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411416B - Sensing apparatus - Google Patents
Sensing apparatus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411416B TW411416B TW85113311A TW85113311A TW411416B TW 411416 B TW411416 B TW 411416B TW 85113311 A TW85113311 A TW 85113311A TW 85113311 A TW85113311 A TW 85113311A TW 411416 B TW411416 B TW 411416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light
- patent application
- scope
- sensors
- detection area
- Prior art date
Links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1
- 238000013479 data entry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0000002079 cooper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1
- PCTMTFRHKVHKIS-BMFZQQSSSA-N (1s,3r,4e,6e,8e,10e,12e,14e,16e,18s,19r,20r,21s,25r,27r,30r,31r,33s,35r,37s,38r)-3-[(2r,3s,4s,5s,6r)-4-amino-3,5-dihydroxy-6-methyloxan-2-yl]oxy-19,25,27,30,31,33,35,37-octahydroxy-18,20,21-trimethyl-23-oxo-22,39-dioxabicyclo[33.3.1]nonatriaconta-4,6,8,10 Chemical compound C1C=C2C[C@@H](OS(O)(=O)=O)CC[C@]2(C)[C@@H]2[C@@H]1[C@@H]1CC[C@H]([C@H](C)CCCC(C)C)[C@@]1(C)CC2.O[C@H]1[C@@H](N)[C@H](O)[C@@H](C)O[C@H]1O[C@H]1/C=C/C=C/C=C/C=C/C=C/C=C/C=C/[C@H](C)[C@@H](O)[C@@H](C)[C@H](C)OC(=O)C[C@H](O)C[C@H](O)CC[C@@H](O)[C@H](O)C[C@H](O)C[C@](O)(C[C@H](O)[C@H]2C(O)=O)O[C@H]2C1 PCTMTFRHKVHKIS-BMFZQQSSSA-N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41000699666 Mus <mouse, genu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4888 barrier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41000699670 Mus sp.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47 de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5170 shellfish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Description
411416 at B7 經濟部中央橾隼局貝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説明(i )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感測裝置,尤其關於但並非局限於 供電腦用的資料進入裝置以及電腦顯示器螢幕上指標的控 制。 在電腦螢幕上指標的控制中所使用的滑鼠、軌跡球以 及其他裝置皆是眾人熟知的。此等裝置通常允許電腦用戶 藉由他或她接觸或停留在指標裝置上的手或手指之移動而 移動顯示器指標。指標裝置檢測手或手指之移動並且將該 實際移動轉換成二進位資料a該資料然後經由指標裝置所 連接的埠而傳送至電腦。電腦然後將資料解譯並轉換成顯 示器指標在電腦顯示器螢幕上的移動。 在比如滑鼠或軌跡球的指標裝置之情況中,手或手指 的移動使橡皮球轉動,繼而移動與橡皮球接觸的一或兩個 滾輪。這兩個滾輪係放置成彼此呈90度(藉以從橡皮球的 移動產生X與Y座標)並且連接至一圓形的光學反射器。 發光二極體(LED)在規律的時間間隔向反射器送出光脈 衝*並且由光感測器擷取光脈衝的反射。這使得橡皮球的 移動之XY座標能轉換成電子信號。 在比如接觸墊之指標裝置的情況中,實際的接觸使裝 置的表面上產生壓力》藉由能經由電阻或電容位準的改變 去感測壓力點之移動的裝置,可檢測出接觸該表面的手指 或指標器具的移動。 以滑鼠當做指標裝置的主要缺點爲其在使用方式上是 不經濟的,需要整個手去移動滑鼠》以軌跡球當做指標裝 置克服了此問題,但由於接觸球的手指之細微移動將會使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Ϊ) 裝- 訂 泉 本紙張尺度通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 〇χ 297公釐)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41141® B7 五、發明説明(2 ) 指標移動,故不容易精確地控制指標在顯示器螢幕上的移 動β接觸墊之設計給予使用者較好的控制,但仍然有手指 從接觸墊之表面舉起所導致的無意間移動之問題。 