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389784B - A fixture for joining a plate - Google Patents
A fixture for joining a plate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389784B TWI389784B TW99142167A TW99142167A TWI389784B TW I389784 B TWI389784 B TW I389784B TW 99142167 A TW99142167 A TW 99142167A TW 99142167 A TW99142167 A TW 99142167A TW I389784 B TWI389784 B TW I389784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rocker arm
- base
- suction cup
- disposed
- hole
- Prior art date
Links
Landscapes
- Hooks, Suction Cups, And Attachment By Adhesive Means (AREA)
Description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夾具,詳而言之,係指一種用於夾持板材以將板材黏接之夾具。
按,於石材之製品中,常須使二塊石板之間以呈九十度夾角方式結合。結合方式為,於該二板材之接合處塗佈接著劑,接著將該二板材之接合處對接,並以夾具夾住及固定板材,待接著劑硬化後,即完成該二板材之結合。
現行一種用來夾住及固定板材之夾具係為呈C形構形之夾具;而另一種夾具為一種具有旋臂之夾具。
旋臂式夾具具有一底座以及一樞設於該底座並可旋擺之旋臂。二塊板材係分別固定在該底座上及該旋臂上,底座上之板材係呈水平;旋擺該旋臂時,可使旋臂上之板材呈直立,並使該直立板材之底端與該水平的板材結合。
現行之旋臂式夾具於操作上,作業人員須反覆地調整及校對該二板材位於該底座及旋臂上之位置,待板材之位置確定後,始能令直立的板材的底端準確的與水平的板材接觸。習知之旋臂式夾具於定位板材位置之操作上相當繁瑣、不便及耗時,使用效果不佳。
本發明之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夾具,用以夾住二個板材使其接合,該夾具可供操作者快速及精確地令該二板材對接,無需反覆的校正。
本發明之另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夾具,該夾具可於一打開位置及一閉合位置間操作,使用者可快速地將該夾具鎖定在閉合位置。
為使 貴審查委員能進一步瞭解本發明之目的、特徵以及所達成之功效,以下茲舉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並配合圖式詳細說明於后。
請參閱第一至四圖,係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所示之夾具(10),用以夾住石板或木板等板材,其主要包含有:一底座(20)、一與該底座樞接之搖臂(40)、設於該底座及該搖臂間之一限止機構(90)、分別裝設於該底座及該搖臂之一第一吸盤機構(30)及一第二吸盤機構(70),以及二板材抵靠件(100)(110)。該夾具(10)底部可設一殼罩(120),該殼罩並非為必要構件,於若干圖式中並未顯示。
該底座(20)可為任何構形,例如矩形,不以本實施例之長條形為限,其後端為一樞接端(22)。
請參閱第五、六圖,該第一吸盤機構(30)係裝設於該底座(20)上,具有至少一吸盤(32),位於該底座頂面。本實施例之吸盤機構(30)係以二組吸盤組件之設計裝設於該底座。詳而言之,該底座(20)設有二貫穿其頂、底面之通孔(24);二凹入(25),設於該底座頂面,並分別與該二通孔(24)頂端連通。每一組吸盤組件具有一圓盤狀之第一吸盤(32),一拉動桿(34)及一扳動件;為了同步帶動該二吸盤(32),該二吸盤組件係共用一扳動件。各該吸盤(32)呈圓盤狀,為橡膠製之撓性材質,其係設於底座(20)頂面,並位於各該凹入(25)上方。各拉動桿(34)係穿設於該底座(20)之各通孔(24)中,拉動桿(34)頂端具有一盤部(341)鑲埋於吸盤(32)中,使拉動桿頂端與吸盤連接。一彈性元件(35),例如彈簧,係套設於該拉動桿並位於各該凹入(25)中,其二端分別抵於該吸盤(32)及該凹入(25)之壁面,俾對該吸盤提供一彈性回復力。