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TWI608781B - 機殼 - Google Patents

機殼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08781B
TWI608781B TW105136150A TW105136150A TWI608781B TW I608781 B TWI608781 B TW I608781B TW 105136150 A TW105136150 A TW 105136150A TW 105136150 A TW105136150 A TW 105136150A TW I608781 B TWI608781 B TW I608781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housing
link
protruding pin
pivoting
cas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361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818793A (zh
Inventor
張正堂
謝鑫詒
許依婷
Original Assignee
緯創資通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緯創資通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緯創資通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513615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608781B/zh
Priority to CN201611051205.8A priority patent/CN108073243B/zh
Priority to US15/396,820 priority patent/US10010003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087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08781B/zh
Publication of TW2018187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18793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2Details
    • H05K5/0217Mechanical details of casings
    • H05K5/0226Hing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8Packaging or power distribution
    • G06F1/181Enclosure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2Details
    • H05K5/0217Mechanical details of casings
    • H05K5/0221Locks; Latche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14Mounting supporting structure in casing or on frame or rack
    • H05K7/1485Servers; Data center rooms, e.g. 19-inch computer racks
    • H05K7/1487Blade assemblies, e.g. blade cases or inner arrangements within a blad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 Pivots And Pivotal Connections (AREA)

Description

機殼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機殼,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伺服器或電腦主機的機殼。
