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63911B - 發光元件陣列驅動電路與用於其中之電流分配電路以及發光元件陣列電流分配方法 - Google Patents
發光元件陣列驅動電路與用於其中之電流分配電路以及發光元件陣列電流分配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463911B TWI463911B TW100130874A TW100130874A TWI463911B TW I463911 B TWI463911 B TW I463911B TW 100130874 A TW100130874 A TW 100130874A TW 100130874 A TW100130874 A TW 100130874A TW I463911 B TWI463911 B TW I463911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current
- circuit
- coupled
- light
- emitting element
- Prior art dat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406—Control of illumination source
- G09G3/342—Control of illumination source using several illumination sources separately controlled corresponding to different display panel areas, e.g. along one dimension such as lines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5/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H05B45/30—Driver circuits
- H05B45/37—Converter circuits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5/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H05B45/40—Details of LED load circuits
- H05B45/44—Details of LED load circuits with an active control inside an LED matrix
- H05B45/46—Details of LED load circuits with an active control inside an LED matrix having LEDs disposed in parallel lines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30/00—Aspects of power supply; Aspects of display protection and defect management
- G09G2330/02—Details of power systems and of start or stop of display operation
- G09G2330/021—Power management, e.g. power saving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5/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H05B45/30—Driver circuits
- H05B45/37—Converter circuits
- H05B45/3725—Switched mode power supply [SMPS]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5/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H05B45/30—Driver circuits
- H05B45/37—Converter circuits
- H05B45/3725—Switched mode power supply [SMPS]
- H05B45/375—Switched mode power supply [SMPS] using buck topology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5/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H05B45/30—Driver circuits
- H05B45/37—Converter circuits
- H05B45/3725—Switched mode power supply [SMPS]
- H05B45/38—Switched mode power supply [SMPS] using boost topology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20/00—Energy efficient lighting technologies, e.g. halogen lamps or gas discharge lamps
- Y02B20/30—Semiconductor lamps, e.g. solid state lamps [SSL] light emitting diodes [LED] or organic LED [OL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ed Devices (AREA)
- Circuit Arrangement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AREA)
Description
本發明係有關一種發光元件陣列驅動電路與用於其中之電流分配電路以及發光元件陣列電流分配方法,特別是指一種可改善耗能與散熱問題,並簡化電源電路訊號線路之電流分配電路以及發光元件陣列電流分配方法。
發光元件有多種用途,例如可將發光元件安排成陣列,作為液晶顯示器(LCD)的背光源。請參閱第1圖,為了驅動發光元件陣列20,需要一個電源電路10來提供適合的電壓並控制電流,以供給固定電流給發光元件陣列20中複數發光元件串。
詳言之,如第1圖所示,電源電路10提供一供應電壓VLED予發光元件陣列20。發光元件陣列20係由N個發光元件串所組成,每串M個發光元件,其中M與N為正整數。各發光元件串之第一端共同電性連接於電源電路10,第二端則分別電性連接於電流分配電路30中對應的電流源電路301之一端。各電流源電路301分別控制對應發光元件串上的電流,以產生平均且一致的背光。
然而,由於製程的變異,每個發光元件的跨壓不同,其差異可能高達10%,大約為0.3V;換言之,各串發光元件的總壓降可能有高達10%的差異,例如,若每串發光元件上串聯20顆發光元件,則兩串發光元件間的總壓降差距有可能高
達6V。為使電流源301維持正常工作,供應電壓VLED必須滿足最高壓降發光元件串的需求。為達此目的,其中一個方式是自每個發光元件串取訊號回授至電源電路10內,但此作法需要為每個發光元件串與電源電路10之間,分別增加一條訊號線,如第1圖所示,以獲知每個發光元件串第二端的電位。如此一來,需要增加N條訊號線,且電源電路10也需要增加N個接腳;在電路的設計與使用上,非常不便。在某些應用場合中,電源電路10和發光元件陣列20間僅能提供兩條線路,第1圖之先前技術便無法應用。
當電源電路和發光元件陣列20間僅能提供兩條線路時,第2A-2C圖示出在此種限制條件下的幾種先前技術電路設計。第2A圖所示的先前技術中,電源電路11提供一供應電壓VLED予發光元件陣列20,且電流分配電路31僅簡單地設置電阻R,以控制發光元件串的電流。相對於第1圖的先前技術,此先前技術雖可減少電源電路11的訊號線,但無法控制每個發光元件串的電流相同,會有亮度不均的問題。此外如前所述,各串發光元件的總壓降很可能不同,而此先前技術並不能適當回授控制供應電壓VLED,以確保每一發光元件串都能接收到足夠的供應電壓(不能確保供應電壓VLED等於或高於發光元件串總壓降最高者所需的供應電壓)。
第2B圖所示之先前技術,在其電流分配電路32中,將其中一個發光元件串耦接電流源電路322,而將其他所有發光元件串耦接電路321,並以電流鏡的方式將電流源電路322的電流複製到所有的電路321,以使所有發光元件串的電流保持一致。然而,此先前技術也同樣並不能適當回授控制供應電壓VLED,若供應電壓VLED不足,以致任一電路321無法正常工作時,則對應的發光元件串將無法正常發光。
第2C圖所示之先前技術與第2B圖類似,但在其電流分配電路33中,增加了電路332,以更穩定地控制各電路321的操作,但其仍然有與第2B圖所示電路相同的問題,同樣並不能適當回授控制供應電壓VLED,若供應電壓VLED不足,以致任一電路321無法正常工作時,則對應的發光元件串將無法正常發光。
有鑑於此,本發明即針對上述先前技術之不足,提出一種可適當回授控制供應電壓VLED,並簡化電源電路訊號線路之發光元件陣列驅動電路、電流分配電路以及發光元件陣列電流分配方法。
本發明目的之一在提供一種發光元件陣列驅動電路。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在提供一種用於發光元件陣列驅動電路中之電流分配電路。
本發明的再一目的在提供一種發光元件陣列電流分配方法。
