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84887B - 冷軋設備及冷軋方法 - Google Patents
冷軋設備及冷軋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584887B TWI584887B TW104101764A TW104101764A TWI584887B TW I584887 B TWI584887 B TW I584887B TW 104101764 A TW104101764 A TW 104101764A TW 104101764 A TW104101764 A TW 104101764A TW I584887 B TWI584887 B TW I584887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steel sheet
- meandering
- steel strip
- cold rolling
- heating
- Prior art dat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B—ROLLING OF METAL
- B21B37/00—Control device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tal-rolling mills or the work produced thereby
- B21B37/68—Camber or steering control for strip, sheets or plates, e.g. preventing meandering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C—MANUFACTURE OF METAL SHEETS, WIRE, RODS, TUBES OR PROFILES, OTHERWISE THAN BY ROLLING; AUXILIARY OPERATIONS USED IN CONNECTION WITH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 B21C51/00—Measuring, gauging, indicating, counting, or mark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the production or manipulation of material in accordance with subclasses B21B - B21F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B—ROLLING OF METAL
- B21B2271/00—Mill stand parameters
- B21B2271/02—Roll gap, screw-down position, draft position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B—ROLLING OF METAL
- B21B2273/00—Path parameters
- B21B2273/04—Lateral deviation, meandering, camber of product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B—ROLLING OF METAL
- B21B37/00—Control device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tal-rolling mills or the work produced thereby
- B21B37/58—Roll-force control; Roll-gap control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B—ROLLING OF METAL
- B21B37/00—Control device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tal-rolling mills or the work produced thereby
- B21B37/74—Temperature control, e.g. by cooling or heating the rolls or the product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B—ROLLING OF METAL
- B21B38/00—Methods or devices for measuring, detecting or monitor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tal-rolling mills, e.g. position detection, inspection of the product
- B21B38/02—Methods or devices for measuring, detecting or monitor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tal-rolling mills, e.g. position detection, inspection of the product for measuring flatness or profile of strip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B—ROLLING OF METAL
- B21B38/00—Methods or devices for measuring, detecting or monitor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tal-rolling mills, e.g. position detection, inspection of the product
- B21B38/04—Methods or devices for measuring, detecting or monitor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tal-rolling mills, e.g. position detection, inspection of the product for measuring thickness, width, diameter or other transverse dimensions of the product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B—ROLLING OF METAL
- B21B39/00—Arrangements for moving, supporting, or positioning work, or controlling its movement, combined with or arranged in, or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connection with, metal-rolling mills
- B21B39/02—Feeding or supporting work; Braking or tensioning arrangements, e.g. threading arrangements
- B21B39/08—Braking or tensioning arrangements
- B21B39/082—Bridle devic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B—ROLLING OF METAL
- B21B45/00—Devices for surface or other treatment of work, specially combined with or arranged in, or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connection with, metal-rolling mills
- B21B45/004—Heating the produc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etal Rolling (AREA)
- Control Of Metal Rolling (AREA)
Description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對鋼板進行冷軋之冷軋設備及冷軋方法。