常見的伺服器、電腦主機或擴充裝置大多是將電子元件組裝於機殼內,以防止電子元件受外力或外物的碰撞而損傷。為便於維修或替換電子元件,機殼大多是由兩殼體所組成。前述兩殼體透過螺絲鎖固彼此,或者是透過樞軸彼此樞接,必要時得拆解螺絲以將前述兩殼體分離開來,或者是使前述兩殼體透過樞軸相對轉動而分離開來。
以透過樞軸樞接前述兩殼體的機殼為例,其樞軸大多暴露於機殼外,有損機殼的外觀的完整性。另一方面,當前述兩殼體彼此固定時,其中一個殼體的端部會與另一個殼體的端部相抵接,倘若將樞軸設置於機殼內,則在使前述兩殼體透過樞軸相對轉動的過程中,兩相抵接的前述兩端部會產生結構干涉,使得前述兩殼體無法透過樞軸相對轉動而分離開來。
本發明提供一種機殼,其兩殼體於開闔時不會產生結構干涉操作。
本發明提出一種機殼,其包括第一殼體、第二殼體、至少一第一連桿以及第二連桿。第一殼體具第一端部。第二殼體可動地連接第一殼體,其中第二殼體具有第二端部,且第一端部與第二端部相抵接或分離。第一連桿鄰近於第一端部設置,且樞接至第一殼體。第二連桿鄰近於第二端部設置,其中第二連桿樞接至第二殼體與第一連桿,且第一殼體與第二殼體分別位於第一連桿與第二連桿的相對兩側。當第二端部與第一端部相抵接時,第二殼體能夠透過第二連桿與第一連桿相對於第一殼體運動,以使第二端部與第一端部分離。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第一殼體包括並列設置的第一支座與第二支座。第一連桿具有彼此相對的第一樞接部與第二樞接部,第一樞接部樞接至第一支座與第二支座,且第二樞接部樞接至第二連桿。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第一支座具有滑槽。第一連桿的數量為兩個,且兩第一連桿互為平行,其中一個第一連桿設有位於對應的第一樞接部與第二樞接部之間的第一凸銷,另一個第一連桿設有位於對應的第一樞接部與第二樞接部之間的第二凸銷,且第一凸銷與第二凸銷分別對應於第一支座設置。當第二端部與第一端部相抵接時,第一凸銷滑設於滑槽內,並抵接於滑槽的底部。第二凸銷位於滑槽外。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第一支座還具有止擋部。止擋部位於滑槽的一側,且第二凸銷抵接於止擋部。在第二殼體透過第二連桿與此兩第一連桿相對於第一殼體運動,以使第二端部與第一端部分離後,第一凸銷沿著滑槽移動,且第一凸銷與第二凸銷朝向止擋部移動。當兩第一連桿垂直於止擋部時,第一凸銷位於滑槽內,且第一凸銷及第二凸銷與止擋部分離。當此兩第一連桿傾斜於止擋部時,第一凸銷位於滑槽外,且第一凸銷及第二凸銷與止擋部相抵。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第二連桿具有彼此相對的第三樞接部與第四樞接部。第三樞接部樞接至第二殼體,且第四樞接部與各個第二樞接部彼此樞接。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第一支座還具有限位部,且限位部位於滑槽的上方,當第二端部與第一端部相抵接時,第四樞接部與限位部相抵接。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第二連桿具有連接第三樞接部與第四樞接部的彎曲部。彎曲部定義出讓位槽,且讓位槽面向第一支座。當此兩第一連桿傾斜於止擋部,且第一凸銷及第二凸銷與止擋部相抵接時,第四樞接部平行於止擋部,且第二殼體能夠相對於第三樞接部轉動,以使第二端部移入讓位槽內。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機殼更包括彈性件。彈性件連接第一連桿與第二支座。當第二端部與第一端部相抵接時,彈性件被壓縮於第一連桿與第二支座之間。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機殼更包括開關組。開關組與彈性件分別位於第一殼體的相對兩側,配置用以固定或解除固定第一殼體與第二殼體。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開關組包括致動件以及卡合件。致動件樞接於第二殼體,且位於第一殼體與第二殼體之間。卡合件樞接於致動件,其中卡合件具有多個第一卡合部。第一殼體具有多個第二卡合部與多個第一限位部,且第二殼體具有多個第二限位部。各個第一卡合部與對應的第二卡合部相卡合。這些第一限位部與這些第二限位部分別位於卡合件的相對兩側,並分別與卡合件相耦接。當致動件沿轉動方向相對於第二殼體轉動時,卡合件受到致動件的帶動而在這些第一限位部與這些第二限位部的限位下沿一移動方向移動,使各個第一卡合部與對應的第二卡合部分離開來。
基於上述,本發明係將連桿組設置於機殼內,故能維持機殼的外觀的完整性。另一方面,第一殼體與第二殼體可透過連桿組彼此連接,其中第二殼體能夠透過連桿組相對於第一殼體運動,且不會與第一殼體產生結構干涉。