為達上述之目的,就其中一個觀點言,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發光元件陣列驅動電路,該發光元件陣列包含複數個發光元件串,其中每一發光元件串包含複數個串聯的發光元件,且每一發光元件串具有第一端及第二端,各發光元件串之第一端連接於一共同節點,該發光元件陣列驅動電路包含:一電源電路,與該複數個發光元件串之第一端以及一地電位(Vss)電性連接,以提供一供應電流予該發光元件陣列;以及一電流分配電路,用以分配該供應電流予各發光元件串,其中該電流分配電路包括:一最低值選擇電路,與該複數個發光元件串之第二端耦接,以感測各發光元件串之第二端電壓,並輸出一最低值訊號代表該複數第二端電壓中之最低值;以及複數電流源電路,每一電流源電路具有一電流源第一端、一電流源控制端、以及一電流源第二端;該複數電流源第一端分別與該複數個發光元件串之第二端耦接,該複數電流源第二端連接於該地電位;且該複數電流源控制端接收一相關於該最低值訊號之電流控制訊號以控制該複數電流源電路之電流,進而控制該複數個發光元件串之電流。
就另一個觀點言,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用於發光元件陣列驅動電路中之電流分配電路,該發光元件陣列包含複數個發光元件串,其中每一發光元件串包含複數個串聯的發光元件,且每一發光元件串具有第一端及第二端,各發光元件串之第一端連接於一共同節點,該發光元件陣列驅動電路包含一電源電路,與該複數個發光元件串之第一端以及一地電位(Vss)電性連接,以提供一供應電流予該發光元件陣列,該電流分配電路用以分配該供應電流予各發光元件串,包含:一最低值選擇電路,與該複數個發光元件串之第二端耦接,以感測各發光元件串之第二端電壓,並輸出一最低值訊號代表該複數第二端電壓中之最低值;以及複數電流源電路,每一電流源電路具有一電流源第一端、一電流源控制端、以及一電流源第二端;該複數電流源第一端分別與該複數個發光元件串之第二端耦接,該複數電流源第二端連接於該地電位;且該複數電流源控制端接收一相關於該最低值訊號之電流控制訊號以控制該複數電流源電路之電流,進而控制該複數個發光元件串之電流。
在上述發光元件陣列驅動電路和電流分配電路的其中一種實施型態中,該電流分配電路更包含一第一偏壓電路,一端耦接於該最低值選擇電路,另一端耦接於該複數電流源控制端,以提供一第一偏壓,進而調整該電流控制訊號。
在上述發光元件陣列驅動電路和電流分配電路的其中一種實施型態中,可在最低值選擇電路的輸出與電流源控制端之間設置由放大器構成的增益電路,以隔離最低值選擇電路的輸出訊號與電流源控制端所接收的訊號使其不直接連接。此外,在該放大器的輸入或輸出端,可設置偏壓電路以調整最低值選擇電路的輸出與電流源控制端的輸入之間的關係。
在上述發光元件陣列驅動電路和電流分配電路的其中一種實施型態中,該最低值選擇電路包含:複數第二偏壓電路,分別耦接於該複數個發光元件串之第二端,以提供一第二偏壓。
在上述發光元件陣列驅動電路和電流分配電路的其中一種實施型態中,可更包含一調光電路,與該電流分配電路耦接,以根據該調光電路所接收之調光訊號,開關該最低值訊號,進而開關該發光元件陣列。
在上述發光元件陣列驅動電路和電流分配電路的其中一種實施型態中,該電流源電路包括:一電晶體,其電流流入端作為該電流源第一端,與對應發光元件串之第二端耦接;一放大器,其輸出控制該電晶體的控制端,其輸入端之一作為該電流源控制端,接收該電流控制訊號,其另一輸入端與該電晶體之電流流出端耦接;以及一電阻,其一端與該電晶體之電流流出端耦接,另一端作為該電流源第二端,耦接於該地電位。
就另一個觀點言,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發光元件陣列驅動電路,該發光元件陣列包含複數個發光元件串,其中每一發光元件串包含複數個串聯的發光元件,且每一發光元件串具有第一端及第二端,各發光元件串之第一端連接於一共同節點,該發光元件陣列驅動電路包含:一電源電路,與該複數個發光元件串之第一端以及一地電位(Vss)電性連接,以提供一供應電流予該發光元件陣列;以及一電流分配電路,用以分配該供應電流予各發光元件串,其中該電流分配電路包括:複數電流源電路,每一電流源電路具有一電流源第一端、一工作空間指標端、一電壓控制端、以及一電流源第二端;該複數電流源第一端分別與該複數個發光元件串之第二端耦接,該複數電流源第二端連接於該地電位;該複數電壓控制端接收一電流控制訊號以控制該複數個電流源電路之電流,進而控制該複數個發光元件串之電流;且該複數工作空間指標端輸出複數工作空間指標,其分別相關於各發光元件串之第二端電壓;一最高值選擇電路,與該複數工作空間指標端耦接,以接收該複數工作空間指標,並輸出一最高值訊號代表該複數工作空間指標中之最高值;以及一電壓控制電壓源電路,與該最高值選擇電路耦接以接收該最高值訊號,並根據該最高值訊號產生該電流控制訊號。
就再另一個觀點言,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用於發光元件陣列驅動電路中之電流分配電路,該發光元件陣列包含複數個發光元件串,其中每一發光元件串包含複數個串聯的發光元件,且每一發光元件串具有第一端及第二端,各發光元件串之第一端連接於一共同節點,該發光元件陣列驅動電路包含一電源電路,與該複數個發光元件串之第一端以及一地電位(Vss)電性連接,以提供一供應電流予該發光元件陣列,該電流分配電路用以分配該供應電流予各發光元件串,包含:複數電流源電路,每一電流源電路具有一電流源第一端、一工作空間指標端、一電壓控制端、以及一電流源第二端;該複數電流源第一端分別與該複數個發光元件串之第二端耦接,該複數電流源第二端連接於該地電位;該複數電壓控制端接收一電流控制訊號以控制該複數個電流源電路之電流,進而控制該複數個發光元件串之電流;且該複數工作空間指標端輸出複數工作空間指標,其分別相關於各發光元件串之第二端電壓;一最高值選擇電路,與該複數工作空間指標端耦接,以接收該複數工作空間指標,並輸出一最高值訊號代表該複數工作空間指標中之最高值;以及一電壓控制電壓源電路,與該最高值選擇電路耦接以接收該最高值訊號,並根據該最高值訊號產生該電流控制訊號。
在上述發光元件陣列驅動電路和電流分配電路的其中一種實施型態中,該電壓控制電壓源電路包含:一電壓控制電流源電路,與該最高值選擇電路耦接以接收該最高值訊號,並根據該最高值訊號產生一最高值電流;以及一電流電壓轉換電路,耦接於該電壓控制電流源電路與該複數電壓控制端之間,以將該最高值電流轉換為該電流控制訊號。
在上述發光元件陣列驅動電路和電流分配電路的其中一種實施型態中,該電流源電路包含:一電晶體,具有一電流流入端、一電流流出端、以及一控制端;其中,該電流流入端作為該電流源第一端,該控制端與該工作空間指標端耦接;一放大器,其輸出控制該電晶體的控制端,其輸入端之一作為該電流源控制端,接收該電流控制訊號,其另一輸入端與該電晶體之電流流出端耦接;以及一電阻,其一端與該電晶體之電流流出端耦接,另一端作為該電流源第二端,耦接於該地電位。
在上述發光元件陣列驅動電路和電流分配電路的其中一種實施型態中,該最高值選擇電路包括:複數二極體,其複數順向端與該複數工作空間指標端耦接,以接收該複數工作空間指標,且其複數逆向端共同耦接於一最高值選擇電路輸出端,以輸出該最高值訊號,以及一電流源或一電阻,耦接於該最高值選擇電路輸出端與該地電位之間。
在上述發光元件陣列驅動電路和電流分配電路的其中一種實施型態中,該最高值選擇電路為一最高電壓隨偶器,其典型電路包括:複數第一N型電晶體,如N通道場效電晶體(FET)或NPN雙極性電晶體(BJT),其複數控制端與該複數工作空間指標端耦接,以接收該複數工作空間指標,且其複數電流流出端耦接於一第一共同端,且其複數電流流入端耦接於一第二共同端;一差動放大電路(視整體設計之需要可使其接受電流輸入信號或電壓輸入信號),其一輸入端與該第二共同端耦接,且其輸出端用以輸出該最高值訊號;一第二N型電晶體,其電流流入端耦接於該差動放大電路之另一輸入端,其電流流出端耦接於該第一共同端,且其控制端耦接於該差動放大電路輸出端;以及一電流源,耦接於該第一共同端與該地電位之間。
在上述發光元件陣列驅動電路和電流分配電路的其中一種實施型態中,該最高值選擇電路包括:複數BJT,其複數基極與該複數工作頂部空間指標端耦接,以接收該複數工作頂部空間指標,且其複數集極共同耦接於一電路供應電壓(Vcc),且其複數射極共同耦接於一射極共同端用以輸出該最高值訊號;以及一電流源,耦接於該射極共同端與該地電位之間。
就又另一個觀點言,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發光元件陣列電流分配方法,該發光元件陣列包含複數個發光元件串,其中每一發光元件串包含複數個串聯的發光元件,且每一發光元件串具有第一端及第二端,各發光元件串之第一端連接於一共同節點,該電流分配方法包含:提供一總供應電流予該共同節點;根據對該總供應電流的感測訊號進行回授控制,以調節該總供應電流;感測各發光元件串之第二端電壓,並輸出一最低值訊號代表該複數第二端電壓中之最低值;產生一相關於該最低值訊號之電流控制訊號;以及根據該電流控制訊號,控制該複數個發光元件串之電流,以分配該總供應電流給各發光元件串。
就另一個觀點言,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發光元件陣列電流分配方法,該發光元件陣列包含複數個發光元件串,其中每一發光元件串包含複數個串聯的發光元件,且每一發光元件串具有第一端及第二端,各發光元件串之第一端連接於一共同節點,該電流分配方法包含:提供一總供應電流予該共同節點;根據對該總供應電流的感測訊號進行回授控制,以調節該總供應電流;產生複數工作空間指標,其分別相關於各發光元件串之第二端電壓;接收該複數工作空間指標,並輸出一最高值訊號代表該複數工作空間指標中之最高值;以及接收該最高值訊號,並根據該最高值訊號產生一電流控制訊號,以控制該複數個發光元件串之電流。
底下藉由具體實施例詳加說明,當更容易瞭解本發明之目的、技術內容、特點及其所達成之功效。
