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93931B - 串流封包傳輸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串流封包傳輸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493931B TWI493931B TW102121963A TW102121963A TWI493931B TW I493931 B TWI493931 B TW I493931B TW 102121963 A TW102121963 A TW 102121963A TW 102121963 A TW102121963 A TW 102121963A TW I493931 B TWI493931 B TW I493931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packet
- data
- data blocks
- packets
- transmission
- Prior art date
Links
Landscapes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 Compression Or Coding Systems Of Tv Signals (AREA)
Description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串流封包傳輸方法,尤其是對不同重要性之資料階層分別進行編碼,並利用多個來源端進行串流封包傳輸之方法。
近年來,由於同儕網路技術(peer to peer,P2P)的興起,使得資料傳輸的來源端不再侷限於單一主伺服器,而可藉由多來源的架構(multi-source structure)進行資料傳輸,以提升資料傳輸的靈活性,且該技術目前更廣泛的應用於多媒體之串流傳輸中,例如PPStream、PPTV或Coolstreaming等。
在同儕網路中進行多媒體的串流傳輸時,通常係將一原始資料透過一錯誤更正碼(Error Correction Code)進行編碼,以形成數個資料區塊,並將同一個資料區塊所包含之數個封包藉由同一個來源端進行傳送,當一接收端接收該數個資料區塊後,若同一個資料區塊的封包遺失率在一定標準以下時,即可藉由一解碼程序修復該資料區塊所遺失之封包,並將該數個資料區塊解碼為正確之該原始資料,進而提升封包傳輸的可靠度。
然而,若將同儕網路技術應用於數個行動設備時,在各該行動設備持續移動的情況下,可能會因為多重路徑干擾或基地台換手等因素,而產生短暫的離線行為,當該行動設備因故離線而產生大量的連續性封包遺失時,若仍由同一個行動設備傳送相同資料區塊所包含之封包,所遺失之封包將發生在相同的資料區塊,當該資料區塊的封包遺失率超過一
定標準時,即使透過解碼程序也無法修復該資料區塊所遺失之封包,進而造成封包傳輸的可靠度下降。
此外,對於各該資料區塊所包含的封包而言,每個封包在解碼程序時分別具有不同的重要性,且該數個封包可依據重要性的不同而分群為數個資料階層,若是將不同重要性之資料階層以相同之編碼率(資料封包數/總封包數)進行編碼,將使得較重要的資料階層無法獲得較高的傳輸可靠度,進而導致解碼後之整體的封包傳輸可靠度下降。
有鑑於此,必須要有一套較佳之串流封包傳輸方法,以提升重要性較高之資料階層的傳輸可靠度,並避免當同一來源端產生資料傳輸錯誤時,使得所遺失之封包皆發生在相同的資料區塊中。
本發明之主要目的係提供一種串流封包傳輸方法,該方法係對不同重要性之資料階層進行不同編碼,以增加較重要之封包的修復機率,進而提升資料傳輸之可靠度。
本發明之另一目的係提供一種串流封包傳輸方法,該方法係使連續傳輸之封包位於不同資料區塊,以增加封包修復的機率,進而提升資料傳輸之可靠度。
