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TWI498876B - 具有省電機制的源極驅動裝置及其所應用的平面顯示器 - Google Patents

具有省電機制的源極驅動裝置及其所應用的平面顯示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98876B
TWI498876B TW101137768A TW101137768A TWI498876B TW I498876 B TWI498876 B TW I498876B TW 101137768 A TW101137768 A TW 101137768A TW 101137768 A TW101137768 A TW 101137768A TW I498876 B TWI498876 B TW I498876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witch
coupled
data line
turned
flying capacito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1377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415448A (zh
Inventor
Yang Cheng Cheng
Chien Chun Huang
Original Assignee
Oris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ris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Oris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TW10113776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498876B/zh
Priority to US13/957,443 priority patent/US9230499B2/en
Publication of TW2014154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4154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988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98876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6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using liquid crystals
    • G09G3/3611Control of matrices with row and column drivers
    • G09G3/3696Generation of voltages supplied to electrode driver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6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using liquid crystals
    • G09G3/3611Control of matrices with row and column drivers
    • G09G3/3614Control of polarity reversal in general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6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using liquid crystals
    • G09G3/3611Control of matrices with row and column drivers
    • G09G3/3685Details of drivers for data electrodes
    • G09G3/3688Details of drivers for data electrodes suitable for active matrices only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30/00Aspects of power supply; Aspects of display protection and defect management
    • G09G2330/02Details of power systems and of start or stop of display operation
    • G09G2330/021Power management, e.g. power saving
    • G09G2330/023Power management, e.g. power saving using energy recovery or conserv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ontrol (AREA)

Description

具有省電機制的源極驅動裝置及其所應用的平面顯 示器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平面顯示技術,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具有省電機制的源極驅動裝置及其所應用的平面顯示器。
近年來,隨著半導體科技蓬勃發展,攜帶型電子產品及平面顯示器產品也隨之興起。而在眾多平面顯示器的類型當中,液晶顯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基於其低電壓操作、無輻射線散射、重量輕以及體積小等優點,隨即已成為各顯示器產品之主流。
在實務上,為了要防止液晶顯示面板內各畫素的液晶分子產生劣化,可以採取極性點反轉(dot inversion)、極性行反轉(column inversion)、極性列反轉(row inversion)或極性畫面反轉(frame inversion)的驅動方式來驅動液晶顯示面板。
