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16255B - Bed rest and foot drop mechanism - Google Patents
Bed rest and foot drop mechanism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516255B TWI516255B TW100134128A TW100134128A TWI516255B TW I516255 B TWI516255 B TW I516255B TW 100134128 A TW100134128 A TW 100134128A TW 100134128 A TW100134128 A TW 100134128A TW I516255 B TWI516255 B TW I516255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foot
- link
- bed
- frame
- pivotally attached
- Prior art date
Links
Landscapes
- Invalid Beds And Related Equipment (AREA)
Description
本發明,是關於臥床裝置。
以往以來,為了使利用者(被照護者)容易上下於臥床裝置、或是使照護者易於進行照護,吾人周知具有用以使臥床裝置整體昇降的昇降機構、或是背部昇起機構、足部降下機構等之各種動作機構的臥床裝置。
此種的臥床裝置中,於各機構,是利用電動致動器等來作為驅動裝置,藉由利用電動致動器的功能,使背部昇起機構藉由頂舉背底板部來進行背部昇起、足部降下機構藉由下降足底板部來進行足部降下的動作(例如,請參照專利文獻1)。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0-279454號公報
在此,考慮到可藉由利用臥床裝置的背部昇起機構及足部降下機構,以使臥床裝置成為如椅子般之形狀下使用的狀態。亦即,使用背部昇起機構使背底板昇起,使用足部降下機構使足底板下降,藉此使利用者從仰臥狀態成為
座起狀態。
此情形時,對於足底板部,若是直接使用足部降下機構來下降時,就會產生:造成足底板部干涉(撞到)地板的問題。因此,必須使足底板部收縮,不過此時就必須要有用以進行足部降下的驅動裝置(例如,電動致動器)、以及用以使足底板部收縮的驅動裝置,因而會造成製造成本的增加、或是裝置整體的重量變重的問題。
特別是,近年,臥床裝置不僅在醫院或設施中使用,例如來自於家庭照護用之普及,在一般家庭被利用的機會也逐漸增多。在如此之情形下,為了使裝置小型化與輕量化,有必要減少零件數量。
有鑑於上述之課題,本發明,係在於以1個驅動裝置來實現足部降下動作、以及足底板部的收縮動作,藉此提供低成本且重量輕的臥床裝置等為目的。
為了解決上述之課題,本發明之臥床裝置,其底板部設有能夠分別進行傾斜動作之至少包含膝底板部以及足底板部,且該足底板部設有能夠於第1足框部上移動的第2足框部,如此所構成之臥床裝置,係具備有:臥床框架部、連桿機構、以及驅動裝置,該臥床框架部,係用以支承膝底板部;該連桿機構,係為了使上述足底板部傾斜動作,而具有:上端為軸樞安裝於膝底板部下部而下端為軸樞安裝於
第2連桿的第1連桿、及上端為軸樞安裝於第2足框部而下端為軸樞安裝於第1連桿的第2連桿、以及上端為軸樞安裝於第1足框部而下端為軸樞安裝於第2連桿的上端與下端之間的第3連桿;該驅動裝置,係用以驅動上述連桿機構,而使上端軸樞安裝於臥床框架,使下端能夠旋動地軸樞安裝於上述第1連桿。
又,在本發明之臥床裝置中,上述第3連桿,其下端為軸樞安裝於第2連桿的下端近旁。
本發明之足部降下機構,具備有:足底板部、連桿機構、以及驅動裝置,該足底板部,係設有能夠於第1足框部上移動的第2足框部;該連桿機構,係為了使上述足底板部傾斜動作,而具有:上端為軸樞安裝於裝置本體而下端為軸樞安裝於第2連桿的第1連桿、及上端為軸樞安裝於第2足框部而下端為軸樞安裝於第1連桿的第2連桿、以及上端為軸樞安裝於第1足框部而下端為軸樞安裝於第2連桿的上端與下端之間的第3連桿;該驅動裝置,係用以使上述連桿機構動作,而使上端軸樞安裝於裝置本體,使下端能夠旋動地軸樞安裝於上述第1連桿。
根據本發明,係具備有:臥床框架部、連桿機構、以及驅動裝置,該臥床框架部,係用以支承膝底板部;該連桿機構,係為了使上述足底板部傾斜動作,而具有:上端為軸樞安裝於膝底板部下部而下端為軸樞安裝於第2連桿的第1連桿、及上端為軸樞安裝於第2足框部而下端為軸樞安裝於第1連桿的第2連桿、以及上端為軸樞安裝於第1足框部而下端為軸樞安裝於第2連桿的上端與下端之間的第3連桿;該驅動裝置,係用以驅動上述連桿機構,而使上端軸樞安裝於臥床框架,使下端能夠旋動地軸樞安裝於上述第1連桿。
