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TW202327623A - 水溶性植酸鹽 - Google Patents

水溶性植酸鹽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327623A
TW202327623A TW111133587A TW111133587A TW202327623A TW 202327623 A TW202327623 A TW 202327623A TW 111133587 A TW111133587 A TW 111133587A TW 111133587 A TW111133587 A TW 111133587A TW 202327623 A TW202327623 A TW 202327623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hytate
composition
phytic acid
moles
calcium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1335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池永武
佐藤幾太郎
甲田哲之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大塚製藥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大塚製藥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大塚製藥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3276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327623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metabolism
    • A61P3/08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metabolism for glucose homeostasis
    • A61P3/1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metabolism for glucose homeostasis for hyperglycaemia, e.g. antidiabetic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FACYCLIC, CARBOCYCLIC OR 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ELEMENTS OTHER THAN CARBON, HYDROGEN, HALOGEN, OXYGEN, NITROGEN, SULFUR, SELENIUM OR TELLURIUM
    • C07F9/00Compounds containing elements of Groups 5 or 15 of the Periodic Table
    • C07F9/02Phosphorus compounds
    • C07F9/06Phosphorus compounds without P—C bonds
    • C07F9/08Esters of oxyacids of phosphorus
    • C07F9/09Esters of phosphoric acids
    • C07F9/117Esters of phosphoric acids with cycloaliphatic alcoho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1/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organic active ingredients
    • A61K31/66Phosphorus compounds
    • A61K31/661Phosphorus acids or esters thereof not having P—C bonds, e.g. fosfosal, dichlorvos, malathion or mevinphos
    • A61K31/6615Compounds having two or more esterified phosphorus acid groups, e.g. inositol triphosphate, phytic acid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3/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inorganic active ingredients
    • A61K33/06Aluminium, calcium or magnesium; Compounds thereof, e.g. cla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47/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 A61K47/02Inorganic compoun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physical form
    • A61K9/14Particulate form, e.g. powders, Processes for size reducing of pure drugs or the resulting products, Pure drug nanoparticles
    • A61K9/141Intimate drug-carri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arrier, e.g. ordered mixtures, adsorbates, solid solutions, eutectica, co-dried, co-solubilised, co-kneaded, co-milled, co-ground products, co-precipitates, co-evaporates, co-extrudates, co-melts; Drug nanoparticles with adsorbed surface modifiers
    • A61K9/143Intimate drug-carri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arrier, e.g. ordered mixtures, adsorbates, solid solutions, eutectica, co-dried, co-solubilised, co-kneaded, co-milled, co-ground products, co-precipitates, co-evaporates, co-extrudates, co-melts; Drug nanoparticles with adsorbed surface modifiers with inorganic compoun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13/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urinary system
    • A61P13/02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urinary system of urine or of the urinary tract, e.g. urine acidifi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19/00Drugs for skeletal disorders
    • A61P19/06Antigout agents, e.g. antihyperuricemic or uricosuric ag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metabolism
    • A61P3/06Antihyperlipidemic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metabolism
