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66182B - 儲存裝置管理方法與系統及其記憶體儲存裝置 - Google Patents
儲存裝置管理方法與系統及其記憶體儲存裝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566182B TWI566182B TW104109359A TW104109359A TWI566182B TW I566182 B TWI566182 B TW I566182B TW 104109359 A TW104109359 A TW 104109359A TW 104109359 A TW104109359 A TW 104109359A TW I566182 B TWI566182 B TW I566182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folder
- storage device
- host
- file
- temporary
- Prior art dat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10—File systems; File servers
- G06F16/13—File access structures, e.g. distributed indice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02—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062—Securing storage system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28—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making use of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0638—Organizing or formatting or addressing of data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28—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making use of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0638—Organizing or formatting or addressing of data
- G06F3/0643—Management of file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68—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adopting a particular infrastructure
- G06F3/0671—In-line storage system
- G06F3/0673—Single storage device
- G06F3/0679—Non-volatile semiconductor memory device, e.g. flash memory, one time programmable memory [OTP]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Description
本揭露是有關於一種儲存裝置管理方法,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用於配置有可複寫式非揮發性記憶體模組與智慧卡晶片之記憶體儲存裝置的儲存裝置管理方法,以及使用此方法的儲存裝置管理系統及其記憶體儲存裝置。
隨著使用者逐漸接受使用電子錢包及預付儲值,使得智慧卡的使用日益普及。智慧卡(Smart Card)是具有例如微處理器、卡操作系統、安全模組及記憶體之組件的積體電路晶片(IC晶片),以允許持有者執行預定操作。智慧卡提供計算、加密、雙向通信及安全功能,使得這張卡片除了儲存資料的功能外還能達到對其所儲存的資料加以保護的功能。使用全球行動通信系統(GSM)機制之蜂巢式電話中所使用的用戶識別模組(Subscriber Identification Module,SIM)卡為智慧卡的其中一個應用範例。然而,智慧卡本身受限於儲存容量,因此近年來開始與大量儲存裝置的記憶卡作結
合,以擴增智慧卡的儲存容量。
一般來說,主機系統與智慧卡之間的資料是透過存取關聯於智慧卡的暫時檔而被傳送。然而,目前Google在Android 4.4.2的版本中所提出的資料存取方式僅允許使用者的應用程式在特定目錄下進行資料存取,因此可能會因為權限不足而導致使用者的應用程式無法對某些暫時檔進行資料寫入。另一方面,動態地在主機系統中建立暫時檔雖然可避免上述問題,但當某一個動態暫時檔的邏輯位址(logical address,LA)是破碎的或不連續的時,記憶體裝置可能無法完整地記錄此動態暫時檔的邏輯位址,或是在讀寫動作跨越多個邏輯位址時,造成存取資料不正確的問題。
本揭露提供一種儲存裝置管理方法、記憶體儲存裝置及儲存裝置管理系統,其可正確地藉由存取暫時檔的邏輯位址來存取智慧卡晶片。
本揭露提出一種儲存裝置管理方法,用於具有可複寫式非揮發性記憶體模組與智慧卡晶片的記憶體儲存裝置。儲存裝置管理方法包括從主機接收設定指令前在第一資料夾中建立多個第一暫時檔,其中上述第一暫時檔被儲存至對應記憶體儲存裝置的檔案系統的多個連續叢集,第一資料夾配置在可複寫式非揮發性記憶體模組中且主機的作業系統無法存取第一資料夾中的檔案。儲存裝置管理方法更包括從主機接收設定指令,其中設定指令指
示在第二資料夾中配置暫時檔資料夾,第二資料夾被配置在可複寫式非揮發性記憶體模組中且主機的作業系統可存取第二資料夾中的檔案。儲存裝置管理方法更包括在對應檔案系統的目錄區中將儲存上述第一暫時檔的連續叢集的叢集號碼連結至暫時檔資料夾下。
在本揭露的一範例實施例中,上述儲存裝置管理方法更包括透過安裝於主機的智慧卡應用程式於第二資料夾中建立第二暫時檔,其中第二暫時檔被儲存至檔案系統的叢集。上述儲存裝置管理方法更包括透過智慧卡應用程式下達寫入資料串至邏輯位址的寫入指令至記憶體儲存裝置,其中資料串包含設定指令且邏輯位址是對應儲存第二暫時檔叢集。
在本揭露的一範例實施例中,上述從主機接收設定指令的步驟包括:依據寫入指令指示的邏輯位址識別包含設定指令的資料串,並且從資料串中獲取設定指令。
在本揭露的一範例實施例中,上述儲存裝置管理方法更包括透過智慧卡應用程式掃瞄第二資料夾並判斷第二資料夾中是否存有上述第一暫時檔,其中透過安裝於主機的智慧卡應用程式於第二資料夾中建立第二暫時檔且透過智慧卡應用程式下達寫入資料串至邏輯位址的寫入指令至記憶體儲存裝置的步驟是在第二資料夾非存有上述第一暫時檔時被執行。
在本揭露的一範例實施例中,上述儲存裝置管理方法更包括在對應檔案系統的目錄區中將儲存上述第一暫時檔的連續叢
集的叢集號碼連結至第二資料夾下之後,傳送刪除指令以刪除第一資料夾。
在本揭露的一範例實施例中,上述主機藉由傳送讀取/寫入指令以讀取或寫入記憶體儲存裝置,且讀取/寫入指令包括上述設定指令。
在本揭露的一範例實施例中,上述儲存裝置管理方法更包括倘若接收到指示刪除上述第一暫時檔的刪除指令時,不刪除上述第一暫時檔並且傳送錯誤訊息以回應指示刪除上述第一暫時檔的刪除指令。
在本揭露的一範例實施例中,上述儲存裝置管理方法更包括在對應檔案系統的目錄區中將儲存上述第一暫時檔的上述連續叢集的叢集號碼連結至第二資料夾下之後,透過智慧卡應用程式傳送刪除指令以刪除第二暫時檔。