為達到前述發明目的,本發明係提供一種串流封包傳輸方法,係包含:一設定步驟,係以一主伺服器在一傳輸網路中設定數個來源端,且該數個來源端係在一串流資料之數個資料區塊中,根據一重要性判斷程序判斷各該些資料區塊所包含之數個資料階層之一重要性,並設定各該些資料階層之一有效封包遺失率,當該資料階層之重要性較高時,該資料階層係設定較低之有效封包遺失率,當該資料階層之重要性較低時,該資料階層係設定較高之有效封包遺失率;一封包參數計算步驟,係以該數個來源端係執行一封包參數方程式,並依各該些資料階層之該有效封包遺
失率及一封包總長度,計算各該些資料階層之一資料封包長度及一階層封包容量;一編碼步驟,係以該數個來源端執行一編碼程序,並依據該封包總長度、資料封包長度及該階層封包容量,將該數個資料區塊及其所包含之該數個資料階層,分別編碼形成數個編碼資料區塊及數個編碼資料階層,且各該些編碼資料階層之封包的總數即為該封包總長度,各該些編碼資料階層之資料封包的數量即為相對之該資料封包長度,各該些編碼資料階層之一個封包的容量即為相對之該階層封包容量;一傳輸步驟,係由一接收端對該數個來源端發出一傳送要求,使各該些來源端依序傳輸各該些編碼資料區塊之其中一封包,當各該些編碼資料區塊之其中一封包皆傳輸完成後,再依序傳輸各該些編碼資料區塊之另一封包,並重複上述操作直到該數個編碼資料區塊之所有封包傳輸完成為止;及一解碼步驟,係由該接收端將所接收之該數個封包重新排列,以形成各該些編碼資料區塊,並執行一解碼程序,將該數個編碼資料區塊解碼形成該串流資料。
本發明之串流封包傳輸方法,其中該傳輸步驟在傳送該數個編碼資料區塊之封包的過程中,係先由其中一來源端依序傳輸各該些編碼資料區塊之封包,直到該來源端已到達該最大封包傳輸量後,再由尚未到達最大封包傳輸量之另一來源端依序傳輸各該些編碼資料區塊所剩餘的封包,並重複上述操作直到該數個編碼資料區塊之所有封包傳輸完成為止。
本發明之串流封包傳輸方法,其中該封包參數方程式如下所示:
其中,SPLR eff
代表該有效封包遺失率;n代表該封包總長度;ki
代表第i個資料階層之該資料封包長度;PLR
代表一參考封包遺失率,且該參考封包遺失率可為該傳輸網路中之平均封包遺失率;pi
代表第i個資料階層之該階層封包容量(bytes);a(j)代表第j個資料階層中,一個封包容量與相對之該資料區塊的所有封包容量的比例。
本發明之串流封包傳輸方法,其中該傳輸步驟在傳送該數個編碼資料區塊之其中一封包時,該封包係同時包含該編碼資料區塊之所有編碼資料階層之其中一封包。
本發明之串流封包傳輸方法,其中另包含:一判斷步驟,係由該數個來源端判斷各該些編碼資料區塊之一個封包的容量是否大於該傳輸網路之一傳輸頻寬,若是,則執行一捨棄步驟,若否,則執行該傳輸步驟;該捨棄步驟,係由該數個來源端捨棄各該些編碼資料區塊中具有最低重要性之該編碼資料階層,再執行該判斷步驟。
本發明之串流封包傳輸方法,其中該編碼程序係為一前向錯誤更正碼。
本發明之串流封包傳輸方法,其中該解碼程序係對應該編碼程序以進行解碼。
本發明之串流封包傳輸方法,其中該重要性判斷程序係用以判斷各該些資料階層在該解碼程序中的重要性。
S1‧‧‧設定步驟
S2‧‧‧封包參數計算步驟
S3‧‧‧編碼步驟
S4‧‧‧傳輸步驟
S5‧‧‧解碼步驟
S6‧‧‧判斷步驟
S7‧‧‧捨棄步驟
A~D‧‧‧編碼資料區塊
A0~A3‧‧‧編碼資料階層
A0p~A2p‧‧‧校驗封包長度
A0d~A2d‧‧‧資料封包長度
A0r~A2r‧‧‧階層封包容量
AP0~AP1‧‧‧封包
BP0~BP1‧‧‧封包
CP0~CP1‧‧‧封包
DP0~DP1‧‧‧封包
N‧‧‧傳輸網路
1‧‧‧主伺服器
2‧‧‧終端裝置
3‧‧‧接收端
4‧‧‧來源端
第1圖:本發明之串流封包傳輸方法實施環境圖。
第2圖:本發明之串流封包傳輸方法流程圖。
第3圖:本發明之串流封包傳輸方法之編碼資料階層示意圖。
第4圖:本發明之串流封包傳輸方法傳輸示意圖。
第5圖:本發明之串流封包傳輸方法另一流程圖。
第6圖:本發明之串流封包傳輸方法實驗數據比較圖。
為讓本發明之上述及其他目的、特徵及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本發明所述之「連接」,係指二終端裝置之間藉由有線實體、無線媒介或其組合(例如:異質網路)等方式,而使該二裝置之資料可以相互傳遞。