該扳動件(36)之一端為一樞接端(38),與該二拉動桿(34)底端樞接。由於樞接中心(361)距離扳動件(36)之頂面及側面之長度不同,使該樞接端(38)形成凸輪效果,將扳動件(36)往一側扳動時,如第七圖,該拉動桿(34)將受扳動件(36)下拉,並將該吸盤(32)往凹入(25)拉動,吸盤之中心即發生凹陷而產生吸力,故當扳材置放於底座(20)上時,可受該吸盤機構(30)吸住。將扳動件(36)扳回直立狀時,如第六圖,該二組吸盤組件之吸盤(32)將回復成平直狀,即可釋放吸力;該彈性元件(35)之彈性能亦使該拉動桿(34)向上位移而歸位。可理解的是,該吸盤機構(30)可僅設一組吸盤組件。若設置二組吸盤組件時,每一組吸盤組件亦可個別由一扳動件操控。
該搖臂(40)底端係與該底座(20)之樞接端(22)樞接,而可相對於底座旋擺;該第二吸盤機構(70)設於該搖臂。請配合參閱第八、九圖,本實施例之搖臂(40)具有一主架(50)及一框架(60),第二吸盤機構係裝設於該框架。詳而言之,該主架(50)係一直立之桿體,其底端為一樞接端(51),並設有一支點孔(52);該框架(60)係為左右對稱的構形,具有二側壁(61)以及至少一連接於該二側壁(61)之橫板部(62);一支點孔(63),以貫穿該框架(60)二側之方式設於該框架底側;二撥爪(64),分別設於該二側壁(61)底端,並低於該支點孔(63)。該主架(50)係套入該框架(60)內(該二側壁(61)位於該主架(50)二側),以一樞軸(54)穿樞於該二支點孔(52)(63),使該架(60)可以該樞軸(54)為轉動中心於該主架(50)上擺動。一限位銷(55),橫向地穿設於該主架(50)之樞孔(56)及該框架(60)之限位孔(66),該限位孔(66)係一長形孔,其長度大於該限位銷(55)之直徑,藉由限位孔受到限位銷所擋止,使該框架(60)在一定的角度範圍內擺動。一調整機構(67),具有一調整螺絲(68)及一彈簧(69),該調整螺絲(68)係穿入該框架(60)之橫板部(62)之穿孔(621),並螺接於該主架(50)之螺孔(57),如第九圖,其頭部(681)係抵在橫板部(62)上;該彈簧(69)套設於該螺絲,其二端分別抵於該主架(50)之壁面及該橫板部(62)。轉動該調整螺絲(68)時,可使該框架(60)於該主架(50)上擺動,如第八圖假想線。
該搖臂(40)係以前述之樞軸(54)樞接於該底座(20)之樞接端(22)之支點孔(26),如第五圖,使底座與搖臂可相對擺動,搖臂可擺動至第五圖之閉合位置,或如第十圖,位於該閉合位置以外之位置。於第五圖時,藉由該調整機構(67)使該框架(60)於主架(50)上擺動時,可調整該第二吸盤機構(70)之角位置,使第二吸盤機構(70)之吸盤(72)之盤面與第一吸盤機構(30)之吸盤(32)之盤面呈90度夾角。可理解的是,該搖臂亦可製成單件式(one-piece);該第二吸盤機構之傾角調整功能為實施上之選擇。
該搖臂(40)更設有一座體(42),供該第二吸盤機構(70)裝設,該吸盤機構(70)之結構與第一吸盤機構(30)之構造相同。更詳而言之,請參閱第二、四、十一及十二圖,該座體(42)二側分別設有一貫穿其前、後端面之通孔(43);二凹入(44),設於該座體前端面,分別與該二通孔(43)前端連通。該吸盤機構(70)具有二組吸盤組件,每一組吸盤組件具有一圓盤狀之第二吸盤(72),一拉動桿(74)及一扳動件;同樣的,本實施例之該二吸盤組件係共用一扳動件(76),以同時操控吸盤(72)。各該吸盤(72)係位於座體(42)正面,並位於各該凹入(44)前方。各拉動桿(74)穿設於該座體(42)之各通孔(43)中,拉動桿(74)前端所設之一盤部(741)鑲埋於吸盤(72)中。一彈性元件(75),位於各該凹入(44)中,其二端分別抵於各吸盤及各凹入之壁面。該扳動件(76)之一端為一樞接端(78),與該二拉動桿(74)底端樞接。同樣的,該樞接端(78)形成凸輪效果,將扳動件(76)往上側扳動時,該拉動桿(74)會將該吸盤(72)往凹入(44)拉動,使吸盤產生吸力,因此,該吸盤機構(70)可吸住或釋放物體。
該座體(42)可一體成型於該搖臂上,本實施例係使該座體可於該搖臂上下滑動。該座體(42)之二側各設有一上下貫通之滑孔(46),並以之分別穿設於該框架(60)正面所設之二導桿(45),可上下滑移。一第一裝設孔(47),設於該座體(42)一側壁,該裝設孔(47)的一側係與同一側的滑孔(46)的一側相交而連通,如第十三圖。
