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TWI480792B - 電子裝置的操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電子裝置的操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80792B
TWI480792B TW102121641A TW102121641A TWI480792B TW I480792 B TWI480792 B TW I480792B TW 102121641 A TW102121641 A TW 102121641A TW 102121641 A TW102121641 A TW 102121641A TW I480792 B TWI480792 B TW I480792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input signal
display
sensing
display module
modul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1216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413560A (zh
Inventor
Ihsi Wu
Original Assignee
Asustek Comp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sustek Comp Inc filed Critical Asustek Comp Inc
Priority to US14/014,379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US9372621B2/en
Publication of TW2014135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4135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807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80792B/zh

Links

Landscapes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 Electrophonic Musical Instruments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Description

電子裝置的操作方法
本案係關於一種應用於電子裝置的操作方法,特別是關於一種應用於具有顯示模組的電子裝置的操作方法。
隨著電子科技的進展,各式電子裝置已普遍地應用在人們的生活中,諸如智慧型行動電話、平板電腦、電子書等。
一般而言,智慧型行動電話、平板電腦、電子書等電子裝置具有一顯示模組(例如是觸控面板)。顯示模組例如包括觸控感應元件與電磁感應元件。觸控感應與電磁感應元件可分別用以感應觸控輸入以及電磁筆接近造成的磁場變化。使用者可透過顯示模組對電子裝置輸入指令(例如觸擊或滑動),並藉由顯示模組獲得對應的視覺回饋,藉以對電子裝置進行操作。
是以,在智慧型行動電話、平板電腦、電子書等電子裝置蓬勃發展的今日,如何設計出一種操作方法,能讓使用者便於操作電子裝置,為本領域迫切解決的問題。
本案提出一種操作方法。根據本案的一實施例,該操作方法適用於一電子裝置。該電子裝置包括一顯示模組以及一偵測模組。該操作方法包括:透過該偵測模組偵測一第一輸入訊號;根據該第一輸入訊號觸發一繪圖輔助工具,且使該繪圖輔助工具顯示於該顯示模組;透過該偵測模組偵測一第二輸入訊號;判斷該第二輸入訊號是否位於繪圖輔助工具所對應的一感測區;以及當該第二輸入訊號位於該感測區時,根據該第二輸入訊號沿著該繪圖輔助工具的邊緣顯示一繪圖軌跡。
透過應用上述的實施例,虛擬化的繪圖輔助工具可被實現。此外,透過繪圖輔助工具的應用,可更貼近使用者利用實體工具進行繪圖的生活經驗,而使得使用者能更順暢地在電子裝置上進行繪圖。
100‧‧‧電子裝置
110‧‧‧顯示模組
120‧‧‧偵測模組
130‧‧‧處理模組
200‧‧‧操作方法
500‧‧‧操作方法
S1-S10‧‧‧步驟
T1-T8‧‧‧步驟
D‧‧‧直線
A、B、C‧‧‧感應點
O‧‧‧圓心
CLOSE‧‧‧關閉鍵
ICON_1‧‧‧觸發鍵
ICON_2‧‧‧觸發鍵
TOOL_1‧‧‧虛擬尺
TOOL_2‧‧‧虛擬量角器