本發明之目的爲提供資料進入裝置,以減輕上述諸已 知的資料進入裝置之至少一缺點,以及提供適用於此資料 進入裝置內之感測裝置。 依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感測裝置,包含有多數個光 源:多數個光感測器:一檢測區域;附屬於每個光源及每 個光感測器的諸拋物面鏡,用以使光從光源跨越該檢測區 域反射至感測器;以及用以感測由該等感測器所接收的光 量之裝置。 在所述實施例中,檢測區域係由供手指或指標器具四 處移動用的平面區域所提供。此平面區域係由從平面上彼 此成90度角的兩邊上數個發光二極體發出的光所覆蓋。 放置在光源對邊的是雨列光感測器。位在平面上的手指或 任何其他指標器具將會阻隔一些光,因此將由光感測器檢 測出。當手指或指標器具在平面上四處移動時,便藉由每 個光感測器所接收的光量相對於其他接收光量的變化去檢 測出移動。 在平面封殼之下的是一作爲滑鼠左鍵用的接觸開關。 所以使用者能藉由在平面上向下壓並移動手指或指標器具 而完成“按鍵及拖曳”。在平面之外能夠提供兩個或三個 按鍵,以便視所需架構而提供左、中以及右鍵。 所描述的本發明實施例能以傳統滑鼠及軌跡球的成本 本纸法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210X 297公釐) ---.--^-----^------1Τ------Α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中央樣準局員工消費合作杜印製 411416 A7 _B7___ 五、發明説明(3 ) (如果不比其低)實現,並且其成本實質上比接觸墊的實 現成本更低。由於在所述實施例中沒有機械移動零件,與 依賴此類可移動零件而作用的傳統滑鼠及軌跡球相比,這 導致一種更穩健且更耐用的裝置。 現在將參考諸附圖而以例子描述本發明一實施例|其 中: 第1圖是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的三維圖面; 第2A圖是第1圖之實施例的截面視圖,而第2B圖是 在第2A圖中X-X方向的剖面圖;/ 第3圖顯示拋物面鏡的工作原理: 第4圖是舉例說明第I及2圖中實施例之操作的流程 圖。/ 現在將描述本發明一實施例。參看第1及2圓,提供 一個正方形的檢測區域AB CD,亦即使手指30或指標器 具能到處移動的平面區域。側表面1 - 1 2係配置在檢測區 域ABCD的週圍,並且爲抛物面的一部份。這些面1-12 是反射面或者塗佈反射性物質,使其作用如拋物面鏡。側 表面的數目能夠視檢測區域ABCD的尺寸而增加或減 少。而且每個側表面1-12的尺寸可變化而不改變工作原 理。 第3圖顯示拋物面鏡的工作原理。三維抛物面鏡面的 數學方程式表示爲 - = (jc2+/)/4/ 其中X 1 y舆z是第2圖內空間中的三軸。 本紙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丨OX297公釐) ---η--^-----装------1Τ-------4.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411416
經濟部中央樣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裝 五、發明説明(4) 在2方向上距離抛物面中心f單位的點F是該面的焦 、點。這表示任何平行於Z方向而朝著拋物面移動的光線將 聚焦在F上。同樣地,位於點F的光源將被該面反射至平 行於z軸的方向。 點E、F、G及Η是從第2B圖中所示檢測區域ABCD 凸出的面1至4的焦點。在這四個點配置四個發光二極體 (可見光或紅外線)。這四個發光二極體係由微處理器控 制以規律的時間間隔發光。光線射向反射性的抛物面,然 後該面將光線反射至每個拋物面的個別Ζ軸方向。此配置 使得兩道光線跨越過檢測區域ABCD; —道平行於ΑΒ方 向而另一道在垂直的方向1亦即CB方向。 在這兩道光線到達正方形ABCD的對邊時,將會射中 拋物面5至12。在所示配置中,光線將會平行於抛物面5 至12中各個面的ζ方向而到達。當這些面反射光線時,反 射光將.會被位在八個面之焦點I、J、K'L、M、N,0以 及P上的八個光感測器所搜集。 光感測器是可將入射光轉換成電流的現成裝置》所產 生的電流量將會視落在該感測器上的光量而定。所產生的 電流量能夠由標準的電子電路檢測出,並且經由類比至數 位轉換器被讀入微處理器中a 在手指30或任何不透光的物件被放置於光束路徑中 的情況下,到達光感測器的光量將會減少。這相對應地將 會轉換成由光感測器所產生的電流減少。在第2圖中,八 個面5至12中每個面的長度爲0.5英吋長。此一選取是爲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苹(CNS ) Α4規格(2ΚΓΧ297公釐) .1 裝 訂 彳 (請先Μ讀背面之注項再填寫本頁) 411416 A7 _B7___ 五、發明説明(5 ) 了使得正好放在任何抛物面5至12之前的手指將會阻隔所 有剌達該相對應面的光線。 在所示實施例中,選擇諸尺寸以使得手指阻隔了至某 一面中間部份的光線但仍然允許光線射中同一面的兩端這 種情況不會發生。因此如果手指未正好放在某一面之前而 偏離了中央,則該面能分割成兩部份:一部份由手指阻隔 了光線,另一部份未由手指阻隔光線。 利用第2圖中的配置,能夠由微處理器利用下列方法 決定正方形ABCD上手指的左端與頂端: 參看第4圖1在步驟95的初始化時,四個發光二極體 皆點亮,並且決定在沒有任何阻隔的情況下八個光感測器 所產生的電流量。儲存這些値待稍後使用。一但完成了這 步驟,程式進入步驟100至200的迴圈中》 在步驟100點亮諸發光二極體。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策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在步驟110,首先由微處理機讀取在位置1的光感測 器(下方最左邊的感測器)所產生的電流量。如果到這個 感測器的部份光線路徑被手指所阻隔(步驟115),則感 測器所接收的光量會少於未阻隔狀態,導致所讀取的電流 量更少。