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73968B - 空調控制系統及其方法 - Google Patents
空調控制系統及其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573968B TWI573968B TW103136745A TW103136745A TWI573968B TW I573968 B TWI573968 B TW I573968B TW 103136745 A TW103136745 A TW 103136745A TW 103136745 A TW103136745 A TW 103136745A TW I573968 B TWI573968 B TW I573968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conditioning
- module
- conditioning modules
- modules
- group
- Prior art date
Links
- 238000004378 air condition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38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48
- 238000004458 analyt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5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159 abnorm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5494 condens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9833 condens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8020 evapo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1704 evapo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5856 abnormal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9977 d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10052799 carb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265 energy consump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7211 monthly cycle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442 weekl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Carbon Chemical compound [C]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75 alt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134 energy conserv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56 evalu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691 measur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86 operation strateg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57 optim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507 refriger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439 repair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tmospheric Sciences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Description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空調控制系統,特別是有關於平均負載、高效能空調機組優先,來調控多台空調機組運轉,以達到節能最佳化之空調控制系統及其方法。
在節能減碳意識高漲下,降低能源使用為一重要議題,其中建物能源管理系統(Building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BEMS)為節能的關鍵,應用資通訊技術,達到降低建物整體耗能的目標,但市面上建物能源管理系統多著重在用電資料收集進而提供管控能源設備或報表資料,但對於用戶具有多個空調機組並無最佳化之運轉策略。
因此,如何發展出一種新的空調控制系統與方法,能有效地調節溫度又能減少能源的消耗,遂成為本案進一步要討論的主題。
有鑑於上述習知技藝之問題,本發明之目的就是在提供一種空調控制系統及其方法,以解決習知技術所存在之
問題。
根據本發明之一目的,提出一種空調控制系統,其包含複數個空調模組、資訊換取模組、循序運轉控制模組及系統組態模組。資訊換取模組耦接複數個空調模組,並偵測各空調模組之狀態,以產生狀態訊息。循序運轉控制模組耦接資訊換取模組。系統組態模組耦接循序運轉控制模組,系統組態模組接收執行指令時,系統組態模組據以將複數個空調模組中之部分複數個空調模組設定為第一群組,並產生第一訊息。其中,循序運轉控制模組接收第一訊息時,循序運轉控制模組則據以控制對應第一群組之複數個空調模組,並接收對應第一群組之複數個空調模組之狀態訊息,且循序運轉控制模組接收循序設定指令時,循序運轉控制模組則據以控制複數個空調模組中之部分複數個空調模組進行運轉,並設定另一部分複數個空調模組中之至少一空調模組為備用狀態。
