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TWI583203B - 揚聲器與設有該揚聲器的電子裝置 - Google Patents

揚聲器與設有該揚聲器的電子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83203B
TWI583203B TW104125647A TW104125647A TWI583203B TW I583203 B TWI583203 B TW I583203B TW 104125647 A TW104125647 A TW 104125647A TW 104125647 A TW104125647 A TW 104125647A TW I583203 B TWI583203 B TW I583203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ound
speaker
tube
speaker unit
open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1256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707472A (zh
Inventor
劉峰銘
張嘉仁
Original Assignee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412564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583203B/zh
Priority to EP15192162.4A priority patent/EP3133830A1/en
Priority to US14/933,037 priority patent/US9838778B2/en
Publication of TW2017074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074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832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83203B/zh

Links

Landscapes

  • Obtaining Desirable Characteristics In Audible-Bandwidth Transducers (AREA)

Description

揚聲器與設有該揚聲器的電子裝置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揚聲器,特別是一種具有遮蓋件使喇叭單體發出之聲音由不同方向輸出之揚聲器與電子裝置。
近年來,隨著科技快速進步,平板電腦、智慧型手機、筆記本型電腦等電子裝置的設計逐漸朝輕、薄、短、小之方向發展,以供使用者能便利地攜帶,並隨時享受電子裝置所提供的功能。由於目前電子裝置皆以輕薄短小的設計主軸,因此,與上述電子裝置搭配之揚聲器,為能保持設計上的一致性,亦需大幅縮減原有的體積,使得揚聲器內所設置之喇叭受限於較小的尺寸,造成喇叭僅有特定方向的聲音輸出,造成不同位置的使用者聆聽此類電子裝置相搭配之揚聲器播放之聲音時,僅有位在揚聲器正前方的使用者能清楚地聆聽到聲音,因此有改進之必要。
本發明之主要目的係在提供一種具有遮蓋件使喇叭單體發出之聲音由不同方向輸出之揚聲器與電子裝置。
為達成上述之目的,本發明之揚聲器包括本體與遮蓋件。本體包括喇叭單體以及導音管,導音管位於喇叭單體之一側。遮蓋件位於本體上方,以遮蓋導音管與部分之喇叭單體,使喇叭單體具有被遮蔽部分以及未遮蔽部分,遮蓋件包括開孔。被遮蔽部分之聲音經導音管由第一方向輸出,未遮蔽部分之聲音經開孔由第二方向輸出。
本發明另提供一種電子裝置,其係包括至少一上述之揚聲器。藉由本發明之設計,增加了本發明之揚聲器輸出之聲音的方向性與豐富度,使本發明之揚聲器輸出聲音整體更有層次。
為能讓 貴審查委員能更瞭解本發明之技術內容,特舉較佳具體實施例說明如下。以下請一併參考圖1至圖4關於本發明之揚聲器之第一實施例之結構爆炸圖、立體圖、剖面示意圖以及上視圖。本發明之揚聲器1可設置於如:筆記型電腦、平板電腦或液晶顯示器等電子裝置內,如圖1與圖2所示,在第一實施例中,揚聲器1包括本體10以及遮蓋件20,其中遮蓋件20覆蓋於本體10上方。
如圖1與圖2所示,本體10包括喇叭單體12、兩導音管13、上表面14、兩第一出音孔15、開口16、隔板17以及基座18。本實施例之喇叭單體12整體可為錐形或號角型的喇叭單體,故喇叭單體12運作時,喇叭單體12產生的聲音向外輻射,喇叭單體12的出音面呈圓形,且喇叭單體12的振膜可以是紙膜、鋁膜或PET(乙烯對苯二甲酸酯)膜。然本發明不以此為限,根據目前揚聲器1(loud speaker)喇叭單體的設計,喇叭單體12的出音面也可呈矩形。
如圖1所示,喇叭單體12容置於基座18形成的容置空間內,隔板17覆蓋於基座18上方,在本實施例中,上表面14為隔板17靠近遮蓋件20之一面。如圖1與圖3所示,喇叭單體12穿過開口16後與上表面14大致齊平,兩導音管13位於上表面14,且兩導音管13與喇叭單體12相通並位於喇叭單體12的相對兩側,兩第一出音孔15分別位於兩導音管13遠離喇叭單體12的一端。在此需注意的是,導音管13的數目可以是單個或複數個,且設置位置可環繞分佈於喇叭單體12之周圍,第一出音孔15的設置數目則與導音管13的數目相同。
如圖1與圖4所示,遮蓋件20包括開孔21,在本實施例中,開孔21形狀與喇叭單體12出音面形狀配合,也為圓形但本發明不以此實施態樣為限。遮蓋件20位於上表面14上方以遮蓋兩導音管13與部分之喇叭單體12,使遮蓋件20與兩導音管13之間形成赫姆茲(Helmholtz)共振音腔。同時也因為遮蓋件20具有開孔21的設計,讓喇叭單體12具有被遮蔽部分121以及未遮蔽部分122,其中開孔21與未遮蔽部分122重疊。如圖1所示,在本實施例中,遮蓋件20的開孔21的中心軸線與喇叭單體12中心軸線重合,也就是說,如圖4所示,喇叭單體12被遮蔽部分121與未遮蔽部分122係以同心圓方式呈現,被遮蔽部分121位於外圍,未遮蔽部分122位於喇叭單體12中心,但本發明不此為限,若喇叭單體12呈矩形,被遮蔽部分121與未遮蔽部分122的相對位置與圓形實施相同。