本揭露提出一種記憶體儲存裝置,包括連接介面單元用以耦接至主機、可複寫式非揮發性記憶體模組、智慧卡晶片及記憶體控制電路單元。記憶體控制電路單元耦接至連接介面單元、可複寫式非揮發性記憶體模組及智慧卡晶片。其中記憶體控制電路單元在從主機接收設定指令前在第一資料夾中建立多個第一暫時檔,其中上述第一暫時檔被儲存至對應記憶體儲存裝置的檔案系統的多個連續叢集,第一資料夾配置在可複寫式非揮發性記憶體模組中且主機的作業系統無法存取第一資料夾中的檔案。其中設定指令指示在第二資料夾中配置暫時檔資料夾,第二資料夾被
配置在可複寫式非揮發性記憶體模組中且主機的作業系統可存取第二資料夾中的檔案。其中記憶體控制電路單元在對應檔案系統的目錄區中將儲存上述第一暫時檔的連續叢集的叢集號碼連結至暫時檔資料夾下。
在本揭露的一範例實施例中,上述記憶體控制電路單元從安裝於主機的智慧卡應用程式接收寫入指令以在第二資料夾中建立第二暫時檔,其中第二暫時檔被儲存至檔案系統的叢集,其中記憶體控制電路單元從智慧卡應用程式接收寫入指令以寫入資料串至邏輯位址,其中資料串包含設定指令且邏輯位址是對應儲存第二暫時檔的叢集。
在本揭露的一範例實施例中,上述記憶體控制電路單元依據寫入指令指示的邏輯位址識別包含設定指令的資料串,並且從資料串中獲取設定指令。
在本揭露的一範例實施例中,上述記憶體控制電路單元從智慧卡應用程式接收掃描訊號以掃瞄第二資料夾並判斷第二資料夾中是否存有上述第一暫時檔,其中當第二資料夾非存有上述第一暫時檔時,記憶體控制電路單元從安裝於主機的智慧卡應用程式接收寫入指令以在第二資料夾中建立第二暫時檔並從智慧卡應用程式接收寫入指令以寫入資料串至邏輯位址。
在本揭露的一範例實施例中,上述記憶體控制電路單元在對應檔案系統的目錄區中將儲存上述第一暫時檔的連續叢集的叢集號碼連結至第二資料夾下之後,從主機接收刪除指令以刪除
第一資料夾。
在本揭露的一範例實施例中,上述主機藉由傳送讀取/寫入指令以讀取或寫入記憶體儲存裝置,且讀取/寫入指令包括上述設定指令。
在本揭露的一範例實施例中,倘若記憶體控制電路單元從主機接收到指示刪除上述第一暫時檔的刪除指令時,記憶體控制電路單元不刪除上述第一暫時檔並且傳送錯誤訊息至主機以回應指示刪除上述第一暫時檔的刪除指令。
在本揭露的一範例實施例中,上述記憶體控制電路單元在對應檔案系統的目錄區中將儲存上述第一暫時檔的連續叢集的叢集號碼連結至第二資料夾下之後,從智慧卡應用程式接收刪除指令以刪除第二暫時檔。
本揭露提出一種儲存裝置管理系統,包括主機及記憶體儲存裝置。記憶體儲存裝置具有可複寫式非揮發性記憶體模組與智慧卡晶片且可分離地耦接到主機。其中記憶體儲存裝置在從主機接收設定指令前在第一資料夾中建立多個第一暫時檔,其中上述第一暫時檔被儲存至對應記憶體儲存裝置的檔案系統的多個連續叢集,第一資料夾配置在可複寫式非揮發性記憶體模組中且主機的作業系統無法存取第一資料夾中的檔案。其中設定指令指示在第二資料夾中配置暫時檔資料夾,第二資料夾被配置在可複寫式非揮發性記憶體模組中且主機的作業系統可存取第二資料夾中的檔案。其中記憶體儲存裝置在對應檔案系統的目錄區中將儲存
上述第一暫時檔的連續叢集的叢集號碼連結至暫時檔資料夾下。
在本揭露的一範例實施例中,上述記憶體儲存裝置從安裝於主機的智慧卡應用程式接收寫入指令以在第二資料夾中建立第二暫時檔,其中第二暫時檔被儲存至檔案系統的叢集,其中記憶體儲存裝置從智慧卡應用程式接收寫入指令以寫入資料串至邏輯位址,其中資料串包含設定指令且邏輯位址是對應儲存第二暫時檔的叢集。
在本揭露的一範例實施例中,上述記憶體儲存裝置依據寫入指令指示的邏輯位址識別包含設定指令的資料串,並且從資料串中獲取設定指令。
在本揭露的一範例實施例中,上述記憶體儲存裝置從智慧卡應用程式接收掃描訊號以掃瞄第二資料夾並判斷第二資料夾中是否存有上述第一暫時檔。其中當第二資料夾非存有上述第一暫時檔時,記憶體儲存裝置從安裝於主機的智慧卡應用程式接收寫入指令以在第二資料夾中建立第二暫時檔並從智慧卡應用程式接收寫入指令以寫入資料串至邏輯位址。
在本揭露的一範例實施例中,上述記憶體儲存裝置在對應檔案系統的目錄區中將儲存上述第一暫時檔的連續叢集的叢集號碼連結至第二資料夾下之後,從主機接收刪除指令以刪除第一資料夾。
在本揭露的一範例實施例中,上述主機藉由傳送讀取/寫入指令以讀取或寫入記憶體儲存裝置,且讀取/寫入指令包括上述
設定指令。
在本揭露的一範例實施例中,倘若記憶體儲存裝置從主機接收到指示刪除上述第一暫時檔的刪除指令時,記憶體儲存裝置不刪除上述第一暫時檔並且傳送錯誤訊息至主機以回應指示刪除上述第一暫時檔的刪除指令。
在本揭露的一範例實施例中,上述記憶體儲存裝置在對應檔案系統的目錄區中將儲存上述第一暫時檔的連續叢集的叢集號碼連結至第二資料夾下之後,從智慧卡應用程式接收刪除指令以刪除第二暫時檔。
基於上述,藉由將第一暫時檔的連續叢集的叢集號碼連結到主機可存取的第二資料夾中,使得主機存取第一暫時檔的邏輯位址時能夠正確地存取智慧卡晶片。即使主機存取比叢集大小還要大的資料時,由於第一暫時檔的叢集是連續的,因此也不會產生存取資料不正確的問題。
為讓本發明的上述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10‧‧‧記憶體儲存裝置
11‧‧‧主機系統
12‧‧‧電腦
122‧‧‧微處理器
124‧‧‧隨機存取記憶體(RAM)
13‧‧‧輸入/輸出裝置
126‧‧‧系統匯流排
128‧‧‧資料傳輸介面
21‧‧‧滑鼠
22‧‧‧鍵盤
23‧‧‧顯示器
24‧‧‧印表機
25‧‧‧隨身碟
26‧‧‧記憶卡
27‧‧‧固態硬碟
31‧‧‧數位相機
32‧‧‧SD卡
33‧‧‧MMC卡
34‧‧‧記憶棒
35‧‧‧CF卡
36‧‧‧嵌入式儲存裝置
402‧‧‧連接介面單元
404‧‧‧記憶體控制電路單元
406‧‧‧可複寫式非揮發性記憶體模組
408‧‧‧智慧卡晶片
410‧‧‧智慧卡應用程式
410(0)~410(N)、410(0)~410(F)、410(F+1)~410(N)‧‧‧實體抹除單元
502‧‧‧記憶體管理電路
504‧‧‧主機介面
506‧‧‧記憶體介面
508‧‧‧智慧卡介面
510‧‧‧緩衝記憶體
512‧‧‧電源管理電路
514‧‧‧錯誤檢查與校正電路
610(0)~610(D)‧‧‧邏輯單元
700‧‧‧分割區
702‧‧‧主啟動記錄區
704‧‧‧檔案配置表區
706‧‧‧目錄區
708‧‧‧檔案區
700(0)~700(W)‧‧‧叢集
S805、S810、S815‧‧‧儲存裝置管理方法的步驟
900‧‧‧根目錄
911‧‧‧第一資料夾
912‧‧‧第二資料夾
913‧‧‧暫時檔資料夾
921(1)~921(n)‧‧‧第一暫時檔
922‧‧‧第二暫時檔
S1001、S1003、S1005、S1007、S1009、S1011、S1013、S1015、S1017、S1019、S1021‧‧‧儲存裝置管理方法的步驟
1101‧‧‧第一暫時檔目錄區
1103‧‧‧根目錄區
1105‧‧‧第二資料夾目錄區
圖1是根據本揭露的一範例實施例所繪示的主機與記憶體儲存裝置的示意圖。
圖2是根據本揭露的一範例實施例所繪示的電腦、輸入/輸出
裝置與記憶體儲存裝置的範例示意圖。
圖3是根據本揭露的一範例實施例所繪示的主機與記憶體儲存裝置的示意圖。
圖4是繪示圖1所示的主機與記憶體儲存裝置的概要方塊圖。
圖5是根據本揭露的一範例實施例所繪示之記憶體控制電路單元的概要方塊圖。
圖6是根據本揭露的一範例實施例所繪示之管理實體抹除單元的範例示意圖。
圖7為根據本揭露的一範例實施例所繪示之以檔案系統格式化記憶體模組之邏輯位址的範例。
圖8為根據本揭露的一範例實施例所繪示之儲存裝置管理方法的流程圖。
圖9A為根據本揭露的一範例實施例所繪示之智慧卡晶片開卡時在根目錄建立第一暫時檔的範例。
圖9B為根據本揭露的一範例實施例所繪示之在暫時檔資料夾下建立第一暫時檔的範例。
圖10為根據本揭露的一範例實施例所繪示之儲存裝置管理方法的詳細流程圖。
圖11A到圖11C為根據本揭露的一範例實施例所繪示之在暫時檔資料夾下建立第一暫時檔時目錄區的更動的示意圖。
一般而言,記憶體儲存裝置(亦稱,記憶體儲存系統)包括可複寫式非揮發性記憶體模組與控制器(亦稱,控制電路)。通常記憶體儲存裝置是與主機一起使用,以使主機可將資料寫入至記憶體儲存裝置或從記憶體儲存裝置中讀取資料。
圖1是根據本揭露的一範例實施例所繪示的主機與記憶體儲存裝置的示意圖,並且圖2是根據本揭露的一範例實施例所繪示的電腦、輸入/輸出裝置與記憶體儲存裝置的範例示意圖。