其中,空調控制系統較佳更可包含備援分析模組,其耦接資訊換取模組及循序運轉控制模組,備援分析模組接收複數個狀態訊息,以分別產生分析訊息。
其中,系統組態模組根據執行指令將複數個空調模組中之另一部分空調模組設定為第二群組,並產生第二訊息,且空調控制系統較佳更可包含耗損分析控制模組,其耦接資訊換取模組、系統組態模組及備援分析模組,耗損分析控制模組接收第二訊息時,耗損分析控制模組則據以控制對應第二群組之複數個空調模組,並接收對應第二群組之複數個空調模組之分析訊息,且耗損分析控制模組接收分析模式設定指令時,耗損分析控制模組則據以將複數個空調模組設定為預設分析模式,並依據複數個狀態訊息或複數個分析訊息,以控制複
數個空調模組中之部分複數個空調模組進行運轉,及設定另一部分複數個空調模組中之至少一空調模組為備用狀態。
其中,狀態訊息可包含第一壓力值、第二壓力值、耗材種類、運轉時數值、運轉次數值及設備參數值,且預設分析模式為效能分析模式時,耗損分析控制模組則根據各空調模組之第一壓力值、第二壓力值及耗材種類,以產生運轉效能資訊,並根據各運轉效能資訊控制複數個空調模組中之部分空調模組進行運轉,及設定另一部分複數個空調模組中之至少一空調模組為備用狀態。
其中,預設分析模式為時數分析模式,耗損分析控制模組則根據各空調模組之運轉時數值,以控制複數個空調模組中之部分空調模組進行運轉,及設定另一部分複數個空調模組中之至少一空調模組為備用狀態。
其中,預設分析模式為次數分析模式,耗損分析控制模組則根據各空調模組之運轉次數值,以控制複數個空調模組中之部分空調模組進行運轉,及設定另一部分複數個空調模組中之至少一空調模組為備用狀態。
其中,預設分析模式為參數分析模式,耗損分析控制模組則根據各空調模組之設備參數值進行運算得出性能值,依據性能值以控制複數個空調模組中之部分空調模組進行運轉,及設定另一部分複數個空調模組中之至少一空調模組為備用狀態。
其中,系統組態模組依據執行指令設定對應第一群組或第二群組之複數個空調模組之預設運轉排程,並對應產生第一訊息或第二訊息,或系統組態模組依據執行指令設定對應第一群組或第二群組之複數個空調模組之預設運轉控制模
式,並對應產生第一訊息或第二訊息。
其中,循序運轉控制模組依據循序設定指令及複數個空調模組,以配對產生複數個運轉群組,並設定預設運轉切換週期,且循序運轉控制模組依據預設運轉切換週期,以將運轉中之複數個運轉群組之其一運轉群組切換為另一運轉群組。
根據本發明之一目的,再提出一種空調控制方法,其包含下列步驟:偵測複數個空調模組之狀態,以分別產生狀態訊息;依據執行指令將複數個空調模組中之部分複數個空調模組設定為第一群組,並產生第一訊息;依據第一訊息控制對應第一群組之複數個空調模組,並接收對應第一群組之複數個空調模組之狀態訊息;以及依據循序設定指令控制複數個空調模組中之部分空調模組進行運轉,並設定另一部分複數個空調模組中之至少一空調模組為備用狀態。
其中,在偵測複數個空調模組之狀態,以分別產生狀態訊息中,較佳更可包含下列步驟:接收複數個狀態訊息,以分別產生分析訊息。
其中,在偵測複數個空調模組之狀態,以分別產生狀態訊息後,較佳更可包含下列步驟:根據執行指令將複數個空調模組中之另一部分空調模組設定為第二群組,並產生第二訊息;根據第二訊息控制對應第二群組之複數個空調模組,並接收對應第二群組之複數個空調模組之分析訊息;以及根據分析模式將複數個空調模組設定為預設分析模式,並依據
複數個分析訊息,以控制複數個空調模組中之部分複數個空調模組進行運轉,及設定另一部分複數個空調模組中之至少一空調模組為備用狀態。
其中,狀態訊息可包含第一壓力值、第二壓力值、耗材種類、運轉時數值、運轉次數值及設備參數值,在根據分析模式設定指令將複數個空調模組設定為預設分析模式中,預設分析模式為效能分析模式時,較佳更可包含下列步驟:根據各空調模組之第一壓力值、第二壓力值及耗材種類,以產生運轉效能資訊,並根據各運轉效能資訊控制複數個空調模組中之部分空調模組進行運轉,及設定複數個空調模組中之至少一空調模組為備用狀態。
其中,在根據分析模式設定指令將複數個空調模組設定為預設分析模式中,預設分析模式為時數分析模式時,空調控制方法較佳更可包含下列步驟:根據各空調模組之運轉時數值,以控制複數個空調模組中之部分空調模組進行運轉,及設定複數個空調模組中之至少一空調模組為備用狀態。
其中,在根據分析模式設定指令將複數個空調模組設定為預設分析模式中,預設分析模式為次數分析模式時,空調控制方法較佳更可包含下列步驟:根據各空調模組之運轉次數值,以控制複數個空調模組中之部分空調模組進行運轉,及設定複數個空調模組中之至少一空調模組為備用狀態。
其中,在根據分析模式設定指令將複數個空調模組設定為預設分析模式中,預設分析模式為參數分析模式時,空調控制方法較佳更可包含下列步驟:
根據各空調模組之設備參數值運算得出性能值,依據性能值以控制複數個空調模組中之部分空調模組進行運轉,及設定複數個空調模組中之至少一空調模組為備用狀態。
其中,在產生第一訊息或第二訊息之步驟中,較佳更可包含下列步驟:依據執行指令設定對應第一群組或第二群組之複數個空調模組之預設運轉排程,並對應產生第一訊息或第二訊息,或系統組態模組依據執行指令設定對應第一群組或第二群組之複數個空調模組之預設運轉控制模式,並對應產生第一訊息或第二訊息。
其中,在接收對應第一群組之複數個空調模組之狀態訊息中,空調控制方法較佳更可包含下列步驟:依據循序設定指令及複數個空調模組,以配對產生複數個運轉群組,並設定預設運轉切換週期;以及依據預設運轉切換週期將運轉中之複數個運轉群組之其一運轉群組切換為另一運轉群組。
承上所述,依本發明之空調控制系統及其方法,其可具有一或多個下述優點:
1.本發明之空調控制系統及其方法可藉由系統組態模組將複數個空調模組中部分複數個空調模組設定為第一群組,並藉由循序運轉控制模組控制第一群組中部分複數個空調模組進行運轉,及設定另一部分複數個空調模組中之至少一空調模組為備用狀態,藉此可選擇性地調控多台空調機組運轉,以達到節能最佳化運轉之功效。
2.本發明之空調控制系統及其方法之耗損分析控制模組可提供四種預設分析模式,分別為效能分析模式、時數
分析模式、次數分析模式及參數分析模式,其特色為可結合動態運轉切換週期,當週期已到即以新的運轉性能評估值做更換,隨時保持以最佳運轉性能之空調模組來運轉,並選擇最低運轉性能空調模組為備援機組,且運轉期間並利用備援分析模組來分析運轉之空調模組是否有異常,若偵測到空調模組異常即依實施規則啟用備援機組。
