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303535B -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evice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 Google Patents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evice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303535B TWI303535B TW095112521A TW95112521A TWI303535B TW I303535 B TWI303535 B TW I303535B TW 095112521 A TW095112521 A TW 095112521A TW 95112521 A TW95112521 A TW 95112521A TW I303535 B TWI303535 B TW I303535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electrode
- light
- substrate
- emitting region
- emitting
- Prior art dat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27—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comprising two substrates, e.g. display comprising OLED array and TFT driving circuitry on different substrates
- H10K59/1275—Electrical connections of the two substrat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Description
•1303535
* 三達編號:TW2775PA •九、發明說明: _【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有機發光顯示元件及其製造方 法’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具有高良率、高開口率及高可靠 度之有機發光顯示元件及其製造方法。 【先前技術】 • 傳統有機發光顯示器(0LED)之結構及製造方法,是依 序將薄膜電晶體(TFT)電路及發光元件形成完整之顯示元 件於單一基板上;之後,再以一蓋板將顯示元件密封於 * 内,以防外界水氣進入而劣化發光元件。在製造過程中, . 由於薄膜電晶體製程與發光元件製程在單一基板上先後 完成,基板之良率為TFT製程良率與發光元件製程良率的 相乘結果,遠低於個別之良率。為了提高有機發光顯示器 之良率、開口率及可靠度等特性,目前已發展出將習知製 _ 程分割,並以雙基板接合之技術完成顯示器之製造。 請參照第1圖,其繪示一種傳統雙基板接合之有機發 光顯示元件之剖面示意圖。如第丨圖所示,雙基板接合技 術,主要是將有機發光顯示元件構造區分為第一基板(又 稱TFT基板)1〇與第二基板(又稱〇LED基板)2〇。於第一基 板10上形成複數個開關電晶體(未顯示)、驅動電晶體12 及電連接單元14。其巾,電連接單元14用以連接提供第 一基板20晝素訊號。第二基板2〇上則形成發光元件,包 括第-電極2卜發光層(例如可分別發出紅光、綠光和藍 7 1303535
、 二達編號:TW2775PA .光之發光層)22、絕緣層23、阻隔壁24及第二電極25。 -其中’絕緣層23係阻絕各光色之發光層和所屬第一、第 二電極;阻隔壁24則用以分隔第二電極25。 第一基板10與第二基板20對組後,則形成一有機發 光顯示器。其中,於第一基板10上之電連接單元14係與 聽動電晶體12之源極或没極連接。因此,兩基板組合後, 電連接單兀14可使第一基板10之驅動電晶體12之源極 • 或沒極與第二基板20之晝素電極電性連接,以提供第二 基板20上發光元件所需之訊號。 由於雙基板組合時,電連接單元14係一一與第二基 '板20發光區之發光元件直接接觸,有極高機率會損傷^ ' 光元件,造成良率降低。 【發明内容】 有鑑於此,本發明的目的就是在提供一種具有高良 鲁率、高開口率及高可靠度之有機發光顯示元件及其製造方 法。 σ 根據本發明的目的,提出一種有機發光顯示元件 (OLED),係由一第一基板和與第一基板相對應設置之一第 二基板對組而成。第一基板包括相互電性連接之複數個電 晶體,和與該些電晶體之一電性連接之一第一連接電極。 第二基板具有複數個次晝素(SUb —pixel),每一次書素具 有叙光區與一非發光區,其中,非發光區係包含一'第二 連接屯極’第一連接電極與第一連接電極電性連接,且第 8 “1303535
三達編號:TW2775PA 二連接電極係以一導電複合層包覆一有機層而成。 根據本發明的目的’提出一種有機發光顯示元件 (0LED)之製造方法,包括步驟: 互電 提供-第-基板’並在第-基板上形成複數個相 性連接之電晶體; 形成第-連接電極於第-基板上,且第—連接電極 與該些電晶體之一電性連接;
提供一第二基板,第二基板具有複數個次晝素,每一 次f素具有—發錢和—非發光區,並在非發光區中形成 一第二連接電極,且第二連接電極係以一導電複合層包覆 一有機層而成;及 復 對組第一基板與第二基板,使第一連接電極和第二連 接電極電性連接。 為讓本發明之上述目的、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 懂,下文特舉一較佳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 明如下: 、0 【實施方式】 本發明係提出一種有機發光顯示元件及其製造方 法,使電連接單元在第一、第二基板(分別又稱TFT基板、 0LED基板)對組後,可避免因直接接觸如第1圖之第二基 板20上發光區之第二電極25,進而破壞第二電極25及其 覆蓋之發光層22。其中,TFT基板之薄膜電晶體(Thin Film Transistor)可為 PM0S(P-Type Metal Oxide 9 • 1303535
三達編號:TW2775PA