L1‧‧‧輔助線
L2‧‧‧輔助線
SEN_1‧‧‧感測區
SEN_2‧‧‧感測區
TRACE_1‧‧‧繪圖軌跡
TRACE_2‧‧‧繪圖軌跡
INFO_1‧‧‧輔助資訊
INFO_2‧‧‧輔助資訊
I1‧‧‧間距
I2‧‧‧間距
圖1為根據本案第一實施例所繪示的電子裝置的示意圖;圖2為根據本案第一實施例所繪示的操作方法的流程圖;圖3為根據本案第一實施例所繪示的操作範例的示意圖;圖4A、4B為根據本案第一實施例所繪示的操作範例的 示意圖;圖5為根據本案第二實施例所繪示的操作方法的流程圖;圖6為根據本案第二實施例所繪示的操作範例的示意圖;以及圖7為根據本案第二實施例所繪示的操作範例的示意圖。
以下將以圖式及詳細敘述清楚說明本揭示內容之精神,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瞭解本揭示內容之較佳實施例後,當可由本揭示內容所教示之技術,加以改變及修飾,其並不脫離本揭示內容之精神與範圍。
本案的一實施態樣提供一種電子裝置,為使敘述清楚,以下段落將以平板電腦為例進行說明,然而本案不以此為限。
圖1為根據本案第一實施例所繪示的電子裝置100的示意圖。電子裝置100可包括顯示模組110、偵測模組120以及處理模組130。其中顯示模組110、偵測模組120以及處理模組130彼此電性連接。
在本實施例中,顯示模組110可為一具有電磁感應能力的觸控面板,可用以感應觸控輸入並用以感應電磁筆或其它適當物件接近或接觸造成的磁場變化,並輸出感應訊號。另外,顯示模組110可接收處理模組130發出的控 制訊號並顯示畫面。當注意到,為便於敘述,在以下段落中,使用者對顯示模組110的操作方式皆以透過手指接觸顯示模組110為例進行說明,然在本案中,使用者亦可透過電磁筆或其它適當物件接近或接觸顯示模組110,以對顯示模組110進行操作。
偵測模組120可用以接收顯示模組110的感應訊號,以偵測使用者輸入(例如是單點或多點的點擊,或單點或多點的滑動),並提供偵測訊號。偵測模組120例如可用中央處理器、微處理器或其它具處理功能的適當元件實現。
處理模組130可用以接收偵測模組120發出的偵測訊號,並用以提供控制訊號至顯示模組110,以控制顯示模組110的顯示畫面。處理模組130例如可用中央處理器、微處理器或其它具處理功能的適當元件實現。
本案的一實施態樣提供一種操作方法。操作方法可應用於相同或相似於圖1中的電子裝置100,而為使敘述簡單,以下將根據本案第一實施例,以圖1中的電子裝置100為例進行對操作方法敘述,然本案不以此應用為限。
另外,應瞭解到,在本實施方式中所提及的操作方法的步驟,除特別敘明其順序者外,均可依實際需要調整其前後順序,甚至可同時或部分同時執行。
同時參照圖2、圖3、圖4A、圖4B。圖2為根據本案第一實施例所繪示的操作方法200的示意圖。操作方法200可包括以下步驟。
在步驟S1中,偵測模組120可透過顯示模組110 偵測第一輸入訊號。在本實施例中,第一輸入訊號例如是使用者對顯示模組110進行的控制動作,如單點或多點觸擊(如使用者以一根手指或兩根以上手指觸擊顯示模組110)。
在步驟S2中,處理模組130可判斷偵測到的第一輸入訊號是否為用以觸發繪圖輔助工具的預設動作,並根據第一輸入訊號觸發繪圖輔助工具。在本實施例中,繪圖輔助工具例如是圖3中的虛擬尺TOOL_1或圖4A、4B中的虛擬量角器TOOL_2。
在步驟S3中,處理模組130可控制顯示模組110顯示繪圖輔助工具以及繪圖輔助工具的輔助線(例如虛擬尺TOOL_1的輔助線L1、虛擬量角器TOOL_2的輔助線L2)。 輔助線例如是位於繪圖輔助工具的邊緣(例如輔助線L1位於虛擬尺TOOL_1的邊緣、輔助線L2位於虛擬量角器TOOL_2的邊緣)。
在步驟S4中,偵測模組120可透過顯示模組110偵測第一輸入訊號的位移,而處理模組130可根據第一輸入訊號的位移控制顯示模組110,以調整繪圖輔助工具以及輔助線顯示於顯示模組上的一顯示尺寸、一顯示角度及/或一顯示位置。
在步驟S5中,處理模組130可透過偵測模組120,判斷第一輸入訊號是否持續,例如判斷使用者是否持續對顯示模組110進行單點或多點觸擊。若是,則進行步驟S6;若否,則進行步驟S7。
在步驟S6中,於第一輸入訊號持續的狀態下,偵 測模組120可透過顯示模組110偵測第二輸入訊號。在本實施例中,第二輸入訊號例如是一使用者對顯示模組110進行的控制動作,如單點觸擊、單點滑動、多點觸擊或多點滑動。
在步驟S7中,於第一輸入訊號停止的狀態下,處理模組130可關閉繪圖輔助工具(例如是關閉虛擬尺TOOL_1或虛擬量角器TOOL_2),並控制顯示模組110停止顯示繪圖輔助工具以及繪圖輔助工具的輔助線。換言之,處理模組130可根據第一輸入訊號是否停止,以操作關閉繪圖輔助工具。在一些實施例中,在第一輸入訊號停止時,處理模組130隨即關閉繪圖輔助工具,而不限於在特定步驟中關閉繪圖輔助工具。
