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TWI382944B - 自行車後撥鏈器 - Google Patents

自行車後撥鏈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382944B
TWI382944B TW098106208A TW98106208A TWI382944B TW I382944 B TWI382944 B TW I382944B TW 098106208 A TW098106208 A TW 098106208A TW 98106208 A TW98106208 A TW 98106208A TW I382944 B TWI382944 B TW I382944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guide
chain
rear derailleur
chain guide
connecting memb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81062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014748A (en
Inventor
Shinya Oseto
Hajime Nagasawa
Satoru Kunisawa
Original Assignee
Shimano Kk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mano Kk filed Critical Shimano Kk
Publication of TW2010147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0147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3829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382944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M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OR SLEDGES; POWERED PROPULSION OF SLEDGES OR SINGLE-TRACK CYCLES; TRANSMISS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VEHICLES
    • B62M9/00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 B62M9/04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 B62M9/06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using a singl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 B62M9/10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using a singl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involving different-sized wheels, e.g. rear sprocket chain wheels selectively engaged by th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 B62M9/12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using a singl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involving different-sized wheels, e.g. rear sprocket chain wheels selectively engaged by th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th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being laterally shiftable, e.g. using a rear derailleur
    • B62M9/121Rear derailleurs
    • B62M9/126Chain guides; Mounting thereof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Devices For Conveying Motion By Means Of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AREA)

Description

自行車後撥鏈器
本發明概括而言相關於自行車後撥鏈器。更明確地說,本發明相關於自行車後撥鏈器的鏈條導件。
