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TWI242763B - Storage medium initialization and cancellation method - Google Patents

Storage medium initialization and cancellation method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242763B
TWI242763B TW092106335A TW92106335A TWI242763B TW I242763 B TWI242763 B TW I242763B TW 092106335 A TW092106335 A TW 092106335A TW 92106335 A TW92106335 A TW 92106335A TW I242763 B TWI242763 B TW I242763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disc
data
track
information
record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21063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306533A (en
Inventor
Masato Hattori
Seiji Ohbi
Takashi Kawakami
Manabu Kii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03065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3065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2427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242763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8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Testing, e.g. of drop-outs
    • G11B20/1883Methods for assignment of alternate areas for defective area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07Arrangement of the information on the record carrier, e.g. form of tracks, actual track shape, e.g. wobbled, or cross-section, e.g. v-shaped; Sequential information structures, e.g. sectoring or header formats within a track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11/00Recording on or reproducing from the same record carrier wherein for these two operations the methods are covered by different main groups of groups G11B3/00 - G11B7/00 or by different subgroups of group G11B9/00;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11/10Recording on or reproducing from the same record carrier wherein for these two operations the methods are covered by different main groups of groups G11B3/00 - G11B7/00 or by different subgroups of group G11B9/00;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using recording by magnetic means or other means for magnetisation or demagnetisation of a record carrier, e.g. light induced spin magnetisation; Demagnetisation by thermal or stress means in the presence or not of an orienting magnetic field
    • G11B11/105Recording on or reproducing from the same record carrier wherein for these two operations the methods are covered by different main groups of groups G11B3/00 - G11B7/00 or by different subgroups of group G11B9/00;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using recording by magnetic means or other means for magnetisation or demagnetisation of a record carrier, e.g. light induced spin magnetisation; Demagnetisation by thermal or stress means in the presence or not of an orienting magnetic field using a beam of light or a magnetic field for recording by change of magnetisation and a beam of light for reproducing, i.e. magneto-optical, e.g. light-induced thermomagnetic recording, spin magnetisation recording, Kerr or Faraday effect reproducing
    • G11B11/10502Recording on or reproducing from the same record carrier wherein for these two operations the methods are covered by different main groups of groups G11B3/00 - G11B7/00 or by different subgroups of group G11B9/00;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using recording by magnetic means or other means for magnetisation or demagnetisation of a record carrier, e.g. light induced spin magnetisation; Demagnetisation by thermal or stress means in the presence or not of an orienting magnetic field using a beam of light or a magnetic field for recording by change of magnetisation and a beam of light for reproducing, i.e. magneto-optical, e.g. light-induced thermomagnetic recording, spin magnetisation recording, Kerr or Faraday effect reproduc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operation to be executed
    • G11B11/10523Initialising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11/00Recording on or reproducing from the same record carrier wherein for these two operations the methods are covered by different main groups of groups G11B3/00 - G11B7/00 or by different subgroups of group G11B9/00;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11/10Recording on or reproducing from the same record carrier wherein for these two operations the methods are covered by different main groups of groups G11B3/00 - G11B7/00 or by different subgroups of group G11B9/00;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using recording by magnetic means or other means for magnetisation or demagnetisation of a record carrier, e.g. light induced spin magnetisation; Demagnetisation by thermal or stress means in the presence or not of an orienting magnetic field
    • G11B11/105Recording on or reproducing from the same record carrier wherein for these two operations the methods are covered by different main groups of groups G11B3/00 - G11B7/00 or by different subgroups of group G11B9/00;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using recording by magnetic means or other means for magnetisation or demagnetisation of a record carrier, e.g. light induced spin magnetisation; Demagnetisation by thermal or stress means in the presence or not of an orienting magnetic field using a beam of light or a magnetic field for recording by change of magnetisation and a beam of light for reproducing, i.e. magneto-optical, e.g. light-induced thermomagnetic recording, spin magnetisation recording, Kerr or Faraday effect reproducing
    • G11B11/10595Control of operating function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00086Circuits for prevention of unauthorised reproduction or copying, e.g. piracy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2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8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Testing, e.g. of drop-out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3/00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Accessories, e.g. 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operation with the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apparatus ; Intermediate medium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ir manufacture
    • G11B23/30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Accessories, e.g. 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operation with the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apparatus ; Intermediate medium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ir manufacture with provision for auxiliary signals
    • G11B23/36Signals on record carriers or on containers and recorded by the same method as the main recording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02Editing, e.g. varying the order of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on, or reproduced from, record carriers
    • G11B27/031Electronic editing of digitised analogue information signals, e.g. audio or video signals
    • G11B27/034Electronic editing of digitised analogue information signals, e.g. audio or video signals on disc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0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02Programmed access in sequence to addressed parts of tracks of operating record carriers
    • G11B27/105Programmed access in sequence to addressed parts of tracks of operating record carriers of operating disc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0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9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0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9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 G11B27/24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by sensing features on the record carrier other than the transducing track ; sensing signals or marks recorded by another method than the main recording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0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9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 G11B27/28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by using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by the same method as the main recording
    • G11B27/32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by using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by the same method as the main recording on separate auxiliary tracks of the same or an auxiliary record carrier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0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9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 G11B27/28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by using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by the same method as the main recording
    • G11B27/32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by using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by the same method as the main recording on separate auxiliary tracks of the same or an auxiliary record carrier
    • G11B27/327Table of contents
