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422883B - Device for the production of sponge iron - Google Patents
Device for the production of sponge iron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422883B TW422883B TW086107313A TW86107313A TW422883B TW 422883 B TW422883 B TW 422883B TW 086107313 A TW086107313 A TW 086107313A TW 86107313 A TW86107313 A TW 86107313A TW 422883 B TW422883 B TW 422883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reduction
- gas
- reduction cylinder
- cylinder
- patent application
- Prior art dat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1—METALLURGY OF IRON
- C21B—MANUFACTURE OF IRON OR STEEL
- C21B13/00—Making spongy iron or liquid steel, by direct processes
- C21B13/0006—Making spongy iron or liquid steel, by direct processes obtaining iron or steel in a molten state
- C21B13/0013—Making spongy iron or liquid steel, by direct processes obtaining iron or steel in a molten state introduction of iron oxide into a bath of molten iron containing a carbon reductant
- C21B13/002—Reduction of iron ores by passing through a heated column of carbon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1—METALLURGY OF IRON
- C21B—MANUFACTURE OF IRON OR STEEL
- C21B13/00—Making spongy iron or liquid steel, by direct processes
- C21B13/02—Making spongy iron or liquid steel, by direct processes in shaft furnace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1—METALLURGY OF IRON
- C21B—MANUFACTURE OF IRON OR STEEL
- C21B13/00—Making spongy iron or liquid steel, by direct processes
- C21B13/14—Multi-stage processes processes carried out in different vessels or furna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etallur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anufacture Of Iron (AREA)
- Waste-Gas Treatment And Other Accessory Devices For Furnaces (AREA)
- Gas Separation By Absorption (AREA)
- Vertical, Hearth, Or Arc Furnaces (AREA)
- Powder Metallurgy (AREA)
- Manufacture And Refinement Of Metals (AREA)
Description
i 422883 B7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説明( 1 ) 1 1 本 發 明 傜 蘭 於 根 據 申 請 專 利 範 圍 第 1 項 的 序 言 中 之 裝 1 置 〇 , 1 | 當 將 氣 化 鐵 塊 在 還 原 筒 身 中 使 用 來 白 鐵 礦 還 原 熔 化 請- I I I 廠 中 之 熔 化 氣 化 器 之 富 含 —. 氧 化 硪 之 帶 塵 之 還 原 氣 體 先 閲 1 I 讀 1 | 還 原 時 僅 可 使 用 ~* 部 份 的 還 原 筒 身 中 主 體 堆 積 的 間 隙 背- 1 1 之 1 體 稽 用 以 接 收 隨 著 還 原 氣 體 被 帶 入 還 原 筒 身 中 之 塵 埃 0 注 意 1 I 除 了 隨 著 還 原 氣 體 被 帶 入 之 塵 埃 以 外 1 在 將 還 原 筒 身 經 項 1 再 由 下 m 管 與 熔 化 道 化 器 相 連 接 之 設 備 中 附 加 數 量 的 塵 f 1 寫 本 % 埃 隨 同 氣 化 器 氣 體 1 經 由 下 導 管 和 輸 送 裝 置 被 餓 入 還 原 頁 1 筒 身 的 較 低 區 域 中 〇 此 氣 化 器 氣 體 的 塵 埃 含 量 較 佳 有 計 1 ! 副 地 引 導 入 還 原 筒 身 中 且 在 熱 氣 旋 風 分 離 器 中 已 除 去 塵 1 埃 之 還 原 氣 體 者 較 高 數 倍 0 除 了 此 塵 埃 外 f 白 輸 送 之 海 1 1 綿 At*. 鐵 (及若必須經石灰化煆燒之附加物料的空氣分離所 1 丁 1 發 生 之 塵 埃 • 經 由 下 導 管 1 利 用 向 上 流 動 之 氣 化 器 氣 體 1 I 而 帶 回 還 原 筒 身 中 0 塵 埃 的 總 量 導 致 還 原 筒 身 的 較 低 部 1 1 份 更 多 覆 蓋 在 塵 埃 中 r 並 導 致 至 通 道 成 形 > 使 主 體 堆 積 1 .