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76602B - 遠端管理系統及遠端管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遠端管理系統及遠端管理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476602B TWI476602B TW100150051A TW100150051A TWI476602B TW I476602 B TWI476602 B TW I476602B TW 100150051 A TW100150051 A TW 100150051A TW 100150051 A TW100150051 A TW 100150051A TW I476602 B TWI476602 B TW I476602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computer
- remote management
- image
- image processing
- central control
- Prior art date
Links
Landscapes
- Compression Or Coding Systems Of Tv Signals (AREA)
- Two-Way Televisions, Distribution Of Moving Picture Or The Like (AREA)
- Controls And Circuits For Display Device (AREA)
Description
本發明係與遠端管理有關,特別是關於一種能夠以虛擬的方式提供更多的影像處理通道之遠端管理系統及遠端管理方法。
多電腦切換器(Keyboard-Video-Mouse switch;KVM switch)使得使用者可以單一組鍵盤、螢幕及滑鼠來管控多台電腦,而網路型多電腦切換器(IP-based KVM Switch)更進一步使桌上型或筆記型電腦之使用者可以透過網路管理多台位於遠端的被控電腦以及觀看被控電腦經由網路傳來的畫面。舉例來說,如此一來,位於台灣的管理者便可透過網路型多電腦切換器由遠端管理位於美國機房當中的伺服器。與遠端遙控軟體(例如VNC)不同的是,網路型多電腦切換器係外接於被控電腦之一硬體裝置,不需依附於被控電腦之作業系統,即使被控電腦處於BIOS階段或是因為故障而無法載入作業系統的狀況下,網路型多電腦切換器仍可擷取被控電腦輸出之桌面影像,並由遠端控制被控電腦。
網路型多電腦切換器可經由其一個或多個電腦埠直接連接一台或多台被控電腦以接收該一台或多台被控電腦所輸出之類比影像訊號,然後由影像處理單元(通道)將該些類比影像訊號轉換為多個連續的數位靜態影像禎。一般會將每個靜態影像禎再分割成數個區塊,在比較找出前後兩靜態影像禎所對應的區塊後,可以找出像素值有差異的區塊。之後會經由JPEG的編碼壓縮技術這些有差異的區塊的像素值以網路封包的形式經由網路傳送至遠端的中控電腦,位於遠端的中控電腦將這些封包進行解碼及處理之後便藉由其螢幕可看到這些畫面。目前一般的網路型多電腦切換器在中控電腦端的影像更新頻率約為每秒30禎(30 Frame Per Second)。
同時,中控電腦也會將其鍵盤或滑鼠之類的控制訊號透過網路傳送至網路型多電腦切換器,而網路型多電腦切換器識別出這些控制訊號的目的地是被控電腦後,便會將這些控制訊號再轉傳給被控電腦,而被控電腦在收到這些控制訊號後,便會因應於這些控制訊號將影像訊號輸出至網路型多電腦切換器,經由網路型多電腦切換器的上述影像處理,中控電腦的使用者將可在其螢幕上看到被控電腦的影像輸出,如此一來中控電腦的使用者便可由遠端管理及控制此網路型多電腦切換器所連接的複數台被控電腦,即使中控電腦與被控電腦相隔遙遠,使用者仍可感覺彷彿如同直接操控被控電腦一般。
另外,某些類型之網路型多電腦切換器的電腦埠並會不直接連接至被控電腦的鍵盤/螢幕/滑鼠連接埠,而是以電腦埠-配適器(Adapter)-被控電腦的架構來延伸網路型多電腦切換器與被控電腦之間的距離。配適器一般也稱為電腦介面模組(Computer Interface Module;CIM)、Dongle、伺服器模組(Server Interface Module;SIM)或是RIP(Rack Interface Pod)。
現有的網路型多電腦切換器雖然可連接高達至少32台至40台的被控電腦,但實際上受限於其數量有限的影像處理通道,能提供給遠端中控電腦的獨立影像數目遠遠小於32台,一般來說,目前一台網路型多電腦切換器的影像處理通道最多僅有四個,所以最多僅能同時對4個影像來源進行上述的影像處理,亦即最多僅能提供最多4個獨立的影像數目給網路上的遠端中控電腦。換句話說,在相同的使用者權限下,如果已經有4台中控電腦佔用了這4個影像處理通道,第五個使用者在登入網路型多電腦切換器後也只能觀看與這4台中控電腦之一相同的影像。
因此,實有必要針對上述問題提出解決方式。
本發明提出一種遠端管理系統及遠端管理方法,在遠端管理系統中提供一種虛擬影像處理通道,以在不改變遠端管理系統之既有硬體架構下的方式,解決先前技術所遭遇到之上述問題。
本發明所揭露之遠端管理系統及遠端管理方法係在不改變增加網路型多電腦切換器之硬體架構成本的前提下,透過切換模組在兩不同電腦埠之間交替地切換,以藉由虛擬的方式提供更多的影像處理通道。例如當使用者決定以虛擬影像處理通道的方式來對其所選定的某兩台被控電腦進行影像擷取及處理時,切換模組會自動地在這兩台被控電腦對應之兩不同電腦埠之間交替地切換,所擷取之奇數影像禎可提供給一第一中控電腦;所擷取之偶數影像禎可提供給一第二中控電腦。如此單一個實體影像處理通道便可成為兩個虛擬影像處理通道。同理,依據本發明之精神,單一個實體影像處理通道亦可成為三個或三個以上的虛擬影像處理通道。
於一具體實施例中,本發明之遠端管理系統係用以將M台中控電腦經由網路耦接至P台被控電腦。遠端管理系統包含遠端管理裝置及M個遠端遙控程式。遠端管理裝置包含Q個影像處理通道、切換模組、中央處理器、編碼模組及網路介面控制器。
遠端管理裝置具有P個電腦埠,係用以分別耦接P台被控電腦。M個遠端遙控程式係分別執行於該M台中控電腦上,用以與該遠端管理裝置進行網路通訊,以使該M台中控電腦中之一台或多台中控電腦所產生與鍵盤或游標移動有關之控制訊號可被傳送至遠端管理裝置,進而管理遠端管理裝置及控制該P台被控電腦。其中該P個電腦埠更接收該P個被控電腦因應於該控制訊號所輸出之一個或多個影像訊號。