騎自行車正成為日益流行的娛樂形式以及運輸工具。另外,騎自行車對於業餘愛好者及專業人士而言均已成為非常流行的競賽運動。不論自行車是用於娛樂、運輸、或競賽,自行車工業都在不斷地改進自行車的各種不同的組件。自行車工業所想要的是使自行車組件(例如後撥鏈器)盡可能地輕。但是,通常難以減小自行車組件的重量而不會也降低自行車組件的耐用性。
已曾被廣泛地重新設計以減小重量的一個組件便是自行車後撥鏈器。典型上,後撥鏈器具有底座構件、及經由連桿組總成(例如移動機構)而可移動地耦接於底座構件的具有鏈條導件的可移動構件。底座構件典型上藉著螺栓而耦接於自行車車架的後三角架,而螺栓形成用來提供相對於自行車車架的有限旋轉的B軸(B-axle)。鏈條導件典型上包含一對導板,而此對導板將引導滑輪及張緊滑輪可旋轉地支撐在二導板之間。鏈條導件典型上藉著一軸件而耦接於可移動構件,而此軸件形成用來提供鏈條導件相對於可移動構件的有限旋轉的P軸(P-axle)。連桿組總成典型上包含一對樞轉連桿,而此對樞轉連桿可樞轉地耦接於底座構件及可移動構件二者。典型上以彈簧將鏈條導件偏壓至相對於後鏈輪的最內部或最外部位置。具有外罩(outer sheath)及內絲(inner wire)的包登型(bowden-type)控制纜線典型上耦接在後撥鏈器與傳統的換檔控制裝置之間。如此,鏈條導件可藉著經由內絲來移動連桿組總成而被橫向移動。拉動內絲會使鏈條導件抵抗彈簧的偏壓力移動,而釋放內絲則造成鏈條導件由於彈簧的偏壓力而移動。
鑑於以上,對於熟習此項技術者而言從此揭示很明顯,對於創新的自行車後撥鏈器有需求。本發明針對此技術領域中的此需求以及其他需求,此對於熟習此項技術者而言從此揭示很明顯。
本發明的一個目的為提供一種自行車後撥鏈器的鏈條導件,其重量相當輕,但是不會犧牲強度。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為提供一種自行車後撥鏈器的鏈條導件,其具有增進的剛性。
上述目的基本上可藉著提供一種自行車後撥鏈器而達成,此自行車後撥鏈器包含底座構件、可移動構件、及移動機構。可移動構件可樞轉地支撐鏈條導件。移動機構耦接在底座構件與可移動構件之間,使得可移動構件可相對於底座構件移動。鏈條導件包含第一導板、第二導板、可旋轉地設置在第一導板與第二導板之間的引導滑輪、及可旋轉地設置在第一導板與第二導板之間的張緊滑輪。第一導板與第二導板藉著無工具連接(tool-less connection)而可釋放地耦接在一起。
對於熟習此項技術者而言,本發明的這些及其他目的、特徵、方面、及有利點從以下連同圖式揭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的詳細敘述會顯明。
以下會參考形成此原始揭示的一部份的圖式。
以下參考圖式說明本發明的選定的實施例。對於熟習此項技術者而言從此揭示很明顯,以下的本發明的實施例的敘述只是被提供來舉例說明,而非要限制由附隨的申請專利範圍及其等效物所界定的本發明。
首先參考圖1,圖中顯示根據較佳實施例的安裝有後撥鏈器12的自行車車架10的後部。自行車車架10的後叉架或三角架具有後齒輪總成(卡匣),其具有經由後輪轂(未顯示)而可旋轉地耦接於後叉架的多個後齒輪或鏈輪RS。鏈條C被接收在後鏈輪RS上,且用傳統方式操作性地耦接於一組前齒輪或鏈輪(未顯示),用來以傳統方式將想要的旋轉力矩傳輸至自行車的後車輪。後撥鏈器12以傳統方式經由後換檔絲或換檔纜線14而耦接於後撥鏈器換檔機構(未顯示)。更明確地說,後撥鏈器12被顯示成為低常態型(low-normal type),其被設計成為在常態下被向內偏壓,使得鏈條C在常態下被定位在最內側(最大)的齒輪或鏈輪RS上。如此,當騎車者致動後撥鏈器換檔機構以拉動纜線14時,後撥鏈器12將鏈條C向外移動以接合下一個較小的齒輪。另一方面,當騎車者致動後撥鏈器換檔機構(未顯示)而釋放纜線14時,後撥鏈器12將鏈條C向內移動以接合下一個較大的齒輪。但是,對於熟習此項技術者而言從此揭示很明顯,如果需要及/或想要,後撥鏈器12可為頂常態型(top-normal type)。
如在圖1中所見的,後撥鏈器12構成基本上包含底座構件20、可移動構件22、連桿組總成24、鏈條導件26、及主偏壓構件28的自行車組件。底座構件20以傳統方式藉著B軸30而可樞轉地附著於自行車車架10,以繞B軸(在圖2中以B標示)有有限的樞轉移動。雖然後撥鏈器12被顯示成為機械式地操作(亦即纜線致動)的組件,但是對於熟習此項技術者而言從此揭示很明顯,鏈條導件26可被採用於其他類型的撥鏈器,例如機動化/電撥鏈器、電機械撥鏈器、或氣動撥鏈器。因此,連桿組總成只是用來將可移動構件22及鏈條導件26相對於底座構件20移動的移動機構的一種形式。
鏈條導件26耦接於可移動構件22,以繞平行於B軸的P軸(在圖2中以P標示)有有限的樞轉移動。在所示的實施例中,偏壓構件28耦接在後撥鏈器12的底座構件20與可移動構件22之間,使得鏈條導件26在常態下被朝向最大的後鏈輪RS橫向向內偏壓。鏈條導件26的移動在圖2中以雙劃虛線示意地顯示。
如在圖2中所見的,鏈條導件26基本上具有外或第一導板31、內或第二導板32、引導鏈輪或滑輪33、及張緊鏈輪或滑輪34。第一及第二導板31及32主要是由非金屬材料形成。較佳地,第一及第二導板31及32是由碳纖維加強的塑膠形成。引導滑輪33被可旋轉地設置在第一及第二導板31及32的上方端部之間。張緊滑輪34被可旋轉地設置在第一及第二導板的下方端部之間。第一及第二導板31及32藉著第一及第二螺紋緊固件35及36而耦接在一起,而第一及第二螺紋緊固件35及36係分別設置在引導滑輪33及張緊滑輪34的旋轉軸線處。引導滑輪33及張緊滑輪34以傳統方式接合鏈條C。