3. 本發明之空調控制系統及其方法之循序運轉控制模組與耗損分析控制模組之運轉模式可結合預設運轉排程及時間變頻、溫度變頻、單溫度控制與雙溫度控制等預設運轉控制模式,以提供操作者可依現場實際需求進行規劃與設計,彈性地調整空調模組運轉,進而達到節能之功效。
4. 本發明之空調控制系統及其方法之耗損分析控制模組所設定之運轉效能分析模式,可利用壓縮機高壓側壓力、壓縮機低壓側壓力與熱交換媒介,並藉由轉換函數運算方式即時計算空調壓縮機運轉效能值,其不同以往傳統空調性能係數COP量測方式,還需加裝電力錶、流量計以及進出水溫度計量測溫度值才能得出COP,本發明簡化了空調性能係數COP繁瑣之計算流程。
5. 本發明之空調控制系統及其方法之備援分析模組除了可利用資訊換取模組收集壓縮機高低壓側壓力,並依壓縮機高低壓側壓力轉換成壓縮機冷凝溫度與蒸發溫度進而判定運轉空調機組異常狀況,也可藉由資訊換取模組偵測空調模組未正常啟動訊號來判定空調模組是否異常,具有完備之運轉復原能力。
1‧‧‧空調控制系統
10‧‧‧空調模組
11‧‧‧資訊換取模組
110‧‧‧狀態訊息
12‧‧‧循序運轉控制模組
120‧‧‧循序設定指令
13‧‧‧系統組態模組
130‧‧‧執行指令
131‧‧‧第一訊息
132‧‧‧第二訊息
14‧‧‧備援分析模組
140‧‧‧分析訊息
15‧‧‧耗損分析控制模組
150‧‧‧分析模式設定指令
151‧‧‧運轉效能資訊
S20~27‧‧‧步驟
第1圖係為本發明之空調控制系統之第一實施例之方塊圖。
第2圖係為本發明之空調控制系統之第二實施例之方塊圖。
第3圖係為本發明之空調控制系統之第三實施例之方塊圖。
第4圖其係為本發明之空調控制方法之第一流程圖。
第5圖係為本發明之空調控制方法之第二流程圖。
第6圖係為本發明之空調控制方法之第三流程圖。
第7圖係為本發明之空調控制方法之第四流程圖。
為利 貴審查員瞭解本發明之技術特徵、內容與優點及其所能達成之功效,茲將本發明配合附圖,並以實施例之表達形式詳細說明如下,而其中所使用之圖式,其主旨僅為示意及輔助說明書之用,未必為本發明實施後之真實比例與精準配置,故不應就所附之圖式的比例與配置關係侷限本發明於實際實施上的專利範圍,合先敘明。
以下將參照相關圖式,說明依本發明之空調控制系統及其方法之實施例,為使便於理解,下述實施例中之相同元件係以相同之符號標示來說明。
請參閱第1圖,其係為本發明之空調控制系統之第一實施例之方塊圖。如圖所示,空調控制系統1包含複數個空調模組10、資訊換取模組11、循序運轉控制模組12及系統組態模組13。資訊換取模組11耦接複數個空調模組10,並偵
測各空調模組10之狀態,以產生狀態訊息110。循序運轉控制模組耦接資訊換取模組。系統組態模組13耦接循序運轉控制模組12,系統組態模組13接收執行指令130時,系統組態模組13據以將複數個空調模組10中之部分複數個空調模組10設定為第一群組,並產生第一訊息131。其中,循序運轉控制模組12接收第一訊息131時,循序運轉控制模組12則據以控制對應第一群組之複數個空調模組10,並接收對應第一群組之複數個空調模組10之狀態訊息110,且循序運轉控制模組12接收循序設定指令120時,循序運轉控制模組12則據以控制複數個空調模組10中之部分複數個空調模組10進行運轉,並設定另一部分複數個空調模組10中之至少一空調模組10為備用狀態。
舉例而言,本發明之空調控制系統1可藉由系統組態模組13將複數個空調模組10中部分複數個空調模組10設定為第一群組,並藉由循序運轉控制模組12控制第一群組中部分複數個空調模組10進行運轉,及設定另一部分複數個空調模組10中之至少一空調模組10為備用狀態,如設定所屬之時間變頻、溫度變頻、單溫度控制與雙溫度等條件,藉此可選擇性地調控多台空調機組10運轉,以達到節能最佳化運轉之功效。因此,使用者可設置複數個空調模組10,如十台空調機組。待空調控制系統1運作後,資訊換取模組11偵測各空調模組10之狀態,以產生狀態訊息110。而使用者可藉由輸入介面(圖中未繪示,如鍵盤或觸控面板)輸入執行指令130,對複數個空調模組10進行群組設定。系統組態模組13接收執行指令130後,會根據執行指令130對複數個空調模組10進行群組設定,例如將十台空調機組
之前五台設定為第一群組,並產生第一訊息131,其中,系統組態模組13亦可依據執行指令130對十台空調機組進行編號,如依序為編號為1、2、3、...、10。
接著,循序運轉控制模組12接收第一訊息131後,據以控制編號為1~5的空調模組10,並接收編號為1~5的空調模組10之狀態訊息110。此時,使用者可藉由輸入介面輸入循序設定指令120,對編號為1~5的空調模組10進行循序運轉設定,例如設定編號為1~3的空調模組10優先運轉,編號為5的空調模組10為備用狀態。最後,編號為1~3的空調模組10即受循序運轉控制模組12控制而進行運轉,且編號為5的空調模組10處於備用狀態,以防編號為1~3的空調模組10之其一空調模組10停止運轉,而導致空間溫度升高。
進一步地,循序運轉控制模組12可依據循序設定指令120及複數個空調模組10,以配對產生複數個運轉群組,並設定預設運轉切換週期,且循序運轉控制模組12依據預設運轉切換週期,以將運轉中之複數個運轉群組之其一運轉群組切換為另一運轉群組。
也就是說,循序運轉控制模組12可依據使用者所輸入的循序設定指令120,對編號為1~5的空調模組10進行配對,並產生複數個運轉群組之組合,例如第一運轉群組為編號為1~3的空調模組10優先運轉,編號為5的空調模組10為備用狀態,第二運轉群組為編號為2~4的空調模組10優先運轉,編號為1的空調模組10為備用狀態。第三運轉群組則為編號為3~5的空調模組10優先運轉,編號為2的空調模組10為備用狀態,依序或亂數可產生五組運轉群組之組合。並且,亦對複數個運轉群組進行設定循序運轉切換週期,如時循環(單位
為小時)、日循環、週循環或月循環等,以日循環為運轉切換週期,且使用者設定為一日循環為例,當首日之運轉群組為第一運轉群組時,待時間到次日時,循序運轉控制模組12即進行切換運轉群組,由第一運轉群組依序切換為第二運轉群組,或可亂數切換為第三運轉群組,依使用者設定而定。
請參閱第2圖,其係為本發明之空調控制系統之第二實施例之方塊圖。並請一併參閱第1圖。如圖所示,本實施例中之空調控制系統與上述第一實施例之空調控制系統所述的相同元件的作動方式相似,故不在此贅述。然而,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實施例中,空調控制系統1較佳更可包含備援分析模組14,其耦接資訊換取模組11及循序運轉控制模組12,備援分析模組14接收複數個狀態訊息110,以分別產生分析訊息140。