請參照圖1,主機11一般包括電腦12與輸入/輸出(input/output,I/O)裝置13。電腦12包括微處理器122、隨機存取記憶體(random access memory,RAM)124、系統匯流排126與資料傳輸介面128。輸入/輸出裝置13包括如圖2的滑鼠21、鍵盤22、顯示器23與印表機24。必須瞭解的是,圖2所示的裝置非限制輸入/輸出裝置13,輸入/輸出裝置13可更包括其他裝置。
在本實施例中,記憶體儲存裝置10是透過資料傳輸介面128與主機11的其他元件電性連接。藉由微處理器122、隨機存取記憶體124與輸入/輸出裝置13的運作可將資料寫入至記憶體儲存裝置10或從記憶體儲存裝置10中讀取資料。例如,記憶體儲存裝置10可以是如圖2所示的隨身碟25、記憶卡26或固態硬碟(Solid State Drive,SSD)27等的可複寫式非揮發性記憶體儲存裝置。
圖3是根據本揭露的一範例實施例所繪示的主機與記憶
體儲存裝置的範例示意圖。
一般而言,主機11為可實質地與記憶體儲存裝置10配合以儲存資料的任意系統。雖然在本範例實施例中,主機11是以電腦系統來做說明,然而,在另一範例實施例中主機11可以是數位相機、攝影機、通信裝置、音訊播放器或視訊播放器等系統。例如,在主機為圖3中的數位相機(攝影機)31時,可複寫式非揮發性記憶體儲存裝置則為其所使用的SD卡32、MMC卡33、記憶棒(memory stick)34、CF卡35或嵌入式儲存裝置36(如圖3所示)。嵌入式儲存裝置36包括嵌入式多媒體卡(Embedded MMC,eMMC)。值得一提的是,嵌入式多媒體卡是直接電性連接於主機的基板上。
圖4是繪示圖1所示的主機與記憶體儲存裝置的概要方塊圖。
請參照圖4,記憶體儲存裝置10包括連接介面單元402、記憶體控制電路單元404、可複寫式非揮發性記憶體模組406以及智慧卡晶片408。
在本範例實施例中,記憶體控制電路單元404是用以控制記憶體儲存裝置10的整體運作,以完成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儲存裝置管理方法。此外,必須瞭解的是主機11亦包含主機11欲與記憶體儲存裝置10連接所需具備的一般功能。
連接介面單元402是相容於序列先進附件(Serial Advanced Technology Attachment,SATA)標準。然而,必須瞭解的
是,本發明不限於此,連接介面單元402亦可以是符合並列先進附件(Parallel Advanced Technology Attachment,PATA)標準、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ngineers,IEEE)1394標準、高速周邊零件連接介面(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 Express,PCI Express)標準、通用序列匯流排(Universal Serial Bus,USB)標準、超高速一代(Ultra High Speed-I,UHS-I)介面標準、超高速二代(Ultra High Speed-II,UHS-II)介面標準、安全數位(Secure Digital,SD)介面標準、記憶棒(Memory Stick,MS)介面標準、多媒體儲存卡(Multi Media Card,MMC)介面標準、小型快閃(Compact Flash,CF)介面標準、整合式驅動電子介面(Integrated Device Electronics,IDE)標準或其他適合的標準。在本範例實施例中,連接介面單元402可與記憶體控制電路單元404封裝在一個晶片中,或佈設於一包含記憶體控制電路單元404之晶片外。
記憶體控制電路單元404用以執行以硬體型式或韌體型式實作的多個邏輯閘或控制指令,並且根據主機11的指令在可複寫式非揮發性記憶體模組406與智慧卡晶片408中進行資料的寫入、讀取、抹除與合併等運作。
可複寫式非揮發性記憶體模組406是耦接至記憶體控制電路單元404並且用以儲存主機11所寫入之資料。可複寫式非揮發性記憶體模組406可以是單階記憶胞(Single Level Cell,SLC)NAND型快閃記憶體模組(即,一個記憶胞中可儲存1個位元資料的快閃記憶體模組)、多階記憶胞(Multi Level Cell,
MLC)NAND型快閃記憶體模組(即,一個記憶胞中可儲存2個位元資料的快閃記憶體模組)、複數階記憶胞(Triple Level Cell,TLC)NAND型快閃記憶體模組(即,一個記憶胞中可儲存3個位元資料的快閃記憶體模組)、其他快閃記憶體模組或其他具有相同特性的記憶體模組。
智慧卡晶片408耦接至記憶體控制電路單元404並且用以執行計算、加密、雙向通信及安全認證等功能。在一範例實施例中,智慧卡晶片408為相容於ISO 7816標準的接觸式智慧卡。然而,必須瞭解的是,本發明不限於此。例如,智慧卡晶片408亦可是相容於ISO 14443、ISO 15408或其他安全智慧卡標準的接觸或非接觸式智慧卡。又例如,智慧卡晶片408可為射頻識別(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晶片、無線傳輸晶片(如:藍芽晶片)或多媒體控制晶片(如:數位錄音晶片)等。此外,值得說明的是,記憶體控制電路單元404與智慧卡晶片408可各為一獨立晶片,亦可合併封裝為一單一晶片。在本範例實施例中,智慧卡晶片408是用以儲存加/解密金鑰、帳號及/或密碼等與安全驗證有關的敏感資料。然而,在另一範例實施例中,智慧卡晶片408亦可以用以儲存一般資料。
圖5是根據本揭露的一範例實施例所繪示之記憶體控制電路單元的概要方塊圖。
請參照圖5,記憶體控制電路單元404包括記憶體管理電路502、主機介面504、記憶體介面506與智慧卡介面508。
記憶體管理電路502用以控制記憶體控制電路單元404的整體運作。具體來說,記憶體管理電路502具有多個控制指令,並且在記憶體儲存裝置10運作時,此些控制指令會被執行以進行資料的寫入、讀取與抹除等運作。以下說明記憶體管理電路502的操作時,等同於說明記憶體控制電路單元404的操作。
在本範例實施例中,記憶體管理電路502的控制指令是以韌體型式來實作。例如,記憶體管理電路502具有微處理器單元(未繪示)與唯讀記憶體(未繪示),並且此些控制指令是被燒錄至此唯讀記憶體中。當記憶體儲存裝置10運作時,此些控制指令會由微處理器單元來執行以對可複寫式非揮發性記憶體模組406進行資料的寫入、讀取與抹除等運作。在另一範例實施例中,記憶體管理電路502的控制指令亦可以程式碼型式儲存於可複寫式非揮發性記憶體模組406的特定區域(例如,記憶體模組中專用於存放系統資料的系統區)中。此外,記憶體管理電路502具有微處理器單元(未繪示)、唯讀記憶體(未繪示)及隨機存取記憶體(未繪示)。特別是,此唯讀記憶體具有驅動碼,並且當記憶體控制電路單元404被致能時,微處理器單元會先執行此驅動碼段來將儲存於可複寫式非揮發性記憶體模組406中之控制指令載入至記憶體管理電路502的隨機存取記憶體中。之後,微處理器單元會運轉此些控制指令以進行資料的寫入、讀取與抹除等運作。
主機介面504是耦接至記憶體管理電路502並且用以耦接至連接介面單元402,以接收與識別主機11所傳送的指令與資
料。也就是說,主機11所傳送的指令與資料會透過主機介面504來傳送至記憶體管理電路502。在本範例實施例中,主機介面504是相容於SATA標準。然而,必須瞭解的是本發明不限於此,主機介面504亦可以是相容於PATA標準、IEEE 1394標準、PCI Express標準、USB標準、UHS-I介面標準、UHS-II介面標準、SD標準、MS標準、MMC標準、CF標準、IDE標準或其他適合的資料傳輸標準。
記憶體介面506是耦接至記憶體管理電路502並且用以存取可複寫式非揮發性記憶體模組406。也就是說,欲寫入至可複寫式非揮發性記憶體模組406的資料會經由記憶體介面506轉換為可複寫式非揮發性記憶體模組406所能接受的格式。例如,若記憶體管理電路502要存取可複寫式非揮發性記憶體模組406,記憶體介面506會傳送對應的指令序列。這些指令序列可包括一或多個訊號,或是在匯流排上的資料。例如,在讀取指令序列中,會包括讀取的辨識碼、記憶體位址等資訊。