請參閱第3圖,顯示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如第3圖所示,電源電路12提供一供應電流IL予發光元件陣列20,發光元件陣列20係由N個發光元件串所組成,各發光元件串之第一端共同電性連接於電源電路12,第二端則個別電性連接於電流分配電路34中N個電流源電路341之第一端(節點N1-NN)。電源電路12,除與該N個發光元件串之第一端電性連接外,並與地電位(Vss)電性連接,以形成電流迴路,提供供應電流IL予發光元件陣列20。本發明的特點之一在於,電流分配電路34利用最低值選擇電路342,偵測並選擇N個節點N1-NN的電壓中之最低值(所對應的發光元件串壓降最大),而根據此最低值產生電流控制訊號以操作N個電流源電路341,使得N個發光元件串中,壓降最大的發光元件串所電性連接的電流源電路341,可維持正常操作,亦即可以維持所有電流源電路341都正常操作;此外,電源電路12只需要兩個接點即可(維持供應電流IL迴路),以簡化電源電路訊號線路,在應用上極為便利。在本實施例中,電流分配電路34包含電流源電路341、最低值選擇電路342、及第一偏壓電路343。電流分配電路34可整合成積體電路(integrated circuit,IC)晶片;但當然,其中任一電路或元件,例如電流源電路341中之電阻R,亦可獨立於IC晶片之外。
請繼續參閱第3圖,各電流源電路341包含一電流源第一端,與對應的發光元件串之第二端(節點N1-NN)耦接;一電流源控制端,接收電流控制訊號Vc以控制該電流源電路之電流;以及一電流源第二端,連接於地電位Vss。本實施例中電流源電路341包含雙極性電晶體(BJT,bipolar junction transistor)3411與電阻R,但電流源電路的結構不限於此,電晶體亦不限於為BJT(亦可為場效電晶體FET,field effect transistor),後文中將再舉例說明。電流分配電路34中可選擇性地設置第一偏壓電路343,耦接於最低值選擇電路342和電流源電路341之間,以根據需要而在兩者間提供偏壓,此偏壓可為正值或負值;第一偏壓電路343亦可省略、或使偏壓值為零、或內建於其他電路或元件中。舉例而言,若電流源電路341中包含如第3圖所示之BJT,則第一偏壓可用以調整電流控制訊號Vc,使其工作於活躍區(Active Region)的下限或其附近,活躍區保障電流源電路341正常工作,工作於其下限是為降低跨越在電流源電路341兩端的電壓差,以降低功耗;相同原理,若電流源電路341中包含FET,則第一偏壓可用以調整電流控制訊號Vc,使其工作於飽和區(Saturation Region)的下限或其附近。最低值選擇電路342的輸出(對應於節點N1-NN電壓中的最低值)加上第一偏壓電路343所提供的偏壓後,供應至各電流源電路341的控制端,在本實施例中為電晶體3411的控制端(BJT的基極,如為場效電晶體FET則為閘極),作為電流控制訊號Vc,控制各電流源電路341產生對應發光元件串所需之電流。當節點N1-NN電壓中的最低值,所對應的電流源電路341可維持正常操作時,所有電流源電路341都必然可以正常操作。
第4A圖顯示本發明第二個實施例。如圖所示,電流分配電路34可更包含由放大器構成的增益電路(gain circuit)344,其第一輸入端與最低值選擇電路342耦接以接收最低值訊號,其輸出端回授至第二輸入端;在該第二輸入端與輸出端之間,可插入第一偏壓電路343,以調整增益電路344所輸出的電流控制訊號Vc,達到對電流源電路341最佳的控制效果。此偏壓電路不限於設置在第4A圖所示位置,如第4B圖顯示,亦可插入於增益電路第一輸入端或Vc信號線上任何一個或一個以上的位置,或省略該偏壓電路而設計使增益電路344或最低值選擇電路342內部內建偏壓,其效果相同。設置增益電路344的作用是可使最低值選擇電路342的輸出與電流源電路341的控制端不彼此直接連接,以避免負載效應或其他干擾。
第5A與5B圖顯示本發明第三與第四個實施例,如圖所示,電流源電路341亦可以但不限於如第5A圖所示,包含BJT Q1、放大器A1與電阻R;或如第5B圖所示,包含FET Q2、放大器A2與電阻R,其中放大器A1或A2的兩輸入端接收電晶體Q1或Q2的電流流出端電壓和電流控制訊號Vc,放大器A1或A2的輸出端控制電晶體Q1或Q2的控制端,在電路平衡時,電晶體Q1或Q2的電流流出端電壓和電流控制訊號Vc相等,因此電流ILED等於電阻R的跨壓除以電阻R的阻值,亦即Vc除以電阻R的阻值。
最低值選擇電路342的作用是根據節點N1-NN電壓中的最低值產生電流控制訊號,以操作電流源電路341,但其輸出不必須等於節點N1-NN電壓中的最低值。第6圖與第7圖為本發明的第四、五實施例,顯示最低值選擇電路342的輸入端與輸出端之間可以有壓差,在第7圖實施例中電流分配電路34包含了增益電路344。
第8圖顯示本發明的第七個實施例,本實施例以更具體的方式舉例顯示最低值選擇電路342和第一偏壓電路343的電路細節。如圖所示,最低值選擇電路342包含複數第二偏壓電路3421,分別耦接於複數個發光元件串之第二端(節點N1-NN)與節點B之間。在本實施例中第二偏壓電路3421例如可為二極體,其逆向端與對應的發光元件串第二端耦接。如此,節點B的電壓將會是節點N1-NN中電壓最低者加上二極體的跨壓。第二偏壓電路3421不限於為圖示的二極體,而可為其他實施形式,容後說明。
第一偏壓電路343包含第三偏壓電路3431、第四偏壓電路3433、以及電路元件3432和3434;其中,第三偏壓電路3431的一端與最低值選擇電路342的輸出(節點B)耦接,此第三偏壓電路3431可選擇性地設置,目的是調整最低值選擇電路342的輸出和電流源電路341的控制端之間的壓差,亦可省略。本實施例中,第三偏壓電路3431例如為蕭基二極體(schottky diode),其逆向端耦接於各第二偏壓電路3421(本實施例中為二極體之順向端)。電路元件3432耦接於電壓Vcc與第三偏壓電路3431的另一端(節點C,本實施例中為蕭基二極體順向端)之間,其中電壓Vcc可為任何合適的正電壓源,亦可為電源電路12的正端輸出,而電路元件3432的目的是提供工作電流給相關元件,以使節點C的電壓可被節點N1-NN中電壓最低者所決定。第四偏壓電路3433耦接於節點C和電流源電路341的控制端(節點D)之間,本實施例中第四偏壓電路3433例如為BJT,其基極與第三偏壓電路3431的另一端(節點C)耦接,且其基極-射極接面正常操作時具有固定偏壓(基射電壓VBE),以在節點C和節點D之間提供壓差。電路元件3434耦接在節點D和地電位Vss之間,其目的是提供工作電流給BJT 3433。以上說明中,第三偏壓電路3431及電路元件3432和3434並不限於為圖示的實施形式,而可為其他實施形式,容後說明。
本實施例的工作方式說明如下。為使電流源電路341可以正常工作,節點D的電壓宜高於電晶體3411的基射電壓VBE(一般約為0.7V)加上電阻R的跨壓,故節點D的電壓例如可控制在約0.8V。第二偏壓電路3421為二極體,其跨壓約為0.7V,而電晶體3433的基射電壓VBE也約為0.7V,兩者方向相反,互相抵消。因此,僅需根據節點D的電位,例如約0.8V,適當選用第三偏壓電路3431,即可將節點N1-NN中最低者的電位控制在合適的電位,例如約0.5V。舉例而言,假設節點N2、NN的電壓分別比N1高0.1V、0.2V,而節點N1電壓為所有發光元件串第二端中最低的電壓,以第三偏壓電路3431來適當補償0.3V的壓差,即可根據節點D的電壓0.8V控制N1電壓為0.5V。更詳言之,因節點N1的電壓0.5V為最低,節點B的電壓將為1.2V(0.5V加上二極體跨壓0.7V),而所有第二偏壓電路3421中,只有與節點N1耦接之第二偏壓電路3421導通,其餘第二偏壓電路3421因其上的跨壓未達0.7V,因此不導通。第三偏壓電路3431為蕭基二極體,其順向偏壓為0.3V,故節點C電壓為1.5V;電晶體3433的基射電壓VBE約為0.7V,重複驗證節點D電壓為0.8V,此亦即電流控制訊號Vc,控制電流源電路341。
節點D電壓的實際值是由整體電流分配電路的負回授(Negative Feedback)機制所控制。電源電路12輸出定電流IL,電流分配電路把它分配給各發光元件串,而各發光元件串的電流就是其對應電流源電路的電流。若一開始各電流源電路的電流的總合小於IL,則節點N1~NN的節點電壓會上升,帶動節點B、C、D的電壓上升,使各電流源電路的電流也上升,直到各電流源電路的電流的總合等於IL才停止。若一開始各電流源電路的電流的總合大於IL,則節點N1~NN的節點電壓會下降,帶動節點B、C、D的電壓下降,使各電流源電路的電流也下降,直到各電流源電路的電流的總合等於IL才停止。
第二偏壓電路3421、第三偏壓電路3431、及電路元件3432和3434並不限於為第8圖的實施形式。第9A-9G圖顯示第二偏壓電路3421與第三偏壓電路3431的各種具體實施例。也就是說第二偏壓電路3421與第三偏壓電路3431例如但不限於為如第9A-9G圖所示之二極體、蕭基二極體、電阻(但純電阻只能用於第三偏壓電路3431,不能用於第二偏壓電路3421)、PNPBJT且其集極耦接至地電位Vss、PNPBJT且其集極耦接至其基極、NPNBJT且其集極耦接至電壓Vcc、NPNBJT且其集極耦接至其基極、或以上元件之組合。圖中,a表示第二偏壓電路3421與節點B連接的位置,或第三偏壓電路3431與節點C連接的位置;b表示第二偏壓電路3421與節點N1-NN連接的位置,或第三偏壓電路3431與節點B連接的位置。
第9H-9I圖顯示電路元件3432和3434的具體實施例。也就是說電路元件3432和3434例如但不限於為如第9H-9I圖所示之電阻或固定電流源、或其組合。
第10A圖舉例說明電壓Vcc可以使用電源電路12所輸出的電壓VLED,此為合適且也方便取得的電壓。但如前述,電壓Vcc不限於此,而可為其他任何合適的正電壓。
第10B圖說明電源電路12的基本架構實施例,其中包含電流感測電路1201,控制器1202,以及功率級1203。電流感測電路1201感測流經發光元件陣列20的整體電流IL(感測的位置不限於為圖示的位置,容後說明),產生訊號回授給控制器1202;控制器1202根據電流感測電路1201的輸出訊號,產生控制訊號以控制功率級1203,使功率級1203適當供電給發光元件陣列20。
