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54908B - 記憶體組態方法、記憶體控制器與記憶體儲存裝置 - Google Patents
記憶體組態方法、記憶體控制器與記憶體儲存裝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454908B TWI454908B TW100110581A TW100110581A TWI454908B TW I454908 B TWI454908 B TW I454908B TW 100110581 A TW100110581 A TW 100110581A TW 100110581 A TW100110581 A TW 100110581A TW I454908 B TWI454908 B TW I454908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memory
- storage device
- partition
- host system
- operating system
- Prior art date
Links
- 230000005055 memory storage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127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37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7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9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0638 solvent extr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8000012937 corr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2131 composi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3507 map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284 extra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02—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0604—Improving or facilitating administration, e.g. storage management
- G06F3/0607—Improving or facilitating administration, e.g. storage management by facilitating the process of upgrading existing storage systems, e.g. for improving compatibility between host and storage device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28—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making use of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0629—Configuration or reconfiguration of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32—Configuration or reconfiguration of storage systems by initialisation or re-initialisation of storage system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28—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making use of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0638—Organizing or formatting or addressing of data
- G06F3/0644—Management of space entities, e.g. partitions, extents, pool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68—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adopting a particular infrastructure
- G06F3/0671—In-line storage system
- G06F3/0683—Plurality of storage devices
- G06F3/0685—Hybrid storage combining heterogeneous device types, e.g. hierarchical storage, hybrid array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echniques For Improving Reliability Of Storages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Description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用於配置可複寫式非揮發性記憶體模組的記憶體組態方法及使用此方法的記憶體控制器與記憶體儲存裝置。
當外接式儲存裝置透過連接器(例如,通用序列匯流排(Universal Serial Bus,USB))耦接至主機系統時,主機系統的作業系統(例如,視窗作業系統Windows XP)會將外接式儲存裝置掛載(mount)到一個安裝點,以供作業系統或主機系統中非作業系統內建之應用程式來存取。特別是,儲存裝置之製造商所開發的工具應用程式能夠透過這個安裝點來傳送大容量儲存裝置介面命令(例如,小型電腦系統介面(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SCSI))命令給儲存裝置,以根據使用者的需求來設定儲存裝置。例如,使用者可使用工具程式將儲存裝置之分割區的儲存屬性設定為禁止寫入資料的寫入保護(write protect)模式或允許寫入資料的可寫入模式。
然而,基於安全考量,某些類型之作業系統會阻擋非作業系統內建之應用程式傳送大容量儲存裝置介面命令給儲存裝置。例如,當主機系統的作業系統為麥金塔(MAC)或Linux時,除非使用者為所連接之儲存裝置安裝特定的驅動程式(driver),否則作業系統不允許非內建之應用程式透過安裝點直接地傳送大容量儲存裝置介面命令給儲存裝置。再例如,在視窗(Windows)作業系統中,當使用者以一有限使用者權限模式(例如,賓客(Guest)模式)登入作業系統來使用主機系統時,作業系統會阻止非作業系統內建之應用程式直接透過安裝點來傳送大容量儲存裝置介面命令給儲存裝置。
據此,倘若在MAC或Linux中未為儲存裝置安裝特定驅動程式或者在視窗作業系統中使用者以有限使用者權限的身份使用此主機系統以操作外接式儲存裝置時,使用者將無法透過非作業系統內建之應用程式來管理外接式儲存裝置。例如,在外接式儲存裝置被設定為寫入保護模式下,在上述情況下,使用者將無法使用外接式儲存裝置之製造商所開發的工具應用程式來將外接式儲存裝置重新設定為可寫入模式。基此,對於使用者來說是相當不便的。
