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TWI310888B - System and method for wiring formation - Google Patents

System and method for wiring formation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310888B
TWI310888B TW95123507A TW95123507A TWI310888B TW I310888 B TWI310888 B TW I310888B TW 95123507 A TW95123507 A TW 95123507A TW 95123507 A TW95123507 A TW 95123507A TW I310888 B TWI310888 B TW I310888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exposure
line
data
line width
correc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951235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712801A (en
Inventor
Satoru Yasaka
Toshiyuki Okayama
Original Assignee
Dainippon Screen Mf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inippon Screen Mfg filed Critical Dainippon Screen Mfg
Publication of TW2007128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7128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3108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310888B/zh

Links

Landscapes

  • Exposure And Positioning Against Photoresist Photosensitive Materials (AREA)
  • Length Measuring Devices By Optical Means (AREA)
  • Investigat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AREA)
  • Preparing Plates And Mask In Photomechanical Process (AREA)

Description

1310888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有關一種配線形成系統及其方法,更特定而 言,係有關-種用以形成印刷基板之配線圖案的配線形成 系統。 【先前技術】 印刷基板之配線圖案係經過蝕刻步驟等而形成。於該 蝕刻步驟中,係由於例如蚀刻之變粗或變細等而有配線圖 案之線寬產生變化之問題。 為處理該問題’進行檢查(例如測量長度)钮刻步驟後 的配線圖案是否有依照設計完成,作業者根據該檢查結果 來變更敍刻條件,或重新製作姓刻步驟前之曝光步驟所使 用=遮罩薄膜(mask flim)。然而,在透過檢查而未依照設 成亦即在每_人產生不良基板時,作業者必須進行鞋 f條件或遮罩薄膜之再製作,且有生產生無法提升之問 f 口此已提案出—種將設計資料與各步驟後之資料進 行比較’而將其比較結果反饋至曝光步驟,以防止不良基 板產生之配線形成系統(參照例如日本專利特開 ㈣號公報)。以下參照第15圖說明習知配線圖案 二先帛15圖係顯示習知配線圖案形成系統之構成的 万塊圖。 制作:二圖所不之習知配線圖案形成系統係由設計資料 :作裝置91、曝光裝置92、外觀檢查裳置93、蝕刻步驟 94、外觀檢查裝置95以及調敕尺·· 咏 〇正尺寸(Resizing)規則製作裝 318354 1310888 Λ* 置96所構成之系統。設計資料製作裝置9ΐ係用以製作 CAD(computer-aided design,電腦輔助設計)資料等設計資 料之裝置。曝光裝置92係依據設計資料製作裝置9丨所製 作之設計資料來製作曝光用之影像資料。而且,曝光裝置 92係根據曝光用之影像資料,藉由雷射掃描等於印刷基板 直接描緣遮罩來進行曝光。如上所述,曝光裝置92係未使 用遮罩溥膜之裝置。曝光後之印刷基板係被搬送至外觀檢 查裝置93。外觀檢查裝置93係將曝光後之印刷基板進行 攝像,以取得影像資料。於外觀檢查裝置93中所取得之影 像負料係反饋至曝光裝置92。曝光襄置92係將該影像資 料與上述設計資料進行比較,而計測印刷基板之伸縮及變 形等。根據該比較結果,曝光裝置92係補正設計資料(縮 放比例(scaling)補正)。 姓刻步驟94係將曝光後之印刷基板進行蝕刻,以於 印刷基板形成配線圖案。外觀檢查裝置95係將蝕刻後之印 籲刷基板進行攝像以取得影像資料。調整尺寸規則製作裝置 96係將蝕刻後之印刷基板的影像資料與設計資料進行比 較,而製作調整尺寸規則。此處,調整尺寸規則係指利用 眾所週知的數學手法來解開:為使蝕刻後之印刷基板的配 線圖案成為依照設計資料之配線圖案而必須如何補正曝光 用之必像資料之逆异問題(inverse pr〇bIem)所得之規則。設 計資料製作裝置91係根據調整尺寸規則來補正設計資料 (蝕刻補正)。而且’曝光裝置92係依據經補正之設計資料 來製作曝光用之影像資料。 6 318354 1310888 如上所述’習知配線形成系統中’係將設計資料與各 步驟後之資料進行比較,而藉由將其比較結果最後反饋至 曝光裝置’亦即進行上述縮放比例補正以及姓刻補正,以 防止不良基板產生。 然而’上述習知配線形成系統中,調整尺寸規則係僅 揭示利用眾所週知之數學手法獲得上述逆算問題,而調整 尺寸規則之具體構成並不明確。 又,在實際之製造上,雖會產生因例如近接效果所造 成之配線圖案的歪曲或因蝕刻之不均等所造成之缺陷等各 種缺陷,但上述習知配線形成系統中並未考量到如上述之 缺陷。此外,上述缺陷並非係對於印刷基板所有區域皆同 樣地產生者,而係產生程度會依基板的每一區域而不同者。 基於以上之理由,根據上述習知配線形成系統之調整 尺寸規則之補正,係於實際製造上欠缺實用性,而進行高 精度的補正來達成生產性提升則有實質上為不可能之問 泰題。 【發明内容】 因此,本發明之目的係在對於實際製造上所產生之各 種缺陷,分別進行高精度的補正,藉以提升印刷基板之生 產性。 為解決上述課題,本發明係採用以下所示之構成。第 一樣恶係為對基板施行曝光處理以形成配線圖案之印刷基 板之配線形成方法,其具備:使用有關配線圖案之設計資 料或根據該設計資料之曝光用影像資料來直接將基板進行 318354 7 ' 1310888 曝光,或使用根據設計資料或曝光用影像資料所製作之遮 罩,來將基板進行曝光之曝光步驟;將經過曝光步驟之曝 光處理而最後形成有配線圖案之印刷基板的配線圖案之線 見,依每單位區域進行測定之線寬測定步驟;將在線寬測 疋步驟中所測定之線寬、與設計資料或曝光用影像資料之 線見依每單位區域進行比較,藉此製作每單位區域之線寬 補正貝料之線寬補正資料製作步驟;以及使用線寬補正資 料,補正在曝光步驟中所使用之設計資料或曝光用影像資 料之線寬補正步驟。 /第二樣態係於上述第一樣態中,線寬補正資料製作步 驟係以根據複數個印刷基板之線寬測定結果來製作線寬補 正資料。 —。第二樣怨係於上述第一樣態中,線寬測定步驟係以依 每單位區域分別製作顯示線寬大小與其頻度之關係的線寬 直方圖,且使用該線寬直方圖來檢測該單位區域中的配線 肇圖案之線寬。 第四樣態係於上述第三樣態中,線寬測定步驟係依每 早位區域’將於線寬直方圖中頻度最高的線寬作為該單位 區域中的配線圖案之線寬而進行檢測。 第五樣態係於上述第一樣態中,配線形成方法復具 備.