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TWI274337B - Disc drive apparatus, disc drive unit and optical pickup device - Google Patents

Disc drive apparatus, disc drive unit and optical pickup devic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274337B
TWI274337B TW094117278A TW94117278A TWI274337B TW I274337 B TWI274337 B TW I274337B TW 094117278 A TW094117278 A TW 094117278A TW 94117278 A TW94117278 A TW 94117278A TW I274337 B TWI274337 B TW I27433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 pickup
optical
disc
circuit board
printed circui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41172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614192A (en
Inventor
Kiyoshi Omori
Satoshi Muto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06141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6141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2743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274337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17/00Guiding 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ally of filamentary or web form, or of supports therefor
    • G11B17/02Details
    • G11B17/04Feeding or guiding single record carrier to or from transducer unit
    • G11B17/05Feeding or guiding single record carrier to or from transducer unit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scs not contained within cartridges
    • G11B17/053Indirect insertion, i.e. with external loading means
    • G11B17/056Indirect insertion, i.e. with external loading means with sliding loading mea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17/00Guiding 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ally of filamentary or web form, or of supports therefor
    • G11B17/02Details
    • G11B17/04Feeding or guiding single record carrier to or from transducer unit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8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12Heads, e.g. forming of the optical beam spot or modulation of the optical beam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8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 G11B7/085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with provision for moving the light beam into, or out of, its operative position or across tracks, otherwise than during the transducing operation, e.g. for adjustment or preliminary positioning or track change or selection
    • G11B7/0857Arrangements for mechanically moving the whole head
    • G11B7/08582Sled-type positione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Optical Head (AREA)
  • Moving Of The Head For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AREA)
  • Moving Of Heads (AREA)

Description

1274337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關於用於在光碟或磁光碟上記錄資訊訊穿及/ 或自光碟或磁光碟再現資訊訊號之光碟驅動裝置、安穿在 此光碟驅動裝置中之光碟驅動單元及安裝於此光碟驅動單 元中之光學讀取頭器件。 【先前技術】 諸如光碟(CD)及數位視訊影碟(DVD)之光碟廣泛已知, • 且多種不同類型之光碟驅動裝置已在市場上出售以服務於 此等光碟。 隨附圖式之圖1示意性說明安裝於通常可為筆記型個人 電腦之主機設備(host appliance)中的低輪廓(1〇w卩⑺⑴幻光 碟驅動裝置200。光碟驅動裝置2〇〇包含適合於水平移進及 移出外殼201之光碟托盤2〇2及安裝在光碟托盤2〇2上之光 碟驅動單元203。注意,在圖}中,為易於檢視之目的,移 除外殼201之頂板。 如圖2所示’光碟驅動單元2〇3包含用於驅動光碟旋轉之 光碟疑轉驅動機構2〇4、用於在由光碟旋轉驅動機構2〇4驅 動而㈣專之光碟上寫入訊號或自其讀取訊號的光學讀取頭 2〇5用於以光碟之徑向方向饋入光學讀取頭205之讀取頭 饋入機構206、可撓性印刷電路板(下文稱為,在 其「端連接至光學讀取頭2〇5,及在其另一端朝向光學讀 取頭205之底端表面側折疊、及連接至謝之另一端之 电路基板2G8。上述列出之組件作為—體安裝於基座以 101388.doc 1274337 實現超低輪廓(super_l〇w-profile)結構。 光碟旋轉驅動機構204包括平面轉軸馬達(fUt spindie motor)211,其在其頂端表面上具有用於接收光碟之轉盤 210。轉軸馬達211由電路基板2〇8支撐及適合於驅動轉盤 2 10接收之光碟旋轉。 光學讀取頭205包括接物鏡205a,其用於聚合半導體雷 射發射之光束及使用該聚合之光束照射光碟之訊號記錄表 面,以藉由使用光偵測器(未圖示)偵測由光碟之訊號記錄 • 表面反射之返回光束來在光碟上寫入訊號或自其讀取訊 號。 讀取頭饋入機構206包括用於可移動地支撐光學讀取頭 205,使得能以光碟之徑向方向移動該光學讀取頭之一對 • 導引軸212a、212b、安裝於光學讀取頭205之齒條構件 213、將與齒條構件213嚙合之導螺桿214、及用於驅動導 螺桿214旋轉之步進馬達215。步進馬達215驅動導螺桿214 旋轉時,彼此嚙合之導螺桿214與齒條構件213然後驅動光 _ 學讀取頭205自光碟之外圓周至内圓周(或相反)移動。 