習知,於鋼板之冷軋作業中,無論是完全連續式串列壓軋機、酸洗線後段之連續式串列壓軋機、單軋台之可逆式壓軋機等任何一種冷軋設備,皆是對室溫左右即最高40℃左右之鋼板進行冷軋者。這是因為即使將隨著鋼板之溫度增加而鋼板變形阻力降低的因素考慮在內,與藉由提高被軋延材即鋼板之溫度而可獲得之有利點比較,所帶來之不利相對更大。例如,作為提高鋼板之溫度之有利點,可舉出軋延動力隨鋼板之變形阻力之下降而降低之點,但該有利點在鋼板之冷軋作業中幾乎可忽略不計。相對於此,用以將鋼板昇溫之成本損失非常大、高溫鋼板之處理在勞動環境方面存在有問題等因鋼板之高溫化而引起之不利卻相當地大。
於將如上述之室溫等級之鋼板供於進行冷軋之情況下,可能於冷軋中之鋼板之寬度方向端部(以下,稱為邊緣部)產生邊裂(edge crack)。特別是,與一般之鋼板比較,含有1%以上之矽之矽鋼板、不鏽鋼板、高碳鋼板等之難軋延材為脆性材料,因此於對室溫等級之難軋延材進行冷軋時,顯著地產生邊裂。於邊裂程度大之情況下,恐有鋼板以邊裂為起點而於冷軋中斷裂之虞。
作為解決此問題之方法,例如,專利文獻1揭示一種矽鋼板之冷軋方法,該方法係於對矽鋼板進行冷軋時,以將邊緣部昇溫至60℃(延性-脆性轉移溫度)以上之溫度之矽鋼板作為被軋延材供給於壓軋機。此外,專利文獻2揭示一對感應加熱裝置,其係使用C型電感(感應器)作為藉由感應加熱而使鋼板之邊緣部昇溫之手段。此專利文獻2記載之感應加熱裝置,係將鋼板之寬度方向(以下,適宜稱為板寬方向)之兩邊緣部,自上下非接觸地夾持於C型電感之狹縫內,自電源裝置朝C型電感之線圈流動高頻電流而將鋼板之厚度方向(以下,適宜稱為板厚方向)之磁通供給於鋼板之兩邊緣部,使其等兩邊緣部產生感應電流,藉由該感應電流產生之焦耳熱,對其等兩邊緣部進行加熱。
其中,為了將鋼板之邊緣部昇溫至既定之溫度,需要根據鋼板之寬度設定支撐C型電感之台車之位置,以使鋼板之邊緣部與自板厚方向之上下非接觸地夾著該邊緣部之C型電感之包覆長度(以下,稱為包覆長度)成為預先設定之值。然而,於實際作業中,因鋼板之定心不良或平坦度不良,鋼板於板寬方向蛇行,因而造成包覆長度變化。若包覆長度變小,由於遮蔽磁通流之渦電流之產生變少,因此功率因數劣化,無效電流增加,即使將流動於C型電感之線圈之高頻電流增加至額定值,也無法達到既定之輸出,其結果,產生邊緣部之加熱不足。或者,甚至會發生過度加熱邊緣之一部分之事態(局部異常加熱)。
於加熱不足之情況下,在鋼板之冷軋中會於邊緣部產生邊裂。此邊裂正如上述,即為引起冷軋中之鋼板之斷裂之原因。另一方面,於局部異常加熱之情況下,起因於熱應力之變形而會在
鋼板之邊緣部產生邊波(edge wave)。於邊波之程度大之情況下,恐有於冷軋中之鋼板產生收縮斷裂之虞,因此,鋼板之穩定之冷軋變得困難。根據以上說明,於藉由感應加熱將冷軋之鋼板之邊緣部昇溫至既定之溫度時,將包覆長度控制為最適值極其重要。
再者,作為關於上述包覆長度之控制之習知技術,例如有一種感應加熱裝置(參照專利文獻3),其具備:對搬送之鋼板之邊緣部進行加熱之加熱線圈;搭載該加熱線圈之線圈台車體;使該線圈台車體朝與鋼板之行進方向垂直之方向移動之移動機構;及安裝於該線圈台車體上且接觸於鋼板之邊緣部之導引滾輪。該專利文獻3記載之感應加熱裝置,係於鋼板之感應加熱中使移動機構動作以使導引滾輪接觸於鋼板之邊緣部,將鋼板與加熱線圈之相對位置關係始終保持一定。
此外,有一種感應加熱控制方法(參照專利文獻4),其於鋼板之左右邊緣部通過之線之左右側位置配置朝與鋼板之行進方向垂直之方向進退之台車,於其等左右之各台車設置上下夾著鋼板之邊緣部之電感,藉由台車之自動位置控制器,控制鋼板之邊緣部與電感之包覆長度,對鋼板之邊緣部進行加熱。於專利文獻4記載之感應加熱控制方法中,檢測流動於左右之各電感之加熱線圈之高頻電流,求取因鋼板之蛇行而引起之包覆長度之變化所產生之電流值之偏差,並根據預先記憶之偏差電流值與為了將偏差電流值歸零而需要之電感之台車位置修正量之關係,求取台車位置修正值。接著,自電流值大之一側之台車位置初期設定值減去台車位置修正值,並於電流值小之一側之台車位置初期設定值加上台車位置修正值,求取左右之台車修正位置。然後,對左右之各台車之自動
位置控制器輸出如前述經加減計算後之左右之台車修正位置,藉此,自動位置控制器對其等左右之各台車之位置進行修正,通過該等動作來控制鋼板之左右邊緣部與左右之各電感之包覆長度。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昭61-15919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專利特開平11-290931號公報
專利文獻3:日本專利特開昭53-70063號公報
專利文獻4:日本專利特開平11-172325號公報
於上述習知技術中,鋼板之邊緣部與感應加熱裝置之電感之包覆長度,係根據鋼板蛇行而引起之邊緣部之位置變化被修正。可以說是,習知進行根據此邊緣部之位置變化對包覆長度進行修正之反饋控制。然而,由於鋼板之蛇行速度較搭載電感之台車之移動速度更快,因此於上述習知技術中,要使包覆長度之反饋控制充分追蹤鋼板之蛇行引起之邊緣部的位置變化會有困難。因此,於藉由感應加熱將冷軋前之鋼板之邊緣部昇溫至既定溫度時,要穩定地將包覆長度控制在最適值係極其困難。其結果,於作為被軋延材之鋼板中產生有邊緣部之加熱不足或局部異常加熱,當對該狀態下之鋼板進行冷軋時,因邊緣部之加熱不足而引起之邊裂會誘發產生鋼板之斷裂,或者因邊緣部之局部異常加熱而引起之邊波會誘發產生鋼板之收縮斷裂。此種鋼板之邊裂引起之斷裂或邊波引起之收縮
斷裂(以下,適宜地統稱為鋼板斷裂)之產生,不僅阻礙鋼板之冷軋作業,並且會招致冷軋之生產效率之降低。
本發明係鑑於上述情況而完成者,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冷軋設備及冷軋方法,盡可能抑制鋼板斷裂之產生,並可實現鋼板之穩定之冷軋。
用於解決上述課題並達成目的,與本發明相關之冷軋設備,係藉由加熱裝置對依序搬送之鋼板進行加熱,並藉由串列壓軋機依序對加熱後之上述鋼板進行冷軋,該串列壓軋機係具有排列在上述鋼板之搬送方向上之複數之壓軋機,其特徵在於具備有:蛇行量測量部,其對藉由上述加熱裝置所進行之加熱前之上述鋼板的蛇行量進行測量;蛇行修正裝置,其對加熱前之上述鋼板之蛇行進行修正;形狀測量部,其對藉由在上述串列壓軋機中之最上游之壓軋機所進行之冷軋後之上述鋼板的形狀進行測量;形狀控制部,其對藉由上述最上游之壓軋機所進行之冷軋後之上述鋼板的形狀進行控制;及控制部,其根據藉由上述蛇行量測量部所測得之上述鋼板之蛇行量的測量值,對上述蛇行修正裝置之動作進行控制,而對加熱前之上述鋼板之蛇行進行控制,且根據藉由上述形狀測量部所測得之上述鋼板之形狀的測量值,對上述形狀控制部之動作進行控制,而對起因於藉由上述串列壓軋機所進行之上述鋼板之冷軋的上述鋼板之蛇行進行控制。
此外,與本發明相關之冷軋設備,係在上述發明中,其特徵在於,上述蛇行修正裝置係配置在較上述加熱裝置為靠上述鋼板之搬送方向之上游側,上述蛇行量測量部係配置在上述蛇行修
正裝置與上述加熱裝置之間。
此外,與本發明相關之冷軋設備,係在上述發明中,其特徵在於,上述加熱裝置係具備有自上述鋼板之厚度方向的兩側以非接觸之方式夾著上述鋼板之寬度方向之兩邊緣部的C型電感,且藉由感應加熱方式而對上述鋼板中之上述兩邊緣部進行加熱。
此外,與本發明相關之冷軋方法,係藉由加熱裝置對依序搬送之鋼板加熱,並藉由串列壓軋機依序對加熱後之上述鋼板進行冷軋,該串列壓軋機係具有排列在上述鋼板之搬送方向上之複數之壓軋機,該冷軋方法之特徵在於包含有:測量步驟,對藉由上述加熱裝置所進行之加熱前之上述鋼板的蛇行量,與對藉由在上述串列壓軋機中之最上游之壓軋機所進行之冷軋後之上述鋼板的形狀進行測量;及蛇行控制步驟,根據上述鋼板之蛇行量的測量值,對加熱前之上述鋼板之蛇行進行控制,且根據上述鋼板之形狀的測量值,對起因於上述鋼板之冷軋的蛇行進行控制。
此外,與本發明相關之冷軋方法,係在上述發明中,其特徵在於,上述測量步驟係藉由配置在蛇行修正裝置與上述加熱裝置之間之蛇行量測量部,對加熱前之上述鋼板的蛇行量進行測量,該蛇行修正裝置係配置在較上述加熱裝置為靠上述鋼板之搬送方向之上游側,且對加熱前之上述鋼板之蛇行進行修正。
此外,與本發明相關之冷軋方法,係在上述發明中,其特徵在於,包含有加熱步驟,該加熱步驟係使用具備有自上述鋼板之厚度方向的兩側以非接觸之方式夾著上述鋼板之寬度方向之兩邊緣部的C型電感之上述加熱裝置,藉由感應加熱方式而對藉由
上述蛇行控制步驟針對蛇行而被加以控制之上述鋼板之寬度方向之兩邊緣部進行加熱。
根據本發明,獲得盡可能抑制鋼板斷裂之產生,且可實現鋼板之穩定之冷軋之功效。
1‧‧‧冷軋設備
2‧‧‧捲取機
3‧‧‧熔接機
4‧‧‧活套輥
4a、4c、4e、4g‧‧‧固定輥
4b、4d、4f‧‧‧可動輥
5‧‧‧蛇行修正裝置
5a~5d‧‧‧張緊輥
5e‧‧‧輥傾動部
6‧‧‧板寬計
7‧‧‧加熱裝置
8‧‧‧串列壓軋機
8a~8d‧‧‧壓軋機
8aa‧‧‧軋延工輥
9‧‧‧形狀控制致動器
10‧‧‧形狀測量部
11‧‧‧飛剪機
12‧‧‧張力捲筒
13‧‧‧控制部
15‧‧‧鋼板
16‧‧‧鋼帶
16a、16b‧‧‧邊緣部
71a、71b‧‧‧電感
72a、72b‧‧‧腳部
