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83084B - 電源連接器 - Google Patents
電源連接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583084B TWI583084B TW104101541A TW104101541A TWI583084B TW I583084 B TWI583084 B TW I583084B TW 104101541 A TW104101541 A TW 104101541A TW 104101541 A TW104101541 A TW 104101541A TW I583084 B TWI583084 B TW I583084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metal base
- electronic device
- conductive
- power connector
- insulator
- Prior art dat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4/00—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 H01R24/66—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with pins, blades or analogous contacts and secured to apparatus or structure, e.g. to a wall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2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a single-body enclosure integrating a flat display, e.g. 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s [PDA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2—External expansion units, e.g. docking st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37—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 G06F1/1654—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the display being detachable, e.g. for remote use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62—Details related to the integrated keyboard
- G06F1/1669—Detachable keyboard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2—Input arrangements using manually operated switches, e.g. using keyboards or dials
- G06F3/0202—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201/00—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R2201/06—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for computer peripher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Description
本發明是有關一種連接器,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適於傳輸電力的電源連接器。
習用電源連接器安裝在一第一電子裝置而與一第二電子裝置能相互插拔時,電源連接器大都是由塑膠材質的殼體包覆,並裝設於承載座上,藉以透過塑膠材質的殼體隔絕流經電源連接器的電力進入承載座,進而避免使用者產生觸電與電流不當外洩而造成產品無法正常使用之情事。
然而,當第二電子裝置與上述電源連接器相接合時,電源連接器上支撐力較弱的塑膠材質殼體及承載座必須承受第二電子裝置的重量,及在第二電子裝置與上述電源連接器的插拔過程中所產生的衝擊力道。因此必須在承載座上,另行增設不具電力傳輸功能之金屬支撐結構以提供支撐力。據此,如何在能確保避免使用者產生觸電與電流不當外洩之前提下,提供同時具備電力傳輸功能與良好結構支撐力的電源連接器,實為本領域技術人員所需面臨的課題之一。
