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517489B - An apparatus for facilitating realtime information interexchange between a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and a service provider - Google Patents
An apparatus for facilitating realtime information interexchange between a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and a service provider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517489B TW517489B TW090123353A TW90123353A TW517489B TW 517489 B TW517489 B TW 517489B TW 090123353 A TW090123353 A TW 090123353A TW 90123353 A TW90123353 A TW 90123353A TW 517489 B TW517489 B TW 517489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information
- engine
- user
- module
- real
- Prior art dat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10—Servic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2866—Architectures; Arrangements
- H04L67/30—Profiles
- H04L67/306—User profile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5/00—Digital computers in general; Data processing equipment in general
- G06F15/16—Combinations of two or more digital computers each having at least an arithmetic unit, a program unit and a register, e.g. for a simultaneous processing of several program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90—Details of database functions independent of the retrieved data types
- G06F16/95—Retrieval from the web
- G06F16/953—Querying, e.g. by the use of web search engines
- G06F16/9537—Spatial or temporal dependent retrieval, e.g. spatiotemporal queri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1—Discovery or management thereof, e.g. service location protocol [SLP] or web servic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2—Network 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location of the user terminal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35—Tracking the activity of the user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5—Push-based network servic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9/0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04L9/40—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30—Definitions, standards or architectural aspects of layered protocol stacks
- H04L69/32—Architecture of 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 [OSI] 7-layer type protocol stacks, e.g. the interfaces between the data link level and the physical level
- H04L69/322—Intralayer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among peer entities or protocol data unit [PDU] definitions
- H04L69/329—Intralayer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among peer entities or protocol data unit [PDU] definitions in the application layer [OSI layer 7]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16—Central resource management; Negotiation of resources or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e.g. negotiating bandwidth or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04W28/18—Negotiat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arketing (AREA)
- Econom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Exchange Systems With Centralized Control (AREA)
Description
517489 A7 B7 五 發明説明( 相關.應用交互參考 本專利中請提出於2_年9月22中請之共同中請美國臨 時申請專利案號60/235,142的優點,該專利中請以提及方 式整個併入本文中。 發明背景 發明領域 ▲本發明通常與一種企業-對-企業(Business|Business)引 擎有關,尤其,本發明與-種能夠連接電信網路與資訊服 務提供者以促進兩者之間資訊交換的企業_對_企業 (Business-to-Business ; B2B)引擎有關。 發明背景及目的 隨著網際網路資訊存取能力的成長,使得可從網際網路 上取得包羅萬象的内容。通常使用者會在固定的家中或辨 公室透過網際網路服務提供者(Internet Service Pi>Qvida ; isp)存取網際網路内容。網際網路上的内容提供者透過isp 將内谷及廣告或其他商業資訊一起轉遞給使用者。有些 ISP藉由提供額外的内容以流暢地維護快取區(例如, Yahoo及America On Line(A〇L)),而大部份的lsp粹純是資 訊管線,並且就其本身而言,預期這些isp不會隨著技術 及服務成熟而增加其價値。 同時’最新發展是行動電話使用者的無線網際網 路存取。由於電信與網際網路結合,促使愈來愈多的各種 裝置變成多用途裝置,並且現在可用無線方式存取網 際網路,例如,行動電話、個人資料助理(pDA)或其 他通訊裝置。然而,如同I S P,網際網路内容提供 -4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 X 297公釐)
裝 訂
517489
二者在使用現有的電信設備僅當作用來傳送資訊的導 g ’而忽略電信業者所擁有的實體連接的價値。圖【顯示 :類作業的範例’並且通常以參考數字1〇〇標示,其中有 -些内容提供者(例如’餐飲資訊105、天氣資訊ιι〇及其
他此類的入口網站1 i 泰讲”总、苦"/ A 過官運(即,電信業者的設備 20)將各自的資料傳送給即時使用者。 裝 鑑於電信網路基礎設施的高成本,以及必須避免認知過 時’電信系統業者必須重建介於内容提供者與使用者間的 J面,以更充分利用技術結合的優點。具體而言,需要一 種提供避免忽、略特性損失之另—種範例的系統二方法。此 外,圖1的範例100無法利用伺服方電信網路内本身提供的 任何即時資訊,如與行動用户有關的位置狀態,這些在許 多未來應用中非常關鍵的領域。
與在行動台之間來回提供位置及資訊有關的示範性先前 技藝方法包括美國專利案號5,559,520,其概括説明使用 GPS系統來追蹤使用者的位置變動,並將有關車輛地理座 標的資訊從調度器提供給使用者。 美國專利案號5,926,108概括説明將電影資訊提供給傳呼 機傳7機先向系統要求資訊,接著決定傳呼機位置,並 依據其位置將電影資訊傳送給傳呼機使用者,並視需要爲 傳呼機使用者保留電影票。 美國專利案號6,13 1,028概括説明依據使用者地理位置提 供特定的預先定義功能。這些功能可能是以位置爲主的電 話轉接或預先定義的商業建立指示。 -5-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Α4規格(210 X 297公釐) 517489
美國專^案號5,930,699概括説明依據行動台位置提供有 私以商業為王的資訊。行動台識別係由系統決定,並且會 將與該區域有關的商業資訊傳送給行動台。 " 、美國專利案號6,〇91,956概括説明_種提供爲在現行位置 或可把的目的地遇到的仃動電腦提供有關地點及事件等服 務的系統。行動電腦被告知有關使用者樂意造訪之地點的 事件。依據此項資訊,行動電腦可回應、,徹底避免與其他 人通訊,或考慮到此類事件來修改其計劃。 美國專利案號M〇8,533概括説明提供-種能夠使用關鍵 字來搜尋資料庫中之資訊的行動台。此類的資訊可能需要 知這行動台的位置,以及在該區域位置資料庫中搜尋行動 台提供的關鍵字。 美國專利案號6,U5,6U概括説明將資訊中心連接至複數 個行動端。行動端從該資訊中心存取位置資訊及對行動端 使用者有用的其他資訊。資訊中心是用來累積來自於行動 场的資訊及/或服務,並且將與行動端位置資訊有關的資 訊提供給行動端。 因此,本發明目的是針對行動網際網路使用方式提供一 種新系統及方法,爲電信網路業者貢獻更多價値,並且更 充分利用網路的技術優點。 本發明之系統及方法的進一步目的是更充分利用可在電 信網路屮取得之有關行動用户及可取得之内容的即時資 訊,藉此充分利用網路能力以產生收入。 本發明的另一項目的是本文中説明的啓用程式(enaMer) 本紙&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 X 297公爱) --' -----
裝 訂
% k網路的即時能力。 本發明的額外M g j 4 .. 、、疋4用程式(enabler)依據使用者情沉(例 用者遷移率)以加強個人化服務。 發明摘要
