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566017B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ulti-channel reverse link outer-loop power control - Google Patents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ulti-channel reverse link outer-loop power control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566017B TW566017B TW091122340A TW91122340A TW566017B TW 566017 B TW566017 B TW 566017B TW 091122340 A TW091122340 A TW 091122340A TW 91122340 A TW91122340 A TW 91122340A TW 566017 B TW566017 B TW 566017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patent application
- channel
- threshold
- reverse link
- item
- Prior art dat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 H04W52/06—TPC algorithms
- H04W52/12—Outer and inner loop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69—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 H04B1/707—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using direct sequence modulation
- H04B1/7097—Interference-related aspec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3/00—Code 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10—Scheduling measurement reports ; Arrangements for measurement repor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 H04W52/06—TPC algorithms
- H04W52/14—Separate analysis of uplink or downlink
- H04W52/146—Uplink power control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 H04W52/06—TPC algorithms
- H04W52/16—Deriving transmission power values from another channel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 H04W52/18—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52/24—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or other wireless path parameters
- H04W52/245—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or other wireless path parameters taking into account 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 H04W52/30—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using constraints in the total amount of available transmission power
- H04W52/36—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using constraints in the total amount of available transmission power with a discrete range or set of values, e.g. step size, ramping or offse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 H04W52/18—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52/20—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error rat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 H04W52/30—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using constraints in the total amount of available transmission power
- H04W52/32—TPC of broadcast or control channels
- H04W52/325—Power control of control or pilot channe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Feedback Control In General (AREA)
- Noise Elimination (AREA)
- Transmitters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Description
566017
本發明大致相關於無線通訊线,更㈣地是有關一種 在㈣無線通訊“中反向鏈路多頻道外部迴路功率控制 之方法與裝置^ ㈣背景— 分碼多向近接(CDMA)無線通訊系統提供改良容量及可靠 通訊。蜂巢式系統之容量對於蜂巢式服務提供者是很重要 的,因為容量直接影響到收入。一般來說,cdma無線通訊 系統之容量受到干擾所限制。因此,將CDMA無線通訊系統 中的干擾程度降到最小才會有好處。 通常,最顯著之干擾的大小係來自其他行動單元,例如 在該蜂巢内或鄰近蜂巢操作中之蜂巢式電話。在該反向鏈 路上,即從一行動單元到一基地台之傳輸,在cdma無線通 訊系統中之行動單元將一虛擬雜訊(“PN,,)序列傳遞到該基 地台。該基地台接收到該信號以及其他行動單元所傳遞的 PN序列。PN序列所具有之性質為在一序列之延遲版本間之 相關性係退小於在兩時間對準之序列間之相關性,也就是 ’ 一延遲PN序列出現對於該時間對準之接收器係當作雜訊 ,而接收具有不同延遲之第二PN序列。因此,在cdMA系統 中,一些行動單元能夠以相同頻率傳送到相同基地台^ 一 CDMA行動使用者所傳送之信號會造成對所有其他使用者之 傳送信號產生干擾。 因為在一般CDMA蜂巢式環境中,每個行動單元之信號會 與其他行動單元之信號產生干擾,所存在之干擾問題稱之 -4-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 X 297公釐) 566〇i7 發明説明(2 為“近遠’’(near-far)問題。為了說明該近遠問題,考慮兩 行動單元與相同基地台進行通訊之例子。假設一第一行動 單元靠近該基地台而具有小量路徑損失,及一第二行動單 元遠離該基地台而具有大量路徑損失。同樣地,假設兩行 動單元使用相同功率大小傳送。因為兩行動單元是以相同 功率大小傳送而具有不同之路徑損失,所以該基地台從第 一行動單元所接收到的信號會比從第一行動單元所接收到 的信號微弱。在CDMA系統中,各個行動單元之傳送信號會 添加干擾於所有其他的行動單元。可以了解的是從該基地 台來看,第一行動單元相對第二行動單元會比第二行動單 元相對第一行動單元成為相對較大干擾源。因此,靠近該 基地台之行動單元會蓋掉遠離該基地台之行動單元之信號 。為了克服該近遠問題,CDMA無線通訊系統使用功率控制 以控制各個行動單元之傳送功率。 般來說,CDMA無線通訊系統針對該反向鍵路使用三種 類型之功率控制,開路(open—l〇〇p)功率控制、閉路 (closed-loop)功率控制、及外部迴路(〇uter_1〇〇p)功率控 制。下文中將會利用來自IS —2000標準之技術作為範例。在 開路功率控制中,一行動單元使用來自該基地台之估計接 收功率以控制其傳送之功率。通常,自我開路功率控制是 不足夠的,因為該前向鏈路(即基地台到行動單元)及反向 鏈路(即行動單元到基地台)使用不同頻率帶。如此一來, 該前向鏈路及反向鏈路之模糊(shad〇wing)及衰減特性便 不相同。因此,CDMA無線通訊系統也使用(a)閉路功率控制 -5-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 X 297公釐)
