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309383A - 具有機械鎖定裝置之建築板 - Google Patents
具有機械鎖定裝置之建築板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202309383A TW202309383A TW111122462A TW111122462A TW202309383A TW 202309383 A TW202309383 A TW 202309383A TW 111122462 A TW111122462 A TW 111122462A TW 111122462 A TW111122462 A TW 111122462A TW 202309383 A TW202309383 A TW 202309383A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edge portion
- locking
- building panel
- building
- edge
- Prior art dat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F—FINISHING WORK ON BUILDINGS, e.g. STAIRS, FLOORS
- E04F13/00—Coverings or linings, e.g. for walls or ceilings
- E04F13/07—Coverings or linings, e.g. for walls or ceilings composed of covering or lining elements; Sub-structures theref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 E04F13/08—Coverings or linings, e.g. for walls or ceilings composed of covering or lining elements; Sub-structures theref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composed of a plurality of similar covering or lining elements
- E04F13/0889—Coverings or linings, e.g. for walls or ceilings composed of covering or lining elements; Sub-structures theref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composed of a plurality of similar covering or lining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joints between neighbouring elements, e.g. with joint fillings or with tongue and groove connections
- E04F13/0894—Coverings or linings, e.g. for walls or ceilings composed of covering or lining elements; Sub-structures theref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composed of a plurality of similar covering or lining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joints between neighbouring elements, e.g. with joint fillings or with tongue and groove connections with tongue and groove connection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F—FINISHING WORK ON BUILDINGS, e.g. STAIRS, FLOORS
- E04F15/00—Flooring
- E04F15/02—Flooring or floor layers composed of a number of similar elements
- E04F15/02038—Flooring or floor layers composed of a number of similar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ongue and groove connections between neighbouring flooring element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F—FINISHING WORK ON BUILDINGS, e.g. STAIRS, FLOORS
- E04F15/00—Flooring
- E04F15/02—Flooring or floor layers composed of a number of similar elements
- E04F15/10—Flooring or floor layers composed of a number of similar elements of other materials, e.g. fibrous or chipped materials, organic plastics, magnesite tiles, hardboard, or with a top layer of other materials
- E04F15/102—Flooring or floor layers composed of a number of similar elements of other materials, e.g. fibrous or chipped materials, organic plastics, magnesite tiles, hardboard, or with a top layer of other materials of fibrous or chipped materials, e.g. bonded with synthetic resin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F—FINISHING WORK ON BUILDINGS, e.g. STAIRS, FLOORS
- E04F15/00—Flooring
- E04F15/02—Flooring or floor layers composed of a number of similar elements
- E04F15/10—Flooring or floor layers composed of a number of similar elements of other materials, e.g. fibrous or chipped materials, organic plastics, magnesite tiles, hardboard, or with a top layer of other materials
- E04F15/105—Flooring or floor layers composed of a number of similar elements of other materials, e.g. fibrous or chipped materials, organic plastics, magnesite tiles, hardboard, or with a top layer of other materials of organic plastics with or without reinforcements or filling material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F—FINISHING WORK ON BUILDINGS, e.g. STAIRS, FLOORS