    • A61P3/12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metabolism for electrolyte homeostasis
    • A61P3/14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metabolism for electrolyte homeostasis for calcium homeostasi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43/00Drugs for specific purpos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A61P1/00-A61P41/00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9/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cardiovascular system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9/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cardiovascular system
    • A61P9/12Antihypertensive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Diabetes (AREA)
  • Hematology (AREA)
  • Obesit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Endocrinolog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ardiology (AREA)
  • Emergency Medicine (AREA)
  • Rheumat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Urology & Nephrology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Pain & Pain Management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之植酸鹽對於水之溶解性得到提高。本案提供一種以相對於植酸為特定之莫耳比含有鈣及/或鎂之植酸鹽。

Description

水溶性植酸鹽
本案係關於一種於水中之溶解性得到提高之植酸鹽、及含有其之組合物。
已知植酸具有螯合作用及抗氧化作用,此外具有抗凝血作用、預防高鈣尿症作用、改善脂質作用。進而,於專利文獻2中,揭示有植酸具有抑制嘌呤核苷酸代謝作用及抑制磷酸酶作用,且具有抑制人血清中尿酸值上升之效果。此外,於專利文獻2中,亦記載有植酸之改善血壓效果、改善血糖值效果。 植酸通常為液體之狀態,但以粉末植酸(植酸粉末品(50%))之形狀市售,其係為了更容易加工而向植酸中添加賦形劑等而成者。然而,該粉末植酸因潮解性而缺乏穩定性,故而進行使植酸於與乙酸鈉粉末密接之狀態下存在之穩定化粉末狀植酸組合物等穩定化之努力(專利文獻3)。 另一方面,作為植酸之鈣、鎂等之礦物鹽的植酸鹽雖以粉末之狀態市售,但不會潮解而穩定。所謂植酸鹽,係礦物鹽之總稱,並非指其鈣、鎂等礦物成分之種類或莫耳比固定者,實際上存在於米、玉米、小麥、燕麥等天然物之植酸鹽中之鎂、鈣等礦物成分之莫耳比並不固定(非專利文獻1)。植酸鹽雖可期待源自作為其構成成分之植酸之各種藥理/健康增進效果,但迄今為止所知之植酸鹽均不溶解於水(非專利文獻2),不適合用於液體製劑、使用時溶解於水而攝取之顆粒劑等要求良好之水溶性之製劑。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2017-39762號公報 [專利文獻2]國際公開2019/082335號 [專利文獻3]日本專利特開2012-213380號公報 [非專利文獻]
[非專利文獻1]Yoshida KT, Wada T, Koyama H, Mizobuchi-Fukuoka R, Naito S. Temporal and spatial patterns of accumulation of the transcript of Myo-inositol-1-phosphate synthase and phytin-containing particles during seed development in rice. Plant Physiol. 1999; 119(1): 65-72. [非專利文獻2]Plimmer RH, et al., Biochem J. 1913; 7(2): 157-74.
本說明書中引用之先前技術文獻之揭示內容全部藉由參照之方式併入至本說明書中。
[發明所欲解決之問題]
本發明之課題在於提供一種對於水之溶解性得到提高之植酸鹽及其製法、以及含有該植酸鹽之組合物。 [解決問題之技術手段]
本發明者為解決上述課題而進行了銳意研究,結果驚奇地發現,鎂及鈣相對於植酸之莫耳比為特定範圍之植酸鹽對於水之溶解性非常高,從而完成本發明。又,進而亦驚奇地發現,雖然既有之市售非水溶性植酸鹽相比於植酸而嘌呤核苷酸代謝抑制活性較低,但鎂及鈣相對於植酸之莫耳比為特定範圍之莫耳比之植酸鹽相比於該市售非水溶性植酸鹽而嘌呤核苷酸代謝抑制活性較高,具有與植酸同等或同等以上之活性。
本發明提供以下之發明之態樣。
[1]一種水溶性植酸鹽,其包含(A)鈣及/或(B)鎂。 [2]如[1]中記載之植酸鹽,其中將每1.8莫耳植酸中之(A)鈣之物質量設為x莫耳、(B)鎂之物質量設為y莫耳時,1.4x+y≦5.4(例如:0.5≦1.4x+y≦5.4、0.8≦1.4x+y≦5.4、1≦1.4x+y≦5.4)(x≧0、y≧0,其中x及y不同時為0)。 [3]一種植酸鹽,其係包含(A)鈣及/或(B)鎂者,且於該植酸鹽中,將每1.8莫耳植酸中之(A)鈣之物質量設為x莫耳、(B)鎂之物質量設為y莫耳時,0≦x≦2(例如0.5≦x≦1.5),0≦y≦6(例如:0.5≦y≦5.5、1≦y≦4.5),且x及y不同時為0。 [4]如[2]或[3]中記載之植酸鹽,其中x+y>0.5(例如x+y≧1.0)。 [5]如[2]至[4]中任一項記載之植酸鹽,其中0.3≦x≦1.07,且3.9≦y≦4.98。 [6]如[2]至[5]中任一項記載之植酸鹽,其中0.65≦x≦1.07,且3.9≦y≦4.4。 [7]如[3]至[4]中任一項記載之植酸鹽,其中0.9≦x≦1.1,且3.9≦y≦4.1。 [8]如[1]至[7]中任一項記載之植酸鹽,其進而含有(C)鉀及/或(D)鈉。 [9]如[8]中記載之植酸鹽,其中將每1.8莫耳植酸中之(C)鉀之物質量設為p莫耳、(D)鈉之物質量設為q莫耳時,0≦p≦4(例如:0.5≦p≦3、0.5≦p≦2、0.5≦p≦1.5、0.5≦p≦1.2),0≦q≦6(例如:0.5≦q≦3、0.5≦q≦2、0.5≦q≦1.5、0.5≦q≦1.2),且p及q不同時為0。 [10]一種組合物,其含有如[1]至[9]中任一項記載之植酸鹽。 [11]一種嘌呤體吸收抑制組合物,其含有如[1]至[9]中任一項記載之植酸鹽。 [12]如[11]中記載之嘌呤體吸收抑制組合物,其中該嘌呤體吸收為自腸道之吸收。 [13]一種嘌呤核苷酸代謝抑制組合物,其含有如[1]至[9]中任一項記載之植酸鹽。 [14]一種磷酸酶抑制組合物,其含有如[1]至[9]中任一項記載之植酸鹽。 [15]一種尿酸值上升抑制組合物,其含有如[1]至[9]中任一項記載之植酸鹽。 [16]一種血壓改善組合物,其含有如[1]至[9]中任一項記載之植酸鹽。 [17]一種血糖值改善組合物,其含有如[1]至[9]中任一項記載之植酸鹽。 [18]一種高鈣尿症預防組合物,其含有如[1]至[9]中任一項記載之植酸鹽。 [19]一種脂質改善組合物,其含有如[1]至[9]中任一項記載之植酸鹽。 [20]如[10]至[19]中任一項記載之組合物,其為固體製劑(例如:粉劑、顆粒劑、片劑、錠劑)。 [21]一種提高植酸鹽於水中之溶解性之方法,其包括於水之存在下向植酸中添加鈣源(例如Ca(OH) 2)及鎂源(例如Mg(OH) 2),將每1.8莫耳植酸中所添加之(A)鈣之物質量設為x莫耳、(B)鎂之物質量設為y莫耳時,1.4x+y≦5.4(例如:0.5≦1.4x+y≦5.4、0.8≦1.4x+y≦5.4、1≦1.4x+y≦5.4)(x≧0、y≧0,其中x及y不同時為0)。 [22]一種植酸鹽之製造方法,其包括: 於水之存在下將植酸,及鈣源(例如Ca(OH) 2)及/或鎂源(例如Mg(OH) 2)混合之混合步驟;以及 對所得之混合物進行乾燥之乾燥步驟,且 該混合物中,將每1.8莫耳植酸中之(A)鈣之物質量設為x莫耳、(B)鎂之物質量設為y莫耳時,1.4x+y≦5.4(例如:0.5≦1.4x+y≦5.4、0.8≦1.4x+y≦5.4、1≦1.4x+y≦5.4)(x≧0、y≧0,其中x及y不同時為0)。 [23]一種植酸鹽之製造方法,其包括: 於水之存在下將植酸,及鎂源(例如Mg(OH) 2)及/或鈣源(例如Ca(OH) 2)混合之混合步驟;以及 對所得之混合物進行乾燥之乾燥步驟,且 該混合物中,將每1.8莫耳植酸中之(A)鈣之物質量設為x莫耳、(B)鎂之物質量設為y莫耳時,0≦x≦2(例如0.5≦x≦1.5),0≦y≦6(例如:0.5≦y≦5.5、1≦y≦4.5),且x及y不同時為0。 [24]如[21]至[23]中任一項記載之方法,其中x+y>0.5(例如x+y≧1.0)。 [25]如[21]至[24]中任一項記載之方法,其中0.3≦x≦1.07,且3.9≦y≦4.98。 [26]如[21]至[25]中任一項記載之方法,其中0.65≦x≦1.07,且3.9≦y≦4.4。 [27]如[23]中記載之方法,其中0.9≦x≦1.1,且3.9≦y≦4.1。 [28]如[22]至[27]中任一項記載之製造方法,其中於該混合步驟中, 於水及賦形劑之存在下將植酸,及鎂源(例如Mg(OH) 2)及/或鈣源(例如Ca(OH) 2)混合。 [29]如[22]至[28]中任一項記載之製造方法,其中於該混合步驟中, 於水之存在下將植酸,鎂源(例如Mg(OH) 2)及/或鈣源(例如Ca(OH) 2),以及 鉀源(例如KOH)及/或鈉源(例如NaOH)混合。 [30]如[22]至[29]中任一項記載之製造方法,其中於該混合步驟中, 於水及賦形劑之存在下將植酸,鎂源(例如Mg(OH) 2)及/或鈣源(例如Ca(OH) 2),以及鉀源(例如KOH)及/或鈉源(例如NaOH)混合。 [31]如[29]或[30]中記載之製造方法,其中於該混合物中,將每1.8莫耳植酸中之(C)鉀之物質量設為p莫耳、(D)鈉之物質量設為q莫耳時,0≦p≦4(例如:0.5≦p≦3、0.5≦p≦2、0.5≦p≦1.5、0.5≦p≦1.2),0≦q≦6(例如:0.5≦q≦3、0.5≦q≦2、0.5≦q≦1.5、0.5≦q≦1.2),且p及q不同時為0。 [32]如[28]、[30]、及[31]中任一項記載之製造方法,其中該賦形劑選自糊精、澱粉類、纖維素、糖類(例如:乳糖、白糖、海藻糖)及其任意之組合。 [33]一種嘌呤體吸收抑制組合物,其含有僅含鈣作為礦物成分之水溶性植酸鹽。 [34]如[33]中記載之嘌呤體吸收抑制組合物,其中水溶性植酸鹽中之莫耳比為植酸:鈣=1.8:0.1~4.0(莫耳)。 [35]一種如[1]至[9]中任一項記載之植酸鹽之用途,其用於製造嘌呤體吸收抑制組合物、嘌呤核苷酸代謝抑制組合物、磷酸酶抑制組合物、尿酸值上升抑制組合物、血壓改善組合物、血糖值改善組合物、肝功能改善組合物、血清鐵調整組合物、鈣吸收促進組合物、高鈣尿症預防組合物、脂質改善組合物。 [36]一種抑制嘌呤體之吸收之方法、抑制嘌呤核苷酸代謝之方法、抑制磷酸酶之方法、抑制尿酸值上升之方法、改善血壓之方法、改善血糖值之方法、改善肝功能之方法、調整血清鐵之方法、或促進鈣吸收之方法、預防高鈣尿症之方法、改善脂質水準之方法、預防脂質水準惡化之方法,其包括投予含有如[1]至[9]中任一項記載之植酸鹽之組合物。 [37]如[1]至[9]中任一項記載之植酸鹽,其用於抑制嘌呤體吸收、抑制嘌呤核苷酸代謝、抑制磷酸酶、抑制尿酸值上升、改善血壓、改善血糖值、改善肝功能、調整血清鐵、促進鈣吸收、預防高鈣尿症或改善脂質。 上述[1]至[37]之各構成可任意選擇2種以上進行組合。 [發明之效果]
藉由本發明可提供對於水之溶解性得到提高之植酸鹽及其製法、以及含有該植酸鹽之組合物。
以下,對本發明之實施方式進行詳細說明。
一態樣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對於水之溶解性得到提高之植酸鹽,其包含(A)鈣及/或(B)鎂(以下,有時稱為本案發明之植酸鹽)。
本發明中,「植酸鹽」意指作為肌肉肌醇(myo-inositol)之六磷酸酯之植酸的礦物鹽,該礦物包含鎂、鈣、或該等兩者。該礦物中可進而包含鉀、鈉等。
本發明中,所謂「對於水之溶解性得到提高之植酸鹽」,可指與以每1.8莫耳植酸中之莫耳比計,以Mg:K:Na:Ca=18.5:2.4:2:1(莫耳)含有礦物成分之植酸鹽(已知該植酸鹽先前以來為非水溶性)相比,對於水之溶解性得到提高之植酸鹽。對於水之溶解性之試驗方法並無特別限定。例如以本案實施例之試驗例1之方法進行試驗時,可指藉由目視無法確認到渾濁或沈澱之植酸鹽。 或者,可指如下之植酸鹽:將植酸鹽添加至水(20~25℃)(10 mg/ml)中,渦旋30秒並音振(sonication)60秒,反覆進行該混合操作計3次,藉由目視無法確認到沈澱者。 本發明之對於水之溶解性得到提高之植酸鹽中,只要該植酸鹽顯示對於水之溶解性之提高,則除了鈣及鎂以外亦可含有其他礦物成分(例如鉀及鈉)。
一實施方式中,本發明之植酸鹽為水溶性植酸鹽。
本發明中,所謂「水溶性植酸鹽」,意指可溶於水之植酸鹽。例如,「水溶性植酸鹽」可指如下之植酸鹽:將植酸鹽添加至水(20~25℃)(10 mg/ml)中,渦旋30秒並音振60秒,反覆進行該混合操作3次,利用分光光度計對所得之混合物測定600 nm下之光密度(Optical Density,OD)時,OD600值為0.008以下,且藉由目視無法確認到渾濁或沈澱者。或者,可指如下之植酸鹽:以本案實施例之試驗例1之方法進行試驗時,OD600值為0.008以下,且藉由目視無法確認到沈澱者。 本發明之水溶性植酸鹽中,只要該植酸鹽顯示水溶性,則除了鈣及鎂以外亦可含有其他礦物成分(例如鉀及鈉)。
一實施方式中,本發明之植酸鹽包含(A)鈣及/或(B)鎂,且該植酸鹽中,將每1.8莫耳植酸中之(A)鈣之物質量設為x莫耳、(B)鎂之物質量設為y莫耳時,0≦x≦2,0≦y≦6,且x及y不同時為0。
一實施方式中,本發明之植酸鹽包含(A)鈣及/或(B)鎂,且該植酸鹽中,將每1.8莫耳植酸中之(A)鈣之物質量設為x莫耳、(B)鎂之物質量設為y莫耳時,1.4x+y≦5.4(x≧0、y≧0,其中x及y不同時為0)。
一實施方式中,本發明之植酸鹽進而含有(C)鉀及/或(D)鈉。
一實施方式中,本發明之植酸鹽進而含有(C)鉀及/或(D)鈉,且該植酸鹽中,將每1.8莫耳植酸中之(C)鉀之物質量設為p莫耳、(D)鈉之物質量設為q莫耳時,0≦p≦4,0≦q≦6,且p及q不同時為0。
下表表示各植物所含之天然植酸鹽中之每1.8莫耳植酸中之鎂之物質量、及鈣之物質量,其等係基於非專利文獻2(Plimmer RH, et al., Biochem J. 1913; 7(2): 157-74)之揭示內容而算出。
(莫耳) 小麥 玉米 燕麥 麥麩
Mg 4.9 6.6 3.9 10.4 4.6
Ca 0.6 0.3 4.3 1.8 1.6
植酸 1.8 1.8 1.8 1.8 1.8
通常情況下,先前之植酸鹽之物性係白色之非水溶性之中性粉末,非潮解性而穩定性優異。
一實施方式中,本發明之植酸鹽並非小麥所含之植酸鹽。
一實施方式中,本發明之植酸鹽並非天然物(例如:小麥、玉米、燕麥、米)所含之植酸鹽。
本發明之植酸鹽之製造方法並無特別限定,例如可藉由作為本發明之一態樣記載於下文之製造方法而製造。
一態樣中,本發明提供一種植酸鹽之製造方法(以下,有時稱為本案發明之製造方法),其包括: 於水之存在下將植酸,及鎂源及/或鈣源混合之混合步驟;以及 對所得之混合物進行乾燥之乾燥步驟。
本案發明之製造方法之一實施方式中,將該混合物中所含之每1.8莫耳植酸中之(A)鈣之物質量設為x莫耳、(B)鎂之物質量設為y莫耳時,1.4x+y≦5.4(x≧0、y≧0,其中x及y不同時為0)。
本案發明之製造方法之一實施方式中,將該混合物中所含之每1.8莫耳植酸中之(A)鈣之物質量設為x莫耳、(B)鎂之物質量設為y莫耳時,0≦x≦2,0≦y≦6,且x及y不同時為0。
本案發明之製造方法之一實施方式中,該混合步驟中進而包含鉀源及/或鈉源。
本案發明之製造方法中,所使用之植酸之製法並無特別限定,例如,可為有機化學者或使用微生物而合成者,亦可使用含有植酸之植物、微生物、各種飲食品之萃取物或部分精製物、加工品。又,亦可使用自該等萃取物或部分精製物、加工品單離出之植酸。植酸亦可預先製成水溶液再與其他原料混合。
本案發明之製造方法之混合步驟中,該混合物中所含之植酸之濃度並無特別限定,例如以0.01~2.0 μmol/mL(較佳為0.25~1.0 μmol/mL)含有植酸。
本發明中,所謂鎂源,意指於水中可提供Mg 2+之電解質。本案發明之製造方法中,鎂源可直接與其他原料混合或預先製成水溶液再與其他原料混合。
本案發明之製造方法之一實施方式中,鎂源為Mg(OH) 2
本發明中,所謂鈣源,意指於水中可提供Ca 2+之電解質。本案發明之製造方法中,鈣源可直接與其他原料混合或預先製成水溶液再與其他原料混合。
本案發明之製造方法之一實施方式中,鈣源為Ca(OH) 2
本發明中,所謂鉀源,意指於水中可提供K +之電解質。本案發明之製造方法中,鉀源可直接與其他原料混合或預先製成水溶液再與其他原料混合。
本案發明之製造方法之一實施方式中,鉀源為KOH。
本發明中,所謂鈉源,意指於水中可提供Na +之電解質。本案發明之製造方法中,鈉源可直接與其他原料混合或預先製成水溶液再與其他原料混合。
本案發明之製造方法之一實施方式中,鈉源為NaOH。