在此需注意的是,如圖3所示,因遮蓋件20的設計,當喇叭單體12運作時,喇叭單體12震動產生的音波會出現兩不同方向的擴張路徑,未遮蔽部分122(與開孔21重疊的部分)產生的音波會經由經開孔21輸出,被遮蓋件20遮蔽的部分產生的音波則藉由赫姆茲(Helmholtz)共振原理經導音管13由第一出音孔15輸出。也就是說,如圖3與圖4所示,喇叭單體12輸出的聲音因遮蓋件20的設計可區分為兩部分,其中被遮蔽部分121之聲音經導音管13由沿第一方向D1由第一出音孔15輸出,藉此創造新的聲波運動方向。未遮蔽部分122之聲音直接經開孔21從第二方向D2輸出,讓揚聲器1除原本出音方向(第二方向D2)外,並藉由赫姆茲(Helmholtz)共振原理增加了沿導音管13方向的輸出,使揚聲器1聲音的擴張性增加,讓揚聲器1聲音整體更有層次。
在此需注意的是,開孔21的範圍(未遮蔽部分122的面積)為喇叭單體12原本出音面面積的30%至60%,然為確保喇叭單體12的高音品質以及正向出音量,較佳開孔21的範圍(未遮蔽部分122的面積)為喇叭單體12原出音面面積的1/2至1/3。此外,在本實施例中,第一方向D1與喇叭單體12原本出音面方向垂直。
以下請一併參考圖5至圖7關於本發明之揚聲器之第二實施例之結構爆炸圖、立體圖以及剖面示意圖。
如圖5至圖7所示,在第二實施例中,揚聲器1a包括本體10、遮蓋件20以及低音共振箱(bass reflex box)30,其中第二實施例之本體10與遮蓋件20的結構以及相對位置與第一實施例相同,故不再贅述其細節,請參考第一實施例的相關敘述。低音共振箱30包括音腔31、兩第二出音孔32以及凸柱33,其中在第二實施例中,本體10可視為一密閉式前音腔,本體10設置於低音共振箱30內且位於凸柱33上,低音共振箱30之音腔31與本體10之兩導音管13連通,兩第二出音孔32分別位於低音共振箱30之相對兩側邊。
如圖7所示,因遮蓋件20與導音管13的設計,當喇叭單體12運作時,未遮蔽部分122產生的音波(與開孔21重疊的部分)直接經由開孔21輸出,被遮蓋件20遮蔽的部分產生的音波藉由赫姆茲(Helmholtz)共振原理則經導音管13讓聲音進入音腔31後經第二出音孔32由第一方向D1輸出,藉此使揚聲器1a的低音得以延伸,而避免揚聲器1a發生耐功率不足或異音等問題。
以下請一併參考圖8至圖10關於本發明之揚聲器之第三實施例之結構爆炸圖、立體圖以及剖面示意圖。
如圖8至圖10所示,在第三實施例中,揚聲器1b包括本體10、遮蓋件20以及低音共振箱30a,其中第三實施例之本體10與遮蓋件20的結構以及相對位置與第一實施例相同,故不再贅述其細節,請參考第一實施例的相關敘述。低音共振箱30a與前一實施例(低音共振箱30)的最大差異在於第二出音孔32a的位置,在本實施例中,第二出音孔32a只有一個,且位於低音共振箱30a的底部。在此須注意的是,不論是低音共振箱30或30a,第二出音孔32或32a的數目至多兩個,最少一個。
如圖10所示,當喇叭單體12運作時,喇叭單體12震動產生的音波,未遮蔽部分122產生的音波(與開孔21重疊的部分)直接由經開孔21輸出。被遮蓋件20遮蔽的部分產生的音波則藉由赫姆茲(Helmholtz)共振原理經導音管13進入音腔31,讓聲音延伸經第二出音孔32(低音共振箱30a底部)由第一方向D1輸出。在此需注意的是,因為第二出音孔32a位於低音共振箱30a的底部,故第一方向D1與第二方向D2互相平行但指向相反的兩方向。藉由低音共振箱30a的設計,增加了第一方向D1的輸出,讓揚聲器1b的低音延伸,以避免揚聲器1b耐功率不足與異音的問題。
需注意的是,上述僅為實施例,而非限制於實施例。譬如 此不脫離本發明基本架構者,皆應為本專利所主張之權利範圍,而應以專利申請範圍為準。
揚聲器1、1a、1b                             本體10 喇叭單體12                                      第二方向D2 未遮蔽部分122                                 被遮蔽部分121 導音管13                                          上表面14 第一出音孔15                                   開口16 隔板17                                             基座18 遮蓋件20                                          開孔21 低音共振箱30、30a                          音腔31 第二出音孔32、32a                          凸柱33 第一方向D1
圖1係本發明之揚聲器之第一實施例之結構爆炸圖。 圖2係本發明之揚聲器之第一實施例之立體圖。 圖3係本發明之揚聲器之第一實施例之剖面示意圖。 圖4係本發明之揚聲器之第一實施例之上視圖。 圖5係本發明之揚聲器之第二實施例之結構爆炸圖。 圖6係本發明之揚聲器之第二實施例之立體圖。 圖7係本發明之揚聲器之第二實施例之剖面示意圖。 圖8係本發明之揚聲器之第三實施例之結構爆炸圖。 圖9係本發明之揚聲器之第三實施例之立體圖。 圖10係本發明之揚聲器之第三實施例之剖面示意圖。
揚聲器1                                     本體10 喇叭單體12                                導音管13 第一出音孔15                            遮蓋件20 開孔21                                       第一方向D1 第二方向D2

