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78537B - 電表網路系統及其電表節點與廣播方法 - Google Patents
電表網路系統及其電表節點與廣播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478537B TWI478537B TW101143565A TW101143565A TWI478537B TW I478537 B TWI478537 B TW I478537B TW 101143565 A TW101143565 A TW 101143565A TW 101143565 A TW101143565 A TW 101143565A TW I478537 B TWI478537 B TW I478537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meter
- meter node
- waiting time
- routing message
- node
- Prior art dat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C—TRANSMISSION SYSTEMS FOR MEASURED VALUES, CONTROL OR SIMILAR SIGNALS
- G08C15/00—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multiplexing for the transmission of a plurality of signals over a common path
- G08C15/06—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multiplexing for the transmission of a plurality of signals over a common path successively, i.e. using time divis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9/00—Arrangements in telecontrol or telemetry systems for selectively calling a substation from a main station, in which substation desired apparatus is selected for applying a control signal thereto or for obtaining measured values therefrom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D—MEASURING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WO OR MORE VARIABLES NOT COVERED IN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TARIFF METERING APPARATUS; MEASURING OR TEST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D21/00—Measuring or test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D—MEASURING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WO OR MORE VARIABLES NOT COVERED IN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TARIFF METERING APPARATUS; MEASURING OR TEST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D4/00—Tariff metering apparatus
- G01D4/002—Remote reading of utility meter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D—MEASURING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WO OR MORE VARIABLES NOT COVERED IN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TARIFF METERING APPARATUS; MEASURING OR TEST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D4/00—Tariff metering apparatus
- G01D4/002—Remote reading of utility meters
- G01D4/004—Remote reading of utility meters to a fixed location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D—MEASURING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WO OR MORE VARIABLES NOT COVERED IN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TARIFF METERING APPARATUS; MEASURING OR TEST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D4/00—Tariff metering apparatus
- G01D4/002—Remote reading of utility meters
- G01D4/006—Remote reading of utility meters to a non-fixed location, i.e. mobile location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B90/20—Smart grids as enabling technology in buildings sector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20/00—Management or operation of end-user stationary applications or the last stages of power distribution; Controlling, monitoring or operating thereof