於是,本發明人有感上述缺失之可改善,乃特潛心研究並配合學理之運用,終於提出一種設計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缺失之本發明。
本發明實施例在於提供一種電源連接器,其能有效地解決習用電源連接器所產生的問題。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電源連接器,包括:一導電模組,包含一金屬基座與至少部分突伸出該金屬基座的一導電插銷;其中,該金屬基座用以安裝於一第一電子裝置,而該導電插銷用以與一第二電子裝置可插拔地相互接合;以及一絕緣體,包覆於該導電模組的部分外表面,並且該導電模組之外表面設有未被該絕緣體所包覆的一接觸區域;其中,該接觸區域與該導電插銷為電性導通,並且該接觸區域用以在該金屬基座安裝於該第一電子裝置時,電性連接該第一電子裝置;而該導電插銷用以在接合該第二電子裝置時,電性連接於該第二電子裝置。
較佳地,該金屬基座與該導電插銷為一體相連的構造,並且該導電插銷突伸出該金屬基座,而該金屬基座的至少部分外表面被該絕緣體所包覆。
較佳地,該絕緣體設置於該導電插銷與該金屬基座之間,以接合該導電插銷與該金屬基座,並使該導電插銷與該金屬基座形成彼此電性隔絕;該接觸區域設於該導電插銷上。
綜上所述,本發明實施例所提供的電源連接器,透過上述導電模組與絕緣體之搭配設計,設計者即可無須於第一電子裝置另行增設有關電性絕緣之結構、材料、或迴路,便能有效地於電源連接器與第一電子裝置之間達到電性絕緣的效果,使得能在保有電力傳輸功能且能避免發生使用者觸電與電流不當外洩等問題的前提下,令電源連接器能夠透過金屬基座而獲得較強的結構支撐力。
為使能更進一步瞭解本發明之特徵及技術內容,請參閱以下有關本發明之詳細說明與附圖,但是此等說明與所附圖式僅係用來說明本發明,而非對本發明的權利範圍作任何的限制。
100‧‧‧電源連接器
1‧‧‧導電模組
11‧‧‧金屬基座
111‧‧‧容置槽
12‧‧‧導電插銷
121‧‧‧凸出部
122‧‧‧延伸部
13‧‧‧接觸區域
2‧‧‧絕緣體
200‧‧‧第一電子裝置(如:鍵盤模組)
201‧‧‧裝置本體
202‧‧‧連接殼
300‧‧‧第二電子裝置(如:顯示器模組)
圖1A為本發明電源連接器組裝於第一電子裝置,並與第二電子裝置為可插拔組接的立體示意圖。
圖1B為本發明電源連接器組裝於另一態樣之第一電子裝置,並與第二電子裝置為可插拔組接的立體示意圖。
圖2為圖1A中電源連接器的放大示意圖。
圖3為圖1A中電源連接器的示意圖。
圖4為圖3的立體剖視示意圖。
圖5為圖3另一視角的立體示意圖。
圖6為圖1中電源連接器的另一實施態樣示意圖。
圖7為圖6的立體剖視示意圖。
圖8為圖7另一視角的立體示意圖。
圖9為圖6的立體分解示意圖。
請參閱圖1A和圖2,其為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需先說明的是,本實施例對應圖式所提及之相關數量與外型,僅用以具體地說明本發明的實施方式,以便於了解其內容,而非用以侷限本發明的權利範圍。
本實施例為一種電源連接器100,用以安裝在一第一電子裝置200並與一第二電子裝置300可插拔地相互接合。當電源連接器100安裝在第一電子裝置200並接合於第二電子裝置300時,上述第一電子裝置200與第二電子裝置300能透過電源連接器100而進行彼此之電力傳輸。其中,所述第一電子裝置200於本實施例是以一鍵盤模組為例,而第二電子裝置300則是以一顯示器模組為例,但於實際應用時,第一電子裝置200與第二電子裝置300並不以上述為限。
所述電源連接器100包括一導電模組1以及包覆於上述導電模組1部分外表面的一絕緣體2,並且上述導電模組1之外表面設
有未被絕緣體2所包覆的一接觸區域13(如圖3)。以下將先就導電模組1的構造作一說明,而後再介紹導電模組1與絕緣體2之間的連接關係。
所述導電模組1包含有一金屬基座11與突伸出上述金屬基座11的兩導電插銷12。其中,上述金屬基座11用以安裝於第一電子裝置200,並且金屬基座11與第一電子裝置200的接合處不具電性導通。而所述兩導電插銷12則是用以與第二電子裝置300可插拔地相互接合。
為便於說明,於以下的說明與圖式中,主要是擷取其中一導電模組1(即單個導電插銷12及其相連的金屬基座11)來作一介紹之用。再者,第一電子裝置200於本實施例中是以圖1A所示之包含有一裝置本體201與設於裝置本體201的一連接殼202為例,並且金屬基座11裝設於連接殼202的內緣(如圖1A),但不以此為限。舉例來說,第一電子裝置200亦可形成如圖1B所示之構造,而金屬基座11直接裝設於第一電子裝置200。
請參閱圖3至圖5,所述金屬基座11與導電插銷12於本實施例中為一體相連的構造,上述「一體相連」可以是指透過焊接接合、或是透過單個金屬塊加工形成等方式。進一步地說,本實施例中的金屬基座11大致呈板狀,而導電插銷12則大致為矩形柱體,並且所述導電插銷12是以大致垂直於金屬基座11板面之方式一體延伸而形成。