Claims (8)

  1. 一種揚聲器,包括:一本體,包括一喇叭單體以及至少一導音管,其中該至少一導音管位於該喇叭單體之一側;以及一遮蓋件,位於該本體上方,以遮蓋該至少一導音管與部分之該喇叭單體,使該喇叭單體具有一被遮蔽部分以及一未遮蔽部分,該遮蓋件包括一開孔,其中該被遮蔽部分之聲音經該導音管由一第一方向輸出,該未遮蔽部分之聲音經該開孔由一第二方向輸出,且該未遮蔽部分佔該喇叭單體出音面面積的30%至60%。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揚聲器,該本體包括一基座以及一上表面,其中該喇叭單體設置於該基座內,該上表面覆蓋於該基座且該至少一導音管位於該上表面。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2項任一項所述之揚聲器,該本體包括一第一出音孔,係位於該至少一導音管遠離該喇叭本體之一端,使該被遮蔽部分之聲音經該導音管沿該第一方向由該第一出音孔輸出。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揚聲器,至少一導音管為複數且環繞分佈於該喇叭單體之周圍。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揚聲器,該揚聲器1更包括一低音共振箱,其中該本體設置於該低音共振箱內,該低音共振箱與該本體間形成一音腔,且該音腔與該導音管連通。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揚聲器,該低音共振箱包括一第二出音孔,使該被遮蔽部分之聲音經該導音管沿該第一方向經該音腔由該第二出音孔輸出。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揚聲器,該第一方向得平行或垂直該第二方向。
  8. 一種電子裝置,包括至少一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5項任一項所述之揚聲器。
TW104125647A 2015-08-06 2015-08-06 揚聲器與設有該揚聲器的電子裝置 TWI58320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125647A TWI583203B (zh) 2015-08-06 2015-08-06 揚聲器與設有該揚聲器的電子裝置
EP15192162.4A EP3133830A1 (en) 2015-08-06 2015-10-29 Speaker and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the speaker
US14/933,037 US9838778B2 (en) 2015-08-06 2015-11-05 Speaker and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the speaker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125647A TWI583203B (zh) 2015-08-06 2015-08-06 揚聲器與設有該揚聲器的電子裝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07472A TW201707472A (zh) 2017-02-16
TWI583203B true TWI583203B (zh) 2017-05-11

