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30215B - 減少連接模式不連續接收之功率消耗 - Google Patents
減少連接模式不連續接收之功率消耗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530215B TWI530215B TW103103825A TW103103825A TWI530215B TW I530215 B TWI530215 B TW I530215B TW 103103825 A TW103103825 A TW 103103825A TW 103103825 A TW103103825 A TW 103103825A TW I530215 B TWI530215 B TW I530215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uplink transmission
- transmission opportunitie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 communication device
- channel condition
- Prior art date
Links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0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7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7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3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102100036409 Activated CDC42 kinase 1 Human gen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252 repeti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0000001413 cellular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101000741965 Homo sapiens Inactive tyrosine-protein kinase PRAG1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5
- 102100038659 Inactive tyrosine-protein kinase PRAG1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5000012431 wafer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41000700159 Rattu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500 data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457 optim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08000024780 Urticaria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125000004122 cyclic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25—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 H04W52/022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where the received signal is a wanted signal
- H04W52/0235—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where the received signal is a wanted signal where the received signal is a power saving command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1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managed by the network, e.g. network or access point is leader and terminal is follower
- H04W52/0216—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managed by the network, e.g. network or access point is leader and terminal is follower using a pre-established activity schedule, e.g. traffic indication frame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Description
所描述實施例大體上係關於無線通信技術。更特定而言,本發明實施例係關於減少連接模式不連續接收(DRX)之功率消耗。
無線通信器件持續飛速演進,且現向使用者提供大量能力。然而,此等新能力之實施通常導致功率需求增加,其可減少器件電池壽命。因而,器件製造商及網路業者持續致力於減少功率消耗,在該情況下有可能增加電池壽命且改良使用者體驗。
已進行以減少在連接模式下之無線通信器件之功率消耗的一種嘗試為經由實施連接模式DRX,其可使器件能夠在處於連接模式時週期性地進入休眠狀態且被喚醒以監視網路活動。然而,對於從事用於時間敏感性應用程式(諸如,長期演進語音(voice over Long Term Evolution,VoLTE)工作階段)之資料傳送的無線通信器件,歸因於從事可消耗大部分(若非全部)DRX循環之重新傳輸程序,器件常常不能夠在經組態以用於連接模式DRX時進入休眠狀態。因而,在許多情況下,用於連接模式DRX之當前規範已證明在減少以連接模式操作之器件的功率消耗方面為低效的。
一些實例實施例減少連接模式DRX之功率消耗。更特定而言,
一些實例實施例提供一種無線通信器件,其經組態以在接收到對第一傳輸及/或後續重新傳輸之應答(ACK)之後減少或以其他方式限制所監視上行鏈路傳輸機會之數目。因此,例如,替代保持處於作用中狀態且根據混合自動重複請求(HARQ)程序及/或可用於上行鏈路上之其他重新傳輸程序而監視對每一上行鏈路傳輸機會之上行鏈路授予的接收,根據一些實例實施例之無線通信器件可經組態以在接收到ACK之後選擇性地監視剩餘上行鏈路傳輸機會之子集。因而,可減少經組態以用於連接模式DRX之器件花費在作用時間的持續時間,且可允許器件在DRX循環之較長部分內進入休眠狀態,因此提供器件之電力節省。
僅出於概述一些實例實施例之目的而提供此【發明內容】,以便提供對本發明之一些態樣的基本理解。因此,將瞭解,上文所描述之實例實施例僅為實例,且不應被理解為以任何方式使本發明之範疇或精神變窄。其他實施例、態樣及優點將自結合隨附圖式進行之以下【實施方式】而變得顯而易見,該等隨附圖式藉由實例來說明所描述實施例之原理。
100‧‧‧無線通信系統
102‧‧‧無線通信器件
104‧‧‧伺服基地台
200‧‧‧裝置
210‧‧‧處理電路
212‧‧‧處理器
214‧‧‧記憶體
216‧‧‧收發器
218‧‧‧選擇性監視模組
502‧‧‧時間線
504‧‧‧時間線
506‧‧‧時槽