智慧卡介面508耦接至記憶體管理電路502並且耦接至智慧卡晶片408。具體來說,記憶體管理電路502會透過智慧卡介面508傳送指令至智慧卡晶片408或從智慧卡晶片408中皆收回應。例如,在本範例實施例中,傳送給智慧卡晶片408的指令資料單元稱為指令-應用程式協定資料單元(Command-Application Protocol Data Unit,C-APDU)並且來自於智慧卡晶片108的回應資料單元稱為回應-應用程式協定資料單元(Response-Application
Protocol Data Unit,R-APDU)。
在一範例實施例中,記憶體控制電路單元404還包括緩衝記憶體510、電源管理電路512與錯誤檢查與校正電路514。
緩衝記憶體510是耦接至記憶體管理電路502並且用以暫存來自於主機11的資料與指令或來自於可複寫式非揮發性記憶體模組406或智慧卡晶片408的資料。
電源管理電路512是耦接至記憶體管理電路502並且用以控制記憶體儲存裝置10的電源。
錯誤檢查與校正電路514是耦接至記憶體管理電路502並且用以執行錯誤檢查與校正程序以確保資料的正確性。具體來說,當記憶體管理電路502從主機11中接收到寫入指令時,錯誤檢查與校正電路514會為對應此寫入指令的資料產生對應的錯誤檢查與校正碼(Error Checking and Correcting Code,ECC Code)及/或錯誤檢查碼(error detecting code,EDC),並且記憶體管理電路502會將對應此寫入指令的資料與對應的錯誤檢查與校正碼及/或錯誤檢查碼寫入至可複寫式非揮發性記憶體模組406中。之後,當記憶體管理電路502從可複寫式非揮發性記憶體模組406中讀取資料時會同時讀取此資料對應的錯誤檢查與校正碼及/或錯誤檢查碼,並且錯誤檢查與校正電路514會依據此錯誤檢查與校正碼及/或錯誤檢查碼對所讀取的資料執行錯誤檢查與校正程序。
圖6是根據本揭露的一範例實施例所繪示之管理實體抹除單元的範例示意圖。
必須瞭解的是,在此描述實體抹除單元的運作時,以“選擇”、“分組”、“劃分”、“關聯”等詞來操作實體抹除單元是邏輯上的概念。也就是說,實體抹除單元在智慧卡晶片408與可複寫式非揮發性記憶體模組406中的實際位置並未更動,而是邏輯上對此些實體抹除單元進行操作。
請參照圖6,可複寫式非揮發性記憶體模組406具有實體抹除單元410(1)~410(F)且智慧卡晶片408具有實體抹除單元410(F+1)~410(N)。實體抹除單元410(0)~410(F)可屬於同一個記憶體晶粒(die)或者屬於不同的記憶體晶粒。實體抹除單元410(F+1)~410(N)亦可屬於同一個記憶體晶粒或者屬於不同的記憶體晶粒。每一實體抹除單元分別具有複數個實體程式化單元,其中屬於同一個實體抹除單元之實體程式化單元可被獨立地寫入且被同時地抹除。
在本範例實施例中,實體程式化單元為程式化的最小單元。即,實體程式化單元為寫入資料的最小單元。例如,實體程式化單元為實體頁面或是實體扇(sector)。若實體程式化單元為實體頁面,則每一個實體程式化單元通常包括資料位元區與冗餘位元區。資料位元區包含多個實體扇,用以儲存使用者的資料,而冗餘位元區用以儲存系統的資料(例如,錯誤更正碼)。在本範例實施例中,一個資料位元區包含32個實體扇,且一個實體扇的大小為512位元組(byte,B)。然而,在其他範例實施例中,資料位元區中也可包含8個、16個或數目更多或更少的實體扇。另一方面,
實體抹除單元為抹除之最小單位。亦即,每一實體抹除單元含有最小數目之一併被抹除之記憶胞。例如,實體抹除單元為實體區塊。此外,在另一範例實施例中,智慧卡晶片408也可以是包含其他類型的儲存媒體而非限於使用實體抹除單元來儲存資料。
記憶體管理電路502會配置邏輯單元610(0)~610(D)以映射至實體抹除單元410(0)~410(N)的至少一部份。例如,在本範例實施例中,主機11是透過邏輯區塊位址(logical block address,LBA)來存取儲存在實體抹除單元410(0)~410(N)中的資料,因此,每一個邏輯單元610(0)~610(D)是指一個邏輯區塊位址。在另一本範例實施例中,一個邏輯單元的大小等於一個邏輯扇的大小。例如,一個邏輯扇的大小為512千位元組。然而,在另一範例實施例中,一個邏輯單元的大小也可以是更大或更小,並且每一個邏輯單元610(0)~610(D)也可以是指一個邏輯程式化單元、一個邏輯抹除單元或者由多個連續的邏輯區塊位址組成。每一個邏輯單元610(0)~610(D)是映射至一或多個實體單元。在本範例實施例中,一個實體單元是指一個實體扇。然而,在另一範例實施例中,一個實體單元也可以是一個實體位址、一個實體程式化單元、一個實體抹除單元或者是由多個連續的實體位址組成,本發明不加以限制。記憶體管理電路502可將邏輯單元與實體單元之間的映射關係記錄於一或多個邏輯-實體映射表。當主機11欲從記憶體儲存裝置10讀取資料或寫入資料至記憶體儲存裝置10時,記憶體管理電路502可根據此一或多個邏輯-實體映射表來執行對於記憶體
儲存裝置10的資料存取。
在本範例實施例中,主機11運行有一或多個智慧卡應用程式410。主機11(或智慧卡應用程式410)可存取智慧卡晶片408以獲得操作所需的資料。例如,智慧卡應用程式410可以是即時通訊應用程式、簡訊應用程式、通話應用程式或安全驗證應用程式等各種類型的應用程式,且智慧卡應用程式410的種類不限於上述。例如,主機11亦運行一作業系統(operating system,OS)並且基於此作業系統來運行智慧卡應用程式410。此作業系統例如是安卓(android)4.4.2或其他類型/版本的作業系統。
在本範例實施例中,主機11(或智慧卡應用程式410)會透過下達對一或多個暫時檔的存取指令與智慧卡晶片408進行通訊。例如,主機11(或智慧卡應用程式410)會在智慧卡晶片408中建立一或多個暫時檔,並且將關於此些暫時檔所佔用的邏輯區塊位址的資訊傳遞給記憶體控制電路單元404(或記憶體管理電路502)。之後,當主機11傳送資料串至儲存裝置10時,記憶體控制電路單元404(或記憶體管理電路502)會判斷從主機11所傳送的資料串是否為寫入至此些暫時檔所佔用的邏輯區塊位址。倘若資料串為寫入至此些暫時檔所佔用的邏輯區塊位址時,則記憶體控制電路單元404(或記憶體管理電路502)會將資料串識別為給智慧卡晶片408的通訊資料單元並且傳遞至智慧卡晶片408。
圖7為根據本揭露的一範例實施例所繪示之以檔案系統格式化記憶體模組之邏輯位址的範例。
請參照圖7,主機11的作業系統可使用檔案系統將邏輯單元610(0)~610(D)的邏輯位址格式化成一個分割區(partition)700。分割區700包括主啟動記錄(Master Boot Record,MBR)區702、檔案配置表區704、目錄區706與檔案區708。
屬於主啟動記錄區702的邏輯位址是用以儲存可攜式記憶體儲存裝置100的可儲存空間的系統資訊。屬於檔案配置表區704的邏輯位址是用以儲存檔案配置表。檔案配置表是用以記錄儲存檔案之邏輯位址的登錄值。例如,檔案配置表區中會儲存兩個檔案配置表,其中一個檔案配置表為正常存取所使用,而另一個檔案配置表為備份檔案配置表。屬於目錄區706的邏輯位址是用以儲存檔案描述區塊(File Description Block,FDB),其用以記錄目前儲存於可攜式記憶體儲存裝置100中之檔案與目錄的屬性資訊。特別是,檔案描述區塊會記錄用以儲存此些檔案的起始邏輯位址(即,起始叢集)。屬於檔案區708的邏輯位址是用以實際地儲存檔案的內容。在本範例實施例中,分割區700可以是符合FAT32規範的分割區。因此,屬於目錄區706與檔案區708的扇區會被分組為叢集(cluster)600(0)~600(W)。在本範例實施例中,每一個叢集600(0)~600(W)的大小可為16千位元組,但本揭露並不以此為限。在其他範例實施例中,每一個叢集600(0)~600(W)的大小也可以是8千位元組、32千位元組或其他大小。
圖8為根據本揭露的一範例實施例所繪示之儲存裝置管理方法的流程圖,圖9A為根據本揭露的一範例實施例所繪示之智
慧卡晶片開卡時在根目錄建立第一暫時檔的範例,並且圖9B為根據本揭露的一範例實施例所繪示之在暫時檔資料夾下建立第一暫時檔的範例。