-V 變 成 黏 箸 以 及 導 致 無 控 制 的 輸 送 海 綿 鐵 通 道 輸 送 裝 置 〇 涨 I 種 特 別 不 利 之 影 是 經 由 下 導 管 白 熔 化 氣 化 器 到 逹 1 1 獲 原 筒 身 之 塵 埃 含 有 碳 粒 子 > 瑄 些 m 粒 子 含 有 焦 油 且 僅 1 I 是 被 部 份 除 氣 塵 埃 並 含 有 其 他 組 份 * 其 m 致 形 成 凝 聚 - 1 I 物 〇 1 ί 於 有 大 量 塵 埃 在 還 原 氣 體 之 風 圈 或 進 入 區 域 中 之 氣 化 1 1 戡 之 主 體 堆 積 上 之 情 況 時 增 加 熔 化 氣 化 器 與 還 原 筒 身 1 1 較 低 部 份 間 、 及 相 對 應 之 經 由 下 m 管 和 輸 送 蝸 捍 向 上 之 1 1 3 1 ί 1 1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At格 ' .37公廣) 422883 B7 經濟部中央揉準局真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説明() ) 1 1 重 帶 塵 之 氣 化 器 氣 體 間 之 壓 力 差 ♦ 通 過 此 種 方 式 S 此 氣 1 1 化 器 氣 體 可 直 接 通 達 至 還 原 筒 身 的 中 間 中 甚 少 帶 塵 之 主 1 I 體 堆 積 0 通 過 增 加 之 壓 力 差 * 下 導 管 中 之 空 氣 分 離 變 得 1 I 請 | 愈 來 愈 強 > 流 動 回 來 之 氣 體 的 塵 埃 含 量 變 得 愈 來 愈 大 i 先 閱 1 讀 1 且 還 原 筒 身 較 低 區 域 中 之 主 體 堆 積 可 能 富 含 循 環 之 塵 埃 背 I 以 致 因 為 富 含 塵 埃 之 主 體 堆 稹 中 的 高 摩 擦 力 t 極 低 之 之 注 去 1 1 壓 力 差 足 以 致 使 主 體 堆 積 黏 附 » 而 導 致 所 熟 知 之 溝 流 和 事 項 1 具 有 極 高 塵 埃 含 量 之 氣 體 的 無 妨 礙 式 流 動 出 熔 化 氣 化 器 再 填 寫 本 頁 i 1 而 進 入 還 原 筒 身 中 〇 此 外 * 將 —1 部 份 的 塵 埃 向 上 輸 送 出 還 原 筒 身 之 較 低 身 份 而 進 入 還 原 區 域 中 9 在 該 處 亦 導 致 Vw-· 1 1 將 塵 埃 沈 積 在 主 體 堆 積 上 及 成 為 溝 流 〇 如 果 太 多 之 細 粒 1 随 箸 煤 被 帶 入 3 或 如 果 使 用 較 大 數 量 的 煤 在 煤 m 合 物 中 1 1 1 此 煤 在 高 溫 下 大 量 粉 裂 9 或 如 果 極 高 溫 度 發 生 在 氣 化 訂 I 器 中 9 其 導 致 煤 的 更 多 粉 碎 * 於 此 種 情 況 有 還 原 筒 身 1 I 中 礦 苗 的 較 多 粉 碎 且 於 此 情 況 9 塵 埃 未 予 回 送 或 僅 部 份 1 1 地 回 送 9 均 可 發 生 此 項 駸 重 塵 埃 沈 積 在 風 圈 區 域 中 0 在 i 此 等 情 況 下 > 因 為 部 份 的 塵 埃 係 __- 次 又 一 次 地 被 向 上 導 線 引 通 過 所 形 成 之 溝 流 t 所 以 還 原 筒 身 需 要 十 分 長 久 時 間 1 1 來 清 除 其 本 身 之 塵 埃 〇 I 僅 一 部 份 的 剩 餘 間 隙 m 積 經 由 隨 同 生 原 料 所 帶 入 之 細 1 粒 子 埴 充 旦 細 粒 子 % 通 過 還 原 載 Λ4+. 鐵 體 或 煆 燒 附 加 材 料 1 i 9 在 還 原 筒 身 中 部 份 地 産 生 〇 還 原 筒 身 接 收 細 粒 子 之 能 1 I 力 受 到 m 重 限 制 T 因 為 必 須 保 持 較 大 部 份 的 間 隙 體 積 供 1 1 還 原 氣 體 流 經 主 體 堆 積 之 用 1 以 致 可 將 還 原 氣 化 鐵 和 垠 1 1 4 1 1 1 1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囷圉家標準(CNS) A4規格(210X297公釐) 4228 83 A7 B7 五、發明説明(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貝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體基果積 ,低需筒須化質其體輕 筒5$ΐ後量在甚原過 氣。如堆 ^ 化的,原必氣性且氣的 ^ 原 Μ 其數僅以還通 原身,體^ 屬備言還之-解,原力 tM_ ,定於所離帶 還筒積主 U 金設而過定度分素還壓 Η ,^元特由-分播 的原體之 _之,作通特程碎因之之 _ 中^ 單在。體來予 量還隙知 f 度化操引此化粉他 3 中!1域纟取.圍氣用可 數過間熟 Μ 程灰常導。氣之其〇0積 Μ 區 抽此範原利 ’ 定通的所爿低石正它附的下及05堆 Μ 低 U 埃因動還供是 待引積成 Μ 較之就將黏體溫以 1’體 U 較 塵而活人可果 之導堆造 1 致料,可成氣低質概主 f 由ra之-上引然結 要力體象P-導衬此,變原在性大為^ 經 Μ 體埃向中仍其 需壓主現 U 此加因體積還鐵解,因 傜 U 氣塵的域中分 所的和此S5f。附。氣堆於化分鐵及*τ力 葭之小區積部 少耗成則 U 程的質原體基氧碎化溫 ® 還量當圏體的 最損組 過度品還主偽之粉氣髙 Η ,),為數相風隙埃 之限的耗 α 原程良的使小用和之的 此定作當出之間 i 須有子損ng還低不量會大使量噸體 且測器相示上之# 必上粒力gl與 t 的數不體所數每氣㈣,以離有,界積央 所向,壓aη參 ί 鐵定且氣,的為器 壁予分含中周堆中 料且小的 U 不綿生特流原童料到化 Μ 障面風仍體的體向 材度大定ft)而海及小溝還含材大氣(i體截旋亦氣身主徑 加適子一 f 道的以最無的鐵加可為失氣大氣者原筒用的 附以粒過(I通少力一而量的附量因損之的熱後還原使身 燒,於超的各較能要身數鐵.數。撤體身之,的還少筒 (請先閲讀f-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本紙乐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率(〇15)厶4規格(210/297公韙) ^ 4228 83 A7 經濟部中央梯準局負工消費合作杜印製 區在身流 得少在有纟j 化中熔 擞裝 之 像域 吞又 的。筒溝 獲較生具 U 氣稹在 特該 例 ,區 口 埃原成 便之發用 π I 塵堆生 的,。施 面道 大 人塵還形 以中耗使 ¢11帶體發 項明現實 截管 體之。不 置域損以-IM之主而 1發出體 ,平或 有器 氣多附和 裝區力可It中値管 第本而具:圖水道 具 ϋ 而更黏附 種央壓便 W身整導 圍據項之示面之通 ,者的黏 此中的以s'u 筒於下 範根鼷示顯截身之 小須積不 良向大,卩|5原埃或。利。附顯圖直筒體 更必堆而 改徑較中(iilf還塵管間專現各所等垂原氣 氣 至較體身 式用 *積器冑入佈接份諳實之中此之還原 甚收主筒。方使埃堆離Sr流分連部申以圍圖。身之還 得接和原少以,塵體分肖管匀各低由予範各下茼圖入 變刖流還愈在原離主風 U 導均由較經而利及如原1引 體環溝經體的還分之旋 _ 下過經的的徵專示釋還第成 氣外始通氣目化以中氣胄由透,身目特請所解個據加 原的開可原的強用域熱 Μ 經及差筒此各申例細一根於 ) 還積後則還明和積區之 制-力原,之自實詳過過用 4 的堆然,的發化堆低耗 Μ 限量壓還明示展由更通通與 ( 量體,大量本磺體較損 W 格數之與發所發經以 :.域 明 數主中愈數 ,的主身力 1 菝的加器本中利明予圖圖區及 説 定,環徑定此鐵之筒壓離,體增化據份有發 ,12 圈 , 明 特中外直持因綿塵原大分埃氣無氣根部的本肋第第風間 發 之域此的之 海帶還較的塵器,化 化置 協 在之 、五 I.------A 丨裝------訂------ί.^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本紙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現格(210 X 297公釐) A7
