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16602B - 煞車片總成 - Google Patents
煞車片總成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616602B TWI616602B TW105113042A TW105113042A TWI616602B TW I616602 B TWI616602 B TW I616602B TW 105113042 A TW105113042 A TW 105113042A TW 105113042 A TW105113042 A TW 105113042A TW I616602 B TWI616602 B TW I616602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brake shoe
- movable member
- hole
- shoe assembly
- elastic
- Prior art date
Links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1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1154 acut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159 abnorm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PCHJSUWPFVWCPO-UHFFFAOYSA-N gold Chemical compound [Au] PCHJSUWPFVWCP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31 gol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37 gold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Braking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一種煞車片總成,包括一煞車片以及一軸套機構,其中該煞車片具有一容置孔,該軸套機構設置於該容置孔內。該軸套機構具有一本體、一可動件以及一彈性件。其中該本體具有一軌道,該可動件以可滑動的方式設置於該軌道中,該彈性件連接該本體以及該可動件。該彈性件作用一彈力予該可動件,使該可動件與該煞車片相互抵接。
Description
本發明主要關於一種煞車片總成,尤指一種其軸套機構具有彈性件以及可動件的煞車片總成。
如第1圖所示,一般常見的煞車機構主要包括一固定機構S以及一煞車片總成,其中固定機構S用以固定煞車片總成,且煞車片總成具有一煞車片D以及一軸套A,煞車片D中央通常設有一容置孔D1,用以容置前述軸套A。舉例而言,前述軸套A可為一多邊形之金屬塊,其中心具有一中央軸孔C,係可用以容置一轉軸(圖未示)。
應了解的是,當前述轉軸轉動時會帶動軸套A以及煞車片D旋轉,然而此種習知的煞車片總成往往容易在煞車片D和軸套A之間形成空隙而使得旋轉時產生異音。
為克服前述習知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煞車片總成,包括一煞車片以及一軸套機構,其中該煞車片具有一容置孔,該軸套機構以及該容置孔分別具有相對應的正三角形、正方形、正五邊形或正六邊形結構;前述軸套機構設置於該容置孔內,並具有一本體、至少一可動件以及至少一彈性件,其中本體具有至少一軌道以及至少一凹槽,該彈性件則活動地設
置於該凹槽內,且該可動件以及該彈性件設置於該本體之同一側邊;前述可動件為一U字形構件,並以可滑動的方式設置於該軌道中,彈性件則為一壓縮彈簧,且其延伸方向垂直該軸套機構之一側邊,該彈性件連接該本體以及該可動件,並作用一彈力予該可動件,使該可動件與該煞車片相互抵接;此外,前述本體甚至可包含鄰接該軌道之一導引部,該可動件具有一滑動部,其中該滑動部可沿該導引部滑動,且該導引部凸出於該軌道之一側。
本發明更提供了另一種煞車片總成,包括一煞車片以及一軸套機構,其中該煞車片具有一容置孔,該軸套機構以及該容置孔分別具有相對應的正三角形、正方形、正五邊形或正六邊形結構;前述軸套機構設置於該容置孔內,並具有一本體、至少一可動件以及至少一彈性件,其中本體具有至少一軌道以及至少一凹槽,該彈性件活動地設置於該凹槽內,該可動件以及該彈性件設置於該本體之同一側邊;前述可動件為一塊狀構件,並以可滑動的方式設置於該軌道中,該彈性件連接該本體以及該可動件,該彈性件為一壓縮彈簧,且其延伸方向平行該軸套機構之一側邊,該彈性件作用一彈力予該可動件,使該可動件與該煞車片相互抵接;此外,本體甚至可包含鄰接該軌道之一導引部,該可動件具有一滑動部,其中該滑動部可沿該導引部滑動,且該導引部具有一凹陷結構並沿該軸套機構之一側邊方向延伸,該導引部之一延伸方向更可與該軸套機構之一側邊方向形成一銳角。
S‧‧‧固定機構
A‧‧‧軸套
D‧‧‧煞車片