Q個影像處理通道係用以對來自P個電腦埠之一個或多個影像訊號進行影像處理,其中Q係小於或等於P。切換模組係用以將Q個影像處理通道耦接於P個電腦埠。
中央處理器係與Q個影像處理通道及切換模組形成通訊,並控制Q個影像處理通道及切換模組,進而使在第一模式下自Q個影像處理通道所選出之某一影像處理通道可以每秒N個影像禎的採樣頻率對來自同一電腦埠之一影像訊號進行採樣。在第二模式下自Q個影像處理通道所選出之某一影像處理通道可以每秒N1個影像禎的採樣頻率對某一影像訊號進行採樣以得到第一採樣數據,且影像處理通道亦以每秒N2個影像禎的採樣頻率對來自不同電腦埠的另一影像訊號進行採樣以得到第二採樣數據,其中N1加上N2等於或小於N。
編碼模組係用以對第一採樣數據及第二採樣數據進行編碼,以分別得到第一編碼數據及第二編碼數據。網路介面控制器係與中央處理器形成通訊,在第一編碼數據及第二編碼數據之至少部分被轉換為封包後,經由網路將封包傳送至M台中控電腦所選出之不同中控電腦,以使遠端管理裝置可提供至少Q+1個畫面給M台中控電腦中之Q+1台中控電腦,且Q+1個畫面分別對應至P台被控電腦中之Q+1台被控電腦。
於另一具體實施例中,本發明之遠端管理系統係用以將第一中控電腦及第二中控電腦經由網路耦接至第一被控電腦及第二被控電腦。遠端管理系統包含遠端管理裝置、第一程式碼及第二程式碼。遠端管理裝置之一端耦接於第一被控電腦及第二被控電腦。第一程式碼係執行於第一中控電腦上,用以與遠端管理裝置進行網路通訊,以使得第一中控電腦所產生與鍵盤或游標移動有關之第一控制訊號可被傳送至遠端管理裝置。第二程式碼係執行於第二中控電腦上,用以與遠端管理裝置經由網路進行通訊,以使得第二中控電腦所產生與鍵盤或游標移動有關之第二控制訊號可被傳送至遠端管理裝置。
遠端管理裝置包含第一電腦埠、第二電腦埠、影像處理通道、切換模組、中央處理器及網路介面控制器。第一電腦埠係對應至第一被控電腦並接收第一被控電腦因應於第一控制訊號所輸出之第一影像訊號。第二電腦埠係對應至第二被控電腦並接收第二被控電腦因應於第二控制訊號所輸出之第二影像訊號。影像處理通道係用以對第一影像訊號或第二影像訊號進行影像處理。切換模組係將影像處理通道耦接於第一電腦埠及第二電腦埠。中央處理器係與影像處理通道及切換模組形成通訊。
在第一模式下,第一影像訊號或第二影像訊號可被影像處理通道轉換為每秒N個靜態影像禎。在第二模式下,切換模組在第一電腦埠及第二電腦埠之間交替地切換,以使第一影像訊號可被影像處理通道轉換為每秒N1個靜態影像禎,第二影像訊號可被影像處理通道轉換為每秒N2個靜態影像禎,且N1加上N2等於或小於N。網路介面控制器係與中央處理器形成通訊,用以將該些靜態影像禎之至少部分區塊轉換為封包。在第一模式下將代表N個靜態影像禎之至少部分區塊的封包經由網路傳送至第一中控電腦或第二中控電腦;或是在第二模式下將代表每秒N1個靜態影像禎之至少部分區塊的封包經由網路傳送至第一中控電腦,並將代表每秒N2個靜態影像禎之至少部分區塊的封包經由網路傳送至第二中控電腦。
於另一具體實施例中,本發明之遠端管理方法係用以將M台中控電腦經由一網路耦接至P台被控電腦。該遠端管理方法包含下列步驟:提供遠端管理裝置,遠端管理裝置具有P個電腦埠、Q個影像處理通道及切換模組,其中Q係小於或等於P,以遠端管理裝置之P個電腦埠分別耦接P台被控電腦;分別於M台中控電腦上執行M個遠端遙控程式,以與遠端管理裝置進行網路通訊,使得M台中控電腦中之一台或多台中控電腦所產生與鍵盤或游標移動有關之控制訊號可被傳送至遠端管理裝置,進而管理遠端管理裝置及控制P台被控電腦,使P個電腦埠接收P個被控電腦因應於控制訊號所輸出之一個或多個影像訊號;以Q個影像處理通道對來自P個電腦埠之一個或多個影像訊號進行影像處理;以切換模組將Q個影像處理通道耦接於P個電腦埠;控制Q個影像處理通道及切換模組,進而使在第一模式下自Q個影像處理通道所選出之某一影像處理通道可以每秒N個影像禎的採樣頻率對來自同一電腦埠之一影像訊號進行採樣;在第二模式下自Q個影像處理通道所選出之某一影像處理通道可以每秒N1個影像禎的採樣頻率對某一影像訊號進行採樣以得到第一採樣數據,且影像處理通道亦以每秒N2個影像禎的採樣頻率對來自不同電腦埠的另一影像訊號進行採樣以得到第二採樣數據,其中N1加上N2等於或小於N;將第一採樣數據及第二採樣數據進行編碼,以分別得到第一編碼數據及第二編碼數據;在第一編碼數據及第二編碼數據之至少部分被轉換為封包後,經由網路將封包傳送至M台中控電腦所選出之不同中控電腦,以使遠端管理裝置可提供至少Q+1個畫面給M台中控電腦中之Q+1台中控電腦,且Q+1個畫面分別對應至P台被控電腦中之Q+1台被控電腦。
相較於先前技術,根據本發明之遠端管理系統及遠端管理方法係在不增加網路型多電腦切換器硬體成本的前提下(不改變既有的硬體架構),透過切換模組在兩不同電腦埠之間交替地切換,以藉由虛擬的方式提供更多的影像處理通道。因此,即使網路型多電腦切換器僅具有4個硬體構成的影像處理通道,遠端管理系統及遠端管理方法亦可對5台(含)以上的中控電腦提供獨立的影像來源。
關於本發明之優點與精神可以藉由以下的發明詳述及所附圖式得到進一步的瞭解。
根據本發明之一較佳具體實施例係為一種遠端管理系統。該遠端管理系統係用以將複數台中控電腦經由網路耦接至複數台被控電腦。需先說明的是,由於目前的遠端管理系統所採用的遠端管理裝置(網路型多電腦切換器)的影像處理通道最多僅有4個,故最多僅能提供最多4個獨立的影像數目給網路上的遠端中控電腦。然而,本發明的遠端管理系統由於透過其切換模組在兩不同電腦埠之間交替地切換,故能夠在不增加遠端管理裝置之硬體成本的前提下,藉由虛擬的方式提供更多的影像處理通道,藉以對更多台中控電腦提供獨立的影像來源。
請參照第1圖,第1圖係繪示本發明之遠端管理系統與中控電腦及被控電腦之間的耦接關係之示意圖。如第1圖所示,於此實施例中,遠端管理系統1之遠端管理裝置10係透過網路W將M台中控電腦A1
~AM
耦接至P台被控電腦B1
~BP
。如此,M台中控電腦A1
~AM
可透過網路W耦接至遠端管理裝置10,以管理或控制P台被控電腦B1
~BP
。在被控電腦BP
與遠端管理裝置10之間具有一電腦介面模組CIM,用以延伸在被控電腦BP
與遠端管理裝置10之間的距離。另外,遠端管理裝置10亦可具有一本地端鍵盤、螢幕及滑鼠。
電腦介面模組CIM係一外接於被控電腦之裝置,其具有一殼體以及數條由殼體向外延伸的纜線,在纜線遠離殼體的一端具有多個連接器,例如VGA連接器及USB連接器,用以電性連接某一被控電腦。在本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可以認知的是,被控電腦,此USB連接器可由PS/2或其他連接器所取代;VGA連接器可由DVI連接器或HDMI連接器所取代。此外,電腦介面模組的殼體HS更設有RJ-45接口,用以連接CAT-5纜線或是其他類似的纜線,例如CAT-5e或是CAT-6。