將使用線寬補正步驟中所補正之補正後的設計資料或 曝光用影像資料所製作之印刷基板之配線圖案進行光學性 檢,,且測量該印刷基板之配線圖案的線寬,將所測量之 線寬與設計資料或曝光用影像資料之線寬之差分值依每單 318354 8 Ί310888 位區域進行檢測之線寬再測定步驟;以及於線寬再測定步 驟中,在任一單位區域已檢測出差分值時,根據該差分值 來修正線寬補正資料之修正步驟。 第六樣態係對基板施行曝光處理以形成配線圖案之 印刷基板之配線形成系統,其具備:使用有關配線圖案之 設計資料或根據該設計資料之曝光用影像資料來直接將基 板進行曝光,或使用根據設計資料或曝光用影像資料所製 作之遮罩,來將基板進行曝光之曝光手段;將經過曝光步 驟之曝光處理而最後形成有配線圖案之印刷基板的配線圖 案之線寬,依每單位區域進行測定之線寬測定手段;將由 線I測疋手段所測定之線寬、與設計資料或曝光用影像資 料之線寬依每單位區域進行比較,藉此製作每單位區域之 線寬補正資料之線寬補正資料製作手段;以及使用線寬補 正資料,來補正以曝光手段所使用之設計資料或曝光用影 像資料之線寬補正手段。 第七樣態係對基板施行曝光處理以形成配線圖案之 印刷基板之配線形成方法,其具備:使用有關配線圖案之 設計資料或根據該設計資料之曝光用影像資料來直接將基 板進行曝光,或使用根據設計資料或曝光用影像資料所製 作之遮罩來將基板進行曝光之曝光步驟;測定經過曝光步 驟之曝光處理而最後形成有配線圖案之印刷基板的配線圖 案之線間之線間測定步驟;在線間測定步驟中所測定之線 間比預先設定之最小線間更小時,製作線間補正資料之線 間補正資料製作步驟;以及使用線間補正資料,補正在曝 318354 9 ,1310888 光步驟中所使用之設計資料或曝光用影像資料之線間補正 步驟。 第八樣態係於上述第七樣態中,線間補正資料製作步 驟係以根據在線間測定步驟中所測定之複數個印刷基板之 線間的資訊,判斷是否以超過預定頻度之頻度產生線間之 缺陷,且在該判斷結果為肯定時製作線間補正資料。 第九樣態係於上述第八樣態中,線間補正資料製作步 春驟係針對以超過預定頻度之頻度產生線間之缺陷之部位, 使用該缺陷部位中的複數個印刷基板之線間的平均值、最 大值、最小值、或最多頻度值來製作線間補正資料。 第十樣態係對基板施行曝光處理以形成配線圖案之 印刷基板之配線形成系統,其具備:使用有關配線圖案之 設計資料或根據該設計資料之曝光用影像資料來直接將基 板進行曝光,或使用根據設計資料或曝光用影像資料所製 作之遮罩來將基板進行曝光之曝光手段;測定經過曝光步 籲驟之曝光處理而最後形成有配線圖案之印刷基板的配線圖 案之線間之線間測定手段;在由線間測定手段所測定之線 間比預先設定之最小線間更小時,製作線間補正資料之線 間補正資料製作手段;以及使用線間補正資料,補正曝光 手段所使用之設計資料或曝光用影像資料之線間補正手 段。 第樣悲係對基板施行曝光處理以形成配線圖案 之印刷基板之配線形成方法,其具備:使用有關配線圖案 之6又&十資料或根據该设計資料之曝光用影像資料來直接將 318354 10 1310888 基板進行曝光,或使用根據設計資料或曝光用影像資料所 製作之遮罩來將基板進行曝光之曝光步驟;將經過曝光步 驟之曝光處理而最後形成有配線圖案之印刷基板之影像資 料、與基準影像資料進行比較,將有關該兩個影像資料之 配線圖案且存在超過預定晝素數之差異的部位作為缺陷部 位並加以檢測之缺口突起檢測步驟;根據在缺口突起檢測 步驟中所檢測到的缺陷部位,製作缺口突起補正資料之缺 口突起補正資料製作步驟;以及使用缺口突起補正資料, 補正在曝光步驟中所使用之設計資料或曝光用影像資料之 缺口突起補正步驟。 第十一樣態係於上述第樣態中,缺口突起補正資 料製作步驟係以根據在缺口突起測定步驟中所檢測到的複 數個印刷基板的缺陷部位之資訊’判斷是否以超過預定頻 度之頻度產生缺陷,且在該判斷結果為肯定時製作缺口突 起補正資料。 ' 第十二樣態係於上述第十二樣態中,缺口突起補正資 料製作步㈣以針對以超過預定頻度之頻度產生缺陷之部 位’使用該缺陷部位中的複數個印刷基板之影像資料與基 準影像資料之間的差異之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或最 多頻度值來製作缺口突起補正資料。 一 f十四I態係於上述第十-樣態至第十三樣態之任 -樣態中’缺口突起補正資料係依據配線圖案之差異的大 小’㈣計資料或曝光用影像資料予以放大或縮小者。 第十五杈恕係對基板施行曝光處理以形成配線圖案 11 318354 1310888 之印刷基板之配線形成系統,其具備:使用有關配線圖案 之設計資料或根據該設計資料之曝光用影像資料來直接將 基板進行曝光,或使用根據設計資料或曝光用影像資料所 製作之標準來將基板進行曝光之曝光手段;將經過曝光手 段之曝光處理而最後形成有配線圖案之印刷基板之影像資 料、與基準影像資料進行比較,將有關該兩個影像資料之 配線圖案且存在超過預定畫素數之差異的部位作為缺陷部 位並加以檢測之缺口突起檢測手段;根據由缺口突起檢測 手段所檢測到的缺陷部位,製作缺口突起補正資料之缺口 突起補正資料製作手段;以及使用缺口突起補正資料,補 正曝光手段所使用之設計資料或曝光用影像資料之缺口突 起補正手段。 第十六樣態係於上述第十五樣態中 m 穴只匕々用一只 料係依據配線圖案之差異的大小,將設計資料或曝光用影 像資料予以放大或縮小者。 ▲第十七樣態係一種配線形成方法,其特徵為:進行由 申-月專利|&圍第1項之曝光步驟、線寬測定步驟、線寬補 1料製作步驟以及線寬補正步驟所構成之線寬補正處理 旦w次根據由該線I補正處理所補正之S計資料或曝光用 線門、、,:來進行·由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曝光步驟、 構成夕^步驟、線間補正資料製作步驟及線間補正步驟所 ίη Γ處理;以及由中請專利範圍第u項之曝光 缺口突起突起補正數據製作步驟及 起補正步驟所構成之缺口突起補正處理中之至少一 318354 12 1310888 方之處理。 根據上述第—樣態,由於製作每單位區域之 ^料’即使例如所形成之配線圖案透過㈣步驟等依^ =之每單位區域產生不同之線寬變化,亦能進行對庫: 該早位區域之線寬變化之高精確度的補正。亦即 ?;實際製造印刷基板之補正,且可達成生產性提高及: 品質的印刷基板之生產。 门及同 慮複數個印刷基板之線寬測定 藉此能進行除了偶發性產生之 正。 根據上述第二樣態,考 結果來製作線寬補正資料, 線覓變化等以外之穩定的補 使用線寬直方圖,藉此能對於所 根據上述第三樣態 希望之線寬進行補正。 古乂據上述第四樣態’對於具有最高頻度之線寬且要求 ㈣1配_案’能進行精確度較高且有效率的補正。 述第五樣態,對使用補正後之設計資料或曝光 用影像資料所|y作$ & £, # ' “ 綠* h —作之印刷基板進行線寬之檢查,藉此能將 1:=:料修正到更為適當的資料,且能達成印刷基板 ’《及減_作#者、步驟及材料所造成之品 貝不均。 之線inti弟七樣態’對於比預先設定之最小線間更小 其你乍線間補正資料,藉此在藉由近接效果而使印刷 二八*„線圖木的線間之空間變得不充分時,亦能以確保 工B之方式補正設計資料或曝光用影像資料。 根據上述第八樣態’於以超過預定頻度之頻度產生缺 318354 13 1310888 正資料,藉此能進行除了例如偶發性產生 之外之穩定的補正。如上所述,能進行適應 P刷基板的製造之補正,且可達成生產性提高及高 。口質的印刷基板之生產。 穿二?=第十一樣態’將有相對於基準之配線圖案將 之差異的部位作為缺陷部位並加以檢測, :據,各部位製作缺口突起補正,藉此即使例如於所 ^乍=線基板的配線圖案產生「缺口」或「突起」,亦能 ^丁對應於此缺π或突起之設計資料或曝光用影像資料之 補正。 缺ρ η士ΊI第十—& ’ ^以超過預定頻度之頻度產生 缺㈣衣作缺Π突起補正資料,藉此能進行適應每缺陷部 產生頻度之補正。如上所述,能進行適應實際製 刷基板之補正,且可達成生產性提高及高品質的印刷 基板之生產。 籲 根#上述第十七樣態’進行線寬補正處理之後,進行 線間補正處理及缺口突起補正處理中至少-方之處理,_ 此因線寬變化所造成之缺陷不會作為線間之缺陷及缺口^ 起而被誤檢測’而能效率良好且料度良好地進行各補正。 本發明之該等以及其他目的、特徵、樣態以及效果係
