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TW403935B - Method for producing silicon single crystal - Google Patents

Method for producing silicon single crystal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403935B
TW403935B TW088104504A TW88104504A TW403935B TW 403935 B TW403935 B TW 403935B TW 088104504 A TW088104504 A TW 088104504A TW 88104504 A TW88104504 A TW 88104504A TW 403935 B TW403935 B TW 403935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diameter
single crystal
neck
necking
crysta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881045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Eiichi Iino
Original Assignee
Shinetsu Handotai K K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netsu Handotai K K filed Critical Shinetsu Handotai K K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4039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403935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30CRYSTAL GROWTH
    • C30BSINGLE-CRYSTAL GROWTH; UNIDIRECTIONAL SOLIDIFICATION OF EUTECTIC MATERIAL OR UNIDIRECTIONAL DEMIXING OF EUTECTOID MATERIAL; REFINING BY ZONE-MELTING OF MATERIAL; PRODUCTION OF A HOMOGENEOUS POLYCRYSTALLINE MATERIAL WITH DEFINED STRUCTURE; SINGLE CRYSTALS OR HOMOGENEOUS POLYCRYSTALLINE MATERIAL WITH DEFINED STRUCTURE; AFTER-TREATMENT OF SINGLE CRYSTALS OR A HOMOGENEOUS POLYCRYSTALLINE MATERIAL WITH DEFINED STRUCTURE; APPARATUS THEREFOR
    • C30B15/00Single-crystal growth by pulling from a melt, e.g. Czochralski method
    • C30B15/30Mechanisms for rotating or moving either the melt or the crystal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30CRYSTAL GROWTH
    • C30BSINGLE-CRYSTAL GROWTH; UNIDIRECTIONAL SOLIDIFICATION OF EUTECTIC MATERIAL OR UNIDIRECTIONAL DEMIXING OF EUTECTOID MATERIAL; REFINING BY ZONE-MELTING OF MATERIAL; PRODUCTION OF A HOMOGENEOUS POLYCRYSTALLINE MATERIAL WITH DEFINED STRUCTURE; SINGLE CRYSTALS OR HOMOGENEOUS POLYCRYSTALLINE MATERIAL WITH DEFINED STRUCTURE; AFTER-TREATMENT OF SINGLE CRYSTALS OR A HOMOGENEOUS POLYCRYSTALLINE MATERIAL WITH DEFINED STRUCTURE; APPARATUS THEREFOR
    • C30B29/00Single crystals or homogeneous polycrystalline material with defined structure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r by their shape