在步驟S8中,在偵測到第二輸入訊號後,處理模組130可判斷第二輸入訊號是否位於繪圖輔助工具所對應的感測區(例如虛擬尺TOOL_1對應感測區SEN_1,虛擬量角器TOOL_2對應感測區SEN_2)。若是,則進行步驟S9,若否則進行步驟S10。其中繪圖輔助工具的感測區例如是位於輔助線的周圍(例如虛擬尺TOOL_1的感測區SEN_1位於輔助線L1的周圍,虛擬量角器TOOL_2的感測區SEN_2位於輔助線L2的周圍)。
在步驟S9中,在第二輸入訊號位於繪圖輔助工具的感測區的情況下,處理模組130可根據第二輸入訊號控制顯示模組110沿著繪圖輔助工具的邊緣(或沿著繪圖輔助工具的輔助線)顯示繪圖軌跡(例如沿著虛擬尺TOOL_1的邊綠 (或沿著輔助線L1)顯示繪圖軌跡TRACE_1或沿著虛擬量角器TOOL_2的邊綠(或沿著輔助線L2)顯示繪圖軌跡TRACE_2)。
在步驟S10中,在第二輸入訊號不位於感測區的情況下,處理模組130可控制顯示模組110根據第二輸入訊號顯示獨立於繪圖輔助工具的邊緣的另一繪圖軌跡(換言之,此另一繪圖軌跡不沿著繪圖輔助工具的邊緣顯示)。
透過應用上述的實施例,虛擬化的繪圖輔助工具可被實現。此外,透過繪圖輔助工具的應用,可更貼近使用者利用實體工具進行繪圖的生活經驗,而使得使用者能更順暢地在電子裝置上進行繪圖。
另外,根據本案一實施例,處理模組130可根據繪圖軌跡,即時或非即時地計算繪圖軌跡的輔助資訊(例如是繪圖軌跡TRACE_1的輔助資訊INFO_1(例如是繪圖軌跡TRACE_1的長度)或繪圖軌跡TRACE_2的輔助資訊INFO_2(例如是繪圖軌跡TRACE_2相對於虛擬量角器TOOL_2之圓心O的角度),並即時或非即時地控制顯示模組110顯示輔助資訊。
如此一來,使用者在利用繪圖輔助工具進行繪圖時,可迅速得知其所繪示的繪圖軌跡的資訊,而顯著地增加使用者利用繪圖輔助工具進行繪圖的便利性。
在以下的段落中,將提供關於上述操作方法200更具體的實施細節,然而本案不以此為限。
根據本案一實施例,在上述步驟S2中,處理模組 130可判斷偵測到的第一輸入訊號的感應點數量(例如是使用者接觸顯示模組110的手指數量),並根據感應點數量決定所觸發的繪圖輔助工具的態樣(例如決定觸發虛擬尺TOOL_1或觸發虛擬量角器TOOL_2)。
根據本案一實施例,在上述步驟S3中,處理模組130可根據第一輸入訊號於顯示模組110上的感應點的感應位置,決定繪圖輔助工具以及輔助線顯示於顯示模組上的顯示位置、以及繪圖輔助工具和輔助線的顯示角度或顯示尺寸。
舉例而言,特別參照圖3,在繪圖輔助工具為虛擬尺TOOL_1的情況下,處理模組130可根據第一輸入訊號於顯示模組110上的全部或部分的感應點A、B、C的感應位置,決定虛擬尺TOOL_1以及輔助線L1顯示於顯示模組110上的顯示位置。另外,處理模組130可根據感應點A、B、C中至少兩點(例如是感應點A、B)的感應位置所形成的直線D,決定虛擬尺TOOL_1以及輔助線L1顯示於顯示模組110上的顯示角度。在一實施例中,直線D與輔助線L1例如具有相同斜率。
又舉例而言,特別參照圖4A,在繪圖輔助工具為虛擬量角器TOOL_2的情況下,處理模組130可根據第一輸入訊號於顯示模組110上的全部或部分的感應點A、B的感應位置,決定虛擬量角器TOOL_2以及輔助線L2顯示於顯示模組110上的顯示位置。另外,處理模組130可根據感應點A、B的感應位置之間距11,決定虛擬量角器TOOL_2顯 示於顯示模組110以及輔助線L2顯示於顯示模組110上的顯示尺寸。
另一方面,在上述步驟S4中,在繪圖輔助工具為虛擬尺TOOL_1的情況下(特別參照圖3),處理模組130可根據第一輸入訊號於顯示模組110上的全部或部分的位移後的感應點A、B、C的感應位置,以決定虛擬尺TOOL_1以及輔助線L1顯示於顯示模組110上的調整後的顯示位置。另外,處理模組130可根據位移後的感應點A、B、C中至少兩點(例如是位移後的感應點A、B)的感應位置所形成的直線D,決定虛擬尺TOOL_1以及輔助線L1顯示於顯示模組110上的調整後的顯示角度。
類似地,在繪圖輔助工具為虛擬量角器TOOL_2的情況下(特別參照圖4A、4B),處理模組130可根據第一輸入訊號於顯示模組110上的位移後的感應點A、B的感應位置,以決定虛擬量角器TOOL_2以及輔助線L2顯示於顯示模組110上的調整後的顯示位置。另外,處理模組130可根據位移後的感應點A、B的間距I2,決定虛擬量角器TOOL_2顯示於顯示模組110以及輔助線L2顯示於顯示模組110上的調整後的顯示尺寸。