508‧‧‧時槽
510‧‧‧剩餘上行鏈路授予應答(ACK)/否定應答(NACK)時槽
512‧‧‧剩餘上行鏈路授予應答(ACK)/否定應答(NACK)時槽
514‧‧‧剩餘上行鏈路授予應答(ACK)/否定應答(NACK)時槽
516‧‧‧時間週期
藉由結合隨附圖式進行之以下【實施方式】將容易理解本發明,在隨附圖式中,類似參考數字表示類似結構元件,且其中:圖1說明根據一些實例實施例之無線通信系統;圖2說明根據一些實例實施例之可實施於無線通信器件上的裝置之方塊圖;圖3說明根據根據一些實例實施例之用於減少連接模式DRX之功率消耗的實例方法之流程圖;圖4說明根據根據一些實例實施例之用於減少連接模式DRX之功率消耗的另一實例方法之流程圖;
圖5說明可經由應用一些實例實施例而獲得的額外休眠狀態時間之實例;圖6說明根據一些實例實施例之用於基於頻道條件而動態地選擇待監視之上行鏈路傳輸機會的實例方法之流程圖;及圖7說明根據一些實例實施例之用於選擇待監視之上行鏈路傳輸機會的實例方法之流程圖。
現將詳細參考說明於隨附圖式中之代表性實施例。應理解,以下描述並不意欲將該等實施例限於一個較佳實施例。相反,其意欲涵蓋可包括於如由附加申請專利範圍定義之所描述實施例之精神及範疇內的替代例、修改及其等效物。
無線通信器件之連接模式DRX可由伺服基地台(諸如,長期演進(LTE)網路上之演進型節點B(eNB))組態。舉例而言,在一些實施例中,伺服基地台可基於正由無線通信器件使用之應用程式之類型(例如,基於與應用程式相關聯之資料訊務特性)而組態無線通信器件之連接模式DRX組態,以便確保應用程式可需要之服務品質(QoS)。DRX組態可由一組參數定義,該等參數可包括開啟(on)持續時間計時器;drx不活動計時器;DRX循環長度組態(例如,長DRX循環抑或短DRX循環);及drx重新傳輸計時器。另外,可能需要無線通信器件在作用時間期間被喚醒,該作用時間可(例如)根據第三代合作夥伴計劃(3GPP)TS 36.321第5.7章規範來加以定義。對於LTE語音(VoLTE)應用程式或其他時間敏感性應用程式,可藉由小的drx不活動計時器、開啟持續時間計時器及Drx循環長度來組態DRX參數,以便滿足延時約束。時間敏感性應用程式之實例組態可如下:
-開啟持續時間:2或4毫秒(ms)
-drx不活動計時器:2ms或4ms
-DRX循環長度:20ms或40ms
可導致根據短DRX循環長度組態(諸如,可用於VoLTE及/或其他時間敏感性應用程式)操作之無線通信器件的喚醒時間線延長的重要影響為在可發生對未決混合自動重複請求(HARQ)重新傳輸之上行鏈路(UL)授予且對應HARQ緩衝器中存在資料時無線通信器件將處於作用時間中的要求,諸如在3GPP TS 36.321第5.4章規範中所描述。就此而言,當前3GPP TS 36.321規範強制無線通信器件將資料保持在HARQ緩衝器中,直至已發生最大(Max)數目個可能傳輸機會(最大數目個傳輸)為止。此要求暗示無線通信器件將保持在作用時間中歷時監視可能UL傳輸排程之持續時間,即使第一傳輸(或後續重新傳輸)已由網路應答(ACK)亦如此。因而,無線通信器件可在根據以下等式計算之DRX循環週期期間保持被喚醒:作用持續時間=HARQ往返時間(RTT)(例如,8ms)*傳輸之最大數目 [1]
HARQ傳輸機會之最大數目之一個典型網路組態為4。在8ms HARQ RTT情況下使用方程式[1],最大傳輸數目之組態4可導致32ms之作用持續時間。32ms之作用持續時間長於20ms之短DRX循環,且構成40ms之較長DRX循環之顯著部分。
當前規範可需要無線通信器件在接收到對傳輸之ACK之後繼續監視若干上行鏈路傳輸機會。就此而言,雖然無線通信器件可接收到ACK,但ACK可能並非網路對傳輸之接收的實際應答。舉例而言,在一些情況下,網路可傳輸可由器件錯誤解譯為ACK之否定應答(NACK)。作為由無線通信器件接收之ACK可能並非對傳輸之接收之實際應答的另一實例,存在以下例子:甚至在錯誤地接收UL傳輸之情況下,網路仍可發送ACK,以便防止重新傳輸與另一器件/共同頻道之已組態/已排程傳輸的UL衝突。因而,對ACK之接收並不保證UL
傳輸經成功接收,且無線通信器件通常經組態以甚至在接收到ACK之後仍監視上行鏈路傳輸機會是否有對重新傳輸先前傳輸之上行鏈路授予的接收。因此,監視此等額外上行鏈路傳輸機會可導致無線通信器件保持被喚醒歷時DRX循環之至少顯著部分(若並非歷時整個循環),如上文根據方程式[1]所描述。
因此,一些實例實施例提供在接收到對第一傳輸及/或後續重新傳輸之ACK之後減少或以其他方式限制所監視上行鏈路傳輸機會之數目。因而,可減少經組態以用於連接模式DRX之器件的作用時間之持續時間,且可允許器件在DRX循環之較長部分內進入休眠狀態,因此導致器件之電力節省。
一些實例實施例減少連接模式DRX之功率消耗。更特定而言,一些實例實施例提供一種無線通信器件,其經組態以在接收到對第一傳輸及/或後續重新傳輸之ACK之後減少或以其他方式限制所監視上行鏈路傳輸機會之數目。因此,例如,替代保持處於作用中狀態且根據可用於上行鏈路上之重新傳輸程序(諸如,HARQ重新傳輸程序)而監視對每一上行鏈路傳輸機會之上行鏈路授予的接收,根據一些實例實施例之無線通信器件可經組態以在接收到ACK之後選擇性地監視剩餘上行鏈路傳輸機會之子集。因而,可減少經組態以用於連接模式DRX之器件花費在作用時間的持續時間,且可允許器件在DRX循環之較長部分內進入休眠狀態,因此提供器件之電力節省。
下文參看圖1至圖7論述此等及其他實施例。然而,熟習此項技術者將易於瞭解,本文中關於此等諸圖而給出之【實施方式】僅用於解釋性目的,且不應被理解為限制性的。
圖1說明根據一些實例實施例之無線通信系統100。系統100可包括無線通信器件102,該無線通信器件102可(例如)包含蜂巢式電話(諸如,智慧型電話器件)、平板型計算器件、膝上型電腦或可經組態以
經由蜂巢式網路通信之其他計算器件。
無線通信器件102可以連接模式待接伺服蜂巢式網路之伺服基地台104。伺服基地台104可為取決於由伺服蜂巢式網路使用之無線電存取技術(RAT)之類型的任何類型之蜂巢式基地台。藉由非限制性實例,伺服基地台104可為基地台(BS)、基地收發器台(BTS)、節點B、演進型節點B(eNB)、其某一組合,及/或其他類型之蜂巢式基地台。由伺服網路使用之RAT可為可包括連接模式DRX組態之任何類型之RAT,或其等效物。藉由非限制性實例,RAT可為LTE RAT,諸如LTE、進階LTE(LTE-A)或其類似者。將瞭解,在本發明之範疇內,可包括連接模式DRX組態之其他當前或未來開發之RAT或其等效物可替代LTE。
圖2說明根據一些實例實施例之可實施於無線通信器件102上的裝置200之方塊圖。就此而言,當實施於計算器件上時,裝置200可使計算器件能夠在根據一或多項實例實施例之系統100內操作。將瞭解,在圖2中所說明且下文關於圖2所描述之組件、器件或元件可能並非強制性的,且因此在某些實施例中可省略一些組件、器件或元件。另外,一些實施例可包括除在圖2中所說明且關於圖2所描述之組件、器件或元件外的其他或不同組件、器件或元件。
在一些實例實施例中,裝置200可包括可組態以執行根據本文中所揭示之一或多項實例實施例之動作的處理電路210。就此而言,處理電路210可經組態以執行根據各種實例實施例之裝置200之一或多個功能性及/或控制該一或多個功能性之執行,且因此可提供用於執行根據各種實例實施例之無線通信器件102之功能性的構件。處理電路210可經組態以執行根據一或多項實例實施例之資料處理、應用程式執行及/或其他處理及管理服務。
在一些實施例中,裝置200或其部分或組件(諸如,處理電路210)
可包括一或多個晶片組,其可各自包括一或多個晶片。在一些情況下,處理電路210及/或裝置200之一或多個其他組件可因此經組態以將實施例實施於單一晶片或晶片組上。在裝置200之一或多個組件體現為晶片組的一些實例實施例中,當實施於計算器件上或以其他方式可操作地耦接至計算器件時,該晶片組可能夠使計算器件能夠在系統100中操作。因此,例如,裝置200之一或多個組件可提供經組態以使計算器件能夠經由一或多個蜂巢式網路操作之晶片組,諸如蜂巢式基頻晶片組。
在一些實例實施例中,處理電路210可包括處理器212,且在一些實施例(諸如,在圖2中所說明之實施例)中,處理電路210可進一步包括記憶體214。處理電路210可與收發器216及/或選擇性監視模組218通信或以其他方式控制收發器216及/或選擇性監視模組218。