第11圖顯示電源電路12的一個實施例,本實施例舉例說明電源電路12例如但不限於可為交流/直流轉換電路,其例如包含一次側電路121以及定電流/限電壓轉換控制電路122。其中定電流/限電壓轉換控制電路122例如可以整合為一IC晶片。
電源電路12除了可為第11圖所示之交直流轉換電路(AC-DC converter)外,亦可以為一直流對直流轉換電路(DC-DC converter)。舉例而言,直流對直流轉換電路中的控制器1202與功率級1203例如可為第12A與12B圖所示之降壓型(Buck)切換式電源供應器、第13A與13B圖所示之升壓型(Boost)切換式電源供應器、第14A與14B圖所示之反壓型(Inverter)切換式電源供應器、第15A與15B圖所示之升降壓(Buck-Boost)切換式電源供應器、或第16A與16B圖所示之升反壓(Inverter-Boost)切換式電源供應器等。其中,Vout例如可作為電壓VLED,但並不表示電源供應器為定電壓輸出(電壓VLED不必須為確定值)。
第17圖顯示本發明的另一個實施例,本實施例中更包含調光電路40,與電流分配電路34耦接,其可接收調光訊號(例如但不限於為脈寬調變形式),調光電路40根據調光訊號,以開關最低值選擇電路342所輸出的最低值訊號,進而開關發光元件陣列20,當調光訊號為脈寬調變形式時,使發光元件陣列20的平均亮度受控於調光訊號的工作比,以達成調光功能。
第18圖顯示本發明的又一個實施例,本實施例舉例說明電源電路12的實施方式以及偵測電流的可能位置。如圖所示,電源電路12中,電流感測電路1201感測電流,而控制器1202根據電流感測的結果操作功率開關Q3,以供應電流IL給發光元件陣列20。其中,感測電流的位置例如可以但不限於在所示CS1、CS2、CS3、CS4、或CS5等位置。
第19圖顯示本發明的再一個實施例,本實施例與第18圖所示之實施例相似,不同之處在於,本實施例中降壓型切換式電源供應器之電感L所安排之位置不同,而感測電流的位置例如可以但不限於在所示CS1、CS2、CS3、CS4、或CS5等位置。
第3圖實施例中的電流源電路341如以第5A、5B圖中的電流源電路341來取代,且如果電晶體Q1、Q2不能和電流分配電路34的其他部分整合成一個IC晶片而必須設置在IC外部,則IC晶片必須為每一串發光元件提供三個接腳,以連接電晶體Q1或Q2的三端,亦即節點N1-NN、電晶體Q1的基極或電晶體Q2的閘極、Q1的射極或電晶體Q2的源極。其中,從節點N1-NN取訊號的目的是判定哪一串發光元件的壓降最大並取其節點電壓作回授控制,而電晶體Q1、Q2的另兩端則是構成電流源電路時所必須連接的位置。因此在此情況下,如果有其他內部信號可等效取代N1-NN節點電壓的功能,則IC晶片可為每一串發光元件減少一個接腳。
根據以上概念,請對照第5A、5B圖與第20A、20B圖,在第20A、20B圖所示的電流源電路3412中,與第5A、5B圖的電流源電路341不同的是,電流分配電路34並非從節點N1-NN取訊號,而是從電流源電路3412中電晶體Q1、Q2的控制端(電晶體Q1的基極或電晶體Q2的閘極)取訊號WHI(以下稱為工作空間指標),來判定哪一串發光元件的壓降最大,且為使訊號穩定正確,第20A圖電路中,宜在BJT的基極串接一個電阻Rb。所取得的工作空間指標WHI與從節點N1-NN取訊號不同,詳言之,以第20B圖電路為例,若節點N1-NN的電壓越低,則電晶體Q2的汲源極壓差越低,為提供相同的電流,則電晶體Q2的閘極電壓必須越高,換言之,節點N1-NN中電壓最低者,電晶體Q2的閘極電壓將會越高。第20A圖電路也類似,節點N1-NN中電壓最低者,電晶體Q1的基極電阻後端電壓將會越高。因此,在所有發光元件串中,應根據工作空間指標WHI最高者,來產生電流控制訊號以操作所有的電流源電路3412。
第20A、20B圖所示的電流源電路3412中,各電流源電路3412具有一電流源第一端、一工作空間指標端、一電壓控制端、以及一電流源第二端;該電流源第一端與對應的發光元件串之第二端耦接,該電流源第二端連接於地電位;該電壓控制端接收電流控制訊號Vc以控制電流;且該工作空間指標端輸出工作空間指標WHI,該工作空間指標WHI相關於對應發光元件串之第二端電壓。
第21圖顯示以上概念下的實施方式,其中電流源電路3412以簡化方式繪示為具有四端的元件。與前述所有實施例不同之處在於,本實施例之電流分配電路34並非包含最低值選擇電路342,而是最高值選擇電路345,其接收N個工作空間指標WHI1-WHIN,並輸出一最高值訊號Vm代表該複數工作空間指標WHI1-WHIN中之最高值(Vm可等於此最高值或為此最高值加上一偏壓)。此最高值訊號Vm可以經過電壓控制電壓源電路346的轉換而產生電流控制訊號Vc。
第22A圖顯示本發明的再一個實施例,本實施例進一步顯示,電壓控制電壓源電路346可包含電壓控制電流源電路3461,其與最高值選擇電路345耦接以接收最高值訊號Vm,並根據最高值訊號Vm產生最高值電流Im;以及電流電壓轉換電路3462,其例如但不限於為如圖所示之電阻Rc,耦接於電壓控制電流源電路3461與電流源電路3412的控制端,以將最高值電流Im轉換為電流控制訊號Vc。
第22B-22C圖舉例顯示電壓控制電流源電路3461的具體結構,第22B圖中,電壓控制電流源電路3461包含放大器A4、電晶體Q4以及電阻Rm;第22C圖中,電壓控制電流源電路3461包含放大器A5、電晶體Q5以及電阻Rm。放大器A4或A5的兩輸入端接收電晶體Q4或Q5的電流流入端電壓和最高值訊號Vm,放大器A4或A5的輸出端控制電晶體Q4或Q5的控制端,在電路平衡時,電晶體Q1或Q2的電流流入端電壓和最高值訊號Vm相等,因此電流Im等於電阻R的跨壓(Vbb-Vm)除以其阻值,其中電壓Vbb為一大於Vm的定電壓。對照第22B-22C圖與第5A-5B圖可知,電流源中,電晶體的形式、電阻的連接位置等,可視電路設計需要而變換,事實上電壓控制電流源電路3461和電流源電路341是相似的電路。
第23圖舉例顯示本發明的一個更具體實施例,其中採用第20B圖所示之電壓控制電流源電路3412,及第22B圖所示的電壓控制電流源電路3461。
第24A-24E圖顯示最高值選擇電路345數種更具體實施例。如第24A-24B圖所示,最高值選擇電路345例如可包括N個二極體D1-DN,其N個順向端與N個工作空間指標端耦接,以接收N個工作空間指標WHI1-WHIN,且其N個逆向端共同耦接於最高值選擇電路345的輸出端,以輸出最高值訊號Vm;以及電流源CR1(第24A圖)或電阻Rw(第24B圖),耦接於最高值選擇電路345的輸出端與地電位Vss之間。
另一實施例請參閱第24C圖,最高值選擇電路345例如包括N個NPNBJT Qm1-Qmn,其N個基極(控制端)與N個工作空間指標端耦接,以接收N個工作空間指標WHI1-WHIN,且其N個集極(電流流入端)共同耦接於電路供應電壓(Vcc),且其N個射極(電流流出端)共同耦接於射極共同端用以輸出最高值訊號Vm;以及電流源CR2,耦接於射極共同端與地電位Vss之間。
接著請參閱第24D圖,最高值選擇電路345例如包括N個N型電晶體,如N通道場效電晶體或NPN雙極性電晶體Qn1-Qnn,其閘極或基極(控制端)分別與N個工作空間指標端耦接,以接收N個工作空間指標WHI1-WHIN,且其N個源極或射極(電流流出端)耦接於源(射)極共同端,並且其N個汲極或集極(電流流入端)耦接於汲(集)極共同端;差動放大電路A6在此實施例中接受電流輸入信號,其一輸入端與汲(集)極共同端耦接,且其輸出端用以輸出最高值訊號Vm;N型電晶體Q6,其汲(集)極(電流流入端)耦接於差動放大電路A6之另一輸入端,其源(射)極(電流流出端)耦接於該源(集)極共同端,且其閘(基)極(控制端)耦接於差動放大電路A6輸出端;以及電流源CR3,耦接於源(集)極共同端與地電位Vss之間。請接著參閱第24E圖,與第24D之實施例相似,不同的是,最高值選擇電路345例如可更包括偏壓電路VS耦接於差動放大電路輸出端與電晶體Q6閘(基)極之間,以提供偏壓,用以調整Vm電壓。
以上已針對較佳實施例來說明本發明,唯以上所述者,僅係為使熟悉本技術者易於了解本發明的內容而已,並非用來限定本發明之權利範圍。在本發明之相同精神下,熟悉本技術者可以思及各種等效變化。例如,在第21、22A、23圖的實施例中,在最高值選擇電路345和電壓控制電壓源電路346之間,亦可設置增益電路344;又如,各實施例中圖示直接連接的兩電路或元件間,可插置不影響主要功能的其他電路或元件;代表發光元件串壓降的感測訊號,不限於取自節點N1-NN或電晶體的汲極或閘極;開關電路的結構不限於各實施例所圖示;電流源中的電晶體可為BJT或FET;又如,發光元件不限於圖示中之發光二極體,亦可以為其他光電元件。因此,本發明的範圍應涵蓋上述及其他所有等效變化。
10,11,12...電源電路
20...發光元件陣列
30,31,32,33,34...電流分配電路
40...調光電路
121...一次側電路
122...定電流/定電壓轉換控制電路
1201...電流感測電路
1202...控制器
1203...功率級
301,321...電流源電路
322,332...電路
341...電流源電路
342...最低值選擇電路
343...第一偏壓電路
344...增益電路
345...最高值選擇電路
346...電壓控制電壓源電路
3411...電晶體
3412...電流源電路
3421...第二偏壓電路
3431...第三偏壓電路
3432...電路元件
3433...第四偏壓電路
3434...電路元件
3461...電壓控制電流源電路
3462...電流電壓轉換電路
A1,A2,A4,A5...放大器
A6...差動放大電路
CR1,CR2,CR3...電流源
CS1,CS2,CS3,CS4,CS5...電流感測訊號
D1-DN...二極體
N1-NN...節點
IL...供應電流
ILED...發光元件電流
Im...最高值電流
Q1,Q4,Qm1-Qmn...BJT
Q2,Q5,Q6,Qn1-Qnn...電晶體
Q3...功率開關
R,Rb,Rc,Rm,Rw...電阻
Vbb,Vcc...電壓
Vc...電流控制訊號
Vin...輸入電壓
VLED...供應電壓