裝 玎
線 566017 A7 B7 五、發明説明(3 ) ,其調整一行動單元之傳送功率使得其在該基地台所接收 到信號對雜訊及干擾比能夠盡可能地接近所要求位準;及 (b)外部迴路功率控制,其決定所要求信號對雜訊及干擾比 為何。
裝 觀念上,閉路功率控制會試圖調整一行動單元之傳送功 率,使得其在該基地台所接收到的傳送信號能盡可能靠近 一臨界值。在該基地台,假如該閉路功率控制決定了該行 動單元需要增加或減少其傳送功率,則該閉路功率控制會 傳送一上升/下降命令給一行動單元。該閉路功率控制使用 該外部迴路功率控制之輸出,即所要求信號對雜訊及干擾 比稱為設定點,作為該臨界值以決定是否該行動單元在該 基地台所接收到信號太高或太低。 訂
線 該外部迴路功率控制實施於該基地台,使得在控制之下 的頻道之訊框消除率(“FER,,)目標或其他品質規範能夠以 最小傳送功率達成。假如該鏈路品質太低或太高,該基地 台會上下地調整該外部迴路設定點以達成所要求鏈路品質 。該外部迴路設定點之調整是外部迴路功率控制。 CDM無線通訊標準,像是IS —2〇〇〇,提供比^#cdma標準 更高之資料率。在IS-2000之反向鏈路中,一行動單元能夠 以較高速率,除了反向基礎頻道(‘‘R —FCHs”)之外,使用一 或更多反向補充頻道(“R-SCHs”)來傳送,其—般是使用於 較低資料率.SCHs是以不同於R销之接收信號對雜訊及 干擾位準操作。 在較低速率,通常該行動單元傳送不是在該r_fch就是在 -6 -
566017 A7 B7 五、發明説明(4 ) 該反向專用控制頻道(“R-DCCH”)上。該基地台觀察該R-FCH 或R-DCCH之FER,然後基於該FER調整該外部迴路設定點。 當該行動單元以較高資料率傳送時,它會傳送在除了 R-FCH 、R-DCCH、或兩者之外的R-SCH上。 如前面所提到,該R-SCH通常會以不同於該R-FCH或 R-DCCH之接收信號對雜訊及干擾位準下操作。這依次會影 響該反向導頻頻道(“R-PICH”)之基地台的最佳化位準之接 收信號對雜訊及干擾比。當該行動單元在該R-SCH上傳送的 時候,該基地台使用不同的外部迴路設定點於該R-PICH接 收信號對雜訊及干擾比。為了當使用R-SCH時能調整該外部 迴路設定點,一種方法是為了該基地台以觀察該R-SCH之 FER或其他解碼器規範,然後使用該方法於該外部迴路中以 調整該外部迴路設定點。
然而,觀察該R-SCH之FER以調整該外部迴路設定點是存 在著一些問題。其中一問題是該行動單元通常只允許在該 R-SCH上傳送一段有限的時段。該限制時段無法提供足夠的 觀察時間以產生有意義、可微調該外部迴路設定點所必需 要的FER統計數字。其他的問題是R-SCH之傳輸會被該行動 單元突然地中斷。舉例來說,該行動單元不會有適當的RF 功率大小或任何更多資料以在該R-SCH(s)上傳送。由於在 該R-SCH(s)上之傳輸之未排程中斷,在該基地台之FER之估 計會變的困難。即使當該R-SCH傳輸根據一事前安排排程發 生中斷的時候,該外部迴路功率控制必需要來回地在R-SCH 、R-FCH、R-DCCH之間變換。假如不是在R-FCH就是在R-DCCH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 X 297公釐) 566017 A7 B7 五、發明説明(5 ) ---- 上之外部迴路尚未更新,該等變換會產生一安定時段,在 該時段會有其他不同、非必要性之大量傳送功率需要用以 維持在R-FCH或R-DCCH上之鏈路品質。類似的效率損失會發 生在該外部迴路轉換到該解碼器或該R-SCH(s)的時候。 與R-SCH之外部迴路設定點相比,由於R-DCCH的突發傳輸 ,所以存在著類似的問題。那就是如果在基本頻道中沒有 常常發生傳輸,該外部迴路功率設定點就不會定在正確的 位準。當在一行動單元之反向鏈路上除了該R_piCH之外只 有使用R-DCCH的時候,有必要提高該接收導頻對雜訊及干 擾比,以補償該外部迴路設定點並沒有隨著經常性更新而 更新之事實。因為IS-2000標準中不論及R-DCCH之相 似傳輸負載循環,對兩者定義一固定的話務對導頻比,所 以必須解決只為了該R-DCCH調整該導頻參考比之需要。 除非新奇技術係用於當一行動單元使用複數頻道進行傳 送時該外部迴路功率控制,一行動單元可以傳遞比該鏈路 可靠度所需要的功率還要多。這依次會降低行動單元之電 池可命’及減少該蜂巢系統之反向鍵路容量。因此在本技 藝中提出當一行動單元使用多頻道傳送時,有外部迴路功 率控制之必要。同樣地,也希望在解決該外部迴路功率控 制問題時提出低複雜度的答案,特別是在急於上市的情況 下。一個間單解決方法要能夠降低所需之調整,減少實施 時產生錯誤之可能性,及增加在不可預期操作狀況下系統 之穩健度。此外,一個解決方法要能夠以改變硬體及軟體 最小的程度下實施以降低設計時間、,其結果能夠降低工程 -8 566017 A7
成本。 發明說明 在此揭露之實施例利用在CDMA無線通訊系統中反向鏈路 之多頻道上傳送之一行動單元之目標信號對雜訊及干擾比 來說明上述之需求。 現在所揭露之實施例係針對一種用以當行動單元使用多 頻道傳送時之外部迴路功率控制之方法及裝置。根據本發 明之一方面,一維持及調整臨界值模組接受來自一第一頻 道之解碼器之輸入,然後在反向導頻頻道上輸出正確的基 礎设定點,其驅動在單頻道操作中之閉路功率控制。接著 ,一增量計算模組產生一臨界增量,然後其會被加到該基 礎臨界值。該結果之總和就是在該反向鏈路上之多頻道操 作期間,使用在一比較器中之外路迴路設定點。該比較器 將接收到信號強度與該外部迴路設定點相比較。該比較器 輸出會輸入到一產生上升/下降命令模組。假如接收到信號 強度大於該外部迴路設定點,該產生上升/下降命令模組會 傳送一下降命令,否則該模組會傳送一上升命令。 圖式簡單說明 圖1說明反向鏈路實體層頻道。 圖2說明對一外部迴路設定點隨時所做之調整。 圖3說明詳細描述外部迴路功率控制之一示範性基地台。 圖4說明詳細描述一示範性外部迴路功率控制之操作之 流程圖。 圖5說明詳細描述當存在著多頻道時,利用該導頻參考位 * 9 -
566017 A7
準差以改變有效 流程圖。 卜邛迴路設定點之示範性外部迴路控制 之 个贫明之詳細描述 目月j揭路之實施例係針對_種用於多頻道反向鏈路外 迴路控制之方法及裝置。下面的描述包含有關本發明之實 施之明料訊。熟悉該項技藝者應了解本發明可以利用不 同於在本發明中所特定討論狀方法來實施。再者,本發 明某些特定的細節並不會被討論到,以避免使本發明難以 理解。/又有在本發明中描述到的這些特定細節是在一般熟 悉該項技藝者的知識範圍内。 本發月之圖式及其伴隨細節係只有針對本發明之示範實 施例。為了保持簡潔,使用本發明之原理之其他實施例並 不會特別地描述在本應用中,也不會特定地以這些圖示來 說明之。該字‘‘示範的,,在此係專門指“作為一範例、例子、 或實例”。任何在此以“示範的,,描述之實施例並不一定係推 斷為較佳或優於其他實施例。 圖1說明在IS-2000為基礎之蜂巢式系統中,一行動單元 100在反向鏈路實體層頻道上傳送以與基地台18〇通訊。雖 然典型行動單元中只有一部份顯示在行動單元丨〇 〇,但是也 可以作為在本發明中之行動單元100之參考。 該實體層係負責傳輸及接收之通訊協定之一部分。該實 體層包含數個頻道。只有該反向鏈路實體層頻道之次集合
係顯示在行動單元100。行動單元100會傳送資料到R — FCH 輸入 130、R-DCCH輸入 140、R-SCH1輸入 150、R-SCH2輸入 160 -10-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〇χ297公釐) 566017 A7 B7 ) 五、發明説明(8