可以多種形式來實施處理器212。舉例而言,處理器212可體現為各種基於硬體之處理構件,諸如微處理器、共處理器、控制器或各種其他計算或處理器件,包括積體電路,諸如ASIC(特殊應用積體電路)、FPGA(場可程式化閘陣列)、其某一組合或其類似者。儘管被說明為單一處理器,但將瞭解,處理器212可包含複數個處理器。該複數個處理器彼此可操作性地通信,且可共同地經組態以執行如本文中所描述之無線通信器件之一或多個功能性。在一些實例實施例中,處理器212可經組態以執行可儲存於記憶體214中或可以其他方式由處理器212存取之指令。因而,不管係由硬體抑或硬體與軟體之組合來組態,處理器212皆能夠在經相應組態時執行根據各種實施例之操作。
在一些實例實施例中,記憶體214可包括一或多個記憶體器件。記憶體214可包括固定及/或抽取式記憶體器件。在一些實施例中,記憶體214可提供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儲存媒體,其可儲存可由處理器212執行之電腦程式指令。就此而言,記憶體214可經組態以儲存用於使
裝置200能夠進行根據一或多項實例實施例之各種功能的資訊、資料、應用程式、指令及/或其類似者。在一些實施例中,記憶體214可經由一或多個匯流排與處理器212、收發器216或選擇性監視模組218中之一或多者通信,該一或多個匯流排用於在裝置200之組件間傳遞資訊。
裝置200可進一步包括收發器216。收發器216可使裝置200能夠將無線信號發送至一或多個蜂巢式網路及接收來自一或多個蜂巢式網路之信號。因而,收發器216可經組態以支援可由伺服基地台104實施且可實現與伺服基地台104之上行鏈路及下行鏈路通信的任何類型之RAT。
裝置200可進一步包括選擇性監視模組218。選擇性監視模組218可體現為各種構件,諸如電路、硬體、包含儲存於電腦可讀媒體(例如,記憶體214)上且由處理器件(例如,處理器212)執行之電腦可讀程式指令的電腦程式產品,或其某一組合。在一些實施例中,處理器212(或處理電路210)可包括選擇性監視模組218或以其他方式控制該選擇性監視模組218。根據一或多項實例實施例,選擇性監視模組218可經組態以在接收到對上行鏈路傳輸之ACK之後選擇性地監視上行鏈路傳輸機會,如下文關於圖3至圖7在本文中進一步描述。
在一些情況下,無線通信器件102可在連接模式下,且可接收來自伺服基地台104之連接模式DRX組態。DRX組態可指定用於DRX組態之一或多個參數。舉例而言,DRX組態可指定開啟持續時間計時器、drx不活動計時器、DRX循環長度、drx重新傳輸計時器,及/或可用以定義無線通信器件(諸如,無線通信器件102)之DRX組態的其他參數。無線通信器件102可在根據該組態之DRX循環期間將UL傳輸發送至伺服基地台104,且可實施HARQ協定及/或其他重新傳輸程序以支援重新傳輸,如可由伺服網路所請求的。
現參看圖3,圖3說明根據根據一些實例實施例之用於減少連接模式DRX之功率消耗的實例方法之流程圖。就此而言,圖3說明實例方法,在該實例方法中,可藉由限制及/或減少所監視上行鏈路重新傳輸機會之數目來減少連接模式DRX之功率消耗。根據各種實例實施例,圖3中所說明且關於圖3所描述之操作可藉由無線通信器件(諸如,無線通信器件102)來執行。處理電路210、處理器212、記憶體214、收發器216或選擇性監視模組218中之一或多者可(例如)提供用於執行圖3中所說明且關於圖3所描述之操作。
操作300可包括無線通信器件102發送UL傳輸。可在(諸如)可由伺服基地台104排程之UL傳輸時間間隔(TTI)期間發送UL傳輸。UL傳輸可為初始傳輸,或在前一傳輸嘗試不成功之情況下可為資料之重新傳輸(例如,根據重新傳輸程序)。舉例而言,若無線通信器件102回應於伺服網路對重新傳輸之請求而實施HARQ重新傳輸程序,則該傳輸可包含可維持於HARQ緩衝器中之資料之重新傳輸。操作310可包括無線通信器件102接收對操作310之傳輸的ACK。
操作320可包括無線通信器件102回應於接收到ACK而判定剩餘上行鏈路傳輸機會之子集以監視是否有上行鏈路授予。上行鏈路傳輸機會可為在其期間無線通信器件102可接收來自伺服基地台104之上行鏈路授予以重新傳輸操作300之傳輸(例如,若該傳輸未由伺服基地台104成功接收)的時槽。因此,例如,若在操作310中接收之ACK實際上為由無線通信器件102錯誤解譯之NACK,或伺服網路出於壅塞控制目的而非為了對傳輸之接收作出應答而發送NACK,則伺服基地台104可稍後將NACK及上行鏈路授予發送至無線通信器件102以用於在上行鏈路傳輸機會內重新傳輸該傳輸。
可在操作320中判定之上行鏈路傳輸機會之子集可包含範圍為自0至最大值之數目個上行鏈路傳輸機會,該最大值等於在HARQ重新
傳輸程序及/或可由無線通信器件102實施之其他重新傳輸程序中之剩餘上行鏈路傳輸機會之數目。因此,例如,若無線通信器件102實施HARQ重新傳輸程序,則上行鏈路傳輸機會之子集可包含數個上行鏈路傳輸機會,該數目可定義為:0在剩餘上行鏈路傳輸機會之子集中的上行鏈路傳輸機會之數目在未決HARQ重新傳輸程序中之剩餘上行鏈路傳輸機會之數目。
未決HARQ重新傳輸程序中之剩餘上行鏈路傳輸機會之數目(例如,可包括於剩餘上行鏈路傳輸機會之所判定子集中的可能傳輸機會之最大數目)可(例如)計算為:可能傳輸機會之最大數目(傳輸之最大數目)-1-當前傳輸編號 [2]
在以0開始連續地對重新傳輸程序中之傳輸進行編號的實施例中,「當前傳輸編號」可為與操作300之傳輸相關聯的傳輸編號。因此,例如,給定HARQ傳輸機會之最大數目為4的網路組態(如上文所描述),若操作300之傳輸為HARQ重新傳輸程序之第一HARQ傳輸,則當前傳輸編號可為0,且可使用方程式[2]將包括於所判定子集中之可能傳輸機會的最大數目計算為:4-1-0=3。
剩餘上行鏈路傳輸機會之選定子集可包含在操作300之傳輸後的0個或0個以上連續的上行鏈路傳輸機會。因此,例如,若剩餘上行鏈路傳輸機會之選定子集包含N個上行鏈路傳輸機會,則該N個上行鏈路傳輸機會可為接下來之N個上行鏈路傳輸機會,使得若在該N個上行鏈路傳輸機會後存在任何其他剩餘上行鏈路傳輸機會,則在如下文進一步描述之一些情況下,無線通信器件102可在該等其他剩餘上行鏈路傳輸機會中進入休眠狀態。
在一些實例實施例中,可在操作320中選擇待監視之靜態預組態
數目個上行鏈路傳輸機會。舉例而言,在一些實例實施例中,可組態靜態數目1。就此而言,此等實例實施例之無線通信器件102可經組態以監視經靜態組態數目個上行鏈路傳輸機會,以驗證在操作310中接收之ACK未由無線通信器件102錯誤解譯,且伺服基地台104出於排程原因而不發送ACK。
另外或替代地,在一些實例實施例中,可至少部分地基於伺服網路之一或多個頻道條件(例如,射頻頻道條件)而動態地選擇無線通信器件102可判定以監視之剩餘上行鏈路傳輸機會之子集。就此而言,此等實例實施例之無線通信器件102可經組態以在不良頻道條件下監視比在頻道條件良好情況下多的上行鏈路傳輸機會。舉例而言,若頻道條件差於臨限頻道條件,則無線通信器件102可經組態以選擇監視比在頻道條件不差於臨限頻道條件情況下大的數目個剩餘上行鏈路傳輸機會。
在一些實例實施例中,無線通信器件102可應用多個臨限頻道條件。舉例而言,存在第一臨限頻道條件及第二臨限頻道條件,其中第二臨限頻道條件表示比第一臨限頻道條件差之頻道條件。若觀測到之頻道條件滿足第一臨限頻道條件(例如,不差於第一臨限頻道條件),則無線通信器件102可(例如)選擇監視N個上行鏈路傳輸機會,其中N為0之整數。若觀測到之頻道條件未能滿足第一臨限頻道條件(例如,差於第一臨限頻道條件),但滿足第二臨限頻道條件,則無線通信器件102可(例如)選擇監視N+1個上行鏈路傳輸機會。若觀測到之頻道條件既未能滿足第一臨限頻道條件,亦未能滿足第二臨限頻道條件,則無線通信器件102可(例如)選擇監視N+2個上行鏈路傳輸機會。
作為可用以判定待監視之剩餘上行鏈路傳輸機會之子集的頻道條件之更特定實例,無線通信器件102可經組態以判定伺服基地台104