以顯示品質較佳的極性點反轉之驅動方式而言,由於液晶顯示面板中任兩相鄰畫素的驅動極性相反,故而用以驅動液晶顯示面板內各資料線的源極驅動裝置(source driving apparatus)就必須進行多次極性反轉(polarity inversion)。基此,在源極驅動裝置不具任何省電機制的條件下,源極驅動裝置整體會產生可觀的消耗功率(power consumption)。
有鑒於此,為改善先前技術所述及的問題,本發明之一示範性實施例提供一種具有省電機制的源極驅動裝置,其至少包括:輸出緩衝級與省電線路。其中,輸出緩衝級具有一正輸出通道與一負輸出通道以分別耦接至顯示面板的一第一資料線與一第二資料線,且輸出緩衝級操作在一正電源與一負電源下。省電線路耦接於輸出緩衝級與顯示面板之間。省電線路會於輸出緩衝級透過所述正、負輸出通道以驅動所述第一、第二資料線之前,收集來自各資料線之等效負載電容的電荷;以及於輸出緩衝級透過所述正、負輸出通道以驅動所述第一、第二資料線的期間,反應於所收集的電荷而對所述正電源與所述負電源其中之一進行充電。
於本發明之一示範性實施例中,輸出緩衝級至少包括:第一緩衝器與第二緩衝器。其中,第一緩衝器對應至所述正輸出通道且操作在所述正電源與一接地電位。第二緩衝器對應至所述負輸出通道且操作在所述負電源與所述接地電位。
於本發明之一示範性實施例中,所提之源極驅動裝置可以更包括:通道交換線路,其耦接於輸出緩衝級與省電線路之間,用以交替改變所述正、負輸出通道與所述第一、第二資料線間的連接(關係)。其中,所述第一資料線可以透過通道交換線路而耦接至所述正、負輸出通道之其中 之一;另外,所述第二資料線可以透過通道交換線路而耦接至所述正、負輸出通道之其中之另一。
於本發明之一示範性實施例中,在省電線路具備有對所述正電源與所述負電源之其一進行充電的能力的條件下,省電線路可以包括:第一至第八開關以及飛跨電容。其中,第一開關的第一端耦接所述第一資料線。飛跨電容的第一端耦接第一開關的第二端。第二開關的第一端耦接飛跨電容的第二端,而第二開關的第二端則耦接至所述第二資料線。第三開關的第一端耦接所述第一資料線,而第三開關的第二端則耦接至所述接地電位。第四開關的第一端耦接所述第二資料線,而第四開關的第二端則耦接至所述接地電位。第五開關的第一端耦接飛跨電容的第一端,而第五開關的第二端則耦接至所述正電源。第六開關的第一端耦接飛跨電容的第一端,而第六開關的第二端則耦接至所述接地電位。第七開關的第一端耦接飛跨電容的第二端,而第七開關的第二端則耦接至所述接地電位。第八開關的第一端耦接飛跨電容的第二端,而第八開關的第二端則耦接至所述負電源。
於本發明之一示範性實施例中,在省電線路具備有對所述正電源與所述負電源之其一進行充電的能力的條件下,於輸出緩衝級透過所述正、負輸出通道以驅動所述第一、第二資料線之前,當第一與第二開關導通且第三至第八開關關閉時,飛跨電容會收集所述第一、第二資料線之等效負載電容的部分電荷,其中飛跨電容兩端的壓差大於 所述正電源的絕對值或者是大於所述負電源的絕對值。當第三與第四開關導通且第一、第二以及第五至第八開關關閉時,殘留於所述第一、第二資料線之等效負載電容的電荷會被全部釋放至地。當所述正電源欲被進行充電時,第五與第七開關會導通,而第一至第四開關以及第六與第八開關會關閉。當所述負電源欲被進行充電時,第六與第八開關會導通,而第一至第五開關與第七開關會關閉。
於本發明之一示範性實施例中,在省電線路(僅)具備有對所述負電源進行充電的能力的條件下,省電線路可以包括:第一至第六開關以及飛跨電容。其中,第一開關的第一端耦接所述第一資料線。飛跨電容的第一端耦接第一開關的第二端。第二開關的第一端耦接飛跨電容的第二端,而第二開關的第二端則耦接至所述接地電位。第三開關的第一端耦接所述第一資料線,而第三開關的第二端則耦接至所述接地電位。第四開關的第一端耦接所述第二資料線,而第四開關的第二端則耦接至所述接地電位。第五開關的第一端耦接飛跨電容的第一端,而第五開關的第二端則耦接至所述第二資料線。第六開關的第一端耦接飛跨電容的第二端,而第六開關的第二端則耦接至所述負電源。
於本發明之一示範性實施例中,在省電線路(僅)具備有對所述負電源進行充電的能力的條件下,於輸出緩衝級透過所述正、負輸出通道以驅動所述第一、第二資料線之前,當第一與第二開關導通且第三至第六開關關閉時,飛跨電容會收集所述第一資料線之等效負載電容的部分電 荷,其中飛跨電容兩端的壓差為所述負電源之絕對值的一半。當第三與第四開關導通且第一、第二以及第五與第六開關關閉時,殘留於所述第一、第二資料線之等效負載電容的電荷會被全部釋放至地。當所述負電源欲被進行充電時,第五與第六開關會導通,而第一至第四開關會關閉。
於本發明之一示範性實施例中,在省電線路(僅)具備有對所述正電源進行充電的能力的條件下,省電線路可以包括:第一至第六開關以及飛跨電容。第一開關的第一端耦接所述第二資料線。飛跨電容的第一端耦接第一開關的第二端。第二開關的第一端耦接飛跨電容的第二端,而第二開關的第二端則耦接至所述接地電位。第三開關的第一端耦接所述第一資料線,而第三開關的第二端則耦接至所述接地電位。第四開關的第一端耦接所述第二資料線,而第四開關的第二端則耦接至所述接地電位。第五開關的第一端耦接飛跨電容的第一端,而第五開關的第二端則耦接至所述第一資料線。第六開關的第一端耦接飛跨電容的第二端,而第六開關的第二端則耦接至所述正電源。
發明之一示範性實施例中,在省電線路(僅)具備有對所述正電源進行充電的能力的條件下,於輸出緩衝級透過所述正、負輸出通道以驅動所述第一、第二資料線之前,當第一與第二開關導通且第三至第六開關關閉時,飛跨電容會收集所述第二資料線之等效負載電容的部分電荷,其中飛跨電容兩端的壓差為所述正電源之絕對值的一半。當第三與第四開關導通且第一、第二以及第五與第六開關關 閉時,殘留於所述第一、第二資料線之等效負載電容的電荷會被全部釋放至地。當所述正電源欲被進行充電時,第五與第六開關會導通,而第一至第四開關會關閉。
本發明之另一示範性實施例提供一種平面顯示器,其包括:顯示面板以及前述所提用以驅動顯示面板內之所述第一、第二資料線的源極驅動裝置。
於本發明之一示範性實施例中,顯示面板可以更包括多條掃描線。基此,所提之平面顯示器可以更包括:閘極驅動裝置與時序控制器。其中,閘極驅動裝置用以序列驅動所述多條掃描線;另外,時序控制器耦接源極驅動裝置與閘極驅動裝置,用以控制源極驅動裝置與閘極驅動裝置的運作。
基於上述,於本發明中,在驅動顯示面板的各資料線之前,可以先透過省電線路內的飛跨電容收集來自各資料線之等效負載電容的電荷,接著再將各資料線之等效負載電容的殘餘電荷釋放至地。另一方面,在驅動顯示面板之各資料線的期間,可以利用所收集的電荷以對輸出緩衝級的正、負雙電源之其一進行(過)充電。如此一來,基於將所收集之電荷以對輸出緩衝級的正、負雙電源之其一進行(過)充電的行為/方式,可以使得源極驅動裝置具有省電的機制。