FPC 207包括連接至光學讀取頭2〇5之佈線區2〇7b及連接 至電路基板208之另一佈線區207c,佈線區207b及佈線區 207c相關於FPC 207之折疊位置207a相對配置,以在光學 讀取頭205與電路基板208之間饋入光學讀取頭205之方向 而彼此保持平行。因此,當光學讀取頭205以光碟之徑向 方向饋入時,FPC 207適合於移置其折疊位置207a,同時 保持連接至光學讀取頭205之佈線區207b及連接至電路基 101388.doc 1274337 板208之佈線區2〇7c於一狀態申,其中彼等相關於折疊位 置207a而相對安置及以饋入光學讀取頭2〇5之方向而彼此 保持平行。 電路基板208為所謂剛性基板(rigid substrate),該剛性 基板在其上載運連接至上述FPC 207之另一端之連接器 216、另一用於電連接外殼2〇1及在光碟托盤2〇2上配置之 另一電路基板之連接器217、及用於控制光碟驅動單元2〇3 之運作以驅動光碟驅動單元203之多種相關組件之驅動控 φ 制電路(未圖示)。 基座209為一片藉由衝壓形成以展示預定輪廟之金屬 板。其具有用於將轉盤210暴露於外部之轉盤暴露孔徑 (table exposing aperture)218a,及用於將光學讀取頭 2〇5 暴 露於外部之讀取頭暴露孔徑(pickup exp〇sing aperture)218b,兩者形成以當自基座209之主要表面側之 一觀察時能彼此連續。上述電路基板208、該對導引軸 212a、212b、導螺桿214及步進馬達21 5與某些其它組件一 _ 同安裝於基座209之另一主要表面側。 具有上述組態的光碟驅動單元203隨後安裝於圖丨中所示 之光碟托盤202之底端表面。具有對應於光碟之輪廓之輪 廓的光碟固持凹座219及用於經由光碟固持凹座219之底部 將光碟驅動單元203暴露於外部之孔徑220形成於光碟托盤 202之頂端表面上。用於壓制Fpc 207之頂蓋221在其中基 座209經由光碟托盤202之孔徑220暴露於外部之區域中安 裝於基座209之頂端表面區,該頂蓋221經由上述讀取頭暴 101388.doc 1274337 露孔徑218b而暴露於外部。頂蓋221具有用於暴露接物鏡 205a之大體上成矩形之孔徑222。孔徑222對應於光學讀取 頭205之可移動範圍,驅動光學讀取頭205移動使得其以光 碟之徑向方向饋入。另一方面,用於覆蓋驅動單元203之 底端表面側的底蓋223安裝於光碟托盤202之底端表面。 在固持光碟D之光碟托盤202包含於外殼201中之狀態 中,光碟驅動裝置2 0 0運作以在光碟D上記錄資訊訊號或自 其再現資訊訊號,在該光碟驅動裝置200中,安裝上述光 φ 碟驅動單元203。更具體言之,當光碟旋轉驅動機構204驅 動光碟D旋轉及讀取頭饋入機構206以光碟D之徑向方向饋 入光學讀取頭205時,光學驅動單元203之光學讀取頭205 在光碟D上寫入訊號或自其讀取訊號。 同時,在展示此低輪廓之光碟驅動裝置200中,由於降 低圖3中展示之整個裝置之高度,因此上述頂蓋221與底蓋 223之間的間隙極其狹窄,使得佈線區207b及佈線區207c 因此被迫使展示大幅降低之高度,該佈線區207b及該佈線 • 區207c在FPC 207之折疊位置207a之相對側處相關於彼此 折疊,且夾持於頂蓋221與底蓋223之間。 如圖1及圖3中所展示,FPC 207之折疊位置207a產生朝 向頂蓋221之側上升之上升部分207d。當FPC 207在狹窄範 圍内折疊時,朝向頂蓋221上升之上升部分207d增加上升 之程度,使得其能經由頂蓋221之孔徑222而顯露及突出於 外部。 因此,在習知光碟驅動裝置200中,當驅動光學讀取頭 101388.doc 1274337 205移動,使得其以光碟D之徑向方向饋入時,Fpc 2〇7之 經由頂蓋221之孔徑222突出之部分接觸光碟〇之訊號記錄 表面,因此損害光碟D之訊號記錄表面。 特疋δ之’近期生產及鎖售之光碟驅動裝置2〇〇裝備有 與包括CD及DVD之不同光碟之不同記錄格式相容之光學 頃取頭205。此外,正在付出努力使光碟驅動裝置之光 學碩取頭205與能兩度密集地記錄訊號之(藍光光碟)之 記錄格式相容。接著,FPC 207具有為驅動及控制任一不 • 同記錄格式中之光學讀取頭205所必須之訊號線。換言 之,此光碟驅動裝置200之FPC 207載運大量導線,其不可 避免地使FPC 207展示為高輪廓。隨後,可出現一問題, FPC 207之無法由頂蓋221覆蓋之部分經由頂蓋22ι之孔徑 222而顯露於外部。 【發明内容】 鑒於上述已識別之境況,需要提供光碟驅動裝置、光碟 驅動單元及光學讀取頭器件,當可撓性印刷電路板在正饋 入之光學讀取頭移動之後,移置其折疊位置時,該光碟驅 動裝置、光碟驅動單元及光學讀取頭器件可有效地防止可 撓性印刷電路板之無法由頂蓋覆蓋之部分經由了頁蓋之孔徑 而顯露於外部。 根據本發明,提供光碟驅動裝置,其包含:外殼;外殼 中各有之光碟驅動單元;及載運用於控制驅動光碟驅動單 儿之運作之驅動控制電路的電路基板;光碟驅動單元包 /、有用於接收光碟之轉盤及用於驅動置於轉盤上之光 101388.doc !274337
碟旋轉之轉軸馬達的光碟旋轉驅動機構;光學讀取頭,其 用於經由接物鏡聚合之光束來照射正由光碟旋轉驅動機構 驅動以旋轉的光碟之訊號記錄表面而在光碟上寫入訊號及 7或自其讀取訊號;具有導引軸之讀取頭饋入機構,該導 弓丨軸用於支撐光學讀取頭,以允許其以光碟之徑向方向滑 動,及該饋入機構適合以光碟之徑向方向饋入光學讀取 頭,基座,其在其一表面上載運轉軸馬達及導引軸,轉軸 馬達及導引軸之相對端安裝於該基座,及該基座具有形成 以將轉盤及光學讀取頭自其另-表面暴露於外部之孔徑;
可撓性印刷電路板,其在其一端連接至光學讀取頭,及在 另-端連接至㈣基板,另-端朝向光學讀取頭之底端表 面區域折疊,及適合於在正饋入之光學讀取頭移動後,移 置其折疊位置;及頂蓋,其安裝於基座之另—表面,以壓 制經由基座之孔徑而暴露於外部的可撓性印刷電路板,及 具有用於將^學讀取頭之接物鏡暴露於外部之孔徑,光學 讀取頭正以光碟之徑向方向饋人;光碟驅動單元在結構上 經如此調適以便當可撓性印刷電路板在正饋人之光學讀取 頭移動之後移置折疊位置時至少在其折疊位置處壓制可挽 性印刷電路板之側面邊緣區域與另—側面邊緣區域相比上 升至更大程度,此情形係如以其縱向方向所觀察。 根據本發明,亦提供光碟驅動單元,其包含:且有用於 接收光碟之轉盤及歸驅動置放於㈣之±之光碟旋轉的 轉軸馬達的光碟旋轉驅動機構;光學讀取頭,其用於經由 接物鏡聚合之光束來照射正由光碟旋轉驅動機構驅動以旋 101388.doc -10- 1274337
轉的光碟之訊號記錄表面而在光碟上寫入訊號及/或自其 讀取訊號;具有導引軸之讀取頭饋入機構,該導引轴用於 支樓光學讀取頭,以允許其以光碟之徑向方向滑動,及該 饋入機構經調適而以光碟之徑向方向饋人光㈣取頭;基 座’其在其—表面上載運轉軸馬達及導引轴,轉軸馬達及 導引軸之相對端安裝於該基座,及該基座具有形成以將轉 盤及光學讀取頭自該基座之另—表面暴露於外部之孔徑; 可撓性印刷電路板,其在其—端連接至光學讀取頭,及在 另一端連減料基板H朝以學讀取頭之底端表 面區域折疊,及適合於在正饋人之光學讀取頭移動後,移 置其折疊位置;及頂蓋,其安裝於基座之另_表面,以壓 制經由基座之孔徑而暴露於外部的可撓性印刷電路板,及 具有用於將光學讀取頭之接物鏡暴露&外部之孔徑,光學 讀取頭正以光狀徑向方向饋人;光碟驅動單元在結構上 經如此調適以便當可撓性印刷電路板在正饋入之光學讀取 頭移動之後移置折疊位置時至少在其折疊位置處壓制可挽 性印刷電路板之側面邊緣區域與另_側面邊緣區域相比上 升至更大程度,此情形係如以其縱向方向所觀察。 根據本發明,亦提供光學讀取頭器件,其包含:光學讀 取頭’其以光碟之徑向方向饋人及經由接物鏡聚合之光束 來照射正經驅動以旋轉之光碟的訊號記錄表面而在光碟上 寫入訊號及/或自其讀取訊號;及可撓性印刷電路板,其 在其一端連接至光學讀取頭,及在另一端連接至電路基 板,另一端朝向光學讀取頭之底端表面區域折疊,及適合 101388.doc -11 - 1274337