73a、73b‧‧‧腳部
74a、74b‧‧‧加熱線圈
75a、75b‧‧‧台車
76a、76b‧‧‧位置控制部
77‧‧‧整合盤
78‧‧‧高頻電源
79‧‧‧計算單元
C1、C2‧‧‧輥中心軸
La、Lb‧‧‧包覆長度
圖1為顯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冷軋設備之一構成例之圖。
圖2為例示使本實施形態之蛇行修正裝置之張緊輥傾斜移動之狀態之圖。
圖3為顯示本實施形態之冷軋設備之加熱裝置之一構成例之圖。
圖4為顯示本發明實施形態之冷軋方法之一例之流程圖。
下面,參照所附圖式對本發明之冷軋設備及冷軋方法之較佳實施形態詳細地進行說明。此外,本發明並非藉由本實施形態所限制。
首先,對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冷軋設備進行說明。圖1為顯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冷軋設備之一構成例之圖。如圖1所示,本實施形態之冷軋設備1係於被軋延材之搬送路徑之入口端具備捲取機2,於出口端具備張力捲筒12。此外,冷軋設備1係於捲取機2與張力捲筒12之間,沿被軋延材之搬送路徑具備熔接機3、活套輥4、蛇行修正裝置5、板寬計6、加熱裝置7、串列壓軋機8、
形狀測量部10及飛剪機11。於該串列壓軋機8中之最上游之壓軋機8a設置有形狀控制致動器9。而且,冷軋設備1具備對蛇行修正裝置5及形狀控制致動器9進行控制之控制部13。
捲取機2係自盤捲熱軋鋼板等之鋼材之鋼捲將鋼板15捲取,朝冷軋設備1中之被軋延材之搬送路徑依序送出鋼板15。自捲取機2送出之鋼板15經由夾送輥等,依序朝較捲取機2位於靠鋼板15之搬送方向下游側之熔接機3搬送。
熔接機3係使用雷射熔接機等而實現,如圖1所示,其配置於捲取機2與活套輥4之間的被軋延材之搬送路徑附近。熔接機3依序接取自捲取機2送出之複數之鋼板15,對其等複數之鋼板15中之於搬送方向先行之鋼板(以下,稱為先行鋼材)之後端部與接續此先行鋼材之後續之鋼板(以下,稱為後行鋼材)之前端進行熔接。熔接機3係對於自捲取機2送出之複數之鋼板15依序進行上述先行鋼材之後端部與後行鋼材之前端部之熔接處理,藉此,形成將其等複數之鋼板15之前後端部彼此接合而成之鋼帶16。鋼帶16自熔接機3搬出後,依序朝較熔接機3位於靠鋼帶16之搬送方向下游側之活套輥4搬送。
活套輥4係用以對實施冷軋等之連續處理之鋼帶16適宜進行蓄積或送出之裝置。具體而言,如圖1所示,活套輥4具備複數之固定輥4a、4c、4e、4g、及相對於固定輥4a、4c、4e、4g可朝接近或分離之方向(以下,稱為接近/分離方向)移動之複數之可動輥4b、4d、4f。如圖1所示,於此種活套輥4中,沿鋼帶16之搬送路徑依序配置固定輥4a、可動輥4b、固定輥4c、可動輥4d、固定輥4e、可動輥4f、及固定輥4g。
固定輥4a、4c、4e、4g係分別將設置位置固定之搬送輥,例如,如圖1所示,以排列於自熔接機3朝蛇行修正裝置5之方向之方式配置。各固定輥4a、4c、4e、4g係藉由繞掛鋼帶16等而一面與鋼帶16接觸一面藉由驅動部(未圖示)之作用以自身之輥中心軸為中心進行旋轉。藉此,各固定輥4a、4c、4e、4g沿其搬送路徑搬送鋼帶16,並於固定位置對鋼帶16賦予張力。另一方面,可動輥4b、4d、4f係分別藉由活套車等之移動機構(未圖示)之作用可朝接近/分離方向移動之搬送輥。可動輥4b、4d、4f係藉由繞掛鋼帶16等而一面與鋼帶16接觸一面以自身之輥中心軸為中心進行旋轉。藉此,可動輥4b、4d、4f係在與固定輥4a、4c、4e、4g之間張掛鋼帶16,且將鋼帶16朝其搬送方向送出。
如圖1所示,具有上述構成之活套輥4,係較串列壓軋機8配置於靠鋼帶16之搬送方向上游側,詳細而言配置於熔接機3與蛇行修正裝置5之間,用以蓄積或送出鋼帶16。藉此,對活套輥4內之鋼帶16之滯留時間進行調整。藉由該活套輥4進行之鋼帶16之蓄積或送出,係為了吸收藉由熔接機3對鋼板進行熔接時所產生之鋼帶16之搬送停止時間等而進行。
例如,於冷軋設備1中,於熔接機3未進行鋼帶16之熔接之期間,活套輥4一面自熔接機3接取鋼帶16一面使可動輥4b、4d、4f自固定輥4a、4c、4e、4g分離。藉此,活套輥4一面蓄積自熔接機3送出之鋼帶16一面朝串列壓軋機8側連續地搬送鋼帶16。另一方面,於熔接機3對各鋼板15之前後端部彼此進行熔接之期間,停止自熔接機3朝活套輥4之鋼帶16之搬送。該情況下,活套輥4係使可動輥4b、4d、4f靠近固定輥4a、4c、4e、
4g。藉此,活套輥4將如上述蓄積之鋼帶16朝串列壓軋機8側送出,維持自熔接機3側朝串列壓軋機8側之鋼帶16之連續搬送。於熔接機3對鋼帶16之熔接完成後,活套輥4再次使可動輥4b、4d、4f自固定輥4a、4c、4e、4g分離。於該狀態下,活套輥4一面蓄積自熔接機3接取之鋼帶16一面朝串列壓軋機8側連續地搬送鋼帶16。如此,活套輥4維持自熔接機3側朝串列壓軋機8側之鋼帶16之連續搬送。自該活套輥4送出之鋼帶16係依序朝較活套輥4位於靠鋼帶16之搬送方向下游側之蛇行修正裝置5搬送。
如圖1所示,蛇行修正裝置5係較加熱裝置7配置於靠鋼帶16之搬送方向上游側,對藉由加熱裝置7所進行之加熱前之鋼帶16之蛇行進行修正。於本實施形態中,蛇行修正裝置5具備4個張緊輥5a~5d、及使張緊輥5a~5d傾斜移動之輥傾動部5e。
張緊輥5a~5d具有作為搬送鋼帶16之輥體之功能、及作為用以控制鋼帶16之張力之輥體之功能。具體而言,張緊輥5a~5d分別沿鋼帶16之搬送路徑配置,以使鋼帶16之捲繞角為既定值以上(例如,90度以上)。再者,捲繞角係與張緊輥5a~5d中之鋼帶16所接觸之外周面部分對應之張緊輥5a~5d的中心角。如此配置之張緊輥5a~5d係藉由繞掛鋼帶16等而一面與鋼帶16接觸一面藉由驅動部(未圖示)之作用以自身之輥中心軸為中心進行旋轉。藉此,張緊輥5a~5d一面藉由自身之外周面與鋼帶16之摩擦力對鋼帶16賦予張力,一面自活套輥4側朝加熱裝置7側搬送鋼帶16。
詳細而言,張緊輥5a與張緊輥5b協同運作而張掛鋼帶16,並自活套輥4側朝張緊輥5b側搬送鋼帶16。張緊輥5b與
張緊輥5a、5c協同運作而張掛鋼帶16,並自張緊輥5a側朝張緊輥5c側搬送鋼帶16。張緊輥5c與張緊輥5b、5d協同運作而張掛鋼帶16,並自張緊輥5b側朝張緊輥5d側搬送鋼帶16。張緊輥5d與張緊輥5c協同運作而張掛鋼帶16,並自張緊輥5c側朝加熱裝置7側搬送鋼帶16。如上述,藉由張緊輥5a~5d賦予於鋼帶16之張力,係藉由對張緊輥5a~5d之各旋轉速度進行調整而被控制。
此外,張緊輥5a~5d具有可對鋼帶16之蛇行進行矯正之操縱功能。具體而言,張緊輥5a~5d係於以自身之輥中心軸為旋轉中心而可進行旋轉之狀態下被支撐於輥傾動部5e。輥傾動部5e係使張緊輥5a~5d傾斜移動,以使張緊輥5a~5d之輥中心軸相對於水平方向傾斜。圖2為例示使本實施形態之蛇行修正裝置之張緊輥傾斜移動之狀態之圖。於鋼帶16產生蛇行之情況,例如,如圖2所示,輥傾動部5e使張緊輥5a、5b傾斜移動,以使張掛鋼帶16之張緊輥5a、5b之各輥中心軸C1、C2相對於水平方向傾斜。於本實施形態中,輥傾動部5e也可對張緊輥5c、5d進行與上述張緊輥5a、5b之情況同樣之傾斜移動。張緊輥5a~5d藉由此種輥傾動部5e之傾動作用、即操縱功能,形成朝與鋼帶16之蛇行方向相反方向下降之傾斜,藉此對藉由加熱裝置7所進行之加熱前之鋼帶16之蛇行進行修正。
自上述蛇行修正裝置5搬出之鋼帶16,經由配置於蛇行修正裝置5之送出側之板寬計6,依序朝較蛇行修正裝置5配置於靠鋼帶16之搬送方向下游側之加熱裝置7搬送。
板寬計6係具有作為對藉由加熱裝置7所進行之加熱前之鋼帶16之蛇行量進行測量之蛇行測量部之功能之裝置,如圖1
所示,其配置於蛇行修正裝置5與加熱裝置7之間。板寬計6係於蛇行修正裝置5之送出側對鋼帶16之兩邊緣部進行檢測,計算出檢測之兩邊緣部之各位置。接著,板寬計6根據算出之兩邊緣部之各位置,計算鋼帶16之板寬方向之中心位置,且計算出該中心位置與鋼帶16之搬送路徑中心之差,作為鋼帶16之蛇行量。此外,板寬計6根據獲得之兩邊緣部之各位置,計算鋼帶16之板寬。板寬計6連續地或按每個既定時間斷續地執行此種蛇行修正裝置5之送出側之鋼帶16之蛇行量及板寬的計算。板寬計6每次皆將算出之鋼帶16之蛇行量作為蛇行修正裝置5之送出側之鋼帶16之蛇行量的測量值傳送給控制部13。且板寬計6將算出之鋼帶16之板寬作為蛇行修正裝置5之送出側之鋼帶16之板寬的測量值傳送給加熱裝置7。
加熱裝置7係於冷軋前對依序搬送之鋼帶16進行加熱者。於本實施形態中,如圖1之所示,加熱裝置7係較串列壓軋機8配置於靠鋼帶16之搬送方向上游側,詳細而言配置於板寬計6與串列壓軋機8中之最上游之壓軋機8a之間,且藉由感應加熱方式對鋼帶16中之兩邊緣部進行加熱(感應加熱)。圖3為顯示本實施形態之冷軋設備之加熱裝置之一構成例之圖。如圖3所示,加熱裝置7具備自鋼帶16之板厚方向之兩側(例如,上下)非接觸地夾著鋼帶16之板寬方向之兩邊緣部16a、16b之一對C型電感71a、71b。
於電感71a之腳部72a、73a設置有加熱線圈74a。加熱線圈74a係於鋼帶16之邊緣部16a通過電感71a之腳部72a、73a的間隙內時,對該邊緣部16a賦予板厚方向之磁通,進而對該邊緣部16a進行感應加熱。另一方面,於電感71b之腳部72b、73b設