本發明係針斟_綠+ A 次、、 種在适信網路與資訊服務提供者間促進 舅訊叉換之企倉·對 · 丁 -止業(Business-to-Business ; B2B)引 服務^ ^ ^万法。B2B引擎包括連接電信網路及連接資訊 一 ’、的介面模組。介面模組允許B2B引擎接收來自 於電信網路的即择次却 .^ n卩時貝訊,並將該即時資訊提供給資訊服務 =。2B引擎包括與處理器互相連接的至少一應用程 :且丨以增強對該電信網路内行動端的監控及即時資 :::二ΓΒ:擎還促進向該資訊服務提供者報告該電信 3=即時資訊,以此方式將内容資似/或服務提供 圖式簡單說明 將參考附圖來説明所發表 明的重要示範性具體實施例 明書中,其中·· 的本發明,其中圖式呈現本發 ’並且藉由提及方式併入本說 圖1顯示爲用户提供各種網 系統; 際網路架構内容的傳統 電信 ,用以提供與外部 並且將即時用户資 圖2顯示根據本發明原理之電信系統 内容提供者連接的企業-對-企業引擎, 訊提供给外部内容提供者; 用以示範電信業者與内 圖3進一步顯示圖2的電信系統 5 五、發明説明 動:、者m㉝由根據本發明之企業·對·企業引擎的互 用以 之間使用企業-對-企業引 示::二圖:及3所示之本發明的較佳具體實施例, %仏業者與内容提供者 擎的互動; 圖5顯示本發明 > 人 的示範性互動; 業引擎與不同網路元件之間 架構; 員不本發明較佳具體實施例中一些應用程式模型的 圖7顯不根據本發明另一項具體實施例之圖6所示之廡 程式模型的另一種架構; 〜 圖8顯tf使用者訂購初始化過程中採用之信號流程 程圖; 圖9顯示介於入口網站與使用者設備之間透過本發明之 Β2Β引擎的較佳介面; 圖10顯示根據本發明講授來初始化"OFF,,觸發程式過程 中採用的一些信號的流程圖; 圖Π顯示根據本發明講授之適用於電信系統中發生事件 之信號流程的另一流程圖; 圖12顯示傳送使用者開機指示給本發明B2B引擎的流程 圖; 圖13顯示將位置區域更新至本發明B2B引擎的流程圖; 圖14顯示本發明較佳具體實施例中的架構,用以示範介 於B2B引擎與數個網路節點之間的一些互動; -8 - )丄/489
顯:傳运给B2B引擎之網路節點通知的實例; 顯不根據本發明的講授,將與行動用户相關的即時 資=從各種網路元件傳達給Β2Β引擎的圖式; 人二7顯不配合本發明-起使用的-些通訊協定,尤其是 介於Β2Β引擎與數個網路節點之間的通訊協定;以及 圖18顯示Β2Β引聲办π r~i 網路連接。擎-不同網路架構的示範性組態配置及 目前較佳具體實施例詳細説明 將參考目則較佳示範性具體實施例來說明本發明許多的 創新子A《而’應明白,此級的具體實施例僅是本文中 創新㈣之許多優越用途的少收實例。—般而言,本專利 申請説明書中的陳述不一定限制各種申請發明專利的任一 種。另外’某些陳述可能適用於某些發明特色,但不適用 於其他發明特色。 本發明提出一種用以依據行動用户的即時資訊,爲行動 用尸提供個人化、彳自訂智慧型資訊及相關服務,包括但 不限於在即時網路中固有的行動用户現行活動、喜好設 足、位置、使用方式及行動模式。 如上文所述,圖丨顯示將資訊提供給電信用户的傳統電 信系統。例如,在先前技藝中,會將餐飲資訊1〇5及天氣 資訊110從内容提供者直接提供給直接使用者。但是,在 本範例中,電信業者120只是將資訊傳送給直接使用者的 管道提供者,就像許多現有的ISp 一樣。具體而言,如上 文所述及下文中更詳細的説明,電信業者12〇不與内容提 -9 -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 X 297公釐)
裝 訂
)17489 五、發明説明( 共同使用有關使用者的任何即時資 知貝訊從内容提供者直接單向 而僅僅疋 的途徑。舉例而言,行動爲:PB•呆作中之使用者 户iH、Μ 了在傳統系統中擷取盥 尸現仃位置相關的天氣資訊 /、取^用 知道杆叙田ά AA丄A 服万仃動電信網路已 尸的大略位置,由於伺服方兩 訊的管道,所以行動用户:二須= ’、2 ^貝訊,七網際網路内容提供者。 現在請參彳目2,目巾顯*根據 的企業-對-企業™擎21。。企業-對相 : 些應用程式模組220,如下文中參考圖6及7的 裝 、又更儿整的解說。在較佳組態配置中,Β2β引擎WO在網 路硬體(圖2中以參考數字224標#,例如,處理器)上 執仃,並且使用穩定的作業系統/中間體222,例如s〇^ris ⑽’以執行下文中更詳細説明的各種功能。當然,熟知技 蟄人士應明白,可利用其他硬體及軟體來實施本發明。請 進一步參考圖2, B2B引擎210係連接至電信系統23〇及網際 網路250。 電信系統230最好包括無線服務提供者及服務一些用户 或使用者端(例如,行動電話、個人資料助理(pDA)或能夠 接收彳§號的任何無線或有線通訊裝置或設備)的任何服務提 供者。此外’ B2B引擎2 10經由連結248連接至網際網路(圖 中以參考數字250標示),其中網際網路包括積極提供資訊 給使用者的内容提供者應用程式。提供的資訊可在天氣伺 服器260、金融伺服器262、新聞伺服器264及/或廣告伺服 -10-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 X 297公釐) 517489 A7 B7 五、發明説明(8 ) 器266上找到,並且經由各自的連結252轉遞至提供各自服 務閘道的網際網路250。 用來收集資訊並依據所收集資訊來提供特定服務的網際 路入口網站也可連接至網際網路250。此類的入口網站 網 可進一步與其他相關伺服器26〇、262、264、266通訊,並 經由網際網路250將所收集資訊傳達給要求者。 現在請參考圖3,圖中顯示本發明的較佳具體實施例, 用以呈現與圖1所示之傳統範例比較的本發明替代範例。 連接至伺服方電信業者120的B2B引擎21〇將與特定行動用 户相關的某些即時資訊傳達給任一家内容提供者,如餐飲 資訊提供者105、天氣資訊.提供者1丨〇或服務入口網站 "5。然後’這些内容提供者及入口網站均可使用所接收 到的特定行動用户相關即時資訊,爲該特定用户的即時狀 =喜好設備提供自訂的服務。舉例而言,將回答有關附 、我大利餐應的要求,並提供給要求方行動用卜而 要仃動用户親自鍵入現行位置。B2B引聱备 方;I干私m擎會自動接收要方 万=用尸的現行位置,並且將此項即時資訊(位置資 王動傳達給内容提供者。 的步説明,爲了使特定内容提供者能夠 必須使用bC二尸相關的即時資訊或事件,内容提供者 行動用户相關的/閲。内谷提供者可能需要提供與特定 控盘兮特〜\動識別號碼並使用Β2Β引擎訂閱,以於 、以特疋仃動用户相關的某些即 覆 内容提供者。| 貝訊,並和之提供給 舉例而Τ,天氣資訊提供者可使用Β2Β引擎 -11 - 517489 五、發明説明( 可閲.,以監控特定用a μ 用尸的位置及,,開機"資訊。因此,盔論 争疋行動用户是否有打開他的行動台,腦引擎都可將此 颌的即時資訊提供給天氣資訊 严、 供者將與該特定位置相關的現夭\ /者’天氣資訊提 户。行動用户不需要親=七動,動用 入其現行位置m"f=:貝訊’也不需要親自輸 °開機的動作會自動觸發產生預先 疋我的服務。如進一 +沾和二、, ^ 货的~彡兄,在使用者抵達城市後,备 將城Ψ的天氣資訊、與城市有關的頭版重要新聞、城市二 =,等等傳送給使用者。這些都是在使用者未察覺但依 吾好設定的情況下自動完成,網路明智決定使用者在 其所在位置所需的資訊。再者,^果旅行中的使用者經過 犯罪區域或不艮的鄰里,則Β2β引擎會明智知道使用者位 置並U入口、,.罔站’由入口網站傳送關於現行位置犯罪率 ^最新頭版重要新聞的資訊。這對於四處奔波的人而言非 常有用’並且無論人旅行的頻率都非常有用。另外,在本 發明的較佳具體實施例中,整個網路係互相連接,並且智 慧地人換關於使用者狀態的資訊’以爲直接使用者提供最 佳服務。建議的Β2Β引擎提供此項互相連接功能,並且明 智地將資訊提供者或入口網站連接至使用者所在位置的行 動業者。儘管非即時系統、入口網站及即時系統的作業性 質有所不同,行動業者均能與之互動並順利運作。 資訊内容提供者(如餐飲資訊提供者1〇5、天氣資訊提供 者110或服務人π網站! 15)可直接透過電信業者i2Q傳送或 用管道輸送要求的資訊或服務,如圖1所示,或者,可透 -12-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S S *標準(CNS) A4規格(2l〇x 297公爱) 517489 A7 ____ B7 五、發明説明(1〇 ) 過B2B引擎21〇(如配合圖2説明及下文中進一步説明的引擎 210)傳送給電信業者120。應明白本發明的B2B引擎210最 好駐存在電信網路中,並且係位於内容提供者與電信業者 120之間。因此,B2B引擎21〇負責取得前面提及之與各自 使用者相關的即時資訊130(如位置及/或喜好設定),並處 理此項資訊。B2B引擎還210接收到即時狀態資訊之後,隨 即將即時資料轉遞給内容提供者,藉由允許依據各自使用 者的即時情況及喜好設定來自訂化。 現在请參考圖4,圖中顯示本發明的另一項較佳具體實 施例,其中電信業者120是行動電信業者,例如,根據全 球用户行動(Global Subscriber Mobile ; GSM)系統、個人通 訊系統(Personal Communication System ; PCS)或其他行動 電信標準。駐存在行動網路内的B2B引擎2 10維護電信業者 120與各自内容提供者間的即時資訊交換,例如,前面提 及的餐飲資訊105、天氣資訊11〇及入口網站115。B2B引擎 2 1 〇決定有關與行動業者網路通訊之行動用户的即時資 訊’其方式是與網路及各自使用者通訊,以決定各種用户 資訊:適用於應用程式及任何必要條件的用户規則242、 用户喜好設定244、用户狀態246及滿足行動用户需求所需 的任何情報要素248。針對每位使用者蒐集用户資訊,並 提供給内容提供者,由内容提供者將資訊提供給行動用 户。餐飲資訊105、天氣資訊11〇及入口網站丨丨5會依據使 用者的即時狀態自訂化,並由B2B引擎210負責將關於即時 狀態、要求、喜好設定、規則及/或訂閱使用者位置等資 -13-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X 297公釐) 517489 A7 B7 五、發明説明(11 ) 訊從B2B引擎210即時提供給内容提供者。 本發明的較佳具體實施例使用本發明的企業冬 = 2B)引擎21G來整合即時系統(例如,前面提及 者120)及非即時系統(例如,内容提供者)。如本文中= 明’ B2B引擎210與各自的電信業者12〇及相關網路元件通 訊,以取得關於其用户的即時資訊,並且依據這些内容提 供T事先要求的某些訂閱事件來處理用户資訊,以及將資 訊提供給内容提供者。 、’ 在本發明的另-項較佳具體實施例中,有複數個電信業 者120 ’並且每家電信業者均具有與其相關的散户。在本 具體實施例中,每家電信業者㈣最好獨立營運,並且將 關於各自用户的即時資訊提供給内容提供者。在本發明較 佳具體實施例中,會將唯一識別號碼發行給每家電信業者 120然後,各家内容提供者依據可識別電信業者⑶所提 出的要求’在孩電信業者12〇網路中將要求的資訊傳送仏 訂閱使用者。 " 現在請參考圖5,圖中顯示本發明之企業-對-企業(B2B) 引擎川與不同網路元件之間的示範性互動。即時系統 270(如我線通訊系統、有線通訊系統及isp)連接引擎 21〇,以將有關用彳及直接使用者的即時資訊提供給Β2β引 擎210。内容提供者272係耦合至B2B引擎21〇,以從引 擎210取得即時資訊及用户的行爲資訊。 内容提供者272還透過B2B引擎21〇以將資訊提供给直接 使用者(例如,無線通訊用卜有線用户或isp用户),圖中 517489 A7 _____B7__ 五、發明説明(12 ) 以參考數字274標示。 請進一步參考圖5,與B2B引擎相關的應用程式模組及服 務可獨立產生並將某些想要的服務提供受監控的行動用 户’而不是將受監控的即時事件傳達給外部内容提供者。 因此’一些B2B開發人員278在B2B引擎210中開發及更新 應用程式模組,以支援新服務及/或增強現有服務。 在本發明的替代具體實施例中,B2B引擎210係連接至入 口網站或内容聚集者,以將資訊提供給直接使用者。入口 網站及内容聚集者從不同的内容提供者蒐集資訊,並透過 不同的途徑將蒐集的資訊提供給直接使用者,下文中會更 詳細説明。 具體而言,使用者先訂閲入口網站或内容聚集者。使用 者訂閱之後,入口網站將訂用當作事件傳送至B2B引擎 210。B2B引擎2 10接收使用者的訂閲事件,並將之儲存在 B2B引擎記憶體210A或資料庫中。應明白,資料庫最好是 B2B引擎210内的内部資料庫,或是B2B引擎21〇可存取的 外部資料庫。 當然,熟知技藝人士應明白,將B2B引擎21〇納入具有各 種作業通訊協定的電信網路將需要建立各種資料庫、介面 及入口網站,才能促進資訊流程及交換。例如,使用者的 喜好設定可儲存於喜好設定資料庫中,並且觸發狀況或事 件(規則)運作以起始通訊。網際網路的行動使用者將預期 和存取固定工作站有些相同,以及依據遷移率的增強、個 人化服務。 -15-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 X 297公爱) 517489 A7 __B7 五、發明説明(13 ) 如.所述,就行動業者而言,有機會變成不僅僅是管道提 供者,只要開拓與用户的關聯(每月帳單、個人資訊)並利 用無線網際網路,就能產生新收入。接著,内容提供者面 對各種挑戰,使行動網際網路用户可取得及内容。的確, 電信業者提供的個人化網際網路服務與網際網路上提供愈 來愈個人化服務的趨勢一致,尤其,與垂直入口網站及個 人化使用者設定樓的問市一致。 如前文中配合圖2至5的説明以及下文中更詳細的說明, 本發明的系統及方法是一種充分利用行動網路固有的用户 活動、喜好設定、位置、使用狀況及行爲模型以即時提供 個人化可自訂之行動網際網路服務的智慧型引擎。具體而 。