所讀取電流的減少係直接地正比於阻隔的程度。 由於面的長度係如上所述地設計成比手指的寬度更小,而 且光線路徑係設計成平行於面1的Z軸而移動,手指必定 會從右端開始阻隔到面5的光線。 所以未阻隔面的長度對於面5總長度的比値等於部份 阻隔狀況中所讀取電流對於完全末阻隔狀況中所讀取電流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公釐) 411416 經濟部中央標隼局員工消費合作杜印製 A7 B7 _五、發明説明(6 ) 的比値。然後能針對面5精確地決定手指的左端。 如果面5未受阻隔,則程式繼續於步驟120及125檢 查面6。維持與上述相同的主旨來決定手指的左端(如果 手指在此)。 如果面6未受阻隔,於步驟130及13 5檢查面7 »然後 如果面7未受阻隔,則於步驟140及145檢査面8。 一旦決定了手指的左端,程式繼續藉由執行步驟150 至185來決定手指的頂端。於步驟190關閉諸發光二極 體,而且手指的左端位置與頂端位置係於步驟200傅送至 電腦。然後程式在再次執行迴圈前等待很短的時間間隔 (可能爲零)。 正方形ABCD位於微開關20的上方,開關的下壓墊 22形成檢測區域ABCD的底部,爲了如同傳統滑鼠般完 成按鍵及拖曳,由手指施加壓力使得開關20保持按下》 開關保持按下以及手指在ABCD內移動將會等效於傳統 滑鼠的按鍵及拖曳操作。 所述的實施例並末構成爲限制》例如,每個側表面的 長度、側表面的數目、在諸側表面及其相關光源之間的角 度、以及發光二極體/感測器的數目皆可變化以適合所需 的應用》 雖然本發明已利用三維拋物面鏡予以描述,如果光源 與感測器皆放置於檢測區域平面內並且未偏離,亦可使用 二維抛物面鏡。 ------^-----抑衣------ΐτ------Λ (請先聞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褽 411416 A7 B7 五、發明説明(7 ) 元件標號對照 1,2,3,4,5,6,7,8,9,10,11,12.....側表面 20… ..開關 22… ..下壓墊 3 0... ..手指 9 5... ..初始化:檢查所有光感測器從未受阻隔面 所讀取的電流 100.. ..點亮諸發光二極體 110.. ..檢查面5的阻隔程度 115.. ..是否面5完全未受阻隔? 120.. ..檢查面6的阻隔程度 12 5.. ..是否面6完全未受阻隔? 13 0.. 檢査面7的阻隔程度 13 5.. ..是否面7完全未受阻隔? 140.. ..檢查面8的阻隔程度 14 5.. ..是否面8完全未受阻隔? 150.. ..檢查面9的阻隔程度 15 5.. ..是否面9完全未受阻隔? 160.. ..檢查面10的阻隔程度 16 5.. ..是否面10完全未受阻隔? 17 0.. ..檢查面11的阻隔程度 17 5.. ..是否面11完全未受阻隔? 180.. ..檢查面12的阻隔程度 ί | 1 "^衣 . 訂 1 [ 旅 (請先鬩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f ) 本紙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Λ格(2丨0X 297公釐) -10 - 411416 A7 B7五、發明説明(8 ) 185.. ..是否面12完全未受阻隔? 190.. ..計算x-y座標並關掉諸發光二極體 200.. ..等待固定的時間長度 ---.—^-----^------ΐτ------Μ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中央榡準局負工消費合作社印策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ZlOX;:97公釐) -11 -
Claims (1)
- 411416 A8 B8 C8 D8 申請專利範圍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男工消f合作社印褽 1·—種感測裝置,包含有: 多數個光源: 多數個光感測器: 一檢測區域; 附靥於每個光源與每個光感測器的拋物面鏡,用以將 光從該等光源橫越該檢測區域而反射至該等感測器;以及 供感測由該等感測器所接收之光量用的裝置。’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裝置,其中該等光源爲發光二極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裝置,其中該等抛物面鏡爲三維 的。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裝置,其中該等光源與感測器係 從該檢測區域凸出。/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裝置,其中附屬於該等光源的該 等鏡面係配置於該區域彼此具有相對非零角度的諸邊上, 而且附屬於該等檢測器的該等鏡面係配置於該區域與光源 相對的諸邊上。Λ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裝置,其中附屬於該等光源的該 等鏡面係配置於該區域的呈直角邊上。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3、4,5或6項之裝置,其中每 個光源有多於一個的相關光源感測器,該等相關感測器各 自接收來自該相關光源之光的一部份。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裝置,其中每個光源有兩個相關 的光感測器。 请 先 閲 讀 背 之 注 I 裝 訂 本紙張尺度速用中國國家揉準(CNS ) A4说格(210X297公釐).〖2 - 411416 H D8 夂、申請專利範圍 9.如申請專利範圍第丨、2、3、4、5或6項之裝置,更包含 供辨識該檢測區域內障礙物之位置用的裝置。 10.