置有加熱線圈74b。加熱線圈74b係於鋼帶16之邊緣部16b通過電感71b之腳部72b、73b的間隙內時,對該邊緣部16b賦予板厚方向之磁通,進而對該邊緣部16b進行感應加熱。
此外,如圖3所示,加熱裝置7具備整合盤77、高頻電源78、及計算單元79。高頻電源78經由整合盤77連接於加熱線圈74a、74b。並且,於高頻電源78連接有計算單元79。計算單元79係根據鋼帶16之板厚、搬送速度及鋼種,對鋼帶16之加熱條件進行設定,並根據設定之加熱條件,對高頻電源78指示流動於加熱線圈74a、74b之高頻電流之輸出。高頻電源78根據來自該計算單元79之輸出指示,經由整合盤77而使高頻電流流動於加熱線圈74a、74b,藉此,使加熱線圈74a、74b產生板厚方向之磁通(高頻磁通)。藉由此高頻磁通,於鋼帶16之兩邊緣部16a、16b產生感應電流,藉由感應電流於兩邊緣部16a、16b產生焦耳熱。兩邊緣部16a、16b藉由所產生之焦耳熱被感應加熱,其結果昇溫至延性-脆性轉移溫度以上之溫度。
另一方面,如圖3所示,加熱裝置7具備分別使電感71a、71b朝鋼帶16之板寬方向移動之台車75a、75b、及控制電感71a、71b之位置之位置控制部76a、76b。電感71a係設置於台車75a上,電感71b係設置於台車75b上。台車75a、75b藉由朝鋼帶16之板寬方向移動,分別使電感71a、71b朝鋼帶16之板寬方向移動。如圖3所示,位置控制部76a、76b連接計算單元79。計算單元79自上述板寬計6接收鋼帶16之板寬之測量值,且根據接收之板寬之測量值,計算鋼帶16之板寬方向上之電感71a、71b之各目標位置(詳細為加熱線圈74a、74b之各目標位置)。計算單元79將
計算出之電感71a、71b之各目標位置分別傳送至位置控制部76a、76b。位置控制部76a、76b根據自計算單元79接收之電感71a、71b之各目標位置,對台車75a、75b進行驅動控制,通過台車75a、75b之驅動控制,對電感71a、71b之位置進行控制。
詳細而言,位置控制部76a對鋼帶16之板寬方向上之台車75a之移動進行控制,以使電感71a之位置與對應鋼帶16之板寬之目標位置一致,通過對該台車75a之控制,將電感71a之位置控制在目標位置。與此同時,位置控制部76b對鋼帶16之板寬方向上之台車75b之移動進行控制,以使電感71b之位置與對應鋼帶16之板寬之目標位置一致,通過對該台車75b之控制,將電感71b之位置控制在目標位置。其結果,鋼帶16之兩邊緣部16a、16b與電感71a、71b之各包覆長度La、Lb(參照圖3),不受鋼帶16之板寬之變化左右而被定態控制。如此被定態控制之包覆長度La、Lb,即為將鋼帶16之兩邊緣部16a、16b昇溫至延性-脆性轉移溫度以上之溫度的最適值。
於本實施形態中,如圖3所示,鋼帶16之邊緣部16a與電感71a之包覆長度La係為藉由電感71a之腳部72a、73a而自板厚方向之上下以非接觸之方式被加以夾著之邊緣部16a與電感71a(詳細為腳部72a、73a)的重疊長度。鋼帶16之邊緣部16b與電感71b之包覆長度Lb係為藉由電感71b之腳部72b、73b而自板厚方向之上下以非接觸之方式被加以夾著之邊緣部16b與電感71b(詳細為腳部72b、73b)的重疊長度。
串列壓軋機8係對依序搬送之鋼帶16連續地進行冷軋之串列式之壓軋機,具有排列於鋼帶16之搬送方向之複數之壓
軋機(本實施形態中為4個壓軋機8a~8d)。如圖1所示,串列壓軋機8係較加熱裝置7配置於靠鋼帶16之搬送方向下游側,詳細而言配置於加熱裝置7與飛剪機11之間,依序對藉由加熱裝置7所進行之加熱後之鋼帶16進行冷軋。
構成串列壓軋機8之4個壓軋機8a~8d,係依序排列設置於鋼帶16之搬送方向。亦即,於串列壓軋機8中,壓軋機8a係位於鋼帶16之搬送方向之最上游,壓軋機8d係位於鋼帶16之搬送方向之最下游。於該最上游之壓軋機8a之後段(鋼帶16之搬送方向之下游側)配置有壓軋機8b。於該壓軋機8b與最下游之壓軋機8d之間配置有壓軋機8c。藉由加熱裝置7所進行之加熱後之鋼帶16,自加熱裝置7之送出側朝串列壓軋機8之送入側(最上游之壓軋機8a)搬送。串列壓軋機8藉由最上游之壓軋機8a接取該加熱後之鋼帶16,接著藉由壓軋機8a~8d對該接取之鋼帶16連續地進行冷軋。藉此,串列壓軋機8將該鋼帶16之板厚軋延成既定之目標板厚。藉由串列壓軋機8所進行之冷軋後之鋼帶16,朝最下游之壓軋機8d之送出側搬出後,經由夾送輥等依序朝飛剪機11搬送。
此外,於串列壓軋機8中之最上游之壓軋機8a設置有形狀控制致動器9。形狀控制致動器9具有作為對藉由串列壓軋機8中之最上游之壓軋機8a所進行之冷軋後之鋼帶16之形狀進行控制之形狀控制部之功能。形狀控制致動器9係經由補強輥等對最上游之壓軋機8a之軋延工輥8aa賦予撓曲或傾斜,藉此,對最上游之壓軋機8a所進行之冷軋後之鋼帶16之形狀進行控制。通過此種之鋼帶16之形狀控制,形狀控制致動器9例如將該冷軋後之鋼帶16之板寬方向上不對稱之形狀修正為對稱之形狀。此外,形狀
控制致動器9藉由對最上游之壓軋機8a所進行之冷軋後之鋼帶16之形狀進行控制,來修正藉由串列壓軋機8對鋼帶16進行冷軋而引起之鋼帶16之蛇行。
形狀測量部10係對藉由串列壓軋機8中之最上游之壓軋機8a所進行之冷軋後之鋼帶16之形狀進行測量。具體而言,形狀測量部10係使用輥體等而構成,該輥體係於外周面設置有按板寬方向之每個既定區域來檢測鋼帶16之應力之複數個感測器,如圖1所示,其配置於最上游之壓軋機8a之送出側(壓軋機8a、8b之間)。形狀測量部10係每當以自身之輥中心軸為中心旋轉一圈,即對最上游之壓軋機8a之送出側之鋼帶16之板寬方向之張力分布進行測量,並根據獲得之張力分布,測量最上游之壓軋機8a之送出側之鋼帶16之形狀(以下,適宜稱為鋼帶形狀)。每當依此方式測量了鋼帶形狀,形狀測量部10就將獲得之鋼帶形狀之測量值傳送給控制部13。
如圖1所示,飛剪機11係配置於串列壓軋機8之送出側與張力捲筒12之間,將藉由串列壓軋機8進行冷軋後之鋼帶16切斷為既定之長度。張力捲筒12將藉由該飛剪機11切斷之鋼帶16盤捲成鋼捲狀。
控制部13係將起因於作為鋼帶16之母材之鋼板15之形狀而於加熱裝置7之送入側之鋼帶16產生之蛇行(以下,適宜稱為起因於母板形狀之蛇行)、及起因於藉由串列壓軋機8對鋼帶16進行之冷軋而於加熱裝置7之送出側之鋼帶16產生之蛇行(以下,適宜稱為起因於軋延之蛇行)分開進行控制。具體而言,控制部13根據藉由板寬計6測得之鋼帶16之蛇行量之測量值,對蛇行
修正裝置5之輥傾動部5e之動作進行控制,通過該輥傾動部5e之控制,來控制蛇行修正裝置5之張緊輥5a~5d之相對於水平方向之傾斜角度及傾斜方向。藉此,控制部13對藉由加熱裝置7所進行之加熱前之鋼帶16之蛇行(起因於母板形狀之蛇行)進行控制。並且,控制部13根據藉由形狀測量部10測得之鋼帶形狀之測量值,對形狀控制致動器9之動作進行控制,通過該形狀控制致動器9之控制,來控制藉由串列壓軋機8對鋼帶16進行冷軋而引起之鋼帶16之蛇行(起因於軋延之蛇行)。另一方面,控制部13對蛇行修正裝置5之張緊輥5a~5d之各旋轉速度進行控制,藉此,藉由張緊輥5a~5d控制鋼帶16之張力。
接著,對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冷軋方法進行說明。圖4為顯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冷軋方法之一例之流程圖。於本實施形態之冷軋方法中,圖1所示之冷軋設備1,係對自活套輥4之送出側朝張力捲筒12依序搬送之各鋼帶16進行圖4所示之步驟S101~S105之各處理步驟,將作為被軋延材之鋼帶16加熱並進行冷軋。
詳細而言,如圖4所示,冷軋設備1首先測量藉由加熱裝置7所進行之加熱前之鋼帶16之蛇行量、及串列壓軋機8中之最上游之壓軋機8a所進行之冷軋後之鋼帶16之形狀(步驟S101)。於步驟S101中,如圖1所示,冷軋設備1藉由配置於蛇行修正裝置5與加熱裝置7之間之板寬計6,對加熱前之鋼帶16之蛇行量進行測量。如上述,此蛇行修正裝置5係較加熱裝置7配置於靠鋼帶16之搬送方向上游側且對加熱前之鋼帶16之蛇行進行修正者。板寬計6係對自蛇行修正裝置5之送出側朝加熱裝置7之送入
側搬送之鋼帶16之蛇行量進行測量,將獲得之蛇行量作為藉由加熱裝置7所進行之加熱前之鋼帶16之蛇行量傳送至控制部13。
與此同步進行,冷軋設備1藉由如圖1所示配置於最上游之壓軋機8a之送出側之形狀測量部10,對藉由該最上游之壓軋機8a所進行之冷軋後之鋼帶16之形狀進行測量。此時,形狀測量部10對朝串列壓軋機8中之最上游之壓軋機8a之送出側搬送之鋼帶16之板寬方向之張力分布進行測量,根據獲得之張力分布,測量該鋼帶16之形狀。形狀測量部10將根據此種張力分布之鋼帶形狀之測量值傳送至控制部13。
於步驟S101之執行後,冷軋設備1根據步驟S101之鋼帶16之蛇行量之測量值,對加熱裝置7所進行之加熱前之鋼帶16之蛇行進行控制,且根據步驟S101之鋼帶形狀之測量值,對起因於鋼帶16之冷軋之蛇行進行控制(步驟S102)。
於步驟S102中,控制部13根據自板寬計6取得之鋼帶16之蛇行量之測量值,對蛇行修正裝置5之輥傾動部5e之動作進行控制。藉此,控制部13控制蛇行修正裝置5之張緊輥5a~5d之操縱功能,進而對上述加熱前之鋼帶16之蛇行、即鋼帶16之起因於母板形狀之蛇行進行修正。控制部13通過此操縱功能之控制,來控制加熱裝置7之送入側之鋼帶16之起因於母板形狀之蛇行。如此,鋼帶16之起因於母板形狀之蛇行,根據加熱前之鋼帶16之蛇行量被反饋控制。