現將詳細參考本發明之示範性實施例,在附圖中說明 所述示範性實施例之實例。另外,凡可能之處,在圖式及實施方式中使用相同標號的元件/構件代表相同或類似部分。
圖1繪示為本發明一示範性實施例之平面顯示器(flat panel display)10的系統方塊圖。請參閱圖1,平面顯示器10例如可以為液晶顯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但並不限制於此。基此,平面顯示器10可以包括:(液晶)顯示面板(display panel)101、源極驅動裝置(source driving apparatus)103、閘極驅動裝置(gate driving apparatus)105、時序控制器(timing controller,T-con)107,以及背光模組(backlight module)109。
於本示範性實施例中,顯示面板101具有多條垂直設置的資料線(data lines)DL、多條水平設置的掃描線(scan lines)SL,以及多個以矩陣方式排列(M N)的畫素(pixels)P。於此值得解釋的是,由於(液晶)顯示面板101本身並不具有自發光的特性,因此背光模組109則必須供應(液晶)顯示面板101所需的(背)光源(backlight source)。其中,背光模組109可以為冷陰極管(cold cathode fluorescent lamp,CCFL)背光模組或者為發光二極體(light emitting diode,LED)背光模組。
時序控制器107耦接源極驅動裝置103與閘極驅動裝置105,用以控制源極驅動裝置103與閘極驅動裝置105的整體運作。換言之,閘極驅動裝置105受控於時序控制器107,序列地產生掃描訊號(scan signal)以逐一驅動(液 晶)顯示面板101內的所有掃描線SL,亦即,逐一開啟顯示面板101內的所有列畫素;另外,源極驅動裝置103受控於時序控制器107,用以提供/產生相應的資料電壓(data voltage)給被閘極驅動裝置105所開啟的列畫素。
簡言之,在時序控制器107的控制下,源極驅動裝置103會協同於閘極驅動裝置105所序列產生的掃描訊號而完成對顯示面板101內所有畫素P的資料寫入(data-writing)。如此一來,再加上背光模組109所供應的(背)光源,則(液晶)顯示面板101就會顯示影像畫面。
於本示範性實施例中,源極驅動裝置103可以反應於時序控制器107的控制而以極性點反轉、極性行反轉、極性列反轉或極性畫面反轉的驅動方式來驅動顯示面板101內的所有畫素P,藉以防止(液晶)顯示面板101內各畫素P的液晶分子產生劣化。在此條件下,源極驅動裝置103可以為使用到正負壓結構搭配直流共用電壓(DC Vcom)的任一類型源極驅動器/晶片(source driver/chip)。
於此,為便於說明源極驅動裝置103的運作方式,圖2繪示為圖1之源極驅動裝置103對應至(液晶)顯示面板101內之兩相鄰的奇偶資料線DL_odd與DL_even的示意圖,亦即第i條與第i+1條資料線,其中,i為奇數正整數。
另外,圖3繪示為圖2之源極驅動裝置103的實施示意圖。請合併參閱圖1~圖3,源極驅動裝置103包括:資 料電壓產生主體(data signal generation main body)201、操作在正、負雙電源(PAVDD,NAVDD)下的輸出緩衝級(output buffer stage)203、通道交換線路(channel interchanging circuit)203,以及省電線路(power-saving circuit)205。
於本示範性實施例中,資料電壓產生主體201反應於時序控制器107的控制而產生各別對應至資料線DL_odd與DL_even的正、負資料電壓V+、V-。其中,資料電壓產生主體201可以由未繪示出的移位暫存器(shift register)、資料暫存器(data register)、準位移位器(level shifter)以及數位類比轉換器(digital-to-analog converter,ADC)所組成,但並不限制於此。
更進一步說明,所謂的「正資料電壓V+」為大於(液晶)顯示面板101之直流共用電壓(DC Vcom)的某一資料/灰階(gray level)電壓,以及,所謂的「負資料電壓V-」為小於(液晶)顯示面板101之直流共用電壓的某一資料/灰階電壓。
輸出緩衝級203耦接資料電壓產生主體201,其具有正輸出通道(positive output channel)OUT+與負輸出通道(negative output channel)OUT-。更清楚來說,輸出緩衝級203包括:緩衝器(buffer)Buf1與Buf2。其中,緩衝器Buf1操作在正電源PAVDD與接地電位(ground potential,即零電位)GND下,且對應至正輸出通道OUT+,以及,緩衝器Buf2操作在負電源NAVDD與接地 電位GND下,且對應至負輸出通道OUT-。
通道交換線路205耦接於輸出緩衝級203與省電線路207之間,基於極性反轉的緣故/需求而交替改變輸出通道OUT+、OUT-與資料線DL_odd、DL_even間的連接關係。換言之,資料線DL_odd可以透過通道交換線路205而耦接至輸出通道OUT+、OUT-之其一;另外,資料線DL_even可以透過通道交換線路205而耦接至輸出通道OUT+、OUT-之另一。
更清楚來說,通道交換線路205可以包括開關SW1~SW6。其中,開關SW1的第一端耦接緩衝器Buf1的輸出(即,輸出通道OUT+)。開關SW2的第一端耦接開關SW1的第二端,以及開關SW2的第二端則耦接至資料線DL_odd。開關SW3的第一端耦接緩衝器Buf2的輸出(即,輸出通道OUT-)。開關SW4的第一端耦接開關SW3的第二端,以及開關SW4的第二端則耦接至資料線DL_even。開關SW5的第一端耦接開關SW1的第二端,以及開關SW5的第二端則耦接至資料線DL_even。開關SW6的第一端耦接開關SW3的第二端,以及開關SW6的第二端則耦接至資料線DL_odd。
省電線路207經由通道交換線路205而耦接於輸出緩衝級203與顯示面板101之間。當輸出緩衝級203透過輸出通道OUT+、OUT-以驅動資料線DL_odd、DL_even之前,省電線路207會收集來自資料線DL_odd、DL_even之等效負載電容CDL_odd 、CDL_even 的電荷(charges);以 及於輸出緩衝級203透過輸出通道OUT+、OUT-以驅動資料線DL_odd、DL_even的期間,省電線路207會反應於所收集的電荷以對正、負雙電源PAVDD、NAVDD的其中之一進行(過)充電。
