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423025A - 高轉換穩定度之電源供應器 - Google Patents
高轉換穩定度之電源供應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202423025A TW202423025A TW111144508A TW111144508A TW202423025A TW 202423025 A TW202423025 A TW 202423025A TW 111144508 A TW111144508 A TW 111144508A TW 111144508 A TW111144508 A TW 111144508A TW 202423025 A TW202423025 A TW 202423025A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potential
- coupled
- node
- diode
- pulse width
- Prior art dat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c-Dc Converters (AREA)
Abstract
一種高轉換穩定度之電源供應器,包括:一橋式整流器、一升壓電感器、一第一功率切換器、一第一輸出級電路、一變壓器、一第二功率切換器、一第二輸出級電路、一電力傳輸積體電路,以及一調變控制電路。電力傳輸積體電路可根據一溝通電位來產生一第一控制電位,其中溝通電位係與一輸出電位相關聯。調變控制電路可根據第一控制電位來產生一第一脈波寬度調變電位和一第二脈波寬度調變電位,使得升壓電感器可操作於一不連續電流模式、一邊界電流模式,或是一連續電流模式三者擇一。
Description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電源供應器,特別係關於一種高轉換穩定度之電源供應器。
電源供應器為筆記型電腦領域中不可或缺之元件。然而,若電源供應器之轉換穩定度不足,則很容易造成相關筆記型電腦之整體操作性能下滑。有鑑於此,勢必要提出一種全新之解決方案,以克服先前技術所面臨之困境。
在較佳實施例中,本發明提出一種高轉換穩定度之電源供應器,包括:一橋式整流器,根據一第一輸入電位和一第二輸入電位來產生一整流電位;一升壓電感器,接收該整流電位;一第一功率切換器,根據一第一脈波寬度調變電位來選擇性地將該升壓電感器耦接至一接地電位;一第一輸出級電路,耦接至該升壓電感器;一變壓器,包括一主線圈和一副線圈,其中該主線圈係耦接至該第一輸出級電路;一第二功率切換器,根據一第二脈波寬度調變電位來選擇性地將該主線圈耦接至該接地電位;一第二輸出級電路,耦接至該副線圈,並產生一輸出電位;一電力傳輸(Power Delivery,PD)積體電路,根據一溝通電位來產生一第一控制電位,其中該溝通電位係與該輸出電位相關聯;以及一調變控制電路,根據該第一控制電位來產生該第一脈波寬度調變電位和該第二脈波寬度調變電位,使得該升壓電感器操作於一不連續電流模式、一邊界電流模式,或是一連續電流模式三者擇一。
為讓本發明之目的、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出本發明之具體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在說明書及申請專利範圍當中使用了某些詞彙來指稱特定的元件。本領域技術人員應可理解,硬體製造商可能會用不同的名詞來稱呼同一個元件。本說明書及申請專利範圍並不以名稱的差異來作為區分元件的方式,而是以元件在功能上的差異來作為區分的準則。在通篇說明書及申請專利範圍當中所提及的「包含」及「包括」一詞為開放式的用語,故應解釋成「包含但不僅限定於」。「大致」一詞則是指在可接受的誤差範圍內,本領域技術人員能夠在一定誤差範圍內解決所述技術問題,達到所述基本之技術效果。此外,「耦接」一詞在本說明書中包含任何直接及間接的電性連接手段。因此,若文中描述一第一裝置耦接至一第二裝置,則代表該第一裝置可直接電性連接至該第二裝置,或經由其它裝置或連接手段而間接地電性連接至該第二裝置。