此外,於步驟S102中,控制部13係與上述起因於母板形狀之蛇行之控制同步對藉由串列壓軋機8之冷軋而引起之鋼帶16之蛇行、即鋼帶16之起因於軋延之蛇行進行控制。詳細而言,
控制部13根據自形狀測量部10取得之鋼帶形狀之測量值,對串列壓軋機8中之最上游之壓軋機8a之形狀控制致動器9進行控制。此時,控制部13根據來自形狀測量部10之鋼帶形狀之測量值,把握最上游之壓軋機8a之送出側之鋼帶16之板寬方向之張力分布。接著,控制部13控制形狀控制致動器9之動作,以使該張力分布於鋼帶16之長邊方向為線對稱(以下,稱為左右對稱),較適為於板寬方向達成均勻。形狀控制致動器9根據該控制部13之控制,對壓軋機8a之軋延工輥中心軸方向之兩端部之壓下量(以下,稱為左右之壓下量)進行調整,以使鋼帶16之板寬方向之張力分布左右對稱。藉此,形狀控制致動器9係對最上游之壓軋機8a之送出側之鋼帶形狀進行修正,並對鋼帶16之起因於軋延之蛇行進行修正。控制部13通過此形狀控制致動器9之控制,對加熱裝置7之送出側之鋼帶16之起因於軋延之蛇行進行修正。如此,鋼帶16之起因於軋延之蛇行,根據藉由最上游之壓軋機8a所進行之冷軋後之鋼帶16之形狀被反饋控制。
於步驟S102之執行後,冷軋設備1使用較串列壓軋機8位於靠鋼帶16之搬送方向上游側之加熱裝置7,對藉由步驟S102控制了蛇行之鋼帶16進行加熱(步驟S103)。如圖3所示,加熱裝置7係具備自鋼帶16之板厚方向之兩側非接觸地夾著鋼帶16之板寬方向之兩邊緣部16a、16b之C型電感71a、71b之感應加熱方式之加熱裝置。於步驟S103中,加熱裝置7係藉由感應加熱方式對如上述控制了起因於母板形狀之蛇行及起因於軋延之蛇行之狀態之鋼帶16之兩邊緣部16a、16b進行加熱。
藉由該加熱裝置7加熱時之鋼帶16之蛇行量,係藉
由上述步驟S102而降低為加熱裝置7之允許範圍內之值。此蛇行量之允許範圍係可定態控制圖3所示之加熱裝置7之電感71a、71b與鋼帶16之兩邊緣部16a、16b的包覆長度La、Lb之鋼帶16之蛇行量之範圍,例如為零值或近似於零之值。加熱裝置7藉由對降低為此種允許範圍內之蛇行量之狀態之鋼帶16之兩邊緣部16a、16b進行感應加熱,而可將其等兩邊緣部16a、16b之溫度穩定地昇溫至延性-脆性轉移溫度以上之溫度。
於步驟S103之執行後,冷軋設備1藉由串列壓軋機8對在步驟S103加熱後之鋼帶16進行冷軋(步驟S104)。於步驟S104中,串列壓軋機8使用壓軋機8a、8b、8c、8d依序對加熱後之鋼帶16連續地進行冷軋。在步驟S104中冷軋後之鋼帶16,藉由圖1所示之飛剪機11切斷後,再藉由張力捲筒12盤捲為鋼捲狀。
於步驟S104之執行後,若冷軋設備1結束了對被軋延材即鋼帶16之全長的冷軋(步驟S105,是),則結束本處理。另一方面,若冷軋設備1尚未結束鋼帶16之冷軋(步驟S105,否),則返回上述之步驟S101,適宜地重複該步驟S101以後之處理步驟。
其中,鋼帶16係藉由將依序搬送之複數之鋼板15中之先行鋼材之後端部與後行鋼材之前端部接合而形成之帶狀之鋼板,是本實施形態中之作為被軋延材之鋼板之一例。此外,作為構成鋼帶16之各鋼板15,例如,採用含有1%以上之矽之矽鋼板、不鏽鋼板、高碳鋼板等之難軋延材。
此種冷軋對象之鋼帶16,一般包含腹板皺曲(center buckle)或單側皺曲等之形狀不良,這些不良係於作為母材之熱軋鋼捲(熱軋鋼板)之熱軋時形成。因此,於冷軋設備1中,當鋼帶16
依序朝加熱裝置7搬送時,藉由起因於根據鋼帶16之形狀而產生之板寬方向之張力分布而作用之彎矩,會於搬送中之鋼帶16產生起因於母板形狀之蛇行。假設於加熱裝置7之前段不設置蛇行修正裝置5,於該情況下,在加熱裝置7之送入側隨時會於鋼帶16產生起因於母材形狀之蛇行。特別是於構成鋼帶16之各鋼板彼此之接合部分,會於鋼帶16產生起因於母板形狀之急遽之蛇行。如此於鋼帶16產生起因於母板形狀之蛇行之情況下,藉由加熱裝置7均勻地對該鋼帶16之邊緣部16a、16b進行感應加熱係屬困難。由此引起而產生鋼帶16之邊緣部16a、16b之加熱不足或局部異常加熱,其結果,於鋼帶16之冷軋中產生鋼板斷裂。
相對於此,如圖1所示,本實施形態之冷軋設備1係於加熱裝置7之前段具備蛇行修正裝置5,藉由此蛇行修正裝置5平常對鋼帶16之起因於母板形狀之蛇行進行修正。其結果可消除加熱裝置7之送入側之鋼帶16之起因於母板形狀之蛇行,因此可解決上述之鋼板斷裂等之問題。
另一方面,於藉由串列壓軋機8對鋼帶16進行冷軋時,有時根據其壓軋條件,會於冷軋中之鋼帶16產生蛇行。例如,於鋼帶16之母材即熱軋鋼板之板寬方向之板厚外型產生板厚之偏差(板寬方向之一端側之板厚較另一端側厚等)之情況下,即使串列壓軋機8之對於鋼帶16之軋延工輥之壓下位置平行,由於鋼帶16內之板厚較厚部分之壓下量增大,仍會起因於此而於冷軋中之鋼帶16產生蛇行。此種鋼帶16之起因於軋延之蛇行,會對連續於該冷軋中之鋼帶16之一連串之鋼帶部分、即位於串列壓軋機8之送入側之冷軋前之鋼帶16產生影響。具體而言,鋼帶16之起因於軋延
之蛇行,會引起藉由位於串列壓軋機8之前端之加熱裝置7而加熱之鋼帶16之蛇行。因此,加熱裝置7之電感71a、71b與鋼帶16之兩邊緣部16a、16b之包覆長度La、Lb(參照圖3),因鋼帶16之起因於軋延之蛇行引起而變化,其結果,產生鋼帶16之邊緣部16a、16b之加熱不足或局部異常加熱,進而招致冷軋中之鋼帶16之鋼板斷裂。
再者,上述蛇行修正裝置5係藉由張緊輥5a~5d之操縱功能對鋼帶16之蛇行進行修正者。藉由此種蛇行修正裝置5修正之鋼帶16之蛇行,係起因於母材形狀之蛇行,與在串列壓軋機8中產生之鋼帶16之起因於軋延之蛇行之產生原因不同。因此,要藉由蛇行修正裝置5同時穩定地修正朝加熱裝置7搬送中之鋼帶16之起因於母材形狀之蛇行、及加熱裝置7之送出側之鋼帶16之起因於軋延之蛇行,係屬困難。
此外,鋼帶16之起因於軋延之蛇行,一般藉由在對鋼帶16進行冷軋時對作用於左右之壓下汽缸之軋延負載進行測量,且與測得之左右之軋延負載之差成比例來調整左右之壓下量,而被控制。但是,如上述,於藉由位於串列壓軋機8之前段之加熱裝置7對鋼帶16之兩邊緣部16a、16b進行加熱之情況下,由於鋼帶16之變形阻力於板寬方向發生變化,因此,鋼帶16之兩邊緣部16a、16b之溫度,可能會因圖3所示之包覆長度La、Lb等之變化而發生變化。於此種情況下,即使對鋼帶16進行冷軋時之左右負載相同,於鋼帶16之右側(一側之邊緣部16a側)與左側(另一側之邊緣部16b側)之間,壓下量仍不同,其結果會於鋼帶16產生起因於軋延之蛇行。
相對於此,如圖1所示,本實施形態之冷軋設備1係於串列壓軋機8中之最上游之壓軋機8a具有形狀控制致動器9,且使用該形狀控制致動器9對鋼帶16之起因於軋延之蛇行進行控制。詳細而言,冷軋設備1立即對最上游之壓軋機8a之送出側之鋼帶形狀進行測量,且根據該鋼帶形狀之測量值,控制形狀控制致動器9,來調整該壓軋機8a之左右之壓下量,藉此,對加熱裝置7之送出側之鋼帶16之起因於軋延之蛇行進行修正。因此,與鋼帶16之變形阻力是否於板寬方向變化無關,可始終消除鋼帶16之起因於軋延之蛇行對加熱裝置7內之鋼帶16產生之影響。藉此,加熱裝置7之包覆長度La、Lb因鋼帶16之板寬之變化以外之原因而變化之情況消失,根據該點,可實現藉由加熱裝置7對鋼帶16之兩邊緣部16a、16b之穩定之加熱。其結果,可解決上述鋼板斷裂等之問題。
接著,對本發明之實施例進行說明。本實施例中,圖1所示之冷軋設備1,藉由熔接機3將矽含量為3.0%以上之各鋼板15之前後端部彼此接合而作為鋼帶16,藉由加熱裝置7對該鋼帶16之兩邊緣部16a、16b進行加熱,藉由串列壓軋機8連續地對加熱後之鋼帶16進行冷軋。此時,加熱裝置7對鋼帶16加熱之加熱條件,係設定為確保藉由串列壓軋機8咬入前之鋼帶16之兩邊緣部16a、16b為60℃以上之溫度。此外,冷軋設備1藉由蛇行修正裝置5之操縱功能對鋼帶16之起因於母板形狀之蛇行進行修正,且根據在串列壓軋機8中之最上游之壓軋機8a之送出側所測得之鋼帶形狀,對形狀控制致動器9進行控制,修正鋼帶16之起因於
軋延之蛇行。冷軋設備1一面維持上述蛇行修正狀態一面藉由加熱裝置7將鋼帶16之兩邊緣部16a、16b加熱。
此外,於相對於本實施例之比較例1、2中,冷軋設備1係將蛇行修正裝置5、加熱裝置7及形狀控制致動器9之設定條件變更而對鋼帶16進行冷軋。具體而言,於比較例1中,冷軋設備1將藉由上述蛇行修正裝置5對鋼帶16進行之蛇行修正功能設定為有效,但使根據最上游之壓軋機8a之送出側之鋼帶形狀之測量值之形狀控制致動器9之控制設定為無效,即設為未控制鋼帶16之起因於軋延之蛇行之狀態,且一面維持該狀態一面藉由加熱裝置7對鋼帶16之兩邊緣部16a、16b進行加熱。另一方面,比較例2中,冷軋設備1將藉由上述蛇行修正裝置5對鋼帶16進行之蛇行修正功能、及藉由形狀控制致動器9對鋼帶16進行之形狀修正功能(蛇行修正功能)之雙方設定為無效,且一面維持該狀態一面藉由加熱裝置7對鋼帶16之兩邊緣部16a、16b進行加熱。再者,比較例1、2中之其他條件,與本實施例相同。
對本實施例及各比較例1、2,將500根之鋼捲份之鋼帶16冷軋,調查冷軋時之鋼帶16之斷裂產生率。其結果顯示於表1。