。行動單元100—般係使用R-FCH 132、R-DCCH 142或兩者 來傳送。當行動單元100需要以較高速率傳送資料的時候, 它會在補充(Supplemental)頻道上傳送,除了使用r-FCH 132 或 R-DCCH 142 之外,像是 R-SCH1 152及 / 或 R-SCH2 162 。實體層頻道 R-FCH 132、R-DCCH 142、R-SCH1 152、及 R-SCH2 162也稱之為“反向鏈路話務頻道”。 行動單元100使用反向導頻頻道(“R-PICH”)122以提供基 地台180之同步解調變及多路徑結合之相位參考及信號品 質估計。R-PICH 122係未解調變信號並且沒有負載資料, R - PICH 122也為了基地台180提供一種量測接收到信號強 度之方法。該接收到信號強度之量測可以被用於反向鏈路 功率控制。 每個實體頻道具有其自己且相對於在傳輸之前應用於其 上之R-PICH之增益,如同放大器124、134、144、154及164 所示。在操作過程中,行動單元1〇〇必需藉由將適當增益係 數應用在放大器124、134、144、154及164以保持每個頻道 之功率位準。一般而言,這些話務頻道及控制頻道之功率 位準相對於反向鏈路導頻頻道122之增益係維持著固定不 變。這些比率同樣也稱之為“話務對導頻比”。 當一次支持一反向鏈路的時候,所要求接收到導頻道信 號對雜訊及干擾位準係取決於該資料率、該訊框長度、該 FEC (前向錯誤修正編碼)、所要求鏈路品質、衰減方案、在 該行動單元及基地台之天線分集性,以及其他因素。結果 ’該IS-2000標準為該r—pich接收到信號對雜訊及干擾比挑 -11 -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 X 297公董) 566017 A7 一 B7 五、發明説明(9 ) "~ 選一單一值,其係適合一般狀況而作為資料率、該訊框長 度、FEC及目標FER的每一組合之操作點。這些導頻之接收 位準,當以相對於要求以9600位元/秒(bps),2〇微秒(ffls) ,在1 %FER操作情形下迴旋式編碼R_FCH/RDCCH表示的時候 ,其係稱之為“導頻參考位準”。對於這些組合之話務對導 頻比也有在IS-2000中規定。一般而言,基地台收發器 將各個話務及控制頻道之導頻參考位準調整到一特定位準 以保持一定的FER。 這些增益124、134、144、154及164之輸出然後會利用加 法器168相加,然後利用行動單元天線ι7〇傳送。行動單元 100所傳送信號係由基地台天線174接枚,而由基地台收發 器180處理。 CDMA無線通訊系統,像是使用著is-2000標準之這些系統 ’其控制行動早元100之傳送功率。藉由量測行動單元 之接收信號強度及送出一回饋到行動單元i 00,基地台18〇 操作該反向鏈路閉路功率控制。在一實施例令,傳給行動 單元100之回饋係為一連串的上升、下降命令。 假如來自行動單元100之接收功率太高,則基地台18〇會 發出一功率下降命令給該行動單元100。相反地,假如來自 行動單元100之接收功率太低,則基地台180會發出_功率 上升命令給該行動單元100。該功率上升及功率下降命人典
型地係為1分貝(dB)的增量或減量,但是也可以是X 疋个同的大 小。基地台180利用量測該接收信號對雜訊及干棱功率比, 並且將之與該外部迴路設定點比較來決定是否應該 λ赞出上 -12-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Α4規格(210 X 297公釐) 566017
升,下降命令。此外,也可以使用其他形式之回饋。在一 不耗實施例中,該回饋提供該行動單元100之實際修正量, 以改變其功率輸出。也就是說,該回饋同時包含信號及大 小。如同前面所提到的,外部迴路功率控制會持續地維持 及調整該外部迴路設定點,以獲得一目標FER或其他對該頻 道所要求之品質規範。 有關外4迴路之調整係如何隨時做到的例子於圖2中說 明。圖2說明該外部迴路設定點之隨時的調整。在時間點2〇2 ,基地台180偵測到一消除。該消除導致該訊框消除率增加 假如在時間點2 〇 2該訊框消除率太高,則該外部迴路功率 控制會增加該設定點一上增量2〇4(Aup2〇4)。通常,上增 量204係大於下減量206(△ down 206),使得基地台180能夠 在F E R增加的情形下快速地增加該外部迴路設定點。在時間 點202到時間點208的期間,基地台180並沒有偵測消除而逐 漸地以下減量206降低該外部迴路設定點。對該外部迴路設 定點之調整範圍的一例係從4· 〇祁到4· 5 dB,如圖2中所示 。在其他範例中,一維持及調整臨界值模組根據r_fch、或 R - DCCH、或兩者之解碼的結果修正該基礎臨界值,即該設 定點。當該解碼成功且該解碼器規範顯示出非常高的可性 度的時候’該臨界值會降低。當該解碼失敗,且該解碼器 規範顯示出低可性度的時候,該臨界值會增加。 擴展圖2之範例,外部迴路功率控制能夠基mR_fci1 132 之FER。當行動單元1〇〇使用FCiM32或R-DCCH 142傳送及也 是在一 R-SCH上傳送的時候,行動單元1〇〇係考慮要被傳送 -13- 本紙張尺度制t S S家料(CNS) A4規格(21GX297公复) 566017
在多重頻道上。要記住下面的解釋係使用R—SCH(s)的存在 以及連同R-FCH或R-DCCH—起以說明本發明。其他的應用, 包含當R-FCH及R-DCCH兩者出現時調整該外部迴路設定點 之需求係可以從該範例中推斷而得。當行動單元1〇〇正傳送 在複數頻道上時,該基地台能夠使用R —SCH之FER以為保持 及調整該外部迴路設定點。然而,該方法具有前述之問題 。一實施何使用該FER、R-FCH或R-DCCH之其他鏈路品質規 範以當行動單元1〇〇正傳送在複數頻道上時能保持及調整 該外部迴路設定點。 在圖3中’示範性系統3 § 〇詳述閉路及外部迴路功率控制 之基地台180之部分。雖然系統380只有說明一真實基地台 的一部份,可以據此推斷其可作為本發明之基地台38〇。要 記住為了簡化該圖示,許多其他功能包含分集接收天線、 犛式(rake)接收器、及它們的連結都沒有顯示在圖3中。 示範性基地台380藉由基地台天線374接枚來自行動單元 100之反向鏈路信號。雙工器(dUpiexor)3〇2係連結到基地 台天線374 ’使得基地台天線374能夠用以接收及傳送信號 。雙工器302之輸出係提供輸入給“導頻頻道恢復及率波模 組”303,其提供輸入給個別的頻道接收器332、334、336 、338 ’以及‘‘接收信號強度量測模組,,3〇4。接收信號強度 306係連接到比較器308之輸入。 比較器30 8也會從加法器310接收一輸入。加法器310將來 自‘‘維持及調整閉路臨界值模組”312之“基礎臨界值”326及 來自“增量計算模組”314之“臨界增量”324相加。加法器310 -14-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 X 297公釐) 566017 A7 B7 五、發明説明(12 ) 之輸出為比較器308提供“外部迴路設定點”322。比較器輸 出360係連接到“產生上升/下降命令模組”316之輸入。產生 上升/下降命令模組316提供‘‘上升/下降命令”362,其係經 由MUX 318以“前向鏈路資料”320進行多工。對於前向鏈路 傳輸,MUX 318之輸出係連接到雙工器302之輸入。 “維持及調整閉路臨界值輸入”350能夠接收該FER或來 自該反向鏈路實體層話務頻道或控制頻道之一之其他解碼 器規範,像是 R-FCH 348、R-DCCH 346、R-SCH1 344、或 R-SCH2 342。FER與R-FCH 348之其他解碼器規範係利用R-FCH解調 變器-解碼器338產生。相同地,FER與R-DCCH 346、R-SCH1 344、及R-SCH2 342之其他解碼器規範係分別地利用解調變 器-解碼器336、334及332產生。解調變器-解碼器332、334 、336及338接收來自雙工器302以及來自導頻頻道回復及濾 波模組303之輸出之輸入。 該反向鏈路閉路功率控制尋求能夠調整行動單元100之 傳送功率,使得該接收信號強度係接近於外部迴路設定點 322。在一實施例中,該反向鏈路閉路功率控制經由一上升 /下降命令來調整行動單元100所傳送之功率。假如接收信 號強度306係小於或等於由比較器308所決定之外部迴路功 率設定點322,基地台380會傳送一上升命令給行動單元100 。否則,當接收信號強度306係大於由比較器308所決定之 外部迴路設定點322時,基地台380會傳送給行動單元100 一下降命令。 在反向鏈路閉路功率控制中,該接收信號強路量測模組 -15- 紙張尺度通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Α4規格(210Χ 297公釐) 566017 A7 B7 五、發明説明(13 ) 304量測及輸出接收信號強度306係藉由估計
此處Ee為每基片(chip)之導頻能量,h為干擾功率頻譜密度 及t為雜訊功率頻譜密度。 該外部迴路功率控制保持及調整為該閉路功率控制所使 用之基礎臨界值326。該外部迴路功率控制調整該閉路功率 控制之基礎臨界值326,以保持一目標FER,或該頻道或呈 現更為持續之頻道之其他鏈路品質。在該例中,這些係為 R - FCH或R-DCCH。在一實施例中,保持及調整閉路臨界值模 組312係如下述操作:假如該FER碰巧會增加,則保持及調 整閉路臨界值模組312會增加基礎臨界值326上增量204。否 則,假如該FER碰巧要減少,則保持及調整閉路臨界值模組 31 2會減少基礎臨界值326下減量206。 當行動單元100正傳送在該R-FCH,或R-DCCH或R-FCH及 R-DCCH兩者上的時候,基礎臨界值326係直接用來當作該外 部迴路設定點,以驅動該閉路功率控制。這在圖3中係藉由 將該臨界增量324設定等於零來完成。 當行動單元100正傳送在複數頻道上的時候,R-FCH 348 之FER或R-DCCH 346之FER係連接到保持及調整閉路臨界值 輸入350。通常,在IS - 2000中,行動單元100傳送在R-FCH 348 或 R-DCCH 346 上係比其傳送在 R-SCH1 344 或 R-SCH2 342 上還要頻繁及規律,因為它們在可用蜂巢式系統資源之可 用度係難以預料的。一般地,當行動單元100在提出請求之 後接收到基地台380之授權時,行動單元100會在R-SCH1 -16-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 X 297公釐) 566017 A7 B7 _ 五、發明説明(Μ ) 344或R-SCH2 342上傳送。結果,基地台380意識到R-SCH1 或R-SCH2傳輸所排定的開始及結束。