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TWI477878B - 補正機構及應用其之鏡頭模組 - Google Patents

補正機構及應用其之鏡頭模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77878B
TWI477878B TW101121166A TW101121166A TWI477878B TW I477878 B TWI477878 B TW I477878B TW 101121166 A TW101121166 A TW 101121166A TW 101121166 A TW101121166 A TW 101121166A TW I477878 B TWI477878 B TW I477878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rod
movable member
movably disposed
guiding memb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1211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351015A (zh
Inventor
Wen Chieh Cheng
Mu Yuan Wu
Original Assignee
Ability Entp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bility Entpr Co Ltd filed Critical Ability Entpr Co Ltd
Priority to TW10112116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477878B/zh
Priority to US13/903,647 priority patent/US9030766B2/en
Publication of TW2013510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3510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778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77878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23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permitting adjustmen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ens Barrels (AREA)
  • Adjustment Of Camera Lenses (AREA)

Description

補正機構及應用其之鏡頭模組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補正機構及應用其之鏡頭模組,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用於影像裝置之補正機構及應用其之鏡頭模組。
現今的數位攝像模組應用十分廣泛,如數位相機、數位攝影機、家庭用或會議用視訊鏡頭等,其係將影像感測器設於電路板上,再與鏡頭模組相結合。應用時,影像感測器感測光學影像訊號,經由光電感測技術將光學影像轉成電子訊號,如此可使光學影像成為可以儲存、辨識與處理的訊號。
然而,防手震系統的部件甚多,導致在組裝上的困難。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補正機構及應用其之鏡頭模組,補正機構在組裝上係容易。
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提出一種補正機構。補正機構包括一基座、一導引件及一可動件。導引件相對基座沿一第一方向不可動但沿一第二方向可動地設於基座上。可動件相對導引件沿第一方向可動地連接於導引件及相對基座沿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可動地設於基座上。
根據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提出一種鏡頭模組,包含 一補正機構。補正機構包括一基座、一導引件及一可動件。基座具有一第一滑槽及一滑動部。導引件沿一第一方向不可動但沿一第二方向可動地設於基座上,導引件包括一第一桿及一第二桿。可動件沿第一方向可動地連接於導引件,且沿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可動地設於基座上,可動件具有一限位孔,導引件之第一桿可動地穿設於可動件之限位孔及基座之第一滑槽,而導引件之第二桿可動地沿第二方向設於基座之滑動部。