因此,藉由驅動裝置進行驅動,使經由第1連桿所連結的第2連桿作用,藉由第2足框部進行移動而使足底板部進行收縮的動作。並且,經由第1連桿、第2連桿而使第3連桿作用,並藉由第1足框部旋動,來配合足底板部之足部降下狀態而能夠實現上述目的。
以下,參照圖面說明用以實施本發明的最佳形態。
首先,對於本實施形態之臥床裝置1的整體構成,以第1~3圖來說明。第1圖,是臥床裝置1的立體圖,第2圖是臥床裝置1的正面圖,第3圖是臥床裝置1的底面圖。在此,以臥床裝置之利用者在臥床上仰臥時的頭側作為
H方向、腳側作為L方向進行以下說明。
臥床裝置1,係藉由台車4上的頭側及腳側的兩個昇降連桿機構6而能夠升降地支撐臥床框架3。臥床框架3,是將寬度方向的複數個框架構件設置在長邊方向的框架構件之間而構成。
又,於臥床框架3,配置有底板2。底板2,是從頭側至腳側依序分成:背底板22、腰底板24、膝底板26、足底板28而配置。
背底板22,是以腰底板24側為中心,能夠旋動地設置於臥床框架3。膝底板26,是以腰底板24側為中心,能夠旋動地設置於臥床框架3。又,腰底板24是被固定著,而膝底板26是被設置成能夠上下移動。又,足底板28,是以膝底板26側為中心能夠旋動。又,通常在底板2之上於載置有床墊。
又,足底板28,是由足框部28a、以及足框部28b所構成。在足框部28a的上面,可移動地連結足框部28b。亦即,藉由使足框部28b在足框部28a之上移動,使足底板28伸縮,而能夠改變足底板28的長度。
又,在台車4的角隅部附近,配置有車輪5,可以使台車4(臥床裝置1)朝任意方向移動。
又,作為側部護欄7,是使位在背底板22之左右兩側的側部護欄7a、位在臥床框架3之左右兩側的側部護欄7b,沿著長度方向設置。在此,側部護欄7,是分別呈矩形(大致矩形)的形狀,並能夠折疊地收納於底板下方。
又,分別於頭側設有頭板8,於腳側設有腳板9。
臥床裝置1,係因應可動部設有複數台電動致動器來作為驅動裝置。例如,在本實施形態的臥床裝置1中,設置有電動致動器31、32、33、34、35、36。
例如,藉由電動致動器31使背底板22動作(所謂背部昇起動作),藉由電動致動器32及33而可以進行臥床裝置1的昇降動作。又,藉由電動致動器34使膝底板26動作,藉由電動致動器35使足底板28動作,藉由電動致動器36而可以使腳板9(腳板承受部90)移動。
又,具備有收納用以控制各電動致動器控制之控制器的控制箱40。於控制箱40內的控制器,係藉由依據從外部所輸入的操作指示來控制各電動致動器,將臥床裝置1予以變形。
接著,對於在本實施形態之臥床裝置1中的足部降下機構,以圖面來說明。第4圖是足部降下機構之部分的斷面圖,足底板28為水平狀態,亦即是顯示足部降下角度為0度之情形時的圖面。又,第5圖是將足底板28降下後的狀態,亦即是顯示足部降下角度大致30度的狀態,第6圖是用以說明足部降下機構的背面立體圖。又,第7圖是將足底板28更予以降下的狀態,足部降下角度大致為60度的狀態。
在此,足底板28,與臥床裝置1(膝底板26),是藉
由連桿機構而能夠傾斜動作地構成。作為在本實施形態中之連桿機構者,主要是由連桿102、連桿104、連桿106所構成,除此之外並包含複數個連桿、輔助連桿及旋轉軸等。
連桿102,係於足底板28之寬度方向的左右側構成一對,並且其上端以支點202為中心而軸樞於膝底板26的下部,其下端為夾介輔助連桿122、旋轉軸302而能夠旋動地連結於連桿104。具體上,連桿102與輔助連桿122是以支點204為中心地被軸樞,且輔助連桿122是被固定於旋轉軸302。
旋轉軸302,於支點206處,是被跨架在一對連桿104之間,並與連桿104連結著。
又,連桿102,是夾介輔助連桿120、旋轉軸300而與電動致動器35的下端連結著。具體上,旋轉軸300是被跨架在:位在比連桿102之中央更接近腳側(下側)之位置的支點216處,並中途固定接連輔助連桿120。而且,電動致動器35(活塞桿35a)的下端以支點204為中心而軸樞於輔助連桿120。
連桿104,係於足底板28之寬度方向的左右側構成一對,其上端以支點210為中心能夠旋動地軸樞於足框部28b的下部。又,其下端為夾介輔助連桿122、旋轉軸302而與連桿102連結。
又,連桿106的下端,係以位在連桿104之支點206近旁的支點208為中心進行軸樞。該連桿106的上端,係
以支點212為中心能夠旋動地軸樞於足框部28a的下部。又,支點208,是設置在支點206與支點210之間。