具體而言,本發明之空調控制系統1進一步更可設置備援分析模組14,用於接收資訊換取模組11之狀態訊息110,並據以分析訊息140。其中,狀態訊息110可包含空調機組啟動、電流過載、電壓值異常訊號、高壓側壓力、低壓側壓力及熱交換媒介種類。而分析訊息140可為啟動異常訊號、冷凝溫度異常、蒸發溫度異常及運轉效能值過低。
進一步而言,當第一運轉群組處於運轉狀態,且編號為2的空調模組10產生啟動異常、電流過載或電壓值異常之問題時,資訊換取模組11則會將此空調模組10之狀態訊息110傳送至備援分析模組14進行分析,並產生異常之分析訊息140。而後,循序運轉控制模組12接收此分析訊息140後,即會啟動備用狀態之編號為5的空調模組10,進行協同運轉,以避免空間溫度升高。
請參閱第3圖,其係為本發明之空調控制系統之第三實施例之方塊圖。並請一併參閱第1圖及第2圖。如圖所示,本實施例中之空調控制系統與上述各實施例之空調控制系統所述的相同元件的作動方式相似,故不在此贅述。然而,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實施例中,系統組態模組13可根據執行指令130將複數個空調模組10中之另一部分空調模組10設定為第二群組,並產生第二訊息132。
且,空調控制系統1較佳更可包含耗損分析控制模組15,其耦接資訊換取模組11、系統組態模組13及備援分析模組14,耗損分析控制模組15接收第二訊息132時,耗損分析控制模組15則據以控制對應第二群組之複數個空調模組10,並接收對應第二群組之複數個空調模組10之分析訊息140,且耗損分析控制模組15接收分析模式設定指令150時,耗損分析控制模組15則據以將複數個空調模組10設定為預設分析模式,並依據複數個狀態訊息110或複數個分析訊息140,以控制複數個空調模組10中之部分複數個空調模組10進行運轉,及設定另一部分複數個空調模組10中之至少一空調模組10為備用狀態。
舉例而言,承第一實施例所述,本發明之空調控制系統1進一步可設置耗損分析控制模組15,並且,使用者更可藉由執行指令130將其餘空調模組10(即後五台之空調機組)設定為第二群組。系統組態模組13會根據執行指令130對另一部分之複數個空調模組10進行群組設定,如將剩餘五台之空調機組10設定為第二群組,如編號為6~10的空調模組10,並產生第二訊息132。
接著,耗損分析控制模組15根據第二訊息132控
制第二群組之編號為6~10的空調模組10,並接收編號為6~10的空調模組10之狀態訊息110。此時,使用者可藉由輸入介面輸入分析模式設定指令150,對編號為6~10的空調模組10進行運轉模式設定,設定編號為6~10的空調模組10中部分複數個空調模組10優先進行運轉,另一部分複數個空調模組10中之至少一空調模組10則為備用狀態。
進一步而言,狀態訊息110可包含空調機組啟動、電流過載、電壓值異常訊號、第一壓力值(如空調壓縮機之高壓側壓力)、第二壓力值(如空調壓縮機之低壓側壓力)、耗材種類(如熱交換媒介種類)、運轉時數值、運轉次數值及設備參數值,供備援分析模組14分析訊息。而分析訊息140可為啟動異常訊號、冷凝溫度異常、蒸發溫度異常及運轉效能值過低等。其中,各狀態訊息110可由空調模組10運轉過程中或設備出廠時取得。
且,預設分析模式為效能分析模式時,耗損分析控制模組15則根據各空調模組10之第一壓力值、第二壓力值及耗材種類,以產生運轉效能資訊151,並根據各運轉效能資訊151控制複數個空調模組10中之部分空調模組10進行運轉,及設定另一部分複數個空調模組中之至少一空調模組10為備用狀態。
也就是說,在使用者藉由分析模式設定指令150,將第二群組之編號為6~10的空調模組10設定為效能分析模式,並驅使其運轉時,耗損分析控制模組15則會根據各空調模組10預設之第一壓力值、第二壓力值及耗材種類等狀態訊息110,以產生運轉效能資訊151,或根據第二群組之編號為6~10的空調模組10於首次運轉後所產生之第一壓力值、第二
壓力值及耗材種類等狀態訊息110,以產生運轉效能資訊151。
運轉效能資訊151產生過程可為利用資訊換取模組11收集各空調模組10之高壓側壓力PHP與低壓側壓力PLP及冷媒種類RE,以算出各空調模組10之冷凝溫度TC與蒸發溫度TE,進而再求得各空調模組10運轉效能值Cop(即運轉效能資訊151)。其中,運轉效能轉換函數運算方式如下:TC=F1(PHP,RE) TE=F2(PLP,RE) Cop=F3(TC,TE)Cop:運轉效能;PHP:壓縮機高壓側壓力;PLP:壓縮機低壓側壓力;RE:熱交換媒介;TC:冷凝溫度;TE:蒸發溫度;F1表示TC與PHP,RE之函數關係,F2表示TE與PLP,RE之函數關係,F3表示Cop與TC,TE之函數關係。
最後,耗損分析控制模組15可根據各空調模組10之運轉效能資訊151,以運轉效能值較高之空調模組10為優先運轉,運轉效能值最低之空調模組10為備援機組。其中,第一壓力值、第二壓力值及耗材種類可由空調模組10運轉過程中或設備出廠時取得。
相對地,預設分析模式為時數分析模式,耗損分析控制模組15則根據各空調模組10之運轉時數值,以控制複數個空調模組10中之部分空調模組10進行運轉,及設定另一部分複數個空調模組10中之至少一空調模組10為備用狀態。
也就是說,在使用者將第二群組之編號為6~10的
空調模組10設定為時數分析模式時,耗損分析控制模組15可根據資訊換取模組11所取得之各空調模組10之運轉時數值,以運轉時數值較低之空調模組10為優先運轉,運轉時數值最高之空調模組10為備援機組。其中,運轉時數可由空調模組10運轉過程中取得。
相對地,預設分析模式為次數分析模式,耗損分析控制模組15則根據各空調模組10之運轉次數值,以控制複數個空調模組10中之部分空調模組10進行運轉,及設定另一部分複數個空調模組10中之至少一空調模組10為備用狀態。
也就是說,在使用者將第二群組之編號為6~10的空調模組10設定為次數分析模式,耗損分析控制模組15可根據資訊換取模組11所取得之各空調模組10之運轉次數值,以運轉次數值較低之空調模組10為優先運轉,運轉次數值最高之空調模組10為備援機組。其中,運轉次數值可由空調模組10運轉過程中取得。
相對地,預設分析模式為參數分析模式,耗損分析控制模組15則根據各空調模組10之設備出廠時參數值進行運算得出性能值,以控制複數個空調模組10中之部分空調模組10進行運轉,及設定另一部分複數個空調模組10中之至少一空調模組10為備用狀態。