根據本案一實施例,在上述步驟S8中,在第二輸入訊號為單點觸擊的情況下,處理模組130可判斷接觸的感應點(例如是手指接觸顯示模組110的接觸點)之感應位置是否位於感測區中。根據本案的另一實施例,在步驟S7中,在第二輸入訊號為單點滑動的情況下,處理模組130可判斷 滑動的起始感應點(例如是手指接觸顯示模組110的接觸起始點)之感應位置是否位於感測區中。
為便於了解,以下舉操作上的示範例對本案進行說明,然本案不以此為限。
參照圖3,在一第一操作狀態下,使用者例如以三根手指接觸顯示模組110。處理模組130根據感應點數量(例如是3)決定觸發虛擬尺TOOL_1。接著,處理模組130控制顯示模組110,根據接觸顯示模組110的三根手指(即感應點A、B、C)的感應位置,顯示虛擬尺TOOL_1以及虛擬尺TOOL_1的輔助線L1。此時,若感應點A、B、C的感應位置發生位移,則處理模組130透過偵測模組120偵測此位移,以及位移後的感應點A、B、C的感應位置。接著,處理模組130根據感應點A、B、C位移後的感應位置控制顯示模組110以調整虛擬尺TOOL_1及輔助線L1的顯示位置。接著,若使用者仍持續以三根手指接觸顯示模組110,則偵測模組120透過顯示模組110偵測第二輸入訊號;若使用者停止以三根手指接觸顯示模組110,則處理模組130關閉虛擬尺TOOL_1,並控制顯示模組110停止顯示虛擬尺TOOL_1以及輔助線L1。
在使用者持續以三根手指接觸顯示模組110的情況下,使用者例如可在虛擬尺TOOL_1的邊綠(或感測區SEN_1內)進行單點滑動(亦可為多點觸擊、單點或多點滑動)。此時,處理模組130判斷此單點滑動位於感測區SEN_1內,故處理模組130控制顯示模組110根據此單點滑動,沿 著虛擬尺TOOL_1的邊緣(或沿著輔助線L1)顯示繪圖軌跡TRACE_1,另外,處理模組130也計算繪圖軌跡TRACE_1的輔助資訊(即長度)INFO_1,並控制顯示模組110同步顯示繪圖軌跡TRACE_1與輔助資訊INFO_1。另一方面,若使用者不在虛擬尺TOOL_1的邊緣(或感測區SEN_1內)進行單點滑動(亦可為多點觸擊、單點或多點滑動),則處理模組130控制顯示模組110根據此一單點滑動顯示獨立於輔助線L1的另一繪圖軌跡(例如是此單點滑動所經過的路徑)。
另一方面,參照圖4A、4B,在一第二操作狀態下,使用者例如以兩根手指接觸顯示模組110。處理模組130根據感應點數量(例如是2)決定觸發虛擬量角器TOOL_2。接著,處理模組130,根據接觸顯示模組110的兩根手指(即感應點A、B)的感應位置,及感應點A、B的感應位置之間距I1,決定虛擬量角器TOOL_2以及虛擬量角器TOOL_2的輔助線L2的顯示位置及顯示尺寸,並控制顯示模組110顯示虛擬量角器TOOL_2以及虛擬量角器TOOL_2的輔助線L2。此時,若使用者感應點A、B的感應位置發生位移,則處理模組130透過偵測模組120,偵測感應點A、B的感應位置的位移,以及位移後的感應點A、B的感應位置。接著,處理模組130根據位移後的感應點A、B的感應位置,及感應點A、B的感應位置間距I2,控制顯示模組110調整虛擬量角器TOOL_2及輔助線L2的顯示位置。接著,若使用者仍持續以兩根手指接觸顯示模組110,則偵測模組120透過顯示模組110偵測第二輸入訊號;若使用者停止以兩根手指 接觸顯示模組110,則處理模組130關閉虛擬量角器TOOL_2,並控制顯示模組110停止顯示虛擬量角器TOOL_2以及輔助線L2。
在使用者持續以兩根手指接觸顯示模組110的情況下,使用者例如可在虛擬量角器TOOL_2的邊緣(或感測區SEN_2內)進行單點滑動(亦可為多點觸擊、單點或多點滑動)。此時,處理模組130判斷此單點滑動位於感測區SEN_2內,故處理模組130控制顯示模組110根據此單點滑動,沿著虛擬量角器TOOL_2的邊緣(或沿著輔助線L2)顯示繪圖軌跡TRACE_2,另外,處理模組130也計算繪圖軌跡TRACE_2的輔助資訊(即角度)INFO_2,並控制顯示模組110同步顯示繪圖軌跡TRACE_2與輔助資訊INFO_2。另一方面,若使用者不在虛擬量角器TOOL_2的邊緣(或感測區SEN_2內)進行單點滑動(亦可為多點觸擊、單點或多點滑動),則處理模組130控制顯示模組110根據此一單點滑動顯示獨立於輔助線L2的另一繪圖軌跡(例如是此單點滑動所經過的路徑)。
以下段落將提供本案的其它操作方法的實施例,然本案不以此為限。
同時參照圖5、圖6、圖7,圖5為根據本案第二實施例所繪示的操作方法500的流程圖。操作方法500與前述操作方法200大致相似,故重覆的部份將予以省略。
另外,相同於操作方法200,操作方法500可應用於相同或相似於圖1中的電子裝置100,而為使敘述簡單, 以下將根據本案一實施例,以圖1中的電子裝置100為例進行對操作方法500敘述,然本案不以此應用為限。
操作方法500可包括以下步驟T1-T8。操作方法500與前述操作方法200主要差異之處在於,操作方法500並不限定在第一輸入訊號持續的狀況下,才進行第二輸入訊號的偵測。以下將透過步驟T1-T8詳述之。