請參照第1圖所示,其係本發明之串流封包傳輸方法之實施環境圖,其中,在一傳輸網路N中,係包含一主伺服器1及數個終端裝置2,該主伺服器1係用以將數個資料封包傳輸至相連接之該數個終端裝置2,且各該終端裝置2亦可彼此相互連接,以形成同儕網路傳輸。在本實施例中,該主伺服器1及該數個終端裝置2為具有資料處理及通訊功能之裝置,例如:習知筆記型電腦(Notebook PC)、平板電腦(Tablet PC)或智慧型手機(Smart Phone)等行動裝置;該傳輸網路N可為實體、行動、異質網路或其組合等。因此,該主伺服器1及該數個終端裝置2可採用同儕網路傳輸方式,供不同使用者分享多媒體串流(Media Streaming)等資料。其中,該主伺服器1及該數個終端裝置2可由軟體(software)或硬體(hardware)等形式形成一計算模組、一傳輸模組及一儲存模組,該計算
模組(例如:微處理器等)用以進行該主伺服器1及各該終端裝置2之參數計算及設定,並可對該多媒體串流之資料進行重要性的判斷,以進行分群、編碼或解碼等程序;該傳輸模組(例如:對等傳輸協定控制器等)用以傳輸該多媒體串流之各該資料區塊(data block)之數個資料階層(data layer)所包含之封包(packets);該儲存模組(例如:快取記憶體等)用以接收該數個封包,並將該數個封包組成該資料區塊加以儲存。
此外,為了使本案之敘述更加明確,針對該主伺服器1及該數個終端裝置2,若該裝置在所述的步驟中,係用以傳送資料或進行傳送資料前的操作,以下皆定義為一來源端;若該裝置在所述的步驟中,係用以接收資料或進行接收資料後的操作,以下皆定義為一接收端。
請參照第2圖所示,其係本發明之串流封包傳輸方法流程圖,係包含:一設定步驟S1、一封包參數計算步驟S2、一編碼步驟S3、一傳輸步驟S4及一解碼步驟S5。
該設定步驟S1,係以該主伺服器在該傳輸網路N中設定數個來源端,且該數個來源端係在一串流資料之數個資料區塊中,根據一重要性判斷程序判斷各該資料區塊所包含之數個資料階層之一重要性,並設定各該資料階層之一有效封包遺失率,當該資料階層之重要性較高時,該資料階層係設定較低之有效封包遺失率,當該資料階層之重要性較低時,該資料階層係設定較高之有效封包遺失率。
更詳言之,為了避免所有的資料皆由相同的來源端進行傳輸,進而導致相同的資料區塊有過多的封包遺失,因此須先設定數個來源端。且對於該串流資料所包含之數個封包而言,各個封包在解碼程序中,皆具有不同的重要性。因此,該重要性判斷程序係用以判斷各該資料階層在解碼程序中的重要性,以作為各該資料階層之該重要性,並將具有相對較高之重要性的資料階層設定較低之有效封包遺失率,將具有相對較低之
重要性的資料階層設定較高之有效封包遺失率。
以H.264/AVC影片之架構為例,在視訊編碼後所形成之數個資料區塊中,各該資料區塊係包含I、P及B三種不同的資料階層,且該I資料階層可獨立解碼,該P資料階層需另參照該I資料階層才可解碼,而該B資料階層需另參照I及P資料階層才可解碼,故在解碼程序中,該I資料階層具有最高的重要性,其次是該P資料階層,最後才是該B資料階層,若是將最重要之I資料階層設定較低之有效封包遺失率,即可確保該I資料階層在解碼程序中,具有較低之封包遺失率,進而提升整體資料傳輸的可靠度。據此,該權重判斷步驟S1可對具有較高之重要性的資料階層設定較低之有效封包遺失率,使得較重要之該資料階層在解碼程序中,具有較低之封包遺失率,進而提升資料傳輸的可靠度。
該封包參數計算步驟S2,係以該數個來源端係執行一封包參數方程式,並依各該資料階層之該有效封包遺失率及一封包總長度,計算各該資料階層之一資料封包長度及一階層封包容量。
更詳言之,由於各該資料階層在解碼程序之重要性不同,因此較佳係對不同重要性之各該資料階層設定不同之有效封包遺失率,並將各該資料階層之該有效封包遺失率及封包總長度代入該封包參數方程式,以計算在數個資料階層的傳輸過程中,在各該資料階層具有不同有效封包遺失率的情況下,當各該資料區塊之封包總長度已確定時,該資料階層有多少封包為一資料封包,以及各該資料階層之該階層封包容量。該封包參數方程式如下所示:
其中,SPLR eff
代表該有效封包遺失率;n代表該封包總長度;ki
代表第i個資料階層之該資料封包長度;PLR
代表一參考封包遺失率,且該參考封包遺失率可為該傳輸網路中之平均封包遺失率;pi