與所附圖式相對照,而由以下之詳細說明應能更加 【實施方式】 U —首先參妝第1圖及第2圖,大略說明本發明中的第 一貫施形態之配線形成系統。第〗㈣顯示第—實施形態 U 318354 1310888 之配線形成系統之構成的方塊圖。第2圖係大略顯示第_ 實施形態之配線形成系統中的處理流程之流程圖。 第1圖中’本實施形態之配線形成系統係將設計資料 製作裝置11、曝光裝置12、光學式外觀檢查裝置13、資 訊管理系統14及資料庫15作網路連接而構成之系統。 第2圖中,設計資料製作裝置u係製作設計資料(步 驟sioi)。該設計資料係顯示由CAD或CAM等所製作之 印刷基板的配線圖案之影像資料。曝光裝置12係根據步驟 S/01所製作之設計資料,製作曝光用之影像資料(例如Rip 貧料)。然後,曝光裝置12係根據該曝光用影像資料,藉 由雷射掃描等在基板直接描繪配線圖案,以進行曝光處理 (步驟S102)。曝光後之印刷基板係於配線圖案形成裝置(未 圖示)中,施行蝕刻或電鍍步驟處理,在基板上形成配線圖 案(步驟S103)。光學式外觀檢查裝置13係將配線圖案形 成後之印刷基板之外觀作光學式檢查,以檢測所形成之配 φ線圖案的缺陷(步驟S104)。具體而言,光學式外觀檢查裝 置13係使用例如複數台攝像照相機,來拍攝配線圖案形成 後之印刷基板,以取得影像資料。而且,光學式外觀檢查 裝置13係比較配線圖案形成後之影像資料與主影像資 料,並檢測出配線圖案形成後之印刷基板所包含之缺陷。 另外,主影像資料係指自上述設計資料(顯示以等所 製作之印刷基板之配線圖案的影像資料)或良品基板導入 之影像資料。 步驟S104之後,資訊管理系統14係根據於光學式外 318354 ]5 * 1310888 觀檢查穿:署1 1 + _ — x J中所檢測到的缺陷,製作相對於該缺陷之補 貝料’且將該補正資料反饋至曝光裝置12(步驟s 105)。 另外、°亥補正肓料係藉由資訊管理系統14,以基板材料類 別、或蝕刻等步驟類別來管理,且蓄積於資料庫15。曝光 裝^ 12係根據步驟S105所製作之補正資料,補正設計資 料或曝光用之影像資料。然後,曝光裝置12係根據經補正 之曝光用影像資料來進行曝光處理(步驟S102)。如上所 φ 、、本只^升乂悲之配線形成系統係將根據所檢測出之缺陷 的補正資料反饋至曝光裝置12,藉此達成步驟内之良品率 的提升、亦即生產性的提升之系統。 另外,資戒官理系統丨4係由個別設置之裝置構成亦 2,=如在光學式外觀檢查裝置13及曝光裝置12設置與 資訊管理系統14同等功能之形態亦可。此外,補正資料雖 係反饋至曝光裝置12,但反饋至設計資料製作裝置亦 可。此時,設計資料製作裝置u係根據補正資料來補正設 春计資料。 以下說明對於各種缺陷之具體的補正方法。以各種缺 陷來說,列舉出配線圖案之線寬的缺陷、因近接效果所造 成的缺陷、及因配線圖案之缺口及突起所造成的缺陷等。 其中,本實施形態中,說明對於配線圖案之線寬的缺陷之 補正方法,有關對於其他缺陷之補正方法係於後述之直他 實施形態中說明。 一 第3圖係顯不第一實施形態中的光學式外觀檢查裝置 13之檢查方法的模式圖。配線圖案之線寬補正中,光學式 318354 16 1310888 外觀檢查裝置!3係例如第3圖所示,具有複數台攝像照相 機131a至131j。光學式外觀檢查裝置⑴系首先使用複數 台攝像照相機131a至131j來拍攝配線圖案形成後之印刷 基板21,以取得該印刷基板21之影像資料。繼之,光學 式外觀檢查裝置】3係對於印刷基板21之影像資料全區 域,使用線寬測量長度演算法來測量配線圖案之線寬。該 線寬測量長度演算法係預先設定在光學式外觀檢查裝置 13之演算法(algorithmH妾著,光學式外觀檢查裝置η 係將印刷基板2】之影像資料分割成複數個(第3圖之例中 f 4〇個)區域22(單位區域)’並使用每區域22之線寬的測 置長度貧料來製作線寬直方圖。該線寬直方圖係以區域Μ 單位予以製作。第4圖係顯示線寬直方圖之一例圖。線寬 直f圖係顯示橫轴為線寬值’縱軸為其線寬之頻度。將該 線寬直方圖依每區域22予以製作,藉此可知於各區域22 中包含最多哪個線寬。若參照第4圖具體而言,頻产最 籲的線寬(直方圖弧線之峰值點中的線寬)成為區域 含之線寬中,存在最多之線寬。 匕 接著,光學式外觀檢查裝置13係於同一區域22中, = = 案產生後之線寬直方圖、與主影像資料 線見直方圖進行比較。此處’光學式外觀檢查裳置13 係^於區域22内存在最多之線寬彼此。因該比較所產生 之線見的差係顯示來自所希望的線寬之變化量,且為依每
Sr取者二f學式外觀檢查裝置13係根據上述比較 、、口〜作線以化量的分布(以下稱為線寬分布)。第$ 318354 17 1310888 圖係顯示線寬補正之線寬分布之一例圖。第5A圖係顯示 配線形成後之印刷基板21的影像資料之—例。第5β圖係 ::對應第5A圖之線寬分布之一例圖。第5B圖所示之線 足分布係以在光學式外觀檢查裝置13所檢查之配線圖案 形成後之印刷基板21單位而製作。例如,於第5b圖所示 之區域22a中,線寬變化量為+1〇μ。亦即意指於區域 中,相對於主影像資料之配線圖案,配線圖案形成後之印 刷基板21的配線圖案僅變大+ 1〇μ。另外,依每一檢查之 印刷基板所製作之線寬分布係以數位資料之 料 料庫15。 貝 —貪訊管理系統14係在光學式外觀檢查裝置13製作預 疋數之印刷基板相關的線寬分布時,使用該線寬分布之平 均而以配線圖案產生後之線寬與設計資料之線寬一致之方 f製作補正資料。亦即,補正資料係有關每-區域22所求 付之上述預定數份之線寬變化量的平均值,為將其正負製 作相反之資料。例如,某區域22中的線寬變化量的預定數 份Ϊ平:句值為+1〇μ時’其區域22之補正資料成為_1〇μ。 於貢訊管理系統14所製作之補正資料係反饋至曝光裝置 12此外’於資訊管理系統14 _所製作之補正資料係以數 位資料之形態’依印刷基板材料類別、餘刻步驟等步驟類 別儲存於資料庫15。 。、曝光裝置12係根據儲存在f料庫之補正資料,以 區域22單位補正設計資料或曝光用之影像資料,再使用補 正後之曝光用影像資料來進行曝光處理。 318354 18 1310888 〇二下,參照第6圖及第7圖,說明線寬補正之處理流 転:6圖係顯示於第一實施形態之配線形成系統中,到 ' ”料反饋至曝光裝置12為止之處理流程的流程圖。第 7圖欠係顯不於第一實施形態之配線形成系統中,經反饋補 正資料後之處理流程的流程圖。
^次第6圖中,首先,於設計資料製作裝置11中製作設 叶2料(步驟S111)。步驟S111之後,於曝光裝置12中, 由=貧料製作曝光用之影像資料,且根據該曝光用之影 像資料來進行曝光處理(步驟S112)。曝光後之印刷基板係 ^ - Λ II案形成裝置(未圖示)中,施行姓刻《電錢步驟處 f 1且在印刷基板上形成配線圖案(步驟S113)。光學式外 觀^查裝置13係對於配線圖案形成後之基板(印刷基板) 1’ T線寬測量長度演算法來測量配線圖案之線 、步驟siu之後’於光學式外觀檢查裝置13巾,以區 域單位製作線見直方圖(步驟S115)。步驟S115之德, 於光學式外觀檢查裝置13中,將同―區域 外觀檢查裝置13所萝作之螅官亩古園^ 〒的先子式 & 斤I作之線見直方圖、與主影像資料之線 行比較(步驟S116)。然後,光學式外觀檢查裝 置13係根據該比較製作線寬分布且進行儲存(步驟 S117)。上述之步驟 SH2 5 S117 ϋ I· > 士 ^ £p M ^ , 為止之處理,係以所檢查 土板早位進行。而且,於資訊管理系統Μ中, ==基板:是否已達到預定數(步驟sm)。這是由於 將預疋數以上作為縣,藉此製料會以㈣定之基板僅 3]8354 19 1310888 以較擅長的值完成補正之形g。當然,作為統 巾田地脫離之結果,係於以後之處理中予 板數未達預定數時,係反覆步驟迎至二 土板數已到達預定數時,則係前進至步驟$ 119之處理。 於步驟S119中,資訊管理系統14係 ^ =作之線寬分布之平均(或是頻度最高二 汗次、貝料。然後,補正資料係透過資訊管理系統14,以數 之形態’以印刷基板材料類別、敍刻步 ==15。™之後,曝光…係‘ ㈣丄4 正資料’以區域22單位將設計資料 ^先用影像資料上之配線圖案的線寬進行放寬或 補正(步驟sl2〇)。 卞< ^ 7圖中,曝練置12係使用經補正之曝光用 進行曝光處理(步驟S121)。之後,經曝光之印刷基 m線圖案形成褒置(未圖示)中, 驟處理,Bh 丨甘Λ J4 4电锻步 且在印刷基板上形成配線圖案(步驟S122)。光學 檢查裝置13係對於配線圖案形成後之印刷基板之 王(he域’使用線寬測量長廑 驟s〗2 3)。 j里负度肩异法測罝配線圖案之線寬(步 步驟⑽之後,於光學式外觀檢查裝置13中,以區 =單位製作線寬直方圖(步驟Sl24)。步驟㈣之後, 案开^式外觀檢查裝置13中對於同—區域22,將配線圖 比^/後之線見直T目、與主影像資料之線寬直方圖進行 乂 v騍S125)。貝讯官理系統14係藉由該比較,判定 318354 20 1310888 成之補正後之配線圖案的線寬是否與設 致時=:=r:r26中,在線寬-計資料之線中,在線寬不一致時,以與設 15之補正資之方式以區域單位修正儲存在資料庫 正之補正次^ 27)。㈣,根據在步驟⑽所修 貝料進仃曝光處理(步驟S121)。第
