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61354B - Separation and Recovery of Phosphoric Acid from Acetic Acid - Nitric Acid - Phosphate Mixed Acid Waste - Google Patents
Separation and Recovery of Phosphoric Acid from Acetic Acid - Nitric Acid - Phosphate Mixed Acid Waste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461354B TWI461354B TW098138083A TW98138083A TWI461354B TW I461354 B TWI461354 B TW I461354B TW 098138083 A TW098138083 A TW 098138083A TW 98138083 A TW98138083 A TW 98138083A TW I461354 B TWI461354 B TW I461354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acid
- acetic acid
- extract
- nitric acid
- nitric
- Prior art date
Links
Landscapes
- Extraction Or Liquid Replacement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Description
本發明係關於例如由自液晶製造步驟或半導體製造步驟等排出之乙酸-硝酸-磷酸系混合酸廢液,於長時間且高效率且選擇性良好地分離回收磷酸之方法,尤其是關於將剝離步驟中取出之油相萃取液供給至萃取步驟之長時間循環使用萃取液之方法。
近年來急遽成長之液晶製造產業或半導體製造產業中,其製造過程中會排出多樣廢水,須依據各種廢水之種類、性質等進行處理後排出。例如,自液晶製造步驟或半導體製造步驟取出混合有乙酸、硝酸、磷酸之混合酸廢液,該等中之磷酸若可分離回收則可期待有效利用作為肥料,但由於自該等混合酸廢液分離回收磷酸目前在技術上尚有困難,故一般是對於該混合酸廢液施以中和處理後排出。
對於如上述之混合有乙酸、硝酸、磷酸之混合酸廢液施以中和處理並排出時,因該中和處理造成排出之水中產生乙酸鹽、硝酸鹽等鹽,因而無法避免多少成為環境污染之原因,就環境維護之觀點而言該中和處理絕對無法稱為期望之手段。又,就地球環境維護之要求而言,近年來持續呼籲回收再利用之重要性,但過去利用中和處理而排出之方法為完全未回收利用廢酸而直接捨棄之方法,因此該等方法並無法完全符合社會之要求。
因此,本發明人等為了可完全符合實現資源有效利用之環境保護之要求,而開發出分離回收磷酸之方法作為自乙酸-硝酸-磷酸系混合酸廢液分離回收磷酸之方法,並提出專利申請(參見專利文獻1),該方法之特徵為具備下列步驟:藉由混合含有乙酸、硝酸及磷酸之廢液與含有磷酸三烷酯之萃取液,選擇性地溶解該萃取液中之前述乙酸及硝酸並萃取之乙酸‧硝酸萃取步驟;自前述萃取步驟中萃取出之萃取殘留液回收前述磷酸之步驟;藉由使前述乙酸‧硝酸萃取步驟中獲得之含有乙酸‧硝酸之萃取液與剝離用水接觸,將前述乙酸及硝酸溶解移動到該剝離用水中之回收乙酸及硝酸之步驟,其中將前述乙酸‧硝酸回收步驟(剝離步驟)中萃取出之油相萃取液供給至前述乙酸‧硝酸萃取步驟中,藉此循環使用萃取液。
上述分離回收方法可在例如使用20槽之槽容積約2L之硏究用小型混練機沉降機之小型試驗裝置中,分離步驟之分離亦未特別不良,可在良好狀態下循環使用萃取液。