於在正饋入之光學讀取頭移動後,移置其折疊位置;且安 裝在包括以下各物之光碟驅動單元中:光碟旋轉驅動機 構,其具有用於接收光碟之轉盤,及用於驅動置放於轉盤 上之光碟旋轉的轉軸馬達;具有導引軸之讀取頭饋入機 構’該導引軸用於支撐光學讀取頭,以允許其以光碟之徑 向方向滑動,及該饋入機構適合以光碟之徑向方向饋入光 學讀取頭;基座,其在其一表面上載運轉軸馬達及導引 輕’轉軸馬達及導⑲之㈣端安裝於該基座,及該基座 具有形成以將轉盤及光學讀取頭自該基座之另一表面暴露 於外部之孔徑;及頂蓋,其安裝於基座之另一表面, 制經由基座之孔徑而暴露於外部的可撓性印刷電路板,及 具有用於將光學讀取頭之接物鏡暴露於外部之孔徑,光學 讀取頭正以光碟之徑向方向饋人;光學讀取頭器件在結: 上經如此調適以便當可撓性印刷電路板在正饋入之光學福 取頭移動之後移置折疊位置時至少在其折疊位置處壓制; 撓性印刷電路板之側面邊緣區域與另—側面邊緣區域相比 上升至更大程度,此情形係如以其縱向方向所觀察。 如上所述,根據本發明,光學讀取㈣件在結構上經如 此調適以便當可撓性印刷電路板在正饋人之光學讀取頭移 動之後移置折疊位置時至少在其折疊位置處壓制可撓性印 刷電路板之側面邊緣區域與另一側面邊緣區域相比上升至 更大程度,此情形係如以其縱向方向所觀察。相反,因為 可撓性印刷電路板之上升程度較小之側面邊緣部分暴露於 頂蓋之孔徑,所以防止可撓性電路板之無法為頂蓋所覆罢 101388.doc -12- 1274337 之卩刀經由頂蓋之孔徑移動至外部。
因此’根據本發明’若使可撓性印刷電路板展示相對高 之輪廓,則可能防止其無法由頂蓋覆蓋之部分經由頂蓋之 你移動至外部。因此,當驅動光學讀取頭移動及以光碟 向方向饋人時’防止可撓性印刷電路板接觸光碟之訊 :己錄表面,使得光學讀取頭有可能在光碟上正確寫入訊 唬及’或自其讀取訊號。此外,根據本發明,可能進一步 使整個光碟驅動裝置展示低輪廓,而其 廓可撓性印刷電路板。 ,輪 【實施方式】 現將參看說明根據本發明之光碟驅動裝置、光碟驅動單 元及光學讀取頭器件之較佳實施例的隨附圖式,更詳細地 描述本發明。 圖4為包含主機101之筆記型個人電腦1〇〇之示意性透視 圖,在該主機101中,安裝根據本發明之托盤式光碟驅動 I置1之實施例。如圖5所示,實施例經形成以展示厚度約 為12.7 mm之極低輪廓及適合於在光碟2上記錄資訊訊號及 自其再現資訊訊號,該光碟2可為CD(壓縮光碟)或DVD(數 位化通用光碟)。 更具體言之,如圖6及圖7所示,此實施例之光碟驅動裝 置1包含外殼3、適合於經由在其前側前側形成之托盤入口 /出口埠3a而移進及移出外殼3之光碟托盤4、及安裝於光 碟托盤4之光碟驅動單元5。 藉由使用螺桿將由金屬製成之頂板7安裝於亦由金屬製 101388.doc -13 - 1274337 成之下部外殼構件6上,以閉合下部外殼構件6之頂端開口 (top opening)而形成外殼3,該下部外殼構件6總體上展示 平面及大體成盒狀之輪廊。因此,在外殼3内部界定了用 於含有光碟托盤4之含有空間。外殼3之前側前侧為敞開。 換言之,托盤入口/出口埠3a在外殼3之前側前側處形成。 光碟托盤4由樹脂壓模材料(resin m〇lding動…以)製 成,及總體上展示平面及大體上成矩形之輪廓。具有對應 於光碟2之輪廓之輪廓的光碟固持凹座8形成於其頂端表面 上。光碟固持凹座8之底部具有用於將安裝於光碟托盤4之 下部表面的光碟驅動單元5暴露於外部之孔徑9。用於壓制 FPC之頂蓋1〇安裝於光碟驅動單元5之經由光碟托盤4之孔 徑9而暴露於外部之頂端表面,該Fpc經由基座“之讀取頭 暴路孔徑19b而暴露於外部,其將在下文更詳細地描述。 頂盍ίο具有對應於基座16之轉盤暴露孔徑19a之大體為半 圓的孔徑10a,其將在下文更詳細地描述,及用於暴露接 物鏡21a及接物鏡驅動機構2卟之大體上為矩形的孔徑 i〇b,該孔徑10b對應於經驅動而以光碟2之徑向方向移= 及饋入之光學讀取頭21的可移動範圍,其亦將在下文更詳 細地描述。兩個孔徑1〇a及1〇b彼此連續延伸。另一方面, 底盍11安裝於光碟托盤之下部表面以覆蓋光碟驅動單元5 之底端表面側。 光碟托盤4由導執機構(guide raii 支撐,該 ‘執機構12在光碟托盤4之外側表面與下部外殼構件6之相 應内側表面之間配置,使得光碟托盤4能在其如圖5所示之 101388.doc -14· 1274337 、、二由托盤入口 /出口埠3 a而拉入外殼3之内部時具有之容納 位置與其如圖6所示之經由托盤入口 /出口埠h而拉出至外 设3之外部時具有之拉出位置之間滑動。 大體上成矩形之平面前側面板13安裝於光碟托盤4之前 表面,以打開及閉合外殼3之托盤入口 /出口埠3a。前侧面 板13具有打開為指示存取光碟2之燈顯示區14,及彈出按 鈕(eject butt0n)15,在將彈出光碟托盤4時按下該彈出按 紐0 當光碟托盤4含有於外殼3中時,其由鎖定機構(1〇汰 mechanism)(未圖示)來鎖定,及被防止滑動至外殼3之前 側。當按下彈出按鈕丨5時,光碟托盤4自鎖定狀態釋放及 經由托盤入口 /出口埠3a而朝向前側推出。結果,可能經 由托盤入口 /出口埠3a將光碟托盤4拉出至拉出位置。另一 方面,當光碟托盤4推入外殼3中之容納位置時,其由鎖定 機構鎖定及被防止滑動至外殼3之前側。 如圖8及圖9所示,光碟驅動單元5具有藉由衝壓金屬板 至預定輪廓及沿其四周略向下彎曲而形成之基座16。三個 絕緣體配合件17藉由向外彎曲基座16之已向下彎曲之四周 邊緣而產生。由諸如橡膠之彈性材料製成以吸收振動之絕 緣體18安裝於各自之絕緣體配合件17中。基座“藉助於絕 緣體18而經由配置於光碟托盤4之下部表面上的軸(未圖示) 來剛性支撐。基座16在其主要表面上具有用於暴露轉盤23 之大體上為半圓的轉盤暴露孔徑19a,其將在下文更詳細 地描述,及用於暴露光學讀取頭21之大體上為矩形之讀取 101388.doc 15 1274337 頭暴露孔徑19b,該光學讀取頭21適合以光碟2之徑向方向 饋入’其將在下文更詳細地描述,讀取頭暴露孔徑1%具 有對應於光學讀取頭21之可移動範圍之輪廓。兩個孔徑 19a及19b彼此連續而延伸。 光碟驅動單元5包含用於驅動光碟2旋轉之光碟旋轉驅動 機構20、用於向由光碟旋轉驅動機構2〇驅動而旋轉之光碟 2上寫入訊號及自其讀取訊號之光學讀取頭21、及用於以 光碟2之徑向方向饋入光學讀取頭21之讀取頭饋入機構 22。光碟旋轉驅動機構2〇、光學讀取頭21及讀取頭饋入機 構22作為整體而安裝於基座16,以使光碟驅動單元$展示 一極低輪廓。 光碟旋轉驅動機構20具有在用於接收光碟2之轉盤23之 頂^表面區域配置的平面轉軸馬達24。因此,置於轉盤23 上之光碟2由轉軸馬達24驅動而旋轉。 為使裝載之光碟2為可抽取,夾持機構(chucking mechariiSm)25在轉盤23之中心部分配置。夾持機構25具有 與光碟2之中心孔2a嚙合之嚙合突出物(engaging projection)25a、及用於環繞與嚙合突出物25a保持嚙合之 其中心孔2a而固持光碟2之複數個固定齒(h〇lding claw)25b。因此,轉盤23置於光碟2之中心及將後者固持 於自身之上。 轉轴馬達24由電路基板26支撐,電路基板26接下來使用 塾片27經由複數個螺桿28以使得轉盤23經由轉盤暴露孔徑 19a自基座16之頂端表面略微突出的方式安裝於基座16之 101388.doc •16- 1274337 底端表面區域。 光學讀取頭21經由接物鏡2U聚焦作為光源而運作之半 導體雷射(未圖示)發射之光束,及將該光束照射至光碟2之 訊號記錄表面上。接著,在光學讀取頭21經由光偵測器 (未圖示)而谓測到光碟2之訊號記錄表面反射之返回光束 時’其向光碟2寫入訊號及自其讀取訊號。 光學讀取頭21具有通常可為雙軸致動器(biaxiai actuat〇r)(未圖示)之接物鏡驅動機構21b,其用於驅動接物 • 鏡2 la以便在接物鏡21a光軸方向(下文稱為聚焦方向)將其 移置及亦在垂直於光碟之記錄軌道的方向(下文稱為尋執 方向)將其移置。藉由將接物鏡21之焦點精確引入光碟2之 訊號記錄表面的聚焦词服機構(servo),及致使接物鏡21 & I焦之光束跟隨記錄軌道的尋軌祠服機構,光學讀取頭2 1 控制驅動接物鏡21a之運作,同時根據在光碟2處獲取之來 自光偵測器的偵測訊號,經由雙軸致動器以聚焦方向及亦 以尋軌方向移置接物鏡21a。或者,接物鏡驅動機構21b可 籲經由三軸致動器(triaxial actuator)來實現,除聚焦控制及 尋軌控制之外,該三軸致動器能相對於光碟2之訊號記錄 表面來調整及控制接物鏡21a之側傾(inclinati〇n)(偏斜 (skew)),以使接物鏡21a聚合之光束垂直到達(strike)光碟2 之?虎έ己錄表面。 讀取頭饋入機構22包括光學讀取頭21之組件安裝於其上 之項取頭基座29、用於支撐讀取頭基座29以允許其以光碟 2之徑向方向滑動之一對導引軸30a、30b、及用於以光碟2 101388.doc -17- 1274337 之控向方向驅動及移置由該對導引軸3〇a、3Ob支撐之讀取 頭基座29之移置/驅動機構3 !。 讀取頭基座29在其經由基座16之讀取頭暴露孔徑i外暴 露於外部且由該對導引軸30a、3〇b支撐以能夠滑動之位置 處配置。更具體言之,讀取頭基座29具有一對導引件32, 其具有各自之導孔32a ’成對之導引軸3〇a、3 Ob之一導引 軸或導引軸30a穿過導引件;及另一導引件33,導引槽33a 穿過該導引件33以夾緊另一導引軸30b。該對導引件32及 φ 導引件33各自自讀取頭基座29之相對之側面以相反方向突 出。