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TW445449B - Information storage medium and information reproducing apparatus - Google Patents

Information storage medium and information reproducing apparatus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445449B
TW445449B TW087103281A TW87103281A TW445449B TW 445449 B TW445449 B TW 445449B TW 087103281 A TW087103281 A TW 087103281A TW 87103281 A TW87103281 A TW 87103281A TW 445449 B TW445449 B TW 44544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information
record carrier
item
preamplifi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871032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Hideo Ando
Mikio Yamamuro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Corp filed Critical Toshiba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4454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445449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24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r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 G11B7/2407Tracks or pits;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thereof
    • G11B7/24085Pit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24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r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 G11B7/2407Tracks or pits;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thereof
    • G11B7/24073Tracks
    • G11B7/24079Width or depth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07Arrangement of the information on the record carrier, e.g. form of tracks, actual track shape, e.g. wobbled, or cross-section, e.g. v-shaped; Sequential information structures, e.g. sectoring or header formats within a track
    • G11B7/00718Groove and land recording, i.e. user data recorded both in the grooves and on the land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24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r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 G11B7/2407Tracks or pits;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thereof
    • G11B7/24073Tracks
    • G11B7/24082Meandering

Landscapes

  • Optical Recording Or Reproduction (AREA)
  • Optical Record Carriers And Manufacture Thereof (AREA)

Description

A7 44544 9 B7 五、發明説明(1 ) [發明背景] _ {請it閱讀背*之注意事項再填筠本頁) 本發明係關於:使用光束而可將已記錄的資訊再生的 CD(compact disk) ' LD(laser disk) ' CD-ROM(compact disk read-only-memory)、及、DVD(digital video disk),或是使 用光束而可將Ξ記錄的資訊再生並可重寫的光碟(MO, OD, MD)及以CD-ROM中可追記資訊的資訊追記型CD-ROM(CD-R)爲代表的資訊記錄載體、及、從此資訊記錄載體再生資 訊,或是追記資訊至資訊記錄載體,或是將記錄於資訊記 錄載體的資訊··重寫的資訊記錄再生裝置。 使用光束而使記錄膜面上的光學特性或磁氣特性或是 形狀產生局部的變化而形成微小的記錄標記(mark),而追記 或是重寫資訊的寶訊記錄載體係緊緊的佈滿了決定半徑方 向的記錄標記的間隔而形成前置溝槽。此前置溝槽係在形 成記錄標記的記錄膜面上配置爲凹凸的溝形狀。 在記錄資訊時,來自於記錄再生裝置的集光點會追蹤( trace)前置溝槽(連續溝),而依序在前置溝槽內或是前置溝 槽與前置溝槽之間的平台(land)部形成記錄標記。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貝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上述前置溝槽基本上雖然係在資訊記錄載體的一個記 錄面形成連續的螺旋狀,但是若是詳細的觀察會發現前置 溝槽會由沿著前置溝槽而被非常細微分割的扇形區(sector) 在各扇形區的邊境所切斷。 在此前置溝槽與前置溝槽之間的切斷處則形成具有微 小的凹凸的孔形狀的前置孔1譬如說’可顯示代表各扇形 區的固有扇形區的號碼等的資訊。再者’除此之外’在很 本紙浪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M7公釐) -4- 445449 A7 B7 _ 五、發明説明f ) 多場合,前置孔也包含了代表資訊再生時基準時鐘(clock)__ 的同步碼β (請先閱請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若是以Ws做爲再生用集光點的直徑(強度爲中心強度 的e + 2之處之間的距離)' 以;I做爲所使用的再生光的波長、 以η做爲資訊記錄載體的透明塑膠基板的屈折率 '以Wt做 爲前置溝槽寬度、以dt做爲前置溝槽深度、以Wp做爲前 置孔寬度、以dp做爲前置孔深度,則在由資訊再生裝置內 的光學頭(head〉以接物鏡將雷射光集光至資訊記錄載體,並 由在反射自資訊記錄載體的光內再度通過接物鏡的全光量 的變化來再生前置孔信號的場合,一般而言,在
Wp =? Ws/3 、 dt λ /(4n) 的條件時,可獲致最大的再生信號。 再者,在由資訊記錄載體上反射並對再度通過接物鏡 的光以包含中心軸的直線軸波面分割爲二,並分別檢測出 其光量差,且使用進行軌道偏差檢測的推挽(pushpull)法的 場合,一般而言,在 經濟部中央標嗥局貝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Wt Ws/2 、 dp λ /(8η) 的條件時,可獲致最大的軌道偏差信號。 再者,若是以寬度及深度爲橫軸並以檢測信號爲縱軸 而做圖,則由於在滿足公式(2)時會有極大値,因此在最適 (CNS > 八4縣(210X297公釐) -5- 4 45 44 9 A7 B7 五、發明説明?) 値附近即使是使前置孔的寬度及深度做微小的改變其檢測1 信號也幾乎不會改變。相反的,在於前置孔的寬度及深度 係遠離最適値的場合,即使是僅使寬度及深度做微小的改 變其檢測信號便會有很大的變化。 但是,由於後面所敘述的製造上的理由,很難能夠同 時將前置孔及前置溝槽製造爲最適合的形狀*而會產生很 多問題。 1) 在製造時犧牲前置孔或是前置溝槽之一的形狀,而 使被犧牲者的'檢測信號變小,並使檢測精度劣化。 2) 由於前置孔或是前賡溝槽之一的形狀會是非最適合 的形狀,因此檢測信號會對微小的深度變動及微小的寬度 變動非常的敏感,結果對不同批次(lot)的資訊記錄載體其 檢測信號量會有很大的不同|而會使資訊記錄載體的製造 良率變爲非常低,就如已經說明的,由於若是不在最適値 的條件輸出信號便不會是極値,所以檢測信號量會對變化 量而有很大的變化。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巧本頁) 3) 在資訊記錄載體的原盤記錄裝置上,對原盤至少需 要改變3階段曝光量(包含曝光量0的準位的3階段曝光量) ,而會非常難以安定、多階段改變曝光量,同時也在各階 段確保高曝光精度。 結果, 4) 由於會難以製造資訊記錄載體並使,良率下降,所 以資訊記錄載體的成本就會變高》 以下,說明以往的資訊記錄載體的構造,包括資訊記 本纸張尺度適用中囷國家標準(CMS ) A4規格(2】0X297公釐) -6-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貝工消费合作社印製 445 44 9 a? B7 五、發明説明f ) 錄載體的製造方法的簡單說明,並說明其周題點。 _ 資訊記錄載體係依照以下的次序而形成: a) 原盤作成過程— b) 以電鏡電鍵來進行打印(stamper)作成過程— c) 以射出成形來進行塑膠基板製造過程— d) 以蒸著來進行記錄膜形成過程— e) 接著過程 記錄膜上的前置溝槽及前置孔最初係在a)原盤作成過程所 作成。 