Family

ID=586092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25647A TWI583203B (zh) 2015-08-06 2015-08-06 揚聲器與設有該揚聲器的電子裝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58320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17780A (zh) * 2020-01-21 2021-08-06 苏州佳世达电通有限公司 支撑座及显示设备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415570Y (zh) * 1999-04-26 2001-01-17 林智文 有导音管的环绕声音箱
CN2636560Y (zh) * 2003-07-10 2004-08-25 何玉成 声波共鸣放大音箱
TW200829049A (en) * 2006-12-29 2008-07-01 Foxconn Tech Co Ltd Speaker set and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incorporating the same
TWM337209U (en) * 2007-09-07 2008-07-21 Sounds Lives Ltd Portable outside ear micro-type sound box apparatus
TWM381232U (en) * 2009-12-22 2010-05-2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Mobile phone
CN202617347U (zh) * 2012-03-30 2012-12-19 巍智产品设计有限公司 手持式扩音装置
TWM469516U (zh) * 2013-05-15 2014-01-01 Chi Mei Comm Systems Inc 可攜式電子裝置
CN203661269U (zh) * 2013-12-31 2014-06-18 冠捷显示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用于电视的可换位式多向出音扬声器分离箱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415570Y (zh) * 1999-04-26 2001-01-17 林智文 有导音管的环绕声音箱
CN2636560Y (zh) * 2003-07-10 2004-08-25 何玉成 声波共鸣放大音箱
TW200829049A (en) * 2006-12-29 2008-07-01 Foxconn Tech Co Ltd Speaker set and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incorporating the same
TWM337209U (en) * 2007-09-07 2008-07-21 Sounds Lives Ltd Portable outside ear micro-type sound box apparatus
TWM381232U (en) * 2009-12-22 2010-05-2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Mobile phone
CN202617347U (zh) * 2012-03-30 2012-12-19 巍智产品设计有限公司 手持式扩音装置
TWM469516U (zh) * 2013-05-15 2014-01-01 Chi Mei Comm Systems Inc 可攜式電子裝置
CN203661269U (zh) * 2013-12-31 2014-06-18 冠捷显示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用于电视的可换位式多向出音扬声器分离箱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07472A (zh) 2017-0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714045B (zh) 扬声器与设有该扬声器的电子装置
US10764663B2 (en) Speaker box
US8948423B2 (en) Micro speaker
CN102348140A (zh) 音频放射性的反射式音箱结构
TWI689209B (zh) 揚聲器、揚聲裝置及行動終端
WO2021052243A1 (zh) 扬声器及终端
TW201349885A (zh) 具有揚聲器的電子裝置
WO2020103589A1 (zh) 扬声器箱
CN209390357U (zh) 发声器件及电子设备
CN107547992A (zh) 低频延伸的扬声器及应用该扬声器的电子装置
EP4266696A1 (en) Display apparatus
WO2020103588A1 (zh) 扬声器箱
CN104837082A (zh) 电子设备
JP2023129248A (ja) スピーカ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TWI583203B (zh) 揚聲器與設有該揚聲器的電子裝置
CN104793695A (zh) 手持式电子装置
TWI602441B (zh) 具泛音之揚聲器及應用其之電子裝置
US20170295424A1 (en) Sound generating device
US20170041705A1 (en) Speaker and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the Speaker
TWI577195B (zh) 揚聲器與設有該揚聲器的電子裝置
TWI583207B (zh) 手持式電子裝置
TW201801540A (zh) 頻率延伸之揚聲器及應用其之電子裝置
TW201740741A (zh) 具有全音域及低音加強的揚聲裝置及電子裝置
CN101464701A (zh) 具低音喇叭的笔记型计算机
WO2014024516A1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sound quality improvement method, and sound quality improvement memb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