請參閱第十一、十三圖,一第一夾束組件(80)裝設於該裝設孔(47)中,其具有一旋鈕(82)以及二夾塊(85)(86),該二夾塊係裝入該裝設孔(47),並可於裝設孔內位移,夾塊與裝設孔之外形係相配合,可為圓形或多角形。該二夾塊(85)(86)各設有一貫穿其端面之螺孔(87)(88),且該二螺孔之螺旋方向恰為相反。此外,該二夾塊(85)(86)之內側面各設一斜向之夾持面(851)(861),各夾持面可為一平面或弧面。該二夾持面(851)(861)分別接觸於一導桿(45)二側之周面。該旋鈕(82)設一螺桿部(83),並以該螺桿部(83)螺接於該二夾塊(85)(86)之螺孔(87)(88)。以一方向,例如順時針,轉動該旋鈕(82)時,可帶動該二夾塊(85)(86)相互移近,並迫緊於導桿(45)周面,如此,該二夾塊及該穿孔(50)內壁係形成三點夾持作用,緊密地夾住導桿(45),以便將座體(42)固定於所需之高度。以另一方向轉動旋鈕(82)時,可使該二夾塊(85)(86)相互遠離,不再夾住該導桿(45),操作者即可將座體(42)沿著該二導桿上下移動。藉此,可調整該第二吸盤機構(70)之高度。
請參閱第四、五及九圖,該限止機構(90)具有一連桿組件及一限位件(96),該連桿組件包括一第一連桿(92)與一第二連桿(94),該第一連桿(92)之後端係以一第一樞銷(921)樞接於該
底座(20)後端;該第二連桿(94)之頂端係以前述之限位銷(55)樞接於該搖臂(40)之主架(50),第二連桿之底端則以一第二樞銷(941)與第一連桿(92)之前端樞接。一抵觸部(95),凸設於該第二連桿(94)之正面,位於該連桿(94)之頂樞接端(即該限位銷(55)之處)及底樞接端(即該樞銷(941)之處)之間。該限位件(96)係一螺桿,可螺設於該底座或該搖臂,其內端(97)係伸入該夾具中,以便抵住該連桿組件,使搖臂無法擺動。本實施例係使該限位件(96)由下往上螺設於該底座(20)所設之一螺接孔(28)(該殼罩設有一孔供限位件穿伸),其內端係朝向該連桿組件。較佳地,該連桿組件係容設於該主架(50)底端所設之空間(501)中。
將該搖臂(40)由第十圖之狀態往底座(20)旋擺,俟該第二連桿(94)之抵觸部(95)接觸到第一連桿(92)頂面時,如第五圖,該二連桿(94)(92)係到達位移止點,該搖臂即無法繼續逆時針方向角位移,成為搖臂到達該閉合位置之旋擺止點。搖臂由第十圖之狀態旋擺至第五圖之閉合位置時,該第二連桿(94)頂樞接端(該限位銷(55))將會到達其角位移行程之最高點(附註:當該頂端樞接部恰位於該連桿(94)底樞接端(第二樞銷(941))之正上方時,為該頂端樞接端之最高點),於第二連桿(94)越過該最高點後,該抵觸部(95)始接觸第一連桿(92),此時,以第五圖為準,該頂樞接端係位於底樞接端之垂直線(V)左側,亦即,該垂直線(V)之右側遠離該底座(20),而左側靠近該底座,於閉合位置時,該頂樞接端係位於靠近該底座之側。搖臂(40)位於閉合位置時,將該限位件(96)向上旋動,使內端(97)頂住第一連桿(92)之底面,如第五圖,此時,第一連桿(92)既無法向上亦無法向下角位移,造成第二連桿(94)之頂樞接端無法順時針角位移,換言之,第二連桿之頂樞接端受到限制無法往順時針
方向移動,因而無法越過該最高點,保持於第五圖之鎖定狀態;如此,該搖臂(40)即被鎖定於閉合位置,無法擺動。可理解的是,設計上,令限位件抵住第二連桿(94),亦可使搖臂定位於閉合位置。
旋鬆該限位件(96)使其不再頂住第一連桿(92)時,限止機構之該連桿組件即回復可角位移之自由度,使用者可將搖臂(40)以第十圖之順時針方向轉動,使搖臂離開閉合位置。
請參閱第二、四及五圖,該二板材抵靠件(100)(110)均為左右對稱的構形,第一抵靠件(100)具有二片身(102)以及橫向連接於該二片身底緣之一板部(104)。該抵靠件之側視形狀係呈L形,其前端為一樞接端(105),而另一端具有二向上延伸之第一凸爪(106),該二凸爪(106)分別設於該二片身(102)上。每一凸爪之自由端均套設一軟質護套(107)。該抵靠件(100)係以一樞銷(108)樞設於該底座(20)後端而可角位移,該二凸爪(106)係位於吸盤(32)後方;該二片身(102)係位於該底座(20)二側。
該第二抵靠件(110)亦具有二片身(112)以及一橫向連接於該二片身底緣之板部(114)。該抵靠件之側視形狀呈L形,其頂端為一樞接端(115),而另一端具有二向前延伸之第二凸爪(116),分別設於該二片身(112)上。每一凸爪之自由端均套設一軟質護套(117)。該抵靠件(110)係以該限位銷(55)樞設於該搖臂(40)底端而可角位移,該二凸爪(116)係位於吸盤(72)下方;該二片身(112)係位於該搖臂(40)二側。一凸件(29),係一桿件,橫向穿設於該底座(20)後端,並位於該第二抵靠件(110)後方,該凸件(29)二端係凸露於搖臂(40)二側。
該殼罩(120)係罩設於該夾具(10)底端,包覆住底座及搖臂之樞接部位。