Vm...最高值訊號
Vout...輸出電壓
VS...偏壓電路
Vss...地電位
WHI,WHI1-WHIN...工作空間指標
第1圖示出先前技術之發光元件陣列驅動電路的示意電路圖。
第2A-2C圖示出另外數個先前技術之發光元件陣列驅動電路的示意電路圖。
第3圖示出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的示意電路圖。
第4A與4B圖顯示本發明第二個實施例。
第5A與5B圖顯示本發明第三與第四個實施例。
第6圖顯示本發明的第五個實施例。
第7圖顯示本發明的第六個實施例。
第8圖顯示本發明的第七個實施例。
第9A-9G圖顯示第二偏壓電路3421與第三偏壓電路3431的各種具體實施例。
第9H-9I圖顯示電路元件3432和3434的具體實施例。
第10A圖顯示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
第10B圖說明電源電路12的基本架構實施例。
第11圖顯示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
第12A與12B圖舉例示出降壓型切換式電源供應器之示意電路圖。
第13A與13B圖舉例示出升壓型切換式電源供應器之示意電路圖。
第14A與14B圖舉例示出反壓型切換式電源供應器之示意電路圖。
第15A與15B圖舉例示出升降壓型切換式電源供應器之示意電路圖。
第16A與16B圖舉例示出升反壓型切換式電源供應器之示意電路圖。
第17圖顯示本發明的另一個實施例。
第18圖顯示本發明的又一個實施例。
第19圖顯示本發明的再一個實施例。
第20A-20B圖顯示電流源電路3412的更具體實施例。
第21圖顯示本發明的再一個實施例。
第22A圖顯示電壓控制電壓源電路346的更具體實施例。
第22B-22C圖顯示電壓控制電流源電路3461的更具體實施例。
第23圖顯示本發明的一個更具體實施例。
第24A-24E圖顯示最高值選擇電路345數種更具體實施例。
12...電源電路
20...發光元件陣列
34...電流分配電路
341...電流源電路
342...最低值選擇電路
343...第一偏壓電路
3411...電流源
A1-AN...節點
IL...供應電流
ILED...發光元件電流
R...電阻
Vc...電流控制訊號
Vss...地電位
Claims (49)
- 一種發光元件陣列驅動電路,該發光元件陣列包含複數個發光元件串,其中每一發光元件串包含複數個串聯的發光元件,且每一發光元件串具有第一端及第二端,各發光元件串之第一端連接於一共同節點,該發光元件陣列驅動電路包含:一電源電路,與該複數個發光元件串之第一端以及一地電位(Vss)電性連接,以提供一供應電流予該發光元件陣列;以及一電流分配電路,用以分配該供應電流予各發光元件串,其中該電流分配電路包括:一最低值選擇電路,與該複數個發光元件串之第二端耦接,以感測各發光元件串之第二端電壓,並輸出一最低值訊號代表該複數第二端電壓中之最低值;以及複數電流源電路,每一電流源電路具有一電流源第一端、一電流源控制端、以及一電流源第二端;該複數電流源第一端分別與該複數個發光元件串之第二端耦接,該複數電流源第二端連接於該地電位;且該複數電流源控制端接收一相關於該最低值訊號之電流控制訊號以控制該複數電流源電路之電流,進而控制該複數個發光元件串之電流。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發光元件陣列驅動電路,其中該電流分配電路更包含一第一偏壓電路,一端耦接於該最低值選擇電路,另一端耦接於該複數電流源控制端,以提供一第一偏壓,進而調整該電流控制訊號。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發光元件陣列驅動電路,其中該電流分配電路更包含一放大器,具有第一、第二輸入端與 一輸出端,其中該第一輸入端與該最低值選擇電路耦接以接收該最低值訊號;該第二輸入端與該輸出端耦接於一輸出節點,且此輸出節點耦接於該複數電流源控制端。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發光元件陣列驅動電路,其中該電流分配電路更包含一第一偏壓電路,耦接於該放大器第一輸入端與該最低值選擇電路之間、或耦接於該放大器第二輸入端與該放大器輸出端之間、或耦接於該輸出節點與該複數電流源控制端之間。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或第3項所述之發光元件陣列驅動電路,其中該最低值選擇電路包含:複數第二偏壓電路,分別耦接於該複數個發光元件串之第二端,以提供一第二偏壓。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發光元件陣列驅動電路,其中該第二偏壓電路包括以下元件之一或其組合:二極體、蕭基二極體(schottky diode)、PNP雙極性電晶體(BJT)且其集極耦接至該地電位、PNPBJT且其集極耦接至其基極、NPNBJT且其集極耦接至一供應電壓、或NPNBJT且其集極耦接至其基極。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發光元件陣列驅動電路,其中該第一偏壓電路包括:一第三偏壓電路,其一端與該複數第二偏壓電路耦接;一第四偏壓電路,耦接於該第三偏壓電路的另一端和該電流源控制端之間;一第一電路元件,其一端與該第四偏壓電路以及該最低值選擇電路耦接,以提供一參考電流;另一端耦接至一電路供應電壓;以及 一第二電路元件,耦接於該電流源控制端與該地電位之間。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發光元件陣列驅動電路,其中該第四偏壓電路為BJT,具有一基極、一集極、與一射極,其中該基極與該第三偏壓電路耦接,集極耦接至該電路供應電壓,射極耦接至該電流源控制端。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發光元件陣列驅動電路,其中該第三偏壓電路包括以下元件之一或其組合:二極體、蕭基二極體(schottky diode)、電阻、PNP BJT且其集極耦接至該地電位、PNPBJT且其集極耦接至其基極、NPNBJT且其集極耦接至一供應電壓、或NPNBJT且其集極耦接至其基極。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發光元件陣列驅動電路,其中該第一電路元件或該第二電路元件包括一電阻、一固定電流源、或電阻與固定電流源之組合。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發光元件陣列驅動電路,更包含一調光電路,與該電流分配電路耦接,其可接收一調光訊號,以根據該調光訊號,開關該最低值訊號,進而開關該發光元件陣列。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發光元件陣列驅動電路,其中該電流源電路包括:一電晶體,其電流流入端作為該電流源第一端,與對應發光元件串之第二端耦接;一放大器,其輸出控制該電晶體的控制端,其輸入端之一作為該電流源控制端,接收該電流控制訊號,其另一輸入端與該電晶體之電流流出端耦接;以及一電阻,其一端與該電晶體之電流流出端耦接,另一端 作為該電流源第二端,耦接於該地電位。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發光元件陣列驅動電路,其中該電源電路包括:一電流感測電路,偵測該供應電流;一控制器,接收該電流感測電路之輸出,根據該輸出產生控制訊號;以及一功率級,接收該控制器輸出之控制訊號,根據該控制訊號產生該供應電流。
- 一種用於發光元件陣列驅動電路中之電流分配電路,該發光元件陣列包含複數個發光元件串,其中每一發光元件串包含複數個串聯的發光元件,且每一發光元件串具有第一端及第二端,各發光元件串之第一端連接於一共同節點,該發光元件陣列驅動電路包含一電源電路,與該複數個發光元件串之第一端以及一地電位(Vss)電性連接,以提供一供應電流予該發光元件陣列,該電流分配電路用以分配該供應電流予各發光元件串,包含:一最低值選擇電路,與該複數個發光元件串之第二端耦接,以感測各發光元件串之第二端電壓,並輸出一最低值訊號代表該複數第二端電壓中之最低值;以及複數電流源電路,每一電流源電路具有一電流源第一端、一電流源控制端、以及一電流源第二端;該複數電流源第一端分別與該複數個發光元件串之第二端耦接,該複數電流源第二端連接於該地電位;且該複數電流源控制端接收一相關於該最低值訊號之電流控制訊號以控制該複數電流源電路之電流,進而控制該複數個發光元件串之電流。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用於發光元件陣列驅動電 路中之電流分配電路,更包含一第一偏壓電路,一端耦接於該最低值選擇電路,另一端耦接於該複數電流源控制端,以提供一第一偏壓,進而調整該電流控制訊號。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用於發光元件陣列驅動電路中之電流分配電路,更包含一放大器,具有第一、第二輸入端與一輸出端,其中該第一輸入端與該最低值選擇電路耦接以接收該最低值訊號;該第二輸入端與該輸出端耦接於一輸出節點,且此輸出節點耦接於該複數電流源控制端。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之發光元件陣列驅動電路中之電流分配電路,其中該電流分配電路更包含一第一偏壓電路,耦接於該放大器第一輸入端與該最低值選擇電路之間、或耦接於該放大器第二輸入端與該放大器輸出端之間、或耦接於該輸出節點與該複數電流源控制端之間。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或第17項所述之用於發光元件陣列驅動電路中之電流分配電路,其中該最低值選擇電路包含:複數第二偏壓電路,分別耦接於該複數個發光元件串之第二端,以提供一第二偏壓。