請參照圖8,在步驟S805中,記憶體控制電路單元404(或記憶體管理電路502)會在記憶體儲存裝置10執行初始化開卡程序時,在根目錄900下建立一個第一資料夾911,並且在第一資料夾911中建立多個暫時檔(亦稱為第一暫時檔)921(1)~921(n),此時,記憶體儲存裝置10還沒從主機11接收過任何設定指令。
詳細來說,第一資料夾911是被配置在可複寫式非揮發性記憶體模組406中,而第一暫時檔921(1)~921(n)是儲存在檔案系統連續的叢集700(W-3)、700(W-2)、700(W-1)及700(W)中並且無法被刪除或修改。在記憶體儲存裝置10進行初始化開卡程序時,記憶體控制電路單元404(或記憶體管理電路502)會將第一暫時檔921(1)~921(n)的叢集號碼(例如,起始叢集號碼)連結到根目錄900下的第一資料夾911。如此一來,第一暫時檔921(1)~921(n)便可建立於第一資料夾910中。在此,第一暫時檔921(1)~921(n)也可對應於邏輯單元610(D-127)~610(D)。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在安卓(android)4.4.2以後的版本限制使用者只能存取特定的資料夾,或者說應用程式只在自己建立的資料夾下具有存取權限,因此在安卓4.4.2以後的版本中主機11的應用程式無法存取位於根目錄900下的第一資料夾911中的第
一暫時檔921(1)~921(n),也就無法藉由存取第一暫時檔921(1)~921(n)的邏輯單元610(D-127)~610(D)來傳送安全通道命令以執行對智慧卡晶片408的存取操作。
在步驟S810中,記憶體控制電路單元404(或記憶體管理電路502)會從主機11接收設定指令630以在第二資料夾912中配置暫時檔資料夾913。
具體來說,在主機11的作業系統是安卓4.4.2以後的版本的情況下,主機11無法存取位於根目錄900下的第一資料夾911中的第一暫時檔921(1)~921(n)。在此例子中,智慧卡應用程式410會先掃描具有存取權限的第二資料夾912中是否存有第一暫時檔921(1)~921(n)。若第二資料夾912中不存在第一暫時檔921(1)~921(n)時,智慧卡應用程式410會先在第二資料夾912中建立一個動態暫時檔922(亦稱第二暫時檔922)。例如,第二暫時檔922會被儲存在對應邏輯單元610(100)的叢集700(W-50)中。接著智慧卡應用程式410會傳送指示寫入資料串620到邏輯單元610(100)且含有指示配置第一暫時檔921(1)~921(n)的標頭的寫入指令到記憶體儲存裝置10,並且記憶體控制電路單元404(或記憶體管理電路502)會根據寫入指令所指示的邏輯位址(即,邏輯單元610(100))以及其標頭來識別對應資料串620的此寫入指令為特殊指令,並從資料串620中獲取指示在第二資料夾912中配置暫時檔資料夾913的設定指令630。也就是說,記憶體控制電路單元404(或記憶體管理電路502)可以根據包含在寫入指令中關
於邏輯單元610(100)的資訊以及其標頭來判斷是要進行第二資料夾912中配置暫時檔資料夾913。
雖然在上述範例實施例中說明了藉由存取動態暫時檔922的邏輯位址來下達設定指令630,但本揭露並不以此為限。當主機11對記憶體儲存裝置10下達一般的讀取/寫入指令以存取可複寫式非揮發性記憶體模組406時,此讀取/寫入指令也可包括設定指令630。也就是說,主機10可以在存取複寫式非揮發性記憶體模組406(而非智慧卡晶片408)時進行在第二資料夾912中配置暫時檔資料夾913及其後續的操作。
在步驟S815中,記憶體控制電路單元404(或記憶體管理電路502)會根據設定指令630將儲存第一暫時檔921(1)~921(n)的起始叢集號碼連接到暫時檔資料夾913下。具體來說,記憶體控制電路單元404(或記憶體管理電路502)會根據設定指令630,在檔案系統的目錄區706中將儲存第一暫時檔921(1)~921(n)的連續叢集700(W-3)~700(W)的起始叢集號碼700(W-3)連結到暫時檔資料夾913下,如此一來,暫時檔資料夾913下就存有第一暫時檔921(1)~921(n)。由於暫時檔資料夾913是位於智慧卡應用程式410建立的第二資料夾912下,因此智慧卡應用程式410具有暫時檔資料夾913的存取權限,並可透過存取對應暫時檔資料夾913下的第一暫時檔920(1)~920(n)的邏輯單元610(D-127)~610(D)以執行對智慧卡晶片408的存取操作。
值得注意的是,在第一暫時檔921(1)~921(n)的起始叢集
號碼700(W-3)連結到暫時檔資料夾913下之後(即,暫時檔資料夾913存有第一暫時檔921(1)~921(n)之後),智慧卡應用程式410更可以傳送一個刪除指令給記憶體儲存裝置10,來指示刪除第二資料夾912下的第二暫時檔922。另外,在步驟S810中,若在第二資料夾912下可掃描到第一暫時檔921(1)~921(n),代表上述步驟S815已經被執行過,因此智慧卡應用程式410就不需要在第二資料夾912中建立第二暫時檔922,而可以直接透過存取對應暫時檔資料夾913中的第一暫時檔920(1)~920(n)的邏輯單元610(D-127)~610(D),以執行對智慧卡晶片408的存取操作。
圖10為根據本揭露的一範例實施例所繪示之儲存裝置管理方法的詳細流程圖。
請參照圖10,當智慧卡應用程式410被執行以傳送指令至智慧卡晶片408時,在步驟S1001中,智慧卡應用程式410會判斷第二資料夾912是否存有第一暫時檔921(1)~921(n)。
若第二資料夾912存有第一暫時檔921(1)~921(n)時,在步驟S1003中,智慧卡應用程式410會將含有欲傳送給智慧卡晶片408之指令的資料串與指示寫入資料至第一暫時檔921(1)~921(n)所屬之邏輯位址(即,儲存第一暫時檔921(1)~921(n)的叢集)的寫入指令傳送至記憶體儲存裝置10。
在步驟S1005中,記憶體控制電路單元404(或記憶體管理電路502)會從主機11的智慧卡應用程式410接收此寫入指令與對應此寫入指令的資料串。
在步驟S1007中,記憶體控制電路單元404(或記憶體管理電路502)會判斷此寫入指令的邏輯位址是否屬於第一暫時檔921(1)~921(n)對應的邏輯單元610(D-127)~610(D)。
若此寫入指令的邏輯位址屬於第一暫時檔921(1)~921(n)對應的邏輯單元610(D-127)~610(D)時,在步驟S1009中記憶體控制電路單元404(或記憶體管理電路502)會將對應此寫入指令之資料串中的指令傳送給智慧卡晶片408。
若此寫入指令的邏輯位址不屬於第一暫時檔921(1)~921(n)對應的邏輯單元610(D-127)~610(D)時,在步驟S1011中記憶體控制電路單元404(或記憶體管理電路502)會依據此寫入指令的邏輯位址將此寫入指令之資料串寫入至可複寫式揮發性記憶體模組406中。
若在步驟S1001中判斷第二資料夾912未存有第一暫時檔921(1)~921(n)時,在步驟S1013中,智慧卡應用程式410會在第二資料夾912中建立第二暫時檔922並且將關於儲存第二暫時檔922之邏輯位址(即,叢集)的資訊傳送給記憶體控制電路單元404(或記憶體管理電路502)。
之後,在步驟S1015中,智慧卡應用程式410會利用依據第二暫時檔922所建立的安全通道傳送指示在第二資料夾912中建立暫時檔資料夾913之設定指令630給記憶體控制電路單元404(或記憶體管理電路502)。
接著在步驟S1017中,記憶體控制電路單元404(或記憶
體管理電路502)會根據設定指令630在第二資料夾912下建立暫時檔資料夾913。
在步驟S1019中,記憶體控制電路單元404(或記憶體管理電路502)會根據設定指令630在對應檔案系統的目錄區706中將儲存第一暫時檔921(1)~921(n)的連續叢集700(W-3)~700(W)的起始叢集號碼700(W-3)連結至第二資料夾912(如圖9B所示)。