除了上揭結構之外,該夾具(10)更於該搖臂(40)頂端設一壓桿(130)。請參閱第二、五及十四圖,該主架(50)頂端設一容置孔(58)及一第二裝設孔(59),該容置孔(58)係一斜孔為佳,其軸向係朝向該底座(20);容置孔與該裝設孔之軸向係相垂直,且容置孔一側與裝設孔一側相交。該壓桿(130)係穿設於該容置孔(58)中,可於容置孔內滑移。該壓桿底端設一凹孔(132);一抵壓件(133),其頂端係裝入該凹孔(132),而底端露出壓桿;一彈簧(135),裝設於凹孔中(132)並彈性頂持該抵壓件(133),使抵壓件保持向下滑移;一銷(136),橫向穿設於該滑塊之長槽及該壓桿(130)之桿身,使抵壓件不會脫出壓桿。
一第二夾束組件(140),其構造與第一夾束組件(80)相同,該夾束組件(140)之二夾塊(145)(146)係裝設於該第二裝設孔(59)中;一旋鈕(142),以其螺桿部(143)係螺接於二夾塊之螺孔(147)(148),該二螺孔為反向螺紋。以一方向轉動該旋鈕(142)時,可使該二夾塊(145)(146)之夾持面(1451)(1461)及該容置孔(58)之孔壁夾住該壓桿(130);以另一方向轉動該旋鈕(142)時,即可使該二夾塊(145)(146)鬆開該壓桿,以移動該壓桿。
請參閱第二、四圖,一抵靠板(150),係藉由二桿體(152)(154)而裝設於該夾具(10)一側,且可自夾具拆下,需要時才組裝至夾具上。其中,該樞軸(54)係一管體;該桿體(154)係穿入該樞軸中。
本發明之夾具係用以使一個水平的板材與一直立的板材結合。使用時,操作者先將該夾具(10)打開,亦即,以第十圖為準,令搖臂(40)以樞軸(54)為轉動中心以順時針、遠離底座(20)之方向旋擺,於搖臂(40)角位移之過程中,其底端之撥爪(64)將接觸並向上推動該第一抵靠件(100)。請參閱第十五、十六圖,當搖臂(40)旋擺至打開位置時,第一抵靠件(100)受該撥
爪(64)之推動而向上角位移至一上升位置,於此位置時,該抵靠件(100)之凸爪(106)將高於第一吸盤機構(30)之吸盤(32)。而對於第二抵靠件(110)而言,搖臂(40)旋擺之過程中,第二抵靠件(110)之背面將會接觸該凸件(29)而產生角位移,搖臂(40)打開的角度愈大時,該抵靠件(110)之凸爪(116)愈向上角位移,當該抵靠件(110)位於上升位置時,其凸爪(116)之前端係凸出第二吸盤機構(70)之吸盤(72)之盤面所形成之平面,吸盤(72)之盤面所形成之平面可由直立板材(190)之背面而瞭解。
須說明的是,有多種方式使夾具定位在打開位置,例如但不以此為限,藉由第一抵靠件(100)之板部(104)抵住該底座(20)底面,使搖臂無法繼續旋擺;或藉由第二抵靠件(110)之板部(114)抵住搖臂(40)之背面;或藉由連桿之設計等方式。
於夾具(10)位於第十六圖之打開位置後,將一水平板材(180)平置於該第一吸盤機構(30)上,並使該板材(180)之結合邊(182)靠在於第一抵靠件(100)之凸爪(106),即可將該板材置放定位,接著扳動該第一吸盤機構(30)之扳動件(36),以該二第一吸盤(32)吸住該板材(180)。同樣的,將一直立板材(190)平置於第二吸盤機構(70)上,令該板材之結合邊(192)靠在第二抵靠件(110)之凸爪(116),便將直立板材置放定位,再由第二吸盤機構之該二第二吸盤(72)吸住該板材(190)。於置放直立板材時,可先旋鬆第二夾束組件(140),並將該壓桿(130)往第十六圖之右側移動,使壓桿不會擋在吸盤(72)上方。
該二板材被固定於夾具上之後,於其結合邊(182)(192)塗上黏著劑,並將該搖臂(40)以朝向底座(20)之方向旋擺至閉合位置,如第十七圖,即可使二板材之結合邊對接,使用者旋緊該限止機構(90)之限位件(96),將夾具鎖定於閉合位置,無法打開。有關將夾具鎖定之方式,請參第五圖之說明。
該夾具由第十六圖之打開位置閉合至第十七圖之閉合位置之過程中,搖臂(40)將直立,使該撥爪(64)離開該第一抵靠件(100),該第一抵靠件(100)不再受到撥爪(64)推動後,便重力下落,向下角位移至一下降位置,如第十七圖,此時,該凸爪(106)即低於該等第一吸盤(32);同樣的,第二抵靠件(110)不再與該凸件(29)接觸,且向下角位移至一下降位置,使其凸爪(116)不再凸出於第二吸盤(72)之盤面。換言之,該夾具處於閉合位置時,該二抵靠件(100)(110)將會自動地下降而離開該二板材,不會阻礙該二結合邊之結合。同時,因該二抵靠件係退離板材,故板材上之黏著劑不會沾黏於抵靠件。
請參閱第十六圖,於本發明之設計中,該二板材被固定後,該二結合邊(182)(192)之端(B)及(D)係位在夾具之轉動中心(即樞軸(54))之一個同心圓(C)上,因此,將夾具閉合後,該二結合邊(182)(192)即精確且齊平地對接。
使用者可將該壓桿(130)下移,使其底端之抵壓件(133)壓住水平板材(180),可提供固定住水平板材之輔助效果。