也就是說,在使用者將第二群組之編號為6~10的空調模組10設定為參數分析模式,耗損分析控制模組15可根據資訊換取模組11運算設備出廠之參數值進而得出各空調模組10之性能值,以性能值較高之空調模組10為優先運轉,性能值最低之空調模組10為備援機組。
再者,使用者亦可藉由分析模式設定指令150對
第二群組之編號為6~10的空調模組10進行設定動態運轉切換週期,如時循環(單位為小時)、日循環、週循環或月循環等。以時循環為運轉切換週期,及第二群組之編號為6~10的空調模組10設定為次數分析模式為例,在使用者設定4小時為運轉切換週期,並設定運轉次數前3台最低即編號6、7、8的空調模組10優先運轉,運轉次數最高者編號10的空調模組10為備用狀態後,第二群組之空調模組10即進行運轉。接著,待4小時之區間到達後,耗損分析控制模組15可根據資訊換取模組11取得之編號為6~10的空調模組10於此次運轉所產生之運轉次數值,取其運轉次數前3台最低者即編號為7、8、9的空調模組10優先運轉,而運轉次數值最高之編號10空調模組10則設為備援機組,並且再次進行運轉。
同樣地以時循環為運轉切換週期,及第二群組之編號為6~10的空調模組10若設定為效能分析模式為例,在使用者設定4小時為運轉切換週期,並設定其運轉效能值Cop前3台最高者即編號6、7、8空調模組10優先運轉;運轉效能值Cop最低者即編號9的空調模組10為備用狀態後第二群組之空調模組10即進行運轉。接著,待4小時之區間到達後,耗損分析控制模組15可根據運轉效能資訊151取得之編號為6~10的空調模組10於此次運轉所產生之運轉效能值Cop,取其運轉效能值Cop前3台最高者即編號為7、8、9的空調模組10優先運轉,而運轉效能值Cop值最低者即編號為6空調模組10為備援機組,並且再次進行運轉。
進一步地,在第二群組處於運轉狀態,且某一空調模組10產生電流過載、電壓值異常或冷凝溫度及蒸發溫度之問題時,資訊換取模組11則會將此空調模組10之狀態訊息
110傳送至備援分析模組14進行分析,並產生異常之分析訊息140。而後,耗損分析控制模組15接收此分析訊息140後,即會啟動備用狀態之空調模組10,進行協同運轉,以避免空間溫度升高。
另外,本發明之系統組態模組13可依據執行指令130設定對應第一群組或第二群組之複數個空調模組10之預設運轉排程,並對應產生第一訊息131或第二訊息132,或系統組態模組13依據執行指令130設定對應第一群組或第二群組之複數個空調模組10之預設運轉控制模式,並對應產生第一訊息131或第二訊息132。
具體而言,在使用者藉由執行指令130,對複數個空調模組10進行群組區分設定後,可依需求進一步設定各群組之空調模組10的運轉排程,如上午九點設備啟動,晚上九點停止運轉。並且,可在設定運轉排程完成後,依需求再進一步設定各群組之空調模組10的預設運轉控制模式,如時間變頻、溫度變頻、單溫度控制與雙溫度控制等。進一步地說,若某一群組之預設運轉控制模式為單溫度控制值為26℃、溫差值1℃時,則某一群組於偵測到室內溫度超過單溫度控制值加溫差值(即27℃)時,才開始啟動空調模組10並採取溫度變頻控制,而若偵測運轉之空調模組10有異常時則啟用備用狀態之空調模組10做為備援替換。而在持續運轉後,若室內溫度低於26℃時,則關閉運轉中之空調模組10。
上述各實施例中,群組設定並不限於僅二群組,且運轉或備用之空調模組10數量亦不限於上述實施態樣,兩者設定皆可依使用者、製造商或實際現場設備而定。
此外,循序運轉控制模組12與耗損分析控制模組
15可提供操作者依據實際需求設定如時間變頻、溫度變頻、單溫度控制與雙溫度控制等進一步的設定模式,達到節能之功效。
儘管於前述說明本發明之空調控制系統之過程中,亦已同時說明本發明之空調控制系統之概念,但為求清楚起見,以下另繪示步驟流程圖以詳細說明。
請參閱第4圖,其係為本發明之空調控制方法之第一流程圖。並請一併參閱第1圖至第3圖。如圖所示,本發明之空調控制方法,其包含下列步驟:步驟S20:偵測複數個空調模組之狀態,以分別產生狀態訊息;步驟S21:依據執行指令將複數個空調模組中之部分複數個空調模組設定為第一群組,並產生第一訊息;步驟S22:依據第一訊息控制對應第一群組之複數個空調模組,並接收對應第一群組之複數個空調模組之狀態訊息;以及步驟S23:依據循序設定指令控制複數個空調模組中之部分空調模組進行運轉,並設定另一部分複數個空調模組中之至少一空調模組為備用狀態。
其中,在步驟S22中,較佳更可包含下列步驟:步驟S220:依據循序設定指令及複數個空調模組,以配對產生複數個運轉群組,並設定預設運轉切換週期;以及步驟S221:依據預設運轉切換週期將運轉中之複數個運轉群組之其一運轉群組切換為另一運轉群組。
請參閱第5圖,其係為本發明之空調控制方法之第二流程圖。並請一併參閱第1圖至第4圖。如圖所示,本發明之空調控制方法在步驟S20中,較佳更可包含下列步驟:步驟S200:接收複數個狀態訊息,以分別產生一分析訊息。
其中,在步驟S20後,空調控制方法較佳更可包含下列步驟:步驟S24:根據執行指令將複數個空調模組中之另一部分空調模組設定為第二群組,並產生第二訊息;步驟S25:根據第二訊息控制對應第二群組之複數個空調模組,並接收對應第二群組之複數個空調模組之分析訊息;以及步驟S26:根據分析模式將複數個空調模組設定為預設分析模式,並依據複數個狀態訊息或複數個分析訊息,以控制複數個空調模組中之部分複數個空調模組進行運轉,及設定另一部分複數個空調模組中之至少一空調模組為備用狀態。
請參閱第6圖,其係為本發明之空調控制方法之第三流程圖。並請一併參閱第1圖至第5圖。狀態訊息可包含第一壓力值、第二壓力值、耗材種類、運轉時數值、運轉次數值及設備參數值,在步驟S26中,預設分析模式為效能分析模式時,空調控制方法較佳更可包含下列步驟:步驟S260:根據各空調模組之第一壓力值、第二壓力值及耗材種類,以產生運轉效能資訊,並根據各運轉效能資訊控制複數個空調模組中之部分空調模組進行運轉,及設定複數個空調模組中之至少一空調模組為備用狀態。
其中,在步驟S26中,預設分析模式為時數分析模式時,空調控制方法較佳更可包含下列步驟:步驟S261:根據各空調模組之運轉時數值,以控制複數個空調模組中之部分空調模組進行運轉,及設定複數個空調模組中之至少一空調模組為備用狀態。
其中,在步驟S26中,預設分析模式為次數分析
模式時,空調控制方法較佳更可包含下列步驟:步驟S262:根據各空調模組之運轉次數值,以控制複數個空調模組中之部分空調模組進行運轉,及設定複數個空調模組中之至少一空調模組為備用狀態。