之後,在步驟S1021中,智慧卡應用程式410會傳送一個刪除指令以刪除第一資料夾911。並且之後,步驟S1003會被執行。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智慧卡應用程式410在第二資料夾912中具有存取權限,但是由於第二資料夾912中所儲存的第一暫時檔921(1)~921(n)位於檔案系統的叢集700(W-3)~700(W),而這些叢集或者是這些叢集對應到的可複寫式非揮發性記憶體406的實體抹除單元在記憶體儲存裝置10開卡時會被設定為無法刪除的狀態。因此倘若記憶體控制電路單元404(或記憶體管理電路502)接收到主機11的智慧卡應用程式410指示刪除第二資料夾912中第一暫時檔921(1)~921(n)的刪除指令時,記憶體控制電路單元404(或記憶體管理電路502)不會刪除第一暫時檔921(1)~921(n),並且傳送錯誤訊息給主機11。
圖11A到圖11C為根據本揭露的一範例實施例所繪示之在暫時檔資料夾下建立第一暫時檔時目錄區的更動的示意圖。
請參照圖11A,在該記憶體儲存裝置10被初始化開卡
時,在第一暫時檔目錄區1101中記錄的第一暫時檔921(1)~921(n)的起始叢集號碼(即,0x00036F01)會連結到根目錄區1103下,此時第一暫時檔921(1)~921(n)會儲存於根目錄900下的第一資料夾911中,其中第一資料夾911的叢集號碼為0x00000000。
在圖11B中,當記憶體控制電路單元404(或記憶體管理電路502)從主機11接收設定指令630並在第二資料夾912中配置暫時檔資料夾913之後,第一暫時檔921(1)~921(n)的起始叢集號碼(即,0x00036F01)會連結到第二資料夾目錄區1105下,此時第一暫時檔921(1)~921(n)會儲存於第二資料夾912下的暫時檔資料夾913中,其中暫時檔資料夾913的叢集號碼為0x00000006。同時,原先根目錄區1103對應第一暫時檔921(1)~921(n)起始叢集號碼的資料會被變更,並且其第一個位元組會被設定為E5,此時根目錄900下的第一資料夾911已經被刪除。
在圖11C中,儲存第一暫時檔921(1)~921(n)起始叢集號碼已經成功連結到暫時檔資料夾913下,因此主機11的智慧卡應用程式410可藉由存取第一暫時檔921(1)~921(n)的邏輯位址來存取智慧卡晶片408。
綜上所述,本揭露藉由將第一暫時檔的連續叢集的叢集號碼連結到主機可存取的第二資料夾中,使得主機存取第一暫時檔的邏輯位址時能夠正確地存取智慧卡晶片。即使主機存取比叢集大小還要大的資料時,由於第一暫時檔的叢集是連續的,因此也不會產生存取資料不正確的問題。
雖然本發明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的更動與潤飾,故本發明的保護範圍當視後附的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S1001、S1003、S1005、S1007、S1009、S1011、S1013、S1015、S1017、S1019、S1021‧‧‧儲存裝置管理方法的步驟
Claims (24)
- 一種儲存裝置管理方法,用於具有一可複寫式非揮發性記憶體模組與一智慧卡晶片的一記憶體儲存裝置,該儲存裝置管理方法包括:從該主機接收一設定指令前,在一第一資料夾中建立多個第一暫時檔,其中該些第一暫時檔被儲存至對應該記憶體儲存裝置的一檔案系統的多個連續叢集,該第一資料夾配置在該可複寫式非揮發性記憶體模組中且一主機的一作業系統無法存取該第一資料夾中的檔案;從該主機接收該設定指令,其中該設定指令指示在一第二資料夾中配置一暫時檔資料夾,該第二資料夾被配置在該可複寫式非揮發性記憶體模組中且該主機的該作業系統可存取該第二資料夾中的檔案;以及在對應該檔案系統的一目錄區中將儲存該些第一暫時檔的該些連續叢集的一叢集號碼連結至該暫時檔資料夾下。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儲存裝置管理方法,更包括:透過安裝於該主機的一智慧卡應用程式於該第二資料夾中建立一第二暫時檔,其中該第二暫時檔被儲存至該檔案系統的一叢集;以及透過該智慧卡應用程式下達寫入一資料串至一邏輯位址的一寫入指令至該記憶體儲存裝置,其中該資料串包含該設定指令且該邏輯位址是對應儲存該第二暫時檔的該叢集。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儲存裝置管理方法,其中從該主機接收該設定指令的步驟包括:依據該寫入指令指示的該邏輯位址識別包含該設定指令的該資料串,並且從該資料串中獲取該設定指令。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儲存裝置管理方法,更包括:透過該智慧卡應用程式掃瞄該第二資料夾並判斷該第二資料夾中是否存有該些第一暫時檔,其中透過安裝於該主機的該智慧卡應用程式於該第二資料夾中建立該第二暫時檔且透過該智慧卡應用程式下達寫入該資料串至該邏輯位址的該寫入指令至該記憶體儲存裝置的步驟是在該第二資料夾非存有該些第一暫時檔時被執行。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儲存裝置管理方法,更包括:在對應該檔案系統的該目錄區中將儲存該些第一暫時檔的該些連續叢集的該叢集號碼連結至該第二資料夾下之後,傳送一刪除指令以刪除該第一資料夾。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儲存裝置管理方法,其中該主機藉由傳送一讀取/寫入指令以讀取或寫入該記憶體儲存裝置,且該讀取/寫入指令包括該設定指令。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儲存裝置管理方法,更包括:倘若接收到指示刪除該些第一暫時檔的一刪除指令時,不刪除該些第一暫時檔並且傳送一錯誤訊息以回應指示刪除該些第一暫時檔的該刪除指令。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儲存裝置管理方法,更包括:在對應該檔案系統的該目錄區中將儲存該些第一暫時檔的該些連續叢集的該叢集號碼連結至該第二資料夾下之後,透過該智慧卡應用程式傳送一刪除指令以刪除該第二暫時檔。
- 一種記憶體儲存裝置,包括:一連接介面單元,用以耦接至一主機;一可複寫式非揮發性記憶體模組;一智慧卡晶片;以及一記憶體控制電路單元,耦接至該連接介面單元、可複寫式非揮發性記憶體模組及該智慧卡晶片,其中該記憶體控制電路單元在從該主機接收一設定指令前在一第一資料夾中建立多個第一暫時檔,其中該些第一暫時檔被儲存至對應該記憶體儲存裝置的一檔案系統的多個連續叢集,該第一資料夾配置在該可複寫式非揮發性記憶體模組中且該主機的一作業系統無法存取該第一資料夾中的檔案;其中該設定指令指示在一第二資料夾中配置一暫時檔資料夾,該第二資料夾被配置在該可複寫式非揮發性記憶體模組中且該主機的該作業系統可存取該第二資料夾中的檔案;以及其中該記憶體控制電路單元在對應該檔案系統的一目錄區中將儲存該些第一暫時檔的該些連續叢集的一叢集號碼連結至該暫時檔資料夾下。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的記憶體儲存裝置,其中該 記憶體控制電路單元從安裝於該主機的一智慧卡應用程式接收一寫入指令以在該第二資料夾中建立一第二暫時檔,其中該第二暫時檔被儲存至該檔案系統的一叢集,其中該記憶體控制電路單元從該智慧卡應用程式接收該寫入指令以寫入一資料串至一邏輯位址,其中該資料串包含該設定指令且該邏輯位址是對應儲存該第二暫時檔的該叢集。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的記憶體儲存裝置,其中該記憶體控制電路單元依據該寫入指令指示的該邏輯位址識別包含該設定指令的該資料串,並且從該資料串中獲取該設定指令。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的記憶體儲存裝置,其中該記憶體控制電路單元從該智慧卡應用程式接收一掃描訊號以掃瞄該第二資料夾並判斷該第二資料夾中是否存有該些第一暫時檔,其中當該第二資料夾非存有該些第一暫時檔時,該記憶體控制電路單元從安裝於該主機的該智慧卡應用程式接收該寫入指令以在該第二資料夾中建立該第二暫時檔並從該智慧卡應用程式接收該寫入指令以寫入該資料串至該邏輯位址。