Semiconductor) 、 NM0S(N-Type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或 CMOS(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 ’製程上可採用非晶石夕(Amorph〇us 3丄11〇011)或低溫多晶石夕(|^?3)等技術)。 以下係以一較佳實施例做為本發明之詳細說明,然 而,此實施例並不會限縮本發明欲保護之範圍。另外,圖
不中係省略不必要之元#,以清楚顯示本發明之技術特 點0 一一 …尽兔明一較佳員他列I啕微發光顯 不兀件之上視圖。第3圖則纷示依照第2圖之剖面線A—八, m:不几件之剖面示意圖。請同時參照第2圖和 和一;光顯示元件(〇_,係由-第-基板3〇 :弟-土板40對組而成,顯示元件具有複數個次晝素 Γ:第:所每, 發光區、綠^:)發^^素由左至右分別具有紅色⑹ 區。而每一次* 现色他)發光區和紅色(R2)發光 其所在之區域it光=分為阻隔壁“之上視圖, 第一基板3 〇上係呈古 體、以及-第1接電極34目。之複數個電晶 體(未顯示)和驅動心 /、甩晶體包括開關電晶 利电晶體3?,品铉 、土,丄 些電晶體之一,H ^ 而弟一連接電極34則與該 性連接。另外,第驅$電晶體32之源極或没極,電 氧化物、金屬膠 脅兒極可為金屬、金屬合金、金屬 披以電金屬層之構造物或複合之導電 10 l3〇3535
二達編號:TW2775PA $料層。在此較佳實施例中,第一連接 基導電材質),且連接體36朝第二 =〇之方向突起。而連接體36之 、弟一連接電極47電性遠 基板40之該次晝素連接〜通弟一基板30和第二 有是’第二基板4G的非發絲4處,係具 合声〇括下#七47 ’且第二連接電極47係以—導電複 成^中H極471和上電極包覆一有機層472而 全屬ιΓΓ刺1可選自透明之導電材料例如金屬、 層板二可m 472 w單—層或複數 弁二 注入層(HIL)、電洞傳導層(_、笋 =⑽、·電子傳導層鶴、電〜卿及载 可奸iicrier blGcking iayer)等。在實際應用時, 幾層472與發光區3之發光層‘嚷^ ^ αΓκ^ t^a) ^(Mg) ί:3〇:;!:^4〇,^ 之源L /欧連接,使弟一基板3〇之驅動電晶體32 供第2沒極與第二基板40之晝素電極電性連接,以提 〜基板40上發光元件所需之訊號。 係1二第所示’第二基板40每-次晝素的發光區3, 屬j弟-電極41(可選擇透明之導電材料例如金屬、全 屬口灸、金屬氧化物等)、發光層(例如可分別發出、>、 11 1303535
三達編號:TW2775PA 綠光和藍光之發光層,發光層包含發光元件之有機層,可 .遙自電洞注入層(HIL)、電洞傳導層(HTL)、發光材料層 (EL)、·电子傳導層(ETL)、電子注入層⑻L)及載子阻絕層 (carrier blocking layer))42、絕緣層 43、阻隔壁 及 第-包極45(例如Al ' Ca、Mg或是雙層結構之UF/A1等 導電材料)。其中,絕緣層43係阻絕各光色之發光層42 和所屬之第—電極41,以電性隔絕該些次畫素。另外,在 >此較佳實施例中,阻隔壁44係形成於絕緣層43上並封閉 式地將第一連接電槐47包圍,以分隔發光區3的第二電 極=和非發光區4的第二連接電極47。而位於阻隔壁料 ^ -基板4 0之間的絕緣層4 3,則可增加阻隔壁4 *之附 當然’阻隔壁44也可直接形成於第二基板40上, 本發明對此並沒有特別限制。 而第一基板40的每—次晝素中,非發光區4之第二 電極47係包括—下電極471、一有機層472和 二73。其中,下電極471位於第二基板4〇上,並盥於 ^ 3之第—電極41電性連接;有機層472位於下電極^; ^上電極473則覆蓋於有機層472,並與下電極47ι略 :。當第-基板30與第二基板4〇對組後,朝向第= 土 ^40之方向突出之第—連接電極34可與第二連接電= #電性連接,以將驅動訊號透過第二連接電極〇傳導 第〜基板40上晝素之第一電極41。 、 在貝際製作日t,第二基板4〇上之非發光區4之下 極471與發光區3之第-電極41可由同一材料製成。^ 12 -1303535
三達編號:TW2775PA .樣的,非發光區4之有機層472與發光區3之發光層42 可由同一材料製成;上電極473與第二電極45可由同一 材料製成。 第4圖為依照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之有機發光顯示 元件(0LED)製造方法之流程圖。請同時參照第2圖和第3 圖。首先,提供一第一基板3 0,並在第一基板上形成複數 個相互電性連接之電晶體(包括驅動電晶體32),如步驟 φ 401所示。接著,形成一第一連接電極34於第一基板30 上,且第一連接電極34與該些電晶體之一電性連接,其 中第一連接電極34係朝第二基板40之方向突出,如步驟 ^ 402所示。提供一第二基板40,第二基板具有複數個次晝 . 素,每一次晝素具有一發光區3和一非發光區4,並在非 發光區4中形成一第二連接電極47,且第二連接電極47 係以一導電複合層(包括下電極471和上電極473)包覆一 有機層472而成,如步驟403所示。接著,對組第一基板 參 30與第二基板40,使第一連接電極34和第二連接電極47 電性連接,如步驟404所示。 其中,製作第二基板40上的元件時,非發光區4之 下電極471與發光區3之第一電極41可同時形成;非發 光區4之有機層472與發光區3之發光層42可同時形成, 而上電極473與第二電極45可同時形成。 另外,由於第二基板40的第二連接電極47部分是由 一導電複合層(包括下電極471和上電極473)包覆一有機 層472而成,且有機層472可較佳地選擇和發光層42相 13 1303535
、蓮編—:TW2775PA 域,复方 /以不需遮蔽第二連接電極47之區 ”方法可由下_種方法達成,包括: 小及上電極473與有機層472蒸錢分子大 區域向此、、# 使上電極473在第二連接電極47之 s内可以覆盍的面積較有機 之槐㈣才蒸發後之金屬分4:;二上電極 极仍的邊緣可以直 二動,大鑛之上電 流至下電^ 此㈣侧靡473傳導電 贫—⑵以,鍛日守與第二基板40距離較近之第二電極基 ΐ以^源2配與弟二基板4G較遠之有機層472蒸鍍源、, 、、、5小第一連接電極47之區域内有機層472蒸鍍面、 貝’以利上電極473與下電極471電性連接; ⑶利用隔開第二電極45之阻隔壁44之傾 '^層表面或”面(同第二基板之水平面)所夾的 又其角度越小越容易使上電極473與下電極471電 接,前述角度較佳係小於7〇。,更佳為介於4〇。至6〇。生, 佳為介於55。至60。。 ’最 右第一連接電極47沒有包括有機層472,則有機 ,層蒸鍍用的金屬罩幕上須遮擋住此連接點區域,因1 条鍍製程上對位精度及金屬罩幕製作精度,在有機 ^ 42金屬罩幕的設計上需遮擋住較連接點區域更大之範^ 圍如此會縮減原先之發光區,嚴重降低開口率,势 14 -1303535