本發明提供一種記憶體配置方法與記憶體控制器,其能夠讓使用者在多種作業系統下透過非作業系統內建之應用程式來設定記憶體儲存裝置。
本發明提供一種記憶體儲存裝置,其能夠在多種作業系統下根據使用者的需求重新設定。
本發明範例實施例提出一種記憶體組態方法,用於記憶體儲存裝置,其中此記憶體儲存裝置具有可複寫式非揮發性記憶體模組,可複寫式非揮發性記憶體模組具有多個實體區塊。本記憶體組態方法包括在初始通話表中記錄對應多種作業系統平台的多個態樣資訊。本記憶體組態方法也包括從主機系統中接收多筆交握(handshaking)詢問指令。本記憶體組態方法也包括識別此些交握詢問指令的態樣並且根據交握詢問指令的態樣與記錄在初始通話表中各種作業系統平台的態樣資訊來識別主機系統的作業系統的類型。再者,本記憶體組態方法更包括根據作業系統的類型配置可複寫式非揮發性記憶體模組並且向該主機系統宣告對應該記憶體儲存裝置的配置。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上述之識別交握詢問指令的態樣的步驟包括:識別此些交握詢問指令的傳送順序。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上述之記憶體組態方法包括在記憶體儲存裝置配置第一分割區與第二分割區。此外,上述之根據作業系統的類型配置可複寫式非揮發性記憶體模組並且向主機系統宣告對應記憶體儲存裝置的配置的步驟包括:當主機系統的作業系統為第一作業系統平台時,將此第二分割區模擬為可覆寫式光碟分割區,並且向主機系統宣告記憶體儲存裝置為包括大容量儲存裝置與可覆寫式光碟機的裝置,其中此大容量儲存裝置對應第一分割區並且此可覆寫式光碟機對應第二分割區。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其中第二分割區為虛擬分割區並且不佔記憶體空間。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上述之記憶體組態方法更包括從一安裝點接收大容量儲存裝置介面命令並且根據此大容量儲存裝置介面命令將第一分割區的儲存屬性設定為可寫入模式,其中主機系統將此可覆寫式光碟機掛載至此安裝點。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上述之記憶體組態方法更包括在記憶體儲存裝置配置第一分割區與第二分割區。此外,上述之根據作業系統的類型配置可複寫式非揮發性記憶體模組並且向主機系統宣告對應記憶體儲存裝置的配置的步驟包括:當該主機系統的該作業系統為第二作業系統平台時,將第二分割區模擬為光碟分割區,並且向主機系統宣告記憶體儲存裝置為包括大容量儲存裝置與光碟機的裝置,其中此大容量儲存裝置對應第一分割區並且此光碟機對應第二分割區。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上述之記憶體組態方法更包括:從一安裝點接收大容量儲存裝置介面命令並且根據此大容量儲存裝置介面命令將第一分割區的儲存屬性設定為可寫入模式,其中主機系統將此光碟機掛載至此安裝點。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上述之記憶體組態方法更包括在記憶體儲存裝置配置第一分割區與第二分割區。此外,上述之根據作業系統的類型配置可複寫式非揮發性記憶體模組並且向主機系統宣告對應記憶體儲存裝置的配置的步驟包括:當主機系統的作業系統為第三作業系統平台時,向主機系統宣告記憶體儲存裝置為包括人機介面(Human Interface)與大容量儲存裝置的裝置,其中此大容量儲存裝置對應第一分割區。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上述之記憶體組態方法更包括:經由主機系統的人機介面設備通道(Human Interface Device Path)接收符合人機介面協定的指令並且根據此指令將第一分割區的儲存屬性設定為可寫入模式。
本發明範例實施例提供一種記憶體控制器,用於控制記憶體儲存裝置的可複寫式非揮發性記憶體模組,其中此可複寫式非揮發性記憶體模組具有多個實體區塊。本記憶體控制器包括主機介面、記憶體介面與記憶體管理電路。主機介面用以耦接至主機系統。記憶體介面用以耦接至可複寫式非揮發性記憶體模組。記憶體管理電路耦接至主機介面與記憶體介面。記憶體管理電路用以在初始通話表中記錄對應多種作業系統平台的多個態樣資訊。此外,記憶體管理電路從主機系統中接收多筆交握詢問指令,識別此些交握詢問指令的態樣並且根據此些交握詢問指令的態樣與記錄在初始通話表中各種作業系統平台的態樣資訊來識別主機系統的作業系統的類型。再者,記憶體管理電路根據作業系統的類型配置可複寫式非揮發性記憶體模組並且向主機系統宣告對應記憶體儲存裝置的配置。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上述之記憶體管理電路識別此些交握詢問指令的傳送順序並且根據此傳送順序識別主機系統之作業系統的類型。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上述記憶體管理電路配置第一分割區與第二分割區。此外,當主機系統之作業系統為第一作業系統平台時,上述記憶體管理電路將第二分割區模擬為可覆寫式光碟分割區,並且向主機系統宣告記憶體儲存裝置為包括大容量儲存裝置與可覆寫式光碟機的裝置,其中此大容量儲存裝置對應第一分割區並且此可覆寫式光碟機對應第二分割區。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上述之主機系統將上述可覆寫式光碟機掛載至一安裝點。此外,上述記憶體管理電路從此安裝點接收大容量儲存裝置介面命令並且根據此大容量儲存裝置介面命令將第一分割區的儲存屬性設定為可寫入模式。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上述記憶體管理電路配置第一分割區與第二分割區。此外,上述之當主機系統之作業系統為第二作業系統平台時,上述記憶體管理電路將第二分割區模擬為光碟分割區,並且向主機系統宣告記憶體儲存裝置為包括大容量儲存裝置與光碟機的裝置,其中此大容量儲存裝置對應第一分割區並且此光碟機對應第二分割區。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上述記憶體管理電路配置第一分割區與第二分割區。此外,當主機系統之作業系統為第三作業系統平台時,上述記憶體管理電路向主機系統宣告上述記憶體儲存裝置為包括人機介面(Human Interface)與大容量儲存裝置的裝置,其中此大容量儲存裝置對應第一分割區。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上述之記憶體管理電路經由主機系統的人機介面設備通道(Human Interface Device Path)接收符合人機介面協定的指令並且根據此指令將該第一分割區的儲存屬性設定為可寫入模式。
本發明範例實施例提供一種記憶體儲存裝置,其包括連接器、可複寫式非揮發性記憶體模組與記憶體控制器。連接器用以耦接至主機系統,可複寫式非揮發性記憶體模組具有多個實體區塊並且記憶體控制器耦接至連接器與可複寫式非揮發性記憶體模組。記憶體控制器用以在初始通話表中記錄對應多種作業系統平台的多個態樣資訊。此外,記憶體控制器從主機系統中接收多筆交握詢問指令,識別此些交握詢問指令的態樣並且根據此些交握詢問指令的態樣與記錄在初始通話表各種些作業系統平台的態樣資訊來識別主機系統的作業系統的類型。再者,記憶體控制器根據作業系統之類型配置此可複寫式非揮發性記憶體模組並且向主機系統宣告對應記憶體儲存裝置的配置。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上述之記憶體控制器識別此些交握詢問指令的傳送順序與根據此傳送順序識別主機系統之作業系統的類型。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上述記憶體控制器配置第一分割區與第二分割區。此外,當主機系統之作業系統為第一作業系統平台時,上述記憶體控制器將第二分割區模擬為可覆寫式光碟分割區,並且向主機系統宣告記憶體儲存裝置為包括大容量儲存裝置與可覆寫式光碟機的裝置,其中此大容量儲存裝置對應第一分割區並且此可覆寫式光碟機對應該第二分割區。