    • C30B29/02Elements
    • C30B29/06Silic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30CRYSTAL GROWTH
    • C30BSINGLE-CRYSTAL GROWTH; UNIDIRECTIONAL SOLIDIFICATION OF EUTECTIC MATERIAL OR UNIDIRECTIONAL DEMIXING OF EUTECTOID MATERIAL; REFINING BY ZONE-MELTING OF MATERIAL; PRODUCTION OF A HOMOGENEOUS POLYCRYSTALLINE MATERIAL WITH DEFINED STRUCTURE; SINGLE CRYSTALS OR HOMOGENEOUS POLYCRYSTALLINE MATERIAL WITH DEFINED STRUCTURE; AFTER-TREATMENT OF SINGLE CRYSTALS OR A HOMOGENEOUS POLYCRYSTALLINE MATERIAL WITH DEFINED STRUCTURE; APPARATUS THEREFOR
    • C30B15/00Single-crystal growth by pulling from a melt, e.g. Czochralski method
    • C30B15/36Single-crystal growth by pulling from a melt, e.g. Czochralski method characterised by the seed, e.g. its crystallographic orientation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etallur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rystals, And After-Treatments Of Crystals (AREA)
  • Liquid Deposition Of Substances Of Which Semiconductor Devices Are Composed (AREA)

Description

403935 B7 五、發明説明() 1 發明背景 發明領域: 本發明關於一種用柴克勞斯基(Czochralski)法( C Z法)來製造矽單晶之方法,包括使用矽種晶(以下偶 爾稱作種晶),執行頸縮作業,及使矽單晶棒成長。 相關技藝之說明 在一依照C Z法來製造矽單晶的習知方法中,使一種 爲矽單晶的種晶接觸矽熔體,然後在旋轉中慢慢地拉伸以 生長成爲矽單晶棒。在此方法中,爲了消除差排< dislocation >(其係由於高密度種晶內因熱震所產生滑移差 排之傳播所引起的),在矽種晶與矽熔體接觸後形成具有 較小直徑(如約3毫米)的頸部,即是執行所謂的頸縮作 業。之後,使晶體的直徑增加至一預定値,然後無差排的 矽單晶可被拉伸。上述頸縮作業係眾所周知的Dash頸縮方 法,其係一種依照C Z法拉伸矽單晶棒的常見方法。 經濟部中央揉準局貝工消费合作杜印裝 {請先聞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产本頁) 習用的種晶係具有約8至2 0毫米直徑的圓柱形或具 有約8至2 0毫米邊長的稜柱形,其中在其上形成一切離 部或凹口以便附著於種晶夾持具,且其與矽熔體首先接觸 的下端形狀係平的》爲安全地拉伸重的單矽晶棒,鑒於材 料的強度所以種晶不能小於上述値。 在一具有該形狀的種晶內,滑移差排發生在高密度內 ,因爲下端(與矽熔體接觸)的熱容量係大的,當種晶與 矽熔體一接觸時就在晶體內快速地產生溫度差異,導致在 本纸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率(CNS ) Α4规格(210Χ 297公釐).4. 經濟部中央揉準局負工消费合作杜印裝 403935 五、發明説明& ) 高密度內發生差排。因此,需要上述頸縮作業來消除單晶 內的滑移差排。 然而,在上述方法中,必須將頸部減小到約3至5毫 米以便消除差排,縱使當適當地選擇頸縮條件時。如此的 小直徑之強度係不足以支撐單晶棒如近年來所製造者,其 已經由於增加直徑而愈來愈重。此可能產生嚴重的事故, 如當拉伸單晶棒時細頸部會斷裂,且單晶棒掉落。 爲了解決上述問題,申請人提出發明,如日本專利申 請案公開(kokai )第5-139880號和第 9 — 2 5 548 5號(曰本專利申請案號8 — 8 7 1 87 )中所揭示的。在這些發明中,一具有楔或空心下端的種 晶用於儘量地減少當種晶與矽熔體接觸時所發生的滑移差 排,俾可消除差排,縱使當頸部相當厚時,且因此可改善 頸部的強度。 根據此方法,可將頸部的強度改善之某一程度,因爲 可形成厚的頸部。然而,即使在此方法中,執行頸縮作業 而形成一種頸部,其中出現滑移差排。