本案發明之製造方法之一實施方式中,該混合步驟係於水及賦形劑之存在下進行。賦形劑之量並無特別限定,例如以植酸:賦形劑=1:0.1~3.0(較佳為0.8~1.6、進而較佳為1.1~1.4)之重量比混合。所使用之賦形劑較佳為有助於維持植酸鹽之粉末狀態者。
本案發明之製造方法之一實施方式中,「賦形劑」包括糊精、澱粉類(例如:馬鈴薯澱粉、玉米澱粉)、纖維素、糖類(例如:乳糖、白糖、海藻糖)。可使用1種賦形劑,亦可使用複數種賦形劑。
本案發明之製造方法之一實施方式中,賦形劑為糊精。
本案發明之製造方法之一實施方式中,混合物之pH值為3.0~5.0(較佳為3.5~4.5、進而較佳為3.8~4.2),可利用HCl等適當調整。
本案發明之製造方法之一實施方式中,混合步驟之混合時間並無特別限定,較佳為進行混合直至獲得澄清之溶液為止,例如為1~1.5小時。
本案發明之製造方法之乾燥步驟中之乾燥方法並無特別限定,可利用該領域中通常使用之方法(例如冷凍乾燥)進行。
本案發明之製造方法除了該混合步驟及該乾燥步驟以外,亦可適當包含過濾、粉碎等進一步之步驟。本案發明之製造方法中,亦可於不影響植酸鹽之溶解性之範圍內添加進一步之添加物。
以下,有時亦將藉由本案發明之製造方法所製造之植酸鹽稱為本案發明之植酸鹽。
本發明之一實施方式中,本發明之植酸鹽以規定之比率含有鈣(A)及/或鎂(B)。關於鈣(A)及鎂(B)之含量,只要起到使溶解性提高等本發明之作用效果,則無特別限定。例如,關於植酸鹽中所含之每1.8莫耳植酸中之鈣(A)及鎂(B)之物質量,若將各自之物質量設為x及y,則滿足下式1.4x+y≦5.4(x≧0、y≧0,其中x及y不同時為0)。進而較佳為0.3≦x≦1.07,且3.9≦y≦4.98之範圍。
本發明之一實施方式中,0.5≦y≦5.4。
本發明之一實施方式中,0.5≦y≦5。
本發明之一實施方式中,1≦y≦4.5。
本發明之一實施方式中,3.9≦y≦4.98。
本發明之一實施方式中,3.9≦y≦4.4。
本發明之一實施方式中,3.9≦y≦4.1。
本發明之一實施方式中,0.3≦x≦3.8。
本發明之一實施方式中,0.5≦x≦1.5。
本發明之一實施方式中,0.3≦x≦1.07。
本發明之一實施方式中,0.65≦x≦1.07。
本發明之一實施方式中,0.9≦x≦1.1。
本發明之一實施方式中,自y之範圍排除4.5≦(或<)y≦(或<)5。
本發明之一實施方式中,0.5≦1.4x+y≦5.4(x≧0、y≧0,其中x及y不同時為0)。
本發明之一實施方式中,0.8≦1.4x+y≦5.4(x≧0、y≧0,其中x及y不同時為0)。
本發明之一實施方式中,1≦1.4x+y≦5.4(x≧0、y≧0,其中x及y不同時為0)。
本發明之一實施方式中,2.5≦1.4x+y≦5.4(x≧0、y≧0,其中x及y不同時為0)。
本發明之一實施方式中,0.5≦p≦3。
本發明之一實施方式中,0.5≦p≦2。
本發明之一實施方式中,0.5≦p≦1.5。
本發明之一實施方式中,0.5≦p≦1.2。
本發明之一實施方式中,0.8≦p≦1.2。
本發明之一實施方式中,0.5≦q≦3。
本發明之一實施方式中,0.5≦q≦2。
本發明之一實施方式中,0.5≦q≦1.5。
本發明之一實施方式中,0.5≦q≦1.2。
本發明之一實施方式中,0.8≦q≦1.2。
一實施方式中,提供含有本案發明之植酸鹽之組合物(以下有時稱為本案發明之組合物)。藉由使用本案發明之植酸鹽,可提供對於水之溶解性得到提高之粉末等組合物。本案發明之植酸鹽可具有與植酸同等以上之酵素抑制活性,故而可作為含有植酸之組合物的植酸之替代品使用。 先前以來,植酸鹽係飲食經驗豐富且安全性較高之物質,適於長期且持續之攝取。根據本發明,藉由製成粉末組合物等固體組合物,因攜帶性之提高而便利性提高,故而能夠實現更長期且持續之攝取。
一實施方式中,本發明之植酸鹽亦可為非潮解性。由於植酸之潮解性,保存穩定性較低,難以用於固體製劑。相對於此,非潮解性之本發明之植酸鹽不僅保存穩定性優異,而且可具有與植酸同等或同等以上之活性,故而可適合作為植酸之替代品用於特別是若為植酸則因其潮解性而難以製劑化之固體製劑(例如:粉劑、顆粒劑、片劑、錠劑等)。
本發明之一實施方式中,就潮解性之觀點而言,x+y>0.1,較佳為x+y>0.3,進而較佳為x+y>0.5,進而更佳為x+y≧1.0。
本發明之一實施方式中,就嘌呤核苷酸代謝抑制活性之觀點而言,0≦y≦6,進而較佳為0≦y≦5,更佳為0≦y≦4.5。
本發明之一實施方式中,就嘌呤核苷酸代謝抑制活性之觀點而言,0.5≦y≦6,進而較佳為0≦y≦5,更佳為0≦y≦4.5。
本發明之一實施方式中,嘌呤核苷酸代謝抑制活性之觀點而言,0≦x≦2,進而較佳為0.5≦x≦1.5。
本發明之一實施方式中,1.4x+y≦5.4,0.9≦x≦1.1,3.9≦y≦4.1,0.8≦p≦1.2,且0.8≦q≦1.2。
本發明之一實施方式中,x=1,y=4,p=1,且q=1。
本發明之一實施方式中,就嘌呤核苷酸代謝抑制活性之觀點而言,本發明之植酸鹽係不含鎂作為礦物成分之水溶性植酸鹽。 本發明之一實施方式中,y=0。
本發明之一實施方式中,本發明之植酸鹽係僅含鈣作為礦物成分之水溶性植酸鹽。就嘌呤核苷酸代謝抑制活性之觀點而言,較佳為植酸:鈣=1.8:0.1~4.0(莫耳)。
一實施方式中,提供含有本發明之植酸鹽之嘌呤體吸收抑制組合物、嘌呤核苷酸代謝抑制組合物、磷酸酶抑制組合物、尿酸值上升抑制組合物、血壓改善組合物、血糖值改善組合物、肝功能改善組合物、血清鐵調整組合物、或鈣吸收促進組合物。
一實施方式中,提供抑制嘌呤體吸收之方法、抑制嘌呤核苷酸代謝之方法、抑制磷酸酶之方法、抑制尿酸值上升之方法、改善血壓之方法、改善血糖值之方法、改善肝功能之方法、調整血清鐵之方法、或促進鈣吸收之方法,該等方法包含投予含有本發明之植酸鹽之組合物(例如固體組合物(例如:粉末、顆粒劑))。
<其他成分> 本發明之植酸鹽亦可於不抑制本發明之作用效果之範圍內含有鈣(A)及鎂(B)以外之礦物成分。 一實施方式中,本發明之植酸鹽實質上不含鈣、鎂、鉀、及鈉以外之礦物成分。
<植酸鹽之投予量> 至於本發明之組合物中(飲食品、醫藥組合物等)所含之植酸鹽之量、每次投予時所投予之植酸鹽之量、及每日所投予之植酸鹽之量,只要是發揮目標效果之範圍就沒有特別限制,可根據組合物之形態或投予次數、對象之健康狀態等而適當選擇。至於本發明之組合物之投予時間,只要是發揮目標之效果之範圍就沒有特別限制,可為單次,亦可持續性地投予。例如,為了持續性地獲得抑制嘌呤體吸收、抑制嘌呤核苷酸代謝、抑制磷酸酶、抑制尿酸值上升、改善血壓、改善血糖值、改善肝功能、調整血清鐵、或促進鈣吸收等效果,較理想為長期持續攝取本發明之組合物,例如可設為2日、3日、1週、10日、1個月、或3個月以上。
<組合物中之植酸鹽含量> 作為調配於本發明之組合物中之植酸鹽之量,亦因植酸鹽之種類、及該組合物之形態等而異,例如相對於該組合物之總重量,通常以植酸鹽計,可自0.1重量%~90重量%之範圍適當選擇。例如可例示:0.5重量%~90重量%、0.5重量%~85重量%、0.5重量%~80重量%、1重量%~70重量%、及1重量%~50重量%。 作為本案之組合物中所含之植酸鹽之含量之上限值之進一步例子,相對於該組合物之總重量,可列舉:90重量%、85重量%、80重量%、70重量%、50重量%、30重量%、10重量%、及5重量%;作為本案之組合物中所含之植酸鹽之含量之下限值之進一步例子,相對於該組合物之總重量,可列舉:0.1重量%、0.5重量%、0.7重量%、及1重量%;調配於本發明之組合物中之植酸鹽之量之較佳範圍可藉由該上限值與該下限值之組合表示。 於將本發明之組合物製劑化為錠劑、顆粒劑、膠囊劑、粉末劑、咀嚼錠等固形製劑之情形時,作為調配於本發明之組合物中之植酸鹽之量,相對於該組合物之總重量,例如可自1~90重量%之範圍適當選擇。作為較佳之例,可例示:1重量%~90重量%、5重量%~80重量%、10重量%~70重量%、50重量%~70重量%。
作為將本發明之組合物製劑化為錠劑、顆粒劑、膠囊劑、粉末劑、咀嚼錠等固形製劑之情形時的本案之組合物中所含之植酸鹽之含量之上限值之進一步例子,相對於該組合物之總重量,較佳為列舉:90重量%、85重量%、80重量%、70重量%、及50重量%;作為本案之組合物中所含之植酸鹽之含量之下限值之進一步例子,相對於該組合物之總重量,較佳為列舉:1重量%、5重量%、10重量%、及20重量%;調配於本發明之組合物中之植酸鹽之量之較佳範圍可藉由該上限值與該下限值之組合表示。 本發明之組合物中,雖亦因植酸鹽之種類而異,但每次投予時,例如以植酸計,植酸鹽可投予10 mg~15 g、較佳為100 mg~8 g、進而較佳為300 mg~5 g。作為植酸鹽之每次之攝取量之下限值之例,以植酸計,可列舉:10 mg、100 mg、300 mg、500 mg、及600 mg;作為上限值之例,以植酸計,可列舉:15 g、10 g、8 g、5 g、3 g、2 g、1 g、600 mg,植酸鹽之每次之攝取量之較佳範圍可藉由該上限值與該下限值之組合表示。
本發明之組合物中,雖亦因植酸鹽之種類而異,但例如以植酸計,植酸鹽每日可投予10 mg~15 g、較佳為100 mg~8 g、進而較佳為300 mg~5 g。作為植酸鹽之每日之攝取量之下限值之例,以植酸計,可列舉:10 mg、100 mg、300 mg、500 mg、及600 mg;作為上限值之例,以植酸計,可列舉:15 g、10 g、8 g、5 g、3 g、2 g、1 g、600 mg,植酸鹽之每日之攝取量之較佳範圍可藉由該上限值與該下限值之組合表示。每日可投予之植酸鹽可以1次之投予進行投予,亦可分成複數次(例如:2次、3次、4次、及5次)投予。