如表1所示,本實施例之鋼帶16之斷裂產生率為0.2%,與比較例1之鋼帶16之斷裂產生率(=0.8%)及比較例2之鋼帶16之斷裂產生率(=1.4%)比較,為低值。尤其可知,本實施例之鋼帶16之斷裂產生率,係降低至將藉由蛇行修正裝置5對鋼帶16進行之蛇行修正功能、及藉由形狀控制致動器9對鋼帶16進行之蛇行修正功能設定為無效之比較例2之1/7。這表示藉由蛇行修正裝置5之操縱功能對加熱裝置7之送入側之鋼帶16之起因於母板形狀之蛇行進行修正之功能,及藉由形狀控制致動器9對加熱裝置7之送出側之鋼帶16之起因於軋延之蛇行進行修正之功能之相乘效應,藉此來定態控制加熱裝置7與鋼帶16之包覆長度La、Lb,其結果,係意味著可將鋼帶16之兩邊緣部16a、16b之溫度確保為延性-脆性轉移溫度以上而對鋼帶16進行冷軋。
亦即,對加熱裝置7之送入側之鋼帶16之起因於母板形狀之蛇行進行修正、且對加熱裝置7之送出側之鋼帶16之起因於軋延之蛇行進行修正之這兩個修正,對定態控制加熱裝置7與鋼帶16之包覆長度La、Lb,而穩定地將鋼帶16之兩邊緣部16a、16b加熱係極其有效。而且,對防止其等兩邊緣部16a、16b之加熱不足及局部異常加熱、降低鋼帶16之冷軋時之鋼板斷裂(邊裂引起之斷裂、邊波引起之收縮斷裂等)之產生,係極其有效。
如以上說明,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中,對在加熱裝置之送入側的鋼帶之蛇行量進行測量,該加熱裝置係配置在對依序搬送之鋼帶進行冷軋之串列壓軋機的前端,根據所獲得之蛇行量之測量值,對藉由該加熱裝置所進行之加熱前之鋼帶的蛇行進行控制,且對藉由在該串列壓軋機中之最上游之壓軋機所進行之冷軋後之鋼
帶的形狀進行測量,根據所獲得之鋼帶形狀之測量值,對鋼帶之軋延所起因之蛇行進行控制。
因此,可一併控制加熱裝置之送入側之鋼帶所產生之起因於母板形狀之蛇行、及加熱裝置之送出側之鋼帶所產生之起因於軋延之蛇行。藉此,可將加熱裝置之送入側之鋼帶之蛇行量矯正為加熱裝置所允許之允許範圍內之值,並可消除鋼帶之起因於軋延之蛇行對加熱裝置內之鋼帶產生之影響。其結果,可於藉由加熱裝置將鋼帶加熱之期間,將加熱裝置與鋼帶之包覆長度定態控制為最適合鋼帶之冷軋之值,因此,可將鋼帶之兩邊緣部穩定地昇溫至延性-脆性轉移溫度以上之溫度。根據該點,可盡量抑制鋼帶之兩邊緣部之加熱不足(邊裂)或局部異常加熱(邊波)引起之鋼板斷裂之產生,而可實現鋼帶之穩定之冷軋。
藉由使用本發明之冷軋設備及冷軋方法,對一般之鋼板當然適用,即使對矽鋼板等之難軋延材或具有前行鋼材及後行鋼材之接合部分之帶狀之鋼板(鋼帶)等之任意種類之被軋延材,也可一併抑制急遽之被軋延材形狀之變化或凸度變化(crown variation)引起而產生之被軋延材之蛇行、及冷軋引起而產生之被軋延材之蛇行。由於在加熱裝置之送入側及送出側執行此種之被軋延材之蛇行抑制作用,因此可將加熱裝置之被軋延材之包覆長度定態控制在最適值,藉此,可將被軋延材之兩邊緣部穩定地加熱至目標溫度。其結果,可同時避免因邊緣部之加熱不足造成之邊裂引起而於冷軋中之被軋延材產生斷裂之事態、及因邊緣部之局部異常加熱造成之邊波引起而於冷軋中之被軋延材產生收縮斷裂之事態,因此可提高冷軋之作業效率及生產效率。
再者,上述實施形態中,例示了於連續地對自鋼捲送出之鋼板進行冷軋後盤捲為鋼捲狀之完全連續式串列壓軋機態樣之冷軋設備,惟本發明不限於此。本發明之冷軋設備,也可為完全連續式串列壓軋機以外之態樣者,例如也可為接續於酸洗線後段之連續式串列壓軋機。
此外,上述實施形態中,具備於鋼帶之搬送方向並排設置4個壓軋機之串列壓軋機,惟本發明不限於此。亦即,本發明中,對冷軋設備內之壓軋機之設置數量(軋台數量)及輥段數,無特別規範。
再者,上述實施形態中,作為被軋延材之一例顯示有鋼帶,惟本發明不限於此。本發明之冷軋設備及冷軋方法,無論是對一般之鋼板、將複數之鋼板接合而成之帶狀之鋼板(鋼帶)、矽鋼板等難軋延材之哪一種皆可適用。亦即,本發明中,對作為被軋延材之鋼板之種類、接合狀態、及形狀,無特別規範。
此外,上述實施形態中,例示了具備4個張緊輥之蛇行修正裝置,惟本發明不限於此。本發明之冷軋設備之蛇行修正裝置,只要可藉由輥體之操縱功能對被軋延材之蛇行進行修正者即可。此時,蛇行修正裝置之輥體不限於張緊輥,也可為操縱輥。此外,蛇行修正裝置之輥體之配置數量,不限於4個,只要為複數個即可。
並且,上述實施形態中,於構成串列壓軋機之複數之壓軋機中之最上游之壓軋機設置形狀控制致動器,惟本發明不限於此。也可於構成本發明之冷軋設備之串列壓軋機之複數之壓軋機中之除最上游之壓軋機以外之剩餘的壓軋機(例如,圖1所示之壓軋
機8b~8d)設置與該最上游之壓軋機同樣之形狀控制致動器。於該情況下,也可根據各壓軋機之送出側之鋼帶形狀之測量值,分別對各壓軋機之形狀控制致動器進行控制。
此外,本發明並非由上述實施形態及實施例所限制,適宜地將上述各構成要素組合而構成者也包含於本發明中。除此以外,根據上述實施形態而藉由熟悉該項技術者所完成之其他實施形態、實施例及運用技術等,也全部包含於本發明中。
如上述,本發明之冷軋設備及冷軋方法,適用於鋼板之冷軋之用途,尤其適合於盡可能抑制鋼板斷裂之產生,穩定地對鋼板進行冷軋。
1‧‧‧冷軋設備
2‧‧‧捲取機
3‧‧‧熔接機
4‧‧‧活套輥
4a、4c、4e、4g‧‧‧固定輥
4b、4d、4f‧‧‧可動輥
5‧‧‧蛇行修正裝置
5a~5d‧‧‧張緊輥
5e‧‧‧輥傾動部
6‧‧‧板寬計
7‧‧‧加熱裝置
8‧‧‧串列壓軋機
8a~8d‧‧‧壓軋機
8aa‧‧‧軋延工輥
9‧‧‧形狀控制致動器
10‧‧‧形狀測量部
11‧‧‧飛剪機
12‧‧‧張力捲筒
13‧‧‧控制部
15‧‧‧鋼板
16‧‧‧鋼帶
Claims (8)
- 一種冷軋設備,其藉由加熱裝置對依序搬送之鋼板進行加熱,並藉由串列壓軋機依序對加熱後之上述鋼板進行冷軋,該串列壓軋機係具有排列在上述鋼板之搬送方向上之複數之壓軋機,其特徵在於具備有:蛇行量測量部,其對藉由上述加熱裝置所進行之加熱前之上述鋼板的蛇行量進行測量;蛇行修正裝置,其對加熱前之上述鋼板之起因於母板形狀之蛇行進行修正;形狀測量部,其對藉由在上述串列壓軋機中之最上游之壓軋機所進行之冷軋後之上述鋼板的形狀進行測量;形狀控制部,其對藉由上述最上游之壓軋機所進行之冷軋後之上述鋼板的形狀進行控制;及控制部,其根據藉由上述蛇行量測量部所測得之上述鋼板之蛇行量的測量值,對上述蛇行修正裝置之動作進行控制,而對加熱前之上述鋼板之起因於母板形狀之蛇行進行控制,且與起因於該母板形狀之蛇行之控制同步而根據藉由上述形狀測量部所測得之上述鋼板之形狀的測量值,對上述形狀控制部之動作進行控制,而對起因於藉由上述串列壓軋機所進行之上述鋼板之冷軋的上述鋼板之蛇行進行控制。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冷軋設備,其中,上述蛇行修正裝置係配置在較上述加熱裝置為靠上述鋼板之搬送方向之上游側,上述蛇行量測量部係配置在上述蛇行修正裝置與上述加熱裝置之間。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冷軋設備,其中,上述蛇行修正裝置係具備有:張緊輥,其一面與加熱前之上述鋼板接觸一面進行旋轉,而搬送加熱前之上述鋼板,並且用以控制加熱前之上述鋼板之張力;及輥傾動部,其係使上述張緊輥傾斜移動,以使上述張緊輥之中心軸相對於水平方向傾斜。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3項中任一項之冷軋設備,其中,上述加熱裝置係具備有自上述鋼板之厚度方向的兩側以非接觸之方式夾著上述鋼板之寬度方向之兩邊緣部的C型電感,且藉由感應加熱方式而對上述鋼板中之上述兩邊緣部進行加熱。
- 一種冷軋方法,其藉由加熱裝置對依序搬送之鋼板加熱,並藉由串列壓軋機依序對加熱後之上述鋼板進行冷軋,該串列壓軋機係具有排列在上述鋼板之搬送方向上之複數之壓軋機,該冷軋方法之特徵在於包含有:測量步驟,對藉由上述加熱裝置所進行之加熱前之上述鋼板的蛇行量,與對藉由在上述串列壓軋機中之最上游之壓軋機所進行之冷軋後之上述鋼板的形狀進行測量;及蛇行控制步驟,根據上述鋼板之蛇行量的測量值,對加熱前之上述鋼板之起因於母板形狀之蛇行進行控制,且與起因於該母板形狀之蛇行之控制同步而根據上述鋼板之形狀的測量值,對起因於上述鋼板之冷軋的蛇行進行控制。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冷軋方法,其中,上述測量步驟係藉由配置在蛇行修正裝置與上述加熱裝置之間之蛇行量測量部,對加熱前之上述鋼板的蛇行量進行測量,該蛇行修正裝置係配置在較上 述加熱裝置為靠上述鋼板之搬送方向之上游側,且對加熱前之上述鋼板之起因於母板形狀之蛇行進行修正。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冷軋方法,其中,上述蛇行修正裝置係具有:張緊輥,其一面與加熱前之上述鋼板接觸一面進行旋轉,而搬送加熱前之上述鋼板,並且用以控制加熱前之上述鋼板之張力;及輥傾動部,其係使上述張緊輥傾斜移動,以使上述張緊輥之中心軸相對於水平方向傾斜;上述蛇行控制步驟係根據上述鋼板之蛇行量的測量值,對上述蛇行修正裝置之上述輥傾動部之動作進行控制,而對加熱前之上述鋼板之起因於母板形狀之蛇行進行控制。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至7項中任一項之冷軋方法,其中,包含有加熱步驟,該加熱步驟係使用具備有自上述鋼板之厚度方向的兩側以非接觸之方式夾著上述鋼板之寬度方向之兩邊緣部的C型電感之上述加熱裝置,藉由感應加熱方式而對藉由上述蛇行控制步驟針對蛇行而被加以控制之上述鋼板之寬度方向之兩邊緣部進行加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4014646A JP6020479B2 (ja) | 2014-01-29 | 2014-01-29 | 冷間圧延設備および冷間圧延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545822A TW201545822A (zh) | 2015-12-16 |