電腦介面模組之差動驅動模組(Differential Driver)會將被控電腦所輸出之影像(一般為單端訊號)轉換為複數個差動影像訊號後輸出至遠端管理裝置10,以增加該影像可傳輸之距離(例如可達1000英呎)。實際上,在這些差動影像訊號之中亦可能夾雜著其他訊號,例如垂直/水平同步訊號或是一些用以偵測影像之衰減或色偏(skew)的測試訊號。在一較佳實施例中,電腦介面模組之差動驅動模組可為Analog Devices公司所提供之AD8146、AD8147或AD8148。
於實際應用中,M台中控電腦A1
~AM
可以是使用者端的電子裝置,例如桌上型電腦、筆記型電腦、智慧型手機、個人數位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或GPS衛星導航裝置等手持行動裝置;P台被控電腦B1
~BP
可以是遠端的電腦裝置,例如各式伺服器、桌上型電腦或筆記型電腦。需說明的是,無論是中控電腦及被控電腦之種類、型式及數量,均不以上述例子為限。至於網路W可以是網際網路、區域網路,例如乙太網路或其他任意型式的網路,並無特定之限制。
接著,請參照第2圖,第2圖係繪示本發明之遠端管理系統1的功能方塊圖。如第2圖所示,遠端管理系統1包含有遠端管理裝置10及M個遠端遙控程式RG1
~RGM
。遠端管理裝置10包含有P個電腦埠P1
~PP
、Q個影像處理通道CH1
~CHQ
、切換模組SW、中央處理器12及網路介面控制器16。其中,M台中控電腦A1
~AM
係透過網路W耦接至網路介面控制器16;P台被控電腦B1
~BP
係分別耦接至P個電腦埠P1
~PP
;中央處理器12係分別耦接P個電腦埠P1
~PP
、Q個影像處理通道CH1
~CHQ
、切換模組SW及網路介面控制器16;切換模組SW之輸出端係分別耦接Q個影像處理通道CH1
~CHQ
;Q個影像處理通道CH1
~CHQ
均透過中央處理器12耦接至網路介面控制器16。此外,一組本地端鍵盤KB及滑鼠MS可耦接至中央處理器12,本地端顯示器DS可耦接至切換模組SW之輸出端。
在一較佳實施例中,切換模組SW可以是由多個交叉點切換器(Crosspoint Switch)所組成之切換矩陣,例如由多個Analog Devices公司所提供之AD8177,或者是由多個多工器(Multiplexer)所組成之切換矩陣,其具有40個輸入端與5個輸出端。每個影像處理通道CH1
~CHQ
分別包含一類比/數位轉換模組301。另外,當遠端管理裝置10係以前述的電腦介面模組CIM耦接被控電腦B1
~BP
時,每個影像處理通道CH1
~CHQ
亦可選擇性地包含一差動接收模組(Differential Receiver)300,例如Analog Devices公司所提供之AD8145,用以在進行類比至數位轉換之前先將差動影像訊號還原為單端影像訊號。
於此實施例中,M個遠端遙控程式係分別執行於M台中控電腦A1
~AM
上,用以透過網路W與遠端管理系統1中之遠端管理裝置10進行通訊,以使M台中控電腦A1
~AM
中之一台或多台中控電腦所產生與鍵盤或游標移動有關之一控制訊號可被傳送至遠端管理裝置10,進而管理遠端管理裝置10及控制P台被控電腦B1
~BP
。另外,此遠端遙控程式亦可提供一管理介面,供台中控電腦A1
~AM
之使用者由遠端對遠端管理系統1進行管理。此遠端遙控程式可為一網頁瀏覽器(Web Browser)、網頁瀏覽器與一外掛程式的組合或是其他任何適當的應用程式。此遠端遙控程式依據中控電腦A1
~AM
之作業系統的不同可能會有不同的版本。此外掛程式係由遠端管理系統之供應商所提供。當P台被控電腦B1
~BP
中之一台或多台被控電腦接收到控制訊號時,遠端遙控程式與遠端管理系統1之配合使得該台或該多台被控電腦將會因應於控制訊號輸出一個或多個影像訊號。
由於遠端管理裝置10係分別透過其P個電腦埠P1
~PP
耦接P台被控電腦B1
~BP
,所以P個電腦埠P1
~PP
將會接收該台或該多台被控電腦所輸出之一個或多個影像訊號。經由切換模組SW之選擇後,Q個影像處理通道CH1
~CHQ
則可對來自P個電腦埠P1
~PP
之一個或多個(Q個或Q個以上)影像訊號進行影像處理,其中Q係小於或等於P。一般而言,目前一台遠端管理裝置10所具備的影像處理通道最多僅有4個,亦即Q係小於或等於4。假設Q等於4,亦即遠端管理裝置10具有4個實體影像處理通道CH1
~CH4
,但是該4個影像處理通道CH1
~CH4
能夠對來自超過4個電腦埠之多個影像訊號進行影像處理,以產生超過4個可獨立地提供給中控電腦之影像。
Q個影像處理通道CH1
~CHQ
中之每一個影像處理通道分別包含有差動接收模組300、類比/數位轉換模組301及數位訊號處理模組302。其中,差動接收模組300係用以將接收自切換模組SW的差動訊號轉換為單端訊號後,再由類比/數位轉換模組301轉換為數位訊號,並由數位訊號處理模組302進行後續訊號處理。但是,在另一較佳實施例中,亦可由多個類比/數位轉換模組301及數位訊號處理模組302共用同一個差動接收模組300。
中央處理器12係與Q個影像處理通道CH1
~CHQ
及切換模組SW形成通訊,並控制Q個影像處理通道CH1
~CHQ
及切換模組SW之運作。於此實施例中,中央處理器12能夠控制切換模組SW選擇性地將遠端管理裝置10的P個電腦埠P1
~PP
耦接於Q個影像處理通道CH1
~CHQ
,亦即中央處理器12能夠控制切換模組SW將P個電腦埠P1
~PP
中之任一電腦埠耦接至Q個影像處理通道CH1
~CHQ
中之任一影像處理通道,亦可使P個電腦埠P1
~PP
中之任一電腦埠與Q個影像處理通道CH1
~CHQ
之間形成斷路。
舉例而言,中央處理器12能夠控制切換模組SW將影像處理通道CH1
耦接電腦埠P1
,致使影像處理通道CH1
得以接收被控電腦B1
傳送至電腦埠P1
的第一影像訊號,並且影像處理通道CH1
會對第一影像訊號進行影像處理。當然,中央處理器12亦可控制切換模組SW切換影像處理通道CH1
耦接電腦埠P2
,致使影像處理通道CH1
得以接收被控電腦B2
傳送至電腦埠P2
的第二影像訊號,並且影像處理通道CH1
會對第二影像訊號進行影像處理。
在本發明中,自Q個影像處理通道CH1
~CHQ
中所選出之某一影像處理通道對來自電腦埠之影像訊號進行採樣的操作模式可分成下列兩種:
在實體通道模式(第一模式)下,影像處理通道CH1
