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245678B - Mechanically welded structure with stress-relieving slit and liquefied gas transport ship equipped with such a structure - Google Patents
Mechanically welded structure with stress-relieving slit and liquefied gas transport ship equipped with such a structure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245678B TWI245678B TW092128111A TW92128111A TWI245678B TW I245678 B TWI245678 B TW I245678B TW 092128111 A TW092128111 A TW 092128111A TW 92128111 A TW92128111 A TW 92128111A TW I245678 B TWI245678 B TW I245678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straight edge
- stress
- structural element
- patent application
- scope
- Prior art dat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37/00—Auxiliary devices or processes,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procedure covered by only one of the other main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B23K37/02—Carriages for supporting the welding or cutting element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31/00—Processes relevant to this subclas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rticles or purposes, but not covered by only one of the preceding main groups
- B23K31/02—Processes relevant to this subclas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rticles or purposes, but not covered by only one of the preceding main groups relating to soldering or welding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12—All metal or with adjacent metals
- Y10T428/12361—All metal or with adjacent metals having aperture or cu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Filling Or Discharging Of Gas Storage Vessels (AREA)
- Butt Welding And Welding Of Specific Article (AREA)
- Connection Of Plates (AREA)
Description
1245678 玖、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一般係有關於金屬構造工業。 更明確而言,根據一第一觀點,本發 接構造,該銲接構造具有一第一扁平且關機械銲 件,嗲亓杜卢 扁干且缚的金屬構造元 ^ 件在一平面中延伸’並在其-側上藉由一筆直邊 緣加以界定、以及-第二金屬構造元件 ^直邊 構=件之筆直邊緣’或是鲜接於—中間元件上,該: ^件㈣筆直邊緣連接,且插於該第—與第 二’該旦第二構造元件在筆直邊緣之至少'點施加二牛 里該力里分解成為至少一個纟垂直 中延伸的分力。 聿直邊緣之该平面 :類之構造在先前技藝中係為人所熟知,且係 類型之金屬構造中。 汁有 之=構造尤其係用於液化氣運輸船(熟知為甲烧運輪船) 【先前技術> 一甲院運輸船係劃分成一些胞體(cell),各個胞體包含— 個供液化氣專用艙。各個搶間具有用以容納氣體之主要與 次要薄膜’該等薄膜係附裝到固定棒,該等固定棒係烊接 到胞體之外壁。一主要隔熱佈置使主要阻隔物與次要阻隔 物隔絕’且-次要隔熱佈置係使次要阻隔物與胞體之外壁 隔絕。肋材形式之加強材係銲接到該等外壁的外部表面。土 加強材、固定棒以及胞體之外壁構成一種上述類型的機
