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TWI530610B - 使用近場通訊的門禁系統 - Google Patents

使用近場通訊的門禁系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30610B
TWI530610B TW102114379A TW102114379A TWI530610B TW I530610 B TWI530610 B TW I530610B TW 102114379 A TW102114379 A TW 102114379A TW 102114379 A TW102114379 A TW 102114379A TW I530610 B TWI530610 B TW I530610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near field
field communication
portable
access control
vali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1143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441467A (zh
Inventor
黃景忠
李啓長
黃欽毓
吳積霖
Original Assignee
堂奧創新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堂奧創新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堂奧創新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21143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530610B/zh
Priority to CN201410153385.5A priority patent/CN104123766A/zh
Priority to US14/254,580 priority patent/US20140313010A1/en
Priority to KR1020140047540A priority patent/KR101564604B1/ko
Publication of TW2014414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4414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306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30610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9/0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04L9/32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including means for verify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ty of a user of the system or for message authentication, e.g. authorization, entity authentication, data integrity or data verification, non-repudiation, key authentication or verification of credential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9/0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 G07C9/00174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 G07C9/00309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operated with bidirectional data transmission between data carrier and lock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9/0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 G07C9/00174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 G07C9/00309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operated with bidirectional data transmission between data carrier and locks
    • G07C2009/00317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operated with bidirectional data transmission between data carrier and locks keyless data carrier having only one limited data transmission range