可以每秒N個影像禎的採樣頻率對來自同一電腦埠之影像訊號進行採樣,並透過類比/數位轉換模組301將來自同一電腦埠之影像訊號轉換為連續的每秒N個靜態影像禎。舉例而言,如第3圖所示,當中央處理器12控制切換模組SW將電腦埠P1
耦接至影像處理通道CH1
時,處於第一模式下的影像處理通道CH1
將會以每秒N個影像禎的採樣頻率對電腦埠P1
接收自被控電腦B1
之第一影像訊號SG1
進行採樣,並透過類比/數位轉換模組301將第一影像訊號SG1
轉換為連續的每秒N個靜態影像禎。實際上,N可以是30,亦即處於第一模式下的影像處理通道CH1
對第一影像訊號SG1
之採樣頻率可以是每秒30個影像禎,但不以此為限。
請參閱第4A圖及第4B圖,在虛擬通道模式(第二模式)下,影像處理通道CH2
可以每秒N1個影像禎的採樣頻率對來自一電腦埠之影像訊號進行採樣,以得到第一採樣數據,並透過類比/數位轉換模組301將其轉換為每秒N1個靜態影像禎,且影像處理通道CH2
亦以每秒N2個影像禎的採樣頻率對來自另一電腦埠之另一影像訊號進行採樣,以得到第二採樣數據,並透過類比/數位轉換模組301將其轉換為每秒N2個靜態影像禎,其中N1加上N2等於或小於N。也就是說,處於第二模式下之中央處理器12可控制切換模組SW於兩不同的電腦埠(例如電腦埠P2
及P3
)之間交替地進行切換。舉例而言,如第4A圖所示,於第一時間下,當中央處理器12控制切換模組SW將影像處理通道CH2
耦接電腦埠P2
時,影像處理通道CH2
可以每秒N1個影像禎的採樣頻率對電腦埠P2
接收自被控電腦B2
之第二影像訊號SG2
進行採樣,以得到第一採樣數據,並透過類比/數位轉換模組301將其轉換為每秒N1個靜態影像禎;如第4B圖所示,於第二時間下,當中央處理器12控制切換模組SW切換影像處理通道CH2
耦接電腦埠P3
時,影像處理通道CH2
可以每秒N2個影像禎的採樣頻率對電腦埠P3
接收自被控電腦B3
之第三影像訊號SG3
進行採樣,以得到第二採樣數據,並透過類比/數位轉換模組301將其轉換為每秒N2個靜態影像禎。於第三時間下,又會如第4A圖所示,中央處理器12控制切換模組SW將影像處理通道CH2
耦接電腦埠P2
;於第四時間下,又會如第4B圖所示,中央處理器12控制切換模組SW切換影像處理通道CH2
耦接電腦埠P3
,其餘可依此類推,不另行贅述。
實際上,由於在第一模式(如第3圖所示)下的採樣過程中,除非使用者下達切換電腦埠的指令,否則切換模組SW並不會進行切換之動作,但在第二模式(如第4A圖及第4B圖所示)的採樣過程中,即使使用者未下達切換電腦埠的指令,切換模組SW仍會受到中央處理器12之控制,於兩不同的電腦埠(例如電腦埠P1
及P2
)之間交替地進行切換以實現兩個虛擬影像處理通道的效果。因此,在相同的一段時間下(例如一秒鐘),影像處理通道CH2
於第一模式下所採樣到的影像禎的數目(N個)將會大於(或等於)影像處理通道CH2
於第二模式下所採樣到的影像禎的數目總和(N1+N2)。舉例而言,假設N等於30,並且N1與N2均等於10,亦即影像處理通道CH2
於第一模式下所採用的採樣頻率為每秒30個影像禎,而影像處理通道CH2
於第二模式下可以每秒10個影像禎的採樣頻率對電腦埠P2
之第二影像訊號SG2
進行採樣,並且以每秒10個影像禎的採樣頻率對電腦埠P3
之第三影像訊號SG3
進行採樣。
接著,影像處理通道CH2
的數位訊號處理模組302會先將上述該些靜態影像禎分割為複數個區塊後,再將前後兩靜態影像禎之對應區塊進行比較,以找出前後兩靜態影像禎之不同區塊後進行編碼,並將該些不同區塊之編碼數據傳送至中央處理器12。此編碼過程可能產生有損或無損壓縮的效果。實際上,數位訊號處理模組302可包含有數位訊號處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以對前後兩靜態影像禎之不同區塊進行編碼以產生編碼數據,但不以此為限。數位訊號處理模組302所採用之編碼方式可包含JPEG、小波轉換(Wavelet Transform)或是其他任何適當的編碼方式。
於此實施例中,網路介面控制器16係與中央處理器12形成通訊,當中央處理器12將上述該些靜態影像禎之至少部分區塊轉換為一封包後,網路介面控制器16將會經由網路W將該封包傳送至M台中控電腦A1
~AM
所選出之不同中控電腦,以使遠端管理裝置10可提供比影像處理通道之數目(Q個)還多的至少Q+1個畫面給M台中控電腦A1
~AM
中之Q+1台中控電腦,且Q+1個畫面分別對應至P台被控電腦B1
~BP
中之Q+1台被控電腦。需說明的是,上述會被轉換為該封包的靜態影像禎之「至少部分區塊」係指比較前後兩靜態影像禎之對應區塊後所找出的前後兩靜態影像禎之不同區塊,並不包含前後兩靜態影像禎無變化之區塊。
舉例而言,假設Q等於4,亦即遠端管理裝置10係採用4個影像處理通道CH1
~CH4
,遠端管理裝置10可提供5個擷取自不同被控電腦的畫面給M台中控電腦A1
~AM
中之5台中控電腦,且該5個畫面係分別對應至P台被控電腦B1
~BP
中之5台被控電腦。
除了上述兩種模式之外,遠端管理系統1亦可運作於第三模式及第四模式下。如第5A圖所示,在第三模式下,遠端管理裝置10更可對M台中控電腦A1
~AM
中之任一台中控電腦(例如中控電腦A1
)提供分割畫面(PIP)及全螢幕顯示的功能。如圖所示,分割畫面H及全螢幕顯示J係分別呈現於中控電腦A1
所連接之兩螢幕MR1
及MR2
上。需說明的是,構成分割畫面H的複數個影像來源H1
~H4
係由複數個不同的影像處理通道(例如CH1
~CH4
)分別以相同或不同的採樣頻率對相對應之影像訊號來源進行採樣及編碼後所構成,且上述相同或不同的採樣頻率均小於N。
舉例而言,影像來源H1
係由影像處理通道CH1
以每秒10個影像禎的採樣頻率對被控電腦B1
之第一影像訊號SG1
進行採樣及編碼後所構成;影像來源H2
係由影像處理通道CH2
以每秒15個影像禎的採樣頻率對被控電腦B2
之第二影像訊號SG2
進行採樣及編碼後所構成;影像來源H3
係由影像處理通道CH3
以每秒20個影像禎的採樣頻率對被控電腦B3
之第三影像訊號SG3
進行採樣及編碼後所構成;影像來源H4
係由影像處理通道CH4
以每秒25個影像禎的採樣頻率對被控電腦B4
之第四影像訊號SG4
進行採樣及編碼後所構成。全螢幕顯示J的影像來源係由影像處理通道CH5
以每秒30個影像禎的採樣頻率對被控電腦B5
之第五影像訊號SG5
進行採樣及編碼後所構成。
如第5B圖所示,在第四模式下,遠端管理裝置10更可對M台中控電腦A1
~AM
中之任一台中控電腦(例如中控電腦A2
