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22344B - Pillow structure - Google Patents
Pillow structure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422344B TWI422344B TW100112432A TW100112432A TWI422344B TW I422344 B TWI422344 B TW I422344B TW 100112432 A TW100112432 A TW 100112432A TW 100112432 A TW100112432 A TW 100112432A TW I422344 B TWI422344 B TW I422344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cushion
- belt
- pillow structure
- structure according
- adjusting
- Prior art date
Links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3
- 239000011359 shock absorbing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8093 suppor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11358 absorbing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10000001217 buttock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35939 shock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36544 postur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06010048961 Localised oedema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2
- 206010052904 Musculoskeletal stiffnes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139 buffer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06010065369 Burnout syndrom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41001669679 Eleotri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079 Memory foam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00112 Myalgia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5830 Polyurethane Foam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96 convention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6260 foa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788 irregula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816 latex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126 latex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8210 memory foa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15001 muscle sorenes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296 polysiloxa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26843 stiff neck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2784 stomach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C—CHAIRS; SOFAS; BEDS
- A47C7/0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chairs or stools
- A47C7/36—Supports for the head or the back
- A47C7/38—Supports for the head or the back for the head, e.g. detachable
- A47C7/383—Detachable or loose head- or neck-supports, e.g. horse-shoe shaped
Landscapes
- Mattresses And Other Support Structures For Chairs And Beds (AREA)
Description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靠枕結構,特別是指一種可供人體各部位抵靠,並可依使用需求任意固定、調整抵靠位置之靠枕結構。
按,目前汽車、飛機、火車或高鐵等為目前十分普遍之交通工具,且駕駛人或乘坐者待在車上或飛機上之時間越來越長,尤以:駕駛司機、出國旅遊或出差者,其皆需長時間保持坐姿之姿態,為因應長時間乘坐之問題,因此衍生出各種乘坐時的舒適配件,透過各配件之各種功能使駕駛人或乘坐者可感到更佳舒適之目的,因為對於駕駛人或乘坐者而言,長途駕駛或長時間坐飛機所造成之問題,不僅造成精神之疲憊外,更因長期保持同一姿勢而導致肌肉僵硬、痠痛,甚至衍生駕駛注意力無法集中之現象,嚴重影響人體出現各種酸痛不適感。
而為解決上述問題,因而有腰靠枕、頭枕、頸枕或背枕等產品問市,但上述產品僅能針對單一部位進行支撐抵靠,以腰靠枕為例,其僅能做為人體腰部支撐及抵靠,無法做為頸枕或頭枕使用。因此,若能提供一種多用途之靠枕,方是當務之急之設計。
本發明之目的即在於提供一種靠枕結構,由於包含二個含以上的靠墊,使用者可視需求進行人體各個部位的支撐抵靠,並可選擇使用一個靠墊或二個含以上的靠墊進行人體部位之支撐抵靠。
本發明之次一目的即在於提供一種可同時做為腰靠墊、背靠墊、頸枕墊、頭墊或腳靠墊等多種用途使用,以達到使用便利之目的。
本發明之又一目的即在於提供一種靠枕結構,係可適用於長時間乘坐飛機、高鐵、火車或汽車等交通工具上,以解決長時間乘坐交通工具所帶來的疲勞感受,而達到舒壓及穩定支撐人體各部位之目的。
可達成上述發明目的之靠枕結構,包括有至少二個含以上的靠墊、連接帶、調整帶及固定部等所組成;其中,該二個含以上的靠墊內分別置入有一緩衝材,透過其內為緩衝材設置之方式,係可有效增加支撐抵靠上的舒適度,而二個含以上的靠墊二端處係分別連接有一連接帶,該連接帶之另一端再相互連接一調整帶,並於調整帶上設置有一調整裝置,透過調整裝置來調整該調整帶之長短,以符合使用者所需之長度,再於二條調整帶之端部分別設置有一固定部,透過二個固定部相互卡扣結盒置,使調整帶可形成一封閉之環圈。
請參閱圖一所示,為本發明靠枕結構之立體視圖,主要包含:至少包含第一靠墊1及第二靠墊2,該第一靠墊1及第二靠墊2係由一包覆體11、21包覆緩衝材12、22而成,並自第一靠墊1及第二靠墊2之兩端分別連接延伸一連接帶13、23;調整帶4,該調整帶4以兩條為較佳,並於調整帶4上設置有調整裝置3,透過調整裝置3調整調整帶的長短度;該調整帶4之其中一端部係與連接帶13、23相連接,而調整帶4之另一端部則連接有固定部5;該固定部5可相互結合固定,使調整帶4可形成一封閉的環圈,而將第一靠墊1及第二靠墊2定位於所需之位置上。
另外,該固定部5可為一公、母扣件,以可相對應卡扣固結成一體。
請參閱圖二A、B、C、D、E所示,為該靠枕結構之各實施例型態示意圖,係將各實施例型態列舉如下:
如圖二A所示,本實施例之結構係與圖一之結構大致相同,主要差異處在於該固定部5可分別為一魔鬼氈的毛面或鉤面,使固定部5可以氈合方式緊密結合,至於其他結構皆與圖一相同,於此不再贅述。
如圖二B所示,本實施例之結構係與圖一之結構大致相同,主要差異處在於將該調整帶4本身為一封閉之帶體,可透過調整裝置3進行調整帶4長短度之調整。另外,該連接帶13、23或調整帶3本身材質可為鬆緊帶,至於其他結構皆與圖一相同,於此不再贅述。
如圖二C所示,本實施例之結構係與圖一或圖二A、B之結構大致相同,主要差異在於將第一靠墊1及第二靠墊2之長度相同,但厚度不同,以達到不同支撐效果,至於其他結構皆與圖一或圖二A、B相同,於此不再贅述。
如圖二D所示,本實施例之結構係與圖一或圖二A、B之結構大致相同,主要差異在於將第一靠墊1及第二靠墊2之厚度相同,但長度不同,以達到不同支撐效果,至於其他結構皆與圖一或圖二A、B相同,於此不再贅述。
如圖二E所示,本實施例之結構係與圖一或圖二A、B之結構大致相同,主要差異在於將第一靠墊1及第二靠墊2之相對應之表面上設置有連續之波浪狀的抵靠表面15、25,以達到不同支撐效果,藉以能夠更佳符合人體各部位所需依靠形體之目的,亦可兼具有按摩人體穴道之功效,藉以達到多元化功能之目的;另外,該第一靠墊1及第二靠墊2之抵依靠表面15、25之型式除可製作成波浪狀之外,亦可製作成連續性之方體狀或三角狀或突粒狀或不規則狀等,至於其他結構皆與圖一或圖二A、B相同,於此不再贅述。