之信號品質,且使用該信號品質判定待監視之剩餘上行鏈路傳輸機會之子集。藉由非限制性實例,可用以判定待監視之剩餘上行鏈路傳輸機會之子集的信號品質可包括下行鏈路(DL)信號對干擾加雜訊比(SINR)、DL信雜比(SNR)、參考信號接收功率(RSRP)、參考信號接收品質(RSRQ)、接收信號強度指示符(RSSI)、可用功率餘量(PHR),及/或可與伺服基地台104相關聯之信號品質之其他量測。相比在良好信號品質條件下,無線通信器件102在不良信號品質條件下可(例如)在接收到ACK之後選擇監視更多上行鏈路傳輸機會。
可由無線通信器件102使用以判定待監視之剩餘上行鏈路傳輸機會之子集的頻道條件之另一實例為伺服基地台104上之負載。在一些實例實施例中,若伺服基地台104之負載條件經觀測為嚴重負載,諸如若伺服基地台104上之負載位準大於臨限負載位準,則一些實例實施例之無線通信器件102可選擇監視比在伺服基地台104經觀測為輕度負載之情況下多的上行鏈路傳輸機會。
可由無線通信器件102使用之頻道條件之額外實例為基於正在進行之重新傳輸程序(例如,正在進行之HARQ重新傳輸程序)及/或用於一或多個先前重新傳輸程序(例如,一或多個先前HARQ重新傳輸程序)的頻道條件之導出指示。舉例而言,在一些實例實施例中,無線通信器件102可考慮一或多個先前重新傳輸程序中之成功資料傳輸所需的數個(例如,最大數目、最小數目、平均數目及/或其類似者)傳輸(例如,數個HARQ傳輸)。相比需要較少傳輸之情況,在先前重新傳輸程序需要較大數目個傳輸的情況下,可認為頻道調條件較差。作為另一實例,在一些實例實施例中,無線通信器件102可考慮一或多個先前接收之ACK的所量測可靠度(諸如,一或多個先前接收之實體HARQ指示項頻道(PHICH)ACK之可靠度),及/或一或多個先前接收之NACK的所量測可靠度(諸如,一或多個先前接收之PHICH NACK之
可靠度)。就此而言,若不準確地接收及/或解譯大量先前接收之ACK/NACK(例如,多於臨限數目個先前接收之ACK/NACK及/或多於先前接收之ACK/NACK之臨限百分比),諸如若由伺服基地台104發送之ACK由無線通信器件102接收及/或解譯為NACK及/或由伺服基地台104發送之NACK由無線通信器件102接收及/或解譯為ACK,則可認為頻道條件不良,使得無線通信器件102可選擇監視比在頻道條件經觀測為良好情況下多的上行鏈路傳輸機會。
在圖6中說明且下文關於圖6描述實例方法,該方法用於至少部分地基於可由一些實例實施例之無線通信器件102使用以執行操作320的頻道條件而判定待監視之剩餘上行鏈路傳輸機會之子集。
在(諸如)在圖7中所說明且下文關於圖7在本文中進一步描述的一些實例實施例中,無線通信器件102可經組態以在頻道條件經觀測為相對良好之情況下在接收到ACK後監視靜態預組態數目(例如,1)個上行鏈路傳輸機會,但可在頻道條件經觀測為不良之情況下動態地選擇待監視之可大於靜態預組態數目之數目個上行鏈路傳輸機會。因此,在一些實施例中,操作320可包括基於頻道條件而判定選擇待監視之靜態數目個上行鏈路傳輸機會,抑或動態地選擇數個上行鏈路傳輸機會。
操作330可包括無線通信器件102監視剩餘上行鏈路傳輸機會之選定子集。在一些情況下,無線通信器件102可在監視上行鏈路傳輸機會之選定子集之後在剩餘的任何上行鏈路傳輸機會中進入休眠狀態,以便節約電力。舉例而言,若在操作330中所監視之剩餘上行鏈路傳輸機會的子集中之任一者中未接收到對在操作300中傳輸之資料之重新傳輸的上行鏈路授予,則一些實例實施例之無線通信器件102可在任何剩餘上行鏈路傳輸機會中進入休眠狀態。在一些實施例中,無線通信器件102可持續處於休眠狀態下直至DRX循環結束為止。
在一些實例實施例中,無線通信器件102可經組態以在歸因於量測間隙而發送之ACK(諸如,針對量測間隙而排程之ACK接收,如3GPP TS 36.321第5.4.2.2章中所描述)與對操作300之傳輸的真正ACK回饋之間進行辨別。就此而言,在一些實例實施例中,若接收到歸因於量測間隙而發送之ACK,則可將其忽略且在判定待監視之上行鏈路傳輸機會之數目時將不考慮該ACK。
圖4說明根據根據一些實例實施例之用於減少連接模式DRX之功率消耗的另一實例方法之流程圖。更特定而言,圖4說明圖3之方法之實施例,其中該方法可應用於在處於連接模式DRX時執行HARQ重新傳輸程序。處理電路210、處理器212、記憶體214、收發器216或選擇性監視模組218中之一或多者可(例如)提供用於執行圖4中所說明且關於圖4所描述之操作。
操作400可包含無線通信器件102針對未決HARQ重新傳輸程序而發送傳輸。就此而言,操作400可對應於操作300之實施例,在該實施例中,該傳輸為針對HARQ重新傳輸程序之傳輸(例如,在先前嘗試上未成功發送之資料之重新傳輸)。操作410可包含無線通信器件102接收對操作400之傳輸的ACK。
操作420可包含無線通信器件102回應於接收到ACK而判定未決HARQ重新傳輸程序中之剩餘上行鏈路傳輸機會之子集以監視是否有上行鏈路授予。就此而言,操作420可(例如)對應於操作320之實施例。
操作430可包含無線通信器件102監視剩餘上行鏈路傳輸機會之子集是否有上行鏈路授予。操作430可相應地對應於操作330之實施例。
在操作430中所監視之剩餘上行鏈路傳輸機會之子集中的任一者中未接收到對未決HARQ重新傳輸程序之上行鏈路授予的情況下,該
方法可進一步包含操作440。就此而言,操作440可包含無線通信器件102在監視剩餘上行鏈路傳輸機會之子集之後在未決HARQ重新傳輸程序中剩餘之任何上行鏈路傳輸機會中進入休眠狀態。
然而,若在所監視上行鏈路傳輸機會中接收到(諸如)呈NACK形式之授予或對資料之重新傳輸的顯式上行鏈路授予,則可省略操作440且無線通信器件102可執行另一HARQ重新傳輸。若針對該另一HARQ重新傳輸接收到ACK,且在未決HARQ重新傳輸程序中仍存在一或多個剩餘上行鏈路傳輸機會,則無線通信器件102可再次執行操作420至430中之一或多者。
圖5說明額外休眠狀態時間之實例,該額外休眠狀態時間可經由應用一些實例實施例來獲得以限制在以連接模式DRX操作時所監視上行鏈路傳輸機會之數目。圖5中說明兩個可能的時間線。第一者為說明先前方法之時間線502,在先前方法中,器件在接收到ACK後監視每一可能的上行鏈路傳輸機會,且在接收到ACK之後在剩餘上行鏈路傳輸機會之持續時間內保持處於作用時間中。第二者為說明一些實例實施例之實例應用的時間線504,在該等實例實施例中,在接收到ACK之後,無線通信器件102可在0個或0個以上其他上行鏈路傳輸機會中保持在作用中,且可在未被監視之任何剩餘上行鏈路傳輸機會中進入休眠狀態。
如圖5之實例中所說明,器件可在時槽506處發送上行鏈路傳輸,且可在時槽508處接收ACK。在未應用根據各種實例實施例之最佳化的時間線502中,器件將繼續監視剩餘上行鏈路授予ACK/NACK時槽510、512及514中之每一者,且將在此週期之持續時間內保持處於作用時間中。然而,根據時間線504(根據一些實例實施例),無線通信器件102可選擇性地監視可能的上行鏈路授予ACK/NACK時槽510、512及514之子集(例如,該等時槽中之0或多者),且可在未被監
視之任何時槽內進入休眠狀態。因此,器件在未應用最佳化之時間線502中的時間週期516之整個持續時間內將保持處於作用時間中,而器件可經由應用一些實例實施例而在如時間線504中所說明之時間週期516之至少一部分內進入休眠狀態,在該等實例實施例中,器件可選擇性地僅監視時槽510、512及514之子集。
圖6說明根據一些實例實施例之用於至少部分地基於頻道條件而動態地選擇待監視之上行鏈路傳輸機會的實例方法之流程圖。就此而言,圖6說明可由無線通信器件102使用以執行根據一些實例實施例之操作320及/或操作420的實例方法,在該等實例實施例中,可至少部分地基於頻道條件而動態地選擇剩餘上行鏈路傳輸機會之子集。處理電路210、處理器212、記憶體214、收發器216或選擇性監視模組218中之一或多者可(例如)提供用於執行圖6中所說明且關於圖6所描述之操作。
操作600可包含無線通信器件102判定頻道條件。該頻道條件可包括可由無線通信器件102量測、觀測及/或導出且可指示與在無線通信器件102與伺服基地台104之間的連接相關聯之頻道條件的任何頻道條件或頻道條件之任何組合。藉由非限制性實例,操作600可包含判定上文關於操作320所論述之頻道條件中之任何一或多者。