此處,問題最大的部份在於前置溝槽及前置孔的最佳 深度的不同(分別爲dt与又/(4n)及dp与λ /(8n))。 爲了滿足此二條件,雖然有人提出將光阻(Photoresist) 層做成爲2層構造的例子,但是在曝光、顯影過程中光阻 層內的2層會產生相互干涉(cross-talk),而會無法記錄的很 好。. 再者,在使用Te(碲)等金屬並做成爲金屬膜及光阻層 的2層構造的場合,也會由於Te會在孔的周邊堆積(輪緣)( rim)產生惡影響而尙無法實用化。 由此,爲了以良好的製造性獲致前置溝槽、前置孔形 狀,【以製造原盤的方法而言,必須是使用僅用一層光阻 層】,此種狀況即使是現在也並沒有改變β. 因此.,以往在原盤曝光過程中,要控制照射至光阻層 的曝光光量以改變前置溝槽及前置型式(.pre-format)的深度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Κ本頁) •訂 麵 A7 445449 _ B7 五、發明説明?) 如此,所獲致的原盤上的前置溝槽及前置型式的形狀 / ·· (請先閱請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及尺寸會如圖一所示*再者,在上述原盤製造過程中,如 .果b) 、c)、d)的各過程的轉寫效率爲100%,則形成於資 訊記錄載體的記錄膜面的前置溝槽及前置型式的形狀及尺 寸會與形成於原盤的記錄膜面的前置溝槽及前置型式的形 狀及尺寸相同》 若是參照圖一便可知,即使是將光阻層的厚度dr設定 爲約λ /(4n),也由於雷射光會被抑制而光量變少使曝光無 法到達光阻層+的底面(玻璃板位置),所以前置溝槽11的深 度dt會成爲約λ /(8n)。再者,由於曝光量小也會使前置溝 槽11的寬度Wt變得非常狹窄。 相對於此,藉由使雷射光光量增大使光阻層的底面也 能夠曝光,便可使前置孔12的深度dp成爲約與光阻層的厚 度dr相等的λ /(4n)。再者,前置孔12的寬度Wp會成爲, 如上所述的,Wp与Ws/3。 結果,在圖二所示的以往的資訊記錄載體構造中· f) 以前置孔12的形狀而言,雖然可以變成爲接近可獲 致最大再生信號的條件,但是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g) 由於前置溝槽11的寬度Wt會變得非常狹窄,與Wt 与Ws/2的所謂理想尺寸相距甚遠,因此,以推挽法所產生 的軌道偏差檢測信號會變爲非常小,對資訊再生裝置而言 ,由於檢測信號不足會造成難以進行安定的軌道控制,而 常常會產生軌道偏差》 h) 雖然若是製造條件一致則前置溝槽11的深度dt會是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 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8- 經濟部中央標孪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445449 at B7五、發明説明?) dt与λ /(8n),但是若是曝光量稍有變化或是在顯影過程中〃 的顯影條件(顯影液濃度及顯影時間、顯影時的室溫等)梢有 變化,便會使深度dt產生很大的變化,結果會造成對不同 製造批次其軌道偏差檢測信號振幅會產生很大的變化’在 以資訊再生裝置再生的場合,會產生:對某—個資訊記錄 載體其軌道偏差檢測信號會太大使軌道偏差控制電路震盪 而無法使用,再者,對另外一個資訊記錄載體其軌道偏差 檢測信號會太小而無法進行軌道偏差補正控制,而常常會 因軌道偏差無+法使用的問題。 [發明槪要] 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在製造上具有高良率’且不 易受到再生裝置的影響的資訊記錄載體及能夠進行安定的 資訊再生的資訊再生裝置。 本發明係提供:具有溝狀的連續的凹凸形狀的前置溝 槽、及、使用在此前置溝槽的任意位置,在大約與前述前 置溝槽的凹凸的深度或高度相等的深度或高度具有由斷續 形成的凹凸所構成的前置孔,且使用光束並可再生資訊的 資訊記錄載體。 再者,本發明所提供的資訊記錄載體,其中:前述前 匱孔的位置係偏離於前置溝槽的延長線。 再者,本發明所提供的資訊記錄載體,其中:前述前 置孔的寬度係小於資訊再生所使用的光束的光點(sP〇t)大小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9 -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44544 9 A7 B7 五、發明説明Γ ) 再者,本發明所提供的資訊記錄載體,其中:前述前. 置孔的寬度係大約與前述前置溝槽的寬度相等。 再者,本發明所提供的資訊記錄載體,其中:在m爲 整數、η爲塑膠基板的折射率、λ爲所使用的光束的波長 時,前述前置溝槽的深度滿足ιηλ /(2η)- λ /(8n)<dt< m又/( 2n)+3 λ "8n)。 再者,本發明係提供:對於具有溝狀的連續的凹凸形 狀的前置溝槽及斷續的凹凸形狀的前置孔’且使用光束並 可追記或重寫,記錄的資訊記錄載體,可使用光束來進行資 .訊記錄/再生的資訊再生裝置,而且係具備: 再生來自於前置孔的信號的第一前置放大器(pre.-amp) 、及、 將由追記或重寫資訊所形成的記錄標記再生的第二前 置放大器、及、 ^ 將獲致於第一前置放大器的信號數位化的第一數位化 電路、及、 將獲致於第二前置放大器的信號數位化的第二數位化 電路; 而且在前述第一前置放大器及第二前置放大器,或者 是,第一數位化電路及第二數位化電路之中的至少一組係 兼用的,的資訊記錄載體。 再者,本發明所提供的資訊記錄載體,其中: 在將由前述前置溝槽部或非述前置溝槽部的前述凹凸 所造成的再生信號的上下動的最大値設爲ΙΓ,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_^>:297公釐) ~~ (請夂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 -10-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4 45 44 9 a7 _____B7_五、發明説明$ ) 在前述前置溝槽部或非述前置溝槽部瑕成特定形狀的.τ 資訊標記的場合,在光完全未射回的位置在上述資訊標記 將其最低準位(level)的信號量設爲I f、 在將來自於由前述第二前置放大器所輸出的並非前述 前置溝槽部或非述前置溝槽部的前述凹凸的部份的輸出信 號設爲I 7"、 在將來亩於由前述第二前置放大器所輸出的並非前述 前置溝槽部或非述前置溝槽部的非前述凹凸的部份的輸出 信號設爲I ϋ時, 前述第二前置放大器的可容許振幅變動比率(10 - ir) /( I Γ - I f )係滿足:ιο>(ι 〇 I r )/( I I 芒)>ι/ιο。 [附圖說明] 第1圖係說明周知的資訊記錄載體的記錄面的狀態的 槪略圖。 第2圖係顯示將來自於圖1所示的資訊記錄載體的資訊 再生的資訊再生裝置的一例的槪略圖。 第3圖係槪略的顯示適用本發明的實施形態的資訊記 錄載體的記錄面的部份擴大圖。 第4Α圖到第4Ε圖係說明製造圖1所示的資訊記錄載體 的過程的槪略圖。 第5Α圖到第5F圖係說明接續圖4Ε所示的過程的過程 的槪略圖。 第6圖係顯示利用圖4Α到4Ε及圖5Α到5.F所示的原盤 (讀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固國家標準(CNS >Α4規格(210X297公釐)-11 - 經濟^-中央橾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445449 A7 _B7_. 五、發明説明$ ) 製造過程的原盤製造裝置的一例的槪略圖。 第7圖係說明再生圖3所示的記錄面所獲致的再生信號 的準位的槪略圖。 第8A圖到第8C圖係說明反射自圖3所示的記錄面的雷 射光的強度分佈的槪略圖。 第9圖係用以計算圖8C所示的雷射光的光路差的槪略 圖。 第10圖係適用圖3所示的資訊記錄載體的,並將其再 生的資訊再生裝置的槪略區塊圖。 第II圖係顯示由圖10所示的資訊再生裝置所獲致的再 生信號的槪略圖。 主要元件對照表 1、 1 1 前置溝槽 2、 1 2 前置孔 3 溝槽部 4,14 平台部 7 記錄標記 8 再生用點 15 反射率0準位 16 100%反射率準位 2 1 玻璃板 2 2 旋轉馬達 2 3 光阻層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耗本茛)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210X297公嫠)-12- 445449 A7 B7 五、發明説明) 2 4 曝光部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2 5 ' ,6 1 雷 射光 2 6、 ,6 0 接 物 鏡 2 7 顯 像 液 2 8 主 板 2 9 母板 3 0 打 印 機 3 1 鑄 型 A 3 2 鑄. 型 B 3 3 塑 膠 基 板 3 4 記 錄 膜 3 6 記 錄 膜 3 8 返 射 鏡 子 3 9 可 動 部 4 0 輸 送 馬 達 4 1 輸 送 齒 輪 4 2 特定 頻 率 振 Μ 器 4 3 A 〇 調 變 器 4 4 E 0 調 變 器 4 5 可 變 電 壓 產 生 器 4 6 高 速 開 關 47、 65 雷射光源 48 搖動溝槽產生器/搖動孔切換器 49 前置孔信號產生器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 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讀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 -13- 445449 A7 B7 五、發明説明(!1 ) 經濟部中央標隼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5 0 原 盤記錄 控制部 5 1 資 訊記錄 載 體 6 3 光 學頭 6 4 光 學頭驅 動 電 路 6 6 半 鏡 6 9 接 物鏡驅 動 電 路 7 0 光 檢出器 7 1 .