如在圖3至6中所見的,第一及第二導板31及32也藉著鄰近於張緊滑輪34的周邊邊緣設置的無工具連接(tool-less connection)40而可釋放地耦接在一起。常態下,兩個導板不會在兩個滑輪中心位置以外的其他位置處彼此直接耦接。無工具連接40增進(增加)第一及第二導板31及32的剛性,其中第一及第二導板31及32較佳地為由較佳地以碳纖維加強的塑膠材料形成的非金屬板件。
此處所使用的術語「無工具連接」意指在撥鏈器於自行車的騎行期間正被使用之下維持穩固地相連的兩個導板之間的連接。換句話說,以手旋緊的螺紋(螺釘)連接不是「無工具連接」,因為撥鏈器操作期間發生的常態振動會造成以手旋緊的螺紋連接鬆動,而不再將兩個導板穩固地固持在一起。此處所用來修飾術語「耦接」或其他表示連接的類似術語的術語「可釋放地(releasably)」意指兩個導板之間的連接可在不大幅損壞連接或需要修理連接之下被重複地連接在一起及重複地拆開。
此實施例的無工具連接40基本上包含形成於第一導板31的開口41、及固定於第二導板32的連接構件42。形成於第一導板31的開口41為伸長狀槽溝,其隨著槽溝從第一寬端延伸至第二窄端寬度變窄。此無工具連接40也為快速耦接連接,因為第一及第二導板31及32可藉著無工具連接40以相當少的移動次數而快速地連接在一起。
特別是,如在圖5及6中所見的,形成於第一導板31的開口41包含設置在開口41的第一寬端處的安裝/拆卸部份41a、及設置在開口41的第二窄端處的扣持部份41b。如在圖6的上方視圖中所見的,安裝/拆卸部份41a的尺寸成為可供連接構件42易於插入及拆卸。因此,圖6的上方視圖中所示的第一及第二導板31及32的位置構成第一定向,其中固定於第二導板32的連接構件42可容易地被插入開口41的安裝/拆卸部份41a內及從安裝/拆卸部份41a移去。較佳地,安裝/拆卸部份41a具有第一橫向尺寸,其可在第一及第二導板31及32處於第一定向時,藉著安裝/拆卸部份41a於連接構件42的軸向方向的移動而容許連接構件42被容易地插入及移去。
如在圖6的下方視圖中所見的,扣持部份41b的尺寸成為可在鏈條導件26處於組裝狀態中時,防止連接構件42從開口41的扣持部份41b被軸向移去。因此,圖6的下方視圖中所示的第一及第二導板31及32的位置構成第二定向,其中可防止固定於第二導板32的連接構件42從開口41的扣持部份41b被軸向移去。較佳地,扣持部份41b具有第二橫向尺寸,其可在第一及第二導板31及32處於第二定向時,防止扣持部份41b藉著於連接構件42的軸向方向的移動而讓連接構件42從開口41的扣持部份41b被移去。
如在圖5中所見的,此實施例的連接構件42成為金屬銷的形式,其被固定於第二導板32且可釋放地連接於第一導板31。換句話說,在此實施例中,連接構件42為被固定於第二導板32的分開的構件。連接構件42可藉著鉚接或類似者而被永久性固定於第二導板32。或者,連接構件42可藉著螺紋連接或類似者而被可釋放地固定於第二導板32。連接構件42較佳地由硬質剛性材料例如重量輕的金屬材料形成。因此,連接構件42較佳地在此實施例中是由與第二導板32不同的材料形成。
除了增進第一及第二導板31及32之間的剛性外,連接構件42也還作用成為防止鏈條脫落的構件。如在圖5中所見的,此實施例的連接構件42基本上包含間隔件區段42a、寬度減小區段42b、及寬度擴大區段42c。此實施例的連接構件42也包含固定區段(未顯示),其被固定在第二導板32的孔中。固定區段(未顯示)可變形而被鉚接在第二導板32上,或是可以用螺紋旋入第二導板32的孔內。
寬度減小區段42b及寬度擴大區段42c形成連接構件42的附著部份,其在鏈條導件26被完全組裝時被可釋放地扣持於形成於第一導板31的開口41。連接構件42的附著部份可在第一及第二導板31及32相對於彼此處於第一定向時,被自由地插入形成於第一導板31的開口41的安裝/拆卸部份41a及從安裝/拆卸部份41a移去。並且,連接構件42的附著部份可在第一及第二導板31及32處於第二定向時,被扣持於形成於第一導板31的開口41的扣持部份41b。
無論如何,間隔件區段42a被設置在第一及第二導板31及32的內側相面對的表面之間,以防止第一及第二導板31及32朝向彼此移動。換句話說,間隔件區段42a接觸第一及第二導板31及32的內側相面對的表面。
當鏈條導件26處於組裝狀態中時,第一導板31位在寬度減小區段42b內。換句話說,寬度減小區段42b被定尺寸及配置成為在鏈條導件26完全組裝時收納第一導板31。在此實施例中,寬度減小區段42b是由在間隔件區段42a與寬度擴大區段42c之間的環狀凹槽形成。因此,在鏈條導件26的組裝及拆卸期間,寬度減小區段42b的存在可讓連接構件42的附著部份(亦即,寬度減小區段42b及寬度擴大區段42c)在形成於第一導板31的開口41內移動。寬度減小區段42b在寬度(直徑)上等於形成於第一導板31的開口41的扣持部份41b。
寬度擴大區段42c被設置在第一導板31的面向外側的表面上,以在鏈條導件26處於組裝狀態中時,防止連接構件42的附著部份從形成於第一導板31的開口41被軸向移去。換句話說,當鏈條導件26被完全組裝時,寬度擴大區段42c接觸第一導板31的外表面。特別是,寬度擴大區段42c具有比寬度減小區段42b大的寬度(直徑)。因此,扣持部份41b及寬度擴大區段42c被定尺寸成為當第一及第二導板31及32處於如在圖6的下方部份所見的第二定向時,將連接構件42的附著部份扣持在開口41的扣持部份41b內。寬度擴大區段42c在寬度(直徑)上等於或稍微小於形成於第一導板31的開口41的安裝/拆卸部份41a。此容許連接構件42的附著部份(亦即,寬度減小區段42b及寬度擴大區段42c)可被插入形成於第一導板31的開口41的安裝/拆卸部份41a及從安裝/拆卸部份41a移去。