再者,所述接觸區域13於本實施例是設於金屬基座11上,上述接觸區域13能經由金屬基座11而與導電插銷12電性導通,並且接觸區域13用以在金屬基座11安裝於第一電子裝置200的連接殼202時,能透過導線(圖略)或其他方式電性連接第一電子裝置200的裝置本體201,進而使導電插銷12與第一電子裝置200的裝置本體201形成電性連接。
然而,由於連接殼202之材質可能為金屬,因此,為避免使用者在使用第一電子裝置200與第二電子裝置300時,因觸摸連接殼202表面而產生觸電與電流不當外洩而造成第一電子裝置200與第二電子裝置300無法正常使用等問題,金屬基座11與連接殼202之間須實施特定的絕緣手段。進一步地說,所述接觸區域13於本實施例中是設於遠離導電插銷12的金屬基座11端面(如圖4中的金屬基座11底面)上,故本實施例是透過將上述接觸區域13以外的金屬基座11之外表面大致以絕緣體2包覆,使金屬基座11與連接殼202形成彼此電性隔絕,以避免電力經由金屬基座11而傳遞出去,進而避免發生使用者觸電與電流不當外洩而造成之第一電子裝置200或第二電子裝置300無法正常使用等問題。其中,上述絕緣體2於本實施例中為包覆在上述導電模組1表面的薄膜狀構造,但不受限於此。
需補充說明的是,本實施例所述之接觸區域13以外的金屬基座11之外表面「大致」被絕緣體2所包覆,其中「大致」一詞所包含的情況為:接觸區域13以外的金屬基座11之外表面可被絕緣體2所「完全」包覆;或是說,絕緣體2所包覆的金屬基座11之外表面範圍可無須包含:不會與連接殼202接觸且使用者無法觸摸到的金屬基座11之外表面部位(如圖4中鄰近導電插銷12的金屬基座11頂面部位)。
此外,本實施例的接觸區域13位置是以設於遠離導電插銷12的金屬基座11端面為例,但所述接觸區域13位置於實際應用時,亦可依據設計者需求而加以調整改變,並不以本實施例所述之位置為限。舉例來說,接觸區域13亦可設於金屬基座11之頂面或側面(圖略)。
再者,所述接觸區域13亦可設於上述導電插銷12上,並且接觸區域13用以在金屬基座11安裝於第一電子裝置200的連接
殼202時,能透過導線(圖略)或其他方式電性連接第一電子裝置200的裝置本體201。而當接觸區域13設於上述導電插銷12時,所述金屬基座11的外表面則大致被絕緣體2所包覆,藉以使金屬基座11與連接殼202形成彼此電性隔絕,避免發生使用者觸電與電流不當外洩而造成之第一電子裝置200或第二電子裝置300無法正常使用等問題。
依上所述之電源連接器100構造,當所述導電插銷12與第二電子裝置300相接合時,導電插銷12與第二電子裝置300形成適於電力傳輸之電性連接,並經由接觸區域13與導電插銷12之電性導通,藉以能夠透過接觸區域13與導電插銷12而使第一電子裝置200與第二電子裝置300進行彼此之電力傳輸。據此,透過上述導電模組1與絕緣體2之搭配設計,設計者即可無須於第一電子裝置200另行增設有關電性絕緣之結構、材料、或迴路,便能有效地於電源連接器100與第一電子裝置200之間達到電性絕緣的效果,使得能在保有電力傳輸功能且能避免發生使用者觸電與電流不當外洩等問題的前提下,令電源連接器100透過金屬基座11而獲得較強的結構支撐力。
請參閱圖6至圖9,其為本發明的第二實施例,本實施例與第一實施例類似,相同處則不再複述,而兩者的主要差異如下所述。其中,本實施例主要是擷取其中一導電模組1(即單個導電插銷12及其相連的金屬基座11)來作一介紹之用。進一步地說,第一電子裝置200於本實施例中是以包含有一裝置本體201與設於裝置本體201的一連接殼202為例,並且金屬基座11裝設於連接殼202的內緣(如圖1A),但不以此為限。
請參閱圖7和圖9,所述金屬基座11與導電插銷12於本實施例中為兩件式的構造。其中,所述金屬基座11大致呈板狀,金屬基座11設有貫穿其相反兩板面(如圖9中的金屬基座11頂面與底面)的一容置槽111,並且上述容置槽111的內側壁大致呈J字型,但不以此為限。所述導電插銷12包含有一凸出部121與自上述凸出部121一體延伸的一延伸部122,上述凸出部121大致為矩形柱體,而延伸部122則是輪廓略小於凸出部121之矩形柱體,並且延伸部122的高度大於金屬基座11之容置槽111槽深(相當於金屬基座11之厚度)。
所述絕緣體2設置於導電插銷12與金屬基座11之間,以接合導電插銷12與金屬基座11,並使導電插銷12與金屬基座11形成彼此電性隔絕。更詳細地說,所述導電插銷12的延伸部122穿設於金屬基座11的容置槽111中,而絕緣體2設置於延伸部122與容置槽111之間,以包覆於延伸部122與容置槽111彼此相鄰的表面(如圖7中的延伸部122的側面與容置槽111的側壁)並接合延伸部122與容置槽111,藉以使導電插銷12延伸部122與金屬基座11形成彼此電性隔絕,同樣地,亦會使導電插銷12延伸部122與連接殼202形成彼此電性隔絕。再者,所述導電插銷12的凸出部121突伸出金屬基座11,用以與第二電子裝置300可插拔地相互接合。
所述接觸區域13於本實施例中設於導電插銷12的延伸部122上,上述接觸區域13經由延伸部122而與凸出部121電性導通,並且接觸區域13用以在金屬基座11安裝於第一電子裝置200的連接殼202時,能透過導線(圖略)或其他方式電性連接第一電子裝置200的裝置本體201,進而使凸出部121與第一電子裝置200形成電性連接。