)提供雙螢幕顯示的功能。雙螢幕顯示係分別呈現於中控電腦A2
所連接之兩螢幕MR3
及MR4
上。其中,螢幕MR3
所顯示之畫面係對應至第一被控電腦B1
之桌面影像,螢幕MR4
所顯示之畫面係對應至第二被控電腦B2
之桌面影像。目前的游標CUR係在螢幕MR3
上,表示使用者正在對第一被控電腦B1
進行操作,而第二被控電腦B2
僅為監控狀態。因此,遠端管理裝置10會對螢幕MR3
之影像來源提供較高的採樣頻率;而對會對螢幕MR4
之影像來源提供較低的採樣頻率。此較高的採樣頻率可為前述的頻率N(每秒30個影像禎),此較低的採樣頻率可為前述的頻率N1或N2。當使用者將游標CUR由螢幕MR3
移動至螢幕MR4
時,表示使用者欲對第二被控電腦B2
進行操作(非僅為監控),此時遠端管理裝置10會對螢幕MR4
提供較高的採樣頻率。亦即,在此模式下,此時遠端管理裝置10會對游標CUR所在之螢幕所對應之影像來源(被控電腦)提供較高的採樣頻率。舉例而言,此時螢幕MR4
所顯示之影像需採用每秒30個影像禎的採樣頻率F1
,而螢幕MR3
所顯示之影像僅需採用每秒10個影像禎的採樣頻率F2
即可。亦即,非游標所在之螢幕所顯示之影像係由虛擬影像處理通道所提供。在此同時,此虛擬影像處理通道除了對螢幕MR3
提供影像外,此虛擬影像處理通道可能亦對另外一台中控電腦提供影像。
本發明亦揭露一種遠端管理方法,如第6A圖及第6B圖所示,於步驟S10中,分別於M台中控電腦上執行M個遠端遙控程式,以與遠端管理裝置進行網路通訊,使得M台中控電腦中之一台或多台中控電腦所產生與鍵盤或游標移動有關之控制訊號可被傳送至遠端管理裝置,進而管理遠端管理裝置及控制P台被控電腦。其中,遠端管理裝置係具有分別耦接P台被控電腦之P個電腦埠。
於步驟S12中,P個電腦埠接收P個被控電腦因應於控制訊號所輸出之一個或多個影像訊號。於步驟S14中,透過切換模組將Q個影像處理通道耦接於P個電腦埠,其中Q係小於或等於P。於步驟S16中,透過Q個影像處理通道對來自P個電腦埠之一個或多個影像訊號進行影像處理。於步驟S18中,控制Q個影像處理通道及切換模組,使得在第一模式下,自Q個影像處理通道所選出之某一影像處理通道可以每秒N個影像禎的採樣頻率對來自同一電腦埠之影像訊號進行採樣,在第二模式下,自Q個影像處理通道所選出之某一影像處理通道可以每秒N1個影像禎的採樣頻率對某一該影像訊號進行採樣以得到第一採樣數據,且同一影像處理通道亦以每秒N2個影像禎的採樣頻率對來自不同電腦埠的另一影像訊號進行採樣以得到第二採樣數據,其中N1加上N2等於或小於N。
於步驟S20中,對第一採樣數據及第二採樣數據進行編碼,以分別得到第一編碼數據及第二編碼數據。於步驟S22中,在第一編碼數據及第二編碼數據之至少部分被轉換為一封包後,經由網路將封包傳送至M台中控電腦所選出之不同中控電腦,以使遠端管理裝置可提供至少Q+1個畫面給M台中控電腦中之Q+1台中控電腦,且Q+1個畫面分別對應至P台被控電腦中之Q+1台不同的被控電腦。
於步驟S24中,在第三模式下,遠端管理裝置更可對某一中控電腦提供分割畫面及全螢幕顯示的功能。其中,分割畫面及全螢幕顯示係分別呈現於中控電腦所連接之第一螢幕及第二螢幕上,構成分割畫面的複數個影像來源係由複數個不同的影像處理通道分別以相同或不同的採樣頻率進行採樣及編碼後所構成,且相同或不同的採樣頻率均小於N。
於步驟S26中,在第四模式下,遠端管理裝置更可對某一中控電腦提供雙螢幕顯示的功能。其中,雙螢幕顯示係分別呈現於中控電腦所連接之第一螢幕及第二螢幕上,當中控電腦之游標由第一螢幕移動至第二螢幕時,第二螢幕之影像來源所對應之影像處理通道的採樣頻率將被調整為N,且第一螢幕之影像來源所對應之影像處理通道的採樣頻率將被調整為小於N。
相較於先前技術,根據本發明之遠端管理系統及遠端管理方法係在不增加網路型多電腦切換器硬體成本的前提下,透過切換模組在兩不同電腦埠之間交替地切換,以藉由虛擬的方式提供更多的影像處理通道。因此,即使網路型多電腦切換器僅具有4個硬體構成的影像處理通道,遠端管理系統及遠端管理方法亦可對5台(含)以上的中控電腦提供獨立的影像來源。
藉由以上較佳具體實施例之詳述,係希望能更加清楚描述本發明之特徵與精神,而並非以上述所揭露的較佳具體實施例來對本發明之範疇加以限制。相反地,其目的是希望能涵蓋各種改變及具相等性的安排於本發明所欲申請之專利範圍的範疇內。
S10~S26...流程步驟
RG1
~RGM
...遠端遙控程式
1...遠端管理系統
10...遠端管理裝置
CH1
~CHQ
、CH...影像處理通道
SW...切換模組
12...中央處理器
16...網路介面控制器
300...差動接收模組
301...類比/數位轉換模組
302...數位訊號處理模組
P1
~PP
...電腦埠
W...網路
A1
~AM
...中控電腦
B1
~BP
...被控電腦
CD1
...第一程式碼
CD2
...第二程式碼
SG1
~SG5
...第一影像訊號~第五影像訊號
MR1
~MR4
...螢幕
F1
、F2
...採樣頻率
H...分割畫面
J...全螢幕顯示
H1~H4...影像來源
CUR...游標
KB...鍵盤
MS...滑鼠
DS...顯示器
第1圖係繪示本發明之遠端管理系統與中控電腦及被控電腦之間的耦接關係之示意圖。
第2圖係繪示第1圖中之遠端管理系統的功能方塊圖。
第3圖係繪示影像處理通道於第一模式下對來自同一電腦埠之影像訊號進行採樣。
第4A圖及第4B圖係繪示影像處理通道於第二模式下交替地對來自不同電腦埠之不同影像訊號進行採樣。
第5A圖係繪示於第三模式下分割畫面及全螢幕顯示分別呈現於中控電腦所連接之兩螢幕上。
第5B圖係繪示於第四模式下雙螢幕顯示係分別呈現於中控電腦所連接之兩螢幕上。
第6A圖及第6B圖係繪示根據本發明之另一具體實施例中之遠端管理系統運作方法的流程圖。
10...遠端管理裝置
12...中央處理器
RG1
~RGM
...遠端遙控程式
CH1
~CHQ
...影像處理通道
SW...切換模組
16...網路介面控制器
P1
~PP
...電腦埠W網路
A1
~AM
...中控電腦
B1
~BP
...被控電腦
300...差動/單端轉換模組
301...類比/數位轉換模組
302...數位訊號處理模組
KB...鍵盤
MS...滑鼠
DS...顯示器
Claims (10)