藉由使用R-FCH 348 之FER或R-DCCH 346之FER作為給保持及調整閉路臨界值模 組312之輸入,如圖3所示之系統會克服由R-SCH1解調變器 334及R-SCH2解調變器322所提供不夠充分之FER統計之限 制。 如同前面所提到的,一般對IS-2000反向鏈路而言,各種 類型的頻道會被指派一相對於R-PICH 122之傳送功率位準 之特定的傳送功率位準。同樣地,相對於R-PICH 122之傳 送功率位準之特定的傳送功率位準係根據所要求FER或其 他係數而變化。通常,IS-2000中R_SCH1 152(圖3中之 R-SCH1 344)及 R-SCH2 162(圖 3 中之 R-SCH2 342)所要求的 FER係 5%,同時 R-FCH 132(圖 3 中之 R-FCH 348)及 R-DCCH 142 (圖3中之R-DCCH 346)所要求的FER係1%。 因為資料率不相同,R-SCH1 152(圖3中之R-SCH1 344) 及 R-SCH2 162(圖 3 中之 R - SCH2 342)係以與 R - FCH 132(圖 3 中之R-FCH 348)及R-DCCH 142(圖 3 中之R-DCCH 346)不同的 導頻參考位準來傳送。也就是說,當行動單元100傳送在複 數頻道上的時候,接收信號強度306也應該是不同。因此, 當行動單元100在複數頻道上傳送的時候,基地台380便無 法很容易地使用相同於當行動單元100不是在複數頻道上 傳送時所使用的外部迴路設定點,即,當資料係傳送在 R-FCH 332、R-DCCH 336或兩者,但是並沒有在R-SCH1 344 或R-SCH2 342上。因此,利用保持及調整閉路臨界值模組 -17-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X 297公釐) 566017 A7 B7 五、發明説明(15 ) 312所產生之基礎臨界值326無法很容易地使用,因為當行 動單元100在複數頻道上傳送時所要求的接收R-PICH信號 強度306是不同的。 為了當行動單元100在複數頻道上傳送時合理地考慮不 同的資料率、所要求的FER、及所要求的接收信號強度,基 地台380將臨界增量324加入基礎臨界值32 6。臨界增量324 係由增量計算模組314所提供。增量計算模組314決定 毯界ηκ這些反向鏈路話務頻道之導頻參考位準之最 大值)-(R-FCH之導頻參考位準), 此處導頻參考位準之最大值係為由行動單元100之所有 同時傳送反向鏈路實體層話務頻道所要求之最高的導頻參 考位準。臨界增量324係利用加法器310加入到基礎臨界值 326以形成外部迴路設定點322。臨界增量324係用以補償當 該行動單元正傳送在複數頻道的時候,在R-FCH 348及 R - SCH1 344及R-SCH2 342間的導頻對話務功率比之差異。 臨界增量324只有在該行動單元係傳送在複數頻道上的時 候才加到基礎臨界值3 2 6。否則,當行動單元係傳送在單一 頻道上的時候,基地台380會將臨界增量324設定成零,或 是另外並不會將其加到基礎臨界值326。再次地,因為基地 台380意識到該R-SCH1或R-SCH2傳輸之排定的開始及結束 ,圖3中之系統也就能夠自由地在該R-SCH1或R-SCH2傳輸開 始及結束的時候,在將臨界增量324設定成零或將臨界增量 324不設定成零間切換。本發明中當發生該切換的時候會損 失微量的效率。 -18-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X297公釐) 566017 A7 B7 五、發明説明(16 ) 圖4說明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流程圖。基地台380於 402開始該程序。在步驟404,基地台380將臨界值增量324 設定成零,然後基地台380等待著來自行動台100之下一個 R-SCH1或R-SCH2請求。一旦接收到在R-SCH1或R-SCH2上傳 輸之請求,基地台380前進到步驟406。 在步驟406,基地台380授權行動單元100可以在R-SCH1 或R-SCH2上以一固定時段及開始時間傳送,像是R-SCH1 152(圖 3 中之 R-SCH1 344)及 R-SCH2 162(圖 3 中之 R-SCH2 342)。然後基地台380前進到步驟408。 在步驟408,基地台380經由增量計算模組314決定臨界值 增量324以在開始時間使用。步驟408會在圖5之流程圖中加 以詳述。臨界值增量324及基礎臨界值326利用加法器310 相加後形成外部迴路設定點322。 在步驟410,基地台380繼續使用外部迴路設定點322直到 該固定時段結束。在此同時,基地台380能夠隨意地偵測在 所授權的R-SCH1或R-SCH2上之傳輸結束。一旦該時段結束 時,或者在該安排時段之前偵測到結束,則基地台380會前 進到步驟412。 在步驟412,基地台380將臨界值增量324設定成零,然後 等待下個補充話務頻道的請求。一接收到補充話務頻道之 請求,像是 R-SCH1 152(圖 3 中之 R-SCH1 344)及 R-SCH2 162 (圖3中之R-SCH2 342),基地台380便會前進到步驟406。 圖5說明能更詳述步驟408之其他實施例之流程圖。該程 序開始於步驟502。在步驟510,增量計算模組314決定臨界 -19-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 X 297公釐) 566017 A7 ____B7 五、發明説明(17 ) 值增量324。臨界值增量324係相等於所有目前主動反向話 務頻道減去 R-FCH 132(圖 3 中之 R —FCH 348)或 R-DCCH 142 (圖3中之R-DCCH 346)之導頻參考位準之最大導頻參考位 準。 在步驟512,臨界值增量324係加到基礎臨界值326以產生 外部迴路設定點322。外部迴路設定點322接著會被比較器 308使用。 基地台380前進到步驟520之程序的結束。要記住的是在 具有R-FCH與只具有R-DCCH之時段間產生外部迴路設定點 之調整之該例中,由於對連續傳輸之r—FCH要求,在步驟51〇 之“R-FCH或R-DCCH之導頻參考位準”係以“R—fch之導頻參 考位準”取代。 因此以上面所描述之方法’本發明提供一種用於多頻道 反向鏈路外部迴路功率控制之方法及裝置。熟悉該項技藝 者應了解資訊及信號可以利用任意各種不同的科技及技術 表示。舉例來說,資料、指令、命令、資訊、信號、位元 、符號、以及基片等遍及上面所述之中引用作為參考的, 其都可以利用電壓、電流、電磁波、磁場或粒子、光域或 粒子、或其任何的組合來表示。 熟悉該項技藝者應相當了解關係到在此所揭露的一些實 施例之各種圖示邏輯區塊、模纽、電路、及演算步驟都可 以利用電子硬體、電腦軟體、或是兩者的組合來實施。為 了明確地說明硬體與軟體的互換性,各種圖示組件、區塊 、模組、電路、及步驟大致上都已經就其功能描述於上文 中。該等功能是否以硬體或是軟體來實施係取決於加諸在 -20-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 X 297公釐) 566017 A7 —B7 五、發明説明(18 ) 整個系統的特殊應用以及設計限制。熟練的技工可以利用 不同的方法來實施各特殊應用之所描述的功能性,但是該 等實施的決定不應該解釋為造成背離本發明範圍的理由。 相關於在此揭露的一些實施例所描述的各種圖示邏輯區 塊、模組、及電路可以普通目的處理器、數位信號處理器 (DSP)、特殊應用積體電路(asic)、場域程式閘陣列(ppGA) 或其他可程式化邏輯裝置,離散閘或是電晶體邏輯;離散 硬體組件、或是設計用以執行在此所描述的功能之任何組 合來實行或執行。通用目的處理器可以是一微處理器,但 是另一方面,該處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見處理器、控制器 、微控制器、或狀態機器。一處理器也可以利用運算裝置 的組合來實現之,例如,數位信號處理器(DSP)與微處理器 的組合、多重微處理器、一或更多結合DSp核心之微處理器 ’或是任何其他類似的配置。 相關於在此所揭露之實施例所描述之方法及演算法則之 步驟可以直接以硬體實現,以處理器所執行的軟體模组實 現、或是以兩者之組合。軟體模組可以常駐在動態存取記 憶體(RAM),快閃記憶體、唯讀記憶體(rojj)、可消除程式 化唯讀兄憶體(EPROM)、電子式可清除程式化唯讀記憶體 (EEPR0M),登錄器、硬碟、移動式硬碟、光碟(CD_R〇M)、 或是在該技藝中其他形式之已知儲存媒體。一示範的儲存 媒體係連接到該處理器,使得該處理器可以讀、寫資料到 該儲存媒體。再者,該儲存媒體可以整合到該處理器。該 處理器與該儲存媒體可以常駐在特殊應用積體電路(ASIC) -21 -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X297公釐) 566017 A7 B7 五、 發明説明(19 。該特殊應用積體電路(ASIC)可以常駐在行動單元、基地 台收發器、或是衛星收發報機(transponder〉。再者,該處 理器與該儲存媒體可以常駐作為使用者終端中之離散組件。 所揭露的這些實施例之前面描述是提供讓任何熟悉該項 技藝者’能夠製造或使用本發明。這些實施例的各種修改 對於熟悉該項技藝者是很容易,而在此定義的基本原則可 以在不違背本發明的精神或範圍下應用於其他實施例。因 此,本發明並不意欲侷限於在此所顯示之實施例,而是可 以根據與在此所揭露的原則及新穎特徵共同一致的最大範 圍。 因此,本發明已經描述一種用於多頻道反向鏈路外部迴 路功率控制之方法及裝置。 -22-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 X 297公釐)
