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TW294743B - - Google Patents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94743B
TW294743B TW085101137A TW85101137A TW294743B TW 294743 B TW294743 B TW 294743B TW 085101137 A TW085101137 A TW 085101137A TW 85101137 A TW85101137 A TW 85101137A TW 294743 B TW294743 B TW 294743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lumn
housing
units
house
uni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851011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riginal Assignee
Sekisui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kisui 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ekisui Chemical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2947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94743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1/00Constructions in general; Structures which are not restricted either to walls, e.g. partitions, or floors or ceilings or roofs
    • E04B1/348Structures composed of units comprising at least considerable parts of two sides of a room, e.g. box-like or cell-like units closed or in skeleton form
    • E04B1/34815Elements not integrated in a skeleton
    • E04B1/3483Elements not integrated in a skeleton the supporting structure consisting of met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onveying And Assembling Of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AREA)
  • Working Measures On Existing Buildindgs (AREA)
  • Rod-Shaped Construction Members (AREA)
  • Joining Of Building Structures In Genera (AREA)

Description

_____B7 _ 五、發明説明(1 ) 【利用領域】 本發明係相關於組合式房屋及其構築方法。 【背景技術】 —般來說’組合式房屋乃是由:將柱子和底梁和頂粱 接合成箱型的「房屋單元」互相鄰接設置所構築而成的。 因此,一般的組合式房屋,其中的各房屋單元的四個角隅 部一定有「柱子」’從結果來看,由複數個房屋單元的角 隅部互相對接配置而成的組合式房屋,在其中央部必定會 有直立柱子(數根柱子)存在,所以無法形成不被柱子所 隔斷的連績寬廣的居室空間》 相對於此’日本特開平4— 1 3 6 3 4 1號公報(習 知例1 )或日本特開平6 — 1 8 51 2 2號公報(習知例 2)所揭示的係爲:可在於房屋單元的對接部位省略柱子 的組合式房屋。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裝 (請先聞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根據習知例1,係在房屋單元的特定的一個「柱省略 角隅部」先設置「暫時柱」,將兩個房屋單元的暫時柱部 分予以互相對接配置後,再將這兩個暫時柱拆除。然後, 在位於這兩個房屋單元被拆除掉暫時柱後的「對接部」的 兩側的柱子,再沿著被架設於這些柱子之間的「頂梁」的 下方另外又架設「補強骨架」。 根據習知例2,係先在於四個房屋單元的各自一個特 定的「柱省略角隅部」設置一個「暫時柱」,再將這四個 房屋單元的暫時柱部分予以互相對接配置,將在於這個「 本紙張尺度適财關家料(CNS )八4胁(210X297公釐) — -4 - 294743 A7 _B7 五、發明説明(2 ) 柱省略接合部j呈互相交叉的四個頂梁利用一個「捕強連 結具」予以連結成一體,然後,再拆除這些暫時柱。 但是,習知例1具有以下的問題點。 (1 )如果不先拆除暫時柱的話,無法架設補強骨架。所 以,當拆除暫時柱後一直到補強骨架的架設完成的這段期 間,房屋單元的強度極端降低,可能會發生頂梁從已拆除 掉暫時柱後的柱省略角隅部崩落的現象。亦即,其施工性 不良。 (2 )補強骨架係沿著頂梁的下方延伸設置,因此補強骨 架就成爲頂梁下方的突出物,將會導致頂梁下方的頂棚高 度降低。 至於習知例2則有以下的問題點。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裝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1 )因爲只不過是在四個房屋單元的對接部的地方,省 略掉柱子,並利用補強連結具將四個在於該柱省略接合部 呈交叉的頂梁連結成一體,所以這種組合式房屋的天花板 結構的強度並無法超過:相鄰的房屋單元的相鄰接的兩個 頂梁的斷面結構強度性能之總和。因此,這種形態的省略 掉柱子的頂棚,其所能擴大的「跨距」仍然有其界限,所 以就「省略柱子後的連績空間」的擴張上而言,仍然有其 界限》 【本發明的概說】 本發明的課題係在於針對組合式房屋,達成:既不會^ 降低頂梁下方的頂棚高度,又可形成寬廣的省略柱子後的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5 - A7 B7 五、發明説明(3 ) 連續空間,且施工性良好的組合式房屋。 請求項第1項所述的發明,係靥於由:將柱子和底梁 和頂梁接合成箱型的房屋單元互相鄰接設置所構築而成的 組合式房屋,其特徵在於: 將複數個房屋單元配置成:令各房屋單元的各自特定 的至少一個柱省略角隅部於柱省略接合部互相對接,將從 位於柱省略接合部的一邊的房屋單元的頂梁側起直到另一 邊的房屋單元的頂梁側爲止的補強梁設於鄰接房屋單元間 隙,補強梁的兩端部分別被連結到柱省略接合部的一邊的 房屋單元的柱子周圍,和柱省略接合部的另一邊的房屋單 元的柱子周圍,而且複數個房屋單元的各自的柱省略角隅 部係連結於補強梁的中央部而構成者》 經濟部中央標隼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請求項第2項所述的發明,係針對請求項第1項所述 的發明,其中前述的房屋單元,在於其柱省略角隅部以外 的三個角隅部係利用連接構件將呈交叉的頂梁和底梁接合 到柱子,而在於其柱省略角隅部係利用連接構件將呈交叉 的頂梁和底梁接合到短柱,短柱與短柱係製作成利用暫時 柱來接合成可自由安裝與拆卸,補強梁的兩端係利用與連 接構件的接合而連結到柱子,補強梁的中央部則係利用與 連接構件的接合而連結到短柱。 