代表第i個資料階層之該階層封包容量(bytes);a(j)代表第j個資料階層中,一個封包容量與相對之該資料區塊的所有封包容量的比例。
進一步而言,在該封包長度方程式中,關於資料封包長度ki
的計算,可利用窮舉法等方式求得,且該階層封包容量pi可由方程式(3)求得。當該數個來源端依據該有效封包遺失率及該封包總長度計算出該資料封包長度後,即可確定在後續的編碼處理時,各該資料階層在該封包總長度下之較佳的資料封包數量,以及各該資料階層之一個封包的容量,並可在後續進行資料解碼時,提升重要性較高之資料階層的封包修復率。據此,該封包參數計算步驟S2可根據各該資料階層之該有效封包遺失率,求出各該資料階層之較佳的資料封包數量及階層封包容量,進而提升資料傳輸的可靠度。
該編碼步驟S3,係以該數個來源端執行一編碼程序,並依據該封包總長度、資料封包長度及該階層封包容量,將該數個資料區塊及其所包含之該數個資料階層,分別編碼形成數個編碼資料區塊及數個編碼資料階層,且各該編碼資料階層之封包的總數即為該封包總長度,各該編碼資料階層之資料封包的數量即為相對之該資料封包長度,各該編碼資料
階層之一個封包的容量即為相對之該階層封包容量。
更詳言之,為了提升資料傳輸的可靠度,各該來源端在傳輸該原始資料之前,較佳係先以該編碼程序對該數個資料區塊及其包含之數個資料階層進行編碼,以形成該數個編碼資料區塊及數個編碼資料階層。在本實施例中,該編碼程序係為一前向錯誤更正碼(Forward Error Correction,FEC),且編碼後所產生之各該編碼資料區塊係包含數個編碼資料階層,各該資料階層係包含數個資料封包及數個校驗封包,該資料封包的數量即為該資料封包長度,該數個資料封包及該數個校驗封包的總和即為該封包總長度,且各該編碼資料階層之一個封包的容量即為相對之該階層封包容量。
請參照第3圖所示,若該編碼資料區塊A係包含3個編碼資料階層A0、A1及A2,該編碼資料階層A0具有該資料封包長度A0d、該校驗封包長度A0p及該階層封包容量A0r,該編碼資料階層A1具有該資料封包長度A1d、該校驗封包長度A1p及該階層封包容量A1r,該編碼資料階層A2具有該資料封包長度A2d、該校驗封包長度A2p及該階層封包容量A2r,當該編碼資料階層之重要性由高至低依序為A0>A1>A2時,在該封包總長度(n)為固定的狀況下,該資料封包長度由低至高依序為A0d<A1d<A2d,該校驗封包長度由高至低依序為A0p>A1p>A2p,該階層封包容量由高至低依序為A0r>A1r>A2r,亦即最重要之編碼資料階層A0具有最長的校驗封包長度A0p及最高的階層封包容量A0r,並可提升該編碼資料階層A0在解碼時的封包修復率。據此,該編碼步驟S3可依不同之編碼率(code rate,即k/n)及階層封包容量對不同重要性之編碼資料階層進行編碼,以提高重要性較高之編碼資料階層在後續解碼時的封包修復率,進而提升資料傳輸的可靠度。
該傳輸步驟S4,係由一接收端對該數個來源端發出一傳送
要求,使各該來源端依序傳輸各該編碼資料區塊之其中一封包,當各該編碼資料區塊之其中一封包皆傳輸完成後,再依序傳輸各該編碼資料區塊之另一封包,並重複上述操作直到該數個編碼資料區塊之所有封包傳輸完成為止。
該參照第4圖所示,若該接收端3係接收數個來源端4所傳輸之該編碼資料區塊A、B、C及D,其中,該數個來源端4在傳輸之該編碼資料區塊A、B、C及D的過程中,係依序傳輸各該編碼資料區塊A、B、C及D之該封包AP1、BP0、CP0及DP0,當各該編碼資料區塊A、B、C及D之該封包AP0、BP0、CP0及DP0皆傳輸完成後,再依序傳輸各該編碼資料區塊A、B、C及D之另一封包AP1、BP1、CP1及DP1,直到該數個編碼資料區塊A、B、C及D之所有封包傳輸完成為止。其中,以該編碼資料區塊A為例,由該編碼資料區塊A所傳輸之封包AP0中,同時具有該編碼資料區塊A所包含之該數個編碼資料階層A0、A1及A2之其中一封包。