更詳細地說,所述接觸區域13於本實施例中是設於遠離凸出部121的延伸部122一端面(如圖7中的延伸部122底面)上,並且
接觸區域13以外的延伸部122外表面大致被絕緣體2所包覆。其中,包覆於延伸部122側面的絕緣體2部位大致與相鄰的凸出部121表面(如圖7中的凸出部121側面)呈共平面設置,而包覆於延伸部122端面的絕緣體2部位則大致與相鄰的金屬基座11表面(如圖7中的金屬基座11底面)呈共平面設置。
需補充說明的是,本實施例所述之接觸區域13以外的延伸部122之外表面「大致」被絕緣體2所包覆,其中「大致」一詞所包含的情況為:接觸區域13以外的延伸部122之外表面可被絕緣體2所「完全」包覆;或是說,絕緣體2所包覆的延伸部122之外表面範圍可無須包含:不會與連接殼202接觸且使用者無法觸摸到的延伸部122之外表面部位(如圖7中鄰近凸出部121且突伸出金屬基座11的延伸部122頂端部位)。
此外,本實施例的接觸區域13位置是設於遠離凸出部121的延伸部122端面為例,但所述接觸區域13位置於實際應用時,亦可依據設計者需求而加以調整改變,並不以本實施例所述之位置為限。舉例來說,所述接觸區域13亦可設於延伸部122之側面(圖略)。
再者,所述接觸區域13亦可設於上述凸出部121上,並且接觸區域13用以在金屬基座11安裝於第一電子裝置200的連接殼202時,能透過導線(圖略)或其他方式電性連接第一電子裝置200的裝置本體201。而當接觸區域13設於上述凸出部121時,所述延伸部122的外表面則大致被絕緣體2所包覆,藉以使導電插銷12電性隔絕於金屬基座11與連接殼202,避免發生使用者觸電與電流不當外洩所造成之第一電子裝置200或第二電子裝置300無法正常使用等問題。
依上所述之電源連接器100構造,當所述導電插銷12與第二
電子裝置300相接合時,導電插銷12與第二電子裝置300形成適於電力傳輸之電性連接,並經由接觸區域13與凸出部121之電性導通,使得能夠透過接觸區域13與凸出部121而令第一電子裝置200與第二電子裝置300進行彼此之電力傳輸。藉此,透過上述導電模組1與絕緣體2之搭配設計,設計者即可無須於第一電子裝置200另行增設有關電性絕緣之結構、材料、或迴路,便能有效地於電源連接器100與第一電子裝置200之間達到電性絕緣的效果,使得能在保有電力傳輸功能且能避免發生使用者觸電與電流不當外洩等問題的前提下,令電源連接器100透過金屬基座11而獲得較強的結構支撐力。
綜上所述,本發明實施例所提供的電源連接器,透過上述導電模組與絕緣體之搭配設計,設計者即可無須於第一電子裝置另行增設有關電性絕緣之結構、材料、或迴路,便能有效地於所述電源連接器與第一電子裝置之間達到電性絕緣的效果,使得能在保有電力傳輸功能且能避免發生使用者觸電與電流不當外洩等問題的前提下,令電源連接器能夠透過金屬基座而獲得較強的結構支撐力。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可行實施例,其並非用以侷限本發明之專利範圍,凡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所做之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屬本發明之涵蓋範圍。
100‧‧‧電源連接器
1‧‧‧導電模組
11‧‧‧金屬基座
12‧‧‧導電插銷
2‧‧‧絕緣體
200‧‧‧第一電子裝置(如:鍵盤模組)
201‧‧‧裝置本體
202‧‧‧連接殼
300‧‧‧第二電子裝置(如:顯示器模組)
Claims (10)
- 一種電源連接器,包括:一導電模組,包含一金屬基座與至少部分突伸出該金屬基座的一導電插銷;其中,該金屬基座用以安裝於一第一電子裝置,而該導電插銷用以與一第二電子裝置可插拔地相互接合;以及一絕緣體,包覆於該導電模組的部分外表面,並且該導電模組之外表面設有未被該絕緣體所包覆的一接觸區域;其中,該接觸區域與該導電插銷為電性導通,並且該接觸區域用以在該金屬基座安裝於該第一電子裝置時,電性連接該第一電子裝置;而該導電插銷用以在接合該第二電子裝置時,電性連接於該第二電子裝置。
- 如請求項1所述之電源連接器,其中,該金屬基座與該導電插銷為一體相連的構造,並且該導電插銷突伸出該金屬基座,而該金屬基座的至少部分外表面被該絕緣體所包覆。
- 如請求項2所述之電源連接器,其中,該接觸區域設於該金屬基座上,而該接觸區域以外的該金屬基座之外表面大致被該絕緣體所包覆。
- 如請求項2所述之電源連接器,其中,該接觸區域設於該導電插銷上,而該金屬基座的外表面大致被該絕緣體所包覆。
- 如請求項1所述之電源連接器,其中,該絕緣體設置於該導電插銷與該金屬基座之間,以接合該導電插銷與該金屬基座,並使該導電插銷與該金屬基座形成彼此電性隔絕;該接觸區域設於該導電插銷上。