請求項第3項所述的發明,係針對請求項第1或第2 項所述的發明,其中前述的房屋單元係以具有柱省略角隅 部的前述複數個房屋單元當作下層房屋單元,在這個下層 房屋單元上搭載數個上層房屋單元,補強梁的身高高度係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517公釐) ' 經 濟 部 中 央 標 準 貝 工 消. 費 合 社 印 製 五、發明説明(4 ) 延伸到達上層房屋單 分連結到上層房屋單 請求項第4項所 項的任一項所述的發 省略角隅部的前述複 這個下層房屋單元上 梁設於相鄰的上層房 強梁係分別連結於已 各短柱。 請求項第5項所 的發明,其中前述複 請求項第1至第5 單元係將四個房屋 特定的柱省略角隅 從在柱省略接合部 間起至在柱省略接 頂梁之間爲止的補 兩端部分別被連結 房屋單元的各柱子 的兩個房屋單元的 A7 B7 元的底梁,而補強梁也利用該延伸部 元。 述的發明,係針對請求項第1至第3 明,其中前述的房屋單元係以具有柱 數個房屋單元當作下層房屋單元,在 搭載數個上層房屋單元,將上層補強 屋單元的頂梁的間隙內,而且上層補 經接合了上層房屋單元的前述頂梁的 述的發明,係針對請求項第4項所述 數個上層房屋單元也具有柱省略角隅 部,上層補強梁的兩端部係分別連結於:位在柱省略接合 部的一邊的房屋單元的柱子、和位在柱省略接合部的另一 邊的房屋單元的柱子,而複數個房屋單元的各個柱省略角 隅部則連結於補強梁的中央部。 請求項第6項所述的發明,係針對 項的任一項所述的發明*其中前述房屋 單元配置成:令各房屋單元的各自一個 部於柱省略接合部呈互相對接,並且將 的一邊呈相鄰的兩個房屋單元的頂梁之 合部的另一邊呈相鄰的兩個房屋單元的 強梁設於鄰接房屋單元間隙,補強梁的 到:在柱省略接合部的一邊相鄰的兩個 周圍,和在柱省略接合部的另一邊相鄰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隼(CNS ) Α4規格(210X297公釐)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裝. 訂 A7 經濟部t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_B7五、發明説明(5 ) 各柱子周圍,而且四個房屋單元的各柱省略角隅部係連結 於補強梁的中央部而構成者。 請求項第7項所述的發明,係針對請求項第1至第5 項的任一項所述的發明,其中前述房屋單元係將三個房屋 單元配置成:令各房屋單元的各自一個特定的柱省略角隅 部於柱省略接合部呈互相對接,並且將從在柱省略接合部 的一邊相鄰的兩個房屋單元的頂梁之間起至在另一邊的房 屋單元的頂梁之間爲止的捕強梁設於鄰接房屋單元間隙, 補強梁的兩端部分別被連結到:在柱省略接合部的一邊相 鄰的兩個房屋單元的各柱子周圍,和在柱省略接合部的另 一邊的房屋單元的各柱子周圍,而且三個房屋單元的各柱 省略角隅部係連結於補強梁的中央部而構成者。 請求項第8項所述的發明,係針對請求項第1至第5 項的任一項所述的發明,其中前述房屋單元係將二個房屋 單元配置成:令各房屋單元的各自一個特定的柱省略角隅 部於柱省略接合部互相對接,並且將另一個房屋單元在於 包含有前述兩個房屋單元的柱省略接合部的同一平面內, 以橫跨該柱省略接合部的兩側之方式鄰接配置,並將從在 柱省略接合部的一邊相鄰的兩個房屋單元的頂梁之間起至 在另一邊相鄰的兩個房屋單元的頂梁之間爲止的補強梁設 於鄰接房屋單元間隙,捕強梁的兩端部分別被連結到:在 柱省略接合部的一邊相鄰的兩個房屋單元的各柱子周圍, 和在柱省略接合部的另一邊相鄰的兩個房屋單元的各柱子 周圍,而且兩個房屋單元的各柱省略角隅部以及另一個房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樣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 ~ -8 - ---------^ 裝--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 經濟部_央樣隼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 B7 五、發明説明(6 ) 屋單元的頂梁中間部係連結於補強梁的中央部而構成者。 請求項第9項所述的發明,係針對請求項第1或第2 項所述的發明,其中前述的房屋單元係以具有柱省略角隅 部的前述複數個房屋單元當作下層房屋單元,在這個下層 房屋單元上搭載數個上層房屋單元,補強梁的身高高度係 延伸到達上層房屋單元的底梁者。 請求項第1 0項所述的發明,係用來構築請求項第1 至第9項的任一項所述的組合式房屋的方法,其特徵在於 使用可在於柱省略角隅部自由安裝與拆卸暫時柱的房 屋單元,作爲可省略柱子的房屋單元,先在該房屋單元設 置暫時柱直到補強梁連接完畢,並在補強梁連接完畢後拆 除暫時柱。 根據請求項第1項所述的發明,係具有以下(1)、 (2 )的作用。 (1 )在組合式房屋中,補強梁的兩端部係分別連結於在 柱省略接合部的一邊的房屋單元的柱子、以及在柱省略接 合部的另一邊的房屋單元的柱子。並且複數個房屋單元的 各柱省略角隅部係連結到補強梁的中央部。因此,這種組 合式房屋的頂棚結構強度係爲:房屋單元的頂梁的斷面強 度性能的總和再加上補強梁的斷面強度性能。如此一來, 可大幅擴大省略掉柱子後的頂棚的跨距•而可形成寬廣的 省略掉柱子的連續空間。 (2 )捕強梁係順著房屋單元的頂梁設置。因此•補強梁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Μ規格(210X297公釐>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裝. 訂 A7 B7 五、發明説明(7 ) 不會大幅突出到頂梁下方,所以不會降低頂梁下方的頂棚 高度。 根據請求項第2項所述的發明,係具有以下( 3 )的作用。 (3 )補強梁係被接合到可用來將頂梁接合到柱子 '短柱 的連接構件,所以補強梁也連接到這些柱子、短柱。因此 ’可將補強梁與柱子、短柱相連結的構造予以簡單化和確 實化。 根據請求項第3項所述的發明,係具有以下(4 )的 作用。 (4 )因爲是將供省略下層房屋單元的柱子所用的補強梁 予以延伸到上層房屋單元的底梁,而也利用該延伸部分連 接到上層房屋單元。因此,省略掉柱子後的下層房屋單元 的頂棚結構強度不只因爲補強梁本身的斷面強度性能的增 大而被補強,同時也經由該補強梁而被上層房屋單元的底 梁結構強度等所補強。因此,可以更爲擴大下層房屋單元 的省略掉柱子後的頂棚跨距,所以可形成更爲寬廣的省略 掉柱子的連續空間。 經濟部中央榡率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根據請求項第4項所述的發明,係具有以下(5 )的 作用。 (5)在位於與下層房屋單元設有補強梁的頂粱同一平面 上的上層房屋單元的頂梁係設有上層補強梁,且上層補強 梁又分別連接到接合著上層房屋單元的頂梁的各個柱子。 因此,相鄰的上層房屋單元被上層補強梁結合成一體,變 成如同是利用該上層房屋單元的中央部的柱子來吊著上層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10 - A7 B7 經濟部t央標率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 發明説明 8 ) 1 1 地 板 —- 般 9 所 以 可 減 輕 上 層 所 加 諸 到 下 層 房 屋 單 元 的 柱 省 1 1 略 中 央 部 的 荷 重 〇 如 此 一 來 即 使 當 萬 一 發 生 下 餍 房 屋 單 1 I 元 的 補 強 梁 與 該 下 層 房 屋 單 元 之 間 的 連 結 ( 例 如 高 張 力 1 I 螺 栓 等 ) m 裂 > 下 層 房 屋 單 元 的 柱 省 略 中 央 部 的 頂 棚 結 構 請 先 閱 1 1 I 強 度 降 低 的 情 況 仍 然 可 防 止 上 層 房 屋 單 元 的 地 板 崩 落 0 讀 背 1 1 根 據 請 求 項 第 5 項 所 述 的 發 明 » 係 具 有 以 下 ( 6 ) 的 之 注 1 作 用 0 意 事 項 1 I ( 6 ) 上 述 ( 5 ) 的 上 層 補 強 梁 的 斷 面 