O:\88\88373.DOC 1245678 械銲接構造’且其分別對應第一構造元件、第二構造元件 以及中間元件。 這些運輸船舶的缺點在於胞體外壁上之某些固定棒的銲 接接縫會承受龐大之疲勞應力。 實際上’該等銲接接縫係承受一永久負荷,該永久負荷 係由於薄膜施加到固定棒的應力所產生。當艙間充滿液化 氣時’這些薄膜係承受非常低的溫度,且其會收縮,朝胞 體之内部拉動固定棒。 此外’船舶承受由於浪湧(swell)所引起的交替伸長以及 縱向壓縮的循環。由於這些伸長與壓縮所產生的循環應力 係增加到銲接接縫上的永久負荷。 當固定棒係位於特別堅硬的外壁位置時,某些銲接接縫 中之疲勞破壞會在船舶營運數年以後發生。尤其係當固定 棒位於接近-加強材處,且更特別係當該固定棒與加強材 ,彼此面對、位於外壁之任—側上、以及如圖i中所示的相 父方式佈置時會產生如此情況。 【發明内容 在本文中,本發明旨在補救以上所述之缺點。 為此目的,本發明之構造(或 夕W —v m於先相其給定 之U冉疋義)本貝上之特徵係在於··事實上該第—構造 具有應力4除縫隙,該縫隙平行於筆直邊緣 直 位於面對力量之施加點處。 /、 在本發明之一可行實施例中,該應力 筆直邊緣之緊鄰處。 丨糸係佈置於
O:\88\88373.DOC -8- 1245678 有利地,該應力消除縫隙在靜止時的寬度係小於2厘米 (cm) 〇 該第一構造元件較佳係具有一形狀,其以平行於筆直邊 緣的方向伸長。該第一構造元件在垂直於該方向之力量施 加點的高度具有一第一尺寸,該應力消Ί縫隙按照該方向 具有一長度,該長度係大於該第一尺寸。 例如,應力消除縫隙在兩相對尾端開成鑽在第一構造元 件中之圓形孔,這些孔所具有之直徑至少係為該應力消除 縫隙直徑的三倍。 有利地,-該第一構造元件係藉由繞著圓形孔之背襯板予 以加強。 根據一第二觀點,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液化氣運輸船, ^具有一船殼、一胞體,其藉由連接到船殼之隔艙壁加以 劃分、以及一佈置於該胞體中之液化氣貯存艙;該胞體至 少其中γ個隔艙壁係為如先前所述類型之一機械銲接構 &此)^驗壁具有一構成令間元件之壁冑、至少、一個加強 材銲接到與貯存㈣反的壁部之外部表面,並構成該第一 冓k 7L件以及一片材(諸如一加強角牽板或是一固定元 件),其鮮接到與該外部表面相反的壁部之一内部表面,此 片材構成該第二構造元件。 有利地’该第二構造元件係為—固定元件,該貯存赌具 有-液化氣容納薄m ’其附裝到此固定元件,施加到此:: 強材之力量係藉由該容納薄膜施加到^元件的庳力所產 生0
O:\88\88373.DOC 1245678 該固定元件較佳係為一固定棒,其在垂直於加強材之平 面中延伸。 例如,壁部係在垂直於船舶移動之法線方向的平面中延 伸,加強材在垂直於該壁部之平面中延伸。 [實施方式】 圖1中所示之機械銲接構造具有第一扁平且薄的金屬構 造元件10,其在平面P中延伸,此元件在一侧上係藉由筆直 邊緣15加以劃分、以及第二金屬構造元件2〇,其銲接到中 間元件2 5 ’該中間元件與此筆直邊緣1 $相連接。 中間元休25係插在第一構造元件1〇與第二構造元件2〇之 間;第二構造元件20在筆直邊緣15的至少一點15 1施加一力 量F,其分解成為至少一個在垂直於筆直邊緣15的平面p中 延伸的分力。 在圖1中’中間元件25係為一扁平金屬板,第一構造元件 10係為一肋材,其銲接到板件25之第一表面251 ;且第二構 造元件20係為另一肋材,其銲接到該板與第一表面相反之 第二表面252-。 第二構造元件20具有筆直附裝邊緣21銲接到板件25。 第一構造元件10與第二構造元件2〇係以彼此面對的方式 佈置於壁部25的兩側,並以直角相交。 力量F施加點15 1係對應第一構造元件10與第二構造元件 2〇之交點。 第一構造元件10在其中延伸之平面P本質上係垂直於板 件25。同樣地,第二構造元件2〇亦在一垂直於板件乃的平
O:\88\88373.DOC -10- 1245678 面中延伸。 根據本發明,第一構造元件10具有應力消除隙縫丨2,其 平仃於筆直邊緣15延伸,且係面對力量F施加點丨5 i。 藉著比較圖2A與2B以及圖3A與3B,能夠清楚了解到此應 力消除縫隙之優點。 圖2A顯示沒有設置應力消除縫隙時,該機械銲接構造中 對於一典型負荷狀況之應力強度。該構造係藉由等應力線 劃分成許多區域,並對於各個區域指定一表現應力強度特 徵之代碼。該代碼值能夠取為a、b、c、d、e、f或g,應力 強度係隨代-碼順序而增加。 在圖2A與2B中可以見到M立於圍、繞第一與第二構造1〇、 20之間的交叉點151之區域係指定為代碼g。 第二構造元件20之銲接接縫上的應力大體上成同心方式 逐漸降低,其強度隨著遠離施力點151而從§到&,如圖α 中所示。 圖3A與3B顯示相同負荷狀況下的應力強度,但其設置有 應力消除縫隙12。這些強度係以與圖2八及2B中相同的方式 加以編碼。 如圖3A中所示,應力消除縫隙12係由於力量F之影響而張 開。此縫隙係藉由鄰近與遠端縱向邊緣i22、123加以劃定, 該等邊緣係平行於筆直邊緣15,且係分別距此筆直邊緣15 較近與較遠。遠端邊緣123本質上係維持筆直,另一方面 鄰近邊緣122由於變形而與遠端邊緣123分開。 如圖1中所示,應力消除縫隙12係以此一方式加以佈置,