步驟T1可參照前述操作方法200的步驟S1,故在此不贅述。
在步驟T2中,處理模組130可判斷偵測到的第一輸入訊號是否為用以觸發繪圖輔助工具的預設動作,並操作性地根據第一輸入訊號觸發繪圖輔助工具。相異於操作方法200的步驟S2,在本實施例中,可預設顯示多個觸發鍵,例如觸發鍵ICON_1(例如用以觸發圖3中的虛擬尺TOOL_1)與觸發鍵ICON_2(例如用以觸發圖4A、圖4B中的虛擬量角器TOOL_2)。在處理模組130判斷偵測到的第一輸入訊號(例如是單點觸擊)位於顯示模組110上的觸發鍵時,處理模組130觸發繪圖輔助工具。
另外,當注意到,觸發繪圖輔助工具的預設動作更可以是特定的單點滑動(例如L型滑動、U型滑動)或多點滑動,而不以上述觸發鍵為限。
在步驟T3中,處理模組130可控制顯示模組110顯示繪圖輔助工具以及繪圖輔助工具的輔助線。相異於操作方法200的步驟S3,在本實施例中,處理模組130可控制顯示模組110根據預設的顯示位置、預設的顯示角度或預 設的顯示尺寸顯示繪圖輔助工具。
在步驟T4中,處理模組130可透過偵測模組120偵測一調整性使用者輸入,並可根據此一調整性使用者輸入控制顯示模組110,以調整繪圖輔助工具以及輔助線顯示於顯示模組上的一顯示尺寸、一顯示角度及/或一顯示位置。舉例而言,此一調整性使用者輸入可以單點滑動方式拖曳繪圖輔助工具以及輔助線,以調整繪圖輔助工具以及輔助線的顯示位置,並以多點滑動方式調整繪圖輔助工具以及輔助線的顯示角度與顯示尺寸。
在步驟T5中,偵測模組120可透過顯示模組110偵測第二輸入訊號。相異於操作方法200的步驟S5,在本實施例中,並不需先判斷第一輸入訊號是否持續才進行步驟T5。亦即,即便第一輸入訊號已停止,處理模組130亦不關閉繪圖輔助工具,且顯示模組110仍持續顯示繪圖輔助工具以及繪圖輔助工具的輔助線。
另一方面,當注意到,在本實施例中,由於不以第一輸入訊號是否持續決定是否關閉繪圖輔助工具,故顯示模組110可顯示繪圖輔助工具的一關閉鍵(如圖7中的關閉鍵CLOSE)。偵測模組120可透過顯示模組110偵測第三使用者輸入。處理模組130可判斷第三使用者輸入是否位於關閉鍵,並在第三使用者輸入位於關閉鍵的情況下,關閉繪圖輔助工具,並控制顯示模組110停止顯示繪圖輔助工具以及繪圖輔助工具的輔助線。
步驟T6-T8可分別參照前述操作方法200的步驟 S8-S10,故在此不贅述。
為便於了解,以下舉操作上的示範例對本案進行說明,然本案不以此為限。
參照圖6,在一第三操作狀態下,使用者例如對觸發鍵ICON_2進行單點觸擊。處理模組130判斷使用者接觸顯示模組110的接觸點位於觸發鍵ICON_2,故處理模組130觸發虛擬量角器TOOL_2。接著,參照圖7,處理模組130控制顯示模組110根據預設的顯示位置及預設的顯示尺寸,顯示虛擬量角器TOOL_2以及虛擬量角器TOOL_2的輔助線L2。另外,顯示模組110可在顯示虛擬量角器TOOL_2的同時,顯示虛擬量角器TOOL_2的關閉鍵CLOSE,以令使用者可藉由接觸關閉鍵CLOSE以關閉虛擬量角器TOOL_2。另一方面,在顯示虛擬量角器TOOL_2後,使用者可透過單點滑動方式拖曳虛擬量角器TOOL_2以及輔助線L2,或透過多點滑動方式調整虛擬量角器TOOL_2以及輔助線L2的顯示尺寸。
接著,在虛擬量角器TOOL_2開啟的狀態下,使用者例如可在輔助線L2上單點滑動,以進行繪圖。其具體操作可參照操作方法200中的操作範例,在此不贅述。
透過上述的設置,虛擬化的繪圖輔助工具亦可被實現。此外,透過應用上述的實施例,使用者可利用繪圖輔助工具進行繪圖時,並同時得知其所繪示的繪圖軌跡的資訊,而顯著地增加使用者利用繪圖輔助工具進行繪圖的便利性。
雖然本案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案,任何熟習此技藝者,在不脫離本案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各種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案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200‧‧‧操作方法
S1-S10‧‧‧步驟

Claims (11)