為讓本發明的上述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圖1是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機殼的示意圖。圖2是圖1的區域A的放大示意圖。圖3是圖1的機殼於另一視角的局部放大示意圖。圖4是圖1的機殼的局部截面示意圖。為求清楚表示與便於說明,圖1至圖3採用透視的方式繪示出第一殼體110。請參考圖1至圖4,在本實施例中,機殼100可以是伺服器、電腦主機或擴充裝置的外殼,用以保護於組裝於其內的電子元件(未繪示)。機殼100可包括第一殼體110、第二殼體120、第一連桿130、140以及第二連桿150,其中第一連桿130、140以及第二連桿150構成一連桿組,且設置於第一殼體110與第二殼體120所定義出的容置空間101內,故能維持機殼100的外觀的完整性。如圖1所示,第一殼體110與第二殼體120分別位於第一連桿130、140與第二連桿150的相對兩側。
第一殼體110具有第一端部111,且第二殼體120具有第二端部121,在如圖1與圖4所示的狀態下,第二殼體120與第一殼體110彼此固定,且第一端部111與第二端部121相抵接。另一方面,機殼100更包括開關組160,其中開關組160與第一端部111分別位於第一殼體110的相對兩側,且開關組160配置用以固定或解除固定第一殼體110與第二殼體120。如圖1與圖3所示,開關組160可包括致動件161以及卡合件162,其中致動件161樞接於第二殼體120,且位於第一殼體110與第二殼體120之間。卡合件162樞接於致動件161,且位於容置空間101內。詳細而言,卡合件162具有多個第一卡合部162a,第一殼體110具有多個第二卡合部114與多個第一限位部115,第二殼體120具有多個第二限位部122,且這些第一卡合部162a、這些第二卡合部114、這些第一限位部115以及這些第二限位部122都位於容置空間101內。各個第一卡合部162a與對應的第二卡合部114相卡合,以將第一殼體110與第二殼體120固定在一起。這些第一限位部115與這些第二限位部122分別位於卡合件162的相對兩側,並分別與卡合件162相耦接。此外。這些第一限位部115與這些第二限位部122的排列方向與卡合件162的延伸方向互為平行。
在本實施例中,第二殼體120係透過第一連桿130、140以及第二連桿150而可動地連接第一殼體110,其中第一連桿130與140互為平行,且鄰近於第一端部111設置。第一連桿130與140分別樞接至第一殼體110,而能相對於第一殼體110轉動。另一方面,第二連桿150鄰近於第二端部121設置,其中第二連桿150樞接至第二殼體120與第一連桿130、140,而能相對於第二殼體120與第一連桿130、140轉動。
如圖1、圖2以及圖4所示,第一殼體110包括並列設置的第一支座112與第二支座113,且位於容置空間101內。詳細而言,第一連桿130具有彼此相對的第一樞接部131與第二樞接部132,第一連桿140具有彼此相對的第一樞接部141與第二樞接部142,其中第一樞接部131與141皆樞接至第一支座112與第二支座113,且第二樞接部132與142分別樞接至第二連桿150。另一方面,第二連桿150具有彼此相對的第三樞接部151與第四樞接部152,其中第三樞接部151樞接至第二殼體120,且第四樞接部152與第二樞接部132、142彼此樞接。
在本實施例中,第一支座112可具有滑槽112a與止擋部112b,其中滑槽112a可為弧形滑槽,且止擋部112b位於滑槽112a的一側。第一連桿130設有位於第一樞接部131與第二樞接部132之間的第一凸銷133,第一連桿140設有位於第一樞接部141與第二樞接部142之間的第二凸銷143,且第一凸銷133與第二凸銷143分別對應於第一支座112設置。當第二端部121與第一端部111相抵接時,第一凸銷133滑設於滑槽112a內,並抵接於滑槽112a的底部。第二凸銷143位於滑槽112a外,並抵接於止擋部112b。另一方面,第一支座112還具有限位部112c,其中限位部112c位於滑槽112a的上方,且當第二端部121與第一端部111相抵接時,第四樞接部152與限位部112c相抵接。如此為之,藉由彼此卡合的第一卡合部162a與第二卡合部114、抵接於滑槽112a的底部的第一凸銷133、相抵接的第二凸銷143與止擋部112b以及相抵接的第四樞接部152與限位部112c,得以使第一殼體110與第二殼體120更牢靠地固定在一起,不易受外力撞擊而分離。