    • G07C2009/00333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operated with bidirectional data transmission between data carrier and locks keyless data carrier having only one limited data transmission range and the lock having more than one limited data transmission range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9/0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 G07C9/00174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 G07C9/00309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operated with bidirectional data transmission between data carrier and locks
    • G07C2009/00341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operated with bidirectional data transmission between data carrier and locks keyless data carrier having more than one limited data transmission ranges
    • G07C2009/00357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operated with bidirectional data transmission between data carrier and locks keyless data carrier having more than one limited data transmission ranges and the lock having more than one limited data transmission range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9/0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 G07C9/00174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 G07C2009/00753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operated by active electrical keys
    • G07C2009/00769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operated by active electrical keys with data transmission performed by wireless means
    • G07C2009/00793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operated by active electrical keys with data transmission performed by wireless means by Hertzian wav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Time Recorders, Dirve Recorders, Access Control (AREA)
  • Storage Device Security (AREA)

Description

使用近場通訊的門禁系統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門禁系統,特別是指一種使用近場通訊(Near field communication,簡稱NFC)的門禁系統。
一種現有的門禁系統,包括多個門禁卡、設置於一建築物的一出/入口的一門禁裝置,及設置於一機房的一管理伺服器。每一門禁卡儲存有對應於其本身的一唯一識別資料。該門禁裝置儲存有多筆有效識別資料;當任一門禁卡位於該門禁裝置的一感應範圍內,該門禁裝置會讀取該任一門禁卡的該唯一識別資料,並根據該唯一識別資料及所述有效識別資料,判斷該唯一識別資料是否為有效,在該唯一識別資料為有效時,該門禁裝置係操作於一解鎖狀態。該管理伺服器用以供一管理者對該門禁裝置進行管理操作,例如,新增一筆有效識別資料至該門禁裝置,自該門禁裝置刪除一筆有效識別資料,或修改該門禁裝置的其中一筆有效識別資料。
在該現有的門禁系統中,該門禁裝置必須具有 與該管理伺服器進行遠距通訊的能力,方能完成上述管理操作。舉例來說,當該管理者欲將其中一門禁卡分配給一新進人員,以供其通行該出/入口時,該管理者必須先至該機房利用該管理伺服器輸入該其中一門禁卡的該唯一識別資料,作為欲新增的一筆有效識別資料;接著,該管理伺服器將新增的該筆有效識別資料透過網路傳送給該門禁裝置,以完成新增該筆有效識別資料至該門禁裝置之管理操作;然後,該管理者才把該其中一門禁卡交予該新進人員。
然而,由於該現有的門禁系統之該門禁裝置必須具有與該管理伺服器進行遠距通訊的能力,導致該現有的門禁系統之整體建置成本較高;再者,該門禁裝置存在著受到駭客攻擊的風險,而且,在透過網路傳送該有效識別資料的過程中,也存在著資料遭到竊取之隱憂,導致該現有的門禁系統的安全性降低。
因此,本發明之目的,即在提供一種使用近場通訊的門禁系統。
於是,本發明之門禁系統包含至少一可攜式使用者裝置、一門禁裝置,及一可攜式管理裝置。