    • G11B27/329Table of contents on a disc [VTOC]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0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34Indicating arrangement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36Monitoring, i.e. supervising the progress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11/00Recording on or reproducing from the same record carrier wherein for these two operations the methods are covered by different main groups of groups G11B3/00 - G11B7/00 or by different subgroups of group G11B9/00;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11/10Recording on or reproducing from the same record carrier wherein for these two operations the methods are covered by different main groups of groups G11B3/00 - G11B7/00 or by different subgroups of group G11B9/00;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using recording by magnetic means or other means for magnetisation or demagnetisation of a record carrier, e.g. light induced spin magnetisation; Demagnetisation by thermal or stress means in the presence or not of an orienting magnetic field
    • G11B11/105Recording on or reproducing from the same record carrier wherein for these two operations the methods are covered by different main groups of groups G11B3/00 - G11B7/00 or by different subgroups of group G11B9/00;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using recording by magnetic means or other means for magnetisation or demagnetisation of a record carrier, e.g. light induced spin magnetisation; Demagnetisation by thermal or stress means in the presence or not of an orienting magnetic field using a beam of light or a magnetic field for recording by change of magnetisation and a beam of light for reproducing, i.e. magneto-optical, e.g. light-induced thermomagnetic recording, spin magnetisation recording, Kerr or Faraday effect reproducing
    • G11B11/10582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or by the structure or form
    • G11B11/10584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or by the structure or form characterised by the form, e.g. comprising mechanical protection element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 G11B2220/25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in that the disc is based on a specific recording technology
    • G11B2220/2525Magneto-optical [MO] discs
    • G11B2220/2529Mini-disc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0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9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 G11B27/28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by using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by the same method as the main recording
    • G11B27/30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by using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by the same method as the main recording on the same track as the main recording
    • G11B27/3027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by using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by the same method as the main recording on the same track as the main recording used signal is digitally cod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For Digital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AREA)
  • Management Or Editing Of Information On Record Carriers (AREA)

Description

1242763 玖、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一般係關於一種儲存媒體初始化及刪除方法,功能 上其可擴張慣用的迷你碟(MD)系統的磁光碟,依此方式擴 張的結果仍可與慣用的MD系統維持相容。 【先前技術】 今日大家已經廣泛地接受所謂的迷你碟(MD)(於卡匣中 安置一對角線長64mm的磁光碟)作為儲存媒體,以便將數位 語音資料記錄在該儲存媒體中,或是從該儲存媒體中再生數 位語音資料。 MD系統採用ATRAC(適應轉換聲音編碼)作為其語音資料 壓縮方式。ATRAC採用的係稱為MDCT(改良式離散餘弦轉 換)的壓縮編碼語音資料。該語音資料係透過一預設的時間 窗來進行擷取。一般來說,透過ATRAC可將音樂資料壓縮 成原來大小的五分之一至十分之一。 該MD系統係利用稱為ACIRC(進階交錯式里德-所羅門碼) 的捲積碼作為其錯誤校正系統,以及EFM(八對十四調變)作 為其調變技術。ACIRC係一種捲積碼,其可針對C1及C2序 歹1J (垂直及斜線方向)提供雙錯誤校正。該方法可用以對連續 資料(例如語音資料)提供極有效的錯誤校正處理。ACIRC的 其中一項缺點係其需要有一鏈結扇區排列,方能達到資料更 新的目的。ACIRC及EFM基本上都與慣用的光碟(CD)系統中 所採用的編碼相同。 就音樂資料管理而言,MD系統採用的係U-T〇C(使用者 84009 -6 - 1242763 T〇C(内容表))。明確地說,U-TOC區係位於該碟片之可記錄 區的内侧。對目前的MD系統來說,U-TOC會構成該磁軌(語 音磁軌/資料磁軌)標題序列及管理資訊,當記錄或刪除此等 磁軌時便必須一併更新該項資訊。利用U-TOC技術,便可管 理每條磁軌的起始位置、結束位置以及模式設定值(即構成 每條磁軌的各分部)。 MD系統所使用的碟片體積小、價格便宜,並且當該系統 使用該碟片來記錄或再生語音資料時,其亦可提供極佳的特 性。該些_優點使得MD系統被廣泛地運用。 本案發明人發現,由於MD系統並未相容於一般用途的電 腦(例如個人電腦),因而無法在市場上完全發揮其潛力。再 者,慣用的MD系統所使用的檔案管理技術亦不同於個人電 腦中所使用的檔案配置表(FAT)型的檔案系統。 因為個人電腦及PC型網路越來越普及,因此有越來越多 的語音資料都係透過PC型網路來進行散佈。今日,個人電 腦的使用者常會使用個人電腦作為語音伺服器,用以從該伺 服器中將喜愛的音樂檔案下載至可進行音樂再生的攜帶式 資料再生裝置中。本案發明人發現,由於慣用的MD系統並 未完全相容於個人電腦,所以吾人希望新型的MD系統可以 採用一般用途的管理系統(例如FAT(檔案配置表)系統)以強 化其PC相容性。 舉例來說,在 1999年由 Que Corporation出版,White, R. 所著作的「How Computers Work,Millennium Edition」一書 之第146頁及第158頁中便提到(此處以引用的方式將其全部 84009 1242763 内容併入本文中)FAT係由磁碟機產生於一特殊的碟片扇區 中,例如扇區0。本文經常使用的「FAT」(或「FAT系統」) 一詞係用以說明各種的PC型檔案系統,且其目的希望能夠 涵蓋DOS中所使用的特定FAT型檔案系統、Windows 95/98 中所使用的VFAT(虛擬FAT)、Windows 98/ME/2000中所使 用的FAT 32以及Windows NT作業系統或Windows 2000作業 系統中所使用的NTFS(NT檔案系統,有時候亦稱為新技術檔 案系統)檔案系統,以便儲存或擷取讀取/寫入碟片中的檔 案。Wincjows N丁中的NTFS相當於Windows 95的檔案配置表 (FAT)以及OS/2的高效能檔案系統(HPFS)。 不過,與個人電腦的相容性越高便意謂著有著作權的作品 遭到未經授權複製的風險越高,因而便需要更佳的技術防止 語音作品遭到未經授權複製。補強著作權法的其中一項技術 方式便是在進行記錄時對該等語音作品進行加密。同時還需 要以比目前更有效的方式來管理被記錄於該碟片上的音樂 標題及藝人姓名。 目前的MD系統所使用的碟片之儲存容量約為160MB,但 是本案發明人發現該容量並無法滿足使用者對資料儲存的 要求。因此,必須提高新型碟片的儲存容量,並且可與目前 的MD系統保持逆向相容。 【發明内容】 所以,本發明的目的便是克服相關技術之上面與其它缺 點,並且提供一儲存媒體初始化之方法,其可經由將FAT系 統整合至MD媒體上以達到有效管理語音資料的目的。或 84009 1242763 者雜Γ本揭Γ的教授内容,亦可使用其它的媒體格式。 :’’、下又中棱供本發明特定方面的「极要說明」,不過此 概要說明並不希望限制本發明 J的全邵新穎屬性及各種屬性 組合。此概要說明亦並不希曾猶^ >,王竭乂於本揭示其它方面之外。 在進行本發明及根據並一 ,、 寺,/、提供了 一種儲存媒體 初始化方法,其中包含以下 子綠月丘 ^ ± 文驟·在一儲存媒體上記錄一 管理表,用以管理在該儲存媒 什秌中一資料區域的缺陷區域之 置換區域;在該儲存媒體上記 ^ 隹一的識別;及記錄管理 資料在該資料中。該記錄一唯一 、 择減別的步驟包括在該儲存媒 體上記錄該唯一識別,但在一、 在 E域 < 外由該管理資料來管 理0 本發明的進一步特徵肖接、 i_7 ΡΡ碉變格式中記錄該 管理表及管理資料的步驟。 本發明的另一個特徵肖今 、… 括,己錄另一個f理資料,用於管理 在奋亥儲存媒體上一第一兮轉炊《V #加士 ^ 记鉍格式的官理表;記錄在該儲存媒 月立上该第一記錄格式之另一個;^ #次# 九個管理貝科所管理的孳示聲立 磁軌;以-第二記錄格式在該儲存媒體上記錄該管理表^己 =:識別在該管理表中;且在該資料區域中為該第二記 錄格式义管理資料。 本發明的又另一特徵為該第一記錄格式包括在該儲存媒 贿調變所調變的資料,而該第二記綠格式包括在 子媒體上圮錄以’U7pp調變所調變的資料。 本發明另-方面包捂_儲存媒體初始化及刪除方法。核方 法包括有初始化該儲存媒體及刪除該初始化的步驟。該㈣ 84009 !242763 =步驟包括在該儲存媒體上記錄為—第—記錄格式的第一 ::資料,用於管理一管理表,其係用來管理在該管理媒體 ::資料區域之缺陷區域之置換區域;在該儲存媒體上記錄 :孩第-記錄格式之第—管理資料所管理的一警示聲音斑 軌,在該儲存媒體上記錄為—第二記錄格式中的管理表;記 — 錄:唯-識別在該管理表中;及記錄第二管理資料來管理在 及貝料區域中相第二記錄格式的第二管理資料。該刪除該 初始化步驟之步驟包括依順序改變該第一管理資料,成為至 V刪除_警示聲音磁執之記錄。 土根據本發明會在作為記錄媒體的碟片中產生—磁軌資訊 樓及一語音資料播。該些棺案皆係由所謂的FAT系統加以管 理。 浯音資料檔係一種容納複數個語音資料項目的檔案。就 FAT系統而言,語音資料檔似乎個非常大的檔案。此檐 案的成份可分成數個分部,因此可將該語音資料視為此等分 部的集合。 磁軌 > 訊樓係一種描述用以管理語音資料檔内含之語音 資料的各類型資訊的檔案。磁軌索引檔係由下面所組成··一 播放順序表、一程式化播放順序表、一群組資訊表、一磁軌 資訊表、一分部資訊表以及一名稱表。 播放順序表表示的係内定的語音資料再生順序。因此,該 播放順序表含有代表連結至對應該磁軌資訊表中之磁執編 號(即音樂標題編號)的磁軌描述符號的資訊。 程式化播放順序表含有個別使用者所定義的語音資料再 84009 -10- 1242763 生順序。因此,該程式化播放順序表描述的係代表連結至對 應孩等磁軌數量的磁執描述符號的程式化磁軌資訊。 群組 > 訊表描述的係與群組有關的資訊。所謂的群組所指 的係具有連續磁執編號之一條以上磁執的集合:或是具有程 式化連續磁軌編號之一條以上磁軌的集合。 磁執資訊表描述的係與代表音樂標題之磁軌有關的資 訊明確地說,該磁執資訊表係由代表磁軌(音樂標題)之磁 軌描述符號所組成的。每個磁軌描述符號描述下面的内容·· 編碼系·統、著作權管理資訊、内容解密密鑰資訊、指向搜 尋中 < 磁軌 < 晋樂標題登錄項之分部編號的指標資訊、藝人 姓名、標題名稱、原始的標題順序資訊以及與搜尋中之磁執 有關的記錄時間資訊。 分邵資訊表描述的係可讓分部編號指向實際音樂標題位 置的指標。明—,該分部資訊表係由對應個別分部的分 :描述符號所組成的。可從該磁軌資訊表中來指定分部描述 付唬的登錄項。每個分部描述符號都係由下面所組成:該語 音資料檔中該搜尋分部的起始位址與結束位址以及連結至 下個分部的連結。 當希望從-特殊磁軌中再生語音資料時,便必須從該播放 順序表中取出與指定磁軌編號有關的資訊。接著便可產生 對應該磁執(財可再生餘音資料)的磁軌描述符號。 =便可從該磁軌資訊表内之可運用的磁軌描述符號中 取付被鑰資訊,並且產生表示出含有登錄項資料之區域的分 邵描述符號。從該分部描述符號中可存取該語音資料檔中含 84009 -11- 1242763 有孩預期語音資料之第—分部的位置,並且從已存取的位置 中掏取出資料。利用所產生的密鑰資訊來解密從該位置所取 得的再生資料,便可進行語音資料再生。如果該分部描述符 就具有連結至其它分部的連結㈣便必彡貞存取所連結的分 邵,並且重覆上面的步騾。 【實施方式】 下面的說明將分成1 〇個部份: 1 ·記錄系統概述 2 ·碟片 3 ·信號格式 4·記錄/再生裝置之結構 5. 下一代MD1及MD2碟片之初始化 6. 語音資料管理系統之第一範例 7·語音資料管理系統之第二範例 8·與個人電腦連接時的運作方式 9 ·複製該碟片中之語音資料的限制 i〇·下一代的MD1系統與目前的MD系統之並存 1 ·記錄系統概述 根據本發明之記錄/再生裝置係使用磁光碟作為其儲存媒 體。该碟片的物理屬性(例如形狀因數)實質上與所謂的 MD(迷你光碟)系統所使用的碟片相同。不過,記錄在該碟 片中的資料以及如何將資料排列在該碟片上的方式則異於 慣用的MD。更明確地說,本發明的裝置係採用Ρατ(檔案配 置表)作為其樓案管理系統,用以記錄或再生内容資料(例如 84009 -12- 1242763 語音資料),因此可確保其與目前個人電腦的相容性。同樣 地,本文經常使用的「FAT」(或「FAT系統」)一詞係用以 說明各種的PC型檔案系統,且其目的希望能夠涵蓋DOS中 所使用的特定FAT結構、Windows 95/98中所使用的VFAT(虛 擬 FAT)、Windows 98/ME/2000 中所使用的 FAT 32,以及 Windows NT作業系統或Windows 2000作業系統中所使用的 NTFS(NT檔案系統,有時候亦稱為新技術檔案系統)檔案系 統,以便儲存或擷取讀取/窝入碟片中的檔案。相較於慣用 的MD系统,本發明之記錄/再生裝置具有一改良的錯誤校正 系統以及一先進的調變技術,其可用以增加資料儲存容量並 且提高資料的安全性。再者,本發明的裝置會對内容資料進 行加密,並且採取措施以防止非法的資料複製,並且確保該 内容資料的著作權可受到保護。 概括地說,本案發明人已經針對下一代的MD系統研發出 MD1及MD2兩種規格。MD1規格所使用的碟片(即實體媒體) 與現存的MD系統目前所使用的碟片相同。MD2規格所採用 的碟片與目前的MD系統的碟片具有相同的形狀因數,而且 外觀相同;然而其卻利用磁性超解析(MSR)技術來增強線性 方向中的記錄密度,從而增加儲存容量。 目前的MD系統使用的係被密封在一卡匣中,對角線長64 mm的磁光碟作為儲存媒體。該碟片的厚度為1.2 mm,中心 孔的直徑為11 mm。該卡匣的體積則為68 mm X 72 mm X 5 下一代MD1及MD2系統所使用的碟片及卡匣的尺寸與形 84009 -13 - Ϊ242763 狀π全相同。在MD1及MD2的碟片中,導入區的起始位置與 目前的MD系統相同,也就是從29 mm處開始。 下一代的MD2系統則建議資料軌間距能夠介於丨2 μπι至 1·3 μηι之間(例如;l25 um)。對下一代的Mm系統來說,其碟 片結構完全與目前的MD系統相同,磁軌間距係設定為1 6 μιη。下一代的MD1碟片的位元長度為〇 44 μιη/bit,而MD2 碟片的位元長度則為〇·16 μχη/bit。下一代的MD1碟片及下一 代的MD2碟片兩者的冗餘能力則都設定為2〇.5〇0/〇。 下一代的MD2碟片的配置方式可借助於磁性超解析技術 而在線性方向中增加其儲存容量。MSR技術的優點在於碟片 中會出現下面的特定現象:當達到特殊的溫度時,穿透層會 變成磁中性,使得被轉印至再生層之上的磁護壁的移動方式 會讓極微小的標記在光束點之下看起來變得比較大。 也就是,下一代的MD2碟片係由下面各層所組成:一其可 作為至少記錄資料之記錄層的磁性層;一穿透層;以及一作 為資料再生用途的磁性層,三者皆係沉積在一透明基板之 上。牙透層可用以碉整切換連接力量。當抵達特定的溫度 時,該穿透層會變成磁中性,使得被轉印在記錄層之中的磁 護壁移動至該再生磁性層之中。如此便可在光束點之下看見 極微小的標記。就資料記錄而言,可採用雷射脈衝磁場調變 技術於該碟片中產生微小的標記。 下一代的MD2碟片中的溝槽比慣用MD碟片的溝槽還深, 而且其斜度亦比較大,因此可以改良偏軌容限,並且減少軌 面所引起的串音、晃動信號串音以及失焦等情形。舉例來 84009 -14 - 1242763 說,在下一代的MD2碟片中,該等溝槽的深度介於160 nm 至180 nm之間,溝槽斜度介於60度至70度之間,溝槽寬度則 介於600 nm至7 00 nm之間。 就光學規格來說,下一代的MD1碟片的雷射波長λ係被設 定在780 nm,而光學讀取頭中物鏡的數值孔徑ΝΑ則被設定 在0.45。同樣地,下一代的MD2碟片的雷射波長λ係被設定 在780 nm,而光學讀取頭中物鏡的數值孔徑ΝΑ則被設定在 0.45 〇 下一代的MD1及MD2系統兩者皆採用所謂的溝槽記錄系 統作為其記錄方式。也就是,會在該等碟片表面上形成溝 槽,以達到記錄及再生的目的。 現有的MD系統係使用ACIRC(進階交錯式里德-所羅門碼) 捲積碼作為其錯誤校正碼系統。相反地,下一代的MD1及 MD2系統則係採用完全區塊碼,該種編碼結合了 RS-LDC(里 德所羅門-長距離碼)及BIS(叢發式指標子碼)。利用此種完全 區組錯誤校正碼便不需要連結扇區。在此種結合LDC與BIS 的錯誤校正技術作用下,便可利用BIS偵測出可能發生叢發 式錯誤的位置。利用該錯誤位置可產生LDC碼,用以執行消 除校正。 本發明係採用所謂的晃動溝槽系統作為定址系統,因而必 須形成一單一螺旋溝槽,而且該溝槽的兩側係位於作為位址 資訊之晃動的旁邊。此種定址系統稱為ADIP(前置溝槽式定 址)。目前的MD系統及下一代的MD1、MD2系統具有不同的 線性密度。