Claims (1)
- 566017 A8 B8 C81· 一種在無線通訊系統中之接收器,#包含_反向鏈路基 本頻道及一反向鏈路補充頻道,該接收器包含·· 一增量計算模組,其係用以產生一臨界值增量; -保持及調整臨界值模組’其係用以接收來自該反向 鏈路基本頻道之訊框消除率; 加法盗,其係用以將該保持及調整臨界值模組所輸 出之^礎臨界值,加到由該增量計算模組所輸出之臨界 值增量來產生一外部迴路設定點; 比較器,其係用以將該外部迴路設定點與接收信號 強度做比較,該比較器之輸出係被用以調整行動單元之 傳送功率。 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i項之接收器,其中該保持及調整臨界 值模組係用卩接收來自—反向鏈路專用控制頻道之訊框 消除率。 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丨項之接收器,尚包含一產生上升/下 降命令模組,其使用該比較器之輪出以調整該行動單元 之傳送功率。 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丨項之接收器,其中該臨界值增量實質 上係相等於一頻道之導頻參考位準減去該反向鏈路基本 頻道之導頻參考位準。 5·如申凊專利範圍第丨項之接收器,其中當該反向鏈路補充 頻道沒有接收到的時候,該臨界值增係設定成零。 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丨項之接收器,其中該接故信號強度係 由一接收信號強度量測模組輸出。 -23-566017 A BCD 六、申請專利範圍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接收器,其中當一訊框消除發生 時,該保持及調整臨界值模組會讓該基礎臨界值上升一 上增量(a Δ up)。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接收器,其中當一訊框消除沒有 發生時,該保持及調整臨界值模組會讓該基礎臨界值下 降一下減量(a Δ down)。 9·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接收器,其中該接收信號強度量 測模組估計一反向鏈路導頻頻道之信號強度。 10·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接收器,其中該保持及調整臨界 值模組儲存該基礎臨界值。 11· 一種用以在一接收器中產生一目標信號對雜訊及干擾比 之方法,該方法包含以下步驟: 偵測來自一反向鏈路基本頻道之訊框消除; 量測一訊框消除率; 保持及調整一基礎臨界值; 決定一臨界值增量; 將該臨界值增量加到該基礎臨界值以產生一外部迴路 設定點。 12·如申请專利範圍第11項之方法,尚包含一步驟為將一接 收信號強度與該外部迴路設定點相比較。 1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之方法,尚包含一步驟為當該接 收信號強度係小於該外部迴路設定點時,傳送_上升命 令給一行動單元。 1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之方法,尚包含一步驟為當該接 -24·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 X 297公釐) 566017 A8 B8 C8 ____ D8 申請專利範圍 ^ _ — 收信號強度係大於該外部迴路設定點時,傳送一下降命 令給一行動單元。 15·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之方法,其中該臨界值增量實質 上係相當於一最大速率頻道之導頻參考位準減去該反向 鏈路基本頻道之導頻參考位準。 1 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之方法,其中該偵測步驟包含偵 測來自一反向鏈路專用控制頻道之訊框消除。 17·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之方法,尚包含一步驟為決定一 行動單元何時使用複數的頻道傳送。 18·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之方法,其中當該行動單元沒有 使用複數的頻道進行傳送,該臨界值增量係設定成零。 19·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之方法,其中該接收信號強度係 從一反向鏈路導頻頻道決定。 20·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之方法,其中該保持及調整臨界 值步驟,包含一步驟為當偵測到該訊框消除時,將該基 礎臨界值上升一上增量。 21·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之方法,其中該保持及調整臨界 值步驟,包含一步驟為當沒有偵測到該訊框消除時,將 該基礎臨界值下降一下減量。 -25-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 X 297公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09/967,653 US7010316B2 (en) | 2001-09-28 | 2001-09-28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ulti-channel reverse link outer-loop power control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566017B true TW566017B (en) | 2003-12-11 |
Family
ID=255131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091122340A TW566017B (en) | 2001-09-28 | 2002-09-27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ulti-channel reverse link outer-loop power control |
Country Status (18)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7010316B2 (zh) |
EP (1) | EP1436912B1 (zh) |
JP (1) | JP4800575B2 (zh) |
KR (1) | KR100899916B1 (zh) |
CN (2) | CN100336314C (zh) |
AT (1) | ATE422118T1 (zh) |
AU (1) | AU2002353781B2 (zh) |
BR (1) | BRPI0212844B1 (zh) |
CA (1) | CA2461991C (zh) |
DE (1) | DE60231051D1 (zh) |
HK (1) | HK1073023A1 (zh) |
IL (2) | IL161113A0 (zh) |
MX (1) | MXPA04002906A (zh) |
NO (1) | NO20041691L (zh) |
RU (1) | RU2328072C2 (zh) |
TW (1) | TW566017B (zh) |
UA (1) | UA78234C2 (zh) |
WO (1) | WO2003030401A1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398124B (zh) * | 2004-01-08 | 2013-06-01 | Interdigital Tech Corp | 使用無息量測期間管理無線資源之無線通信方法及裝置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0747524B1 (ko) * | 2001-07-07 | 2007-08-08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다변 데이터 레이트 모드에서의 신호 전력 제어 방법 |