  1. 一種操作方法,適用於一電子裝置,該電子裝置包括一顯示模組以及一偵測模組,該操作方法包括:透過該偵測模組偵測一第一輸入訊號;根據該第一輸入訊號觸發一繪圖輔助工具,且使該繪圖輔助工具顯示於該顯示模組;透過該偵測模組偵測一第二輸入訊號;判斷該第二輸入訊號是否位於該繪圖輔助工具所對應的一感測區;以及當該第二輸入訊號位於該感測區時,根據該第二輸入訊號沿著該繪圖輔助工具的一邊緣顯示一繪圖軌跡;其中根據該第一輸入訊號觸發該繪圖輔助工具的步驟包括:判斷該第一輸入訊號之一感應點數量;以及根據該感應點數量決定該繪圖輔助工具的態樣。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操作方法,更包括:顯示該繪圖軌跡的一輔助資訊。
  3. 如請求項2所述的操作方法,其中在該繪圖輔助工具為一虛擬尺的情況下,該輔助資訊為該繪圖軌跡的一長度,在該繪圖輔助工具為一虛擬量角器的情況下,該輔助資訊為該繪圖軌跡的一角度。
  4. 如請求項1所述的操作方法,其中該繪圖輔助工具更包括一輔助線。
  5. 如請求項1所述的操作方法,更包括:在該第二輸入訊號不位於該感測區時,根據該第二輸入訊號,顯示獨立於該繪圖輔助工具的該邊緣的另一繪圖軌跡。
  6. 如請求項1所述的操作方法,更包括:判斷該第一輸入訊號是否持續;以及在該第一輸入訊號停止的情況下,關閉該繪圖輔助工具,並停止顯示該繪圖輔助工具。
  7. 如請求項1所述的操作方法,其中偵測該第二輸入訊號的步驟更包括:在該第一輸入訊號持續的情況下,偵測該第二輸入訊號。
  8. 如請求項1所述的操作方法,其中顯示該繪圖輔助工具的步驟更包括:根據該第一輸入訊號於該顯示模組上的一感應點的感應位置,決定該繪圖輔助工具顯示於該顯示模組上的一顯示位置。
  9. 如請求項1所述的操作方法,其中當該繪圖輔助工具為一虛擬尺時,顯示該繪圖輔助工具的步驟包括:根據該第一輸入訊號的一第一感應點的感應位置與一第二感應點的感應位置,決定該繪圖輔助工具顯示於該顯示模組上的一顯示角度。
  10. 如請求項1所述的操作方法,其中當該繪圖輔助工具為一虛擬量角器時,顯示該繪圖輔助工具的步驟包括:根據該第一輸入訊號的一第一感應點的感應位置與一第二感應點的感應位置的間距,決定該繪圖輔助工具顯示於該顯示模組上的一顯示尺寸。
  11. 如請求項1所述的操作方法,更包括:根據該第一輸入訊號的位移,調整該繪圖輔助工具顯示於該顯示模組上的一顯示尺寸、一顯示角度及/或一顯示位置。
TW102121641A 2012-09-18 2013-06-18 電子裝置的操作方法 TWI48079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4/014,379 US9372621B2 (en) 2012-09-18 2013-08-30 Operating method of electronic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261702261P 2012-09-18 2012-09-1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13560A TW201413560A (zh) 2014-04-01
TWI480792B true TWI480792B (zh) 2015-04-11

Family

ID=503153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121641A TWI480792B (zh) 2012-09-18 2013-06-18 電子裝置的操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3677616B (zh)
TW (1) TWI48079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254939B2 (en) * 2015-06-07 2019-04-09 Apple Inc. Device, method, and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for providing and interacting with a virtual drawing aid
CN105607854A (zh) * 2015-12-23 2016-05-25 西安立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黑板虚拟几何图形显示方法
WO2018145244A1 (zh) * 2017-02-07 2018-08-16 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超声医学检测设备及成像控制方法、成像系统、控制器