O:\88\88373.DOC 1245678 以致於使交叉點151面對縫隙12之中央點。此中央點係位於 該縫隙的兩相反縱向尾端12 1之間的中央。 如圖3 A中所示,鄰近邊緣122在應力消除縫隙12之中央係 與遠端邊緣123大為分開(以筆直邊緣丨5之方向),且在节縫 隙12之兩縱向邊緣121則幾乎不會與遠端邊緣123分開。 位於交叉點151之區域中的應力係大為降低,此區域所指 定之應力強度代碼僅為c。 如先前所述,第二構造元件20之銲接接縫上的應力大體 上成同心方式逐漸降低,其強度隨著遠離施力點151而從C 到a,如圖3 B中所示。 應力消除縫隙12具有大為降低位於此銲接接縫處之應力 的效果。 應力消除縫隙12較佳係佈置於緊鄰筆直邊緣15之處。其 確切位置係藉由該領域之專家按照該構造之不同元件的幾 何特徵與材料之函數加以選定。 此遠擇係依照兩個對立需求而定。 一方面,該縫隙必須足夠接近筆直邊緣15,以致於使鄰 近:緣122能夠輕易變形。另一方面,縫隙與筆直邊緣必須 不能太接近’以致於#第—構造元件附之該隙縫切斷 時’不會損壞到位於板件25上之第—構造元件1()的鲜接接 縫。 若有需要,能夠使該縫隙沿著板件25,如圖8八與8(::中所 不。在此案例中,該縫隙係切割於第一構造元件1〇之筆直 邊緣15中,其遠端邊緣123係屬於第一構造元件1〇,且其鄰
O:\88\88373.DOC -12- 1245678 :σ此佈置容許鄰近邊緣122具有 近邊緣12 2則屬於板件2 5 最大的變形量。 在後者之案例中 …消除縫隙12無法在將第一構造元 件Η)銲接到板件25以後於現場進行切割。相反地,該縫隙 係在工廠切割於筆直邊緣丨5中 裝於板件25之上。 且接者將第一構造元件安 另外’應力消除縫隙12在靜止時(也就是說沒有施加力量 F時)具有一小於2厘米的橫向寬度。 此寬度基本上係藉由用以製造該縫隙之工具加以訂定。 該寬度必須不能太大,以致於不會改變第一構造元件1〇之 慣性。 如果該縫隙運作時基本上承受張力(也就是說力傾向 使鄰近邊緣122與遠端邊緣123分開),則該縫隙之寬度較佳 係為1毫米。 如果該縫隙運作時承受張力與壓力(也就是說力量F傾向 使鄰近邊緣122與遠端邊緣123分開或是使其接近在一起, 依照狀況而定),則該縫隙具有5〜2〇毫米之寬度。此一縫隙 係顯不於圖8A之中。 如圖1中所示,第一構造元件10在交叉點151之位置具有 一垂直於筆直邊緣15方向的第一尺寸,該應力消除縫隙具 有之縱向長度係大於該第一尺寸。 如此特徵容許鄰近邊緣122具有足夠的撓性。 應力消除縫隙12在其兩相對尾端121開成鑽在第一構造 元件10中之圓形孔13。這些孔13具有一直徑,該直裎較佳
O:\88\88373.DOC -13- 1245678 至少係為應力消除缝隙12之寬度的三倍。 之直 對於寬度為5毫米之一縫隙而言,開孔13具有3〇毫米 徑。 〆、 這些開孔之中心係佈置成與應力消除縫隙12對齊。 在應力消除縫隙係靠著板件25佈置的案例中,圓形孔^ 係以與筆直邊緣1 5相反之方向偏心。 在此案例中該等縫隙係藉由形狀為一圓形之一弧(從遠 端邊緣123開始,且延伸超過約24〇度)的邊緣加以劃分,並 藉由一直線邊緣加長到板件25,此直線邊緣係垂直於板件 25。開孔13-因而係開在板件25之該側上,如圖8八與叱中所 示。 這些開孔使該縫隙能夠降低施加在應力消除縫隙12之尾 端121處的應力。若沒有應力消除縫隙,則這些應力會變得 非常大,且最後在這些尾端可能會有高度的撕裂風險。 當縫隙12之鄰近與遠端邊緣122與123分開時,圍繞開孔 13之應力仍然很高。為了增加此區域之強纟,第_構造元 件ίο係藉由顯示於圖4與圖5中之背襯板14圍繞圓形開孔13 予以加強。 这些鋼5衣形式之板件每件係銲接到第一構造元件1 〇。對 於直徑為30¾米之一開孔13而言,各個環件具有約7〇毫米 的直徑’且具有一中央開孔,其直徑與開孔13相同,並與 其對齊。 此類型之機械銲接構造能夠自然地應用於甲烷運輸船型 之液化氣運輸船。 O:\88\88373.DOC -14 - 1245678 此一船舶係顯示於圖7之中,且具有船殼3〇,其係以船舶 之正常行進方向延伸、胞體40,其係藉由連接到船殼川之 隔艙壁50加以劃分、以及液化氣貯存艙6〇,其係佈置於胞 體40之中。 胞體40之兩個隔艙壁係為上述類型的機械銲接構造。 這些隔艙壁50各具有壁部51,其構成中間元件乃、至少 一個加強材52,其銲接到與貯存艙6〇相反之壁部的外部表 面511,並構成第一構造元件1〇、以及至少一個片材(諸如 一加強角牽板或是固定元件),其銲接到與外部表面5ΐι相 反之壁部5l·的内部表面512 ’此片材構成第二構造元件2〇。 在圖7所示之實施例中,各個壁部51具有兩個構成固定元 件之第二元件20 ’包含兩個液化氣容納薄膜Η之貯存艙⑼ 係附裝到這些固^件,加強材52係承受藉由容納薄⑽ 施加到該等固定元件之應力所產生的力量。 這些固定元件係為在垂直於加強材52之平面中延伸的固 定棒62。 壁部51在-垂直於船舶正常前進方向的平面中延伸,加 強材52則在垂直於壁部51之一平面中延伸。 此處係再次發現圖!中所示之元件完全相㈣佈置方式。 :強材52具有兩個應力消除縫隙12,其面對固定棒以加 以佈置。 =之:他構造能夠具有上述機械銲接構造的特徵。 第一範例係顯示於圖4之中 人 ^ Ψ 且對應位於橫向隔艙壁 〇1、縱向隔鈿壁5〇1之間的一备宏_ 角洛,14些隔艙壁係為與相對
O:\88\88373.DOC -15- 1245678 於圖7所說明之隔搶壁5〇同型的隔艙壁。 其銲接 橫向隔艙壁50t具有橫向壁5U與橫向加強材 到橫向壁51t之一外部表面。 5樣也、縱向隔搶壁5〇1具有縱肖壁5 j i與縱向加強 521,其銲接到縱向壁511之一外部表面。 杈向壁川在―垂直於船舶正常移動方向的平面中 伸,縱向壁511則在平行於船舶正常移動方向的平面 伸。其個別之内部表面512形成—直角,並具有—共有邊緣。 縱向加強材521以及橫向加強材似在垂直⑨橫向壁5㈣ 縱向壁511的相同平面中延伸。 ” 固疋托架54係銲接於藉由兩個内部表面512所形成的角 落之中二此托架係用以將艙間6〇之容納薄膜61附裝於胞體 此托架係為L縣架,並具有平行於橫向壁川延伸之第 -翼板(limb)541、以及平行於縱向壁511延伸之第 542。這些翼板係加以連接,且彼此垂直。 、板 其指向縱向壁5 〇 1 該托架在兩翼板之結合點具有一肘部 與橫向壁50t之共有邊緣。 第-與第二翼板541、542各係藉由兩個固定點⑷加 裝,該等固定點分料㈣橫向壁51t與縱向壁5ΐι之内部表 面0 第-翼板5 4 i之固定點5 4 3係沿著銲接到橫向壁川之橫 向加強材52t的邊緣佈置。 八 同樣地,第二翼板542之固定點543係沿著銲接到縱向壁