42 2A B7 五、發明説明(,) 第3圖:通過用於引入還原氣體之一艏通道的垂直截 而鬪。 自上方進料之圓柱形還原筒身1,即:在還原區之上 方,經由分配管道4(第1圖中僅示出其兩史管)具有一 個截面,當筒身向下前進時,變得較寬及在其上部區域 A中,具有大概2°的一個錐度,在其中間區域B中,具 有大概5米高,大槪0.5之錐度而在其下部區域C中, 具有大概2米高,2.5β之錐度。另外,在其較低區域中, 它具有許多漏斗形狀之産物出口 5,第1圖中僅示出2個 而第2圖中示出6値。産物出口 5的較佳漏斗形之伸長 部或連接管5a直接卸料入還原筒身1的底座中。此底座 傜以水平式構形或略呈彎曲。産物出口 5偽經由由防火 材料所造成之夾具而構成,即,間隔壁9和一個錐形塊 狀物10形成在還原筒身1的徑向中間中,且附有經水冷 卻或氮氣冷卻之支架。一種水冷郤之載體12描繪於第3 圖中,其具有一支環撓之保護管13,及在偏離中心配置 之此等管子間,較低區域中之絶緣,以及經放置在載體 12上並向下開敞之通道形式為具有延伸之側壁之半 管狀外殼。將載體12連同通道11配置在産物出口 5之上 方及以其徑向内終端予以支持在由防火材料所造成之塊 10的支架6上。一支水冷卻之管道8,向下傾斜至内部 ,及以一個角度在前方切去,以虛線繪於第1圖中,作 為一値另外一具體實施例。將還原氣體自外部引導入各 通道11中或管道8中如由箭頭15所示。在還原氣體的引 -7 -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 297公釐) ---------f —裝----,--訂------{泳 (請先閱讀^-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4 2 2 8 8 3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费合作社印製 A7 B7 五、發明説明U ) 入區域中,為了避免水平表面,經沈積之塵埃可能依然 附箸在其上,使各通道11的刨壁較深且設計襯裡較厚。 如果將氣體連接15配置在邊上並相對於載體12成一個角 度.刖可獲得較大之傾斜。在建接管路5a毎一者之較低 終端上,有利地配置一個海綿鐵之輸送裝置(各圖中未 示)。 此種設備之正常操作,隨著經由風圈通道2以及還原 氣體入口 3,僅在還原简身1的周界上引入富含一氣化碩 之熱,且帶塵之還原氣體,僅當使用塊狀礦苗在較小之 還原筒身中時,及當使用良好品質的小球在較大之還原 筒身中時才有可能。但是在使用通常原料而操作之大設 備中,實際上,不可避免:將一部份的還原氣體導引入 還原筒身1的徑向中心中,為的是獲得在廣大性能範圍 内之穩定操作及在還原氣體的恃定數量,還原氣體中塵 埃含量及原料的選擇等方面具有較多之活動範圍。具有 大槪5至6米的還原筒身直徑可被認為是此兩型具體實 施例間之界限。 在較大之還原筒身上,及當使用富含一氣化碳之熱的 ,載塵之還原氣體時,因此將許多的漏斗形狀産物出口 5經由由防火材料所造成之夾具而形成在還原筒身的較 低區域中,此産物出口傜由各間隔壁9和中間區域中之 錐形塊狀物]0所組成,及配置以支架6,其偽經由水或 氛氣予以冷卻,且其突出通過還原筒身1之底座而入各 夾具中。同時,此等支架充作水冷卻之載體12的支持, 本紙張尺度退中標隼(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裝--------訂------- - -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422883 A7 B7 五、發明説明(7 ) 其上,懸掛用以將還原氣體引入還原筒身1的較低,大 部分為徑向中央區域中之各通道11,以及.若必須,作 為各管路8之支持物。由於磚襯裡之,宜呈漏斗形狀之 逋接管路5a,(此等管路5a傜經由予以焊接或經由鉸鍵 達接予以附箸至還原筒身1之底座上,且延伸此等漏斗 形狀之産物出口 5),給予為了材料滑下所必須之一個陡 角且在同時,作為氣體障壁之主體堆積的較大之高度來 減少熔化氣化器與還原筒身1間之壓力差。通過各入口 15將一部份的還原氣體引入還原筒身1的徑向中央區域 中應予以實施在大概低於働還原氣體入口 3的平面2米 處,且在每一倩況中,通過至少一値通道11,每一嫡通 道11條由耐熱之痢所造成,及/或在每一情況中,通過~ 支經水冷卻之管路8,宜將此等管路直接排列在每一産 物出口 5上方,或毎一間隔壁9上方。將用以引入和分 佈還原氣體之通道11設計成為具有延伸側壁的由耐熱之 鋼所造成之半管狀外殼形式,及自上方予以置放在經水 冷卻之管形狀載體12上,以使半管狀外殼的延伸之邊形 成向下開敞之通道11。此具體實施例具有優點即:該寬 水平式,或略向下傾斜之開敞通道11不能由於材料或塵 埃而致成堵塞;主體堆積的極大面積備妥供還原氣體之 引入之用及由於主體堆積之迅速向下沈降且良好地分解^ 在此區域中,創造艟良好狀況以便自經引導入其中之還 原氣體中,分離出塵埃,以及帶走在上部區域中己有分 離出之麋埃。經由還原筒身1的總截面,就帶塵之還原 本紙乐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f —裝----.--訂-----入線 (請先閱讀t-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中央橾準局貝工消費合作社印裝 .4 2 2 8 b 3 A7 B7 五、發明説明(?) 氣餚而言,可能接逹至主體堆積的帶塵較少之區域。 還原筒身1的較低區域,其容積大,且佔據大概三分 之一的還原筒身1之體積,其充作一個氣體障壁而不參 與還原過程,經由引入較冷之還原氣體而使用參與較強 之碳化處理及剰餘的海線鐵之還原。因此,可將該還原 區.及就還原區來說,整個還原筒身造成更小且更輕, 此方式對於具有大概1,500噸或更大的總重量的中等大 小之還原筒身,産生甚大之利益,以及於該種情況,載 體具有一値大跨距。 海綿鐵的較高之磺含量和較高之金屬化減少熔化氣化 器的能量需要且促成,較為一致之操作和生鐵的較佳品 質。因此,為了創造海線鐵在還原筒身1的較低區域中 的磺化之較佳狀況,將還原氣體在較其餘的還原氣體者 較低溫度下,經由各入口 15引入。50Ό至1001C的較低 溫度可被視為最適於此種還原氣體的部份流通。然而, 更進一步冷卻至大槪6501C (此鼴度可能最適於海綿鐵之 碩化)會導致筒身的中央之冷卻,而因此導致此區域中 較低之金鼷化。 儘管強力放熱之Boudouard反應,主體堆積經由引人 一種較冷之還原氣體而在此臨界區域中予以冷卻以使凝 聚,及連同經由水冷卻之載體12及/或水冷卻之管路8 ,使主體堆積不受定位在其上方之物料柱的重量之影蜜 ,而避免形成凝聚物。所熟知者:於自經石灰化煆燒之 附加材料及自含有焦油且未經完全除氣之硪粒子,形成 -1 0-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格(2IOX297公釐) --------人 —裝-----—.