,本發明允泎内谷提供者依據在行動網路中的遷移率來 建置個人化内容、允許行動用户依據遷移率來接收個人化 内容,並且允許行動電信業者充分利用行動電信網路中的 遷移率資訊來提升價値鏈。另外,本發明爲服務提供者提 供一種平台,用以依據與行動電信網路内行動用户相關的 即時資訊來建置新網際網路服務。 如下文中配合入口網站及本發明介面的進一步説明,在 建立即時行動網際網路環境的過程中會提供各種新功能。 具體而言,個人喜好設定使用者介面及資料庫提供一種機 制,用以選取個人喜好設定,並且將網際網路用户的喜好 設定儲存在電信業者管理的資料庫中。必要的即時遷移率 資訊係經由電信系統中的介面與網路節點及/或網路元件 提供。以規則爲主的環境允許無線網際網路用户依據即時 -16-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X 297公釐) 517489 A7 B7 五、發明説明(14 ) 事件來自訂或開發新服務。示範性以規則爲主的可自訂服 務包括: 行動台開機之後, 從 finance.yahoo.com存取資訊 經由短訊息服務傳遞給行動台 在本實例中,無線網際網路用户利用自己的行動台開機 當作即時事件來叫用服務,並且自訂該服務以用特定格式 來從特定網路傳遞新聞: 偵測到抵達新城鎮後, 將呼叫重新投送到新號碼 將飯店房間及租車要求傳遞給旅行協調員 等待接收確認 認可確認 警示使用者 在本實例中,無線網際網路用户使用抵達時間(例如,經 由飛機)來起始各種動作,以促進旅行需求的協調。如果 發生時區變更,則可產生警示以確認用户時間變更。 如上文進一步的説明,所有想要的事件均是由内容提供 者使用B2B引擎訂閱。之後,B2B與伺服方行動電信網路 通訊,並且決定已發生行動用户的特殊事件,並且將此類 的觸發事件傳達給訂閱的内容提供者,使内容提供者能夠 自動實行所有服務。 前文説明企業-對-企業(B2B)引擎的許多功能。爲了實現 提及的功能並且允許與網路互相連接,B2B引擎中應可取 -17-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 X 297公釐) 517489 A7 B7 五、發明説明(15 ) 得某.些功能及組件。現在請參考圖6,圖中顯示本發明較 佳具體實施例的各種企業·對-企業(B2B)引擎210應用程式 模組220。如上文所述,B2B引擎應用程式模組220包括各 種分散的模組,系統中的每個模組均具有重要的角色。 具體而言,B2B引擎應用程式模組220包括介面模組 (IM) 2 80、資料收集模組(DCM) 2 82、行爲分析模組 (BAM) 2 84、服務開發環境(SDE) 2 86、即時傳遞模組 (RDM) 288、規貝,J開發環境(RDE) 290、商業資料/直接使用 者訂閱模組(BDSM) 292、服務執行模組(SEM) 294、性能 暨收費模組(PACM) 296及維運暨維護模組(OAMM) 298。 前面提及的介面模組(IM) 280負貴使應用程式模組282至 296連接内容提供者及電信系統。IM 280連接數個外部組 件,如不同的電信系統及ISP。IM 280還提供連接内容提 供者的介面。IM 2 80的主要功能之一是將網路中的外部組 件連結至B2B引擎2 10中的應用程式模組。在較佳具體實施 例中,IM 280内部連接資料收集模組(DCM) 282及即時傳 遞模組(RDM) 288。當然,應明白,視系統需求而定, IM 280也可連接其他的内部模組,以及網路的外部組件。 請進一步參考圖6,資料收集模組(DCM) 282負責從電信 系統及ISP擷取並儲存即時資料。DCM 282内部連接商業 資料訂閱模組(BDSM) 292,以從内容提供者找出資料訂 閱。DCM 282還連接行爲分析模組(BAM) 284及即時傳遞 模組(RDM) 288,以將即時資訊傳遞給内容提供者。 行爲分析模組(BAM) 284最好是一組人工智慧程式,用 -18-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 X 297公釐)
裝 517489 A7 B7 五、發明説明(16 ) 以從BDSM 292檢查訂閲資訊,並執行有關即時資料的分 析。BAM 284最好連接至RDM 288,以將結果傳遞給内容 提供者。除了連接BDSM 292及RDM 288以外,BAM 284還 連接資料收集模組(DCM) 282。 規則開發環境(RDE) 290允許開發適用於開發服務的規 貝1。RDE 290將規則儲存在規則儲存機制(Rrep)中。可依據 系統各種組件的喜好設定來不斷更新規則,以適應採用的 新服務。服務開發環境(SDE) 286允許電信業者或直接使用 者依據一組規則來開發新的服務集。SDE 286内部連接規 則儲存機制以開發服務,並且連接服務執行模組 (SEM) 294。服務執行模組(S.EM) 294執行使用的服務,並 且内部連接SDE 286及BDSM 292。 商業資料/直接使用者訂閲模組(BDSM) 292允許内容提 供者訂閱即時及行爲資料,並且也允許直接使用者訂閱服 務。爲此目的,BDSM 292内部連接RDM 288。性能暨收費 模組(PACM) 296負責收集統計資料、持續追蹤内容提供者 要求即時資料次數以及存取服務的用户數量。也持續追蹤 其他的統計資料,這些統計資料有助於徹底利用網路及其 性能。PACM 296也產生後續處理的費用。 最後,維運暨維護模組(OAMM) 298負貴管理及設定B2B 引擎210。OAMM 298能夠設定内容提供者、維護B2B引 擎、處理系統中的錯誤並管理系統中的安全性問題’以及 其他的維運及維護功能。 應明白,最好將配合圖6説明及前文中討論的B2B引擎應 -19-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 X 297公釐) 517489
用私式模”且220視爲獨立的才莫組,冑管可#這些模组社人 在:個模組中,或將至少數個模組結合在一起。分散;: 組最好具有適用於應用程式的模件(modular)設-计,並且最 =是^架構。或者,可採用適合前面提及之特性的其他 彳式成《十 π „,例如 C++ ' Java Servlets ' Java Beans、JSp 及其他程式設計語言。如所述,本發明的重要觀點是具有 接近即時的性能。&了應付即時環境以外,系統的設計還 減少錯誤並且具有容錯系統。 圖7顯π B2B引擎的另_ ^:頁較佳具體實施例,圖中進一步 顯示使用不同模件(modular)架構的模件性質及實施。在本 具體實施例中,B2B引擎係以參考數字31〇來標示,其還包 括介面模組315及維運暨維護模組32〇,如前文所述。但 是,這個具體實施例最好包括(INM) 325、事件接收暨處 理模組(ERPM) 3 3 0、收費模組(CM) 3 3 5、訂閲資料庫 (SD) 340、驗證模組(VM) 345、資料收集模組(DCM) 35〇及 事件轉遞模組(EFM) 355。 B2B引擎介面模組(IM) 315接收到來自於入口網站的訂閱 事件後,IM 315隨即連接驗證模組(VM) 345以驗證這個訂 閲事件。VM 345連接資料收集模組(DCM) 35〇,其允許送 出用户身份’並且允终將事件儲存於訂閱資料庫(SD)中。 SD必須非常安全,並且最好可擴充,以允許擴大用户數 量。DCM 350也負責通知入口網站,以告知使用者已成功 註册B2B引擎3 10資料庫。從網路節點接收到的事件指示行 動用户的狀態,到達介面模組,並在事件接收暨處理模組 -20-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 X 297公釐)
裝 玎
517489 A7 B7 五、發明説明(18 ) (ERPM) 330處理。這些事件是使用驗證模組(VM) 345驗 證,其方式是存取SD中的訂閲使用者喜好設定,這是爲了 確保使用者是已註册的B2B引擎310用户所需完成的動作。 驗證使用者設定檔之後包裝事件,並且使用事件轉遞模 組(EFM) 3 55經由高度安全的HTTP通知事件將通知傳送至 入口網站。將關於訂閲使用者狀態的通知傳送至入口網站 之後,收費模組(CM) 335爲入口網站建立關於傳送資訊的 收費記錄。 如前文關於圖6及7的説明,模組可能以各種組態排列, 使系統能夠提供所需的功能。但是,從不同的觀點來觀察 B2B引擎210/3 10,可實施不同的模組架構。 爲了更明白入口網站與B2B引擎之間的互動,現在請參 考圖8,圖中顯示從入口網站傳輸使用者的訂閲事件。圖8 代表訂閱事件及關於這個訂閱之入口網站362與B2B引擎 364間互動的時序圖,圖中以參考數字360標示。使用者先 使用數種機制的任一種機制來ΤΓ閱入口網站,例如透過入 口網站362(www.yahoo_com等等)的網站,圖中以參考數字 3 6 6標示。但是,使用者必須提供各種個人及喜好設定資 訊給入口網站362。這個資訊包括使用者識別號碼 (MSISDN)、行動電信業者及與想要的内容或要監控的事 件等相關的喜好設定。入口網站362儲存368所有提供的使 用者資訊至其資料庫。儲存368資訊之後,入口網站362隨 即傳送事件通知370,以告知負責訂閱使用者之行動電信 業者的適當B2B引擎364。在本發明較佳具體實施例中, -21 -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X 297公釐) 517489 A7 B7 五、發明説明(19 ) B2B引擎364負責一家行動電信業者,或在某些情況下,負 責多家行動電信業者。傳送至B2B引擎364的通知事件370 最好包括使用者的行動台識別號碼(MSISDN)、事件、使 用者的喜好設定及其他的相關資訊。這個通知事件最好是 使用安全的HTTP通訊協定傳送。 B2B引擎364接收通知事件370並處理其中的資訊。在較 佳具體實施例中,這個内部驗證係使用分層的架構完成, 如前文關於圖6及7的説明。請再次參考圖8,在接收到通 知事件370之後,第一層或第一級(圖中以參考數字372標 示)要求建立新的連線(步驟374)。第二層或第二級376將這 個訂閱事件(步驟378)插入至第三層或第三級380中,以驗 證使用者識別號碼(MSISDN)(步驟382)並將訂閱資訊儲存 (步驟3 84)至資料庫中。驗證步驟384完成之後,隨即將關 於訂閲事件通知370認可傳送(步驟386)至入口網站362,最 好使用HTTP通訊協定。之後,B2B引擎監控與該特定行動 用户相關的要求即時資訊。 如前文所述,B2B引擎可以數種方式運作。在本發明的 一項具體實施例中,B2B引擎輪詢相關的網路節點以要求 更新的資訊。在另一項具體實施例中,網路節點經過程式 規劃,以通知B2B引擎有關使用者的狀態變更。還有另一 項具體實施例允許行動台向B2B引擎報告狀態資訊,這是 藉由在行動台中觸發應用程式用户端程式的方式完成。但 是,這些較佳具體實施例可同時運作。舉例而言,B2B引 擎可輪詢某些網路節點,而其他的網路節點向B2B引擎報 -22-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 X 297公釐) 517489 A7 B7 五、發明説明(2〇 ) 告其·狀態。再者,行動台可向B2B引擎報告其狀態,並且 還可由網路節點提供同一件狀態報告。但是,B2B引擎明 智地決定傳送的資訊是否相關、冗餘及組合這二份資訊, 以依據對使用者狀態的暸解來執行進行功能。 配合前文討論的電信網路内B2B引擎位置及各種模組, 現在請參考圖9,圖中顯示本發明較佳具體實施例中B2B引 擎410的示範性網路連接。如圖所示,B2B引擎410係連接 至前端入口網站420、連接至行動台430(經由無線連線)及 維運暨維護模組(0& M) 415管理系統。0& Μ系統415使業 者或產品擁大者具有維運及維護Β2Β引擎的功能。所有的 錯誤及警示處理均可透過這個0& Μ系統415進行控制及監 視。再者,將存取遠端管理系統,如本圖所示,或者存取 Β2Β引擎内容的模組,如前文中參考圖6的説明。如圖所 示,行動台430中可包括無線應用通訊協定(Wireless Application Protocol ; WAP)工具套件432及/或用户識別模 組(Subscriber Identification Module ; SIM)開發工具套件 434 ° WAP工具套件432係用來開發及支援WAP應用程式,如 同熟知技藝人士的暸解,WAP應用程式讓無線使用者能夠 存取網際網路内容及服務。WAP工具套件432最好駐存在 行動台430,行動台最好能夠支援WAP通訊協定。 駐存在行動台430内的SIM工具套件434係用來使用行動 台來提供加値服務及電子商務,促使透過網際網路進行交 易。例如,使用具備SIM工具套件功能的行動台,使用者 -23-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 X 297公釐) 517489 A7 B7 五、發明説明(21 ) 能夠檢查其銀行帳户、支付帳款以及現今的有線網際網路 存取所完成的所有其他服務。最好將SIM工具套件434程式 規劃至SIM卡(圖9中以參考數字436標示),此外還啓用介 於網路與直接使用者之間的介面。下文中將參考圖10至13 來説明行動設備(ME)/用户介面模組(SIM)與B2B引擎互動 的較佳具體實施例。如所述,企業-對-企業引擎410也連接 至前端入口網站420或一些入口網站,由入口網站將資訊 提供給直接使用者。熟知技藝人士應明白,這個資訊係依 據各自使用者喜好設定調整,並且係從各種内容提供者收 集。還應明白,在本發明的較佳具體實施例中,入口網站 420可能是虛設入口網站422或被設計以更充分利用網際網 路連線的入口網站,例如,所謂的WISE入口網站424,如 熟知技藝人士所知。 請參考圖10,圖中顯示適用於無線電話的” OFF"觸發程 式實例,其步驟以參考數字45 0標示。行動台(MS)(圖中以 參考數字452標示)中包括用户識別模組(SIM)工具套件 454。SIM工具套件454以預先決定的時間間隔傳送短訊息 服務(SMS)訊息(圖中以參考數字456標示),其中包含用户 狀態及行動台452 ISDN號碼(MSISDN)。SIM工具套件454 執行這個動作以持續通知相關的B 2 B引擎4 5 8,以告知 MS 452的即時資訊及位置。接收這個訊息以起始B2B引擎 458的計時器460。在預先決定的時間間隔内,如果計時器 474未逾期並且在逾期前接收到另一個訊息,則會重設計 時器。但是,如果B2B引擎458中的計時器472逾期,這表 -24-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 X 297公釐)
