111X內之
步驟。例如,步驟S11亦可包含使芯體111Q接觸於貯藏器111P之步驟。步驟S11亦可包含將芯體111Q配置成橫越空氣流路111T之步驟。步驟S11亦可包含將芯體111Q之一端(在此為兩端)取出至筒狀構件111S之外側的步驟。
在此,霧化部111R係藉由已加工成加熱器形狀之發熱體所構成。加熱器形狀可如第3圖所示為螺旋形狀(線圈形狀),亦可如第4圖所示為波形形狀。
在步驟S12中,在發熱體已加工成加熱器形狀之狀態下,對發熱體供給電力,藉此於發熱體之表面形成氧化皮膜(步驟A)。詳言之,步驟S12係在使芯體111Q接觸或接近於霧化部111R(發熱體)之狀態下進行。在實施形態中,步驟S12以在大氣環境下進行為佳。
在實施形態中,步驟S12係進行霧化單元111之動作確認之步驟。進行霧化單元111之動作確認的條件係指:例如,模仿因應使用者之吸嚐動作而對發熱體供給電力之態樣的條件。在步驟S12中,亦可模仿使用者之吸嚐動作而在空氣流動於空氣流路111T之狀態下,對發熱體供給電力。
進行霧化單元111之動作確認的條件係例如進行m次(m為1以上之整數)將與搭載於香味吸嚐器100之電源相同之電壓施加於發熱體達1.5至3.0秒之處理的條件。m以5以上為佳,以10以上為較佳。與搭載於香味吸嚐器100之電源相同之電壓係指構成電源之電池的額定電壓。例如,電源為鋰離子電池時,施加於發熱體之電壓約
3.7V,而電源為鎳氫電池時,電壓約1.2V。串聯複數個電池時,施加於發熱體之電壓為額定電壓之整數倍。
在此,對發熱體施加之處理的間隔,以5秒以上為佳,以15秒以上為較佳,以30秒以上為更佳。藉此,由於在對發熱體施加電壓之處理的間隔中發熱體之溫度會下降,因此在對發熱體施加電壓之處理中,可抑制發熱體過度高溫之情形。另一方面,對發熱體施加之處理的間隔以120秒以下為佳,以60秒以下為較佳。藉此,能夠以短時間進行於發熱體之表面形成氧化皮膜之處理。
在步驟S13中,對貯藏器111P填充氣膠源。步驟S13亦可包含在填充氣膠源之後,對貯藏器111P安裝用以抑制氣膠源之洩漏的蓋體之步驟。亦即,亦可在組裝霧化單元111之後,填充氣膠源並且安裝蓋體。另外,在步驟S13中,於完成霧化單元111之後,進行香味吸嚐器100之組裝步驟。惟,在尚未組入至香味吸嚐器100之狀態下,運送霧化單元111時,亦可省略香味吸嚐器100之組裝步驟。
在實施形態中,步驟S12係以在組裝霧化單元111後而在對貯藏器111P填充氣膠源之前進行為佳。例如,步驟S12亦可在發熱體未與氣膠源接觸或接近之狀態下進行。步驟S12亦可在使芯體111Q接觸於貯藏氣111P之狀態下進行。步驟S12亦可在使芯體111Q橫越空氣流路111T之狀態下進行。步驟S12亦可在使芯體111Q之一端(在此為兩端)取出至筒狀構件111S之外側的狀態下進
行。另外,發熱體具有第3圖所示之螺旋形狀(線圈形狀)之情形,步驟S12亦可在使發熱體捲繞在芯體111Q之狀態下進行。
另外,發熱體未與氣膠源接觸或接近之狀態係指:發熱體與氣膠源的距離未維持在能夠藉由發熱體來將氣膠源霧化之程度。發熱體與氣膠源的距離係取決於氣膠源、芯體111Q之種類、發熱體之溫度等,惟例如可為大於1mm之距離,較佳為大於3mm之距離。再者,發熱體未與氣膠源接觸或接近之狀態亦可指:發熱體雖與芯體111Q接觸或接近,但芯體111Q未保持氣膠源之狀態。
在實施形態之霧化單元111的製造方法中,在發熱體已加工成加熱器形狀之狀態下,對發熱體供給電力,藉此於發熱體之表面形成氧化皮膜。因此,在形成發熱體之導電構件當中,即使縮小彼此相鄰接之導電構件之間隔的狀態下,也能夠藉由形成於發熱體之表面的氧化皮膜來抑制形成發熱體之導電構件的短路。進一步,與在發熱體之表面形成氧化皮膜之後再將發熱體加工成加熱器形狀之事例相比,容易抑制形成於發熱體之表面之氧化皮膜的剝落。
在實施形態中,步驟S12係在發熱體未接觸或接近於氣膠源之狀態下所進行。藉此,不會有伴隨氣膠源之霧化的熱損失,容易在發熱體的表面均勻地形成氧化皮膜。
在實施形態中,步驟S12係在發熱體接觸或接近於芯體111Q之狀態下所進行。與在發熱體之表面形成氧化皮膜之後再使發熱體接觸或接近於芯體111Q之事例相比,容易抑制形成於發熱體之表面之氧化皮膜的剝落。
在實施形態中,步驟S12係進行屬於香味吸嚐器100之製造步驟之一環的動作確認之步驟。因此,無需於香味吸嚐器100之製造步驟追加新的步驟,就可於發熱體之表面形成氧化皮膜。