——訂-----/ 線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422P83 A7 B7 五、發明説明(9 ) 經濟部中央揉準局負工消費合作社印掣 入 黏凝 速還強 換及 帶11不之配與子進力身支 種的重低在於5更期 及道在損等大管孔應筒之 一份有較。由ί&利便時 埃通缝磨彼較支鑽熱原中 見 ο 作組佔以中且II在以長 塵的接抗將受兩隔同還 1 充埃縮積域 ,¾個身之 離壁焊對,承之間不在物 其塵壓堆區處S一筒産 分倒數的低將置定由持狀 且之其體的到 U 傜原生 了之少12耗。放一 經支塊 汽餘及主 1 在 U 上還有 示伸極體損13心以免11和 蒸殘以 •身生 U 端空沒 顯延有載熱管偏13避路 水和度方筒發ίπΰ终騰免 ,有具之的護互管是管壁 有子溫上原可 低必避 實具或卻12保相護的或隔 含粒·的物還亦 Β 較不: 事。成冷體加在保為 \ 間 亦苗積聚之集 Μ 的-指 之況造水載附域將域及在 物礙堆凝方聚5a中意 啓狀體作持之區宜區12置 産鐵體之上埃 路例乃 開佳整充保成低及部體埋 之之主成物塵 d 管施此 下最一且 了造較14上載經 氣封-形聚的ar接實, 向的由生為所的毛之將在 除包份旦凝重0U連體桿11埃可産。網力狨向。持 其經組一於巌ud在具蝸 c 道塵殼而緣之應緣橫形支 ,有要在位 ,ΒΟ桿此送本通之外方絶熱之絶呈變及 時具主。在中之蝸在輸成各離狀地熱耐關以線之中 物及之用降域熱送。修動藉分管之及由相充軸生檗 聚劑物作沈區放輸展大起憑所半要護以度填其産的 凝合聚要率原力置發或高 走的重保置溫間對所 1 ~^ -裝----„---^訂-----'V 線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210Χ297公釐} 422883 經濟部中央橾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B7 五、發明説明(π ) 架6上,所以不需要長而強力之載體12及/或管路8用 來建造大還原筒身。有利地使用經埋置錐形塊10中之支 架6來支持管載體12和各通道11,及使用經埋置在間隔 壁9中之支架6來支持管路8。為了增加氣體可流動在 其上之主體堆積的面積及防止管路8中之阻塞,將水冷 卻之管路8以一陡角度敷設並在其前终端上傾斜。 於遘擇還原筒身1的還原區域之斜度時,必須考慮.· 所欏帶入之塵埃的數量,氣化鐵的膨脹,氣化戡和附加 材料的粉碎分解性質和粒子組成以及還原氣體中一氧化 碳的數鼉。在還原氣體之各個側入口 3的匾域中(到高 於側入口 3大概2米的高度處),其中發生最大數量的 塵埃積聚及主體堆積的黏附之最大危險,則選擇大概 2.5°的高程度之斜度,以使主體堆積可以打開並接收 塵埃。關於接收塵埃,截面的向上更進一步甚大滅少可 能有利,但是通過氣體溫度之上昇或氣體速率上昇,這 可能導致太大地增加蓮原筒身1的上部區域中鼷力的持 定損耗。在此區域中,發生海綿鐵的硪化及通過強力放 熱之Boudouard反應,加熱整個區域,以強烈石灰化煆 燒附加材料為基礎,透過增加氣體之數量,還原之氣體 的數鼉像多於經由海綿鐵的滲碩(化)所補償。隨著80它 的氣體溫度之上昇横截面依然相同的情況下K力的待定 損耗會上昇直至15%。因此之故,在此大概3至5米髙 區域中,選擇大概0 . 5 °的較小之斜角。位於上方之物料 柱的較大重量亦預測一痼小角及通過較上部區域中較大 -1 2 -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圉家標準(CNS )八4規格(2丨OX297公;ft ) --------< t裝-------訂-----j 線 -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貝工消費合作社印衷 422883 A7 B7 五、發明説明(Π ) 稹聚的塵埃而形成較大之壓力的持定損耗。以此種方式 ,可容許在此匾域中壓力的較大損耗及塵埃之較大積聚 。在甭於上方之區域中,認為大概2=之斜度最適當。 將氣化鐵(若必須,將它與附加材料混合)加進還原筒 身1傜經由經配置在上部區域中之一値圓圈中分配管4 而谁行,ί此圓圈具有其中心在還原筒身1的縱軸線中) 此等分配管的數目相當於至少兩倍的産物出口 5之數目 。關於較大之還原筒身,應將此等分配管以較大之數目 安裝在兩個圓圈中,為的是將進料之反混合減至最少及 避免較強之氣體流動在邊緣區域中及在還原筒身的中央 ,如經由強Μ形狀所測定。將分配管4與産物出口 5的 軸線呈對稱式排列。因此,所實現者是,各有配管4下 面之主體堆積ί其富含細粒子且其以比較粗之主體堆積 較慢速率而沈降),通過兩支分配管4之毎一者,以較 大之速率沈降,其俗直接位於輸送蝸桿的兩値匯集畐域 上方,在各値通道11與其兩値接鄰之間隔壁9之間。 在中等尺寸的還原筒身中,經由各入口 15帶入還原简 身1的中央區域中之還原氣體的數量有利地,是大概30% 的還原氣體缌量,以便經由風圈通道2和各入口 3供應 大概70%之還原氣體至具有大表面面積之一個外環。經 由滅少經由風圈通道2所引導入之氣體數量約大概30% ,具有塵埃之此區域中,主體堆積上之負載亦減少約大 槪3 0%,此乃意指:在正常操作時,溝流之形成及主體 堆穑的黏附不再被預期出現。經由向下開敞之各通道11 所引導入之還原氣體的較少部份亦會流入該外環中.然 -1 3- 本紙张尺度退十W«家標準(CNS ) Λ4規格(210><297公釐) I. f — ft f 丨裝 - ί ^ ^ 辣 (請I先閲讀#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422883 A7 B7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杜印裝
五、發明説明( LV ) 1 1 而 t 主 要 數 鼉 則 進 入 徑 向 之 中 央 區 域 中 > 進 入 還 原 筒 身 1 1 1 之 較 少 帶 塵 之 主 體 堆 積 中 « 在 大 還 原 筒 身 中 f 經 導 引 1 ! 入 m 原 筒 身 的 徑 向 中 央 區 域 中 之 還 原 氣 的 數 量 將 相 對 應 請, i 1 先 1 上 昇 閲 I 讀. 1 猙 由 水冷卻之管8 (其配置有由 耐 熱 之 銷 所 造 成 之 内 部 背 ώ 1 I 之 1 襯 挥 並 向 下 成 鈍 角 ), 將還原氣體引入還原筒身的中央 注 意 1 i 區 域 中 赘 曰 疋 將 - 部 份 的 還 原 氣 體 帶 入 還 原 筒 身 1 的 徑 向 事 項 t 再 I 中 央 區 域 中 的 另 外 —- 種 途 徑 然 而 9 此 方 式 具 有 缺 點 即: 4 寫 本 1 裝 供 氣 m 流 動 在 其 上 之 相 田 小 表 面 放 進 大 量 塵 埃 在 還 原 頁 'w*· 1 I 氣 體 的 入 口 區 域 中 之 主 體 堆 積 上 1 在 此 區 域 中 1 疽 亦 是 1 I 缺 點 〇 j I 因 此 之 故 僅 經 由 向 下 開 敞 之 通 道 11 添 加 還 原 氣 體 1 ij 至 m 原 筒 身 ] 的 中 央 區 域 可 被 視 為 較 佳 之 選 擇 〇 1 因 此 9 經 由 管 路 8 添 加 還 m 氣 體 至 還 原 筒 身 1 之 中 間 I 1 區 域 是 適 合 用 於 較 小 之 還 原 筒 身 之 一 種 可 採 用 方 法 〇 1 1 載 體 12或管路8 亦 撝 帶 大 部 份 的 位 於 其 上 方 之 物 料 柱 L 的重量,以致彈放産物出 口 5 中 之 主 體 堆 積 且 使 它 鬆 弛 而 在 線 | 向 下 狹 窄 之 此 等 漏 斗 形 狀 區 域 中 * 役 有 橋 接 的 形 成 0 1 I 可 將 各 値 通 道 1 1以星 形 式 或 相 互 平 行 而 併 入 〇 通 至 此 - 1 1 等 通 道 及 / 或 至 管 道 8 白 進 料 管 以 成 傾 斜 予 以 敷 設 使 得 ' 1 | 彼 等 淮 料 管 不 i&r· 因 為 塵 埃 沈 積 物 而 堵 塞 及 當 該 % 統 中 t t 1 有 力 礬 更 時 予 以 碰 撞 回 來 之 主 體 堆 積 所 造 成 的 堵 塞。 