再者,頸部必須更 厚以便用於製造一種具有較大直徑且較長的晶棒,如近年 來所製造者。例如,頸部的直徑必須至少5毫米以便拉伸 一具有2 0 0公斤或更重的單晶棒,否則強度係不足的》 因此,這些發明基本上不能解決問題。 一使用具有上述特殊尖端形狀的種晶之縮頸方法的另 一問題係關於無差排晶體的製造成功率。當以上述方法無 法消除差排時,必須更換種晶以再次執行此方法。因此,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困家標準(CNS > A4规格( 210X297公釐)-5- 11-M.------^------tr------0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广;本筲)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貝工消费合作杜印製 403935 at ___B7_-_ 五、發明説明G ) 在此方法中改善無差排晶體之製造成功率係特別重要的。 用厚的頸部不能達成差排的去除•依照習用的頸縮方法, 當頸部直徑大於6 - 7毫米時係難以達成差排的去除。 本案發明人硏究無差排晶體之製造成功率降低的原因 ,而發現控制習用方法中已經控制的因素,如種晶形狀、 種晶保持在熔融表面上時的溫度維持時間、熔化速率或類 似者,係不足以改善無差排晶體之製造成功率和再現性。 發明槪述 已經完成本發明以解決上述先前問題。本發明一目的 在於提供一種製造矽單晶之方法,其使得單晶棒能成長而 不會降低無差排晶體之製造成功率(當使用一種引晶< seeding >法其中形成厚頸的情況),藉以改善具有大直徑 的重矽單晶之再現性。 爲了達成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製造矽單晶之方 法,其包括製備一具尖銳尖端的矽種晶,及由尖端將一部 分的矽種晶熔化成一具有預定厚度的情況,接著執行頸縮 作業以形成一錐形頸縮部和一頸部,接著在增加直徑後拉 伸單晶棒,其中該欲被熔化的部分係一來自於尖端的部分 ,其之厚度係爲欲形成的頸部直徑之1.1至2倍;然後 執行該縮頸作業,方式爲在其之早期階段藉拉伸晶體使直 徑逐漸減少至5毫米或更大的最小直徑而形成圓錐形的錐 形頸縮部,然後形成頸部:接著在直徑增加後拉伸單晶棒 本纸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率(CNS ) A4规格(2丨Ο X 297公釐)· 6 _ I--^------^------1T------^ (請先《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本頁) 經濟部中央揉準局員工消费合作社印製 403935 a? _B7_ 五、發明説明Q ) 如上述,不需要花費長的時間來過度地將晶體熔化成 —種情況,其中厚度係超過頸部厚度的兩倍,而因此能大 大地降低發生滑移差排的可能性,由於使用具有尖銳尖端 的矽種晶而減少熱震,熔化比一位置(其中厚度係爲欲形 成的頸部直徑之1.1至2倍)低的種晶部分,執行該縮 頸作業,方式爲在其之早期階段藉拉伸晶體使直徑逐漸減 少至5毫米或更大的最小直徑而形成圓錐形的錐形頸縮部 ,然後形成頸部:接著在直徑增加後拉伸單晶棒。再者, 即使發生滑移縮排,但由於錐形頸縮部的存在而有效地減 少滑移差排,因此改善無差排晶體之製造成功率及其之再 現性。在如此的情況中,即使當頸部爲厚的時也可達成消 除差排的高度再現性。因此,本發明方法能提供一種具有 所欲直徑的頸部,從而應付單晶棒將更大和更重的傾向, 且可達成生產力的改良和成本的降低。 上述頸部的長度較佳係5毫米或更大。 已發現當頸部長度爲5毫米或更大時,則確定能消除 滑移差排,即使種晶尖端的熔化係進行至一種情況,其中 厚度係爲欲形成的頸部直徑之1.1至2倍。當頸部長度 小於5毫米時,則在某些案例中不能消除滑移差排,且有 時會降低無差排晶體之製造成功率。 較宜地,在一部分的矽種晶熔入熔體內後五分鐘內, 開始頸縮作業。 當在一部分的矽種晶熔入熔體中內後五分鐘內開始頸 縮作業時,熔化後的滑移差排係幾乎不發生或幾乎不增加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7 - I--.------^------ΤΓ------0 (請先W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疒>·.本頁) ^03935_b7 _ 五、發明説明ς ) ,因此改善無差排晶體之製造成功率。當種晶保持在熔體 表面上的時間超過5分鐘時,額外的滑移差排可能發生, 或當矽種晶保持在高溫時,滑移差排可能增加,即使當種 晶與熔體接觸時已經發生僅僅少數的滑移差排時。 在C Z法中,通常進行熟成以便在種晶接觸熔體後使 種晶黏於熔體,或溶於其內。在本發明的方法中,藉縮短 其時間可改善無差排晶體之製造成功傘。 依本發明,欲熔化的部分係來自頂端的部分,該部分 的厚度係爲欲形成的頸部直徑之1.1至2倍,因此減少 滑移差排的發生可能性,縮短熔化的時間。