該可攜式使用者裝置包括一近場通訊單元,及一記憶單元,該記憶單元儲存有對應於該可攜式使用者裝置的一識別資料。該門禁裝置包括一第一近場通訊單元、一電性連接至該第一近場通訊單元之第一處理單元,及一 電性連接至該第一處理單元之第一記憶單元,該第一記憶單元儲存有一第一有效用戶端資料組;當該可攜式使用者裝置被用來操作該門禁裝置時,使該可攜式使用者裝置的該近場通訊單元與該第一近場通訊單元位於一通訊範圍內,以致該門禁裝置可與該可攜式使用者裝置透過該第一近場通訊單元及該近場通訊單元彼此通訊,使該第一處理單元接收來自該可攜式使用者裝置的該識別資料,接著根據儲存於該第一記憶單元之該第一有效用戶端資料組,判斷該識別資料是否為有效,並在該識別資料為有效時,該門禁裝置係操作在一解鎖狀態。該可攜式管理裝置包括一第二近場通訊單元、一電性連接至該第二近場通訊單元之第二處理單元,及一電性連接至該第二處理單元之第二記憶單元,該第二記憶單元儲存有一第二有效用戶端資料組;當該門禁裝置的該第一近場通訊單元與該第二近場通訊單元位於一通訊範圍內,該可攜式管理裝置與該門禁裝置透過該第一、二近場通訊單元彼此通訊,使該第二處理單元及該門禁裝置之該第一處理單元兩者其中至少一者根據其接收之資料,進行該第一、二有效用戶端資料組之同步更新,以至於該第一有效用戶端資料組相同於該第二有效用戶端資料組。
本發明之另一目的,即在提供一種使用近場通訊的門禁系統。
於是,本發明之門禁系統包含一門禁裝置,及一可攜式管理裝置。
該門禁裝置包括一第一近場通訊單元、一電性連接該第一近場通訊單元之第一處理單元,及一電性連接該第一處理單元並儲存有一第一有效用戶端資料組之第一記憶單元。該可攜式管理裝置包括一第二近場通訊單元、一電性連接該第二近場通訊單元之第二處理單元,及一電性連接該第二處理單元並儲存有一第二有效用戶端資料組之第二記憶單元,該第二有效用戶端資料組與至少一可攜式使用者裝置相關聯,該可攜式使用者裝置係適用來操作該門禁裝置;當該門禁裝置的該第一近場通訊單元與該第二近場通訊單元位於一通訊範圍內,該可攜式管理裝置與該門禁裝置透過該第一、二近場通訊單元彼此通訊,使該第二處理單元及該門禁裝置之該第一處理單元兩者其中至少一者根據其接收之資料,進行該第一、二有效用戶端資料組之同步更新,以至於該第一有效用戶端資料組相同於該第二有效用戶端資料組。
1‧‧‧可攜式使用者裝置
11‧‧‧無線通訊模組
111‧‧‧近場通訊單元
112‧‧‧無線保真通訊單元
113‧‧‧藍牙通訊單元
12‧‧‧處理單元
13‧‧‧記憶單元
2‧‧‧門禁裝置
21‧‧‧第一近場通訊單元
22‧‧‧第一處理單元
23‧‧‧第一記憶單元
3‧‧‧可攜式管理裝置
31‧‧‧無線通訊模組
311‧‧‧第二近場通訊單元
312‧‧‧無線保真通訊單元
313‧‧‧藍牙通訊單元
32‧‧‧第二處理單元
33‧‧‧使用者介面
34‧‧‧第二記憶單元
4‧‧‧可攜式使用者裝置
本發明之其他的特徵及功效,將於參照圖式的實施方式中清楚地呈現,其中:圖1是一方塊圖,說明本發明使用近場通訊的門禁系統的一第一較佳實施例;及圖2是一方塊圖,說明本發明使用近場通訊的門禁系統的一第二較佳實施例。
在本發明被詳細描述之前,應當注意在以下的說明內容中,類似的元件是以相同的編號來表示。
請參閱圖1,本發明使用近場通訊的門禁系統的一第一較佳實施例包含至少一可攜式使用者裝置1、設置於一建築物(圖未示)的一出/入口(圖未示)的一門禁裝置2,及一可攜式管理裝置3。
該可攜式使用者裝置1包括一無線通訊模組11、一電性連接至該無線通訊模組11的處理單元12,及一電性連接至該處理單元12的記憶單元13。在本第一較佳實施例中,該可攜式使用者裝置1為一行動電話,其可被用來操作該門禁裝置2,該無線通訊模組11包括一近場通訊單元111、一無線保真(Wi-Fi)通訊單元112,及一藍牙(Bluetooth)通訊單元113。值得一提的是,該可攜式使用者裝置1的數量可以為一個或多個,為了簡化說明,以下係以單一可攜式使用者裝置1為例進行描述。
該門禁裝置2包括一第一近場通訊單元21、一電性連接至該第一近場通訊單元21之第一處理單元22,及一電性連接至該第一處理單元22之第一記憶單元23。其中,該第一記憶單元23儲存有一第一有效用戶端資料組,該第一有效用戶端資料組包括至少一筆有效用戶端資料,及至少一筆預先登錄用戶端資料;該筆有效用戶端資料包括一有效識別資料部分,及一對應於該有效識別資料部分的權限資料部分;該筆預先登錄用戶端資料包括一預設識別資料部分,及一對應於該預設識別資料部分的權限資料部 分。
該可攜式管理裝置3包括一無線通訊模組31、一電性連接至該無線通訊模組31之第二處理單元32、一電性連接至該第二處理單元32之使用者介面33,及一電性連接至該第二處理單元32之第二記憶單元34。其中,該第二記憶單元34儲存有一第二有效用戶端資料組,該第二有效用戶端資料組包括至少一筆有效用戶端資料,及至少一筆預先登錄用戶端資料;該筆有效用戶端資料包括一有效識別資料部分,及一對應於該有效識別資料部分的權限資料部分;該筆預先登錄用戶端資料包括一預設識別資料部分,及一對應於該預設識別資料部分的權限資料部分。在本第一較佳實施例中,該可攜式管理裝置3為一行動電話,該無線通訊模組31包括一第二近場通訊單元311、一無線保真通訊單元312,及一藍牙通訊單元313。
該可攜式管理裝置3的該使用者介面33用以供一管理者輸入資料,或顯示資料給該管理者,以供其管理該可攜式管理裝置3的該第二記憶單元34中所儲存的該第二有效用戶端資料組,及該門禁裝置2的該第一記憶單元23中所儲存的該第一有效用戶端資料組。當該門禁裝置2的該第一近場通訊單元21與該可攜式管理裝置3的該第二近場通訊單元311位於一通訊範圍內,該可攜式管理裝置3與該門禁裝置2透過該第一、二近場通訊單元21、311彼此通訊,使該可攜式管理裝置3的該第二處理單元32及該門禁裝置2之該第一處理單元22兩者其中至少一者根據其 接收之資料,進行該第一、二有效用戶端資料組之同步更新,以至於該第一有效用戶端資料組相同於該第二有效用戶端資料組。
更進一步來說,該可攜式管理裝置3的該使用者介面33可供該管理者輸入資料,以使該可攜式管理裝置3的該第二處理單元32被對應操作以進行一新增程序、一授予預先登錄(pre-registered)用戶端資料程序、一刪除程序,或一修改程序,其細節分述如下。
在利用該可攜式使用者裝置1以操作該門禁裝置2之前,該可攜式管理裝置3的該第二處理單元32需先被操作以進行該新增程序,或該授予預先登錄用戶端資料程序。
在本第一較佳實施例中,該新增程序有以下三種實施態樣:
第一種實施態樣為:該可攜式管理裝置3的該第二處理單元32接收由其使用者介面33被操作而產生的一筆有效用戶端資料,並將該筆有效用戶端資料新增至該可攜式管理裝置3的該第二記憶單元34的該第二有效用戶端資料組中;接著,使該可攜式使用者裝置1的該無線通訊模組11的該近場通訊單元111與該可攜式管理裝置3的該無線通訊模組31的該第二近場通訊單元311位於一通訊範圍內,使該可攜式使用者裝置1與該可攜式管理裝置3透過該近場通訊單元111及該第二近場通訊單元311建立一通訊連線,以將該筆有效用戶端資料的一有效識別資料 部分傳送至該可攜式使用者裝置1,使其處理單元12將該有效識別資料部分儲存於其記憶單元13,以作為對應於該可攜式使用者裝置1的一識別資料,換言之,新增至該第二有效用戶端資料組的該筆有效用戶端資料與儲存於該可攜式使用者裝置1的該記憶單元13的該識別資料相關聯;然後,使該門禁裝置2的該第一近場通訊單元21與該可攜式管理裝置3的該無線通訊模組31的該第二近場通訊單元311位於該通訊範圍內,該可攜式管理裝置3與該門禁裝置2透過該第一、二近場通訊單元21、311彼此通訊,使該門禁裝置2的該第一處理單元22接收該筆有效用戶端資料,並根據該筆有效用戶端資料同步更新該門禁裝置2的該第一記憶單元23所儲存的該第一有效用戶端資料組,以至於該第一有效用戶端資料組相同於該第二有效用戶端資料組。值得一提的是,該可攜式管理裝置3與該門禁裝置2亦可先進行第一、二有效用戶端資料組之同步更新,再由該可攜式管理裝置3將該筆有效用戶端資料的該有效識別資料部分傳送至該可攜式使用者裝置1,其操作之順序並不限於該第一種實施態樣所揭露。
其中,該可攜式使用者裝置1與該可攜式管理裝置3係透過該無線通訊模組11的該近場通訊單元111及該無線通訊模組31的該第二近場通訊單元311直接進行點對點(peer to peer)通訊以建立該通訊連線;或透過該近場通訊單元111及該第二近場通訊單元311,初始該可攜式使用者裝置1的該無線通訊模組11的該無線保真通訊單元112( 或該藍牙通訊單元113)與該可攜式管理裝置3的該無線通訊模組31的該無線保真通訊單元312(或該藍牙通訊單元313)之間的通訊,以建立該通訊連線。
第二種實施態樣為:使該可攜式使用者裝置1的該無線通訊模組11的該近場通訊單元111與該可攜式管理裝置3的該無線通訊模組31的該第二近場通訊單元311位於該通訊範圍內,使該可攜式使用者裝置1與該可攜式管理裝置3透過該近場通訊單元111及該第二近場通訊單元311建立該通訊連線,使該可攜式管理裝置3的該第二處理單元32傳送一與新增一筆有效用戶端資料相關聯之第一要求給該可攜式使用者裝置1;在該可攜式使用者裝置1接收該第一要求後,使其處理單元12將其記憶單元13內所儲存的對應於該可攜式使用者裝置1的一識別資料,傳送至該可攜式管理裝置3,以回應該第一要求;接著,使該可攜式管理裝置3的該第二處理單元32將該識別資料作為該筆有效用戶端資料的一有效識別資料部分,並將該筆有效用戶端資料新增並儲存至該第二記憶單元34以更新該第二有效用戶端資料組;更進一步來說,該筆有效用戶端資料與儲存於該可攜式使用者裝置1的該記憶單元13的該識別資料相關聯,且該筆有效用戶端資料的該有效識別資料部分係唯一地對應於該可攜式使用者裝置1之該記憶單元13中所儲存的該識別資料;然後,使該門禁裝置2的該第一近場通訊單元21與該可攜式管理裝置3的該無線通訊模組31的該第二近場通訊單元311位於該通訊範圍內,該可 攜式管理裝置3與該門禁裝置2透過該第一、二近場通訊單元21、311彼此通訊,使該門禁裝置2的該第一處理單元22接收該筆有效用戶端資料,並根據該筆有效用戶端資料同步更新該門禁裝置2的該第一記憶單元23所儲存的該第一有效用戶端資料組,以至於該第一有效用戶端資料組相同於該第二有效用戶端資料組。
第三種實施態樣為:使該門禁裝置2的該第一近場通訊單元21,與該可攜式管理裝置3的該無線通訊模組31的該第二近場通訊單元311位於該通訊範圍內,該可攜式管理裝置3與該門禁裝置2先透過該第一、二近場通訊單元21、311彼此通訊,使該可攜式管理裝置3的該第二處理單元32傳送一與新增一筆有效用戶端資料相關聯之第二要求給該門禁裝置2;在該門禁裝置2接收該第二要求後,使該可攜式使用者裝置1的該無線通訊模組11的該近場通訊單元111與該門禁裝置2的該第一近場通訊單元21位於該通訊範圍內,該門禁裝置2與該可攜式使用者裝置1透過該第一近場通訊單元21與該近場通訊單元111彼此通訊,使該門禁裝置2的該第一處理單元22接收該可攜式使用者裝置1的該記憶單元13內所儲存的對應於該可攜式使用者裝置1的一識別資料;接著,使門禁裝置2的該第一處理單元22將該識別資料作為該筆有效用戶端資料的一有效識別資料部分,並將該筆有效用戶端資料新增並儲存至該第一記憶單元23以更新該第一有效用戶端資料組;更進一步來說,該筆有效用戶端資料與儲存於該可攜式使用者 裝置1的該記憶單元13的該識別資料相關聯,且該筆有效用戶端資料的該有效識別資料部分係唯一地對應於該可攜式使用者裝置1之該記憶單元13中所儲存的該識別資料;然後,使該門禁裝置2的該第一近場通訊單元21,與該可攜式管理裝置3的該無線通訊模組31的該第二近場通訊單元311位於該通訊範圍內,該可攜式管理裝置3與該門禁裝置2透過該第一、二近場通訊單元21、311彼此通訊,使該門禁裝置2的該第一處理單元22傳送該筆有效用戶端資料,以回應該第二要求;然後,該可攜式管理裝置3的該第二處理單元32接收該筆有效用戶端資料並據以同步更新該可攜式管理裝置3的該第二記憶單元32所儲存的該第二有效用戶端資料組,以至於該第一有效用戶端資料組相同於該第二有效用戶端資料組。
在本第一較佳實施例中,該授予預先登錄用戶端資料程序係:使該可攜式使用者裝置1的該無線通訊模組11的該近場通訊單元111與該可攜式管理裝置3的該無線通訊模組31的該第二近場通訊單元311位於該通訊範圍內,使該可攜式使用者裝置1與該可攜式管理裝置3透過該近場通訊單元111及該第二近場通訊單元311建立該通訊連線,使該可攜式管理裝置3的該第二處理單元32傳送該第二有效用戶端資料組的該預先登錄用戶端資料的該預設識別資料部分,該可攜式使用者裝置1的該處理單元12接收該預設識別資料部分,並將其儲存於該記憶單元11以作為對應於該可攜式使用者裝置1的一識別資料;換言之 ,該預設識別資料部分對應於該可攜式使用者裝置1的該記憶單元13所儲存的該識別資料。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該預先登錄用戶端資料係分別預先建立於該第一、二有效用戶端資料組,當該管理者要授予一特定人員(例如,一新進人員)通行該出/入口(圖未示)的權限時,該管理人員僅需利用其可攜式管理裝置3,與該特定人員的該可攜式使用裝置1,進行該授予預先登錄用戶端資料程序即可,而不需再親至鄰近該門禁裝置2處進行相關操作。而且,同一筆預先登錄用戶端資料的該預設識別資料部分可同時授予一預設數量的多個相異特定人員的可攜式使用裝置(圖未示)。