更詳言之,當該接收端欲接收該數個編碼資料區塊時,該數個編碼資料係透過數個來源端進行傳送,並依序傳輸各該編碼資料區塊之其中一封包,且該封包係同時包含該編碼資料區塊之所有編碼資料階層之其中一封包,當各該編碼資料區塊之其中一封包皆傳輸完成後,再依序傳輸各該編碼資料區塊之另一封包,且在傳送該數個編碼資料區塊之封包的過程中,係先由其中一來源端依序傳輸各該編碼資料區塊之封包,直到該來源端已到達該最大封包傳輸量後,再由尚未到達最大封包傳輸量之另一來源端依序傳輸各該編碼資料區塊所剩餘的封包,並重複上述操作直到該數個編碼資料區塊之所有封包傳輸完成為止。據此,該傳輸步驟S4在傳輸封包的過程中,可使連續傳送的封包皆位於不同的編碼資料區塊,且每次傳送的封包係同時包含該編碼資料區塊之所有編碼資料階層之其中一封
包,當該數個來源端遇到連續性的封包遺失時,即可避免連續遺失的封包位於相同的編碼資料區塊中,更可避免連續遺失的封包皆位於相同的編碼資料階層中,以提高後續資料解碼時的封包修復率,進而提升資料傳輸的可靠度。
該解碼步驟S5,係由該接收端將所接收之該數個封包重新排列,以形成各該編碼資料區塊,並執行一解碼程序,將該數個編碼資料區塊解碼形成該串流資料。
由於在該傳輸步驟S4中,該數個封包傳輸的順序並非組成各該編碼資料區塊的順序,因此必須將各該封包重新排列至相對應的區塊,以形成該數個編碼資料區塊,以利進行解碼作業。其中,該解碼程序較佳係對應該編碼步驟S3之編碼程序,以順利對該數個編碼資料區塊解碼形成該原始資料,在本實施例中,係為該前向錯誤更正碼。
請再參閱第3圖所示,更詳言之,由於該編碼資料區塊A之數個編碼資料階層A0、A1及A2具有不同的重要性,因此該數個編碼資料階層A0、A1及A2依不同編碼率(code rate,即k/n)及不同之階層封包容量進行編碼後,可使該校驗封包長度由高至低依序為A0p>A1p>A2p,在傳輸的過程中,若該編碼資料區塊A所遺失的封包數目大於該A2p且小於該A1p時,雖然該編碼資料階層A2在解碼的過程中無法順利修復自身所遺失的封包,但該編碼資料階層A0及A1仍可順利修復自身所遺失的封包,且由於該編碼資料階層A0及A1所包含之封包係為該編碼資料區塊A中較重要的封包,因此在經過解碼的作業後,仍可維持較佳之串流傳輸品質,具有較高之傳輸可靠度。
請參照第5圖所示,本發明之串流封包傳輸方法在執行該傳輸步驟S4之前,較佳係先執行一判斷步驟S6,該判斷步驟S6係由該數個來源端判斷各該編碼資料區塊之一個封包的容量是否大於該傳輸網路之一
傳輸頻寬,若是,則執行一捨棄步驟S7;若否,則執行該傳輸步驟S4。
該捨棄步驟S7係由該數個來源端捨棄各該編碼資料區塊中具有最低重要性之該編碼資料階層,再執行該判斷步驟S6。
更詳言之,由於該編碼資料區塊所傳輸之一個封包中,同時包含該編碼資料區塊之所有編碼資料階層之其中一封包,且各該資料階層之該封包皆具有相對之該階層封包容量,若該傳輸網路之傳輸頻寬太小,不足以負擔該編碼資料區塊之一個封包的傳輸時,該捨棄步驟S7可捨棄各該編碼資料區塊中具有最低重要性之該編碼資料階層,以減少所傳輸之封包容量,且由於所捨棄之編碼資料階層係為最不重要的資料階層,因此在解碼程序時,解碼後的串流資料仍可維持一定品質,並可有效的提高傳輸效率。
為證明本發明具有效能上的增進,以下特以C語言撰寫模擬系統,並以不同實施態樣模擬H.264/AVC在無線網路中進行傳輸及其相對之信號雜訊比值(Peak Signal to Noise Rations,PSNR)。請參照第6圖所示,其係本發明與其他傳輸方法之參考封包遺失率與PSNR關係圖。曲線L1係對各該編碼資料區塊以相同之編碼率進行編碼,且當該編碼資料區塊之一個封包的容量大於該傳輸頻寬時,係隨機捨棄該編碼資料區塊之封包;曲線L2係對各該編碼資料區塊之3個編碼資料階層分別以0.85、0.9及0.95之編碼率進行編碼,且具有本發明之該判斷步驟S6及捨棄步驟S7所數之方法,但無本發明之該傳輸步驟S4所述之傳輸方法;曲線L3之操作條件與曲線L2大致相同,差異處僅在於具有本發明之該傳輸步驟S4所述之傳輸方法;曲線L4係為本發明之傳輸方法。在如表一所示之操作條件及該傳輸頻寬為192kbps的限制下,可看出本發明在該參考封包遺失率較高的情況下,仍可維持較高之PSNR值,亦即本發明藉由該封包參數計算步驟S2的計算結果,可找出不同重要性之資料階層所相對較佳之編碼率及
階層封包容量,且在解碼後所形成之該原始資料具有較佳之串流傳輸品質,因此本發明可提升資料傳輸的可靠度。
綜上所述,本發明係根據該有效封包遺失率計算各該資料階層之編碼率及其階層封包容量,並以該編碼率及階層封包容量對各該資料階層進行編碼以形成各該編碼資料階層,以提升資料傳輸之可靠度。