- Y04S20/30—Smart metering, e.g.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mote read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Arrangements For Transmission Of Measured Signal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Selective Calling Equipment (AREA)
Description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電表網路系統及其電表節點與廣播方法。更具體而言,本發明之電表網路系統具有多個電表節點。該等電表節點電性連接至一供電迴路,且當供電迴路由一斷電狀態恢復至一供電狀態時,於不同的等待時間後,廣播路由訊息以重新建立資料傳輸路徑。
先進讀表基礎建設(Advanced Metering Infrastructure;AMI)系統通常包含智慧型電表(Electricity Meter)裝置(後稱電表節點)、通訊系統及電表資料管理伺服器,以提供用戶能源使用資訊,使用戶瞭解能源使用狀態並進行節能。此外,AMI系統更具有支援故障偵測、停復電管理、遠端自動讀表等優點,以減少人力資源。
無基礎式需求距離向量(Ad Hoc On-Demand Distance Vector,AODV)路由協定近年來已經廣泛地被研究用於AMI系統之通訊系統上。然而,依據AODV路由協定,當一地區的供電迴路由一斷電狀態恢復至一供電狀態時,與供電迴路電性連接之所有電表節點將同時廣播本身之路由訊息,且通常更廣播自其他電表節點所接收之路由訊息以重新建立資料傳輸路徑。在頻寬有限的網路環境下,大量且同時地廣播路由訊息將造成路由訊息碰撞及網路擁塞之情況,進而使得組網速度變慢,嚴重時更將癱瘓整體網路。
有鑑於此,如何提供一種廣播路由訊息之機制,當供電迴路由一斷電狀態恢復至一供電狀態時,能有效地降低重新建立資料傳
輸路徑所造成的路由訊息碰撞及網路擁塞之情況,乃是業界亟待解決的問題。
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電表網路系統及其電表節點與廣播方法。本發明之電表網路系統基於AODV路由協定提供一種廣播路由訊息之機制。當供電迴路由一斷電狀態恢復至一供電狀態時,本發明之廣播路由訊息之機制,使得電表節點得以於不同的等待時間後,廣播路由訊息以重新建立資料傳輸路徑。如此一來,可有效地降低重新建立資料傳輸路徑所造成的路由訊息碰撞及網路擁塞情況。
為達上述目的,本發明揭露一種電表網路系統,其包含一後端伺服器、一集訊器、一第一電表節點以及一第二電表節點。該集訊器通訊連接至該後端伺服器。該第一電表節點電性連接一供電迴路,且儲存一第一階層數及一總階層數。當該供電迴路由一斷電狀態恢復至一供電狀態時,該第一電表節點根據該第一階層數與該總階層數間之一第一差值,獲得一第一等待時間,並於該第一等待時間後,廣播一第一路由訊息。該第二電表節點,電性連接該供電迴路,且儲存一第二階層數及該總階層數。當該供電迴路由該斷電狀態恢復至該供電狀態時,該第二電表節點根據該第二階層數與該總階層數間之一第二差值,獲得一第二等待時間,並於該第二等待時間後,廣播一第二路由訊息。該第一等待時間大於該第二等待時間。該第一電表節點自該第二電表節點接收該第二路由訊息,並於該第一等待時間後,廣播該第二路由訊息。
該集訊器自該第一電表節點接收該第一路由訊息及該第二路由訊息。
為達前述目的,本發明更揭露一種電表節點,其電性連接至一供電迴路且包含一儲存器、一收發器以及一處理器。該儲存器用以儲存一階層數及一總階層數。該收發器用以廣播一路由訊息。一處理器,電性連接至該收發器及該儲存器,用以當該供電迴路由一斷電狀態恢復至一供電狀態時,根據該階層數與該總階層數間之一差值,獲得一等待時間,並於該等待時間後,使該收發器廣播該路由訊息。
為達前述目的,本發明更揭露一種用於電表節點之廣播方法。該電表節點電性連接至一供電迴路且包含一儲存器、一收發器以及一處理器。該處理器電性連接至該儲存器及該收發器。該儲存器儲存一階層數及一總階層數。該廣播方法由該處理器執行,且包含下列步驟:當該供電迴路由一斷電狀態恢復至一供電狀態時,根據該階層數與該總階層數間之一差值,獲得一等待時間;以及於該等待時間後,使該收發器廣播一路由訊息。
在參閱圖式及隨後描述的實施方式後,所屬技術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便可瞭解本發明之其它目的,以及本發明之技術手段及實施態樣。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電表網路系統及其電表節點與廣播方法。以下將透過實施例來解釋本發明之內容。須說明者,本發明的實施例並非用以限制本發明須在如實施例所述之任何特定的環境、應
用或特殊方式方能實施。因此,有關實施例之說明僅為闡釋本發明之目的,而非用以限制本發明,且本案所請求之範圍,以申請專利範圍為準。除此之外,於以下實施例及圖式中,與本發明非直接相關之元件已省略而未繪示,且以下圖式中各元件間之尺寸關係僅為求容易瞭解,非用以限制實際比例。
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如第1圖所示,其係一電表網路系統1之示意圖。電表網路系統1包含一後端伺服器11、一集訊器13、一第一電表節點15a以及一第二電表節點15b。須說明者,實務上,電表網路系統1可具多個分支,且各分支可包二個以上的電表節點;然而,基於簡化說明原則,本實施例係僅以一分支中之第一電表節點15a以及第二電表節點15b作為說明,以凸顯本發明之主要技術內容。
後端伺服器11係用以管理多個電表節點並記錄各電表節點之資訊,以提供相關使用資訊。後端伺服器11與集訊器13通訊連接,以自集訊器13接收各電表節點之資訊,並透過集訊器13讀取各電表節點之表數及偵測電表節點之故障。於本實施例中,第一電表節點15a與第二電表節點15b係屬同一分支。第一電表節點15a離集訊器13較近,且可直接與集訊器13傳輸訊息,而第二電表節點15b則須透過第一電表節點15a與集訊器13傳輸訊息。
第一電表節點15a及第二電表節點15b電性連接至一供電迴路。供電迴路係源自於一區域之供電箱,用以提供該區域之用電。本發明之主要技術內容係著重於當供電迴路由一斷電狀態恢復至