圖三A、B、C、D所示,為該靠枕結構之緩衝材與吸震散壓材混搭示意圖,圖中主要針對緩衝材與吸震散壓材表示,其他結構在此部分省略之,係將各混搭方式列舉如下:
如圖三A所示,其與圖一或圖二A、B、C、D、E之差異處在於,該第一靠墊1之包覆體11內僅包覆一緩衝材12,而於第二靠墊2之包覆體21內可同時包覆一上、下接合之緩衝材22與吸震散壓材24,藉以可產生不同依靠舒適感之目的,至於其他結構皆與圖一或圖二A、B、C、D、E相同,於此不再贅述。另外,亦可於第一靠墊1之包覆體11內可同時包覆一上、下接合之緩衝材22與吸震散壓材24,而第二靠墊2之包覆體21內僅包覆一緩衝材12,於此不加以局限。
如圖三B所示,其與圖一或圖二A、B、C、D、E之差異處在於,該第一靠墊1及第二靠墊2之包覆體11、21內同時包覆一上、下接合之緩衝材12、22與吸震散壓材14、24,藉以可產生不同依靠舒適感之目的,至於其他結構皆與圖一或圖二A、B、C、D、E相同,於此不再贅述。
如圖三C所示,其與圖一或圖二A、B、C、D、E之差異處在於,該第一靠墊1之包覆體11內可單為一緩衝材12,而第二靠墊2之包覆體21內以三明治模式將一緩衝材22接合於二吸震散壓材2之4間,藉以可產生不同依靠舒適感之目的,至於其他結構皆與圖一或圖二A、B、C、D、E相同,於此不再贅述。
如圖三D所示,其與圖一或圖二A、B、C、D、E之差易處在於,該第一靠墊1之包覆體11內可上、下接合一緩衝材12與吸震散壓材14,而第二靠墊2之包覆體21內以三明治模式將一吸震散壓材24接合於二緩衝材22之間,藉以可產生不同依靠舒適感之目的,至於其他結構皆與圖一或圖二A、B、C、D、E相同,於此不再贅述。
另外,上述圖三A、B、C、D僅為本案之最佳實施方式,並非用以侷限本案之申請專利範圍,本案之第一靠墊1或第二靠墊2內可選擇性只包覆緩衝材12、22或吸震散壓材14、24,或包覆一接合的緩衝材12、22及吸震散壓材14、24,或將緩衝材12、22及吸震散壓材14、24以三明治模式進行疊合。
上述之緩衝材12可為泡棉、記憶泡棉或PU泡棉之中的任一種或其組合所製成。
上述之吸震散壓材14、24可為凝膠、乳膠、矽膠之中的任一種或其組合所製成。
請參閱圖四所示,係本創作之第一使用狀態示意圖,係將調整帶4透過固定部5環繞於使用者的腰間,並透過調整裝置3調整該調整帶4長短度,使第一靠墊1及第二靠墊2穩固貼合於使用者的腰部,當使用者坐於座椅6上或躺於床上時,該第一靠墊1及第二靠墊2即會穩固將使用者腰部支撐,以達到舒壓之目的。
另外,使用者也可選擇不將調整帶4環繞於腰間,僅將第一靠墊1及第二靠墊2抵靠於腰部,其同樣可達到腰部支撐之目的。
或者,如圖五所示,亦可將第一靠墊1及第二靠墊2定位在使用者臀部及腰部之間,當使用者坐於座椅6上時,即可達到同時支撐腰臀部之目的。
或者,如圖六所示,係將第一靠墊1及第二靠墊2放置於桌面7上,使第一靠墊1及第二靠墊2可供使用者的頭部抵靠支撐,以達到舒適睡眠之目的,而調整帶4可選擇性的環繞在使用者的頭部或其他部位皆可。
或者,如圖七所示,由於第一靠墊1及第二靠墊2間係夠過連接帶13(參照圖一)相連結,使第一靠墊1及第二靠墊2可被分離一距離,使該第一靠墊1及第二靠墊2可被設置於使用者的頸部的兩側,以做為頸枕之用,當使用者頭頸部向右或向左移動時,頭頸部皆可受到第一靠墊1或第二靠墊支撐,使用者便無需擔心頭部因倒向一側之關係,導致頭頸部發生酸痛或落枕等情形。
另外,亦可將第一靠墊1或第二靠墊2套設在使用者的身體部位,使第一靠墊1位於使用者前側面(胸部或肚子的位置處),而第二靠墊2則為於使用者的背部(腰部或上背處),致使第一靠墊1可達到前側保暖,而第二靠墊可達到背部支撐之目的。
另外,上述圖四至圖七所示的使用狀態,僅代表本案之較佳實施例,並非用以侷限本案之申請專利範圍,本案可將第一靠墊1及第二靠墊2的長短及厚度設置呈相同或不同,供使用者在操作時可視本身需求,進行第一靠墊1及第二靠墊的使用。
再請參閱圖八所示,其與圖一及圖二A、B、C、D、E差異處在於,更包含一輔助墊8,該輔助墊8主要包含一軟墊部81,並於軟墊部81之一側設置有一連接部82。而該第一靠墊1及第二靠墊2的包覆體11表面同樣設置有連接部,使輔助墊8之連接部82可結合於第一靠墊1及第二靠墊2包覆體11表面的任一處。另外,該連接部82係可為一魔鬼氈。
另外,該第一靠墊1及第二靠墊2的包覆體11表面本身可為一毛面,而輔助墊8的連接部係為魔鬼氈的鉤面,使輔助墊8的連接部82可直接與包覆體11表面氈合。
另外,該第一靠墊1及第二靠墊2的包覆體11表面可另外結合一魔鬼氈的毛面或鉤面,使輔助墊8的連接部82係為魔鬼氈的毛面或鉤面,使輔助墊8的連接部82可直接與包覆體11表面氈合。
請參閱圖九所示,係將輔助墊8之連接部82結合於第二靠墊2上,並將該結合有輔助墊8之第一靠墊1及第二靠墊2設置於座椅6上,使輔助墊8之軟墊部81平貼於椅面,當使用者坐在座椅6上時,使用者的臀部將會坐於輔助墊8軟墊部81之位置,而腰部則受到第一靠墊1及第二靠墊2支撐抵靠,以達到舒適坐躺之目的。
請參閱圖十所示,其與圖九之差異處在於,係將第一靠墊1及第二靠墊2設置於使用者的間景部位,並將輔助墊8朝使用者頭部立持,使輔助墊8平貼於座椅6之椅背頂端,當使用者的頭部向後靠於座椅6之靠頭處時,除了肩頸處會受到第一靠墊1及第二靠墊2支撐抵靠外,使用者的頭部也會受到輔助墊8之軟墊部81支撐抵靠,使頭部不會因某些座椅6的靠頭處較硬關係,而感到不舒服。