- E04F2201/00—Joining sheets or plates or panels
- E04F2201/01—Joining sheets, plates or panels with edges in abutting relationship
- E04F2201/0138—Joining sheets, plates or panels with edges in abutting relationship by moving the sheets, plates or panels perpendicular to the main plane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F—FINISHING WORK ON BUILDINGS, e.g. STAIRS, FLOORS
- E04F2201/00—Joining sheets or plates or panels
- E04F2201/01—Joining sheets, plates or panels with edges in abutting relationship
- E04F2201/0138—Joining sheets, plates or panels with edges in abutting relationship by moving the sheets, plates or panels perpendicular to the main plane
- E04F2201/0146—Joining sheets, plates or panels with edges in abutting relationship by moving the sheets, plates or panels perpendicular to the main plane with snap action of the edge connector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F—FINISHING WORK ON BUILDINGS, e.g. STAIRS, FLOORS
- E04F2201/00—Joining sheets or plates or panels
- E04F2201/02—Non-undercut connections, e.g. tongue and groove connections
- E04F2201/023—Non-undercut connections, e.g. tongue and groove connections with a continuous tongue or groove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F—FINISHING WORK ON BUILDINGS, e.g. STAIRS, FLOORS
- E04F2201/00—Joining sheets or plates or panels
- E04F2201/04—Other details of tongues or grooves
- E04F2201/042—Other details of tongues or grooves with grooves positioned on the rear-side of the panel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F—FINISHING WORK ON BUILDINGS, e.g. STAIRS, FLOORS
- E04F2201/00—Joining sheets or plates or panels
- E04F2201/04—Other details of tongues or grooves
- E04F2201/043—Other details of tongues or grooves with tongues and grooves being formed by projecting or recessed parts of the panel layer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F—FINISHING WORK ON BUILDINGS, e.g. STAIRS, FLOORS
- E04F2201/00—Joining sheets or plates or panels
- E04F2201/05—Separate connectors or inserts, e.g. pegs, pins, keys or strips
- E04F2201/0523—Separate tongues; Interlocking keys, e.g. joining mouldings of circular, square or rectangular shape
- E04F2201/0535—Separate tongues; Interlocking keys, e.g. joining mouldings of circular, square or rectangular shape adapted for snap locking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F—FINISHING WORK ON BUILDINGS, e.g. STAIRS, FLOORS
- E04F2201/00—Joining sheets or plates or panels
- E04F2201/05—Separate connectors or inserts, e.g. pegs, pins, keys or strips
- E04F2201/0523—Separate tongues; Interlocking keys, e.g. joining mouldings of circular, square or rectangular shape
- E04F2201/0547—Separate tongues; Interlocking keys, e.g. joining mouldings of circular, square or rectangular shape adapted to be moved perpendicular to the joint edg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Finishing Walls (AREA)
- Joining Of Building Structures In Genera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建築板之集合,諸如底板或牆板,該建築板之集合具有在相對的第一邊緣部分及第二邊緣部分(11、12)處之一機械鎖定裝置,諸如短邊緣,該建築板之集合經建構以用於藉助於一第二板(2)之該第二邊緣部分(12)相對一鄰近第一板(1)之該第一邊緣部分(11)在一嚙合方向(E)上,諸如一豎直方向上的位移來將相似或基本上一致的板水平鎖定在一經裝配位置中。該第二邊緣部分(12)具有一鎖定凹槽(25),該鎖定凹槽(25)經建構以藉助於該位移來收納一鄰近第一板(1)之該第一邊緣部分(11)的一鎖定元件(45)。該鎖定元件(45)之一外部部分(46至49),諸如在橫切該第一邊緣部分(11)之一水平方向(H)上,經建構以與該鎖定凹槽(25)之一內部部分(26至30)協作,以用於在裝配期間定位,諸如水平(H)定位,該第一邊緣部分及第二邊緣部分(11、12)之各別上部邊緣部分(22a、42a)。
Description
本揭示之態樣係關於一種建築板之集合,諸如底板或牆板,其具有用於將相似或基本上一致的板鎖定在經裝配位置中的機械鎖定裝置。