O:\88\88373.DOC -16- 1245678 511之縱向加強材521的邊緣佈置。 在橫向加強材52t中延伸之廄士、古 甲之應力消除縫隙12面對第一翼 板541的固定點543,且使苴鉈豹职生丨、丄 、 便/、此夠限制這些固定點543之銲接 處的應力。 丧 如圖4中所示, 縫隙12的尾端121 面對缝隙12的中心 最接近縱向壁之固定點543係佈置成面對 且距縱向壁最遠之固定點543係佈置成 一第二範例係顯示於圖5之中,其係有關一種對於圖7所 說明之隔驗壁5G類型的隔艙壁。銲接到壁部51之内部表面 5【2的片材係為角牵板53支撐樑55。樑55能夠用以附裝薄膜 61或疋其他元件’其應力必須加以消除。 角牽板53具有直角之一般形狀,其具有支樓邊緣531以及 形成一直角之附裝邊緣532。支撐邊緣531係銲接到樑”, 且附裝邊緣5 3 2係鲜接到壁部5 1之内部表面$ 12。 附裝邊緣532沿著銲接到壁部5丨之加強材52的邊緣延 伸,應力消除縫隙12係位於加強材52之中,且面對角牵板 53之附裝邊緣532。 縫隙12之中心係佈置成面對距樑55最遠的附裝邊緣μ] 之尾端。 一最後範例係顯示於圖6之中,其對應一位於兩個隔艙壁 (其類型係為對於圖7所說明之隔艙壁50)之間的角落。此構 ie非#類似於圖4之構造,唯一不同之處係在於固定托架μ 係藉由加強角牽板5 3所取代,且橫向加強材5 21平行於縱向 壁5 11延伸,且並非如圖4中所示般與其相垂直。 O:\88\88373.DOC -17- 1245678 角牽板53具有一銲接到橫向壁5it之内部表面512的第一 邊緣、以及一銲接到縱向壁511之内部表面512的第二邊緣。 汶第邊緣與杈向加強材52t相交。應力消除縫隙丨2係位 於此加強材之中,且係以一種方式加以佈置,以致於使該 第一邊緣與此縫隙12相交於其中心處。 因此,可以見到的是,上述類型之機械銲接構造係尤其 相當適用於液化器運輸船,但其亦能夠用於任何類型之金 屬構造中。 “ 人軏例基本上已經對於船舶隔艙壁加以說明,該等隔 艙壁係垂I於船舶正常移動之方向,但本發明之機械鲜接 構造能夠用以構造成朝向不同方向的隔艙壁。 一中間元件(諸如-壁部)能夠插入該第-與第二構造元 件之間,但該等第—構造元件亦能夠直接互相鲜接。 本發明之應力消除縫隙使其能約降低不同構造元件中的 應力’並從而使其能夠降低對於這些元件的尺寸需求。 由此能夠達到節省材料與成本之效果。 告it^接接縫上之應力降低,故這些銲接接縫之調整控 制亦犯夠更為簡易。 ,構成本發明之構造的不同元件典 但是亦能夠使用其他材料,而不脫 最後,應〉主意到的是 型上係由碳鋼所製造, 離本發明之範脅。 【圖式簡單說明】 之說明(以指示 顯現,其中: 务明之其他特徵與優點將由以下 且非限定之方w ^ . 心万式),亚參考所附圖式而
O:\88\88373.DOC -18- 1245678 一機械焊接構造之第一實施例的一 圖1係為根據本發明, 斜視圖; 圖2A係為一 _ 時,其 ’、、、v、圖1之構造在沒有設置應力消除隙縫 丁二下方四分之-部分對於-典型負載狀況的應力強度 之:式^圖2B係為第二構造元件中之應力的放大俯視圖·, "係為等同於圖2A之圖式,唯其構造設置一應力消除 ' ^圖扣係為第二構造元件中之應力的放大俯視圖; 圖4係為根據本發明,一氣體運輸船之機械銲接構造的第 一範例的一斜視圖; 圖5係為根據本發明,一氣體運輸船之機械銲接構造的第 二範例的一斜視圖; 圖6係為根據本發明,一氣體運輸船之機械銲接構造的第 三範例的一立體圖; 圖7係為根據本發明之一船舶的概略圖;及 圖8A到8C係為藉由圖1中之箭號谓所界定的平面中之剖 面圖’其代表應力消除縫隙之變化形式的三種實施例。 【圖式代表符號說明】 F 力量 P 平面 a 應力強度代碼 b 應力強度代碼 c 應力強度代碼 d 應力強度代碼 e 應力強度代碼 O:\88\88373.DOC -19- 應力強度代碼 應力強度代碼 第一構造元件 應力消除缝隙 圓形孔/開孔 筆直邊緣 第二構造元件 筆直附裝邊緣 中間元件/板件 -船殼 胞體 隔艙壁 壁部 橫向壁 縱向壁 加強材 橫向加強材 角牽板 固定托架 支撐樑 液化氣貯存艙 液化氣容納薄膜 固定棒 尾端 -20- 1245678 122 鄰近邊緣 123 遠端邊緣 151 施力點/交叉點 251 第一表面 252 第二表面 511 外部表面 512 内部表面 531 支撐邊緣 532 附裝邊緣 541 -第一翼板 542 第二翼板 543 固定點 O:\88\88373.DOC - 21
Claims (1)