再者,明顯地 改善無差排晶體之製造成功率,因爲在熔化作業後可立即 進行頸縮作業。 經濟部中央樣準局貝工消费合作社印製 (請先聞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广'-本頁) 如上述,依本發明,當於藉柴克勞斯基法拉伸矽單晶 棒的方法中執行厚頸縮的引晶方法時,可達成約9 0%或 較大的無差排晶體之製造成功率,亦使得能有良好的再現 性和長的安定性。因此,本發明方法可應付單晶棒將具有 更大直徑、更長和更重的傾向,且可達成生產力的改良和 成本的降低。 圖式之簡單說明 圖1係一說明圖,顯示本發明的一種方法,其中形成 厚的頸部。 圖2係一圖表,顯示種晶熔化後的保持時間與滑移差 排密度之間的關係。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规格(210X 297公釐)-8 · 經濟部中央揉準局貝工消费合作杜印製 4〇3935 a7 ^__B7_ 五、發明説明Q ) 主要元件對照表 1 矽種晶 2 本體 3 尖端 3 下端 4 錐形頸縮部 5 頸部 6 種晶夾持具 本發明及實施例的說明 · 現將說明本發明和實施例》然而,本發明不受其所限 制。 圖1係一說明圖,顯示本發明的一種方法,其中形成 厚的頸部。 本案發明人已經硏究當在矽單晶棒的成長方法中執行 頸縮作業時,使無差排晶體無法達成足夠的製造成功率和 再現性之原因,且已經發現滑移差排的發生原因係與種晶 的尖端溶化後種晶最下部的直徑、頸部的直徑、頸部的長 度、種晶熔化後開始頸縮作業前的期間(保持時間)或類 似者有密切關係,且更進一步硏究這些條件以完成本發明 〇 首先,發明人挑出形成厚頸的因素(其已經在習用方 法中被控制),對此因素作重複的實驗,而如下述定出消 本纸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规格(210X297公藿)-9 - I Ί 裝 訂 I 線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广/本頁) 403935 A7 B7 五、發明説明& ) (請先Μ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V'-本頁) 除差排的條件。硏究以下因素,其亦示於表1中:尖端熔 化後種晶下端的直徑(A )、種晶熔化後開始頸縮作業前 的保持時間(a)、頸部直徑(B)及頸部長度(C) 。 晶本體2之矽種晶1的尖端係爲具有14毫米邊長的 稜柱形,被推拔成爲具有2 0°垂直角的圓錐形,且矽種晶 的表面經一混合酸所處理以蝕刻至約4 0 0微米的深度。 將所獲得的矽種晶1固定於種晶夾持真6內,及生長一具 有1 5 0毫米(6吋)直徑的單晶棒。對所獲得的單晶棒 檢驗無差排晶體的製造成功率。 經濟部中央樣準局貝工消费合作社印製 如下使種晶接觸熔體。首先,在保持於矽熔體上方五 毫米的位置五分鐘後,使上述矽種晶1以2.0毫米/分 鐘的速率下降,種晶下端的某一長度部分浸入熔體中,尖 端熔化直到種晶的末端3直徑在熔化後變成(A)毫米( 2B>A21 . 1B)爲止。在矽種晶1保持於該位置( a )鐘後,開始頸縮,如此方式繼續進行而形成一種具有 倒圓錐樣形狀的錐形頸縮部4直到此部分的直徑變成預定 値(B)爲止。然後,形成一具有C長度的圓柱形頸部5 ,接著拉伸晶體並增加直徑。最後,以預定的拉速來拉伸 單晶矽棒。 表1中顯示所製造的矽單晶之成長期間的無差排晶體 之製造成功率。術語|無差排晶體的製造成功率〃 (% ) (以下偶爾稱作DF率)係意味不具有滑移差排的單晶棒 相對於拉伸後的單晶棒之百分比率。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规格(210Χ297公釐)-10 - 403935 五、發明説明& ) 經濟部中央橾準局負工消费合作社印製 表1 \項目 試驗\ 號數\ 種晶的形狀 ,本體的邊 長(毫米) 熔化後 的直徑 A (毫米) 熔化後 的保持 時間a (分鐘) 頸部的 直徑B (毫米) 頸部的 長度C (毫米) 成功率 (DF 率) % 1 具有圓錐形 尖端的四角 形桿,14 6.6 5 6.0 5 95 2 具有圓錐形 尖端的四角 形桿,14 6.6 5 6.0 2 50 3 具有圓錐形 尖端的四角 形桿,1 4 6.6 10 6.0 5 45 4 具有圓錐形 尖端的四角 形桿,14 6.6 5 6.0 20 95 5 具有圓錐形 尖端的四角 形桿,14 6.0 5 6.0 5 55 6 具有圓錐形 尖端的四角 形桿,14 11.8 5 6.0 5 95 7 圓柱,6.6 6.6 5 6.0 5 20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规格(210X297公釐)-11- I ~-I^-- (請先闓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广‘-本頁) 線 經濟部中央揉準局員工消费合作社印製 403935 A7 _____B7 _._ 五、發明説明& ) 如表1中所示,因素A至C與無差排晶體的製造成功 率之間的關係淸晰如下。 (1 )熔化後種晶下端3的直徑(A)必須爲頸部直 徑(B)的1 . 1至2倍(比較試驗號數1、5、6的結 果)。因爲,必須在早期藉拉伸晶體逐漸減少直徑來形成 錐形頸縮部,以便在熔化後於頸縮作業中完全消除滑移差 排。若形成具有與熔化後者相同直徑的圓柱形頸部而不形 成錐形頸縮部,則難以減少滑移差排,如於其它實驗中所 亦證實者。 (2 )在矽種晶的尖端3熔入熔體內的製程中,種晶 熔化後的保持時間較佳係5分鐘或更少,且在保持之後立 即開始頸縮作業(比較試驗號數1和3的結果) 當種晶的尖端在一適合於頸縮的溫度熔化時,且於熔 化後的五分鐘內開始頸縮,則幾乎沒有新發生的滑移差排 ,且滑移差排係難以增加的,因此可更進一步改善無差排 晶體的製造成功率。若在高溫熔體之表面的保持時間係超 過五分鐘,則發生新的滑移差排。若於高溫下保持具有滑 移差排的種晶,則滑移差排會增加。 (3 )在頸縮作業中使頸部成長以具有5毫米或更大 的長度C則能消除差排(比較試驗號數1、2、4的結果 )° 然而,5 0毫米或較小的長度係實用的。若長度大於 5 0毫米,則頸縮作業會耗費長的時間,因此降低生產力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揉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12 - —II------1------tr------^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广.本頁) A7 B7 403935 五、發明说明(0 ) 圖2顯示實驗結果,其檢査種晶熔化後的保持時間與 滑移差排密度之間的關係。 本文中所用的術語”差排密度”係意味在種晶剖面中 央所看到的坑密度,該剖面之獲得係藉沿著一與晶體生長 之軸向呈平行的表面來切割種晶,及執行優先蝕刻。坑密 度與滑移差排的發生數目有相互關係。 如圖2中所示,較長的保持時間導致較高的滑移密度 。當滑移密度增加時,在後續的頸縮作業中難以消除滑移 差排》 表1中的試驗號數7係一比較例,其中以相同於試驗 號數1的方式來執行頸縮作業,例外的是使用一種具有 6 . 6毫米直徑且平的尖端之圓柱形種晶。當使用不具有 尖銳尖端的種晶且將形成厚的頸部時,則極度地降低無差 排晶體的製造成功率。 如上述,在本發明方法中,其中使用具有尖銳尖端的 種晶且形成具有5毫米或更大直徑的頸部,三個因素:即 ,尖端熔化後種晶下端的厚度(A)爲頸部直徑(B )的 1.1至2倍;5毫米或更大的頸部長度C;及熔化後的 保持時間係與無差排晶體的製造成功率有密切關係。將這 些因素控制在一適當範圍內,則在頸縮作業中可確實消除 滑移差排,且滑移差排係難以發生在拉伸後的晶體中,因 此可達成具有高再現性的無差排晶體之高製造成功率。本 發明特別有利於生長一具有較大直徑且高重量的單晶棒’ 而因此可改善單晶棒的生產力和產率,並可降低成本》 丨~7丨-----丨裝------訂------線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本頁) 經濟部中央檫準局員工消费合作社印製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困國家揉窣(CNS > A4规格(210X297公釐) -13· A7 B7 403935 五、發明説明L ) 本發明的頸縮方法中所用的種晶較佳係無差排引晶技 術中所習用的種晶,其中與矽熔體將接觸的末端係一種圓 錐形或稜柱形或彼之截頭形的尖銳尖端,且晶本體係圓柱 (柱)或稜柱形。因此,本文中所用的術語I一種具有尖 銳尖端的種晶#係包括這些種晶。 當使用一具1 4毫米或更大直徑的圖柱形、一具有 1 4毫米或更大邊長的稜柱形或一多邊桿形(其中橫剖面 的內接圓直徑係1 4毫米或更大,當作種晶本體的厚度) 的矽種晶時,種晶與頸部之間可形成足以消除滑移差排的 錐形頸縮部,縱使頸部直徑係與5毫米同樣厚或更大,且 種晶本身的強度亦足夠的。因此,此方法可應付單晶棒將 更大和更重的傾向。 這些種晶的尖端較佳具有2 8°或較小的垂直角,藉以 在引晶時可鬆弛熱應力,導致明顯減少或消除滑移差排的 發生。再者,在種晶熔化時亦可確實防止滑移差排的增加 ,因爲其直徑係漸漸改變。 本發明未受上述實施例所限制。上述實施例係僅爲一 種實例,而那些具有與申請專利範圍中所述相同的結構且 提供類似作用和效果者係包含於本發明的範圍內。 例如,在上述實施例中,使一具有1 5 0毫米(6吋 )直徑的矽單晶棒成長。然而,本發明方法可足夠應付一 種具有更大直徑如近年來已經使用的2 0 0毫米(8吋) 至400毫米(1 6吋)之矽單晶棒。 再者,本發明方法不僅可應用於柴克勞斯基法而且可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揉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4· 1.-I-7------裝-- (锖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本頁) 訂 線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貝工消费合作杜印製 403935 A7 B7_ 五、發明説明(/2 ) 應用於MCZ法(外加磁場柴克勞斯基晶體成長法),當 拉伸矽單晶時施予磁場)。即是,術語 '"柴克勞斯基法, 不僅爲一般的柴克勞斯基法而且亦爲M C Z法。 ^1 —^1 I n I 1^1 n I, < n· m I I n 1 Tm·!^!— ^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规格(210X297公釐.) 15