裝 玎
517489 A7 B7 五、發明説明(22 ) 示在·決定的時間期間内B2B引擎458未接收到來自於使用者 的任何訊息,B2B引擎458將假設行動台452已關機,例 如,將SMS訊息462傳輸至B2B引擎458的某一時間。舉例 而言,這可能指示使用者忙線中或睡眠中,並且指示入口 網站不應將新内容傳送給訂閱使用者。在計時器期間内, 如果B2B引擎45 8在SMS訊息462之後無法接收進一步的訊 息,則B2B引擎458驗證並處理464這個事件,並將事件通 知466(其中含有該使用者的MSISDN及訂閱OFF事件的指示) 轉遞給與這個事件相關的入口網站468。然後,入口網站 468認可470接收到通知。 現在請參考圖11,圖中顯示本發明一項較佳具體實施例 之系統及方法慣常作業的時序圖,其步驟以參考數字500 標示。如同配合圖12説明的具體實施例,訂閱直接使用者 在入口網站502輸入資訊及喜好設定(步驟504)至入口網站 資料庫中。將使用者的喜好設定儲存504至入口網站資料 庫中之後,並且最好在發生事件之後,初始化SIM應用程 式以提供即時服務,並且透過空氣爲訂閱使用者啓用應用 程式,並且將複數個SIM資料從入口網站資料庫下載(步驟 506)至短訊息交換中心(SMSC) 508,例如透過空氣介面。 然後,將SIM資料對等傳送(步驟5 10)至含中SIM卡(圖中以 參考數字514標示)的行動設備(ME) 512。 一旦發生關於使用者喜好設定、位置等等任何變更的事 .件,駐存在行動設備512的SIM工具套件(圖中以參考數字 5 16標示)傳送SMS訊息518,通知B2B引擎520有關訂閱使 -25-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 X 297公釐) 517489 A7 B7 五、發明説明(23 ) 用者·的狀態並且提供使用者的MSISDN號碼。在到達B2B 引擎520之後(尤其是其接聽通訊槽522),則接聽通訊槽522 會在B2B引擎520中包裝(步驟524)前面提及的SMS訊息 518,然後依據SMS訊息5 18中提供的資訊來建立新事件(步 驟526)。B2B引擎520中的第二層或第二級(圖中以參考數 字528標示)接收到新事件資訊526之後,接著建立新連線 530並且驗證532訂閱事件526,其方式是將使用者識別及 喜好設定比對B2B資料庫(圖中以參考數字534標示)中儲存 使用者識別及喜好設定。接收到新連線及驗證資訊後,第 三層或第三級(圖中以參考數字536標示)處理事件(步驟 538),並且視需要將修改資訊儲存至B2B資料庫534。已處 理的事件538資訊由第三級536轉遞給第四級540。B2B引擎 520中的第四層540將事件通知訊息542傳送至入口網站 502,以通知入口網站502已接收到事件,並將使用者的 MSISDN提供給入口網站502。 入口網站502接收到事件通知訊息542之後,接著將認可 訊息544傳送給B2B引擎520,認可接收到事件通知542,最 好使用HTTP通訊協定。在本發明的較佳具體實施例中, 發生所有提供資訊的收費546,並且在認可訊息544之後針 對提供給入口網站502的即時事件資訊進行收費546。B2B 引擎中會建立收費記錄,並且記綠與該事件有關的所有相 關資訊。如圖所示,資訊最好是由入口網站502使用SMS 訊息傳送給ME 5 12的使用者。當然,應明白,也可使用無 線應用通訊協定(Wireless Application Protocol ; WAP)、使 -26-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 x 297公釐) 517489 A7 B7 五、發明説明(24 ) 用SMS訊息上的WAP或其他此類的通訊協定來傳送内容。 如前文所述,尤其是參考圖12及13的説明,訂閱使用者 採用行動設備(ME) 512(有時候稱之爲行動台),行動設備 中包含SIM卡514,並且在SIM卡上程式規劃及執行SIM應 用程式。在本發明一項較佳具體實施例中,B2B引擎520用 户端應用程式駐存在用户識別模組(SIM)上,並且負責向 B2B引擎520伺月艮器節點報告行動設備(ΜΞ)/網路實體内發 生的即時事件。用户端應用程式使用SIM卡5 14的觸發程式 來叫用SIM工具套件作業5 16,以將具有有關ME-網路中發 生之即時事件之資訊的短訊息傳送至B2B引擎伺服器520。 在這個具體實施例中,傳送的短訊息係定址至B2B引擎, 並且行動電信網路業者係當作傳送這個資訊的管道。 SIM應用程式工具套件516提供允許應用程式存在於 SIM 5 14中的機制,以與行動設備(ME) 5丨2互動,並且促 使行動設備(ME) 5 12將ME設定檔下載至SIM 514、將資料 下載(步驟506)至SIM 514、將使用者的功能表選擇項傳送 至811^514、由811^514控制呼叫、由311^514控制1^0短訊 息及安全性。積極型SIM 5 14可顯示文字、播放音調、傳 送短訊息、設定呼叫等等,如同熟知技藝人士所知。 下文中參考圖12及13説明的實例最適當地呈現SIM 5 14 與ME 5 12之間的互動,圖中顯示SIM/行動實體向B2B引擎 報告即時服務事件的較佳具體實施例。變更使用者狀態或 喜好設定之後,由行動設備(ME)對B2B引擎進行此類的變 更。在這些圖式中,向B2B引擎伺服器報告的示範性的事 -27-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榡準(CNS) A4規格(210X297公釐) 517489 A7 B7 五、發明説明(25 ) 件是ON/OFF、全球行動電話識別(Cell Global Identity ; CGI)及位置區域(LA)變更。 現在請參考圖12,圖中詳細顯示向B2B引擎552指示使用 者"ON"的時序圖,圖中以參考數字5 50標示。首先,給定 的行動設備(ME) 5 54先初始化相關的SIM 556。完成初始 化(步驟558)的方式是啓動並測試SIM裝置556,以查明支 援的功能。目前,這個S I Μ 5 5 6初始化最好依據 GSM 11 · 11標準執行,雖然知道也可使用替代的初始化通 訊協定。在這個階段完成識別積極型SIM 556的方式是在 SIM服務表中啓動積極型SIM服務(步驟560)。但是,如果 ME 554不支援積極型SIM功能,則積極型SIM 556不應將 積極型SIM相關命令傳送給ME,反之亦然。然後,於閒置 模式期間以及於呼叫期間,ME 554應將STATUS命令定期 傳送(步驟562)至積極型SIM 556,藉由促使積極型SIM 556 回應命令,因爲ME 554—定會起始SIM 556命令。 ME 554開機之後,傳送的第一筆訊息是STATUS訊息(步 驟5 64),用以觸發(步驟564)駐存在SIM卡上適當的B2B引 擎552用户端應用程式。用户端應用程式讀取SIM 556上適 當的檔案’並將相關資訊包裝成短訊息,並要求sIM向前 傳送至ME(步驟570)。SIM 556傳送訊息(步驟566),以通知 ME 554可取得進一步資訊。然後,me 554使用FETCH命令 回應(步驟568),以從SIM 556取得資訊。SIM 556接收到前 面挺及的F E T C Η命令5 6 8之後’將撰寫的短訊息從用户端 應用程式傳送至ME 5 54(步驟570 Α),以便將資訊傳送至 -28-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 X 297公釐) 517489 A7 B7 五、發明説明(26 ) 引擎之後,ME 554將短訊息(步驟572)傳送至B2B引 擎,以告知ME 5S4已開機。B2B引擎5 5 2接收並解譯 這個訊息,以進一步提供增強服務。然後,me 回應 SIM 556以通知已傳送關於事件的訊息(步驟5 7 4)。接 著S1Μ 5 5 6 w可回應,並傳送正常結束訊息(步驟5 7 6) 。現在行動台已關機,並且所有的元件(如,με 554、 SIM 556及用户端應用程式552)均知道該事件。如前文所 述’1^^ 554將定期狀態命令傳送至(步驟578)至§11^ 556, 之後ME 5 54開機,導致觸發(步驟58〇)SIM卡552上的用户 端應用程式552,並且可從該處傳送定期SMS訊息(步驟 578)。 現在請參考圖13,圖中顯示本發明另一目前較佳具體實 施例之ME 554對B2B引擎552的位置區域變更指示的時序 圖。如圖所示’先執行SIM 556初始化及積極型SIM決定 (步驟558及560)’再次,最好依據(^1^11.11通訊協定。如 熟知技藝人士所知,用户端應用程式及SIM要求行動設備 554監視任何位置變更,並且依據此類的變更,me 554通 知B2B引擎552所作的變更。如前文所述,位置資訊可能是 GPS資訊、全球行動電話識別資訊或與行動用户相關的投 送區域資訊。此外,行動設備554還可使用其他以封包爲 主的通訊協定進行通訊,如USSD訊息或WAP。 如所述,當發生位置變更時,會叫用ME 554中適當的處 理程序。ME將設定位置更新狀態訊息傳送(步驟5 8 6 )給 SIM 5 56,然後經由envelope命令通知駐存在SIM中的用户 -29-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 X 297公釐) 517489
五、發明説明(27 ) 端應用程式(步驟588),以告知已發生位置區域變更。和户 端應用程式被觸發588A,並且從envelope命令取得造個 料,從SIM 556讀取並加入適當的資料,以及包裝轉訊 息。包裝的短訊息係由用户端應用程式傳送(步驟59〇) ’ _ 圖13所示,於步驟590A,SIM通知ME傳送短訊息的要求 使用FETCH命令592,ME要求SIM提供其於提供短訊w 資料(步驟593)。ME將包裝的短訊息傳輸至B2B引擎(少ί 594),以使用該資料來提供增強服務。照例,ME 554通知 31乂 556以告知已傳送短訊息(步驟596),並且311^ 556傳回 正常結束訊息(步驟598)。 行動台將更新的資訊傳送給B2B引擎,以在B2B ?丨擎中 更新其狀態及喜好設定,如前文所述。但是,在本發明的 另一項較佳具體實施例中,網路節點本身監控任何想要的 用户事件更新,並將資料即時提供給B2B引擎。 現在請參考圖14,B2B引擎210除了連接到入口網站64〇 或内容聚集者(例如,使用傳輸控制協定/網際網路規約 丁 CP/IP)