TWI584887B true TWI584887B (zh) | 2017-06-01 |
Family
ID=537567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4101764A TWI584887B (zh) | 2014-01-29 | 2015-01-20 | 冷軋設備及冷軋方法 |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0259027B2 (zh) |
EP (1) | EP3100793B1 (zh) |
JP (1) | JP6020479B2 (zh) |
KR (1) | KR101780618B1 (zh) |
CN (1) | CN105934286B (zh) |
TW (1) | TWI584887B (zh) |
WO (1) | WO2015115156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1052441B2 (en) * | 2015-02-02 | 2021-07-06 | Toshiba Mitsubishi-Electric Industrial Systems Corporation | Meandering control device for rolling line |
JP6884589B2 (ja) * | 2016-02-16 | 2021-06-09 | 株式会社神戸製鋼所 | 冷間圧延方法 |
KR20190078337A (ko) | 2017-12-26 | 2019-07-04 | 주식회사 포스코 | 인공지능을 이용한 압연기 제어 장치 |
CN108031716B (zh) * | 2017-12-29 | 2023-07-18 | 绿华能源(福建)有限公司 | 一种标准化移动式轻钢生产线及其自适应送料方法 |
JP6835008B2 (ja) * | 2018-02-20 | 2021-02-24 | Jfeスチール株式会社 | 金属帯の冷間圧延方法 |
JP6959582B2 (ja) * | 2018-11-30 | 2021-11-02 | Jfeスチール株式会社 | 非接触式搬送装置における帯状基材の蛇行制御方法 |
MX2021012678A (es) * | 2019-04-19 | 2021-11-12 | Nippon Steel Corp | Metodo de control de zigzagueo para pieza de trabajo. |
IT201900006816A1 (it) * | 2019-05-14 | 2020-11-14 | Schnell Spa | Metodo e apparecchiatura per rilevare la configurazione di elementi di foggia allungata |
JP7269484B2 (ja) * | 2019-08-15 | 2023-05-09 | 日本製鉄株式会社 | 冷間タンデム圧延設備及び冷間タンデム圧延方法 |
JP7311764B2 (ja) * | 2019-08-15 | 2023-07-20 | 日本製鉄株式会社 | 冷間タンデム圧延設備及び冷間タンデム圧延方法 |
JP7192715B2 (ja) * | 2019-08-27 | 2022-12-20 | 東芝三菱電機産業システム株式会社 | 蛇行制御装置 |
KR102180819B1 (ko) | 2019-11-01 | 2020-11-19 | 주식회사 포스코 | 인공 지능을 이용한 압연기 제어 장치 |
KR102281202B1 (ko) | 2019-12-13 | 2021-07-26 | 주식회사 포스코 | 강판의 두께 제어 장치 |
CN111346929A (zh) * | 2020-03-04 | 2020-06-30 | 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 | 防止带钢断带堆钢的方法、装置、冷轧机组及存储介质 |
JP2021179414A (ja) * | 2020-05-14 | 2021-11-18 | Jfeスチール株式会社 | 熱間圧延鋼帯の蛇行量測定装置及び熱間圧延鋼帯の蛇行量測定方法 |
JP7331801B2 (ja) * | 2020-08-04 | 2023-08-23 | 東芝三菱電機産業システム株式会社 | 圧延機の蛇行制御装置 |
DE102020210970A1 (de) | 2020-08-31 | 2022-03-03 | Sms Group Gmbh | Planheitsmessvorrichtung, Warmwalzanlage und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r Planheitsmessvorrichtung |
JP6988982B1 (ja) * | 2020-10-29 | 2022-01-05 | Jfeスチール株式会社 | 金属ストリップの蛇行量検出方法及び蛇行制御方法 |
JP7448468B2 (ja) * | 2020-12-16 | 2024-03-12 | 株式会社神戸製鋼所 | 冷間圧延鋼板の製造方法 |
EP4234116B1 (en) * | 2020-12-17 | 2024-05-15 | Primetals Technologies Japan, Ltd. | Rolling equipment |
JP7111217B1 (ja) * | 2021-04-30 | 2022-08-02 | Jfeスチール株式会社 | 冷延鋼板の製造方法及び製造設備 |
CN113732071B (zh) * | 2021-09-15 | 2023-09-15 | 首钢智新迁安电磁材料有限公司 | 硅钢冷连轧轧制过程温度获取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CN114178321B (zh) * | 2021-11-17 | 2024-05-10 | 首钢智新迁安电磁材料有限公司 | 一种降低冷轧轧制力的方法 |
WO2024018701A1 (ja) * | 2022-07-19 | 2024-01-25 | Jfeスチール株式会社 | 鋼帯の切断設備及び冷間圧延設備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7007754A (ja) * | 2005-06-29 | 2007-01-18 | Toshiba Mitsubishi-Electric Industrial System Corp | サイドトリマ用誘導加熱装置 |
CN102612414A (zh) * | 2009-11-09 | 2012-07-25 | 三菱日立制铁机械株式会社 | 冷轧材料制造设备及冷轧方法 |
JP2012148310A (ja) * | 2011-01-19 | 2012-08-09 | Jfe Steel Corp | 鋼板エッジ部の加熱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179913A (en) * | 1976-10-29 | 1979-12-25 | National Steel Corporation | Metal strip tensioning apparatus for use in continuous strip reduction cold mill and method |
JPS5370063A (en) | 1976-12-02 | 1978-06-22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Beltlike rolled substance edge heat induction device |
JPS6115919A (ja) | 1984-06-29 | 1986-01-24 | Kawasaki Steel Corp | けい素鋼板の冷間圧延方法 |
JPH0716683B2 (ja) * | 1986-06-27 | 1995-03-01 | 川崎製鉄株式会社 | ステンレス鋼帯用連続温間圧延設備 |