一供電狀態時,各電表節點之運作。換言之,電表網路系統1先前已至少一次完成過整體電表節點之路由路徑(資料傳輸路徑)的建立,且各電表節點已儲存本身之階層數及電表網路系統1之整體電表節點之總階層數。
於本實施例中,第一電表節點15a儲存一第一階層數(例如:1)及一總階層數(例如:2)。第一階層數等於1係代表第一電表節點15a於此分支上最近靠近集訊器13且無須透過其他電表節點即可與集訊器13傳輸訊息。總階層數等於2係代表此分支上之電表節點可依彼此的路由關係劃分為2個階層。類似地,第二電表節點15b儲存一第二階層數(例如:2)及總階層數。第二階層數等於2係代表第二電表節點15b於此分支上需透過一個電表節點(即電表節點15a)與集訊器13傳輸訊息。
當供電迴路由一斷電狀態恢復至一供電狀態時,第一電表節點15a根據第一階層數與總階層數間之一第一差值(例如:1),獲得一第一等待時間,並於第一等待時間後,廣播一第一路由訊息102。同時,第二電表節點15b根據第二階層數與總階層數間之一第二差值(例如:0),獲得一第二等待時間,並於第二等待時間後,廣播一第二路由訊息104。舉例而言,第一等待時間可等於第一差值乘上一時間區間(例如:2秒),即第一等待時間等於2秒,而第二等待時間可等於第二差值乘上相同時間區間,即第二等待時間等於0秒。由於第一等待時間大於第二等待時間,故第一電表節點15a先自電表節點15b接收第二路由訊息104,並於第一等待時間後,連同廣播第一路路由訊息102,同時一起廣播第二路由
訊息104。
隨後,集訊器13自第一電表節點15a接收第一路由訊息102及第二路由訊息104。此時,第一電表節點15a、第二電表節點15b及集訊器13間之路由路徑係已建立,而第一電表節點15a及第二電表節點15b即可透過集訊器13與後端伺服器11傳輸訊息。須說明者,前述之時間區間係可根據實際系統效能所設定,例如:根據電表節點產生廣播訊息、處理接收之廣播訊息以及電表節點間之訊號傳輸距離進行調整。
此外,於實際情況下,當總階層數相當大時,將使得階層數為1之電表節點具相當長的等待時間,而使得電表網路系統1整體須耗費相當長的時間來完成路由路徑之建立。在此情況下,本發明可藉由電表節點之階層數與總階層數間之差值模除一模除數乘上時間區間,來作為電表節點之等待時間。以第一電表節點15a為例,當模除數等於2時,第一等待時間係等於1,即1 mod 2。模除數可依據總階層數進行調整,且理論上係界於2至總階層數間。模除數越大可降低重新建立路由路徑所造成的路由訊息碰撞及網路擁塞之情況,但亦使得電表網路系統1整體須耗費較長的時間來完成路由路徑之建立。
另外,由於電表網路系統1係基於AODV路由協定,因此當電表節點自另一電表節點接收其廣播之路由訊息後,將回傳一對應此路由訊息之確認訊息至該另一電表節點,據此,該另一電表節點根據該確認訊息,而不再廣播此路由訊息。舉例而言,第一電表節點15a於接收第二路由訊息104後,將回覆一確認訊息至第
二電表節點15b,據此,第二電表節點15b於接收到確認訊息後,停止廣播第二路由訊息104。由於此部份之技術內容係屬AODV路由協定的規範,且非本發明主要的技術內容,故在此不加以贅述。
本發明之第二實施例如第2圖所示,其係一電表網路系統2之示意圖。不同於第一實施例之電表網路系統1,本實施例之電表網路系統2更包含一第三電表節點15c。第三電表節點15c電性連接至相同供電迴路,且儲存一第三階層數(例如:3)及總階層數(例如:3)。
當供電迴路由斷電狀態恢復至供電狀態時,第三電表節點15c根據第三階層數與總階層數間之一第三差值(例如:0),獲得一第三等待時間,並於第三等待時間後,廣播一第三路由訊息106。若第三等待時間等於第三差值乘上時間區間(例如:2秒),則第三等待時間為0秒。此外,於本實施例中,因第一差值為2以及第二差值為1,故第一等待時間為4秒以及第二等待時間為2秒。
在此情況下,第二電表節點15b之第二等待時間係大於第三電表節點15c之第三等待時間。第二電表節點15b更自第三電表節點15c接收第三路由訊息106後,並於第二等待時間後,廣播第三路由訊息106,即同時廣播第二路由訊息104及第三路由訊息106。第一電表節點15a自第二電表節點15b接收第二路由訊息104及第三路由訊息106後,並於第一等待時間後,廣播第二路由訊息104及第三路由訊息106,即同時廣播第一路由訊息102、第二路由訊息104及第三路由訊息106。
隨後,集訊器13自第一電表節點15a接收第一路由訊息102、第二路由訊息104及第三路由訊息106。此時,第一電表節點15a、第二電表節點15b、第三電表節點15c及集訊器13間之路由路徑係已建立,而第一電表節點15a、第二電表節點15b及第三電表節點15c即可透過集訊器13與後端伺服器11傳輸訊息。
此外,第三電表節點15c更判斷第三差值是否等於零,以確定本身是否為最後一階層的電表節點。於本實施例中,因總階層數等於3,故第三差值等於零。在此情況下,第三電表節點15c僅廣播第三路由訊息106,而不廣播自其他電表節點所接收之路由訊息。然而,於其他實施例中,若第三差值不等於零,則當第三電表節點15c自其他電表節點接收路由訊息後,亦於第三等待時間後,廣播其他電表節點之路由訊息。
本發明之第三實施例如第3圖所示,其係一電表網路系統3之示意圖。不同於第一實施例之電表網路系統1,本實施例之電表網路系統3更包含一第三電表節點15c及一中間電表節點15d。第三電表節點15c及中間電表節點15d電性連接至相同供電迴路。第三電表節點15c儲存一第三階層數(例如:8)及總階層數(例如:8)。
當供電迴路由斷電狀態恢復至供電狀態時,第三電表節點15c根據第三階層數與總階層數間之一第三差值(例如:0),獲得一第三等待時間,並於第三等待時間後,廣播一第三路由訊息106。若第三等待時間等於第三差值乘上時間區間(例如:2秒),則第三等待時間為0秒。此外,於本實施例中,第一差值為7以及第
二差值為6,故第一等待時間為14秒以及第二等待時間為12秒。
於本實施例中,第二等待時間大於第三等待時間。第二電表節點15b更自中間電表節點15d接收第三路由訊息106,並於第二等待時間後,廣播第三路由訊息106,即同時廣播第二路由訊息104及第三路由訊息106。第一電表節點15a自第二電表節點15b接收第二路由訊息104及第三路由訊息106後,並於第一等待時間後,廣播第二路由訊息104及第三路由訊息106,即同時廣播第一路由訊息102、第二路由訊息104及第三路由訊息106。
須說明者,中間電表節點15d係界於第二電表節點15b與第三電表節點15c間的多個節點其中之一,且第二電表節點15b可直接至中間電表節點15d接收其路由訊息。第二電表節點15b與第三電表節點15c間的多個電表節點(包含中間電表節點15d)皆儲存各自的階層數及總階層數,並根據階層數與總階層數之差值得到等待時間,以於等待時間後,廣播本身的路由訊息及自其他電表節點所接收之路由訊息(圖未繪示)。由於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可輕易根據前述說明,瞭解第二電表節點15b與第三電表節點15c間的多個電表節點的運作,故在此不再加以贅述。