US7292552B2 (en) | 2002-03-14 | 2007-11-06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ducing interference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6898193B2 (en) * | 2002-06-20 | 2005-05-24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Adaptive gain adjustment control |
US7336634B2 (en) * | 2002-07-25 | 2008-02-26 |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 Method and system for generating and updating transmission rate for link adaptation in IEEE 802.11 WLAN |
US7630321B2 (en) * | 2002-09-10 | 2009-12-08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System and method for rate assignment |
US8504054B2 (en) | 2002-09-10 | 2013-08-06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System and method for multilevel scheduling |
DE20318137U1 (de) | 2002-11-26 | 2004-04-15 |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Wilmington | Drahtlose Sende-/Empfangs-Einheit |
KR101017040B1 (ko) | 2002-12-04 | 2011-02-23 | 인터디지탈 테크날러지 코포레이션 | 채널 품질 지표의 검출 |
US7062232B2 (en) * | 2002-12-11 | 2006-06-13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Switched antenna transmit diversity |
US8165148B2 (en) * | 2003-01-13 | 2012-04-24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System and method for rate assignment |
US7272176B2 (en) * | 2003-02-18 | 2007-09-18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Communication receiver with an adaptive equalizer |
US7257377B2 (en) * | 2003-02-18 | 2007-08-14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mproving channel estimation |
DE10350261B4 (de) * | 2003-10-28 | 2006-04-20 |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Anpassung von Schwellwerten in elektronischen Signalverarbeitungseinrichtungen |
KR100770842B1 (ko) * | 2003-12-10 | 2007-10-26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이동국의 역방향 채널 정보 전송장치 및 방법 |
US20050164646A1 (en) * | 2004-01-28 | 2005-07-28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 Outer loop power control using multiple channels |
US7386030B2 (en) * | 2004-02-17 | 2008-06-10 |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 Automatic threshold selection method for improving the detection of a wireless signal |
WO2005122426A1 (en) * | 2004-06-14 | 2005-12-22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ransmission mode in a mimo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
KR100605624B1 (ko) * | 2004-06-21 | 2006-07-31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유엠티에스 단말기의 오엘피씨 수렴개선장치 및 그 제어방법 |
US8224368B2 (en) * | 2004-09-27 | 2012-07-17 | Alcatel Lucent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transmission power in a wireless network |
KR100662370B1 (ko) | 2004-11-30 | 2007-01-02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전력제어 방법 |
CN100373805C (zh) * | 2005-01-13 | 2008-03-05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移动通信系统的绝对外环门限自适应设置方法 |
US7610058B2 (en) * | 2005-03-15 | 2009-10-27 | Alcatel-Lucent Usa Inc. | Reverse loop protocol |
US8909945B2 (en) | 2005-04-08 | 2014-12-09 |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 Method for transmit and receive power control in mesh systems |
KR100830163B1 (ko) * | 2005-04-20 | 2008-05-20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주파수 오버레이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신호 송수신 장치 및 방법 |
US8660095B2 (en) * | 2005-07-21 | 2014-02-25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Reverse link transmit power control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CN100407592C (zh) * | 2005-12-05 | 2008-07-3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反向干扰克服方法与系统 |
US8744510B2 (en) * | 2007-03-13 | 2014-06-03 | Pranav Dayal | Power contro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
CN101965044B (zh) * | 2009-07-22 | 2013-07-03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抵抗功率饱和的反向功率控制方法、系统及装置 |
JP2011259228A (ja) * | 2010-06-09 | 2011-12-22 | Hitachi Ltd | 情報配信システム、固定局および移動局 |
HUE040611T2 (hu) * | 2010-12-22 | 2019-03-28 |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 Eljárások és berendezések felfelé irányú kapcsolati MIMO adások adásteljesítmény-szabályozásához |