該抵靠板(150)可供該二板材之一側邊抵住,使其側邊對齊。將該二板材夾固一段時間使其黏固後,釋放該二吸盤機構(30)(70)之吸力,即可取下板材。旋鬆該限位件(96)後,即可打開該夾具。
本發明之夾具設有供板材定位之設計,操作者只須將該二板材靠在該二抵靠件,便能使板材位於正確的結合位置,使其結合邊快速且精準的對接,提高作業效率。
本發明之限止機構(90)可快速地將夾具鎖定在閉合位置,亦可快速解除鎖定狀態。此外,請參閱第五圖,只要限止件(96)抵住第一連桿(92),該限止機構(90)即保持於鎖定狀態,不會鬆動,故即使第一連桿(92)之接觸面(922)與限位件(96)之內端(97)因長時間使用而有磨損,亦不會影響該限止機構之鎖定效果。
上揭實施例僅係說明本發明,而非加以限制,例如該主架、該框架及該二板材抵靠件不以呈左右對稱之構形為必要。
綜上所述,本發明為同類物品首創之結構,並具實用功效之增進,誠合於發明專利要件,爰依法提出申請。
(10)...夾具
(20)...底座
(22)...樞接端
(24)...通孔
(25)...凹入
(26)...支點孔
(28)...螺接孔
(29)...凸件
(30)(70)...吸盤機構
(32)(72)...吸盤
(34)(74)...拉動桿
(341)...盤部
(35)(75)...彈性元件
(36)(76)...扳動件
(38)(78)...樞接端
(40)...搖臂
(42)...座體
(43)...通孔
(44)...凹入
(45)...導桿
(46)...滑孔
(47)...裝設孔
(50)...主架
(51)...樞接端
(52)...支點孔
(54)...樞軸
(55)...限位銷
(56)...樞孔
(57)...螺孔
(58)...容置孔
(59)...裝設孔
(60)...框架
(61)...側壁
(62)...橫板部
(63)...支點孔
(64)...撥爪
(66)...限位孔
(67)...調整機構
(68)...調整螺絲
(69)...彈簧
(80)...夾束組件
(82)...旋鈕
(83)...螺桿部
(85)(86)...夾塊
(87)(88)...螺孔
(851)(861)...夾持面
(90)...限止機構
(92)(94)...連桿
(921)(941)...樞銷
(95)...抵觸部
(96)...限位件
(100)(110)...板材抵靠件
(102)(112)...片身
(104)(114)...板部
(105)(115)...樞接端
(106)(116)...凸爪
(107)(117)...護套
(108)...樞銷
(120)...殼罩
(130)...壓桿
(132)...凹孔
(133)...抵壓件
(135)...彈簧
(136)...銷
(140)...夾束組件
(142)...旋鈕
(143)...螺桿部
(145)(146)...夾塊
(147)(148)...螺孔
(1451)(1461)...夾持面
(150)...抵靠板
(152)(154)...桿體
(180)(190)...板材
(182)(192)...結合邊
(B)(D)...端
(C)...同心圓
第一圖及第二圖係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之夾具之立體圖,第一圖顯示該夾具底部更裝設有一罩殼。
第三圖係第二圖之後視立體圖。
第四圖係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之分解立體圖。
第五圖係第一圖之縱向剖面圖。
第六圖係第五圖之6-6剖線之剖面圖。
第七圖顯示第一吸盤機構之作動狀態。係本發明之壓制桿之分解立體圖。
第八圖顯示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之搖臂之主要結構之立體圖,並顯示限止機構之部分構造。
第九圖係第八圖之縱向剖面圖。
第十圖概同於第五圖,顯示搖臂非處位閉合位置。
第十一圖係本發明之滑移座及第二吸盤機構之分解立體圖。
第十二圖係第五圖之12-12剖線之剖面圖。
第十三圖係第五圖之13-13剖線之剖面圖。
第十四圖係第五圖之14-14剖線之剖面圖。
第十五圖與第十六圖係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之夾具打開時之立體圖及側視圖。
第十七圖顯示本發明之夾具於閉合位置令板材對接之側視圖。
(10)...夾具
(20)...底座
(29)...凸件
(30)(70)...吸盤機構
(32)...吸盤
(36)...扳動件
(40)...搖臂
(42)...座體
(45)...導桿
(50)...主架
(54)...樞軸
(60)...框架
(64)...撥爪
(67)...調整機構