D1‧‧‧容置孔
C‧‧‧中央軸孔
100‧‧‧煞車片總成
1‧‧‧軸套機構
20‧‧‧本體
21‧‧‧軌道
22‧‧‧凹槽
23‧‧‧導引部
h1‧‧‧穿孔
30‧‧‧可動件
31‧‧‧滑動部
h2‧‧‧通孔
40‧‧‧彈性件
第1圖為習知煞車機構的立體圖。
第2A圖為本發明一實施例之軸套機構的爆炸圖。
第2B圖為第2A圖中之軸套機構組裝後的俯視圖。
第2C圖為本發明一實施例之煞車片總成的俯視圖。
第3A圖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軸套機構的爆炸圖。
第3B圖為第3A圖中之軸套機構組裝後的俯視圖。
第4A圖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軸套機構的爆炸圖。
第4B圖為第4A圖中之軸套機構組裝後的俯視圖。
第5A圖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軸套機構的爆炸圖。
第5B圖為第5A圖中之軸套機構組裝後的俯視圖。
第6A圖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軸套機構的爆炸圖。
第6B圖為第6A圖中之軸套機構組裝後的俯視圖。
第7A圖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軸套機構的爆炸圖。
第7B圖為第7A圖中之軸套機構組裝後的俯視圖。
首先請一併參閱第2A、2B圖,其中第2A圖為本發明一實施例之軸套機構1的爆炸圖,第2B圖為第2A圖中之軸套機構1組裝後的俯視圖。如第2A、2B圖所示,本發明一實施例之軸套機構1具有一本體20、一可動件30以及兩個彈性件40,其中在本體20上設有一軌道21、兩個凹槽22以及一穿孔h1,且可動件30更具有兩個通孔h2(因角度關係,僅顯示一通孔於圖示)。
前述軸套機構1大致為正六邊形,本體20為具有金
屬材質的一塊狀構件,其中央形成有用以容置轉軸(例如馬達轉軸)的一中央軸孔C,前述軌道21為形成於本體20其中一邊的凹陷結構,可動件30可沿著軌道21滑動。由第2A圖中可以看出,凹槽22與軌道21係形成於本體20的同一邊,其中可動件30為具有金屬或塑膠材質的片狀構件並具有U字形結構,彈性件40則例如為一壓縮彈簧,活動地設置於凹槽22內,且其兩端分別抵接本體20以及可動件30。穿孔h1以及通孔h2係用以方便組裝人員完成軸套機構1與煞車片D之組裝作業,關於穿孔h1以及通孔h2之說明將詳述於後。
需特別說明的是,前述可動件30係以可滑動的方式設置於軌道21上,且可動件30之頂面與本體20之頂面大致對齊,使可動件30與本體20可組合成一大致呈正六邊形之結構(如第2B圖所示);於本實施例中,彈性件40之一端固定於凹槽22的底面,另一端則以可分離之方式抵接可動件30,其中彈性件40係連接本體20及可動件30並呈壓縮狀態,且其壓縮方向垂直於軸套機構1之一側邊,使得彈性件40可推動可動件30沿第2B圖中箭頭方向(x軸方向)移動。
應了解的是,本發明並不限定軸套機構1必須為正六邊形,設計者可依需求將軸套機構1設定為正三角形、正方形、正五邊形等多邊形結構,且亦不限定彈性件40之一端必須固定於凹槽22,其中彈性件40亦可設計成其一端固定於可動件30上,另一端則以可分離之方式抵接凹槽22之底面,或是亦可將彈性件40兩端皆以可分離之方式分別抵接凹槽22之底面及可動件30。
再請參閱第2C圖,該圖為本發明一實施例之煞車片總成100的俯視圖。如第2C所示,本發明一實施例之煞車片總成100主要包括前述軸套機構1以及一煞車片D,其中煞車片D的中央形成有與軸套機構1相對應之正六邊形的容置孔D1,軸套機構1係位於容置孔D1中。當煞車片總成100實際被運用時,軸套機構1的中央軸孔C係設置一轉軸,且當轉軸轉動時會帶動軸套機構1以及煞車片D旋轉。
應了解的是,軸套機構1之可動件30因受到彈性件40的作用力,而會相對於本體20向外移動並抵接煞車片D的內側表面,亦即軸套機構1可藉由彈性件40的作用力,而使其與煞車片D可緊密抵接,以減少軸套機構1與煞車片D之間的空隙,如此一來可避免轉軸轉動時,軸套機構1以及煞車片D之間碰撞並產生異音。
此外,由第2A-2C圖更可以看出,本體20更具有一穿孔h1,且可動件30更具有兩個通孔h2(因角度關係,僅顯示一通孔於圖示),其中穿孔h1貫穿本體20之一側邊,兩個通孔h2亦分別貫穿可動件30之U字形側邊。當組裝人員組裝軸套機構1與煞車片D時,可先將兩個通孔h2分別對齊穿孔h1,並將一定位銷(圖未示)插入穿孔h1以及通孔h2中,以將可動件30固定於本體20之一側邊,亦即限制可動件30相對本體20於一預設位置,接著將軸套機構1放入容置孔D1,再將前述定位銷自穿孔h1以及通孔h2中拔出。換言之,本實施例中之穿孔h1以及通孔h2藉由一定位銷固定兩者相對位置,可避免可動件30因彈性件40的彈力作用而移動,方便組裝人員將軸套機構1放入容置孔
D1中以完成組裝作業。