建築板,諸如底板或牆板可通常具有用於在鎖定位置中裝配有相似建築板之機械鎖定裝置。機械鎖定裝置可在水平及/或豎直方向上鎖定鄰近建築板。已知建築板具有第一及第二相對邊緣部分,諸如短或長邊緣,及機械鎖定裝置,該機械鎖定裝置經建構以水平地及豎直地鎖定兩個鄰近建築板之鄰近邊緣部分。此可例如藉由建築板之第二邊緣部分朝向鄰近建築板之第一邊緣部分豎直位移且豎直位移至該第一邊緣部分中來完成。此外,已知建築板具有第三及第四相對邊緣部分及機械鎖定裝置,該機械鎖定裝置經建構以在水平及/或豎直方向上鎖定兩個鄰近建築板之第三邊緣部分及第四邊緣部分。此可例如藉由摺疊位移來完成。第一及第二邊緣部分之豎直鎖定可藉由各種原理來達成。已發現例如此類型之裝配可對板中之至少一者的一些部件造成損壞。因此,技術領域中存在改良空間。
本發明之一個目的為提供優於已知技術之改良。此目的藉由隨附獨立請求項中定義之技術來達成;某些實施方式闡述於相關附屬請求項中。
在本發明概念之第一態樣中,提供一種建築板之集合,諸如底板或牆板,其中各建築板包括前表面及背表面,該前表面及背表面各自在第一邊緣部分與相對的第二邊緣部分之間,及第三邊緣部分與相對的第四邊緣部分之間延伸,其中背表面平行於前表面且在垂直於前表面之方向上位移。各建築板進一步包括機械鎖定裝置,其配置於相對的第一及第二邊緣部分處,其經建構以用於藉由第二建築板之第二邊緣部分相對鄰近第一板之第一邊緣部分之在嚙合方向上,諸如在垂直於前表面之方向上的位移來在平行及/或垂直於前表面之方向上將相似或基本上一致的建築板鎖定在經裝配位置中。第二邊緣部分處之機械鎖定裝置具有鎖定凹槽,該鎖定凹槽經建構以藉由該位移收納配置於鄰近第一建築板之該第一邊緣部分處之機械鎖定裝置的鎖定元件。該鎖定元件之外部部分經建構以與鎖定凹槽之內部部分協作,以用於在裝配期間在第二建築板在嚙合方向上的位移期間使第二建築板之該第二邊緣部分之上部邊緣部分相對於鄰近第一建築板之第一邊緣部分之上部邊緣部分位移,諸如在平行於前表面之方向上位移。第二建築板之第二邊緣部分之上部邊緣部分及鄰近第一建築板之第一邊緣部分之上部邊緣部分經建構以在經裝配位置中協作。
歸因於在兩個建築板之裝配期間第二建築板在平行於前表面之方向上相對於第一建築板之可能位移,因此減小例如損壞兩個鄰近邊緣部分、前表面或各別機械鎖定裝置之風險。
將參考隨附圖式描述本發明之特定實施方式。然而,本發明可以多種不同形式體現,且不應解釋為限於本文所闡述之實施方式;確切而言,提供此等實施方式以使得本發明將為透徹的及完整的,且將向所屬領域中具通常知識者完整傳達本發明之範疇。用於隨附圖式中所說明之實施方式之詳細描述的術語不意欲為限制本發明。在圖式中,相同編號指代相同元件。
當建築板平鋪於例如底上時,水平及豎直方向上為可適用定義。而非水平及垂直方向,描述亦將指平行於前表面及/或背表面之延伸的方向及垂直於前表面及/或背表面之延伸的方向。當建築板平鋪於例如底上時,水平方向與平行於前表面及/或背表面之延伸的方向相同,且豎直方向與垂直於前表面及/或背表面之延伸的方向相同。
建築板之集合,諸如底板、牆板、天花板、傢俱元件或類似者,展示於圖1A至圖1C中。各建築板1、2、3包括四個側邊緣,第一邊緣部分11、第二邊緣部分12、第三邊緣部分13及第四邊緣部分14。第一邊緣部分11相對第二邊緣部分12配置,且第三邊緣部分13相對第四邊緣部分14配置。
各建築板1、2、3進一步包括前表面15及背表面16。前表面15及背表面16各自在第一邊緣11與相對的第二邊緣12之間及第三邊緣13與相對的第四邊緣14之間延伸。背表面16平行於前表面15且在垂直於前表面15之方向上位移。
各建築板1、2、3包括經建構以將相似或基本上一致的建築板1、2、3鎖定在經裝配位置中之至少一種類型的機械鎖定裝置100、100'。此類機械鎖定裝置100、100'經建構以在豎直及/或水平方向上鎖定該等建築板1、2、3,其亦可稱為垂直於及/或平行於前表面或背表面15、16的方向。在所說明實施方式中,建築板1、2、3具備兩種類型之機械鎖定裝置:第一機械鎖定裝置100,其沿著建築板1、2、3之第一及第二邊緣部分11、12配置;及第二機械鎖定裝置100',其沿著建築板1、2、3之第三及第四邊緣部分13、14配置。在圖2A至圖10B中說明第一機械鎖定裝置100之實施方式。
如圖中2A至圖10B所說明,第一機械鎖定裝置100設置於相對的第一及第二邊緣部分11、12,其較佳地為具有矩形形狀之建築板1、2、3的短邊緣。機械鎖定裝置100經建構以用於藉助於在嚙合方向E,諸如豎直V方向上的位移將相似或基本上一致的板至少水平H鎖定,或在平行於前表面15之方向上鎖定,較佳地亦豎直鎖定,或在垂直於前表面15之方向上鎖定在經裝配位置中。如自圖1A及圖1B導出,第二建築板2之第二邊緣部分12同時裝配至第一建築板1之第一邊緣部分11,此係由於第二建築板2之第四邊緣部分14藉助於摺疊位移裝配至鄰近第三建築板3之第三邊緣部分13,在此情況下第二板2之摺疊位移F圍繞第四邊緣部分14。藉此,第二板2之第二邊緣部分12相對於第一板1之第一邊緣部分11豎直地位移。第一及第二邊緣部分11、12之此類裝配可稱為豎直摺疊,其意指嚙合方向E由於第二板2之摺疊而豎直。
第一及第二邊緣部分11、12具備經建構以藉助於此類豎直位移水平地及豎直地鎖定鄰近邊緣部分11、12之機械鎖定裝置100。
豎直鎖定可藉由各種原理來達成,該等原理中之一者在圖1B中示意性地說明。豎直鎖定可通常藉由經建構以與楔形凹槽23協作之鎖定舌片60來達成。在圖1B中所示之例示性實施方式中,鎖定舌片60為經建構以在例如圖2B及圖4B中所示之位移凹槽43中位移的可位移鎖定舌片。鎖定舌片60經建構以與楔形凹槽23協作以用於在平面中豎直鎖定鄰近板1、2。
圖2A至圖2C及圖3A至圖3C展示本揭示之第一實施方式,圖4A至圖4C及圖5A至圖5C展示本揭示之第二實施方式,且圖8展示本揭示之另外實施方式。儘管本文中將主要參考第一實施方式,但應瞭解除非特定提及相反情況,否則第二實施方式通常包含第一實施方式之對應特徵。
參考圖2A至圖3C,第二邊緣部分12可在本文中稱為公接頭Jm,且第一邊緣部分11可稱為母接頭Jf,其中公接頭Jm及母接頭Jf各自經建構以在兩個鄰近建築板1、2、3之間的經裝配位置中彼此相容。
第二邊緣部分12之公接頭Jm進一步包含向下打開之公凹口Rm,該向下打開之公凹槽包含鎖定凹槽25,該鎖定凹槽25經建構以藉助於第二板2在嚙合方向E上之位移收納包含鄰近第一板1之第一邊緣部分11之母接頭Jf之鎖定元件45的母突起Pf。母突起Pf之外部部分經建構以在裝配期間與公凹口Rm之鎖定凹槽25之內部部分協作,諸如在橫切第一邊緣部分11之水平方向H上,以用於諸如在水平方向上相對定位第二邊緣部分12之上部邊緣表面/部分22a及第一邊緣部分11之上部邊緣表面/部分42a。在鄰近建築板之裝配期間母突起Pf之外部部分與公凹口Rm之鎖定凹槽25之內部部分之間的協作亦可用於諸如在水平方向上相對定位第二邊緣部分12之下部邊緣表面/部分22b及第一邊緣部分11之下部邊緣表面/部分42b。第二邊緣部分12之上部邊緣表面/部分22a及第一邊緣部分11之上部邊緣表面/部分42a、各別第二邊緣部分12之下部邊緣表面/部分22b及第一邊緣部分11之下部邊緣表面/部分42b各自經建構以在經裝配位置中彼此協作且相對定位。
若邊緣部分11、12特定言之各別上部邊緣表面/部分22a、42a未水平或在平行於前表面15之方向上相對彼此恰當地定位,其可在裝配期間具有結果:例如,諸如第二邊緣部分12之上部邊緣部分22a的一部分切入至第一邊緣部分11中或以其他方式與第一邊緣部分11嚙合,諸如第一板1之核心3。由此,在裝配製程期間在第二板2之摺疊位移後可對第一邊緣部分11造成損壞,且藉此朝上彎曲第一邊緣11之上部邊緣部分。舉例而言,第二邊緣部分12之部分可與前表面15下方之第一邊緣部分11嚙合,且歸因於第二板2之摺疊位移,前表面15及/或表面層諸如膠合層可朝上彎曲,諸如在交叉點17附近,在第一建築板1、第二建築板2及第三建築板3之間T形交叉。舉例而言,諸如朝上彎曲之損壞可發生在T形交叉之3 cm內,諸如T形交叉之1 cm內。
換言之,較佳地建築板之藉助於摺疊位移裝配至彼此之邊緣部分11、12配置於共同豎直平面VP中,該相同豎直平面VP在經裝配位置中共用,參見圖3B,或在裝配製程期間在邊緣部分11、12之橫向方向上略微彼此間隔開。然而,並不較佳地為在圖1B中所說明之第二邊緣部分12在邊緣部分之橫向方向上配置於第一邊緣部分11上方,亦即跨越共同豎直平面,其可在第二邊緣部分12之上部邊緣部分22a切入至鄰近建築板之第一邊緣部分11中之情況下發生。如上所解釋此可引起尤其對邊緣部分之前表面及上部邊緣部分或甚至對圍繞邊緣部分設置之機械鎖定裝置之不合需要的損壞。