根據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提出一種補正機構。補正機構包括基座、可動件及導引件。可動件設置於基座上。導引件連接基座及可動件。其中,可動件相對於基座沿第一方向上移動,導引件相對於可動件沿第一方向上移動。其中,可動件相對於基座沿第二方向上移動,導引件藉由可動件相對基座於第二方向上移動。
根據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提出一種補正機構。補正機構包括基座、可動件及導引件。可動件設置於基座上,且相對於基座於第一方向與第二方向中至少一者移動。導引件連接基座及可動件,與可動件於一第一方向相對移動,且與基座於一第二方向相對移動。
為了對本發明之上述及其他方面有更佳的瞭解,下文特舉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請參照第1圖,其繪示依照本發明一實施例之補正機構的分解圖。補正機構100可用於各種具有影像擷取功能 的電子裝置,如數位相機、數位攝影機、行動電話或個人數位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補正機構100可補償光學系統的成像面或焦距之偏移量,以提升影像品質。
補正機構100包括基座110、透鏡120、音圈馬達130、導引件140及可動件150。
基座110包括第一滑槽111、滑動部112及滑軌113。本實施例中,滑動部112是滑槽,滑動部112及第一滑槽111皆沿第二方向D2延伸,而基座110之滑軌113沿第一方向D1延伸。
基座110更包括第一凸塊114、第二凸塊115及第三凸塊116,其中第一滑槽111形成於第一凸塊114上,且沿第二方向D2延伸至第一凸塊114的上表面114u。本實施例中,滑動部112貫穿第二凸塊115,然另一實施例中亦可不貫穿第二凸塊115。此外,滑軌113可單獨製作後,再固設於基座110之第三凸塊116上,然亦可與基座110構成一體成型結構。
透鏡120例如是補償鏡片或包含至少一補償透鏡的補償鏡群,其可設於可動件150上,以受到可動件150的帶動而補償偏移量。透鏡120可以是凸透鏡、凹透鏡、非球面透鏡、自由曲面透鏡、膠合透鏡及/或其組合。透鏡120設於可動件150上,以受到可動件150的帶動而進行補償。
音圈馬達130包括第一線圈131、第二線圈132、第一磁鐵133及第二磁鐵134,其中第一線圈131及第二線圈132設於基座110上,而第一磁鐵133及第二磁鐵134 設於可動件150上。當第一線圈131通電後,藉由第一線圈131與第一磁鐵133帶動可動件150沿第一方向D1與基座110相對運動。同理,當第二線圈132通電後,第二磁鐵134產生磁力以帶動可動件150沿第二方向D2與基座110相對運動。舉例而言,基座110可以是固定地設置於光學系統中,意即基座110與光學系統的光軸之相對位置保持固定,由音圈馬達130帶動可動件150沿第一方向D1及/或第二方向D2運動。本實施例中,第一方向D1例如是X軸方向,而第二方向D2例如是Y軸方向,其中X軸正交於Y軸。另一實施例中,第一方向D1與第二方向D2非正交,其可夾一非90度的夾角。
音圈馬達130在一次的控制中,可單獨控制可動件150沿第一方向D1與第二方向D2之一者運動,或同時控制可動件150沿第一方向D1及第二方向D2運動,實際的控制方式視實際需求而定,本實施例不加以限制。
請參照第2圖,其繪示第1圖之組裝圖。導引件140包括相連接之第一桿141及第二桿142。第一桿141及第二桿142例如是等直徑桿,其可由單一桿件採用折彎工法形成,意即第一桿141及第二桿142可以是一體成形。
導引件140之第一桿141可動地設於基座110之第一滑槽111。由於第一滑槽111沿第二方向D2的長度大於第一桿141的外徑,而提供一活動空間,使可動件150受控沿第二方向D2運動時,導引件140與可動件150可沿第二方向D2進行直線運動。
導引件140相對基座110沿第一方向D1不可動但沿 第二方向D2可動地地設置於基座110上。舉例來說,導引件140的第二桿142可動地設於滑動部112內。由於滑動部112沿第二方向D2延伸,使設於滑動部112內之導引件140沿第一方向D1不可動但沿第二方向D2可動地設於基座110上。此外,導引件140之第一桿141可動地穿設於可動件150之限位孔151,當可動件150受控沿第二方向D2運動時,由於受到導引件140的引導,可動件150不致沿第一方向D1運動,以避免增加控制上的變異性。
此外,滑動部112與第二桿142的餘隙介於約5至8微米之間,此餘隙值可確保可動件150的受控性,其它實施例中,滑動部112與第二桿142的餘隙亦可更小或更大。
可動件150相對導引件140沿第一方向D1可動地連接於導引件140。例如,可動件150的限位孔151的內徑大於或實質上等於導引件140之第一桿141的外徑,使可動件150沿第一方向D1可動地連接於導引件140,如此一來,可動件150相對導引件140係可動。
可動件150沿第一方向D1及第二方向D2可動地設於基座110上。例如,可動件150具有一滑槽152,滑槽152沿第一方向D1及第二方向D2延伸,且可動地連接於基座110之滑軌113,可使可動件150沿第一方向D1及第二方向D2進行直線運動,如此一來,可控制可動件150沿第一方向D1及第二方向D2運動。