目前的MD系統採用所謂的ACIRC捲積碼作為其 84009 -15 - 1242763 錯《吳杈正碼;而下一代的MD1、MD 2系統則係採用完全區組 碼,該種碼結合了 LDC及BIS。因此,目前的MD系統及下一 代的MD1、MD2系統具有不同的冗餘能力,而且ADIP與資 料之間的相對位置亦不相同。基於上面的理由,下一代的 MD1系統的實體碟片結構雖然與目前系統完全相同, 不過其處理ADIP的方式卻不相同。下一代的MD2系統則必 須修改其ADIP信號規格,使其更能相容於下一代的MD2系 統規格。 目前的MD系統採用EFM(8對14調變)作為其調變系統,而 下一代的MD1、MD2系統則採用RLL(1,7)PP(RLL5運行長度 有限同位元保留/禁止rmtr[重覆最小轉移有限;pp,運行長 度]),下文中將稱為1-7 pp調變系統。下一代的MD1、MD2 系統係使用維特解碼方法作為其資料偵測方法,其中MD1 系統係以部份回應PR (1,2, 1)ML為基礎,MD2系統則係以 部份回應PR (1,-1)ML為基礎。 碟片驅動系統可能會採用CLV(等線性速度)或zCAV(區 域等角速度)。下一代的MD 1系統的標準線性速度係設定在 2.4 m/sec,下一代的MD2系統的標準線性速度則係設定在 1.98m/sec。就目前wMD系統來說,6〇分鐘碟片的標準線性 速度係设足在1.2 m/sec,而74分鐘碟片的標準線性速度則係 設定在1.4 m/sec 〇 下代的MD1系統的碟片結構雖然與目前的MD系統完全 相同不過其每片碟片的總資料儲存容量則約為3〇〇百萬位 元、、且(80刀鐘的碟片)。由於以〗_7卯取代作為調變系 84009 -16- 1242763 統,因此必須將視窗容限從0.5改變成0.666,因而可增加1.33 倍的記錄密度。因為以BIS結合LDC取代ACIRC系統作為錯 誤校正系統,所以可提高資料效率,因而可進一步增加丨48 倍的記錄密度。整體而言,當使用相同的碟片時,其資料儲 存容量會約略變成目前MD系統的兩倍。 採用磁性超解析技術的下一代的MD2系統則可進一步地 增加線性方向中的記錄密度,其總資料儲存容量約為十億個 位元組。 就標準·的線性速度來說,下一代的MD 1系統的資料率係設 足在4.4百萬位元/sec,下一代系統的資料率則係設定 在9.8百萬位元/sec。 2.碟片 圖1為下一代的MD1碟片之典型結構。此碟片的結構與目 則的MD系統完全相同。也就是,該碟片係由下面所組成: 一介電膜、一磁性膜、另一介電膜以及一反射膜,其全部都 係沉積在一透明的聚碳酸酯基板之上。該碟片的表面會覆蓋 一保護膜。 如圖!所示,在下一代的_碟片之上,該可記錄區之最 内側的(「最内側」係就相對於該碟片中心的徑向方向而言) 導入^中具有—P_T0C(前置主T〇c(内容表》區。就實體結 構而言’此區會構成-前置主卜也就是,此處會形成浮雕 凹槽以記錄控㈣訊及其它相關的資訊(例如p_T〇c資訊)。 在含有該P-TOC區之導入區的徑向方向外側則係可記錄 區(可以進行磁光記錄)。此區既可進行記錄亦可進行再生, 84009 -17· 1242763 其包括配備溝槽作為導軌的記錄資料軌。在該可記錄區的内 側則係U_TOC(使用者TOC)區。 該U-TOC區的結構與目前的MD系統相同,其中記錄著碟 片管理資訊。U-TOC區中所保留的係磁軌(語音磁軌/資料磁 轨)標題順序;以及在必要時刻所窝入的管理資訊,以便與 此等磁軌的記錄或消除狀態保持一致。更明確地說,管理資 訊包括磁軌的起始位置及結束位置(即組成該等磁軌的分 邵)’以及更多的設定值。 在該u:T〇c區的外側之上具備一警示磁軌。此磁軌中記錄 耆一警示聲音,如果有碟片被載入目前的MD系統之中的 忐,孩MD播放器便會啟動該聲音(使其發出聲音)。該聲音 係警告該碟片係供下一代的MD1系統使用,並無法利用目前 的系統進行再生。在該可記錄區於徑向方向中的其餘部份 (圖2中提供其細部圖示)後面則跟隨著一導出區。 刑圖2所示的係圖i中之下一代Mm碟片上之可記錄區的典 型結構。如圖2所示,該可記錄區的起始處(内側)具有 品及e 7F磁執。含有$ U-TQC區及警示磁軌的區域會利用 EFM格式來記錄資料,因此可以利用目前的助系統播放器 進行再生。在該以刪格式所儲存的資料區的外側區域中則 係利用WPP調變格式來記錄資料,供下—代的刪系統使 =圖中可清楚地看見,在其中—端以酬格式進行資料記 之^域與另—端以"pp調變格式進行資料儲存的區域 的:广一預設的距離,該距離稱為「保護帶」。保護帶 、目的係防止下-代的職系統碟片被載入目前的助播放 84009 -18- 1242763 器之中時造成誤動作。 在以1-7 pp調變格式進行資料記錄的區域之起始處(即内 側)具有一 DDT(碟片描述表)區及一保留磁執。該dd丁區係被 設計成用以置換實體缺陷區,而且其包括一唯一的 ID(UID)。每個儲存媒體的uiD皆不相同,一般都是隨機產 生的編號。保留磁軌則係用以容納作為内容保護之用的, 訊。 再者,以1-7 PP調變格式進行資料儲存的區域還包括一 FAT(檔案配置表)區。該FAT區係可讓該FAT系統依照一般 用途電腦所使用的FAT系統準則來管理資料的區域。更明確 地說,該FAT系統可根據FA 丁鏈進行檔案管理,該fa 丁鏈包 含一個目錄(其表示根檔案的登錄項點)或多個目錄;以及一 FAT表(其描述FAT群集連結資訊)。同樣地,FAT一詞一般 指的係PC作業系統所運用的各種不同的檔案管理技術。 在下一代的MIM碟片之上的u_TOC區中記錄著兩種資 訊:警示磁軌起始位置,以及以^卯調變格式進行資料儲 存的區域的起始位置。 當下一代的MD1碟片被冑入目冑的MD系統播放器之中 時’便會從該被載人碟片的υ_Τ(Κ:區域中讀出資訊。所擴取 出來的υ·ΊΌ(:ι訊透露出該警示磁軌的位置,以便能夠存取 該警示磁軌’如此便可開始再生其資料。該警示磁軌含有構 成該警示聲音的資料,用以警告該碟片係供下一代的願 系統使用,並無法利用目前的系統進行再生。 舉例來說,該警示聲音可清楚地說出類似「此碟片不適用 84009 -19- 1242763 本播放器」之類的信息。或是該警示聲音亦可僅發出,, 聲、單音或其它警告信號。 當下一代的MD1碟片被載入下一代的MD1系統播放器之 中時,便會從該被載入碟片的tj-TOC區域中讀出資訊。所擴 取出來的U-TOC資訊透露出以1-7 pp調變格式來儲存資料 之區域的起始位置,並且可讓資料從DDT、保留磁軌以及 FA丁區中被讀出。在以1-7 pp調變格式進行資料儲存的區域 中,係利用FAT系統進行資料管理而非利用υ-TOC來進行管 理。 圖3 A及3B為下一代的MD2碟片之典型結構。此碟片同樣 係由下面所組成:一介電膜、一磁性膜、另一介電膜以及一 反射膜’其全邵都係沉積在一透明的聚碳酸酯基板之上。該 碟片的表面會覆蓋一保護膜。 如圖3A所示,在該下一代的Md2碟片中,徑向方向内側 的導入區中具有利用ADIP信號進行記錄的控制資訊。在該 MD2碟片中,便係以具有以adip信號為基礎的控制資訊來 取代目前所使用的由浮雕凹槽所構成之P-T〇C區。從該導入 區外側開始的可記錄區係一可記錄且可再生區,其中會形成 溝槽作為記錄磁軌的導軌。該可記錄區具有以1 -7 pp調變格 式進行記錄的資料。 如圖3B所示,在該下一代的MD2碟片中,該磁性膜係由 下面所組成:一作為至少記錄資料之記錄層的磁性層1(H ; —牙透層102 ;以及一作為資料再生用途的磁性層1〇3,三者 白係/儿積在一基板之上。穿透層1 可用以調整切換連接力 84009 -20- 1242763 量。當抵達特定的溫度時’該穿透層Μ會變成磁中性 得被轉印在記錄層101之中的磁護壁移動至該再生磁❹ =中二便:讓記錄層⑻中極微小的標記在該再生: •…日▲ 惑〜十點之下看起來變得比較大。 根據從該導入區中所擷取出來的資訊便可判斷出被載入 的碟片究竟係下—代的MD1碟片抑或是下一代_碟 片“月確地說,如果從導人區中偵測到由浮雕凹槽所構成之 p-toc資訊的話,那麼被載人的碟片便係目冑賴d系统碟 片或是下-代_碟片。如果從導入區中偵測到以ADip 信號為基礎的控制資訊而非㈣到由浮雕凹槽所構成之 p-toc資訊的話,那麼搜尋中的碟片便係下—代的助2碟 片。不過,用以區別刪碟片及则碟片的方式並不僅限於 本發明的方式。或者,亦可利用介於同磁軌及偏磁軌之間的 追蹤錯誤信號中的相位差來決定碟片㈣。或者,該碟片可 具備一作為碟片辨識用途的偵測孔。 圖4為下一代的MD2碟片中之可記錄區的典型結構。如圖* 所不,該可記錄區係以^叩調變格式來記錄其全部資料。 在該以1 7 pp凋變格式來記錄資料的區域之起始處(即其内 側)具有-DDT區及-保留磁軌。該而區係用以記錄可替 代區管理資料,以便管理欲取代具有f體缺陷區域的可替代 區。再者,該DDT區包括一用以管理一置換區的管理表,該 置換區包括一用以取代具有實體缺陷區域的可記錄區。該管 理表會追蹤被判定為缺陷的邏輯群集,並且追蹤位於被指派 以取代該等具有缺陷之邏輯群集的置換區中的邏輯群集。該 84009 -21- 1242763 DDT區一含有上述的um。該保留磁軌會儲存作為内容保護 用途的資訊。 於以1-7 PP調變格式來記錄資料的區域中也包含 — FAT 區。FAT系統會利用該FAT區來管理資料。於此具體實施例 中AT系、’克可依照應用於一般用途個人電腦之上的系 統準則來進行資料管理。 於下一代的MD2碟片中則不具有1;矸〇〇區。當將下一代的 MD2碟片載入至下—代的助2播放器之中時,便可依照上述 般從該碟片中的贿區、保留磁軌以及FAT中讀取資料。 FAT系統則可利用所擷取出來的資料來進行資料管理。 下一代的则及MD2碟片中並不需要進純時的初始化 過程。更明確地說’除了必須預先製作卿區、保留磁軌以 及含有^份FAT表的最小表格组之外,並不需要於該些碟片 心上進仃初始化。可將資料直接寫入未經使用之碟片的可記 錄區中,並且從該碟片中進行讀取,而不必進行初始化過程。 3 ·信號格式 义下文中將說明的係下—代MD1#MD2⑽的信號格式。目 珂的MD系統係使用被稱為ACIRC的捲積碼作為其錯誤校正 編碼’其中係以對應—子碼區塊之資料大小,由2,352個位 元組所組成之扇區當作讀取作業或窝人作業時的遞增單 位。因為捲積碼技術必須將錯誤校正碼序列開展於複數個扇 时,因此當進行資料更新時,必須在相鄰的扇區之間提供 一連結扇區。目前的撾0系統採用的係被稱為ADIP的晃動溝 槽技術作為定址系統,其中必須形成一單一螺旋溝槽,而且 84009 -22- 1242763 該溝槽的兩側係位於作為位址資訊之晃動的旁邊。目前的 MD系統會以最佳方式來排列該ADIP信號,以存取該由 2,352個位元組所組成之扇區。 相反地’下一代的MD 1及MD2系統採周的係結合了 LDC 及BIS的το全區塊碼,其係以64個千位元組區塊當作讀取作 業或窝入作業時的遞增單位。完全區塊碼並不需要有連結扇 區。不過使用目前MD系統碟片的下一代MD1系統卻必須以 符合新型記錄方法的方式來重新排列ADIp信號。下一代的 MD2系統則必須更改ADIIMt號規格,使其能夠符合下一代 的MD2系統的規格。 圖5、6及7為下一代的]^1)1及]^1:)2系統所使用之錯誤校正 系統的示意圖。此錯誤校正系統結合了圖5中以LDc為基礎 之錯誤校正碼技術以及圖6與7中所示的BIS技術。 圖5所示的係以LDC為基礎之錯誤校正碼技術中典型的碼 區塊結構。如圖5所示’每個錯誤校正碼扇區皆具備一四位 元組的錯誤偵測碼EDC,而資料則係以二維的方式被放置於 橫向304個位元組長、縱向216個位元组長的錯誤校正碼區塊 之中。每個錯誤校正碼扇區都係由兩個千位元組資料所組成 的。如圖5所示’該删個位元組乘216個位元組的錯誤校正 碼區塊包括32個錯誤校正碼扇區,各扇區皆由兩個千位元組 資料所組成。以二維的方式被放置於該3()4個位元組乘叫 個位元組㈣域正碼_之巾㈣扣個錯誤校正 區於縱向中具備32位位元的錯誤校正里德所羅門同位元 84009 -23 - 1242763 圖6及7所示的係一典型的BIS結構。如圖6所示,可在38 個資料位元組的間隔中插入一個位元組的BIS。每個訊框係 由152(38 X 4)個資料位元組、三個位元組的BIS資料以及2.5 個位元組的訊框同步資料所组成,總共有157.5個資料位元 組。 如圖7所示,每個BIS區塊都係由496個具有上述結構的訊 框所組成。一個BIS資料碼(3 X 496 = 1,488個位元組)包括 576個位元組的使用者控制資料、144個位元組的位址單元編 號以及7^8個位元組的錯誤校正碼。 如上面所示,該BIS碼具有附屬於該1,488個位元組資料 後面的768個位元組的錯誤校正碼。此種碼結構可提供更佳 的錯誤校正特性。因為此BIS碼係被埋值於38個資料位元組 的間隔之中,因此可輕易地偵測出任何發生錯誤的位置。接 著便可以該錯誤位置為基礎,利用LDC碼進行消除校正。 如圖8所示,ADIP信號係以單一螺旋溝槽兩側所形成的晃 動情形進行記錄。也就是,ADIP信號的記錄方式係對位址 資料頻率進行調變且形成於碟片材料的溝槽晃動之中。 圖9為下一代的MD1系統之ADIP信號的典型扇區格式。 如圖9所示,該ADIP信號中的每個扇區(ADIP扇區)皆由下 面所組成:四位元的同步資料、ADIP群集編號中的八位高 階位元、ADIP群集編號中的八位低階位元、八位元ADIP扇 區編號以及14位元的錯誤偵測碼CRC。 同步資料會構成一預設的圖案信號,用以偵測出ADIP扇 區的起始位置。因為目前的MD系統採用的係捲積編碼,所 84009 -24- 1242763 以需要有連結扇區。對FCh、FDh、FEh及FFh(h :十六進位) 扇區來說,當作連結用途的扇區編號係負數值。因為下一代 的MD1系統所使用的碟片與目前的MD系統所使用的碟片相 同,所以其ADIP扇區格式與目前的MD系統之格式相同。 如圖10所示,下一代的MD1系統的ADIP群集結構係由36 個ADIP扇區所組成,其範圍介於FCh至FFh之間以及OFh至 lFh之間。如圖10所示,每個ADIP群集皆係由兩個記錄區塊 ~ (各具有64個千位元組)所構成之資料所組成的。 圖11為下一代的MD2系統所使用之ADIP扇區結構的示意 · 圖。此結構含有16個ADIP扇區,因此可以四位位元來表示 每個ADIP扇區的編號。因為下一代的MD2系統採用的係完 全區塊錯誤校正碼,因此並不需要連結扇區。 如圖11所示,下一代的MD2系統之ADIP扇區結構包括: 四位元的同步資料、ADIP群集編號中的四位高階位元、ADIP 群集編號中的四位中階位元、ADP群集編號中的四位低階位 元、四位元ADIP扇區編號以及18位元的錯誤校正同位元碼。 同步資料會構成一預設的圖案信號,用以偵測出ADIP扇 ® 區的起始位置。ADIP扇區編號共有16位位元,也就是四位 高階位元、八位中階位元以及四位低階位元。因為16個ADIP 扇區便可構成一個ADIP群集,因此可以四位位元來表示每 個ADIP扇區編號。不過目前的MD系統使用的係14位元的錯 誤偵測編碼,而下一代的MD2系統使用的則係1 8位元的錯誤 校正同位元碼。如圖12所示,對下一代的MD2系統來說,每 個ADIP群集皆具備一個大小為64個千位元組的記錄區塊。 84009 -25 - 1242763 圖13為下一代的MD1系統中adip群集與bis訊框之間的 關係圖。 如圖10所示,每個ADIP群集都係由36個ADIP扇區所組 成,其範圍介於FC至FF之間以及〇〇至if之問。每個大小為 64個千位元組的記錄區塊(其係讀取或寫入作業的遞增單位) 則係被放置於每個ADIP群集中的兩個部份中。 如圖13所示,每個ADIP扇區皆可分成兩部份,即前半部 18個扇區以及後半部18個扇區。 位於形成讀取或寫入作業的遞增單位的每個記錄區塊中 的資料可放置於由訊框10至訊框505之間的496個訊框所組 成之BIS區塊之中。在構成該BIS區塊的496個訊框資料前面 則具有10個訊框的前置信號,也就是訊框0至訊框9。該等資 料訊框的後面則進一步包括一六個訊框的後端信號,也就是 訊框506至訊框511。因此在該ADIP群集的前半部與後半部 中可分別放置512個資料訊框,前半部係介於ADIP扇區FCh 至ADIP扇區ODh之間,而後半部係介於ADIP扇區OEh至 ADIP扇區lFh之間。當與鄰近的記錄區塊進行連結時,前置 信號與後端信號便可保護資料。前置信號訊框亦可供作資料 PLL設定、信號振幅控制、以及信號偏移控制。 用以將資料記錄到一特定記錄區塊或從一特定記錄區塊 中再生資料的實體位址可設計成兩部份:ADIP群集,以及 該群集之前半部或後半部的差別信號。當指定讀取或寫入作 業的實體位址時’便必須先從搜尋的ADIP信號中讀出該 ADIP扇區。從該ADIP扇區的再生信號中可擷取出ADIP群集 84009 -26- 1242763 編號及ADIP扇區編號,以便判斷該ADIP群集之前半部或後 半邵究竟何者有效。 圖14為下—代的Md2系統中ADIP群集與BIS訊框之間的 關係圖。如圖12所示,就下一代的MD2系統係由16 個ADIP扇區構成一個ADIP群集。每個ADIP群集皆具備一個 大小為64個千位元組資料的記錄區塊。 如圖14所示,位於形成讀取或寫入作業的遞增單位的每個 記錄區塊(64個千位元組)中的資料可放置於由訊框1〇至訊 框505之間的496個訊框所組成之BIS區塊之中。在構成該 BIS區塊的496個訊框資料前面則具有1〇個訊框的前置信 號,也就是訊框〇至訊框9。該等資料訊框的後面則進一步包 括一 κ個訊框的後端信號,也就是訊框506至訊框511。因此 在該ADIP群集之中總共可放置512個資料訊框,其範圍介於 ADIP扇區Oh至ADIP扇區Fh之間, 當與鄰近的記錄區塊進行連結時,該等資料訊框前面的前 置信號訊框與該等資料訊框後面的後端信號訊框便可保護 資料。前置信號訊框亦可供作資料PLL設定、信號振幅控 制、以及信號偏移控制。 用以將資料記錄到一特定記錄區塊或從一特定記錄區塊 中再生資料的實體位址可設計成一個ADIp群集。當指定讀 取或寫入作業的實體位址時,便必須先從搜尋的ADip信號 中讀出該ADIP扇區。接著便可從該ADlp扇區的再生信號中 擷取出ADIP群集編號。 欲對具有上述結構之碟片開始進行資料窝入或資料讀取 84009 -27- 1242763 時必須使用到作為雷射功率校準及其它目的的各種控制資 訊。如圖1所示,下一代的MD1碟片於導入區中具有p_TOC 區,從該P-TOC區中便可取得各項控制資訊項目。 ^ 1 乂 mD△碟片中則不具有由浮雕凹槽所構成之 P-TOC區,因此控制資訊係利用ADIP信號的方式記錄在該 導入區之中。因為下一代的MD2碟片使用的係磁性超解析技 術,因此雷射功率控制係一項非常重要的因子。基於此項理 由,便必須在下一代的MD2碟片的導入區及導出區中提供作 為功率控-制用途的校準區。 圖15為下一代的MD2碟片中之導入區/導出區結構的示意 圖。如圖15所示,該碟片的導入區及導出區各具有一作為雷 射光束功率控制用途的功率校準區。 導入區包括一用以記錄ADIP控制資訊的控制區。ADIP控 制資訊描述的係使用到該ADIP群集編號之低階位元區的碟 片控制資料。 更明確地說,該ADIP群集編號係從該可記錄區的起始位 置開始,並且於該導入區中形成一負數值。如圖15所示,該 下一代的MD2碟片之中的ADIP扇區係由下面所構成:四位 元的同步資料、ADIP群集編號中的八位高階位元、八位元 控制資料(即ADIP群集編號中的低階位元)、四位元ADIP扇 區編號、以及18位元的錯誤校正同位元碼。如圖1 5所示,該 ADIP群集編號中的八位低階位元描述的便係控制資料,例 如碟片種類、磁性相位、強度以及讀取功率。 該ADIP群集編號中的南階位元係完整的邵份,其可以極 84009 -28 - 1242763 高的精確度偵測出目前群集的位置。因為該細續集編號 中的八位低階位s係左邊整個部份,因此可以利用Amp扇 區0」與ADIP扇區「8」在預設的時間間隔中精確地得知 ADIP群集的位置。 於日本專利事務所提出巾請的日本專射請案號 第2001 123535號中便詳細地說明如何利用A·信號來記 錄控制資料,此處以引用的方式將其全部内容併人本文中。 4·記錄/再生裝置之結構 下文中.參考圖16及17來說明符合下—代的順及圓系 統作為記錄/再生之碟片的碟片驅動單元(記錄/再生裝置)之 典型結構 圖16為一碟片驅動單元卜舉例來說,該單元可連接至一 個人電腦100。 j碟片驅動單元i包括—媒體驅動單元2、—記憶體傳送控 制器3群集緩衝S己憶體4、-辅助記憶體5、USB(通用序 列匯排流)介面6及8、一 USB集線器7、—系統控制器9以及 一语音處理單元1〇。 該媒體驅動單元2可從被載入的碟片9〇之中進行資料的記 錄與再生。該碟片90可能係下—代的臟碟片、下一代的 MD2碟片或是目前的勵躁片。後面將參考圖17來討論該媒 體驅動單元2的結構。 口己隐把傳送控制器3可控制欲寫入該媒體驅動單元2中的 資料傳送或是控制由該媒體驅動單元2中讀出之資料的傳 送。 84009 -29- 1242763 在記憶體傳送控制器3的控制下,群集緩衝記憶體4可對媒 體驅動單元2以記錄區塊遞增的方式從碟片%之資料磁軌中 所讀取到的資料進行緩衝處理。 在記憶體傳it控制器3的控制下,辅助記憶體5可错存媒體 驅動單元2從碟片9〇中所掏取出來之各項管理資訊項目及特 殊資訊。 系統控制器9可對該碟片驅冑單元Μ _提供總體的控 制。再者’ m系統控制器9亦可控制與被連接至該碟片驅動 單元1的個人電腦1〇〇所進行的通信。 更明確地說,該系統控制器9可透過USB介面8&usb集線 器7被通信連接至個人電,⑼。於此配置中,該系統控制器 9可從個人電腦100中接收命令(例如窝入要求或讀取要 求),並且傳送狀態資訊及其它必要的資訊給pc 1〇〇。 舉例來說,當將碟片90載入該媒體驅動單元2之中時,該 系統控制器9便會命令媒體驅動單元2從碟片9〇之中擷取出 管理資訊及其它資訊,並且促使該記憶體傳送控制器3將所 擷取出來的管理資訊等放進輔助記憶體5之中。 