強 度 性 能 如 果 是 足 再 填 寫 本 1 夠 支 撐 上 層 房 屋 單 元 的 頂 梁 地 板 的 話 就 連 上 層 房 屋 單 頁 1 I 元 中 也 可 形 成 省 略 掉 柱 子 的 寬 廣 連 績 空 間 〇 1 1 根 據 請 求 項 第 6 項 所 述 的 發 明 係 具 有 以 下 ( 7 ) 的 1 I 作 用 〇 1 •訂 1 ( 7 ) 針 對 將 四 個 房 屋 單 元 配 置 成 令 各 房 屋 單 元 的 各 特 定 1 1 的 — 個 柱 省 略 角 隅 部 在 於 柱 省 略 接 合 部 互 相 對 接 而 成 的 組 1 1 合 式 房 屋 並 不 會 降 低 頂 梁 下 方 的 頂 棚 高 度 且 可 形 成 省 1 略 掉 柱 子 的 寬 廣 連 績 空 間 0 3 1 根 據 請 求 項 第 7 項 所 述 的 發 明 係 具 有 以 下 ( 8 ) 的 1 1 I 作 用 0 1 1 ( 8 ) 針 對 將 三 個 房 屋 單 元 配 置 成 令 各 房 屋 單 元 的 各 特 定 1 1 的 一 個 柱 省 略 角 隅 部 在 於 柱 省 略 接 合 部 互 相 對 接 而 成 的 組 1 1 合 式 房 屋 » 並 不 會 降 低 頂 梁 下 方 的 頂 棚 高 度 > 且 可 形 成 省 1 略 掉 柱 子 的 寬 廣 連 續 空 間 0 1 I 根 據 請 求 項 第 8 項 所 述 的 發 明 > 係 具 有 以 下 ( 9 ) 的 1 1 | 作 用 〇 - 1 1 1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梯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11 -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貝工消费合作社印製 A 7 B7 五、發明説明(9 ) (9 )針對將兩個房屋單元配置成令各房屋單元的各特定 的一個柱省略角隅部在於柱省略接合部互相對接,並且將 另一個房屋單元在於包含有前述兩個房屋單元的柱省略接 合部的同一平面內,以橫跨該柱省略接合部的兩側之方式 鄰接配置而成的組合式房屋,並不會降低頂梁下方的頂棚 高度,且可形成省略掉柱子的寬廣連續空間。 根據請求項第9項所述的發明,係具有以下(1 0 ) 的作用》 (1 0 .)省略掉柱子後的下層房屋單元的頂梁結構強度可 因爲補強梁本身的斷面強度性能的增大而被補強。因此, 可更爲擴大下層房屋單元的省略掉柱子後的頂棚跨距,而 形成更寬廣的省略掉柱子後的連續空間。 根據請求項第1 0項所述的發明,係具有以下(1 1 )的作用。 (1 1 )設置於房屋單元的柱省略角隅部的暫時柱,經過 該房屋單元的工場製造階段、輸送保管階段而進行實地安 裝後,在於補強梁的連結完成之前,並不拆除掉。因此, 當進行補強梁的連結作業時並不會降低房屋單元的強度, 可充分確保施工階段時的房屋強度,以及具有良好的施工 性。 【圖面的簡單說明】 圖1係顯示組合式房屋和房屋單元的示意圖。 圖2係顯示對下曆房屋單元進行補強梁的連接過程的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12 - A7 __B7_ i '發明説明(ίο) 承意阖。 ¢3係顯示下層補強粱的示意圖。 圖4係顯示下層補強構造的示意圖。 圖5係顯示下層補強梁的端部連接構造的示意圖。 圖6係顯示下層補強梁的中央部連接構造的示意圖。 係顯示上層房屋單元的搭載構造的示意圖》 阃8係顯示對上層房屋單元進行補強梁的連接過程的 示意阖。 圖S係顯示上層捕強梁的示意圖。 圖1 0係顯示上厝補強梁的作用的示意圖。 圖1 1係顯示上餍補強構造的示意圖 圖1 2係顯示補強梁的變形例的示意圖。 圖1 3係顯示第2實施形態的房屋單元的示意圖》 圖1 4係顯示第3實施形態的房屋單元的示意圖。 圖1 5係顯示第3實施形態的房屋單元的變形構造的 不意圖。 圖16係顯示第4實施形態的房屋單元的示意圖。 【發明的詳細說明】 (組合式房屋和房屋單元)(圖1) 房屋單元1 0係如圖1 (A)所示般,係將工場所生 產的複數個標準房屋單元11、柱省略房屋單元12輸送 到建築現場,並在於預先就設置好的基礎1 3上,朝水平 、鉛直方向鄰接設置,而構築成下層部分1 0 A、上層部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210X297公釐) (請先鬩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 0. 經濟部中央橾準局員Η消費合作社印製 -13 - A7 ___B7 五、發明説明(11 ) 分 1 Ο B。 標準房屋單元1 1係如圖1 (B)所示般,係由:4 支角鋼管製的柱子2 1、和4支型鋼製的底梁2 2、和4 支型鋼製的頂梁2 3接合成箱型的骨架構造體。房屋單元 1 1在於其4個角隅部,利用連接構件2 2 A將呈互相交 叉的底梁2 2予以連接到柱子2 1的下端部,並利用連接 構件2 3 A將呈互相交叉的頂梁2 3予以連接到柱子2 1 的上端部而構成的。 柱省略房屋單元1 2係如圖1 ( C)所示般,係將標 準房屋單元1 1的4支柱子2 1之中的1支柱子2 1予以 省略掉。柱省略房屋單元1 2,在於柱省略角隅部以外的 3個角隅部,利用連接構件2 2 A將呈互相交叉的底梁 經濟部中央樣準局貝工消费合作社印製 (請先閱请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2 2予以連接到柱子2 1的下端部,利用連接構件2 3A 將呈互相交叉的頂梁2 3予以連接到柱子2 1的上端部, 並且在於柱省略角隅部,利用連接構件2 2 B將呈互相交 叉的底梁2 2予以接合到短柱2 5而構成的。而柱省略房 屋單元1 2,係將暫時柱2 6在於柱省略角隅部設置成可 自由安裝和拆卸。暫時柱2 6係利用螺栓、插銷之類的裝 脫手段來將前述的短柱2 4和短柱2 5結合成可以自由安 裝和拆卸》 (第1實施形態)(圖2〜圖11) (組合式房屋10的下層部分10A)(圖2〜圖6) 然後,組合式房屋1 0,在其下層部分1 〇 A的一部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橾準(CNS ) A4规格(210X 297公釐) 204743 經濟部中央橾準局貝工消費合作社印裝 A7 B7_五、發明説明(12) 分’係如圖2所示般,將4個柱省略房屋單元1 2的各自 的柱省略角隅部在於柱省略接合部1 4互相對接配置’利 用道些4個柱省略房屋單元12來形成不爲柱子21所隔 斷的寬廣的連績居室空間者。以下’說明4個柱省略房屋 單元12的接合構造。 在組合式房屋1 0的下層部分1 0A ’ 4個柱省略房 屋單元1 2的柱省略接合部1 4係被下層補強梁3 0所補 強。下層補強梁4 0係如圖3所示般’由長條板材所構成 。並且如圚2、圖4所示般,被設置成:從在柱省略接合 部1 4左右的一邊相鄰的兩個房屋單元1 2的頂棚2 3、 2 3之間起直到在左右的另一邊相鄰的兩個房屋單元1 2 的頂棚2 3、2 3之間爲止。圖4中,1 5係下層頂棚板 ,1 6係上層地板。 下層補強梁3 0的兩端部係如圖5所示般,分別連接 於在柱省略接合部1 4的左右一邊相鄰的兩個房屋單元 1 2的各柱子2 1 、以及在柱省略接合部1 4的另一邊相 鄰的兩個房屋單元1 2的各柱子2 1。此時,補強梁3 0 的兩端部則是經由:使用高張力螺栓3 1的頂梁2 3、以 及與連接構件2 3 A間的高張力螺栓接合(摩擦接合)而 連接到柱子2 1。 此外,本發明於實施時,補強梁的前述接合方式並不 限於髙張力螺栓,也可利用單純的一般螺栓^ 補強梁3 0的中央部係如圖6所示般,有四個房屋單 元1 2的各柱省略角隅部連接於該處。此時,補強梁3 〇 111 (請先M.讀背面4r.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裝 訂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着) 經濟部中央橾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 7 ________B7.