(80)(140)...夾束組件
(82)(142)...旋鈕
(96)...限位件
(100)(110)...板材抵靠件
(102)...片身
(105)...樞接端
(106)(116)...凸爪
(108)...樞銷
(130)...壓桿
(133)...抵壓件
(150)...抵靠板
Claims (20)
- 一種接合板材之夾具,包含有:一底座,其後端為一樞接端;一第一吸盤機構,設於該底座,具有至少一第一吸盤,位於該底座頂面,該第一吸盤可提供吸力;一搖臂,其底端係與該底座之樞接端樞接,而可相對於底座旋擺,該搖臂可以遠離該底座之方向旋擺至一打開位置,或朝向該底座之方向旋擺至一閉合位置;至少一撥爪,設於該搖臂底端;一第二吸盤機構,設於該搖臂,具有至少一第二吸盤,位於該搖臂正面,該第二吸盤可提供吸力;一限止機構,設於該底座及該搖臂之間,於該搖臂位於該閉合位置時,該限止機構可將該搖臂鎖定於該閉合位置;一第一板材抵靠件,其後端具有至少一向上延伸之第一凸爪;該抵靠件係樞接於該底座而可角位移;該搖臂位於該打開位置時,該撥爪係將該第一板材抵靠件向上推動至一上升位置,使該第一凸爪頂端係高於該第一吸盤機構之第一吸盤;該搖臂位於該閉合位置時,該第一板材抵靠件係向下角位移至一下降位置,使該第一凸爪頂端低於該第一吸盤;一第二板材抵靠件,其底端具有至少一向前延伸之第二凸爪;該抵靠件係樞接於該搖臂而可角位移;該搖臂位於該打開位置時,該第二板材抵靠件係向上位移至一上升位置,該第二凸爪前端係凸出該第二吸盤機構之第二吸盤之盤面所形成之平面;該搖臂位於該閉合位置時,該第二板材抵靠件係向下角位移至一下降位置,使該第二凸爪前端退出該第二吸盤之盤面所形成之平面。
- 如請求項1所述之夾具,其中:該底座與該搖臂之樞接位置為該夾具之轉動中心;該夾具位於該打開位置時,該第一板材抵靠件之該第一凸爪頂端及該第二板材抵靠件之該第二凸爪前端係位於該轉動中心之一個同心圓的圓周上。
- 如請求項1或2所述之夾具,更包含有:一凸件,設於該底座後端,並位於該第二抵靠件後方;該搖臂旋擺於該打開位置時,該第二板材抵靠件係受該凸件所推動而位移至該上升位置。
- 如請求項1所述之夾具,其中:該搖臂具有一主架及一框架,該框架係樞接於該主架,可相對於該主架而旋擺;前述之撥爪係設於該框架底端;更包含有:一調整機構,設於該主架及該框架之間,其可調整該框架於該主架上之旋擺角度;該第二吸盤機構係裝設於該框架;該限止機構係設於該底座及該主架之間;該搖臂位於該閉合位置時,該限止機構可將該主架鎖定。
- 如請求項4所述之夾具,其中:該主架係一桿體;該框架具有二側壁以及至少一連接於該二側壁之橫板部;該主架係套入該框架內;該調整機構具有一調整螺絲及一彈性元件,該調整螺絲係穿入該框架之該橫板部,並螺接於該主架,該螺絲之頭部係抵於該橫板部;該彈性元件二端分別抵於該主架及該橫板部。
- 如請求項1或2所述之夾具,更包含有:一座體,設於該搖臂上,該座體可上下調整高度;該第二吸盤機構係設於該座體;該第二吸盤係位於該座體正面。
- 如請求項4所述之夾具,其中:該搖臂更包含有:二導桿、一座體及一第一夾束組件;該二導桿係直立地分別設於該框架二側;該座體係穿設於該二導桿,可沿該二導桿上下滑移;該夾束組件係設於該座體及一導桿之間,可夾住或鬆放該導桿,可將該座體定位於該導桿上;該第二吸盤機構係設於該座體。
- 如請求項7所述之夾具,其中:二滑孔,分別設於該座體二側;一第一裝設孔,設於該座體一側,該裝設孔之一側係與其中一滑孔之一側相交;該座體係以該二滑孔與該二導桿穿接,可沿該二導桿滑移;該第一夾束組件具有一旋鈕以及二夾塊,該二夾塊係裝入該第一裝設孔中,該二夾塊均設有一貫穿其端面之螺孔,該二螺孔之螺旋方向係相反;各該夾塊之內側面各設一夾持面;該旋鈕具有一螺桿部,並以該螺桿部螺接於該二夾塊之螺孔;轉動該旋鈕時,可驅動該二夾塊於該裝設孔內位移,使該二夾塊之該二夾持面夾住或釋放該導桿。
- 如請求項1或2或4或7或8所述之夾具,其中:該底座設有至少一貫穿其頂底面之通孔;至少一凹入,設於該底座頂面,並位於該通孔頂端;該第一吸盤機構具有至少一組吸盤組件,該吸盤組件包括:該第一吸盤、一拉動桿及一扳動件;該吸盤係位於該底座頂面,並位於該凹入上方;該拉動桿係穿設於該通孔中,其頂端係與該吸盤連接;該扳動件之頂端為一樞接端,樞接於該拉動桿底端,該樞接端並形成凸輪效果;扳動該扳動件時,可將該第一吸盤往該凹入拉動。
- 如請求項1或7所述之夾具,其中:該搖臂具有一座體,該座體設有至少一貫穿其前後端面之通孔;至少一凹入,設於該座體前端面,並位於該通孔前端;該第二吸盤機構具有至少一組吸盤組件,其包括:該第二吸盤、一拉動桿及一扳動件;該吸盤係位於該座體前端面,並位於該凹入前方;該拉動桿係穿設於該通孔中,其前端係與該吸盤連接;該扳動件之前端為一樞接端,與該拉動桿後端樞接,該樞接端並形成凸輪效果;扳動該扳動件時,可將該第二吸盤往該凹入拉動。