- 爲今货28111號專利申請案 科請專利範_換本(94年w「―—1::¾ 拾、申請專利範圍: 1 · 一種機械銲接構造,該機械銲接構造具有第一扁平且薄 的金屬構造元件(10),其在一平面中延伸,並在一側上 藉由筆直邊緣(15)加以劃分、以及第二金屬構造元件 (20),其銲接到第一構造元件(1〇)之筆直邊緣,或是 銲接到中間元件(25),該中間元件連接到此筆直邊緣 (15),且插入於第一與第二構造元件(1〇、2〇)之間;第 二構造元件(20)在筆直邊緣〇5)之至少一點(15丨)施加一 力量,此力量分解成為至少一個在該垂直於筆直邊緣(15) 之平面中延伸的分力,其特徵在於該第一構造元件(1〇) 具有平行於筆直邊緣(15)延伸之應力消除縫隙(12),且 縫隙之位置係面對該力量施加點。 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丨項之構造,其中,該應力消除縫隙 (12)係佈置於緊鄰筆直邊緣(1 $)之處。 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構造,其中,該應力消除縫隙 (12)在靜止時其寬度係小於2厘米。 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或3項之構造,其中,該第一構 造元件(10)之形狀係以平行於筆直邊緣(15)的方向延 長,第一構造元件(10)在垂直於該方向之方向的力量施 加點(151)處具有一第一尺寸;應力消除縫隙〇2)沿著爷 方向具有一長度,其大於該第一尺寸。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或3項之構造,其中,該應力、、肖 除縫隙(12)在兩相反尾端(121)成為鑽在構造元件(1〇)中 之圓形孔(13),這些開孔具有之直徑至少係為應力消除 88373-940H7.doc 1245678 縫隙(12)寬度的三倍。 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構造,其中,該第一構造元件 (10)係藉著以背襯板(14)圍繞圓形孔(13)予以加強。 7·種液化氣運輸船,該船舶具有船殼(30)、胞體(4〇), 其藉由連接到船殼(30)之隔艙壁(5〇)加以劃分、以及佈 置於胞體(40)中之液化氣貯存搶(6〇);胞體之至少一個 隔艙壁(50)係為如申請專利範圍第丨項到第6項中任一項 的機械銲接構造,此隔艙壁具有構成中間元件(25)之壁 部(51)、至少一個加強材(52)銲接到壁部ο!)與貯存艙 (6〇)相反之外部表面(川),並構成第-構造元件⑽、 以及一片材,諸如加強角牽板(53)或是固定元件、 62),其銲接到壁部(51)與外部表面(5ΐι)相反的内部表面 (512),此片材構成第二構造元件(2〇)。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船舶,其申,該第二構造元件 ⑽係為Μ元件(54、62);貯存搶⑽)具有液化氣容納 溥膜(61)附裝到此固定元件(54、62),施加到加強材⑻ 之力量係藉由容納薄膜(61)施加到固定元件(54、62)之 應力而產生。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船舶’其中,該固定元件係為 在-垂直於加強材(52)之平面中延伸的固定棒(62)。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8或9項的船舶,其中,該壁部(51) 係在-垂直於該船舶正常移動方向之平面中延伸,加強 材(52)則係在一垂直於壁部(51)之平面中延伸。 88373-940117.doc -2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FR0214674A FR2847497B1 (fr) | 2002-11-22 | 2002-11-22 | Structure mecano-soudee avec fente de relaxation et navire de transport de gaz liquifie equipe d'une telle structure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0416094A TW200416094A (en) | 2004-09-01 |
TWI245678B true TWI245678B (en) | 2005-12-21 |
Family
ID=321878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092128111A TWI245678B (en) | 2002-11-22 | 2003-10-09 | Mechanically welded structure with stress-relieving slit and liquefied gas transport ship equipped with such a structure |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7278365B2 (zh) |
EP (1) | EP1422017A3 (zh) |
JP (2) | JP4219259B2 (zh) |
KR (1) | KR100603685B1 (zh) |
CN (1) | CN100415433C (zh) |
FR (1) | FR2847497B1 (zh) |
TW (1) | TWI245678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02006016096B3 (de) | 2006-04-04 | 2007-12-13 | J. Eberspächer GmbH & Co. KG | Bauteilanordnung und zugehöriges Herstellungsverfahren |
US7488008B2 (en) * | 2006-07-28 | 2009-02-10 | Jain Irrigation, Inc. | Vari-stage coupling device |