三達編號:TW2775PA .件更嚴苛,並大幅增加金屬罩幕成本。 _ 因此,應用前述的三種方式皆可達成在蒸鍍發光層 42之金屬罩幕設計上,不需考慮遮擋第二連接電極47之 區域。在發光區不需縮減的情形下’成功地將第一基板3 0 之驅動訊號傳導至第二基板40之晝素上,因而使本發明 保有高開口率之優點。 由於兩基板對組時,第一連接電極34和第二連接電 φ 極47是在非發光區4接觸,因此,不會破壞發光區3之 發光元件。再者,第二連接電極47包括一有機層472,因 此在蒸鍍發光層42之金屬罩幕設計上,可以不需考慮遮 - 擋第二連接電極47之區域,保有高開口率之優點。根據 . 上述,應用本發明之有機發光顯示元件及其製造方法,可 生產出具有高良率、高開口率及高可靠度等特性之顯示 器。 綜上所述,雖然本發明已以一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 # 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 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内,當可作各種 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 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5 1303535
三達編號:TW2775PA 【圖式簡單說明】 第1圖繪示一種傳統雙基板接合之有機發光顯示元 件之剖面示意圖。 第2圖繪示依照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之有機發光顯 示元件之上視圖。 第3圖則繪示依照第2圖之剖面線A-A’之有機發光 顯示元件之剖面示意圖。 0 第4圖為依照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之有機發光顯示 元件(0LED)製造方法之流程圖。 ,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3 :發光區 4 :非發光區 10、30 ··第一基板 12、3 2 :驅動電晶體 φ 14 :電連接單元 20、 40 :第二基板 21、 41 :第一電極 22、 42 :發光層 23、 43 :絕緣層 24、 44 :阻隔壁 25、 45 :第二電極 3 4 :第一連接電極 36 :連接體 16 1303535
三達編號:TW2775PA 47 :第二連接電極 4 71 :下電極 472 :有機層 4 7 3 ·上電極
Claims (1)
1303535 三達編號:TW2775PA .十、申請專利範圍: Γ 1. 一種有機發光顯示元件(0LED),包括: 一第一基板’包括: 相互電性連接之複數個電晶體;及 一第一連接電極,與該些電晶體之一電性連接; 一第二基板’與該第一基板相對應設置’該第二基板 具有複數個次晝素(sub-pixel),每一次晝素具有: 一發光區與一非發光區,其中,該非發光區係包 含一第二連接電極,該第二連接電極與該第一連接電極電 性連接,且該第二連接電極係以一導電複合層包覆一有機 層而成。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顯示元件,其中該 第一基板上之該些電晶體係包括複數個開關電晶體和複 數個驅動電晶體。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顯示元件,其中該 第一連接電極係與該些驅動電晶體之源極或汲極電性連 接0 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顯示元件,其中該 第二基板之每一次晝素的該發光區,包括: 一第一電極,位於該第二基板上; 一發光層,位於該第一電極上;及 18 .1303535 三達編號:TW2775PA . 一第二電極,位於該發光層上。 5.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顯示元件,其中該 第二基板的每一次晝素中,該非發光區之該第二連接電極 包括: 一下電極,.位於該第二基板上,並與該發光區之該第 一電極電性連接; ^ 該有機層,位於該下電極上;和 一上電極,覆蓋於該有機層並與該下電極電性連接。 - 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顯示元件,其中該 _ 第二基板次晝素之該非發光區中該下電極與該發光區中 該第一電極係由同一材料製成。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顯示元件,其中該 • 第二基板次晝素之該非發光區中該上電極與該發光區中 該第二電極係由同一材料製成。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顯示元件,其中該 第二基板次晝素之該發光區中該發光層與該非發光區之 該有機層係由同一材料製成。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顯示元件,其中該 第一連接電極之位置係和該第二連接電極之位置相對應。 19 1303535 三達編號·· TW2775PA —10.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JM所述之顯 ; 第一達接雹極孫包覆_遠接 、、/、件’其尹該 之方向突起。 安體朝该弟二基板 11.如申請專利範圍第i項所述之 =晝素樣該第二基板的該非發光區,更包括其:t 壁(bamerwa11)’包圍該第二連接電極。括—阻隔 顯 12· —種有機發光 步驟: 示元件(OLED)之製造方法 包括 提供一第一基板,並在諛第一 電性連接之電晶體; Λ 土板上形成複數個相互 形成一第—連接電極於該第一美 電極與該些電晶體之—電性連接;▲板上,且該第一連接 第一发 -次晝素具有一‘光反區板具有複數個次晝素,每 形成—第二連接發光區’並在該非發光區中 層包覆-有機層而成^亥第二連接電極係以—導電複合 對食且兮繁 甘 該第二連接二二板與該第二基板’使該第-連接電極和 逆镬兔極電性連接。 13 在該第二^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製造方法,其中 土板之該發光區中係形成·· —弟—電極,形成於該第二基板上; 20 .1303535 三達編號:TW2775PA ^ 一發光層,形成於該第一電極上;和 一第二電極,形成於該發光層上。 