另外,上述調整帶4可依需求環繞固定於使用者身體的任一部位或固定於座椅、床墊或其他產品上,其主要目的皆係將第一靠墊1及第二靠墊2定位,已達到準確支撐人體部位之目的。
是以,藉由上述各種實施例之方式,使用者的頸椎、腰椎或臀部處等,將可避免使用者於坐時的各種姿態,而引發任何不舒適或酸痛感等情況之發生。
本發明所提供之靠枕結構,與其他習用技術相互比較時,更具有下列之優點:
1.本發明係包含二個含以上的靠墊,使用者可視需求進行人體各個部位的支撐抵靠,並可選擇使用一個靠墊或二個含以上的靠墊進行人體部位之支撐抵靠。
2.本發明係可同時做為腰靠墊、背靠墊、頸枕墊、頭墊或腳靠墊等多種用途使用,以達到使用便利之目的。
3.本發明係可適用於長時間乘坐飛機、高鐵、火車或汽車
等交通工具上,以解決長時間乘坐交通工具所帶來的疲勞感受,而達到舒壓及穩定支撐人體各部位之目的。
1‧‧‧第一靠墊
11‧‧‧包覆體
12‧‧‧緩衝材
13‧‧‧連接帶
14‧‧‧吸震散壓材
15‧‧‧依靠面
2‧‧‧第二靠墊
21‧‧‧包覆體
22‧‧‧緩衝材
23‧‧‧連接帶
24‧‧‧吸震散壓材
25‧‧‧依靠面
3‧‧‧調整帶
4‧‧‧調整裝置
5‧‧‧固定部
6‧‧‧座椅
7‧‧‧桌面
8‧‧‧輔助墊
81‧‧‧軟墊部
82‧‧‧連接部
圖一為本發明靠枕結構之第一實施示意圖;圖二A、B為調整帶各種實施示意圖;圖二A、B、C、D、E為第一靠墊及第二靠墊各種實施示意圖;圖三A、B、C、D為該靠枕結構之緩衝材與吸震散壓材混搭實施示意圖;圖四為該靠枕結構之第一種使用狀態示意圖;圖五為該靠枕結構之第二種使用狀態示意圖;圖六為該靠枕結構之第三種使用狀態示意圖;圖七為該靠枕結構之第四種使用狀態示意圖;圖八為該靠枕結構之第二實施示意圖;圖九為該靠枕結構之圖八第一使用狀態示意圖;以及圖十為該靠枕結構之圖八第二使用狀態示意圖。
1‧‧‧第一靠墊
11‧‧‧包覆體
12‧‧‧緩衝材
13‧‧‧連接帶
2‧‧‧第二靠墊
21‧‧‧包覆體
22‧‧‧緩衝材
23‧‧‧連接帶
3‧‧‧調整帶
4‧‧‧調整裝置
5‧‧‧固定部
Claims (10)
- 一種靠枕結構,包括:至少包含二個含以上的靠墊,係由一包覆體包覆一緩衝材或一吸震散壓材其中之一或其組合物,並自該靠墊兩端分別連接延伸一連接帶;以及一個含以上的調整帶,該調整帶其中一端部係與該連接帶連接,另一端則連接有一固定部。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靠枕結構,其中該調整帶上設置有一調整裝置,該調整裝置係做為調整該調整帶之長短。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靠枕結構,其中該調整帶係為兩條,而兩條調整帶端部連接之固定部係為一公、母扣件,該公、母扣件係對應卡扣固結合,使二條調整帶形成一封閉環圈。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靠枕結構,其中該至少二個含以上的靠墊,其中一靠墊內可包覆一緩衝材,另一靠墊內可包覆吸震散壓材。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靠枕結構,其中該至少二個含以上的靠墊,其中一靠墊內可同時包覆緩衝材及吸震散壓材。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靠枕結構,其中該至少二個含以上的靠墊,其內皆包覆緩衝材。
- 一種靠枕結構,包括:至少包含二個含以上的靠墊,係由一包覆體包覆一緩衝材或一吸震散壓材其中之一或其組合物,並自該靠墊兩端分別連接延伸一連接帶;一個含以上的調整帶,該調整帶其中一端部係與該連接帶連接,另一端則連接有一固定部;以及一輔助墊,其係包含一軟墊部,並於該軟墊部之一側設置有一連接部;係將該輔助墊之連接部結合於至少二個含以上的靠墊表面上。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靠枕結構,其中該輔助墊之連接部係為一魔鬼氈。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靠枕結構,其中該至少二個含以上的靠墊包覆體表面係為一毛面,使輔助墊的連接部可直接與包覆體表面氈合。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靠枕結構,其中該至少二個含以上的靠墊包覆體表面係結合一魔鬼氈的毛面或鉤面,使輔助墊的連接部可直接與包覆體表面氈合。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0112432A TWI422344B (zh) | 2011-04-11 | 2011-04-11 | Pillow structure |
JP2012002033U JP3176739U (ja) | 2011-04-11 | 2012-04-09 | クッション構造 |
CN201210103320.0A CN102729871B (zh) | 2011-04-11 | 2012-04-10 | 多用途靠枕结构 |