如圖1與圖2所示,機殼100更包括彈性件170,例如是扭力彈簧,其中的彈性件的兩端分別連接第一連桿130與第二支座113,且開關組160與彈性件170分別位於第一殼體110的相對兩側。當第二端部121與第一端部111相抵接,且開關組160固定第一殼體110與第二殼體120時,彈性件170被壓縮於第一連桿130與第二支座113之間。
圖5與圖6是圖4的第二殼體相對於第一殼體運動而與第一殼體分離開來的示意圖。請參考圖1至圖5,當使用者欲使第二殼體120與第一殼體110分離開來時,需先透過開關組160解除固定第二殼體120與第一殼體110。舉例來說,使用者可施力扳動致動件161(施力方向如圖3的箭號所示)使其沿轉動方向R1相對於第二殼體120轉動,並帶動卡合件162在這些第一限位部115與這些第二限位部122的限位下沿平行於這些第一限位部115與這些第二限位部122的排列方向的移動方向D移動,使各個第一卡合部162a與對應的第二卡合部114分離開來,進而解除第一卡合部162a與第二卡合部114之間的卡合關係。此時,彈性件170被壓縮時所儲存的彈性位能可獲得釋放並驅動第一連桿130相對於第一殼體110轉動,進而將第二殼體120略微抬離第一殼體110,使得第一端部111與第二端部121分離。值得一提的是,致動件161與第二殼體120的樞接處設置有彈性件180,其中彈性件180為扭簧,且扭簧的兩端部分別固定於致動件161與第二殼體120。當使用者施力扳動致動件161(施力方向如圖3的箭號所示)使其沿轉動方向R1相對於第二殼體120轉動時,彈性件180產生彈性變形,在使用者停止施加於致動件161上後,彈性件180產生彈性變形時所儲存的彈性位能可獲得釋放並驅動致動件161沿轉動方向R1的反向轉動,以帶動卡合件162沿移動方向D的反向移動,使得使各個第一卡合部162a再次與對應的第二卡合部114相卡合。
接著,施力提起第二殼體120,以透過第二連桿150帶動第一連桿130與140相對於第一殼體110轉動,進而使第一端部111與第二端部121分離開來、第一凸銷133與滑槽112a的底部分離開來、第二凸銷143與止擋部112b分離開來以及第四樞接部152與限位部112c分離開來。詳細而言,第二連桿150係透過互為平行的第一連桿130與140相對於第一殼體110轉動,且第一連桿130的第一凸銷133係沿著滑槽112a相對於第一支座112移動,因此第二殼體120相對於第一殼體110運動而彼此分離開來時的穩定度得以被提高。另一方面,互為平行的第一連桿130與140相對於第一殼體110的移動可先使第二殼體120的第二端部121與第一殼體110的第一端部111分離開來,而能避免第二殼體120與第一殼體110產生結構干涉。
如圖5所示,持續使第二殼體120透過第二連桿150與第一連桿130、140相對於第一殼體110運動,以使第一凸銷133沿著滑槽112a移動,並使第一凸銷133與第二凸銷143朝向止擋部112b移動。當第一連桿130與140垂直於止擋部112b時,第一凸銷133仍位於滑槽內,且第一凸銷133及第二凸銷143與止擋部112b分離。接著,持續使第一凸銷133與第二凸銷143朝向止擋部112b移動,當第一凸銷133與第二凸銷143傾斜於止擋部112b時,第一凸銷133移出滑槽112c外,且第一凸銷133及第二凸銷143與止擋部112b相抵接,如圖6所示。在第一凸銷133及第二凸銷143與止擋部112b相抵接後,第二連桿150的位置便被暫時固定住。
在本實施例中,第二連桿150具有連接第三樞接部151與第四樞接部152的彎曲部153,其中彎曲部153位於第一支座112的正上方,且定義出讓位槽153a。如圖4所示,讓位槽153a面向第一支座112。如圖6所示,當第一凸銷133與第二凸銷143傾斜於止擋部112b,且第一凸銷133及第二凸銷143與止擋部112b相抵接時,第四樞接部152平行於止擋部112b,且彎曲部153與讓位槽153a移至第一端部111以外。此時,第二殼體120能夠沿轉動方向R相對於第三樞接部151轉動,以使第二端部121移入讓位槽153a內。另一方面,移入讓位槽153a內的第二端部121可與讓位槽153a內的定位部154相抵接,以使第二殼體120停止沿轉動方向R相對於第三樞接部151轉動,進而將第二殼體120暫時固定於如圖6所示的狀態,以便於使用者維修或替換電子元件(未繪示)。
綜上所述,本發明的連桿組係由兩平行的第一連桿以及第二連桿所組成,且設置於機殼內,故能維持機殼的外觀的完整性。詳細而言,各個第一連桿樞接至第一殼體與第二連桿,且第二連桿樞接至第二殼體,換言之,第一殼體與第二殼體可透過此兩平行的第一連桿以及第二連桿彼此連接,且第二殼體能夠透過此兩平行的第一連桿以及第二連桿相對於第一殼體運動。在第二殼體透過此兩平行的第一連桿以及第二連桿相對於第一殼體運動的過程中,此兩平行的第一連桿相對於第一殼體的移動可先使第二殼體的第二端部與第一殼體的第一端部分離開來,而不會產生結構干涉,同時,第二殼體相對於第一殼體運動而彼此分離開來時的穩定度也得以被提高。