足框部28b,是能夠移動地設置在足框部28a之上,並能夠移動於前後方向(第4圖之箭頭P1方向)。藉此,可使足底板28的長度改變。又,足框部28a,是以支點214為中心地與膝底板26軸樞連結。
旋轉軸300,於支點216處,垂直地跨架於一對連桿102,並於中途固定接連有輔助連桿120。於該輔助連桿120的端部,是以支點218為中心而使電動致動器35的活塞桿35a能夠旋動地進行軸樞。
又,電動致動器35的上端,係夾介輔助連桿124、旋轉軸304而能夠旋動地設置於床框架3。具體上,旋轉軸304,於支點222處,垂直地跨架於床框架3,並於其中途固定接連有輔助連桿124。而且,於輔助連桿124的端部,能夠旋動地軸樞有電動致動器35的基部。
在此,由於電動致動器35為周知之物件,故其詳細說明予以省略之,概略而言,為內藏有馬達,藉由該馬達的正逆旋轉,使活塞桿35a從缸內前進、或退後。又,電動致動器35,是藉由控制箱40所控制。由利用者經由操作部輸入操作信號,來使該操作信號被輸入於控制箱40。然後,作為控制信號被輸入於電動致動器35,並藉由馬達動作使活塞桿進行前進(伸出)或是後退(縮入)移動。藉此,執行臥床之足部降下或是足部昇起動作。
如此地,將用以使活塞桿35a前進或是後退的馬達一體地構成於驅動側,並於驅動側的端部,形成有操作孔,該操作孔,係用以對停電時操作用之手搖柄的操作軸的端部進行嵌合,而能夠旋轉操作活塞桿。
接著,對於腳板驅動機構之動作進行說明。例如,是從第4圖所示之狀態,由利用者經由操作部等來輸入腳板之移動動作的操作。當如此進行時,電動致動器35進行驅動,使活塞桿35a後退。
利用活塞桿35a後退,使活塞桿35a成為將足底板28朝向臥床裝置中心方向拉近之狀態。亦即,足底板28會以支點214及支點202為中心而朝順時鐘方向旋動。
具體上,若使用第5圖來說明時,首先當活塞桿35a後退縮入(朝向箭頭P2方向移動)時,連桿102及連桿106便連動而朝順時鐘方向旋動(朝向箭頭P3方向旋動)。藉此,使足底板28(足框部28a)亦朝順時鐘方向旋動(朝向箭頭P3方向旋動)。
又,再者,由於連桿104是連結於足框部28b,足框部28b,便以重疊於足框部28a之方式進行滑動移動(朝向箭頭P4方向移動)。藉此,配合足底板28下降,並藉由足框部28b之移動而變化足底板28的長度。
亦即,在藉由使用連桿機構,進行足部降下動作之情形時,與足底板28下降動作之同時,足底板會收縮。又,相反地進行足部上昇動作時,由於成為與上述所說明相反的動作,故在足底板28上昇之同時,會使足底板延伸。
如此地,依據上所述的實施形態,以往,必須要有用以使足底板之進行足部降下的驅動裝置(例如,電動致動器),以及用以使足底板收縮之驅動裝置的2個驅動裝置。不過,依據本實施形態,藉由使用1個驅動裝置以及連桿機構,可以實現進行足部降下且同時能夠進行足底板收縮的足部降下機構。又,即使相反地進行足部上昇之情形時,也是只要1個電動致動器,就可以能夠使足底板進行足部上昇之同時,將足底板予以伸張出來。
藉此,能夠減少零件數目,而能夠提供更低成本的臥床裝置等。並且,由於使驅動裝置的數量得以減少,所以能夠提供輕量的臥床裝置。
以上,參照圖面詳加敘述了本發明的實施形態,但其具體性的構成並非僅限於該等實施形態,只要是沒有脫離本發明之實質之範圍內的設計等皆包含於申請專利範圍中。
又,於上所述之實施形態中,雖然說明了將足部降下機構使用於臥床裝置,不過也可以適用在例如椅子等之裝置,當然可以達到同樣的效果。於此情形時,雖將通常之狀態預設為足部降下的狀態(電動致動器之活塞桿為退縮的狀態),但可以因應需要設為足部上昇動作(使電動致動器之活塞桿前伸)。
又,於上所述之實施形態中,雖然說明了使用電動致動器來作為驅動裝置之一例,但只要是具備有同樣的功能和效果的裝置即使是其他裝置亦可以使用,例如由內藏感測器的空壓缸、油壓缸、或是電動馬達等所構成者亦可。
1...臥床裝置
2...底板
22...背底板
24...腰底板
26...膝底板
28...足底板
28a、28b...足框部
3...臥床框架(部)
4...台車
5...車輪
6...昇降連桿機構
7、7a、7b...側部護欄
8...頭板
9...腳板
31、32、33、34、35、36...電動致動器
35a...活塞桿
40...控制箱
102、104、106...連桿
120、122、124...輔助連桿
202、204、206、208、210、212、214、216、218、220、222...支點
300、302、304...旋轉軸
第1圖是在第1實施形態中之臥床裝置的立體圖。
第2圖是在第1實施形態中之臥床裝置的正面圖。
第3圖是在第1實施形態中之臥床裝置的底面圖。
第4圖是在第1實施形態中之臥床裝置,其足部降下機構部分的斷面圖。
第5圖是在第1實施形態中之臥床裝置,其足部降下機構部分的斷面圖。