透過上述的基座110、導引件140與可動件150的連接關係,使基座110與光軸的相對位置不變的前提下,導引件140相對於基座110沿第一方向D1不可動但沿第二方 向D2可動地設於基座110上,而可動件150是相對於導引件140沿第一方向D1可動地連接於導引件140且相對於基座110沿第一方向D1及第二方向D2可動地設於基座110上。如此,當音圈馬達130控制可動件150沿第一方向D1運動時,可避免可動件150失控地沿第二方向D2運動,以及當音圈馬達130控制可動件150沿第二方向D2運動時,可避免可動件150失控地沿第一方向D1運動。也就是說,音圈馬達130在單獨控制第一方向D1與第二方向D2之一者時,可避免可動件150沿第一方向D1與第二方向D2之另一者運動而失控。
此外,可動件150透過導引件140就可連接於基座110,因此可節省組裝時間且降低組裝複雜度。
請參照第3圖,其繪示依照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補正機構的分解圖。補正機構200包括基座110、至少一透鏡120、音圈馬達130、導引件240及可動件150。
導引件240包括第一桿141、第二桿142及連接塊243,連接塊243固接第一桿141與第二桿142。連接塊243可採用緊配或黏合方式固接第一桿141與第二桿142。
請參照第4圖,其繪示第3圖之組裝圖。導引件240是相對於基座110於第一方向D1不可動但於第二方向D2可動地設於基座110上。舉例來說,導引件240的第二桿142可動地設於滑動部112內,由於滑動部112沿第二方向D2延伸,使設於滑動部112內之導引件240沿第一方向D1不可動但沿第二方向D2可動地設於基座110上。此外,導引件240之第一桿141可動地穿設於可動件150之限位 孔151,當可動件150受控沿第二方向D2運動時,由於受到導引件240的引導,可動件150不致沿第一方向D1運動而增加控制上的變異性。
請參照第5圖,其繪示依照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補正機構的分解圖。補正機構300包括基座110、至少一透鏡120、音圈馬達130、導引件340及可動件150。
本實施例中,基座110之滑動部112係一滑軌。導引件340包括第一桿141及第二桿342,其中第二桿342具有一固定孔342a1,第一桿141之一端固接於第二桿342之固定孔342a1內。此外,第一桿141及第二桿342可分別製作後再透過緊配或黏合組成導引件340,然亦於同一製程或不同製程中形成一體成型結構,此處的製程如射出成形及/或機械加工。
請參照第6圖,其繪示第5圖之組裝圖。導引件340之第二桿342具有滑槽342a2,基座110之滑動部112可動地連接於第二桿342之滑槽342a2。導引件340相對於基座110沿第一方向D1不可動但沿第二方向D2可動地設於基座110上,舉例來說,導引件340的第二桿342可動地連接於滑動部112,由於滑動部112沿第二方向D2延伸,使連接於滑動部112之導引件340相對於基座110於第一方向D1不可動但於第二方向D2可動地設於基座110上。此外,導引件340之第一桿141可動地穿設於可動件150之限位孔151,當可動件150受控沿第二方向D2運動時,由於受到導引件340的引導,可動件150不致沿第一方向D1運動而增加控制上的變異性。
綜上所述,雖然本發明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各種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0、200、300‧‧‧補正機構
110‧‧‧基座
111‧‧‧第一滑槽
112‧‧‧滑動部
113‧‧‧滑軌
114‧‧‧第一凸塊
114u‧‧‧上表面
115‧‧‧第二凸塊
116‧‧‧第三凸塊
120‧‧‧透鏡
130‧‧‧音圈馬達
131‧‧‧第一線圈
132‧‧‧第二線圈
133‧‧‧第一磁鐵
134‧‧‧第二磁鐵
150‧‧‧可動件
151‧‧‧限位孔
152‧‧‧滑槽
140、240、340‧‧‧導引件
141‧‧‧第一桿
142、342‧‧‧第二桿
243‧‧‧連接塊
342a1‧‧‧固定孔
342a2‧‧‧滑槽
D1‧‧‧第一方向
D2‧‧‧第二方向
第1圖繪示依照本發明一實施例之補正機構的分解圖。
第2圖繪示第1圖之組裝圖。
第3圖繪示依照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補正機構的分解圖。
第4圖繪示第3圖之組裝圖。
第5圖繪示依照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補正機構的分解圖。
第6圖繪示第5圖之組裝圖。
100‧‧‧補正機構
110‧‧‧基座
111‧‧‧第一滑槽
112‧‧‧滑動部
113‧‧‧滑軌
114‧‧‧第一凸塊
115‧‧‧第二凸塊
116‧‧‧第三凸塊
114u‧‧‧上表面
120‧‧‧透鏡
130‧‧‧音圈馬達
131‧‧‧第一線圈
132‧‧‧第二線圈
133‧‧‧第一磁鐵
134‧‧‧第二磁鐵
140‧‧‧導引件
150‧‧‧可動件
151‧‧‧限位孔
152‧‧‧滑槽
D1‧‧‧第一方向
D2‧‧‧第二方向

Claims (9)

  1. 一種補正機構,包括:一基座,包括一第一滑槽及一滑動部;一導引件,包括一第一桿及一第二桿,該導引件相對該基座沿一第一方向不可動但沿一第二方向可動地設於該基座上;以及一可動件,包括一限位孔,該可動件相對該導引件沿該第一方向可動地連接於該導引件,以及相對該基座沿該第一方向及該第二方向可動地設於該基座上;其中,該第一桿可動地穿設於該可動件之該限位孔及該基座之第一滑槽,該第二桿可動地沿該第二方向設於該滑動部。