第 1光檢 測 部 7 2 第 2光檢 測 部 7 3、 7 4 前 置 放 大 器 7 5 差 分電路 7 6 加 法器 7 7 雷 射光驅 動 電 路 7 8 來 自於前 置 孔 的 再 生信 號 7 9 低 通濾波 器 8 0、 8 2 數 位 化 電 路 8 1 來 自於記 錄 標 記 的 再生 信號 8 3 軌 道偏差 檢 測 信 號 8 4 切 換電路 8 5 P L L同 步化 電 路 8 6 記 億體緩 衝 器 8 7 匯 流排線 8 8 界面電路 8 9 主 機 (請先閱請背而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规格{ 210X297公釐) -14- 經濟部中央標挲局貝工消費合作社印繁 4 45 44 9 A7 _ B7 五、發明説明¢2 ) 9 0 控制部 / 91 旋轉馬達驅動電路 [發明之詳細說明] 以下,使用附圖來詳細說明本發明之實施形態。 首先,使用圖4A到4E及圖5A到5F來說明本發明的資 訊記錄載體的製造方法》 如圖4A所示的,爲了保證表面精度,將由厚度爲0.5 ~ 30mm的強化玻璃所作成的玻璃板21放置於旋轉馬達( spindle motor)22上並以特定的轉速使其旋轉。 從上方滴下溶於有機溶媒的光阻液,並利用玻璃板21 旋轉所產生的離心力光阻液均勻的擴散開,此種塗布法稱 爲旋轉塗膜(spinner coating)。 其後,如圖4B所示的,將每一片玻璃板2在60〜300 °C的高溫下放置特定的時間,使有機溶媒蒸發而形成具均 句厚度dr的光阻層23。再者’在後述的圖5A到5F的過程 的轉寫效率未下降而假設是在全程的轉寫效率爲100%的場 合’,此光阻層23的厚度dr會成爲最終資訊記錄載體的記錄 膜34的前置孔的深度或是前置溝槽的深度。 其次,如圖4C所示的,由接物鏡26·對雷射光25聚光 並斷續的進行曝光,而作成曝光部24。 其次,如圖4D所示的,將曝光完成的玻璃板21從原盤 記錄裝置取出,並一邊使玻璃板21旋轉一邊使其浸泡於顯 影液27,而使光阻層23顯影。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丨0 X 297公釐) (請先閱靖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页)
-15 - 經濟部中央標嗥局員工消费合作社印製 4 45449 a? _._^__B7_^__ 五、發明説明ί3 ) 在完成光阻磨23的顯影時,如圖4E所示的,將曝光軋 24溶化分離並形成段差(深度)dr的微小凹凸。如此而形成 的玻璃板21及光阻層23稱之爲資訊記錄載體的原盤51 ° 其次,如圖5A所示的,譬如說,以鎳(Ni)的無電解電 鍍或是電解電鍍(電鑄電鍍)而複製形成於原盤51的凹凸彤 狀,而形成複製品(replica)。如此而彤成的複製品稱之爲主 (master).板 28。 其次,譬如說,使用丙酮(acetone)等有機溶劑而除去 原盤51及主板28之間的光阻層23,使母板28從原盤51剝 離。 如圖5B所示的,以電解電鍍(電鑄電鍍)便可由如此而 獲致的主板?8作成母(mother)板29,其次,如圖5C所示的 ,可以以電解電鍍(電鑄電鍍)而從母板29作成打印模( stamper)30 〇 一般而言,資訊記錄載體的透明塑膠基板33係由射出 成形所製成。 即是,如圖5 D所示的,先配置鑄型A31、鑄型B32 ,然後在其間的間隙押入溶化了的樹脂材料(一般而言,係 使用聚碳酸醋(poly carbon ate) (PC)、丙稀(aery 1)(PMMA)及 ABS等)。由於在上述過程中所作成的打印模30安裝於鑄型 :A31,所以在將樹脂材料押入的階段便可將打印模30的微 小凹凸形狀轉寫至樹脂材料。 其後,將其放置數分鐘使鑄型A3 1、鑄型B3 2的樹脂 材料冷卻至室溫,並在樹脂材料冷卻固化時,打開鑄型A31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国國家榇準{ CNS )八4規>格{2丨0X297公釐)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Ϊ?本買) 订
-.1W -16-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貝工消費合作枉印製 “5A49 - 五、發明説明ί!4 ) 及鑄型B32間的間隙而取出塑膠基板33(將上述的轉寫了凹二 凸形狀的樹脂材料稱之爲塑膠基板33)。 將如此而獲致的塑膠基板33配置於真空中並由濺射( sputter)蒸著及真空蒸著及離子電鍍(i〇n plating)等蒸著法在 塑膠基板33上形成記錄膜34,而作成如圖5E的構造。 將如此而作成的東西配置爲2片記錄膜34、36係在內 側,並以記錄膜34充塡至其間,而完成如圖5F的資訊記錄 載體。 其次,使.用圖6來顯示使如圖4C所示的光阻層23進行 局部曝光的原盤記錄裝置的構造。 如前所述的,使玻璃板21在旋轉馬達22上以特定的轉 速進行旋轉。 雷射光25則經由反射鏡38反射後由接物鏡26聚光至 光阻層23上。反射鏡38及接物鏡26係一體的做爲可動部 39而在玻璃板21的半徑方向移動。 此可動部39則由輸送馬達40及輸送齒輪41所移動。 此可動部39具有光學的監視玻璃板21上的聚光位置的圖所 未未的監視器部份,旋轉馬達22的轉速會依據此監視器輸 出而改變,而由原盤記錄控制部50控制在玻璃板21上的相 對聚光點的移動速度使其永遠保持一定。 輸出自雷射光源47的雷射光25在通過EO(電-光)調變 器44及AO(聲-光)調變器43後,到達反射鏡38。 微小凹凸孔形狀的前置孔信號會依照前置孔信號產生 器49的信號而開/關(ΟΝ/OFF)高速開關46並對EO調變器44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规格(2丨0X29?公釐) ί請先閜讀背面之注$項再填疼,本頁)
I -17- 經濟部中央標隼局負工消費合作社印掣 445 449 a? __._B7_____ 五、發明説明P ) 印加、去掉可變電壓產生器45的電壓》 在對此E0調變器44改變印加電壓時,通過E0調變器 44的雷射光量便會改變。 如此,改變到達光阻層23的雷射光量便能夠作成光阻 層23上的曝光部24、非曝光部》 另一方面,藉由由特定頻率振盪器42將特定頻率的亀 壓印加至Α0調變器43便能夠產生具有Α0調變器43內的 特定距離的周期的駐波(Α0調變器43元件內得的分子間的 疏密波雷射光會由此駐波而產生布拉格(Bragg)反射而彎 曲向特定的方向。 因此,藉由改變此駐波距離的周期,便能夠改變布拉 格條件及改變雷射光25的彎曲角度。即是,藉由改變特定 頻率振盪器42的輸出頻率,便能夠改變雷射光25的進行方 向,結果便能夠在光阻層23上使聚光點位置在半徑方向移 動。 在前置溝槽1係具有以特定周期蛇行構造的資訊記錄 載體的場合,頻率振盪器42的頻率會依據搖動(wobble) * 溝槽產生器/溝槽*孔切替器48的輸出而以特定的周期變化 。再者,在搖動孔的場合,只有軌道孔(平台·溝槽之間的 孔)一半的聚光點會在光阻層23上的半徑方向上有所偏移以 使特定頻率振盪器42的頻率改變。 圖3顯示由此而作成的記錄膜34、36的構造。再者, 圖3所示的各部份的尺寸均爲記錄膜34、36的値,並可由 圖5A到5?所示的各製造過程而預測前置溝槽、前置孔複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銪it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筠本頁)
-18-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445449 A7 B7五、發明説明ί6 ) 製時轉寫效率下降的程度而將原盤51上的深度及寬度最佳/ 化。 如園3所示的,形成爲連續溝形狀的前置溝槽1會在途 中被扇形區所切斷,而在前置溝槽1及前置溝槽1之間,即 是,扇形區的切割部份形成前置孔2。 在前置溝槽1的部份,將溝槽部3及溝槽部3之間的平 坦部稱爲平台部4。 在圖3所示的資訊記錄載體中,係使用所謂的平台/溝 槽記錄的記錄方法,圖雖未示,但是在溝槽部3之中及平 台部4之上可記錄可追記及重寫的記錄標記。 前置溝槽1係爲了 : 1)爲了可被與使資訊記錄載體旋轉的旋轉馬達做同步 旋轉、及 2)爲了獲致用以對來自於資訊記錄載體進行資訊再生 或記錄的同步信號,而僅以如圖3所示的微小振幅蛇行。 使用圖8A到8C來對使用前置溝槽1的軌道偏差檢測 原理進.行以下的說明。 在多數的場合,來自於圖所未示的光源而被入射至接 物鏡之前的雷射光61的強度分佈係爲如圖8A所示的高斯( Gauss)分佈。 在記錄膜34上未具有前置溝槽的平坦的場合,在資 訊記錄載體的記錄膜34上反射並再度通過接物鏡60的雷射 光61的強度分佈則也與入射之前的強度分佈類似。 其次,如圖8B所示的,說明在雷射光61的中心係與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 i-l I.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I0X297公釐) -19- 445449 A7 B7 五、發明説明Γ ) 前置溝槽丨的溝槽部3的中心一致的場合》 此處,以A來代表反射自平台部4的光的振幅合計値 。爲了要簡化計算,以來自於其重心位置的假想的反射光 Ar來代表所有來自於平台部4的反射光》在雷射光61的中 心係與溝槽部3的中心一致的場合,由於系統的對稱性, .Ar會與光軸的中心位置一致。 反射向接物鏡60的光軸中心方向X的反射光Ar可表 不爲
Ar = A exp (ikx) (1) 此處,k = 2?r/AN (2) λ N爲通過塑膠基板33中的雷射光61的波長’而對真空 中的雷射光61的波長λ與塑膠基板33的折射率η的關係爲 λ Ν = λ / η (3)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請屯閲請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其次,以Β來代表反射自溝槽部3的光的振幅合計値 〇 與上述相同的,爲了要簡化計算’以來自於其重心位 置的反射光Br來代表所有來自於溝槽部3的反射光。由於 系統的對稱性,Br也會與光軸的中心位置—致。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 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20- ;'445449 a7 B7_ 五、發明説明扣) 相對於Ar,由於反射向接物鏡%的光軸中心方向X 的反射光Br的相位延遲了經過相當於前置溝槽1的深度dt 的兩倍的部份,因此
Br = B exp (ikx+ik2dt) (4) 此處,若是以A + B = 1 (5) 則式(1)可改寫爲