假設個人電腦1〇〇提出要求希望讀取—特定的fat扇區 時,該系統控制器9便會促使媒體驅動單元2讀取一含有該搜 尋中之FAT扇區的記錄區塊。在記憶體傳送控制器3的控制 下,便可將所擷取出來的記錄區塊資料窝入群集緩衝記憶體 4之中。 從被窝入群集緩衝記憶體4之中的記錄區塊資料中,該系 統控制器9便可擷取出構成該被要求之FAT扇區的資料。所 84009 -30- 1242763 操取出來資料則可在系統控制器9的控制下,經由湖介面6 及USB集線器7被傳送至個人電腦1〇〇之中。 假設個人電腦100提出要求希望窝入一特定的fat扇區 時,該系統控制器9便會促使媒體驅動單元2讀取一含有該搜 尋中〈FAT扇g的記錄區%。在記憶體傳送控制器3的控制 下’便可將所财出來的記錄區塊寫人群集緩衝記憶體4之 〇 孩系統控制器9可將該個人電腦100經由USB介面6送入的 FAT扇區〜資料(即窝入資料)饋送給記憶體傳送控制器3。在群 集緩衝記憶體4之中,則可在系統控制器9的控制下更新相應 的FA丁扇區資料。 接著,該系統控制器9便會命令記憶體傳送控制器3從該群 集緩衝記憶體4之中傳送該記錄區塊資料(其中含有已更新 的相關FAT扇區)給媒體驅動單元2,作為窝入資料。經過資 、牛周又處理之後,该媒體驅動單元2便可將所擴取的記錄區 塊資料窝入該碟片9〇之中。 有一切換器50會被連接至該系統控制器9。此切換器5〇係 用以將孩碟片驅動單元i的作業模式設定為下一代的系 統或目則的MD系統。換言之,該碟片驅動單元〗可以下面兩 種格式中其中一種格式,將語音資料窝入目前的MD系統碟 片9〇之中·以目前的MD系統格式,或是以下一代的MD1系 、’克格式。切換器5〇可讓使用者清楚地知道該碟片驅動單元工 被设足成何種作業模式。雖然圖中所示的係一種機械式切換 詻,不過亦可使用電氣式切換器、磁性切換器、或是混合型 84009 -31 - 1242763 切換器。 該碟片驅動單元1配備一顯示器單元5 1,例如LCD(液晶顯 示器)。當饋送源自系統控制器9的顯示器控制信號時,顯示 器單元51便會顯示出文字資料以及構成該碟片驅動單元1上 之狀態資訊的簡化圖符以及使用者導向信息。 於其輸入區段中,舉例來說,語音處理單元10包括一由一 線性輸入電路及一麥克風輸入電路所組成之類比語音信號 輸入部、一 A/D轉換器以及一數位語音資料輸入部。該語音 處理單元·10#包括一 ATRAC壓縮編碼器/解碼器,以及一壓 縮資料緩衝記憶體。再者,該語音處理單元10於其輸出區段 中則包括一數位語音資料輸出部、一 D/A轉換器以及一由一 線性輸出電路及一耳機輸出電路所組成之類比語音信號輸 出部。 如果碟片90係目前的MD系統碟片而且欲將語音磁軌記錄 至碟片90中的話,便必須將數位語音資料(或類比語音信號) 輸入至該語音處理單元10之中。所輸入的資料可能是線性 PCM數位語音資料或類比語音信號,其可經由A/D轉換器被 轉換成線性PCM語音資料。接著必須先對該線性PCM語音資 料進行ATRAC壓縮編碼,然後才能放入緩衝記憶體之中。 接著便可以適當的時序方式(即以與ADIP群集等同的資料 遞增單位來進行)從該記憶體之中讀取該緩衝資料,並且傳 送給媒體驅動單元2。媒體驅動單元2會先讓該壓縮資料傳送 至EFM中進行處理,然後再將調變後的資料寫入碟片90之中 當作語音磁軌。 84009 -32- 1242763 、如果碟片9G係目前的MD系統碟片而且欲從碟片90中再生 b兹軌的„舌豸植驅冑單元2便必須冑再生資料解調變還 原成ATRAC壓縮資料,並且經由記憶體傳送控制器3將該解 調變資料傳送給該語音處理單元IG。㈣音處理單元ι〇會讓 所接收的貞料經過ATRAC壓縮解碼處理,以取得經由數位 語音資料輸出部輸出的線性PCM語音資料。或者,d/a轉換 器可將所接收到的資料轉換成經由線性輸出或耳機輸出部 輸出的類比語音信號。 孩碟片·驅動單元1亦可經由USB配置之外的方式連接至個 人電腦100。舉例來說,亦可使用外部介面(例如IEEE(電氣 電子工程師協會)1394)進行連接。 讀取資料及窝入資料管理則可利用FAT系統進行管理。在 2001於日本專利事務所提出申請的曰本專利申請案號第 2001-289380號中便詳細地討論如何在記錄區塊與fat扇區 之間進行轉換,此處以引用的方式將其全部内容併入本文 中0 如上所述,在更新FAT扇區時必須先存取含有該搜尋中之 FAT扇區的記錄區塊(RB),然後再從該碟片中讀取該記錄區 塊資料。將所擴取出來的資料寫入群集緩衝記憶體4之中, 並且於其中更新遠$己錄區塊的F AT扇區。利用其更新後的 FAT扇區’便可從群集緩衝記憶體4之中將該記錄區塊寫回 該碟片之中。 在下一代的M D1及M D 2碟片中並不必初始化該可記錄 區。其意謂著當進行FAT扇區更新時,如果在特定的記錄區 84009 -33 - 1242763 塊還被使用時試圖讀取該記錄區塊資料的話,由於沒有RF 仏號的關係將會發生資料再生錯誤。由於並無任何資料從該 碟片中被擴取出來,因此並不能更新該FAT扇區。 謂取FAT扇區時亦必須先存取含有該搜尋中之jpAT扇區 的記錄區塊,然後再從該碟片中讀取該記錄區塊資料。將所 擷取出來的資料寫入群集緩衝記憶體4之中,以便從該記錄 區塊中抽取出目標FA 丁扇區資料。因為不必初始化該可記錄 區,所以如果在搜尋中之記錄區塊還被使用時便試圖抽取該 訑料的話·,由於沒有RF信號的關係,同樣會作業失敗或是 產生錯誤的資料再生結果。 藉由判斷所存取的記錄區塊是否曾經被使用過便可避免 發生上述的失敗情形。如果判斷結果為該記錄區塊並未使用 過的話,便不會讀取該記錄區塊資料。 更明確地說,如圖20所示,可產生一信號記錄位元映像 (SRB)來表示由一記錄區塊編號所代表之記錄區塊中的每個 區塊是否曾經被使用過。於該信號記錄位元映像中,位元「〇」 表示的係尚未寫入資料的記錄區塊,位元「1」則表示的係 窝入至少一次的資料的記錄區塊。 圖21為被連接至與下一代的MD1及MD2碟片相容之碟片 驅動單元的個人電腦以FAT扇區遞增方式從被載入該碟片 驅動單元中的碟片上讀取資料時所執行的步騾流程圖。 於圖21的步騾31中,該電腦會送出一命令,用以從一Fat 扇區中讀取資料,並且取得含有該FAT扇區之記錄區塊的編 號。此例中的扇區編號係一絕對扇區編號,編號〇表示該碟 84009 -34- 1242763 片上之使用者區域的起始點。在步驟32中則會檢查該FA丁 扇區是否已經被一替代扇區所取代。 如果在步驟S2中判斷出該FAT扇區已經被一替代扇區所 取代的話,意謂著目標!;八丁扇區已經内含於具有步驟W中所 取得<編號的記錄區塊之中。此時便進入步驟S3,從該信號 圮錄位兀映像中取出對應該記錄區塊編號的位元(〇或1)。 如果在步騾S2中判斷出該搜尋中之?八丁扇區並未被一替 代扇區所取代的話,便必須在該替代扇區上進行實際的讀取 /窝入作業。此時便進入步騾S4,從—DD丁替代表中取得代 表實際替代扇區的記錄區塊編號。步驟S4之後便會進入步驟 S3,從該信號記錄位元映像中取出對應含有該替代扇區之記 錄區塊編號的位元(〇或1)。 該信號記錄位元映像的結構如圖2〇所示。舉例來說,如果 並無資料被寫入特定的記錄區塊之中的話,那麼對應該區塊 的位兀為「0」,·如果至少窝入一次資料至一記錄區塊之中 的話,那麼對應該區塊的位元為「丨」。步驟S3之後便會進 入步驟S5,參考該信號記錄位元映像以檢查該搜尋中的記錄 區塊是否曾經窝入資料。 如果步驟S5中判斷出該信號記錄位元映像中對應搜尋中 心記錄區塊編號的位元為「丨」(即該記錄區塊曾經窝入資料) 的話,進入步騾S6。在步騾S6中會從碟片中讀取該記錄區 塊資料,並且將其窝入群集緩衝記憶體4之中。在步驟37中, 可從該群集緩衝記憶體4内部抽取出對應該目標F AT扇區的 負料’並且將其輸出當作讀取資料。 84009 -35 - 1242763 如果步騾S5中判斷出該信號記錄位元映像中對應搜尋中 之$己紅區塊編號的位元為「〇」(即該記錄區塊並未寫入資料) 的話,進入步驟S8。在步騾S8中會以零來補滿整個群集緩 衝記憶體4。步‘驟S8之後便會進入步驟S7,可從該群集緩衝 記憶體4内部抽取出對應該目標FAT扇區的資料,並且將其 輸出當作讀取資料。 圖22為被連接至與下一代的MD1及MD2碟片相容之碟片 驅動單元的個人電腦以FAT扇區遞增方式將資料寫入被載 入該碟片.·驅動單元中的碟片上時所執行的步驟流程圖。 於圖22的步驟S11中’該電腦會送出一命令,用以將資料 寫入一FAT扇區中,並且取得含有該搜尋中之fAT扇區的記 錄區塊編號。此例中的扇區編號同樣係一絕對扇區編號,編 號〇表示該碟片上之使用者區域的起始點。在步驟s丨2中則會 檢查該F AT扇區是否已經被一替代扇區所取代。 如果在步騾S12中判斷出該搜尋中之FAT扇區並未被一替 代扇區所取代的話,意謂著目標FAT扇區已經内含於具有步 驟S11中所取传之編號的記錄區塊之中。此時便進入步驟 s 13,從該信號記錄位元映像中取出對應該記錄區塊編號的 位元(〇或1)。 如果在步驟S12中判斷出該FAT扇區已經被一替代扇區所 取代的話,便必須在該替代扇區上進行實際的讀取/寫入作 業。此時便進入步騾S14,從一 DDT替代表中取得代表實際 替代扇區的記錄區塊編號。步驟S14之後便會進入步驟 S13,從該信號記錄位元映像中取出對應含有該替代扇區之 84009 -36- 1242763 記錄區塊編號的位元(0或1)。 該信號記錄位元映像的結構如圖20所示。 並無資料被窝入特定的記錄區塊之中的話,那麼 的位兀為「〇」;如果至少窝入一次資料至—記錄區塊之中 的話,那麼對應該區塊的位元為「1」。步驟s13之後便會進 入步驟S15 ’參考該信號記錄位元映像以檢查該搜尋中二記 錄區塊是否曾經寫入資料。 如果步驟S1 5中判斷出該信號記錄位元映像中對應搜尋 中之記綠區塊編號的位元為Γ丨」(即該記錄區塊曾經寫入資 料)的話,進入步騾S16。在步驟S16中會從碟片中讀取該記 錄區塊資料,並且將其寫入群集緩衝記憶體4之中。'在^驟 S17中會利用該群集緩衝記憶體4内部的寫入資料置換該記 錄區塊中對應該目標FAT扇區的資料。 如果步驟S15中判斷出該信號記錄位元映像中對應搜尋 中之1己錄區塊編號的位元為「〇」(即該記錄區塊並未窝入資 料)的話,進入步驟S18。在步騾S18中會以零來補滿該群集 緩衝冗憶體4。在步驟S1 8之後便進入s 17,利用該群集緩衝 記憶體4内部的寫入資料置換該記錄區塊中對應該目標fat 扇區的資料。 當在步驟S17中利用該寫入資料置換該感興趣之記錄區 塊中對應該目標F AT扇區的資料之後,便進入步驟gig。在 步驟S19中可將該記錄區塊資料寫入該碟片中。 如上所述,當將資料寫入一 FAT扇區或從一 FAT扇區中讀 取資料之後,便會檢查含有該FAT扇區的記錄區塊是否曾經 84009 -37- 1242763 被使用過。如果刹献 ” 』所出該記錄區塊未被使用的話,便不必從 4紅區塊中項取資料’並且以零來補滿該群集缓衝記憶體 $ A 1¾ T &具有初始值Q的方式來處置該未被使用過的記 〜^次因此,即使當含有該目標FAT扇區的記錄區塊並未 被使用過而且並未取得RF信號時便以FAT扇區遞增的方式 進订貝料窝人或讀取,亦不會發生錯誤。 在削面的範例中,係在將個人電腦連接至與下一代的MD1 及MD2療片相谷之碟片驅動單元的配置下,對該目標扇 進行貝料寫入或頃取。在此等範例中,該個人電腦係利用一 絕對扇區編號來指定該FAT扇區,編號味示該使用者區域 的起如點。相反地,如果僅利用該碟片驅動單元對該碟片上 之目枯FAT扇區進行資料寫入或讀取的話,便可利用如圖23 及24所不的檔案目錄登錄項及Fat鏈來分辨該fat扇區。 圖2 3為該碟片驅動單元單獨從一下一代的M D1或M D 2碟 片上之FAT扇區中讀取資料的步驟流程圖。 在圖23的步驟S21中會取得含有該目標FAT扇區之FAT群 集的相對群集編號。在步驟S22中會從檔案目錄登錄項中取 得第一 FAT群集的絕對群集編號。在步驟§23中,在所取得 的起始絕對群集編號後面便跟著一 FAT表鏈,直到取得該目 松FAT群集的絕對群集編號為止。在步驟s24中,可從該目 標FAT群集的絕對群集編號中取得該目標fat扇區的絕對 扇區編號。利用所取得的目標FAT扇區的絕對扇區編號,便 可在步驟S25中從該FAT扇區中讀出資料。該扇區資料的讀 取過程與圖21所示的過程相同。 84009 -38- 1242763 圖24為該碟片驅動單元單獨將資料寫入一下一代的MDl 或MD2碟片上之FAT扇區中的步騾流程圖。 在圖24的步驟S31中會取得含有該目標FAT扇區之FAT群 集的相對群集編號。在步驟S32中會從檔案目錄登錄項中取 得第一FAT群集的絕對群集編號。在步驟S33中,在所取得 的起始絕對群集編號後面便跟著一 FAT表鏈,直到取得該目 標FAT群集的絕對群集編號為止。在步驟S34中,可從該目 標FAT群集的絕對群集編號中取得該目標FAT扇區的絕對 扇區編號。利用所取得的目標FAT扇區的絕對扇區編號,便 可在步騾S35中將資料寫入該FAT扇區中。該扇區資料的寫 入過程與圖22所示的過程相同。 在前面的範例中係利用圖20所示的信號記錄位元映像來 判斷含有該目標FAT扇區的記錄區塊是否曾經被使用過。舉 例來說,可以32個千位元組大小的FAT群集作為遞增單位來 管理該FAT。利用該FAT資訊便可檢查是否曾經使用過任何 特定的FAT扇區。以該FAT資訊為基礎,便可產生一信號記 錄位元映像,以便判斷每個該等64個千位元組大小的記錄區 塊是否曾經被使用過至少一次。 圖25為利用FAT資訊來產生一信號記錄位元映像的步騾 流程圖。在圖15的步騾S41中,碟片載入之後,便可將該信 號記錄位元映像中表示該等記錄區塊的數值全部重置為 零。在步驟S42中則會讀取該FAT資訊。在步騾S43中會存取 第一 FAT登錄項。 可檢查第一FAT登錄項至最末一個中的每個FAT群集是 84009 -39- 1242763 否曾經被使用過。該信號記錄位元映像中對應任何未被使用 過之FAT群集的位元係完整地保持在「0」處;而該信號記 錄位元映像中對應任何已經使用過之FAT群集的位元則各 會被設為「1」。 也就是,在步驟S43存取該第一 FAT登錄項之後,便會進 入步驟S44,檢查目前所檢查的登錄項是否為最末一個FAT 登錄項。如果步騾S44判斷出目前所檢查的登錄項並非最末 一個FAT登錄項的話,便進入步驟S45。在步騾S45中會檢查 目前所檢查的FAT登錄項是否為一已被使用過之FAT群集。 如果步騾S45判斷出目前所檢查的FAT登錄項並非一已被 使用過之FAT群集的話,便進入步騾S46,抵達下一個FAT 登錄項。從步騾S46中便可將控制權交還步驟S44。 如果步驟S45判斷出目前所檢查的FAT登錄項係一已被使 用過之FAT群集的話,便進入步驟S47,以取得含有該搜尋 中FAT群集之記錄區塊的編號。在步驟S48中,可在該信號 記錄位元映像中將對應該記錄區塊的位元設定為「1」。在 步騾S49中會抵達下一個FAT登錄項。從步驟S49中便可將控 制權交還步驟S44。 重複執行步驟S44至S49便可產生一信號記錄位元映像, 該映像中對應未被使用過之FAT群集的位元皆不改變,維持 在「〇」處;而對應已經使用過之FAT群集的位元則各會被 設為「1」。 如果步騾S44判斷出目前所檢查的FAT登錄項係最末一個 FAT登錄項的話,便進入步驟S50,至此便完成該信號記錄 84009 -40 - 1242763 位元映像。 如上所述,利用該FAT資訊便可產生該信號記錄位元映 像。不過,視作業系統而定,根據該FAT資訊被判斷為已使 用過之FAT群集可能並不真正意謂著曾經將資料實際寫入 其中。在此等作業系統下,部份FAT群集雖然被判定為已經 使用過,卻可能實際上並未被使用過。 將該信號記錄位元映像寫入該碟片中便可避免發生上面 的衝突。如圖2及4所示,下一代的MD1及MD2碟片在該DDT 磁軌及該-FAT磁軌之間具有一保留磁軌。該保留磁軌便可用 以保存含有如圖20所示之信號記錄位元映像資訊的信號記 錄位元映像。
如果利用本系統事先決定出用以記錄該信號記錄位元映 像的磁軌位置的話,便可依照其預設位置直接存取該位元映 像。如果利用本系統事先決定出該DDT磁軌及該FAT磁軌的 位置的話,亦可直接進行存取。顯而易見的係,亦可將該些 特殊磁軌的位置記錄在管理區域中(下一代MD1碟片的 U-TOC之中;下一代MD2碟片上含有以ADIP為基礎之控制 資訊的控制區之中)。當載入該碟片之後,便可從該DDT磁 軌及該FAT磁軌中讀取資料,並且將該資料放進一緩衝記憶 體中。以所擷取到的資料為基礎便可用以產生替代扇區資訊 及FAT資訊。當使用該碟片時便會更新該緩衝記憶體中的該 些資訊項目。當退出該碟片之後,便可將更新後的替代扇區 資訊及FAT資訊寫回到DDT磁軌及FAT磁軌之中。在記錄磁 軌中進行信號記錄位元映像的寫入或讀取基本上與在DDT 84009 -41 - 1242763 磁軌及FAT磁軌中進行資料的窝入或讀取完全相同。 當載入該碟片之後,便可從記錄磁軌中讀取該信號記錄位 兀映像資訊,並且將該資訊放進記憶財。每當資料被重新 寫入至-記錄區塊時,便會更新該記憶體中相應的信號記錄 位元映像登錄項。當退出該碟片之後,便可從該記憶體中靖 出更新後的信號記錄位元映像,並且將其窝入該碟片上的;言 號記錄位元映像磁軌之中。 口 圖26為用以從該信號記錄位元映像磁軌中讀取資訊的步 驟餘圖-。在圖26的步細中,當載入該碟片之後:便可 從孩碟片的信號記錄位元映像磁軌中讀取資訊。在步驟如 中則會將從信號記錄位元映像磁軌中所讀取的資訊窝入記 憶體中,使其變成信號記錄位元映像。 圖27為用以將該信號記錄位元映像寫回至該碟片上的作 號記錄位元映像磁軌中的步驟流程圖。每t資料被重新“ 任何的記錄區塊時’便會更新該記憶體中的信號記錄位元映 在圖27的步騾S71中,當退出誇雄士 >你 ^ _ 轉 、 田退出泛碟片 <後,便可從該記憶 嘴出更新後的乜唬記錄位元映像。在步驟s72中則可將 取出來的已更新之信號記錄位元映像窝人該碟片上的 ^號記綠位元映像磁執之中。 、初始狀怨中,位於該信號記錄位元映像磁軌中的資訊全 _是零°每次使㈣碟片時,便將該信號記錄位元映像^ 对應到經過資料寫入作業之記錄區塊的位元個別更新成 「1」。該信號記錄位元映像中的資訊會被窝回到該碟片上 84009 -42 - 1242763 的信號記錄位元映像磁軌之中。者 h < T田该碟片於下次被載入使用 時,便會從該信號記錄位元映德 、、, 兀陝像磁軌中讀出該資訊,並且使 其士成遺ά己憶體中的信號ip轉户 、、、 观屺綠位兀映像。利用該些步騾便可 產生兹信號記錄位元映:傻5品^ 呎像叩个必求助於該FAT資訊。 下面參考圖17進行說明,圖中所示的係媒體驅動單元2之 典型結構,該單元可對該碟片中的資料磁軌及語音磁軌進行 資料的寫入及讀取。 如圖…斤示,該媒體驅動單元2具有_可收納三種碟片(目 前的MD系統碟片、下一伙的 代MMD1碟片以及下一代的MD2碟 片)的轉盤。轉軸馬達29可以CLV古守卡絲去 以。LV万式來轉動位於該轉盤上 的碟片90。當對該碟片9〇進杆耷 進仃冩入或碩取作業時,光學讀取 頭19便會發出雷射光束照射在該碟片的表面上。 就寫入作業來說’光學讀取叾g m 、、 予項取顽19會輸出極強的雷射光束, 4強度足以將该記錄磁軌加敎至居· …'主居彳豆,皿度,就讀取作業來 說’光學讀取頭19會輸出較低的雷射 7田射先束,孩強度足以依照 磁性克爾效應從反射光中_出資料。為實現料能力,光 學讀取頭19必須包含一可作為雷射輸出構件的雷射光二極 體;-由極性分光器及物鏡所組成的光學系統·以及一用以 侦測反射光的偵測器系統,該等元件皆未顯示於圖中。舉例 來說,可以利用雙軸機制於相對於該碟片表面之徑向方向中 及垂直方向中來固定光學讀取頭19中的物鏡。 磁性讀取頭18係位於相對於該碟片9〇與該光學讀取卵 成對稱關係的位置中。磁性讀取頭18會在碟片%之上施加— 磁場,經過調變之後便可代表窝人資料。雖然圖中未顯示, 84009 -43 - 1242763 不過該系統中具有一滑動馬達及一滑動機制,以便能夠完整 地移動該光學讀取頭19,以及於該碟片的徑向方向中移動該 磁性讀取頭18。 該光學讀取頭19及該磁性讀取頭1a 8可執行脈衝驅動磁場 調變程序,以便在下一代的MD2碟片之上形成極微小的標 記。在目前的MD系統碟片或下一代的MD1碟片中,該光學 讀取頭19及該磁性讀取頭18則會執行〇(::放射磁場調變程 序。 除了由·该光學謂取頭19及該磁性讀取頭18所組成的記錄/ 再生碩取頭區段以及由轉軸馬達29所構成的碟片旋轉驅動 區段之外,该媒體驅動單元2亦包括一記錄處理區段、一再 生處理區段以及一祠服區段。 可以載入下面三種碟片中的任一種碟片9〇 :目前的]^1)系 統碟片、下一代的MD 1碟片或下一代的MD2碟片。線性速度 會隨著碟片種類而改變。轉軸馬達29可以相容於搜尋中之碟 片種類的速度來轉動每一種碟片90。也就是,可以對應上面 三種可用碟片中的任一種碟片的線性速度來轉動位於該轉 盤之上的碟片90。 記錄處理區段包括兩個部份:其中一個部份採用acirc 進行錯誤校正並且採用EFM進行資料調變,以便將經過錯誤 校正調變後的資料寫入目前的MD系統碟片上的語音磁軌之 中;另一個部份則採用BIS與LDC組合來進行錯誤校正並且 採用l-7pp調變方式進行資料調變,以便將經過錯誤校正調 變後的資料寫入下一代的MD 1或MD2系統碟片之中。 84009 -44 - 1242763 再生處理區段包括兩個部份:其中一個部份採用EFM進行 資料解調變並且採用ACIRC進行錯誤校正,以便從目前的 MD系統碟片中再生資料;另一個部份則採用以利用部份回 應技術進行資料偵測為基礎的1-7 pp解調變方式以及維特 解碼方法,以便從下一代的MD1或MD2系統碟片之中再生資 料。 再生處理區段進一步包括用以對目前的MD系統或下一代 的MD1系統所使用的以ADIP信號為基礎之位址進行解碼的 解碼部,.-以及對下一代的MD2系統所使用的以ADIP信號進 行解碼的解碼部。 