操作610可包含無線通信器件102至少部分地基於頻道條件而選擇待監視之剩餘上行鏈路傳輸機會之子集。舉例而言,無線通信器件102可經組態以在不良頻道條件下監視比在頻道條件良好情況下多的上行鏈路傳輸機會。在一些實例實施例中,操作610可包括比較所判定頻道條件與一或多個臨限頻道條件。若所判定頻道條件差於臨限頻道條件,則無線通信器件102可經組態以選擇監視比在頻道條件不差於臨限頻道條件情況下大的數目個剩餘上行鏈路傳輸機會。可根據操作610選擇之剩餘上行鏈路傳輸機會之子集可(例如)包含可在操作330
及/或操作430中監視之剩餘上行鏈路傳輸機會之子集。
圖7說明根據一些實例實施例之用於選擇待監視之上行鏈路傳輸機會的實例方法之流程圖。就此而言,圖7說明可由無線通信器件102使用以執行根據一些實例實施例之操作320及/或操作420的實例方法,在該等實例實施例中,無線通信器件102可經組態以至少部分地基於頻道條件而判定靜態地抑或動態地選擇待監視之剩餘上行鏈路傳輸機會之數目。處理電路210、處理器212、記憶體214、收發器216或選擇性監視模組218中之一或多者可(例如)提供用於執行圖7中所說明且關於圖7所描述之操作。
操作700可包含無線通信器件102判定頻道條件。該頻道條件可包括可由無線通信器件102量測、觀測及/或導出且可指示與在無線通信器件102與伺服基地台104之間的連接相關聯之頻道條件的任何頻道條件或頻道條件之任何組合。藉由非限制性實例,操作700可包含判定上文關於操作320所論述之頻道條件中之任何一或多者。
操作710可包含無線通信器件102判定頻道條件是否滿足臨限頻道條件。舉例而言,操作710可包括判定頻道條件是否差於臨限頻道條件。
若在操作710中判定頻道條件滿足臨限頻道條件(例如,若頻道條件不差於臨限頻道條件),則方法可繼續進行至操作720。操作720可包含無線通信器件102選擇待監視之靜態預組態數目個上行鏈路傳輸機會。就此而言,靜態預組態數目可為可被監視直至頻道條件差於臨限頻道條件為止的上行鏈路傳輸機會之預設數目(例如,取決於組態為0個或0個以上)。
然而,若在操作710中判定頻道條件不滿足臨限頻道條件(例如,若頻道條件差於臨限頻道條件),則方法可改為繼續進行至操作730。操作730可包含無線通信器件102至少部分地基於頻道條件而動態地選
擇待監視之數個上行鏈路傳輸機會。動態選擇之數目可大於可在操作720中選擇之靜態預組態之數目。在一些實施例中,操作730可包含應用一或多個臨限頻道條件(例如,除可在操作710中應用之臨限頻道條件外)以促進對待監視之上行鏈路傳輸機會之數目的動態選擇。就此而言,若所判定頻道條件差於臨限頻道條件,則無線通信器件102可經組態以選擇監視比在頻道條件不差於臨限頻道條件情況下大的數目個剩餘上行鏈路傳輸機會。因此,頻道條件愈差,則無線通信器件102可在操作730中選擇監視之上行鏈路傳輸機會之數目愈大。
將瞭解,藉由實例且並非藉由限制來提供本文中關於特定RAT(諸如,LTE)及/或關於特定重新傳輸程序(諸如,HARQ)所描述之實施例。就此而言,將瞭解,在使用LTE及/或HARQ之實例之上下文內描述的實施例及技術可在經適當修改後應用於其他RAT及/或其他重新傳輸程序。類似地,將瞭解,本文中關於連接模式DRX操作所描述之技術及實施例可在經適當修改後應用於使無線通信器件能夠在處於連接模式下時至少臨時進入減少功率休眠狀態的其他組態及/或技術。
可單獨地或以任何組合來使用所描述實施例之各種態樣、實施例、實施或特徵。可藉由軟體、硬體或硬體與軟體之組合來實施所描述實施例之各種態樣。所描述實施例亦可體現為一(或多個)電腦可讀媒體,其儲存包括可由一或多個計算器件執行之指令的電腦可讀程式碼。電腦可讀媒體可與可儲存此後可由電腦系統讀取之資料的任何資料儲存器件相關聯。電腦可讀媒體之實例包括唯讀記憶體、隨機存取記憶體、CD-ROM、HDD、DVD、磁帶及光學資料儲存器件。亦可將電腦可讀媒體分散於網路耦接之電腦系統上,使得以分散方式儲存及執行電腦可讀程式碼。
在以上【實施方式】中,參看隨附圖式,該等隨附圖式形成描
述之一部分且在其中藉由說明展示根據所描述實施例之特定實施例。儘管充分詳細地描述此等實施例以使熟習此項技術者能夠實踐所描述實施例,但應理解,此等實例並非限制性的;使得可使用其他實施例,且可在不脫離所描述實施例之精神及範疇的情況下作出改變。舉例而言,將瞭解,流程圖中所說明之操作之排序為非限制性的,使得可根據一些實例實施例來改變在流程圖中所說明且關於流程圖所描述之兩個或兩個以上操作之排序。作為另一實例,將瞭解,在一些實施例中,在流程圖中所說明且關於流程圖所描述之一或多個操作可為選用的且可被省略。
另外,出於解釋之目的,以上描述使用特定命名法來提供對所描述實施例之透徹理解。然而,對於熟習此項技術者將顯而易見,不需要特定細節來實踐所描述實施例。因此,出於說明及描述之目的而呈現特定實施例之以上描述。僅提供在以上描述中呈現之實施例之描述及關於該等實施例所揭示之實例,以添加上下文且輔助理解所描述實施例。該描述並不意欲為詳盡的或將所描述實施例限於所揭示之精確形式。對於一般熟習此項技術者將顯而易見,許多修改、替代應用及變化鑒於以上教示為可能的。就此而言,一般熟習此項技術者將易於瞭解,可在無此等特定細節中之一些或全部的情況下實踐所描述實施例。另外,在一些情況下,未詳細描述熟知之程序步驟以便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所描述實施例。
Claims (20)
- 一種用於減少在一長期演進(LTE)網路上以連接模式不連續接收(DRX)操作之一無線通信器件之功率消耗的方法,該方法包含該無線通信器件進行以下操作:針對一未決混合自動重複請求(HARQ)重新傳輸程序而發送一傳輸;接收對該傳輸之一應答(ACK);至少部分基於一射頻頻道條件或先前HARQ重新傳輸程序之一量測回應於接收到該ACK而選擇該未決HARQ重新傳輸程序中之剩餘上行鏈路傳輸機會之一子集以監視是否有一上行鏈路授予;監視剩餘上行鏈路傳輸機會之該子集是否有一上行鏈路授予;及在剩餘上行鏈路傳輸機會之該子集中之任一者中未接收到對該未決HARQ重新傳輸程序之一上行鏈路授予的一情況下,在監視剩餘上行鏈路傳輸機會之該子集之後在該未決HARQ重新傳輸程序中剩餘之任何上行鏈路傳輸機會中進入一休眠狀態。
-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剩餘上行鏈路傳輸機會之該子集包含具有一值的數目個上行鏈路傳輸機會,該值經定義為:0在剩餘上行鏈路傳輸機會之該子集中的上行鏈路傳輸機會之數目在該未決HARQ重新傳輸程序中之剩餘上行鏈路傳輸機會之數目。
- 如請求項1至2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選擇剩餘上行鏈路傳輸機會之該子集包含:選擇待監視之靜態預組態數目個上行鏈路傳輸機會。
- 如請求項1至2中任一項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該無線通信器件進行以下操作:判定該射頻頻道條件或先前HARQ重新傳輸程序之該量測。
- 如請求項4之方法,其中當該射頻頻道條件差於一臨限射頻頻道條件,則監視比在該射頻頻道條件不差於該臨限射頻頻道條件的情況下大的數目個上行鏈路傳輸機會。
- 如請求項4之方法,其中該射頻頻道條件包含以下各者中之一或多者:一信號對干擾加雜訊比(SINR)、一信雜比(SNR)、一參考信號接收功率(RSRP)、一參考信號接收品質(RSRQ)、一接收信號強度指示符(RSSI)、可用功率餘量(PHR),及/或一伺服基地台上之負載。
- 如請求項4之方法,其中先前HARQ重新傳輸程序之該量測包含以下各者中之一或多者:一或多個先前HARQ重新傳輸程序中之成功傳輸所需的HARQ傳輸之一數目、對一或多個先前HARQ傳輸之一或多個先前接收之ACK的一所量測可靠度,或對一或多個先前HARQ傳輸之一或多個先前接收之否定應答(NACK)的一所量測可靠度之量測。
- 如請求項1至2中任一項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該無線通信器件進行以下操作:判定該射頻頻道條件;及判定該射頻頻道條件是否滿足一臨限射頻頻道條件;其中選擇剩餘上行鏈路傳輸機會之該子集包含:在判定該射頻頻道條件滿足該臨限射頻頻道條件之一情況下,選擇待監視之靜態預組態數目個上行鏈路傳輸機會;及在判定該射頻頻道條件不滿足該臨限射頻頻道條件之一情況下,至少部分地基於該射頻頻道條件而動態地選擇待監視 之數個上行鏈路傳輸機會,其中上行鏈路傳輸機會之該動態選擇之數目大於上行鏈路傳輸機會之該靜態預組態之數目。