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上述之主機系統將上述可覆寫式光碟機掛載至一安裝點。此外,上述記憶體控制器從此安裝點接收大容量儲存裝置介面命令並且根據此大容量儲存裝置介面命令將第一分割區的儲存屬性設定為可寫入模式。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上述記憶體控制器配置第一分割區與第二分割區。此外,上述之當主機系統之作業系統為第二作業系統平台時,上述記憶體控制器將第二分割區模擬為光碟分割區,並且向主機系統宣告記憶體儲存裝置為包括大容量儲存裝置與光碟機的複合裝置,其中此大容量儲存裝置對應第一分割區並且此光碟機對應該第二分割區。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上述記憶體控制器配置第一分割區與第二分割區。此外,當主機系統之作業系統為第三作業系統平台時,上述記憶體控制器向主機系統宣告上述記憶體儲存裝置為包括人機介面(Human Interface)與大容量儲存裝置的裝置,其中此大容量儲存裝置對應第一分割區。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上述之記憶體控制器經由主機系統的人機介面設備通道(Human Interface Device Path)接收符合人機介面協定的指令並且根據此指令將該第一分割區的儲存屬性設定為可寫入模式。
基於上述,本發明範例實施例的記憶體配置方法、記憶體控制器與記憶體儲存裝置能夠根據不同的作業系統進行對應之配置,由此使得使用者能夠在不同之作業系統下皆能夠管理與設定記憶體儲存裝置。
為讓本發明之上述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圖1A是根據本發明範例實施例繪示使用儲存裝置的主機系統。
請參照圖1A,主機系統1000一般包括電腦1100與輸入/輸出(input/output,I/O)裝置1106。電腦1100包括微處理器1102、隨機存取記憶體(random access memory,RAM)1104、系統匯流排1108、資料傳輸介面1110與內建式儲存裝置1112。輸入/輸出裝置1106包括如圖1B的滑鼠1202、鍵盤1204、顯示器1206與印表機1208。必須瞭解的是,圖1B所示的裝置非限制輸入/輸出裝置1106,輸入/輸出裝置1106可更包括其他裝置。
在本發明實施例中,記憶體儲存裝置100是透過資料傳輸介面1110與主機系統1000的其他元件耦接。藉由微處理器1102、隨機存取記憶體1104、輸入/輸出裝置1106與安裝於內建式儲存裝置1112中之作業系統1112a的運作可將資料寫入至記憶體儲存裝置100或從記憶體儲存裝置100中讀取資料。
圖2是繪示圖1A所示的記憶體儲存裝置的概要方塊圖。
請參照圖2,在本範例實施例中,記憶體儲存裝置100為外接式記憶體儲存裝置並且以可移除的方式耦接至主機系統1000。例如,記憶體儲存裝置100為如圖1B所示的隨身碟1212或固態硬碟(Solid State Drive,SSD)1216。記憶體儲存裝置100包括連接器102、記憶體控制器104與可複寫式非揮發性記憶體模組106。
在本範例實施例中,連接器102為通用序列匯流排(Universal Serial Bus,USB)連接器。然而,必須瞭解的是,本發明不限於此,連接器102亦可以是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ngineers,IEEE) 1394連接器、高速周邊零件連接介面(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 Express,PCI Express)連接器、序列先進附件(Serial Advanced Technology Attachment,SATA)連接器、安全數位(secure digital,SD)介面連接器、記憶棒(Memory Stick,MS)介面連接器、多媒體儲存卡(Multi Media Card,MMC)介面連接器、小型快閃(Compact Flash,CF)介面連接器、整合式驅動電子介面(Integrated Device Electronics,IDE)連接器或其他適合的連接器。
記憶體控制器104用以執行以硬體型式或韌體型式實作的多個邏輯閘或控制指令,並且根據主機系統1000的指令在可複寫式非揮發性記憶體模組106中進行資料的寫入、讀取與抹除等運作。特別是,記憶體控制器104會根據主機系統1000之作業系統1112a的類型來配置可複寫式非揮發性記憶體模組106與宣告記憶體儲存裝置100的類別。配置可複寫式非揮發性記憶體模組106與宣告記憶體儲存裝置100之類別的方法將於以下作詳細的說明。
可複寫式非揮發性記憶體模組106是耦接至記憶體控制器104,並且用以儲存主機系統1000所寫入之資料。在本範例實施例中,可複寫式非揮發性記憶體模組106為多階記憶胞(Multi Level Cell,MLC)NAND快閃記憶體模組。然而,本發明不限於此,可複寫式非揮發性記憶體模組106亦可是單階記憶胞(Single Level Cell,SLC)NAND快閃記憶體模組、其他快閃記憶體模組或其他具有相同特性的記憶體模組。
圖3是根據本發明範例實施例所繪示的記憶體控制器的概要方塊圖。
請參照圖3,記憶體控制器104包括記憶體管理電路202、主機介面204與記憶體介面206。
記憶體管理電路202用以控制記憶體控制器104的整體運作。具體來說,記憶體管理電路202具有多個控制指令,並且在記憶體儲存裝置100運作時,此些控制指令會被執行以在可複寫式非揮發性記憶體模組106中進行資料的寫入、讀取與抹除等運作。
在本範例實施例中,記憶體管理電路202的控制指令是以韌體型式來實作。例如,記憶體管理電路202具有微處理器單元(未繪示)與唯讀記憶體(未繪示),並且此些控制指令是被燒錄至此唯讀記憶體中。當記憶體儲存裝置100運作時,此些控制指令會由微處理器單元來執行。
在本發明另一範例實施例中,記憶體管理電路202的控制指令亦可以程式碼型式儲存於可複寫式非揮發性記憶體模組106的特定位址中。此外,記憶體管理電路202具有微處理器單元(未繪示)、唯讀記憶體(未繪示)及隨機存取記憶體(未繪示)。特別是,此唯讀記憶體具有驅動碼段,並且當記憶體控制器104被致能時,微處理器單元會先執行此驅動碼段來將儲存於可複寫式非揮發性記憶體模組106中之控制指令載入至記憶體管理電路202的隨機存取記憶體中。之後,微處理器單元會運轉此些控制指令以進行資料的寫入、讀取與抹除等運作。此外,在本發明另一範例實施例中,記憶體管理電路202的控制指令亦可以一硬體型式來實作。
主機介面204是耦接至記憶體管理電路202並且用以接收與識別主機系統1000所傳送的指令與資料。也就是說,主機系統1000所傳送的指令與資料會透過主機介面204來傳送至記憶體管理電路202。在本範例實施例中,主機介面204是對應連接器102為USB介面。然而,必須瞭解的是本發明不限於此,主機介面204亦可以是PATA介面、SATA介面、IEEE 1394介面、PCI Express介面、SD介面、MS介面、MMC介面、CF介面、IDE介面或其他適合的資料傳輸介面。
記憶體介面206是耦接至記憶體管理電路202並且用以存取可複寫式非揮發性記憶體模組106。也就是說,欲寫入至可複寫式非揮發性記憶體模組106的資料會經由記憶體介面206轉換為可複寫式非揮發性記憶體模組106所能接受的格式。
在本發明一範例實施例中,記憶體控制器104還包括緩衝記憶體252。緩衝記憶體252是耦接至記憶體管理電路202並且用以暫存來自於主機系統1000的資料與指令或來自於可複寫式非揮發性記憶體模組106的資料。
在本發明一範例實施例中,記憶體控制器104還包括電源管理電路254。電源管理電路254是耦接至記憶體管理電路202並且用以控制記憶體儲存裝置100的電源。