=::6中進行到線寬-致為止。= 斷係讲姑 U5為止反覆預定次數,且步驟S126之判 斷係根據該等之综合來判斷亦可。 ^ Γ卜1資料庫15中以基板材料類別、步驟類別所儲 、子?正貝料係逐次更新為修正後之補正資料。如上 f,反覆步驟S121至S127之處理,藉此能正样地使所製 4之印刷基板之配線圖案的線寬與期望之線寬—致,且处 達成製造基板之品質維持,以及減低因作業者、步驟、材b 料所造成之品質的不均。 鲁如以上所述,本實施形態之配線形成系統係依每一區 域製作線寬直方圖,且使用該線寬直方圖製作線寬分布。 然後,本實施形態之配線形成系統係根據複數個印刷基板 之線寬分布的平均製作補正資料,並將該補正資料反饋至 曝光裳置12°藉此’即使例如所形成之配線圖案透過餘刻 步驟等而依每一印刷基板之區域不同的線寬產生變化,亦 能進行對應該每區域之線寬變化之高精確度的補正。亦 即,能進行對應實際製造印刷基板之補正,且能達成生產 性之提高及高品質的印刷基板之生產。 318354 21 1310888 又,上述補正資料於資料 — 料、步驟類別儲存,例如對於 巾’稭由以基板之材 等能進行迅速且最適當的補正f線上:更基板材料時 基板之製造時之製造停件 #卩’以與“進行印刷 衣k條件相同的條 用登錄在資料庫15之補 千衣、嶋板時’使 猫止、士 貝抖’错此能因應該製造停侔, 預先補正設計資料之後利用於曝光處理。〜條件’ 方式:制H上述補正資料進行曝光處理後,根據如上述 成二:士 ::基板進行其補正資料之修正,藉此能達 所:::!:品質維持、以及減低因作業者、步驟及材料 所造成之品質不均。 %竹 另外’上述之曝光裝置12係製作未使用遮罩薄膜之 Α置,但即使為使用用以將f彡像Μ ρ 、 罩㈣之曝光裝置亦可。此時,根據由補正資料所補正之 設計資料,使遮罩薄膜再製作亦可。 冲厅補正之 i L中纟衣作補正資料方面’雖使用於線寬直 度最高之線寬’但亦可使用頻度較高之複數個線 ^或使用經測量長度之區域22内之所有線寬的平均。即 使為此種情形,亦能發揮一定的效果。 (第二實施形態) 接著,說明本發明中第二實施形態之配線形成系統。 本實施形態中’係說明對於因近接效果所產生之缺陷之補 正方法。另外,本實施形態之配線形成系統係由於盥第一 實施形態所說明之第丨圖及第2狀構纽處理流程相 同’因此與各構成之功能大略相同的處理流程係省略說明。 318354 22 1310888 首先’參第8圖,說明因近接效果所產生之配線圖 案之缺陷。第8圖係因近接效果所產生之配線圖案之缺陷 的模式圖。第8A圖係顯示主影像資料之配線圖案之一部 分的不意圖。將第8A圖所示之兩條配線圖案的線間設為 α 1。第8B圖係顯示因曝光時之近接效果而於配線圖案產 生缺陷之狀態圖。將此時之兩條配線圖案的線間設為。 由第8Α圖及第8Β圖可知,因近接效果而產生所謂線間從 α 1往α 2變窄之缺陷。配線圖案之線間係對印刷基板本身 之品質及利用該配線圖案之電路性能造成很大的影響,且 必須確保最小限度之線間空間(以下稱為最小空間)。 .以下參照第9圖及第1 〇圖,說明用以確保最小空間 之補正方法。第9圖係顯示於第二實施形態之配線形成系 統中〃補正貝料反饋至曝光裝置12為止之處理流程的流程 圖:第1〇圖係顯示於第二實㈣態之配線形成系統中,補 正育料經反饋後之處理流程的流程圖。 一第9圖中,首先,於設計資料製作裝置u製作設計 貝料(步驟S211)。步驟S2U之後,於曝光裝置12中由嗖 計資料製作曝光用之影像資料,且根據該曝光用之影像資 料=行曝光處理(步驟S212)。曝光後之印刷基板係於配線 圖”瓜成裝置(未圖不)中’施加餘刻或電鑛步驟處理,且 =印刷基板上產±配線圖案(步驟S213)。&學式外觀檢查 :置13係對於配線圖案形成後之基板(印刷基板)之全區— 二:用線間測里長度演算法來測量配線圖案之線間(步驟 而且,光學式外觀檢查裝置13係將未滿以區域22 23 318354 1310888 …預先叹疋之取小距離(比最小 位置與該空間量作為缺陷邱付+ 4幻)之工間的座標 驟ς川“ 予以檢測(步驟S21》。在步 驟⑵5所檢測出之缺陷部位的座標位置以及空間量,择 以數位資料之形態儲存在資料庫15。 係 步驟S215之德,眘印;u ⑺u 4係於同—缺陷部位 ^情是否比預先設定之缺陷的產生程产 =更有缺κ集中之情況(步驟S2l6)。此處,以心 =二參照複數個印刷基板之檢查結果’例如預先設定 有在同-指之缺陷超過預定次數之情形、在同—部 缺陷率超過預定比狀情形、或是在同—部位之缺 被檢測出狀數之情形等。這是因為缺陷集中時,必須S 正原來的曝光用之影像資料,但對於偶發性的缺陷則不補 正,以提局生產性之故。於步驟8216中’資訊管理系统 14在判斷出未集中缺陷時,係回到步驟幻12的處理。此 外,資訊管理系統14判斷出缺陷集中時,則進至步驟幻17 之處理。 步:驟S2i7中,資訊管理系統14係參照儲存在資料庫 15之複數個印刷基板的檢查結果(空間量),於同一缺卩々部 :中’例如:該等空間量之平均。又例如,並非為平二 设為儲存在資料庫1 5之缺陷部位之空間量中的最小值、最 大值、或最多頻度之值亦可。亦即,資訊管理系統Μ係對 於超過預定頻度而產生之缺陷部位,使用儲存在有關其缺 陷部位之資料庫之空間量之統計值,來製作補正資料了然 後,資訊管理系統14係因應該空間量之統計值,將顯示去 318354 24 1310888 除缺陷部位之配線圖案兩側之量的資料(以下稱為去除資 料)製作為補正資料(步驟S217)。另外,該補正資料中亦包 3缺部位之座標位置。如上所述,資訊管理系統14係以 於缺陷部位中確保預先設定之最小空間之方式,將用以去 除位在缺陷部位兩側之配線圖案的去除資料製作為補正資 料^另外,於資訊管理系統14中所製作之補正資料係以數 位資料之形態,依印刷基板材料類別、蝕刻步驟等步驟類 別儲存在資料庫15。 、 步驟S217之後,曝光裝置12係根據儲存在資料庫15 之缺陷部位之補正資料,於設計資料或曝光用影像資料上 之該缺陷部位中追加去除資料,而以空間寬度擴張之方式 補正(步驟S218)。另外,該去除資料之大小係為可 設定的資料。 文更 第10圖中,曝光裝置12係使用經補正之影像資料進 ❿ 行曝光處理(步驟S221)。之後,經曝光之印刷基板係於配 線圖案形成裝置(未圖示)中,施行钱刻或電錢步驟處理, 且在印刷基板上形成配線圖案(步驟S222)。光學式外觀檢 查裝置13係對於配線圖案形成後之印刷基板之全區域,^ 用線間測量長度演算法來測量配線圖案之線間(步驟 S223) 〇 步驟S223之後,光學式外觀檢查裝置13係比較在井 =J = 3所測量之線間與主影像資料之線間(步驟s224) / 貝汛s理系統14係藉由該比較,於經補正之缺陷部位中, 判斷是否確保最小空間(步馬聚奶5)。於缺陷部位中,已確 318354 25 1310888 保最小空間時即結束處理。又,於 離時,資訊管理系統u則係以確保最小;間 單位修正儲存在資料庫15之補正資料(步驟S22;;=域 =據在^S226所修正之補正資料進行曝光處理(步驟 弟10圖所示之處理係於步驟S226中進行到確保最 /、二間為止。藉此,能達成製造基板之品 低因作業者、步驟及材料所造成之品f不均二以= 驟S221至S294 g萝π + t 牌步 據且步驟S215之判斷係根 據》亥等之纟;τ'合來進行判斷亦可。 