其中,在步驟S26中,預設分析模式為參數分析模式時,空調控制方法較佳更可包含下列步驟:步驟S263:根據各空調模組之設備參數值運算得出性能值,依據該性能值以控制複數個空調模組中之部分空調模組進行運轉,及設定複數個空調模組中之至少一空調模組為備用狀態。
請參閱第7圖,其係為本發明之空調控制方法之第四流程圖。並請一併參閱第1圖至第6圖。如圖所示,本發明之空調控制方法在步驟S21或步驟S24中較佳更可包含下列步驟:步驟S27:依據執行指令設定對應第一群組或第二群組之複數個空調模組之預設運轉排程,並對應產生第一訊息或第二訊息,或系統組態模組依據執行指令設定對應第一群組或第二群組之複數個空調模組之預設運轉控制模式,並對應產生第一訊息或第二訊息。
以上所述僅為舉例性,而非為限制性者。任何未脫離本發明之精神與範疇,而對其進行之等效修改或變更,均應包含於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中。
1‧‧‧空調控制系統
10‧‧‧空調模組
11‧‧‧資訊換取模組
110‧‧‧狀態訊息
12‧‧‧循序運轉控制模組
120‧‧‧循序設定指令
13‧‧‧系統組態模組
130‧‧‧執行指令
131‧‧‧第一訊息
132‧‧‧第二訊息
Claims (12)
- 一種空調控制系統,其包含:複數個空調模組;一資訊換取模組,其耦接該複數個空調模組,並偵測各該空調模組之狀態,以產生一狀態訊息;一循序運轉控制模組,其耦接該資訊換取模組;以及一系統組態模組,其耦接該循序運轉控制模組,該系統組態模組接收一執行指令時,該系統組態模組據以將該複數個空調模組中之部分該複數個空調模組設定為一第一群組,並產生一第一訊息;其中,該循序運轉控制模組接收該第一訊息時,該循序運轉控制模組則據以控制對應該第一群組之該複數個空調模組,並接收對應該第一群組之該複數個空調模組之該狀態訊息,且該循序運轉控制模組接收一循序設定指令時,該循序運轉控制模組則據以控制該複數個空調模組中之部分該複數個空調模組進行運轉,並設定另一部分該複數個空調模組中之至少一該空調模組為備用狀態;其更包含一備援分析模組,其耦接該資訊換取模組及該循序運轉控制模組,該備援分析模組接收該複數個狀態訊息,以分別產生一分析訊息;其中該系統組態模組根據該執行指令將該複數個空調模組中之另一部分該空調模組設定為一第二群組,並產生一第二訊息,且該空調控制系統更包含:一耗損分析控制模組,其耦接該資訊換取模組、該系統組態模組及該備援分析模組,該耗損分析控制模組接收該第二訊息時,該耗損分析控制 模組則據以控制對應該第二群組之該複數個空調模組,並接收對應該第二群組之該複數個空調模組之該分析訊息,且該耗損分析控制模組接收一分析模式設定指令時,該耗損分析控制模組則據以將該複數個空調模組設定為一預設分析模式,並依據該複數個狀態訊息或該複數個分析訊息,以控制該複數個空調模組中之部分該複數個空調模組進行運轉,及設定另一部分該複數個空調模組中之至少一該空調模組為備用狀態;以及其中該狀態訊息包含一第一壓力值、一第二壓力值、一耗材種類、一運轉時數值、一運轉次數值及一參數值,且該預設分析模式為一效能分析模式時,該耗損分析控制模組則根據各該空調模組之該第一壓力值、該第二壓力值及該耗材種類,以產生一運轉效能資訊,並根據各該運轉效能資訊控制該複數個空調模組中之部分該空調模組進行運轉,及設定另一部分該複數個空調模組中之至少一該空調模組為備用狀態。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空調控制系統,其中該預設分析模式為一時數分析模式,該耗損分析控制模組則根據各該空調模組之該運轉時數值,以控制該複數個空調模組中之部分該空調模組進行運轉,及設定另一部分該複數個空調模組中之至少一該空調模組為備用狀態。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空調控制系統,其中該預設分析模式為一次數分析模式,該耗損分析控制模組則根據各該空調模組之該運轉次數值,以控制該複數個空調模組中之部分該空調模組進行運轉,及設定另一部分該複數個空調模組中之至少一該空調模組為備用狀態。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空調控制系統,其中該預設分析模式為一 參數分析模式,該耗損分析控制模組則根據各該空調模組之對應設備之該參數值運算得出該空調模組之一性能值,以控制該複數個空調模組中之部分該空調模組進行運轉,及設定另一部分該複數個空調模組中之至少一該空調模組為備用狀態。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空調控制系統,其中該系統組態模組依據該執行指令設定對應該第一群組或該第二群組之該複數個空調模組之一預設運轉排程,並對應產生該第一訊息或該第二訊息,或該系統組態模組依據該執行指令設定對應該第一群組或該第二群組之該複數個空調模組之一預設運轉控制模式,並對應產生該第一訊息或該第二訊息。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空調控制系統,其中該循序運轉控制模組依據該循序設定指令及該複數個空調模組,以配對產生複數個運轉群組,並設定一預設運轉切換週期,且該循序運轉控制模組依據該預設運轉切換週期,以將運轉中之該複數個運轉群組之其一該運轉群組切換為另一該運轉群組。
- 一種空調控制方法,其包含下列步驟:偵測複數個空調模組之狀態,以分別產生一狀態訊息;依據一執行指令將該複數個空調模組中之部分該複數個空調模組設定為一第一群組,並產生一第一訊息;依據該第一訊息控制對應該第一群組之該複數個空調模組,並接收對應該第一群組之該複數個空調模組之該狀態訊息;以及依據一循序設定指令控制該複數個空調模組中之部分該空調模組進行運轉,並設定另一部分該複數個空調模組中之至少一該空調模組為備用狀 態;其中在偵測該複數個空調模組之狀態,以分別產生該狀態訊息中,更包含下列步驟:接收該複數個狀態訊息,以分別產生一分析訊息;其中在偵測該複數個空調模組之狀態,以分別產生該狀態訊息後,更包含下列步驟:根據該執行指令將該複數個空調模組中之另一部分該空調模組設定為一第二群組,並產生一第二訊息;根據該第二訊息控制對應該第二群組之該複數個空調模組,並接收對應該第二群組之該複數個空調模組之該分析訊息;以及根據一分析模式設定指令將該複數個空調模組設定為一預設分析模式,並依據該數個狀態訊息或該複數個分析訊息,以控制該複數個空調模組中之部分該複數個空調模組進行運轉,及設定另一部分該複數個空調模組中之至少一該空調模組為備用狀態;以及其中該狀態訊息包含一第一壓力值、一第二壓力值、一耗材種類、一運轉時數值、一運轉次數值及一參數值,在根據該分析模式設定指令將該複數個空調模組設定為該預設分析模式中,該預設分析模式為一效能分析模式時,更包含下列步驟:根據各該空調模組之該第一壓力值、該第二壓力值及該耗材種類,以產生一運轉效能資訊,並根據各該運轉效能資訊控制該複數個空調模組中之部分該空調模組進行運轉,及設定該複數個空調模組中之至少一該空調模組為備用狀態。