第1圖係顯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電源供應器100之示意圖。例如,電源供應器100可應用於桌上型電腦、筆記型電腦,或一體成形電腦。如第1圖所示,電源供應器100包括:一橋式整流器110、一升壓電感器LU、一第一功率切換器120、一第一輸出級電路130、一變壓器140、一第二功率切換器150、一第二輸出級電路160、一電力傳輸積體電路(Power Delivery Integrated Circuit,PD IC)170,以及一調變控制電路180。必須注意的是,雖然未顯示於第1圖中,但電源供應器100更可包括其他元件,例如:一穩壓器或(且)一負回授電路。
橋式整流器110可根據一第一輸入電位VIN1和一第二輸入電位VIN2來產生一整流電位VR,其中第一輸入電位VIN1和第二輸入電位VIN2之間可形成具有任意頻率和任意振幅之一交流電壓。例如,交流電壓之頻率可約為50Hz或60Hz,而交流電壓之方均根值(Root Mean Square,RMS)可約由90V至264V,但亦不僅限於此。升壓電感器LU可接收整流電位VR。第一功率切換器120可根據一第一脈波寬度調變(Pulse Width Modulation,PWM)電位VM1來選擇性地將升壓電感器LU耦接至一接地電位VSS(例如:0V)。例如,若第一脈波寬度調變電位VM1為一高邏輯位準(亦即,邏輯「1」),則第一功率切換器120可將升壓電感器LU耦接至接地電位VSS(亦即,第一功率切換器120可近似於一短路路徑);反之,若第一脈波寬度調變電位VM1為一低邏輯位準(亦即,邏輯「0」),則第一功率切換器120不會將升壓電感器LU耦接至接地電位VSS(亦即,第一功率切換器120可近似於一開路路徑)。第一輸出級電路130係耦接至升壓電感器LU。變壓器140包括一主線圈141和一副線圈142,其中主線圈141可位於變壓器140之一側,而副線圈142則可位於變壓器140之相對另一側。主線圈141係耦接至第一輸出級電路130。第二功率切換器150可根據一第二脈波寬度調變電位VM2來選擇性地將主線圈141耦接至接地電位VSS。例如,若第二脈波寬度調變電位VM2為高邏輯位準,則第二功率切換器150可將主線圈141耦接至接地電位VSS(亦即,第二功率切換器150可近似於一短路路徑);反之,若第二脈波寬度調變電位VM2為低邏輯位準,則第二功率切換器150不會將主線圈141耦接至接地電位VSS(亦即,第二功率切換器150可近似於一開路路徑)。第二輸出級電路160係耦接至副線圈142,並可用於產生一輸出電位VOUT。例如,輸出電位VOUT可為一直流電位,其電位位準可介於5V至48V之間,但亦不僅限於此。電力傳輸積體電路170可根據一溝通電位VT來產生一第一控制電位VC1,其中溝通電位VT可與輸出電位VOUT相關聯。調變控制電路180可根據第一控制電位VC1來產生前述之第一脈波寬度調變電位VM1和第二脈波寬度調變電位VM2,使得升壓電感器LU可操作於一不連續電流模式(Discontinuous Current Mode,DCM)MD1、一邊界電流模式(Boundary Current Mode,BCM)MD2,或是一連續電流模式(Continuous Current Mode,CCM)MD3三者擇一。在此設計下,電源供應器100可根據輸出電位VOUT之電位位準來適當地選擇升壓電感器LU之操作模式,從而可大幅提升其自身之轉換穩定度。
以下實施例將介紹電源供應器100之詳細結構及操作方式。必須理解的是,這些圖式和敘述僅為舉例,而非用於限制本發明之範圍。
第2圖係顯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電源供應器200之電路圖。在第2圖之實施例中,電源供應器200具有一第一輸入節點NIN1、一第二輸入節點NIN2,以及一輸出節點NOUT,並包括一橋式整流器210、一升壓電感器LU、一第一功率切換器220、一第一輸出級電路230、一變壓器240、一第二功率切換器250、一第二輸出級電路260、一電力傳輸積體電路270,以及一調變控制電路280。電源供應器200之第一輸入節點NIN1和第二輸入節點NIN2可分別用於接收一第一輸入電位VIN1和一第二輸入電位VIN2。電源供應器200之輸出節點NOUT可用於輸出一輸出電位VOUT至一系統端(未顯示),例如:一筆記型電腦。
橋式整流器210包括一第一二極體D1、一第二二極體D2、一第三二極體D3,以及一第四二極體D4。第一二極體D1具有一陽極和一陰極,其中第一二極體D1之陽極係耦接至第一輸入節點NIN1,而第一二極體D1之陰極係耦接至一第一節點N1以輸出一整流電位VR。第二二極體D2具有一陽極和一陰極,其中第二二極體D2之陽極係耦接至第二輸入節點NIN2,而第二二極體D2之陰極係耦接至第一節點N1。第三二極體D3具有一陽極和一陰極,其中第三二極體D3之陽極係耦接至一接地電位VSS,而第三二極體D3之陰極係耦接至第一輸入節點NIN1。第四二極體D4具有一陽極和一陰極,其中第四二極體D4之陽極係耦接至接地電位VSS,而第四二極體D4之陰極係耦接至第二輸入節點NIN2。