雖然本發明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的更動與潤飾,故本發明的保護範圍當視後附的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0‧‧‧機殼
101‧‧‧容置空間
110‧‧‧第一殼體
111‧‧‧第一端部
112‧‧‧第一支座
112a‧‧‧滑槽
112b‧‧‧止擋部
112c‧‧‧限位部
113‧‧‧第二支座
114‧‧‧第二卡合部
115‧‧‧第一限位部
120‧‧‧第二殼體
121‧‧‧第二端部
122‧‧‧第二限位部
130、140‧‧‧第一連桿
131、141‧‧‧第一樞接部
132、142‧‧‧第二樞接部
133‧‧‧第一凸銷
143‧‧‧第二凸銷
150‧‧‧第二連桿
151‧‧‧第三樞接部
152‧‧‧第四樞接部
153‧‧‧彎曲部
153a‧‧‧讓位槽
154‧‧‧定位部
160‧‧‧開關組
161‧‧‧致動件
162‧‧‧卡合件
162a‧‧‧第一卡合部
170、180‧‧‧彈性件
A‧‧‧區域
R、R1‧‧‧轉動方向
圖1是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機殼的示意圖。 圖2是圖1的區域A的放大示意圖。 圖3是圖1的機殼於另一視角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圖4是圖1的機殼的局部截面示意圖。 圖5與圖6是圖4的第二殼體相對於第一殼體運動而與第一殼體分離開來的示意圖。
100‧‧‧機殼
101‧‧‧容置空間
110‧‧‧第一殼體
111‧‧‧第一端部
120‧‧‧第二殼體
121‧‧‧第二端部
130、140‧‧‧第一連桿
150‧‧‧第二連桿
160‧‧‧開關組
A‧‧‧區域

Claims (8)

  1. 一種機殼,包括:一第一殼體,具一第一端部;一第二殼體,可動地連接該第一殼體,其中該第二殼體具有一第二端部,且該第一端部與該第二端部相抵接或分離;至少一第一連桿,鄰近於該第一端部設置,且樞接至該第一殼體;以及一第二連桿,鄰近於該第二端部設置,其中該第二連桿樞接至該第二殼體與該第一連桿,且該第一殼體與該第二殼體分別位於該第一連桿與該第二連桿的相對兩側,當該第二端部與該第一端部相抵接時,該第二殼體能夠透過該第二連桿與該第一連桿相對於該第一殼體運動,以使該第二端部與該第一端部分離,其中該第一殼體包括並列設置的一第一支座與一第二支座,該第一連桿具有彼此相對的一第一樞接部與一第二樞接部,該第一樞接部樞接至該第一支座與該第二支座,且該第二樞接部樞接至該第二連桿,該第一支座具有一滑槽,該第一連桿的數量為兩個,且該兩第一連桿互為平行,其中一該第一連桿設有位於對應的該第一樞接部與該第二樞接部之間的一第一凸銷,另一該第一連桿設有位於對應的該第一樞接部與該第二樞接部之間的一第二凸銷,且該第一凸銷與該第二凸銷分別對應於該第一支座設置,當該第二端部與該第一端部相抵接時,該第一凸銷滑設於該滑槽內,並抵接於該滑槽的底部,該第二凸銷位於該滑槽外。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機殼,其中該第一支座還具有一止擋部,該止擋部位於該滑槽的一側,且該第二凸銷抵接於該止擋部,在該第二殼體透過該第二連桿與該兩第一連桿相對於該第一殼體運動,以使該第二端部與該第一端部分離後,該第一凸銷沿著該滑槽移動,且該第一凸銷與該第二凸銷朝向該止擋部移動,當該兩第一連桿垂直於該止擋部時,該第一凸銷位於該滑槽內,且該第一凸銷及該第二凸銷與該止擋部分離,當該兩第一連桿傾斜於該止擋部時,該第一凸銷位於該滑槽外,且該第一凸銷及該第二凸銷與該止擋部相抵接。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機殼,其中該第二連桿具有彼此相對的一第三樞接部與一第四樞接部,該第三樞接部樞接至該第二殼體,且該第四樞接部與各該第二樞接部彼此樞接。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機殼,其中該第一支座還具有一限位部,且該限位部位於該滑槽的上方,當該第二端部與該第一端部相抵接時,該第四樞接部與該限位部相抵接。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機殼,其中該第二連桿具有連接該第三樞接部與該第四樞接部的一彎曲部,該彎曲部定義出一讓位槽,且該讓位槽面向該第一支座,當該兩第一連桿傾斜於該止擋部,且該第一凸銷及該第二凸銷與該止擋部相抵接時,該第四樞接部平行於該止擋部,且該第二殼體能夠相對於該第三樞接部轉動,以使該第二端部移入該讓位槽內。