- 如請求項5所述之電源連接器,其中,該導電插銷包含有一凸出部與自該凸出部一體延伸的一延伸部;該金屬基座設有一容置槽,該導電插銷的延伸部穿設於該金屬基座的容置槽中,而該凸出部突伸出該金屬基座,用以與該第二電子裝置可插拔地 相互接合;該絕緣體設置於該延伸部與該容置槽之間,以包覆於該延伸部與該容置槽彼此相鄰的表面並接合該延伸部與該容置槽,藉以使該導電插銷的延伸部與該金屬基座形成彼此電性隔絕。
- 如請求項6所述之電源連接器,其中,該接觸區域設於該導電插銷的凸出部上。
- 如請求項6所述之電源連接器,其中,該接觸區域設於該導電插銷的延伸部上。
- 如請求項8所述之電源連接器,其中,該接觸區域設於遠離該凸出部的該延伸部一端面上,並且該接觸區域以外的該延伸部部位大致被該絕緣體所包覆。
- 如請求項1至9中任一請求項所述之電源連接器,其中,該金屬基座所適於安裝的該第一電子裝置為一鍵盤模組,該導電插銷所適於相接合的該第二電子裝置為一顯示器模組。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4101541A TWI583084B (zh) | 2015-01-16 | 2015-01-16 | 電源連接器 |
US14/660,592 US9300096B1 (en) | 2015-01-16 | 2015-03-17 | Power connector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4101541A TWI583084B (zh) | 2015-01-16 | 2015-01-16 | 電源連接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628268A TW201628268A (zh) | 2016-08-01 |
TWI583084B true TWI583084B (zh) | 2017-05-11 |
Family
ID=555375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4101541A TWI583084B (zh) | 2015-01-16 | 2015-01-16 | 電源連接器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300096B1 (zh) |
TW (1) | TWI583084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3771045A1 (en) * | 2019-07-25 | 2021-01-27 | ABB Schweiz AG | Charging arrangement for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498709B (en) * | 2000-05-18 | 2002-08-11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Display connector of electronic device |
US20140013024A1 (en) * | 2012-07-06 | 2014-01-09 |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 Interposer and intelligent multiplexer to provide a plurality of peripherial buses |
CN103682907A (zh) * | 2012-09-11 | 2014-03-26 | 苹果公司 | 具有适应连接器底座的扩展坞 |
TWM503677U (zh) * | 2015-01-16 | 2015-06-21 | Chief Land Electronic Co Ltd | 電源連接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452180A (en) * | 1993-07-15 | 1995-09-19 | Dell Usa, L.P. | Docking apparatus for a portable data processing unit including an arcuate support member with a card extension pivotally mounted on a base member |
US8264829B2 (en) * | 2005-11-09 | 2012-09-11 | George Moser | Reconfigurable computer |
US20080165492A1 (en) * | 2007-01-05 | 2008-07-10 | Oqo, Inc. | Docking assembly for a computer and method |
US8964372B2 (en) * | 2010-03-30 | 2015-02-24 | Bose Corporation | Docking station |