KR102093462B1 (ko) | 2012-02-01 | 2020-03-25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데이터 송신 방법 및 장치 |
US20140185610A1 (en) * | 2013-01-03 | 2014-07-03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Selectively patching erasures in circiut-switched calls whose frame erasure rate rises above a threshold by establishing and synchronizing a voip stream |
CN109309553B (zh) * | 2017-07-27 | 2021-03-09 |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用户设备、基站中的方法和装置 |
US11030148B2 (en) * | 2018-04-04 | 2021-06-08 | Lawrence Livermore National Security, Llc | Massively parallel hierarchical control system and method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603096A (en) * | 1994-07-11 | 1997-02-11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Reverse link, closed loop power control in a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system |
US5604730A (en) * | 1994-07-25 | 1997-02-18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Remote transmitter power control in a contention based multiple access system |
KR100259839B1 (ko) * | 1997-06-30 | 2000-06-15 | 윤종용 | 삭제 지시자 비트를 이용한 순방향 전력 제어 방법 |
US6169907B1 (en) * | 1997-10-21 | 2001-01-02 | Interwave Communications International Ltd. | Power control of remote communication devices |
KR100259283B1 (ko) * | 1998-02-10 | 2000-07-01 | 서평원 |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전력제어 방법 |
US6181738B1 (en) * | 1998-02-13 | 2001-01-30 | Northern Telecom Limited | Reverse link power control using a frame quality metric |
KR100285310B1 (ko) * | 1998-07-29 | 2001-04-02 | 윤종용 | Cdma통신시스템의삭제지시비트를이용한순방향전력제어파라미터제어방법 |
KR100288358B1 (ko) * | 1998-07-30 | 2001-06-01 | 윤종용 | 셀룰러시스템에서순방향전력제어방법 |
US6373823B1 (en) * | 1999-01-28 | 2002-04-16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transmission power in a potentially transmission gated or capped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6690944B1 (en) * | 1999-04-12 | 2004-02-10 |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 Power control of a multi-subchannel mobile station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6639934B1 (en) * | 1999-04-26 | 2003-10-28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Power control in a CDM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
KR100605978B1 (ko) | 1999-05-29 | 2006-07-28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부호분할다중접속 이동통신시스템의 불연속 전송모드에서 연속적인 외부순환 전력제어를 위한 송수신 장치 및 방법 |
US6285886B1 (en) | 1999-07-08 | 2001-09-04 |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 Method for controlling power for a communications system having multiple traffic channels per subscriber |
KR100317263B1 (ko) * | 1999-07-09 | 2001-12-22 | 서평원 | 다중 채널 구조를 갖는 단말에 대한 외부 루프 전력 제어 방법 |
EP1172943B1 (en) * | 1999-07-13 | 2004-08-25 | Alcatel | Method for improving mobile radiocommunication system performances using a power control algorithm |
US7590095B2 (en) | 2000-02-14 | 2009-09-15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ower control of multiple channel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6609008B1 (en) * | 2000-11-09 | 2003-08-19 | Qualcomm Incopora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signal power level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6622024B2 (en) * | 2001-09-20 | 2003-09-16 |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 Outer loop transmit power control using channel-adaptive processing |
-
2001
- 2001-09-28 US US09/967,653 patent/US7010316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2
- 2002-09-24 UA UA20040403189A patent/UA78234C2/uk unknown
- 2002-09-24 CA CA2461991A patent/CA2461991C/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2-09-24 CN CNB028233670A patent/CN100336314C/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2-09-24 WO PCT/US2002/030389 patent/WO2003030401A1/en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02-09-24 JP JP2003533473A patent/JP4800575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2-09-24 BR BRPI0212844A patent/BRPI0212844B1/pt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2-09-24 MX MXPA04002906A patent/MXPA04002906A/es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02-09-24 RU RU2004113091/09A patent/RU2328072C2/ru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2-09-24 KR KR1020047004611A patent/KR100899916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02-09-24 IL IL16111302A patent/IL161113A0/xx unknown