升壓電感器LU具有一第一端和一第二端,其中升壓電感器LU之第一端係耦接至第一節點N1以接收整流電位VR,而升壓電感器LU之第二端係耦接至一第二節點N2。在一些實施例中,一電感電流IL係流經升壓電感器LU,其將於後續詳細作說明。
第一功率切換器220包括一第一電晶體M1。例如,第一電晶體M1可為一N型金氧半場效電晶體(N-type Metal-Oxide-Semiconductor Field-Effect Transistor,NMOSFET)。第一電晶體M1具有一控制端(例如:一閘極)、一第一端(例如:一源極),以及一第二端(例如:一汲極),其中第一電晶體M1之控制端係用於接收一第一脈波寬度調變電位VM1,第一電晶體M1之第一端係耦接至接地電位VSS,而第一電晶體M1之第二端係耦接至第二節點N2。
第一輸出級電路230包括一第五二極體D5和一第一電容器C1。第五二極體D5具有一陽極和一陰極,其中第五二極體D5之陽極係耦接至第二節點N2,而第五二極體D5之陰極係耦接至一第三節點N3。第一電容器C1具有一第一端和一第二端,其中第一電容器C1之第一端係耦接至第三節點N3,而第一電容器C1之第二端係耦接至接地電位VSS。
變壓器240包括一主線圈241和一副線圈242,其中變壓器240更可內建一激磁電感器LM。激磁電感器LM可為變壓器240製造時所附帶產生之一固有元件,其並非一外部獨立元件。主線圈241和激磁電感器LM皆可位於變壓器240之同一側(例如:一次側),而副線圈242則可位於變壓器240之相對另一側(例如:二次側,其可與一次側互相隔離開來)。詳細而言,主線圈241具有一第一端和一第二端,其中主線圈241之第一端係耦接至第三節點N3,而主線圈241之第二端係耦接至一第四節點N4。激磁電感器LM具有一第一端和一第二端,其中激磁電感器LM之第一端係耦接至第三節點N3,而激磁電感器LM之第二端係耦接至第四節點N4。副線圈242具有一第一端和一第二端,其中副線圈242之第一端係耦接至一第五節點N5,而副線圈242之第二端係耦接至一共同節點NCM。例如,共同節點NCM可視為另一接地電位,其可與前述之接地電位VSS相同或相異。
第二功率切換器250包括一第二電晶體M2。例如,第二電晶體M1可為一N型金氧半場效電晶體。第二電晶體M2具有一控制端(例如:一閘極)、一第一端(例如:一源極),以及一第二端(例如:一汲極),其中第二電晶體M2之控制端係用於接收一第二脈波寬度調變電位VM2,第二電晶體M2之第一端係耦接至接地電位VSS,而第二電晶體M2之第二端係耦接至第四節點N4。
第二輸出級電路260包括一第三電晶體M3、一第六二極體D6、一第二電容器C2,以及一第三電容器C3。例如,第三電晶體M3可為一N型金氧半場效電晶體。第六二極體D6具有一陽極和一陰極,其中第六二極體D6之陽極係耦接至第五節點N5,而第六二極體D6之陰極係耦接至一第六節點N6。第二電容器C2具有一第一端和一第二端,其中第二電容器C2之第一端係耦接至第六節點N6,而第二電容器C2之第二端係耦接至共同節點NCM。第三電晶體M3具有一控制端(例如:一閘極)、一第一端(例如:一源極),以及一第二端(例如:一汲極),其中第三電晶體M3之控制端係用於接收一第二控制電位VC2,第三電晶體M3之第一端係耦接至輸出節點NOUT以選擇性地輸出前述之輸出電位VOUT,而第三電晶體M3之第二端係耦接至第六節點N6。第三電容器C3具有一第一端和一第二端,其中第三電容器C3之第一端係耦接至輸出節點NOUT,而第三電容器C3之第二端係耦接至共同節點NCM。
電力傳輸積體電路270可根據一溝通電位VT來產生一第一控制電位VC1。在一些實施例中,電源供應器200可支援USB(Universal Serial Bus) Type-C規格,其中電力傳輸積體電路270具有一第一CC(Configuration Channel)腳位271以接收溝通電位VT,並更具有一第二CC腳位272以輸出第一控制電位VC1。例如,當電源供應器200耦接至一系統端時,電力傳輸積體電路270可輸出一固定電流至第一CC腳位271,並可再經此第一CC腳位271由系統端處接收溝通電位VT。必須注意的是,溝通電位VT係與輸出電位VOUT相關聯。在分析過溝通電位VT之後,電力傳輸積體電路270所產生之第一控制電位VC1可用於指示出升壓電感器LU之一目標操作模式。在一些實施例中,升壓電感器LU之目標操作模式和輸出電位VOUT之電位位準之間之關係可如下表一所述:
輸出電位VOUT | 升壓電感器LU之目標操作模式 |
5V或9V或12V或15V | 不連續電流模式(DCM)MD1 |
20V或28V | 邊界電流模式(BCM)MD2 |
36V或48V | 連續電流模式(CCM)MD3 |
根據表一可知,若輸出電位VOUT相對較低,則升壓電感器LU將可操作於一不連續電流模式MD1,若輸出電位VOUT相對適中,則升壓電感器LU將可操作於一邊界電流模式MD2,而若輸出電位VOUT相對較高,則升壓電感器LU將可操作於一連續電流模式MD3。
調變控制電路280包括一第一脈波寬度調變積體電路282和一第二脈波寬度調變積體電路284,其中第一脈波寬度調變積體電路282可用於產生第一脈波寬度調變電位VM1,而第二脈波寬度調變積體電路284可用於產生第二脈波寬度調變電位VM2。
在一些實施例中,電源供應器200之操作原理可如下列所述。初始時,電源供應器200耦接至一系統端(未顯示)。當電力傳輸積體電路270由前述之系統端處接收到溝通電位VT時,電力傳輸積體電路270即可通知第二脈波寬度調變積體電路284,使得第二脈波寬度調變積體電路284更可產生具有高邏輯位準之第二控制電位VC2。此時,第三電晶體M3被致能,故第二輸出級電路260將可正常產生輸出電位VOUT。必須注意的是,溝通電位VT和第一控制電位VC1皆與輸出電位VOUT之電位位準互相關聯。回應於具有高邏輯位準之第二控制電位VC2,第一脈波寬度調變積體電路282將可根據第一控制電位VC1來適當地調整第一脈波寬度調變電位VM1。因此,基於輸出電位VOUT之不同位準,升壓電感器LU將可操作於不連續電流模式MD1、邊界電流模式MD2,或是連續電流模式MD3三者擇一。在另一些實施例中,若第二控制電位VC2維持於低邏輯位準,則第一脈波寬度調變積體電路282將不會採取任何動作。
第3圖係顯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升壓電感器LU之電感電流IL之波形圖。如第3圖所示,在一第一時間區間T1內,升壓電感器LU係操作於不連續電流模式MD1。在一第二時間區間T2內,升壓電感器LU係操作於邊界電流模式MD2。在一第三時間區間T3內,升壓電感器LU係操作於連續電流模式MD3。
第4圖係顯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第一脈波寬度調變電位VM1之波形圖。如第4圖所示,第一脈波寬度調變電位VM1之每一操作週期TT包括一高邏輯區間TN和一低邏輯區間TF。在一些實施例中,高邏輯區間TN之長度可為一固定值,而低邏輯區間TF之長度則可根據第一控制電位VC1而進行調整。例如,高邏輯區間TN之長度可固定為7.5μs,但亦不僅限於此。
第5A圖係顯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升壓電感器LU操作於不連續電流模式MD1時電感電流IL之波形圖。第5A圖之實施例係對應於相對較低之輸出電位VOUT。此時,第一脈波寬度調變積體電路282可調整第一脈波寬度調變電位VM1之每一操作週期TT,使得其低邏輯區間TF1之長度皆大於其高邏輯區間TN之長度。例如,低邏輯區間TF1之長度可約為12.5μs,但亦不僅限於此。
第5B圖係顯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升壓電感器LU操作於邊界電流模式MD2時電感電流IL之波形圖。第5B圖之實施例係對應於相對適中之輸出電位VOUT。此時,第一脈波寬度調變積體電路282可調整第一脈波寬度調變電位VM1之每一操作週期TT,使得其低邏輯區間TF2之長度皆等於其高邏輯區間TN之長度。例如,低邏輯區間TF2之長度可約為7.5μs,但亦不僅限於此。
第5C圖係顯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升壓電感器LU操作於連續電流模式MD3時電感電流IL之波形圖。第5C圖之實施例係對應於相對較高之輸出電位VOUT。此時,第一脈波寬度調變積體電路282可調整第一脈波寬度調變電位VM1之每一操作週期TT,使得其低邏輯區間TF3之長度皆小於其高邏輯區間TN之長度。例如,低邏輯區間TF3之長度可約為6μs,但亦不僅限於此。