JP5793902B2 (ja) * | 2011-03-19 | 2015-10-14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電子部品用リード端子、電子部品、電子部品用リード端子の製造方法、および、電子部品用リード端子の製造装置 |
KR101941562B1 (ko) * | 2012-06-19 | 2019-01-24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휴대용 단말기의 도킹 스테이션 |
US9093803B2 (en) * | 2012-09-07 | 2015-07-28 | Apple Inc. | Plug connector |
-
2015
- 2015-01-16 TW TW104101541A patent/TWI583084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15-03-17 US US14/660,592 patent/US9300096B1/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498709B (en) * | 2000-05-18 | 2002-08-11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Display connector of electronic device |
US20140013024A1 (en) * | 2012-07-06 | 2014-01-09 |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 Interposer and intelligent multiplexer to provide a plurality of peripherial buses |
CN103682907A (zh) * | 2012-09-11 | 2014-03-26 | 苹果公司 | 具有适应连接器底座的扩展坞 |
TWM503677U (zh) * | 2015-01-16 | 2015-06-21 | Chief Land Electronic Co Ltd | 電源連接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628268A (zh) | 2016-08-01 |
US9300096B1 (en) | 2016-03-2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4179381U (zh) | 电连接装置 | |
US8545275B2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touch-safety contact structures | |
TWM582251U (zh) | Connector set with built-in locking mechanism and socket connector thereof | |
TWI662752B (zh) | 電連接器及其製造方法 | |
TWM537740U (zh) | 直立型插座電連接器 | |
TW201444200A (zh) | 電連接器 | |
TWM556031U (zh) | 防水連接器 | |
TWM508136U (zh) | 電連接器 | |
TWM556417U (zh) | 電連接器 | |
TW201633624A (zh) | 插頭連接器及具有插座連接器的電子設備 | |
TWM542272U (zh) | 電連接器 | |
TWM500384U (zh) | 電連接器組合 | |
US20130045629A1 (en) | Usb connector apparatus | |
JP3169538U (ja) | 電気コネクタ | |
TW201535890A (zh) | 插座連接器 | |
TWM513476U (zh) | 插座電連接器 | |
TWI583084B (zh) | 電源連接器 | |
TWM555078U (zh) | 插座電連接器 | |
TWM503677U (zh) | 電源連接器 | |
TWM561936U (zh) | 防水網路型板端連接器 | |
CN110137721B (zh) | 电连接器结构 | |
CN104966952B (zh) | 插头电连接器 | |
CN204361325U (zh) | 电源连接器 | |
CN110391524B (zh) | 具有屏蔽外壳的电连接器 | |
TW201935774A (zh) | 電連接器結構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MM4A |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