柃Μ上?述’本實施形態之配線形成系統係依每區域 ::'禺取小空間之缺陷部位,且以該缺陷部位確保最 成方式製作補正資料。而且’本實施形態之配線形 ^ 該補正資料反饋㈣光裝置12。藉此,藉由曝 ,之近接效果,即使印刷基板之配線圖案之線間無法確 保攻小空間,亦能依印刷基板之區域進行確保最小空間之 補正。亦即’能進行適應實際之印刷基板之製造的補正, 且旎達成生產性之提升及高品質的印刷基板之生產。另 ,,本實施形態中係依每區域22進行未滿最小空間之缺陷 ίΜ立的;^測以及補正貧料之製作,但本發明並非限定於 1對於印刷基板之全區域而總括地進行相同最小空間之 又定且進行缺陷部位之檢測及補正資料之製作亦可。 ^又,上迷補正資料於資料庫15中,藉由依基板之材 料及钱刻步驟類別管理並予以儲存,例如能對於在生產線 上’交更基板之㈣”進行迅速且㈣當的補正。 318354 26 1310888 又,根據上述補正資料進 式所製作之印刷基板進行該補正;根據如此方 製造基板之品質維持,以另、:正貝枓之修正,藉此能達成 造成之品質不均。 /低因作業者、步驟及材料所 之線寬補正力 間補正與上述第-實施形離 之線見補正加以組合亦可。此時,將錄心也、 後進行較佳。亦即料_正於,線寬補正 η後進行_補正較正㈣反饋至曝光裝置 圖案之階段所產生之缺陷中,在因近接 =所產生之缺陷與因線寬變化所產生之缺陷無法區別之 狀恶下同時存在之故。例如,即使有未滿最小空間之線間, 亦有僅以進行線寬補正而在其線間確保充分的空間之情 形,且在補正因線寬變化所產生之缺陷後再補正因近接效 果所產生之缺陷,藉此能有效率且精確度良好地進行各補 正 (第三實施形態) 接著’說明本發明中第三實施形態之配線形成系統。 本實施形態中,係說明對於配線圖案之缺口及突起之補正 方法。另外’本實施形態之配線形成系統係除了光學式外 觀檢查裝置13之具體的檢查方法以外,與第一實施形態所 說明之第1圖及第2圖之構成以及處理流程相同的流程。 因而,以下之說明中,除了光學式外觀檢查裝置13之具體 的檢查方法以外之各構成的功能與大略的處理流程係省略 說明。 27 318354 1310888 /本只^凡中,第】圖所示之光學式外觀檢查裝置u 係使用例如複數台攝像照相機來拍攝配線圓案形成後 刷基板2!,以取得該印刷基板21之影像資料。光 觀檢查裝置係將該配線圖案形成後之影像資料盘主^ 像貧料進行比較’以檢測出配線圖案形成後之印刷基板门 所包含之缺陷部位(缺口或突起)。 此處,參照第11圖,具體說明配線圖案形成後之印 刷基板所包含之缺σ或突起的檢測方法。第 示將主影像資料與配線㈣形成後之影像資料進行比較= 檢測之缺口的—例圖。第u圖中,顯示一個黑色四角對應 一:晝素’且藉由該黑色四角之集合所形成之圖形係㈣ ㈣圖案之-部分。如第u圖所示,光學式外觀檢查褒置 13 ^百切主影像資料與配線圖案形成後之影像資料進 行比較。然後’若各影像資料之差存在預先設定之預定的 畫素數以上’則光學式外觀檢查裝置13係將其作為缺陷部 位進行檢測。 此處,上述缺陷部位之種類有「缺口」與「突起」。「缺 口」係指配線圖案變得比預先設定之預定的晝素數更小, 或指配線圖案之一部分消失之部位。另外,「突起」係指配 線圖案變得比預先設定之預定的畫素數更大,或指配線圖 案之一部分附加有未預期的圖案之部#。然I ’光學式外 觀檢查I置13係使用利用設計規則檢查(design rule check) 之線辨識演异法’來判別經檢測之缺陷部位為「缺口」還 是為「突起」。被判別「缺口」以及「突起」之缺陷部位= 28 318354 1310888 與。亥缺口」或「突起」之資訊一起將「缺口」或「突起 之大小及座軚位置以數位資料之形態儲存於資料庫1 $。 此處,在具體說明對於「缺口」或「突起」之補正方 法之前,使用第圖所示之模式圖說明概略。第12圖係 顯不對於缺口」或「突起」之補正方法之概略模式圖。 第12圖中,光學式外觀檢查裝£ 13係將該配線圖^成 後之影像資料與主影像資料進行比較,以檢測缺陷部位。 純’資訊管理系統14係根據該缺陷部位之資訊製作補正 貝料,並反饋至曝光裝置12。曝光裝置12係根據補正資 料,補正4汁資料或曝光用之影像資料。 、 接著,參照第13圖,說明對於「缺口」或「突起」 之具體的補正方法。第13圖係顯示第三實施形態之配線形 成系統的處理流程之流程圖。第13圖中,首先於設計資料 製作裝置11製作設計資料(步驟S311)。步驟S311之後, 於曝光裝置12中,由設計資料製作曝光用之影像資料,且 鲁根據該曝光用之影像資料進行曝光處理(步驟SM2)。曝光 後之印刷基板係於配線圖案形成裝置(未圖示)中,施行蝕 刻或電鍍步驟處理,且在印刷基板上形成配線圖案(步驟 S313)。 步驟S313之後,於光學式外觀檢查裝置13中,比較 配線圖案形成後之印刷基板的影像資料與主影像資料(步 驟S314)。然後,光學式外觀檢查裝置13係藉由該比較, 檢測出「缺口」或「突起」(步驟S315)。另外,在步驟s315 所檢測到的「缺口」或「突起」係與其種類一起與「缺口」 318354 29 1310888 ^庫^」之大小及座標位置以數位資料之形態儲存於資 步 =s315之後,資訊管理系統14係於同—缺 (同:座標位置之「缺口」或「突起」)中,判斷是否比預 先=疋之缺陷的產生程度(頻度)更集中缺陷(步驟s3叫。 =,作為缺陷之頻度與上述第二實施形態同樣地,來昭 複數個印刷基板之檢查結果,例如預先設定:在同立 =陷超過預定次數之情形、在同—部位之缺陷率超過預 m:形、或是在同一部位之缺陷連續被檢測出預定 口之::形:。於步驟S316中,在步驟S315所檢測到的「缺 定二:ΐ」中’未超過預定頻度之缺陷係作為僅在特 基板產生之缺陷而結束處理。又,於步驟S316中, ίΓΓ315所檢測到的「缺口」或「突起」巾,超過預 ^又之缺係判斷為原來之影像資料為不適於 4,且將處理移至步驟S317。 处 於步驟S3 17中,眘%其饰么μ ,,〆+ 庫15乏、-杳we ' 0 s里糸、·先W係參照儲存在資料 稷數個p刷基板之檢查結果(「缺口」或「突起」 種類(小「)缺過,1度之缺陷,將其大小之統計值、 資料。士、々」或大起」)及缺陷之座標位置製作為補正 之複數個的統計值係設為:例如儲存在資料庫15 =個印刷基板之缺陷大小的平均。又例如,亦可將該 小的統計值作為儲存在資料庫15之複數 ^缺^小之中之最小值、最大值、或最多頻度之值。 你又。又例如檢測出所謂「缺口」之缺陷。當該缺陷之 30 318354 ' ^10888 頰度已超過預定頻度時,於 系統14係將複數個印刷基板;*的=陷部位中,資訊管理 所謂「缺口」之種類及其座 缺口」'大小的統計值、 於資訊管理系統14中所制赤、衣作為補正貧料。另外, 形態,依印刷基板材料類衣別、之補f資料係以數位資料之 資料庫15。於步驟S317 J步驟等步驟類別儲存在 加,並反饋至曝光襄置成之補正資料係回到步驟 餘刻=等如上所述’依印刷基板材料類別、 別求=量::印刷基板材料類別及崎驟等製程類 (補正量)=(缺口、突起大小的平均)x(基板材料變數)χ(步驟變數) 同之式中’基板材料變數係指因印刷基板之材料而不 问之支數。步驟變數係指因印刷基板之製程而不同之變 。另外,有關前述線寬補正及線間補正亦同。 於步驟S317之後之步驟8312中,曝光裝置12係根 正資料’對㈣應缺陷部位之曝光用影像資料之 ^ 巴域進行放1或和目窄處理。對於「缺口」係進行放 見處理,而對於「突起」係進行縮窄處理。另外,該放寬 處理及縮窄處理係作為—般的影像處理而為眾所週知。例 有史更目標晝素之4附近或8附近的晝素值之處理, 僅因應必要的縮窄、放寬之量的段次份進行收縮、放大即 ’若為設計資料’以放大或縮小為預定尺寸之方式 31 318354 ,Ι31〇888 將該部分之圖案變倍亦可。 光訊管理系統14係設為將補正資料反饋至曝 進: —將原來之曝光用影像資料於資訊管理系統14 置! 而H㉞補正之曝光用影像資料傳送至曝光裝 亦可。此外,最後於曝光裝置 ^窄處理之圖案形狀及大小係設為可變更設2 線圖宏夕「f返本貝鼽形悲之配線形成系統係檢測出配 測社車令制从 起」’且參照複數個印刷基板之檢 12 ^ =#料’並將該補正資料反饋至曝光裝置 二糟二即使形成例如包含「缺口」及「突起」之配線 I :二=適應每一缺陷部位之不同的產生頻度之補 成生產性之=製造印刷基板之補正,且能達 座Γ生之如升及间〇〇質的印刷基板之生產。 