然而,為了在商業運轉所需之最小循環量、廢混合酸供給量下進行而使用22槽之槽容積約200L(約為小型機之100倍)之實證用之混練機沉降機,必需將例如實證機之混練機前端的剪切速度自小型機之約37~38m/分鐘提高至約100m/分鐘,但若以對應於該實機水準之狀態下(對應於實機水準之循環量、廢混合酸供給量)運轉時,亦即若提高混練機前端之剪斷速度則會造成前述剝離步驟中之分離不良,產生無法分離回收磷酸之問題。
亦即,因放大規模而於剝離步驟之混練槽中攪拌時難以打斷而形成乳化狀態,即使藉此於剝離步驟中之沉降槽中之靜置狀態亦無法消解該油相與水相之乳化,由於如此油相與水相的分離性下降而無法充分進行剝離,其結果,於剝離步驟中取出之油相萃取液成為作為雜質之乙酸‧硝酸含有率多者,因此以該剝離步驟中所取出之萃取液供給至下一個乙酸‧硝酸萃取步驟中循環使用,以該步驟亦難以充分進行乙酸‧硝酸之萃取,據此萃取殘留液(已分離磷酸之相)之一方亦成為混合有相當量之乙酸‧硝酸者,而有難以回收高純度磷酸之問題。於實驗水準之小規模雖某程度上不成為問題,但於迄今之實機等商業運轉水準之放大規模時,起因於前述油相與水相之乳化使油相與水相分離性降低變為顯著。亦即,上述專利文獻1(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中所記載之循環使用萃取液之方法,使用於迄今的商業運轉水準之放大規模之情況,無法回收高純度的磷酸水溶液。
因此,本發明人等,開發出自乙酸-硝酸-磷酸系混合酸廢液分離回收磷酸之方法作為解決以實機商業運轉水準之此等剝離步驟中所發生分離不良問題之方法,並提出專利申請(參見專利文獻2),該方法之特徵為具備下列步驟:藉由混合含有乙酸、硝酸及磷酸之廢液與含有磷酸三烷酯及芳香族系有機溶劑(煤油)之萃取液,選擇性地溶解該萃取液中之前述乙酸及硝酸並萃取之乙酸‧硝酸萃取步驟;自前述萃取步驟中取出之萃取殘留液回收前述磷酸之步驟;藉由使前述乙酸。硝酸萃取步驟中獲得之含有乙酸‧硝酸之萃取液與含有鹽之剝離用水接觸,將前述乙酸及硝酸溶解移動到該剝離用水中之乙酸及硝酸剝離之步驟,其中將前述乙酸‧硝酸剝離步驟中取出之油相萃取液供給至前述乙酸‧硝酸萃取步驟中,藉此循環使用萃取液。
若採用上述專利文獻2之分離回收方法,於循環使用萃取液之方法於迄今商業運準水準之放大規模時,亦無法回收高純度的磷酸水溶液。
專利文獻1:特開2004-160292號公報
專利文獻2:特開2006-160534號公報
然而,於專利文獻2之分離回收方法(專利文獻2之實施例1之系統)若繼續運轉時,自運轉開始至600小時左右雖可以高濃度且高純度地分離回收磷酸,但在運轉開始經過約600小時後剝離步驟中油相與水相開始產生分離不良,不久即陷入分離不良狀態使得難以繼續運轉,可知無法分離回收磷酸。
本發明係有鑑於該技術背景而完成者,目的再於提供一種自乙酸-硝酸-磷酸系混合酸廢液分離回收磷酸之方法,其不僅於小規模且於放大規模之實機水準中於剝離步驟之靜置狀態中亦可長時間維持油相與水相良好分離性而長期循環使用萃取液成為極有可能,可長時間以高效率且選擇性良好地自乙酸-硝酸-磷酸混合酸廢液分離回收磷酸,且可實現資源的有效利用充分且亦充分因應環境保護之要求。
本發明人等為達成上述目的而積極硏究之結果,得知作為萃取液之稀釋溶劑使用之媒油等芳香族系有機溶劑在硝酸存在下經過一段時間容易同時變質、劣化,因此於自運轉開始經過一段時間後之剝離步驟中發生油相與水相之分離不良。基於該發現進而積極硏究之結果,因而完成本發明。亦即,本發明提供以下之方法:
[1]一種自乙酸-硝酸-磷酸系混合酸廢液分離回收磷酸之方法,其特徵為具備下列步驟:使含有乙酸、硝酸及磷酸之廢液,與含有磷酸三烷酯及碳數6~13之脂肪族直鏈飽和烴之萃取液混合,藉此選擇性地溶解並萃取該萃取液中之前述乙酸及硝酸之乙酸‧硝酸萃取步驟,自前述萃取步驟中取出之萃取殘留液回收前述磷酸之步驟,及使前述乙酸‧硝酸萃取步驟中獲得之含有乙酸‧硝酸之萃取液,與剝離用水接觸,藉此使前述乙酸及硝酸溶解移動於該剝離用水中之乙酸‧硝酸剝離之步驟,其中使前述乙酸‧硝酸剝離步驟中取出之油相萃取液供給至前述乙酸‧硝酸萃取步驟藉此循環使用萃取液。