經此配置,讀取頭基座29由該對導引軸30a、3Ob滑動 支撐,使得其能以光碟2之徑向方向在基座16之讀取頭暴 露孔徑19b中滑動。 成對之導引軸30a、3 Ob配置於基座16之底端表面區域, 及平行於上述光碟2之徑向方向運作。因此,成對之導引 軸3 0a、3Ob在光碟2之内圓周與外圓周之間導引讀取頭基 座29,其經由讀取頭暴露孔徑19b而暴露。成對之導引軸 參 30a、30b之相對端經由各自之偏斜調整機構(skew adjusting mechanism)34而安裝於基座16之底端表面區域。 偏斜調整機構34支樓成對導引軸30a ' 30b之相對端以允 許其以垂直於基座16之主要表面之方向移動。歸因於偏斜 調整機構34之配置,可能調整導軌30a、30b之每一者之側 傾’以經由偏斜調整機構34之調整螺桿34a,使光學讀取 頭21之接物鏡21 a聚合之光束垂直照射光碟2之訊號記錄表 面。亦可能調整光學讀取頭21與置於轉盤23上之光碟2之 101388.doc -18» 1274337 訊號記錄表面之間的距離。 如圖ίο所示’移置/驅動機構31包括安裝於讀取頭基座 之""條構件35、與齒條構件35嘴合之饋人螺桿36及用於 驅動饋入螺桿36旋轉之驅動馬達37。 窗條構件3 5經由一虫累ρ &〜马士 士 累才干而女装於言買取頭基座29之成對導
引件32之間的其基座側之位置中,且與齒條區域35a-同 作為整體形成於其前端側,錢區域仏與平行於導引轴 :之-者或導引轴3Qa而配置之饋人螺桿3㈣合。饋入螺 才干36與驅動馬達37之驅動軸形成一體,及在其外圓周表面 上具有與齒條構件35之齒條區域35a嚙合之導螺桿36&。驅 動馬達37為;^艮據施加於其之驅動脈衝而驅動饋入螺桿%旋 轉之所謂步進馬達。饋入螺桿36及驅動馬達37由經由螺桿 而口疋至基座16之底端表面的托架38支撐。托架38具有藉 由在其相對端、垂直於同一方向而彎曲長方形金屬板而形 成之輪廓,且驅動馬達37剛性固定至彎曲相對端之一端, 饋入螺桿36穿過該端運作。饋入螺桿36在另一彎曲相對端 處之其前端受支撐,且接收於穿過該相對端而切割之軸承 孔中。因此,饋入螺桿36由驅動馬達37及托架38之另一端 可旋轉地支撐。 因此’當驅動馬達3 7驅動饋入螺桿3 6旋轉,且歸因於導 螺桿36a與齒條區域35a之嚙合而以饋入螺桿36之軸向方向 移置齒條構件3 5時,移置/驅動機構3 1以光碟2之徑向方向 移置及驅動成對導引軸30a、30b支撐之讀取頭基座29。 如圖11及12所示,光碟驅動裝置1包含安裝於光碟托盤4 101388.doc -19- 1274337 之下部表面之托盤侧電路基板39,及安裝於下部外殼構件 6之底端表面區域之驅動主機側電路基板4〇。 此等電路基板之托盤側電路基板39具有用於電連接自身 至光學讀取頭21之連接器41、用於電連接自身至單元側電 路基板26之連接器42、及用於電連接自身至驅動主機側電 路基板40之連接器43。用於控制轉軸馬達24、驅動馬達37 及光學讀取頭21之驅動運作之驅動控制電路(未圖示)在電 路基板39之相對安置之主要表面上配置。 p 另一方面,儘管未圖示,但是驅動主機側電路基板4〇具 有用於電連接自身至托盤側電路基板39之連接器,及用於 電連接自身至裝置主機101之連接器。用於控制光碟驅動 裝置主機之組件之驅動運作的驅動控制電路(未圖示)在電 路基板40之相反安置之主要表面上配置。 因為用於控制轉軸馬達24、驅動馬達3 7及光學讀取頭21 之組件之驅動運作的驅動控制電路安裝於托盤側電路基板 39及光碟驅動裝置主機側電路基板4〇上,所以若與先前參 參看圖19而描述之對應習知電路基板208比較,則上述安裝 於基座16之單元側電路基板26顯著小型化。因此,可能使 光碟驅動單元5進一步緊密及輕便。 可撓性印刷電路板(下文稱為FPC)44在托盤侧電路基板 39與光學讀取頭21之間、托盤側電路基板39與單元側電路 基板26之間及托盤側電路基板39與光碟驅動裝置主機側電 路基板40之間配置以電連接連接器。注意,為簡便起見, 圖11及12僅說明在托盤側電路基板39與光學讀取頭21之間 101388.doc -20- 1274337 配置之FPC 44。 當具有上述組態之光碟驅動裝置1之外殼3中含有固持光 碟2之光碟托盤4,及個人電腦1〇〇發佈一記錄或再現指令 日守’ A錄或再現資訊訊號之運作在光碟2上執行。更具體 言之’當光碟驅動單元5之光碟旋轉驅動機構15驅動光碟2 旋轉及讀取頭饋入機構18驅動光學讀取頭21移動及以光碟 2之徑向方向饋入該光學讀取頭21時,光學讀取頭21在光 碟2上寫入訊號或自其讀取訊號。 • 同時’在光學讀取頭2 1與托盤側電路基板39之間配置之 FPC 44通常具有如圖13所示之輪廓。 更具體吕之,FPC 44在其終端44a連接至光學讀取頭21 之外周邊之側面’及第一延伸區域44b自終端44a以饋入光 學讀取頭21之方向延伸。第一延伸區域44b對應於連接至 光學讀取頭2 1之佈線區S2及連接至電路基板39之佈線區 S 3,F P C 4 4之折豐位置S 1插於佈線區S 2與伟線區§ 3之間, 此將在下文更洋細地描述’及該第一延伸區域4 4 ^且有跟 _ 隨光學讀取頭2 1之移動的足夠長度。 第二延伸區域44c自第一延伸區域44b之側面之一以垂直 於饋入光學讀取頭21之彼方向的方向而延伸,第一延伸區 域44b沿饋入光學讀取頭21之方向延伸。第二延伸區域44c 將FPC 44之相對端區域44d導引至托盤側電路基板39。終 端區域45在FPC 44之相對端區域44d處配置。終端區域45 將插於在托盤側電路基板3 9處配置之連接器41。 寬的漸窄區域44e在第一延伸區域44b與第二延仲區诚 101388.doc -21 - 1274337 44c之間配置。第三延伸區域44f自第二延伸區域44c之位 於相對於光學讀取頭2 1的一側、以饋入光學讀取頭2 1之方 向而延伸。當光學讀取頭21以饋入光學讀取頭21之方向位 於最接近光碟2之外圓周之位置處時,第三延伸區域44f位 於使朝向光學讀取頭21之後側折疊的FPC 44終端相對於光 碟2之内圓周而位於内部的位置處。經此配置,第三延伸 區域44f位於電路基板26之下方,以防止當光學讀取頭21 朝向光碟2之最外部圓周部分饋入時,fpc 44轉向基座16 p 之側面。 如圖11及12,在FPC 44夾於安裝於基座16之頂端表面區 域之頂蓋10與安裝於光碟托盤4之底端表面之底蓋11之間 的狀悲中’ FPC 44之第一延伸區域44b朝向光學讀取頭21 之底端表面側折疊,及相對端區域44d之終端區域45連接 至在托盤侧電路基板39處配置之連接器41。 如圖11及12所不’光碟驅動裝置1如此構築使得當[pc 44跟隨正饋入之光學讀取頭21之移動及其折疊位置s丨經移 • 置時,以FpC 44之縱向方向觀察時,FPC 44之側面邊緣區 域S4、S5之受迫朝向頂蓋10之側面大幅上升的一者至少在 其折疊位置S1處受頂蓋1 〇壓制。 如圖14中所示,當FPC 44之佈線區83經折疊使砰。44展 示Θ角度之V型輪廓時,自FPC 44之縱向方向觀察時,有可 能藉由區分佈線區S2之回轉方向及佈線區S3之回轉方向來 增加FPC 44之侧面邊緣區域S4、S5之一者朝向頂蓋1〇之側 面在折豐位置S1處的上升,及相反減少另一側面邊緣區域 101388.doc -22· 1274337 之朝向頂蓋10之側面在折疊位置S1處之上升。該佈線區S3 連接至電路基板39及位於與連接至光學讀取頭21之佈線區 S2相對的側面,及折疊位置si插於佈線區S2與佈線區S3之 間。 更具體言之,當如圖14B所示FPC 44以使得連接至光學 讀取頭21之佈線區S2平行於連接至電路基板39之佈線區S3 運行且折疊位置S1插於佈線區S2與佈線區S3之間(Θ = 0。) 的方式朝向光學讀取頭21之底端表面側折疊時,FPC 44之 • 折疊位置S1之側面邊緣區域S4朝向頂蓋1〇之側面之上升大 體相等於另一側面邊緣區域S5之上升。 現,如圖14A所示,當FPC 44以使得連接至電路基板39 及以基座16之内表面方向運作之佈線區S3相對於連接至光 學讀取頭2 1之佈線區S2展示+Θ角度且折疊位置S 1插於佈線 區S2與佈線區S3之間的方式朝向光學讀取頭21之底端表面 側折疊以展示V型輪廓時,FPC 44之折疊位置S1之侧面邊 緣區域S4之朝向頂蓋1 〇之側面之上升大於另一側面邊緣區 ⑩域S5之上升。此外,側面邊緣區域S5之朝向頂蓋1〇之上升 小於圖14B中之側面邊緣區域S5之上升。 相反,如圖14C所示,當FPC 44以使得連接至電路基板 39及以基座16之内表面方向運作之佈線區S3相對於連接至 光學讀取頭21之佈線區S2展示角度-Θ且折疊位置S 1插於佈 線區S2與佈線區S3之間的方式朝向光學讀取頭21之底端表 面側折疊時,FPC 44之折疊位置S1之側面邊緣區域S4之朝 向頂盍1 〇之側面的上升小於另一側面邊緣區域S 5之上升。 