更進一步說明,省電線路207可以具備有對正、負雙電源PAVDD、NAVDD之其一進行(過)充電的能力,且其包括:開關SW7~SW14以及飛跨電容(flying capacitor)CF。其中,開關SW7的第一端耦接資料線DL_odd。飛跨電容CF的第一端耦接開關SW7的第二端。開關SW8的第一端耦接飛跨電容CF的第二端,而開關SW8的第二端則耦接至資料線DL_even。開關SW9的第一端耦接資料線DL_odd,以及開關SW9的第二端則耦接至接地電位GND。開關SW10的第一端耦接資料線DL_even,以及開關SW10的第二端則耦接至接地電位GND。
開關SW11的第一端耦接飛跨電容CF的第一端,以及開關SW11的第二端則耦接至正電源PAVDD。開關SW12的第一端耦接飛跨電容CF的第一端,而開關SW12的第二端則耦接至接地電位GND。開關SW13的第一端耦接飛跨電容CF的第二端,以及開關SW13的第二端則耦接至接地電位GND。開關SW14的第一端耦接飛跨電容CF的第二端,而開關SW14的第二端則耦接至負電源NAVDD。
基於上述,於初始時,正輸出通道OUT+對應至資料線DL_odd且負輸出通道OUT-對應至資料線DL_even,故 而反應於時序控制器107的控制,資料電壓產生主體201會各別產生相對於(液晶)顯示面板101之直流共用電壓(DC Vcom)的正資料電壓V+與負資料電壓V-給資料線DL_odd、DL_even。在此條件下,開關SW1~SW4會導通,而其餘的開關SW5~SW14會關閉。
另一方面,在源極驅動裝置103欲進行極性反轉之行為的條件下,反應於時序控制器107的控制,僅有開關SW7、SW8會導通,而其餘的開關SW1~SW6、SW9~SW14會關閉。如此一來,飛跨電容CF即會收集先前儲存在資料線DL_odd之等效負載電容CDL_odd 的部分正電荷以及先前儲存在資料線DL_even之等效負載電容CDL_even 的部分負電荷。此時,在本示範性實施例中,假設飛跨電容CF兩端的壓差(voltage difference)大於正電源PAVDD的絕對值(即,| PAVDD |)或者是大於負電源NAVDD的絕對值(即,| NAVDD |)。
於飛跨電容CF收集來自資料線DL_odd、DL_even之等效負載電容CDL_odd 、CDL_even 的電荷後,反應於時序控制器107的控制,僅有開關SW9、SW10會導通,而其餘的開關SW1~SW8、SW11~SW14會關閉。如此一來,殘留於各資料線DL_odd、DL_even之等效負載電容CDL_odd 、CDL_even 的電荷即會被全部釋放至地(即,接地電位GND)。亦即,此時各資料線DL_odd、DL_even皆對應至零電位(0V)。
於各資料線DL_odd、DL_even之等效負載電容 CDL_odd 、CDL_even 的殘餘電荷都被釋放至地後,則源極驅動裝置103將進行極性反轉的行為。在此條件下,假設此時欲對正電源PAVDD進行(過)充電的話,則反應於時序控制器107的控制,資料電壓產生主體201會各別產生相對於(液晶)顯示面板101之直流共用電壓(DC Vcom)的另一正資料電壓V+與另一負資料電壓V-給資料線DL_even、DL_odd。基此,開關SW1、SW3、SW5、SW6、SW11、SW13會導通,而其餘的開關SW2、SW4、SW7~SW10、SW12、SW14會關閉。此時,基於飛跨電容CF所引發的電容耦合效應(capacitance coupling effect),先前儲存在飛跨電容CF的電荷會對正電源PAVDD進行(過)充電(即,高於原先正電源PAVDD的準位)。基於上述,基於將所收集之電荷以對正電源PAVDD進行(過)充電的行為/方式,可以使得源極驅動裝置103具有省電的機制。
另一方面,於各資料線DL_odd、DL_even之等效負載電容CDL_odd 、CDL_even 的殘餘電荷都被釋放至地後,則源極驅動裝置103將進行極性反轉的行為。在此條件下,假設此時欲對負電源NAVDD進行(過)充電的話,則反應於時序控制器107的控制,資料電壓產生主體201會各別產生相對於(液晶)顯示面板101之直流共用電壓(DC Vcom)的另一正資料電壓V+與另一負資料電壓V-給資料線DL_even、DL_odd。基此,開關SW1、SW3、SW5、SW6、SW12、SW14會導通,而其餘的開關SW2、SW4、 SW7~SW11、SW13會關閉。此時,基於飛跨電容CF所引發的電容耦合效應,先前儲存在飛跨電容CF的電荷會對負電源NAVDD進行(過)充電(即,低於原先負電源NAVDD的準位)。基於上述,基於將所收集之電荷以對負電源NAVDD進行(過)充電的行為/方式,可以使得源極驅動裝置103具有省電的機制。
另一方面,圖4繪示為圖2之源極驅動裝置103的另一實施示意圖。請合併參閱圖3與圖4,圖3與圖4所示之實施態樣的差異僅在於:圖4所示之省電線路207a(僅)可以具備有對負電源NAVDD進行(過)充電的能力。在此條件下,圖4所示之省電線路207包括開關SW7~SW12以及飛跨電容CF。
如圖4所示,開關SW7的第一端耦接資料線DL_odd。飛跨電容CF的第一端耦接開關SW7的第二端。開關SW8的第一端耦接飛跨電容CF的第二端,以及開關SW8的第二端則耦接至接地電位GND。開關SW9的第一端耦接資料線DL_odd,以及開關SW9的第二端則耦接至接地電位GND。開關SW10的第一端耦接資料線DL_even,以及開關SW10的第二端則耦接至接地電位GND。開關SW11的第一端耦接飛跨電容CF的第一端,以及開關SW11的第二端則耦接至資料線DL_even。開關SW12的第一端耦接飛跨電容CF的第二端,以及開關SW12的第二端則耦接至負電源NAVDD。
於圖4所示的實施態樣下,在正輸出通道OUT+對應 至資料線DL_even且負輸出通道OUT-對應至資料線DL_odd的初始條件下,反應於時序控制器107的控制,資料電壓產生主體201會各別產生相對於顯示面板101之直流共用電壓(DC Vcom)的正資料電壓V+與負資料電壓V-予資料線DL_even、DL_odd。在此條件下,開關SW1、SW3、SW5、SW6會導通,而其餘的開關SW2、SW4、SW7~SW12會關閉。
另一方面,在源極驅動裝置103欲進行極性反轉之行為的條件下,反應於時序控制器107的控制,僅有開關SW7、SW8會導通,而其餘的開關SW1~SW6、SW9~SW12會關閉。如此一來,飛跨電容CF即會收集先前儲存在資料線DL_odd之等效負載電容CDL_odd 的部分負電荷。此時,在本示範性實施例中,假設飛跨電容CF兩端的壓差為負電源NAVDD之絕對值的一半(即,1/2 | NAVDD |)。