装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 ; 或其他以封包爲主的通訊協定)以外,還連接到網路中的 各種其他節點,圖14中以參考數字600標示。如參考本於 明較佳具體實施例的説明,應明白,可調整這些節點以葱 集有關訂閲使用者的即時資訊。這可藉由程式規劃網路節 點來實現,使網路節點可監控即時用户事件及活動,並且 將關於接收到之用户事件的即時資訊提供給B2B引擎。網 路元件可監控並轉遞該網路區域内伺服之所有用户的所有 30-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X297公釐) 517489 A7 __B7 五、發明説明(28 ) 用户·事件及活動,或者,網路元件可監控並轉遞已使用 B2B引擎訂閱之用户的用户事件及活動。B2B引擎210連接 網路600中的網路節點,以從這些節點接收有關訂閱事件 的資訊。行動式交換中心(Mobile Switching Center ; MSC)/ 來 Ί方者位置暫存器(Visitor Location Register ; VLR) 615 傳 送遷移率資訊,VLR記錄並且呼叫控制與用户有關的事 件’例如使用訊息TCP/IP等等的通訊協定。接收到來自於 訂閱使用者的位置更新或註册信號之後,觸發傳送即時資 訊0 再者,將交遞觸發及無線電相關觸發事件從系統600的 無線電網路子系統(Radio Network Subsystem ; RNS) 620傳 送至B2B引擎。如熟知技藝人士所知,伺服方通用封包無 線電服務(Generalized Packet Radio System ; GPRS)服務節 點(SGSN) 625將遷移率及呼叫控制相關資訊提供給B2B引 擎210,例如,與封包領域網路有關的資訊,例如通用封 包無線電服務(Generalized Packet Radio System ; GPRS)。 行動電話定位中心(Mobile Positioning Center ; MPC) 630 將有關於電信網路内行動用户位置的資訊提供給B2B引擎 210。熟知技藝人士應明白,MPC 630可由全球定位服務 (global positioning service ; GPS)提供,或是使用(例 如)TCP/IP通訊協定來傳遞定位資訊以找出行動用户台的 任何其他裝置提供。中央服務控制功能(CSCF) 635單元提 供B2B引擎210將用户位址號碼轉譯爲網際網路規約(IP)位 址’並且還可使用訊息及TCP/IP通訊協定來提供控制相關 -31 -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Μ規格(MO χ 297公爱) 517489 A7 B7 五、發明説明(29 ) 事件·/資訊。 熟知電信技藝人士也應明白,在打開行動台(MS)之後, 伺服方MSC/VLR(行動式交換中心/來訪者位置暫存器)註册 MS並授權MS,其方式是與該MS相關的主位置暫存器 (Home Location Register ; HLR)通訊。HLR接收到註册及 授權之後,接著通知B2B引擎,以將較佳資訊轉遞給行動 台,如下文中説明的較佳具體實施例所示。 網路節點經過明智的程式規則,以辨識與訂閱使用者相 關的任何資訊,並且在觸發事件之後,將即時資訊傳送給 B2B引擎,以通知更新直接使用者狀態。此項資訊係儲存 在B2B引擎資料庫中。B2B引擎2 10處理節點傳送的資訊/事 件,並將這個格式化的資訊轉遞給入口網站640。B2B引擎 2 10將資訊/事件提供給入口網站640之後,則給入口網站 640開立即時資訊的帳單,例如,由帳單閘道器(BGW) 645 開立帳單。BGW 645提供有關於何時開立提供之即時資訊 的帳單給入口網站及金額的資訊。這是藉由將每項使用者 要求動作的相關資訊記錄至收費記錄中所完成。可使用收 費模組在B2B引擎完成帳務功能,如圖7所示,或者可使用 連接至B2B引擎的外部應用程式(如BGW)完成帳務功能, 如圖14所示。再者,BGW可負責行動電信業者中每位使用 者的帳務功能或提供(例如)有關用户存取網路之餘額或用 户使用量餘額的資訊。視每位訂閱使用者的服務及計劃, BGW功能極多且具彈性。 在前文説明的較佳具體實施例中,網路節點最好包含用 -32-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 X 297公釐) 517489 A7 B7 五、發明説明(3〇 ) 户端應用程式(CL)/監控代理程式(MA),這是在想要對B2B 引擎報告事件的每個網路節點中程式規劃。這些網路節點 監控與使用者相關的某些觸發程式,並且向B2B引擎報 告。在特定網路節點(如HLR及/或MSC/VLR)中載入的用户 端應用程式可用來監控與用户行爲、狀態、遷移率參數等 等相關的特定啓用觸發程式。下文中提供在使用者狀態或 喜好設定變更之後,網路節點將資訊提供給B2B引擎的實 例。在資料庫中更新使用者狀態或關於使用者的任何變更 之後,HLR用户端應用程式被觸發,並且將更新傳送給 B2B引擎,以通知引擎此類的變更。HLR中的用户端應用 程式經過調整以辨識任何變更,並自動向B2B引擎報告這 個變更。所有的網路節點也會經過程式規劃,以使用用户 端應用程式的觸發機制來辨識任何事件並通知B2B引擎以 告知這個事件。例如,MSC/VLR追蹤使用者的遷移率並且 依據偵測到的變更(例如,使用者位置變更),MSC/VLR^ 户端應用程式被觸發,並且通知B2B引擎以告知這個變 更。另外,MSC可與MPC—起運作,以準確地確定使用者 位置,並將資訊傳送至B2B引擎。再者,MSC/VLR用户端 應用程式經過程式規劃以與RNS互動,以通知B2B引擎正 發生與使用者有關的任何交遞或無線電觸發。RNS也包含 用户端應用程式,如同更新處理程序中所有相關的網路節 點。 圖15顯示由網路節點通知用户狀態及位置變更的另一個 實例。在用户狀態及位置變更之後,VLR 652將使用標準 •33-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X297公釐) 517489 A7 __ B7 五、發明説明(31 ) 現有的通訊協定(例如,MAP 65 8)來通知HLR 654有關此類 的變更。狀態變更的決定係使用VLR 652與HLR 654内部的 監控代理程式(MA) 656執行。接著,HLR 654將與B2B引 擎660互動,在此情況下,B2B引擎係當作VLR 664。在此 情況下’作爲GSM服務控制功能(GSM Service Control Function ; gsmSCF) 662 節點的 B2B 引擎是 660從 HLR 654取 得用户狀態及位置資訊,並將之儲存在資料庫中。然後, B2B引擎執行有關資訊的必要作業並照著運作。一般而 言,一旦網路節點(即,HLR、MSC/VLR等等)中的用户端 應用程式擷取到代表用户狀態變更的觸發事件,網路節點 中的用户端應用程式就會通知B2B引擎。 請進一步參考圖14,如前文所述,B2B引擎210可從網路 節點接收關於訂閱使用者的資訊/事件,而不需要要求這 個資訊。但是,在本發明另一項較佳具體實施例及進一步 參考圖14,會要求這些網路節點蒐集有關訂閱使用者的即 時資訊。當訂閱事件係儲存在B2B引擎210資料庫中時,則 會論詢主位置暫存器(Home Location Register ; HLR) 6 10, 以決定行動用户的註册資訊,例如,使用行動應用程式部 份(Mobile Application Part ; MAP)、TCP/IP 等等的通訊協 定0 B2B引擎2 1 〇連接網路6〇〇中的通訊節點,以向這些節點 要求有關訂閱事件的資訊。B2B引擎210輪詢行動式交換中 心(Mobile Switching Center ; MSC)/ 來訪者位置暫存器 (Visitor LoCation Register ; VLR) 615以要求遷移率資訊, -34-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榡準(CNS) A4規格(21〇 X 297公釐) 517489 A7 B7 五、發明説明(32 ) VLR記錄並且呼叫控制與用户有關的事件,例如使用訊息 TCP/IP等等的通訊協定。 B2B引擎210向系統600的無線電網路子系統(Radio Network Subsystem ; RNS) 620要求交遞觸發及無線電相關 觸發事件。可輪詢行動電話定位中心(Mobile Positioning Center ; MPC) 630,以將有關於電信網路内行動用户位置 的資訊提供給B2B引擎210。熟知技藝人士應明白,MPC 630 可能是用來找出行動用户台的任何其他裝置,如前文所 述。還可輪詢中央服務控制功能(CSCF) 635單元以提供 B2B引擎210將用户位址號碼轉譯爲網際網路規約(IP)位 址,並且還可使用(例如)訊息及TCP/IP通訊協定來提供控 制相關事件/資訊。 B2B引擎2 10提供要輪詢前面提及之元件或節點的哪一個 元件或節點的智慧,以蒐集必要的資訊,並使用(例 如)TCP/IP通訊協定將資訊提供給入口網站640。可依據 B2B引擎在決定電信裝置狀態方面的需求,選擇性要求資 訊。B2B引擎210處理節點傳送的資訊/事件,並將蒐集的 資訊轉送給入口網站640。B2B引擎210將資訊/事件提供給 入口網站640之後,貝if給入口網站640開立即時資訊的帳 單,如前文參考前一具體實施例的説明。 舉例而言,當B2B引擎向HLR要求如用户狀態之類的特 定資訊時,會將要求資訊的訊息傳送給HLR。接著,HLR 使用回應訊息作出回應,以通知B2B引擎有關現行的用户 狀態。相同的要求機制可與其他的網路節點一起使用。 -35-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 X 297公釐)
裝 玎
517489 A7 B7 五、發明説明(33 ) B2B引擎可將訊息傳送給要求有關用户資訊的任何網路節 點。網路節點接收到訊息後隨即取得資訊,並將資訊傳送 給B2B引擎。B2B引擎可當作GSM服務控制功能(GSM Service Control Function ; gsmSCF)節點,並且定期或以週 期性時間間隔質詢HLR,以取得用户的狀態及位置資訊。 前文充分説明運作B2B引擎的網路環境。一般而言,企 業-對-企業引擎提供許多的服務實施。但是,現在請參考 圖16,圖中顯示根據本發明B2B引擎210的替代作業。在這 個替代組態中,B2B引擎210使用示範性短訊息服務(SMS) 訊息,從行動用户660接收即時事件,如用户狀態、位置 區域及其他事件,如參考圖9至13的説明。除了其他資訊 以外,B2B引擎210還取得這個資訊,其方式是輪詢網路中 不同的節點,如前文參考較佳具體實施例的説明。但是, 如前文有關另一項較佳具體實施例的説明,每當發生關於 用户的任何變更時,網路節點就會將使用者的已更新狀態 資訊傳送給B2B引擎。然後,B2B引擎210依據訂閱使用者 喜好設定來剖析事件,並且處理蒐集的資訊/事件。 然後,將這些處理過的事件傳送給入口網站/内容聚集者 /内容提供者640,例如,使用HTTP通訊協定。然後,入口 網站640依據B2B引擎210提供的事件資訊來個人化内容。 入口網站將内容轉換爲(例如)無線標記語言(wireless markup language ; WML),用以將内容提供給窄頻裝置, 如行動台、PDA等等。含有個人化内容的WML係經由無線 應用通訊協定閘道器(wireless application protocol -36-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 x 297公釐) 517489 A7 B7 五、發明説明(34 gateway ; WAPGW)傳遞給具有行動電話的訂閱使用者。但 是,入口網站也可使用SMS訊息或任何其他的專屬無線資 料通訊協定來傳遞已個人化的内容。如圖16所示,可透過 無線應用通訊協定閘道器(Wireless Application Protocol gateway ; WAPGW)將内容傳送給行動台。WAPGW是一種 網路節點,用來提供介於行動網路與專用網際網路應用服 務(如,入口網站)之間的直接連線。有許多方式可用來將 内容傳送給用户。例如,可使用短訊息(SMS)或在SMS訊 息上傳送的WAP,以透過短訊息服務中心(Short Message Service Center ; SMSC)傳送内容。另外,傳送至行動台的 内容可能是非結構化補充服務資料(Unstructured Supplementary Service Data ; USSD)。這可使用 USSD 閘道 器完成,用以從入口網站擷取資訊,並將之傳送至 SMSC,以當作短訊息傳遞。如GPRS之類的其他傳輸通道 (bearer)可用來將内容從入口網站傳送至行動台。在現今 的行動技術中,朝向快速存取系統的進展引領邁向第三代 (3G)無線系統。如通用封包無線電服務(Generaiized Packet Radio Service ; GPRS)及全球發展增強型數據傳輸率 (Evolved Data f〇r GSM Evolution ; EDGE)之類的數據封包 傳輸系統提供快速的連線,促使能夠輕易且迅速將内容傳 遞給行動台。記住這些傳輸通道(bearer),介於行動台、 B2B引擎與網際網路入口網站之間的所有通訊均可使用本 文中討論的傳輸通道(bearer)執行。例如,如果不是由行 動台透過SMSC來傳送SMS訊息(如前文所述),則行動台可 -37-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X297公釐)
裝 訂