101388.doc -23- 1274337 此外’側面邊緣區域S4朝向頂蓋丨〇之側面的上升小於圖 14Β中側面邊緣區域S4之上升。 因此’在此實施例之光碟驅動裝置1中,Fpc 44跟隨正 饋入之光學讀取頭21之移動及其折疊位置S1經移置,若以 FPC 44之縱向方向觀察時,使得頂蓋1〇壓制側面邊緣區域 S4、S5之一側面邊緣區域,其至少在折疊位置s丨處較另一 面朝向頂盍10上升更多,且因此在折疊位置S1處朝向頂蓋 10之側面上升較小之側面邊緣區域85或S4經由頂蓋1〇之孔 • 徑1〇b而暴露,則可能防止FPC 44之未由頂蓋10覆蓋之側 面邊緣區域S5或S4(任何一者均適合)經由頂蓋1〇之孔徑 10b而突出。 在此實施例之光碟驅動裝置!中,Fpc 44在其終端44a處 連接至光學讀取頭21之外周邊之側表面,連接位置在相對 於一其中接物鏡驅動機構2ib如沿通過光學讀取頭21之接 物鏡21a且以平行於饋入光學讀取頭21之方向運作之直線 觀察而配置之側面處,以將自讀取頭基座29之頂端表面略 _突出之接物鏡驅動機構21b經由頂蓋1G之孔徑⑽而暴露於 外部。 因此,在此實施例之光碟驅動裝置1中,沿Fpc料之縱 向方向運作之側面邊緣區域S4、S5f,側面邊緣區域85由 頂蓋H)㈣,與經由頂蓋10之孔徑⑽而暴露於外部之相 對定位之側面邊緣區域S4相比較,側面邊緣Μ朝向頂㈣ 之側面在折疊位置s丨處上升更多。 更具體言之,如W15所*,FPC 44以使得連接至電路基 101388.doc -24- 1274337 板39及以基座16之内表面方向運作之佈線區S3相對於連接 至光學讀取頭21之佈線區S2展示角度Θ且折疊位置S1插於 佈線區S2與佈線區S3之間的方式朝向光學讀取頭21之底端 表面側折疊以展示V型輪廓,且佈線區S3相關於與光學讀 取頭21之饋入方向大體平行而運作之佈線區82,位於與頂 蓋10之孔徑10b之側相對之側。 經此配置,當光學讀取頭21位於沿圖15中以實線指示之 光學讀取頭21之饋入方向A之最内部位置時,可能將朝向 φ 頂蓋之側面在折疊位置S1處上升更多之侧面邊緣區域,或 折疊位置S1處之FPC 44之側面邊緣區域85置於頂蓋1〇之下 方。 當驅動光學讀取頭21自上述位置至最外部位置、沿圖工5 中以虛線指示之光學項取頭21之饋入方向移動及饋入時, FPC 44跟隨正饋入之光學讀取頭21之移動,且因此其折疊 位置S1經移置。此時,可能將朝向頂蓋之側面在折疊位置 S1處上升更多之侧面邊緣區域,或折疊位置S1處之FPC 44 ® 之側面邊緣區域85置於頂蓋10之下方,同時以使得連接至 電路基板39及以基座16之内表面方向運作之佈線區S3相對 於連接至光學讀取頭21之佈線區S2展示角度㊀且折疊位置 S1插於佈線區S2與佈線區S3之間的方式,Fpc 44保持朝向 光學讀取頭21之底端表面側折疊。 因此,此實施例之光碟驅動裝置丨可以此方式構築使得 當驅動光學讀取頭2丨以光碟2之徑向方向移動及饋入時, 頂蓋ίο能至少在折疊位置S1處壓制側面邊緣區域S5,其位 101388.doc -25- 1274337 於相對於側面邊緣區域S4處且較其上升更多,側面邊緣區 域S4經由頂蓋10之孔徑1〇b暴露於外部,以Fpc 44之縱向 方向觀察時,折疊位置S1在FPC 44之側面邊緣區域84、S5 之範圍外。換言之,藉由暴露FPC 44在折疊位置S1處朝向 頂蓋ίο之侧面上升較少的側面邊緣區域S4,可能防止Fpc 44之無法由頂盍1〇覆蓋之部分經由頂蓋1〇之孔徑丨⑽而擠 壓至外部。 在此實施例之光碟驅動裝置丨中,相對於光學讀取頭21 之FPC 44之位置配置不侷限於圖13及15中所說明之位置配 置。FPC 44可替代性相對於光學讀取頭21之饋入方向而傾 斜配置。 更具體言之,如圖16所示,在FPC 44相對於一直線呈θ 角度而朝向與其中配置有接物鏡驅動機構21b之側相對之 側傾斜之狀悲中,FPC 44可在其終端44a處連接至光學讀 取頭2 1之外周邊之側表面,該直線通過光學讀取頭2丨之接 物鏡21a且平行於光學讀取頭21之饋入方向而運作。 因此,如圖17中實線所指示,FPC 44以使得連接至^路 基板39及以基座16之内表面方向運作之佈線區§3相對於連 接至光學讀取頭21之佈線區S2展示角度θ且折疊位置31插 於佈線區S2與佈線區S3之間的方式朝向光學讀取頭21之底 端表面側折疊以展示V型輪廓,且佈線區S2相對於大體平 行於光學f買取頭21之饋入方向而運作之佈線區S3位於頂蓋 10之孔徑10b之側面。 經此配置,當光學讀取頭2 1位於沿圖17中以實線指示之 101388.doc -26 - 1274337 光學讀取頭21之饋入方向A之最内部位置時,可能將朝向 頂蓋之側面在折疊位置S1處上升更多之側面邊緣區域,或 折疊位置S1處之FPC 44之侧面邊緣區域S5置於頂蓋10之下 方。 當驅動光學讀取頭21自上述位置至最外部位置、沿圖17 中以虛線指示之光學讀取頭21之饋入方向a移動及饋入 時’ FPC 44跟隨正饋入之光學讀取頭21之移動,且因此其 折疊位置S 1經移置。此時,可能將朝向頂蓋之側面在折疊 φ 位置S1處上升更多之側面邊緣區域,或折疊位置S1處之 FPC 44之側面邊緣區域S5置於頂蓋1〇之下方,同時以使得 連接至電路基板39及以基座16之内表面方向運作之佈線區 S3相對於連接至光學讀取頭21之佈線區82展示角度θ且折 位置S1插於佈線區S 2與佈線區S 3之間的方式,f p c 4 4保 持朝向光學讀取頭21之底端表面側折疊。 I因此,同樣,此實施例之光碟驅動裝置1可以此方式構 築使得當驅動光學讀取頭21以光碟2之徑向方向移動及饋 • 入時,頂蓋10能至少在折疊位置S1處壓制側面邊緣區域 S5,其位於相對於側面邊緣區域S4處且較其上升更多,側 面邊緣區域S4經由頂蓋10之孔徑i〇b暴露於外部,以Fpc 44之縱向方向觀察時,折疊位置s 1在側面邊緣區域S4、S5 之外。換言之,藉由暴露FPC 44之在折疊位置81處朝向頂 蓋之侧面上升較少的側面邊緣區域S4,可能防止FPC 44之 無法由頂蓋1 〇覆蓋之部分經由頂蓋1 0之孔徑1 而擠壓至 外部。 101388.doc -27- 1274337 仍替代地,在此實施例之光碟驅動裝置1中,如圖18及 19所示,FPC 44可相對於光學讀取頭21之饋入方向傾斜配 置,但相對於圖16及17之FPC 44而相反配置。 更具體言之,如圖18所示,在FPC 44相對於一直線呈Θ 角度而朝向其中配置有接物鏡驅動機構21b之側傾斜之狀 態中,FPC 44可在其終端44a處連接至光學讀取頭21之外 周邊之側表面,該直線通過光學讀取頭21之接物鏡21a且 平行於光學讀取頭21之饋入方向而運作。 鲁因此,如圖19中實線所指示,fpc 44以使得連接至電路 基板39及以基座16之内表面方向運作之佈線區83相對於連 接至光學讀取頭21之佈線區S2展示角度0且折疊位置SUf 於佈線區S2與佈線區S3之間的方式朝向光學讀取頭21之底 鈿表面側折豐以展示V型輪廓,且佈線區S2相對於大體平 行於光學讀取頭21之饋入方向而運作之佈線區83而位於頂 蓋1 0之孔徑1 〇 b的側面。 經此配置,當光學讀取頭21位於沿圖19中以實線指示之 籲光學讀取頭21之饋入方向八之最内部位置時,可能將朝向 頂蓋之侧面在折叠位置S1處上升更多之側面邊緣區域,或 折疊位⑽處之FPC 44之側面邊緣區扣置於頂請之下 方0 當驅動光學讀取頭2 1白μ ;十,乂六@ n jfL , 貝%頌d自上述位置至最外部位置、沿圖19 中虛線指示之光學讀g ? βx , 疋予靖取頭21之饋入方向八移動及饋入時, FPC 44跟隨正饋入之光學讀 尤予。貝取頭21之私動,且因此其折疊 位置S1經移置0此時,可能脾+把田 了』此將FPCM4之折疊位置“處之側面 101388.doc -28- 1274337 邊緣區域S4及S5置於頂蓋10之下方,同時連接至電路基板 39之佈線區S3保持大體平行於連接至光學讀取頭21之佈線 區S2 ’折疊位置si插於佈線區S2與佈線區S3之間。 因此,同樣,此實施例之光碟驅動裝置1可以此方式構 築使得當驅動光學讀取頭21以光碟2之徑向方向移動及饋 入時,頂蓋10能至少在折疊位置S1處壓制侧面邊緣區域 S5,其位於相對於側面邊緣區域S4處且較其上升更多,側 面邊緣區域S4經由頂蓋1 〇之孔徑1 暴露於外部,以fpc _ 44之縱向方向觀察時,折疊位置S1在侧面邊緣區域S4、S5 之外。換言之,藉由暴露FPC 44之在折疊位置S1處朝向頂 盍之侧面上升較少的側面邊緣區域S4,可能防止fpc 44之 無法由頂蓋10覆蓋之部分經由頂蓋丨〇之孔徑1 〇b而播壓至 外部。 