隨後,集訊器13自第一電表節點15a接收第一路由訊息102、第二路由訊息104、第三路由訊息106以及於此分支中其他電表節點之路由訊息。此時,分支中的所有電表節點與集訊器13間之路由路徑係已建立,且分支中的所有電表節點可透過集訊器13與後端伺服器11傳輸訊息。
此外,如先前所述,本發明可藉由電表節點之階層數與總階層
數間之差值模除一模除數乘上時間區間,來作為電表節點之等待時間。在此情況下,第一等待時間等於第一差值模除一模除數並乘上時間區間,第二等待時間等於第二差值模除該模除數並乘上時間區間,以及第三等待時間等於第三差值模除該模除數並乘上時間區間。以模除數為2為例,若第三差值為奇數的話,則第三等待時間等於第一等待時間,而若第三差值為偶數,則第三等待時間等於第二等待時間。
另一方面,本發明之電表節點更可儲存一子電表節點資訊。子電表節點資訊係包含於分支中階層數高於本身階層數之子電表節點的識別碼。由於各電表節點之路由訊息中包含電表節點本身之識別碼,故當電表節點根據子電表節點資訊,判斷已接收該分支之子電表節點之路由訊息後,則可立即廣播本身之路由訊息及所接收之所有子電表節點之路由訊息。
以第1圖之電表網路系統1為例,若第一電表節點15a之子電表節點僅包含第二電表節點15b,則第一電表節點15a儲存之一子電表節點資訊係包含第二電表節點之識別碼,並根據子電表節點資訊,判斷已接收第二路由訊息104,以立即廣播第一路由訊息102及第二路由訊息104,而無需於第一等待時間後。
再者,以第2圖之電表網路系統2為例,若第二電表節點15b之子電表節點僅包含第三電表節點15c,則第二電表節點15b儲存之一子電表節點資訊係包含第三電表節點之識別碼,並根據子電表節點資訊,判斷已接收第三路由訊息106,以立即廣播第二路由訊息104及第三路由訊息106,而無需於第二等待時間後。類似
地,若第一電表節點15a之子電表節點僅包含第二電表節點15b及第三電表節點15c,則第一電表節點15a儲存之一子電表節點資訊係包含第二電表節點之識別碼及第三電表節點之識別碼,並根據子電表節點資訊,判斷已接收第二路由訊息104及第三路由訊息106,以立即廣播第一路由訊息102、第二路由訊息104及第三路由訊息106,而無需於第一等待時間後。
再者,以第3圖之電表網路系統3為例,若第二電表節點15b之子電表節點僅包含第三電表節點15c及第二電表節點15b與第三電表節點15c間之至少一中間電表節點(包含中間電表節點15d),則第二電表節點15b所儲存之一子電表節點資訊係包含第三電表節點15c之識別碼及這些中間節點之識別碼,並根據子電表節點資訊,判斷已接收第三路由訊息106及這些中間電表節點之路由訊息,以立即廣播第二路由訊息104、第三路由訊息106及這些中間節點之路由訊息,而無需於第二等待時間後。
類似地,若第一電表節點15a之子電表節點僅包含第二電表節點15b、第三電表節點15c及第二電表節點15b與第三電表節點15c間之至少一中間電表節點(包含中間電表節點15d),則第一電表節點15a所儲存之一子電表節點資訊係包含第二電表節點15b之識別碼、第三電表節點15c之識別碼及這些中間電表節點之識別碼。第一電表節點15a更根據子電表節點資訊,判斷已接收第二路由訊息104、第三路由訊息106及這些中間電表節點之路由訊息,以立即廣播第一路由訊息102、第二路由訊息104、第三路由訊息106及這些中間電表節點之路由訊息,而無需於第一等待時
間後。
本發明之第四實施例如第4圖所示,其係一電表節點15之示意圖。電表節點15連接至一供電迴路,且可為前述實施例中之第一電表節點15a、第二電表節點15b、第三電表節點15c及中間電表節點15d之任一。電表節點15包含一收發器151、一處理器153以及一儲存器155。儲存器155儲存一階層數及一總階層數。
處理器153電性連接至收發器151及儲存器155。當供電迴路由一斷電狀態恢復至一供電狀態時,根據階層數與總階層數間之一差值,獲得一等待時間,並於等待時間後,使收發器151廣播一路由訊息。如同先前之實施例,等待時間可等於差值乘上一時間區間,或者等於差值數模除一模除數乘上時間區間。
舉例而言,當電表節點15為電表網路系統1之第一電表節點15a,則階層數等於第一階層數、等待時間等於第一等待時間以及路由訊息等於第一路由訊息102。在此情況下,收發器151更自一子電表節點(例如:第二電表節點15b)接收一子路由訊息(例如:第二路由訊息104),並於等待時間後,廣播子路由訊息。
舉例而言,當電表節點15為電表網路系統2之第一電表節點15a,則階層數等於第一階層數、等待時間等於第一等待時間以及路由訊息等於第一路由訊息102。在此情況下,收發器151更自一子電表節點(即第二電表節點15b)接收二子路由訊息(即第二路由訊息104及第三路由訊息106),並於等待時間後,廣播此二子路由訊息。
再舉例而言,若電表節點15為電表網路系統2之第三電表節點15c,則階層數等於第三階層數、等待時間等於第三等待時間以及路由訊息等於第三路由訊息106。在此情況下,處理器153更判斷差值等於零,以使收發器151廣播本身之路由訊息,而不廣播自其他電表節點所接收之路由訊息。
再舉例而言,若電表節點15為電表網路系統3之第二電表節點15b,則階層數等於第二階層數、等待時間等於第二等待時間以及路由訊息等於第二路由訊息104。在此情況下,儲存器155更儲存一子電表節點資訊,其係包含第三電表節點15c之識別碼及多個中間節點之識別碼。處理器153更根據子電表節點資訊,判斷已接收子電表節點之子路由訊息(即第三電表節點15c之第三路由訊息106及這些中間電表節點之路由訊息),以立即廣播路由訊息以及子電表節點之子路由訊息(即第二路由訊息104、第三路由訊息106及這些中間節點之路由訊息),而無需於第二等待時間後。
除了上述說明外,本實施例之電表節點15亦能執行第一實施例、第二實施例及第三實施例中所描述之電表節點之所有操作及具備所對應的所有功能,且所屬技術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可直接了解本實施例之電表節點15如何基於第一實施例、第二實施例及第三實施例之揭露內容執行此等操作及具備此等功能,於此不再贅述。
本發明之第五實施例如第5圖所示,其係為一廣播方法之流程圖。本實施例所述之廣播方法可用於一電表節點,例如:第四實施例之電表節點15。電表節點連接至一供電迴路,且包含一收發
器、一儲存器以及一電性連接至收發器及儲存器之處理器。儲存器儲存一階層數及一總階層數。本實施例之廣播方法係由電表節點之處理器所執行。
首先,於步驟S501中,當供電迴路由一斷電狀態恢復至一供電狀態時,根據階層數與總階層數間之一差值,獲得一等待時間。隨後,於步驟S503中,於等待時間後,使收發器廣播一路由訊息。如同先前所述,等待時間可等於差值乘上一時間區間,或者等於差值數模除一模除數乘上時間區間。此外,於其他實施例,步驟S501更可包含,判斷差值是否等於零之步驟。若差值等於零,則使收發器僅廣播本身之路由訊息,而不廣播自其他電表節點所接收之路由訊息。