於飛跨電容CF收集來自資料線DL_odd之等效負載電容CDL_odd 的電荷後,反應於時序控制器107的控制,僅有開關SW9、SW10會導通,而其餘的開關SW1~SW8、SW11~SW14會關閉。如此一來,殘留於各資料線DL_odd、DL_even之等效負載電容CDL_odd 、CDL_even 的電荷即會被全部釋放至地(即,接地電位GND)。
於各資料線DL_odd、DL_even之等效負載電容CDL_odd 、CDL_even 的殘餘電荷都被釋放至地後,則源極驅動裝置103將進行極性反轉的行為。在此條件下,反應於時 序控制器107的控制,資料電壓產生主體201會各別產生相對於(液晶)顯示面板101之直流共用電壓(DC Vcom)的另一正資料電壓V+與另一負資料電壓V-給資料線DL_even、DL_odd。基此,開關SW1~SW4、SW11、SW12會導通,而其餘的開關SW7~SW10會關閉。此時,基於飛跨電容CF先前兩端壓差為1/2 | NAVDD |,故只有在資料線DL_even之等效負載電容CDL_even 上的電壓低於-1/2 | NAVDD |時,先前儲存在飛跨電容CF的電荷才會對負電源NAVDD進行(過)充電(即,低於原先負電源NAVDD的準位)。由此可知,基於將所收集之電荷以對負電源NAVDD進行(過)充電的行為/方式,可以使得源極驅動裝置103具有省電的機制。
另一方面,圖5繪示為圖2之源極驅動裝置103的另一實施示意圖。請合併參閱圖3與圖5,圖3與圖5所示之實施態樣的差異僅在於:圖5所示之省電線路207b(僅)可以具備有對正電源PAVDD進行(過)充電的能力。在此條件下,圖5所示之省電線路207b包括開關SW7~SW12以及飛跨電容CF。
如圖5所示,開關SW7的第一端耦接資料線DL_even。飛跨電容CF的第一端耦接開關SW7的第二端。開關SW8的第一端耦接飛跨電容CF的第二端,以及開關SW8的第二端則耦接至接地電位GND。開關SW9的第一端耦接資料線DL_odd,以及開關SW9的第二端則耦接至接地電位GND。開關SW10的第一端耦接資料線 DL_even,而開關SW10的第二端則耦接至接地電位GND。開關SW11的第一端耦接飛跨電容CF的第一端,以及開關SW11的第二端則耦接至資料線DL_odd。開關SW12的第一端耦接飛跨電容CF的第二端,以及開關SW12的第二端則耦接至正電源PAVDD。
於圖5所示的實施態樣下,在正輸出通道OUT+對應至資料線DL_even且負輸出通道OUT-對應至資料線DL_odd的初始條件下,反應於時序控制器107的控制,資料電壓產生主體201會各別產生相對於顯示面板101之直流共用電壓(DC Vcom)的正資料電壓V+與負資料電壓V-予資料線DL_even、DL_odd。在此條件下,開關SW1、SW3、SW5、SW6會導通,而其餘的開關SW2、SW4、SW7~SW12會關閉。
另一方面,在源極驅動裝置103欲進行極性反轉之行為的條件下,反應於時序控制器107的控制,僅有開關SW7、SW8會導通,而其餘的開關SW1~SW6、SW9~SW12會關閉。如此一來,飛跨電容CF即會收集先前儲存在資料線DL_even之等效負載電容CDL_even 的部分正電荷。此時,在本示範性實施例中,假設飛跨電容CF兩端的壓差為正電源PAVDD之絕對值的一半(即,1/2 | PAVDD |)。
於飛跨電容CF收集來自資料線DL_even之等效負載電容CDL_even 的電荷後,反應於時序控制器107的控制,僅有開關SW9、SW10會導通,而其餘的開關SW1~SW8、SW11~SW14會關閉。如此一來,殘留於各資料線 DL_odd、DL_even之等效負載電容CDL_odd 、CDL_even 的電荷即會被全部釋放至地(即,接地電位GND)。換言之,此時各資料線DL_odd、DL_even皆對應至零電位(0V)。
於各資料線DL_odd、DL_even之等效負載電容CDL_odd 、CDL_even 的殘餘電荷都被釋放至地後,則源極驅動裝置103將進行極性反轉的行為。在此條件下,反應於時序控制器107的控制,資料電壓產生主體201會各別產生相對於(液晶)顯示面板101之直流共用電壓(DC Vcom)的另一正資料電壓V+與另一負資料電壓V-給資料線DL_even、DL_odd。基此,開關SW1~SW4、SW11、SW12會導通,而其餘的開關SW7~SW10會關閉。此時,基於飛跨電容CF先前兩端壓差為1/2 | PAVDD |,故只有在資料線DL_odd之等效負載電容CDL_odd 上的電壓高於1/2 | PAVDD |時,先前儲存在飛跨電容CF的電荷才會對正電源PAVDD進行(過)充電(即,高於原先正電源PAVDD的準位)。由此可知,基於將所收集之電荷以對正電源PAVDD進行(過)充電的行為/方式,可以使得源極驅動裝置103具有省電的機制。
於此值得一提的是,雖然上述各示範性實施例已清楚揭示了三種相對於省電線路207、207a與207b的實施態樣,但是本發明並不限制於此。換言之,基於上述示範性實施例所教示的內容,其他有別於上述三種相對於省電線路207之實施態樣的任何電路結構都可以取而代之以應用在其中,只要維持省電線路207既定的運作即可。
綜上所述,於本發明中,在驅動顯示面板的各資料線之前,可以先透過省電線路內的飛跨電容收集來自各資料線之等效負載電容的電荷,接著再將各資料線之等效負載電容的殘餘電荷釋放至地。另一方面,在驅動顯示面板之各資料線的期間,可以利用所收集的電荷以對輸出緩衝級的正電源或負電源其中之一進行(過)充電。如此一來,基於將所收集之電荷以對輸出緩衝級的正、負雙電源之其一進行(過)充電的行為/方式,可以使得源極驅動裝置達到省電的功效。
在此值得一提的是,由於省電線路內的飛跨電容會對各資料線之等效負載電容的電荷進行收集,藉以於驅動顯示面板之各資料線的期間,利用所收集的電荷而只對輸出緩衝級的正電源或負電源其中之一進行(過)充電。因此,採用飛跨電容與開關設計而成的省電線路不但不會影響到源極驅動裝置所欲提供的原始資料電壓,而且還可以有效地利用各資料線之等效負載電容的電荷以加強源極驅動裝置的省電效果。
雖然本發明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之更動與潤飾,故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另外,本發明的任一實施例或申請專利範圍不須達成本發明所揭露之全部目的或優點或特點。此外,摘要部分和標題僅是用來輔助專利文件搜尋之用,並非用來限制本 發明之權利範圍。
10‧‧‧平面顯示器
101‧‧‧顯示面板
103‧‧‧源極驅動裝置
105‧‧‧閘極驅動裝置
107‧‧‧時序控制器
109‧‧‧背光模組
201‧‧‧資料電壓產生主體
203‧‧‧輸出緩衝級
205‧‧‧通道交換線路
207、207a、207b‧‧‧省電線路
(相對應的圖示與說明書請做相對應的修改與調整...)