<分析方法> 本發明之組合物中所含之植酸鹽之含量可利用業者所知之通常之分析方法分析。例如可列舉離子層析法及釩鉬酸吸光度法,但並不限定於該等。
<攝取時機> 本發明之組合物之攝取之時機並無特別限定,較佳為與飲食一起攝取,或者於飯前或飯後之30分鐘以內攝取。
<經口攝取製劑之種類> 本發明之組合物較佳為製劑化為經口攝取製劑,其製劑類型並無特別限定,例如可為錠劑、顆粒劑、膠囊劑、粉末劑、咀嚼錠、點心類(曲奇、餅乾、巧克力點心、薯片、蛋糕、口香糖、糖果、軟糖、饅頭、羊羹、布丁、果凍、酸乳酪、冰淇淋、雪果霜等)、麵包、麵類、米飯類、穀類食品、粉末飲料、湯(粉末、冷凍乾燥品)、味增汁(粉末、冷凍乾燥品)等通常之食品形態。
本發明之組合物除了植酸鹽以外,可添加藥學上容許之基劑或載體、可用於食品之添加物等而製劑化為經口攝取製劑。本發明之組合物中使用之植酸鹽以外之材料較理想為不損害植酸鹽之穩定性者,進而較理想為不損害本發明之組合物之目標效果者。
本發明之組合物可為飲食品或醫藥組合物,可用作功能性標示食品、特定保健用食品、健康食品、營養輔助食品(補充品)、醫療用食品等飲食品。
本發明中,所謂「嘌呤體」,係具有被稱為嘌呤骨架之共通結構之化合物之總稱,於生物體內發揮各種功能,例如作為核酸之構成成分負責遺傳資訊之傳達。嘌呤體包含:嘌呤鹼基(例如:腺嘌呤、鳥嘌呤、次黃嘌呤)、於嘌呤鹼基上鍵結糖而成之嘌呤核苷(例如:腺苷、鳥苷、肌苷)、及於嘌呤核苷上鍵結磷酸基而成之嘌呤核苷酸(例如:腺苷酸(AMP)、鳥苷酸(GMP)、肌苷酸(IMP))。食品中所含之嘌呤體大多作為核酸之構成成分(核苷酸殘基)存在。
本發明中,所謂「嘌呤體吸收」,意指上述嘌呤體(嘌呤鹼基、嘌呤核苷、嘌呤核苷酸、或包含嘌呤核苷酸殘基之核酸(例如:寡核苷酸、多核苷酸))根據嘌呤體之形態有時經由體內之代謝被吸收至體內。
本發明中,所謂「抑制嘌呤體吸收」,意指被吸收至體內之(例如自腸道吸收之)嘌呤體(例如飲食性嘌呤體)相對減少。該「抑制嘌呤體吸收」例如包括抑制鹼性磷酸酶及/或5'-核苷酸酶,阻止自嘌呤核苷酸向嘌呤核苷之轉換(藉此,結果被吸收至體內之嘌呤體減少)。
本發明中,所謂「飲食性嘌呤體」,意指於攝取食物或飲料之情形時,源自該等之嘌呤體。
本發明中,「可自腸道吸收之嘌呤體」包括嘌呤鹼基及嘌呤核苷。
本發明中,所謂「抑制嘌呤核苷酸代謝」,意指抑制自嘌呤核苷酸向嘌呤核苷之轉換。
本發明中,所謂「抑制磷酸酶」,意指抑制參與嘌呤體之代謝的磷酸酶活性,例如意指抑制鹼性磷酸酶及/或5'-核苷酸酶。
本發明中,所謂「抑制尿酸值上升」,意指抑制尿酸值過度上升,例如包括:若為血清尿酸值較高者(亦包括雖正常但偏高者),則降低血清尿酸值、或緩解上升;若為血清尿酸值正常者或偏低者,則維持該血清尿酸值、防止血清尿酸值上升、或緩解上升。
一實施方式中,可列舉植酸鹽之每次之投予量以植酸計為10 mg~15 g之尿酸值上升抑制組合物。
本發明中,所謂「改善血壓」,意指抑制血壓過度上升,例如包括:若為血壓較高者(亦包括雖正常但偏高者),則降低血壓、或緩解上升;若為血壓正常者及偏低者,則維持該血壓、防止血壓上升、或緩解上升。
本發明中,所謂「改善血糖值」,意指抑制血糖值過度上升,例如包括:若為血糖值較高者(亦包括雖正常但偏高者),則降低血糖值、或緩解上升;若為血糖值正常者及偏低者,則維持該血糖值、防止血糖值上升、或緩解上升。
本發明中,「改善肝功能」意指改善肝臟之功能,例如該功能可藉由指標(例如AST:天冬胺酸轉胺酶)來表示。例如「改善肝功能」包括:若為血中AST值較高者(亦包括雖正常但偏高者),則降低該值、或緩解上升;若為血中AST值正常者及偏低者,則維持該血中AST值、防止血中AST值上升、或緩解上升。
本發明中,所謂「調整血清鐵」,意指抑制血清鐵值過度上升或降低,例如包括:若為血清鐵值較高者(亦包括雖正常但偏高者),則降低血清鐵值、或緩解上升;若為血清鐵值較低者(亦包括雖正常但偏低者),則使血清鐵值上升、或緩解降低;若為血清鐵值正常者,則維持該血清鐵值、防止血清鐵值上升或降低、或者緩解上升或降低。
本發明中,所謂「促進鈣吸收」,意指促進自腸道之鈣之吸收。
本發明中,「促進鈣吸收」包括促進自腸道吸收鈣之活性型維生素D(1,25-(OH)2-D)之血中濃度上升。
本發明之嘌呤體吸收抑制組合物、嘌呤核苷酸代謝抑制組合物、磷酸酶抑制組合物、尿酸值上升抑制組合物、血壓改善組合物、血糖值改善組合物、肝功能改善組合物、血清鐵調整組合物、或鈣吸收促進組合物降低組合物可製劑化為該等之規定用途(抑制嘌呤核苷酸代謝、抑制磷酸酶、抑制尿酸值上升、改善血壓、改善血糖值、改善肝功能、調整血清鐵、或促進鈣吸收)中使用之製劑。該製劑中,該規定用途可表示於製劑之本體、包裝、說明書、手冊、容器、宣傳物、POP等銷售現場之宣傳材、其他文件等或電磁方法等(網際網路等),例如,記載有該規定用途或使人想到/類推該規定用途之表達之如下者亦包含於本案發明之範圍:醫藥品(包括準藥品);特定保健用食品、營養功能食品、功能性標示食品等由規定機關認可效能之標示的功能性食品等;及通常之飲食品等。
例如,關於本發明之嘌呤體吸收抑制組合物或尿酸值上升抑制組合物,記載有「應用於關注飲食中之嘌呤體者」、「與嘌呤體作鬥爭」、「應用於傾向於攝取嘌呤體較多之飲食者」、「應用於關注飯後之尿酸值者」等使人想到/類推抑制嘌呤體吸收或抑制尿酸值上升之表達的飲食品等亦包含於本案發明之範圍。
關於本發明之血壓改善組合物,記載有「適於高血壓者」、「支持健康血壓」、「具有降低高血壓之作用」、「應用於關注血壓者」、「維持正常血壓」、「改善血壓」等使人想到/類推改善血壓之表達的飲食品等亦包含於本案發明之範圍。
關於本發明之血糖值改善組合物,記載有「適於關注血糖值者」、「使血糖值之上升變得平穩」、「將高血糖值維持為正常」、「應用於高血糖值者」等使人想到/類推改善血糖值之表達的飲食品等亦包含於本案發明之範圍。
關於本發明之肝功能改善組合物,記載有「維持健康之肝臟」、「應用於肝功能之數值偏高者」等使人想到/類推改善肝功能之表達的飲食品等亦包含於本案發明之範圍。
關於本發明之血清鐵調整組合物,記載有「應用於關注鐵分不足者」、「作為貧血對策」等使人想到/類推調整血清鐵之表達的飲食品等亦包含於本案發明之範圍。
關於本發明之鈣吸收促進組合物,記載有「有助於骨骼健康」、「維持骨骼成分」、「幫助骨代謝之功能」、「維持骨骼強壯」、「預防骨質疏鬆症」等使人想到/類推促進鈣吸收之表達的飲食品等亦包含於本案發明之範圍。
<攝取對象者> 本發明之組合物之投予對象並無特別限定,較佳為人。本發明之組合物除了關注尿酸值、血壓、血糖值、肝功能、貧血、或骨骼健康者以外,健康者亦可為了每日之健康增進而攝取。 [實施例]
製造例1 將市售之植酸溶液(商品名:植酸(IP6),築野食品工業(股))108 mL(以植酸計含有75 g)與1362 mL之Milli-Q水混合,於水溫40-60℃下充分攪拌數分鐘。攪拌使用磁力攪拌器(以下同樣)。向所得之植酸稀釋溶液中添加8.4 g之Ca(OH) 2,於水溫35-55℃下充分攪拌10-40分鐘左右直至完全溶解為止。進而,添加26.5 g之Mg(OH) 2,於水溫30-50℃下充分攪拌10-40分鐘左右。最後,逐次少量地添加30 mL之3.79M KOH・NaOH水溶液,於水溫25-45℃下充分攪拌10-40分鐘左右。向所得之混合液中添加新製備之植酸溶液(將(商品名:植酸(IP6),築野食品工業(股))86 mL(以植酸計含有60 g)與1114 mL之Milli-Q水混合而成者)後充分攪拌,添加鹽酸將pH值調整至4.0±0.2,充分攪拌30-120分鐘。 向所得之混合液中添加糊精84.0 g,充分攪拌30-90分鐘,添加至適當之容器中進行冷凍乾燥,獲得植酸鹽(相對於植酸1.8莫耳,Mg:K:Na:Ca=4:1:1:1(莫耳))。
試驗例1 溶解性 於水中混合植酸與各種礦物,藉由所得之混合液之濁度調查具有規定之莫耳比之各植酸鹽之溶解性。 <試驗方法> (樣品製備) 於室溫20~25℃下,依照下表向50 mL之PP管(IWAKI)中添加作為鈣源之Ca(OH) 2(井上石灰工業(股))、作為鎂源之Mg(OH) 2(富田製藥(股))、作為鉀源之KOH(日本曹達(股))、作為鈉源之NaOH(TOSOH(股)),進而添加市售之植酸溶液(商品名:植酸(IP6),築野食品工業(股))0.426 mL(以植酸計含有0.296 g)後,添加蒸餾水(大塚製藥工場(股))定容為30 ml。使用旋渦混合器攪拌30秒後,進行60秒超音波處理(ASONE)。反覆進行該攪拌及超音波處理之操作計3次。 (濁度測定及目視試驗) 將上述所得之各樣品攪拌30秒,依據日本食品添加物公定書(第9版,2018)之溶狀試驗法進行濁度測定(Molecular Devices)。標準液「幾乎透明」之600 nm下之吸光度為0.008。 以目視觀察該樣品,評價植酸鹽有無析出。 ○:無析出。 ×:有析出。 將吸光度為0.008以下且藉由目視觀察未確認到析出之情形評價為「水溶性」。將其以外之情形評價為「非水溶性」。 於下表及圖1表示結果。
表1-1