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所述之用於發光元件陣列驅動電路中之電流分配電路,其中該第二偏壓電路包括以下元件之一或其組合:二極體、蕭基二極體(schottky diode)、PNP雙極性電晶體(BJT)且其集極耦接至該地電位、PNPBJT且其集極耦接至其基極、NPNBJT且其集極耦接至一供應電壓、或NPNBJT且其集極耦接至其基極。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所述之發光元件陣列驅動電路,其中該第一偏壓電路包括:一第三偏壓電路,其一端與該複數第二偏壓電路耦接; 一第四偏壓電路,耦接於該第三偏壓電路的另一端和該電流源控制端之間;一第一電路元件,其一端與該第四偏壓電路以及該最低值選擇電路耦接,以提供一參考電流;另一端耦接至一電路供應電壓;以及一第二電路元件,耦接於該電流源控制端與該地電位之間。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0項所述之用於發光元件陣列驅動電路中之電流分配電路,其中該第四偏壓電路為BJT,具有一基極、一集極、與一射極,其中該基極與該第三偏壓電路耦接,集極耦接至該電路供應電壓,射極耦接至該電流源控制端。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0項所述之用於發光元件陣列驅動電路中之電流分配電路,其中該第三偏壓電路包括以下元件之一或其組合:二極體、蕭基二極體(schottky diode)、電阻、PNP BJT且其集極耦接至該地電位、PNPBJT且其集極耦接至其基極、NPNBJT且其集極耦接至一供應電壓、或NPNBJT且其集極耦接至其基極。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0項所述之用於發光元件陣列驅動電路中之電流分配電路,其中該第一電路元件或該第二電路元件包括一電阻、一固定電流源、或電阻與固定電流源之組合。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用於發光元件陣列驅動電路中之電流分配電路,其中該電流分配電路與一調光電路耦接,以根據該調光電路所接收之一調光訊號,開關該最低值訊號,進而開關該發光元件陣列。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用於發光元件陣列驅動電路中之電流分配電路,其中該電流源電路包括: 一電晶體,具有一電流流入端、一電流流出端、以及一控制端,其電流流入端作為該電流源第一端,與對應發光元件串之第二端耦接;一放大器,其輸出控制該電晶體的控制端,其輸入端之一作為該電流源控制端,接收該電流控制訊號,其另一輸入端與該電晶體之電流流出端耦接;以及一電阻,其一端與該電晶體之電流流出端耦接,另一端作為該電流源第二端,耦接於該地電位。
- 一種發光元件陣列驅動電路,該發光元件陣列包含複數個發光元件串,其中每一發光元件串包含複數個串聯的發光元件,且每一發光元件串具有第一端及第二端,各發光元件串之第一端連接於一共同節點,該發光元件陣列驅動電路包含:一電源電路,與該複數個發光元件串之第一端以及一地電位(Vss)電性連接,以提供一供應電流予該發光元件陣列;以及一電流分配電路,用以分配該供應電流予各發光元件串,其中該電流分配電路包括:複數電流源電路,每一電流源電路具有一電流源第一端、一工作空間指標端、一電壓控制端、以及一電流源第二端;該複數電流源第一端分別與該複數個發光元件串之第二端耦接,該複數電流源第二端連接於該地電位;該複數電壓控制端接收一電流控制訊號以控制該複數個電流源電路之電流,進而控制該複數個發光元件串之電流;且該複數工作空間指標端輸出複數工作空間指標,其分別相關於各發光元件串之第二端電壓;一最高值選擇電路,與該複數工作空間指標端耦 接,以接收該複數工作空間指標,並輸出一最高值訊號代表該複數工作空間指標中之最高值;以及一電壓控制電壓源電路,與該最高值選擇電路耦接以接收該最高值訊號,並根據該最高值訊號產生該電流控制訊號。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6項所述之發光元件陣列驅動電路,其中該電壓控制電壓源電路包含:一電壓控制電流源電路,與該最高值選擇電路耦接以接收該最高值訊號,並根據該最高值訊號產生一最高值電流;以及一電流電壓轉換電路,耦接於該電壓控制電流源電路與該複數電壓控制端之間,以將該最高值電流轉換為該電流控制訊號。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6項所述之發光元件陣列驅動電路,其中該電流源電路包含:一電晶體,具有一電流流入端、一電流流出端、以及一控制端;其中,該電流流入端作為該電流源第一端,該控制端與該工作空間指標端耦接;一放大器,其輸出控制該電晶體的控制端,其輸入端之一作為該電流源控制端,接收該電流控制訊號,其另一輸入端與該電晶體之電流流出端耦接;以及一電阻,其一端與該電晶體之電流流出端耦接,另一端作為該電流源第二端,耦接於該地電位。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8項所述之發光元件陣列驅動電路,其中該電晶體包括一場效電晶體(FET)。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8項所述之發光元件陣列驅動電路, 其中該電晶體包括一BJT,其中該BJT之射極用以作為該電流流出端,其集極用以作為該電流流入端,且其基極用以作為該控制端,且該電流源電路更包含有一電阻,耦接於該基極與該工作空間指標端之間。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6項所述之發光元件陣列驅動電路,其中該最高值選擇電路包括:複數二極體,其複數順向端與該複數工作空間指標端耦接,以接收該複數工作空間指標,且其複數逆向端共同耦接於一最高值選擇電路輸出端,以輸出該最高值訊號,以及一電流源或一電阻,耦接於該最高值選擇電路輸出端與該地電位之間。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6項所述之發光元件陣列驅動電路,其中該最高值選擇電路包括:複數第一N型電晶體,其複數控制端與該複數工作空間指標端耦接,以接收該複數工作空間指標,且其複數電流流出端耦接於一第一共同端,且其複數電流流入端耦接於一第二共同端;一差動放大電路,其一輸入端與該第二共同端耦接,且其輸出端用以輸出該最高值訊號;一第二N型電晶體,其電流流入端耦接於該差動放大電路之另一輸入端,其電流流出端耦接於該第一共同端,且其控制端耦接於該放大器輸出端;以及一電流源,耦接於該第一共同端與該地電位之間。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2項所述之發光元件陣列驅動電路,其中該最高值選擇電路更包括一偏壓電路耦接於該放大器輸出端與該第二N型電晶體控制端之間,以提供一偏壓。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6項所述之發光元件陣列驅動電路,其中該最高值選擇電路包括:複數BJT,其複數基極與該複數工作頂部空間指標端耦接,以接收該複數工作頂部空間指標,且其複數集極共同耦接於一電路供應電壓(Vcc),且其複數射極共同耦接於一射極共同端用以輸出該最高值訊號;以及一電流源,耦接於該射極共同端與該地電位之間。
- 一種用於發光元件陣列驅動電路中之電流分配電路,該發光元件陣列包含複數個發光元件串,其中每一發光元件串包含複數個串聯的發光元件,且每一發光元件串具有第一端及第二端,各發光元件串之第一端連接於一共同節點,該發光元件陣列驅動電路包含一電源電路,與該複數個發光元件串之第一端以及一地電位(Vss)電性連接,以提供一供應電流予該發光元件陣列,該電流分配電路用以分配該供應電流予各發光元件串,包含:複數電流源電路,每一電流源電路具有一電流源第一端、一工作空間指標端、一電壓控制端、以及一電流源第二端;該複數電流源第一端分別與該複數個發光元件串之第二端耦接,該複數電流源第二端連接於該地電位;該複數電壓控制端接收一電流控制訊號以控制該複數個電流源電路之電流,進而控制該複數個發光元件串之電流;且該複數工作空間指標端輸出複數工作空間指標,其分別相關於各發光元件串之第二端電壓;一最高值選擇電路,與該複數工作空間指標端耦接,以接收該複數工作空間指標,並輸出一最高值訊號代表該複數工作空間指標中之最高值;以及 一電壓控制電壓源電路,與該最高值選擇電路耦接以接收該最高值訊號,並根據該最高值訊號產生該電流控制訊號。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5項所述之用於發光元件陣列驅動電路中之電流分配電路,其中該電壓控制電壓源電路包含:一電壓控制電流源電路,與該最高值選擇電路耦接以接收該最高值訊號,並根據該最高值訊號產生一最高值電流;以及一電流電壓轉換電路,耦接於該電壓控制電流源電路與該複數電壓控制端之間,以將該最高值電流轉換為該電流控制訊號。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5項所述之用於發光元件陣列驅動電路中之電流分配電路,其中該第一電壓控制電流源電路包含:一電晶體,具有一電流流入端、一電流流出端、以及一控制端;其中,該電流流入端用以作為該電流源第一端,該控制端與該工作空間指標端耦接;一放大器,其輸出控制該電晶體的控制端,其輸入端之一作為該電流源控制端,接收該電流控制訊號,其另一輸入端與該電晶體之電流流出端耦接;以及一電阻,其一端與該電晶體之電流流出端耦接,另一端作為該電流源第二端,耦接於該地電位。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7項所述之用於發光元件陣列驅動電路中之電流分配電路,其中該電晶體包括一場效電晶體(FET)。