CN2012201478568U CN202573902U (zh) | 2011-04-11 | 2012-04-10 | 靠枕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0112432A TWI422344B (zh) | 2011-04-11 | 2011-04-11 | Pillow structure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240630A TW201240630A (en) | 2012-10-16 |
TWI422344B true TWI422344B (zh) | 2014-01-11 |
Family
ID=469863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0112432A TWI422344B (zh) | 2011-04-11 | 2011-04-11 | Pillow structure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3176739U (zh) |
CN (2) | CN202573902U (zh) |
TW (1) | TWI422344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1019946B2 (en) | 2018-12-28 | 2021-06-01 | Jia-Huei Li | Head and neck rest device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422344B (zh) * | 2011-04-11 | 2014-01-11 | Forsound Corp | Pillow structure |
JP5729848B1 (ja) * | 2014-12-10 | 2015-06-03 | 百子 小松 | クッション |
EP3474805A4 (en) * | 2016-06-22 | 2021-03-31 | Mark Alexander | BACK SUPPORT APPARATUS, CHAIR AND METHOD USING IT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054854A (en) * | 1990-08-31 | 1991-10-08 | Pruit John D | Inflatable structure secured by tension |
CN2091139U (zh) * | 1991-03-01 | 1991-12-25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训练部科学研究处 | 上肢悬吊带 |
US20040095003A1 (en) * | 2002-11-18 | 2004-05-20 | Dunk Susan C. | Booster seat head rest |
US7001350B2 (en) * | 2000-12-28 | 2006-02-21 | Grosso William M | Portable, inflatable lumbar cushion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941043A (en) * | 1909-05-04 | 1909-11-23 | Alma Webster Powell | Head and back rest. |
US4679263A (en) * | 1985-10-02 | 1987-07-14 | Honer William A | Head supported pillow |
KR920000588Y1 (ko) * | 1986-09-12 | 1992-01-15 | 프리에드리히 엘케렌즈 요하네스 | 두부안식키트(頭部安息 Kit) |
US5190350A (en) * | 1989-09-13 | 1993-03-02 | Goodway Corporation | Seating arrangement |
TWM275792U (en) * | 2005-03-09 | 2005-09-21 | Yung Je Entpr Co Ltd | Pillow with varied functions |
CN201360766Y (zh) * | 2009-02-18 | 2009-12-16 | 胡啸鸣 | 一种揉捏腰靠 |
TWI422344B (zh) * | 2011-04-11 | 2014-01-11 | Forsound Corp | Pillow structure |
-
2011
- 2011-04-11 TW TW100112432A patent/TWI422344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12