CN100443231C (zh) * | 2006-11-10 | 2008-12-17 | 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 | 液化天然气船用殷瓦三面体的装焊方法 |
FR3001945B1 (fr) * | 2013-02-14 | 2017-04-28 | Gaztransport Et Technigaz | Paroi etanche et thermiquement isolante pour cuve de stockage de fluide |
DE102015220893A1 (de) * | 2015-10-26 | 2017-04-27 | Robert Bosch Gmbh | Strukturen zur Reduzierung und Vermeidung von Stress und Spannungen beim Bearbeiten von Silizium mittels Aufschmelzen durch einen Laser |
CN105312741A (zh) * | 2015-11-30 | 2016-02-10 | 哈尔滨理工大学 | Lng储罐tip tig焊接方法 |
US10697192B2 (en) * | 2018-04-27 | 2020-06-30 | Seismic Structural Design Associates | Retrofit designs for steel beam-to-column connections |
US10907374B2 (en) * | 2018-04-27 | 2021-02-02 | Seismic Structural Design Associates | Retrofit designs for steel beam-to-column connections |
CN109398601B (zh) * | 2018-10-18 | 2019-09-20 | 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 | 一种船体分段焊接预留区的遮挡板 |
KR102552638B1 (ko) * | 2018-11-14 | 2023-07-07 | 한화오션 주식회사 | 응력 집중 완화를 위한 슬릿이 형성되는 단열패널을 포함하는 멤브레인형 저장탱크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729184A (en) * | 1951-03-15 | 1956-01-03 | Sun Oil Co | A monolithic metal shell structure |
US2822897A (en) * | 1954-12-09 | 1958-02-11 | Pullman Standard Car Mfg Co | Welded structure |
US2802596A (en) * | 1955-06-22 | 1957-08-13 | Kellogg M W Co | Skirt supported vessels |
GB818835A (en) * | 1956-10-10 | 1959-08-26 | Bataafsche Petroleum |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tankers |
NL268332A (zh) * | 1960-08-17 | |||
GB1050954A (zh) * | 1963-02-15 | 1966-12-14 | ||
US3535768A (en) * | 1967-09-11 | 1970-10-27 | Inland Steel Co | Method for producing welded beams |
US3922987A (en) * | 1972-08-02 | 1975-12-02 | Conch Int Methane Ltd | Liquefied gas tanker construction using stiffener members |
US3941272A (en) * | 1974-03-27 | 1976-03-02 | Kaiser Aluminum & Chemical Corporation | Cryogenic transport |
JPS5277393A (en) * | 1975-12-23 | 1977-06-29 | Ishikawajima Harima Heavy Ind Co Ltd | Structure formed with hole for distributing stress |
US4097716A (en) * | 1976-09-27 | 1978-06-27 | Aluminum Company Of America | Welding method |
JPS54137446A (en) * | 1978-04-19 | 1979-10-25 | Hitachi Ltd | Welding of thick steel plate |
JPS5912392B2 (ja) * | 1980-02-18 | 1984-03-22 | 株式会社駒井鉄工所 | 鋼構造物の開先溶接方法 |
JPS62163887A (ja) * | 1986-01-16 | 1987-07-20 |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 桁の端部取付構造 |