[2]如前項[1]所述之自乙酸-硝酸-磷酸系混合酸廢液分離回收磷酸之方法,其中前述萃取液係使用由磷酸三烷酯/碳數6~13之脂肪族烴=10/90~90/10(體積比)之組成所構成之萃取液。
[3]如前項[1]或[2]所述之自乙酸-硝酸-磷酸系混合酸廢液分離回收磷酸之方法,其中前述脂肪族直鏈飽和烴係使用選自由正己烷、正辛烷、正癸烷、正十一烷、正十二烷及正十三烷所組成群組之一種或兩種以上之脂肪族直鏈飽和烴。
[4]如前項[1]或[2]之自乙酸-硝酸-磷酸系混合酸廢液分離回收磷酸之方法,其中前述脂肪族直鏈飽和烴係使用正十二烷。
[5]一種磷酸,其特徵係藉由前項[1]~[4]任一項所述之分離回收方法予以回收。
[1]的發明中,由於使用磷酸三烷酯作為萃取液,因此可同時且選擇性良好地自上述混合酸廢液萃取乙酸及硝酸,藉此可以高效率自萃取殘留液回收磷酸。又,由於可同時萃取乙酸及硝酸,因此可減少萃取分離操作之步驟數,生產性極為良好。
另外,由於使用碳數6~13之脂肪族直鏈飽和烴作為萃取液(磷酸三烷酯)之稀釋溶劑,因此可提高剝離步驟中之萃取劑與剝離用水之剝離性,即使於放大規模之實機水準(大規模),亦可抑制靜置狀態中油相與水相之乳化,藉此可進一步提高油相與水相之分離性,經歷該剝離步驟獲得之油相之萃取液由於成為不含乙酸‧硝酸之高純度萃取液,因此將該萃取液供給至乙酸‧硝酸萃取步驟中循環使用變得相當可能。亦即,乙酸‧硝酸萃取步驟中,藉由該循環供給之萃取液可充分的萃取出乙酸‧硝酸。
另外,萃取液係由除磷酸三烷酯以外亦含有碳數6~13之脂肪族直鏈飽和烴作為稀釋溶劑所構成,該碳數6~13之脂肪族直鏈飽和烴即使在硝酸存在下長時間亦不會變質,因此可長期維持萃取步驟及剝離步驟中油相與水相之良好分離性。
據此,依據本發明之方法,可長時間循環使用該萃取液且長時間維持安定且良好之運轉狀態而連續地分離磷酸,因此使得在更低成本下分離回收磷酸成為可能。
[2]的發明中,由於使用由磷酸三烷酯/碳數6~13之脂肪族直鏈飽和烴=10/90~90/10(體積比)之組成所構成之萃取液作為萃取液,因此具有提高對於乙酸之萃取選擇性同時亦提高對於硝酸之萃取選擇性之優點。
[3]的發明中,由於使用選自由正己烷、正辛烷、正癸烷、正十一烷、正十二烷及正十三烷所組成群組之一種或兩種以上之脂肪族直鏈飽和烴作為脂肪族直鏈飽和烴(溶劑),因此可更長時間地維持剝離步驟中油相與水相之良好分離性。
[4]的發明中,由於使用正十二烷作為脂肪族直鏈飽和烴(溶劑),因此可進一步長時間地維持剝離步驟中油相與水相之良好分離性。
[5]的發明之磷酸為利用上述任一種分離回收方法回收者,因此該磷酸可再利用作為例如化學工業原材料、製紙業原材料、高級肥料之原料等。
參照圖1之流程圖說明本發明之自乙酸-硝酸-磷酸系混合酸廢液分離回收磷酸之方法之一實施形態。本實施形態為藉由自包含乙酸、硝酸及磷酸之混合酸廢液同時萃取出乙酸與硝酸,藉此自萃取殘留液回收磷酸之方法。
首先,乙酸‧硝酸萃取步驟中,將萃取液(磷酸三烷酯/碳數6~13之脂肪族直鏈飽和烴之混合液)供給至混練槽中,同時亦供給包含乙酸、硝酸及磷酸之混合酸廢液,進行攪拌使之充分混合後,移到沉降槽並靜置,藉此分離成為油相的萃取液相及為水相的萃取殘留液相兩層。此時,由磷酸三烷酯/碳數6~13之脂肪族直鏈飽和烴之混合液所成之萃取液由於對於乙酸及硝酸之萃取選擇性優異,且幾乎不會萃取出磷酸,因此乙酸及硝酸係自混合酸廢水中選擇性溶解於前述萃取液中,並萃取出為油相的萃取液相。