在實施形態之霧化單元111中係於發熱體之表面形成有氧化皮膜。因此,在形成發熱體之導電構件當中,即使縮小彼此相鄰接之導電構件之間隔I的狀態下,也能夠藉由形成於發熱體之表面的氧化皮膜來抑制形成發熱體之導電構件的短路
在實施形態中,形成發熱體之導電構件中,彼此相鄰接之導電構件的間隔I係0.5mm以下。當對發熱體之電源輸出(例如,電壓)假設為恆定之情形,單位電源輸出之氣膠量會增大。
在實施形態中,在空氣流路111T上,過濾器133B係較霧化單元111設置於靠近吸口側。因此,假設即使發生形成於發熱體之表面的氧化皮膜之脫落,自發熱體之表面脫落的氧化皮膜亦可由過濾器133B攔截。
在實施形態中,步驟S12係在組裝霧化單元111之後進行。因此,與在發熱體之表面形成氧化皮膜之後再進行組裝霧化單元111之事例相比,容易抑制形成於
發熱體之表面之氧化皮膜的剝落。
本發明係已藉由上述之實施形態加以說明,惟該揭示之一部分之論述及圖式不應理解為用以限定本發明者。技術領域中具通常知識者從本揭示可明瞭各式各樣之代替實施形態、實施例及運用技術。
在實施形態中,例示了在發熱體之表面形成氧化皮膜之步驟(步驟A)係為進行霧化單元111之動作確認之步驟的事例。然而,實施形態不限於此。在發熱體之表面形成氧化皮膜之步驟(步驟A)亦可於組裝由貯藏器111P、芯體111Q及霧化部111R所構成之霧化單元111之前進行。惟,在發熱體之表面形成氧化皮膜之步驟(步驟A)以發熱體未接觸或接近於氣膠源之狀態下進行為佳。
雖例示了在發熱體之表面形成氧化皮膜之步驟(步驟A)係為進行霧化單元111之動作確認之步驟的事例。然而,實施形態不限於此。在發熱體之表面形成氧化皮膜之步驟(步驟A),亦可包含間歇地對發熱體供應電力之步驟。間歇地對發熱體供應電力之條件,若可在發熱體之表面形成氧化皮膜,則亦可與進行霧化單元111之動作確認的條件不同。藉此,可抑制在對發熱體施加電壓之處理中,發熱體過度高溫的情形。
在實施形態中,例示了在發熱體之表面形成氧化皮膜之步驟(步驟A)係在大氣環境下進行的事例。
然而,實施形態不限於此。例如,在發熱體之表面形成氧化皮膜之步驟(步驟A)亦可在發熱體與氧化性物質接觸之狀態下進行。氧化性物質只要為能夠在發熱體之表面形成氧化皮膜之物質即可。氧化性物質以沸點為因對發熱體之電力的供應而上昇之發熱體的溫度以上之液體為佳。氧化性物質係例如濃硝酸、過氧化氫等。例如,在發熱體與氧化物質接觸之狀態下進行步驟S12之事例中,對發熱體之電力的供應而上昇之發熱體的溫度係40°以上而未達氧化性物質的沸點。藉此,在發熱體之表面形成氧化皮膜之處理中,可降低對發熱體供應之電力量,即使發熱體之溫度較低,也能夠在發熱體之表面形成氧化皮膜。
在實施形態中,匣盒130未包含霧化單元111,惟實施型態不限於此。例如,匣盒130亦可與霧化單元111一起構成一個單元。
雖然在實施形態中並未特別涉及,但霧化單元111亦可構成為能夠對吸嚐器本體110進行連接。
雖然在實施形態中並未特別涉及,但是香味吸嚐器100亦可不具有匣盒130。在該事例中,氣膠源以包含吸煙香氣風味成分為佳。
實施型態係僅針對霧化單元111之一構成例加以說明。因此,並未特別限定霧化單元111之構成。例如,在發熱體之表面形成氧化皮膜的步驟S12亦可在組裝至少包含貯藏器111P、芯體111Q、及霧化部111R之單元後進行。
實施型態中,就霧化部111R之加熱器部分而言,如第3圖及第4圖所示,例示了沿著芯體111Q之外周而配置之螺旋形狀或波形形狀的發熱體。然而,實施形態不限於此。例如,亦可使具有筒狀形狀之芯體111Q包覆螺旋形狀或波形形狀的發熱體,藉此使芯體111Q接觸或接近於發熱體。
根據實施型態,可提供一種能夠在發熱體之製造步驟中抑制形成發熱體之導電構件之短路的霧化單元的製造方法、霧化單元及非燃燒型香味吸嚐器。
Claims (15)
- 一種霧化單元的製造方法,係具備有:步驟A,在構成將氣膠源霧化之霧化單元之一部分的發熱體已加工成加熱器形狀之狀態下,對前述發熱體供應電力,藉此在前述發熱體之表面形成氧化皮膜,前述步驟A係在前述發熱體未接觸或接近於前述氣膠源之狀態下進行。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霧化單元的製造方法,具備有:步驟B,使屬於保持前述氣膠源之構件的液體保持構件接觸或接近於前述發熱體;前述步驟A係在使前述液體保持構件接觸或接近於前述發熱體之狀態下進行。