- 一種無線通信器件,其包含:一收發器,其經組態以將無線信號發送至一伺服網路及接收來自該伺服網路之無線信號;及處理電路,其與該至少一個收發器耦接,其中該處理電路經組態以使該無線通信器件至少進行以下操作:在該伺服網路上以連接模式不連續接收(DRX)操作;在以連接模式DRX操作時,針對一未決混合自動重複請求(HARQ)重新傳輸程序而發送一傳輸;接收對該傳輸之一應答(ACK);至少部分基於一射頻頻道條件或先前HARQ重新傳輸程序之一量測回應於接收到該ACK而選擇該未決HARQ重新傳輸程序中之剩餘上行鏈路傳輸機會之一子集以監視是否有一上行鏈路授予;監視剩餘上行鏈路傳輸機會之該子集是否有一上行鏈路授予;及在剩餘上行鏈路傳輸機會之該子集中之任一者中未接收到對該未決HARQ重新傳輸程序之一上行鏈路授予的一情況下,在監視剩餘上行鏈路傳輸機會之該子集之後在該未決HARQ重新傳輸程序中剩餘之任何上行鏈路傳輸機會中進入一休眠狀態。
- 如請求項9之無線通信器件,其中剩餘上行鏈路傳輸機會之該子集包含具有一值之數目個上行鏈路傳輸機會,該值經定義為:0在剩餘上行鏈路傳輸機會之該子集中的上行鏈路傳輸機會之數目在該未決HARQ重新傳輸程序中之剩餘上行鏈路傳輸機 會之數目。
- 如請求項9至10中任一項之無線通信器件,其中該處理電路經進一步組態以至少部分地藉由使該無線通信器件選擇待監視之靜態預組態數目個上行鏈路傳輸機會來使該無線通信器件選擇剩餘上行鏈路傳輸機會之該子集。
- 如請求項9至10中任一項之無線通信器件,其中該處理電路經進一步組態以使該無線通信器件進行以下操作:判定該射頻頻道條件或先前HARQ重新傳輸程序之該量測。
- 如請求項12之無線通信器件,其中當該射頻頻道條件差於一臨限射頻頻道條件,則監視比在該射頻頻道條件不差於該臨限射頻頻道條件的情況下大的數目個剩餘上行鏈路傳輸機會。
- 如請求項12之無線通信器件,其中該射頻頻道條件包含以下各者中之一或多者:一信號對干擾加雜訊比(SINR)、一信雜比(SNR)、一參考信號接收功率(RSRP)、一參考信號接收品質(RSRQ)、一接收信號強度指示符(RSSI)、可用功率餘量(PHR),及/或一伺服基地台上之負載。
- 如請求項12之無線通信器件,其中先前HARQ重新傳輸程序之該量測包含以下各者中之一或多者:一或多個先前HARQ重新傳輸程序中之成功傳輸所需的HARQ傳輸之一數目、對一或多個先前HARQ傳輸之一或多個先前接收之ACK的一所量測可靠度,或對一或多個先前HARQ傳輸之一或多個先前接收之否定應答(NACK)的一所量測可靠度之量測。
- 一種電腦可讀儲存媒體,其儲存電腦程式碼,該電腦程式碼在由實施於以連接模式不連續接收(DRX)操作之一無線通信器件上的一或多個處理器執行時經組態以使該無線通信器件執行一方法,該方法包含: 針對一未決混合自動重複請求(HARQ)重新傳輸程序發送一傳輸;接收對該傳輸之一應答(ACK);至少部分基於一射頻頻道條件或先前HARQ重新傳輸程序之一量測回應於接收到該ACK而選擇該未決HARQ重新傳輸程序中之剩餘上行鏈路傳輸機會之一子集以監視是否有一上行鏈路授予;監視剩餘上行鏈路傳輸機會之該子集是否有一上行鏈路授予;及在剩餘上行鏈路傳輸機會之該子集中之任一者中未接收到對該未決HARQ重新傳輸程序之一上行鏈路授予的一情況下,在監視剩餘上行鏈路傳輸機會之該子集之後在該未決HARQ重新傳輸程序中剩餘之任何上行鏈路傳輸機會中進入一休眠狀態。
- 如請求項16之電腦可讀儲存媒體,其中選擇剩餘上行鏈路傳輸機會之該子集包含選擇待監視之靜態預組態數目個上行鏈路傳輸機會。
- 如請求項16之電腦可讀儲存媒體,其中該方法進一步包含:判定該射頻頻道條件或先前HARQ重新傳輸程序之該量測。
- 如請求項16之電腦可讀儲存媒體,其中該射頻頻道條件包含以下各者中之一或多者:一信號對干擾加雜訊比(SINR)、一信雜比(SNR)、一參考信號接收功率(RSRP)、一參考信號接收品質(RSRQ)、一接收信號強度指示符(RSSI)、可用功率餘量(PHR),及/或一伺服基地台上之負載。
- 如請求項16之電腦可讀儲存媒體,其中先前HARQ重新傳輸程序之該量測包含以下各者中之一或多者:一或多個先前HARQ重新傳輸程序中之成功傳輸所需的HARQ傳輸之一數目、對一或多個 先前HARQ傳輸之一或多個先前接收之ACK的一所量測可靠度,或對一或多個先前HARQ傳輸之一或多個先前接收之否定應答(NACK)的一所量測可靠度之量測。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201361761192P | 2013-02-05 | 2013-02-05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444393A TW201444393A (zh) | 2014-11-16 |
TWI530215B true TWI530215B (zh) | 2016-04-11 |
Family
ID=512591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3103825A TWI530215B (zh) | 2013-02-05 | 2014-02-05 | 減少連接模式不連續接收之功率消耗 |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414315B2 (zh) |
EP (1) | EP2954732A4 (zh) |
JP (1) | JP6097847B2 (zh) |
KR (1) | KR101712302B1 (zh) |
CN (1) | CN104969627B (zh) |
TW (1) | TWI530215B (zh) |
WO (1) | WO2014123948A2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0200951B2 (en) * | 2014-02-20 | 2019-02-05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Low power low latency protocol for data exchange |
US10148392B2 (en) | 2015-01-27 | 2018-12-04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Group acknowledgement/negative acknowledgement and triggering GACK/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
CN106034318B (zh) * | 2015-03-16 | 2019-10-29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一种非连续接收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
CN106301697B (zh) * | 2015-06-08 | 2019-12-06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一种数据传输的重传监听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 |
CN106341897B (zh) * | 2015-07-10 | 2019-11-08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一种确定重传调度监听次数的方法及装置 |
CN106470467B (zh) * | 2015-08-14 | 2021-04-20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监听控制方法、终端、基站和系统 |