1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製造方法,其中 形成該第二連接電極之步驟包括: 形成一下電·極於該第二基板上,且該下電極與該發.光 區之該第一電極電性連接; p 形成該有機層於該下電極上;和 形成一上電極以覆蓋該有機層並與該下電極電性連 接0 15.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製造方法,其中 該非發光區之該下電極和該發光區之該第一電極係同時 形成。 • 1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製造方法,其中 該非發光區之該上電極和該發光區之該第二電極係同時 形成。 17.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製造方法,其中 該非發光區之該有機層和該發光區之該發光層係同時形 成。 18.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製造方法,其中 21 1303535 三達編號:TW2775PA _ 該第一基板上係形成複數個開關電晶體和複數個驅動電 19.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所述之製造方法,其中 該第一連接電極係與該些驅動電晶體之源極或没極電性 連接。 2 0. —種有機發光顯示元件(0LED),係由一第一基板 和一第二基板對組而成,該第一基板具有相互電性連接之 複數個電晶體,該顯示元件具有複數個次晝素,每 一次晝素具有一發光區和一非發光區,且該非發光區包 括: 一第一連接電極,形成於該第一基板上並朝 該第二基板之方向突起;和 一第二連接電極,形成於該第二基板上,且該第二連 接電極係以一導電複合層包覆一有機層而成, 該第一基板和該第二基板對組後,該第二連接電極係 與該第一連接電極電性連接,以導通該第一基板和該第二 基板。 21.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0項所述之顯示元件,其中 該導電複合層包括一下電極和一上電極,該下電極形成於 該第二基板上,該有機層形成於該下電極上,而該上電極 則覆蓋該有機層並與該下電極電性連接。 22 .1303535 三達編號:TW2775PA 2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1項所述之顯示元件,其中 每一次晝素之位於該第二基板的該發光區,係包括一第一 電極、位於該第一電極上之一發光層、及位於該發光層上 之一第二電極。 2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2項所述之顯示元件,其中 φ 該第二基板上該發光區之該第一電極與該非發光區之該 下電極係由同一材料製成。 , 2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2項所述之顯示元件,其中 , 該第二基板上該發光區之該第二電極與該非發光區之該 上電極係由同一材料製成。 2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2項所述之顯示元件,其中 • 該第二基板上,該發光區之該發光層與該非發光區之該有 機層係由同一材料製成。 2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0項所述之顯示元件,其中 每一次晝素之位於該第二基板的該非發光區,更包括一阻 隔壁(barrier wall),包圍該第二連接電極。 2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0項所述之顯示元件,其中 該第一連接電極係包覆一連接體,且該連接體朝該第二基 23 1303535 三達編號:TW2775PA 人板之方向突起。 2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0項所述之顯示元件,其中 該第一基板上之該些電晶體係包括複數個開關電晶體和 複數個驅動電晶體。 2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8項所述之顯示元件,其中 該第一連接電極係與該些驅動電晶體之源極或汲極電性 連接。
24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095112521A TWI303535B (en) | 2006-04-07 | 2006-04-07 |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evice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
US11/695,804 US8624226B2 (en) | 2006-04-07 | 2007-04-03 |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evice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
US11/695,823 US7932520B2 (en) | 2006-04-07 | 2007-04-03 |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evice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095112521A TWI303535B (en) | 2006-04-07 | 2006-04-07 |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evice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0740282A TW200740282A (en) | 2007-10-16 |
TWI303535B true TWI303535B (en) | 2008-11-21 |
Family
ID=385742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095112521A TWI303535B (en) | 2006-04-07 | 2006-04-07 |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evice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8624226B2 (zh) |