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機殼,更包括: 一彈性件,連接該第一連桿與該第二支座,當該第二端部與該第一端部相抵接時,該彈性件被壓縮於該第一連桿與該第二支座之間。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的機殼,更包括:一開關組,與該彈性件分別位於該第一殼體的相對兩側,該開關組配置用以固定或解除固定該第一殼體與該第二殼體。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的機殼,其中該開關組包括:一致動件,樞接於該第二殼體,且位於該第一殼體與該第二殼體之間;以及一卡合件,樞接於該致動件,其中該卡合件具有多個第一卡合部,該第一殼體具有多個第二卡合部與多個第一限位部,且該第二殼體具有多個第二限位部,各該第一卡合部與對應的該第二卡合部相卡合,該些第一限位部與該些第二限位部分別位於該卡合件的相對兩側,並分別與該卡合件相耦接,當該致動件沿一轉動方向相對於該第二殼體轉動時,該卡合件受到該致動件的帶動而在該些第一限位部與該些第二限位部的限位下沿一移動方向移動,使各該第一卡合部與對應的該第二卡合部分離開來。
TW105136150A 2016-11-07 2016-11-07 機殼 TWI60878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136150A TWI608781B (zh) 2016-11-07 2016-11-07 機殼
CN201611051205.8A CN108073243B (zh) 2016-11-07 2016-11-25 机壳
US15/396,820 US10010003B2 (en) 2016-11-07 2017-01-03 Casing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136150A TWI608781B (zh) 2016-11-07 2016-11-07 機殼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08781B true TWI608781B (zh) 2017-12-11
TW201818793A TW201818793A (zh) 2018-05-16

Family

ID=612308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36150A TWI608781B (zh) 2016-11-07 2016-11-07 機殼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010003B2 (zh)
CN (1) CN108073243B (zh)
TW (1) TWI60878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D857639S1 (en) * 2016-11-17 2019-08-27 Cooper Technologies Company Single door for electrical panel enclosure
CA2985754C (en) 2016-11-17 2024-06-11 Cooper Technologies Company One or more doors with one or more angled side flanges for electrical panel enclosure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505364U (en) * 2002-02-08 2002-10-0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Computer housing
TW201601132A (zh) * 2014-06-18 2016-01-0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摺疊式顯示裝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6019A (en) * 1894-09-18 Flush lounge-hinge
US698468A (en) * 1901-09-26 1902-04-29 Conrad Dietz Hinge.
US758530A (en) * 1902-07-07 1904-04-26 Charles W Gross Box-couch hinge.