- 2002-09-24 EP EP02789166A patent/EP1436912B1/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2-09-24 AT AT02789166T patent/ATE422118T1/de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2-09-24 DE DE60231051T patent/DE60231051D1/de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2-09-24 AU AU2002353781A patent/AU2002353781B2/en not_active Ceased
- 2002-09-24 CN CN2007101364414A patent/CN101106404B/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2-09-27 TW TW091122340A patent/TW566017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4
- 2004-03-25 IL IL161113A patent/IL161113A/en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04-04-27 NO NO20041691A patent/NO20041691L/no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
2005
- 2005-07-04 HK HK05105587A patent/HK1073023A1/xx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398124B (zh) * | 2004-01-08 | 2013-06-01 | Interdigital Tech Corp | 使用無息量測期間管理無線資源之無線通信方法及裝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KR100899916B1 (ko) | 2009-05-28 |
CN101106404A (zh) | 2008-01-16 |
CN1593019A (zh) | 2005-03-09 |
RU2328072C2 (ru) | 2008-06-27 |
US7010316B2 (en) | 2006-03-07 |
JP2005505967A (ja) | 2005-02-24 |
BRPI0212844B1 (pt) | 2016-10-04 |
EP1436912B1 (en) | 2009-01-28 |
ATE422118T1 (de) | 2009-02-15 |
JP4800575B2 (ja) | 2011-10-26 |
AU2002353781B2 (en) | 2007-11-01 |
RU2004113091A (ru) | 2005-10-27 |
IL161113A (en) | 2009-06-15 |
NO20041691L (no) | 2004-06-15 |
WO2003030401A1 (en) | 2003-04-10 |
HK1073023A1 (en) | 2005-09-16 |
CN100336314C (zh) | 2007-09-05 |
BR0212844A (pt) | 2004-08-24 |
CA2461991A1 (en) | 2003-04-10 |
CN101106404B (zh) | 2011-10-12 |
CA2461991C (en) | 2012-01-03 |
MXPA04002906A (es) | 2004-07-05 |
KR20040037194A (ko) | 2004-05-04 |
IL161113A0 (en) | 2004-08-31 |
DE60231051D1 (de) | 2009-03-19 |
UA78234C2 (en) | 2007-03-15 |
US20030064743A1 (en) | 2003-04-03 |
EP1436912A1 (en) | 2004-07-1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566017B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ulti-channel reverse link outer-loop power control | |
US7069035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ower control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 |
JP4597530B2 (ja) | Cdmaシステムにおける電力制御のためのチャネル品質のフィードバック | |
US8855700B2 (en) | Uplink power control | |
EP1758276B1 (en) | Communication terminal apparatus, scheduling method, and transmission power deriving method | |
AU2002353781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ulti-channel reverse link outer-loop power control | |
AU2002312547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gain level of a supplemental channel in a CDMA communication system | |
US8050702B2 (en) | Mobile station and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method in mobile station | |
JP2004007030A (ja) | セルラシステム、基地局及び移動局並びに通信制御方法 | |
JP2005527137A (ja) | 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いてデータの最大のレートを推定するためのそしてあるデータのレートにおいてデータの送信のために必要とされる電力を推定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 |
JP2004510361A (ja) | ソフト・ハンドオフ中における改良された順方向回線電力制御の方法及び装置 | |
AU2002312547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gain level of a supplemental channel in a CDMA communication system | |
AU2001296701B2 (en) | Simplified quality indicator bit test procedures | |
AU2001296701A1 (en) | Simplified quality indicator bit test procedures | |
JP2007512736A (ja) | 非リアルタイムサービスのための初期ダウンリンク送信電力の調整 | |
AU2006200633B2 (en) | Simplified quality indicator bit test procedures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D4A | Issue of patent certificate for granted invention patent | ||
MK4A | Expiration of patent term of an invention pat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