Claims (1)

  1. A8 B8 C8 D8 403935 六、申請專利範圍 1 .—種製造矽單晶之方法,其包括製備一具有尖銳 尖端的矽種晶,及由尖端將一部分的矽種晶熔化成一具有 預定厚度的情況,接著執行頸縮作業以形成一錐形頸縮部 和一頸部,隨後在增加直徑後拉伸單晶棒,其中該欲被熔 化的部分係一來自於尖端的部分,其之厚度係爲欲形成的 頸部直徑之1·1至2倍;然後執行該縮頸作業,方式爲 在其之早期階段藉拉伸晶體使直徑逐漸減少至5毫米或更 大的最小直徑,而形成圓錐形的錐形頸縮部,然後形成頸 部;及,隨後在直徑增加後拉伸單晶棒。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該頸部的長 度係5毫米或更大。 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在矽種晶的 部分熔入熔體內後五分鐘內,開始該頸縮。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方法,其中在砂種晶的 部分熔入熔體內後五分鐘內,開始該頸縮。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黄合作社印製 本紙張尺度逋用中國國家梯準(CNS ) A4洗格(210X297公釐) • 16 -
TW088104504A 1998-04-07 1999-03-22 Method for producing silicon single crystal TW403935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1141198A JP3440819B2 (ja) 1998-04-07 1998-04-07 シリコン単結晶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403935B true TW403935B (en) 2000-09-01

Family

ID=145604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88104504A TW403935B (en) 1998-04-07 1999-03-22 Method for producing silicon single crystal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6174363B1 (zh)
EP (1) EP0949359B1 (zh)
JP (1) JP3440819B2 (zh)
KR (1) KR100578163B1 (zh)
DE (1) DE69909544T2 (zh)
TW (1) TW40393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869477B2 (en) 2000-02-22 2005-03-22 Memc Electronic Materials, Inc. Controlled neck growth process for single crystal silicon
JP4521933B2 (ja) * 2000-02-22 2010-08-11 エム・イー・エム・シー株式会社 シリコン単結晶の成長方法
DE60138443D1 (de) * 2000-02-25 2009-06-04 Shinetsu Handotai Kk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siliziumeinkristallen
US6866713B2 (en) * 2001-10-26 2005-03-15 Memc Electronic Materials, Inc. Seed crystals for pulling single crystal silicon
KR100848549B1 (ko) * 2006-12-18 2008-07-25 주식회사 실트론 실리콘 단결정 성장 방법
JP4862884B2 (ja) * 2008-05-21 2012-01-25 信越半導体株式会社 シリコン単結晶の製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848067B2 (ja) 1991-11-12 1999-01-20 信越半導体株式会社 シリコン単結晶の種結晶