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的記憶體儲存裝置,其中該記憶體控制電路單元在對應該檔案系統的該目錄區中將儲存該些第一暫時檔的該些連續叢集的該叢集號碼連結至該第二資料夾下之後,從該主機接收一刪除指令以刪除該第一資料夾。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的記憶體儲存裝置,其中該主機藉由傳送一讀取/寫入指令以讀取或寫入該記憶體儲存裝置, 且該讀取/寫入指令包括該設定指令。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的記憶體儲存裝置,其中倘若該記憶體控制電路單元從該主機接收到指示刪除該些第一暫時檔的一刪除指令時,該記憶體控制電路單元不刪除該些第一暫時檔並且傳送一錯誤訊息至該主機以回應指示刪除該些第一暫時檔的該刪除指令。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的記憶體儲存裝置,其中該記憶體控制電路單元在對應該檔案系統的該目錄區中將儲存該些第一暫時檔的該些連續叢集的該叢集號碼連結至該第二資料夾下之後,從該智慧卡應用程式接收一刪除指令以刪除該第二暫時檔。
- 一種儲存裝置管理系統,包括:一主機;以及一記憶體儲存裝置,具有一可複寫式非揮發性記憶體模組與一智慧卡晶片且可分離地耦接到該主機,其中該記憶體儲存裝置在從該主機接收一設定指令前在一第一資料夾中建立多個第一暫時檔,其中該些第一暫時檔被儲存至對應該記憶體儲存裝置的一檔案系統的多個連續叢集,該第一資料夾配置在該可複寫式非揮發性記憶體模組中且該主機的一作業系統無法存取該第一資料夾中的檔案;其中該設定指令指示在一第二資料夾中配置一暫時檔資料夾,該第二資料夾被配置在該可複寫式非揮發性記憶體模組中且該主機的該作業系統可存取該第二資料夾中的檔案;以及 其中該記憶體儲存裝置在對應該檔案系統的一目錄區中將儲存該些第一暫時檔的該些連續叢集的一叢集號碼連結至該暫時檔資料夾下。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的儲存裝置管理系統,其中該記憶體儲存裝置從安裝於該主機的一智慧卡應用程式接收一寫入指令以在該第二資料夾中建立一第二暫時檔,其中該第二暫時檔被儲存至該檔案系統的一叢集,其中該記憶體儲存裝置從該智慧卡應用程式接收該寫入指令以寫入一資料串至一邏輯位址,其中該資料串包含該設定指令且該邏輯位址是對應儲存該第二暫時檔的該叢集。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所述的儲存裝置管理系統,其中該記憶體儲存裝置依據該寫入指令指示的該邏輯位址識別包含該設定指令的該資料串,並且從該資料串中獲取該設定指令。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所述的儲存裝置管理系統,其中該記憶體儲存裝置從該智慧卡應用程式接收一掃描訊號以掃瞄該第二資料夾並判斷該第二資料夾中是否存有該些第一暫時檔,其中當該第二資料夾非存有該些第一暫時檔時,該記憶體儲存裝置從安裝於該主機的該智慧卡應用程式接收該寫入指令以在該第二資料夾中建立該第二暫時檔並從該智慧卡應用程式接收該寫入指令以寫入該資料串至該邏輯位址。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的儲存裝置管理系統,其中該記憶體儲存裝置在對應該檔案系統的該目錄區中將儲存該些第 一暫時檔的該些連續叢集的該叢集號碼連結至該第二資料夾下之後,從該主機接收一刪除指令以刪除該第一資料夾。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的儲存裝置管理系統,其中該主機藉由傳送一讀取/寫入指令以讀取或寫入該記憶體儲存裝置,且該讀取/寫入指令包括該設定指令。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的儲存裝置管理系統,其中倘若該記憶體儲存裝置從該主機接收到指示刪除該些第一暫時檔的一刪除指令時,該記憶體儲存裝置不刪除該些第一暫時檔並且傳送一錯誤訊息至該主機以回應指示刪除該些第一暫時檔的該刪除指令。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所述的儲存裝置管理系統,其中該記憶體儲存裝置在對應該檔案系統的該目錄區中將儲存該些第一暫時檔的該些連續叢集的該叢集號碼連結至該第二資料夾下之後,從該智慧卡應用程式接收一刪除指令以刪除該第二暫時檔。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4109359A TWI566182B (zh) | 2015-03-24 | 2015-03-24 | 儲存裝置管理方法與系統及其記憶體儲存裝置 |
US14/723,466 US10324894B2 (en) | 2015-03-24 | 2015-05-28 | Storage device management method and system, and memory storage device thereof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4109359A TWI566182B (zh) | 2015-03-24 | 2015-03-24 | 儲存裝置管理方法與系統及其記憶體儲存裝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635190A TW201635190A (zh) | 2016-10-01 |
TWI566182B true TWI566182B (zh) | 2017-01-11 |
Family
ID=569754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4109359A TWI566182B (zh) | 2015-03-24 | 2015-03-24 | 儲存裝置管理方法與系統及其記憶體儲存裝置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0324894B2 (zh) |
TW (1) | TWI566182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8349522A (zh) * | 2023-01-13 | 2024-07-16 | 鼎捷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 基于数据流管理的数据撤回系统以及数据撤回方法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271383A (zh) * | 2007-02-13 | 2008-09-24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操作数据处理系统的系统、方法以及计算机程序产品 |
US20090193191A1 (en) * | 2008-01-24 | 2009-07-30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Write and merge methods in memory card systems for reducing the number of page copies |
TW200933367A (en) * | 2008-01-23 | 2009-08-01 | Phison Electronics Corp | Method, system and controller for transmitting and dispatching data stream |
US20110099326A1 (en) * | 2009-10-27 | 2011-04-28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Flash memory system and defragmentation method |