在本發明一範例實施例中,記憶體控制器104還包括錯誤檢查與校正電路256。錯誤檢查與校正電路256是耦接至記憶體管理電路202並且用以執行一錯誤檢查與校正程序以確保資料的正確性。具體來說,當記憶體管理電路202從主機系統1000中接收到寫入指令時,錯誤檢查與校正電路256會為對應此寫入指令的資料產生對應的錯誤檢查與校正碼(Error Checking and Correcting Code,ECC Code),並且記憶體管理電路202會將對應此寫入指令的資料與對應的錯誤檢查與校正碼寫入至可複寫式非揮發性記憶體模組106中。之後,當記憶體管理電路202從可複寫式非揮發性記憶體模組106中讀取資料時會同時讀取此資料對應的錯誤檢查與校正碼,並且錯誤檢查與校正電路256會依據此錯誤檢查與校正碼對所讀取的資料執行錯誤檢查與校正程序。
圖4根據本發明範例實施例所繪示的可複寫式非揮發性記憶體模組的概要方塊圖。
請參照圖4,可複寫式非揮發性記憶體模組106包括實體區塊304(0)~304(R)。各實體區塊分別具有複數個頁面,其中屬於於同一個實體區塊之實體頁面可被獨立地寫入且被同時地抹除。更詳細來說,實體區塊為抹除之最小單位。亦即,每一實體區塊含有最小數目之一併被抹除之記憶胞。實體頁面為程式化的最小單元。即,實體頁面為寫入資料的最小單元。
在本範例實施例中,記憶體管理電路202會將可複寫式非揮發性記憶體模組106的實體區塊304(0)~304(R)邏輯地分組為資料區402、閒置區404、系統區406與取代區408。
資料區402與閒置區404的實體區塊是用以儲存來自於主機系統1000的資料。具體來說,資料區402的實體區塊是已儲存資料的實體區塊,而閒置區404的實體區塊是用以替換資料區402來寫入資料的實體區塊。因此,閒置區404的實體區塊為空或可使用的實體區塊,即無記錄資料或標記為已沒用的無效資料。也就是說,在閒置區404中的實體區塊已被執行抹除運作,或者當閒置區404中的實體區塊被提取用於儲存資料之前所提取之實體區塊會被執行抹除運作。因此,閒置區404的實體區塊為可被使用的實體區塊。
邏輯上屬於系統區406的實體區塊是用以記錄系統資料,其中此系統資料包括關於記憶體儲存裝置的製造商與型號、可複寫式非揮發性記憶體模組的實體區塊數、每一實體區塊的實體頁面數等。
邏輯上屬於取代區408中的實體區塊是取代實體區塊。例如,可複寫式非揮發性記憶體模組106於出廠時會預留部分的實體區塊作為更換使用。也就是說,當資料區402、閒置區404與系統區406中的實體區塊損毀時,預留於取代區408中的實體區塊是用以取代損壞的實體區塊(即,壞實體區塊(bad block))。因此,倘若取代區408中仍存有正常之實體區塊且發生實體區塊損毀時,記憶體管理電路202會從取代區408中提取正常的實體區塊來更換損毀的實體區塊。倘若取代區408中無正常之實體區塊且發生實體區塊損毀時,則記憶體管理電路202會將記憶體儲存裝置100宣告為寫入保護(write protect)狀態,而無法再寫入資料。
必須瞭解的是,在記憶體儲存裝置100的運作中,實體區塊關聯至資料區402、閒置區404、系統區406與取代區408的分組關係會動態地變動。例如,當閒置區404中的實體區塊損壞而被取代區408的實體區塊取代時,則原本取代區408的實體區塊會被關聯至閒置區404。
記憶體管理電路202會配置邏輯區塊510(0)~510(H)以映射資料區402的實體區塊,其中每一邏輯區塊具有多個邏輯頁面並且此些邏輯頁面是依序地映射對應之資料實體區塊的實體頁面。例如,在記憶體儲存裝置100被格式化時,邏輯區塊510(0)~510(H)會初始地映射資料區402的實體區塊304(0)~304(D)。
例如,記憶體管理電路202會維護邏輯區塊-實體區塊映射表(logical block-physical block mapping table)以記錄邏輯區塊510(0)~510(H)與資料區502的實體區塊之間的映射關係。此外,由於主機系統1000是以邏輯存取位址(例如,扇區(Sector))為單位來存取資料,當主機系統1000存取資料時記憶體管理電路202會將對應記憶體儲存裝置100的邏輯存取位址轉換成對應的邏輯頁面。例如,當主機系統1000欲存取某一邏輯存取位址時,記憶體管理電路202會將主機系統1000所存取的邏輯存取位址轉換為以對應的邏輯區塊與邏輯頁面所構成的多維位址,並且透過邏輯區塊-實體區塊映射表於對應的實體頁面中存取資料。
在本範例實施例中,記憶體管理電路202會將邏輯區塊510(0)~510(H)的其中一部份(例如,邏輯區塊510(0)~510(D))劃分為第一分割區,以供使用者存取。
例如,第一分割區為一般儲存分割區並且在通過身份認證後使用者可使用第一分割區來儲存資料。具體來說,當記憶體儲存裝置100耦接至主機系統1000時,記憶體管理電路202會向主機系統1000宣告第一分割區550為大容量儲存裝置的分割區,並且將第一分割區550的儲存屬性設定為寫入保護模式(即,唯讀)。特別是,當使用者執行對應記憶體儲存裝置100的工具應用程式(未繪示)並通過身份認證時,記憶體管理電路202會將第一分割區的儲存屬性設定為可寫入模式,以允許主機系統1000寫入資料。
在本範例實施例中,當記憶體儲存裝置100初始地被耦接至主機系統1000時,記憶體管理電路202會識別作業系統1112a的類型。
具體來說,當記憶體儲存裝置100初始地被耦接至主機系統1000時,主機系統1000與記憶體儲存裝置100之間會進行交握(handshaking)程序,以使作業系統1112a能夠識別(recognize)記憶體儲存裝置100。例如,作業系統1112a會下達多個交握詢問指令,以獲取記憶體儲存裝置100的相關資訊,由此,識別(recognize)與掛載記憶體儲存裝置100。在本範例實施例中,記憶體管理電路202會根據作業系統1112a所下達之交握詢問指令的態樣來識別作業系統1112a的類型。
例如,在交握程序中,需透過5個交握詢問指令(即,交握詢問指令HQC1~HQC5)來識別記憶體儲存裝置100。特別是,不同作業系統平台會以不同的順序來下達此5個交握詢問指令。例如,第一作業系統平台(例如,MAC作業系統)會依序地下達交握詢問指令HQC2、交握詢問指令HQC3、交握詢問指令HQC1、交握詢問指令HQC4與交握詢問指令HQC5給記憶體儲存裝置100,以識別記憶體儲存裝置100;第二作業系統平台(例如,Linux作業系統)會依序地下達交握詢問指令HQC2、交握詢問指令HQC3、交握詢問指令HQC4、交握詢問指令HQC1與交握詢問指令HQC5給記憶體儲存裝置100,以識別記憶體儲存裝置100;並且第三作業系統平台(例如,視窗作業系統)會依序地下達交握詢問指令HQC1、交握詢問指令HQC3、交握詢問指令HQC5、交握詢問指令HQC2與交握詢問指令HQC4給記憶體儲存裝置100,以識別記憶體儲存裝置100。
例如,在本範例實施例中,對應各種作業系統平台之下達交握詢問指令的態樣(即,傳送順序)會被記錄在初始通話表(initial session table)中並且此初始通話表會預先的儲存於記憶體儲存裝置100中。例如,初始通話表會被儲存在系統區406的實體區塊中。基此,當記憶體儲存裝置100初始地被耦接至主機系統1000時,記憶體管理電路202會根據主機系統1000下達交握詢問指令的態樣和儲存於初始通話表中的態樣資訊來識別作業系統1112a的類型。
值得一提的是,儘管在本範例實施例中是以交握詢問指令的傳送順序來識別作業系統的類型。然而,本發明不限於此,其他交握詢問指令的態樣亦可用來識別作業系統的類型。
特別是,在本範例實施例中,記憶體管理電路202會根據作業系統1112a的類型來配置可複寫式非揮發性記憶體模組106並且向主機系統1000宣告對應記憶體儲存裝置100的配置。以下將以多個範例來說明對應不同之作業系統的配置與宣告方式。
圖5是根據本發明範例實施例中所繪示之對應第一作業系統平台的配置與宣告示意圖
請參照圖5,當識別出作業系統1112a為第一作業系統(例如,MAC)平台時,記憶體管理電路202會將另一部份邏輯區塊(例如,邏輯區塊510(D+1)~邏輯區塊510(E))劃分為第二分割區560,將第二分割區560模擬為可覆寫式光碟分割區,並且向主機系統1000宣告記憶體儲存裝置為包括大容量儲存裝置(Mass Storage device)與可覆寫式光碟機的裝置。具體來說,當記憶體儲存裝置100耦接至主機系統1000時,作業系統1112a會向記憶體儲存裝置100詢問裝置特徵,依據記憶體管理電路202的回應配置所需之安裝點1112b並且將屬於大容量儲存裝置的第一分割區550與屬於可覆寫式光碟機的第二分割區560分別地掛載(mount)到對應的安裝點D與安裝點E。