為了避免此類損壞,且為了避免邊緣部分11、12在裝配製程之摺疊位移期間在共同豎直平面VP之錯誤側上結束,在建築板之橫向方向上來回位移,亦即藉助於機械鎖定裝置100、100'之以下定義之特徵達成在橫切第二建築板2之第一及第二邊緣部分11、12之延伸的方向上。
現更詳細地描述在第一及第二建築板1、2已經裝配至第三建築板3時的第一建築板1與第二建築板2之間的裝配製程。在圖1B中說明在開始摺疊位移VF以將其裝配至第一建築板1之前的第二建築板2之初始位置,亦即第一位置。
在第一位置中,第二建築板2之第三邊緣部分13連接至第三建築板2之第四邊緣部分14。第二建築板2已朝向第一建築板1推送,同時連接至第三建築板3,使得第二建築板2之第二邊緣部分12之第一末端部分12'鄰近於第一建築板1之第一邊緣部分11的第一末端部分11'配置或甚至與該第一末端部分的接觸配置。第二建築板2之第二邊緣部分12之第一末端部分12'、第一建築板1之第一邊緣部分11之第一末端部分11'及第三建築板3之第四邊緣部分14部分地形成為三個建築板1、2、3之間的交叉點17。交叉點17具有T形。
自第一位置,如圖1B中所說明,在第二建築板2之摺疊位移VF期間,第二邊緣部分12可連續裝配至第一建築板1之第一邊緣部分11,其意謂第二邊緣部分12之第二末端部分12''可為待裝配至第一建築板1之第二建築板2的最終部分。為了避免如上文所描述在裝配製程期間損壞前表面15之風險,當第二邊緣部分12裝配至第一建築板1之第一邊緣部分11時在第二建築板2之第二邊緣部分12的延伸之上連續達成在建築板之橫向方向上來回位移,亦即在橫切第二建築板2之第一及第二邊緣部分11、12之延伸的方向上。
第一及第二建築板1、2在裝配製程期間首先略微橫向地L位移遠離彼此以便減小如上所解釋之風險,且接著較佳地,略微朝向彼此橫向地L位移以用於產生所要裝配位置,例如上部邊緣部分22a、42a之間的密封。現將更詳細地描述此位移。
藉由首先在平行於前表面15之方向(例如,水平方向)上將邊緣部分11、12定位至第一位置中,各邊緣部分11、12之上部邊緣部分22a、42a及視情況下部邊緣部分22b、42b至少部分地並列或至少部分相對彼此配置,至少在第一建築板1、第二建築板2及第三建築板3之間的交叉點17的區域中,如可參見圖1B。在藉助於摺疊位移VF持續裝配製程期間,上部邊緣部分22a、42a及視情況下部邊緣部分22b、42b貫穿第一及第二邊緣部分11、12之延伸並列或彼此相對依次配置,直至兩個鄰近建築板1、2處於經裝配位置中。因此,在經裝配位置中,如圖3A至圖3C中所說明,上部邊緣部分22a、42a及視情況下部邊緣部分22b、42b貫穿第一及第二邊緣部分11、12之整個延伸並列或彼此相對配置。
在首先定位邊緣部分11、12之後,裝配製程隨後藉由藉助於摺疊位移VF使第二建築板12及其第二邊緣部分12朝向經裝配位置位移來行進,該位移藉由在嚙合方向E上位移來進行,諸如豎直方向,如圖2A至圖2C中所說明。現期望分別地在上部邊緣部分22a、42a與視情況下部邊緣部分22b、42b之間具有橫向公差。此例如展示於圖2B及圖3B中。
第一建築板1之鎖定元件45在其外部部分處具有導引表面46、鎖定元件45之最外部分之撞擊表面47及中間表面48,下文更詳細地描述以上各者。第二建築板2之經建構以在裝配製程期間且在經裝配位置中與第一建築板1之鎖定元件45協作之鎖定凹槽25在其內部部分處具有導引表面30、鎖定凹槽25之內部部分的最外部分之撞擊表面29、中間表面28及內部表面27。
在第二建築板2之摺疊位移VF期間協作之第一兩個特徵為鎖定元件45之導引表面46及鎖定凹槽25之導引表面30。其經建構以在裝配製程之鎖定元件45與鎖定凹槽25之間的第一接觸期間彼此協作,且將第二建築板2遠離第一建築板1位移。兩個導引表面46、30經建構以彼此導引至所要橫向L位置中,使得兩個鄰近建築板1、2在嚙合方向E上之位移期間配置於所要橫向L位置中,其中所要橫向位置L為在摺疊位移期間減小損壞例如前表面15的風險之位置。
此外,鎖定元件45之撞擊表面47及鎖定凹槽之撞擊表面29經建構以在裝配製程之下一階段期間彼此協作。當兩個撞擊表面47、29彼此協作或接觸時,兩個鄰近建築板1、2處於最外位置,其中上部邊緣部分22a、42a彼此相距最遠。自此位置,建築板1、2及其上部邊緣部分22a、42a在第二建築板2在嚙合方向E上之摺疊位移之其餘部分期間在橫向L方向上朝向彼此位移。兩個撞擊表面47、29可各自具有凸面及/或突出形狀。
該鎖定元件45之外部部分46至49中之至少一些經建構以與鎖定凹槽25之內部部分26至30中之至少一些嚙合,諸如沿著及/或抵靠鎖定凹槽25之內部部分26至30中之至少一些滑動。術語內部可在此上下文中指朝向建築板之中心的水平方向。
母突起Pf之鎖定元件45之作為最外部分的撞擊表面47及公凹口Rm之鎖定凹槽25之內部部分之作為最外部分的撞擊表面29經建構以使得維持第二邊緣部分12在嚙合方向E上之橫向位移,因此維持上部邊緣部分22a、42a之橫向L位移,同時配置於水平面HP之相對側上,例示及指示於圖2B中;亦即同時豎直地位移。舉例而言,整個上部邊緣部分22a可在水平面HP上方,且整個上部邊緣部分42a可處於或低於水平面HP。藉由在嚙合方向E上進一步位移第二建築板2(其可為有效地豎直方向),第二建築板2之第二邊緣部分12之上部邊緣部分22a的部分穿過水平面HP。在嚙合方向E上之連續位移使得上部邊緣部分22a、42b不在水平面HP之相對側上。舉例而言,第二邊緣部分12之整個上部邊緣部分22a可處於或低於水平面HP,且第一邊緣部分11之整個上部邊緣部分42a可處於或低於水平面HP。在此位置中,上部邊緣部分22a、42a及視情況下部邊緣部分22b、42b變得並列,如圖3B中所說明。
如上文所描述,在裝配期間,回應於在嚙合方向E上之位移,第二邊緣部分12可自接合導引表面30、46之第二位置橫向地L遠離第一邊緣部分11位移至接合撞擊表面29、47的第三位置。諸如,各別邊緣部分11、12之上部邊緣部分22a、42a可接觸或可在0.3 mm內,諸如0.2 mm內、諸如0.1 mm內橫向地間隔。此為有利的,由於隨後可減小在裝配製程期間例如損壞上部表面之邊緣的風險。
在第三位置中,第一及第二上部邊緣部分42a、22a較佳地並不彼此接觸且定位於豎直平面VP之相對側或垂直於前表面15之平面上。視情況,上部邊緣部分22a、42a可定位於水平面HP之相對側或平行於前表面15之平面上,在第三位置中,兩個相對撞擊表面29、47可對準。鎖定凹槽25之撞擊表面29經建構以在第二建築板2及其邊緣部分12自第三位置位移至第四位置時在豎直V方向上抵靠鎖定元件45之撞擊表面47滑動。
因此,第二邊緣部分12隨後可歸因於摺疊位移在實質上豎直方向上自第三位置位移至第四位置,同時鎖定凹槽25之撞擊表面29與鎖定元件45之撞擊表面47接觸。在第四位置中,撞擊表面29、47可豎直地彼此移動經過,且可開始鎖定凹槽25及鎖定元件45之兩個中間表面28、48之間的可能接觸。
在第四位置中,兩個撞擊表面29、47可不再並列及/或可不再接觸。因此,在藉由豎直摺疊之裝配之情況下,第二邊緣部分12在第三位置及第四位置之間的位移可歸因於第二建築板2之摺疊動作而在沿著第一邊緣部分11之方向上具有主要垂直分量及較小水平分量。
在實施方式中,在自第三位置位移至第四位置期間在橫切第一邊緣部分11之水平方向上可不存在第二邊緣部分12之位移。替代地,如所提及,兩個中間表面28、48不使彼此接觸,但第二建築板2之第二邊緣部分12之鎖定凹槽25之撞擊表面28實際上在豎直方向上自第三位置位移,直至第一及第二邊緣部分11、12已到達經裝配位置。
圖3B、圖5B、圖9及圖10B展示經裝配位置中之建築板1、2、3之集合。
鎖定元件45及鎖定凹槽25之導引表面46、30可經建構以致使鎖定凹槽25之撞擊表面之位移,且因此回應於第二邊緣部分12在嚙合方向E上之位移,較佳地該方向朝向鎖定元件45之撞擊表面47,在朝向鎖定元件45之撞擊表面47之方向上,諸如朝向鎖定元件45之撞擊表面47的平面,第二邊緣部分12包含水平H分量及豎直V分量。
兩個導引表面46、30可經建構以使得在第二邊緣12自第二位置位移至第三位置時,導引表面46、30在第一及第二上部邊緣部分42a、22a中之至少一部分立即並列及/或在第一及第二上部邊緣部分42a、22a定位於水平H平面之相對側上時之前協作。藉此,在裝配期間,導引表面46、30將在上部邊緣部分22a、42a重疊及/或嚙合之前嚙合。