仍替代地,在此實施例之光碟驅動裝置1中,FPC 44可 以此方式配置使得其終端44a連接至光學讀取頭21之外周 邊之侧表面,同時側面邊緣區域S5朝向頂蓋1〇之側面保持 _ 高於相對於側面邊緣區域S5而相反安置之側面邊緣區域 S4 ’及將經由如圖20A至圖20C所示之頂蓋1〇之孔徑i〇b而 暴露於外部。 接著,如圖21所示,當FPC 44以使得連接至電路基板39 之佈線區S3保持大體平行於連接至光學讀取頭21之佈線區 S2且折疊位置S1插於佈線區S2與佈線區S3之間的方式朝向 光學讀取頭21之底端表面側折疊時,可使側面邊緣區域S5 在F P C 4 4之折豐位置S 1處與側面邊緣區域§ 4相比朝向頂蓋 101388.doc -29- 1274337 10上升更高。 經此配置,當光學讀取頭21沿圖21中實線所指示之光學 讀取頭21之饋入方向A位於最内部之位置時,可能將朝向 頂盍之側面在折疊位置處S1處上升更多之侧面邊緣區域、 或折^:位置S1處之FPC 44之側面邊緣區域85置於頂蓋1〇之 下方。 當驅動光學讀取頭21自上述位置至最外部位置、沿圖15 中虛線指示之光學讀取頭21之饋入方向a移動及饋入時, 修FPC 44跟卩通正饋入之光學讀取頭21之移動,且因此其折疊 位置S1經移置。此時,可能將朝向頂蓋之側面在折疊位置 S1處上升更多之側面邊緣區域、或折疊位置S1處之FPC 44 之側面邊緣區域S5置於頂蓋10之下方,同時連接至電路基 板39之佈線區S3保持大體平行於連接至光學讀取頭2丨之佈 線區S2,FPC 44之折疊位置S1插於佈線區“與佈線區§3之 間。 因此,同樣,此實施例之光碟驅動裝置1可以此方式構 _築使得s驅動光學讀取頭21以光碟2之徑向方向移動及饋 入’頂蓋10能至少在折疊位置s丨處壓制側面邊緣區域 S5,其位於相對於側面邊緣區域S4處且較其上升更多,側 面邊緣區域S4經由頂蓋10之孔徑10b暴露於外部,以FPC 44之縱向方向觀察時,折疊位置S1在側面邊緣區域以、s5 之外。換曰之’藉由暴露FPC 44之在折疊位置S1處朝向頂 盘10之側面上升較少的側面邊緣區域S4,可能防止FPC 44 之無法由頂蓋1 〇覆蓋之部分經由頂蓋丨〇之孔徑1 〇b而擠壓 101388.doc -30- 1274337 至外部。 如上詳述,在此實施例之光學驅動裝置i中,當Fpc 44 跟隨正饋人之光學讀取頭21之移動,且因此其折田疊位㈣ 、’二私置日守,頂盍1 〇忐至少在折疊位置S丨處壓制上升更多之 側面邊緣區域,以FPC 44之縱向方向觀察時,折疊位置W 在FPC 44之側面邊緣區賴、S5之外。換言之,藉由暴露 在折疊位置S1處朝向頂蓋10之側面上升較少的Fpc 44之側 面邊緣區域S4’可能防止FPC 44之無法由頂蓋1〇覆蓋之部 分經由頂蓋10之孔徑i 〇b而擠壓至外部。 因此,在此實施例之光碟驅動裝置丨中,若作為使裝置 主機展示FPC 44之低輪廓之結果迫使卯(::44之折疊部分在 頂盍10與底蓋11之間展示極低之輪廓,,或若由於增加之 V線數1,FPC 44無法避免地展示為高輪廓,則可能防止 FPC 44之無法由頂盍1〇覆盖之部分經由頂蓋之孔徑 而私壓至外部。接著,在驅動光學讀取頭2〖以光碟2之徑 向方向移動及饋入時防止FPC 44接觸光碟2之訊號記錄表 面,使得光學讀取頭21可能在光碟2上正確寫入訊號及/或 自其讀取訊號。 此外,若使FPC 44無法避免地展示高輪廓,則根據本發 明之此實施例之光碟驅動裝置1可能進一步使整個光碟驅 動裝置展示低輪廓。 此實施例之光碟驅動裝置1並非侷限於上述結構,其中 頂盖10壓制與相對側面邊緣區域相比在FPC 44之折疊位置 處S 1朝向頂蓋1 〇而上升更多之側面邊緣區域。舉例而言, 101388.doc -31- 1274337 如圖22、23及24中所示,加固構件46可安裝於朝向頂蓋1〇 在FPC 44之折疊位置S1處大幅上升的側面。 加固構件46為連接至FPC 44之内部主要表面之可撓性加 固板(reinf0rcement plate)。如上參看圖15、17及19所述, 當FPC 44跟隨正饋入之光學讀取頭21之移動,且因此其折 豐位置S 1經移置時,側面邊緣區域85與側面邊緣區域§4相 比,在FPC 44之折疊位置si處朝向頂蓋10上升更多。因 此,加固構件46經由其剛性(rigidity)壓制大幅上升之側面 邊緣區域S 5。 因為當驅動光學讀取頭21以光碟2之徑向方向移動及鑛 入時,加固構件46抑制朝向頂蓋1〇上升之FPC 44,所以可 能防止FPC 44之無法由頂蓋1〇覆蓋之部分經由頂蓋1〇之孔 控10b而擠壓至外部,而無需經由頂蓋10而壓制FPC 44之 上升較多的側面。 雖然在上述此實施例之光碟驅動裝置1中,FPC 44自光 學讀取頭21之側面延伸,該側面位於光學讀取頭2丨之外周 邊之側,但是FPC 44可替代地自位於光學讀取頭21之内周 邊之側的光學讀取頭21側面延伸。 同樣,當FPC 44跟隨正饋入之光學讀取頭21之移動,且 因此其折疊位置經移置時,使頂蓋1 〇壓制至少在折疊位置 s 1處上升更多之側面邊緣區域,以FPC 44之縱向方向觀 察時,折疊位置S1在FPC 44之側面邊緣S4、S5之外。換言 之’藉由暴露FPC 44之在折疊位置si處朝向頂蓋之側面上 升較少的側面邊緣區域,可能防止FPC 44之無法由頂蓋! 〇 101388.doc -32« 1274337 覆盍之部分經由頂蓋1 〇之孔徑丨〇b而擠壓至外部。 本發明不僅適用於上述之托盤式光碟驅動裝置1, ’亦適 用於具有在該裝置之外殼的前側配置之光碟入口 /出口 之吸入(Slot-in)型光碟驅動裝置,藉該埠光碟可移進及 出該裝置。 # 此外,本發明不僅適用於經設計以用於光碟之光碟驅動 裝置,亦適用於經設計以用於磁光碟或含有光碟之光碟& (disc Cartridge)的光碟驅動裝置,可在該光碟上記錄資= _ 訊號及/或自其再現資訊訊號。 彼等熟習此項技術者應瞭解,根據設計需要及其它因 素,在附加之申請專利範圍或其均等物之範疇内可發2多 種修正、組合、次組合及替代。 【圖式簡單說明】 圖1為不具有其外殼之頂板的已知光碟驅動裝置之示音 性透視圖; μ & ® 2為安裝於圖1之已知光碟驅動裝置中之光碟驅動單元 w 的示意性透視圖; 圖3為圖i之光碟驅動裝置之主要部分的示意性截面圖; 圖4為筆記型個人電腦之示意性透視圖,在該筆記型個 人電腦中安裝有根據本發明之光碟驅動裝置的實施例; &圖5為其光碟托盤完全含有於圖4之光碟驅動裝置中的狀 恶中,該光碟驅動裝置之實施例的示意性透視圖; 圖6為圖4之光碟驅動裝置之光碟托盤完全自其拉出之狀 態中,該光碟驅動裝置之實施例的示意性透視圖; 101388.doc -33- Ϊ274337 圖7為圖4之光碟驅動裝置之實施例的分解示意性透視 圖; 圖8為自光碟驅動單元之頂端表面側觀察時,該光碟驅 動單元之示意性透視圖; 圖9為自光碟驅動單元之底端表面側觀察時,該光碟驅 動單元之示意性透視圖; 圖10為讀取頭饋入機構之示意性平面圖; 圖11為頂板自圖4之光碟驅動裝置移除之狀態中,該光 書碟驅動裝置之實施例的示意性透視圖; 圖12為底板自圖4之光碟驅動裝置移除之狀態中,該光 碟驅動裝置之實施例的示意性透視圖; 圖13為圖4之實施例之光學讀取頭及— Fpc的示意性平 面圖’其展示後者如何安裝於前者; 圖14A至圖14C為圖4之實施例之一 FPC的示意性透視 圖’展示該FPC如何在其折疊位置上升; 圖15為圖13之光學讀取頭及FPC之示意性平面圖,展示 跟Ik正饋入之前者的移動,後者如何移置其折疊位置; 圖μ為圖13之光學讀取頭及FPC之示意性平面圖,展示 後者如何不同於圖13而安裝於前者; 圖Π為圖16之光學讀取頭及FPC之示意性平面圖,展示 跟隨正饋入之前者的移動時,後者如何移置其折疊位置; 圖18為圖13之光學讀取頭&Fpc之示意性平面圖,展示 後者如何不同於圖13及16而安裝於前者; 圖19為圖18之光學讀取頭及FPC之示意性平面圖,展示 101388.doc -34- 1274337 跟隨正饋入之前者的移動時,後者如何移置其折疊位置; 圖20A至圖20C為圖3之光學讀取頭及FPC之圖解說明, 展示後者如何不同於圖13、16及18而安裝於前者,圖2〇a 為示意性透視圖,圖20B為示意性前側圖及圖20C為示意 性側面圖; 圖21為圖20A至圖20C之光學讀取頭及FPC之示意性平面 圖,展示跟隨正饋入之前者的移動,後者如何移置其折疊 位置; 圖22為除一加固構件安裝於FPC之外其餘相似於圖13之 光學讀取頭及FPC之示意性平面圖; 圖23為除一加固構件安裝於FPC之外其餘相似於圖16之 光學讀取頭及FPC之示意性平面圖;及 圖24為除一加固構件安裝於Fpc之外其餘相似於圖18之 光學讀取頭及FPC之示意性平面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 托盤式光碟驅動裝置 2 光碟 2a 中心孔 3 外殼 3a 托盤入口 /出口埠 4 光碟托盤 5 光碟驅動單元 6 下部外殼構件 7 頂板 101388.doc -35- 1274337