CN111352561A (zh) * 2018-12-24 2020-06-30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在触摸屏上进行触控的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237413A1 (en) * 2008-03-19 2009-09-24 Aisin Aw Co., Ltd. Screen formation system, screen formation method, and program
TW200945138A (en) * 2008-04-29 2009-11-01 Compal Electronics Inc A touch screen device comprising a graphic interface and a control method of the touch screen
TW201013511A (en) * 2008-09-24 2010-04-01 Compal Electronics Inc Method of operating user interface
TW201035829A (en) * 2009-03-31 2010-10-01 Compal Electronics Inc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screen
US20120052921A1 (en) * 2010-08-30 2012-03-0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obile terminal and multi-touch base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list data output for the same
CN102576268A (zh) * 2009-08-25 2012-07-11 普罗米斯有限公司 利用多种输入检测技术的交互表面
TW201232354A (en) * 2011-01-25 2012-08-01 Compal Electronics Inc Electronic device and information display method thereof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511274A1 (en) * 2004-07-02 2006-01-02 Research Machines Plc A computer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 display, and graphical tools for on-screen analysis
CN101587415A (zh) * 2008-05-20 2009-11-25 仁宝电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具图型化操作接口的触控式屏幕及触控式屏幕的控制方法
US20100295796A1 (en) * 2009-05-22 2010-11-25 Verizon Patent And Licensing Inc. Drawing on capacitive touch screens
US8487889B2 (en) * 2010-01-15 2013-07-16 Apple Inc. Virtual drafting tools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237413A1 (en) * 2008-03-19 2009-09-24 Aisin Aw Co., Ltd. Screen formation system, screen formation method, and program
TW200945138A (en) * 2008-04-29 2009-11-01 Compal Electronics Inc A touch screen device comprising a graphic interface and a control method of the touch screen
TW201013511A (en) * 2008-09-24 2010-04-01 Compal Electronics Inc Method of operating user interface
TW201035829A (en) * 2009-03-31 2010-10-01 Compal Electronics Inc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screen