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7項所述之用於發光元件陣列驅動電路中之電流分配電路,其中該電晶體包括一BJT,其中該BJT之射極用以作為該電流流出端,其集極用以作為該電流流入端,且其基極用以作為該控制端,且該電流源電路更包含有一電阻,耦接於該基極與該工作空間指標端之間。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5項所述之用於發光元件陣列驅動電路中之電流分配電路,其中該最高值選擇電路包括:複數二極體,其複數順向端與該複數工作空間指標端耦接,以接收該複數工作空間指標,且其複數逆向端共同耦接於一最高值選擇電路輸出端,以輸出該最高值訊號;以及一電流源或一電阻,耦接於該最高值選擇電路輸出端與該地電位之間。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5項所述之用於發光元件陣列驅動電路中之電流分配電路,其中該最高值選擇電路包括:複數第一N型電晶體,其複數控制端與該複數工作空間指標端耦接,以接收該複數工作空間指標,且其複數電流流出端耦接於一第一共同端,且其複數電流流入端耦接於一第二共同端;一差動放大電路,其一輸入端與該第二共同端耦接,且其輸出端用以輸出該最高值訊號;一第二N型電晶體,其電流流入端耦接於該差動放大電路之另一輸入端,其電流流出端耦接於該第一共同端,且其控制端耦接於該放大器輸出端;以及一電流源,耦接於該第一共同端與該地電位之間。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1項所述之用於發光元件陣列驅動電路中之電流分配電路,其中該最高值選擇電路更包括一偏壓電路耦接於該放大器輸出端與該第二N型電晶體控制端之間,以提供一偏壓。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5項所述之用於發光元件陣列驅動電路中之電流分配電路,其中該最高值選擇電路包括:複數BJT,其複數基極與該複數工作空間指標端耦接, 以接收該複數工作空間指標,且其複數集極共同耦接於一電路供應電壓(Vcc),且其複數射極共同耦接於一射極共同端用以輸出該最高值訊號;以及一電流源,耦接於該射極共同端與該地電位之間。
- 一種發光元件陣列電流分配方法,該發光元件陣列包含複數個發光元件串,其中每一發光元件串包含複數個串聯的發光元件,且每一發光元件串具有第一端及第二端,各發光元件串之第一端連接於一共同節點,該電流分配方法包含:提供一總供應電流予該共同節點;根據對該總供應電流的感測訊號進行回授控制,以調節該總供應電流;感測各發光元件串之第二端電壓,並輸出一最低值訊號代表該複數第二端電壓中之最低值;產生一相關於該最低值訊號之電流控制訊號;以及根據該電流控制訊號,控制該複數個發光元件串之電流,以分配該總供應電流給各發光元件串。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4項所述之發光元件陣列電流分配方法,更包含對該最低值訊號提供一第一偏壓,以調整該電流控制訊號。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5項所述之發光元件陣列電流分配方法,其中該輸出一最低值訊號之步驟包含:對複數第二端電壓中之最低值提供一第二偏壓。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4項所述之發光元件陣列電流分配方法,更包含提供一調光訊號,以開關該最低值訊號,進而開關該發光元件陣列。
- 一種發光元件陣列電流分配方法,該發光元件陣列包含複 數個發光元件串,其中每一發光元件串包含複數個串聯的發光元件,且每一發光元件串具有第一端及第二端,各發光元件串之第一端連接於一共同節點,該電流分配方法包含:提供一總供應電流予該共同節點;根據對該總供應電流的感測訊號進行回授控制,以調節該總供應電流;產生複數工作空間指標,其分別相關於各發光元件串之第二端電壓;接收該複數工作空間指標,並輸出一最高值訊號代表該複數工作空間指標中之最高值;以及接收該最高值訊號,並根據該最高值訊號產生一電流控制訊號,以控制該複數個發光元件串之電流。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8項所述之發光元件陣列電流分配方法,其中該接收該最高值訊號,並根據該最高值訊號產生一電流控制訊號之步驟包括:接收該最高值訊號,並根據該最高值訊號產生一最高值電流;以及將該最高值電流轉換為電壓訊號,作為該電流控制訊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38117210P | 2010-09-09 | 2010-09-09 | |
US38669310P | 2010-09-27 | 2010-09-27 | |
US39026310P | 2010-10-06 | 2010-10-06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212713A TW201212713A (en) | 2012-03-16 |
TWI463911B true TWI463911B (zh) | 2014-12-01 |
Family
ID=458851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0130874A TWI463911B (zh) | 2010-09-09 | 2011-08-29 | 發光元件陣列驅動電路與用於其中之電流分配電路以及發光元件陣列電流分配方法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8941325B2 (zh) |
CN (1) | CN102402948B (zh) |
TW (1) | TWI463911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8988005B2 (en) * | 2011-02-17 | 2015-03-24 | Cooledge Lighting Inc. | Illumination control through selective activation and de-activation of lighting elements |
TWI479293B (zh) | 2012-06-06 | 2015-04-01 | 多通道之定電壓定電流轉換控制電路及其裝置 | |
US8901853B2 (en) * | 2012-07-11 | 2014-12-02 | Analog Devices, Inc. | Multi-string LED drive system |
CN102904427B (zh) * | 2012-09-27 | 2015-02-11 | 成都芯源系统有限公司 | 一种供电系统及其抑制纹波电流的方法 |
US9474111B2 (en) * | 2013-02-06 | 2016-10-18 | Cree, Inc. | Solid state lighting apparatus including separately driven LED strings and methods of operating the same |
US9119258B2 (en) * | 2013-03-06 | 2015-08-25 |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 Current split circuit for equally splitting current between parallel connected LED luminaire strings |
CN103500558B (zh) * | 2013-10-21 | 2016-04-27 |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led背光驱动电路和驱动方法 |
US9474118B2 (en) * | 2013-11-22 | 2016-10-18 | Microchip Technology Inc. | Cascode-type dimming switch using a bipolar junction transistor for driving a string of light emitting diodes |
US9538604B2 (en) * | 2014-12-01 | 2017-01-03 | Hubbell Incorporated | Current splitter for LED lighting system |
US20160330810A1 (en) * | 2015-05-04 | 2016-11-10 | Tech Lighting Llc | Device for distributing electrical power in a luminaire |
CA2988612C (en) * | 2015-06-09 | 2020-02-18 | Hubbell Incorporated | Wall grazer light fixture |
CN106851895B (zh) * | 2015-11-12 | 2019-05-07 | 台湾快捷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 发光二极管驱动器 |
US10928046B2 (en) | 2017-05-05 | 2021-02-23 | Hubbell Incorporated | Light board for lighting fixture |
EP3713377A4 (en) * | 2017-11-14 | 2021-10-13 | Koito Manufacturing Co., Ltd. | VEHICLE LAMP, LIGHTING CIRCUIT FOR THE SAID LAMP, CURRENT ATTACK CIRCUIT |