除了上述步驟,本實施例的廣播方法亦能執行第四實施例中所描述的所有操作及具備所對應的所有功能,且所屬技術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可直接了解本實施例的廣播方法如何基於第四實施例的揭露內容執行此等操作及具備此等功能,於此不再贅述。
本發明之第六實施例如第6圖所示,其係為一廣播方法之流程圖。本實施例所述之廣播方法可用於一電表節點,例如:第四實施例之電表節點15。電表節點連接至一供電迴路,且包含一收發器、一儲存器以及一電性連接至收發器及儲存器之處理器。儲存器儲存一階層數及一總階層數。本實施例之廣播方法係由電表節點之處理器所執行。
首先,於步驟S601中,當供電迴路由一斷電狀態恢復至一供電狀態時,根據階層數與總階層數間之一差值,獲得一等待時間。
隨後,於步驟S603中,透過收發器自一子電表節點接收一子路由訊息。然後,於步驟S605中,於等待時間後,使收發器廣播一路由訊息以及子路由訊息。類似地,等待時間可等於差值乘上一時間區間,或者等於差值數模除一模除數乘上時間區間。
除了上述步驟,本實施例的廣播方法亦能執行第四實施例中所描述的所有操作及具備所對應的所有功能,且所屬技術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可直接了解本實施例的廣播方法如何基於第四實施例的揭露內容執行此等操作及具備此等功能,於此不再贅述。
本發明之第七實施例如第7圖所示,其係為一廣播方法之流程圖。本實施例所述之廣播方法可用於一電表節點,例如:第四實施例之電表節點15。電表節點連接至一供電迴路,且包含一收發器、一儲存器以及一電性連接至收發器及儲存器之處理器。儲存器儲存一階層數、一總階層數以及一子電表節點資訊。本實施例之廣播方法係由電表節點之處理器所執行。
首先,於步驟S701中,當供電迴路由一斷電狀態恢復至一供電狀態時,根據階層數與總階層數間之一差值,獲得一等待時間。隨後,於步驟S703中,根據子電表節點資訊,判斷是否已接收至少一子電節表點之一子路由訊息。若是,則執行步驟S705,立即使收發器廣播一路由訊息以及至少一子電表節點之子路由訊息。反之,則執行步驟S707,於等待時間後,使收發器廣播一路由訊息以及至少一子電表節點之子路由訊息。類似地,等待時間可等於差值乘上一時間區間,或者等於差值數模除一模除數乘上時間區間。
除了上述步驟,本實施例的廣播方法亦能執行第四實施例中所描述的所有操作及具備所對應的所有功能,且所屬技術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可直接了解本實施例的廣播方法如何基於第四實施例的揭露內容執行此等操作及具備此等功能,於此不再贅述。
綜上所述,本發明提供一種電表網路系統及其電表節點與廣播方法。本發明之電表網路系統基於AODV路由協定提供一種廣播路由訊息之機制。電表網路系統中的各電表節點根據先前完成的路由路徑,儲存本身於路由路徑中所處的階層數及整體路由路徑的總階層數。當供電迴路由一斷電狀態恢復至一供電狀態時,電表節點可根據本身的階層數及總階層數得到不同的等待時間,並依循等待時間,分時地廣播路由訊息以重新建立資料傳輸路徑。如此一來,本發明之廣播路由訊息之機制可有效地降低重新建立資料傳輸路徑所造成的路由訊息碰撞及網路擁塞情況。
上述之實施例僅用來例舉本發明之實施態樣,以及闡釋本發明之技術特徵,並非用來限制本發明之保護範疇。任何熟悉此技術者可輕易完成之改變或均等性之安排均屬於本發明所主張之範圍,本發明之權利保護範圍應以申請專利範圍為準。
1‧‧‧電表網路系統
2‧‧‧電表網路系統
3‧‧‧電表網路系統
11‧‧‧後端伺服器
13‧‧‧集訊器
15‧‧‧電表節點
15a‧‧‧第一電表節點
15b‧‧‧第二電表節點
15c‧‧‧第三電表節點
15d‧‧‧中間電表節點
151‧‧‧發收器
153‧‧‧處理器
155‧‧‧儲存器
102‧‧‧第一路由訊息
104‧‧‧第二路由訊息
106‧‧‧第三路由訊息
第1圖係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一電表網路系統1之示意圖;第2圖係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一電表網路系統2之示意圖;第3圖係為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之一電表網路系統3之示意圖;
第4圖係為本發明第四實施例之一電表節點15之示意圖;第5圖係為本發明第五實施例之一廣播方法之流程圖;第6圖係為本發明第六實施例之一廣播方法之流程圖;以及第7圖係為本發明第七實施例之一廣播方法之流程圖。
1‧‧‧電表網路系統
11‧‧‧後端伺服器
13‧‧‧集訊器
15a‧‧‧第一電表節點
15b‧‧‧第二電表節點
102‧‧‧第一路由訊息
104‧‧‧第二路由訊息
Claims (22)
- 一種電表網路系統,包含:一後端伺服器;一集訊器,通訊連接至該後端伺服器;一第一電表節點,電性連接至一供電迴路,且儲存一第一階層數及一總階層數,當該供電迴路由一斷電狀態恢復至一供電狀態時,該第一電表節點根據該第一階層數與該總階層數間之一第一差值,獲得一第一等待時間,並於該第一等待時間後,廣播一第一路由訊息;以及一第二電表節點,電性連接該供電迴路,且儲存一第二階層數及該總階層數,當該供電迴路由該斷電狀態恢復至該供電狀態時,該第二電表節點根據該第二階層數與該總階層數間之一第二差值,獲得一第二等待時間,並於該第二等待時間後,廣播一第二路由訊息;其中,該第一等待時間大於該第二等待時間,該第一電表節點自該第二電表節點接收該第二路由訊息,並於該第一等待時間後,廣播該第二路由訊息,該集訊器自該第一電表節點接收該第一路由訊息及該第二路由訊息。
- 如請求項1所述之電表網路系統,其中該第一等待時間等於該第一差值乘上一時間區間,以及該第二等待時間等於該第二差值乘上該時間區間。
- 如請求項1所述之電表網路系統,更包含一第三電表節點,電性連接至該供電迴路,且儲存一第三階層數及該總階層數,其中: 當該供電迴路由該斷電狀態恢復至該供電狀態時,該第三電表節點根據該第三階層數與該總階層數間之一第三差值,獲得一第三等待時間,並於該第三等待時間後,廣播一第三路由訊息;該第二等待時間大於該第三等待時間;該第二電表節點更自該第三電表節點接收該第三路由訊息後,並於該第二等待時間後,廣播該第三路由訊息;該第一電表節點更自該第二電表節點接收該第三路由訊息後,並於該第一等待時間後,廣播該第三路由訊息;以及該集訊器更自該第一電表節點接收該第三路由訊息。
- 如請求項3所述之電表網路系統,其中該第三電表節點更判斷該第三差值等於零,以僅廣播該第三路由訊息。