當該可攜式使用者裝置1被用來操作該門禁裝置2時,使該可攜式使用者裝置1的該近場通訊單元111與該門禁裝置2的該第一近場通訊單元21位於該通訊範圍內,以致該門禁裝置2與該可攜式使用者裝置1透過該第一近場通訊單元21及該近場通訊單元111彼此通訊,使該門禁裝置2的該第一處理單元22接收來自該可攜式使用者裝置1的該識別資料,接著根據儲存於該門禁裝置2的該第一記憶單元23之該第一有效用戶端資料組,判斷該識別資料是否為有效,並在該識別資料為有效時,該門禁裝置2係操作在一解鎖狀態,此時,持有該可攜式使用者裝置1的一特定人員即可通行該出/入口(圖未示)。
更進一步來說,該第一處理單元22係先將該識別資料與該第一有效用戶端資料組的該有效用戶端資料的 該有效識別資料部分及該預先登錄用戶端資料的該預設識別資料部分進行比對;若比對出一筆與該識別資料一致的該有效識別資料部分(或該預設識別資料部分),則該第一處理單元22再根據與該識別資料一致者所對應的該權限資料部分,判斷該識別資料是否為有效;在本第一較佳實施例中,該權限資料部分包括一允許通行時間區段,若該可攜式使用者裝置1係於該允許通行時間區段內被用來操作該門禁裝置2,則該識別資料即為有效。值得一提的是,該有效用戶端資料及該預先登錄用戶端資料也可以分別被簡化為僅包括該有效識別資料部分及該預設識別資料部分,若比對出一筆與該識別資料一致的該有效識別資料部分(或該預設識別資料部分),則該識別資料即為有效;又或者,該第一處理單元22還可進一步地進行與該識別資料一致者相關的認證程序;並不限於本第一較佳實施例所揭露。
在本第一較佳實施例中,該刪除程序係:使該門禁裝置2的該第一近場通訊單元21與該可攜式管理裝置3的該無線通訊模組31的該第二近場通訊單元311位於該通訊範圍內,該可攜式管理裝置3與該門禁裝置2透過該第一、二近場通訊單元21、311彼此通訊,該可攜式管理裝置3的該使用者介面33被操作而使該第二處理單元32自該第二記憶單元34的該第二有效用戶端資料組中刪除一筆有效用戶端資料;然後,使該門禁裝置2的該第一處理單元22接收該第二有效用戶端資料組並據以同步更新該門禁裝置2的該第一記憶單元23所儲存的該第一有效用戶端 資料組,以至於該第一有效用戶端資料組相同於該第二有效用戶端資料組。
在本第一較佳實施例中,該修改程序係:使該門禁裝置2的該第一近場通訊單元21與該可攜式管理裝置3的該無線通訊模組31的該第二近場通訊單元311位於該通訊範圍內,該可攜式管理裝置3與該門禁裝置2透過該第一、二近場通訊單元21、311彼此通訊,該可攜式管理裝置3的該使用者介面33被操作而使該第二處理單元32修改該第二記憶單元34的該第二有效用戶端資料組的其中一筆有效用戶端資料;然後,使該門禁裝置2的該第一處理單元22接收該第二有效用戶端資料組並據以同步更新該門禁裝置2的該第一記憶單元23所儲存的該第一有效用戶端資料組,以至於該第一有效用戶端資料組相同於該第二有效用戶端資料組。
請參閱圖2,本發明使用近場通訊的門禁系統的一第二較佳實施例包含至少一可攜式使用者裝置4、類似於該第一較佳實施例的該門禁裝置2,及類似於該第一較佳實施例的該可攜式管理裝置3。
在本第二較佳實施例中,該可攜式使用者裝置4,為一電子卡,其包括類似於該第一較佳實施例的該近場通訊單元111、該處理單元12,及該記憶單元13。該第一、二較佳實施例的差異在於:該可攜式管理裝置3及該可攜式使用者裝置4僅能透過該第二近場通訊單元311及該近場通訊單元111進行通訊。
綜上所述,由於該門禁裝置2與該可攜式管理裝置3係透過該第一、二近場通訊單元21、311通訊,因此,該門禁裝置2與該可攜式管理裝置3間可以省去額外的網路建置成本;再者,由於該門禁裝置2與該可攜式管理裝置3之間的通訊可以視為一封閉之系統,所以,該門禁裝置2不易受到駭客攻擊,該門禁裝置2與該可攜式管理裝置3亦不易在交換資料的過程中遭到竊取,提升了該門禁系統的安全性;更進一步來說,利用該可攜式管理裝置3來進行該門禁裝置2之管理,也大幅提升該管理者操作上的便利性;故確實能達成本發明之目的。
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而已,當不能以此限定本發明實施之範圍,即大凡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及專利說明書內容所作之簡單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仍屬本發明專利涵蓋之範圍內。
1‧‧‧可攜式使用者裝置
11‧‧‧無線通訊模組
111‧‧‧近場通訊單元
112‧‧‧無線保真通訊單元
113‧‧‧藍牙通訊單元
12‧‧‧處理單元
13‧‧‧記憶單元
2‧‧‧門禁裝置
21‧‧‧第一近場通訊單元
22‧‧‧第一處理單元
23‧‧‧第一記憶單元
3‧‧‧可攜式管理裝置
31‧‧‧無線通訊模組
311‧‧‧第二近場通訊單元
312‧‧‧無線保真通訊單元
313‧‧‧藍牙通訊單元
32‧‧‧第二處理單元
33‧‧‧使用者介面
34‧‧‧第二記憶單元

Claims (15)

  1. 一種使用近場通訊的門禁系統,包含:至少一可攜式使用者裝置,包括一近場通訊單元,及一記憶單元,該記憶單元儲存有對應於該可攜式使用者裝置的一識別資料;一門禁裝置,包括一第一近場通訊單元、一電性連接至該第一近場通訊單元之第一處理單元,及一電性連接至該第一處理單元之第一記憶單元,該第一記憶單元儲存有一第一有效用戶端資料組,當該可攜式使用者裝置被用來操作該門禁裝置時,使該可攜式使用者裝置的該近場通訊單元與該第一近場通訊單元位於一通訊範圍內,以致該門禁裝置可與該可攜式使用者裝置透過該第一近場通訊單元及該近場通訊單元彼此通訊,使該第一處理單元接收來自該可攜式使用者裝置的該識別資料,接著根據儲存於該第一記憶單元之該第一有效用戶端資料組,判斷該識別資料是否為有效,並在該識別資料為有效時,該門禁裝置係操作在一解鎖狀態;及一可攜式管理裝置,包括一第二近場通訊單元、一電性連接至該第二近場通訊單元之第二處理單元,及一電性連接至該第二處理單元之第二記憶單元,該第二記憶單元儲存有一第二有效用戶端資料組,當該門禁裝置的該第一近場通訊單元與該第二近場通訊單元位於一通訊範圍內,該可攜式管理裝置與該門禁裝置透過該第一、二近場通訊單元彼此通訊,使該第二處理單元及該 門禁裝置之該第一處理單元兩者其中至少一者根據其接收之資料,進行該第一、二有效用戶端資料組之同步更新,以至於該第一有效用戶端資料組相同於該第二有效用戶端資料組。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使用近場通訊的門禁系統,其中該可攜式管理裝置為一行動電話。