P‧‧‧畫素
SL‧‧‧掃描線
DL、DL_odd、DL_even‧‧‧資料線
CDL_odd 、CDL_even ‧‧‧資料線的等效負載電容
Buf1、Buf2‧‧‧緩衝器
OUT+、OUT-‧‧‧輸出通道
SW1~SW14‧‧‧開關
CF‧‧‧飛跨電容
PAVDD‧‧‧正電源
NAVDD‧‧‧負電源
GND‧‧‧接地電位
V+、V-‧‧‧資料電壓
下面的所附圖式是本發明的說明書的一部分,繪示了本發明的示例實施例,所附圖式與說明書的描述一起說明本發明的原理。
圖1繪示為本發明一示範性實施例之平面顯示器(flat panel display)10的系統方塊圖。
圖2繪示為圖1之源極驅動裝置103對應至(液晶)顯示面板101內之兩相鄰的奇偶資料線DL_odd與DL_even的示意圖。
圖3繪示為圖2之源極驅動裝置103的實施示意圖。
圖4繪示為圖2之源極驅動裝置103的另一實施示意圖。
圖5繪示為圖2之源極驅動裝置103的另一實施示意圖。
103‧‧‧源極驅動裝置
201‧‧‧資料電壓產生主體
203‧‧‧輸出緩衝級
205‧‧‧通道交換線路
207‧‧‧省電線路
DL_odd、DL_even‧‧‧資料線
CDL_odd 、CDL_even ‧‧‧資料線的等效負載電容
Buf1、Buf2‧‧‧緩衝器
OUT+、OUT-‧‧‧輸出通道
SW1~SW14‧‧‧開關
CF‧‧‧飛跨電容
PAVDD‧‧‧正電源
NAVDD‧‧‧負電源
GND‧‧‧接地電位
V+、V-‧‧‧資料電壓

Claims (23)

  1. 一種源極驅動裝置,適用於一顯示面板,包括:一輸出緩衝級,具有一正輸出通道與一負輸出通道以分別耦接至該顯示面板的一第一資料線與一第二資料線,其中,該輸出緩衝級操作在一正電源與一負電源下;以及一省電線路,耦接於該輸出緩衝級與該顯示面板之間,其中,於該輸出緩衝級透過該些輸出通道以驅動該第一資料線該第二資料線之前,該省電線路分別收集來自該第一資料線與該第二資料線之等效負載電容的電荷,以及於該輸出緩衝級透過該些輸出通道以驅動該第一資料線與該第二資料線的期間,該省電線路反應於所收集的電荷以對該正電源與該負電源其中之一進行充電,其中該輸出緩衝級包括:一第一緩衝器,對應至該正輸出通道,且操作在該正電源與一接地電位,;以及一第二緩衝器,對應至該負輸出通道,且操作在該負電源與該接地電位。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源極驅動裝置,更包括:一通道交換線路,耦接於該輸出緩衝級與該省電線路之間,用以交替改變該正輸出通道與該負輸出通道和該第一資料線與該第二資料線間的連接,其中,該第一資料線透過該通道交換線路而耦接至該正輸出通道與該負輸出通道之其中之一,以及該第二資料 線則耦接至該正輸出通道與該負輸出通道之其中之另一。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源極驅動裝置,其中該通道交換線路包括:一第一開關,其第一端耦接該第一緩衝器的輸出;一第二開關,其第一端耦接該第一開關的第二端,以及其第二端則耦接至該第一資料線;一第三開關,其第一端耦接該第二緩衝器的輸出;一第四開關,其第一端耦接該第三開關的第二端,以及其第二端則耦接至該第二資料線;一第五開關,其第一端耦接該第一開關的第二端,以及其第二端則耦接至該第二資料線;以及一第六開關,其第一端耦接該第三開關的第二端,以及其第二端則耦接至該第一資料線。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源極驅動裝置,其中:當該正輸出通道對應至該第一資料線且該負輸出通道對應至該第二資料線時,該第一至該第四開關會導通,而該第五與該第六開關會關閉;以及當該正輸出通道對應至該第二資料線且該負輸出通道對應至該第一資料線時,該第一、該第三、該第五與該第六開關會導通,而該第二與該第四開關會關閉。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源極驅動裝置,其中該省電線路包括:一第一開關,其第一端耦接該第一資料線;一飛跨電容,其第一端耦接該第一開關的第二端; 一第二開關,其第一端耦接該飛跨電容的第二端,以及其第二端則耦接至該第二資料線;一第三開關,其第一端耦接該第一資料線,以及其第二端則耦接至該接地電位;一第四開關,其第一端耦接該第二資料線,以及其第二端則耦接至該接地電位;一第五開關,其第一端耦接該飛跨電容的第一端,以及其第二端則耦接至該正電源;一第六開關,其第一端耦接該飛跨電容的第一端,以及其第二端則耦接至該接地電位;一第七開關,其第一端耦接該飛跨電容的第二端,以及其第二端則耦接至該接地電位;以及一第八開關,其第一端耦接該飛跨電容的第二端,以及其第二端則耦接至該負電源。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源極驅動裝置,其中於該輸出緩衝級透過該些輸出通道以驅動該第一資料線該第二資料線之前,當該第一與該第二開關導通且該第三至該第八開關關閉時,該飛跨電容會收集該第一資料線與該第二資料線之等效負載電容的部分電荷,其中該飛跨電容兩端的壓差大於該正電源的絕對值或者是大於該負電源的絕對值;當該第三與該第四開關導通且該第一、該第二以及該第五至該第八開關關閉時,殘留於該第一資料線與該第二資料線之等效負載電容的電荷會被全部釋放至地; 當該正電源欲被進行充電時,該第五與該第七開關會導通,而該第一至該第四開關以及該第六與該第八開關會關閉;以及當該負電源欲被進行充電時,該第六與該第八開關會導通,而該第一至該第五開關與該第七開關會關閉。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源極驅動裝置,其中該省電線路包括:一第一開關,其第一端耦接該第一資料線;一飛跨電容,其第一端耦接該第一開關的第二端;一第二開關,其第一端耦接該飛跨電容的第二端,以及其第二端則耦接至該接地電位;一第三開關,其第一端耦接該第一資料線,以及其第二端則耦接至該接地電位;一第四開關,其第一端耦接該第二資料線,以及其第二端則耦接至該接地電位;一第五開關,其第一端耦接該飛跨電容的第一端,以及其第二端則耦接至該第二資料線;以及一第六開關,其第一端耦接該飛跨電容的第二端,以及其第二端則耦接至該負電源。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源極驅動裝置,其中於該輸出緩衝級透過該些輸出通道以驅動該第一資料線該第二資料線之前,當該第一與該第二開關導通且該第三至該第六開關關閉時,該飛跨電容會收集該第一資料線之等效負載電容 的部分電荷,其中該飛跨電容兩端的壓差為該負電源之絕對值的一半;當該第三與該第四開關導通且該第一、該第二以及該第五與該第六開關關閉時,殘留於該第一資料線與該第二資料線之等效負載電容的電荷會被全部釋放至地;以及當該負電源欲被進行充電時,該第五與該第六開關會導通,而該第一至該第四開關會關閉。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源極驅動裝置,其中該省電線路包括:一第一開關,其第一端耦接該第二資料線;一飛跨電容,其第一端耦接該第一開關的第二端;一第二開關,其第一端耦接該飛跨電容的第二端,而其第二端則耦接至該接地電位;一第三開關,其第一端耦接該第一資料線,以及其第二端則耦接至該接地電位;一第四開關,其第一端耦接該第二資料線,以及其第二端則耦接至該接地電位;一第五開關,其第一端耦接該飛跨電容的第一端,以及其第二端則耦接至該第一資料線;以及一第六開關,其第一端耦接該飛跨電容的第二端,以及其第二端則耦接至該正電源。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源極驅動裝置,其中於該輸出緩衝級透過該些輸出通道以驅動該第一資料線該第二資料線之前, 當該第一與該第二開關導通且該第三至該第六開關關閉時,該飛跨電容會收集該第二資料線之等效負載電容的部分電荷,其中該飛跨電容兩端的壓差為該正電源之絕對值的一半;當該第三與該第四開關導通且該第一、該第二以及該第五與該第六開關關閉時,殘留於該第一資料線與該第二資料線之等效負載電容的電荷會被全部釋放至地;以及當該正電源欲被進行充電時,該第五與該第六開關會導通,而該第一至該第四開關會關閉。