8 光碟固持凹座 9 孔徑 10 頂蓋 10a,10b 孔徑 11 底蓋 12 導執機構 13 前側板 14 燈顯示區 15 彈出按鈕 16 基座 17 絕緣體配合件 18 絕緣體 19a 轉盤暴露孔徑 19b 讀取頭 20 光碟旋轉驅動機構 21 光學讀取頭 21a 接物鏡 21b 接物鏡驅動機構 22 讀取頭饋入機構 23 轉盤 24 轉軸馬達 25 夾持機構 25a 嚙合突出物 25b 固定齒 101388.doc -36- 1274337
26 單元側電路基板 27 墊片 28 螺桿 29 讀取頭基座 30a,30b 引導軸 31 移置/驅動機構 32, 33 導引件 32a 導孔 33a 導槽 34 偏斜調整機構 34a 調整螺桿 35 齒條構件 35a 齒條區域 36 饋入螺桿 36a 導螺桿 37 驅動馬達 38 托架 39 托盤側電路基板 40 驅動主機側電路基板 41,42, 43 連接器 44 可撓性印刷電路板 44a 終端 44b 第一延伸區域 44c 第二延伸區域 101388.doc -37- 1274337
44d 相對端區域 44e 寬的漸窄區域 44f 第三延伸區域 45 終端區域 46 加固構件 100 筆記型個人電腦 101 主機 200 光碟驅動裝置 201 外殼 202 光碟托盤 203 光碟驅動單元 204 光碟旋轉驅動機構 205 光學讀取頭 205a 接物鏡 206 讀取頭饋入機構 207 可撓性印刷電路板 207a 折疊位置 207b, 207c 佈線區 207d 上升部分 208 電路基板 209 基座 210 轉盤 211 轉軸馬達 212a, 212b 引導軸 101388.doc -38- 1274337
213 齒條構件 214 導螺桿 215 步進馬達 216, 217 連接器 218a 轉盤暴露孔徑 218b 讀取頭暴露孔徑 219 光碟固持凹座 220, 222 孔徑 221 頂蓋 223 底蓋 SI 折疊位置 S2, S3 佈線區 S4, S5 側面邊緣區域
101388.doc 39-

Claims (1)

1274337 十、申請專利範圍: i 一種光碟驅動裝置,其包含: 一外殼; 一包含於該外殼中之光碟驅動單元;及 一載運一用於控制驅動該光碟驅動單元之該運作的驅 動控制電路之電路基板; 該光碟驅動單元包括·· 一光碟旋轉驅動機構,其具有一用於接收^一光碟之轉 盤及一用於驅動置於該轉盤上之該光碟旋轉的轉軸馬 達; 一光學讀取頭’其用於將一經由一接物鏡聚合之光束 照射由該光碟旋轉驅動機構驅動以旋轉之該光碟之訊號 圯錄表面而在該光碟上寫入一訊號及/或自該光碟讀取一 訊號;
一讀取頭饋入機構,其具有用於支撐該光學讀取頭以 允許其以該光碟之一徑向方向滑動的引導軸,且調適以 该光碟之徑向方向饋入該光學讀取頭; 省基座,其在其表面之一表面上載運該轉軸馬達及該 :導軸」該轉軸馬達及該引導軸之相對端安裝於該基 :,且’玄基座具有-經形成以將該轉盤及該光學讀取頭 其另一表面暴露於外部的孔; —可撓性印刷雷& ^ , 頭且在另一山、 ,,、在,、一知連接至該光學讀取 : 端連接至該電路基板,該另一端h j # A 讀取頭之底媳矣^ 鲕朝向泫先學 -• 區域折4 ’且該可撓性印刷電路板適 101388.doc 1274337 合於在所饋入之該光學讀取頭移動之後,移置其折疊位 置;及 一頂蓋,其安裝於該基座之另一表面,以壓制經由該 基座之孔徑而暴露於該外部之該可撓性印刷電路板,且 具有一用於將該光學讀取頭之接物鏡暴露於該外部之 孔’該光學讀取頭以該光碟之徑向方向而饋入; 该光碟驅動單元在結構上經如此調適以便當該可撓性 印刷電路板在所饋入之該光學讀取頭移動之後移置該折 _ 豐位置時至少在其折疊位置處壓制該可撓性印刷電路板 之4側面邊緣區域與另一側面邊緣區域相比上升至較大 程度’此情形係如以其縱向方向所觀察。 2·如請求項1之裝置,其中以該可撓性印刷電路板之該縱 向方向觀察時,該頂蓋至少在該折疊位置處壓制該可撓 性印刷電路板之該側面邊緣區域上升至一較大程度。 3·如請求項2之裝置,其中連接至該電路基板之該可撓性 P刷包路板之佈線區自連接至該光學讀取頭之該佈線區 _ 朝向°亥光學項取頭之底端表面側而折疊,且該可撓性印 刷電路板之折疊位置以相對於該基座之内表面方向成一 角度而插於該等佈線區之間,且,同時,當該可撓性印 刷電路板跟隨所饋入之該光學讀取頭移動且其折疊位置 、、、私置日守,連接至该光學讀取頭之該佈線區與連接至該 私路基板之該佈線區相比,位於一更接近於該頂蓋之該 孔的位置處’使得該頂蓋至少在該可撓性印刷電路板之 該等側面邊緣區域之外的該折疊位置壓制與暴露於該頂 101388.doc I274337 羞之该孔的該側面邊緣區域相對的該可撓性印刷電路板 之4側面邊緣區域,此情形係如該可撓性印刷電路板之 5亥縱向方向所觀察。 —s求項3之裝置,其中該可撓性印刷電路板相對於該 光學讀取頭饋入之該方向而偏斜配置。 5·如請求項2之裝置1中在與暴露於該頂蓋之該孔之該 側面邊緣區域相對之該側面邊緣區域朝向該頂蓋傾斜之 、中°亥可撓性印刷電路板在其一端連接至該光學續 取頭。 如明求項1之裝置,其中該可撓性印刷電路板具有一沿 八側面邊緣區域之加固構件以壓制該側面邊緣區域,如 该縱向方向觀察所,該側面邊緣區域至少在該折疊位置 處朝向該頂蓋上升至一較大程度。 如請求項1之裝置,其進一步包含: 一光碟托盤,丨適合於經由一在該外殼之前側配置之 托盤入口/出口埠而移進及移出該外殼,該光碟驅動單元 及該電路基板安裝於其該等表面之一表面,一且 於兮也报具有對應 ' "業之彼輪廓之輪廓的光碟固持凹座及一用於經由 b光碟固持凹座之底端表面區域而將該光碟驅動 露於該外部的孔形成於其另一表面上;及 * 8. 士一安裝於該光碟托盤之該等表面之該一表面的底蓋; β可撓性印刷電路板,其夾於該頂蓋與該底蓋之間且 在該光學讀取頭與該電路基板之間配置。 一種光碟驅動單元,其包含: 101388.doc 1274337 一光碟旋轉驅動機構,其具有一用於接收一光碟之轉 盤及一用於驅動置於該轉盤上之該光碟旋轉之轉轴馬 達; 一光學讀取頭,其用於將一經由一接物鏡聚合之光束 照射由該光碟旋轉驅動機構驅動以旋轉之該光碟之該訊 號兄錄表面而在該光碟上寫入一訊號及/或自該光碟讀取 一訊號; 一讀取頭饋入機構,其具有用於支撐該光學讀取頭以 允許其以該光碟之一徑向方向滑動的引導軸,且調適合 以該光碟之徑向方向饋入該光學讀取頭; 一基座,其在其該等表面之一表面上載運該轉轴馬達 及該引導軸,該轉軸馬達及該引導軸之該等相對端安裝 於該基座,且該基座具有一經形成以將該轉盤及該光學 頃取頭自其另一表面暴露於該外部的孔; 一可撓性印刷電路板,其在其一端連接至該光學讀取 頭且在另一端連接至該電路基板,該另一端朝向該光學 讀取頭之該底端表面區域折疊,且該可撓性印刷電路板 適合於在所饋入之該光學讀取頭移動之後,移置其折最 位置;及 & 頂1,其女叙於該基座之另一表面,以壓制經由該 基座之該孔而暴露於該外部之該可撓性印刷電路板,且 具有-用於將該光學讀取頭之接物鏡暴露於該外部之 孔,該光學讀取頭以該光碟之徑向方向而饋入; 該光碟驅動單元,其在結構上經如此調適以便當該可 101388.doc 1274337 撓性印刷電路板在所饋入之該光學讀取頭移動之後移置 該折疊位置時至少在其折疊位置處壓制該可撓性印刷電 路板之該側面邊緣區域與另一側面邊緣區域相比上升至 較大程度,此情形係如以其縱向方向所觀察。 9. 一種光學讀取頭器件,其包含: 一光學讀取頭,其用於將一經由一接物鏡聚合之光束 照射經驅動以旋轉之該光碟之訊號記錄表面而在該光碟 上寫入一 A號及/或自该光碟讀取一訊號;及 參 一可撓性印刷電路板,其在其一端連接至該光學讀取 頭且在另一端連接至該電路基板,該另一端朝向該光學 讀取頭之底端表面區域折疊,且該可撓性印刷電路板適 合於在所饋入之該光學讀取頭移動之後,移置其折疊位 置;且 其安裝在一光碟驅動單元内該光碟驅動單元包括: 一光碟旋轉驅動機構,其具有一用於接收一光碟之轉 盤及一用於驅動置於該轉盤上之該光碟旋轉之轉軸馬 • 達; 一讀取頭饋入機構,其具有用於支撐該光學讀取頭以 允許其以該光碟之一徑向方向滑動的引導軸,且調適以 該光碟之徑向方向饋入該光學讀取頭; -基座’其在其該等表面之—表面上載運該轉轴馬達 及該引導轴,該轉軸馬達及㈣導轴之該等相對端安$ 於該基a,且該基座具有一經形成以將該轉盤及該光= 讀取頭自其另一表面暴露於該外部的孔;及 101388.doc 1274337 頂蓋,其女裝於该基座之另一表面,以壓制經由該 基座之遠孔而暴露於該外部之該可撓性印刷電路板,且 具有一用於將該光學讀取頭之接物鏡暴露於該外部之 孔,該光學讀取頭以該光碟之徑向方向而饋入; 該光學讀取頭器件,其結構上經如此調適以便當該可 撓性印刷電路板在所饋入之該光學讀取頭移動之後移置 該折疊位置時至少在其折疊位置處壓制該可撓性印刷電 路板之該側面邊緣區域與另一側面邊緣區域相比上升至 車又大知度,此情形係如以其縱向方向所觀察。