1 1 將 向 下 開 敞 之 通 道 1 1的 延 伸 的 側 壁 ! 以 —" 定 間 隔 » 設 1 | 賈 強 化 桿 和 間 隔 器 塊 16 » 以 便 避 免 m 由 主 體 堆 積 將 相 互 I 1 平 行 之 各 個 壁 壓 在 起 而 使 各 通 道 *M±. 變 狹 窄 〇 i 1 -1 4 ·» 1 I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 OX 297公釐) 經濟部中央標率局貝工消費合作社印策 422883 °>.γ 五、發明説明(tt+ ) 要元件 符號 說 明 1 還 原 筒 身 3 遼 原 氣 體 入 4 分 配 管 道 5 産 物 出 S 管 路 9,10 夾 具 11 通 道 12 水 冷 卻 載 體 13 保 護 管 14 絕 緣 絨 毛 15 附 加 還 原 氣 體人口 -15-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裝_ 訂 線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 X 297公釐)
Claims (1)
- 422883 A8 BS C8 D8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六、申請專利範園 第86107 313號「製造海綿鐵的裝置」專利案 (89年6月修正) Λ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在還原筒身(1)中,自氧化鐵塊製造海綿鐵之裝置, 其係使用富含一氧化碳之熱,且帶塵之還原氣體,該還 原氣體係經由部份氧化固體碳載體在氣體產生器中予以 產生並經由配置在還原Μ域的較低終端上在還原筒身的 周界上相同髙度之許多還原氣體入口(3)予以導引入還 原筒身(1)中,而氧化鐵塊則被引入還原筒身(1)的上部 區域中及在該筒身之較低終端上成爲海綿鐵而被引導 出,其特徵爲:在側向還原氣體入口(3)的平面下面, 配置有附加還原氣體入口(15)其形式爲至少一個具有敞 開底端之通道(11)且自外部延伸入還原筒身(1)的徑向 中央區域中,及/或至少一支具有一個敞開內終端之管 路(8)自外部對角線式向下延伸入還原筒身(1)的徑向中 間區域中。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裝置,其中氣體發生器是一 具熔化氣化器,及另一特徵爲:還原筒身(1)之較低終 端係經由至少一支下導管與熔化氣化器前部連接而取出 還原筒身(1)的海綿鐵進入熔化氣化器中。 3. 如申請専利範圍第1項之裝置,其中將漏斗狀產生出 口(5)經由由防火材料所造成之夾具(9* 10)形成在還原 筒身(1)之較低區域中。 本纸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揉準(CNS ) Α4規格(210X297公嫠) γ-----—訂^------線「‘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422883 y 六、申請專利範圍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項再填寫本頁)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裝置,其中夾具係自徑向延 伸之中間壁(9)及塊狀物(10)以徑向方向,在還原筒 身(1)的中央區域中向外且向下成斜角延伸而形成。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裝置,其中將用於至少一個 通道(11)的內終端之支架(6)及/或至少一支管路(8) 之支架(6)埋嵌入夾具(9,10)中。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裝置,其中在每一情況中, 將一個通道(11)配置在每一產物出口(5)之上方。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裝置,其中在每一情況中, 將一支管路(8)配置在每一間隔壁(9)之上方。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裝置,其中每一通道(11)係 由耐熱之鋼所組成並予以排列在以相同方向延伸之水冷 卻之載體(12)下面|並予以懸掛在其上。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裝置,其中使各通道(11)成 管狀外殻,係經放置在載體(12)上並向下開敞,等具有 向下延伸之平行壁。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10.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裝置,其中每一個載體(12), 皆由一支保護管(13)予以環繞並將其中間之間隔塡充 以絕緣絨毛(14)。 1L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裝置,其中各平行壁之高度 向著還原筒身(1)之中央而減小。 1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裝置,其中將各通道(11)以 星彤形式或相互平行形式而配置。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4228 83 as B8 '1 V " ~.. ..... »··ι-ι··ιι· 六、申請專利範圍 u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裝置,其中將各管路(8)以 水冷卻並設置有由耐熱之鋼所造成之襯裡》 14.如申請専利範圍第1項之裝置,其中進入各通道(1 1) 及/或管路(8)中之進料管係與通道(11)及/或管路 (8)呈傾斜。 15·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裝置,其中將輸送禍.桿設置 在每一產物出口(5)的較低終端上。 m如申請專利範圔第1項之裝置,其中該還原筒身(υ 自頂部向下變得較寬,並具有一個逐漸之斜度以致在 側還原入口(3)的較低區域中,在其上方大槪2m’大 槪2.5",及在此等上方,自大槪2m至大槪5m*爲大 槪0.5β及再此等上方,爲大槪2·(Γ 。 