JPH0478685A (ja) * | 1990-07-17 | 1992-03-12 |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 ウェブスティフナ嵌合式船殻構造 |
JPH0478686A (ja) * | 1990-07-17 | 1992-03-12 |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 ウェブスティフナ嵌合式船殻構造 |
JPH04243683A (ja) * | 1991-01-22 | 1992-08-31 |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 屈曲フェイス付き不等辺山形鋼 |
US5284195A (en) * | 1992-03-13 | 1994-02-08 | The Goodyear Tire & Rubber Company | Tire with tread base rubber blend |
JPH05319360A (ja) * | 1992-05-19 | 1993-12-03 | Ishikawajima Harima Heavy Ind Co Ltd | 船体構造における補強材取付方法 |
JP2679537B2 (ja) * | 1992-07-22 | 1997-11-19 |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製作所 | 溶接継手の応力集中緩和方法 |
US5375547A (en) * | 1993-04-09 | 1994-12-27 | Ishikawajima-Harima Heavy Industries Co., Ltd. | Self-standing liquefied gas storage tank and liquefied gas carrier ship therefor |
JP2740729B2 (ja) * | 1993-09-30 | 1998-04-15 | 川崎重工業株式会社 | 船体二重殻建造法 |
JPH0858677A (ja) * | 1994-08-22 | 1996-03-05 |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 二重殻タンカーのホッパーナックル部構造 |
JPH08108882A (ja) * | 1994-10-07 | 1996-04-30 |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 隅肉溶接継手構造 |
US6237303B1 (en) * | 1995-04-11 | 2001-05-29 | Seismic Structural Design | Steel frame stress reduction connection |
US5680738A (en) * | 1995-04-11 | 1997-10-28 | Seismic Structural Design Associates, Inc. | Steel frame stress reduction connection |
JPH0996016A (ja) * | 1995-09-29 | 1997-04-08 | Kajima Corp | 金属系材料からなる被接合部材の接合部構造 |
JPH09221094A (ja) * | 1995-12-12 | 1997-08-26 |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 船底構造 |
US5727492A (en) * | 1996-09-16 | 1998-03-17 | Marinex International Inc. | Liquefied natural gas tank and containment system |
US6009821A (en) * | 1998-07-15 | 2000-01-04 | Saudi Arabian Oil Company | Double bottom hull for tank ship |
JP2000255996A (ja) * | 1999-03-09 | 2000-09-19 | Komatsu Forklift Co Ltd | フォークリフトマストのティルトステー構造 |
FR2798358B1 (fr) * | 1999-09-14 | 2001-11-02 | Gaz Transport & Technigaz | Cuve etanche et thermiquement isolante integree dans une structure porteuse de navire, a structure d'angle simplifiee |
-
2002
- 2002-11-22 FR FR0214674A patent/FR2847497B1/fr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3