517489 A7 B7 五、發明説明(35 ) 使用OPRS網路與B2B引擎通訊,其方式是利用高速接取來 傳送資料封包。 現在請參考圖17,B2B引擎210除了連接到入口網站640 或内容聚集者(例如,使用傳輸控制通訊協定/網際網路通 訊協定(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 ; TCP/IP))以外,還連接到網路中的各種其他節點。一般而 言,應明白,這些網路節點通常是用來蒐集有關訂閱使用 者的即時資訊。網路中的節點使用標準通訊協定與每個其 他節點通訊。這些通訊協定係用來緩和介於網路節點之間 的通訊途徑,並且相容於必要標準。請進一步參考圖17, 圖中顯示介於網路節點與前面提供之B2B引擎210之間通訊 使用之通訊協定的較佳具體實施例。應明白,B2B引擎210 最好連接網路中提供事件資訊的所有節點,例如,使用標 準 IEEE 802.3連接。 介於節點之間的通訊係使用分層結構執行,如同其他的 通訊標準一樣。例如,在較低層中採用的所有通訊協定均 是利用傳輸控制協定/網際網路規約(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 TCP/IP)通訊協定。但是,在上 層中,每個節點均使用不同的通訊協定。例如,B2B引擎 210使用網際網路通訊中常用的超本文傳輸協定(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 HTTP)與入 口網站 640通訊。HLR 610使 用MAP通訊協定。行動定位中心(Mobile Positioning Center ; MPC) 630最好使用MPC通訊協定。短訊息服務中 心(Short Messaging Service Center ; SMSC) 650最好使用短 -38-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 x 297公釐) 517489 A7 B7 五、發明説明(36 ) 訊息對等(Short Message Peer-to-Peer ; SMPP)通訊協定。 使用的特定通訊協定是技藝中熟知的通訊協定,並且提供 介於網路中不同節點之間互相連接的途徑。然而,應明 白,可使用各種其他的通訊協定來支援節點間的通訊。 現在請參考圖18,圖中顯示B2B引擎與不同網路架構的 連接。如圖18及前面的圖14所示,B2B引擎連接2.5G無線 電信系統710。但是,B2B引擎可連接其他系統,如第二代 (2G)無線電信業者系統730。還可與目前開發中的3G無線 電信系統750互相連接。雖然連接至B2B引擎的系統架構並 不相同,但是如前文所述的相同程序可與系統中的每個網 路節點一起使用。例如,B2B引擎可輪詢3G無線電信系統 750中的每個網路節點,或者網路節點可向B2B引擎210報 告有關用户狀態任何更新的任何事件。本發明中説明的引 擎適用於許多系統,如前文針對2.5G無線電信系統所述的 相同程序可適用於3G無線系統及其他系統。3G無線系統 中的網路節點被分開置於呼叫控制網路節點760、770、 780及連接控制網路節點790中。媒體閘道器(Media Gateways ; MGW) 792將負責所有的連接裝置,而呼叫控 制則是由控制層中的伺服器執行。接著,控制層將連接應 用閘道器(Application Gateway)(圖中未顯示),允許來自於 特定固定或行動傳輸通道(bearer)技術的前所未有的分級 服務’並且允許用任何方式、隨時隨地傳遞服務。B2B引 擎能夠連接不同的傳輸通道(bearer)技術,如GSM/EDGE、 WCDMA及cdma 2000。B2B引擎還連接所有的連接,並控 -39-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 X 297公釐) 517489 A7 B7 五、發明説明(37 ) 制用來持續追蹤及/或具有行動用户記錄的網路節點。但 是,最好程式規劃網路節點以包括遷移率代理程式,如前 文中參考圖14及15的説明。 再者,前文説明的行動電信業者是GSM業者,熟知技藝 人士應明白,本發明可適用於PCS業者、DAMPS業者及/或 任何即有的行動電信業者。另外,單一 B2B引擎可互相連 接各種行動電信業者與各種入口網站。行動電信業者可能 屬於不同的性質並且使用不同的標準,例如,B2B引擎可 同時爲PCS業者及GSM業者提供服務。 另外,3G行動台也可具有用户端應用程式,用以通知 B2B引擎以告知使用者狀態的任何變更,類似於前文中在 GSM網路中具有在SIM卡程式規劃用户端應用程式的GSM 電話。如前文所述的SIM卡可能是任何裝置,其中行動設 備可將能夠含有應用程式的可程式規劃模組植入SIM卡 上。如前文所述的SIM卡也可能是任何可程式規劃的裝 置,其能夠儲存及執行某些功能,如行動台中具有固定模 組作爲行動設備(ME)的零件。 但是,熟知技藝人士應明白,入口網站及内容聚集器係 外部連接至B2B引擎,如前文所述。但是,在目前申請之 本發明的較佳具體實施例中,入口網站及/或内容聚集器 也可能併入B2B引擎内。這意謂著B2B引擎能夠負責蒐集 資料内容,並且選擇性將資料内容提供給使用者。 熟知技藝人士應明白,前文中參考具體實施例討論的即 時資訊及即時網路代表此類網路的理想時序,並且資訊忽 -40-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 X 297公釐) 517489 A7 B7 五、發明説明(38 ) 略網·路節點及任何其他設備中的任何延遲及/或處理。一 般而言,即時網路可能是以即時或接近即時性能運作的任 何網路。再者,即時資訊可能是實質上即時或接近即時的 資訊。 如熟知技藝人士所知,可透過各種應用來修改及改變本 説明書中説明的創新觀念。因此,專利主題的範疇應不限 定於討論的任何特定示範性講授,而是由下列的申請專利 範圍中定義其範疇。 -41 -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 X 297公釐)
Claims (1)
- i· 一種在電信網路與資訊服務提供者間促進資訊交換之企 業-對-企業(Business_t〇_Business ; B2B)引擎,該B2B 引 擎包括: 一第一介面模組,用以使用該電信網路收發資訊; 一第二介面模組,用以使用該資訊服務提供者收發資 訊; 一處理器,其連接至該第一及該第二介面模組;以及 至少一通訊協定模組,其與該處理器互相連接。 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B2B引擎,其中該至少一應用程 式模組包括一維運暨維護模組,用以管理及設定該B2B 引擎。 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B2B引擎,其中該至少一應用程 式模組包括一資料收集模組,用以彳頡取及儲存即時資 訊。 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B2B引擎,其中該至少一應用程 式模組包括一行爲分析模組,用以分析與一用户有關的 即時資訊,並且用以檢查該用户的訂閲資訊。 5·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B2B引擎,其中該至少一應用程 式模組包括一訂閲模組,其允許該資訊服務提供者訂 閱,以擷取與一用户有關的即時資訊及行爲資料,該訂 閱模組允許該使用者訂閱該資訊服務提供者提供的服 務。 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B2B引擎,其中該至少一應用程 式模組包括一性能及收費模組(PACM),該PACM監控該 -42-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X 297公釐)517489 A8 B8 C8 D8資訊服務提供者的複數個收費記綠,以及訂閱該資訊服 務提供者之至少一用户的複數個收費記綠。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i項之B2B引擎,其中該至少一應用程 式模組係選自由下列項目所組成的群組:一資料收集模 組、行爲分析模組、一服務開發環境模組、一即時傳一性能及收費模組、一介面連接模組及 遞模組、 服務執行;_ 一維運暨維護模組。 8·如申請專利範圍第i項之B2]B引擎,該b2B引擎進一步包 括一資料庫,用以在該電信網路内儲存與至少一用户相 關的資料。 9·如申叫專利範圍第8項之B2B引擎,其中儲存的資料包括 與孩至少一用户相關的註册資訊,該註册資訊允許與該 至少一用户相關的電信裝置接收來自於該資訊服務提供 者的資訊。 10·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B2B引擎,該B2B引擎進一步包 括一記憶體,用以儲存該B2B引擎的指示資訊。 11·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〇項之B2B引擎,其中該指示資訊指 示該B2B引擎監控與一電信裝置相關的特定即時資訊。 1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之B2B引擎,其中該即時資訊係 選自由下列項目所組成的群組:使用者裝置位置、使用 者喜好設定、使用者裝置A〇n@狀態、使用者裝置Aoff@ 狀.%、使用者全球行動電話識別及使用者投送區域。 13· —種在電信網路與資訊服務提供者間促進資訊交換之方 本纸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X 297公釐) 517489 A8 B8 C8 --— —____D8 六、申請專利範圍 法’該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接收步驟,在與該電信網路及該資訊服務提供者互相 連接的止業-對-企業(Business-to-Business ; B2B)引擎上 接收來自於該電信網路的即時資訊; 處理步驟,在該B2B引擎内處理接收到的即時資訊; 以及 P 提供步驟,由該B2B引擎將該即時資訊提供給該資訊 服務提供者。 / 口 1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之方法,其中該處理步驟包括下 列步驟: 驗證步驟,在該Β2Β引擎内驗證與該接收到之 訊相關的事件D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之方法,其中該驗證步驟包括將 該事件比對儲存於一與該Β2Β引擎相關之資料庫中的資 訊0 16. 如申請專利範園第15項之方法,其中該資訊指示該資訊 服務提供者的用户註册。 Π·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之方法,其中該處理步驟包括下 列步驟: 產生一與提供給該資訊服務提供者之即時資訊相關的 收費1己錄。 18·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之方法,其中嗲# w本时a t ” r忑處理步驟包括下 列步驟·· 依據一與該B2B引擎相關之資料庫中锉六从次、+ 灯萍〒储存的資訊來篩 -44- ^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Α4规格(210X297公釐)^ :------------ 517489 8 A 園範利專 請中 BCD 選該即時资# 資訊π板 提供步驟中,會將該已篩選該即時 "供给孩資訊服務提供者。 2明專利範園第13項之方法,其中該處理步驟進一步 包括下列步驟: y 將忑接收到的即時資訊轉遞給該資訊服務提供者,該 、’、接收即時資訊大體上類似於該接收到的即時資 訊。 〇·噙申巧專利範圍第13項之方法,其中處理步驟包括··將 已處理過的即時資訊提供給該資訊服務提供者,該已處 理過的接收即時資訊大體上不同於該接收到的即時資 訊。 -45-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Α4規格(210 X 297公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23514200P | 2000-09-22 | 2000-09-22 | |
US09/755,942 US20020038362A1 (en) | 2000-09-22 | 2001-01-05 | Apparatus for facilitating realtime information interexchange between a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and a service provider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517489B true TW517489B (en) | 2003-01-11 |
Family
ID=269286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090123353A TW517489B (en) | 2000-09-22 | 2001-09-21 | An apparatus for facilitating realtime information interexchange between a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and a service provider |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020038362A1 (zh) |