再請一併參閱第3A、3B圖,其中第3A圖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軸套機構1的爆炸圖,第3B圖為第3A圖中之軸套機構1組裝後的俯視圖。如第3A、3B圖所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軸套機構1具有一本體20、一可動件30以及兩個彈性件40,其中在本體20上設有一軌道21、兩個凹槽22以及一導引部23。
需特別說明的是,本實施例與第2A、2B圖之實施例的主要差別係在於:本實施例中的本體20更具有鄰接軌道21之一導引部23,且可動件30具有一滑動部31。如第3A圖所示,前述導引部23凸出軌道21之一側,滑動部31則為形成於可動件30之一側邊的貫穿結構,並可沿導引部23滑動。如第3B圖所示,當可動件30與本體20組合時,導引部23位於滑動部31中,導引可動件30於第3B圖中箭頭方向移動。
此外,由第3A、3B圖更可以看出,本體20更具有一穿孔h1,且可動件30更具有兩個通孔h2,其中穿孔h1貫穿本體20之一側邊,兩個通孔h2亦分別貫穿可動件30之一側邊。本實施例之軸套機構1與煞車片D組裝方式如第2A-2C圖之實施例,可先將兩個通孔h2分別對齊穿孔h1,此時導引部23位於滑動部31中,接著將一定位銷(圖未示)插入穿孔h1以及通孔h2中,以將可動件30固定於本體20之一側邊,亦即限制可動件30相對本體20於一預設位置,接著將軸套機構1放入容置孔D1,最後再將前述定位銷自穿孔h1以及通孔h2中拔出而完成軸套機構1與煞車片D之組裝作業。
再請一併參閱第4A、4B圖,其中第4A圖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軸套機構1的爆炸圖,第4B圖為第4A圖中之軸套機構1組裝後的俯視圖。如第4A、4B圖所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軸套機構1具有一本體20、一可動件30以及一彈性件40,其中在本體20之一側設有一軌道21、一凹槽22以及一導引部23。
需特別說明的是,本實施例與第2A、2B圖之實施例的主要差別係在於:本實施例中的軌道21為形成於本體20其中一邊的凹陷結構,並且在前述軌道21旁同時形成有與之相鄰之凹槽22和導引部23;此外,本實施例中的可動件30係為具有金屬或塑膠材質的一塊狀構件,並在其上形成有對應於前述導引部23的一滑動部31。
應了解的是,前述軌道21、凹槽22以及導引部23皆具有長條形結構並沿軸套機構1之一側邊方向延伸(第4B圖中的y軸方向)延伸,其中可動件30係以可滑動的方式設置於軌道21上,且前述導引部23具有一凹陷結構,滑動部31則為一凸出結構並可沿導引部23滑動,當軸套機構1裝設於煞車片D之容置孔D1內時,可動件30恰可填補本體20上之軌道21和導引部23所形成之凹陷部分,並使軸套機構1可形成一大致為正六邊形之結構(如第4B圖所示)。
請繼續參閱第4B圖,於本實施例中,前述彈性件40之一端係固定於凹槽22的底面,另一端則以可分離之方式抵接可動件30,當軸套機構1裝設於煞車片D之容置孔D1內時,彈性件40係連接本體20及可動件30並呈壓縮狀態,其壓縮方向
平行於軸套機構1的其中一側邊,且彈性件40使可動件30可沿著第4B圖中箭頭方向(平行y軸方向)移動。具體而言,當軸套機構1裝設於煞車片D之容置孔D1內時,彈性件40的彈力可減少軸套機構1和煞車片D之間的空隙,以避免轉軸轉動時由於兩者間碰撞所產生的異音。
由第4A、4B圖更可以看出,本體20更具有一穿孔h1,且可動件30更具有一通孔h2,其中穿孔h1貫穿本體20之一側邊,通孔h2貫穿可動件30之一側邊。當組裝人員組裝軸套機構1與煞車片D時,可先將本體20及可動件30組合(如第4B圖所示),並將具有U字形結構的一定位銷(圖未示)插入穿孔h1以及通孔h2中,以將可動件30固定於本體20之一側邊,亦即限制可動件30相對本體20於一預設位置,接著將軸套機構1放入容置孔D1,再將前述定位銷自穿孔h1以及通孔h2中拔出。
此外,本發明並不限定軸套機構1僅具有一軌道21、一可動件30以及一彈性件40,設計者可視實際需求而將軸套機構1設計為更具有複數個軌道21、複數個可動件30以及複數個彈性件40,且該些軌道21分別形成於軸套機構1之不同側邊,該些彈性件40分別作用不同方向之彈力予該些可動件30,使該些可動件30分別與該煞車片D相互抵接,有關其詳細特徵係詳述於後續實施例中。
再請一併參閱第5A、5B圖,其中第5A圖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軸套機構1的爆炸圖,第5B圖為第5A圖中之軸套機構1組裝後的俯視圖。如第5A、5B圖所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軸套機構1具有一本體20、兩個可動件30以及兩個彈性件
40,其中本體20具有兩個軌道21、兩個凹槽22以及兩個導引部23。
本實施例與第4A、4B圖之實施例的主要差別係在於:本實施例中係於本體20的兩個不同側邊上設有兩個軌道21、兩個凹槽22以及導引部23(如第5B圖所示),而可動件30以及彈性件40亦各設有兩個,分別對應於本體20之不同側邊上的軌道21、凹槽22以及導引部23。由第5B圖中可以看出,兩個彈性件40係分別連接本體20及兩個可動件30,其中當軸套機構1裝設於煞車片D之容置孔D1內時,彈性件40係分別呈壓縮狀態,且其壓縮方向分別平行軸套機構1的兩個側邊,換言之彈性件40可使兩個可動件30分別沿第4B圖中箭頭方向移動。