本發明提出一種新穎之電源供應器,其可根據輸出電位之不同位準來自動調整升壓電感器之操作模式。根據實際量測結果,使用前述設計之電源供應器可有效改善整體之轉換穩定度,故其很適合應用於各種各式之裝置當中。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所述之電位、電流、電阻值、電感值、電容值,以及其餘元件參數均非為本發明之限制條件。設計者可以根據不同需要調整這些設定值。本發明之電源供應器並不僅限於第1-5圖所圖示之狀態。本發明可以僅包括第1-5圖之任何一或複數個實施例之任何一或複數項特徵。換言之,並非所有圖示之特徵均須同時實施於本發明之電源供應器當中。雖然本發明之實施例係使用金氧半場效電晶體為例,但本發明並不僅限於此,本技術領域人士可改用其他種類之電晶體,例如:接面場效電晶體,或是鰭式場效電晶體等等,而不致於影響本發明之效果。
在本說明書以及申請專利範圍中的序數,例如「第一」、「第二」、「第三」等等,彼此之間並沒有順序上的先後關係,其僅用於標示區分兩個具有相同名字之不同元件。
本發明雖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的範圍,任何熟習此項技藝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做些許的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0,200:電源供應器
110,210:橋式整流器
120,220:第一功率切換器
130,230:第一輸出級電路
140,240:變壓器
141,241:主線圈
142,242:副線圈
150,250:第二功率切換器
160,260:第二輸出級電路
170,270:電力傳輸積體電路
180,280:調變控制電路
271:第一CC腳位
272:第二CC腳位
282:第一脈波寬度調變積體電路
284:第二脈波寬度調變積體電路
C1:第一電容器
C2:第二電容器
C3:第三電容器
D1:第一二極體
D2:第二二極體
D3:第三二極體
D4:第四二極體
D5:第五二極體
D6:第六二極體
IL:電感電流
LM:激磁電感器
LU:升壓電感器
M1:第一電晶體
M2:第二電晶體
M3:第三電晶體
MD1:不連續電流模式
MD2:邊界電流模式
MD3:連續電流模式
N1:第一節點
N2:第二節點
N3:第三節點
N4:第四節點
N5:第五節點
N6:第六節點
NCM:共同節點
NIN1:第一輸入節點
NIN2:第二輸入節點
NOUT:輸出節點
T1:第一時間區間
T2:第二時間區間
T3:第三時間區間
TN:高邏輯區間
TF,TF1,TF2,TF3:低邏輯區間
TT:操作週期
VC1:第一控制電位
VC2:第二控制電位
VIN1:第一輸入電位
VIN2:第二輸入電位
VM1:第一脈波寬度調變電位
VM2:第二脈波寬度調變電位
VOUT:輸出電位
VR:整流電位
VSS:接地電位
VT:溝通電位
第1圖係顯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電源供應器之示意圖。
第2圖係顯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電源供應器之電路圖。
第3圖係顯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升壓電感器之電感電流之波形圖。
第4圖係顯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第一脈波寬度調變電位之波形圖。
第5A圖係顯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升壓電感器操作於不連續電流模式時電感電流之波形圖。
第5B圖係顯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升壓電感器操作於邊界電流模式時電感電流之波形圖。
第5C圖係顯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升壓電感器操作於連續電流模式時電感電流之波形圖。
100:電源供應器
110:橋式整流器
120:第一功率切換器
130:第一輸出級電路
140:變壓器
141:主線圈
142:副線圈
150:第二功率切換器
160:第二輸出級電路
170:電力傳輸積體電路
180:調變控制電路
LU:升壓電感器