17.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至16項中任一項之裝置·其中在 還原筒身(1)的上部區域中’設置分配管(4)以便加進 氧化鐵,及如必須加進附加材料,此等分配管的數目, 總數係兩倍於產物出口 (5)的數目且係在一個圓圈之 周界方向上排列且與它對稱。 一種在還原筒身(1)中,自氧化鐵塊製造海綿鐵的方法, 其係使用富含一氧化碳之熱,帶塵之還原氣體,該還 原氣體係經由部份氧化固體碳載體在氣體產生器中予 以產生並經由配置在還原區域之較低終端上在還原筒 身(1)的周界上相同高度之許多側向還原氣體入口(3)予 以導引入還原筒身U)中,而氧化鐵塊則被引入還原筒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項再填寫本頁) 訂_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8 B8 C8 D8 422883 % I? &、申請專利範圍 身(1)的上部區域中及自該筒身之較低終端上成爲海綿 鐵而被導引出,且在側向還原氣體入口(3)的平面下面, 配置有附加還原氣體入口(15)其形式爲至少一個向下開 口之通道(11)自外部延伸入還原筒身(1)之徑向中央區域 中及/或至少一支具有一個敞開內終端之管路(8)且自 外部對角線式向下延伸入還原筒身(1)的徑向中間區域 中,其特徵爲:經由通道(11)及/或管路(8)所導引入之 還原氣體,較在還原區的較低終端上所導引入之還原 氣體具有較低之溫度。 m如申請専利範圍第18項之方法,其中經由通道(11)及 /或管路(8)所導引入之還原氣體溫度,低於在還原區 域的較低終端上所導引入之還原氣體之溫度大槪501C。 20. —種在還原筒身(1)中,自氧化鐵塊製造海綿鐵之方 法,其係使用富含一氧化碳之熱,帶塵之還原氣體該 還原氣體係經由部份氧化固體碳載體在氣體產生器中 予以產生並經由配置在還原區域之較低終端上在還原 筒身(1)的周界相同高度之許多側向還原氣體入口(3)予 以導引入還原筒身(1)中,而氧化鐵塊則被引入還原筒 身(1)的上部菡域中並自該筒身之較低終端上成爲海綿 鐵而被導引出,且在側向還原氣體入口(3)的平面下面, 配置有附加還原氣體入口(15)其形式爲至少一個向下開 啓之通道(11)自外部延伸入還原筒身(1)之徑向中央區域 中及/或至少一個具有一個敞開內終端管路(8)且自外 -4-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禺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7公釐) f-----Ί 訂------線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3 8 8 ? 2【\ 2 ABCD 六、申請專利範圍 部對角線式向下延伸入還原筒身的徑向中間區域中, 其特徴爲:經由通道(11)及/或管路(8)所導引入之還原 氣體的數量比例,達到大槪爲還原氣體總量的30%。 2L —種在還原筒身(1)中,自氧化鐵塊製造海綿鐵之方 法,其係使用富含一氧化碳之熱,帶塵之還原氣體, 該還原氣體係經由部份氧化固體碳載體在主體產生器 中予以產生並經由配置在還原筒身(1)之周界上相同高 度之許多側向還原氣體入口(3)而予以導引入還原筒身 (1)中,而氧化鐵塊則被引入還原筒身(1)的上部區域中 及自該筒身之較低終端上成爲海綿鐵而予導引出,且 在側向還原氣體入口(3)的平面下面,配匱有附加還原 氣體入口(15)其形式爲至少一個向下開啓之通道(11)自 外部延伸入還原筒身(1)之徑向中央區域中及/或至少 —支具有一個敞開內終端之管路(8)且自外部對角線式 向下延伸入還原筒身之徑向中間區域中,其特徵爲: 在還原區之較低終端上所引導入之還原氣體已在熱氣 體旋風分離器中分離除去其所含有之大部分的塵埃* f-----Ί訂^------線/ .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DE19625127A DE19625127C2 (de) | 1996-06-12 | 1996-06-12 |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r Erzeugung von Eisenschwamm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422883B true TW422883B (en) | 2001-02-21 |
Family
ID=77977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086107313A TW422883B (en) | 1996-06-12 | 1997-05-29 | Device for the production of sponge iron |
Country Status (18)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6379423B1 (zh) |
EP (1) | EP0904415B1 (zh) |
JP (1) | JP2001501673A (zh) |
CN (1) | CN1067107C (zh) |
AT (1) | AT407645B (zh) |
AU (1) | AU730729B2 (zh) |
BR (1) | BR9709685A (zh) |
CA (1) | CA2255076A1 (zh) |
CZ (1) | CZ287903B6 (zh) |
DE (2) | DE19625127C2 (zh) |
ID (1) | ID17048A (zh) |
IN (1) | IN191759B (zh) |
PL (1) | PL330410A1 (zh) |
SK (1) | SK169598A3 (zh) |
TR (1) | TR199802556T2 (zh) |
TW (1) | TW422883B (zh) |
WO (1) | WO1997047773A1 (zh) |
ZA (1) | ZA974570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IT1302812B1 (it) * | 1998-12-11 | 2000-09-29 | Danieli & C Ohg Sp | Forno per la riduzione diretta di ossidi di ferro |
AT505490B1 (de) * | 2007-06-28 | 2009-12-15 | Siemens Vai Metals Tech Gmbh |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erzeugung von eisenschwamm |
CN101812555A (zh) * | 2010-04-15 | 2010-08-25 | 山东省冶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强化高炉间接还原的方法及其专用气的制造方法 |