  11. 一種平面顯示器,包括:一顯示面板,具有一第一資料線與一第二資料線;以及一源極驅動裝置,耦接該顯示面板,包括:一輸出緩衝級,具有一正輸出通道與一負輸出通道以分別耦接至該第一資料線與該第二資料線;以及一省電線路,耦接於該輸出緩衝級與該顯示面板之間,其中,於該輸出緩衝級透過該些輸出通道以驅動該第一資料線與該第二資料線之前,該省電線路分別收集來自該第一資料線與該第二資料線之等效負載電容的電荷,以及於該輸出緩衝級透過該些輸出通道以驅動該第一資料線與該第二資料線的期間,該省電線路反應於所收集的電荷而對該正電源與該負電源其中之一進行充電,其中該輸出緩衝級包括:一第一緩衝器,對應至該正輸出通道,且操作在該正 電源與一接地電位;以及一第二緩衝器,對應至該負輸出通道,且操作在該負電源與該接地電位。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平面顯示器,其中該源極驅動裝置更包括:一通道交換線路,耦接於該輸出緩衝級與該省電線路之間,用以交替改變該正輸出通道與該負輸出通道和該第一資料線與該第二資料線間的連接,其中,該第一資料線透過該通道交換線路而耦接至該正輸出通道與該負輸出通道之其中之一,以及該第二資料線透過該通道交換線路而耦接至該正輸出通道與該負輸出通道之其中之另一。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平面顯示器,其中該通道交換線路包括:一第一開關,其第一端耦接該第一緩衝器的輸出;一第二開關,其第一端耦接該第一開關的第二端,以及其第二端則耦接至該第一資料線;一第三開關,其第一端耦接該第二緩衝器的輸出;一第四開關,其第一端耦接該第三開關的第二端,以及其第二端則耦接至該第二資料線;一第五開關,其第一端耦接該第一開關的第二端,以及其第二端則耦接至該第二資料線;以及一第六開關,其第一端耦接該第三開關的第二端,以及其第二端則耦接至該第一資料線。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平面顯示器,其中:當該正輸出通道對應至該第一資料線且該負輸出通道對應至該第二資料線時,該第一、該第二、該第三與該第四開關會導通,而該第五與該第六開關會關閉;以及當該正輸出通道對應至該第二資料線且該負輸出通道對應至該第一資料線時,該第一、該第二、該第五與該第六會導通,而該第二與該第三開關會關閉。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平面顯示器,其中該省電線路包括:一第一開關,其第一端耦接該第一資料線;一飛跨電容,其第一端耦接該第一開關的第二端;一第二開關,其第一端耦接該飛跨電容的第二端,以及其第二端則耦接至該第二資料線;一第三開關,其第一端耦接該第一資料線,以及其第二端則耦接至該接地電位;一第四開關,其第一端耦接該第二資料線,以及其第二端則耦接至該接地電位;一第五開關,其第一端耦接該飛跨電容的第一端,以及其第二端則耦接至該正電源;一第六開關,其第一端耦接該飛跨電容的第一端,以及其第二端則耦接至該接地電位;一第七開關,其第一端耦接該飛跨電容的第二端,以及其第二端則耦接至該接地電位;以及一第八開關,其第一端耦接該飛跨電容的第二端,以 及其第二端則耦接至該負電源。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之平面顯示器,其中於該輸出緩衝級透過該些輸出通道以驅動該第一資料線該第二資料線之前,當該第一與該第二開關導通且該第三至該第八開關關閉時,該飛跨電容會收集該第一資料線與該第二資料線之等效負載電容的部分電荷,其中該飛跨電容兩端的壓差大於該正電源的絕對值或者是大於該負電源的絕對值;當該第三與該第四開關導通且該第一、該第二以及該第五至該第八開關關閉時,殘留於該第一資料線與該第二資料線之等效負載電容的電荷會被全部釋放至地;當該正電源欲被進行充電時,該第五與該第七開關會導通,而該第一至該第四開關以及該第六與該第八開關會關閉;以及當該負電源欲被進行充電時,該第六與該第八開關會導通,而該第一至該第五開關與該第七開關會關閉。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平面顯示器,其中該省電線路包括:一第一開關,其第一端耦接該第一資料線;一飛跨電容,其第一端耦接該第一開關的第二端;一第二開關,其第一端耦接該飛跨電容的第二端,以及其第二端則耦接至該接地電位;一第三開關,其第一端耦接該第一資料線,以及其第二端則耦接至該接地電位; 一第四開關,其第一端耦接該第二資料線,以及其第二端則耦接至該接地電位;一第五開關,其第一端耦接該飛跨電容的第一端,以及其第二端則耦接至該第二資料線;以及一第六開關,其第一端耦接該飛跨電容的第二端,以及其第二端則耦接至該負電源。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之平面顯示器,其中於該輸出緩衝級透過該些輸出通道以驅動該第一資料線該第二資料線之前,當該第一與該第二開關導通且該第三至該第六開關關閉時,該飛跨電容會收集該第一資料線之等效負載電容的部分電荷,其中該飛跨電容兩端的壓差為該負電源之絕對值的一半;當該第三與該第四開關導通且該第一、該第二以及該第五與該第六開關關閉時,殘留於該第一資料線與該第二資料線之等效負載電容的電荷會被全部釋放至地;以及當該負電源欲被進行充電時,該第五與該第六開關會導通,而該第一至該第四開關會關閉。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平面顯示器,其中該省電線路包括:一第一開關,其第一端耦接該第二資料線;一飛跨電容,其第一端耦接該第一開關的第二端;一第二開關,其第一端耦接該飛跨電容的第二端,以及其第二端則耦接至該接地電位; 一第三開關,其第一端耦接該第一資料線,以及其第二端則耦接至該接地電位;一第四開關,其第一端耦接該第二資料線,以及其第二端則耦接至該接地電位;一第五開關,其第一端耦接該飛跨電容的第一端,以及其第二端則耦接至該第一資料線;以及一第六開關,其第一端耦接該飛跨電容的第二端,以及其第二端則耦接至該正電源。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所述之平面顯示器,其中於該輸出緩衝級透過該些輸出通道以驅動該第一資料線該第二資料線之前,當該第一與該第二開關導通且該第三至該第六開關關閉時,該飛跨電容會收集該第二資料線之等效負載電容的部分電荷,其中該飛跨電容兩端的壓差為該正電源之絕對值的一半;當該第三與該第四開關導通且該第一、該第二以及該第五與該第六開關關閉時,殘留於該第一資料線與該第二資料線之等效負載電容的電荷會被全部釋放至地;以及當該正電源欲被進行充電時,該第五與該第六開關會導通,而該第一至該第四開關會關閉。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平面顯示器,其中該顯示面板更包括多條掃描線,且該平面顯示器更包括:一閘極驅動裝置,用以序列驅動該些掃描線;以及一時序控制器,耦接該源極驅動裝置與該閘極驅動裝 置,用以控制該源極驅動裝置與該閘極驅動裝置的運作。
  2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1項所述之平面顯示器,其中該平面顯示器為一液晶顯示器,且該平面顯示器更包括:一背光模組,用以供應該顯示面板所需的光源。
  2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2項所述之平面顯示器,其中該背光模組為一冷陰極管背光模組或一發光二極體背光模組。
TW101137768A 2012-10-12 2012-10-12 具有省電機制的源極驅動裝置及其所應用的平面顯示器 TWI49887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137768A TWI498876B (zh) 2012-10-12 2012-10-12 具有省電機制的源極驅動裝置及其所應用的平面顯示器
US13/957,443 US9230499B2 (en) 2012-10-12 2013-08-02 Source driving apparatus with power saving mechanism and flat panel display using the sam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137768A TWI498876B (zh) 2012-10-12 2012-10-12 具有省電機制的源極驅動裝置及其所應用的平面顯示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15448A TW201415448A (zh) 2014-04-16
TWI498876B true TWI498876B (zh) 2015-09-01

Family

ID=504749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137768A TWI498876B (zh) 2012-10-12 2012-10-12 具有省電機制的源極驅動裝置及其所應用的平面顯示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9230499B2 (zh)