第6圖是在第1實施形態中之臥床裝置,其足部降下機構部分的立體圖。
第7圖是在第1實施形態中之臥床裝置,其足部降下機構部分的斷面圖。
7b...側部護欄
9...腳板
26...膝底板
28a、28b...足框部
35...電動致動器
35a...活塞桿
102、104、106...連桿
120、122、124...輔助連桿
202、204、206、208、210、212、214、216、218、220、222...支點
P2...活塞桿的後退縮入方向
P3...(活塞桿後退縮入時)足底板的旋動方向
P4...(活塞桿後退縮入時)足框部的滑移方向
Claims (3)
- 一種臥床裝置,其底板部設有能夠分別進行傾斜動作之至少包含膝底板部以及足底板部,且該足底板部設有能夠於第1足框部上移動的第2足框部,如此所構成之臥床裝置,其特徵為係具備有:臥床框架、連桿機構、以及驅動裝置,該臥床框架,係用以支承膝底板部;該連桿機構,係為了使上述足底板部傾斜動作,而具有:上端為軸樞安裝於膝底板部下部而下端為軸樞安裝於第2連桿的第1連桿、及上端為軸樞安裝於第2足框部而下端為軸樞安裝於第1連桿的第2連桿、以及上端為軸樞安裝於第1足框部而下端為軸樞安裝於第2連桿的上端與下端之間的第3連桿;該驅動裝置,係為了驅動上述連桿機構,而使上端軸樞安裝於臥床框架,使下端能夠旋動地軸樞安裝於上述第1連桿。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臥床裝置,其中,上述第3連桿,其下端為軸樞安裝於第2連桿的下端近旁。
- 一種足部降下機構,係如下所述而構成之臥床裝置的足部降下機構,該臥床裝置在底板部設有能夠分別進行傾斜動作之至少包含被臥床框架支承的膝底板部以及足底板部,且該足底板部設有能夠於第1足框部上移動的第2足框部,其特徵為係具備有:足底板部、連桿機構、以及驅動裝置, 該足底板部,係設有能夠於第1足框部上移動的第2足框部;該連桿機構,係為了使上述足底板部傾斜動作,而具有:上端為軸樞安裝於足底板部下部而下端為軸樞安裝於第2連桿的第1連桿、及上端為軸樞安裝於第2足框部而下端為軸樞安裝於第1連桿的第2連桿、以及上端為軸樞安裝於第1足框部而下端為軸樞安裝於第2連桿的上端與下端之間的第3連桿;該驅動裝置,係為了使上述連桿機構動作,而使上端軸樞安裝於臥床框架,使下端能夠旋動地軸樞安裝於上述第1連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0233676A JP5524801B2 (ja) | 2010-10-18 | 2010-10-18 | ベッド装置及び足下げ機構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228652A TW201228652A (en) | 2012-07-16 |
TWI516255B true TWI516255B (zh) | 2016-01-11 |
Family
ID=462580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0134128A TWI516255B (zh) | 2010-10-18 | 2011-09-22 | Bed rest and foot drop mechanism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5524801B2 (zh) |
CN (1) | CN102551972B (zh) |
TW (1) | TWI516255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658120B2 (ja) * | 2011-10-04 | 2015-01-21 | パラマウントベッド株式会社 | ベッド装置 |
JP6797576B2 (ja) * | 2015-07-08 | 2020-12-09 | パラマウントベッド株式会社 | 電動ベッド |
JP6711707B2 (ja) * | 2016-06-24 | 2020-06-17 | パラマウントベッド株式会社 | 寝台構成部材および寝台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659294B2 (ja) * | 1986-11-20 | 1994-08-10 | 株式会社モリタ東京製作所 | 歯科治療椅子 |
JPH071143Y2 (ja) * | 1989-11-27 | 1995-01-18 | 富士重工業株式会社 | 採血用座席 |