  2. 一種鏡頭模組,包含一補正機構,該補正機構包括:一基座,包括一第一滑槽、一滑動部及一滑軌;一導引件,沿一第一方向不可動但沿一第二方向可動地設於該基座上,該導引件包括一第一桿及一第二桿,且該導引件可動地設置於該滑動部;以及一可動件,沿該第一方向可動地連接於該導引件,且沿該第一方向及該第二方向可動地設於該基座上,該可動件具有一限位孔,該導引件之該第一桿可動地穿設於該可動件之該限位孔及該基座之該第一滑槽,而該導引件之該第二桿可動地沿該第二方向設於該基座之該滑動部。
  3. 一種補正機構,具有一基座、一可動件及一導引 件,該可動件設置於該基座上,該導引件設置於該基座及該可動件之間,該可動件相對於該基座及該導引件沿一第一方向上移動,且該可動件相對於該基座沿一第二方向上移動,該導引件藉由該可動件相對該基座於該第二方向上移動,該補正機構包括:其中,該基座包括一第一滑槽及一滑動部,該可動件包括一限位孔,該導引件包括一第一桿及一第二桿,該第一桿可動地穿設於該可動件之該限位孔及該基座之第一滑槽,該第二桿,可動地沿該第二方向設於該滑動部。
  4. 一種補正機構,包括:一基座,包括一第一滑槽及一滑動部;一可動件,包括一限位孔,設置於該基座上,且相對於該基座於一第一方向與一第二方向中至少一者移動;以及一導引件,包括一第一桿及一第二桿,該導引件連接該基座及該可動件,與該可動件於該第一方向相對移動,且與該基座於該第二方向相對移動,該第一桿可動地穿設於該可動件之該限位孔及該基座之第一滑槽,該第二桿可動地沿該第二方向設於該滑動部。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3或4項所述之補正機構,其中該滑動部係滑槽或滑軌。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3或4項所述之補正機構, 其中該第一桿與該第二桿係一體成型,或係藉由一連接塊固接該第一桿與該第二桿。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3或4項所述之補正機構,其中該基座之該滑動部具有一滑槽,該第二桿可動地設置於該滑槽。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3或4項所述之補正機構,其中該基座包括:一滑軌,沿該第一方向延伸,該導引件可動地設於該滑軌。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補正機構,其中該可動件具有一滑槽,該滑槽沿該第一方向及該第二方向延伸,且可動地設置於該基座之該滑軌。
TW101121166A 2012-06-13 2012-06-13 補正機構及應用其之鏡頭模組 TWI47787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121166A TWI477878B (zh) 2012-06-13 2012-06-13 補正機構及應用其之鏡頭模組
US13/903,647 US9030766B2 (en) 2012-06-13 2013-05-28 Displacement mechanism, lens module using the same and device using the sam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121166A TWI477878B (zh) 2012-06-13 2012-06-13 補正機構及應用其之鏡頭模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51015A TW201351015A (zh) 2013-12-16
TWI477878B true TWI477878B (zh) 2015-03-21

Family

ID=497556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121166A TWI477878B (zh) 2012-06-13 2012-06-13 補正機構及應用其之鏡頭模組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9030766B2 (zh)
TW (1) TWI47787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596952B2 (en) * 2017-09-13 2020-03-24 Shanghai Koito Automotive Lamp Co., Ltd. Intelligent lighting system for automobile lamp, automobile lamp assembly and automobile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92295A (zh) * 2005-06-20 2007-01-10 佳能株式会社 具有图像模糊修正/减小系统的光学设备