CN102312032A (zh) * | 2011-10-20 | 2012-01-11 | 山东道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生产海绵铁的装置 |
EP2653568A1 (de) * | 2012-04-18 | 2013-10-23 | Siemens VAI Metals Technologies GmbH |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r Flächenbegasung in einem Reduktionsreaktorschacht |
EP3486335A1 (de) | 2017-11-15 | 2019-05-22 | Primetals Technologies Austria GmbH | Reduktionsgaszufuhr für direktreduktion |
EP4350010A1 (de) * | 2022-10-05 | 2024-04-10 | Primetals Technologies Austria GmbH | Eisenschmelze aus sinter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482111C (de) | 1929-09-06 | Mueller Wilhelm | Gasschachtofen zum Brennen oder Roesten von Kalk, Dolomit, Magnesit, Erzen o. dgl. mit Mittelkern und Gutabzug nach der Mitte | |
US2862808A (en) * | 1957-07-31 | 1958-12-02 | Alan N Mann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ducing iron oxide pellets |
US3850616A (en) * | 1973-10-29 | 1974-11-26 | Armco Steel Corp | Inert gas seal for product discharge from a shaft furnace |
US4118017A (en) * | 1976-01-02 | 1978-10-03 | United States Steel Corporation | Shaft furnace design |
US4205831A (en) | 1979-04-04 | 1980-06-03 | Hylsa, S. A. | Ore reduction reactor discharge regulator |
DE3034539C2 (de) * | 1980-09-12 | 1982-07-22 | Korf-Stahl Ag, 7570 Baden-Baden |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direkten Erzeugung von flüssigem Roheisen aus stückigem Eisenerz |
SU1129239A1 (ru) | 1982-04-26 | 1984-12-15 | Химико-металлургический институт АН КазССР |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 термохимической обработки сыпучих материалов газовым потоком |
AT382166B (de) * | 1985-05-13 | 1987-01-26 | Voest Alpine Ag | Verfahren zur direktreduktion von teilchenf¯rmigem eisenoxidhaeltigem material |
JPS61276909A (ja) | 1985-05-31 | 1986-12-06 | Sumitomo Metal Ind Ltd | 還元鉄製造方法 |
JPS62294127A (ja) * | 1986-06-13 | 1987-12-21 | Kobe Steel Ltd | シヤフト炉における酸化鉄還元方法 |
-
1996
- 1996-06-12 DE DE19625127A patent/DE19625127C2/de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1997
- 1997-02-06 IN IN1019CA1997 patent/IN191759B/en unknown
- 1997-05-26 ZA ZA9704570A patent/ZA974570B/xx unknown
- 1997-05-29 TW TW086107313A patent/TW422883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1997-05-30 WO PCT/DE1997/001127 patent/WO1997047773A1/de active IP Right Grant
- 1997-05-30 BR BR9709685-7A patent/BR9709685A/pt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 1997-05-30 CN CN97195473A patent/CN1067107C/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1997-05-30 AT AT0905797A patent/AT407645B/de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1997-05-30 CA CA002255076A patent/CA2255076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1997-05-30 AU AU30254/97A patent/AU730729B2/en not_active Ceased
- 1997-05-30 CZ CZ19984000A patent/CZ287903B6/cs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1997-05-30 TR TR1998/02556T patent/TR199802556T2/xx unknown
- 1997-05-30 US US09/202,263 patent/US6379423B1/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1997-05-30 EP EP97924927A patent/EP0904415B1/de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1997-05-30 SK SK1695-98A patent/SK169598A3/sk unknown