在鏈條導件26的組裝期間,第一及第二導板31及32首先藉著如以上所討論的無工具連接40而耦接在一起。然後,引導滑輪33及張緊滑輪34被插入第一及第二導板31及32之間。此時,引導滑輪33及張緊滑輪34藉著第一及第二螺紋緊固件35及36而附著於第一及第二導板31及32。如此,第一及第二導板31及32在三個位置點處被緊固在一起。
現在參考圖7至9,圖中部份地顯示根據第二實施例的修改的鏈條導件126。此第二實施例的修改的鏈條導件126係被設計來取代第一實施例的鏈條導件26而用在第一實施例的後撥鏈器12上。並且,修改的鏈條導件126以與第一實施例相同的方式經由緊固件35及36而可旋轉地支撐引導滑輪33及張緊滑輪34。第一與第二實施例之間的唯一差異在於如以下所討論的第一及第二導板的無工具連接。鑑於第一與第二實施例之間的相似性,為簡潔起見會省略與第一實施例的部份或零件相同的第二實施例的部份或零件的敘述。
在此實施例中,修改的鏈條導件126具有導板131及132,其經由緊固件35及36而可旋轉地支撐引導滑輪33及張緊滑輪34。類似於第一實施例,導板131及132也藉著鄰近於張緊滑輪34的周邊邊緣設置的無工具連接140而可釋放地耦接在一起。導板131及132主要是由非金屬材料形成。較佳地,導板131及132是由以碳纖維加強的塑膠形成。
此實施例的無工具連接140基本上包含形成於導板131的開口141、及固定於導板132的連接構件142。形成於導板131的開口141為一槽溝,其隨著槽溝從第一寬端延伸至第二窄端寬度變窄。特別是,形成於導板131的開口141包含設置在開口141的第一寬端處的安裝/拆卸部份141a、及設置在開口141的第二窄端處的扣持部份141b。此實施例的連接構件142基本上包含間隔件區段142a、由一對缺口形成的寬度減小區段142b、及寬度擴大區段142c。在此實施例中,連接構件142與導板132成整體地形成為單件式的單元構件。此處,附著部份是由寬度減小區段142b及寬度擴大區段142c形成而界定T形組態。當鏈條導件126處於組裝狀態中時,導板131位在由寬度減小區段142b所界定的缺口內。導板131及132的基本組裝及拆卸與第一實施例相同。
現在參考圖10至13,圖中部份地顯示根據第三實施例的修改的鏈條導件226。此第三實施例的修改的鏈條導件226係被設計來取代第一實施例的鏈條導件26而用在第一實施例的後撥鏈器12上。並且,修改的鏈條導件226以與第一實施例相同的方式經由緊固件35及36而可旋轉地支撐引導滑輪33及張緊滑輪34。第一與第三實施例之間的唯一差異在於如以下所討論的第一及第二導板的無工具連接。鑑於第一與第三實施例之間的相似性,為簡潔起見會省略與第一實施例的部份或零件相同的第三實施例的部份或零件的敘述。
在此實施例中,修改的鏈條導件226具有導板231及232,其經由緊固件35及36而可旋轉地支撐引導滑輪33及張緊滑輪34。類似於第一實施例,導板231及232也藉著鄰近於張緊滑輪34的周邊邊緣設置的無工具連接240而可釋放地耦接在一起。導板231及232主要是由非金屬材料形成。較佳地,導板231及232是由以碳纖維加強的塑膠形成。
此實施例的無工具連接240基本上包含形成於導板231的開口241、及固定於導板232的連接構件242。形成於導板231的開口241包含設置在開口241的第一寬端處的安裝/拆卸部份241a、及設置在開口241的第二窄端處的扣持部份241b,而二者之間有較窄的連接部份241c。此實施例的連接構件242基本上包含間隔件區段242a、寬度減小區段242b、及寬度擴大區段242c。在此實施例中,連接構件242以與第一實施例相同的方式固定於導板232。此處,附著部份是由寬度減小區段242b及寬度擴大區段242c形成。導板231及232的基本組裝及拆卸與第一實施例相同,除了在將連接構件242從安裝/拆卸部份241a滑動至扣持部份241b之後,導板231及232必須被轉動以完成組裝。
術語的概括解讀
在瞭解本發明的範圍時,此處所用的術語「包含」及其衍生字是指明確界定所述的特徵、元件、組件、群類、整數、及/或步驟的存在但是不排除其他未述及的特徵、元件、組件、群類、整數、及/或步驟的存在的開放式術語。此也適用於具有類似意義的字眼,例如術語「包括」、「具有」、及其衍生字。並且,術語「零件」、「區段」、「部份」、「構件」、或「元件」在以單數使用時可具有單一部件或多個部件的雙重意義。此處所用來敘述本發明的以下方向術語「向前、向後、上方、向下、直立、水平、下方、及橫向」以及任何其他類似的方向術語指的是配備有舉例說明的後撥鏈器的自行車的方向。因此,這些術語在被用來敘述本發明時應相對於配備有舉例說明的後撥鏈器的自行車於常態騎行位置所使用者被解讀。最後,此處所用的程度術語例如「大致或實質上」、「大約」、及「幾近」表示其所修飾的術語具有使得最終結果不會大幅改變的合理偏差量。
雖然只選擇選定的實施例來舉例說明本發明,但是對於熟習此項技術者而言從此揭示很明顯,在不離開由附隨的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的本發明的範圍下,可實施各種不同的改變及修正。另外,以上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的敘述只是舉例說明用,而非以限制由附隨的申請專利範圍及其等效物所界定的本發明為目的。
10...自行車車架
12...後撥鏈器
14...後換檔絲或換檔纜線
20...底座構件
22...可移動構件
24...連桿組總成
26...鏈條導件
28...主偏壓構件
30...B軸
31...外或第一導板
32...內或第二導板
33...引導鏈輪或滑輪