- 如請求項3所述之夾具,其中:該凸件係一桿件,穿設於該底座後端,該凸件之至少一端係凸出該底座一側。
- 如請求項1或2或4或5或7或8所述之夾具,其中:該限止機構具有一連桿組件及一限位件,該連桿組件包括一第一連桿與一第二連桿,該第一連桿之後端係樞接於該底座後端;該第二連桿之頂端係樞接於該搖臂,而其底端係與該第一連桿前端樞接;一抵觸部,設於該第二連桿;該搖臂位於該閉合位置時,該第二連桿之抵觸部係與該第一連桿接觸;該限位件係一桿件,以可位移之方式設於該底座或該搖臂,其內端係伸入該夾具,可抵住該連桿組件。
- 如請求項12所述之夾具,其中:該限位件係一螺桿;該底座設有一上下貫穿之螺接孔;該限位件係螺設於該螺孔中,其外端位於該底座之底面外。
- 如請求項1或2所述之夾具,其中:該搖臂及該二板材抵靠件均為左右對稱之構形,該搖臂底端二側各具有一撥爪;該第一板材抵靠件之二側各具有一片身;該二片身之後端各向上延伸一第一凸爪,該二第一凸爪分別位於該底座二側;該第二板材抵靠件之二側亦各具有一片身,該二片身之底端分別向前延伸一第二凸爪,該二第二凸爪分別位於該搖臂二側。
- 如請求項4或5或7或8所述之夾具,其中:該搖臂之框架及該二板材抵靠件均為左右對稱之構形,該框架之二側分別具有一側壁,該二側壁底端各設一撥爪;該第一板材抵靠件之二側各具有一片身;該二片身之後端各向上延伸一第一凸爪,該二第一凸爪分別位於該底座二側;該第二板材抵靠件之二側亦各具有一片身,該二片身之底端各向前延伸一第二凸爪,該二第二凸爪分別位於該搖臂二側。
- 如請求項1或2或4或5或7或8所述之夾具,其中:該搖臂頂端設有一貫穿的容置孔,該容置孔之軸向係朝向該底座;更包含有:一壓桿及一第二夾束組件;該壓桿係穿設於該容置孔中,可於容置孔內滑移;該第二夾束組件係設於該搖臂與該壓桿之間,可夾住或鬆放該導桿,以便將該壓桿定位於該搖臂。
- 如請求項16所述之夾具,其中:一抵壓件,係與該壓桿底端套接,並可沿套桿之軸向滑移;一彈性元件,設於該壓桿與該抵壓件之間,使該抵壓件保持向下滑移;一第二裝設孔,設於該搖臂頂端一側面,該裝設孔之軸向與該容置孔之軸向相垂直,且其一側與該容置孔一側相交;該第二夾束組件具有一旋鈕以及二夾塊,該二夾塊係裝入該第二裝設孔中,該二夾塊均設有一貫穿其端面之螺孔,該二螺孔之螺旋方向係相反;各該夾塊之內側面各設一夾持面;該旋鈕具有一螺桿部,並以該螺桿部螺接於該二夾塊之螺孔;轉動該旋鈕時,可驅動該二夾塊於該裝設孔內位移,使該二夾塊之該二夾持面夾住或釋放該壓桿。
- 如請求項1或2或4或5或7或8所述之夾具,更包含有:一抵靠板,以可拆卸之方式設於該夾具一側。
- 一種接合板材之夾具,包含有:一底座,其後端為一樞接端;該底座設有一上下貫穿之螺接孔;一第一吸盤機構,設於該底座,具有至少一第一吸盤,位於該底座頂面;一搖臂,其底端係與該底座之樞接端樞接,而可相對於底座旋擺,該搖臂可以遠離該底座之方向旋擺至一打開位置,或朝向該底座之方向旋擺至一閉合位置;一第二吸盤機構,設於該搖臂,具有至少一第二吸盤,位於該搖臂正面;一限止機構,設於該底座及該搖臂之間,其具有一連桿組件及一限位件;該連桿組件包括一第一連桿與一第二連桿,該第一連桿之後端係樞接於該底座後端;該第二連桿頂端之樞接端係樞接於該搖臂,而其底端之樞接端係與該第一連桿前端樞接;一抵觸部,凸設於該第二連桿之正面,位於該頂樞接端及該底樞接端之間;該搖臂位於該閉合位置時,該第二連桿之頂樞接端係位於該底樞接端之垂直線之一側;且該抵觸部係接觸於該第一連桿頂面;該限位件係一螺桿,螺設於該底座之螺接孔中;該搖臂位於該閉合位置時,將該限位件之內端抵住該第一連桿之底面,係鎖定該搖臂。
- 一種接合板材之夾具,包含有:一底座,其後端為一樞接端;一第一吸盤機構,設於該底座,具有至少一第一吸盤,位於該底座頂面,該第一吸盤可提供吸力;一搖臂,其底端係與該底座之樞接端樞接,而可相對於底座旋擺,該搖臂可以遠離該底座之方向旋擺至一打開位置,或朝向該底座之方向旋擺至一閉合位置;一第二吸盤機構,設於該搖臂,具有至少一第二吸盤,位於該搖臂正面;一限止機構,設於該底座及該搖臂之間,於該搖臂位於該閉合位置時,該限止機構可將該搖臂鎖定於該閉合位置;一第一板材抵靠件,具有至少一向上延伸之第一凸爪;該抵靠件係設於該底座並可位移;該搖臂位於該打開位置時,係帶動該第一板材抵靠件至一上升位置,使該第一凸爪頂端高於該第一吸盤機構之第一吸盤;該搖臂位於該閉合位置時,該第一板材抵靠件係離開該上升位置,使該第一凸爪頂端低於該第一吸盤;一第二板材抵靠件,具有至少一向前延伸之第二凸爪;該抵靠件係設於該搖臂而可位移;該搖臂位於該打開位置時,該第二板材抵靠件係位移至一上升位置,使該第二凸爪前端係凸出該第二吸盤機構之第二吸盤之盤面所形成之平面;該搖臂位於該閉合位置時,該第二板材抵靠件係離開該上升位置,使該第二凸爪前端退出該第二吸盤之盤面所形成之平面;該底座與該搖臂之樞接位置為該夾具之轉動中心;該夾具位於該打開位置時,該第一板材抵靠件之該第一凸爪頂端及該第二板材抵靠件之該第二凸爪前端係位於該轉動中心之一個同心圓的圓周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99142167A