料上述補正資料於資料庫15中,藉由依基板之材 產:上變步驟類別管理並予以储存,例如能對於在生 一更基板之材料時等進行迅速且最適#的補正。 〜另外’將本實施形態之缺口 /突起補正與上述第一 开九%之線寬補正加以組合亦可。 ^ 線寬補正後進行較佳。「缺口」:「二將 象貝枓與實際之印刷基板的影像資料而加以檢測者。因〜 而’假設配線形成後之配線圖案之線寬 不同時,該線寬之差會有被檢測為「缺口」及;突Τι 因而 ’ 進行線寬補正之後再進行對於 「缺σ」 及」= 起」之補正’藉此能有效率且精確度良好地進行各補正^ 318354 32 1310888 ί外同ΐ地,將本實施形態之缺σ/突起補正與第一實施形 線見補正與第二實施形態之線間補正加以組合亦可。 此> 時亦以首先進行線寬補正為佳。 (第四實施形態) 著°兒明本發明中的第四實施形態之配線形成系 、、·/本實施形態中,係說明根據印刷基板之伸縮率之縮放 上述第一至第三實施形態之配線形成系統中, 订才欢測缺陷之際’進行比較主影像資料與配線圖案 ‘個ί:景f像資料之處理。此處’為了精確度良好地比較 象資料’通常施行使兩個影像資料之位置及尺寸一 致之對準處理。亦即,將藉由在光學式外觀檢查裳置13 = 所得之印刷基板的伸縮率作為補正資料 之縮放此基板之伸縮率 斤說明之第i圖及第2圖之構成以 二::理:=形態中’係說明一點對準功能 於禮=處理係如上所述,於進行檢測缺陷之際,為了能 比較配線圖案形成後之影像資料與主影像資 使該等兩個影像資料之位置及尺寸-致 對準處理中’係拍攝配線圖案形成後之 上的兩個部位以上之特徵點(以下稱為對準點),且將^ 之位置與主影像資料上所對應之對準點之位置進行比較。 318354 33 1310888 另外,以特徵點來說,例如可利用預先標註於配線圖案形 成後之印刷基板或主影像資料之預定位置的十字標記。對 準處理係藉由例如三點對準功能予以達成。 此處,參照第14圖說明三點對準功能。第14圖係用 以說明二點對準處理功能的示意圖。三點對準功能係指根 據第14A圖所示之配線圖案形成後之印刷基板中的三個對 準點Ml i M3 ’與第14B圖所示之主影像資料中的三個 .對準點Q1至Q3,分別算出配線圖案形成後之印刷基板的 軸向之伸縮率(AXo/AXm)及γ軸向之伸縮率(△ )且口應已异出之X軸向及γ轴向之伸縮率,來變更 主办像之X軸向及γ轴向之比例的功能。此處,資訊管理 將以對準處理所算出之x軸向及γ軸向之伸縮 率作為補正㈣’並反饋至曝光裝置12。曝光裝置12係 因應所异出之X軸向及γ軸向之伸縮率,來補正設計資料 及曝光用之影像資斜 Jg此 、 7诼貝枓另外,亦可設定多數對準點,以分 1別不同之伸縮率補正各對準點即每區域。 如以上所述,在對準處理中所算出之 =縮,作補f資料並反饋至曝光裝置12,藉 厣土板比私準狀態更為膨脹或更為收縮 狀態之配線圖案之形成。 …丁對應其 …!::於對準處理中所算出之x軸向之伸縮率或γ軸 向之伸縮率,係藉由資訊管理系統u以數位資料 印刷基板材料類別、崎驟等步驟類別儲存:二:】依 15。藉此,例如斟於―山女a 响廿仕貝科庫 子灰在生產線上變更基板材料時等能進行 318354 34 1310888 迅速且最適當的補正。 如以上所述,本發明係對於在實際製造上所產生之各 種缺陷分別進行高精確度之補正,藉此能達成印刷基板之 生產性的提升。 、以上雖詳細言兒明本發明Η旦前述之說明係於所有點皆 僅為本發明之例示,並非用以限制其範圍者。當然,只要 不脫離本發明之範圍則可進行各種改良及變形。、^ 【圖式簡單說明】 第1圖係顯示第一實施形態之配線形成系統之構成的 方塊圖; 第2圖係大略地顯示第一實施形態之配線形成系統中 的處理流程之流程圖; 第3圖係顯示第一實施形態中的光學式外觀檢查裝置 13之檢查方法的模式圖; 第4圖係顯示線寬直方圖之一例圖; 第5Α圖係顯示配線圖案形成後之印刷基版21的影像 資料之一例圖; 第5Β圖係顯示對應第5Α圖之線寬分布之一例圖; 第6圖係顯示將補正資料反饋至曝光裝置12為止之 處理流程的流程圖; 第7圖係顯示補正資料經反饋後之處理流程的流程 圖; 第8Α圖係顯示主影像資料之配線圖案之一部分的示 意圖; 35 318354 1310888 弟8B圖係顯示藉由曝光時之近接效果而於配線圖宰 產生缺陷之狀態圖; 第9圖係顯示將補正資料反饋至曝光裝置η為止之 處理流程的流程圖; 圖;第10圖係顯示補正資料經反饋後之處理流程的流程 像資示將主影像f料與配線圖案形成後之影 、>進仃比較而予以檢測之缺口之一例圖; 略模^2;圖係對於「缺口」或「突起」之補正方法的概 流程之流程圖^不弟二貫施形紅配線形成系統之處理 第14A圖係顯示配線圖案 對準點⑷至犯的示意圖; 尸刷基板中的三個 第14B圖係顯示主影像資料三 的不意圖; 了 +點01至〇3 【主:15圖係顯示習知配線形成系統之構成的方塊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又幻万塊圖。 12 13 14 15 21 92 91 設計資料製作裝置 曝光裴置 光學式外觀檢查裝置 資訊管理系統 資料庫 印刷基板 318354 36 •1310888 22 ' 22a 區域 93 、95 外觀檢查裝置 94 蝕刻步驟 96 調整尺寸規則製作裝置 13] a 至 131j 攝像照相機 Ml 至M3 對準點 01 至03 對準點
37 318354

Claims (1)

1310888 十、申請專利範圍: L 一種配線形成方法,係對基板施行曝光處理以形成配 線圖案之印刷基板的配線形成方法,其特徵具備:使 用有關前述配線圖案之設計資料或根據該設計資料之 曝光用影像資料來直接將基板進行曝光,或使用根據 前述設計資料或前述曝光用影像資料所製成的遮罩, 來將基板進行曝光之曝光步驟; 將經過前述曝光步驟之曝光處理而最後形成有配 線圖案之印刷基板的配線圖案之線寬,依每單位區域 進行測定之線寬測定步驟; 將在前述線寬測定步驟中所測定之線寬、與前述 設計資料或前述曝光用影像資料之線寬依每前述單位 區域進行比較,藉此製作每前述單位區域之線寬補正 資料之線寬補正資料製作步驟;以及 使用剛述線寬補正資料,補正在前述曝光步驟中 所使用之前述設計資料或前述曝光用影像資料之線寬 補正步驟。 2.如申睛專利範圍第1項之配線形成方法,其中,前述 線寬補正資料製作步驟係根據複數個印刷基板之線寬 測定結果來製作前述線寬補正資料。 、 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配線形成方法,其中,前述 線寬測定步驟係依每前述單位區域分別製作顯示線寬 大小與其頻度之關係的線寬直方圖,且使用該線寬直 方圖來檢測該單位區域中的配線圖案之線寬。 318354 38 .1310888 4. 如: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配線形成方法,其中,前述 線寬測定步驟係依每前述單位區域,將於前述線寬直 方圖:頻度最高的線寬作為該單位區域中的配線圖案 之線寬而加以檢測。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丨項之配線形成方法,其中,復具 備: 一將使用前述線寬補正步驟中所補正之補正後的設 彳㈣或曝光用料㈣所製作之㈣基板之配線圖 案進打光學性檢查,且測量該印刷基板之配線圖案的 線寬,將所測量之線寬與前述設計資料或前述曝光用 影像貝料之線寬之差分值依每前述單位區域予以檢測 之線寬再測定步驟;以及 於别述線寬再測定步驟中,在任一單位區域已檢 測出差分值時,根據該差分值來修正前述線寬補正資 料之修正步驟。 籲6. —種配線形成系統,係對基板施行曝光處理以形成配 線圖案之印刷基板的配線形成系統,其特徵為具備: 使用有關前述配線圖案之設計資料或根據該設計 資料之曝光用影像資料來直接將基板進行曝光,或使 用根據前述設計資料或前述曝光用影像資料所製成之 遮罩’來將基板進行曝光之曝光手段; 將經過前述曝光步驟之曝光處理而最後形成有配 線圖案之印刷基板的配線圖案之線寬,依每單位區域 進行測定之線寬測定手段; 39 318354 1310888 將由前述線寬測定手段所測定之線寬、與前述設 計資料或前述曝光用影像資料之線寬依每前述單位區 域進行比較’藉此製作每前述單位區域之線寬補正資 料之線寬補正資料製作手段;以及 使用如述線寬補正資料,來補正以前述曝光手段 所使用之前述設計資料或前述曝光用影像資料之線寬 補正手段。 