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裝置,其中該障礙物辨識裝置包 栝了用以決定該等感測裝置從該等光源所接收之光量並用 以將所感測光與表示無該障礙物在光源,與該光感測器之間 的數値相比較用的裝置。 U.—種資料進入裝置,包括了如申_請專利範圍第1、2、3、 4、5或6項之感測裝置》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之資料進入裝置,更包含一指標 器,以便在該檢測區域內提供光障礙物。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之資料進入裝置,其中該檢測區 域之尺寸使得該指標器不會同時地阻隔來自該區域中心以 及該區域該邊兩末端的光。 !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之資料進入裝置,更包含可在該 檢測區域內操作的一開關。 15.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之資料進入裝置,其中該檢測區 域的底部係由該開關的下壓墊形成。, ---1 ^-----裝-- (請先聞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 線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费合作杜印裝 本紙張尺度適Λ令國國家揉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丨3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SG9610680 | 1996-09-25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411416B true TW411416B (en) | 2000-11-11 |
Family
ID=204294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85113311A TW411416B (en) | 1996-09-25 | 1996-11-01 | Sensing apparatus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TW (1) | TW411416B (zh) |
-
1996
- 1996-11-01 TW TW85113311A patent/TW411416B/zh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5734375A (en) | Keyboard-compatible optical determination of object's position | |
US5786810A (en) | Method of determining an object's position and associated apparatus | |
US9857892B2 (en) | Optical sensing mechanisms for input devices | |
US7737959B2 (en) | Position detection system using laser speckle | |
KR101097992B1 (ko) | 지시물체의 위치인식장치 | |
US6618038B1 (en) | Pointing device having rotational sensing mechanisms | |
US7295329B2 (en) | Position detection system | |
US5349371A (en) | Electro-optical mouse with means to separately detect the changes in contrast ratio in X and Y directions | |
WO1996041306A9 (en) | Method of determining an object's position and associated apparatus | |
EP3537269A1 (en) | Optical touch system | |
US20090103853A1 (en) | Interactive Surface Optical System | |
WO2005026930A2 (en) | A system and method of determining a position of a radiation emitting element | |
JP2006509269A (ja) | データを入力するための装置及び方法 | |
TW201019175A (en) | Optical motion track module | |
JP2003114755A5 (zh) | ||
JPH0510615B2 (zh) | ||
TW411416B (en) | Sensing apparatus | |
US8330721B2 (en) | Optical navigation device with phase grating for beam steering | |
JPH1185378A (ja) | ディジタイザ装置 | |
JP2002132435A (ja) | 位置検出方法及び位置検出装置 | |
KR101125824B1 (ko) | 적외선 터치스크린 장치 | |
TWI233985B (en) | Optical image detectors and navigation devices employing the same | |
KR20010097765A (ko) | 광을 이용한 좌표 입력 장치 및 좌표 인식 방법 | |
JPH05303466A (ja) | ポインティングデバイス | |
JPH07200156A (ja) | ポインティング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