  3. 如請求項1所述的使用近場通訊的門禁系統,其中該第二有效用戶端資料組包括一筆有效用戶端資料,其與該可攜式使用者裝置之該記憶單元所儲存的該識別資料相關聯。
  4. 如請求項3所述的使用近場通訊的門禁系統,其中該筆有效用戶端資料包括一有效識別資料部分,該有效識別資料部分唯一地對應於該可攜式使用者裝置之該記憶單元中所儲存的該識別資料。
  5. 如請求項4所述的使用近場通訊的門禁系統,其中,在利用該可攜式使用者裝置以操作該門禁裝置前,該可攜式使用者裝置與該可攜式管理裝置透過該近場通訊單元與該第二近場通訊單元建立一通訊連線,以將該識別資料傳送至該可攜式管理裝置並作為該筆有效用戶端資料的該有效識別資料部分。
  6. 如請求項1所述的使用近場通訊的門禁系統,其中該第二有效用戶端資料組包括一筆預先登錄用戶端資料,該預先登錄用戶端資料包括一預設識別資料部分,該預設識別資料部分對應於該可攜式使用者裝置之該記憶單 元中所儲存的該識別資料。
  7. 如請求項6所述的使用近場通訊的門禁系統,其中,在利用該可攜式使用者裝置以操作該門禁裝置前,該可攜式管理裝置與該可攜式使用者裝置透過該第二近場通訊單元與該近場通訊單元建立一通訊連線,以將該預先登錄用戶端資料之該預設識別資料部分傳送至該可攜式使用者裝置並作為儲存在其記憶單元中的該識別資料。
  8. 如請求項1所述的使用近場通訊的門禁系統,其中該可攜式使用者裝置為一行動電話或一電子卡。
  9. 一種使用近場通訊的門禁系統,包含:一門禁裝置,包括一第一近場通訊單元、一電性連接該第一近場通訊單元之第一處理單元,及一電性連接該第一處理單元並儲存有一第一有效用戶端資料組之第一記憶單元;及一可攜式管理裝置,包括一第二近場通訊單元、一電性連接該第二近場通訊單元之第二處理單元,及一電性連接該第二處理單元並儲存有一第二有效用戶端資料組之第二記憶單元,該第二有效用戶端資料組與至少一可攜式使用者裝置相關聯,該可攜式使用者裝置係適用來操作該門禁裝置,當該門禁裝置的該第一近場通訊單元與該第二近場通訊單元位於一通訊範圍內,該可攜式管理裝置與該門禁裝置透過該第一、二近場通訊單元彼此通訊,使該第二處理單元及該門禁裝置之該第一處 理單元兩者其中至少一者根據其接收之資料,進行該第一、二有效用戶端資料組之同步更新,以至於該第一有效用戶端資料組相同於該第二有效用戶端資料組。
  10. 如請求項9所述的使用近場通訊的門禁系統,其中該可攜式管理裝置為一行動電話。
  11. 如請求項9所述的使用近場通訊的門禁系統,該可攜式使用者裝置具有對應於其本身的識別資料,其中該第二有效用戶端資料組包括一筆有效用戶端資料,其與該可攜式使用者裝置的該識別資料相關聯。
  12. 如請求項11所述的使用近場通訊的門禁系統,其中該筆有效用戶端資料包括一有效識別資料部分,該有效識別資料部分唯一地對應於該可攜式使用者裝置的該識別資料。
  13. 如請求項12所述的使用近場通訊的門禁系統,該可攜式使用者裝置具有一近場通訊單元,其中在利用該可攜式使用者裝置以操作該門禁裝置前,該可攜式使用者裝置與該可攜式管理裝置透過該近場通訊單元與該第二近場通訊單元建立一通訊連線,以將該識別資料傳送至該可攜式管理裝置並作為該筆有效用戶端資料的該有效識別資料部分。
  14. 如請求項9所述的使用近場通訊的門禁系統,其中該第二有效用戶端資料組包括一筆預先登錄用戶端資料,該預先登錄用戶端資料包括一預設識別資料部分,該預設識別資料部分對應於該可攜式使用者裝置的該識別資 料。
  15. 如請求項14所述的使用近場通訊的門禁系統,該可攜式使用者裝置具有一近場通訊單元,其中在利用該可攜式使用者裝置以操作該門禁裝置前,該可攜式管理裝置與該可攜式使用者裝置透過該第二近場通訊單元與該近場通訊單元建立一通訊連線,以將該預先登錄用戶端資料之該預設識別資料部分傳送至該可攜式使用者裝置並作為該識別資料。
TW102114379A 2013-04-23 2013-04-23 使用近場通訊的門禁系統 TWI53061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114379A TWI530610B (zh) 2013-04-23 2013-04-23 使用近場通訊的門禁系統
CN201410153385.5A CN104123766A (zh) 2013-04-23 2014-04-16 使用近场通讯的门禁系统
US14/254,580 US20140313010A1 (en) 2013-04-23 2014-04-16 Access control system
KR1020140047540A KR101564604B1 (ko) 2013-04-23 2014-04-21 접근 제어 시스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114379A TWI530610B (zh) 2013-04-23 2013-04-23 使用近場通訊的門禁系統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41467A TW201441467A (zh) 2014-11-01
TWI530610B true TWI530610B (zh) 2016-04-21

Family

ID=517285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114379A TWI530610B (zh) 2013-04-23 2013-04-23 使用近場通訊的門禁系統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140313010A1 (zh)
KR (1) KR101564604B1 (zh)
CN (1) CN104123766A (zh)