此外,在傳輸該數個編碼資料區塊的封包時,連續傳輸之封包係位於不同編碼資料區塊,以增加封包修復的機率,更可判斷所傳輸之
封包與傳輸頻寬的關係,進而捨棄較不重要之該編碼資料階層,以維持串流傳輸的品質,進而提升資料傳輸之可靠度。
雖然本發明已利用上述較佳實施例揭示,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熟習此技藝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之內,相對上述實施例進行各種更動與修改仍屬本發明所保護之技術範疇,因此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S1‧‧‧設定步驟
S2‧‧‧封包參數計算步驟
S3‧‧‧編碼步驟
S4‧‧‧傳輸步驟
S5‧‧‧解碼步驟
Claims (8)
- 一種串流封包傳輸方法,係包含:一設定步驟,係以一主伺服器在一傳輸網路中設定數個來源端,且該數個來源端係在一串流資料之數個資料區塊中,根據一重要性判斷程序判斷各該些資料區塊所包含之數個資料階層之一重要性,並設定各該些資料階層之一有效封包遺失率,當該資料階層之重要性較高時,該資料階層係設定較低之有效封包遺失率,當該資料階層之重要性較低時,該資料階層係設定較高之有效封包遺失率;一封包參數計算步驟,係以該數個來源端係執行一封包參數方程式,並依各該些資料階層之該有效封包遺失率及一封包總長度,計算各該些資料階層之一資料封包長度及一階層封包容量;一編碼步驟,係以該數個來源端執行一編碼程序,並依據該封包總長度、資料封包長度及該階層封包容量,將該數個資料區塊及其所包含之該數個資料階層,分別編碼形成數個編碼資料區塊及數個編碼資料階層,且各該些編碼資料階層之封包的總數即為該封包總長度,各該些編碼資料階層之資料封包的數量即為相對之該資料封包長度,各該些編碼資料階層之一個封包的容量即為相對之該階層封包容量;一傳輸步驟,係由一接收端對該數個來源端發出一傳送要求,使各該些來源端依序傳輸各該些編碼資料區塊之其中一封包,當各該些編碼資料區塊之其中一封包皆傳輸完成後,再依序傳輸各該些編碼資料區塊之另一封包,並重複上述操作直到該數個編碼資料區塊之所有封包傳輸完成為止;及一解碼步驟,係由該接收端將所接收之該數個封包重新排列,以 形成各該些編碼資料區塊,並執行一解碼程序,將該數個編碼資料區塊解碼形成該串流資料。
-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串流封包傳輸方法,其中該傳輸步驟在傳送該數個編碼資料區塊之封包的過程中,係先由其中一來源端依序傳輸各該些編碼資料區塊之封包,直到該來源端已到達該最大封包傳輸量後,再由尚未到達最大封包傳輸量之另一來源端依序傳輸各該些編碼資料區塊所剩餘的封包,並重複上述操作直到該數個編碼資料區塊之所有封包傳輸完成為止。
-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串流封包傳輸方法,其中該封包參數方程式如下所示:
-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串流封包傳輸方法,其中該傳輸步驟在傳送該數個編碼資料區塊之其中一封包時,該封包係同時包含該編碼資料區塊之所有編碼資料階層之其中一封包。
-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串流封包傳輸方法,其中另包含:一判斷步驟,係由該數個來源端判斷各該些編碼資料區塊之一個封包的容量是否大於該傳輸網路之一傳輸頻寬,若是,則執行一捨棄步驟,若否,則執行該傳輸步驟;該捨棄步驟,係由該數個來源端捨棄各該些編碼資料區塊中具有最低重要性之該編碼資料階層,再執行該判斷步驟。
-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串流封包傳輸方法,其中該編碼程序係為一前向錯誤更正碼。
-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串流封包傳輸方法,其中該解碼程序係對應該編碼程序以進行解碼。