從光學讀取頭19發出照射在碟片90之上的雷射會產生一 反射光束,其代表著從該碟片中所偵測到的資訊。所偵測到 的資訊(即光偵測器偵測該反射雷射光束之後所產生的光電 流)則會被送至一 RF放大器21之中。 該RF放大器21會讓所接收到的偵測資訊進行電流-電壓 轉換、放大以及矩陣計算,以便抽取出一再生資訊(其包括 一再生RF信號、一追蹤錯誤信號TE、一聚焦錯誤信號FEW 及溝槽資訊(以磁軌晃動形式被記錄在該碟片90之上的 ADIP 資訊))。 當從目前的MD系統碟片中再生資料時,便會利用EFM解 調變單元24及ACIRC解碼器25來處理該RF放大器21所取得 的再生RF信號。更明確地說,在進行EFM解調變之前,EFM 解調變單元24會先對該再生RF信號進行二進制處理,使其 變成一EFM信號串。解調變之後的信號則必須由ACIRC解碼 84009 -45 - 1242763 器25對其進行錯誤校正及解交錯處理。此時便可取得 ATRAC壓縮資料。 當從目前的MD系統碟片中進行資料再生時,選擇器26必 須設在端子B。於此設定中,選擇器26可讓已解調變之 ATRAC壓縮資料輸出,當作從該碟片90產生的再生資料。 當從下一代的MD1或MD2碟片中再生資料時,RF放大器 21所取得的再生RF信號便會被饋送至RLL( 1 -7)PP解調變單 元22及RS-LDC解碼器23。更明確地說,假設已經產生再生 RF信號,.那麼RLL(1-7)PP解調變單元22便會經由PR(1,2, 1)ML或PR (1,-1)ML以及維特解碼方法來進行資料偵測,以 便產生一 RLL(l-7)碼當作再生資料。解調變單元22會讓該 RLL(l-7)碼串進行RLL(l-7)解調變。經過解調變之後的資料 則會被饋送至RS-LDC解碼器23,以便進行錯誤校正及解交 錯處理。 當從下一代的MD1或MD2碟片中進行資料再生時,選擇器 26必須設在端子A。選擇器26可讓已解調變之資料輸出,當 作從該碟片90產生的再生資料。 源自RF放大器21的追蹤錯誤信號TE以及聚焦錯誤信號FE 都會被送至伺服電路27。源自RF放大器21的溝槽資訊則會 被送至一 ADIP解調變單元30。 在進行FM解調變及雙相解調變以解調變該ADIP信號之 前,該ADIP解調變單元30會讓所接收到的溝槽資訊先進行 帶通濾波處理,以抽取出該等晃動成份。解調變後的ADIP 信號則會被饋送至位址解碼器32及33。 84009 -46- 1242763 噙圖9所不,在目前的MD系統碟片或下一代的MD1碟片 中,該ADIP扇區編號長度為八位位元。相反地,如圖^所 示,在下一代的MD2碟片中,該ADIp扇區編號長度則為四 位位元。位址解碼器32會對目前的?41)系統碟片或下一代的 MD1碟片中的ADIP位址進行解碼,而位址解碼器33則會對 下一代的MD2碟片中的ADIP位址進行解碼。 經由位址解碼器32或33解碼後的ADIP位址則會被送至驅 動控制器31。假設已知ADIP位址,驅動控制器31便可執行 必要的控·制處理。源自RF放大器21的溝槽資訊亦會被饋送 至可進行轉軸飼服控制的伺服電路2 7。 伺服電路27會對所接收到之溝槽資訊與再生時脈信號(即 進行解碼時的PLL時脈信號)之間的相位差進行積分,以取 得一錯誤信號。伺服電路27可以所取得的錯誤信號為基礎, 產生一轉軸錯誤信號,用以進行CLV或CAV伺服控制。 伺服電路27會根據該轉軸錯誤信號、根據源自RF放大器 21的追蹤錯誤信號以及聚焦錯誤信號或根據源自驅動控制 器3 1的磁軌跳躍命令及存取命令產生各種的伺服控制信號 (舉例來說,追縱控制信號、聚焦控制信號、滑動控制信號、 以及轉軸控制信號)。該等被產生的伺服控制信號皆會輸出 至馬達驅動器28。更明確地說,伺服電路27會對該等伺服控 制信號及命令進行各項處理(相位補償、增益處理、以及目 標值設定),以便產生各種的伺服控制信號。 馬達驅動器28會根據伺服電路27送來的伺服控制信號產 生伺服驅動信號。該等由馬達驅動器28所產生的伺服驅動信 84009 -47- 1242763 號係由下面各信號所組成··用以驅動雙軸機制的雙軸驅動信 號(用以於聚焦及追蹤方向中進行驅動的兩個信號);用以驅 動滑動機制的滑動馬達驅動信號;以及用以驅動轉軸馬達29 的#軸馬達驅動信號。該些伺服驅動信號可對碟90進行聚 焦及追蹤控制’以及對轉軸馬達29進行CLV4CAV控制 當欲將語音資料記錄在目前的MD系統碟片之上時,選擇 器16必須設在端子B。該選擇器設定可讓acirc編碼器“及 EFM調變單元15進行運作。於此配置中,源自該語音處理單 元1〇的壓縮資料便可經由ACIRC編碼器14進行交錯處理及 錯誤杈正編碼處理。ACIRC編碼器14的輸出則會由efm調變 單元15進行EFM處理。 經過EFM調變後的資料會經由選擇器“被饋送至磁性讀 取頭驅動器17。磁性讀取頭18會施加—代表該丽調變資料 的磁場給碟片90,以便將資料寫入碟片9〇上的語音磁軌中。 當欲將語音資料記錄在下—代的順或助2碟片中時,選 擇器16必須設在端子A。此設定可讓rs_ldc編碼器似 RLL( i ·7)PP調變單元! 3進行運作。於此配置中,源自該記憶 體傳送控制器3的高密度資料便可經由編碼器_ 行交錯處理及咖卿的錯誤校正編碼處理。飢DC編碼 益12的輸出則會由RLL(1_7)pp調變單元13進行調 變〇 呈現出RLL(l-7)編碼串形式的寫入資料會經由選擇器w 被饋送至磁性讀取頭堪動器17。磁性讀取頭18备&加一代表 該調變資料的磁場給碟片9G’以便將資料窝人以%上的語 84009 -48 - 1242763 音磁軌中。 雷射驅動器/APC 20具有兩種用途:於上述的讀取或寫入 作業期間,讓雷射二極體發出雷射光束;以及執行所謂的 A ΊΠ / A » -L 、古/ !·二 m 雖然圖中未顯示,不過光學讀取頭1 9中必須含有一可監視 雷射功率位準的偵測器。該偵測器所輸出的監視信號會被回 授至雷射驅動器/APC 20。雷射驅動器/APC 20會將目前的雷 射功率位準(從該監視信號所取得)與已知的雷射功率位準 進行比較,以求出一錯誤差異。藉由取得該雷射驅動信號中 所反映的錯誤差異,雷射驅動器20便可將雷射二極體所輸出 的雷射功率穩定地保持在已知位準上。 驅動控制器3 1會設定該等雷射功率位準(即讀取雷射功率 位準與窝入雷射功率位準),以便登錄於雷射驅動器/APC 20 之中。 在系統控制器9的控制下,驅動控制器31便可監視上述的 受控作業情形(存取、伺服作業、資料窝入作業、以及資料 讀取作業)是否正確地進行。 圖17中由虛線所圍住的A、B兩部份皆可以單晶片電路部 件的形式來實現。 5.下一代MD1及MD2碟片之初始化 在下一代的MD1碟片及下一代的MD2碟片中,除了前述的 FAT之外,還會記錄一唯一的ID(UID)作為安全管理用途。 理論上,在下一代的MD1或MD2碟片從工廠運出之前,便必 須將UID記錄在每種碟片上的預設區域(例如導入區)中。或 84009 -49 - 1242763 者办可將UID寫人該碟片上的其它地方。只要在碟片初始化 之後,能夠將該UID窝入一固定位置中,便可事先將該mD 記錄至該位置。 下-代的MD1系統使周的碟片與目前的MD系統相同。此 意謂著數量龐大的未記錄任何UID的目前wMD系統碟片都 可被下一代的MD1系統使用。 因此必須建立新的標準,用以在該些可被下一代的“叫 系統所使用之數量龐大的目前的]^1]〇系統碟片中之每片碟片 上皆配置-一明確的保護區。當該些碟片中任一片進行初始化 時’碟片驅動單元w會在該保護區中寫人—隨機編號信 號,作為搜尋中之碟片的勸。在新的標準中,使用者不能 存取該含有UID的區域。UID並不僅限於隨機編號信號,亦 可使用製造商碼、設備碼、設備序號以及隨機編號等的組合 万式。亦可將製造商碼、設備碼、以及設備序號等至少其中 一個與一隨機編號組合之後作為UID。 圖18為用以初始化下一代順碟片之步驟流程圖。在圖18 的第一步驟S100中會存取該碟片上的預設位置,以判斷其中 是否記錄著UID。如果判斷其中記錄著mD的話便讀出該 UID並將其暫時放入辅助記憶體5之中。 步驟S1GG中欲存取的位置係位於下—代的腦系統格式 中6 FAT區之外,例如導入區。如果搜尋中的碟片已經過 初始化處理且具備DDT區的話,便可存取〇〇][區來取代。必 要時亦可略過步驟S1 〇〇。 步驟S101中’係以efm調變程序將資料記錄至u_T〇c區之 84009 -50- 1242763 中。此時被寫入U-TOC中的資訊可保護兩種區域:警示磁 軌,以及DDT區後面的磁執區(也就是,以l-7pp調變格式來 記錄資料的區域)。在步驟S102中會以EFM格式將資料窝入 該警示磁執中。在步驟S103中會以1 -7pp調變格式將資料寫 入該DDT區中。
在步驟S104中會將UID記錄在FAT區之外,例如DDT區。 如果在上面的步驟S100中已經從預設的位置讀出該uid且 將其放入輔助記憶體5之中的話,便將該UID記錄於此處。 如果在步-騾S100中判斷出該UID並未被窝入該碟片上的預 設位置中的話,或是如果完全略過步騾S100的話,便可根據 一隨機編號信號來產生一 UID,並且記錄所產生的mD。舉 例來說,可由系統控制器9來產生該UID。將所產生的UID 窝入碟片90之前,可經由記憶體傳送控制器3將其饋送至媒 體驅動單元2。 在步風S105中會以l-7pp調變格式將其它資料寫入該資料 儲存區中。換言之,UID係被記錄在Fat區之外。如上所述, 對下一代的MD1系統來說,未必非得對以FAT技術管理的可 1己綠區進行初始化。 圖19為用以初始化下一代MD2碟片之步驟流程圖。在圖19 的第—步驟S110中會存取一預設位置(假設已經事先記錄一 UID),例如導入區(或如果該碟片未經過初始化的話則為 DDT區)’以判斷其中是否記錄著υπ)。如果判斷其中記錄著 UID的話,便讀出該並將其暫時放入辅助記憶體$之中。 因為此格式中的UID記綠位置係固定的,因此可以直接存取 84009 -51 - 1242763 而不必參考該碟片上的任何其它管理資訊。此項特性亦適用 於上面圖1 8所述的處理中。 在步騾S111中會以l-7pp調變格式將資料記錄在該DDT區 中。在步驟S112中會將UID記錄在F AT區心夕卜·'例如DD T區c 此時所記錄的UID係於步騾S110中從該碟片上預設位置中 揚取出來且放入輔助記憶體5之中的UID。如果在步騾S110 中判斷出該UID並未被記錄在該碟片上的預設位置中的 話,那麼便可根據一隨機編號信號來產生一UID,並且寫入 所產生的-UID。舉例來說,可由系統控制器9來產生該UID。 將所產生的UID寫入碟片90之前,可經由記憶體傳送控制器 3將其饋送至媒體驅動單元2。 在步驟S113中可記錄FAT及其它資料。UID係被記錄在 FAT區之外。如上所述,對下一代的MD2系統來說,未必非 得對以F AT技術管理的可記錄區進行初始化。 6.語音資料管理系統之第一範例 如上所討論般,運用本發明的下一代的MD1及MD2系統係 利用FAT系統來管理資料。欲記錄的語音資料則必須經過預 設的資料壓縮方法進行壓縮,並且進行加密以保護著作權。 舉例來說,語音資料壓縮方法包括ATRAC3或ATRAC5。亦 可採用MP3(MPEG1語音層第3層)、AAC(MPEG2高階語音 編碼)或是其它適合的壓縮方法。不僅可處理語音資料,亦 可處理影像資料及動態影像資料。因為使用FAT系統,所以 該等下一代的MD1及MD2系統亦可記錄且再生一般用途的 資料。再者,可將電腦可讀取且可執行的指令編碼記錄在該 84009 -52 - 1242763 碟片上,以便讓MD1或MD2亦含有可執行檔。 下面將說明的係一種用以管理可記錄至下一代的则及 MD2碟片中的語音資料或從下一代的MD1及MD2碟片中再 生的語音資料的系統。 因為該等下一代的MD1及MD2系統係被設計成用以再生 長時間的高品質語音資料,所以在單一碟片上具有大量欲進 行管理的語音資料嚷目。因為採用fat系統進行資料管理, 因此可確保夠與電腦具有極佳的相容性。不過,此項由本 案發明人.所發現的特點之優缺點皆有。由於使用者的操作更 為谷易,因此容易以非法的方式複製語音資料,因而損害到 著作權原創者的權利。在發展創新的語音資料管理系統時已 經特別考慮到該些特徵。 Η 8為b ;貝料管理系統之第一範例的示意圖。如圖2 8 所不,第一範例配置中的語音資料管理系統會在該碟片上產 生一磁軌索引檔及一語音資料檔。該些擋案皆係*fa丁系統 加以管理。 如圖29所示,該語音資料樓係一種容納複數個語音資料項 目的檔案。就FAT系統而言,語音資料檔似乎是一個非常大 的檔案。此檔案的内部可分成數個分部,因此可將該語音資 料視為此等分部的集合。 磁軌索引檔係一種描述用以管理語音資料檔内含之語音 資料的各類型資訊的檔案。如圖3〇所示,該磁軌索引檔係由 下面所組成··一播放順序表、一程式化播放順序表、一群組 洫訊表、一磁軌資訊表、一分部資訊表以及一名稱表。 84009 -53 - 1242763 播放順序表表示的係内定的語音資料再生順序。如圖3 i 所示,該播放順序表含有代表連結至對應該磁執資訊表中之 磁軌編號(即音樂標題編號)的磁軌描述符號(圖34A)的資訊 項目TINF1、TINF2等。舉例來說,磁軌編號係由「丨」開始 編排的序號。 私式化播放順序表含有個別使用者所定義的語音資料再 生順序。如圖32所示,該程式化播放順序表描述的係代表連 結至對應該等磁軌編號的磁軌描述符號的程式化磁軌資訊 項目 PINF1、PINF2 等。 如圖33 A及33B所示,該群組資訊表描述的係與群組有關 的資訊。所謂的群組所指的係具有連續磁軌編號之一條以上 磁軌的集合;或是具有程式化連續磁軌編號之一條以上磁軌 的集合。明確地說,該群組資訊表係由代表如圖33A所示般 <磁軌群組的群組描述符號所組成的。如圖33B所示,每個 群組描逑符號會描述下面的内容:起始磁軌編號、結束磁軌 編號、群組名稱以及與搜尋中之群組有關的旗標。 如圖34A及34B所示,磁軌資訊表描述的係與磁軌(即音樂 才π題)有關的資訊。如圖3 4 A所示,明確地說,該磁軌資訊表 係由代表磁軌(音樂標題)之磁軌描述符號所組成的。如圖 34B所示,每個磁軌描述符號皆包含:一編碼系統、著作權 f理資訊、内容解密密鑰資訊、指向搜尋中之磁執之音樂標 題登錄項之分部編號的指標資訊、藝人姓名、標題名稱、原 始的標題順序資訊以及與搜尋中之磁軌有關的記錄時間資 訊。蟄人姓名及標題名稱並未含有實際的名稱,僅係描述指 84009 -54- 1242763 向名表㈣相關登錄項的指標資訊。編碼系統代表的係作 為解金資訊的編解碼器操作技術。 如圖35A及35B所示,分部資訊表描述的係可讓分部編號 指向實際音樂標題位置的指標.如圖35A所示,明確地說, 該分部資訊表係由對應各個分部的分部描述符號所組成 的。每個分部皆代表完整的磁軌,或是代表構成單—磁軌之 多個分部中其中-個分部。圖35β表示的係分部資訊表中之 分部描述符號的登錄項。如圖35B所示,每個分部描述符號 都係由下.面所域:餘音資料討該搜尋分部的起始位址 與結束位址、以及連結至下個分部的連結。 分邵編號指標資訊的位址、名稱表指標資訊的位址、以及 浯音檔案位置指標資訊的位址分別可以檔案位元組偏移、分 4描逑符唬編號、FAT群集編號或儲存媒體所使用的實體碟 片位址來表7F。檔案位元組偏移係可根據本發明來實現的一 種特定的偏移技術實現方式,其中分部指標資訊係從該語音 檔案起始點算起,以預設單位(例如位元組、位元以及n位元 的區塊)來計算的偏移值。 名稱表係由實際名稱所組成的文字表格。如圖36A所示, 孩名稱表係由複數個名稱槽所構成的。每個名稱槽都會與一 才曰向居搜尋中名稱的指標產生連結,並且由該指標來呼叫。 才曰心所呼叫的名稱可能是磁軌資訊表中的藝人名稱或標題 名稱’或是群組資訊表中的群組名稱。每個名稱槽都可由複 數個指標進行呼叫。如圖36B所示,每個名稱槽係由下面部 份所組成的:構成文字資訊的名稱資料、作為該文字資訊的 84009 -55 - 1242763 屬性的名稱種類、以及連結至其它名稱槽的連結。如果名稱 太長而無法容納於單一個名稱槽之中的話,可將其分割成複 放個名稱槽。孩等分割後的名稱槽可以利用連結的方式逐個 地串連在一起,以描述出整個名稱。 根據本發明之語音資料管理系統的第一範例之運作方式 如下·如圖37所示,必須先在播放順序表(圖31)中指定欲再 生的目標磁執之磁執編號;利用所指定的磁軌編號,經由一 連結至孩磁軌資訊表中之磁軌描述符號(圖34八及34^)的連 、。進行存取,並且從該表中擷取出所連結的磁軌描述符號; 1該磁軌描述符號中讀取出下面的部份:一、編碼系統、著作 權管理資訊、内容解密密鑰資訊、指向搜尋中之磁軌之音樂 t題登錄項 < 分邵編號的指標資訊、藝人姓名、標題名稱、 原始的標題順序資訊以及與搜#中之磁軌有關的記錄時間 資訊。 利用從攻磁軌資訊表中所讀取出來的分部編號資訊,便可 、’二由一連結至該分部資訊表中之可應用分部描述符號(圖 5A及35B)的連結進行存取。從該分部資訊表中,可在對應 ,"、兹執(&題)之起始位址的分邵中存取該語音資 牛榣田在由孩分邵資訊表所指定的語音資料檔内的分部中 存^貝料時’便可從該位置開始進行語音資料再生。此時, 據從咸磁軌資訊表内之可應用的磁軌描述符號中所 •:出來的編碼系統對該再生資料進行解密。如果該語音資 •牛、二過加②處理的話,便可利用從該磁軌描述符射所讀取 出來的讀資訊對該資科進行解密。 84009 -56- 1242763 如果該搜尋分部後面遺古 &有任何㈣的話,便可在該分部描 述符號中描述連結至該产金八、& 1 rm 茨扣疋分部的連結情形。利用該等連社 便可逐個地讀取該等相關的 ^ F描述付5虎,如此便可從該等 :存取的:部描述符號所指定的分部中再生該語音資料標 的吾骨貝科。利用該些步驟便可從預期的磁軌(音樂 中再生語音資料。 ; 利用從該磁軌資訊表中讀取出來的藝人姓名指標或_ 名f冉指標所指足的位置(或名稱指標資訊)中便可呼叫令名 稱表之中·的名稱槽(圖36Α)β如此便可從㈣叫的名稱财 謂取出名稱資料。舉例來說,該名稱指標資訊可能是名稱样 編號、播案配置表系統中的群集編號、或是儲存媒體的實體 位址。 、 如上所述,可由複數個指標來參照該名稱表中的每個名稱 槽。舉例來說,如圖38所示,於記錄著同—位藝人的多首音 樂標題的位置處,可利用該磁軌資訊表中的複數個指標來參 照該名稱表中的同一個名稱槽。在圖38的範例中,磁軌描述 付號1」、「2」及「4」代表的係屬於同一組藝人團體「def BAND」的音樂標題,因此可利用該些磁執描述符號中的每 個描述符號來參照同一個名稱槽。同樣如圖38所示,磁軌描 述符號「3」、「5」及「6」代表的係屬於同一組藝人團體 「GHQ GIRLS」的音樂標題,因此亦可利用該些磁執描述 符號中的每個描述符號來參照同一個名稱槽。當允許利用複 數個4曰^來參照該名稱表中的每一個名稱槽時,便可大幅地 降低該名稱表的大小。 84009 -57- 1242763 再者,可以利用連結至該名稱表的連結來顯示與特定藝人 名稱有關的資訊。如果希望顯示出屬於「DEF BAND」藝人 團體的音樂標題列表的話,便必須追蹤參照同一個名稱槽 「DEF BAND」的磁軌描述符號,並且顯示出他們的資訊。 於此範例中,必須追縱參照名稱槽「DEF BAND」中之位址 的磁軌描述符號「1」、「2」及「4」,並且取得描述符號 資訊。利用所取得的資訊便可允許顯示出屬於「DEF BAND」 藝人團體且位於此碟片上的音樂標題。並不需要從該名稱表 連結回到-磁軌資訊表中,因為該名稱表中的每個名稱槽皆允 許經由複數個指標進行參照。 當欲重新記錄語音資料時,便必須根據該FAT表配置一至 少由預設數量之連續記錄區塊(例如四個記錄區塊)所組成 之未被使用的區域。以連續方式來配置記錄區塊可以將存取 被記錄之語音資料的時間浪費程度降至最小。 當配置該語音資料可記錄區時,便必須分配一新的磁軌描 述符號給該磁軌資訊表,並且產生可用以對搜尋中之語音資 料進行加密的内容密鑰。在將輸入語音資料記錄至所配置到 的未被使用區域之前,可以利用該密鑰對該資料進行加密。 可將該已經記錄語音資料的區域串接於該FAT檔案系統内 之語音資料檔的尾端。 利用被串接於該語音資料檔後面的新語音資料,便可產生 與該串接位置相關的資訊,並且將新產生的語音資料位置資 訊寫入新分配到的分部描述符號中。亦必須將密鑰資訊及分 部編號窝入新的磁軌描述符號中。必要時,可將藝人姓名及 84009 -58- 1242763 標題名稱:窝入相關的名稱槽中。在磁軌描述符號中, 用連結至蟄人姓名及標題名稱的連結情形來描 、1 磁一號的編號窝入播放順序表中二i 新4 5應斤j的著作權管理資訊。 -特殊磁軌中再生語音資料時,便必須從該播放 表中擷取出與指定磁軌編號有關的資訊。接著便可產生 對應該磁軌(從中可再生該語音資料)的磁軌描述符號。 接著便可從該磁軌資訊表内之可應用的磁軌描述符號中 取得密鑰.資訊,並且產生表示出含有登錄項料之區域的分 邵描述符號。從該分部描述符號中可存取該語音資料樓中含 有該預期語音資料之第—分部的位置,並且從已存取的位置 中擷取出資料。利用所產生的密鑰資訊來解密從該位置所取 得的再生資料,便可進行語音資料再生。如果該分部描述符 唬具有連結至其它分部的連結的話便必須存取所連結的分 部,並且重覆上面的步騾。 如果希望將播放順序表中特定磁軌的磁軌編號「^」變更 為磁軌編號「n+m」的話,便必須先從播放順序表内之磁軌 資訊項目TINFn中取得用以描述與搜尋中之磁軌相關之資 訊的磁軌描述符號Dn。代表磁執資訊項目TiNFn+Ι至 TINFn+m的所有數值(即磁軌描述符號編號)都必須先往前 移一個位置,然後再將磁軌描述符號編號Dn寫入磁軌資訊 項目TINFn+m之中。 假設現在希望抹除具有磁軌編號「n」的磁軌的話,便必 須先從播放順序表内之磁軌資訊項目TINFn中取得用以描 84009 -59- 1242763 述與該磁軌相關之資訊的磁軌描述符號Dn。該播放順序表 内跟隨在該磁軌資訊登錄項TINFn+l後面所有合法的磁軌 描述符號編號都必須先往前移一個位置。