TW (1) TWI53061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276609A1 (en) 2001-12-27 2011-11-10 Denison William 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nd Recording the Security of an Enclosure
CN104392525A (zh) * 2014-11-25 2015-03-04 贵州华尚高新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锁系统
CN105701888A (zh) * 2014-11-26 2016-06-22 深圳市鑫源通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安检系统及方法
PL3227864T3 (pl) 2014-12-02 2020-06-29 Inventio Ag Sposób zapewniania gościowi kontrolowanego dostępu do budynku
CN105069869B (zh) * 2015-07-23 2017-08-04 成都优家生活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二维码的门禁系统
CN105513186A (zh) * 2015-12-12 2016-04-20 张晓刚 带有指纹识别功能的闸机
CN105590356A (zh) * 2015-12-12 2016-05-18 沈一钫 个人信息识别控制系统
CN105513185A (zh) * 2015-12-12 2016-04-20 沈一钫 手机信号辅助定位装置
CN105678877A (zh) * 2016-01-11 2016-06-15 杭州晨鹰军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监狱门禁控制系统以及认证方法
CN105488888A (zh) * 2016-01-15 2016-04-13 宁波力芯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门禁系统
CA3020987A1 (en) 2016-04-15 2017-10-19 Mobile Tech, Inc. Gateway-based anti-theft security system and method
CN106204841A (zh) * 2016-07-07 2016-12-07 北京英贝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门禁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6447844A (zh) * 2016-08-30 2017-02-22 广东金大田家居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门禁系统
CN106530455A (zh) * 2016-10-17 2017-03-22 桐城市闲产网络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宿舍门禁系统
BR112019007529B1 (pt) 2016-10-19 2023-12-05 Dormakaba Usa Inc. Intercambiável de fechadura para uso com um dispositivo de fechadura
KR101912349B1 (ko) 2017-06-21 2018-10-26 (주)오토이노텍 출입구 종합 통제시스템
CN111094676B (zh) 2017-09-08 2022-04-08 多玛卡巴美国公司 机电锁芯
US11466473B2 (en) 2018-04-13 2022-10-11 Dormakaba Usa Inc Electro-mechanical lock core
AU2019252796B2 (en) 2018-04-13 2022-04-28 Dormakaba Usa Inc. Electro-mechanical lock core
CN113810886A (zh) 2020-05-27 2021-12-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验证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657255B2 (en) * 2005-06-23 2010-02-02 Microsoft Corporation Provisioning of wireless connectivity for devices using NFC
US8451088B2 (en) * 2006-12-18 2013-05-28 Sentrilock, Llc Electronic lock box with transponder based communications
KR100814510B1 (ko) 2007-04-17 2008-03-18 주식회사 훠엔시스 출입 관리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US20090066476A1 (en) * 2007-04-17 2009-03-12 Fonekey, Inc. Method of self-service access control for frequent guests of a housing facility
NZ586674A (en) * 2007-12-31 2013-02-22 Schlage Lock Co Method and system for remotely controlling access to an access point
US8689013B2 (en) * 2008-10-21 2014-04-01 G. Wouter Habraken Dual-interface key management