五、發明説明(13) 的中央部係經由:使用高張力螺栓3 2的頂粱2 3、以及 與連接構件2 3 B間的接合而連接到短柱2 5 » 7 當補強梁3 0以前述方式連接到柱子2 1 、短柱2 5 時’各房屋單元1 2的柱省略角隅部處還尙未接合上一個 可自由裝卸於短柱2 5的暫時柱2 6。然後,當完成將補 強梁3 0連接到柱子2 1、短柱2 5後,暫時柱2 6才從 短柱2 5拆除。 此外’補強梁3 0與夾介著該補強粱3 0而呈相鄰的 兩個房屋單元1 2、1 2的相鄰接頂梁2 3、2 3之間, 即使在於未設有連接構件2 3 A、2 3 B的部分,也只要 使用螺栓等來接合即可。 (將上層部分1 Ο B搭載到組合式房屋1 〇的下層部分 1 Ο A的作法)(圖7 ) 組合式房屋1 0,當在於下層部分1 0A上進行搭載 上層部分1 Ο B時,係可在於構成下層部分1 〇 A的一部 分的四個下層的柱省略房屋單元12上搭載四個上層的標 準房屋單元11 (圖7 (A))。此時,四個上層房屋單 元1 1 ,在於四個下層的房屋單元1 2的柱省略角隅部以 外的三個角隅部處,係將上層的房屋單元1 1的三個柱子 21的下端面予以載置到下餍的房屋單元12的三個柱子 2 1的上端面加以結合,在於下層的房屋單元1 2的柱省 略角隅部處,將上層房屋單元1 1的一個柱子2 1的下端 面予以載置到下層的房屋單元12的短柱25的上端面加 以結合(圖7 ( B ))。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袭· 訂 J3.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揉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16 - A7 B7 五、發明説明(i4) 此時,如圖7 ( C )所示般,用以補強四個下層房屋 單元1 2的下層補強梁3 0的身高高度係延伸到達上層房 屋單元1 1的相鄰的底梁2 2、2 2之間’可將下層補強 梁3 0以此一延伸部分利用高張力螺栓3 3來連接到上層 房屋單元1 1的底梁2 2、連接構件2 2A。 此外,也可以將用以補強四個下層房屋單元1 2的下 層補強梁3 0的身高髙度只是單純延伸到達上層房屋單元 1 1的相鄰的底梁22、22之間。此時,下層補強梁 30的前述延伸部分則只是單純被上層房屋單元11的底 梁22、連接構件22A所挾持,而不使用高張力螺栓 3 3· (對於下層部分1 0A上的上層部分1 0 B的補強) (圖8〜圖1 0 ) 以前述的方式來將四個上層標準房屋單元11搭載到 四個下厝柱省略房屋單元1 2上時,係如圓8所示般,在 位於與下層房屋單元1 2的設有補強梁3 0的頂梁2 3、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男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2 3同一平面的上層房屋單元1 1的頂梁2 3 、2 3之間 也可以設上層補強梁40。 上層補強梁4 0係如圖9所示般,由斷面呈T字型的 長條T型材所製作成•如圖1 〇所示般,係被設置於從在 左右一邊相鄰的兩個房屋單元1 1的頂梁2 3、2 3間起 直到在左右的另一邊相鄰的兩個房屋單元1 1的頂梁2 3 、2 3間爲止。圖1 1中,1 7爲上層頂棚。 上層補強梁4 0的兩端部、中央部係與圖5所示的下 本紙張尺度適财關家料(0叫八4規格(21以297公釐)' :-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裝 A7 _________B7 五、發明説明(15 ) 層補強梁3 0的兩端部同樣地,分別經由:使用髙張力螺 检1 4的頂梁2 3、以及與連接構件2 3 A的接合而被連 接到相鄰的兩個房屋單元1 1的各柱子2 1。 此外,上層補強梁4 0與夾介著該補強梁4 〇而呈相 鄰的兩個房屋單元1 1、1 1的相鄰接頂梁2 3、2 3之 間,即使在於未設有連接構件2 3 A的部分,也只要使用 螺栓等來接合即可。 如此一來,相鄰的房屋單元1 1就被上層補強梁4 〇 予以連結成一體,而變成宛如經由四個房屋單元1 1的中 央部的柱子2 1來將上層地板吊住(圖10(C)),而 可以減低上層對於四個下層房屋單元12的柱省略中央部 所加諸的荷重。如果沒有這個上層補強梁4 0的話,當下 層房屋單元1 2的補強梁3 0與該下層房屋單元1 2的柱 子、頂梁2 3之間的連接因高張力螺栓3 1 、3 2等的斷 裂而導致分開時(圖10(A)),也不用擔心下層房屋 單元12的柱省略中央部的頂棚結構強度降低而發生如圖 1 0 (B)所示般的上層房屋單元1 1的地板崩落的現象 。因爲設有這種上層補強梁4 0所以可防止上層房屋單元 1 1的地板發生崩落。 (上層部分10B的其他例)(圖11) 被搭載到四個下層柱省略房屋單元12上的四個上層 房屋單元不只是標準房屋單元11,也可爲柱省略房屋單 元1 2。此時,上層補強梁4 0的兩端部係如圖1 1所示 般,分別經由:使用高張力螺栓4 1的頂梁2 3、以及與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請先聞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裝· 訂 -18 -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L 304743 A7 __—_B7 五、發明説明(i6) 連接構件2 3 A間的接合而被連接到在左右一邊相鄰的兩 個上層房屋單元1 2的各柱子2 1 、以及在左右另一邊相 鄰的兩個上層房屋單元12的各柱子21。而上層補強梁 4 0的中央部係在四個上層房屋單元1 2的各柱省略角隅 部處,經由:使用高張力螺栓4 2的頂梁2 3、以及與連 接構件2 3 B間的接合而被連接到短柱2 5。 此外,上靥捕強梁4 0與夾介著該捕強梁4 0而呈相 鄰的兩個房屋單元1 2、1 2的相鄰接頂梁2 3、2 3之 間,即使在於未設有連接構件2 3 A、2 3 B的部分,也 只要使用螺栓等來接合即可。 以下說明本實施例的作用。 .(1 )在組合式房屋1 0中,補強梁3 0的兩端部係分別 連結於在柱省略接合部的一邊相鄰的兩個房屋單元1 2的 各柱子2 1 、以及在柱省略接合部的另一邊相鄰的兩個房 屋單元1 2的各柱子2 1。並且四個房屋單元1 2的各柱 省略角隅部係連結到補強梁3 0的中央部。因此,這種組 合式房屋1 0的頂棚結構強度係爲:相鄰的房屋單元1 2 的相鄰的兩個頂梁2 3、2 3的斷面強度性能的總和再加 上補強梁3 0的斷面強度性能。如此一來,可大幅擴大省 略掉柱子後的頂棚的跨距,而可形成寬廣的省略掉柱子的 連續空間。 (2 )補強梁3 0係被設置成宛如被挾持於相鄰的房屋單 元12的相鄰接的兩個頂梁23、23之間。因此,補強 梁3 0不會大幅突出到頂梁2 3下方•所以不會降低頂梁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规格(210X 297公釐)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 -P. -19 -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费合作社印製 A7 B7 五、發明説明(1?) 下方的頂棚高度》 (3 )補強梁3 0係被接合到可用來將頂梁2 3接合到柱 子21 '短柱25的連接構件23A、23B,所以捕強 梁30也連接到這些柱子21、短柱25。因此,可將補 強梁3 0與柱子2 1、短柱2 5相連結的構造予以簡單化 和確實化· (4 )因爲是將供省略下層房屋單元1 2的柱子所用的補 強梁3 0予以延伸到上層房屋單元1 1的相鄰底梁2 2之 間,而也利用該延伸部分連接到上層房屋單元1 1。因此 ,省略掉柱子後的下層房屋單元12的頂棚結構強度不只 因爲補強梁3 0本身的斷面強度性能的增大而被補強,同 時也經由該補強梁3 0而被上層房屋單元1 1的底梁結構 強度等所補強。