Ar = (1-B) exp (ikx) (6) 因此,反射光的複數振幅的合計値爲: 0=exp (ikx) + B exp (ikx + ikdt) { exp (ikdt)-exp (-ikdt) } = exp (ikx) + i 2 B sin(kdt) exp (ikx + ikdt) = exp (ikx) i 1 + i 2 B sin(kdt) exp (ikdt) } (7)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勇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若是使用式(7),則反射光強度可改寫爲: | -φ | 2 = l + 2Bsin(kdt){exp(ikdt)-exp(-ikdt)} + 4B2sin2(kdt) = l-4Bsin2(kdt) + 4B2sin2(kdt) = 1-(1 - 4 (B- 1/2)2} sin2(kdt) (8)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21 - 4 45 44 9 A7 B7 五、發明説明¢9 ) 式(8)之意義爲: ' _ 1) 當B = 0時(溝槽寬度Wt = 0或是無溝槽部份),丨沴丨2 =1,而不會產生干涉,100%的光會反射回來。 2) 當B = 1時(溝槽寬度Wt係大於聚光點的大小Ws), I必I 2 = 1,而與上述1)相同的,不會產生干涉,100% 的光會反射回來β 3) 當Α = Β= 1/2時(來自於溝槽部3的反射振幅的合計値 與來自於平台部4的反射振幅的合計値相同)· |必| 2爲 最小値,而獲致1- sin2(kdt)。 即是,在3)時,干涉最強且反射光量最少(可獲致大的 再生信號調變度)。 4) 當kdt = m7r時(m爲整數),| ψ | 2 = 1,而不會產 生干涉,100%的光會皮射回來。 5) 當kdt = (m+l/2)TT時(m爲整數,包括0及負數), I ψ I 2爲最小値,而獲致1- 4 (Β- 1/2)2。 即是,在5)時也與在3)時相同的,干涉最強且反射光 量會變少(可獲致大的再生信號調變度)。 經濟部中央標单局—工消費合作社印褽 {請先閲讀背面之泣意事項再填疼太頁) 而且,以下分析在如圖8C所示的,在聚光點中心偏離 溝槽部3的中心的場合,在光軸係傾斜0的方向的回折光 振幅的分佈。 此處,以B來代表反射自溝槽部3的光的振幅合計値* 以A來代表反射自平台部4的光的振幅合計値,以△代表 反射自溝槽部3的光的重心位置及皮射自平台部4的光的假 想重心位置間的距離,以dt來代表溝槽部3及平台部4間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榇準(CNS ) A4规格(210父297公笼) -22-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杜印製 ^445 44 9 A7 __ B7 五、發明説明和) 的段差。 如圖5C所示的,若是以<5代表反射後的2波間的光路 差並考慮到反射前的光路差dt,則反射向0方向的2波間 的相位偏差量爲dt-d* 再者,由圖9的L = △ sin 0,I = dt cos Θ可得 (5 =L - I = Δ sin 0 - dt cos 0。 因此,反射向0方向的2波間的相位偏差量爲: dt - <5 = dt (1 + cos 0 ) - Δ sin θ =2dt cos2(0/2) - 2 Δ sin( 0 /2)cos( 0 /2) =2dt cos(0 /2) { dt cos(Θ /2) - △ sin(Θ /2)} (9) 特別是,在0夠小時,由於cos(0 /2)与1, cos(0 /2)与0 /2 ,所以式(9)可近似爲 dt - 5 + 2 dt - △ 0 (10) 由卒台部4反射向义方向進行的光的複數振幅會對應於式(1 )而爲·
Ar = A exp (ikr) (11) 由溝槽部3反射向Θ方向進行的光的複數振幅會對應於式(4 )而爲: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 CNS ) Α4規格(2丨0Χ297公釐)~~-23- {讀#1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舄本頁)
445449 A7 ______B7_ 五、發明説明?1 )
Br = B exp (ikr+ik2dt-ik Δ θ ) (12) 因此,在0方向進行的光的合計複數振幅爲將式(7)中: 2dt -* 2dt - Α θ 而可獲致= φ =Ar + Β r = exp (ikx){l+i2B sin(kdt-k Δ Θ /2)exp(ikdt-ik Δ Θ 12) } (13) 而且, 在0方向進行的光的總光量爲將式(8)中: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ί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舄本頁) 2dt — 2dt - △ 0 而可獲致: | φ | 2=1- {1 - 4 (B- 1/2)2} sin2(kdt - k Δ 0 /2) =1-{ l-4(B-l/2)2} {sin(kdt)cos(k Δ Θ /2)-cos((kdt)sin( k Δ 0 /2))2 (14)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 CNS > Α4規格(2!ΟΧ 297公釐) -24- 4 45 44 9 a? —___B7_ 五、發明説明?2 ) 此處,可以認爲kA 0/2夠小,而使cos(k Δ 0/2)与1, co Μ k Δ 0 /2)与 k Δ 0 /2,(k Δ 0 /2)2 = 0,所以式(14)可近似爲 I Φ I 1=l-{l-4(B-l/2)i}{sin(kdt)-(k Δ 0 /2)cos(kdt)}! =1-{ 1-4(6-1/2)2} {sin'CkdtJ-ik Δ θ /2)sin(kdt)cos(kdt) } = l-{l-4(B-l/2)2}{sin2(kdt)-(k Δ 0 /2)sin(k2dt)) (15) 再者,在△ =0或是0 =0時,式(15)會與式(8)—致。 在式(15)中,(k Δ 0 /2)sin(k2dt)項的極性會隨著Δ的 極性(正或是負)而改變,(k Δ 0 /2)sin(k2dt)的極性也會隨著 的0極性(正或是負)而改變" 因此,在以推挽法檢測軌道偏差的場合,係將反射自 記錄膜34的光波面分割爲2光,取得回到正$方向的光量 總和並取得回到負Θ方向的光量總和而檢測出△的變化量 ,並由Δ爲正値或是負値而認知軌道偏差到底是發生在那 —側。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請先閲讀背而之注意事項再填容本頁) 分析式(15)中包含(kA 6>/2)sin(k2dt)項的特性可知其 具有以下的特徵。 即是: 6)當B = 0時(溝槽寬度Wt = 0或是無溝槽部份),與0 無關而在任何地方都一定是丨4 I 2 = 1,而無法檢測出軌 道偏差》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 297公釐) -25- 44544 9 A7 _____B7 五、發明説明?3 ) 7) 當B = 1時(溝槽寬度Wt係大於聚光點的大小Ws),缉 是與0無關而在任何地方都一定是|於| 2 = 1,而無法檢 測出軌道偏差。 8) 當Α = Β = 1/2時(來自於溝槽部3的反射振幅的合計値 與來自於平台部4的反射振幅的合計値相同),對0而言, 丨仏丨2可獲致之最大變化量爲1 - {sinikdt) - (k Δ 0 /2) sin(k2dt)}, 即是,此時干涉最強而軌道偏差檢測信號最大。 9) 當 k2dt=m 7Γ 時(m 爲整數),(kA Θ /2)sin(k2dt) = 0 而 無法獲致軌道偏差檢測信號。 10) 當k2dt=(m + l/2)?z:時(m爲整數,包括0及負數), I (k Δ 0 /2)sin(k2dt) |爲最大値丨〇;Δ0/2)| ,而可獲致 最大軌道偏差檢測信號。 而且,再考察可獲致最大軌道偏差檢測信號的條件》 由上所述,可獲致最大軌道偏差檢測信號的條件雖然是: k2dt = (m+l/2) π (16) 但是,若是將此式(16)代入式(2)及式(3),則可獲致: dt = (m+l/2);r X ( λ ν/2 π )/2 = { λ / (8η)} + {(m λ )/(4η)} (m爲整數,包括0及負數) (17) 再者,若是以同樣條件計算則無法獲致軌道偏差檢測信號 本纸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M4規格(210X297公釐) (請it閲讀背面之注f項再填舄本I) 訂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装 -26- 445449 五、發明説明?4 ) 的條件爲: , / ·- dt = (m λ ) / (4n) (m爲整數,包括0及負數) (18) 其次,考察A = B的條件。 聚光點的大小Ws係定義爲在資訊記錄載體上的聚光點 中心強度成爲e·2強度的部份的直徑。若是聚光點的振幅分 佈爲與高斯分佈近似,則其振幅分佈可表爲: ^ (p ) = a exp(-4 p J/Ws2) (19) 此時,從中心開始算起至半徑p=p P爲止的振幅合計値爲 )從P =0開始到ρ P爲止的定積分値,因此從式(19 ) Β = \ 2 π ρ Φ (p ) dp (20) 經濟部中央標率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裝 此處,若是使 τ = *4 p 2/Ws2 (21) 則由於 d r = - ( 8 p /Ws2 ) d p (22) 本紙張尺度賴中關家操準(CNS > A4規格(21ϋχ297公楚) -27- A7 B7 445449 五、發明説明?5 ) 所以,式(20)可改寫爲: B = (α π Ws2 / 4) { 1 - exp(-4 p P2/Ws2)} (23) 此處,若是考慮標準化(normalization)條件,貝!l a =4/( 7Γ Ws2 ) (24) 因此,由式(23)及式(24)可得: B =1 - exp(-4 p P2/Ws') (25) 由式(25)可得,B = l/2的條件爲: p P ^ 0.416Ws (26) 因此,若是考慮如前置孔2般的圓形區域時,在其直徑Wp 爲·