101388.doc
TW094117278A 2004-06-04 2005-05-26 Disc drive apparatus, disc drive unit and optical pickup device TWI274337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167552A JP4356523B2 (ja) 2004-06-04 2004-06-04 ディスクドライブ装置、ディスクドライブユニット、光学ピックアップ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614192A TW200614192A (en) 2006-05-01
TWI274337B true TWI274337B (en) 2007-02-21

Family

ID=354487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4117278A TWI274337B (en) 2004-06-04 2005-05-26 Disc drive apparatus, disc drive unit and optical pickup device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7287262B2 (zh)
JP (1) JP4356523B2 (zh)
KR (1) KR101050832B1 (zh)
CN (1) CN1734656B (zh)
TW (1) TWI27433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084452A (ja) * 2006-09-28 2008-04-10 Mitsumi Electric Co Ltd 光ピックアップ
TW200834547A (en) * 2007-02-09 2008-08-16 Asustek Comp Inc Optical disc drive
CN101256793B (zh) * 2007-02-28 2011-02-09 建兴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小尺寸电路板的光驱
JP2009110599A (ja) * 2007-10-30 2009-05-21 Hitachi-Lg Data Storage Inc 光ディスク装置
JP5042782B2 (ja) * 2007-11-07 2012-10-03 株式会社日立メディア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光ピックアップ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光ディスク装置
CN101901611B (zh) * 2009-05-26 2012-02-15 建兴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驱
CN102682797A (zh) * 2011-03-11 2012-09-19 广明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光盘机的机芯
CN102682804B (zh) * 2011-12-12 2015-05-13 苏州科雷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光盘读取装置
KR20140019932A (ko) * 2012-08-07 2014-02-18 주식회사 히타치엘지 데이터 스토리지 코리아 슬림형 광디스크 드라이브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570129B2 (ja) 1996-12-18 2004-09-29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光ピックアップモジュール
JP4110678B2 (ja) * 1999-07-21 2008-07-02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ディスクドライブ
JP2004158160A (ja) * 2002-11-08 2004-06-03 Citizen Watch Co Ltd ディスク駆動装置
KR100486286B1 (ko) * 2002-12-05 2005-04-2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광디스크 드라이브
JP2006031910A (ja) * 2004-06-15 2006-02-02 Orion Denki Kk ディスク装置を内蔵した電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4356523B2 (ja) 2009-11-04
JP2005346871A (ja) 2005-12-15
US20050270915A1 (en) 2005-12-08
CN1734656B (zh) 2010-06-09
US7287262B2 (en) 2007-10-23
KR101050832B1 (ko) 2011-07-21
TW200614192A (en) 2006-05-01
CN1734656A (zh) 2006-02-15
KR20060046289A (ko) 2006-05-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274337B (en) Disc drive apparatus, disc drive unit and optical pickup device
US7793314B2 (en) Disk drive device with arm for disc conveyance
US7805737B2 (en) Disk drive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JP4103744B2 (ja) ディスクドライブ装置
US7540003B2 (en) Optical pickup device, disk drive unit, and disk drive device
US20050081225A1 (en) Pick-up holder and drive unit for recording medium
TWI267064B (en) Disk drive unit and disk recording/reproducing device
TW200837742A (en) Optical pickup unit and disk driving device
JP4079130B2 (ja) アダプタ部材、ディスクドライブユニット及びディスクドライブ装置
JP4566517B2 (ja) 記録及び/又は再生装置
JP3873895B2 (ja) 記録及び/又は再生装置、光ピックアップユニット
JP4595824B2 (ja) 光ピックアップ装置および光ディスク装置
JP2004234803A (ja) 記録及び/又は再生装置
JP4127065B2 (ja) 記録及び/又は再生装置
JP4075629B2 (ja) 記録及び/又は再生装置
JP4315163B2 (ja) ディスク記録及び/又は再生装置
JP4251876B2 (ja) ディスク記録及び/又は再生装置
JP3852439B2 (ja) 記録及び/又は再生装置、光ピックアップユニット
JP2003178467A (ja) 光学ピックアップ及びディスクドライブ装置
JP2012230742A (ja) 光ディスク装置
JP2005203045A (ja) スキュー調整機構及びディスクドライブ装置
JP2009283092A (ja) ベースユニット及び光ディスク装置
JP2008130131A (ja) 光記録媒体駆動装置,電子機器及び調整方法。
JP2008217850A (ja) ディスクドライブ装置におけるスキュー調整機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