因此,可以更爲擴大下層房屋單元1 2的 省略掉柱子後的頂棚跨距,所以可形成更爲寬廣的省略掉 柱子的連續空間。 (5 )在位於與下層房屋單元1 2設有補強粱3 0的頂梁 2 3同一平面上的上層房屋單元1 1的頂梁2 3係設有上 層補強梁4 0,且上層補強梁4 0又分別連接到接合著上 層房屋單元1 1的頂梁2 3的各個柱子21。因此,相鄰 的上層房屋單元1 1被上層補強梁4 0結合成一體,變成 如同是利用該四個上層房屋單元1 1的中央部的柱子2 1 來吊著上層地板一般,所以可減輕上層所加諸到四個下層 房屋單元1 2的柱省略中央部的荷重。如此一來,即使當 萬一發生下層房屋單元1 2的補強梁3 0與該下層房屋單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〇ϋ·7公釐) : ' -20 -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_B7_ 五、發明説明(is) 元1 2之間的連結(例如:高張力螺栓等)斷裂,下層房 屋單元12的柱省略中央部的頂棚結構強度降低的情況, 仍然可防止上層房屋單元11的地板崩落。 (6 )上述(5 )的上層補強梁4 0的斷面強度性能如果 是足夠支撐上層房屋單元1 2的頂梁、地板的話,就連上 層房屋單元1 2中也可形成省略掉柱子的寬廣連績空間。 7 )設置於房屋單元1 2的柱省略角隅部的暫時柱2 6 ,經過該房屋單元1 2的工場製造階段、輸送保管階段而 進行賁地安裝後,在於補強梁3 0、4 0的連結完成之前 ,並不拆除掉。因此,當進行補強梁30、40的連結作 業時並不會降低房屋單元1 2的強度,可充分確保施工階 段時的房屋強度,以及具有良好的施工性。 (第2實施形態)(圖13) 第2實施形態中,組合式房屋1 〇係製作成:如圖 1 3所示般,將三個柱省略房屋單元1 2各自的柱省略角 隅部於柱省略接合部14互相對接並載置於下層部分 1 0A的一部分上,利用這三個柱省略房屋單元1 2來形 成不被柱子2 1所隔斷的寬廣連績的居室空間。以下,說 明這三個柱省略房屋單元12的接合構造。 在於組合式房屋1 0的下層部分1 0A,三個柱省略 房屋單元1 2的柱省略接合部1 4係被下層補強梁3 0所 補強。下層補強梁30係如圓13所示般,由長條狀板材 所製成,且被設置成從在柱省略接合部1 4的左右一邊( 右邊)相鄰的兩個房屋單元1 2的頂梁2 3、2 3間起直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梂準(CNS ) A4規格(210X 297公釐)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貝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B7 五、發明説明(19 ) 到在左右的另一邊(左邊)的房屋單元1 2的頂梁2 3爲 止。 下層補強梁3 0的兩端部係如圖1 3所示般,分別連 接到在柱省略接合部1 4的左右一邊(右邊)相鄰的兩個 房屋單元1 2的各柱子2 1、以及在柱省略接合部1 4的 另一邊(左邊)的房屋單元1 2的柱子2 1。此時,補強 梁3 0的兩端部係經由:使用高張力3 1的頂梁2 3、以 及與連接構件2 3 A間的高張力螺栓的接合(摩擦接合) 而連接到柱子2 1。 補強梁3 0的中央部係如圖1 3所示般,有三個房屋 單元1 2的各柱省略角隅部連接於該處。此時,補強梁 3 0的中央部係經由:使用高張力3 2的頂梁2 3、以及 與連接構件2 3 B間的接合而連接到短柱2 5。 當利用上述方式來將補強梁3 0連接到柱子2 1 、短 柱2 5時,各房屋單元1 2的柱省略角隅部還沒有與暫時 柱2 6接合,而該暫時柱2 6係可自由裝卸到短柱2 5上 。然後,當完成了將補強梁30連接到柱子21、短柱 2 5後,就將暫時柱2 6從短柱2 5拆離。 此外,補強梁3 0與相連於該補強梁3 0的頂梁2 3 之間,即使在於沒有連接構件23Α、23Β的部分也只 要使用螺栓等來接合就可以。 此外,即使第2實施形態的組合式房屋1 0也和第1 實施形態同樣可採用:(a)將下層捕強梁的身高高度延 伸到上層部分10 B的底梁的構造;(b)在於上層部分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 •-P. -22 -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装 A7 B7 五、發明説明(20) 10B的頂梁設置上層補強梁的構造;(c)在上層部分 1 Ο B也省略掉柱子,利用上層補強梁來補強該柱省略接 合部的構造。 (第3實施形態)(圖14、圖15) 第3實施形態中,組合式房屋1 0係製作成:如圖 1 4所示般,將兩個柱省略房屋單元1 2各自的柱省略角 隅部於柱省略接合部14互相對接並載置於下靥部分 1 OA的一部分上,並且將另一個標準房屋單元1 1在於 包含有前述兩個柱省略房屋單元1 2的柱省略接合部1 4 的同一平面內,以橫跨該柱省略接合部1 4的兩側之方式 鄰接配置,利用這兩個柱省略房屋單元1 2和一個標準房 屋單元11來形成不被柱子21所隔斷的寬廣連績的居室 空間者。以下,說明這兩個柱省略房屋單元1 2和一個標 準房屋單元1 1的接合構造》 在於組合式房屋1 0的下層部分1 Ο A,兩個柱省略 房屋單元1 2的柱省略接合部.1 4係被下層補強梁3 0所 補強。下層補強梁3 0係如圖1 4所示般,由長條狀板材 所製成,且被設置成從在柱省略接合部1 4的左右一邊相 鄰的兩個房屋單元1 2、1 1的頂梁23、23間起直到 在左右的另一邊相鄰的兩個房屋單元1 2、1 1的頂梁 2 3、2 3間爲止。 下層捕強梁3 0的兩端部係如圖1 4所示般,分別連 接到在柱省略接合部14的左右一邊相鄰的兩個房屋單元 12、1 1的各柱子21、以及在柱省略接合部14的另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裝. 訂 A7 B7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费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説明(21 ) —邊相鄰的兩個房屋單元1 2、1 1的柱子2 1。此時, 、補強梁3 0的兩端部係經由:使用高張力3 1的頂梁2 3 、以及與連接構件2 3 A間的高張力螺栓的接合(摩擦接 合)而連接到柱子21。 補強梁3 0的中央部係如圖1 4所示般,有兩個房屋 單元12的各柱省略角隅部以及一個房屋單元11的頂梁 中間部連接於該處。此時,補強梁3 0的中央部係經由: 使用高張力3 2的頂梁2 3、以及與連接構件2 3 B間的 接合而連接到短柱2 5。 當利用上述方式來將補強梁3 0連接到柱子2 1、短 柱2 5時,各房屋單元1 2的柱省略角隅部還沒有與暫時 柱2 6接合,而該暫時柱2 6係可自由裝卸到短柱2 5上 。然後,當完成了將補強梁3 0連接到柱子2 1、短柱 2 5後,就將暫時柱2 6從短柱2 5拆離。 此外,補強梁3 0與夾介著補強梁3 0而相鄰的兩個 房屋單元12、1 1的兩個接鄰的頂梁23、23之間, 即使在於沒有連接構件2 3 A、2 3 B的部分也只要使用 螺栓等來接合就可以。 此外,在於第3實施形態的由:兩個房屋單元1 2以 及一個標準房屋單元11來形成寬廣連續的居室空間所成 的組合式房屋10中,即使不採用圖14所示的接合構造. ,也可以採用圚15所示的接合構造。圊15所示的是不 採用圖1 4所用的長條狀的下層補強梁3 0 ,而採用補強 板5 0。亦即,(a ) —體的連接構件2 3Α係經由補強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裝. - 訂 ·—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X297公釐) -24 -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貝工消費合作社印裝 A7 B7 五、發明説明(22 ) 板5 0用高張力螺栓接合到在柱省略接合部1 4的左右一 邊相鄰的兩個房屋單元1 2、1 1的各柱子2 1 : ( b ) 一體的連接構件2 3 A係經由補強板5 0用高張力螺栓接 合到在柱省略接合部1 4的左右另一邊相鄰的兩個房屋單 元12,11的各柱子21; (c)兩個房屋單元12的 各柱省略角隅部以及一個房屋單元11的頂粱中間部係經 由補強板5 0用高張力螺栓接合。 