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霧化單元的製造方法,其中,前述步驟A係在使前述液體保持構件接觸於屬於存儲前述氣膠源之構件的貯藏器之狀態下進行。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霧化單元的製造方法,其中,前述步驟A係在對前述貯藏器填充前述氣膠源之前進行。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至第4項中任一項所述之霧化單元的製造方法,其中,前述液體保持構件係具有100W/(m.K)以下之熱傳導率。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至第4項中任一項所述之霧化單元的製造方法,其中,前述液體保持構件係由具有可繞性之素材所構成,前述加熱器形狀係捲繞於前述液體保持構件之前 述發熱體的形狀,且為線圈形狀。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至第4項中任一項所述之霧化單元的製造方法,其中,前述步驟A係在前述液體保持構件橫越空氣流路的狀態下進行,該空氣流路包含由前述霧化單元所產生之氣膠源的流路。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霧化單元的製造方法,其中,前述步驟A係在前述液體保持構件之至少一端被取出至形成前述空氣流路之筒狀構件之外側的狀態下進行。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4項中任一項所述之霧化單元的製造方法,其中,前述步驟A係在前述發熱體與氧化性物質接觸之狀態下進行。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4項中任一項所述之霧化單元的製造方法,其中,前述步驟A係包含:根據進行前述霧化單元之動作確認的條件來對前述發熱體供給電力之步驟。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霧化單元的製造方法,其中,前述條件係進行m次(m為1以上之整數)將電壓施加於前述發熱體達1.5至3.0秒之處理的條件,前述電壓與組入有前述霧化單元之非燃燒型香味吸嚐器所搭載之電源為相同者。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4項中任一項所述之霧化單元的製造方法,其中,前述步驟A係包含間歇地對前述發熱體供應電力之步驟。
- 一種霧化單元,係具備有:發熱體,係具有加熱器形狀;以及氣膠源,係與前述發熱體接觸或接近;於前述發熱體之表面形成有氧化皮膜;形成前述發熱體之導電構件中,彼此相鄰接之導電構件的間隔係0.5mm以下。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霧化單元,其中,前述加熱器形狀係線圈形狀。
- 一種非燃燒型香味吸嚐器,係具備有:申請專利範圍第13或14項所述之霧化單元;以及在藉由前述霧化單元所產生之氣膠之流路中,設置成較前述發熱體靠近吸口側之過濾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PCT/JP2015/064807 | 2015-05-22 | ||
JP2015064807 | 2015-05-22 | ||
TW105105109 | 2016-02-22 | ||
??105105109 | 2016-02-22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703659A TW201703659A (zh) | 2017-02-01 |
TWI638609B true TWI638609B (zh) | 2018-10-21 |
Family