- 1997-05-30 DE DE59704252T patent/DE59704252D1/de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1997-05-30 PL PL97330410A patent/PL330410A1/pl unknown
- 1997-05-30 JP JP09532936A patent/JP2001501673A/ja active Pending
- 1997-06-12 ID IDP972007A patent/ID17048A/id unknow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AU3025497A (en) | 1998-01-07 |
CZ287903B6 (cs) | 2001-03-14 |
SK169598A3 (en) | 1999-05-07 |
ATA905797A (de) | 2000-09-15 |
DE19625127C2 (de) | 1998-04-30 |
CZ400098A3 (cs) | 1999-08-11 |
EP0904415B1 (de) | 2001-08-08 |
CA2255076A1 (en) | 1997-12-18 |
AT407645B (de) | 2001-05-25 |
TR199802556T2 (xx) | 2001-09-21 |
DE59704252D1 (de) | 2001-09-13 |
PL330410A1 (en) | 1999-05-10 |
ZA974570B (en) | 1997-12-29 |
WO1997047773A1 (de) | 1997-12-18 |
AU730729B2 (en) | 2001-03-15 |
IN191759B (zh) | 2003-12-27 |
BR9709685A (pt) | 2000-01-11 |
CN1222197A (zh) | 1999-07-07 |
ID17048A (id) | 1997-12-04 |
CN1067107C (zh) | 2001-06-13 |
US6379423B1 (en) | 2002-04-30 |
JP2001501673A (ja) | 2001-02-06 |
DE19625127A1 (de) | 1997-12-18 |
EP0904415A1 (de) | 1999-03-3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442573B (en) | Method for producing direct reduced iron from dry compacts, and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metal from direct reduced iron from dry compacts in a rotary hearth furnace | |
CN104327881B (zh) | 一种液态连续排渣固定床气化炉及其气化方法 | |
TW422883B (en) | Device for the production of sponge iron | |
JPH01144493A (ja) | 固体炭素質材料をガス化もしくは燃焼させる方法及び装置 | |
RU2607662C2 (ru) |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газификации твердых горючих материалов под давлением в стационарном слое | |
RU2395587C2 (ru) | Установка для получения расплавленного чугуна | |
KR100272635B1 (ko) | 철광석으로부터 선철을 제조하는 방법 및 그 방법의 수단에 의해 선철을 제조하기 위한 또는 용이하게 분해 가능한 재료의 열 및/ 또는 화학 처리 장치 | |
JPH07506145A (ja) | 改良された溶融金属分解装置および方法 | |
KR101661010B1 (ko) | 서스펜션 제련로 또는 서스펜션 전로에서 정광 버너의 분말 고형재 공급을 균일화하는 장치 | |
TW200938622A (en) | Gasification device with slag removal facility | |
AU619338B2 (en) | Silicon smelting process | |
JPS5925909A (ja) | 鉄鉱石を溶鉄に変換する方法 | |
CN101307372B (zh) | 一种甲壳球团的制造与还原装置及生产工艺 | |
JPH0239581B2 (zh) | ||
CN101688259A (zh) | 用于制备海绵铁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7532094A (zh) | 用于焦炭收集、输送和流量控制的竖管流化床混合系统 | |
US3269827A (en) | Process for preheating the charge to an electric smelting furnace | |
US4891157A (en) | Partial oxidation process | |
AU721434B2 (en) | Process and device for charging a melting gasifier with gasifying means and sponge iron | |
AU2008339656A1 (en) | Carbothermic aluminium production process | |
US320586A (en) | Cupola-furnace having sectional water-jackets | |
KR100463711B1 (ko) | 해면철을생산하기위한장치및방법 | |
MXPA98010160A (en) | Device to produce iron sponj | |
US4635273A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he thermal production of metal carbides and metals | |
US2792213A (en) | Top structure for blast furnaces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D4A | Issue of patent certificate for granted invention patent | ||
MM4A |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