Wp = 2 p P = 0.832WS (27) 時,B _ 1/2,而能夠獲致最大的檢測信號。 前置孔2的最短孔形狀雖然是圓形,但是由於溝槽部3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规格(210X297公釐) (讀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丁 .0.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28- 445449 a? B7 五、發明説明辟) 係爲長條形狀而在1度空間延伸,因此使B与1/2的前置溝: 槽寬度Wt會比式(27)爲窄。 因此,能夠獲致最大的軌道偏差檢測信號的條件爲:
Wt ^ 0.833WS (28) 再者,若是以λ代表資訊再生裝置的光源波長,並以NA代 表使雷射光61聚光至資訊記錄載體上的接物鏡60的開口數 *則在均勻分·佈光入射至接物鏡60時,做爲的資訊記錄載 體上的聚光點中心強度的e·2強度的聚光點大小Ws會是:
Ws = 0.82 λ / ΝΑ (29) 譬如說,在光源波長又=0.65 # m、ΝΑ = 0.60的場合,
Ws = 0.82 X 0.65 / 0.60 = 0.89 β m (30) 經濟部中央橾準局貝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請先閱請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本頁) 實際上,由於入射至接物鏡60的雷射光61的強度分佈 並非均勻,而在多數的場合會是具有如圖8(a)般的高斯分 佈,所以在記錄膜34上的聚光點大小Ws會比上述値稍大( 約 3 〜20%)。 · 以上,係使用經由計算所求得的各式來說明前置溝槽〗 的形狀的必要尺寸。 爲了從式(15)、及、6)獲致軌道偏差檢測信號 > 溝槽部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 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29-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裂 4 45 44 9 五、發明説明έ7 ) 3的寬度Wt必須要是小於聚光點大小Ws。因此,譬如說., 在使用式(30)的例子的場合,必須要是Wt < 0.89 Mm。 再者,以獲致最大軌道偏差檢測信號的條件而言,從 式(2 8),在Wt与0.833Ws(在式(30)的例子的場合,Wt与 0.74 #m)或是更稍窄時.,最能夠獲致軌道偏差檢測信號。 再者,對前置溝槽1的深度(在由段差而形成凸狀的場 合,其高度)而言,爲了從式(18)獲致軌道偏差檢測信號, 一定需要是: dt = ( m λ ) / ( 4n ) 對資訊再生裝置而言,只要在式(15)滿足: I sin(k2dt) | > 0.1 (31) 便能夠進行軌道偏差補正。 滿足式(31)的條件爲: m π ¥ π I 31 ^k2dt ^ {m+1) π - η / 31 (32) 將式(32)改寫可得: m λ /(4η)+ λ /(124η) ^ dt ^ m λ / (4η) + (15 λ ) / (62π) (m爲整數) (33) 本紙瘙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规格(210Χ297公釐)-30-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 4 45 44 9 a7 __B7____ . 五、發明説明?8 ) 因此,必須要滿足式(33)以做爲前置溝槽1的段差的必須條 件。 而且,雖然式(17)爲最大軌道偏差檢測信號的條件,但 是對本發明的資訊記錄載體而言,由於係平台•溝漕記錄 ,所以將其設定爲較式(17)的條件爲更深(段差大)。 以下,使用圖7來說明以平台•溝漕記錄來在資訊記 錄載體形成記錄標計7的方法。 如圖7(a)所示的,在將點大小爲Ws的再生雷射光的光 束點8照射至記錄膜面34的鏡面部的場合,以100%反射率 準位(level)16表示在雷射光61全部被鏡面部反射並回到接 物鏡60時的光量合計値,並以反射率0準位15表示在反射 光完全未返回時的再生信號檢測準位。 藉由大光量雷射光61的照射以改變記錄膜34的光學特 性、磁氣特性、或是形狀,便可形成能夠進行追記或重寫 的記錄標記7 · 經濟部中央標隼局貝工消费合作社印製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再者,採用相變化膜來做爲記錄膜34,並相對於周圍 的結晶區域,局部的將其故變爲非晶質,而形成記錄標記7 β再者,基本上,係依據記錄標記7的有無而檢測出再生 信號量的變化並再生信號。 相較於周邊的結晶區域,由於記錄標記7內的光學反 射率只約爲其一半左右,因此在具有如圖7(b)所示的.再生 用點8及記錄標記7的關係的場合,再生信號量會下降至ε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2丨0X297公釐) • 31 - 經濟部肀央橾準局負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445449 A7 B7 五、發明説明p ) 點。 .... 其次,如圖7(c)所示的,在再生用點8追蹤過(trace) 寬度爲Wt的前置溝槽1的場合,再生信號會如式(1)所已經 說明的下降至Γ點。再者,由以下所示的圖8(B)可以看出 ,再生信號下降至Γ點的原因在於:當來自於平台部4的 反射光Ar與來自於溝槽部3的反射光互相干涉時,再生 信號會依兩者的相位差而互相抵消。此時,譬如說,若是 使來自於溝槽部3的反射光振幅B保持一定並使來自於平台 部4的反射光__Ar的反射光振幅A下降,則兩者的干涉量會 減少而會減少互相抵消的效果* 即是,如圖7(d)所示的,在平台部4配置記錄標記7使 來自於平台部4的反射光振幅A下降*以減少其與來自於 溝槽部3的反射光Br之間的干涉量,便能夠降低兩者間的 互相抵消的效果。 此爲,如果能夠藉由將記錄標記7的反射率及前置溝 槽1的形狀最佳化,以使圖7(d)所示的再生信號量(/5 )點與 圖7(c)所示的再生信號量(Γ )點一致,則再生信號量便無論 是否有平台部4的記錄標記7而均會約保持一定,即是,表 示可保持Γ与沒。 如此,藉由巧妙的利用干涉效果,譬如說,如圖7(d) 所示的,便能夠使鄰接軌道(在圖7(d)中爲平台部4)形成記 錄標記7者即使是進入了再生甩點8內也不會受到相互交談 (cross talk)的影響,而能夠使記錄於辑槽部3的記錄標記7 安定的再生。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锖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 -32- .τι44544 9 a? __Β7 _ 五、發明説明f10 ) 就如同從上述說明可知的,在平台•溝槽記錄中,能._ ! - 夠使來自於鄰接軌道的相互交談變小的條件爲: Α)記錄標記7單體的反射變化量小 若是在追記記錄時使用在記錄膜34開孔型式的記錄膜 34,則來自於此處的反射光會大幅下降,結果會降低平台 部4及溝槽部3之間的干涉,而由使圖7(c)的Γ點的準位上 升的效果也不如於來自於記錄標記7的光量下降的效果, 而會使再生信號量降低。 Β)於來自前置溝槽1的反射光準位(在圖7(c)的(點的 準位)係下降至某種程度以上。 如圖7(d)所示的,若是在圖7(c)的Γ點的準位原本就很 高,則即使在平台部4配置記錄標記7使來自於平台部4的 反射光振幅Α下降•再生信號量的準位變化少,且會受到 記錄標記7單體的反射率下降的影響,合計起來會使信號 量的準位下降* 爲了滿足B)的條件,本發明將前置溝槽1的段差最佳 化。 經济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f項再填寫本頁) 即是,雖然式(27)顯示了使軌道偏差檢測信號最大的條 件,但是若是將式(27)的條件代入式(18),則 sin2(kdt) = 0·5,並無法滿足B)的條件_。 由實驗及計算機模擬的結果,發現爲了滿足Β)的條件 ,必須要是: sin2(kdt) > 0.5 (34)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固家橾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Ί -33 - ’ ’44544 9 at B7 五、發明説明P1 ) 由滿足式(34)的條件 ιηπ+π/2- ?r/4< kdt <m?r+7r/2+ ττ/4 可得到 m λ / (2n) + λ / (8n) < dt < m λ / (2n) + (3 λ ) / (8n) (m爲整數,n爲塑膠基板的折射率) (35) 再者,使甩式(28),則溝檀部3的寬度Wt与0.833Ws。 再者,若是使用GeSnTe相變化膜以做爲記錄膜34,則 來自於記錄標記7的反射率(在圖7(b)的ε點的再生信號準 位)會大約是50%。對於此條件,由.計算機模擬的結果,“ 平台·溝漕記錄”最適當的前置溝槽1的段差(深度)會是 dt 与 λ /(5η)。 經濟部中央標隼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諳先閱讀背面之洼意亨項再填寫本頁) 如同已經說明的,由於製造性的理由,光阻層23必須 是1層。因此,是控制對光阻層23的雷射光25的曝光量以 作成如圖1所示的,深度爲dt的淺溝槽部13 ;而且也已經 說明了製造條件的微妙變化會使溝槽部Π的溝槽部13的深 度dt有很大的變化》 相對於此,在此發明的資訊記錄載體的記錄方法中’ 可使前置溝槽1及前置孔2的深度及寬度大致相等’因此’ 可使前置溝槽1及前置孔.2分別對光阻層23的曝光條件相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国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 34 -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45449 A7 ____B7_ 五、發明説明P2 ) 同’而能夠改善其製造容易性及製造安定性。 _ 再者,雖然對前置溝槽1而言,在平台部4及溝漕部3 .