-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串流封包傳輸方法,其中該重要性判斷程序係用以判斷各該些資料階層在該解碼程序中的重要性。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2121963A TWI493931B (zh) | 2013-06-20 | 2013-06-20 | 串流封包傳輸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2121963A TWI493931B (zh) | 2013-06-20 | 2013-06-20 | 串流封包傳輸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501492A TW201501492A (zh) | 2015-01-01 |
TWI493931B true TWI493931B (zh) | 2015-07-21 |
Family
ID=527181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2121963A TWI493931B (zh) | 2013-06-20 | 2013-06-20 | 串流封包傳輸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TW (1) | TWI493931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584620B (zh) * | 2015-02-17 | 2017-05-21 | 圓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檔案傳輸方法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312244B (en) * | 2005-10-24 | 2009-07-11 | Ind Tech Res Inst | Optical packet switching system |
US20100027464A1 (en) * | 2008-07-30 | 2010-02-04 | Azalea Networks | Method & apparatus for minimizing packet transmission loss in a wireless network |
TWI336189B (en) * | 2006-12-07 | 2011-01-11 | Inst Information Industry | Heterogeneous network transmission apparatus,method,application program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capable of transmitting a packet with a plurality of network paths according to a dispatch ratio |
-
2013
- 2013-06-20 TW TW102121963A patent/TWI493931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312244B (en) * | 2005-10-24 | 2009-07-11 | Ind Tech Res Inst | Optical packet switching system |
TWI336189B (en) * | 2006-12-07 | 2011-01-11 | Inst Information Industry | Heterogeneous network transmission apparatus,method,application program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capable of transmitting a packet with a plurality of network paths according to a dispatch ratio |