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空調控制方法,其中在根據該分析模式設定指令將該複數個空調模組設定為該預設分析模式中,該預設分析模式為一時數分析模式時,更包含下列步驟:根據各該空調模組之該運轉時數值,以控制該複數個空調模組中之部分該空調模組進行運轉,及設定該複數個空調模組中之至少一該空調模組為備用狀態。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所述之空調控制方法,其中在根據該分析模式設定指令將該複數個空調模組設定為預設分析模式中,該預設分析模式為一次數分析模式時,更包含下列步驟:根據各該空調模組之該運轉次數值,以控制該複數個空調模組中之部分該空調模組進行運轉,及設定該複數個空調模組中之至少一該空調模組為備用狀態。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空調控制方法,其中在根據該分析模式設定指令將該複數個空調模組設定為預設分析模式中,該預設分析模式為一參數分析模式時,更包含下列步驟:根據各該空調模組之對應設備之該參數值運算得出一性能值,以控制該複數個空調模組中之部分該空調模組進行運轉,及設定該複數個空調模組中之至少一該空調模組為備用狀態。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空調控制方法,其中在產生該第一訊息或該第二訊息之步驟中,更包含下列步驟:依據該執行指令設定對應該第一群組或該第二群組之該複數個空調模組之一預設運轉排程,並對應產生該第一訊息或該第二訊息,或該系統組 態模組依據該執行指令設定對應該第一群組或該第二群組之該複數個空調模組之一預設運轉控制模式,並對應產生該第一訊息或該第二訊息。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空調控制方法,其中在接收對應該第一群組之該複數個空調模組之該狀態訊息中,更包含下列步驟:依據該循序設定指令及該複數個空調模組,以配對產生複數個運轉群組,並設定一預設運轉切換週期;以及依據該預設運轉切換週期將運轉中之該複數個運轉群組之其一該運轉群組切換為另一該運轉群組。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3136745A TWI573968B (zh) | 2014-10-24 | 2014-10-24 | 空調控制系統及其方法 |
CN201510154248.8A CN104748331B (zh) | 2014-10-24 | 2015-04-02 | 空调控制系统及其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3136745A TWI573968B (zh) | 2014-10-24 | 2014-10-24 | 空調控制系統及其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616062A TW201616062A (zh) | 2016-05-01 |
TWI573968B true TWI573968B (zh) | 2017-03-11 |
Family
ID=535884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3136745A TWI573968B (zh) | 2014-10-24 | 2014-10-24 | 空調控制系統及其方法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4748331B (zh) |
TW (1) | TWI573968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305185A (zh) * | 2018-12-29 | 2019-02-05 | 新誉轨道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 轨道交通空调控制方法、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712837A (zh) * | 2004-06-21 | 2005-12-28 |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 空调的最高电量控制系统及其运转方法 |
CN101769574A (zh) * | 2009-01-07 | 2010-07-07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空调系统 |
TWI328724B (en) * | 2008-03-05 | 2010-08-11 | Chunghwa Telecom Co Ltd | Input power level control system for use with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799809B2 (ja) * | 1993-02-16 | 1998-09-21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空調管理システム |
JP2007107782A (ja) * | 2005-10-12 | 2007-04-26 | Daikin Ind Ltd | 空調制御システムおよび空調制御装置 |
US9074786B2 (en) * | 2009-09-17 | 2015-07-07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 Air conditioner control device, air-conditioning system, facility/equipment system, air conditioner control method, and recording medium storing air conditioner control program |