樣品No 相對於植酸1.8莫耳之莫耳比 OD600 目視 溶解性
Mg Ca Na K
R1 3.0 0.0 1 1 0.003 水溶性
R2 3.9 0.0 1 1 0.006 水溶性
R3 5.0 0.0 1 1 0.002 水溶性
AG12 5.0 0.0 1 1 0.002 水溶性
AG11 5.5 0.0 1 1 0.003 水溶性
R5 7.0 0.0 1 1 0.233 × 非水溶性
R6 3.0 0.3 1 1 0.001 水溶性
R7 3.9 0.3 1 1 0.001 水溶性
AG19 4.5 0.3 1 1 0.000 水溶性
R10 7.0 0.3 1 1 0.897 × 非水溶性
AG18 4.5 0.5 1 1 0.001 水溶性
R11 3.0 1.0 1 1 0.001 水溶性
R12 3.9 1.0 1 1 0.006 水溶性
R13 4.0 1.0 1 1 0.002 水溶性
R15 5.0 1.0 1 1 0.064 × 非水溶性
R16 3.0 1.5 1 1 0.002 水溶性
R17 3.9 1.5 1 1 0.012 × 非水溶性
R19 4.5 1.5 1 1 0.948 × 非水溶性
R20 5.0 1.5 1 1 1.933 × 非水溶性
表1-2
樣品No 相對於植酸1.8莫耳之莫耳比 OD600 目視 溶解性
Mg Ca Na K
AG7 2.0 2.0 1 1 0.002 水溶性
AG21 2.5 2.0 1 1 0.003 水溶性
R25 4.0 2.0 1 1 0.005 × 非水溶性
AG3 3.0 2.5 1 1 0.707 × 非水溶性
R29 3.5 2.5 1 1 0.002 × 非水溶性
R30 4.0 2.5 1 1 0.022 × 非水溶性
R31 1.0 3.0 1 1 0.001 水溶性
R32 1.5 3.0 1 1 0.001 × 非水溶性
R33 2.0 3.0 1 1 0.001 × 非水溶性
R34 2.5 3.0 1 1 0.002 × 非水溶性
AG4 3.0 3.0 1 1 2.691 × 非水溶性
R36 0.0 4.0 1 1 0.006 水溶性
R37 0.5 4.0 1 1 0.001 × 非水溶性
AG6 1.0 4.0 1 1 3.303 × 非水溶性
R39 1.5 4.0 1 1 0.002 × 非水溶性
R40 2.0 4.0 1 1 0.005 × 非水溶性
AG5 0.0 5.0 1 1 0.173 × 非水溶性
R42 0.5 5.0 1 1 0.002 × 非水溶性
R43 1.0 5.0 1 1 0.002 × 非水溶性
考察 將每1.8莫耳植酸中之鈣之物質量設為x莫耳、鎂之物質量設為y莫耳時滿足1.4x+y≦5.4之植酸鹽均顯示水溶性。
製造例2 對試驗例1中所得之各樣品進行冷凍乾燥,獲得具有表1所示之莫耳比之各植酸鹽(粉末)。
試驗例2 植酸鹽中礦物之莫耳比對嘌呤核苷酸代謝抑制活性之影響 (樣品製備) 於50 mL之PP管(IWAKI)中,以成為下述表2所示之莫耳比之方式稱量作為鈣源之Ca(OH) 2(井上石灰工業(股))、作為鎂源之Mg(OH) 2(富田製藥(股))、作為鉀源之KOH(日本曹達(股))、作為鈉源之NaOH(TOSOH(股)),向其中添加植酸溶液(商品名:植酸(IP6),築野食品工業(股))0.426 mL(以植酸計含有0.296 g)。進而,添加蒸餾水(大塚製藥工場(股))定容為30 mL,使用旋渦混合器攪拌30秒後,進行60秒超音波處理(ASONE),製備包含各種礦物組成之植酸鹽之檢體液。又,作為陽性對照,亦將包含市售之植酸鹽(植酸鹽(IP6),築野食品工業(股))之檢體液製備成以植酸計之含量與其他檢體相同之濃度。 (濁度測定及目視試驗) 將上述所得之各檢體液攪拌30秒,依據日本食品添加物公定書(第9版,2018)之溶狀試驗法進行濁度測定(Molecular Devices)。標準液「幾乎透明」之600 nm下之吸光度為0.008。 以目視觀察該樣品,評價植酸鹽有無析出。 將吸光度為0.008以下且藉由目視觀察未確認到析出之情形評價為「水溶性」。將其以外之情形評價為「非水溶性」。 將結果示於表2。 (嘌呤核苷酸代謝抑制活性 試驗方法) 將利用分析緩衝液將大鼠小腸粉末(CLEA Japan(股))製備為100 mg/mL而成者作為酵素液。將利用分析緩衝液將肉苷一磷酸(Sigma-Aldrich)製備為9 mM而成者作為基質液。使用96孔盤(Thermo Fisher Scientific),藉由以下之方法進行酵素反應。添加檢體液(100 μL/孔)、基質液(100 μL/孔)及酵素液(100 μL/孔),於37℃下進行30分鐘之酵素反應。分取20 μL反應液,移至MultiScreen HTS HV(Merck Millipore),添加反應終止液(stop solution)(0.33M HClO 4,180 μl/孔)停止反應。進行離心分離(1080×g,10分鐘,室溫),將濾液作為高效液相層析法(HPLC)之試樣。將HPLC之分析條件示於以下。 檢測器:SPD-M30A(島津製作所(股)) 管柱:COSMOSIL PAQ(4.6 mmI.D.×150 mm,Nacalai Tesque(股)) 流動相:50 mM KH 2PO 4(pH值7.5) 流速:1.0 mL/min,檢測波長:254 nm,管柱溫度:35℃ 試樣注入量:10 μL,pH值:6.4 將結果示於圖2-1~圖2-5。
表2
樣品No 相對於植酸1.8莫耳之莫耳比 水溶性
Mg Ca Na K
植酸(PA) 0 0 0 0 水溶性
植酸鹽(P) (市售品) 18.5 2.4 2 1 非水溶性
Mg-01 4 1 1 1 水溶性
Mg-02 6 1 1 1 非水溶性
Mg-03 8 1 1 1 非水溶性
Mg-04 12 1 1 1 非水溶性
Mg-05 16 1 1 1 非水溶性
Mg-06 20 1 1 1 非水溶性
Ca-01 4 1 1 1 水溶性
Ca-02 4 2 1 1 非水溶性
Ca-03 4 4 1 1 非水溶性
Ca-04 4 8 1 1 非水溶性
Ca-05 4 12 1 1 非水溶性
Ca-06 4 20 1 1 非水溶性
Na-01 4 1 0 1 水溶性
Na-02 4 1 1 1 水溶性
Na-03 4 1 2 1 水溶性
Na-04 4 1 4 1 非水溶性
Na-05 4 1 6 1 非水溶性
Na-06 4 1 12 1 非水溶性
Na-07 4 1 16 1 非水溶性
Na-08 4 1 20 1 非水溶性
K-01 4 1 1 0 水溶性
K-02 4 1 1 1 水溶性
K-03 4 1 1 4 非水溶性
K-04 4 1 1 8 非水溶性
K-05 4 1 1 12 非水溶性
K-06 4 1 1 16 非水溶性
K-07 4 1 1 20 非水溶性
DE1 4 1 1 1 水溶性
DE2 0 1 0 0 水溶性
DE3 4 0 0 0 水溶性
DE4 0 0 1 0 水溶性
DE5 0 0 0 1 水溶性
考察 於植酸之酵素抑制活性為30%前後,植酸鹽之抑制活性顯著低於植酸之條件下,進行與植酸(商品名:植酸(IP6),築野食品工業(股))之酵素抑制活性之比較試驗。 相對於植酸1.8莫耳含有4莫耳鎂之Mg-01中,確認到顯著之活性之上升。另一方面,於鎂分別為6、8、12、16、及20莫耳之Mg-02~06中,與鎂之莫耳比成反比,確認到顯著之抑制活性之降低。 相對於植酸1.8莫耳分別含有1、2、4、及8莫耳鈣之Ca-01~04中,可見到活性之上升。 根據相對於植酸1.8莫耳分別含有0、1、2、4、6、12、16、及20莫耳鈉之Na-01~08之結果,未確認到鈉之添加對抑制活性之影響。 根據相對於植酸1.8莫耳分別含有0、1、4、8、12、16、及20莫耳鉀之K-01~07之結果,未確認到鉀之添加對抑制活性之影響。 相對於植酸1.8莫耳僅含有1莫耳鈣作為礦物成分之DE2中,與植酸相比,確認到約1.9倍之顯著之抑制活性之上升。 相對於植酸1.8莫耳僅含有4莫耳鎂作為礦物成分之DE3中,與植酸相比,確認到約1.3倍之抑制活性之上升。 相對於植酸1.8莫耳僅含有1莫耳鈉作為礦物成分之DE4中,與植酸相比,未確認到抑制活性之變化。 相對於植酸1.8莫耳僅含有1莫耳鉀作為礦物成分之DE5中,與植酸相比,未確認到抑制活性之變化。 作為水溶性植酸鹽之Mg-01、Ca-01、K-02、Na-02、DE1(該等為同一組成)、K-01、Na-01、Na-03、DE2、及DE3之酵素抑制活性高於植酸。
試驗例3 市售品之穩定性(潮解性) 將市售之粉末植酸(商品名:粉末植酸,扶桑化學工業(股))及市售之植酸鹽(商品名:植酸鹽(IP6),築野食品工業(股),粉末)於各濕度11.2%、32.8%、52.9%、75.3%、97.3%下放置64小時,以目視觀察其狀態。各試驗濕度環境係藉由以下方式製作:於乾燥器內放入氯化鋰(平衡相對濕度(ERH):11.2)、氯化鎂(ERH:32.8)、硝酸鎂(ERH:52.9)、氯化鈉(ERH:75.3)及硫酸鉀(ERH:97.3)之各飽和水溶液,設置溫濕度計,於溫度25度下進行靜置。 其結果,粉末植酸於濕度32.8%下固化,於52.9%以上液狀化為飴糖狀等。另一方面,植酸鹽於各濕度條件下均未見到變化。