TW (1) | TWI303535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303535B (en) | 2006-04-07 | 2008-11-21 | Chi Mei El Corp |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evice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
US7932520B2 (en) * | 2006-04-07 | 2011-04-26 | Chimei Innolux Corporation |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evice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
KR101381348B1 (ko) * | 2008-02-14 | 2014-04-17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액정 표시 장치 |
TWI663704B (zh) * | 2017-08-24 | 2019-06-21 | 啟端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 發光二極體顯示器及其製造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A2003078A1 (en) * | 1988-11-18 | 1990-05-18 | Alan Sloma | Protease deletion |
US5427841A (en) * | 1993-03-09 | 1995-06-27 | U.S. Philips Corporation | Laminated structure of a metal layer on a conductive polymer laye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uch a structure |
GB0107236D0 (en) | 2001-03-22 | 2001-05-16 | Microemissive Displays Ltd | Method of creating an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
US7053871B2 (en) | 2001-05-31 | 2006-05-30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 Display apparatus with gas discharge tube and method of driving gas discharge tube |
KR100474001B1 (ko) | 2002-08-14 | 2005-03-10 | 엘지.필립스 엘시디 주식회사 | 듀얼패널타입 유기전계발광 소자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
CN101557670B (zh) | 2003-02-06 | 2011-12-07 | 塔西软件开发有限及两合公司 | Lcd背光的数字控制系统 |
KR20040077211A (ko) | 2003-02-28 | 2004-09-04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표시 장치용 광원의 구동 장치 |
US20070222400A1 (en) | 2003-11-06 | 2007-09-27 | Jorge Sanchez-Olea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qualizing current in a fluorescent lamp array |
KR100581100B1 (ko) * | 2003-12-29 | 2006-05-16 | 엘지.필립스 엘시디 주식회사 | 유기전계발광 소자 |
KR100579548B1 (ko) | 2003-12-30 | 2006-05-12 | 엘지.필립스 엘시디 주식회사 | 유기전계 발광소자와 그 제조방법 |
KR100652352B1 (ko) * | 2004-05-10 | 2006-12-01 | 엘지.필립스 엘시디 주식회사 | 유기전계발광 소자 및 그 제조방법 |
KR100708838B1 (ko) | 2004-06-30 | 2007-04-17 |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 입체 영상 표시 장치 및 그 구동 방법 |
KR100678858B1 (ko) * | 2004-10-12 | 2007-02-05 | 엘지.필립스 엘시디 주식회사 | 유기전계발광 소자 및 그 제조 방법 |
KR101085130B1 (ko) * | 2004-12-30 | 2011-11-18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유기 전계발광소자 및 그 제조방법 |
TWI261099B (en) | 2005-02-17 | 2006-09-01 | Au Optronics Corp | Backlight modules |
KR20060131015A (ko) | 2005-06-14 | 2006-12-20 | 주식회사 피앤조이 | 모바일기기의 입체영상 표시방법 |
KR100728113B1 (ko) | 2005-10-20 | 2007-06-13 |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 입체 영상 표시장치 및 그 구동 방법 |
US7932520B2 (en) * | 2006-04-07 | 2011-04-26 | Chimei Innolux Corporation |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evice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