JP6646738B2 (ja) * | 2015-09-10 | 2020-02-14 |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Huawei Technologies Co.,Ltd. | データ伝送方法、端末及びranデバイス |
US10079657B2 (en) * | 2015-12-16 | 2018-09-18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Techniques for HARQ retransmission skipping |
GB2547726A (en) * | 2016-02-29 | 2017-08-30 | Nec Corp | Communication system |
EP3226456B1 (en) * | 2016-04-01 | 2020-06-03 |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 Asynchronous retransmission protocol |
EP3474581B1 (en) * | 2016-07-27 | 2021-03-31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Method and device for negotiating maximum packaging interval |
US10999800B2 (en) | 2016-12-01 | 2021-05-04 |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 Method and device for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
US10230502B2 (en) * | 2017-03-24 | 2019-03-12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buffer configuration |
CN109429241A (zh) * | 2017-08-21 | 2019-03-05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一种非连续接收的控制方法及终端 |
CN110719623B (zh) | 2018-07-11 | 2021-05-04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配置方法和设备 |
US10925007B2 (en) | 2018-11-02 | 2021-02-16 | Apple Inc. | Dynamic power reduction request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
BR112021005642A2 (pt) | 2018-11-13 | 2021-06-22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métodos realizados por um dispositivo sem fio e por um nó de rede, dispositivo sem fio, nó de rede, programa de computador, e, portador |
CN115314980A (zh) * | 2020-02-10 | 2022-11-08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非连续接收定时器管理方法及终端 |
US11856585B2 (en) * | 2020-08-06 | 2023-12-26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CSI) reporting for multicast communications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90046641A1 (en) | 2007-08-13 | 2009-02-19 |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 Long term evolution medium access control procedures |
KR20090029623A (ko) * | 2007-09-18 | 2009-03-23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시스템 정보 획득 방법 |
US8386872B2 (en) | 2008-03-10 | 2013-02-26 |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fficiently utilizing HARQ processes for semi-persistent and dynamic data transmissions |
EP2268076A4 (en) * | 2008-04-14 | 2015-02-25 | Ntt Docomo Inc | USER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
US9203564B2 (en) * | 2008-10-20 | 2015-12-01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Data transmission via a relay st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WO2010075102A1 (en) * | 2008-12-16 | 2010-07-01 |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round trip time and acknowledgement/negative acknowledgement repetition in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
CN102804903A (zh) * | 2009-06-18 | 2012-11-28 |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 应用载波聚合在不连续接收模式中操作 |
US9191179B2 (en) * | 2009-10-01 | 2015-11-17 |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 Method for reducing power consumption of terminal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multi-carrier structure |
KR101829832B1 (ko) * | 2010-03-26 | 2018-02-19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신호 송수신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
CN102082626B (zh) * | 2010-04-29 | 2013-08-14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一种下行数据接收处理的方法、系统和装置 |
US8923208B2 (en) * | 2010-08-05 | 2014-12-30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ulti-radio coexistence |