- 一種遠端管理系統,用以將M台中控電腦經由一網路耦接至P台被控電腦,該遠端管理系統至少包含:一遠端管理裝置,具有P個電腦埠,用以分別耦接該P台被控電腦;以及M個遠端遙控程式,分別執行於該M台中控電腦上,用以與該遠端管理裝置進行網路通訊,以使該M台中控電腦中之一台或多台中控電腦所產生與鍵盤或游標移動有關之一控制訊號可被傳送至該遠端管理裝置,進而管理該遠端管理裝置及控制該P台被控電腦;其中,該P個電腦埠更接收該P台被控電腦因應於該控制訊號所輸出之一個或多個影像訊號;其中,該遠端管理裝置至少包含:Q個影像處理通道,用以對來自該P個電腦埠之一個或多個影像訊號進行影像處理,其中Q係小於或等於P;一切換模組,用以將該Q個影像處理通道耦接於該P個電腦埠;一中央處理器,與該Q個影像處理通道及該切換模組形成通訊,並控制該Q個影像處理通道及該切換模組,進而使在一第一模式下自該Q個影像處理通道所選出之某一影像處理通道可以每秒N個影像禎的採樣頻率對來自同一電腦埠之一影像訊號進行採樣;在一第二模式下自該Q個影像處理通道所選出之某一影像處理通道可以每秒N1個影像禎的採樣頻率對某一 該影像訊號進行採樣以得到一第一採樣數據,並對該第一採樣數據進行編碼以得到一第一編碼數據,且該影像處理通道亦以每秒N2個影像禎的採樣頻率對來自不同電腦埠的另一影像訊號進行採樣以得到一第二採樣數據,並對該第二採樣數據進行編碼以得到一第二編碼數據,其中N1加上N2等於或小於N;以及一網路介面控制器(network interface controller),與該中央處理器形成通訊,在該第一編碼數據及該第二編碼數據之至少部分被轉換為一封包後,經由該網路將該封包傳送至該M台中控電腦所選出之不同中控電腦,以使該遠端管理裝置可提供至少Q+1個畫面給該M台中控電腦中之Q+1台中控電腦,且該Q+1個畫面分別對應至該P台被控電腦中之Q+1台被控電腦。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遠端管理系統,其中該遠端管理裝置在一第三模式下更可對某一該中控電腦提供分割畫面及全螢幕顯示的功能,該分割畫面及該全螢幕顯示係分別呈現於該中控電腦所連接之一第一螢幕及一第二螢幕上,其中構成該分割畫面的複數個影像來源係由複數個不同的影像處理通道分別以相同或不同的採樣頻率進行採樣及編碼後所構成,且該相同或不同的採樣頻率均小於N。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遠端管理系統,其中該遠端管理裝置在一第四模式下更可對某一該中控電腦提供雙螢幕顯示的功能,該雙螢幕顯示係分別呈現於該中控電腦所連接之該第一螢幕及該第二螢幕上,其中當該中控電腦之游標由該 第一螢幕移動至該第二螢幕時,該第二螢幕之影像來源所對應之影像處理通道的採樣頻率將被調整為每秒N個影像禎,且該第一螢幕之影像來源所對應之影像處理通道的採樣頻率將被調整為每秒少於N個影像禎。
- 一種遠端管理系統,用以將一第一中控電腦及一第二中控電腦經由網路耦接至一第一被控電腦及一第二被控電腦,該遠端管理系統至少包含:一遠端管理裝置,一端耦接於該第一被控電腦及該第二被控電腦;一第一程式碼,執行於該第一中控電腦上,用以與該遠端管理裝置進行網路通訊,以使得該第一中控電腦所產生與鍵盤或游標移動有關之第一控制訊號可被傳送至該遠端管理裝置;以及一第二程式碼,執行於該第二中控電腦上,用以與該遠端管理裝置經由該網路進行通訊,以使得該第二中控電腦所產生與鍵盤或游標移動有關之第二控制訊號可被傳送至該遠端管理裝置;其中該遠端管理裝置至少包含:一第一電腦埠,對應至該第一被控電腦並接收該第一被控電腦因應於該第一控制訊號所輸出之第一影像訊號;一第二電腦埠,對應至該第二被控電腦並接收該第二被控電腦因應於該第二控制訊號所輸出之第二影像訊號;一影像處理通道,用以對該第一影像訊號或該第二影像訊號進行影像處理;一切換模組,將該影像處理通道耦接於該第一電腦埠及該 第二電腦埠;一中央處理器,與該影像處理通道及該切換模組形成通訊;其中在第一模式下,該第一影像訊號或該第二影像訊號可被該影像處理通道轉換為每秒N個靜態影像禎(frame);在第二模式下,該切換模組在該第一電腦埠及該第二電腦埠之間交替地切換,以使該第一影像訊號可被該影像處理通道轉換為每秒N1個靜態影像禎,該第二影像訊號可被該影像處理通道轉換為每秒N2個靜態影像禎,且N1加N2等於或小於N;以及一網路介面控制器(network interface controller),與該中央處理器形成通訊,用以將該些靜態影像禎之至少部分區塊轉換為封包,在該第一模式下將代表該N個靜態影像禎之至少部分區塊的封包經由該網路傳送至該第一中控電腦或該第二中控電腦;或是在該第二模式下將代表該每秒N1個靜態影像禎之至少部分區塊的封包經由該網路傳送至該第一中控電腦,並將代表該每秒N2個靜態影像禎之至少部分區塊的封包經由該網路傳送至該第二中控電腦。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遠端管理系統,其中N1可等於或不等於N2。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遠端管理系統,其中該影像處理通道至少包含:一類比/數位轉換模組,用以在該第一模式下將該第一影像訊號或該第二影像訊號轉換為連續的每秒N個靜態影像 禎,並在該第二模式下將該第一影像訊號轉換為該每秒N1個靜態影像禎,且將該第二影像訊號轉換為該每秒N2個靜態影像禎;以及一數位訊號處理模組,在該些靜態影像禎被分割為複數個區塊後,該數位訊號處理模組將前後兩靜態影像禎之對應區塊進行比較,以找出前後兩靜態影像禎之不同區塊後進行編碼,並將該些不同區塊之編碼值傳送至該中央處理器。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遠端管理系統,其中該數位訊號處理模組係依據JPEG格式對該些靜態影像禎進行編碼。