TWI303535B (en) | 2006-04-07 | 2008-11-21 | Chi Mei El Corp |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evice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
JP2007288872A (ja) | 2006-04-13 | 2007-11-01 | Rohm Co Ltd | インバータ装置ならびにそれを用いた発光装置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
KR101211467B1 (ko) | 2006-05-09 | 2012-12-12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입체영상표시장치 및 영상표시방법 |
-
2006
- 2006-04-07 TW TW095112521A patent/TWI303535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7
- 2007-04-03 US US11/695,804 patent/US8624226B2/en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070235730A1 (en) | 2007-10-11 |
TW200740282A (en) | 2007-10-16 |
US8624226B2 (en) | 2014-01-0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9570527B2 (en) |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display | |
US8587499B2 (en) |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display | |
CN103489890B (zh) | 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
JP7084131B2 (ja) | 表示装置 | |
CN103855184B (zh) | 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和制造该装置的方法 | |
TWI624036B (zh) | 有機發光顯示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 |
KR101961190B1 (ko) | 유기전압 발광소자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 |
KR102155736B1 (ko) | 유기 발광 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 |
TW595026B (en) |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isplay device | |
TW546986B (en) | Active matrix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simplifying a fabricating process and a fabricating method thereof | |
CN102456713B (zh) | 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
TWI248322B (en) | Organic electro luminescence device and fabrication method thereof | |
TWI549284B (zh) | 有機發光顯示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 |
TWI555187B (zh) | 有機電激發光顯示器及其製造方法 | |
KR20230148316A (ko) |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 |
WO2019100478A1 (zh) | 触控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 |
CN105720081A (zh) | 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阵列基板、显示装置和制作方法 | |
US9436048B2 (en) |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 |
KR102323630B1 (ko) | 표시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및 전자 기기의 제조 방법 | |
TW200426739A (en) | Display unit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 |
CN108206196A (zh) |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 | |
CN109920923A (zh) | 有机发光二极管器件及制备方法、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 |
CN109216420A (zh) | 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 |
US9293727B2 (en) |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 display device | |
TWI303535B (en) |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evice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MM4A |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