CN102576268A (zh) * 2009-08-25 2012-07-11 普罗米斯有限公司 利用多种输入检测技术的交互表面
US20120052921A1 (en) * 2010-08-30 2012-03-0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obile terminal and multi-touch base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list data output for the same
TW201232354A (en) * 2011-01-25 2012-08-01 Compal Electronics Inc Electronic device and information display method thereof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77616A (zh) 2014-03-26
TW201413560A (zh) 2014-04-01
CN103677616B (zh) 2017-05-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85672B (zh) 電子顯示裝置及圖標控制方法
CN103064627B (zh) 一种应用程序管理方法及装置
US20090288889A1 (en) Proximity sensor device and method with swipethrough data entry
KR20140105691A (ko) 터치스크린을 구비하는 사용자 기기의 오브젝트 조작 방법 및 그 장치
US10126843B2 (en) Touch control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JP2012003404A (ja) 情報表示装置
TW201415346A (zh) 可攜式裝置及其按鍵點擊範圍調整方法
TWI480792B (zh) 電子裝置的操作方法
US9372621B2 (en) Operating method of electronic device
JP5657866B2 (ja) 入力装置、ポインタの表示位置調整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02314257A (zh) 一种触摸装置及用户终端
TW201610778A (zh) 虛擬鍵盤顯示系統及方法
WO2012111227A1 (ja) タッチ式入力装置、電子機器および入力方法
CN103577092A (zh) 信息处理设备和信息处理方法
JP5820414B2 (ja)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情報処理方法
US20200057549A1 (en) Analysis device equipped with touch panel device, method for display control thereof, and program
CN103870105B (zh) 信息处理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US9720513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ceiving a key input
KR20150060475A (ko) 터치스크린 상에 수신된 입력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US9454248B2 (en) Touch input method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thereof
KR101706909B1 (ko) 핑거 입력장치
TWI557634B (zh) 手持式裝置和其操作方法
TW201407460A (zh) 手持式電子裝置及其上顯示的虛擬鍵盤之安排方法
US20150138102A1 (en) Inputting mode switching method and system utilizing the same
WO2015093005A1 (ja) 表示システ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