值得一提的是,儘管在本範例中,第二分割區560模擬為可覆寫式光碟分割區,但本發明不限於此,第二分割區560亦可會被模擬為可覆寫式數位視訊光碟(Digital Video Disc,DVD)或可覆寫式藍光光碟機(Blue-Ray Disc drive)的分割區。
在此範例中,安裝於作業系統1112a中用於記憶體儲存裝置100的工具應用程式可透過對應可覆寫式光碟機的安裝點"D"傳送大容量儲存裝置介面命令,如SCSI或IDE/ATA命令,給記憶體儲存裝置100,以根據使用者的需求來設定記憶體儲存裝置100。
例如,在無需安裝特定驅動程式下,當使用者欲將第一分割區550的儲存屬性變更為可寫入模式時,在使用者通過身份認證後,工具應用程式可將對應的大容量儲存裝置介面命令透過對應可覆寫式光碟機的安裝點"E"順利地傳送至記憶體儲存裝置100並且記憶體管理電路202會根據此指令將第一分割區550的儲存屬性設定為可寫入模式。具體來說,由於MAC作業系統不會阻止非作業系統內建之應用程式直接透過安裝點來傳送大容量儲存裝置介面命令給可覆寫式光碟機,因此,工具應用程式可順利地傳送大容量儲存裝置介面命令。之後,在第一分割區550的儲存屬性已設定為可寫入模式的情況下,資料可藉由使用作業系統1112a的內建指令(例如,複製(Copy)指令、貼上(Paste)指令)來儲存至第一分割區550中或者儲存於第一分割區550中的資料可藉由作業系統1112a的內建指令來更新。具體來說,當新資料藉由作業系統1112a的內建指令被儲存至第一分割區550時,主機系統1000會傳送符合大容量儲存裝置介面協定的指令給記憶體儲存裝置100,並且記憶體管理電路202依據此指令將新資料寫入至第一分割區550所映射的實體區塊中。
必須瞭解的是,儘管在圖5所示的範例中,記憶體管理電路202是劃分部分的邏輯區塊作為為第二分割區560,然而本發明不限於此。例如,記憶體管理電路202可使用虛擬分割區來配置第二分割區560。具體來說,當使用虛擬分割區來配置第二分割區560時,第二分割區560將不對應任何邏輯區塊與實體區塊。也就是說,第二分割區560不佔用任何記憶體空間,由此無法實際地被用於儲存資料。
圖6是根據本發明範例實施例中所繪示之對應第二作業系統平台的配置與宣告示意圖請參照圖6,當識別出作業系統1112a為第二作業系統(例如,Linux)平台時,記憶體管理電路202會將另一部份邏輯區塊(例如,邏輯區塊510(D+1)~邏輯區塊510(E))劃分為第二分割區560,將第二分割區560模擬為光碟分割區,並且向主機系統1000宣告記憶體儲存裝置為包括大容量儲存裝置與光碟機的裝置。具體來說,當記憶體儲存裝置100耦接至主機系統1000時,作業系統1112a會向記憶體儲存裝置100詢問裝置特徵,依據記憶體管理電路202的回應配置所需之安裝點1112b並且將屬於大容量儲存裝置的第一分割區550與屬於光碟機的第二分割區560分別地掛載到對應的安裝點D與安裝點E。
值得一提的是,儘管在本範例中,第二分割區560模擬為光碟分割區,但本發明不限於此,第二分割區560亦可會被模擬為數位視訊光碟(Digital Video Disc,DVD)或藍光光碟機(Blue-Ray Disc drive)的分割區。
在此範例中,安裝於作業系統1112a中用於記憶體儲存裝置100的工具應用程式可透過對應光碟機的安裝點"E"傳送大容量儲存裝置介面命令,如SCSI或IDE/ATA命令,給記憶體儲存裝置100,以根據使用者的需求來設定記憶體儲存裝置100。
例如,在無需安裝特定驅動程式下,當使用者欲將第一分割區550的儲存屬性變更為可寫入模式時,在使用者通過身份認證後,工具應用程式可將對應的大容量儲存裝置介面命令透過對應光碟機的安裝點"D"順利地傳送至記憶體儲存裝置100並且記憶體管理電路202會根據此指令將第一分割區550的儲存屬性設定為可寫入模式。具體來說,由於Linux作業系統不會阻止非作業系統內建之應用程式直接透過安裝點來傳送大容量儲存裝置介面命令給光碟機,因此,工具應用程式可順利地傳送大容量儲存裝置介面命令。類似地,在第一分割區550的儲存屬性已設定為可寫入模式的情況之後,資料可藉由使用作業系統1112a的內建指令(例如,複製指令、貼上指令)來儲存至第一分割區550中或者儲存於第一分割區550中的資料可藉由作業系統1112a的內建指令來更新。
圖7是根據本發明範例實施例中所繪示之對應第三作業系統平台的配置與宣告示意圖請參照圖7,當識別出作業系統1112a為第三作業系統(例如,視窗作業系統)平台時,記憶體管理電路202會向主機系統1000宣告記憶體儲存裝置100為包含人機介面(Human Interface)與大容量儲存裝置的裝置。在此,上述包含人機介面與大容量儲存裝置的裝置亦稱為複合式裝置(composite device)。具體來說,當記憶體儲存裝置100耦接至主機系統1000時,作業系統1112a會向記憶體儲存裝置100詢問裝置特徵,依據記憶體管理電路202的回應配置HID路徑及所需之安裝點1112b並且將屬於大容量儲存裝置的第一分割區550掛載到對應的安裝點。在此,此大容量儲存裝置的介面可為SCSI、PATA、SATA、USB等介面。
在此範例中,安裝於作業系統1112a中用於記憶體儲存裝置100的工具應用程式可使用人機介面設備(Human Interface Device,HID)通道透過對應第一分割區550的安裝點"D"傳送符合人機介面協定的指令給記憶體儲存裝置100,以根據使用者的需求來設定記憶體儲存裝置100。
例如,當以有限權限登入作業系統的使用者欲將第一分割區550的儲存屬性變更為可寫入模式時,在使用者通過身份認證後,工具應用程式可藉由使用人機介面設備通道將對應的指示順利地傳送至記憶體儲存裝置100並且記憶體管理電路202會根據此指令將第一分割區550的儲存屬性設定為可寫入模式。在本範例實施例中,人機介面設備通道是主機系統對人機介面設備邏輯上定位之方式,用以正確地傳送指令或資料至指定的人機介面設備。具體來說,當使用者以有限使用者權限模式(例如,視窗作業系統的賓客(Guest)模式)登入作業系統1112a來使用主機系統1000時,作業系統1112a會阻止非作業系統1112a內建之應用程式直接透過安裝點來傳送大容量儲存裝置介面命令,如SCSI或IDE/ATA命令,給記憶體儲存裝置100。由於HID通道一般是用於鍵盤、滑鼠等I/O裝置的資料傳輸,因此在有限使用者權限模式下作業系統1112a不會阻止經由HID通道傳送的資料。類似地,在第一分割區550的儲存屬性已設定為可寫入模式的情況之後,資料可藉由使用作業系統1112a的內建指令來儲存至第一分割區550中或者儲存於第一分割區550中的資料可藉由作業系統1112a的內建指令來更新。
值得一提的是,在圖5、6與7所示的範例中,用於記憶體儲存裝置100的工具應用程式是透過網路下載或光碟安裝至作業系統1112a。然而,本發明不限於此,在本發明另一範例實施例中,記憶體管理電路202更可將另一部份邏輯區塊(例如,邏輯區塊510(E+1)~邏輯區塊510(F))劃分為第三分割區,並且將工具應用程式儲存於第三分割區所映射之實體區塊中。特別是,類似上述,記憶體管理電路202可初始地將第三分割區的儲存屬性設定為寫入保護模式,以避免工具應用程式被誤刪。基此,使用者可於主機系統1000的作業系統1112a上執行儲存於第三分割區中的工具應用程式來管理與設定記憶體儲存裝置100。
圖8是根據本發明範例實施例所繪示之記憶體組態方法的流程圖。
請參照圖8,當記憶體儲存裝置100被耦接至主機系統1000時,在步驟S801中,記憶體管理電路202會從主機系統1000中接收多筆交握詢問指令。如上所述,主機系統1000會發送交握詢問指令給記憶體儲存裝置100,以進行交握程序。
在步驟S803中,記憶體管理電路202會識別交握詢問指令的態樣。並且,在步驟S805中記憶體管理電路202會根據交握詢問指令的態樣與記錄在初始通話表中各種作業系統平台的態樣資訊來判斷主機系統1000的作業系統1112a的類型。例如,記憶體管理電路202會識別作業系統1112a傳送此些交握詢問指令的傳送順序並且根據所儲存之初始通話表識別對應此傳送順序之作業系統平台,由此識別出作業系統1112a的類型。