較佳地,兩個撞擊表面47、29經建構以使得在裝配期間,撞擊表面47、29至少接觸且可至少部分地並列,而上部邊緣部分22a、42a仍然不重疊及/或嚙合,因此撞擊表面47、29至少接觸且可在上部邊緣部分22a、42a重疊及/或嚙合之前至少部分地並列。因此,一旦在第四位置中,第一及第二上部邊緣部分42a、22a可至少部分地定位於水平H平面之相對側上。
另外,下部邊緣部分42b、22b可在第四位置中至少部分地定位於水平H平面之相對側上。
另外,沿著第二邊緣部分12配置之上部凸緣21及沿著第一邊緣部分11配置之下部凸緣41可在第四位置中至少部分地定位於水平H平面之相對側上。
在第四位置之後,同樣允許第二建築板2朝向第一建築板1橫向地位移。因此,上部邊緣部分22a、42a可在經裝配位置中使彼此接觸,以便在兩個建築板1、2之間產生期望密封。第二建築板2朝向第一建築板1之橫向位移L藉由分別配置於鎖定凹槽25中及配置於鎖定元件45上之兩個鎖定表面25b、45b來達成。
鎖定凹槽25中之鎖定表面25b配置於鎖定凹槽25之內部部分26至30的相對側上。鎖定元件45之鎖定表面45b配置於鎖定元件45之外部部分46至49的相對側上。
一旦第二建築板2之鎖定凹槽25的鎖定表面25b在摺疊位移VF期間到達鎖定元件45之鎖定表面45b,鎖定元件45之鎖定表面45b使得第二建築板2在其與鎖定凹槽25之鎖定表面25b接觸時朝向第一建築板1橫向地位移。同時,當鎖定元件45之鎖定表面45b將第二建築板2朝向第一建築板1推動,鎖定元件45之外部部分46至49允許內部部分26至30跟隨。亦即,兩個相對撞擊表面47、29不再彼此協作或彼此接觸。替代地,第二建築板2之鎖定凹槽25之撞擊表面29已面向鎖定元件45之外部表面49向下位移,且鎖定元件45之撞擊表面47面向鎖定凹槽25之內部表面27。當第二建築板2朝向經裝配位置、最終位置移動時,外部表面49及內部表面27允許第二建築板2及其撞擊表面29朝向第一建築板1橫向地位移。
為了促進第二建築板2背朝向第一建築板橫向位移,使兩個鎖定表面25b、45b傾斜。傾斜鎖定表面25b、45b在第二建築板2朝向第一建築板1橫向地位移時實現連續移動,最後在經裝配位置中結束,在經裝配位置中各別邊緣部分11、12處之上部邊緣部分22a、42a為並列的且在鄰近建築板1、2之間產生密封。
第一及第二邊緣部分11、12之各別上部邊緣部分22a、42a可在經裝配位置中並列以形成共同豎直平面VP,如例如圖3B中所示。
第一邊緣部分11進一步包含超出豎直平面VP突出之鎖定帶51。鎖定帶51包含如上文所描述之鎖定元件45,以用於在水平H方向上或平行於前表面15,橫切該邊緣部分11、12之方向上水平鎖定第一及第二板1、2。
母凹口Rf及母突起Pf可形成於鎖定帶51中。
鎖定帶51可包含在位移凹槽43之間延伸之水平部分,該位移凹槽43用於收納鎖定舌片60及母突起Pf。
導引表面46、30可經建構以回應於第二邊緣部分12在嚙合方向E上之位移而致使第二邊緣部分12之第一上部邊緣部分22a在與第一邊緣部分11之第一上部邊緣部分42a之平面對準之方向上位移,諸如朝向及/或遠離第一上部邊緣部分42a之平面,取決於第二上部邊緣部分22a具有作為開始點之第一上部邊緣部分42a之平面的哪側,以用於各別上部邊緣表面22a、42a之該定位。舉例而言,若第二上部邊緣部分22a之初始水平位置可在第一上部邊緣部分42a之平面的內側,則隨後導引表面46、30可經建構以致使第二邊緣部分12之第一上部邊緣部分22a在朝向第一上部邊緣部分42a之平面及與第一上部邊緣部分42之平面對準的方向上位移,且視情況在上部邊緣部分22a、42a之各別平面之間提供間隙;遠離第一上部邊緣部分42a之平面細微位移。在另一實例中,若第二上部邊緣部分22a之初始水平位置可在第一上部邊緣部分42a之平面的外側,則隨後導引表面46、30可經建構以致使第二邊緣部分12之第一上部邊緣部分22a在朝向第一上部邊緣部分42a之平面及較佳與第一上部邊緣部分42a之平面對準的方向上位移,或為視情況在上部邊緣部分22a、42a之各別平面之間提供間隙的位置。
參考圖6,第一邊緣11之第一上部邊緣部分42a與第一邊緣11之第一撞擊表面47之間的第一距離d1可較佳地對應於第二邊緣12之第二上部邊緣部分22a與第二撞擊表面29之間的第二距離d2。藉由建構第一距離d1及第二距離d2以對應,其促進在裝配期間,較佳地在上部邊緣部分22a及42a之至少各別部分部分並列之前,使上部邊緣部分22a及42a對準。
第一上部邊緣部分42a及視情況第一下部邊緣部分42b可設置於鎖定舌片59(諸如可位移鎖定舌片60)與前表面15之間。第二上部邊緣部分42a及視情況第二下部邊緣部分42b可設置於位移凹槽43與前表面15之間。
第二上部邊緣部分22a及視情況第二下部邊緣部分22b可設置於楔形凹槽23與前表面15之間。
第一及/或第二撞擊表面29、47可在經裝配位置中實質上在豎直方向上延伸,諸如平行豎直平面(VP)。
第一及/或第二撞擊表面29、47可在經裝配位置中平行。
第一撞擊表面47及第二撞擊表面29可在經裝配位置中對準及/或配置於共同豎直平面中,如圖7A中所示。
內部部分26至30之第一撞擊表面47及第一內部表面27(諸如最內表面)可在經裝配位置中由第一間隙p1水平地分離,針對圖2A至3C之實施方式如圖7A中所示出且針對圖4A至圖5C之實施方式如圖7B中所示出。第一間隙p1可為約0.5 mm,諸如0.4 mm,諸如0.3 mm,諸如0.2 mm,諸如0.1 mm。
外部部分46至49之第二撞擊表面29及第一外部表面49在經裝配位置中由第二間隙p2水平地分離,如圖7A中所示出。第二間隙p2可為約0.5 mm,諸如0.4 mm,諸如0.3 mm,諸如0.2 mm,諸如0.1 mm。
如自圖7A導出,在經裝配位置中,根據實施方式公凹口Rm之內部部分26至30及母突起Pf之外部部分46至49並不促成板之豎直鎖定。因此,根據實施方式,母突起Pf之朝外突出之凸面上部部分可不在經裝配位置中懸垂公凹口Rm之朝外突出之凸面下部部分。
在實施方式中,可藉由將母突起Pf之朝外突出之凸面上部部分建構以在經裝配位置中懸垂公凹口Rm之朝外突出之凸面下部部分來促進板1、2的豎直鎖定。
鎖定元件45可包含上部表面45a,較佳地在基本上水平方向上延伸。母突起Pf之外部部分46至49,諸如在橫切第一邊緣部分11之水平方向上,可包含上部突出部分46至47,該上部突出部分46至47包含可與上部表面45a直接或間接相連的第一導引表面46。
第一導引表面46可在朝向板之背表面16之平面的方向上側傾及/或傾斜,較佳地斜率之角度46a相對背表面16之平面介於40至55度之範圍內。
母突起Pf之上部突出部分46至47可進一步包含可與第一導引表面46相連之第一撞擊表面47,較佳地撞擊表面47在實質上豎直V方向延伸以促進藉助於豎直位移之裝配。
母突起Pf之上部突出部分46至47可包含彎曲凸面形狀,如圖10B中所示。公凹口Rm之上部朝內凹入部分26至27可包含朝內凹入及/或凹面形狀。此外,在圖10A至圖10B之實施方式中,第三鎖定表面45b可懸垂鎖定帶51之上部表面51a的至少一部分且懸垂公凹口Rm之第四鎖定表面25b以藉此促進板1、2之豎直鎖定。
母突起Pf之外部部分46至49可包含朝內凹入及/或凹面下部部分48至49,該朝內凹入及/或凹面下部部分48至49包含可在基本上豎直方向上朝向背表面16之平面延伸之第一外部表面49。
第一外部表面49與背表面16之間的邊緣可經斜切以形成第二外部表面49。
第一中間表面48可在母突起Pf之外部部分46至49的突出上部部分46至47與凹入下部部分49至49之間延伸,諸如在第一撞擊表面47與第一外部表面49之間。
公凹口Rm之鎖定凹槽25可包含上部表面25a,諸如可在基本上水平方向延伸之最上部表面。公凹口Rm之內部部分26至30,諸如在橫切第二邊緣部分12之水平方向上,可包含突出及/或凸面下部部分29至30,該突出及/或凸面下部部分29至30包含第二導引表面30,較佳地與背表面16相連。
第二導引表面30可相對於板之背表面16側傾,較佳地斜率之角度30a相對背表面16之平面介於40至55度之範圍內。第二導引表面30之斜率可對應於第一導引表面46之斜率46a。
公凹口Rm之內部部分26至30之下部部分29至30可進一步包含與第二導引表面30直接或間接相連之第二撞擊表面29,較佳地第二導引表面30在實質上豎直V方向上延伸以促進藉助於豎直位移之裝配。
公凹口Rm之內部部分進一步包含朝內凹入及/或凹面上部部分26至27,該朝內凹入及/或凹面上部部分26至27包含較佳地在基本上豎直方向上延伸的第一內部表面27。
鎖定凹槽25a之第一內部表面27及上部表面之間的拐角可經斜切以形成第二內部表面26。