- 2003-09-22 EP EP03292322A patent/EP1422017A3/fr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03-10-09 TW TW092128111A patent/TWI245678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3-10-15 US US10/684,578 patent/US7278365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3-11-17 CN CNB2003101161479A patent/CN100415433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3-11-19 KR KR1020030082106A patent/KR100603685B1/ko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3-11-20 JP JP2003390834A patent/JP4219259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8
- 2008-08-13 JP JP2008208669A patent/JP2009028790A/ja active Pend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0416094A (en) | 2004-09-01 |
CN100415433C (zh) | 2008-09-03 |
JP4219259B2 (ja) | 2009-02-04 |
EP1422017A2 (fr) | 2004-05-26 |
KR20040045314A (ko) | 2004-06-01 |
JP2004176924A (ja) | 2004-06-24 |
FR2847497B1 (fr) | 2005-02-25 |
US20040118330A1 (en) | 2004-06-24 |
KR100603685B1 (ko) | 2006-07-20 |
US7278365B2 (en) | 2007-10-09 |
CN1502521A (zh) | 2004-06-09 |
FR2847497A1 (fr) | 2004-05-28 |
EP1422017A3 (fr) | 2006-03-15 |
JP2009028790A (ja) | 2009-02-1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245678B (en) | Mechanically welded structure with stress-relieving slit and liquefied gas transport ship equipped with such a structure | |
US8485786B2 (en) | Reinforced blade for wind turbine | |
JP6786256B2 (ja) | 複合材料を形成するための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 |
US8632312B2 (en) | Reinforced blade for wind turbine | |
US6355337B1 (en) | Structural element of high unidirectional rigidity | |
AU2021335915A1 (en) | Tank feasible for cryogenic service | |
JP4855932B2 (ja) | 局所的に補強された積層物 | |
US10494236B2 (en) | Telescopic boom and mobile crane | |
JP2013523545A (ja) | 押出要素 | |
KR101617026B1 (ko) | 액화가스 화물창 | |
JPH05459A (ja) | 繊維強化樹脂複合材料を用いた構造部材 | |
CN105564608B (zh) | 船翼稳定器,方法和船舶 | |
NO20220270A1 (en) | Membrane tank feasible for cryogenic service | |
US11465655B2 (en) | Railcar side wall fabrication and offset overlap welding of sheets | |
JP2004084915A (ja) | 繊維強化圧力容器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
JP2018172927A (ja) | 柱構造体 | |
JP3634302B2 (ja) | 自動車運搬船の車両甲板の桁構造 | |
JP3401907B2 (ja) | コンテナ船の船底構造 | |
JPH0858677A (ja) | 二重殻タンカーのホッパーナックル部構造 | |
CN119267778B (zh) | 一种低温储罐及其二面角区域的安装结构与安装方法 | |
JP5139902B2 (ja) | 荷液運搬船 | |
JP6282014B2 (ja) | 自立角型タンク及び船舶 | |
KR102605681B1 (ko) | 래싱 브리지 | |
JP3386340B2 (ja) | 高速車両のピラー取付構造 | |
KR20230173600A (ko) | 극저온 탱크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MM4A |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