US20110165836A1 (en) * 2009-07-09 2011-07-07 Cubic Corporation Id application for nfc phone
SE534135C2 (sv) * 2009-09-17 2011-05-10 Phoniro Ab Distribution av låsåtkomstdata för elektromekaniska lås i ett åtkomstkontrollsystem
CN102103765A (zh) * 2009-12-16 2011-06-2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门禁控制与信息显示系统、方法及终端
DE102010019467A1 (de) * 2010-05-05 2011-11-10 Giesecke & Devrient Gmbh Kontaktlos arbeitendes Zugangssystem
US8929861B2 (en) * 2011-02-24 2015-01-06 Blackberry Limited Personnel access system with verification features utilizing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NFC) and related methods
CN102945574B (zh) * 2012-11-14 2015-04-08 李凯 移动设备控制锁闭系统权限的装置和方法
CN103035054B (zh) * 2012-12-29 2015-04-08 江苏中科天安智联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许可及授权功能的nfc智能汽车钥匙系统
US20140213181A1 (en) * 2013-01-29 2014-07-31 Einar Rosenberg Linking Manage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23766A (zh) 2014-10-29
TW201441467A (zh) 2014-11-01
US20140313010A1 (en) 2014-10-23
KR101564604B1 (ko) 2015-10-30
KR20140126675A (ko) 2014-10-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30610B (zh) 使用近場通訊的門禁系統
CA2738157C (en) Assignment and distribution of access credentials to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s
US9842446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lock access management using wireless signals
US9256722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of using a temporary private key between two devices
US9256723B2 (en) Security key using multi-OTP, security service apparatus, security system
US9451454B2 (en) Mobile device identification for secure device access
CN113079134B (zh) 移动终端接入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介质
KR102472362B1 (ko) 블록 체인 기반 사물 인터넷 장치 제어 시스템 및 방법
EP4465591A2 (en) Secure password sharing for wireless networks
JP5862969B2 (ja) モバイルネットワーク接続システム、及びモバイルネットワーク接続方法
JP2019028805A5 (zh)
JP2018010449A (ja) スマートロックにおけるスマートロック認証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CN105325021B (zh) 用于远程便携式无线设备认证的方法和装置
US10033721B2 (en) Credential translation
JP6065623B2 (ja) 情報管理装置、携帯端末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071109B2 (ja) 携帯端末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5937545B2 (ja) 携帯端末、サーバ装置、情報端末、および共用端末管理システム
US10432732B2 (en) Terminal device providing normal and security modes for access to online services
JP6311804B2 (ja) 端末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10460567A (zh) 一种身份鉴权方法及装置
KR20150134534A (ko) 스마트 도어락 시스템
KR20130125055A (ko) 아이피(IP)주소와 맥(Mac)주소를 사용한 네트워크 정보 제어시스템 및 방법
JP2019044517A (ja) 中継装置および電気錠
TW201824811A (zh) 具訪客身份驗證的時限門禁管理系統及其方法
KR20120008627A (ko) 무선 맥 어드레스를 이용한 고객 관리 서비스 시스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