另一方面,以前述乙酸‧硝酸萃取步驟取出之水相萃取殘留液由於殘留有磷酸,因此可回收該萃取殘留液直接作為磷酸水溶液再利用,亦可以濃縮至任意濃度之濃縮磷酸水溶液之狀態回收。又,亦可實施用以進一步提高磷酸純度之高純度化操作並供於利用。
以下之乙酸‧硝酸剝離步驟中,係將前述萃取步驟中獲得之萃取液(含有萃取出之乙酸‧硝酸之萃取液)供給至混練槽中,同時亦供給剝離用水,進行攪拌使之充分混合後,移到沉降槽中並靜置。由於藉由混合使乙酸及硝酸移行至水相中,因此分離成油相與由乙酸‧硝酸水溶液所成之水相兩層。此時,由於使用碳數6~13之脂肪族直鏈飽和烴作為萃取劑(磷酸三烷酯)之稀釋溶劑,因此可提高(即使未添加氯化金屬鹽等之鹽)剝離步驟中之萃取劑與剝離用水之剝離性,即使於放大規模之實機水準中,在沉降槽中之靜置狀態下亦可抑制油相與水相之乳化,據此可更進一步提高油相與水相之分離性,因此經歷該剝離步驟獲得之油相之萃取液成為不含乙酸‧硝酸之純度高的萃取液,因此將該萃取液供給至乙酸‧硝酸萃取步驟中循環使用變得極為可能。亦即,若於乙酸‧硝酸萃取步驟中使用該萃取液,則可充分萃取出乙酸‧硝酸。以本方法,由於在實機水準之大規模中亦可以多次循環使用此等萃取液,故可以低成本分離回收磷酸。
再者,萃取液由除磷酸三烷酯以外又含有碳數6~13之脂肪族直鏈飽和烴作為稀釋溶劑所構成,該碳數6~13之脂肪族直鏈飽和烴即使在硝酸存在下經過長時間亦不會變質而安定,因此在前述乙酸‧硝酸萃取步驟及前述乙酸‧硝酸剝離步驟中仍可長時間維持油相與水相之良好分離性。據此,依據本發明可長時間循環使用該種萃取液且可長時間維持安定且良好之運轉狀態連續地分離磷酸,因此以更低成本分離回收磷酸成為可能。
以本實施形態,乙酸‧硝酸萃取步驟、乙酸‧硝酸剝離步驟之任一種均採用向流多段萃取法。該向流多段萃取法若以乙酸‧硝酸萃取步驟為例加以說明,則如圖2所示,為使用複數個萃取槽(A),使混合酸廢水與萃取液(磷酸三烷酯/碳數6~13之脂肪族直鏈飽和烴之混合液)一邊向流一邊以各萃取槽進行萃取之方法,於乙酸‧硝酸剝離步驟亦可採用同樣方法。藉由採用該等向流多段萃取法,可充分進行乙酸與硝酸之萃取,因此,可回收純度更高之磷酸。
針對本發明中使用之萃取液加以說明。萃取液係使用包含磷酸三烷酯及碳數6~13之脂肪族直鏈飽和烴而成之萃取液。藉由使用磷酸三烷酯,使得自乙酸-硝酸-磷酸混合酸廢液同時選擇性良好地萃取出乙酸與硝酸成為可能。其中,較好使用由磷酸三烷酯/碳數6~13之脂肪族直鏈飽和烴=10/90~90/10(體積比)之組成所構成之萃取液,該情況下之優點為可提高對於乙酸之萃取選擇性及對於硝酸之萃取選擇性二者。更適當之比例範圍為磷酸三烷酯/碳數6~13之脂肪族直鏈飽和烴=15/85~50/50(體積比),最佳之範圍為磷酸三烷酯/碳數6~13之脂肪族直鏈飽和烴=20/80~40/60(體積比)。
前述磷酸三烷酯舉例為例如磷酸三辛酯、磷酸三丁酯等。該等中,以使用磷酸三辛酯較佳,該情況下可進一步提高對於乙酸‧硝酸之萃取選擇性。前述磷酸三辛酯雖並無特別限制,但以使用磷酸參(2-乙基己基)酯較適當,該情況之優點為可更進一步提高對於乙酸‧硝酸之萃取選擇性。
前述碳數6~13之脂肪族直鏈飽和烴(溶劑)舉例為正己烷、正庚烷、正辛烷、正壬烷、正癸烷、正十一烷、正十二烷、正十三烷等,可單獨使用該等之一種,或亦可使用兩種以上。使用芳香族系有機溶劑(煤油)作為溶劑之以往之系統由於該芳香族系有機溶劑在硝酸存在下容易變質、劣化,故而在剝離步驟中無法長時間維持油相與水相之良好分離性,但相對於此,碳數6~13之脂肪族直鏈飽和烴在硝酸存在下經長時間亦不會變質,因此可在長時間下維持剝離步驟中油相與水相之良好分離性。又,碳數5以下之脂肪族直鏈飽和烴由於沸點低故不適合作為溶劑,而碳數14以上之脂肪族直鏈飽和烴在長溫下仍為固體,因此亦不適合作為溶劑。
其中,前述脂肪族直鏈飽和烴較好使用由正己烷、正辛烷、正癸烷、正十一烷、正十二烷及正十三烷所組成之群組之一種或兩種以上之脂肪族直鏈飽和烴,該情況下可長時間維持前述乙酸‧硝酸剝離步驟中油相與水相之良好分離性。