試驗例4 穩定性(潮解性) (樣品製備) 於50 mL之PP管(IWAKI)中,以成為下述表3所示之莫耳比之方式稱量作為鈣源之Ca(OH) 2(井上石灰工業(股))、作為鎂源之Mg(OH) 2(富田製藥(股))、作為鉀源之KOH(日本曹達(股))、作為鈉源之NaOH(TOSOH(股)),向其中添加植酸(植酸(IP6),築野食品工業(股))0.426 mL(以植酸計含有0.296 g)。進而,添加蒸餾水(大塚製藥工場(股))定容為30 mL,使用旋渦混合器攪拌30秒後,進行60秒超音波處理(ASONE)。反覆進行該攪拌與超音波處理之操作計3次。繼而,使用鹽酸將pH值調整為4.0±0.2,於-80℃下預冷凍。使用冷凍乾燥機,獲得完全粉體化之植酸鹽,用作檢體。 又,作為陽性對照,使用於上述步序中未添加礦物成分而製備之植酸(粉末)與市售之粉末植酸(商品名:粉末植酸,扶桑化學工業(股))。進而,作為陰性對照,使用市售之植酸鹽(植酸鹽(IP6),築野食品工業(股))。 (試驗方法) 於乾燥器內放入氯化鈉飽和水溶液,於溫度25度下進行靜置,藉此使濕度成為75.3%。向培養皿(MS-11350:SUMILON)中添加包含根據試驗例1之結果顯示水溶性之範圍之植酸鹽(具體為樣品2、3、6-9、及12-21)之各種礦物組成之植酸鹽約200 mg,放入乾燥器中,靜置64小時。靜置後,若目視下發生整體成為飴糖狀之狀態變化則判定為「有」潮解性,將見到部分潮解或固化之情形判定為「部分有」潮解性,若無變化則判定為「無」潮解性。
(結果) 將結果示於表3。 作為陽性對照之植酸及粉末植酸發生潮解,成為飴糖狀。 另一方面,樣品1~21之植酸鹽無潮解性,或僅見到部分潮解或固化,表明與植酸相比,潮解性穩定。
表3
樣品 相對於植酸1.8莫耳之莫耳比 潮解性
Mg Ca Na K
植酸 0 0 0 0
1 6 0 1 1
2 4 0 1 1
3 4 1 1 1
4 4 2 1 1
5 4 4 1 1
6 2 0 1 1
7 2 2 1 1
8 1 1 1 1
9 0 2 1 1
10 0 4 1 1
11 0 6 1 1
12 4 1 1 1
13 2 0 1 1
14 1 1 1 1
15 2 0 1 1
16 1 0 1 1
17 0.5 0.5 1 1
18 0 1 1 1
19 0.5 0 1 1 部分有
20 0.25 0.25 1 1 部分有
21 0 0.5 1 1 部分有
植酸鹽 (市售品) 18.5 2.4 2 1
粉末植酸 (市售品) 0 0 0 0
試驗例5 長期保存穩定性 (樣品製備) 實施藉由製造例1之方法所得之水溶性植酸鹽(相對於植酸1.8莫耳之莫耳比為Mg:Ca:Na:K=4:1:1:1,糊精添加濃度67%)之長期保存穩定性試驗。具體而言,經時3個月測定於溫度25℃、濕度60%下保管於穩定性試驗器(ETAC LABONIC LX330,楠本化成)中之情形與於溫度40℃、濕度75%下保管於恆溫器(Incubator IS82,Yamato Scientific)中之情形時該植酸鹽之水分活性。水分活性測定係使用測定機器(LabMster-aw Basic,Novasina)於測定溫度25℃下實施。又,藉由目視觀察其狀態。 將保管條件與水分活性及性狀之結果示於下表4。於高濕度條件下保管前之水溶性植酸鹽之水分活性為0.020,相對於此,於溫度25℃、濕度60%下保管之情形時為0.027-0.030,於溫度40℃、濕度75%下保管之情形時為0.034-0.047,經時性地略微增加。然而,該等值與通常食品中不繁殖微生物之、即未吸濕之狀態之水分活性之0.5以下相比為10分之1以下,故而可謂該植酸鹽之吸濕非常少。又,關於性狀,其等為白色粉末,未發生潮解。根據以上之結果,可知該植酸鹽可以粉末狀長期穩定地存在。
表4
環境條件 時間(月) 水分活性 性狀
4℃ 0 0.020 白色粉末 無性狀變化
25℃、60%RH 0.5 0.027
1 0.025
3 0.030
40℃、75%RH 0.5 0.034
1 0.036
3 0.047
[產業上之可利用性]
本發明之植酸鹽對液體製劑、使用時溶解於水而攝取之顆粒劑等要求良好之水溶性之製劑特別有用。
圖1表示試驗例1 溶解性之試驗結果。 橫軸表示Ca相對於1.8莫耳植酸之莫耳比。 縱軸表示Mg相對於1.8莫耳植酸之莫耳比。 圖2-1表示試驗例2之嘌呤核苷酸代謝抑制活性試驗之結果。各柱狀圖表示平均值±標準誤差,星號表示P<0.05(vs PA,無對應關係之t檢定)。 圖2-2表示試驗例2之嘌呤核苷酸代謝抑制活性試驗之結果。各柱狀圖表示平均值±標準誤差,星號表示P<0.05(vs PA,無對應關係之t檢定)。 圖2-3表示試驗例2之嘌呤核苷酸代謝抑制活性試驗之結果。各柱狀圖表示平均值±標準誤差,星號表示P<0.05(vs PA,無對應關係之t檢定)。 圖2-4表示試驗例2之嘌呤核苷酸代謝抑制活性試驗之結果。各柱狀圖表示平均值±標準誤差,星號表示P<0.05(vs PA,無對應關係之t檢定)。 圖2-5表示試驗例2之嘌呤核苷酸代謝抑制活性試驗之結果。各柱狀圖表示平均值±標準誤差,星號表示P<0.05(vs PA,無對應關係之t檢定)。 圖3表示試驗例3之市售品(粉末植酸及植酸鹽)之穩定性(潮解性)試驗結果。上段:粉末植酸。下段:植酸鹽。

Claims (37)

  1. 一種水溶性植酸鹽,其包含(A)鈣及/或(B)鎂。
  2. 如請求項1之植酸鹽,其中將每1.8莫耳植酸中之(A)鈣之物質量設為x莫耳、(B)鎂之物質量設為y莫耳時,1.4x+y≦5.4(x≧0、y≧0,其中x及y不同時為0)。
  3. 一種植酸鹽,其係包含(A)鈣及/或(B)鎂者,且於該植酸鹽中,將每1.8莫耳植酸中之(A)鈣之物質量設為x莫耳、(B)鎂之物質量設為y莫耳時,0≦x≦2,0≦y≦6,且x及y不同時為0。
  4. 如請求項2或3之植酸鹽,其中x+y>0.5。
  5. 如請求項2至4中任一項之植酸鹽,其中0.3≦x≦1.07,且3.9≦y≦4.98。
  6. 如請求項2至5中任一項之植酸鹽,其中0.65≦x≦1.07,且3.9≦y≦4.4。
  7. 如請求項3至4中任一項之植酸鹽,其中0.9≦x≦1.1,且3.9≦y≦4.1。
  8. 如請求項1至7中任一項之植酸鹽,其進而含有(C)鉀及/或(D)鈉。
  9. 如請求項8之植酸鹽,其中將每1.8莫耳植酸中之(C)鉀之物質量設為p莫耳、(D)鈉之物質量設為q莫耳時,0≦p≦4,0≦q≦6,且p及q不同時為0。
  10. 一種組合物,其含有如請求項1至9中任一項之植酸鹽。
  11. 一種嘌呤體吸收抑制組合物,其含有如請求項1至9中任一項之植酸鹽。
  12. 如請求項11之嘌呤體吸收抑制組合物,其中該嘌呤體吸收為自腸道之吸收。
  13. 一種嘌呤核苷酸代謝抑制組合物,其含有如請求項1至9中任一項之植酸鹽。
  14. 一種磷酸酶抑制組合物,其含有如請求項1至9中任一項之植酸鹽。
  15. 一種尿酸值上升抑制組合物,其含有如請求項1至9中任一項之植酸鹽。
  16. 一種血壓改善組合物,其含有如請求項1至9中任一項之植酸鹽。
  17. 一種血糖值改善組合物,其含有如請求項1至9中任一項之植酸鹽。
  18. 一種高鈣尿症預防組合物,其含有如請求項1至9中任一項之植酸鹽。
  19. 一種脂質改善組合物,其含有如請求項1至9中任一項之植酸鹽。
  20. 如請求項10至19中任一項之組合物,其為固體製劑。
  21. 一種提高植酸鹽於水中之溶解性之方法,其包括於水之存在下向植酸中添加鈣源及鎂源,將每1.8莫耳植酸中所添加之(A)鈣之物質量設為x莫耳、(B)鎂之物質量設為y莫耳時,1.4x+y≦5.4(x≧0、y≧0,其中x及y不同時為0)。
  22. 一種植酸鹽之製造方法,其包括: 於水之存在下將植酸,及鈣源及/或鎂源混合之混合步驟;以及 對所得之混合物進行乾燥之乾燥步驟, 且該混合物中,將每1.8莫耳植酸中之(A)鈣之物質量設為x莫耳、(B)鎂之物質量設為y莫耳時,1.4x+y≦5.4(x≧0、y≧0,其中x及y不同時為0)。
  23. 一種植酸鹽之製造方法,其包括: 於水之存在下將植酸,及鎂源及/或鈣源混合之混合步驟;以及 對所得之混合物進行乾燥之乾燥步驟, 且該混合物中,將每1.8莫耳植酸中之(A)鈣之物質量設為x莫耳、(B)鎂之物質量設為y莫耳時,0≦x≦2,0≦y≦6,且x及y不同時為0。
  24. 如請求項21至23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x+y>0.5。
  25. 如請求項21至24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0.3≦x≦1.07,且3.9≦y≦4.98。
  26. 如請求項21至25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0.65≦x≦1.07,且3.9≦y≦4.4。
  27. 如請求項23之方法,其中0.9≦x≦1.1,且3.9≦y≦4.1。
  28. 如請求項22至27中任一項之製造方法,其中於該混合步驟中, 於水及賦形劑之存在下將植酸,及鎂源及/或鈣源混合。
  29. 如請求項22至28中任一項之製造方法,其中於該混合步驟中, 於水之存在下將植酸,鎂源及/或鈣源,以及鉀源及/或鈉源混合。