由第5A、5B圖更可以看出,本體20更具有兩穿孔h1,且兩可動件30分別具有一通孔h2,其中兩穿孔h1分別貫穿本體20之一側邊,通孔h2貫穿可動件30之一側邊。當組裝人員組裝軸套機構1與煞車片D時,可先將本體20及兩可動件30組合(如第5B圖所示),並將具有U字形結構的兩定位銷(圖未示)分別插入兩組相對應的穿孔h1以及通孔h2中,以將兩可動件30分別固定於本體20之兩側邊,接著將軸套機構1放入容置孔D1,再將前述兩定位銷自穿孔h1以及通孔h2中拔出。
需特別說明的是,本實施例之配置方式使兩個彈性件40可分別提供兩個方向的作用力,當軸套機構1裝設於煞車片D之容置孔D1內時,彈性件40的作用力可減少軸套機構1和煞車片D之間的空隙,以避免轉軸轉動時兩者碰撞而產生異音。
再請一併參閱第6A、6B圖,其中第6A圖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軸套機構1的爆炸圖,第6B圖為第6A圖中之軸套機構1組裝後的俯視圖。如第6A、6B圖所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軸套機構1具有一本體20、兩個可動件30以及兩個彈性件40,其中本體20具有兩個軌道21、兩個凹槽22以及兩個導引部23。
本實施例與第5A、5B圖之實施例的主要差別係在於:本實施例中的導引部23為分別形成於本體20兩側邊的凸出結構,且凹槽22形成於導引部23上,滑動部31則為形成於可動件30上的凹陷結構,滑動部31可沿著導引部23滑動。如第6B圖所示,當可動件30與本體20組合時,導引部23位於滑動部31中,導引兩個可動件30於第6A圖中z方向上移動。
由第6A、6B圖更可以看出,本體20更具有兩穿孔h1,且兩可動件30更分別具有兩通孔h2,其中兩穿孔h1分別形成於導引部23上並鄰接凹槽22,通孔h2貫穿可動件30之兩側邊。當組裝人員組裝軸套機構1與煞車片D時,可先將本體20及兩可動件30組合(如第6B圖所示),並將兩定位銷(圖未示)分別插入兩組相對應的穿孔h1以及通孔h2中,以將兩可動件30分別固定於本體20之兩側邊,接著將軸套機構1放入容置孔D1,再將前述定位銷自穿孔h1以及通孔h2中拔出。
再請一併參閱第7A、7B圖,其中第7A圖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軸套機構1的爆炸圖,第7B圖為第7A圖中之軸套機構1組裝後的俯視圖。如第7A、7B圖所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軸套機構1具有一本體20、一可動件30以及一彈性件40,
其中在本體20之一側形成有一軌道21、一凹槽22以及一導引部23。
本實施例與第4A、4B圖之實施例的主要差別係在於:本實施例中之本體20的導引部23以及可動件30的滑動部31係平行第7B圖中箭頭方向延伸,且該方向與第7B圖中之y軸方向形成有一夾角,且該夾角為一銳角,彈性件40可作用一彈力使可動件30沿第7B圖中箭頭方向移動。本實施例之配置方式使彈性件40能提供一特定方向的作用力,當軸套機構1裝設於煞車片D之容置孔D1內時,藉由彈性件40的作用力可減少軸套機構1和煞車片D之間的空隙,以避免轉軸轉動時兩者碰撞而產生異音。此外,由第7A、7B圖更可以看出,本體20更具有一穿孔h1,且可動件30更具有一通孔h2,其中穿孔h1貫穿本體20之一側邊,通孔h2貫穿可動件30之一側邊。本實施例之軸套機構1與煞車片D方式如第4A、4B圖之實施例。
綜上所述,本發明提供一種煞車片總成,其包含有一軸套機構以及一煞車片,其中軸套機構具有一本體、一可動件以及一彈性件,透過本發明之機構設計,可減少軸套機構與煞車片之間的空隙,並避免兩者碰撞而產生噪音。
本發明雖以各種實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其僅為範例參考而非用以限定本發明的範圍,任何熟習此項技藝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做些許的更動與潤飾。因此上述實施例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之範圍,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Claims (10)