MD1:不連續電流模式
MD2:邊界電流模式
MD3:連續電流模式
VC1:第一控制電位
VIN1:第一輸入電位
VIN2:第二輸入電位
VM1:第一脈波寬度調變電位
VM2:第二脈波寬度調變電位
VOUT:輸出電位
VR:整流電位
VSS:接地電位
VT:溝通電位
Claims (10)
- 一種高轉換穩定度之電源供應器,包括: 一橋式整流器,根據一第一輸入電位和一第二輸入電位來產生一整流電位; 一升壓電感器,接收該整流電位; 一第一功率切換器,根據一第一脈波寬度調變電位來選擇性地將該升壓電感器耦接至一接地電位; 一第一輸出級電路,耦接至該升壓電感器; 一變壓器,包括一主線圈和一副線圈,其中該主線圈係耦接至該第一輸出級電路; 一第二功率切換器,根據一第二脈波寬度調變電位來選擇性地將該主線圈耦接至該接地電位; 一第二輸出級電路,耦接至該副線圈,並產生一輸出電位; 一電力傳輸(Power Delivery,PD)積體電路,根據一溝通電位來產生一第一控制電位,其中該溝通電位係與該輸出電位相關聯;以及 一調變控制電路,根據該第一控制電位來產生該第一脈波寬度調變電位和該第二脈波寬度調變電位,使得該升壓電感器操作於一不連續電流模式、一邊界電流模式,或是一連續電流模式三者擇一。
- 如請求項1之電源供應器,其中若該輸出電位相對較低,則該升壓電感器將操作於該不連續電流模式,若該輸出電位相對適中,則該升壓電感器將操作於該邊界電流模式,而若該輸出電位相對較高,則該升壓電感器將操作於該連續電流模式。
- 如請求項1之電源供應器,其中該第一脈波寬度調變電位之每一操作週期包括一高邏輯區間和一低邏輯區間,該高邏輯區間之長度為一固定值,而該低邏輯區間之長度係根據該第一控制電位而進行調整。
- 如請求項1之電源供應器,其中該橋式整流器包括: 一第一二極體,具有一陽極和一陰極,其中該第一二極體之該陽極係耦接至一第一輸入節點以接收該第一輸入電位,而該第一二極體之該陰極係耦接至一第一節點以輸出該整流電位; 一第二二極體,具有一陽極和一陰極,其中該第二二極體之該陽極係耦接至一第二輸入節點以接收該第二輸入電位,而該第二二極體之該陰極係耦接至該第一節點; 一第三二極體,具有一陽極和一陰極,其中該第三二極體之該陽極係耦接至該接地電位,而該第三二極體之該陰極係耦接至該第一輸入節點;以及 一第四二極體,具有一陽極和一陰極,其中該第四二極體之該陽極係耦接至該接地電位,而該第四二極體之該陰極係耦接至該第二輸入節點; 其中該升壓電感器具有一第一端和一第二端,該升壓電感器之該第一端係耦接至該第一節點以接收該整流電位,而該升壓電感器之該第二端係耦接至一第二節點。
- 如請求項4之電源供應器,其中該第一功率切換器包括: 一第一電晶體,具有一控制端、一第一端,以及一第二端,其中該第一電晶體之該控制端係用於接收該第一脈波寬度調變電位,該第一電晶體之該第一端係耦接至該接地電位,而該第一電晶體之該第二端係耦接至該第二節點。
- 如請求項4之電源供應器,其中該第一輸出級電路包括: 一第五二極體,具有一陽極和一陰極,其中該第五二極體之該陽極係耦接至該第二節點,而該第五二極體之該陰極係耦接至一第三節點;以及 一第一電容器,具有一第一端和一第二端,其中該第一電容器之該第一端係耦接至該第三節點,而該第一電容器之該第二端係耦接至該接地電位。
- 如請求項6之電源供應器,其中該變壓器更內建一激磁電感器,該主線圈具有一第一端和一第二端,該主線圈之該第一端係耦接至該第三節點,該主線圈之該第二端係耦接至一第四節點,該激磁電感器具有一第一端和一第二端,該激磁電感器之該第一端係耦接至該第三節點,該激磁電感器之該第二端係耦接至該第四節點,該副線圈具有一第一端和一第二端,該副線圈之該第一端係耦接至一第五節點,而該副線圈之該第二端係耦接至一共同節點。
- 如請求項7之電源供應器,其中該第二功率切換器包括: 一第二電晶體,具有一控制端、一第一端,以及一第二端,其中該第二電晶體之該控制端係用於接收該第二脈波寬度調變電位,該第二電晶體之該第一端係耦接至該接地電位,而該第二電晶體之該第二端係耦接至該第四節點。
- 如請求項7之電源供應器,其中該第二輸出級電路包括: 一第六二極體,具有一陽極和一陰極,其中該第六二極體之該陽極係耦接至該第五節點,而該第六二極體之該陰極係耦接至一第六節點; 一第二電容器,具有一第一端和一第二端,其中該第二電容器之該第一端係耦接至該第六節點,而該第二電容器之該第二端係耦接至該共同節點; 一第三電晶體,具有一控制端、一第一端,以及一第二端,其中該第三電晶體之該控制端係用於接收一第二控制電位,該第三電晶體之該第一端係耦接至一輸出節點以選擇性地輸出該輸出電位,而該第三電晶體之該第二端係耦接至該第六節點;以及 一第三電容器,具有一第一端和一第二端,其中該第三電容器之該第一端係耦接至該輸出節點,而該第三電容器之該第二端係耦接至該共同節點。