TWI807601B (zh) * | 2022-01-20 | 2023-07-01 | 大陸商集璞(上海)科技有限公司 | 可消除鬼影之led背光電路、顯示裝置及資訊處理裝置 |
TWI808050B (zh) * | 2022-01-20 | 2023-07-01 | 大陸商集璞(上海)科技有限公司 | 可消除鬼影之led背光電路、顯示裝置及資訊處理裝置 |
KR20240121492A (ko) * | 2023-02-02 | 2024-08-09 | 다믈파워반도체 유한회사 | 다중 채널 led 드라이버의 효율 최적화를 위한 제어 시스템 및 방법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70109563A1 (en) * | 2004-08-27 | 2007-05-17 | Kazunori Suenaga | Image reproduction using a particular color space |
US20070273681A1 (en) * | 2006-05-24 | 2007-11-29 | Mayell Robert J |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power light emitting diode arrays |
TW200820178A (en) * | 2006-10-19 | 2008-05-01 | Richtek Technology Corp | Backlight control circuit |
TW200820177A (en) * | 2006-10-19 | 2008-05-01 | Richtek Technology Corp | Backlight control circuit |
CN101827476A (zh) * | 2009-03-04 | 2010-09-08 | 立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具有交直流直接转换控制功能的led驱动电路与相关方法和集成电路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00109537A1 (en) * | 2006-10-25 | 2010-05-06 | Panasonic Electric Works Co., Ltd. | Led lighting circuit and illuminating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
CN100474990C (zh) * | 2006-11-02 | 2009-04-01 | 立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自动调整电压的背光控制电路及发光元件控制方法 |
KR100956222B1 (ko) * | 2008-10-30 | 2010-05-04 |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 멀티 발광 소자의 구동 장치 |
US8248114B2 (en) * | 2009-10-14 | 2012-08-21 |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Industries, Llc | Circuit having sample and hold feedback control and method |
-
2011
- 2011-08-29 TW TW100130874A patent/TWI463911B/zh active
- 2011-09-06 US US13/226,091 patent/US8941325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1-09-06 CN CN2011102705357A patent/CN102402948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70109563A1 (en) * | 2004-08-27 | 2007-05-17 | Kazunori Suenaga | Image reproduction using a particular color space |
US20070273681A1 (en) * | 2006-05-24 | 2007-11-29 | Mayell Robert J |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power light emitting diode arrays |
TW200820178A (en) * | 2006-10-19 | 2008-05-01 | Richtek Technology Corp | Backlight control circuit |
TW200820177A (en) * | 2006-10-19 | 2008-05-01 | Richtek Technology Corp | Backlight control circuit |
CN101827476A (zh) * | 2009-03-04 | 2010-09-08 | 立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具有交直流直接转换控制功能的led驱动电路与相关方法和集成电路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120326613A1 (en) | 2012-12-27 |
US8941325B2 (en) | 2015-01-27 |
TW201212713A (en) | 2012-03-16 |
CN102402948A (zh) | 2012-04-04 |
CN102402948B (zh) | 2013-11-2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463911B (zh) | 發光元件陣列驅動電路與用於其中之電流分配電路以及發光元件陣列電流分配方法 | |
TWI474751B (zh) | 具複數個發光二極體之負載電流控制裝置與方法 | |
TWI434611B (zh) | 具有電壓調整功能之led陣列控制電路及其驅動電路與方法 | |
JP4950631B2 (ja) | 発光ダイオードアレイに電源を供給する方法および装置 | |
TWI649008B (zh) | 發光二極體的驅動電路及使用該驅動電路之發光裝置及電子機器 | |
US8063585B2 (en) | Power supply system and method for the operation of an electrical load | |
US7224128B2 (en) | Device for driving light emitting diode strings | |
US7265504B2 (en) | High efficiency power supply for LED lighting applications | |
CN102900998B (zh) | 背光单元及其电流控制方法 | |
TWI415518B (zh) | 發光元件驅動電路、發光元件陣列控制器及其控制方法 | |
KR101121956B1 (ko) | 전기적부하의 구동회로 및 그 구동방법 | |
US7675240B2 (en) | Light emitting diode circuit having even current | |
JP4973814B2 (ja) | 有機el素子用駆動装置および有機el照明装置 | |
US20070085786A1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driving keypad backlight with balance-dimming capability | |
US20060109205A1 (en) | High Efficiency multi-mode charge pump based LED driver | |
KR101154837B1 (ko) | 전기적부하의 구동회로 및 그 구동방법 | |
CN103635866B (zh) | 电流调节器 | |
Hora et al. | High efficiency asynchronous PWM boost converter in 90nm CMOS technology for constant current LED driver | |
CN102956202A (zh) | 电流控制级、定电流控制系统、以及电流控制方法 | |
Mapula et al. | Integrated multi-channel constant current LED driver with PWM boost converter design in 0.35 µm process | |
CN102750907B (zh) | 影像处理电路以及发光模组 | |
KR20240174016A (ko) | Led 드라이버 헤드룸 제어 회로 및 그 동작 방법 | |
Durrani et al. | Self-Configurable Current-Mirror Technique for Parallel RGB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s) Strings | |
KR20110012509A (ko) | 전원 공급 장치 | |
JP2015125802A (ja) | 照明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