- 一種煞車片總成,包括:一煞車片,具有一容置孔;以及一軸套機構,具一中央軸孔用以容置一轉軸,其中該軸套機構設置於該容置孔內,並具有:一本體,具有至少一軌道和至少一穿孔;至少一可動件,以可滑動的方式設置於該軌道中並具有一通孔,且該穿孔對應該通孔;以及至少一彈性件,連接該本體以及該可動件,其中該彈性件作用一彈力予該可動件,使該可動件與該煞車片相互抵接,其中一定位銷穿過該穿孔與該通孔,以限制該可動件相對該本體位於一預設位置。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煞車片總成,其中該本體更具有至少一凹槽,該彈性件活動地設置於該凹槽內。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煞車片總成,其中該彈性件之一端固定於該凹槽之一底面或該可動件上。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煞車片總成,其中該軸套機構以及該容置孔分別具有相對應的正三角形、正方形、正五邊形或正六邊形結構。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煞車片總成,其中該可動件為一U字形構件或一塊狀構件。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煞車片總成,其中該軸套機構更具有複數個軌道、複數個彈性件以及複數個可動件,且該些軌道分別形成於該軸套機構之不同側邊,該 些彈性件分別作用不同方向之彈力予該些可動件,使該些可動件分別與該煞車片相互抵接。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煞車片總成,其中該彈性件為一壓縮彈簧,且其延伸方向平行或垂直該軸套機構之一側邊。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煞車片總成,其中該本體更具有鄰接該軌道之一導引部,且該可動件具有一滑動部,其中該滑動部可沿該導引部滑動,且該導引部凸出於該軌道之一側。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煞車片總成,其中該本體更具有鄰接該軌道之一導引部,且該可動件具有一滑動部,其中該滑動部可沿該導引部滑動,該導引部具有一凹陷結構並沿該軸套機構之一側邊方向延伸。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煞車片總成,其中該導引部之一延伸方向與該軸套機構之一側邊方向形成一銳角。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5113042A TWI616602B (zh) | 2016-04-27 | 2016-04-27 | 煞車片總成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5113042A TWI616602B (zh) | 2016-04-27 | 2016-04-27 | 煞車片總成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738475A TW201738475A (zh) | 2017-11-01 |
TWI616602B true TWI616602B (zh) | 2018-03-01 |
Family
ID=610228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5113042A TWI616602B (zh) | 2016-04-27 | 2016-04-27 | 煞車片總成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TW (1) | TWI616602B (zh)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8277864A (ja) * | 1995-04-05 | 1996-10-22 | Fuji Electric Co Ltd | 摩擦式電磁クラッチ・ブレーキ |
DE29812881U1 (de) * | 1998-07-20 | 1998-10-01 | Tornado Antriebstechnik GmbH, 13507 Berlin | Vorrichtung zur Geräuschdämpfung eines Bremskörpers |
WO1998048194A1 (fr) * | 1997-04-23 | 1998-10-29 | Societe Nationale D'etude Et De Construction De Moteurs D'aviation | Disque de frein ayant une partie de friction en materiau composite liee a une partie metallique |
EP1302274A2 (de) * | 2001-10-11 | 2003-04-16 | Leico GmbH & Co. Werkzeugmaschinenbau |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Verbundteiles |
DE102007001211A1 (de) * | 2007-01-05 | 2008-07-10 | Knorr-Bremse Systeme für Nutzfahrzeuge GmbH | Bremsscheiben-/Nabenverbindung |