- 2012-04-09 JP JP2012002033U patent/JP3176739U/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2-04-10 CN CN2012201478568U patent/CN202573902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2-04-10 CN CN201210103320.0A patent/CN102729871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054854A (en) * | 1990-08-31 | 1991-10-08 | Pruit John D | Inflatable structure secured by tension |
CN2091139U (zh) * | 1991-03-01 | 1991-12-25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训练部科学研究处 | 上肢悬吊带 |
US7001350B2 (en) * | 2000-12-28 | 2006-02-21 | Grosso William M | Portable, inflatable lumbar cushion |
US20040095003A1 (en) * | 2002-11-18 | 2004-05-20 | Dunk Susan C. | Booster seat head rest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1019946B2 (en) | 2018-12-28 | 2021-06-01 | Jia-Huei Li | Head and neck rest device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729871B (zh) | 2015-06-17 |
JP3176739U (ja) | 2012-07-05 |
CN202573902U (zh) | 2012-12-05 |
CN102729871A (zh) | 2012-10-17 |
TW201240630A (en) | 2012-10-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9332850B2 (en) | Reversible orthopedic seat cushion | |
US7644990B2 (en) | Body support device for sleeping in a seated position | |
US7713220B2 (en) | Multiple mode massage chair | |
KR20130046393A (ko) | 수면 헤드네크 베개 | |
US20180295917A1 (en) | Covered Head Support | |
TWI422344B (zh) | Pillow structure | |
US11419422B2 (en) | Portable support device and method of using the same | |
JP6059692B2 (ja) | シートクッション | |
US20020152553A1 (en) | Travel pillow securing to bucket seats | |
KR20220072584A (ko) | 기능성 매트리스 | |
CN203819087U (zh) | 多功能充气座椅 | |
TWI715435B (zh) | 墊體止滑結構 | |
CN216101679U (zh) | 一种后排座椅及汽车 | |
JP7627074B1 (ja) | クッション | |
CN214929209U (zh) | 一种车辆工程座椅 | |
KR100623092B1 (ko) | 에어쿠션방식의 의자 시스템 | |
CN217117990U (zh) | 一种用于臀部按摩的多功能坐垫 | |
CN211195950U (zh) | 一种新型汽车坐垫 | |
WO2005077230A1 (en) | Travel pillow | |
KR102162327B1 (ko) | 공기주입이 가능한 다기능 에어쿠션 | |
CN215971211U (zh) | 一种新型汽车儿童安全座椅 | |
CN201080147Y (zh) | 系列交通工具安全座椅 | |
KR200467294Y1 (ko) | 차량의 뒷좌석구조 | |
KR200348815Y1 (ko) | 에어쿠션방식의 의자 시스템 | |
JP2024003127A (ja) | 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MM4A |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