第二中間表面28可在公凹口Rm之內部部分26至30之上部部分26至27與下部部分29至30之間延伸,諸如在第二撞擊表面29與第一內部表面27之間。
在經裝配位置中,第一導引表面46可與第二內部表面26相對配置,亦即面向第二內部表面26。
在經裝配位置中,第一撞擊表面47可與鎖定凹槽之第一內部表面27相對配置。第一內部表面27在水平方向上可為鎖定凹槽25之最內表面。
在經裝配位置中,鎖定元件45之第一中間表面48可與鎖定凹槽25之第二中間表面28相對配置。
在經裝配位置中,鎖定元件45之第一外部表面49可與鎖定凹槽25之第二撞擊表面29相對配置。
鎖定元件45可包含可通常與鎖定帶51之上部表面51a相連的內部表面45a。內部表面45a之斜率(其可稱為圖8中所示之鎖定角度A)可基本上對應於第一中間表面48之斜率。
如所論述,鎖定帶51可包含朝上打開之凹槽44,其經建構以收納鄰近板2之第二邊緣12之朝下延伸的突起24。
機械鎖定裝置可包含第一或第二邊緣部分11、12中之一者處之鎖定舌片59,諸如可位移鎖定舌片60,該鎖定舌片59經建構以與第一或第二邊緣部分11、12中之另一者之楔形凹槽23協作,以用於藉助於諸如豎直摺疊VF之豎直位移在平面中豎直鎖定第一及第二邊緣部分。
在任何實施方式中,板可包含第一邊緣部分11處之下部凸緣部分41及第二邊緣部分12處之上部凸緣部分21。凸緣部分可分別包含平坦且較佳實質上水平表面。上部凸緣部分21可較佳地經建構以在經裝配位置中支持於下部凸緣部分41上。凸緣部分可豎直地設置於楔形凹槽23與前表面15之間及/或鎖定舌片59、60與前表面15之間。圖9之實施方式可大體上對應於圖2A至圖3C之實施方式,僅無上部及下部凸緣部分。
圖4A至圖5C之實施方式在所有態樣中可對應於圖2A至圖3C之實施方式,然而,在此實施方式中,母突起Pf之外部部分之中間表面48在長度方面較小,且因此第一撞擊表面47與第一外部表面49之間的過渡較短。
機械鎖定裝置可包含用於在相對的水平方向上(諸如在橫切邊緣部分之方向上朝向及遠離彼此)水平鎖定第一邊緣部分11及第二邊緣部分12之第一對合作水平鎖定表面及第二對水平鎖定表面。第一對水平鎖定表面可包含第一邊緣11之上部邊緣部分42a、42b中之一或多者為第一對水平鎖定表面之第一鎖定表面,及第二邊緣12之上部邊緣部分22a、22b中之一或多者為第一對水平鎖定表面之第二鎖定表面。第一邊緣11之第一上部邊緣部分42a可設置於下部凸緣部分41上方,且第一下部邊緣部分42b可設置於下部凸緣部分41下方。第二邊緣12之第二上部邊緣部分22a可設置於上部凸緣部分21上方,且第二下部邊緣部分22b可設置於上部凸緣部分21下方。第一對水平鎖定表面可在基本上豎直V方向上延伸。如本文中已解釋,第一對水平鎖定表面可在第二位置中立即並列平面,諸如豎直平面。
母突起Pf之鎖定元件45之內部表面部分45b可構成第三水平鎖定表面,且公凹口Rm之鎖定凹槽25之外部表面部分25b可構成第四水平鎖定表面。第三鎖定表面45b及第四鎖定表面25b形成第二對協作水平鎖定表面,該第二對協作水平鎖定表面經建構以在經裝配位置中協作以用於在橫切第一邊緣11之水平方向上水平鎖定板以彼此遠離。第二對鎖定表面25b、45b可在裝配期間在第二位置中對準,使得第二邊緣12之豎直位移致使第二對鎖定表面之間的嚙合。因此,導引表面46、30及/或撞擊表面47、29較佳地經建構以使得在撞擊表面47、29平行且接觸配置,例如至少部分地立即並列時,使第一對水平鎖定表面22a、42a且較佳第二對鎖定表面45b、25b豎直對準。
在一個實施方式中,在經裝配位置中,可提供自第二對水平鎖定表面25b、45b延伸至板之背表面16或至少中間表面48、28的空間s1、s2。
可位移舌片60可在裝配期間藉助於公突起Pm之下部邊緣部分31a、31b自第一突出鎖定位置位移至回縮解鎖位置,從而由於第二邊緣部分12之豎直位移而推動可位移舌片60。可為柔性及/或彈性舌片之可位移舌片可經建構以藉助於彈簧構件在鎖定方向上自回縮位置彈回突出位置。
建築板1、2、3可為底板、牆板、天花板、傢俱組件或類似者。
建築板1、2、3中之各者之核心可為基於原木之核心,諸如包含HDF板、粒子板或膠合板材料。
建築板1、2、3中之各者之核心可為聚合物類核心,諸如包含熱塑性材料且較佳填充劑或熱固性材料。舉例而言,熱塑性材料可包含PVC且熱固性材料可包含三聚氰胺甲醛樹脂。
建築板1、2、3中之各者之核心可為礦物質類核心,諸如包含氧化鎂及視情況氯化鎂,例如MgCl
2,及/或硫酸鎂,例如MgSO
4。
建築板1、2、3之諸如前表面15之前面較佳具備裝飾層,且諸如背表面16之背面較佳具備平衡層。
建築板1、2、3之厚度可介於約3 mm至約16 mm之範圍內,或介於約4 mm至約8 mm之範圍內。
項目ITEM1. 一種建築板1之集合,諸如底板,其包含:機械鎖定裝置,該建築板1之集合在相對的第一及第二邊緣部分11、12處,諸如短邊緣,該建築板1之集合經建構以用於藉助於第二板2之第二邊緣部分12相對鄰近第一板1之第一邊緣部分11之在嚙合方向E,諸如豎直V方向上的位移在經裝配位置中水平H鎖定相似或基本上一致的板,其中該第二邊緣部分12包含經建構以藉助於該位移收納鄰近第一板1之第一邊緣部分11之鎖定元件45的鎖定凹槽25。該鎖定元件45之外部部分46至49諸如在橫切第一邊緣部分11之水平方向H上可較佳地經建構以與該鎖定凹槽25之內部部分26至30協作,以用於在裝配期間定位,諸如橫向L定位該等第一及第二邊緣部分11、12之各別上部邊緣部分22a、42a。
ITEM2. 如項目1之集合,其中該鎖定元件45之該外部部分及該鎖定凹槽25之該內部部分經建構以協作,使得第二邊緣12在嚙合方向E上之位移致使上部邊緣部分22a、42a,諸如第二上部邊緣部分22a中之一或多者之水平位移,較佳地同時配置於水平面之相對側上。
ITEM3. 如項目2之集合,其中該鎖定元件45之該外部部分及該鎖定凹槽25之該內部部分經建構以協作,使得且使得在嚙合方向E上進一步位移,諸如在專門地豎直方向上,致使上部邊緣部分22a、42a立即並列。
ITEM4. 如前述項目1至3中任一項之集合,其中該等邊緣部分11、12之該等各別上部邊緣部分22a、42a在經裝配位置中立即並列以形成豎直平面VP,其中第一邊緣部分11包含突出超出該豎直平面VP之鎖定帶51,且其中該鎖定帶包含該鎖定元件45以用於在橫切該等邊緣部分之水平H方向上水平鎖定該第一及第二板1、2防止分離。
ITEM5. 如前述項目1至4中任一項之集合,其中該定位包含該鎖定元件45之該外部部分46至49之上部凸面及/或突出部分46、47,該鎖定元件45與鎖定凹槽25之該內部部分26至30的下部凸面及/或突出部分29、30嚙合。
ITEM6. 如前述項目5之集合,其中該上部凸面及/或突出部分46、47包含第一導引表面46,且該下部凸面及/或突出部分29、30包含第二導引表面30,該第二導引表面30經建構以回應於第二邊緣部分12在嚙合方向E上之位移與第一導引表面46協作以用於第二邊緣部分12之該水平位移。
ITEM7. 如前述項目4員至6中任一項之集合,其中該上部凸面及/或突出部分46、47包含第一撞擊表面47,且該下部凸面及/或突出部分29、30包含第二撞擊表面29,該第二撞擊表面29經建構以與第一撞擊表面47協作以用於水平定位第一及第二邊緣部分11、12。
ITEM8. 如項目7之集合,其中該導引表面46、30經建構以回應於第二邊緣部分12在嚙合方向E上之位移,較佳地朝向第一撞擊表面47之該方向包含水平H分量及豎直V分量,致使第二撞擊表面29在朝向第一撞擊表面47之方向上,諸如朝向第一撞擊表面47之平面位移。
ITEM9. 如前述項目5至8中任一項之集合,其中該等導引表面46、30經建構以回應於第二邊緣部分12在嚙合方向E上之位移而致使第二邊緣部分12之第一上部邊緣部分22a在朝向第一邊緣部分11之第一上部邊緣部分42a之平面及/或與該平面對準的方向上位移,以用於各別上部邊緣表面22a、42a之該定位。
ITEM10. 如前述項目6至9中任一項之集合,其中第一邊緣11之第一上部邊緣部分42a與第一撞擊表面47之間的第一距離d1對應於第二邊緣12之第二上部邊緣部分22a與第二撞擊表面29之間的第二距離d2。
ITEM11. 如前述項目1至1中任一項之集合,其中在裝配期間第二邊緣部分12自第一位置橫向地L位移至第二位置,其中該第一位置,第一及第二上部邊緣部分42a、22a不鄰接且定位於水平H平面及/或與第一板1之前表面15平行的平面的相對側上,且視情況定位於豎直V平面及/或橫切平面的相對側上;且其中該第二位置,第一及第二上部邊緣部分42a、22a配置於共同豎直V平面中或形成豎直V平面。