EP (1) | EP1319284A2 (zh) |
JP (1) | JP2004513540A (zh) |
KR (1) | KR20030040482A (zh) |
CN (1) | CN1476697A (zh) |
AU (1) | AU2001294614A1 (zh) |
TW (1) | TW517489B (zh) |
WO (1) | WO2002025892A2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8606851B2 (en) | 1995-06-06 | 2013-12-10 | Wayport,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geographic-based communications service |
US5835061A (en) | 1995-06-06 | 1998-11-10 | Wayport,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geographic-based communications service |
IL149356A0 (en) | 1999-11-03 | 2002-11-10 | Wayport Inc | Distribu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 system which enables multiple network providers to use a common distributed network infrastructure |
US8041817B2 (en) | 2000-06-30 | 2011-10-18 |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 Anonymous location service for wireless networks |
US6675017B1 (en) * | 2000-06-30 | 2004-01-06 | Bellsouth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 Location blocking service for wireless networks |
US20020095312A1 (en) * | 2000-09-22 | 2002-07-18 | Tammy Wheat | Facilitating realtime information interexchange between a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and a service provider |
US7110749B2 (en) | 2000-12-19 | 2006-09-19 | Bellsouth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 Identity blocking service from a wireless service provider |
US7181225B1 (en) | 2000-12-19 | 2007-02-20 | Bellsouth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surveying wireless device users by location |
US7130630B1 (en) | 2000-12-19 | 2006-10-31 | Bellsouth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 Location query service for wireless networks |
US7224978B2 (en) | 2000-12-19 | 2007-05-29 | Bellsouth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 Location blocking service from a wireless service provider |
US7085555B2 (en) | 2000-12-19 | 2006-08-01 | Bellsouth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 Location blocking service from a web advertiser |
US7116977B1 (en) * | 2000-12-19 | 2006-10-03 | Bellsouth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using location information to execute an action |
US7428411B2 (en) | 2000-12-19 | 2008-09-23 | At&T Delaware Intellectual Property, Inc. | Location-based security rules |
US7245925B2 (en) * | 2000-12-19 | 2007-07-17 |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using location information to execute an action |
KR100460274B1 (ko) * | 2001-08-11 | 2004-12-04 | (주)넷피아닷컴 | 키워드 네임을 이용한 위치 관련 정보 제공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
US7103810B2 (en) * | 2002-04-18 | 2006-09-05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System for the tracking of errors in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enabling users to selectively bypass system error logs and make real-time responses to detected errors |
WO2004061550A2 (en) * | 2002-07-26 | 2004-07-22 | Network General Technology | Network analyzer co-processor system and method |
US8255454B2 (en) | 2002-09-06 | 2012-08-28 | Oracl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 multiplexed active data window in a near real-time business intelligence system |
US8165993B2 (en) * | 2002-09-06 | 2012-04-24 | Oracl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 Business intelligence system with interface that provides for immediate user action |
US7412481B2 (en) * | 2002-09-16 | 2008-08-12 | Oracl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stributed rule evaluation in a near real-time business intelligence system |
US7945846B2 (en) | 2002-09-06 | 2011-05-17 | Oracl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 Application-specific personalization for data display |
US7899879B2 (en) * | 2002-09-06 | 2011-03-01 | Oracl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 report cache in a near real-time business intelligence system |
US7401158B2 (en) * | 2002-09-16 | 2008-07-15 | Oracl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instant messaging collaboration |
EP1434409A1 (en) * | 2002-12-23 | 2004-06-30 | Koninklijke KPN N.V. | Setting user preferences via a mobile terminal |
WO2007014574A1 (fr) * | 2005-08-02 | 2007-02-08 | Galini Associates Ltd | Systeme et procede de gestion de services multiples a acces controle |
CN100539503C (zh) * | 2005-12-31 | 2009-09-0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信息发布系统、公共媒体信息发布系统和发布方法 |
US7797679B2 (en) * | 2006-08-31 | 2010-09-14 |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a parameter for an application operating on an electronic device |
WO2008103934A2 (en) * | 2007-02-23 | 2008-08-28 | Avaya Technology Corp.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tateful web services enablement |
EP1962467B1 (en) * | 2007-02-26 | 2012-05-02 |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rrelation of mobile channel subscription with delivery context |
US20080209061A1 (en) | 2007-02-26 | 2008-08-28 |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rrelation of mobile channel subscription with delivery context |
US8761751B2 (en) | 2008-03-14 | 2014-06-24 | William J. Johnso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targeting data processing system(s) with data |
US8634796B2 (en) | 2008-03-14 | 2014-01-21 | William J. Johnso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location based exchanges of data facilitating distributed location applications |