倘若主機系統1000的作業系統1112a為第一作業系統平台(例如,MAC作業系統)時,在步驟S807中,記憶體管理電路202會配置第一分割區550與第二分割區560,將第二分割區560模擬為可覆寫式光碟分割區,並且向主機系統1000宣告記憶體儲存裝置100為包括對應第一分割區550的大容量儲存裝置與對應第二分割區560的可覆寫式光碟機的裝置。
倘若主機系統1000的作業系統1112a為第二作業系統平台(例如,Linux作業系統)時,在步驟S809中,記憶體管理電路202會配置第一分割區550與第二分割區560,將第二分割區560模擬為光碟分割區,並且向主機系統1000宣告記憶體儲存裝置100為包括對應第一分割區550的大容量儲存裝置與對應第二分割區560的光碟機的複合裝置。
倘若主機系統1000的作業系統1112a為第三作業系統平台(例如,視窗作業系統)時,在步驟S811中,記憶體管理電路202會配置第一分割區550並且向主機系統1000宣告記憶體儲存裝置100為包括人機介面與對應第一分割區550的大容量儲存裝置的裝置。
之後,對應記憶體儲存裝置100的工具應用程式可根據可複寫式非揮發性記憶體模組106的配置使用對應的方式傳送大容量儲存裝置介面命令或HID指令來設定記憶體儲存裝置100(例如,更改第一分割區的儲存屬性)。
綜上所述,本發明範例實施例的記憶體配置方法及使用此方法的記憶體控制器與記憶體儲存裝置能夠識別主機系統之作業系統的類型並且對應地配置可複寫式非揮發性記憶體模組106,由此使得在各種作業系統下使用者皆可透過非作業系統內建之應用程式來設定記憶體儲存裝置。
雖然本發明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之更動與潤飾,故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00...主機系統
1100...電腦
1102...微處理器
1104...隨機存取記憶體
1106...輸入/輸出裝置
1108...系統匯流排
1110...資料傳輸介面
1112...內建式儲存裝置
1112a...作業系統
1202...滑鼠
1204...鍵盤
1206...顯示器
1208...印表機
1212...隨身碟
1216...固態硬碟
100...記憶體儲存裝置
102...連接器
104...記憶體控制器
106...可複寫式非揮發性記憶體模組
202...記憶體管理電路
204...主機介面
206...記憶體介面
252...緩衝記憶體
254...電源管理電路
256...錯誤檢查與校正電路
402...資料區
404...閒置區
406...系統區
408...取代區
304(0)~304(R)...實體區塊
510(0)~510(H)...邏輯區塊
1112b...安裝點
550...第一分割區
560...第二分割區
S801、S803、S805、S807、S809、S811...記憶體配置方法的步驟
圖1A是根據本發明範例實施例繪示記憶體儲存裝置與主機系統。
圖1B是根據本發明範例實施例所繪示的電腦、輸入/輸出裝置與記憶體儲存裝置的示意圖。
圖2是繪示圖1A所示的記憶體儲存裝置的概要方塊圖。
圖3是根據本發明範例實施例所繪示的記憶體控制器的概要方塊圖。
圖4根據本發明範例實施例所繪示管理可複寫式非揮發性記憶體模組的示意圖。
圖5是根據本發明範例實施例中所繪示之對應第一作業系統平台的配置與宣告示意圖。
圖6是根據本發明範例實施例中所繪示之對應第二作業系統平台的配置與宣告示意圖。
圖7是根據本發明範例實施例中所繪示之對應第三作業系統平台的配置與宣告示意圖。
圖8是根據本發明範例實施例所繪示之記憶體組態方法的流程圖。
S801、S803、S805、S807、S809、S811...記憶體配置方法的步驟
Claims (25)
- 一種記憶體組態方法,用於一記憶體儲存裝置,其中該記憶體儲存裝置具有一可複寫式非揮發性記憶體模組,該可複寫式非揮發性記憶體模組具有多個實體區塊,該些實體區塊映射多個邏輯區塊,該記憶體組態方法包括:在一初始通話表中記錄對應多種作業系統平台的多個態樣資訊;從一主機系統中接收多筆交握(handshaking)詢問指令;識別該些交握詢問指令的一態樣;根據該些交握詢問指令的該態樣與記錄在該初始通話表中該些作業系統平台的該些態樣資訊來識別該主機系統的一作業系統的一類型;以及根據該作業系統的類型配置該可複寫式非揮發性記憶體模組並且向該主機系統宣告對應該記憶體儲存裝置的一配置。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記憶體組態方法,其中識別該些交握詢問指令的該態樣的步驟包括:識別該些交握詢問指令的一傳送順序。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記憶體組態方法,更包括:在該記憶體儲存裝置配置一第一分割區與一第二分割區,其中根據該作業系統的該類型配置該可複寫式非揮發性記憶體模組並且向該主機系統宣告對應該記憶體儲存裝置的該配置的步驟包括:當該主機系統的該作業系統為一第一作業系統平台時,將該第二分割區模擬為一可覆寫式光碟分割區,並且向該主機系統宣告該記憶體儲存裝置為包括一大容量儲存裝置與一可覆寫式光碟機的一裝置,其中該大容量儲存裝置對應該第一分割區並且該可覆寫式光碟機對應該第二分割區。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記憶體組態方法,其中該第二分割區為一虛擬分割區並且不佔記憶體空間。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記憶體組態方法,更包括:從一安裝點接收一大容量儲存裝置介面命令並且根據該大容量儲存裝置介面命令將該第一分割區的該儲存屬性設定為一可寫入模式,其中該主機系統將該可覆寫式光碟機掛載至該安裝點。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記憶體組態方法,更包括:在該記憶體儲存裝置配置一第一分割區與一第二分割區,其中根據該作業系統的該類型配置該可複寫式非揮發性記憶體模組並且向該主機系統宣告對應該記憶體儲存裝置的該配置的步驟包括:當該主機系統的該作業系統為一第二作業系統平台時,將該第二分割區模擬為一光碟分割區,並且向該主機系統宣告該記憶體儲存裝置為包括一大容量儲存裝置與一光碟機的一裝置,其中該大容量儲存裝置對應該第一分割區並且該光碟機對應該第二分割區。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記憶體組態方法,更包括:從一安裝點接收一大容量儲存裝置介面命令並且根據該大容量儲存裝置介面命令將該第一分割區的該儲存屬性設定為一可寫入模式,其中該主機系統將該光碟機掛載至該安裝點。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記憶體組態方法,更包括:在該記憶體儲存裝置配置一第一分割區與一第二分割區,其中根據該作業系統的該類型配置該可複寫式非揮發性記憶體模組並且向該主機系統宣告對應該記憶體儲存裝置的該配置的步驟包括:當該主機系統的該作業系統為一第三作業系統平台時,向該主機系統宣告該記憶體儲存裝置為包括一人機介面(Human Interface)與一大容量儲存裝置的一裝置,其中該大容量儲存裝置對應該第一分割區。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記憶體組態方法,更包括:經由該主機系統的一人機介面設備通道(Human Interface Device Path)接收符合一人機介面協定的一指令並且根據該指令將該第一分割區的該儲存屬性設定為一可寫入模式。