34...張緊鏈輪或滑輪
35...第一螺紋緊固件
36...第二螺紋緊固件
40...無工具連接
41...開口
41a...安裝/拆卸部份
41b...扣持部份
42...連接構件
42a...間隔件區段
42b...寬度減小區段
42c...寬度擴大區段
126...鏈條導件
131...導板
132...導板
140...無工具連接
141...開口
141a...安裝/拆卸部份
141b...扣持部份
142...連接構件
142a...間隔件區段
142b...寬度減小區段
142c...寬度擴大區段
226...鏈條導件
231...導板
232...導板
240...無工具連接
241...開口
241a...安裝/拆卸部份
241b...扣持部份
241c...較窄的連接部份
242...連接構件
242a...間隔件區段
242b...寬度減小區段
242c...寬度擴大區段
B...B軸
C...鏈條
P...P軸
RS...後齒輪或鏈輪
圖1為根據第一實施例的安裝有後撥鏈器的自行車的後部的外側視圖。
圖2為根據第一實施例的圖1所示的後撥鏈器的放大後視圖。
圖3為根據第一實施例的圖1所示的後撥鏈器的鏈條導件的下方部份的放大的部份外側視圖。
圖4為根據第一實施例的圖3所示的鏈條導件的下方部份的立體圖。
圖5為根據第一實施例的圖3及4所示的鏈條導件的下方部份的分解立體圖。
圖6為顯示組裝根據第一實施例的圖3至5所示的鏈條導件的下方部份的一對外側視圖。
圖7為根據第二實施例的用於圖1所示的後撥鏈器的另一種鏈條導件的下方部份的部份外側視圖。
圖8為根據第二實施例的圖7所示的鏈條導件的下方部份的立體圖。
圖9為根據第二實施例的圖7及8所示的鏈條導件的下方部份的分解立體圖。
圖10為根據第三實施例的圖1所示的後撥鏈器的鏈條導件的下方部份的放大的部份外側視圖。
圖11為根據第三實施例的圖10所示的鏈條導件的下方部份的立體圖。
圖12為根據第三實施例的圖10及11所示的鏈條導件的下方部份的分解立體圖。
圖13為根據第三實施例的沿圖11的剖切線13-13所見的圖10至12所示的鏈條導件的下方部份的部份剖面圖。
10...自行車車架
12...後撥鏈器
14...後換檔絲或換檔纜線
20...底座構件
22...可移動構件
24...連桿組總成
26...鏈條導件
28...主偏壓構件
30...B軸
33...引導鏈輪或滑輪
34...張緊鏈輪或滑輪
36...第二螺紋緊固件
40...無工具連接
41...開口
42...連接構件
C...鏈條
RS...後齒輪或鏈輪

Claims (26)

  1. 一種自行車後撥鏈器,包含:底座構件;可移動構件,其可樞轉地支撐鏈條導件;及移動機構,其耦接在該底座構件與該可移動構件之間,使得該可移動構件可相對於該底座構件移動;該鏈條導件包含第一導板、第二導板、可旋轉地設置在該第一導板與該第二導板之間的引導滑輪、及可旋轉地設置在該第一導板與該第二導板之間的張緊滑輪,該第一導板與該第二導板藉著無工具連接(tool-less connection)而在與該引導滑輪的旋轉軸線及該張緊滑輪的旋轉軸線間隔開的位置處可釋放地且直接地接合在一起。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自行車後撥鏈器,其中該第一及第二導板另外藉著第一及第二緊固件而耦接在一起,該第一及第二緊固件係被設置在該引導滑輪及該張緊滑輪的旋轉軸線處。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自行車後撥鏈器,其中該第一及第二導板主要是由非金屬材料形成。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自行車後撥鏈器,其中 該非金屬材料包含以碳纖維加強的塑膠。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自行車後撥鏈器,其中該無工具連接係鄰近於該張緊滑輪的周邊邊緣設置。
  6. 一種自行車後撥鏈器,包含:底座構件;可移動構件,其可樞轉地支撐鏈條導件;及移動機構,其耦接在該底座構件與該可移動構件之間,使得該可移動構件可相對於該底座構件移動;該鏈條導件包含第一導板、第二導板、可旋轉地設置在該第一導板與該第二導板之間的引導滑輪、及可旋轉地設置在該第一導板與該第二導板之間的張緊滑輪,該第一導板與該第二導板藉著無工具連接(tool-less connection)而可釋放地耦接在一起,該無工具連接包含形成於該第一導板的開口、及固定於該第二導板的連接構件,而該連接構件具有附著部份,該附著部份可在該第一及第二導板相對於彼此處於第一定向時被自由地插入形成於該第一導板的該開口及從該開口移去,且可在該第一及第二導板處於與該第一定向不同的第二定向時被扣持於形成於該第一導板的該開口。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的自行車後撥鏈器,其中形成於該第一導板的該開口包含安裝/拆卸部份及扣持部份,而該安裝/拆卸部份具有於該第一定向時釋放該 連接構件的該附著部份的第一尺寸,且該扣持部份具有於該第二定向時扣持該連接構件的該附著部份的第二尺寸。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的自行車後撥鏈器,其中該開口的該扣持部份的該第二尺寸小於該開口的該安裝/拆卸部份的該第一尺寸。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的自行車後撥鏈器,其中形成於該第一導板的該開口為槽溝,該槽溝從第一端至第二端寬度變窄,而該連接構件的該附著部份在該鏈條導件處於組裝狀態中時位在該槽溝的該第二端處。