又,第3實施形態的組合式房屋1 0也和第1實施形 態同樣可採用:(a)將下層補強梁的身高高食延伸到上 層部分10B的底梁的構造;(b)在於上層部分10B 的頂梁設置上層補強粱的構造;(c)在上層部分10 B 也省略掉柱子,利用上層補強梁來補強該柱省略接合部的 構造。 (第4實施形態)(圖16) 第4實施形態中,組合式房屋1 0係製作成:如圖 1 6所示般,將兩個柱省略房屋單元1 2各自的柱省略角 隅部於柱省略接合部1 4互相對接並載置於下層部分 1 0 A的一部分上,利用這兩個柱省略房屋單元1 2來形 成不被柱子2 1所隔斷的寬廣連續的居室空間。以下,說 明這兩個柱省略房屋單元12的接合構造。 在於組合式房屋1 0的下層部分1 0A,兩個柱省略 房屋單元1 2的柱省略接合部1 4係被下層補強梁3 0所 捕強。下層補強梁3 0係如圖1 6所示般,由長條狀板材 所製成,且被設置成從柱省略接合部1 4的左右一邊的房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隼(CNS ) A4規格(210'〆297公釐) ---------'^装--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瓦) 訂 -25 - 經濟部中央樣隼局貝工消費合作社印裝 294743 A7 B7 五、發明説明(23) 屋單元1 2的頂梁2 3起直到在左右的另一邊的房屋單元 1 2的頂梁2 3爲止。 下層補強梁3 0的兩端部係如圖1 6所示般,分別連 接到在柱省略接合部1 4的左右一邊的房屋單元1 2的柱 子2 1、以及在柱省略接合部1 4的另一邊的房屋單元 12的柱子21。此時,補強梁30的兩端部係經由:使 用高張力3 1的頂梁2 3、以及與連接構件2 3A間的高 張力螺栓的接合(摩擦接合)而連接到柱子2 1 · 補強梁3 0的中央部係如圖1 6所示般,有兩個房屋 單元1 2的各柱省略角隅部連接於該處。此時,補強梁 3 0的中央部係經由:使用高張力3 2的頂梁2 3、以及 與連接構件2 3 B間的接合而連接到短柱2 5。 當利用上述方式來將補強梁3 0連接到柱子2 1 、短 柱2 5時,各房屋單元1 2的柱省略角隅部還沒有與暫時 柱2 6接合,而該暫時柱2 6係可自由裝卸到短柱2 5上 。然後,當完成了將補強梁3 0連接到柱子2 1 、短柱 2 5後,就將暫時柱2 6從短柱2 5拆離。 此外,補強梁3 0與相連於該補強梁3 0的頂梁2 3 之間,即使在於沒有連接構件23A、23B的部分也只 要使用螺栓等來接合就可以。 此外,即使第4資施形態的組合式房屋1 〇也和第1 實施形態同樣可採用:(a)將下層補強梁的身髙高度延 伸到上層部分10 B的底梁的構造;(b)在於上層部分 10B的頂梁設置上磨捕強梁的構造:(c)在上屠部分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現格(210X297公釐) ---------「/裝— - <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 -26 - A 7 B7 五、發明説明(24) 1 Ο B也省略掉柱子,利用上層補強梁來補強該柱省略接 合部的構造。 以上,雖然係利用圖面來詳細說明本發明的實施形態 ,但是本發明的具體構成方式並不侷限於這些實施形態, 只要是在不超脫本發明的要旨的範圍內所爲的設計變更等 皆包含於本發明。例如:補強梁並不侷限於板材、T型材 ,也可以採用角管(圖1 2) 、Η型材、C型材等。補強 梁不一定要利用貫穿於相鄰的兩個組合式房屋的頂梁間的 螺栓來一體接合,也可利用一個螺栓將一邊的頂梁接合到 補強梁的一面,利用另一個螺栓來將另一邊的頂梁接合到 補強梁的另一面。又,補強梁不一定利用螺栓來接合到頂 梁,也可以利用熔接等其他手段來接合到頂梁。 根據以上所述的本發明,係可針對組合式房屋,不僅 不會降低頂梁下方的頂棚高度,又可形成省略掉柱子的寬 廣連績空間,並具有良好的施工性。 (請先閣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中央樣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规格(210 X 297公釐) 27

Claims (1)

  1. A8 B8 C8 D8 經濟部中央樣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衷 % 申請專利範圍 第 85101137 號 專 利 丰 請 案 中 文 丰 請 專 利 範 圍 修 正 本 民 國 85年 7月修正 1 * 一 種 組 合 式 房 屋 9 係 靥 於 由 • 將 柱 子 和 底 梁 和 頂 梁 接 合 成 箱 型 的 房 屋 單 元 互 相 鄰 接 設 置 所 構 築 而 成 的 組 合 式 房 屋 > 其 特 徵 在 於 將 複 數 個 房 屋 單 元 配 置 成 令 各 房 屋 單 元 的 各 白 特 定 的 至 少 — 個 柱 省 略 角 隅 部 於 柱 省 略 接 合 部 互 相 對 接 > 將 從 位 於 柱 省 略 接 合 部 的 — 邊 的 房 屋 單 元 的 頂 梁 側 起 直 到 另 一 邊 的 房 屋 單 元 的 頂 梁 側 爲 止 的 補 强 梁 設 於 鄰 接 房 屋 單 元 間 隙 9 補 强 梁 的 兩 端 部 分 別 被 連 結 到 柱 省 略 接 合 部 的 一 邊 的 房 屋 單 元 的 柱 子 周 圍 和 柱 省 略 接 合 部 的 另 一 邊 的 房 屋 單 元 的 柱 子 周 圍 9 而 且 複 數 個 房 屋 單 元 的 各 白 的 柱 省 略 角 隅 部 係 連 結 於 補 强 梁 的 中 央 部 而 構 成 者 0 2 如 申 請 專 利 範 圍 第 1 項 所 述 的 組 合 式 房 屋 > 其 中一 前 述 的 房 屋 單 元 在 於 其 柱 省 略 角 隅 部 以 外 的 三 個 角 隅 部 係 利 用 連 接構 件 將 呈 交 叉 的 頂 梁 和 底 梁 接 合 到 柱 子 ϊ 而 在 於 其 柱 省 略 角 隅 部 係 利 用 連 接 構 件 將 呈 交 叉 的 頂 梁 和 底 梁 接 合 到 短 柱 短 柱 與 短 柱 係 製 作 成 利 用 暫 時 柱 來 接 合 成 可 白 由 安 裝 與 拆 卸 , 補 强 梁 的 兩 端 係 利 用 與 連 接 構 件 的 接 合 而 連 結 到 柱 子 補 强 梁 的 中 央 部 則 係 利 用 與 連 接 構 件 的 接 合 而 連 結 到 短 柱 0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 210X297公釐)-1 - .装· 經濟部中失橾隼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褽 A8 38 C8 D8 六、申請專利範圍 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第2項所述的組合式房屋 ,其中前述的房屋單元係以具有柱省略角隅部的前述複數 個房屋單元當作下層房屋單元,在這個下層房屋單元上搭 載數個上層房屋單元, 補强梁的身高高度係延伸到達上層房屋單元的底梁, 而補强梁也利用該延伸部分連結到上層房屋單元。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述的組合式房屋, 其中前述的房屋單元係以具有柱省略角隅部的前述複數個 房屋單元當作下層房屋單元,在這個下層房屋單元上搭載 數個上層房屋單元, 將上層補强梁設於相鄰的上層房屋單元的頂梁的間隙 內,而且上層補强梁係分別連結於已經接合了上層房屋單 元的前述頂梁的各短柱。