的兩方均形成記錄標記7,但是在前置孔2的部份若是在平 台部4的延長及溝漕部3的的延長兩方配置前置孔2,則由 於鄰接的軌道間的前置孔2就在其附近,所以若是想要再 生前置孔2時,便會與鄰接的軌道上的前置孔2產生互相交 談。 爲了除外此缺點,如圖3所示的,可將前置孔2配置於 在橫方向(與再生用點追蹤的方向垂直的方向)偏離溝漕部3 或平台部4的中心Pt/4的位置。 由此(其結果),即使是在再生用點8係追蹤至溝漕部3 上的場合,如圖7(f)所示的,由於係在稍微偏離再生用點8 的中心的位置通過前置孔2上,因此能夠從前置孔2獲致足 夠大的檢測信號。· 同樣的,在再生用點8追蹤至平台部4上的場合,由於 也是在稍微偏離再生用點8的中心的位置通過前置孔2上, 因此能夠從前置孔2獲致足夠大的檢測信號。 '其次,使用圖6來簡單的說明圖3所示的前置孔2形成 方法。 在形成前置溝槽1時,將高速開關維持在接續狀態* 使發出自雷射光源47的雷射光25的光量不降低的通過E0 調變器44。 爲了作成前置溝槽1,搖動溝槽振盪器/溝槽·孔切換 器48的輸出會以一定周期、一定振幅改變其電壓,而特定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 CNS ) A4規輅(210X297公釐} (請it閲请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S本頁) J, 訂 -35- 445449 A7 _I_ B7 __'_ 五、發明説明P ) 頻率振盪器42則會依此變化的電壓而改變其輸出頻率。· ___ 通過A0調變器43的雷射光25會依此頻率的變化而使 其前進方向做微小的變更,如圖3所示的,使前置溝槽1以 微小記錄振幅蛇行的做記錄。 當從前置溝槽1移轉至前置孔2時,搖動溝槽振盪器/ 溝槽•孔切換器48的輸出會有很大的變化,並改變特定頻 率振盪器42的輸出頻率。結果,通過A0調變器43的雷射 光25的偏向量,而使聚光點在光阻層23上的半徑方向移動 溝槽部3及平·台部4之間的距離的一半》 再者,前置孔2係,如圖3所示的,爲斷續的凹凸形狀 。因此,前置孔信號產生器49會配合此形狀而產生出ON/ OFF信號,並驅動高速開關46以切換通過E0調變器44的 雷射光25的光量。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先閱谇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碎本頁) 若是將最適當的前置溝槽1形狀設定於平台·溝槽記 錄,則由上述說明可知,依前置溝槽1的有無所產生的再 生信號振幅(圖7的Γ點的信號準位及100%反射率準位16 的差)、及、依前置溝槽1上或是的溝槽部3上的記錄標記7 的有無所產生的再生信號振幅(圖7的Γ點的信號準位及f 點的信號準的差)會大約是類似的値。 再者,也能夠藉由使前置溝槽1的深度dt與前置孔2 的深度dp約爲相等,並使前置溝槽1的寬度Wt與前置孔2 的寬度Wp約爲相等,便能夠使依前置孔2的有無所產生的 來自於前置孔2的再生信號振幅、及、依前置溝槽1的有無 所產生的再生信號振幅類似。由此,此資訊再生裝置便能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华(CNS ) A4規格(210·〆297公麓) -36- A7 445449 B7 五、發明説明?4 ) 夠使用同一的前置放大器及數位化電路。 ^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圖ίο係顯示適用上述的資訊記錄載體的資訊再生裝置 的構成的一例的槪略圖。 具有如圖5所示的構造的資訊記錄載體51係由旋轉馬 達622而以特定的速度旋轉。 旋轉馬達的旋轉數係由以匯流排線(bus line)87連接到 旋轉馬達控制電路91而做適當的控制。光學頭(head)61也 同樣的係由以匯流排線87連接到光學頭控制電路64而在資 訊記錄載體51的半徑方向移動。 雷射光驅動電路77則控制光學頭63內的雷射光源65 的發光量以提供特定光強度的雷射光。 雷射光源65所發出的雷射光61在通過半鏡(half mirror )66後,由接物鏡60聚光至資訊記錄載體51。 在資訊記錄載體51反射並再度通過接物鏡60的雷射光 61則再度被半鏡66所反射並被引導至光檢測器70。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二消費合作社印取 光檢測器70具有第一光檢測部7 1及第二光檢測部72 ,反射自資訊記錄載體51的雷射光68會被包含中心軸的直 線波面分割爲二,並由第一光檢測部71及第二光檢測部72 所檢測出。 獲致於各光檢測部71、72的信號會分別由前置放大器 73、74做電流-電壓轉換。 在前置放大器73、74所獲致的信號會在加法器76進 行相加,並被使用爲來自於記錄標記7的再生信號81。再 者,在各前置放大器73、74所獲致的信號在差分電路75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囯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210Χ297公釐) -37- A7 I B7 445449 五、發明説明P5 ) 進行差分,其輸出信號則被輸出爲來自於前置孔2的再生__ 信號78。 (诗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窝本頁} 來自於記錄搮記7的再生信號81及來自於前置孔2的 再生信號78分別在數位化電路82、80將其數位化,並經 過同一PLL同步化電路85而被儲存於記億體緩緩器(memory buffer)86內以做爲再生數位信號。其後,此再生信號會依 據主機(host)89側的請求而經過匯流排線87、經由界面( interface)88而被輸出至主機89。 再者,來·自於前置孔2的再生信號78的一部份會通過 低通濾波器(low pass filter)79而被利用爲軌道偏差檢測信 號83。 即是,再生信號78的一部份會藉由控制部90的控制而 經由切換電路84被供應至接物鏡驅動電路69,並被利用於 使接物鏡61在任意方向移動。 再者,軌道偏差檢測信號83的一部份會被供應至光學 頭驅動電路64,並被利用於使光學頭在資訊記錄載體5 1的 半徑方向移動。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晨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如此,在如圖10所示的資訊再生裝置中1能夠以同一 前置放大器98及同一數位化電路99兼用爲記錄標記7用及 前置孔2用,結果,與圖2所示的以往的資訊再生裝置相較 ,能夠大幅的簡化電路並能夠降低價格。 即是,在圖2所示的周知的資訊再生裝置中,由於獲 致於前置孔12(參照圖1)的再生信號振幅及獲致於記錄標記 7的再生信號振幅相差很大,因此各個信號均必須分別具有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38- 445449 a? B7 五、發明説明柙) 前置放大器77a、78a及數位化電路電路79a、80a,.. 所以與圖10所示的資訊再生裝置相較,較複雜。 其次,圖Π顯示使用圖10所示的資訊再生裝置而從來 自於具有圖3所示的資訊記錄載體51的再生信號。再者, 在圖11中的曲線a及曲線b分別顯示來自於差分電路75的 輸出信號及來自於加法器76的輸出信號。 在圖3所示的資訊記錄載體中,由於前置溝槽1係僅以 微小的幅度進行蛇行,因此在再生用聚光點在前置溝槽1 的溝槽部3追蹤時,再生信號會依前置溝槽1的蛇行而如圖 II的曲線a及曲線b所示的做上下移動。 以在完全沒有光從資訊記錄載體51回來時的信號準位 做爲基準,:並以If顯示從基準開始到溝槽部3上或是到平 台部4的上下動的最大値爲止的信號量《 ΙΓ相當於圖7(c) 的t點的信號準位,I f相當於圖7(e)的f點的信號準位。 另一方面,在聚光點追蹤前置孔2區域時,由於溝槽 部3或是平台部4的中心與前置孔2的中心係如前述的偏離 Pt/4,所以聚光點會追蹤距離前置孔2的中心偏離Pt/4的位 置。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請先閩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此時的加法器76的輸出信號準位係,如圖11的曲線b 所示的,爲IT。再者,在前置孔2區域內沒·有前置孔2的 部份的信號準位會是1〇。此1〇相當於圖7(a)的位置的信 號準位。 如圖1 1的曲線a所示的,聚光點在通過前置孔;區域 時的差分電路75的輸出會依前置孔2係在聚光點所追蹤的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X297公釐)-39- 445449 A7 B7 五、發明説明I?7 ) 位置右側或是左側而出現相反的極性。前置孔2區域的差/ 分電路75的輸出的正(plus)側的信號振幅係以Ipp顯示,而 負(minus)側的信號振幅係以Imp顯示。 由此,前置孔2部份的再生信號振幅與得自於前置溝 槽1上或是平台部3上的記錄標記7.的再生信號振幅便會大 致相同。 再者,在前置孔2部份的再生信號振幅値在圖11會是 Ιο - Ιτ,再者,得自於前置溝槽1上或是平台部3上的記 錄標記7的再·生信號振幅在圖.11係以I Γ - I f顯示。 在此發明中,lo - ir及ΙΓ - If的目標値係I 〇 -\ r = I ζ · I ξ ° 爲了進行確認,使用圖2所示的周知的再生裝置來進 行再生上述記錄載體的實驗,結果知道了 :爲了以1個加 法器76再生記錄標記7及前置孔2等兩方面的信號,能夠 容許從加法器76的動態領域(dynamic range)開始到最低限 10倍的振幅變動爲止。 此時,再生信號條件係: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10 > (I 〇 - I r ) / (I r - I ^ ) > 1/10 .但是,到10倍爲止的振幅變動很容易受到外界雜訊( no丨se)的影響,而缺乏安定性。 因此,再次實驗的結果,知道了爲了知道了的檢測出 信號,振幅變動必須是在4倍,最好是2倍以下。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40- A7 445449 __B7 五、發明説明P8 ) 因此,此條件係: 4 > (I 〇 - I r ) / (I Γ - I ^ ) > 1/4 或是 2 > (I 〇 - I r ) / (I Γ - I r ) > 1/2 如以上所說明的,此發明係: 藉由使前置溝槽與前置孔的深度約相等(dt与dp)而在 曝光過程(圖5c)中,能夠使前置溝槽與前置型式均對光阻 層23進行雷射曝光至最下方的玻璃基板21,而即使是曝光 量多少有一些變化,前置溝槽的深度dt與前置孔的深度dp 也不會改變。