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的自行車後撥鏈器,其中該連接構件另外包含設置在該第一及第二導板的面向內側的表面之間的間隔件區段;且該連接構件的該附著部份具有寬度擴大區段及寬度減小區段,該寬度擴大區段被設置在該第一導板的面向外側的表面上,以在該鏈條導件處於組裝狀態中時防止該附著部份從形成於該第一導板的該開口被軸向移去,且該寬度減小區段被配置成為可在該鏈條導件的組裝及拆卸期間供該附著部份在形成於該第一導板的該開口內移動。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的自行車後撥鏈器,其中該寬度減小區段是由環狀凹槽形成。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的自行車後撥鏈器,其中該寬度減小區段是由一對缺口形成。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的自行車後撥鏈器,其中當該鏈條導件處於組裝狀態中時,該第一導板位於該缺口內。
  14. 一種鏈條導件,用於自行車後撥鏈器,該鏈條導件包含:第一導板;第二導板;引導滑輪,其被可旋轉地設置在該第一導板與該第二導板之間;張緊滑輪,其被可旋轉地設置在該第一導板與該第二導板之間;及無工具連接(tool-less connection),其在與該引導滑輪的旋轉軸線及該張緊滑輪的旋轉軸線間隔開的位置處將該第一導板與該第二導板可釋放地且直接地接合在一起。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的鏈條導件,其中該第一及第二導板另外藉著第一及第二緊固件而耦接在一起,該第一及第二緊固件係被設置在該引導滑輪及該張緊滑輪的旋轉軸線處。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的鏈條導件,其中 該第一及第二導板主要是由非金屬材料形成。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的鏈條導件,其中該非金屬材料包含以碳纖維加強的塑膠。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的鏈條導件,其中該無工具連接係鄰近於該張緊滑輪的周邊邊緣設置。
  19. 一種鏈條導件,用於自行車後撥鏈器,該鏈條導件包含:第一導板;第二導板;引導滑輪,其被可旋轉地設置在該第一導板與該第二導板之間;張緊滑輪,其被可旋轉地設置在該第一導板與該第二導板之間;及無工具連接(tool-less connection),其將該第一導板與該第二導板可釋放地耦接在一起,該無工具連接包含形成於該第一導板的開口、及固定於該第二導板的連接構件,而該連接構件具有附著部份,該附著部份可在該第一及第二導板相對於彼此處於第一定向時被自由地插入形成於該第一導板的該開口及從該開口移去,且可在該第一及第二導板處於與該第一定向不同的第二定向時被扣持於形成於該第一導板的該開口。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所述的鏈條導件,其中形成於該第一導板的該開口包含安裝/拆卸部份及扣持部份,而該安裝/拆卸部份具有於該第一定向時釋放該 連接構件的該附著部份的第一尺寸,且該扣持部份具有於該第二定向時扣持該連接構件的該附著部份的第二尺寸。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0項所述的鏈條導件,其中該開口的該扣持部份的該第二尺寸小於該開口的該安裝/拆卸部份的該第一尺寸。
  2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所述的鏈條導件,其中形成於該第一導板的該開口為槽溝,該槽溝從第一端至第二端寬度變窄,而該連接構件的該附著部份在該鏈條導件處於組裝狀態中時位在該槽溝的該第二端處。
  2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所述的鏈條導件,其中該連接構件另外包含設置在該第一及第二導板的面向內側的表面之間的間隔件區段;且該連接構件的該附著部份具有寬度擴大區段及寬度減小區段,該寬度擴大區段被設置在該第一導板的面向外側的表面上,以在該鏈條導件處於組裝狀態中時防止該附著部份從形成於該第一導板的該開口被軸向移去,且該寬度減小區段被配置成為可在該鏈條導件的組裝及拆卸期間供該附著部份在形成於該第一導板的該開口內移動。
  2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3項所述的鏈條導件,其中該寬度減小區段是由環狀凹槽形成。
  2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3項所述的鏈條導件,其中該寬度減小區段是由一對缺口形成。
  2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5項所述的鏈條導件,其中當該鏈條導件處於組裝狀態中時,該第一導板位於該 缺口內。
TW098106208A 2008-10-10 2009-02-26 自行車後撥鏈器 TWI38294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2/249,023 US8105193B2 (en) 2008-10-10 2008-10-10 Bicycle rear derailleur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014748A TW201014748A (en) 2010-04-16