- 如請求項1所述之電表網路系統,更包含一第三電表節點,電性連接至該供電迴路,且儲存一第三階層數及該總階層數,以及一中間電表節點,電性連接至該供電迴路,其中:當該供電迴路由該斷電狀態恢復至該供電狀態時,該第三電表節點根據該第三階層數與該總階層數間之一第三差值,獲得一第三等待時間,並於該第三等待時間後,廣播一第三路由訊息;該第二電表節點更自該中間電表節點接收該第三路由訊息,並於該第二等待時間後,廣播該第三路由訊息;該第一電表節點更自該第二電表節點接收該第三路由訊息後,並於該第一等待時間後,廣播該第三路由訊息;以及該集訊器更自該第一電表節點接收該第三路由訊息。
- 如請求項5所述之電表網路系統,其中該第三等待時間等於該第一等待時間,該第一等待時間等於該第一差值模除(mod)一模除數並乘上一時間區間,該第二等待時間等於該第二差值模除該模除數並乘上該時間區間,以及該第三等待時間等於該第三差值模除該模除數並乘上該時間區間。
- 如請求項5所述之電表網路系統,其中該第三等待時間等於該第二等待時間,該第一等待時間等於該第一差值模除一模除數並乘上一時間區間,該第二等待時間等於該第二差值模除該模除數乘上該時間區間,以及該第三等待時間等於該第三差值模除該模除數乘上該時間區間。
- 如請求項5所述之電表網路系統,其中該第三電表節點更判斷該第三差值等於零,以僅廣播該第三路由訊息。
- 如請求項1所述之電表網路系統,其中該第一電表節點更儲存一子電表節點資訊,並根據該子電表節點資訊,判斷已接收該第二路由訊息及至少一子電表節點之一路由訊息,以立即廣播該第一路由訊息、該第二路由訊息以及該至少一子電表節點之路由訊息。
- 如請求項1所述之電表網路系統,其中該第二電表節點更儲存一子電表節點資訊,並根據該子電表節點資訊,判斷已接收至少一子電表節點之一路由訊息,以立即廣播該第二路由訊息以及該至少一子電表節點之路由訊息。
- 一種電表節點,電性連接至一供電迴路且包含:一儲存器,用以儲存一階層數及一總階層數;一收發器,用以廣播一路由訊息; 一處理器,電性連接至該收發器及該儲存器,用以當該供電迴路由一斷電狀態恢復至一供電狀態時,根據該階層數與該總階層數間之一差值,獲得一等待時間,並於該等待時間後,使該收發器廣播該路由訊息。
- 如請求項11所述之電表節點,其中該等待時間等於該差值乘上一時間區間。
- 如請求項11所述之電表節點,其中該等待時間等於該差值數模除一模除數乘上一時間區間。
- 如請求項11所述之電表節點,其中該處理器更判斷該差值等於零,以使該收發器僅廣播該路由訊息。
- 如請求項11所述之電表節點,其中該收發器更自一子電表節點接收至少一子路由訊息,並於該等待時間後,廣播該至少一子路由訊息。
- 如請求項11所述之電表節點,其中該儲存器更儲存一子電表節點資訊,以及該處理器更根據該子電表節點資訊,判斷已接收至少一子電表節點之一子路由訊息,以立即廣播該路由訊息以及該至少一子電表節點之子路由訊息。
- 一種用於電表節點之廣播方法,該電表節點電性連接至一供電迴路且包含一儲存器、一收發器以及一處理器,該處理器電性連接至該儲存器及該收發器,該儲存器儲存一階層數及一總階層數,該廣播方法由該處理器執行,且包含下列步驟:當該供電迴路由一斷電狀態恢復至一供電狀態時,根據該階層數與該總階層數間之一差值,獲得一等待時間;以及於該等待時間後,使該收發器廣播一路由訊息。
- 如請求項17所述之廣播方法,其中該等待時間等於該差值乘上一時間區間。
- 如請求項17所述之廣播方法,其中該等待時間等於該差值模除一模除數乘上一時間區間。
- 如請求項17所述之廣播方法,更包含下列步驟:判斷該差值等於零,以使該收發器僅廣播該路由訊息。
- 如請求項17所述之廣播方法,包含下列步驟:透過該收發器自一子電表節點接收至少一子路由訊息;以及於該等待時間後,廣播該至少一子路由訊息。
- 如請求項17所述之廣播方法,其中該儲存器更儲存一子電表節點資訊,該廣播方法更包含下列步驟:根據該子電表節點資訊,判斷已接收至少一子電表節點之一子路由訊息;以及立即廣播該路由訊息以及該至少一子電表節點之子路由訊息。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1143565A TWI478537B (zh) | 2012-11-21 | 2012-11-21 | 電表網路系統及其電表節點與廣播方法 |
CN201210490548.XA CN103841522A (zh) | 2012-11-21 | 2012-11-27 | 电表网络系统及其电表节点与广播方法 |
US13/778,401 US9098994B2 (en) | 2012-11-21 | 2013-02-27 | Electric meter network system, electric meter node and broadcasting method thereof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1143565A TWI478537B (zh) | 2012-11-21 | 2012-11-21 | 電表網路系統及其電表節點與廣播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421941A TW201421941A (zh) | 2014-06-01 |
TWI478537B true TWI478537B (zh) | 2015-03-21 |
Family
ID=507274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1143565A TWI478537B (zh) | 2012-11-21 | 2012-11-21 | 電表網路系統及其電表節點與廣播方法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098994B2 (zh) |
CN (1) | CN103841522A (zh) |
TW (1) | TWI478537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0911341B2 (en) * | 2018-11-19 | 2021-02-02 | Cisco Technology, Inc. | Fabric data plane monitoring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7916666B2 (en) * | 2007-04-03 | 2011-03-29 | Itt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Inc. | Reliable broadcast protocol and apparatus for sensor networks |
TW201112810A (en) * | 2008-12-30 | 2011-04-01 | Realtek Semiconductor Corp | Wireless network |