- 如請求項9之電源供應器,其中該調變控制電路包括: 一第一脈波寬度調變積體電路,產生該第一脈波寬度調變電位;以及 一第二脈波寬度調變積體電路,產生該第二脈波寬度調變電位; 其中當該電力傳輸積體電路接收到該溝通電位時,該電力傳輸積體電路即通知該第二脈波寬度調變積體電路,使得該第二脈波寬度調變積體電路更產生具有高邏輯位準之該第二控制電位; 其中回應於具有該高邏輯位準之該第二控制電位,該第一脈波寬度調變積體電路將根據該第一控制電位來調整該第一脈波寬度調變電位。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11144508A TW202423025A (zh) | 2022-11-22 | 2022-11-22 | 高轉換穩定度之電源供應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11144508A TW202423025A (zh) | 2022-11-22 | 2022-11-22 | 高轉換穩定度之電源供應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2423025A true TW202423025A (zh) | 2024-06-01 |
Family
ID=925400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11144508A TW202423025A (zh) | 2022-11-22 | 2022-11-22 | 高轉換穩定度之電源供應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TW (1) | TW202423025A (zh) |
-
2022
- 2022-11-22 TW TW111144508A patent/TW202423025A/zh unknown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2016036217A (ja) | 絶縁同期整流型dc/dcコンバータおよびその同期整流コントローラ、それを用いた電源装置、電源アダプタおよび電子機器 | |
TW202337119A (zh) | 抑制磁飽和之電源供應器 | |
TW202349837A (zh) | 快速放電之電源供應器 | |
TWI751768B (zh) | 緩啟動之升壓轉換器 | |
TWI812407B (zh) | 高輸出穩定度之電源供應器 | |
TW202218300A (zh) | 降低總諧波失真之升壓轉換器 | |
TW202207595A (zh) | 低雜訊之升壓轉換器 | |
TW202203565A (zh) | 消除振鈴效應之電源供應器 | |
TW202423025A (zh) | 高轉換穩定度之電源供應器 | |
TWI837946B (zh) | 支援電力傳輸之電源供應器 | |
TWI844324B (zh) | 高轉換效率之升壓轉換器 | |
TWI837944B (zh) | 高輸出穩定度之電源供應器 | |
TWI851351B (zh) | 降低功率消耗之電源供應器 | |
TWI838133B (zh) | 高輸出穩定度之電源供應器 | |
TWI844373B (zh) | 低切換損耗之電源供應器 | |
TWI751658B (zh) | 低損耗之升壓轉換器 | |
TWI837670B (zh) | 電源供應器 | |
TWI857781B (zh) | 高轉換效率之電源供應器 | |
TWI817491B (zh) | 高效率之升壓轉換器 | |
TWI825945B (zh) | 高轉換效率之電源供應器 | |
TW202505346A (zh) | 降低功率消耗之電源供應器 | |
TWI844370B (zh) | 支援電力傳輸之電源供應器 | |
TWI871924B (zh) | 高效率之電源供應器 | |
CN118074539A (zh) | 高输出稳定度的电源供应器 | |
TW202406291A (zh) | 高效率之電源供應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