TWI382944B true TWI382944B (zh) 2013-01-21

Family

ID=420993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8106208A TWI382944B (zh) 2008-10-10 2009-02-26 自行車後撥鏈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105193B2 (zh)
CN (1) CN101723050A (zh)
DE (1) DE102009048526B4 (zh)
TW (1) TWI382944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93180B (zh) * 2016-01-15 2020-05-11 日商島野股份有限公司 自行車電操作系統、電撥鏈器、及電座管總成
TWI725239B (zh) * 2017-09-29 2021-04-21 日商島野股份有限公司 後撥鏈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153640A1 (en) * 2006-12-26 2008-06-26 Shimano Inc. Bicycle rear derailleur
US9327792B2 (en) 2011-01-28 2016-05-03 Paha Designs, Llc Gear transmission and derailleur system
US9033833B2 (en) 2011-01-28 2015-05-19 Paha Designs, Llc Gear transmission and derailleur system
US10207772B2 (en) 2011-01-28 2019-02-19 Paha Designs, Llc Gear transmission and derailleur system
DE102012013645B4 (de) * 2012-07-09 2023-03-23 Sram Deutschland Gmbh Hinterer Umwerfer für eine Kettenschaltung eines Fahrrads und Kettenführungsrolle für einen derartigen hinteren Umwerfer
US9290236B2 (en) * 2013-02-28 2016-03-22 Shimano Inc. Bicycle front derailleur
US9005059B2 (en) * 2013-03-27 2015-04-14 Shimano Inc. Rear derailleur
US9623932B2 (en) * 2014-12-10 2017-04-18 Shimano Inc. Bicycle derailleur
ITUA20161565A1 (it) * 2016-03-11 2017-09-11 Campagnolo Srl Bilanciere per un cambio di bicicletta
CN107416117B (zh) * 2017-07-10 2023-01-03 宁波优升车业有限公司 一种带挡链块的后拨链器
US11319021B2 (en) * 2017-08-23 2022-05-03 Shimano Inc. Bicycle rear derailleur
US11077916B2 (en) * 2017-10-27 2021-08-03 Shimano Inc. Bicycle chain guide assembly
DE102018112916A1 (de) * 2018-05-30 2019-12-05 Shimano Inc. Hinterer Fahrradumwerfer
US11148755B2 (en) * 2018-07-13 2021-10-19 Shimano Inc. Bicycle derailleur
US12122479B2 (en) 2021-06-29 2024-10-22 Sram Deutschland Gmbh Modular bicycle derailleur
US11906108B1 (en) * 2022-07-29 2024-02-20 Deere & Company Belt trap with integrated tensioner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36844A (en) * 1997-05-15 1998-11-17 Shimano Inc. Rear derailleur for a bicycle
US20030171177A1 (en) * 2002-03-08 2003-09-11 Shimano Inc. Bicycle rear derailleur
US6685586B2 (en) * 2000-12-01 2004-02-03 Campagnolo S.R.L. Rocker arm assembly for the rear derailleur of a bicycle