KR20120067856A (ko) | 2010-12-16 | 2012-06-26 |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 단말의 저전력 운용을 위한 무선 통신 시스템 및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의 동작 방법 |
JP2012169913A (ja) | 2011-02-15 | 2012-09-06 | Sharp Corp | 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装置、移動局装置、パワーヘッドルーム報告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
KR102073027B1 (ko) * | 2011-04-05 | 2020-02-04 |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 반송파 집적 기술을 사용하는 무선통신시스템에서 복수 개의 타임 정렬 타이머 운용 방법 및 장치 |
US9363753B2 (en) | 2011-07-19 | 2016-06-07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Sleep mode for user equipment relays |
US8755318B2 (en) * | 2012-09-05 | 2014-06-17 | Apple Inc. | Synchronizing uplink and downlink transmissions in a wireless device |
-
2014
- 2014-02-05 TW TW103103825A patent/TWI530215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14-02-05 EP EP14749485.0A patent/EP2954732A4/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14-02-05 KR KR1020157021089A patent/KR101712302B1/ko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4-02-05 JP JP2015556246A patent/JP6097847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4-02-05 CN CN201480007292.XA patent/CN104969627B/zh active Active
- 2014-02-05 US US14/173,478 patent/US9414315B2/en active Active
- 2014-02-05 WO PCT/US2014/014780 patent/WO2014123948A2/en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6097847B2 (ja) | 2017-03-15 |
CN104969627A (zh) | 2015-10-07 |
US9414315B2 (en) | 2016-08-09 |
CN104969627B (zh) | 2018-11-02 |
JP2016505233A (ja) | 2016-02-18 |
EP2954732A4 (en) | 2016-08-31 |
KR20150104152A (ko) | 2015-09-14 |
WO2014123948A3 (en) | 2014-12-18 |
KR101712302B1 (ko) | 2017-03-03 |
TW201444393A (zh) | 2014-11-16 |
EP2954732A2 (en) | 2015-12-16 |
WO2014123948A2 (en) | 2014-08-14 |
US20140219151A1 (en) | 2014-08-0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530215B (zh) | 減少連接模式不連續接收之功率消耗 | |
US11470487B2 (en) | User equipment and method thereof | |
CN107439030B (zh) | 在lte许可协助接入操作中的drx处理 | |
TWI600337B (zh) | 用於上行鏈路下行鏈路重組態的不連續接收操作 | |
US9999005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nhanced secondary cell activation and deactivation | |
TWI399115B (zh) | 改善不連續接收功能的方法及通訊裝置 | |
CN114375596A (zh) | 用于处理节电信号以提高ue的节电性能的方法和系统 | |
US20150282076A1 (en) | Wake-Up for Measurements During DRX Cycles | |
US20160112913A1 (en) | Indication of tdm extension pattern for dual connectivity | |
WO2018022863A1 (en) | Differential scheduling for real-time communication services | |
CN117440486B (zh) | 基于唤醒信号的上行链路信息 | |
WO2020220322A1 (en) | Timer control in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 |
US9750033B2 (en) | Mobile station, base st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transmission control method, and reception control method | |
US20210392521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beam failure recovery executed by user equipment | |
CN113677020B (zh) | 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 |
US9451548B2 (en) | Method, wireless device computer program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use with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 |
WO2022205388A1 (zh) | 边链路资源的选择方法及装置 | |
US20230300749A1 (en) |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handling drx operation in a wireless network | |
WO2025008044A1 (en) | Ue-autonomous cdrx iat control | |
CN119483868A (zh) | Csi-rs传输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MM4A |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