ID=586087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5115934A TWI638609B (zh) | 2015-05-22 | 2016-05-20 | 霧化單元的製造方法、霧化單元及非燃燒型香味吸嚐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TW (1) | TWI638609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625099B (zh) * | 2017-04-11 | 2018-06-01 | 研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電子香煙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201206357A (en) | 2010-06-23 | 2012-02-16 | Philip Morris Prod | An improved aerosol generator and liquid storage portion for use with the aerosol generator |
-
2016
- 2016-05-20 TW TW105115934A patent/TWI638609B/zh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201206357A (en) | 2010-06-23 | 2012-02-16 | Philip Morris Prod | An improved aerosol generator and liquid storage portion for use with the aerosol generator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703659A (zh) | 2017-02-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6854321B2 (ja) | 霧化ユニットの製造方法、霧化ユニット及び非燃焼型香味吸引器 | |
TWI643564B (zh) | 霧化單元 | |
US11445576B2 (en) | Cartridge with a heater assembly for an aerosol-generating system | |
JP6840289B2 (ja) | エアロゾル生成装置 | |
TWI612908B (zh) | 霧化單元之製造方法及霧化單元 | |
JP6800961B2 (ja) | 電気的な負荷を測定するための電極を有するエアロゾル発生装置 | |
US20200275698A1 (en) | Cartridge for an aerosol-generating system | |
JP7005616B2 (ja) | 固体エアロゾル形成基体および液体エアロゾル形成基体を備えるエアロゾル発生システム | |
TWI618494B (zh) | 霧化單元 | |
KR102571321B1 (ko) | 엮여 있는 심지 및 가열 요소를 포함하는 에어로졸 발생 장치 | |
EP3260000B1 (en) |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tomizing unit | |
JP2018520666A (ja) | エアロゾル発生システムのためのカートリッジ | |
CN103445299B (zh) | 电能加热吸烟系统 | |
CN113365512A (zh) | 电子分散体装置 | |
TWI642367B (zh) | 霧化單元 | |
JP2023507312A (ja) | エアロゾル発生システム用のカートリッジ、カートリッジを含むエアロゾル発生システム、ならびにエアロゾル発生システム用のヒーター組立品およびカートリッジを製造する方法 | |
KR20220119105A (ko) | 통기 챔버를 갖는 에어로졸 발생 장치 | |
TWI638609B (zh) | 霧化單元的製造方法、霧化單元及非燃燒型香味吸嚐器 | |
JP7431966B2 (ja) | ヒータ組立体及びそれを備えたエアロゾル生成装置 | |
JP2025504119A (ja) | エアロゾル発生システムのための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液体送達が改善されたエアロゾル発生システ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