ITEM12. 如前述項目1至11中任一項之集合,其中導引表面46、30經建構以使得在第二邊緣12位移形成第一位置至第二位置時,導引表面46、29在第一及第二上部邊緣部分42a、22a中之至少一部分立即並列及/或在第一及第二上部邊緣部分42a、22a定位於水平H平面之相對側上時之前協作。
ITEM13. 如項目12之集合,其中在裝配期間,第二邊緣12在豎直方向上自第二位置位移至第三位置,同時第二撞擊表面29接觸第一撞擊表面47,其中第三位置,較佳地撞擊表面47、29並不接觸。
ITEM14. 如前述項目1至13中任一項之集合,其中第二上部邊緣部分22a及視情況第二下部邊緣部分22b設置於第二鎖定舌片60之間及/或楔形凹槽23及前表面15上方。
ITEM15. 如前述項目1至14中任一項之集合,其中第一上部邊緣部分42a及視情況第一下部邊緣部分42b設置於位移凹槽43與上部表面15之間。
ITEM16. 如前述項目6至15中任一項之集合,其中第一及/或第二撞擊表面29、47在經裝配位置實質上在豎直方向上延伸,諸如平行豎直平面VP。
ITEM17. 如前述項目6至16中任一項之集合,其中第一及/或第二撞擊表面29、47在經裝配位置為平行的。
ITEM18. 如前述項目6至17中任一項之集合,其中第一撞擊表面47及第二撞擊表面29在經裝配位置中對準及/或配置於共同豎直平面中。
ITEM19. 如前述項目6至18中任一項之集合,其中內部部分26至30之第一撞擊表面47及第一內部表面27,諸如最內表面在經裝配位置中由第一間隙p1水平地分離。
ITEM20. 如前述項目6至19中任一項之集合,其中外部部分46至49之第二撞擊表面29及第一外部表面49在經裝配位置中由第二間隙p2水平地分離。
ITEM21. 如前述項目1至2中任一項之集合,其中鎖定元件45包含上部表面45a,較佳地在基本上水平方向上延伸,且其中外部部分46至49諸如在橫切第一邊緣部分11之水平方向上包含上部突出部分46至47,該上部突出部分46至47包含與上部表面45a直接或間接相連的第一導引表面46。
ITEM22. 如前述項目21之集合,其中第一導引表面46在朝向板之背表面16之平面的方向上側傾及/或傾斜,較佳地斜率之角度46a相對背表面16之平面介於40至55度之範圍內。
ITEM23. 如前述項目1至22中任一項之集合,其中上部部分進一步包含與第一導引表面46相連之第一撞擊表面47,較佳地撞擊表面47在實質上豎直V方向上延伸。
ITEM24. 如前述項目1至23中任一項之集合,其中外部部分包含朝內凹入及/或凹面下部部分48至49,該朝內凹入及/或凹面下部部分48至49包含較佳地在基本上豎直方向上朝向背表面16之平面延伸的第一外部表面49。
ITEM25. 如前述項目24之集合,其中第一外部表面49與背表面16之間的邊緣經斜切以形成第二外部表面49。
ITEM26. 如前述項目24至25中任一項之集合,其中第一中間表面48在外部部分46至49的上部部分46至47與下部部分49至49之間延伸,諸如在第一撞擊表面47與第一外部表面49之間。
ITEM27. 如前述項目1至25中任一項之集合,其中鎖定凹槽25包含上部表面25a,其可在基本上水平方向上延伸,且其中內部部分26至30,諸如在橫切第二邊緣部分12之水平方向上包含突出及/或凸面下部部分29至30,該突出及/或凸面下部部分29至30包含較佳地與背表面16相連的第二導引表面30。
ITEM28. 如前述項目6至27中任一項之集合,其中第二導引表面30相對於板之背表面16側傾,較佳地斜率之角度30a相對背表面16之平面介於40至55度之範圍內。
ITEM29. 如前述項目5至28中任一項之集合,其中下部部分29至30進一步包含與第二導引表面30直接或間接相連之第二撞擊表面29,較佳地第二導引表面30在實質上豎直V方向上延伸。
ITEM30. 如前述項目5至29中任一項之集合,其中外部部分包含朝內凹入及/或凹面上部部分26至27,該朝內凹入及/或凹面上部部分26至27包含較佳地在基本上豎直方向上延伸的第一內部表面27。
ITEM31. 如前述項目之集合,其中鎖定凹槽25a之第一內部表面27與上部表面之間的拐角經斜切以形成第二內部表面26,諸如平坦表面。
ITEM32. 如前述項目5至31中任一項之集合,其中第二中間表面28在內部部分26至30之上部部分26至27與下部部分29至30與之間延伸,諸如在第二撞擊表面29與第一內部表面27之間。
ITEM33. 如前述項目6至32中任一項之集合,其中經裝配位置,第一導引表面46與第二內部表面26相對配置,亦即面向第二內部表面26。
ITEM34. 如前述項目7至33中任一項之集合,其中經裝配位置,第一撞擊表面47與鎖定凹槽之第一內部表面27相對配置,其中較佳地第一內部表面27為在水平方向上鎖定凹槽25之最內表面。
ITEM35. 如前述項目32至34中任一項之集合,其中經裝配位置,鎖定元件45之第一中間表面48與鎖定凹槽25之第二中間表面28相對配置。
ITEM36. 如前述項目2至35中任一項之集合,其中經裝配位置,鎖定元件45之第一外部表面49與鎖定凹槽25之第二撞擊表面29相對配置。
ITEM37. 如前述項目1至36中任一項之集合,其中鎖定元件45包含與鎖定帶51之上部表面51a相連之內部表面45a,其中內部表面45a之斜率基本上對應於第一中間表面48之斜率。
ITEM38. 如前述項目1至37中任一項之集合,其中鎖定元件45包含形成與鎖定帶51之上部表面51a相連的鎖定角度A之內部表面45a,其中內部表面45a之斜率基本上對應於第二中間表面28之斜率。
ITEM39. 如前述項目4至3中任一項之集合,其中鎖定帶51包含朝上打開之凹槽44,該朝上打開凹槽44經建構以收納鄰近板2之第二邊緣12的朝下延伸之突起24。
ITEM40. 如前述項目1至39中任一項之集合,其中機械鎖定裝置包含第一或第二邊緣部分11、12中之一者處的鎖定舌片59,諸如可位移鎖定舌片60,該鎖定舌片59經建構以與第一或第二邊緣部分11、12中之另一者的楔形凹槽23協作,以用於在平面中豎直鎖定第一及第二邊緣部分。
ITEM41. 如前述項目1至3中任一項之集合,其中板包含第一邊緣部分11處之下部凸緣部分41及第二邊緣部分12處之上部凸緣部分21,該等凸緣部分分別包含平坦且較佳地實質上水平表面,該上部凸緣部分21較佳地經建構以在經裝配位置中支持於該下部凸緣部分41上,其中該凸緣部分豎直地設置於楔形凹槽23與前表面15之間及/或鎖定舌片60與前表面15之間。
無
本揭示將在以下結合例示性實施方式且更詳細地參考隨附例示性圖式描述,其中:
[圖1A]展示藉助於第二建築板之豎直摺疊裝配至第一建築板之第二建築板。
[圖1B]展示圖1A之第一建築板之第一邊緣部分及第二建築板之第二邊緣部分的細節。
[圖1C]展示經裝配建築板之集合的俯視圖。
[圖2A]為根據實施方式之在藉助於豎直位移之裝配期間之第一及第二建築板的橫截面示意圖。
[圖2B]展示圖2A之實施方式的細節。
[圖2C]展示圖2A之實施方式的另外細節。
[圖3A]為根據實施方式之經裝配位置中之第一及第二建築板的橫截面示意圖。
[圖3B]展示圖3A之實施方式的細節。
[圖3C]展示圖3A之實施方式的另外細節。
[圖4A]為根據實施方式之在藉助於豎直位移之裝配期間之第一及第二建築板的橫截面示意圖。
[圖4B]展示圖4A之實施方式的細節。
[圖4C]展示圖4A之實施方式的另外細節。
[圖5A]為根據實施方式之經裝配位置中之第一及第二建築板的橫截面示意圖。
[圖5B]展示圖5A之實施方式的細節。
[圖5C]展示圖5A之實施方式的另外細節。
[圖6]說明圖2A至圖5C之實施方式的某些細節。
[圖7A]至[圖7B]展示根據實施方式之板之集合之經裝配位置中之第一間隙及第二間隙。
[圖8]展示根據實施方式之水平鎖定表面的鎖定角度。
[圖9]展示根據另外實施方式之建築板之集合。
[圖10A]展示根據實施方式之具有整合鎖定舌片的建築板之集合。
[圖10B]展示在經裝配位置中圖10A之建築板之集合。
Claims (13)