TW200839420A (en) * 2007-01-12 2008-10-01 Sony Corp Blur correction mechanism and image capture apparatus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154675A (ja) * 2004-12-01 2006-06-15 Pentax Corp 撮像装置
JP4910998B2 (ja) 2007-11-19 2012-04-04 ソニー株式会社 像ぶれ補正装置、レンズ鏡筒及び撮像装置
JP4666239B2 (ja) 2009-03-04 2011-04-06 ソニー株式会社 像ぶれ補正装置及び撮像装置
KR101078785B1 (ko) 2010-02-08 2011-11-02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2축 스테이지 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한 카메라모듈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92295A (zh) * 2005-06-20 2007-01-10 佳能株式会社 具有图像模糊修正/减小系统的光学设备
TW200839420A (en) * 2007-01-12 2008-10-01 Sony Corp Blur correction mechanism and image capture apparatu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30335838A1 (en) 2013-12-19
US9030766B2 (en) 2015-05-12
TW201351015A (zh) 2013-1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494346B1 (ko) 렌즈 구동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카메라 모듈
US10372022B2 (en) Low profile tri-axis actuator for folded lens camera
KR102163416B1 (ko) 조리개 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카메라 모듈
KR101681366B1 (ko) 렌즈 구동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카메라 모듈
CN112534348B (zh) 透镜驱动装置和包括该透镜驱动装置的相机模块
US8982274B2 (en) Camera module including handshaking correcting device
WO2015076056A1 (ja) 撮像モジュール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KR102433193B1 (ko) 모듈 결합형 카메라용 액추에이터
KR20160085300A (ko) 손떨림 보정 장치 및 그 조정 방법, 손떨림 보정 회로 및 손떨림 보정 방법과, 카메라 모듈 및 그 광학 요소의 위치 제어 방법
JP6513903B2 (ja) カメラモジュール及びその光学要素の位置制御方法並びに携帯機器
KR102638527B1 (ko) 엑추에이터
JP5961083B2 (ja) 位置検出装置
KR20170106185A (ko) 카메라 모듈
US20180224088A1 (en)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optical reflector
US12149827B2 (en) Camera actuator including balls disposed in a mover and camera module including same
CN113132610A (zh) 光学防抖的摄像头模组和数码装置
KR102369433B1 (ko) 카메라모듈
TWI477878B (zh) 補正機構及應用其之鏡頭模組
WO2015001954A1 (ja) レンズ駆動装置
US9002190B2 (en) Optical anti-shake driving structure
KR102319600B1 (ko) 카메라 모듈
KR20210041947A (ko) 카메라 액추에이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카메라 장치
US20240345360A1 (en) Hybrid actuator for zoom driving
US20240345450A1 (en) Camera actuator, and camera device comprising same
JP2014191073A (ja) 位置検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