TWI269750B (en) * 2002-10-30 2007-01-01 Shimano Kk Rear derailleur for bicycle
TWI289525B (en) * 2005-07-28 2007-11-11 Shimano Kk Bicycle rear derailleur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406433A (en) * 1967-01-05 1968-10-22 Ford Motor Co Seat belt coupling device
FR2520693B1 (fr) * 1982-02-03 1990-01-12 Simplex Ets Guide-chaine a galets pour les changements de vitesse arriere des cycles et vehicules similaires
US7527571B2 (en) * 2004-12-20 2009-05-05 Shimano Inc. Rear derailleur for bicycle
US20080153640A1 (en) * 2006-12-26 2008-06-26 Shimano Inc. Bicycle rear derailleur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36844A (en) * 1997-05-15 1998-11-17 Shimano Inc. Rear derailleur for a bicycle
US6685586B2 (en) * 2000-12-01 2004-02-03 Campagnolo S.R.L. Rocker arm assembly for the rear derailleur of a bicycle
US20030171177A1 (en) * 2002-03-08 2003-09-11 Shimano Inc. Bicycle rear derailleur
US6949040B2 (en) * 2002-03-08 2005-09-27 Shimano Inc. Bicycle rear derailleur
TWI269750B (en) * 2002-10-30 2007-01-01 Shimano Kk Rear derailleur for bicycle
TWI289525B (en) * 2005-07-28 2007-11-11 Shimano Kk Bicycle rear derailleur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93180B (zh) * 2016-01-15 2020-05-11 日商島野股份有限公司 自行車電操作系統、電撥鏈器、及電座管總成
TWI725239B (zh) * 2017-09-29 2021-04-21 日商島野股份有限公司 後撥鏈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105193B2 (en) 2012-01-31
DE102009048526B4 (de) 2016-07-07
DE102009048526A1 (de) 2010-06-10
CN101723050A (zh) 2010-06-09
TW201014748A (en) 2010-04-16
US20100093472A1 (en) 2010-04-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382944B (zh) 自行車後撥鏈器
EP2210806B1 (en) Bicycle derailleur
US8419573B2 (en) Bicycle rear derailleur
EP1752372B1 (en) Bicycle rear derailleur
EP1902937B1 (en) Bicycle rear derailleur
EP1902936B1 (en) Bicycle rear derailleur
JP3568123B2 (ja) 自転車リアディレーラのケージ板調節機構
US7666111B2 (en) Bicycle rear derailleur
US8142312B2 (en) Bicycle rear derailleur
US7963870B2 (en) Bicycle rear derailleur
US20080026891A1 (en) Bicycle rear derailleur
TWI327544B (en) Bicycle shift operating device
US20080026890A1 (en) Bicycle rear derailleur
TWI323234B (en) Bicycle rear derailleur
US8220358B2 (en) Bicycle control cable fixing device
TWI300753B (zh)
JP4413657B2 (ja) 自転車用変速機構造
JP3425116B2 (ja) 自転車用ディレーラ
US7806792B2 (en) Auxiliary bicycle shifting component
JP2004210272A (ja) 自転車のリアディレーラ用ケージプレート調節機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