US20110267202A1 (en) * | 2010-04-29 | 2011-11-03 |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 Data transmiss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
WO2012142586A1 (en) * | 2011-04-15 | 2012-10-18 | Power Tagging Technologies,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single and multi zonal optimization of utility services delivery and utilization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673252A (en) * | 1990-02-15 | 1997-09-30 | Itron, Inc. | Communications protocol for remote data generating stations |
US6147967A (en) * | 1997-05-09 | 2000-11-14 | I/O Control Corporation | Fault isolation and recovery in a distributed control network |
GB0016259D0 (en) * | 2000-07-03 | 2000-08-23 | Lms International | A computer-aided engineering method for predicting the acoustic signature of vibrating structures using discrete mode |
US7480857B2 (en) * | 2004-09-10 | 2009-01-20 | Igt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ata communication in a gaming system |
US7627283B2 (en) * | 2004-09-10 | 2009-12-01 | Nivis, Ll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a wireless mesh network of configurable signage |
US7554941B2 (en) * | 2004-09-10 | 2009-06-30 | Nivis, Ll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a wireless mesh network |
US7505734B2 (en) * | 2004-09-10 | 2009-03-17 | Nivis, Ll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mmunicating broadcast messages in a mesh network |
US7606210B2 (en) * | 2004-09-10 | 2009-10-20 | Nivis, Ll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message consolidation in a mesh network |
US7676195B2 (en) * | 2004-09-10 | 2010-03-09 | Nivis, Ll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mmunicating messages in a mesh network |
GB2442496A (en) * | 2006-10-02 | 2008-04-09 | Univ Sheffield | Evaluating displacements at discontinuities within a body |
US7986623B2 (en) * | 2006-10-16 | 2011-07-26 | Fujitsu Limited |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jecting a request to alter a connection |
JP5257703B2 (ja) * | 2007-06-28 | 2013-08-07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隣接ノード間の情報共有方法、ノード及び情報共有プログラム |
CN101909345B (zh) * | 2010-08-03 | 2013-03-27 | 清华大学 | 一种广域传感器网络的多跳动态自组网方法 |
CN102231670A (zh) * | 2011-06-27 | 2011-11-02 | 深圳市科陆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电力集抄系统自动寻找存在的电表的方法 |
-
2012
- 2012-11-21 TW TW101143565A patent/TWI478537B/zh active
- 2012-11-27 CN CN201210490548.XA patent/CN103841522A/zh active Pending
-
2013
- 2013-02-27 US US13/778,401 patent/US9098994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7916666B2 (en) * | 2007-04-03 | 2011-03-29 | Itt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Inc. | Reliable broadcast protocol and apparatus for sensor networks |
TW201112810A (en) * | 2008-12-30 | 2011-04-01 | Realtek Semiconductor Corp | Wireless network |
US20110267202A1 (en) * | 2010-04-29 | 2011-11-03 |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 Data transmiss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