又,只要在不妨礙本發明效果之範圍內,前述萃取液(含有磷酸三烷酯及碳數6~13之脂肪族直鏈飽和烴之萃取液)中亦可混合其他習知之萃取劑(中性萃取劑、酸性萃取劑、鹼性萃取劑)。
以下就本發明之具體實施例加以說明,但本發明並不特別限定於該等實施例。
首先,作為預備實施,對使用各脂肪族直鏈飽和烴(碳數6~13之範圍)作為萃取液之稀釋溶劑時在乙酸‧硝酸存在下的油相與水相之分離性隨時間經過之變化加以調查。
以相比1:1混合由磷酸參(2-乙基己基)酯(TOP)/正己烷=30/70(體積比)之組成所構成之萃取液及由如表2所示之組成所構成之混合酸廢水,將該混合液倒入100mL之玻璃容器中,設置於恆溫槽(長時間為35℃)中。於上午10點設置(開始後),於每日上午10時以振動機震動含有前述混合液之玻璃容器1分鐘,隨後基於下列評價基準評價油相與水相之分離性(兩層分離性)。
(油相之水相之分離性評價基準)
「○」至分離成油相與水相為止之時間未達1分鐘且分離性良好
「△」至分離成油相與水相為止之時間為1分鐘以上未達五分鐘
「X」至分離成油相與水相為止之時間為五分鐘以上
除使用由磷酸參(2-乙基己基)酯(TOP)/正辛烷=30/70(體積比)之組成所構成之萃取液作為萃取液以外,餘如實施例1般評價油相與水相之分離性。
除使用由磷酸參(2-乙基己基)酯(TOP)/正癸烷=30/70(體積比)之組成所構成之萃取液作為萃取液以外,餘如實施例1般評價油相與水相之分離性。
除使用由磷酸參(2-乙基己基)酯(TOP)/正十一烷=30/70(體積比)之組成所構成之萃取液作為萃取液以外,餘如實施例1般評價油相與水相之分離性。
除使用由磷酸參(2-乙基己基)酯(TOP)/NS CLEAN(商品名,三和油化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造,正十一烷與正十二烷之混合物)=30/70(體積比)之組成所構成之萃取液作為萃取液以外,餘如實施例1般評價油相與水相之分離性。
除使用由磷酸參(2-乙基己基)酯(TOP)/正十二烷=30/70(體積比)之組成所構成之萃取液作為萃取液以外,餘如實施例1般評價油相與水相之分離性。
除使用由磷酸參(2-乙基己基)酯(TOP)/正十三烷=30/70(體積比)之組成所構成之萃取液作為萃取液以外,餘如實施例1般評價油相與水相之分離性。
除使用由磷酸參(2-乙基己基)酯(TOP)/媒油=30/70(體積比)之組成所構成之萃取液作為萃取液以外,餘如實施例1般評價油相與水相之分離性。又,前述煤油係使用昭和蜆殼石油製造之「Solvesso150」(商品名)。
由表1可了解碳數6~13之脂肪族直鏈飽和烴(預備實施例1~7)相較於為芳香族系有機溶劑之煤油(預備比較例1),可在較長時間下維持油相與水相之良好分離性(即使在硝酸存在下經長時間亦不會產生變質)。
由該等預備實施試驗結果所得進行如下之實機試驗。
依循前項例示之實施形態之分離回收方法(參照圖1),自包含乙酸、硝酸及磷酸之混合酸廢水分離回收磷酸。該實施例1中使用之混合酸廢水係由液晶製造工廠排出之混合酸廢水,且為如表2所示之組成(當然,由液晶製造工廠排出之混合酸廢水未必全然為此種組成比,且於各工廠等各不相同),各位置之流量、各步驟之階段數、相比等詳細條件示於圖1。又,萃取液係使用由磷酸參(2-乙基己基)酯(TOP)/正十二烷=30/70(體積比)之組成所構成之萃取液。正十二烷係使用日本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製造之「N12D」(商品名)。又,剝離用水係使用自來水(不含氯化金屬鹽等鹽之水)。又,前述所謂的相比為水相流量相對於油相流量之比率(水相流量/油相流量)。