再者,在各過程的轉寫率爲100%的場合,只 要控制光阻層23的厚度dr即可控制前置溝槽的深度dt與前 置孔的深度dp,而使過程管理容易。由此,將有助於資訊 記錄載體的均質的製造,並可改善其良率及降低成本。 藉由利用平台•溝槽記錄的特徵(來自於記錄標記的反 射率變化量及來自於前置溝槽的反射率變化量約爲相同的 値),並使前置溝槽與前置孔的深度約相等(dt 4 dp),而使 來自於前置孔的反射率變化量_及來自於前置溝槽的反射率 變化量約爲相等,便能夠使來自於前置孔的反射率變化量 及來自於前置溝槽上或是平台上的記錄標記的反射率變化 量約爲相等。由此,由於在資訊再生裝置上的來自於前置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丨0X297公釐) <諳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41 · A7 B7 «45449 五、發明説明严) {誚先閲請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本頁) 孔的再生信號及來自於記錄標記的再生信號的振幅類似,.. 因此便能夠使用同一電路(使再生信號的放大增益(gain)相 同)來再生前置孔及記錄標記的資訊•而能夠簡化電路,所 以能夠使資訊再生裝置的價格降低。 而且,此發明係: 藉由使前置溝槽與前置孔的寬度約相等(Wt 4 Wp)而使 原盤記錄裝置的記錄條件安定化,並改善資訊記錄載體的 製造性、再現性,便能夠使資訊記錄載體的價格大幅降低 。即是,在原1盤製造方法中,能夠以光阻層23的厚度dr來 管理前置溝槽/前置孔的深度,並能夠由光阻層23的曝光量 來控制前置溝槽的深度。因此,使前置溝槽與前置孔的寬 度約相等(Wt ^ Wp)也代表能夠使前置溝槽與前置孔的曝光 量相等β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貝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結果,在製造此發明的資訊記錄載體的原盤時,只要. 有包含曝光量0的2種曝光量即可。因此,在實際製造原盤 的場合,以Α0調變器改變曝光位置,以Ε0調變器使可變 電壓產生器的電壓爲一定,並以高速開關進行ΟΝ/OFF即可 。因此,可使光阻層的曝光量安定化,並可改善其製造性 、再現性。 而旦,藉由使前置溝槽1與前置孔2的深度(段差)及寬 度約相等,便能夠改善其製造容易性 '製造安定性,由此 而能夠改善其良率並降低資訊記錄載體的單價。即是,若 是使前置溝槽1與前置孔2的深度(段差)相等’則僅由管 理光阻層23的厚度dr便能夠同時管理前置溝槽1與前置孔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I0X297公嫠) -42- 445449 __ 五、發明説明θ ) 2的深度(段差)。由此,僅由對光阻層23的曝光量進行0叫 OFF的2階段的光量控制,即能夠提供資訊記錄載體。再者 ,藉由使資訊記錄載體的原盤製造容易化,便能夠將由製 造批次所產生的特性偏差最小化,而能夠改善其製造良率 ,由此而能夠降低資訊記錄載體的價格。 而且,由於在前置孔2部份的再生信號振幅及獲致於 前置溝槽1上或是平台部3上的記錄標記7的再生信號振幅 大約相同,因此能夠使用同一個前置放大器、數位化電路 ;且由於前置放大器、數位化電路係可兼用以簡化其電路 ,因此能夠降低其製造價格。再者,由於即使是資訊記錄 載體的物理尺寸有若干改變,也能夠安定的獲致約一定的 檢測信號量,因.此能夠使資訊再生裝置安定的動作。而且 ,也可藉由提供適於資訊再生裝置的檢測信號而能夠使資 訊再生裝置的檢測信號安定化。 I -I I ^------^我-- .5 (錡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并本頁) 訂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貝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規格(2丨0X297公t ) -43-

Claims (1)

  1. M請委員明Λ ·本案修正後是否變更原實質内容 六、申請專利範圍445449 附件1 第87 1 0328 1號專利申請案 中文申請專利範圍修正本 民國8 8年1 1月修正 1·—種資訊記錄載體,係使用光束並可再生資訊的資 訊記錄載體,其特徵係: 具有漭狀的連續的凹凸形狀,以指定的週期搖動丄 wqjjble)的前面溝槽(pregroove ),及 在前述前置溝槽的任意位置,在大約與前述前置溝槽 的凹凸的深度或高度相等的深度或高度,具有由斷續形成 的凹凸所構成的前置孔(pre-pit) «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資訊記錄載體,其中: 前述前置孔的位置係偏離於前置溝槽的延長線。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之資訊記錄載體,其 中·· 前述前置孔的寬度係小於資訊再生所使用的光束的光 點大小。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之資訊記錄載體,其 中: 前述前置孔的寬度Wp及資訊再生所使用的光束的光點 大小Ws係滿足Wp与0.833WS。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之資訊記錄載體,其 中: 前述前置孔的寬度Wp及資訊再生所使用的光束的光點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杜印製 9 4 4 5 4 4 AiBCDi 六、申請專利範圍 大小Ws係滿足Wp < 0.833WS *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之資訊記錄載體,其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中: 前述前置孔的寬度係大約與前.述前置溝槽的寬度相等 〇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資訊記錄載體,其中: 在m爲整數、n爲塑膠基板的折射率、λ爲所使用的 光束的波長時,前述前置溝槽的深度滿足m λ /(2η)-λ /(8η) <dt< m λ /(2η) + 3 λ /(8η)。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資訊記錄載體,其中: 前述前置孔的位置係偏離於前置溝槽的延長線。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或第8項之資訊記錄載體,其 中: 前述前置溝槽的寬度Wt及資訊再生所使用的光束的光 點大小Ws係滿足Wt < Ws。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10. —種資訊再生裝置,係針對具有溝狀的連續的凹凸 形狀,以指定的週期搖動(wobble )的前置溝槽(pre-groove ),及具有斷續的凹凸形狀的前置孔(prepit ),而 且使用光束可以進行資訊的追記或者重寫記錄的資訊記錄 媒體之資訊再生裝置,其特徵係具備: 再生來自於前述前置孔的訊號的第一前置放大器( first preamplifier ),及 將由追記或重寫資訊所形成的記錄標記(record mark )再生的第二前置放大器(.second preamplifier ),及 ______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2 - 9 4 4 5 4 4 0588Φ ABCD 六、申請專利範圍 將獲致於前述第一前置放大器的信號數位化的第一數 位化電路(first digitizer ),及 將獲致於前述第二前置放大器的信號數位化的第二數 位化電路(seconddigitizer.); 而且在前述第一前置放大器及第二前置放大器之組合 ,或者是,前述第一數位化電路及第二數位化電路組合之 中的至少一組合係被兼用的。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之資訊再生裝置,其中: 在將由前述前置溝槽部或非述前置.溝槽部的前述凹凸 所造成的再生信號的上下動的最大値設爲ΙΓ、 在前述前置溝槽部或非述前置溝槽部形成特定形狀的 寶訊標記的場合,在光完全未射回的位置在上述資訊標記 將其最低準位(level)的信號量設爲I f、 在將來自於由前述第二前置放大器所輸出的並非前述 前置溝槽部或非述前置溝槽部的前述凹凸的部份的輸出信 Λ 號設爲I r、 、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在將來自於由前述第二前置放大器所輸出的並非前述 前置溝槽部或非述前置溝槽部的非前述凹凸的部份的輸出 信號設爲I 〇時, 前述第二前置放大器的可容許振幅變動比率(Ιο - 17) /( I f I f )係滿足:1〇>(1 〇 - I r )/(1 Γ - I f )>1/10。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之資訊再生裝置,其中: 前述第二前置放大器的可容許振幅變動比率(I 〇 - I τ ) /(I Γ,I f )係滿足:4>(1 〇 - I r )/( I r - I f )>1/4。 -3-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本紙張尺度適用_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45449 A8 B8 C8 D8六、申請專利範圍 1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或第1 2項之資訊再生裝置 ,其中 : 前述第二前置放大器的可容許振幅變動比率(I 〇 - I T ) /(I Γ - I f )係滿足:2>(1 〇 - I r )./( I Γ - I $ )>1/2。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k-----一——訂--------氟,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4-