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的組合式房屋,其中 前述複數個上層房屋單元也具有柱省略角隅部, 上層補强梁的兩端部係分別連結於:位在柱省略接合 ^ 部的一邊的房屋單元的柱子、和位在柱省略接合部的另一 邊的房屋單元的柱子,而複數個房屋單元的各個柱省略角 隅部則連結於補强梁的中央部。 6. 如申請專利範圔第1或2項所述的組合式房屋, 其中前述房屋單元係將四個房屋單元配置成:令各房屋單 元的各自一個特定的柱省略角隅部於柱省略接合部呈互相 對接, 並且將從在柱省略接合部的一邊呈相鄰的兩個房屋單 本紙張尺度適用t國國家標準(CNS)八4規格(210X297公釐)_ 9 ·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装· 訂 經濟部中夬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294743 ll D8 六、申請專利範圍 元的頂梁之間起至在柱省略接合部的另一邊呈相鄰的兩個 房屋單元的頂梁之間爲止的補强梁設於鄰接房屋單元間隙 補强梁的兩端部分別被連結到:在柱省略接合部的一 邊相鄰的兩個房屋單元的各柱子周圍,和在柱省略接合部 的另一邊相鄰的兩個房屋單元的各柱子周園,而且四個房 屋單元的各柱省略角隅部係連結於補强梁的中央部而構成 者0 7. 如請求項第1或2項所述的組合式房屋,其中前 述房屋單元係將三個房屋單元配置成:令各房屋單元的各 自一個特定的柱省略角隅部於柱省略接合部呈互相對接, 並且將從在柱省略接合部的一邊相鄰的兩個房屋單元 的頂梁之間起至在另_邊的房屋單元的頂梁之間爲止的補 强梁設於鄰接房屋單元間隙, 補强梁的兩端部分別被連結到:在柱省略接合部的一 邊相鄰的兩個房屋單元的各柱子周圍,和在柱省略接合部 的另一邊的房屋單元的各柱子周圍,而且三個房屋單元的 各柱省略角隅部係連結於補强梁的中央部而構成者。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述的組合式房屋, 其中前述房屋單元係將二個房屋單元配置成:令各房屋單 元的各自一個特定的柱省略角隅部於柱省略接合部互相對 接, 並且將另一個房屋單元在於包含有前述兩個房屋單元 的柱省略接合部的同一平面內,以橫跨該柱省略接合部的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2丨0><297公釐)· 3 _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裝· ,va 經濟部中央揉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8 B8 C8 D8六、申請專利範圍 兩側之方式鄰接配置, 並將從在柱省略接合部的一邊相鄰的兩個房屋單元的 頂梁之間起至在另一邊相鄰的兩個房屋單元的頂梁之間爲 止的補强梁設於鄰接房屋單元間隙, 補强梁的兩端部分別被連結到:在柱省略接合部的一 邊相鄰的兩個房屋單元的各柱子周圍,和在柱省略接合部 的另一邊相鄰的兩個房屋單元的各柱子周圍,而且兩個房 屋單元的各柱省略角隅部以及另一個房屋單元的頂梁中間 部係連結於補强染的中央部而構成者。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第2項所述的組合式房屋 ,其中前述的房屋單元係以具有柱省略角隅部的前述複數 個房屋單元當作下層房屋單元,在這個下層房屋單元上搭 載數個上層房屋單元, 補强梁的身高高度係延伸到達上層房屋單元的底梁者 Ο 10. —種組合式房屋的構築方法,係用來構築申請 ^ 專利範圍第1或2項的任一項所述的組合式房屋的方法, 其特徵在於: 使用可在於柱省略角隅部自由安裝與拆卸暫時柱的房 屋單元,作爲可省略柱子的房屋單元, 先在該房屋單元設置暫時柱直到補强梁連接完畢,並 在補强梁連接完畢後拆除暫時柱。 294743 (請先聞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裝· 訂 泉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丨0X297公釐)
TW085101137A 1995-02-10 1996-01-30 TW29474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263595 1995-02-10
JP30945495A JP3260266B2 (ja) 1995-02-10 1995-11-28 ユニット建物とその構築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94743B true TW294743B (zh) 1997-01-01

Family

ID=263598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85101137A TW294743B (zh) 1995-02-10 1996-01-30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5755063A (zh)
JP (1) JP3260266B2 (zh)
KR (1) KR100225539B1 (zh)
CN (1) CN1103844C (zh)
TW (1) TW29474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9814332D0 (en) * 1998-07-03 1998-09-02 Marsh Peter Gordon Modular buildings
JP2000345620A (ja) * 1999-06-04 2000-12-12 Sekisui Chem Co Ltd ユニット建物とその構築方法
JP2000345619A (ja) * 1999-06-08 2000-12-12 Sekisui Chem Co Ltd ユニット建物
SE521286C2 (sv) * 2002-02-27 2003-10-21 Open House System Ab Modulär byggnad, prefabricerad volymmodul och metod för framställning av en modulär byggnad
US8474194B2 (en) * 2002-08-30 2013-07-02 500 Group Inc. Modular prefabricated house
CN100381651C (zh) * 2003-05-20 2008-04-16 积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组合式建筑物
JP4503982B2 (ja) * 2003-11-04 2010-07-14 ミサワホーム株式会社 補強梁およびその補強梁を備えたユニット式建物
DE102005003996B4 (de) * 2005-01-28 2014-08-14 Rolf Kestermann Modularer Raum
FI124620B (fi) * 2005-01-28 2014-11-14 Neapo Oy Huonetilajärjestely, laiva, rakennus ja menetelmä huonetilajärjestelyn rakentamiseksi
ES2284306B1 (es) * 2005-03-03 2008-09-16 Compact-Habit, S.L. Sistema de construccion modular.
JP4609283B2 (ja) * 2005-11-16 2011-01-12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建物ユニット及びこれを用いたユニット建物
ES2303457B1 (es) * 2006-12-01 2009-08-03 Habidite, S.A. Sistema constructivo.