該實施例1中,萃取步驟中之混練槽容量為50L,萃取步驟中之沉降槽容量為150L,連結12槽(12段)之該等混練沉降槽(200L)構成萃取步驟部,另一方面,分離步驟中之混練槽容量設為50L,剝離步驟中之沉降槽容量設為150L,連結10槽(10段)之該等混練沉降槽(200L)構成剝離步驟部。又,混練槽之攪拌翼(葉片翼)之轉速設定成320rpm。
除使用由磷酸參(2-乙基己基)酯(TOP)/媒油=30/70(體積比)之組成所構成之萃取液作為萃取液以外,餘如實施例1般,嘗試自包含乙酸、硝酸及磷酸之混合酸廢水分離回收磷酸。又,前述煤油係使用昭和蜆殼石油製造之「Solvesso150」(商品名)。
由表2可清楚了解,依據實施例1之本發明分離回收方法,經長時間於萃取步驟及剝離步驟之分離性均維持良好狀態,且長時間下仍可以高濃度且高純度地自包含乙酸、硝酸及磷酸之混合酸廢水分離回收磷酸。亦即,可經長時間一方面維持該安定良好之運轉狀態,另一方面連續分離回收磷酸。磷酸之回收率經長時間亦仍可維持在95%以上。
相對於此,使用為芳香族系有機溶劑之煤油作為萃取液之稀釋溶劑之比較例1,於運轉開始後一會兒間,儘管可以高濃度且高純度分離回收磷酸,但運轉開始後較短之時間(約200小時)剝離步驟中即陷入分離不良之狀態,隨後即無法分離回收磷酸。
本文所用之用語、表現係用以說明所用者但並不限於該等,並不排除與所揭示及記載之特徵為均等者,應解釋為在所主張之發明申請專利範圍內之各種設計變更亦為可允許者。
圖1為顯示自混合酸廢水分離回收磷酸之流程圖。
圖2為向流多段萃取法之說明圖。
Claims (5)
- 一種自乙酸-硝酸-磷酸系混合酸廢液分離回收磷酸之方法,其特徵為具備下列步驟:使含有乙酸、硝酸及磷酸之廢液,與含有磷酸三烷酯及碳數6~13之脂肪族直鏈飽和烴之萃取液混合,藉此選擇性地溶解並萃取該萃取液中之前述乙酸及硝酸之乙酸‧硝酸萃取步驟,自前述萃取步驟中取出之萃取殘留液回收前述磷酸之步驟,及使前述乙酸‧硝酸萃取步驟中獲得之含有乙酸‧硝酸之萃取液,與剝離用水接觸,藉此使前述乙酸及硝酸溶解於該剝離用水中並移動之乙酸‧硝酸剝離之步驟,其中使前述乙酸‧硝酸剝離步驟中取出之油相萃取液供給至前述乙酸‧硝酸萃取步驟藉此循環使用萃取液。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自乙酸-硝酸-磷酸系混合酸廢液分離回收磷酸之方法,其中前述萃取液係使用由磷酸三烷酯/碳數6~13之脂肪族直鏈飽和烴=10/90~90/10(體積比)之組成所構成之萃取液。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自乙酸-硝酸-磷酸系混合酸廢液分離回收磷酸之方法,其中前述脂肪族直鏈飽和烴係使用選自由正己烷、正辛烷、正癸烷、正十一烷、正十二烷及正十三烷所組成群組之一種或兩種以上之脂肪族直鏈飽和烴。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自乙酸-硝酸-磷酸系混合酸廢液分離回收磷酸之方法,其中前述脂肪族直鏈飽和烴係使用正十二烷。
- 一種磷酸,其特徵係藉由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分離回收方法予以回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098138083A TWI461354B (zh) | 2009-11-10 | 2009-11-10 | Separation and Recovery of Phosphoric Acid from Acetic Acid - Nitric Acid - Phosphate Mixed Acid Waste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098138083A TWI461354B (zh) | 2009-11-10 | 2009-11-10 | Separation and Recovery of Phosphoric Acid from Acetic Acid - Nitric Acid - Phosphate Mixed Acid Waste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116481A TW201116481A (en) | 2011-05-16 |