JP5440689B2 (ja) * | 2010-03-17 | 2014-03-12 | 富士電機株式会社 | 局所空調システム、その制御装置 |
WO2012020495A1 (ja) * | 2010-08-12 | 2012-02-16 | 富士電機株式会社 | 局所空調システム、その制御装置、プログラム |
JP5485417B2 (ja) * | 2011-01-28 | 2014-05-07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空気調和システム及び空気調和方法 |
-
2014
- 2014-10-24 TW TW103136745A patent/TWI573968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15
- 2015-04-02 CN CN201510154248.8A patent/CN104748331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712837A (zh) * | 2004-06-21 | 2005-12-28 |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 空调的最高电量控制系统及其运转方法 |
TWI328724B (en) * | 2008-03-05 | 2010-08-11 | Chunghwa Telecom Co Ltd | Input power level control system for use with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
CN101769574A (zh) * | 2009-01-07 | 2010-07-07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空调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616062A (zh) | 2016-05-01 |
CN104748331A (zh) | 2015-07-01 |
CN104748331B (zh) | 2017-11-2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20240045459A1 (en) | Controlling the setback and setback recovery of a power-consuming device | |
JP5837322B2 (ja) | 制御装置、電力制御システム、及び電力制御方法 | |
EP2701262B1 (en) | Power control device, control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 |
JP5507199B2 (ja) | 空気調和装置の故障診断システム | |
KR100751834B1 (ko) | 히트펌프식 냉난방 장치의 통합제어 시스템 | |
Lee et al. | Application of an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 in combination with FMCS to high energy consuming IT industries of Taiwan | |
JP2014236605A (ja) | 空気調和装置の管理システム | |
CN102080863A (zh) | 中央空调的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 |
JP6573200B2 (ja) | 電力管理システム、電力管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 |
CN104011475A (zh) | 远程监控系统及其运转方法 | |
CN203810653U (zh) | 智能风机盘管状态监控系统 | |
TWI573968B (zh) | 空調控制系統及其方法 | |
US20130030553A1 (en) | Method of controlling network system | |
CN105571062A (zh) | 一种机房空调的冷却水自动控制系统及方法 | |
JP6331073B2 (ja) |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情報処理システム | |
KR101300271B1 (ko) | 공기 조화기의 제어 장치 및 제어 방법 | |
JP7244282B2 (ja) | ボイラ運転条件決定装置および方法、ならびにボイラ運転制御装置 | |
KR20110048889A (ko) | 에어컨 제어 장치 및 제어 방법 | |
CN104864550A (zh) | 变频空调 | |
EP3511637A1 (en) | Power-source-system-integrating air-conditioning device | |
CN112147908A (zh) | 用于电器设备调试的方法、控制器及电器设备 | |
KR200424934Y1 (ko) | 히트펌프식 냉난방 장치의 실외기 제어를 통한 피크전력제어 시스템 | |
JP2006329573A (ja) | 空気調和装置 | |
US20250003625A1 (en)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operating a climate control system on a microgrid | |
CN117968206A (zh) | 空调器的节能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MM4A |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