US5501172A (en) * 1994-03-11 1996-03-26 Shin-Etsu Handotai Co., Ltd. Method of growing silicon single crystals
US5578284A (en) * 1995-06-07 1996-11-26 Memc Electronic Materials, Inc. Silicon single crystal having eliminated dislocation in its neck
JPH09255485A (ja) 1996-03-15 1997-09-30 Shin Etsu Handotai Co Ltd シリコン単結晶の製造方法および種結晶
US5885344A (en) * 1997-08-08 1999-03-23 Memc Electronic Materials, Inc. Non-dash neck method for single crystal silicon growth
JP3440802B2 (ja) * 1998-01-14 2003-08-25 信越半導体株式会社 シリコン単結晶の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9990083016A (ko) 1999-11-25
KR100578163B1 (ko) 2006-05-10
EP0949359A1 (en) 1999-10-13
JPH11292688A (ja) 1999-10-26
DE69909544T2 (de) 2004-06-09
JP3440819B2 (ja) 2003-08-25
DE69909544D1 (de) 2003-08-21
EP0949359B1 (en) 2003-07-16
US6174363B1 (en) 2001-0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911822A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ilicon monocrystal, and seed crystal used in the method
JP4165068B2 (ja) シリコン単結晶の製造方法
TW403935B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silicon single crystal
TW538445B (en) Silicon seed crystal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silicon single crystal
TW442843B (en) Method of producing a silicon monocrystal
JP5660020B2 (ja) シリコン単結晶の製造方法
WO2001063022A2 (en) Controlled neck growth process for single crystal silicon
JP3402210B2 (ja) シリコン単結晶の製造方法
JP3387364B2 (ja) シリコン種結晶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これらの種結晶を用いてシリコン単結晶を製造する方法
JP2000128691A (ja) シリコン種結晶およびシリコン単結晶の製造方法
JP2000154091A (ja) シリコン単結晶の製造方法および種ホルダ
JP3927314B2 (ja) シリコン種結晶およびシリコン単結晶の製造方法
JP3473477B2 (ja) シリコン単結晶の製造方法
US6866713B2 (en) Seed crystals for pulling single crystal silicon
JPH11209197A (ja) シリコン単結晶の製造方法
JPH11292689A (ja) シリコン単結晶の製造方法および種結晶ならびに種結晶保持具
KR19990083018A (ko) 실리콘 단결정 제조 방법
JPH09249495A (ja) 単結晶引き上げ用種結晶及び該種結晶を用いた単結晶引き上げ方法
JPH11199389A (ja) シリコン単結晶の製造方法および種結晶
JPH11322492A (ja) シリコン単結晶の製造方法
JPH11217297A (ja) シリコン種結晶の処理方法およびシリコン種結晶ならびにシリコン単結晶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D4A Issue of patent certificate for granted invention pa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