US3759475A (en) * 1972-03-29 1973-09-18 Sperry Rand Corp Rack mounted electronic module support mechanism
US4429933A (en) * 1981-01-09 1984-02-07 Sokolowski Eugene K Closing mechanism for a cabinet cover
US4827569A (en) * 1986-08-01 1989-05-09 Mertes Paul M Flush mounted, fully concealed cabinet hinges
US4729616A (en) * 1986-12-08 1988-03-08 Vogt Industries, Inc. Drawers for sink cabinets
US5283714A (en) * 1992-11-17 1994-02-01 Mitac International Corp. Docking apparatus for a portable computer
ATE496193T1 (de) * 1997-08-11 2011-02-15 Manfred Frank Patent Holdings Ltd Schaukasten und dafür geeignete scharniere
TW558024U (en) * 2002-02-08 2003-10-1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Computer housing
RU2386773C2 (ru) * 2005-04-26 2010-04-20 СУСПА Холдинг ГмбХ Шарнир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JP4732417B2 (ja) * 2007-10-03 2011-07-27 スガツネ工業株式会社 可動保持具
US8265719B2 (en) * 2008-03-04 2012-09-11 Sony Mobile Communications Ab Link mechanism
US8480189B2 (en) * 2010-12-10 2013-07-09 Robern, Inc. Cabinet with offset hinge
TW201248029A (en) * 2011-05-24 2012-12-0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Enclosure
CN103188898A (zh) * 2011-12-28 2013-07-03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具有扣合结构的电子设备
US8572808B2 (en) * 2012-02-23 2013-11-05 Sub-Zero, Inc. Controlled closure system for a hinge
US9332842B2 (en) * 2012-03-28 2016-05-10 BIOMéRIEUX, INC. Sliding hinges and related methods and devices suitable for apparatus for automated evaluation of microorganism growth in test samples
US9693478B2 (en) * 2013-07-02 2017-06-27 Atlas Sound Lp Wall-mounted articulating half rack cabinet system
CN104112104B (zh) * 2013-04-19 2016-12-28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锁固功能的计算机机壳
CN104731270A (zh) * 2013-12-19 2015-06-24 昆达电脑科技(昆山)有限公司 快速组装和拆卸的机箱盖
CN105700633B (zh) * 2014-11-26 2019-03-05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有定位功能的快拆旋转机构及有定位旋转门板的电子装置
KR102100252B1 (ko) * 2015-01-05 2020-04-1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냉장고
TWM506445U (zh) * 2015-05-01 2015-08-01 Sinher Technology Inc 薄型鉸鍊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505364U (en) * 2002-02-08 2002-10-0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Computer housing
TW201601132A (zh) * 2014-06-18 2016-01-0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摺疊式顯示裝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073243B (zh) 2021-06-08
US20180132367A1 (en) 2018-05-10
TW201818793A (zh) 2018-05-16
US10010003B2 (en) 2018-06-26
CN108073243A (zh) 2018-05-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755144B2 (ja) 係合装置及び該係合装置を用いたドッキングステーション
US20090168326A1 (en) Disk drive mounting apparatus
US8189330B2 (en) Docking station for connecting to a notebook computer
TWI756569B (zh) 外接卡組裝架、電子裝置以及載盤
US8419082B2 (en) Latching mechanism and computer chassis using the same
JP3202123U (ja) 電子部品格納用ケース
CN106484046B (zh) 扩充卡固定装置及壳体
TWI608781B (zh) 機殼
CN110871414B (zh) 夹持治具
JP2007086756A (ja) ヒンジ装置
US20110304960A1 (en) Retaining apparatus for data storage device
CN109429465B (zh) 机架系统、理线装置与连接总成
TW201517747A (zh) 鎖固機構及其箱型設備
TWI465663B (zh) 轉動裝置
CN110594547B (zh) 折叠铰链及折叠显示装置
TWI620051B (zh) 支撐腳架與攜帶型電子裝置
CN109695624B (zh) 软性显示设备及支撑装置
TWI488708B (zh) 夾緊機構
TWI594683B (zh) 固定件及應用其之伺服器
TW202015041A (zh) 硬碟固定組件
US9839149B2 (en) Fixing bracket
TW201608363A (zh) 應用於訊號傳輸背板可旋轉的支撐機構及其相關電子裝置
JP2021028510A (ja) ヒンジ
CN110244825A (zh) 硬盘支架及采用该硬盘支架的存储装置
TWI689241B (zh) 夾合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