US5479666A (en) * | 1994-01-25 | 1996-01-02 | Hill-Rom Company, Inc. | Foot egress chair bed |
EP0997127A3 (en) * | 1998-10-30 | 2001-01-17 | Murata Kikai Kabushiki Kaisha | Multifunctional bed |
CN2580938Y (zh) * | 2002-09-27 | 2003-10-22 | 林晓生 | 液压双行程医疗床 |
JP2006109873A (ja) * | 2004-10-12 | 2006-04-27 | Iura Co Ltd | 背上げ可能なベッドの安全機構 |
JP2006109871A (ja) * | 2004-10-12 | 2006-04-27 | Iura Co Ltd | 背上げ可能なベッドにおける組立構造 |
CN2746901Y (zh) * | 2004-11-18 | 2005-12-21 | 林美森 | 多功能病床 |
JP5258172B2 (ja) * | 2005-12-19 | 2013-08-07 | スズキ株式会社 | 電動リクライニングシート |
-
2010
- 2010-10-18 JP JP2010233676A patent/JP5524801B2/ja active Active
-
2011
- 2011-09-22 TW TW100134128A patent/TWI516255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11-10-18 CN CN201110316082.7A patent/CN102551972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228652A (en) | 2012-07-16 |
CN102551972A (zh) | 2012-07-11 |
JP2012085738A (ja) | 2012-05-10 |
CN102551972B (zh) | 2015-12-16 |
JP5524801B2 (ja) | 2014-06-1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6230344B1 (en) | Adjustable bed | |
GB2549378A (en) | Lift assembly for patient support apparatus | |
TWI536935B (zh) | Bed device | |
US11160705B2 (en) | Adjustable patient support apparatus for assisted egress and ingress | |
EP2777671B1 (en) | Patient table | |
JP7171868B2 (ja) | ベッド装置 | |
CN107847381B (zh) | 电动床 | |
TWI516255B (zh) | Bed rest and foot drop mechanism | |
TWI549669B (zh) | Bed rest | |
JP5584568B2 (ja) | ベッド装置及びベッド装置の背上げ機構 | |
WO2017006928A1 (ja) | 電動ベッド | |
JP2004129932A (ja) | 什器等の昇降装置 | |
JP5267235B2 (ja) | 昇降機構を備えた電動ベッド | |
JP6491988B2 (ja) | 寝台装置 | |
JP4187204B2 (ja) | 姿勢制御式電動車椅子 | |
CN110013398A (zh) | 一种升降床 | |
JP4261306B2 (ja) | 折畳式車椅子の昇降装置 | |
JP2553154Y2 (ja) | 床部昇降機構を備えた寝台 | |
TW201402102A (zh) | 整合坐、躺、站、升之電動輪椅 | |
JP6691249B2 (ja) | 寝台装置 | |
DK2716270T3 (en) | Bed and use of a bed | |
JPH03128008A (ja) | ベッドに於ける床板の昇降機構 | |
JPH11113977A (ja) | ベッドにおける背上げ・脚上げ連動機構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MM4A |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