TW201329712A (zh) * | 2012-01-06 | 2013-07-16 | Phison Electronics Corp | 資料處理方法、記憶體控制器與記憶體儲存裝置 |
TW201423399A (zh) * | 2012-12-05 | 2014-06-16 | Phison Electronics Corp | 資料處理方法、記憶體控制器與記憶體儲存裝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7747144B2 (en) * | 2001-10-01 | 2010-06-29 | Sony Corporation |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recording medium, control |
US8959280B2 (en) * | 2008-06-18 | 2015-02-17 | Super Talent Technology, Corp. | Super-endurance solid-state drive with endurance translation layer (ETL) and diversion of temp files for reduced flash wear |
GB0815587D0 (en) * | 2008-08-27 | 2008-10-01 | Applied Neural Technologies Ltd | Computer/network security application |
-
2015
- 2015-03-24 TW TW104109359A patent/TWI566182B/zh active
- 2015-05-28 US US14/723,466 patent/US10324894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271383A (zh) * | 2007-02-13 | 2008-09-24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操作数据处理系统的系统、方法以及计算机程序产品 |
TW200933367A (en) * | 2008-01-23 | 2009-08-01 | Phison Electronics Corp | Method, system and controller for transmitting and dispatching data stream |
US20090193191A1 (en) * | 2008-01-24 | 2009-07-30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Write and merge methods in memory card systems for reducing the number of page copies |
US20110099326A1 (en) * | 2009-10-27 | 2011-04-28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Flash memory system and defragmentation method |
TW201329712A (zh) * | 2012-01-06 | 2013-07-16 | Phison Electronics Corp | 資料處理方法、記憶體控制器與記憶體儲存裝置 |
TW201423399A (zh) * | 2012-12-05 | 2014-06-16 | Phison Electronics Corp | 資料處理方法、記憶體控制器與記憶體儲存裝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160283510A1 (en) | 2016-09-29 |
TW201635190A (zh) | 2016-10-01 |
US10324894B2 (en) | 2019-06-1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479359B (zh) | 指令執行方法、記憶體控制器與記憶體儲存裝置 | |
US9043549B2 (en) | Memory storage apparatus, memory controller,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identifying data stream | |
TWI451248B (zh) | 資料保護方法、記憶體控制器與記憶體儲存裝置 | |
CN104346103B (zh) | 指令执行方法、存储器控制器与存储器储存装置 | |
US8954705B2 (en) | Memory space management method and memory controller and memory storage device and memory storage using the same | |
US9223696B2 (en) | Data storage device for holding erasure of victim block having valid page copied to merge block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the same | |
TWI454912B (zh) | 資料處理方法、記憶體控制器與記憶體儲存裝置 | |
TW201337554A (zh) | 程式化記憶胞與資料讀取方法、記憶體控制器與儲存裝置 | |
US8812756B2 (en) | Method of dispatching and transmitting data streams, memory controller and storage apparatus | |
CN103218319B (zh) | 数据保护方法、存储器控制器与存储器储存装置 | |
TWI521345B (zh) | 回應讀取方法及資料傳輸系統 | |
CN103218300B (zh) | 数据处理方法、存储器控制器与存储器储存装置 | |
CN102789430B (zh) | 存储器储存装置、其存储器控制器与存取方法 | |
TWI554881B (zh) | 資料存取方法與系統及記憶體儲存裝置 | |
TWI546667B (zh) | 智慧卡管理方法、記憶體儲存裝置及記憶體控制電路單元 | |
CN103377132B (zh) | 管理存储器空间的方法、存储器控制器与存储器储存装置 | |
TWI566182B (zh) | 儲存裝置管理方法與系統及其記憶體儲存裝置 | |
CN106155564B (zh) | 存储装置管理方法与系统及其存储器存储装置 | |
TW201913353A (zh) | 資料儲存方法、記憶體控制電路單元及記憶體儲存裝置 | |
CN109063518B (zh) | 数据存取方法与系统及存储器存储装置 | |
US12242730B2 (en) | Data arrangement method based on file system, memory storage device and memory control circuit unit | |
CN103425594B (zh) | 数据处理方法、存储器控制器与存储器存储装置 | |
CN113448488B (zh) | 数据转移方法与存储器存储装置 | |
CN106033321A (zh) | 响应读取方法及数据传输系统 | |
CN110069934A (zh) | 存储器存储系统、主机系统验证方法及存储器存储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