WO2012142586A1 (en) * | 2011-04-15 | 2012-10-18 | Power Tagging Technologies,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single and multi zonal optimization of utility services delivery and utilization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Liting Cao, Wei Jiang, and Zhaoli Zhang,"Networked wireless meter reading system based on ZigBee technology,"IEEE, Chinese Control and Decision Conference (CCDC), 2-4 July, 2008, pp. 3455-3460. Tsan-Pin Wang and Yu-Chun Chen,"Adaptive packet aggregation for header compression in vehicular wireless networks,"IEEE 13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igh Performance Computing and Communications (HPCC), 2-4 Sept., 2011, pp. 935-939.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140139351A1 (en) | 2014-05-22 |
CN103841522A (zh) | 2014-06-04 |
US9098994B2 (en) | 2015-08-04 |
TW201421941A (zh) | 2014-06-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8767627B2 (en) | Path control method for multihop wireless network | |
Baranidharan et al. | A survey on energy efficient protocols for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 |
EP2721870B1 (en) | Redirecting traffic via tunnels to discovered data aggregators | |
JP5683755B2 (ja) | パケットのループフリールーティングのためのスマートメーター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破損したリンクを回避する方法 | |
Ali et al. | End-to-end delay and energy efficient routing protocol for underwater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 |
JP2014506404A5 (zh) | ||
US20120117268A1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Routing Critical Communications | |
EP3957129B1 (en) | Power outage detection and reporting | |
JP6244733B2 (ja) | ノード装置、通信システム、通信プログラムおよび通信方法 | |
US10243832B2 (en) | Routing message delivery method applicable to network node and network node using the same and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ing the same | |
CN106464657A (zh) | 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 |
WO2015193956A1 (ja) | センサ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 | |
CN107453996A (zh) | 消息应答方法、消息转发方法及通信装置 | |
TWI478537B (zh) | 電表網路系統及其電表節點與廣播方法 | |
JP5673303B2 (ja) | 無線端末装置、無線システム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 |
JP4507083B2 (ja) | 分散型ネットワークの情報集約方式 | |
CN109831828A (zh) | 一种网络拓扑结构的lora组网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
Sundarameena et al. | Acquaint based grid clustering algorithm for underwater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 |
CN104581901A (zh) | 一种用于能源监测的分簇式数据网络建立和传输方法 | |
CN112218352B (zh) | mesh网络节点的地址管理方法和装置、路由创建及维护方法 | |
US9686641B2 (en) | Notification method, notification system and terminal for scenery are abased on ad hoc network | |
CN102958130A (zh) | 一种传感器网络路由方法、网络节点和系统 | |
CN102143545A (zh) | 路由器及其分组转发方法 | |
Dugam et al. | An overview of a method for increasing performance and energy efficiency of geographic routing protocol in sensor networks | |
Pandey et al. | A Survey on Energy and Path Selection for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