TW (1) TWI49887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955973B2 (en) * 2013-04-16 2021-03-23 Atmel Corporation Differential sensing for touch sensors
CN105096862B (zh) * 2015-08-04 2017-11-17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源驱动晶片驱动电路以及液晶显示面板
CN115698650A (zh) 2020-06-02 2023-02-03 微芯片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利用差分值指示的电容感测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267820B (en) * 2004-12-07 2006-12-01 Novatek Microelectronics Corp Source driver and panel displaying device
TW201028988A (en) * 2009-01-23 2010-08-01 Novatek Microelectronics Corp Driving method f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 monitor and related device
TW201101288A (en) * 2009-06-23 2011-01-01 Lg Display Co Lt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US20110050677A1 (en) * 2009-08-28 2011-03-03 Himax Technologies Limited Source driver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70198B (zh) * 1994-06-21 1996-02-11 Hitachi Seisakusyo Kk
KR100468614B1 (ko) 2000-10-25 2005-01-31 매그나칩 반도체 유한회사 액정 표시 장치를 위한 저전력 컬럼 구동 방법
JP3533187B2 (ja) * 2001-01-19 2004-05-31 Nec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カラー液晶ディスプレイの駆動方法、その回路及び携帯用電子機器
JP4997399B2 (ja) * 2006-12-27 2012-08-08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セントラル 液晶表示装置
US8441505B2 (en) * 2009-12-04 2013-05-14 Himax Technologies Limited System and method of driving 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US20110157140A1 (en) * 2009-12-31 2011-06-30 Silicon Laboratories Inc. Voltage control on n-wells in multi-voltage environments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267820B (en) * 2004-12-07 2006-12-01 Novatek Microelectronics Corp Source driver and panel displaying device
TW201028988A (en) * 2009-01-23 2010-08-01 Novatek Microelectronics Corp Driving method f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 monitor and related device
TW201101288A (en) * 2009-06-23 2011-01-01 Lg Display Co Lt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US20110050677A1 (en) * 2009-08-28 2011-03-03 Himax Technologies Limited Source drive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40104261A1 (en) 2014-04-17
TW201415448A (zh) 2014-04-16
US9230499B2 (en) 2016-01-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368629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N101191923B (zh) 可改善显示品质的液晶显示系统及相关驱动方法
CN101004885B (zh) 驱动设备、显示设备及其驱动方法
US7605790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apable of reducing power consumption by charge sharing
TWI409780B (zh) 可加長充電時間之液晶顯示裝置及相關驅動方法
US20060103618A1 (en) Driver circuit and display device
TW200537406A (en) Photosensor an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photosensor
CN101135787A (zh) 可通过电荷分享来降低能量消耗的液晶显示装置
US8558852B2 (en) Source driver, electro-optical device, and electronic instrument
CN110827773B (zh) 显示设备
US8044911B2 (en) Source driving circuit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CN101178879A (zh) 液晶显示器的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
TWI498876B (zh) 具有省電機制的源極驅動裝置及其所應用的平面顯示器
JP4969043B2 (ja) アクティブマトリクス型の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走査側駆動回路
KR101510905B1 (ko) 액정표시장치
KR20140081101A (ko) 액정표시장치 및 그 구동방법
TWI450245B (zh) Drive circuit
CN101556770B (zh) 用于一液晶显示器降低电源噪声的驱动方法及其相关装置
US20110037743A1 (en) Driver Circuit for Dot Inversion of Liquid Crystals
KR20120074053A (ko) 액정 표시장치와 이의 구동방법
KR101245912B1 (ko) 액정표시장치의 게이트 구동회로
CN102930843B (zh) 源极驱动装置和平面显示器
KR20040076721A (ko) 액정표시패널
US9311879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KR100612103B1 (ko) 고속 저전력 액정소자 구동장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