US20100027464A1 (en) * | 2008-07-30 | 2010-02-04 | Azalea Networks | Method & apparatus for minimizing packet transmission loss in a wireless network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501492A (zh) | 2015-01-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938334B (zh) | 随机网络编码和自动重传请求联合的自适应差错控制方法 | |
CN103905152B (zh) | 删除信道中采用跨层联合编码的有效吞吐量随机优化方法 | |
CN110943800A (zh) | 数据包的发送方法、装置及系统、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 |
CN102804661B (zh) | 通信系统中的对象的块聚合 | |
US8942084B2 (en) | Method of reducing retransmission of data frame and receiving node therefor | |
CN1882081A (zh) | 针对网络视频的可靠数据嵌入算法 | |
CN1833422A (zh) | 分组通信装置 | |
CN103763216A (zh) | 一种数据传输的调整系统及方法 | |
KR102002939B1 (ko) | 주문형 파일 복구 방법 및 시스템 | |
CN115550349B (zh) | 基于随机线性网络编码与卡尔曼滤波算法的文件传输方法 | |
JP7282895B2 (ja) | データの再送復号方法、装置、システム及び通信装置 | |
CN107666372B (zh) | 一种基于无速率编码的多链路协同传输方法及装置 | |
TWI493931B (zh) | 串流封包傳輸方法 | |
TWI527408B (zh) | 具動態編碼之無線網路傳輸壓縮方法 | |
CN109618164A (zh) | 一种视频编解码处理方法 | |
CN111385055A (zh)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 |
CN103402229B (zh) | 一种数据下载方法及系统 | |
WO2017054571A1 (zh)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设备和系统 | |
CN102142922A (zh) | 数据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 | |
CN109495213A (zh) | 一种基于汉明重量编码的广播重传方法及系统 | |
CN106059711B (zh) | 一种基于计数器的数字喷泉码功率分配方法 | |
CN113037356A (zh) | 卫星通信系统中码块组大小自适应调整的harq方法 | |
CN104010328A (zh) | 一种自适应负载均衡的代码分发方法 | |
CN114500672A (zh) | 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 |
TWI489827B (zh) | 串流封包傳輸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MM4A |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