一種配線形成方法,係對基板施行曝光處理以形成配 線圖案之印刷基板之配線形成方》,其特徵為具備: ^使用有關前述配線圖案之設計資料或根據該設計 貝料之曝光用影像資料來直接將基板進行曝光,或使 用根據則述設計資料或前述曝光用影像資料所製成之 遮罩來將基板進行曝光之曝光步驟; 測定經過前述曝光步驟之曝光處理而最後形成有 配線圖案之印刷基板的配線圖案之線寬之線寬測定步 π在前述線㈣定步驟中所敎之線寬比預先設定 之最小線間更小時’製作線間補正資料之線間補正資 料製作步驟;以及 使用^!]述線間補正資 所使用之前述設計資料或 補正步驟。 料,補正在前述曝光步驟中 月!1述曝光用影像資料之線間 8.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配螃形士士、丄 … 月 < 配線形成方法,其中,箭诚 線間補正資料製作步驟俜妒姑 /泳知根據在珂述線間測定步驟中 318354 40 1310888 所測定之複數個印刷基板之線間的資訊,判斷是否以 超過預定頻度之頻度產生線間之缺陷,且在該判斷結 果為肯定時製作前述線間補正資料。 9.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配線形成方法,其中,前述 線間補正資料製作步驟係針對以超過預定頻度之頻度 產生以剷述線間之缺陷之部位’使用該缺陷部位令的 前述複數個印刷基板之線間的平均值、最大值、最小 > 值、或最多頻度值來製作前述線間補正資料。 10· —種配線形成系統,係對基板施行曝光處理以形成配 線圖案之印刷基板之配線形成系統,其特徵為具備: 使用有關前述配線圖案之設計資料或根據該設計 資料之曝光用影像資料來直接將基板進行曝光,或使 用根據前述設計資料或前述曝光用影像資料所製成之 遮罩來將基板進行曝光之曝光手段; 測定經過前述曝光步驟之曝光處理而最後形成有 .配線圖案之印刷基板的配線圖案之線間之線間測定手 段; 在由前述線間測定手段所測定之線間比預先設定 之最小線間更小時,製作線間補正資料之線間補正資 料製作手段;以及 使用前述線間補正資料,補正前述曝光手段所使 用之命述没§十 料或如述曝光用影像資料之線間補正 手段。 11 · 一種配線形成方法,係對基板施行曝光處理以形成配 318354 41 1310888 線圖案之印刷基板之配線形成方法,其特徵為具備: 使用有關前述配線圖案之設計資料或根據該設計資料 之曝光用影像資料來直接將基板進行曝光,或使用根 據前述設計資料或前述曝光用影像資料所製成之遮罩 來將基板進行曝光之曝光步驟; 將經過前述曝光步驟之曝光處理而最後形成有配 線圖案之印刷基板之影像資料、與基準影像資料進行 比較’將有關該兩個影像資料之配線圖案且存在超過 預定晝素數之差異的部位作為缺陷部位並加以檢測之 缺口突起檢測步驟; 根據在前述缺口突起檢測步驟中所檢測到的缺陷 部位,製作缺口突起補正資料之缺口突起補正資料製 作步驟;以及
使用前述缺口突起補正資料,補正在前述曝光步 驟中所使用之如述設計資料或前述曝光用影像資料之 缺口突起補正步驟。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丨〗項之配線形成方法,其中,前述 =口突起補正資料製作步驟係根據在前述缺口突起測 定步驟中所檢測到的複數個印刷基板的缺陷部位之資 訊:判斷是否以超過預定頻度之頻度產生缺陷,且在 。亥判斷結果為肯定時製作前述缺口突起補正資料。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之配線形成方法,其中,前述 ^口突起補正資料製作步驟係針對以超過預錢度之 '員度產生前述缺陷之部位,使用該缺陷部位中的前述 318354 42 .1310888 複數個印刷基板之影像資料與基準影像資料之間的差 異之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或最多頻度值來製作 前述缺口突起補正資料。 1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U項至第13項中任一項之配線形 成方法,其中,前述缺口突起補正資料係依據前述配 線圖案之差異的大小,將前述設計資料或前述曝光用 影像資料予以放大或縮小者。 籲15. —種配線形成系統,係對基板施行曝光處理以形成配 線圖案之印刷基板之配線形成系統,其特徵為具備: 使用有關前述配線圖案之設計資料或根據該設計資料 之曝光用影像資料來直接將基板進行曝光,或使用根 據前述設計資料或前述曝光用影像資料所製成之遮罩 來將基板進行曝光之曝光手段; 將經過前述曝光手段之曝光處理而最後形成有配 線圖案之印刷基板之影像資料、與基準影像資料進行 籲 比較,將有關該兩個影像資料之配線圖案且存在超過 預疋旦素數之差異的部位作為缺陷部位並加以檢測之 缺口突起檢測手段; 根據由前述缺口突起檢測手段所檢測到的缺陷部 位,製作缺口突起補正資料之缺口突起補正資料製作 手段;以及 使用前述缺口突起補正資料,補正前述曝光手段 所使用之前述設計資料或前述曝光用影像資料之缺口 突起補正手段。 43 318354 •1310888 1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J頁之配線形成系统,其中,前述 缺口突起補正資料係依據前述配線圖案之差異的大 小,將前述設計資料或前述曝光用影像資料予以放大 或縮小者。 17. 二種配線形成方法,其㈣為:進行由申請專利範圍 :1項之曝光步驟、線寬測定步驟、線寬補正資料製 驟以及線1補正步驟所構成之線寬補正處理之
=該線寬補正處理所補正之設計資料或曝光 用影像貧料,來進行: 由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 驟、線間補正資料製作步驟 線間補正處理;以及 之曝光步驟、線間測定步 及線間補正步驟所構成之 由中請專利範圍第U項之曝光步驟、缺口突起檢 驟、缺口突起補正資料製 步驟斛棋A·、 M T卞衣邛,驟及缺口突起補正
理。冓成之缺口突起補正處理中之至少一方之處 318354 44
TW95123507A 2005-09-16 2006-06-29 System and method for wiring formation TWI310888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270714A JP2007081326A (ja) 2005-09-16 2005-09-16 配線形成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の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712801A TW200712801A (en) 2007-04-01
TWI310888B true TWI310888B (en) 2009-06-11

Family

ID=378792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95123507A TWI310888B (en) 2005-09-16 2006-06-29 System and method for wiring formation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2007081326A (zh)
CN (1) CN1933700A (zh)
TW (1) TWI31088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015721B2 (ja) * 2007-03-30 2012-08-29 大日本スクリーン製造株式会社 欠陥検査装置、欠陥検査プログラム、図形描画装置および図形描画システム