CN202790305U (zh) * | 2012-07-09 | 2013-03-13 | 广德正道电器有限公司 | 免调电磁离合微型制动器的六角套减震装置 |
-
2016
- 2016-04-27 TW TW105113042A patent/TWI616602B/zh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8277864A (ja) * | 1995-04-05 | 1996-10-22 | Fuji Electric Co Ltd | 摩擦式電磁クラッチ・ブレーキ |
WO1998048194A1 (fr) * | 1997-04-23 | 1998-10-29 | Societe Nationale D'etude Et De Construction De Moteurs D'aviation | Disque de frein ayant une partie de friction en materiau composite liee a une partie metallique |
DE29812881U1 (de) * | 1998-07-20 | 1998-10-01 | Tornado Antriebstechnik GmbH, 13507 Berlin | Vorrichtung zur Geräuschdämpfung eines Bremskörpers |
EP1302274A2 (de) * | 2001-10-11 | 2003-04-16 | Leico GmbH & Co. Werkzeugmaschinenbau |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Verbundteiles |
DE102007001211A1 (de) * | 2007-01-05 | 2008-07-10 | Knorr-Bremse Systeme für Nutzfahrzeuge GmbH | Bremsscheiben-/Nabenverbindung |
CN202790305U (zh) * | 2012-07-09 | 2013-03-13 | 广德正道电器有限公司 | 免调电磁离合微型制动器的六角套减震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738475A (zh) | 2017-11-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7574194B2 (ja) | 垂直方向に係止解除可能なパネルのセット、そ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 |
TWI607721B (zh) | 滑軌總成 | |
US10570653B2 (en) | Vehicle door checker | |
KR20160138238A (ko) | 금속판의 굽힘 가공 장치 | |
JP6415032B2 (ja) | 案内体及びこれを備えた運動案内装置 | |
CN107960763B (zh) | 滑轨总成 | |
WO2014010507A1 (ja) | 移動ユニット | |
TW201741569A (zh) | 電子式駐車卡鉗 | |
CN112405324B (zh) | 片状产品用研磨夹具 | |
TWI616602B (zh) | 煞車片總成 | |
TWI644757B (zh) | Single side clamping device | |
CN102411414A (zh) | 风扇固定座 | |
CN103158081B (zh) | 夹持调整装置及其旋转调整机构 | |
CN107314068B (zh) | 煞车片总成 | |
CN104235179B (zh) | 滑座组合件 | |
TWI709465B (zh) | 手把延伸結構及電子裝置機殼 | |
TWM510989U (zh) | 組合式軌道結構之線性模組 | |
US9657773B2 (en) | Linear slide rail and guide wheel seat assembly thereof | |
US20170130770A1 (en) | Slide rail assembly and sliding assistance device thereof | |
CN110039615B (zh) | 一种木材拼接设备 | |
CN107842551B (zh) | 直线滑轨装置及其组装方法 | |
ITBO20070637A1 (it) | Apparecchiatura e metodo per il controllo di parti di un pezzo meccanico | |
US10234911B2 (en) | Chassis | |
CN104210924B (zh) | 电梯乘梯处开门保持工具 | |
CN106880197A (zh) | 滑轨总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