- 一種遠端管理方法,用以將M台中控電腦經由一網路耦接至P台被控電腦,該遠端管理方法包含下列步驟:提供一遠端管理裝置,該遠端管理裝置具有P個電腦埠、Q個影像處理通道及一切換模組,其中Q係小於或等於P,以該遠端管理裝置之P個電腦埠分別耦接該P台被控電腦;分別於該M台中控電腦上執行M個遠端遙控程式,以與該遠端管理裝置進行網路通訊,使得該M台中控電腦中之一台或多台中控電腦所產生與鍵盤或游標移動有關之控制訊號可被傳送至該遠端管理裝置,進而管理該遠端管理裝置及控制該P台被控電腦,使該P個電腦埠接收該P台被控電腦因應於該控制訊號所輸出之一個或多個影像訊號;以該Q個影像處理通道對來自該P個電腦埠之一個或多個 影像訊號進行影像處理;以該切換模組將該Q個影像處理通道耦接於該P個電腦埠;控制該Q個影像處理通道及該切換模組,進而使在一第一模式下自該Q個影像處理通道所選出之某一影像處理通道可以每秒N個影像禎的採樣頻率對來自同一電腦埠之一影像訊號進行採樣;在一第二模式下,來自該P個電腦埠的為多個影像訊號,自該Q個影像處理通道所選出之某一影像處理通道可以每秒N1個影像禎的採樣頻率對某一該影像訊號進行採樣以得到一第一採樣數據,且該影像處理通道亦以每秒N2個影像禎的採樣頻率對來自不同電腦埠的另一影像訊號進行採樣以得到一第二採樣數據,其中N1加上N2等於或小於N;將該第一採樣數據及該第二採樣數據進行編碼,以分別得到一第一編碼數據及一第二編碼數據;以及在該第一編碼數據及該第二編碼數據之至少部分被轉換為一封包後,經由該網路將該封包傳送至該M台中控電腦所選出之不同中控電腦,以使該遠端管理裝置可提供至少Q+1個畫面給該M台中控電腦中之Q+1台中控電腦,且該Q+1個畫面分別對應至該P台被控電腦中之Q+1台被控電腦。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遠端管理方法,更包含下列步驟:在一第三模式下,該遠端管理裝置更可對某一該中控電腦提供分割畫面及全螢幕顯示的功能; 其中,該分割畫面及該全螢幕顯示係分別呈現於該中控電腦所連接之一第一螢幕及一第二螢幕上,構成該分割畫面的複數個影像來源係由複數個不同的影像處理通道分別以相同或不同的採樣頻率進行採樣及編碼後所構成,且該相同或不同的採樣頻率均小於N。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遠端管理方法,更包含下列步驟:在一第四模式下,該遠端管理裝置更可對某一該中控電腦提供雙螢幕顯示的功能;其中,該雙螢幕顯示係分別呈現於該中控電腦所連接之一第一螢幕及一第二螢幕上,當該中控電腦之游標由該第一螢幕移動至該第二螢幕時,該第二螢幕之影像來源所對應之影像處理通道的採樣頻率將被調整為N,且該第一螢幕之影像來源所對應之影像處理通道的採樣頻率將被調整為小於N。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0150051A TWI476602B (zh) | 2011-12-30 | 2011-12-30 | 遠端管理系統及遠端管理方法 |
CN201210575835.0A CN103186250B (zh) | 2011-12-30 | 2012-12-25 | 远程管理系统及远程管理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0150051A TWI476602B (zh) | 2011-12-30 | 2011-12-30 | 遠端管理系統及遠端管理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327208A TW201327208A (zh) | 2013-07-01 |
TWI476602B true TWI476602B (zh) | 2015-03-11 |
Family
ID=486774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0150051A TWI476602B (zh) | 2011-12-30 | 2011-12-30 | 遠端管理系統及遠端管理方法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186250B (zh) |
TW (1) | TWI476602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9781206B2 (en) * | 2014-05-09 | 2017-10-03 | Lyve Minds, Inc. | Blended storage allocation on a storage agent |
TWI649655B (zh) * | 2014-06-10 | 2019-02-01 | 宏正自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遠端管理方法 |
TWI497400B (zh) * | 2014-06-10 | 2015-08-21 | Aten Int Co Ltd | 自動辨識游標所在螢幕之方法 |
TWI514237B (zh) * | 2014-11-25 | 2015-12-21 | Aten Int Co Ltd | 多螢幕辨識方法 |
TWI622905B (zh) * | 2015-12-15 | 2018-05-01 | 宏正自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網路型多電腦切換器 |
TWI726266B (zh) * | 2018-12-14 | 2021-05-01 | 聰泰科技開發股份有限公司 | 遠端控制方法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M343983U (en) * | 2008-05-12 | 2008-11-01 | C & C Technic Taiwan Co Ltd | Automatic detection and adjustment device of KVM extender |
US7721028B2 (en) * | 2008-02-04 | 2010-05-18 | Aten International Co., Ltd. | Keyboard video mouse (KVM) switch between plurality of internal USB hubs each associated with plurality of audio codecs connected to the downstream port of associated USB hub |
TWI332166B (en) * | 2007-01-02 | 2010-10-21 | Prolific Technology Inc | Multi-media kvm switch |
TWI352303B (en) * | 2006-12-07 | 2011-11-11 | Aten Internat Co Ltd Taiwan | Interface switch system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7016064B2 (en) * | 1999-12-27 | 2006-03-21 | Fuji Photo Film Co., Ltd. | Method and system for remote management of processor, and method and system for remote diagnosis of image output apparatus |