US8300918B2 (en) 2007-03-30 2012-10-30 Dainippon Screen Mfg. Co., Ltd. Defect inspection apparatus, defect inspection program, recording medium storing defect inspection program, figure drawing apparatus and figure drawing system
JP5254068B2 (ja) * 2009-02-05 2013-08-07 株式会社エスケー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カラーフィルタ用フォトマスクの補正方法
US9589343B2 (en) * 2012-09-27 2017-03-07 Hitachi High-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Pattern measurement device, evaluation method of polymer compounds used in self-assembly lithography, and computer program
CN102915154A (zh) * 2012-10-29 2013-02-06 烟台正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面板线路处理方法
CN108388760A (zh) * 2018-05-31 2018-08-10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印刷电路板布线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KR102034394B1 (ko) * 2018-09-17 2019-10-18 주식회사 코윈디에스티 레이저 화학기상증착을 이용한 미세 배선 형성 방법
KR102639895B1 (ko) 2019-01-21 2024-02-2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인쇄 회로 기판이 시뮬레이션을 위한 컴퓨터-구현 방법, 프로세서-구현 시스템, 그리고 명령들을 저장하는 비임시의 컴퓨터로 독출 가능한 저장 매체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089448A (ja) * 1998-09-11 2000-03-31 Fujitsu Ltd 露光用パターン表示・検査・修正方法
TWI237745B (en) * 2001-12-19 2005-08-11 Sony Corp Mask pattern correction apparatus and mask pattern correction method
JP4274784B2 (ja) * 2002-05-28 2009-06-10 新光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配線形成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の方法
JP3998645B2 (ja) * 2004-02-10 2007-10-31 株式会社東芝 リソグラフィ補正システム、リソグラフィ補正方法及び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33700A (zh) 2007-03-21
TW200712801A (en) 2007-04-01
JP2007081326A (ja) 2007-03-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310888B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wiring formation
TWI776163B (zh) 得到積體半導體樣本之立體影像之方法、電腦程式產品、及半導體檢測裝置
US10354376B2 (en) Technique for measuring overlay between layers of a multilayer structure
TWI330756B (en) Writing method of charged particle beam, support apparatus of charged particle beam writing apparatus, writing data generating method and program-recorded 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WO2011013317A1 (ja) マッチング用テンプレートの作成方法、及びテンプレート作成装置
TW201237443A (en) Circuit pattern inspection device and inspection method therefor
TW578196B (en) Photomask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semiconductor device method using said photomask
JP2013174547A (ja) ステレオ3次元計測装置
US9589086B2 (en) Method for measuring and analyzing surface structure of chip or wafer
KR102350548B1 (ko) 웨이퍼 검사 방법
CN118451371A (zh) 具有提高的精度的半导体晶圆的3d体积检查
JP4215349B2 (ja) レンチキュラースクリーンを介して観察される画像の作製方法
US20100128966A1 (en) Pattern shape evaluation method and pattern shape evaluation apparatus utilizing the same
TW201430336A (zh) 缺陷檢測方法、裝置及系統
CN111935399B (zh) 一种历史航片的数字化方法
US8687921B2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image processing program
TW201413650A (zh) 重複圖案影像、三維重複結構資料的分析系統和方法
JP2005030776A (ja) 重ね合わせ測定装置および方法
JP3881521B2 (ja) 半導体装置の製造プロセス評価方法
US20050226521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a 3-D model of a semiconductor chip from mosaic images
CN117234039A (zh) 晶圆套刻对象的灰度值变化测量方法及系统
WO2021206144A1 (ja) パターン測定装置、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並びに、パターン検査装置、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08014717A (ja) 欠陥検査システムおよび欠陥検査方法
TWI747257B (zh) 一種檢查鏤空晶圓的方法
CN114359401A (zh) 一种标定方法、系统及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