US8429871B2 (en) * 2007-04-11 2013-04-30 Erla Dögg Ingjaldsdottir Affordable, sustainable buildings comprised of recyclable materials and methods thereof
US8910439B2 (en) 2007-04-11 2014-12-16 M3house, LLC Wall panels for affordable, sustainable buildings
US7941975B2 (en) * 2007-04-11 2011-05-17 Erla Dogg Ingjaldsdottir Affordable, sustainable buildings comprised of recyclable materials and methods thereof
KR100805732B1 (ko) * 2007-05-16 2008-02-21 주식회사 포스코 모듈러 유닛을 이용한 건축물 구조
US9663937B2 (en) * 2007-06-07 2017-05-30 Gary B. Goldman Modular housing and method of installation in a structural framework
JP4604095B2 (ja) * 2008-02-12 2010-12-22 ミサワホーム株式会社 補強梁、ユニット式建物およびユニット式建物の施工方法
EP2539521B1 (en) * 2010-02-25 2023-06-07 John Clement Preston Scaffolding
KR101022975B1 (ko) * 2010-09-20 2011-03-22 유승협 실내외 전시행사를 위한 컨테이너형 시스템부스
CN102003082B (zh) * 2010-11-19 2013-01-23 安徽瑶海钢结构股份有限公司 组合式箱型房及其安装方法
US20120240482A1 (en) * 2011-03-22 2012-09-27 XSite Modular Components for a Modular High-Rise Structures And Method For Assembling Same
CN202644723U (zh) * 2012-06-01 2013-01-02 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集装箱模块化建筑补强承力构件
CN202627207U (zh) * 2012-06-01 2012-12-26 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集装箱单元模块多层或高层建筑的连接结构
JP6288950B2 (ja) * 2013-05-28 2018-03-07 ミサワホーム株式会社 建物ユニットの連結構造
WO2015001463A1 (en) * 2013-07-03 2015-01-08 Gerntholtz, Otto Carl Structural arrangement
USD745703S1 (en) * 2013-07-23 2015-12-15 Nikolay Ivanov Expandable structure
CN103806535A (zh) * 2014-01-14 2014-05-21 江苏泰润物流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组合式房屋箱
US9556612B2 (en) * 2014-07-18 2017-01-31 Williams Scotsman, Inc. Floor assembly for modular building units
CN106193390A (zh) * 2014-09-30 2016-12-07 山核桃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建筑物的立面附接系统
CN104532951A (zh) * 2014-11-28 2015-04-22 同济大学 柱承重式箱式建筑模块、箱式模块化建筑及其建造方法
CN104790529A (zh) * 2015-02-12 2015-07-22 同济大学 箱式模块建筑拼接节点结构
CN105625725B (zh) * 2016-01-13 2018-04-24 卓达新材料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由内至外一体成型制备房屋单元的模具
US9963877B2 (en) * 2016-05-18 2018-05-08 David R. Hall Modular prismatic box-like structure-based building method and infrastructure
CN105971125B (zh) * 2016-05-20 2018-07-06 重庆昊色堂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一种魔方式集成房安装方法
CN105839783B (zh) * 2016-05-20 2018-07-10 重庆昊色堂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一种魔方单元及魔方式集成房
CN106836865B (zh) * 2017-02-16 2019-04-26 林晓丽 箱式集成房屋
CN106854898B (zh) * 2017-02-16 2019-05-24 无锡市新兴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箱式集成房屋中箱体和地板的连接结构
ES2994441T3 (en) 2017-10-03 2025-01-23 Boxabl Inc Customizable transportable structures and components therefor
KR101958876B1 (ko) * 2018-04-03 2019-03-15 박대융 층간소음을 저감하고 개보수가 용이한 복층형 공동주택 설계구조
KR102099018B1 (ko) * 2018-10-11 2020-05-26 (주)디에스텍 건축 모듈을 이용한 모듈러 구조물 시공 방법
USD902441S1 (en) * 2018-11-21 2020-11-17 Blox, Llc Building module frame
USD902440S1 (en) * 2018-11-21 2020-11-17 Blox, Llc Building module frame
CN113454302B (zh) 2019-02-14 2023-01-20 500集团有限公司 围护部件周边结构
JP7358142B2 (ja) * 2019-09-18 2023-10-10 積水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ユニット建物
CN111456252A (zh) * 2020-05-06 2020-07-28 有利华建材(惠州)有限公司 钢制组装合成混凝土建筑及其建造方法
AU2021414233A1 (en) 2020-12-31 2023-07-20 Mitek Holdings, Inc. Rapid assembly construction modules and methods for use
US11739547B2 (en) 2021-01-12 2023-08-29 Build Ip Llc Stackable foldable transportable buildings
US11718984B2 (en) 2021-01-12 2023-08-08 Build Ip Llc Liftable foldable transportable buildings
CN113846754A (zh) * 2021-09-18 2021-12-28 宏联众装配集成房屋河北有限公司 一种装配式房屋吊装时自动校正连接件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H469152A (de) * 1967-02-01 1969-02-28 Furter Oskar Industriell gefertigtes und eine Raumeinheit bildendes Bauelement
SE344485B (zh) * 1967-11-10 1972-04-17 Elcon Ag
US4023315A (en) * 1968-07-26 1977-05-17 Elcon A.G. Prefabricated buildings
US3503170A (en) * 1968-08-14 1970-03-31 Shelley W Shelley Modular post-tensioned overlapped staggered building construction
US4136492A (en) * 1973-06-04 1979-01-30 Willingham John H Industrialized building construction
RO79813A (ro) * 1974-05-08 1982-09-09 Industrielle De Constructions Mobiles,Fr Constructie usoara prefabricata cu structura metalica
GR73603B (zh) * 1978-12-11 1984-03-26 Wybauw Jacques
US4644709A (en) * 1985-05-02 1987-02-24 Sharon K. Baumann Trust Omniform building system
FR2588302A1 (fr) * 1985-10-03 1987-04-10 Fillod Const Element de batiment modulaire prefabrique et batiment comportant de tels elements
US4854094A (en) * 1987-11-23 1989-08-08 Clark Phillip C Method for converting one or more steel shipping containers into a habitable building at a building site and the product thereof
JP2946744B2 (ja) * 1990-11-20 1999-09-06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衛星通信システ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844C (zh) 2003-03-26
JPH08277580A (ja) 1996-10-22
CN1136123A (zh) 1996-11-20
JP3260266B2 (ja) 2002-02-25
US5755063A (en) 1998-05-26
KR100225539B1 (ko) 1999-10-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94743B (zh)
JP5478864B2 (ja) 連結構造、ユニット式建物、その施工方法
JP2012012882A (ja) ユニット式建物
JP3474065B2 (ja) ユニット建物とその構築方法
JP2009035990A (ja) 補強梁、ユニット式建物及びユニット式建物の施工方法
JP2978447B2 (ja) ユニット住宅
JP4676610B2 (ja) ユニット式建物
JP2003301520A (ja) ユニット式建物
JP5314398B2 (ja) ユニット式建物およびユニット式建物の施工方法
JP3579596B2 (ja) ユニット建物とその構築方法
JP2003035051A (ja) 耐震壁用鋼板および鋼板耐震壁の構築方法
JP3429629B2 (ja) ユニット建物とその構築方法
JP2003074122A (ja) ユニット式建物および拡張ユニット
JP6473293B2 (ja) ユニット式建物
RU2382154C1 (ru) Безбалочное перекрытие
JP4234294B2 (ja) 補強プレートおよびユニット式建物
JP2011084864A (ja) 建物ユニットおよびユニット式建物
JP3474064B2 (ja) ユニット建物とその構築方法
JP2000080727A (ja) 柱省略建物ユニットとユニット建物とその構築方法
JP2003336317A (ja) 木造建物の耐震構造
JP2008266961A (ja) ユニット式建物
JP6332979B2 (ja) 建物ユニットの補強構造
JPH06317015A (ja) 梁型枠の組立方法
JP2000144921A (ja) 建物ユニットの連結構造および連結方法
JPH09291604A (ja) ユニット建物とその施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K4A Expiration of patent term of an invention pa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