- 一種記憶體控制器,用於控制一記憶體儲存裝置的一可複寫式非揮發性記憶體模組,其中該可複寫式非揮發性記憶體模組具有多個實體區塊,該記憶體控制器包括:一主機介面,用以耦接至一主機系統;一記憶體介面,用以耦接至該可複寫式非揮發性記憶體模組;以及一記憶體管理電路,耦接至該主機介面與該記憶體介面,其中該記憶體管理電路在一初始通話表中記錄對應多種作業系統平台的多個態樣資訊,其中該記憶體管理電路從該主機系統中接收多筆交握詢問指令,識別該些交握詢問指令的一態樣並且根據該些交握詢問指令的該態樣與記錄在該初始通話表中該些作業系統平台的該些態樣資訊來識別該主機系統的一作業系統的一類型,其中該記憶體管理電路根據該作業系統的該類型配置該可複寫式非揮發性記憶體模組並且向該主機系統宣告對應該記憶體儲存裝置的一配置。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記憶體控制器,其中該記憶體管理電路識別該些交握詢問指令的一傳送順序並且根據該傳送順序識別該主機系統的該作業系統的該類型。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記憶體控制器,其中該記憶體管理電路配置一第一分割區與一第二分割區,其中當該主機系統的該作業系統為一第一作業系統平台時,該記憶體管理電路將該第二分割區模擬為一可覆寫式光碟分割區,並且向該主機系統宣告該記憶體儲存裝置為包括一大容量儲存裝置與一可覆寫式光碟機的一裝置,其中該大容量儲存裝置對應該第一分割區並且該可覆寫式光碟機對應該第二分割區。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記憶體控制器,其中該主機系統將該可覆寫式光碟機掛載至一安裝點,其中該記憶體管理電路從該安裝點接收一大容量儲存裝置介面命令並且根據該大容量儲存裝置介面命令將該第一分割區的該儲存屬性設定為一可寫入模式。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記憶體控制器,其中該記憶體管理電路配置一第一分割區與一第二分割區,其中當該主機系統的該作業系統為一第二作業系統平台時,該記憶體管理電路將該第二分割區模擬為一光碟分割區,並且向該主機系統宣告該記憶體儲存裝置為包括一大容量儲存裝置與一光碟機的一裝置,其中該大容量儲存裝置對應該第一分割區並且該光碟機對應該第二分割區。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記憶體控制器,其中該主機系統將該光碟機掛載至一安裝點,其中該記憶體管理電路從該安裝點接收一大容量儲存裝置介面命令並且根據該大容量儲存裝置介面命令將該第一分割區的該儲存屬性設定為一可寫入模式。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記憶體控制器,其中該記憶體管理電路配置一第一分割區與一第二分割區,其中當該主機系統的該作業系統為一第三作業系統平台時,該記憶體管理電路向該主機系統宣告該記憶體儲存裝置為包括一人機介面(Human Interface)與一大容量儲存裝置的一裝置,其中該大容量儲存裝置對應該第一分割區。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之記憶體控制器,其中該記憶體管理電路經由該主機系統的一人機介面設備通道(Human Interface Device Path)接收符合一人機介面協定的一指令並且根據該指令將該第一分割區的該儲存屬性設定為一可寫入模式。
- 一種記憶體儲存裝置,該記憶體儲存裝置包括:一連接器,用以耦接至一主機系統;一可複寫式非揮發性記憶體模組,具有多個實體區塊;以及一記憶體控制器,耦接至該連接器與該可複寫式非揮發性記憶體模組,其中該記憶體控制器在一初始通話表中記錄對應多種作業系統平台的多個態樣資訊,其中該記憶體控制器從該主機系統中接收多筆交握詢問指令,識別該些交握詢問指令的一態樣並且根據該些交握詢問指令的該態樣與記錄在該初始通話表中該些作業系統平台的該些態樣資訊來識別該主機系統的一作業系統的一類型,其中該記憶體控制器根據該作業系統的該類型配置該可複寫式非揮發性記憶體模組並且向該主機系統宣告對應該記憶體儲存裝置的一配置。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所述之記憶體儲存裝置,其中該記憶體控制器識別該些交握詢問指令的一傳送順序與根據該傳送順序識別該主機系統的該作業系統的該類型。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所述之記憶體儲存裝置,其中該記憶體控制器配置一第一分割區與一第二分割區,其中當該主機系統的該作業系統為一第一作業系統平台時,該記憶體控制器將該第二分割區模擬為一可覆寫式光碟分割區,並且向該主機系統宣告該記憶體儲存裝置為包括一大容量儲存裝置與一可覆寫式光碟機的一裝置,其中該大容量儲存裝置對應該第一分割區並且該可覆寫式光碟機對應該第二分割區。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0項所述之記憶體儲存裝置,其中該主機系統將該可覆寫式光碟機掛載至一安裝點,其中該記憶體控制器從該安裝點接收一大容量儲存裝置介面命令並且根據該大容量儲存裝置介面命令將該第一分割區的該儲存屬性設定為一可寫入模式。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所述之記憶體儲存裝置,其中該記憶體控制器配置一第一分割區與一第二分割區,其中當該主機系統的該作業系統為一第二作業系統平台時,該記憶體控制器將該第二分割區模擬為一光碟分割區,並且向該主機系統宣告該記憶體儲存裝置為包括一大容量儲存裝置與一光碟機的一裝置,其中該大容量儲存裝置對應該第一分割區並且該光碟機對應該第二分割區。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2項所述之記憶體儲存裝置,其中該主機系統將該光碟機掛載至一安裝點,其中該記憶體控制器從該安裝點接收一大容量儲存裝置介面命令並且根據該大容量儲存裝置介面命令將該第一分割區的該儲存屬性設定為一可寫入模式。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所述之記憶體儲存裝置,其中該記憶體控制器配置一第一分割區與一第二分割區,其中當該主機系統的該作業系統為一第三作業系統平台時,該記憶體控制器向該主機系統宣告該記憶體儲存裝置為包括一人機介面(Human Interface)與一大容量儲存裝置的一裝置,其中該大容量儲存裝置對應該第一分割區。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4項所述之記憶體儲存裝置,其中該記憶體控制器經由該主機系統的一人機介面設備通道(Human Interface Device Path)接收符合一人機介面協定的一指令並且根據該指令將該第一分割區的該儲存屬性設定為一可寫入模式。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0110581A TWI454908B (zh) | 2011-03-28 | 2011-03-28 | 記憶體組態方法、記憶體控制器與記憶體儲存裝置 |
US13/114,023 US8595418B2 (en) | 2011-03-28 | 2011-05-23 | Memory configuring method, memory controller and memory storage apparatus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0110581A TWI454908B (zh) | 2011-03-28 | 2011-03-28 | 記憶體組態方法、記憶體控制器與記憶體儲存裝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239620A TW201239620A (en) | 2012-10-01 |
TWI454908B true TWI454908B (zh) | 2014-10-01 |
Family
ID=469288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0110581A TWI454908B (zh) | 2011-03-28 | 2011-03-28 | 記憶體組態方法、記憶體控制器與記憶體儲存裝置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8595418B2 (zh) |