TW087103281A 1997-03-28 1998-03-06 Information storage medium and information reproducing apparatus TW445449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9078535A JPH10275365A (ja) 1997-03-28 1997-03-28 情報記憶媒体および情報再生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445449B true TW445449B (en) 2001-07-11

Family

ID=136646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87103281A TW445449B (en) 1997-03-28 1998-03-06 Information storage medium and information reproducing apparatus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5943313A (zh)
EP (1) EP0874357A3 (zh)
JP (1) JPH10275365A (zh)
TW (1) TW44544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293926A (ja) * 1997-02-21 1998-11-04 Pioneer Electron Corp 記録用クロック信号発生装置
SG71824A1 (en) * 1997-07-24 2000-04-18 Sony Corp Optical recording medium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optical recording medium
JP2000231745A (ja) * 1999-02-09 2000-08-22 Sony Corp 光記録媒体、光記録媒体製造用原盤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968193B2 (ja) * 1999-04-26 2007-08-29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プリピット検出装置
JP3929207B2 (ja) * 1999-07-08 2007-06-13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光学式記録媒体のプリピット検出装置
JP4102070B2 (ja) * 2000-02-28 2008-06-18 富士通株式会社 光ディスク
JP2002140840A (ja) * 2000-11-01 2002-05-17 Pioneer Electronic Corp 光ディスク及びその原盤製造装置
US7187642B2 (en) * 2000-11-15 2007-03-06 Ricoh Company, Ltd. Optical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with ROM area having pre-pits
CN100388363C (zh) * 2002-03-15 2008-05-14 株式会社东芝 信息记录方法
JP2004134002A (ja) * 2002-10-10 2004-04-30 Sony Corp ディスクドライブ装置、プリピット検出方法
JP2009110659A (ja) * 2009-01-23 2009-05-21 Victor Co Of Japan Ltd 情報記録媒体、情報記録媒体再生装置、情報記録媒体再生方法、情報記録媒体記録装置、情報記録媒体記録方法
JP2009104785A (ja) * 2009-02-16 2009-05-14 Victor Co Of Japan Ltd 情報記録媒体、情報記録媒体再生装置、情報記録媒体再生方法、情報記録媒体記録装置、情報記録媒体記録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100995A3 (en) * 1982-08-10 1985-10-16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Optical disk
US4858218A (en) * 1984-09-12 1989-08-15 Nikon Corporation Optical recording medium and reproducing apparatus
US5144552A (en) * 1986-07-25 1992-09-01 Ricoh Company, Ltd. Optical information storage medium having grooves and pits with specific depths, respectively
JP2869147B2 (ja) * 1990-06-15 1999-03-10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光学式情報記録媒体
JP3237982B2 (ja) * 1993-03-16 2001-12-10 株式会社東芝 光学的情報記録再生装置及び光学的情報記録媒体
JP2860229B2 (ja) * 1993-06-25 1999-02-24 株式会社ケンウッド 光ディスク記録再生装置
JP2788022B2 (ja) * 1995-02-14 1998-08-20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光記録媒体
US6118752A (en) * 1995-07-07 2000-09-1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Optical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offset pre-pit array indicating identification informat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5943313A (en) 1999-08-24
EP0874357A2 (en) 1998-10-28
JPH10275365A (ja) 1998-10-13
EP0874357A3 (en) 2001-04-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445449B (en) Information storage medium and information reproducing apparatus
KR100909603B1 (ko) 광학 기록 재생 매체, 광학 기록 재생 매체 제조용 마더스탬퍼 및 광학 기록 재생 장치
US6167013A (en) Information storage medium and information reproducing apparatus
TW484135B (en) Optical recording medium and master disc for preparation thereof
JP4024047B2 (ja) 光記録媒体及び光記録媒体製造用原盤
JP2003272238A (ja) 光学記録再生媒体、光学記録再生媒体製造用原盤及び光学記録再生装置
JPWO2003041064A1 (ja) 光学記録再生媒体、光学記録再生媒体製造用スタンパ及び光学記録再生装置
JP4370756B2 (ja) 光学記録再生媒体、光学記録再生媒体製造用原盤、光学記録再生媒体の製造方法及び光学記録再生装置
JP4320916B2 (ja) 光記録媒体、光記録媒体製造用原盤及び光記録再生装置
JPH11296910A (ja) 光記録媒体及び光記録媒体製造用原盤
JP4320915B2 (ja) 光記録媒体、光記録媒体製造用原盤及び光記録再生装置
JP2005032317A (ja) 光学記録再生媒体、光学記録再生媒体製造用スタンパ及び光学記録方法
JP4396230B2 (ja) 光学記録方法、光記録媒体製造用原盤および光記録媒体
JP2000090496A (ja) 光記録媒体、光記録媒体製造用原盤及び光記録再生装置
JP2003045040A (ja) 光記録媒体、光記録媒体作製用原盤、成形用スタンパ及びこれら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光学記録再生方法
JP2891201B2 (ja) 光学的情報記録媒体
JP2004039011A (ja) 光記録媒体、光記録媒体製造用原盤、記録再生装置および記録再生方法
JP2003157543A (ja) 光学記録方法、光学記録再生媒体、光学記録再生媒体製造用原盤、光学記録再生媒体製造用スタンパ及び光学記録再生装置
JP2003346385A (ja) 光学記録再生媒体、光学記録再生媒体製造用原盤及び光学記録再生方法
JP2001216655A (ja) 光記録媒体、光記録媒体製造用原盤及び記録再生方法
JP2001216654A (ja) 情報再生装置
JP2004178651A (ja) 光学記録再生媒体及びこれを用いた光学記録再生装置
JP2000048407A (ja) 光記録媒体、光記録媒体製造用原盤及び光記録再生装置
JP2002352477A (ja) 光記録媒体、光記録媒体製造用原盤及び記録再生方法
JP2000040258A (ja) 光記録媒体、光記録媒体製造用原盤及び光記録再生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D4A Issue of patent certificate for granted invention patent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