  30. 如請求項22至29中任一項之製造方法,其中於該混合步驟中, 於水及賦形劑之存在下將植酸,鎂源及/或鈣源,以及鉀源及/或鈉源混合。
  31. 如請求項29或30之製造方法,其中該混合物中,將每1.8莫耳植酸中之(C)鉀之物質量設為p莫耳、(D)鈉之物質量設為q莫耳時,0≦p≦4,0≦q≦6,且p及q不同時為0。
  32. 如請求項28、30、及31中任一項之製造方法,其中該賦形劑選自糊精、澱粉類、纖維素、糖類及其任意之組合。
  33. 一種嘌呤體吸收抑制組合物,其含有僅含鈣作為礦物成分之水溶性植酸鹽。
  34. 如請求項33之嘌呤體吸收抑制組合物,其中水溶性植酸鹽中之莫耳比為植酸:鈣=1.8:0.1~4.0(莫耳)。
  35. 一種如請求項1至9中任一項之植酸鹽之用途,其用於製造嘌呤體吸收抑制組合物、嘌呤核苷酸代謝抑制組合物、磷酸酶抑制組合物、尿酸值上升抑制組合物、血壓改善組合物、血糖值改善組合物、肝功能改善組合物、血清鐵調整組合物、鈣吸收促進組合物、高鈣尿症預防組合物、脂質改善組合物。
  36. 一種抑制嘌呤體之吸收之方法、抑制嘌呤核苷酸代謝之方法、抑制磷酸酶之方法、抑制尿酸值上升之方法、改善血壓之方法、改善血糖值之方法、改善肝功能之方法、調整血清鐵之方法、或促進鈣吸收之方法、預防高鈣尿症之方法、改善脂質水準之方法、預防脂質水準惡化之方法,其包括投予含有如請求項1至9中任一項之植酸鹽之組合物。
  37. 如請求項1至9中任一項之植酸鹽,其用於抑制嘌呤體吸收、抑制嘌呤核苷酸代謝、抑制磷酸酶、抑制尿酸值上升、改善血壓、改善血糖值、改善肝功能、調整血清鐵、促進鈣吸收、預防高鈣尿症或改善脂質。
TW111133587A 2021-09-06 2022-09-05 水溶性植酸鹽 TW20232762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144782 2021-09-06
JP2021-144782 2021-09-06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27623A true TW202327623A (zh) 2023-07-16

Family

ID=854124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133587A TW202327623A (zh) 2021-09-06 2022-09-05 水溶性植酸鹽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20250042924A1 (zh)
EP (1) EP4400108A1 (zh)
JP (1) JPWO2023033174A1 (zh)
KR (1) KR20240056735A (zh)
CN (1) CN118159276A (zh)
TW (1) TW202327623A (zh)
WO (1) WO2023033174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718523A (en) * 1951-01-25 1955-09-20 Staley Mfg Co A E Preparation of phytic acid and soluble salts thereof by cation exchange
US2691035A (en) * 1951-02-09 1954-10-05 Staley Mfg Co A E Preparation of phytic acid and soluble salts thereof
JP4065607B2 (ja) * 1998-07-10 2008-03-26 王子コーンスターチ株式会社 水性溶液中の過酸化水素の安定化剤及び安定化方法
JP2010195734A (ja) * 2009-02-26 2010-09-09 Nisshin Pharma Inc フィチン酸、カルボン酸、および糖類の相乗効果による脂肪吸収抑制作用を有する組成物
JP5959214B2 (ja) 2011-03-25 2016-08-02 博衛 小川 フィチン酸の変色防止法
JP6368756B2 (ja) 2016-10-20 2018-08-01 サイマベイ・セラピューティクス・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CymaBay Therapeutics,Inc. ハロフェナートまたはハロフェン酸および第2の尿酸低下薬を用いる痛風に罹っている患者の高尿酸血症の治療方法
JP7086980B2 (ja) 2017-10-26 2022-06-20 大塚製薬株式会社 イノシトールリン酸含有組成物
KR102005057B1 (ko) 2017-11-29 2019-07-30 고진솔 Ble 비콘 서비스의 선택적 수신 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ble 비콘 서비스 시스템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033174A1 (ja) 2023-03-09
CN118159276A (zh) 2024-06-07
KR20240056735A (ko) 2024-04-30
EP4400108A1 (en) 2024-07-17
JPWO2023033174A1 (zh) 2023-03-09
US20250042924A1 (en) 2025-02-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801262B1 (en) Sugar composition mainly composed of sucrose and d-psicose,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same
JP7134541B1 (ja) キサンチンオキシダーゼ阻害用医薬組成物及び食品組成物
Lokeshwar et al. Prevention of iron deficiency anemia (IDA): how far have we reached?
ES2743133T3 (es) Composición para mejorar un parámetro metabólico in vivo
JPWO2008142860A1 (ja) 砂糖様味質をもつ新規甘味料、その製造法および用途
JP2013087106A (ja) 血糖値の上昇が緩やかな糖質組成物及び飲食品
US20220387464A1 (en) Inositol phosphate-containing composition
TW200410702A (en) Agent for inhibiting rise in blood glucose level, agent for inhibiting body fat accumulation and edible material
KR20070120944A (ko) 수크라아제 활성 저해제, 글루코아밀라아제 활성 저해제 및이들을 포함하는 식품 및 사료
JP2009120502A (ja) キトサン含有組成物
TW202327623A (zh) 水溶性植酸鹽
JPH05111366A (ja) 栄養調整食品
JP2021187785A (ja) 精神性疲労、意欲低下または眠気の改善剤
JP7640990B2 (ja) 食後の尿酸値上昇抑制用組成物
JP7522495B1 (ja) キサンチンオキシダーゼ阻害用医薬組成物及び食品組成物
JP7300219B1 (ja) 経口組成物
JP2015086171A (ja) ピロロキノリンキノン類を含む被覆粉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組成物
JP2003000196A (ja) 糖尿病の治療・予防用食品
O’Flaherty Formulating a salt premix solution co-fortified with thiamine and iodine
JP4598846B2 (ja) S−アデノシルメチオニン安定化のためのフィチン酸および/またはデキストリンを含む飲食用組成物
US20200000834A1 (en) Polyphenol glycoside-containing composition
JP2024047661A (ja) 食後の尿酸値上昇抑制用組成物
Grant Chemical and Physical Stability of Powdered Tagatose as Affected by Temperature and Relative Humidity
JP2023000201A (ja) 経口組成物
JP2006117626A (ja) コエンザイムq10配合組成物の製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