再者,因為希望抹 除磁軌「η」,因此必須將跟隨在該磁轨「η」後面所有的磁 軌資訊登錄項於該播放順序表中往前移一個位置。根據針對 該欲刪除之磁軌所取得之磁軌描述符號Dn,便可從該磁軌 資訊表中取得對應該搜尋中之磁軌的編碼系統及解密密 鑰。還可以取得用以表示含有該起始語音資料之區域的分部 描述符號編號Pn。範圍係由該分部描述符號Pn來指定之語 音區塊可與該FAT檔案系統中之語音資料檔脫離。然後便可 從該磁執資訊表中抹除該搜尋中之磁軌的磁軌描述符號 Dn,並且從該分部資訊表中抹除該分部描述符號,如此便 可在該檔案系統中釋放出該分部描述符號。 如圖39A所示,圖中假設的情形係已經串接A、B、C三個 分部,並且希望抹除分部B。此處假設分部A與B共用同一個 語音區塊(以及同一個FAT群集),而且FAT鏈係連續的。同 時還假設,雖然圖中的分部C位於該語音資料檔中分部B的 後面,不過當檢查該FAT表時,實際上可以發現分部C與B 的位置係分離的。 如圖39B所示,抹除分部B時可讓未與該分部共用任何群 集的兩個FAT群集從該FAT鏈中脫離(即倒置變成自由區)。 換言之,該語音資料檔縮短了四個語音區塊。因此被記錄在 分部C及後面分部中的每個語音區塊的編號都必須扣除 「4」° 84009 -60- 1242763 除了抹除整條磁軌之外,亦可僅抹除一部份的磁執。如果 欲抹除部份磁軌的話,必須利用對應該搜尋中之磁軌且從該 磁軌資訊表中相關的分部描述符號Pn中所取得的編碼系統 及解密密鍮對其餘的磁執進行解密。 如果希望將該播放順序表中的磁軌「η」與磁執「η+ι」 組合在一起的話,便必須先從播放順序表内之磁軌資訊項目 TINFn中取得磁軌描述符號編號Dn,該磁軌描述符號係用以 描述與磁軌「n」相關的資訊;以及從播放順序表内之磁軌 資訊項目-TINFii+l中取得磁軌描述符號編號如,該磁軌描 述符號係用以描述與磁軌「n+1」相關的資訊。該播放順序 表内跟隨在該項目TINFn+1後面所有合法的打卵數值(磁軌 描述符號編號)都必須先往前移—個位置。可經由程式化播 ’序表進<了搜尋,以便抹除所有參照磁軌描述符號心的 磁軌。必須產生新的加密密鑰,並且從磁軌描述符號㈣ 取得-分部描述符録。在該分部描述㈣表的尾端可以附 加從磁軌描述符號Dm中抽取出來的另一個分部描述符號 表。 在欲組合兩條磁軌的位置,必須比較它們的磁軌描述符 =,以確保不會發生侵犯著作權的情形。必須從該些 料號中取得分部描述符號,以確保(可參考謝表)在組合 :寺^條磁軌時可符合與檔案片段有_規定。同時亦必須 更新指向孩名稱表的指標。 如果希望將磁軌「n」分割成磁軌%及磁軌「州」的 便义錢k播放順序表内之磁軌資訊項目了勝卩中取得 84009 -61 - 1242763 用以描述與該磁軌「n」相關之資訊的磁軌描述符號編號 Dn。並且從該播放順序表内之磁軌資訊項目TINFn+Ι中取得 用以描述與該磁軌「n+l」相關之資訊的磁軌描述符號編號 Dm。該播放順序表内跟隨在該磁執資訊項目丁INFn+Ι後面 所有合法的TINF數值(磁軌描述符號編號)都必須先往前移 一個位置。針對磁執描述符號Dn產生一新的密鑰。從該磁 軌描述符號Dn抽取出該分部描述符號表。配置一新的分部 描述符號,並且在進行磁軌分割之前先將有效的分部描述符 號内容複製到該新配置的分部描述符號之中。可將含有分割 點的分部描述符號縮短至該點,並且捨棄該分割點後面的任 何分部描述符號連結。最後再將該新配置的分部描述符號設 定在該分割點後面。 7.語音資料管理系統之第二範例 現在將說明根據本發明之語音資料管理系統的第二範 例。圖40為本發明之語音資料管理系統之第二範例的示意 圖。如圖4 0所示,此範例中的語音資料管理系統會在該碟片 上產生一磁執索引檔及複數個語音資料檔。該些檔案皆係由 FAT系統加以管理。 如圖41所示,每個語音資料檔原則上可容納由單一音樂標 題(一首音樂)所組成的語音資料。該語音資料檔具有一標 頭,其中包括:標題、解密密鑰資訊、著作權管理資訊、以 及索引資訊。索引可用以將單條磁軌上的一首音樂分割成複 數條磁軌。該標頭可配合索引編號來記錄索引分割磁軌的位 置。舉例來說,一條磁軌總共會有高達255個索引。 84009 -62- !242763 磁軌索引檔係一種描述用以管理語音資料檔内含之語音 資料的各種資訊項目的檔案。如圖42所示,該磁軌索引檔係 由下面所組成:一播放順序表、一程式化播放順序表、一群 組資訊表、一磁軌資訊表及一名稱表。 播放順序表表示的係内定的語音資料再生順序。如圖43 所示,該播放順序表含有代表連結至對應該磁執資訊表中之 磁執編號(即音樂標題編號)的磁執描述符號(圖46A)的資訊 項目TINF1、TINF2等。舉例來說,磁軌編號係由「1」開始 編排的序·號。 程式化播放順序表含有個別使用者所定義的語音資料再 生順序。如圖44所示,該程式化播放順序表描述的係代表連 結至對應該等磁軌編號的磁軌描述符號的程式化磁軌資訊 項目 PINF1、PINF2 等。 如圖45A及45B所示,該群組資訊表描述的係與群組有關 的資訊。所謂的群組所指的係具有連續磁軌編號之一條以上 磁軌的集合;或是具有程式化連續磁軌編號之一條以上磁軌 的集合。明確地說,該群組資訊表係由代表如圖45 A所示般 之磁軌群組的群組描述符號所組成的。如圖45B所示,每個 群組描述符號會描述下面的内容:起始磁軌編號、結束磁軌 編號、群組名稱、以及與搜尋中之群組有關的旗標。 如圖46A及46B所示,磁軌資訊表描述的係與磁軌(即音樂 標題)有關的資訊。如圖46A所示,明確地說,該磁軌資訊表 係由代表磁軌(音樂標題)之磁執描述符號所組成的。如圖 46B所示,每個磁軌描述符號皆包含:一指向搜尋中之磁軌 84009 •63 - I242763 之居音資料檔的檔案指標、該磁軌的索引編號、藝人姓名、 標題名稱、原始的標題順序資訊以及與該磁軌有關的記錄時 間資訊。藝人姓名及標題名稱並未含有實際的名稱,僅係描 述指向名稱表内的相關登錄項的指標資訊。 名稱表係由實際名稱所組成的文字表格。如圖47A所示, 4名稱表係由複數個名稱槽所構成的。每個名稱槽都會與一 指向該搜尋中名稱的指標產生連結,並且由該指標來呼叫。 私払所呼叫的名稱可能是磁軌資訊表中的藝人名稱或標題 名%,或是群組資訊表中的群組名稱。每個名稱槽都可由複 數個指標進㈣叫。如圖47B所示,每個名稱槽係由下面部 份所組成的··名稱資料、名稱種類、以及連結至其它名稱槽 勺連'、口如果名稱太長而無法容納於單一個名稱槽之中的 可將其刀割成複數個名稱槽。該等分割後的名稱槽可以 利用連結的方式逐個地串連在—起,以描述出整個名稱。 根據本發明之語音資料管理系統的第二範例之運作方式 如下:如圖48所示,必須先在播放順序表(圖43)中指定欲再 生的目標磁軌之磁軌編號;利料指定的磁軌編號,經由一 連結至該磁軌資訊表中之磁執描述符號(圖46A及綱的連 結進行存取,並且從該表φ 少^、 中擴取出所連結的磁軌描述符號; 從該磁軌描述符號中讀取ψ 、 u、、 甲貝取出下面的邵份:一指向搜尋中之磁 軌之語音資料檔的標案指椁 Θ搜寻中心磁軌的索引編號、 藝人姓名指標、標題名稱指择、 ^w原L的標題順序資訊以及與 孩磁軚有關的記錄時間資訊。 根據該語音資料樓指標,便 之了彳文孩杈案的標頭存取搜尋中 84009 -64 - Ϊ242763 的 的語音資料樓且讀取資訊。如果該語音資料經過加密處理 廷,便可利用從該標頭中所讀取出來的密鑰資訊對該資料進 行解密,以便進行語音資科再生。如果指定n編號的 話,便可提該標頭資訊中偵測出該指定索引編號的位置,並 且從該索引編號的位置開始進行語音資料再生。 從由磁軌資訊表中揭取出來的藝人姓名指標或標題名稱 指標所指定的位置中可呼叫出一名稱槽。如此便可從被呼叫 的名稱槽中讀取出名稱資料。 當欲重·新記錄語音資料時,便必純㈣ρΑΤ表配置一至 少由預設數量之連續記錄區塊(例如四個記錄區塊”斤組成 之未被使用的區域。 田配置該m曰;貝料可記錄區時,便必須分配一新的磁軌描 述符號給該磁軌資訊表,並且產生可用以對搜尋中之語音資 料進行加密的内容密鑰。利用該密鑰可對該輸入語音資料進 行加密,並且利用該已加密之語音資料產生一語音資料檔。 可將新產生的語音資料檔之檔案指標及密鑰資訊寫入新 分配的磁軌描述符號中。必要時,可將藝人姓名及標題名稱 寫入相關的名稱槽中。在磁軌描述符號中,必須利用連結至 蟄人姓名及標題名稱的連結情形來描述指標。必須將搜尋中 之磁軌為述付號的編號寫入播放順序表中,並且更新該可應 用的著作權管理資訊。 當希望從一特殊磁軌中再生語音資料時,便必須從該播放 順序表中擷取出與指定磁軌編號有關的資訊。接著便可產生 對應該磁軌(從中可再生該語音資料)的磁軌描述符號。 84009 -65 - 1242763 根據該磁軌資訊表中的磁軌描述符號便可取得指向含有 孩預期語音資料之語音資料檔的檔案指標,並且取得該搜尋 中(磁軌的索引編號。接著便可存取該語音資料檔,並且從 孩樓案的標頭中取得密餘資訊”了利用所獲得的密鑰資訊對 從該語音資料檔巾再生的資料進行解密,以便進行語音資料 再生。如果指定索引編號的話,便可從該指定索引編號的位 置開始進行語音資料再生。 如果希望將磁執「n」分割成磁軌「n」及磁執「州」的 話,便必-須先從播放順序表内之磁軌資訊項目TiNFn中取得 用、描述與邊磁軌「η」相關《資訊的磁軌描述符號編號 加。並且從磁軌資^頁目TINFn+1中取得用以描述與該磁軌 、」相關之:貝訊的磁軌描述符號編號Dm。該播放順序表 内跟隨在該磁軌資訊項目TINFn+1後面所有合法的tinf數 值(磁軌描述符號編號)都必須先往前移一個位置。 、如圖49所示,利用索引排列便可將一㈣中的資料分剔成 複數個索引區。該等所使用时?|編號及該等索引區的位置 必肩寫入孩搜尋中之語音磁軌檔的標頭之中。其中一個語音 資料構指標及其中-個索引編號必須窝入磁軌描述符號加 中而另-個語音資料檔指標及另一個索引編號則必須窝入 另一個磁軌描述符號加中。此時,該語音資料樓内單條磁 軌上的其中一首音樂M1很明顯地已經被分割成兩條磁軌上 的兩首的音樂Mil及M12。 如果希望將該播放順序表中的磁軌「η」與磁軌「η+ι」 組合在-a的話,便必須先從播放順序表内之磁軌資訊項目 84009 -66 - 1242763 丁INFii中取得用以描述與磁軌Γη」相關之資訊的磁軌描述 符號編號Dn ’以及從播放順序表内之磁軌資訊項目^ 中取得用以描述與磁軌「n+1」相關之資訊的磁軌描述符號 編號Dm。該播放順序表内跟隨在該項目ΊΤΝρη+丨後面所有 合法的TINF數值(磁執描述符號編號)都必須先往前移一個 位置。 如果在同一個語音資料檔中發現磁軌「η」與磁軌「η+1」 且彼此分隔一個索引的話,那麼從該檔案的標頭中抹除該索 引資訊便可如圖50所示般地組合該等磁軌。如此便可將兩條 磁軌上的兩首音樂Μ21及Μ22組合成該磁軌上的單一首音 樂 Μ23。 假设磁軌「η」為一經過索引分割之語音資料檔的後半部, 而磁軌「H+1」位於另一語音資料檔之起始位置。如圖51所 不,此時可將標頭附加在該經過索引分割之磁軌「η」上的 資料前方,以產生一可容納一首音樂Μ32的語音資料檔。接 著抹除載有另一首音樂Μ4丨之磁軌「η+丨」的語音資料樣中 的標頭,並且將含有音樂標題M41之磁軌「η+1」的語音資 料連接至音樂標題Μ32的語音資料檔中。如此便可將兩首音 樂^432及]^41組合成一條磁軌上的單一首音樂%51。 上述的過程必須利用兩項功能來完成··其中一項功能係將 一標頭附加於每條經過索引分割的磁軌中;針對每條磁執, 利用不同的加密密鑰對磁軌資料進行加密丨將索引語音資料 轉換成單一的語音資料檔。另一項功能則係從特定的語音 貝料檔中抹除標頭資訊;並且將該檔案中資料連接至另一個 84009 -67- 1242763 語音資料檔之中。 8 ·與個人電腦連接時的運作方式 該等下一代的MD1及MD2系統採用FAT系統作為它們的 資料管理系統,以確保能夠與個人電腦保持相容。也就是 該等下一代的MD1及MD2碟片不僅可用以記錄且再生語音 資料,亦可用以記錄且再生經過個人電腦處理之後的一般資 料。 又貝 在碟片驅動單元1中,當語音資料被從碟片90讀出時,便 會進行再-生。當考慮該攜帶型碟片驅動單元1之存取資料的 能力時,較佳的係應該以循序的方式將語音資料記錄在該碟 片上。相反地,當個人電腦將資料寫入碟片中時,則不需考 慮此種資料連續性的問題,個人電腦可以將資料記錄在該碟 片上任何可用的自由區之中。 本發明的記錄/再生裝置具有透過USB集線器7被連接至 碟片驅動單元1的個人電腦1〇〇,因此該個人電腦1〇〇可將資 料寫入被載入該碟片驅動單元丨中的碟片90之中。於此配置 中,可在個人電腦100的檔案系統控制下寫入一般資料,同 時可在碟片驅動單元i的檔案系統控制下寫人語音資料。 圖52A及52B為顯示如何依照欲寫入至該驅動單元i中所 =入<碟片中的資料類型’在個人電腦⑽及透過卩沾集線 :j未,員不)與其相連之碟片驅動單元1之間轉移管理權的 …圖圖52Α顯不的係如何將一般資料從個人電腦1〇〇傳 运至碟片驅動單元i’以便將其記錄在位於該碟片驅動單元i 中的碟片90〈上。此例中,個人電腦1〇〇中的檔案系統會對 84009 -68 - 1242763 碟片90進行FAT管理。 吾人假設碟片90已經過下一代的MD1系統或下一代的 MD2系統之格式化處理。 就該個人電腦i 00而言,其所連接的碟片驅動單元1的功能 就如同在個人電腦控制下運作的抽取式碟片一般。因此,個 人電腦100可以如同個人電腦對軟碟進行資料的寫入與讀取 的方式般,對碟片驅動單元1中的碟片90進行資料的窝入與 讀取。 個人電腦100的檔案系統可能是個人電腦1〇〇所執行之 OS(作業系統)中的部份功能。眾所皆知的係,OS可記錄成 個人電腦100内含之硬碟機上適當的程式檔案。開機之後, 個人電腦100便會讀取且執行該等程式檔案,以實現該等〇s 功能。 圖52B顯示的係如何將語音資料從個人電腦100傳送至碟 片驅動單元1,以便將其記錄在位於該碟片驅動單元1中的碟 片90之上。舉例來說,可以從該個人電腦100内含的硬碟機 (HDD)中擷取出該等語音資料。 吾人假設,個人電腦100載有公用軟體,可用以對語音資 料進行ATRAC壓縮編碼處理,並且可用以要求碟片驅動單 元1在該碟片驅動單元1所載入的碟片90中進行語音資料的 窝入與抹除。吾人亦假設該公用軟體可參照該碟片驅動單元 1中的碟片90之上的磁軌索引檔,以便查閱被記錄在碟片90 之上的磁軌資訊。舉例來說,此公用軟體可能是個人電腦100 的硬碟機上的程式檔案。 84009 -69- 1242763 下面將說明一般都是如何將被記錄在個人電腦100之儲存 媒體上的語音資料傳送且記錄在碟片驅動單元1所載入的碟 片90之中。吾人假設已經事先啟動上述的公用軟體。 使用者首先必須在個人電腦100之上執行運算,使其能夠 將預期的語音資料(下文中將稱作語音資料A)從個人電腦 100的硬碟機中寫入碟片驅動單元1所載入的碟片90之中。該 項作業可觸發該公用軟體,使其發出一寫入要求命令,要求 在該碟片90之上進行語音資料A的窝入作業。該窝入要求命 令會從値人電腦100傳送至碟片驅動單元1。 接著便可從個人電腦100的硬碟機中讀出該語音資料A。 可以利用個人電腦100所載的公用軟體對所擷取出來的語音 資料A進行ATRAC壓縮編碼處理。該處理可將語音資料A變 成ATRAC壓縮資料,以便從個人電腦100傳送至碟片驅動單 元1 〇 當接收到源自個人電腦100的寫入要求命令時,該碟片驅 動單元1便會開始接收從該個人電腦100傳送過來的經過 ATRAC壓縮處理後的語音資料A。該碟片驅動單元1會接受 該命令的指導,將被傳送過來的資料寫入碟片90之中當作語 音資料。 更明確地說,該碟片驅動單元1係透過USB集線器7從個人 電腦1〇〇接收語音資料A。已經接收到的資料會經由USB介面 6轉送至媒體驅動單元2及記憶體傳送控制器3。將該語音資 料A饋送至媒體驅動單元2之後,系統控制器9便會讓媒體驅 動單元2在該碟片驅動單元1之FAT型管理技術的控制下將 84009 -70- 1242763 該語音資料A寫入碟片90之中。也就是,依照該碟片驅動單 元1之FAT系統,以四個記錄區塊(64個千位元組x4)遞增的方 式,將該語音資料A循序地寫入碟片90之中。 當完成碟片90上方的資料窝入作業之後,便必須以適當的 協定在個人電腦1〇〇與碟片驅動單元i之間進行資料、狀態、 資訊及命令的交換。進行該些交換的目的在於控制資料傳輸 率’使其既不會讓群集緩衝器4發生溢位的情形,也不會讓 群集緩衝器4發生欠位的情形。 除了上述的窝入要求命令之外,個人電腦1〇〇亦可運用抹 除要求命令。抹除要求命令可用以要求該碟片驅動單元^足 被載入該碟片驅動單元1内之碟片9〇中抹除語音資料。 舉例來說,當該個人電腦100被連接至該碟片驅動單元i 且將碟片90載入該碟片驅動單元丨之内時,該公用軟體便可 從孩碟片90中讀取磁軌索引檔。所擷取出來的資料則會從碟 片驅動單元1被傳送至個人電腦1〇〇。舉例來說,個人電腦1〇〇 可以根據所接收到的資料顯示出位於該碟片9〇之上的語音 資料的標題列表。 此處假設個人電腦100的使用者看見所顯示的標題列表, 並且執行抹除作業,用以抹除特定的語音資料(下文中將稱 作語音資料B)。此時便必須連同抹除要求命令將用以指定欲 被抹除<語音資料B的資訊傳送至碟片驅動單元丨。收到該 抹除要求命令之後,碟片驅動單元1便可在其控制下,依照 要求抹除碟片90上的語音資料b。 因為碟片驅動單元1係在其FAT系統控制下進行語音資料 84009 -71 - 1242763 抹除,因此亦可從一大型檔案(如圖39A&39B所示,結合複 數個語音資料檔)中抹除語音資料。 9·複製該碟片中之語音資料的限制 欲保護被記錄在碟片90之上的語音資料的著作權時;便必 須對複製至其它儲存媒體的情況作適當的限制。舉例來說, 有一種情況是該碟片90上的語音資料會從該碟片驅動單元】 被傳送至該個人電腦丨〇〇,以便將其記錄在該個人電腦的硬 碟機之中。 此處吾·人假設碟片90已經過下一代的“叫系統或下一代 的助2系統之格式化處理。吾人亦假設下面即將討論的各項 作業(例如登入及登出)皆係在該個人電腦1〇〇所載之上述公 用軟體的控制下所進行的。 圖53Α為將位於碟片9〇之上的語音資料2〇〇先移動至該個 人電腦1GG之中的示意圖。「移動」作業代表—連串的動作, 其包括:將目標語音資料2〇〇複製至該個人電腦⑽中;以及 從原始的儲存媒體(即碟㈣)中抹除搜尋中的語音資料。也 就是’移動作業包括從來源位置中删除該目標資料,並且將 該資料移動至新的目的地。 此處的登出所指的係將資料從其中—儲存媒體複製到另 一儲存媒體的複製作業,並且將該搜尋中之資科的合法複製 計數(即來源資料被允許進行正當複製的次數)扣除—次。a :指:則係從該登出目的地中抹除已登出之資科的二 乍業’並且將孩已登出之原始資科的合法複製計數增加一 次0 84009 -72- 1242763 當語音資料200被移至個人電腦1〇〇中之後,便可將該資料 (如圖中的語音資料200')傳送至該個人電腦1〇〇的儲存媒體 (例如硬碟機),以便將其記錄於其中,並且從碟片9〇中抹除 孩語音資料200。接著,如圖53B所示,該個人電腦i〇〇便會 針對該被移動的語音資料200'設定一可允許的(或預設的)登 出(CO)計數201。於此範例中,該可允許的登出計數係設定 為「3」,如圖中的三個實心圓所示。因此便建立一可允許 的登出計數,規定該語音資料200'被允許從個人電腦1〇〇登 出且傳送·至外部儲存媒體中的次數。 如果仍然從原來的碟片90上將已登出的語音資料2〇〇抹除 的忐’將會造成使用者的不便。可能的不便是,當將已登出 被傳送至個人電腦100的語音資料200,寫回至碟片9〇之中 時,便必須重新進行調整。 如圖53C所7JT,當語音資料200'從個人電腦1〇〇窝回至原來 的碟片90之中時,可允許的登出計數便必須扣除一次 (3-1=2)。此時,位於個人電腦1〇〇中的語音資料2〇〇,便仍然 可合法登出兩次,因此不必將其從個人電腦1〇〇抹除。因此, 可將語音資料200'從個人電腦100複製至碟片9〇之中,並且 形成語音資料200',。 可以利用磁軌資訊表(參看圖3沾)内之磁軌描述符號中所 含的著作權管理資訊來管理該可允許的登出計數2gi。因為 每條磁軌皆有分配到自Μ磁軌描述符號,因此❹針對每 條磁軌(每肺音資料)來設定討允許的登出計數。可以利 用從碟片9G被複製到個人電腦⑽中的磁軌描述符號當作控 84009 •73- 1242763 制資訊,用以管理被移動至該個人電腦100中的相應語音資 料。 舉例來說,當將任何語音資料從碟片90移至個人電腦1 〇〇 中時,便必須將對應該被移動之語音資料的磁軌描述符號複 製到該個人電腦100中。該個人電腦100可使用該被複製的磁 執描述符號來管理從该碟片9 0移動過來的語音資料。當將該 被移動之語音資料記錄在該個人電腦1〇〇的硬碟機之中時, 便必須在該磁執描述符號内之著作權管理資訊中設定一預 設的可允·許的登出計數201(此範例中為「3」)。 除了該可允許的登出計數之外,著作權管理資訊還包括一 用以为辨登出來源裝置的設備ID ’以及一用以分辨已登出内 客(即語音資料)的内容ID。在圖53C的配置中,可根據對應 欲複製之語音資料的著作權管理資訊中的設備〗D來驗證複 製目的地裝置的設備IDe如果著作權管理資訊中的設備10 與複製目的地裝置的設備1£)不符的話,便不准予進行複製。 在圖53A至53C的登出過程中,係將該碟片9〇之上的語音 資料先移動至個人電腦議之中,然後再將其窝回碟片= 中。從使用者的觀點來看,該程序相#複雜而且浪費時間, 因為必須花費時間讀取該碟片9时的語音資料,並且將同樣 的資料窝回㈣片9〇之中。再者,使用者可能會發現到欲抹 除的語音資料會脫離(雖然相當短暫)碟片9〇。 2從該碟片9时進行語音料的登㈣,只要省 述步驟便可避免出現此等缺點 圖53C的姓果。☆ 以更精間的万式達到 下面將解釋回應該使用者的單—命令(例如, 84009 -74- 1242763 將XX語音資料登出該碟片90)所執行的一種精簡型程式。 (1) 將目標語音資料從該碟片90複製至該個人電腦100 的硬碟機中,並且藉由取消與該搜尋中之語音資料有關的部 份管理資料,以抹除被記錄在該碟片90之上的語音資料。舉 例來說,可從播放順序表中抹除被連結至對應該語音資料之 磁軌描述符號的連結資訊項目TINFn,並且從程式化播放順 序表中刪除被連結至對應該語音資料之磁軌描述符號的連 結資訊項目PINFn。或者,可抹除對應該搜尋中之語音資料 之該等磁-軌描述符號本身。當將該資料從該碟片90移至該個 人電腦100之後,此步騾便可讓該語音資料無法在該碟片90 中繼續被使用。 (2) 當上面的步驟(1)將該語音資料複製至該個人電腦 100之後,同時必須將對應該語音資料的磁軌描述符號複製 到該個人電腦100的硬碟機中。 (3) 該個人電腦100在對應從該碟片90中被複製過來(即 被移動過來)之語音資料的磁軌描述符號内的著作權管理資 訊中記錄一預設的可允許登出計數(例如三次)。 (4) 根據從該碟片90被複製過來的磁執描述符號,該個 人電腦100便可獲取一對應該被移動之語音資料的内容ID。 記錄内容ID的意思表示稍後必須檢查該語音資料。 (5) 接著,該個人電腦100會將在上面步驟(3)中被記錄 至對應從該被移動之語音資料的磁軌描述符號内的著作權 管理資訊中的可允許登出計數扣除一次。於此範例中,該可 允許的登出計數會變成「2」(=3-1)。 84009 -75 - 1242763 、⑷於已經載入該碟片90的碟片驅動單元!(未顯示)中 幻貝啟動對應該被移動語音資料的磁軌描述符號。舉例來 說,可以藉由還原或重建於上面步驟⑴中被抹除之連社資 訊項目醫nm,n來達到此目的。如果先前以抹^ 寺對應該語音資料的磁軌描述符號本身㈣,便必須重建該 些磁軌描述符號。或者,可將該等相應的磁軌描述符號㈣ 個人電卿0傳送至該碟片驅動單元〗之中,用以將其記 該碟片90之上。 執行上.面的步驟⑴至⑹便可完成整個登出程序。核等步 驟可將預期的語音資料從該碟片9〇複製到該個人電腦刚 中,不過卻僅需花費使用者多餘的零星時間,並且又可確保 達到該搜尋巾之語音資料的著作權保護的目的。 上面的♦音資料複製步驟⑴至⑹較佳的係可應用於由使 用者操作該碟片驅動單元1以便將其記錄在該碟片90之上的 語音資料中。 已登出的語音資料可以下面的方式進行登入:該個人電腦 100必㈣在被記料其中的語音資料中搜尋出預期的資 料並且在该等對應的磁軌描述符號中搜尋出控制資訊(例 如著作權管理資訊)。利用所尋獲且驗證過的語音資料與控 制資訊便可登入該目標資料。 10.下一代的MD1系統與目前KMD系統之並存 雖乂下代的MD1系統的碟片格式明顯不同於目前的MD 1統的碟片格式’不過下—代的刪系統仍然可以使用與目 則的MD系、統所採用之相同碟片。因此必須提供—種協議方 84009 -76 - I242763 =f不至於讓使用者在同—㈣片驅動單元〗中任一 種碟片格式時產生混淆。 於:為.4不下一代的娜1系統與目前的MD系統如何並存 、佳〜磲片驅動單兀i《概念概咯圖。該碟片驅動單元1符合欲 订輸入與輪出之語音信號的數位格式與類比格式。 :設是數位語音信號,那麼_中的下__代的刪系統7〇 f曰利用預設的方法從該信號中偵測出—水印信號;讓加密 早兀72利用密鑰資訊74對該信號進行加密,·以及將該經過加 在的k號馈送至—記錄/再生單元73。如果是類比語音信號 的逢,那麼下—代的細系㈣便會讓A/D轉換器(未顯示) 將孩信號轉換成數位語音資料信號,然後從該語音資料信號 :偵測出一水印信號,對該信號進行加密,以及將該經過加 被的信號傳送至該記錄/再生單元73。該記錄/再生單元乃可 對該經過加密的語音資料進rATRac壓縮編碼處理。在被 元錄至孩碟片90(未顯示)之前,該經過壓縮編碼的語音資料 必須連同該密鑰資訊74 一起被轉換成1-7pp調變格式。 口舉例來說’如果從該輸人語音信號中被⑽出來的水印信 唬含有禁止複製資訊的話’那麼該記錄/再生單元η便不能 執行任何的寫入作業。 就語音資料再生來說,該記錄/再生單元乃會從該碟片% 中讀出該語音資料及相應的密鑰資訊74。解密單元乃可以利 用Μ密鑰資訊74對該資料進行解密,因而可獲得一數位語音 信號。可以利用D/A轉換器(未顯示)將所獲得的數位語:: 號轉換成類比語音信號,以便進行輸出。或者,並不需要插 84009 -77- 1242763 入該D/A轉換器,直接輸出該數位語立 曰L號,而不經過兹 換。從由該碟片90中再生的語音芦 、 口 。曰說中w可偵測出一水印信 双木刊處r , 伽、 丨丨〇现言,禁止複製資訊的 話,那麽該記錄/再生單元73# 便不邊執行任何的語音資科再 生作業。 在圖54的目前的_系統71中,數位語音信號在被轉送至 一記錄/再生單元76之前必須具備利用scms(序號複製管理 系統)所產生的世代管理資訊。如果提供的係類比語音信號 的逢’在被饋送至該記錄/再生單元76之前必須先利用⑽ 轉換器(未顯示)㈣其轉換成數位語音資料。制比語音作 ,並不具備利㈣⑽所產生的世代管理資訊。該記錄/再生 早凡76可對所接㈣的語音資料進行ATRAG壓縮編碼處 理在被寫入,茨碟片90(未顯示)之冑,該經過壓縮編碼的語 音資料必須先被轉換成EFM格式。 ’曰負料再生而耳,該記錄/再生單元76會從該碟片90 《中讀㈣預期的語音資料,當作數位語音信號。可以利用 器(未顯示)將該數位語音信號轉換成類比語音信 號以便進订輸出。或者’並不需要插入該轉換器,直 接輸出絲位語音信號,而不經過轉換。 在上述下一代的MD1系統與目前的MD系統共存的碟片驅 動單兀1之中必須提供一切換器50,用以在該兩種MD系統的 作業模式之間進行明確的切換。明確地說,當欲將語音資料 錄在為碟片90之上時便必須有效地使用該切換器50。 84009 -78 - 1242763 圖55為一搞帶型碟片驅動單元1之外觀圖。該碟片驅動單 兀1具備-鉸鏈’其係隱藏於圖55的後方。滾動—滾動件^ 便可讓位於該鉸鏈附近的内蓋54從該主體55中向外翻開。在 該開口 (磲片90可從該開口插入)中會出現-碟片導執。當沿 著該導軌插人該碟片9GJL關閉該内蓋54之後,便可將該壤片° 90載入該碟片驅動單元!之中。載入該碟片9〇之後該磲片 驅動單元1便會自動從該碟片9㈣導人區及仏咖區中讀取 資訊。 ' 耳機孔.53係當作類比語音信號輸出端子。使用者可將語音 再生構件(例如耳機)插入該耳機孔53之中,聆聽經由碟片^ 再生之後的語音資料聲音。 雖然圖55未顯示,不過該碟片驅動單元⑽配備各種控制 用途的按鍵:用以指定碟片作業情形(例如播放、記錄、停 止、暫停、快速前進及倒轉)的按鍵;用以編輯碟片9〇中所 保田之浯音資料及其它資訊的按鍵;以及用以輸入命令與資 料給該碟片驅動單元i的按鍵^舉例來說’該些按鍵全部位 於主體55之上。
舉例來說,上述的切換器50可設計於該碟片驅動單元 内盍54之上。如圖55所示,該切換器5〇的體積非常大且位置 顯著,以便吸引使用者的注意。在圖55的碟片驅動單元^^之 中,圖中所示的切換器50可切換至rMD」以進入目前的MD 系統作業模式;或是切換至「下一代MD」以進入下一代的 MD1系統作業模式。 内蓋54亦配備一顯不器單元51。該顯示器單元51可顯示該 84009 -79- 1242763 碟片驅動單元1的各種作業狀態,並且顯示被載入該碟片驅 動單元1之中的碟片90的磁軌資訊。該顯示器單元51亦會配 合切換器50所設定的作業模式提供螢幕上指示。 下文中將參考圖56的流程圖來說明,當對碟片9〇進行袼式 化時。亥碟片驅動單元1通常都如何運作。圖5 6的步驟適用 於對所謂的初次使用碟片(未曾使用碟片)進行格式化。於圖 56的第一步騾S200中會將目前wMD系統碟片9〇載入該碟片 驅動單元1之中。載入碟片90之後便會進入步騾S201,先從 忒導入區中讀取資訊,然後再從該碟片90的U-TOC區中讀取 資訊。 在步驟S202中會檢查切換器5〇所設定的碟片驅動單元i 的作業模式究竟係目前的MD系統或下一代的MD1系統。如 果於步騾S202中所判斷的結果是目前的MD系統的話。則會 進入步驟S203之中。於步騾S2〇3中會判定所載入的碟片9〇 可供目前的MD系統碟片使用,而不必作進一步的格式化, 其係目前的MD系統的特徵。接著顯示器單元51便會產生一 勞幕上指示,指示該碟片90為空白的碟片。 如果於步驟S202中判斷出該碟片驅動單元1的作業模式 疋下一代的MD1系統的話,則會進入步驟32〇4之中。於步驟 S2〇4中,顯不器單兀51會短暫地(例如數秒鐘)顯示出該碟片 9〇係一 2白碟片’然後便自動進入步驟S205中。 於步驟S205中,顯示器單元51會顯示一信息,詢問使用 者孓否要繼續格式化該碟片90。如果使用者指示希望格式化 邊碟片90的話,便進入步驟S2〇6之中。舉例來說,使用者可 84009 -80 - 1242763 操作4單元1之主體5 5上的適當按键,以便進入該碟片驅動 單元1之中。 於步驟S206中,該碟片驅動單元1會依照先前圖18之流程 圖所述的方式對該碟片9〇進行下一代的系統袼式化處 理。當孩碟片90進行格式化時,顯示器單元51較佳的係能夠 顯不出正在進行該格式化處理。當完成步驟S206的格式化處 理之後,便進入步驟S2〇7之中。於步驟32〇7中,顯示器單 兀51會產生一信息,顯示出以載入的碟片90係一空白的下一 代的MD Γ碟片。 如果使用者在步驟S2〇5中表示不必對該碟片9〇進行格式 化的話,接著便進入步騾S2〇8。在步騾S2〇8中,顯示器單 元51會產生一指不信號,提醒使用者將碟片驅動單元1中的 切換器50設定成目前wMD系統作業模式。在步驟s2〇9中, 當經過一段預設時間之後,不論該顯示器單元51的顯示結果 為何,都必須檢查該切換器50的設定值是否保持不變。如果 在步驟S209中判斷出該切換器5〇的設定值並未改變的話,便 認定已經超過時限,並且將控制權交還給步騾S2〇5。 圖57為該碟片驅動單元}用以格式化已載入其中之初次使 用碟片90的另一步驟流程圖。於圖57的步驟S3〇〇中會將空白 的(未使用過的)碟片90載入碟片驅動單元1之中。於步驟 S3(H中會先從該導入區中讀取資訊,然後再從該碟片9〇的 U-TOC區中讀取資訊。在步驟隨中,該顯示器單⑽會根 據所獲得的U-TOC資訊產纟一指示信號,表示所載入的碟片 9〇係一空白碟片。 84009 -81 - 1242763 在步驟S303中,可操作該碟片驅動單元!之上的記錄按鍵 (未顯示),表示欲將該資料記錄至該碟片驅動單元i内的碟 片90之中。除了操作該碟片驅動單μ的記錄按鍵之外,利 用被連接至該碟片驅動單^的個人電腦⑽亦可將該記錄 指令輸入該碟片驅動單元1。 於步驟測中提供記錄指令給該碟片驅動單元i之後,便 進入步驟S304。在步驟S3〇4中會檢查切換器5〇所設定的碟 片驅動單元i的作業模式究竟係下—代的讀系統或目前的 MD系統。·如果於步驟S3〇4中判斷出該碟片驅動單元丨的作業 模式是目前的MD系統的話,則會進入步驟“⑽之中。在步 驟S306中,會開始對該碟片9〇進行目前的MD系統的記錄處 理。 如果於步騾S304中判斷出該切換器5〇將該碟片驅動單元 1的作業模式設定成下一代的MD1系統的話,則會進入步驟 S305之中。在步驟S305中會依照前面圖18所述之方式般利 用該下一代的MD1系統對該碟片90進行格式化。步驟S3〇5 之後則會進入步驟S306中,開始對該碟片90進行下一代的 MD 1系統的記錄處理。 , 下文中將參考圖5 8的流程圖來說明當欲將語音資料記錄 至碟片90之上時,該碟片驅動單元1 一般的運作情形。處理 方式會因該碟片驅動單元1的作業模式是否匹配該碟片9〇的 種類(即是否已經利用該下一代的MD1系統對該碟片90進行 過格式化)而改變。 於圖58的第一步驟S2l〇中會將該碟片90載入該碟片驅動 84009 -82 - 1242763 單元1之中。載入碟片9〇之後便會進入步驟S211,先從該導 入區中讀取資訊,然後再從該碟片90的U-TOC區中讀取資 訊。 接著便根據所擷取到的υ-TOC資訊於步驟S212中判斷所 載入的碟片90究竟具有下一代的MD1系統的格式亦或是具 有目前的MD系統的格式。舉例來說,可以依照是否從該 ϋ-TOC中擷取出FAT資料來進行判斷。或者,可根據是否於 居U-TOC區中發現警示磁執起始位置資訊來進行判斷。 於步驟S213中,該顯示器單元51會顯示出於步驟S2i2所 判斷的碟片種類。於步騾S214中會根據從該υ-TOC區中所讀 出的資訊於該顯示器單元51之上顯示出所載入之碟片9〇的 狀怨。舉例來說,該顯示器可顯示出所載入之碟片是否為 一空白碟片。如果碟片90並非為一空白碟片的話,便顯示出 碟片名稱及磁執名稱資訊。於步驟S215中會停止轉動該碟片 90 〇 於步驟S216中會檢查於步騾S212中所判斷出來的碟片種 類是否符合切換器50所設定之碟片驅動單元1的作業模式。 如果符合的話便進入步騾S217。 更明確地說,只要符合下面任一種情況便會進入步驟 S217:其中一種情形是,當判斷出切換器5〇被設定成目前的 MD系統之作業模式而jl所載入的碟片9〇係目前# md系統 碟片;另-種情形是,當判斷出切換器5〇被設定成下一代的 MD1系統之作業模式而且所載入的碟片9〇具有下一代的 MD1系統的格式。 84009 -83 - 1242763 於步驟S217中則會將資料記錄至碟片9〇之中或從碟片9〇 中再生資料。亦可編輯位於該碟片9〇上之U-TOC區之中的資 訊。 此時,系統控制器9會根據於步驟S2i2所判斷的碟片種類 讓媒體驅動單元2針對實際碟片的種類利用選擇器26選出一 條符合調變系統的適當信號路徑。如此便可於下一代的]^01 系統及目前的MD系統之間自動地切換解調變格式,以便進 行語音資料再生。亦可在系統控制器9的控制下,根據實際 碟片的種·類,依照相同的方式在下一代的MD1系統及目前的 MD系統之間切換該等檔案系統。 於步騾S216中亦可能判斷出於步驟S2丨2所判斷的碟片種 類並不符合切換器50所設定之碟片驅動單元丨的作業模式。 此時便會進入步驟S219。 更明確地說,只要符合下面兩種情況中其中一種便會進入 步騾S219:其中一種情形是,當判斷出切換器5〇被設定成目 則的MD系統之作業模式而所載入的碟片9〇卻具有下一代的 MD1系統的格式;另一種情形是,當判斷出切換器5〇被設定 成下一代的MD1系統之作業模式而所載入的碟片9〇卻具有 目前的MD系統格式。 於步驟S219中會檢查使用者對該碟片9〇實施何種作業。 如果在步驟S219中判斷出使用者欲從該碟片9〇中實施語音 負料再生(PB)的逢,那麼便進入步驟^220。在步驟S220會依 照使用者的指示從該碟片9〇中再生該語音資料。 也就疋,不論切換器5〇的設定值為何,即使碟片種類並不 84009 -84- 1242763 符合切換器50所設定之碟片驅動單幻的作業模式,亦可再 生被記錄於該碟片90之上的語音資科。 更月雀地說’系統控制咨9會報據於步驟$川所判斷的碟 片種類讓媒體驅動單元2針對實際碟片的種類利用選擇器26 選出一條符合調變系統的適當信號路徑。如此便可於下一代 的讀系統及目前的_系統之間自動地切㈣㈣^ 以,進行語音資料再生。亦可在系統控制器9的控制下,根 據:際碟片的種類,依照相同的方式在下一代的臟系統及 目如的MD系統之間切換該等檔案系統。 如果在步驟S219中判斷出使用者欲實施將語音資料記錄 ⑽c)至該碟片9G之中的記錄作業或是對該碟片9时所七 錄的語音資料實施編輯(細丁)作業的話,那麼便進入步驟 S218。在步驟S218,會在顯示器單元51之上出現一警告信 息’表示碟片90的種類並不符合該碟片堪動單元!的作;模 式。當使用者指定進行記錄作業時還會顯示出無法進行記錄
的信息’當使用者指定進行編輯作業時亦會顯示出無 編輯的信息。 T 如果在步驟S2 19中使用者試圖於語音資料再生期間在編 輯作業過財更新前取㈣話,顯示器單元51便會顯示 兩種信息:碟片9〇的種類並不符合該碟片驅動單元二:: 模式,以及此階段無法進行編輯。 也就是,當碟片90的種類並不符合該切換器 片驅動單元!的作業模式時,便不允許進行任何作 免修改被記錄於該碟片90之上的資訊。 84009 -85- 1242763 現在將說明如何改變碟片9G的格式。本發明可將碟片% 中的下-代的则系統格式改變成目前的_系統格式,反 之亦然。 圖59為將碟片9G從下-代賴m系統之碟片格式切換成 目則的MD系統之療片格式的步驟流程圖。吾人假設該切換 器50事先係被設定在下一代的MD1系統之作業模式中。 於圖59的第-步驟S23G中會將該壤片9G載人該碟片驅動 早疋1之中。載人療片90之後便會進人步驟咖,先從該導 入區中謂取資訊,然後再從該碟片9g的仏肌區中讀取資 訊。在步驟S232中將發現所載入之碟片9〇已經過下;;代的 MD1系統的格式化。於步驟咖中會停止轉動該碟片列。 於步驟S234中會從該碟片9〇中將利用ρΑΤ系統進行記錄 及管理的所有資料予以抹除。舉例來說,使用者可對利用該 FATf理技術記錄在該碟片%之上的資料進行編輯(⑽丁) 作業’並且從所有的編輯選項中選出其中―項作業以抹除所 有的資料(ALL ERASE)。較佳的係’步驟3234可在顯示器單 凡51(上產生一指不信號,詢問該使用者是否確定要從該碟 片9 0中真正抹除所有的資料。 當已經根據使用者的操作從該碟片9〇中抹除利用該fat 管理技術所記錄的全部資料之後,便會進入步驟3235。在步 驟S235中會在該顯示器單元51之上產生—信息,表示所載入 的碟片現在已經變成空白碟片。
在步驟S235之後便會進入步驟S236,讓使用者操作該切 換器5〇,將該碟片驅動單元1的作業模式設定成目前的MD 84009 -86 - 1242763 系統。於步騾S237中會從該被載入之碟片90的U-TOC區中讀 取資訊。於步驟S238中會認定其為一已經過下一代的MDi 系統格式化之後的碟片。 在步驟S239中會在該顯示器單元51之上產生一信息,表 示所載入的碟片現在已經變成空白的下一代的Mm系統碟 片。在該顯示器單元51之上還會產生一指示信號,詢問該使 用者是否要取消下一代的MD1系統格式。取消下一代的MD1 系統格式意謂著將碟片90從下一代的MD1系統之碟片格式 切換成目·前的MD系統之碟片格式90。 如果在步騾S239中判斷出該使用者實施取消該碟片格式 的作業的話便會進入步騾S240。在步驟S24〇中會取消該被 載入之碟片90之上的下一代MD1系統之格式。舉例來說,藉 由抹除該U-T0C區中的FAT資訊以及警示磁軌便可取消該 碟片格式。或者,不必抹除該]^八丁資訊而僅抹除該警示磁軌 亦可取消該下一代的MD1系統格式。 如果在步驟S239中判斷出該使用者實施不取消該碟片格 式的作業的話便會進入步驟S241。在步驟3241中,顯示器 單元51會出現-指示信號,提醒使用者操作切換器$◦,用以 將碟片驅動單元1設定成下一代的MD1系統作業模式。 在步驟S242中會在預設的時間内檢查該使用者是否有進 行操作用以將碟片驅動單元!設定成下一代的刪系統作業 模式。如果在預設的時間内判斷出已經實施相關作業的話便 會進入步驟S243結束該项處理,並且將該碟片9()視為已經過 該下-代的刪系統格式化之後的空白碟片。如果在步驟 84009 -87. 1242763 S242中並未在預設的時間内完成切換器5〇的設定作業的 忐,便認定已經超過時限,並且將控制權交還給步驟S239。 從目前的MD系統碟片格式切換成下一代的%〇1系統碟片 格式的方式如下:先操作該切換器5〇以便將該碟片驅動單元 1設定成目前的MD系統作業模式。實施作業用以從該碟片9〇 中將利用目前的MD系統格式所記錄的所有語音資料予以抹 除。然後依照前面圖18所討論之方式般利用該下一代的Mm 系統對該碟片9 0重新進行格式化。 利用上—面的適當特徵,本發明的方法及裝置便可利用規格 等同於目前的MD系統之規格的儲存媒體,在fat系統的控 制下有效地管理語音資料。 雖然已利用特定方式來說明本發明的較佳具體實施例,但 是此類的說明僅供解說用途,並且應明白可進行各種變更及 修改,而不會脫離下列申請專利範圍的精神及範疇。 本申請文件包含與下面各專利申請案所揭示之内容相關 的主要内容:2002年4月1日於日本專利事務所(JP〇)提出申 請的日本專利申請案號第P2002-099277號;2002年6月28日 於日本專利事務所提出申請的日本專利申請案號第 P2002-190812號;2002年4月1日於日本專利事務所提出申請 的日本專利申請案號第P2002-099294號;2002年6月28日於 曰本專利事務所提出申請的日本專利申請案號第 P2002-190811號;2002年4月1日於日本專利事務所提出申請 的曰本專利申請案號第P2002-099274號;2002年6月28日於 曰本專利事務所提出申請的日本專利申請案號第 84009 -88 - 1242763 P2002-190804號;2002年4月1日於日本專利事務所提出申請 的日本專利申請案號第P2002_099278號;2002年6月28曰提 出申請的日本專利申請案號第P2002-190805號;2002年4月1 曰於日本專利事務所提出申請的日本專利申請案號第 P2002-099276號;2002年6月28日於日本專利事務所提出申 請的日本專利申請案號第P2002-190808號;2002年4月1曰於 曰本專利事務所提出申請的日本專利申請案號第 P2 002-099296號;2002年6月28日於日本專利事務所提出申 請的日本·專利申請案號第P2002_190809號;2002年4月1曰於 曰本專利事務所提出申請的日本專利申請案號第 P2 002-099272號;20 02年6月28日於日本專利事務所提出申 請的日本專利申請案號第P2002_190802號;2002年4月1曰於 日本專利事務所提出申請的日本專利申請案號第 P2002-099271號;2002年6月28日於日本專利事務所提出申 請的日本專利申請案號第P2002_190803號;2002年4月1曰於 曰本專利事務所提出申請的日本專利申請案號第 P2002_099270號;2002年6月28日於日本專利事務所提出申 請的日本專利申請案號第P2002-190578號;2002年4月1曰於 曰本專利事務所提出申請的曰本專利申請案號第 P2002-099273號;2002年6月28日於日本專利事務所提出申 請的日本專利申請案號第P2002-190810號;2002年4月1曰於 日本專利事務所提出申請的日本專利申請案號第 P2002-099279號;以及2002年6月28日於日本專利事務所提 出申請的日本專利申請案號第P2002-190801號,此處以引用 84009 -89- 1242763 的方式將μ申請文件中每份的所有内容併入本文中。 