TWI461354B true TWI461354B (zh) | 2014-11-21 |
Family
ID=449348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098138083A TWI461354B (zh) | 2009-11-10 | 2009-11-10 | Separation and Recovery of Phosphoric Acid from Acetic Acid - Nitric Acid - Phosphate Mixed Acid Waste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TW (1) | TWI461354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892116A (zh) * | 2018-06-22 | 2018-11-27 | 湖北永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磷酸、乙酸及硝酸混合酸的分离方法 |
CN108640093B (zh) * | 2018-06-22 | 2021-11-09 | 湖北永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混合废酸溶液的分离提纯工艺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4160292A (ja) * | 2002-11-11 | 2004-06-10 | Hayaji Shibata | 酢酸−硝酸−リン酸系混酸廃液からのリン酸の分離回収方法 |
TW200618850A (en) * | 2004-12-02 | 2006-06-16 | Junji Shibata | Method of separating and recovering phosphoric acid from mixed acid waste liquid containing acetic, nitric and phosphoric acids |
-
2009
- 2009-11-10 TW TW098138083A patent/TWI461354B/zh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4160292A (ja) * | 2002-11-11 | 2004-06-10 | Hayaji Shibata | 酢酸−硝酸−リン酸系混酸廃液からのリン酸の分離回収方法 |
TW200618850A (en) * | 2004-12-02 | 2006-06-16 | Junji Shibata | Method of separating and recovering phosphoric acid from mixed acid waste liquid containing acetic, nitric and phosphoric acids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徐光宪、高宏成、王文清,「无机物的络合萃取研究I 磷酸三丁酯-硝酸萃取体系的平衡常数」,北京大学学报,第4 期,第369-380页,1963 年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116481A (en) | 2011-05-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2794544B1 (en) | Lactic acid extraction | |