JP2007200105A (ja) * | 2006-01-27 | 2007-08-09 | Ricoh Co Ltd | 管理装置と遠隔管理システム |
CN101963878A (zh) * | 2009-07-23 | 2011-02-02 | 宏正自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远程管理系统及远程管理方法 |
CN102122207B (zh) * | 2010-01-11 | 2013-04-03 | 宏正自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远程管理系统 |
-
2011
- 2011-12-30 TW TW100150051A patent/TWI476602B/zh active
-
2012
- 2012-12-25 CN CN201210575835.0A patent/CN103186250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352303B (en) * | 2006-12-07 | 2011-11-11 | Aten Internat Co Ltd Taiwan | Interface switch system |
TWI332166B (en) * | 2007-01-02 | 2010-10-21 | Prolific Technology Inc | Multi-media kvm switch |
US7721028B2 (en) * | 2008-02-04 | 2010-05-18 | Aten International Co., Ltd. | Keyboard video mouse (KVM) switch between plurality of internal USB hubs each associated with plurality of audio codecs connected to the downstream port of associated USB hub |
TWM343983U (en) * | 2008-05-12 | 2008-11-01 | C & C Technic Taiwan Co Ltd | Automatic detection and adjustment device of KVM extender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186250A (zh) | 2013-07-03 |
CN103186250B (zh) | 2016-04-06 |
TW201327208A (zh) | 2013-07-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476602B (zh) | 遠端管理系統及遠端管理方法 | |
CN104244088B (zh) | 显示控制器、屏幕图像传送装置和屏幕图像传送方法 | |
KR101005094B1 (ko) | 향상된 비디오 디스플레이 인터페이스를 가지는 이동 단말 기기, 동글 및 외부 디스플레이 기기 | |
US9026919B2 (en) | Local port browser interface | |
WO2019242488A1 (zh) | 丢帧补偿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 |
US9854254B2 (e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remote viewing of static and video images | |
KR20100015620A (ko) | 복수의 터치 스크린 디바이스로부터 데이터를 구동 및 수신하기 위한 시스템 및 방법 | |
KR20170033806A (ko) | Av 플레이 디바이스, 데이터 디스플레이 방법 및 저장 매체 | |
CN106454153B (zh) | 一种触控终端的显示方法及触控终端 | |
US20090157922A1 (en) | Multimedia kvm system | |
US20090234990A1 (en) | Kvm switch system supporting dvi video format | |
KR101263706B1 (ko) | 제로 클라이언트를 지원하는 가상 데스크탑 화면 전송 시스템 | |
US20110060849A1 (en) | Monitoring method and keyboard video mouse switch | |
CN102541268A (zh) | 远端管理系统及其方法 | |
KR20090030681A (ko) | 영상처리장치, 디스플레이장치, 디스플레이 시스템 및 그제어방법 | |
JP2017528932A (ja) | ディスプレイインターフェースの帯域幅変調 | |
TWI486055B (zh) | 影像訊號傳送裝置、接收裝置、傳輸系統及其方法 | |
KR101540800B1 (ko) | 원격제어 시스템 | |
TW201327201A (zh) | 遠端管理系統及其遠端管理方法 | |
KR101092493B1 (ko) | 디스플레이 장치의 입력 장치를 이용한 호스트 제어 시스템 및 방법 | |
CN102883109B (zh) | 影像信号发送装置、接收装置、传输系统及其方法 | |
US12073808B2 (en) | AV over IP terminal with bidirectional video streaming | |
KR20160011158A (ko) | 화면 공유 시스템 및 방법 | |
CN111163275A (zh) | 一种支持kvm和多路预监的系统 | |
TW201546625A (zh) | 遠端管理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