【圖式簡單說明】 參考上面的說明及下面的附圖將可非常明白本發明的所 有目的,其中: 圖1為供下一代MD1系統使用的碟片的示意圖; 圖2為供下一代MD1系統使用的碟片之上的可記錄區的示 意圖; 圖3 A及3B為供下一代MD2系統使用的碟片的示意圖; 圖4為供下一代MD2系統使用的碟片之上的可記錄區的示 意圖; 圖5為供下一代MD1及MD2系統使用的錯誤校正碼技術的 示意圖; 圖6為供下一代MD1及MD2系統使用的錯誤校正碼技術的 另一示意圖; 圖7為供下一代MD1及MD2系統使用的錯誤校正碼技術的 另一示意圖; 圖8為顯示如何利用晃動產生位址信號之碟片部的透視 园 · 圖, 圖9為供目前的MD系統及下一代MD1系統使用之ADIP信 號的示意圖; 圖1〇為供目前的MD系統及下一代MD1系統使用之ADIP 信號的另一示意圖; 圖11為供下一代MD2系統使用之ADIP信號的示意圖; 圖12為供下一代MD2系統使用之ADIP信號的另一示意 84009 -90- I242763 圖; 圖13為供目前的MD系統及下一rMdi系統使用之adIP 仏號與訊框之間的關係概略圖; 圖14為供下一代MD1系統使用之ADIp信號與訊框之間的 關係概略圖; 圖15為供下一代MD2系統使用之控制信號的示意圖; 圖16為一碟片驅動單元的方塊圖; 圖17為一媒體驅動單元的方塊圖; 圖18為用以初始化下一代MD1碟片之步驟流程圖; 圖19為用以初始化下一代MD2碟片之步驟流程圖; 圖20為一信號記錄位元映像之示意圖; 圖21為用以從一 FA丁扇區中讀取資料的步驟流程圖; 圖22為用以將資料寫入一17八丁扇區中的步驟流程圖; 圖23為該碟片驅動單元單獨從一FAT扇區中讀取資料的 步驟流程圖; 圖24為該碟片驅動單元單獨將資料窝入一 fat扇區中的 步驟流程圖; 圖25為用以產生一 ^號記錄位元映像的步騾流程圖; 圖26為用以產生該信號記錄位元映像的另—步驟流程圖; 圖27為用以產生該信號記錄位元映像的另—步驟流程圖; 圖為b資料管理系統之第一範例的示意圖,· 圖29為該語音資科管理系統之第_範例所使用的語 料檔的示意圖; 圖30為該語音資料管理系統之第—範例所使用的磁軌索 84009 -91 - 1242763 引檔的示意圖; 圖3 1為該語音資料管理系統之第一範例所使用的播放順 序表的示意圖; 圖32為該語音資料管理系統之第一範例所使用的程式化 播放順序表的示意圖; 圖33 A及33B為該語音資料管理系統之第一範例所使用的 群組資訊表的示意圖; 圖34A及34B為該語音資料管理系統之第一範例所使用的 磁軌資訊表的示意圖; 圖35 A及35B為該語音資料管理系統之第一範例所使用的 分部資訊表的示意圖; 圖36A及36B為該語音資料管理系統之第一範例所使用的 名稱表的示意圖; 圖37為該語音資料管理系統之第一範例所實施的典型處 理的示意圖; 圖3 8為顯示如何從複數個指標存取該名稱表中每個名稱 槽的示意圖; 圖39A及39B為該語音資料管理系統之第一範例用以從該 語音資料檔中刪除分部時所執行的處理的示意圖; 圖40為該語音資料管理系統之第二範例的示意圖; 圖41為該語音資料管理系統之第二範例所使用的語音資 料檔的示意圖; 圖42為該語音資料管理系統之第二範例所使用的磁軌索 引檔的示意圖; 84009 -92- 1242763 圖43為該語音資料管理系統之第二範例所使用的播放順 序表的TF意圖, 圖44為該語音資料管理系統之第二範例所使用的程式化 播放順序表的示意圖; 圖45 A及45B為該語音資料管理系統之第二範例所使用的 群組資訊表的示意圖; 圖46A及46B為該語音資料管理系統之第二範例所使用的 磁軌資訊表的示意圖; 圖47A·及47B為該語音資料管理系統之第二範例所使用的 名稱表的示意圖; 圖48為該語音資料管理系統之第二範例所執行的典型處 理的示意圖; 圖49為顯示該語音資料管理系統之第二範例如何利用索 引技術將一檔案資料項目分割成複數個索引區的示意圖; 圖50為顯示該語音資料管理系統之第二範例如何利用該 索引技術連接磁軌的示意圖; 圖5 1為顯示該語音資料管理系統之第二範例如何利用其 它技術來連接磁軌的示意圖; 圖52A及52B為顯示如何依照欲寫入至該驅動單元中所載 入之碟片中的資料類型,在個人電腦及與其相連之碟片驅動 單元之間轉移管理權的示意圖; 圖53A、53B及53C為一語音資料登出程序的示意圖; 圖54為顯示下一代的MD1系統與目前的MD系統如何並存 於該碟片驅動單元之概念概略圖; 84009 -93 - 1242763 圖55為一攜帶型磲片驅動單元之外觀圖; 片的 次使 圖56為該碟片驅動單元用以格式化已載入其 步驟流程圖; 磲 圖57為該碟片驅動單元用以格式化已載入其中之初 用碟片的步驟流程圖; 中圖58為科片驅動單元用以將語音資料記錄至已載入复 中<碟片的步騾流程圖;及 /、 /下代的MD1系統之碟片格式切換成目前的 統之碟片格式的步驟流程圖。 84009 94- 1242763 圖式代表符號說明 1 2 3 4 5 6,8 7 9 10 12 13 14 15 16?2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7 28 29 30 31 32,33 50 51 52 53 54 55 70 71 72 碟片驅動單元 媒體驅動單元 記憶體傳送控制器 群集緩衝記憶體 輔助記憶體 通用序列匯排流介面 USB集線器 系統控制器 語音處理單元 RS-LDC編碼器 RLL(1-7)PP調變單元 ACIRC編碼器 EFM調變單元 選擇器 磁性讀取頭驅動器 磁性讀取頭 光學讀取頭 雷射驅動器 RF放大器 RLL(1-7)PP解調變單元 RS-LDC解碼器 EFM解調變單元 ACIRC解碼器 伺服電路 馬達驅動器 轉軸馬達 ADIP解調變單元 驅動控制器 位址解碼器 切換器 顯示器單元 滾動件 耳機孔 内蓋 主體 下一代的MD1系統70 目前的MD系統 加密單元 84009 -95 - 1242763 73,76 74 75 90 100 101 102 103 200,200^200^ 201 記錄/再生單元 密鑰資訊 解密單元 碟片 個人電腦 記錄層 穿透層 再生磁性層 語音資料 登出計數 -96- 84009

Claims (1)

1242763 拾、申請專利範園: 1. 一種儲存媒體初始化方法,該方法包括下面的步聲· 於一儲存媒體中記錄一用以管理該儲存媒體内之資料 區内之缺陷區的置換區的管理表; 將一唯一的識別信號記錄於該儲存媒體之中,· ’ ’乂及 將管理資料記錄於該資料區之中, 其中該用以記錄一唯一的識別信號的步騾包括將嗲唯 一的識別信號記錄於該儲存媒體之中,但是卻不記錄於由 該管理資料所管理的區域之中。 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項之儲存媒體初始化方法, 必一罗·包 栝下面的步驟: 乂 1 7 pp p周變格式來記錄該管理表及該管理資科。 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丨項之儲存媒體初始化方法,進一步包 括下面的步驟: 、以第一圮錄格式將用以管理該管理表的另一管理 記錄於該儲存媒體之中; ^孩弟-記錄格式將利用該另„管理資料進行管理的 e7F耷音磁軌記錄於該儲存媒體之中; 第》己錄格式將該管理表記錄於該儲 將該唯—的識別信號記錄於該管理表之中.以及中, 4·如式將該管理資料記錄於該資料區之中。 3 . 1丨範圍罘3項之儲存媒體初始化方法,其中. 錄格式包括將由Ε™調變方式所調變的資料 錢於錢㈣體之中,以*該第:記轉式包括將由 _〇9 1242763 -7 PP调變万式所調變的資料記錄於該儲存媒體之中。 種儲存媒植初始化及冊J除方法,該方法包括下面的 驟: 初始化該儲存媒體的步驟如下, 以第一圮錄格式將用以管理一管理表的第一管理資 料记錄於孩儲存媒體之中,該管理表係用以管理該儲存媒 體内之資料區内之缺陷區的置換區, 以4第一冗錄格式將利用該第一管理資料進行管理 的警示聲音磁軌記錄於該儲存媒體之中, 以第二記錄格式將該管理表記錄於該儲存媒體之中, 將一唯一的識別信號記錄於該管理表之中,以及 以第二記錄格式將用以管理資料的第二管理資料記 錄於該資料區之中;以及 刪除該初始化步驟的方式如下, 改變孩第一管理資料,以便能夠至少刪除該警示聲音 磁軌的記錄。 84009
TW092106335A 2002-04-01 2003-03-21 Storage medium initialization and cancellation method TWI242763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2099296 2002-04-01
JP2002190809 2002-06-2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306533A TW200306533A (en) 2003-11-16
TWI242763B true TWI242763B (en) 2005-11-01

Family

ID=280438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2106335A TWI242763B (en) 2002-04-01 2003-03-21 Storage medium initialization and cancellation method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US (1) US7590038B2 (zh)
EP (1) EP1351247A3 (zh)
KR (1) KR20030079696A (zh)
CN (1) CN1295703C (zh)
AU (1) AU2003201833A1 (zh)
BR (1) BR0300858A (zh)
CA (1) CA2423504A1 (zh)
MX (1) MXPA03002799A (zh)
RU (1) RU2003108841A (zh)
TW (1) TWI24276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U2003202530A1 (en) 2002-04-01 2003-10-16 Sony Corporation Reproducing method, reproducing apparatus, recording method, and recording apparatus
GB2407465A (en) * 2003-10-24 2005-04-27 Sonic Arts Ltd Copy control and monitoring of audio and audio-visual recordings
JP4262611B2 (ja) * 2004-02-05 2009-05-13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データ記録方法、及びデータ記録装置
US7848518B2 (en) * 2004-06-29 2010-12-07 Seagate Technology Llc Stable disc controller ID from unstable comparator outputs
JPWO2006080350A1 (ja) * 2005-01-28 2008-06-19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光記録媒体および再生装置
JP6683569B2 (ja) * 2016-08-02 2020-04-22 ファナック株式会社 メモリ情報を消去可能なエンコーダ及びこれを備えるモータシステム
CN108228647B (zh) * 2016-12-21 2022-05-24 伊姆西Ip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数据拷贝的方法和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47825A (en) * 1987-08-10 1989-07-11 Levine Michael R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ignaling the volume level of reproducing apparatus for digitally recorded sound
KR930006580B1 (ko) * 1989-05-26 1993-07-21 샤프 가부시끼가이샤 기록재생장치
JPH07504768A (ja) * 1992-12-17 1995-05-25 三星電子株式会社 ディスク記録媒体とその再生方法及び装置
US5424881A (en) * 1993-02-01 1995-06-13 Cirrus Logic, Inc. Synchronous read channel
DE69431979T2 (de) * 1993-06-14 2003-10-30 Sony Corp., Tokio/Tokyo Verwaltungsverfahren für ein aufzeichnungsmedium
JPH0845246A (ja) * 1994-07-29 1996-02-16 Sony Corp 記録媒体、再生方法、記録装置、及び再生装置
US6073189A (en) * 1995-07-24 2000-06-06 Adaptec,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cremental packet recording of recordable compact discs
US5940854A (en) * 1996-01-16 1999-08-17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Unique identifier for optical media
JP3707137B2 (ja) * 1996-07-04 2005-10-19 ソニー株式会社 記録媒体、再生装置
KR19990020314A (ko) * 1997-08-30 1999-03-25 윤종용 서로다른 기록밀도의 다수의 기록면을 가지는 디스크와 디스크 판별방법과 디스크 재생장치
JP3985173B2 (ja) * 1998-05-29 2007-10-03 ソニー株式会社 変調装置および方法、復調装置および方法、並びにデータ格納媒体
PL343346A1 (en) * 1999-02-10 2001-08-13 Koninkl Philips Electronics Nv Method of storing an identification on a record carrier, device and record carrier
US20020001277A1 (en) * 2000-03-28 2002-01-03 Thomas Keith E. Method for encoding and recording non-audio data on a compact disc
JP4214665B2 (ja) * 2000-07-25 2009-01-28 ソニー株式会社 再生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BR0300858A (pt) 2004-08-17
CA2423504A1 (en) 2003-10-01
US7590038B2 (en) 2009-09-15
KR20030079696A (ko) 2003-10-10
CN1295703C (zh) 2007-01-17
CN1450554A (zh) 2003-10-22
TW200306533A (en) 2003-11-16
EP1351247A3 (en) 2003-10-15
AU2003201833A1 (en) 2003-10-23
RU2003108841A (ru) 2004-09-27
US20030185124A1 (en) 2003-10-02
MXPA03002799A (es) 2004-09-03
EP1351247A2 (en) 2003-10-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0306558A (en) Storage medium and storage medium recording method
KR101029308B1 (ko) 컨텐츠 데이터 전송 시스템 및 컨텐츠 데이터 전송 방법
TWI227468B (en) Recording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driving apparatus
TWI227477B (en) Reproducing method, reproducing apparatus, recording method, and recording apparatus
TW200305859A (en) Storage medium initialization method, and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TWI261242B (en) Recording method for recording data on a storage medium
TWI242763B (en) Storage medium initialization and cancellation method
TWI251808B (en) Data accessing method, reproducing apparatus, and recording method
TWI247277B (en) Track management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tracks on a storage medium
TWI245260B (en) Reproducing method, reproducing apparatus, recording method,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generating a management table
TWI225647B (en) Recor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editing method apparatus
JP4085430B2 (ja) 再生装置および記録再生装置
TW200531451A (en) Reproducing apparatus, reproducing method, and contents recording method
TWI267823B (en)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apparatus for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information to and from a magneto-optical storage medium
JP4264949B2 (ja) データ転送システム、データ転送方法およびデータ転送プログラム
RU2305330C2 (ru) Носитель записи и способ записи на носитель записи
RU2303822C2 (ru) Способ записи данных на носитель записи
JP2004087077A (ja) 記録方法、記録媒体のドライブ装置、および記録装置
JP2004087082A (ja) 記録方法
JP2004087078A (ja) データアクセス方法、再生装置、記録方法、および記録装置
JP2004087083A (ja) データアクセス方法、再生装置、記録方法、および記録装置
JP2004087084A (ja) 記録媒体の初期化方法、ならびに記録媒体の初期化および初期化解除方法
JP2004087075A (ja) 記録方法および記録装置、ならびに、編集方法
JP2004087076A (ja) 記録媒体のフォーマット方法、ならびに、記録再生方法および記録再生装置
JP2004087080A (ja) トラックの管理方法および管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