CN106319218A (zh) | 从含稀土的铝硅废料中回收稀土、铝和硅的方法 | |
CN101899582A (zh) | 由钒渣提取五氧化二钒的方法 | |
WO2015109901A1 (zh) | 处理焦化废水的萃取剂 | |
CN103130353B (zh) | 一种高钙有机废水的处理方法 | |
CN104591486B (zh) | 一种低酸度染料污水的处理方法 | |
CN106435178B (zh) | 一种常压碱分解钼的氧化矿的方法 | |
JP4397802B2 (ja) | 酢酸−硝酸−リン酸系混酸廃液からのリン酸の分離回収方法 | |
CN104513174A (zh) | 一种球痢灵生产过程中的废酸的循环利用工艺及装置 | |
Bourenane et al. | Extraction of cobalt and lead from waste water using a liquid surfactant membrane emulsion | |
TWI461354B (zh) | Separation and Recovery of Phosphoric Acid from Acetic Acid - Nitric Acid - Phosphate Mixed Acid Waste | |
CN115198094A (zh) | 一种二元溶剂协同萃取从硫酸钴溶液中除镉的工艺方法 | |
KR102756942B1 (ko) | 혼합 폐산으로부터 인산을 분리, 회수하기 위한 혼합 폐산 처리용 연속 다단처리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혼합 폐산의 처리 방법 | |
KR101667418B1 (ko) | 아세트산-질산-인산계 혼산 폐액으로부터의 인산의 분리 회수 방법 | |
JP5275767B2 (ja) | リン酸系混酸廃液から硝酸及び溶解金属の除去されたリン酸を回収する方法 | |
CN100424199C (zh) | 钆-铽Gd-Tb富集物制备超细高纯氧化铽的方法 | |
CN101012505A (zh) | 镧富集物制备超细高纯氧化镧的方法 | |
CN102167415B (zh) | 从乙酸-硝酸-磷酸系混酸废液分离回收磷酸的方法 | |
JP2006315931A (ja) | リン酸およびリン酸以外の少なくとも1種の酸を含む金属イオン含有混酸水溶液からリン酸を回収する方法および装置 | |
JP5275727B2 (ja) | 酢酸−硝酸−リン酸系混酸廃液からのリン酸の分離回収方法 | |
CN105039727B (zh) | 一种从超低含量NdFeB废渣中回收稀土的工艺方法 | |
JP2011094219A (ja) | バナジウムの抽出溶液およびバナジウムの溶媒抽出法 | |
CN106929682B (zh) | 一种从钛白废硫酸中离心萃取回收钛的方法 | |
CN100451137C (zh) | 铽-镝Tb-Dy富集物制备超细高纯氧化铽的方法 | |
CN111423433B (zh) | 萃取剂、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