US8639267B2 (en) | 2008-03-14 | 2014-01-28 | William J. Johnso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location based exchanges of data facilitating distributed locational applications |
US8897742B2 (en) | 2009-11-13 | 2014-11-25 | William J. Johnso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sudden proximal user interface |
US8566839B2 (en) | 2008-03-14 | 2013-10-22 | William J. Johnso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automated content presentation objects |
US8600341B2 (en) | 2008-03-14 | 2013-12-03 | William J. Johnso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location based exchanges of data facilitating distributed locational applications |
KR101640476B1 (ko) * | 2011-09-16 | 2016-07-25 |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 네트워크의 테스트 분석시스템 및 그 분석방법 |
CA2879180A1 (en) | 2012-03-07 | 2013-09-12 | Snap Trends, Inc. | Methods and systems of aggregating information of social networks based on geographical locations via a network |
US9477991B2 (en) | 2013-08-27 | 2016-10-25 | Snap Trends, Inc. | Methods and systems of aggregating information of geographic context regions of social networks based on geographical locations via a network |
US9894489B2 (en) | 2013-09-30 | 2018-02-13 | William J. Johnso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situational proximity observation alerting privileged recipients |
EP3404877B1 (en) * | 2016-02-04 | 2022-10-26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Service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4213265A (ja) * | 1990-12-07 | 1992-08-04 | Fujitsu Ltd | サービス相互動作制御方式 |
JPH0876706A (ja) * | 1994-09-07 | 1996-03-22 |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 電子広告方法及び装置 |
JPH09257501A (ja) * | 1996-01-16 | 1997-10-03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総合案内システム |
EP0785535A1 (en) * | 1996-01-16 | 1997-07-23 |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 Integrated guidance system for vehicles |
US5946618A (en) * | 1996-11-04 | 1999-08-31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position-based call processing in a mobile telephone system using multiple location mapping schemes |
FI108905B (fi) * | 1998-03-03 | 2002-04-15 |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 Menetelmä, järjestely ja laite informaation tarjoamiseksi |
IES990131A2 (en) * | 1999-02-19 | 2000-08-23 | Aersoft Ltd | A transaction orientated data transport mechanism for use in digital cellular networks |
US6345239B1 (en) * | 1999-08-31 | 2002-02-05 | Accenture Llp | Remote demonstration of business capabilities in an e-commerce environment |
WO2001050395A2 (en) * | 2000-01-04 | 2001-07-12 | Employeematters, Inc. | Method and system for remotely managing business and employee administration functions |
US6526275B1 (en) * | 2000-04-24 | 2003-02-25 | Motorola, Inc. | Method for informing a user of a communication device where to obtain a product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employing same |
US6725048B2 (en) * | 2000-09-22 | 2004-04-20 | Ericsson Inc. | Traffic congestion management when providing realtime information to service providers |
-
2001
- 2001-01-05 US US09/755,942 patent/US20020038362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01-09-18 CN CNA018193196A patent/CN1476697A/zh active Pending
- 2001-09-18 KR KR10-2003-7004122A patent/KR20030040482A/ko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 2001-09-18 EP EP01975275A patent/EP1319284A2/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01-09-18 JP JP2002528980A patent/JP2004513540A/ja active Pending
- 2001-09-18 WO PCT/US2001/029505 patent/WO2002025892A2/en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 2001-09-18 AU AU2001294614A patent/AU2001294614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01-09-21 TW TW090123353A patent/TW517489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AU2001294614A1 (en) | 2002-04-02 |
WO2002025892A2 (en) | 2002-03-28 |
EP1319284A2 (en) | 2003-06-18 |
KR20030040482A (ko) | 2003-05-22 |
CN1476697A (zh) | 2004-02-18 |
US20020038362A1 (en) | 2002-03-28 |
JP2004513540A (ja) | 2004-04-30 |
WO2002025892A3 (en) | 2002-05-3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517489B (en) | An apparatus for facilitating realtime information interexchange between a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and a service provider | |
TW524006B (en) | A business to business engine and system for facilitating information interexchange using realtime data | |
TW574816B (en) | A system,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acilitating the receipt of realtime information from telecommunications nodes | |
TW527814B (en) | A system,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olling telecommunications nodes for real-time information | |
TW516299B (en) | A telecommunications device for sending realtime information to a business-to-business engine for facilitating service to the telecommunications device | |
CA2447959C (en) | Traffic congestion management when providing real-time information to service providers | |
US6816720B2 (en) | Call-based provisioning of mobile equipment location information | |
US20020095312A1 (en) | Facilitating realtime information interexchange between a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and a service provider | |
US20020037722A1 (en) | Facilitating realtime information interexchange between a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and a service provider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D4A | Issue of patent certificate for granted invention patent | ||
MM4A |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