TW (1) | TWI454908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20130081459A (ko) * | 2012-01-09 | 2013-07-17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휴대단말기의 pre―load 어플리케이션 탑재를 위한 메모리 영역구분 장치 |
EP2624177B1 (de) * | 2012-02-01 | 2014-04-02 |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 USB-Stick |
US10257192B2 (en) | 2014-05-29 | 2019-04-09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Storage system and method for performing secure write protect thereof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7421574B2 (en) * | 2004-07-30 | 2008-09-02 | Netac Technology Co., Ltd. | Method for auto-executing and booting-host computer through semiconductor storage device |
TW200951722A (en) * | 2008-04-25 | 2009-12-16 | Sandisk Corp | Method and system for storage address re-mapping for a multi-bank memory device |
US20110066761A1 (en) * | 2009-09-11 | 2011-03-17 |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 Portable electronic apparatus, ic card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portable electronic apparatus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215733B2 (ja) * | 2008-05-28 | 2013-06-19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表示制御装置およびオーバードライブ駆動用パラメータの決定方法 |
FR2966946B1 (fr) * | 2010-10-27 | 2012-11-30 | Oberthur Technologies | Procede de configuration d'une entite electronique |
-
2011
- 2011-03-28 TW TW100110581A patent/TWI454908B/zh active
- 2011-05-23 US US13/114,023 patent/US8595418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7421574B2 (en) * | 2004-07-30 | 2008-09-02 | Netac Technology Co., Ltd. | Method for auto-executing and booting-host computer through semiconductor storage device |
TW200951722A (en) * | 2008-04-25 | 2009-12-16 | Sandisk Corp | Method and system for storage address re-mapping for a multi-bank memory device |
US20110066761A1 (en) * | 2009-09-11 | 2011-03-17 |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 Portable electronic apparatus, ic card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portable electronic apparatus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8595418B2 (en) | 2013-11-26 |
TW201239620A (en) | 2012-10-01 |
US20120254537A1 (en) | 2012-10-0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425355B (zh) | 資料存取方法、記憶體控制器與儲存系統 | |
TWI480733B (zh) | 資料寫入方法、記憶體控制器與記憶體儲存裝置 | |
US8255656B2 (en) | Storage device, memory controller, and data protection method | |
US8954705B2 (en) | Memory space management method and memory controller and memory storage device and memory storage using the same | |
TWI421686B (zh) | 資料存取方法與系統、儲存媒體控制器與儲存系統 | |
TWI450099B (zh) | 模擬可覆寫光碟裝置的儲存系統、控制器、電腦系統及方法 | |
TWI423026B (zh) | 資料寫入方法、記憶體控制器與記憶體儲存裝置 | |
US9032135B2 (en) | Data protecting method, memory controller and memory storage device using the same | |
TWI486766B (zh) | 資料處理方法、記憶體控制器與記憶體儲存裝置 | |
TWI498738B (zh) | 檔案保護方法與系統及其記憶體控制器與記憶體儲存裝置 | |
US20110231621A1 (en) | System recovery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controller and storage system using the same | |
CN102200946B (zh) | 资料存取方法、记忆体控制器与储存系统 | |
CN102736861B (zh) | 存储器配置方法、存储器控制器及存储器储存装置 | |
CN103578566B (zh) | 存储器存储装置及其修复方法 | |
US8074046B2 (en) | Semiconductor memory device and operation method thereof | |
TWI493341B (zh) | 記憶體儲存裝置及其修復方法 | |
TWI454908B (zh) | 記憶體組態方法、記憶體控制器與記憶體儲存裝置 | |
TWI451250B (zh) | 記憶體組態方法、記憶體控制器與記憶體儲存裝置 | |
CN102109965B (zh) | 闪存储存系统、闪存控制器、电脑系统及模拟方法 | |
CN102236608B (zh) | 数据存取方法与系统、存储介质控制器与存储系统 | |
CN102736982B (zh) | 内存组态方法、内存控制器与内存储存装置 | |
CN103377149B (zh) | 保护数据的方法、存储器控制器与存储器储存装置 | |
TW201337553A (zh) | 資料寫入方法、記憶體控制器與記憶體儲存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