TWI389784B (zh) | 2010-12-03 | 2010-12-03 | A fixture for joining a plate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99142167A TWI389784B (zh) | 2010-12-03 | 2010-12-03 | A fixture for joining a plate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223728A TW201223728A (en) | 2012-06-16 |
TWI389784B true TWI389784B (zh) | 2013-03-21 |
Family
ID=467256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99142167A TWI389784B (zh) | 2010-12-03 | 2010-12-03 | A fixture for joining a plate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TW (1) | TWI389784B (zh) |
-
2010
- 2010-12-03 TW TW99142167A patent/TWI389784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223728A (en) | 2012-06-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946519A (zh) | 平行夹具及其附件 | |
TWI424904B (zh) | 自動調整扳手 | |
CN107052445B (zh) | 斜切锯 | |
US20080073822A1 (en) | Angle corner clamp | |
US11090879B1 (en) | Clamping device for joining boards | |
JP2020101232A (ja) | クランプ装置 | |
TWI389784B (zh) | A fixture for joining a plate | |
CN221925121U (zh) | 激光水平仪系统以及用于激光水平仪检测器的夹具 | |
US7107881B1 (en) | Spring clamp | |
CN1252494A (zh) | 用于管件或管道的连接器 | |
CN101687310A (zh) | 连接器 | |
TWM532335U (zh) | 浮動式氣壓角固雙夾虎鉗結構 | |
CN111747356A (zh) | 具有可调节支点的撬棒附件 | |
TWI433751B (zh) | A base for a fixture, and a fixture for the application of such a base | |
TWI576207B (zh) | Floating air pressure angle solid double clamp vise structure | |
TWI328664B (zh) | ||
CN221705035U (zh) | 可调整角度的固定结构 | |
CN218965159U (zh) | 一种伸缩杆的固定装置 | |
CN106735548A (zh) | 锯切机的锯台定位装置 | |
TWI581923B (zh) | Clamp tool and its stop mechanism | |
CN213675978U (zh) | 笔管夹具 | |
CN222222325U (zh) | 装夹治具及定位机构 | |
CN208331588U (zh) | 一种摄影夹持装置 | |
TWI329552B (zh) | ||
TW201910060A (zh) | 越夾越緊的鉗子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MM4A |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