JPH069700B2 (ja) * | 1986-07-14 | 1994-02-09 | 石川島播磨重工業株式会社 | 蛇行制御装置 |
JPS63183713A (ja) * | 1986-09-05 | 1988-07-29 | Sumitomo Metal Ind Ltd | 蛇行制御方法 |
JPH0284216A (ja) * | 1988-09-21 | 1990-03-26 | Kawasaki Steel Corp | 金属ストリップの溶接形状異常診断方法 |
JP2751403B2 (ja) * | 1989-05-26 | 1998-05-18 | 住友金属工業株式会社 | ストリップの蛇行修正装置 |
JPH0716683A (ja) * | 1993-07-02 | 1995-01-20 | Tokyo Tekko Co Ltd | 鉄筋篭の製造方法 |
JPH11172325A (ja) | 1997-12-09 | 1999-06-29 | Sumitomo Metal Ind Ltd | 鋼板エッジ部の誘導加熱制御方法 |
JPH11290931A (ja) | 1998-04-16 | 1999-10-26 | Nippon Steel Corp | ストリップエッジの誘導加熱装置の加熱電力制御方法および加熱電力制御装置 |
JP2002049631A (ja) * | 2000-08-01 | 2002-02-15 | Sony Corp | 情報提供装置および方法、並びに記録媒体 |
JP2002059208A (ja) * | 2000-08-11 | 2002-02-26 | Nkk Corp | 冷延鋼帯の板幅制御方法 |
JP4288888B2 (ja) * | 2002-03-19 | 2009-07-01 | Jfeスチール株式会社 | タンデム圧延機におけるストリップの蛇行制御装置及び蛇行制御方法 |
JP4306273B2 (ja) * | 2003-02-14 | 2009-07-29 | Jfeスチール株式会社 | タンデム圧延機におけるストリップの蛇行制御装置及び蛇行制御方法 |
JP4114646B2 (ja) * | 2004-07-07 | 2008-07-09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圧延制御装置,圧延制御方法及び圧延装置 |
JP4644047B2 (ja) * | 2005-06-17 | 2011-03-02 | 三菱日立製鉄機械株式会社 | 蛇行検出装置及びその方法 |
JP5065247B2 (ja) * | 2006-03-31 | 2012-10-31 | 株式会社ジャストシステム | データ入力装置、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WO2009029659A1 (en) * | 2007-08-28 | 2009-03-05 | Air Products And Chemicals, Inc. | Discharging cryogen onto work surfaces in a cold roll mill |
DE102010011840B3 (de) * | 2010-03-11 | 2011-06-09 | Peter Müller GmbH | Kompressionsbandage und Verfahren zu deren Herstellung |
JP5691231B2 (ja) * | 2010-04-16 | 2015-04-01 | Jfeスチール株式会社 | 冷間圧延方法 |
JP4792548B1 (ja) | 2010-12-24 | 2011-10-12 | 三菱日立製鉄機械株式会社 | 熱間圧延設備及び熱間圧延方法 |
JP7016683B2 (ja) * | 2017-12-07 | 2022-02-07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静止誘導電器 |
-
2014
- 2014-01-29 JP JP2014014646A patent/JP6020479B2/ja active Active
-
2015
- 2015-01-09 US US15/114,540 patent/US10259027B2/en active Active
- 2015-01-09 WO PCT/JP2015/050533 patent/WO2015115156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5-01-09 EP EP15743926.6A patent/EP3100793B1/en active Active
- 2015-01-09 KR KR1020167019943A patent/KR101780618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5-01-09 CN CN201580006264.0A patent/CN105934286B/zh active Active
- 2015-01-20 TW TW104101764A patent/TWI584887B/zh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7007754A (ja) * | 2005-06-29 | 2007-01-18 | Toshiba Mitsubishi-Electric Industrial System Corp | サイドトリマ用誘導加熱装置 |
CN102612414A (zh) * | 2009-11-09 | 2012-07-25 | 三菱日立制铁机械株式会社 | 冷轧材料制造设备及冷轧方法 |
JP2012148310A (ja) * | 2011-01-19 | 2012-08-09 | Jfe Steel Corp | 鋼板エッジ部の加熱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934286B (zh) | 2017-12-12 |
US10259027B2 (en) | 2019-04-16 |
KR101780618B1 (ko) | 2017-09-21 |
JP2015139810A (ja) | 2015-08-03 |
WO2015115156A1 (ja) | 2015-08-06 |
EP3100793B1 (en) | 2018-11-21 |
KR20160102042A (ko) | 2016-08-26 |
EP3100793A1 (en) | 2016-12-07 |
TW201545822A (zh) | 2015-12-16 |
US20160339493A1 (en) | 2016-11-24 |
CN105934286A (zh) | 2016-09-07 |
JP6020479B2 (ja) | 2016-11-02 |
EP3100793A4 (en) | 2017-09-2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584887B (zh) | 冷軋設備及冷軋方法 | |
TWI576176B (zh) | Cold rolling equipment | |
TW319720B (zh) | ||
JP3337122B2 (ja) | 熱間圧延設備及び熱間圧延方法 | |
JP4786375B2 (ja) | 熱間圧延装置及び方法 | |
JP4814558B2 (ja) | サイドトリマ用誘導加熱装置 | |
WO1992002313A1 (fr) | Procede et dispositif d'assemblage de billettes | |
JP3215327B2 (ja) | 鋼帯の連続熱間仕上圧延方法 | |
JP5391762B2 (ja) | 鋼板エッジ部の誘導加熱方法 | |
JP7126076B2 (ja) | 冷延鋼帯の製造設備および冷延鋼帯の製造方法 | |
JP3428400B2 (ja) | 熱間圧延設備及び熱間圧延方法 | |
JP2003126902A (ja) | 熱間圧延設備及び熱間圧延方法 | |
JP4739792B2 (ja) | 誘導加熱装置及び誘導加熱装置のアークスポット抑制方法 | |
JP2000271605A (ja) | 連続熱間圧延における鋼片の接合方法 | |
JP2004034269A (ja) | 鋼帯幅方向両端の切削装置 | |
JP3411181B2 (ja) | 連続熱間圧延設備における被圧延材の接合方法および装置 | |
JP2004167539A (ja) | フェライト系ステンレス鋼材の加熱方法及び加熱設備 | |
JP2000280018A (ja) | ストリップの連続プロセス処理装置 | |
JPH10216809A (ja) | 熱間圧延における鋼片の接合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