- 一種建築板之集合,諸如底板或牆板,其中各建築板(1、2、3)包含: 一前表面(15)及一背表面(16),其各自在一第一邊緣部分(11)與一相對的第二邊緣部分(12)之間,及在一第三邊緣部分(13)與及相對的第四邊緣部分(14)之間延伸,其中該背表面(16)平行於該前表面(15)且在垂直於該前表面(15)之一方向上位移,及 一機械鎖定裝置(100、100'),其配置於該等相對的第一邊緣部分及第二邊緣部分(11、12)處,其經建構以用於藉由一第二建築板(2)之該第二邊緣部分(12)相對一鄰近第一板(1)之該第一邊緣部分(11)在一嚙合方向(E)上,諸如在垂直於該前表面(15)之一方向上的位移在平行於及/或垂直於該前表面(15)之一方向上將相似或基本上一致的建築板(1、2、3)鎖定在一經裝配位置中, 其中該機械鎖定裝置(100、100')在該第二邊緣部分(12)處包含一鎖定凹槽(25),該鎖定凹槽(25)經建構以藉由該位移收納配置於該鄰近第一建築板(1)之該第一邊緣部分(11)處之該機械鎖定裝置(100、100')的一鎖定元件(45), 其中該鎖定元件(45)之一外部部分(46至49)經建構以與該鎖定凹槽(25)之一內部部分(26至30))協作以用於在該裝配期間在該第二建築板(2)之該嚙合方向(E)上之該位移期間使該第二建築板(2)之該第二邊緣部分(12)的一上部邊緣部分(22a)相對於該鄰近第一建築板(1)之該第一邊緣部分(11)之一上部邊緣部分(42a)位移,諸如在平行於該前表面(15)之一方向上位移,且 其中該第二建築板(2)之該第二邊緣部分(12)之該上部邊緣部分(22a)及該鄰近第一建築板(1)之該第一邊緣部分(11)之該上部邊緣部分(42a)經建構以在一經裝配位置中協作。
- 如請求項1之建築板之集合,其中該鎖定元件(45)之該外部部分(46至49)及該鎖定凹槽(25)之該內部部分(26至30)經建構以協作,使得該第二建築板(2)之該第二邊緣(12)在該嚙合方向(E)上之一位移致使該第二建築板(2)之該第二邊緣部分(12)之該等上部邊緣部分(22a)在平行於該上部表面(15)之該方向上遠離該鄰近第一建築板(1)之該第一邊緣部分(11)之該上部邊緣部分(42a)位移。
- 如請求項2之建築板之集合,其中該鎖定元件(45)之該外部部分(46至49)及該鎖定凹槽(25)之該內部部分(26至30)經建構以協作,使得在該嚙合方向(E)上之該位移致使在該第二建築板(2)之該第二邊緣部分(12)之該等上部邊緣部分(22a)在平行於該上部表面()之該方向上遠離該鄰近第一建築板(1)之該第一邊緣部分(11)的該上部邊緣部分(42a)位移之後,兩個鄰近建築板(1、2)之該第一邊緣部分及第二邊緣部分(11、12)之該等上部邊緣部分(22a、42a)立即變為並列。
- 如請求項2或3之建築板之集合,其中藉由該第二建築板(2)之該第二邊緣部分(12)處之該鎖定凹槽(25)之一導引表面(30)及該鄰近第一建築板(1)之該第一邊緣部分(11)處之該鎖定元件(45)的一導引表面(46)在彼此接觸時來達成使該第二建築板(2)之該第二邊緣(12)之該上部邊緣部分(22a)在平行於該上部表面(15)之該方向上遠離該鄰近第一建築板(1)之該第一邊緣部分(11)的該上部邊緣部分(42a)位移。
- 如請求項1至4中任一項之建築板之集合,其中該等兩個鄰近建築板(1、2)之該第一邊緣部分及第二邊緣部分(11、12)之該等上部邊緣部分(22a、42a)在該經裝配位置中並列以形成一豎直平面(VP),其中該第一邊緣部分(11)處之該機械鎖定裝置(100、100')進一步包含突出超出該豎直平面(VP)之一鎖定帶(51),且其中該鎖定帶(51)包含該鎖定元件(45)以用於在平行於該前表面(15)之該方向上鎖定該第一建築板及第二建築板(1、2),防止該第一建築板及第二建築板(1、2)在平行於該前表面(15)之橫切該第一邊緣部分及第二邊緣部分(11、12)之一方向上分離。
- 如請求項4或5之建築板之集合,其中該鎖定元件(45)進一步包含一撞擊表面(47)且其中該鎖定凹槽(25)進一步包含一撞擊表面(29),其中各別撞擊表面(29、47)經建構以在彼此接觸時彼此協作,以用於維持藉由該等導引表面(30、46)來達成之該第二建築板(2)之該第二邊緣(12)之該上部邊緣部分(22a)在平行於該上部表面(15)之該方向上遠離該鄰近第一建築板(1)之該第一邊緣部分(11)之該上部邊緣部分(42a)位移。
- 如請求項6之建築板之集合,其中該第一邊緣部分(11)之該上部邊緣部分(42a)與該鎖定元件(45)之該撞擊表面(47)之間的一第一距離(d1)對應於該第二邊緣部分(12)之該上部邊緣部分(22a)與該鎖定凹槽(25)之該撞擊表面(29)之間的一第二距離(d2)。
- 如請求項1至7中任一項之建築板之集合,其中該第二建築板(2)之該第二邊緣部分(12)在裝配期間自一初始位置橫向地(L)位移至一經裝配位置,其中在該初始位置處,第一各別第二邊緣部分(11、12)之該等上部邊緣部分(42a、22a)不鄰接且定位於平行於該第一建築板(1)之該前表面(15)之一平面的相對側上;且其中在該裝配位置處,該等第一各別第二邊緣部分(11、12)之該等上部邊緣部分(42a、22a)配置於平行於該等建築板(1、2)之該前表面(15)的一共同平面中。
- 如請求項1至8中任一項之建築板之集合,其中該第二建築板(2)之該第二邊緣部分(12)在裝配期間自一初始位置橫向地(L)位移至一經裝配位置,其中在該初始位置處,該等第一各別第二邊緣部分(11、12)之該等上部邊緣部分(42a、22a)不鄰接且定位於垂直於該第一建築板(1)之該前表面(15)之一平面的相對側上;且其中在該裝配位置處,該等第一各別第二邊緣部分(11、12)之該等上部邊緣部分(42a、22a)配置於垂直於該等建築板(1、2)之該前表面(15)的一共同平面中。
- 如請求項8或9之建築板之集合,其中各別鎖定元件(45)之該鎖定凹槽(25)之該等導引表面(46、30)經建構以使得在該第二建築板(2)之該第二邊緣部分(12)自該初始位置位移至該經裝配位置時,在當該第一各別第二邊緣部分(11、12)之該等上部邊緣部分(42a、22a)中的至少一部分並列時及/或在該第一各別第二邊緣部分(11、12)之該上部邊緣部分(42a、22a)定位於平行於該第一建築板(1)之該前表面(15)的一平面之相對側上時之前,該等導引表面(46、30)彼此協作。
- 如請求項1至10中任一項之建築板之集合,其中藉由該第二建築板(2)之該第二邊緣部分(12)處之該鎖定凹槽(25)的一鎖定表面(25b)及該鄰近第一建築板(1)之該第一邊緣部分(11)處之該鎖定元件(45)的一鎖定表面(45b)在彼此接觸時來達成使該第二建築板(2)之該第二邊緣(12)之該上部邊緣部分(22a)在平行於該上部表面(15)之該方向上朝向該鄰近第一建築板(1)之該第一邊緣部分(11)之該上部邊緣部分(42a)位移。
- 如請求項11之建築板之集合,其中各別邊緣部分(11、12)處之該等撞擊表面(47、29)在各別邊緣部分(11、12)處之鎖定表面(25b、45b)彼此接觸時彼此不協作。
- 如請求項11或12之建築板之集合,其中各別邊緣部分(11、12)處之該等鎖定表面(25b、45b)為傾斜表面。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SE2150785 | 2021-06-18 | ||
SE2150785-0 | 2021-06-18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2309383A true TW202309383A (zh) | 2023-03-01 |
Family
ID=844910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11122462A TW202309383A (zh) | 2021-06-18 | 2022-06-16 | 具有機械鎖定裝置之建築板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220403664A1 (zh) |
EP (1) | EP4355961A1 (zh) |
CN (1) | CN117480304A (zh) |
CA (1) | CA3221927A1 (zh) |
TW (1) | TW202309383A (zh) |
WO (1) | WO2022265568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20240134021A (ko) * | 2022-01-21 | 2024-09-05 | 뵈린게 이노베이션 에이비이 | 기계식 위치결정 수단들을 갖는 패널들의 세트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7454875B2 (en) * | 2004-10-22 | 2008-11-25 | Valinge Aluminium Ab | Mechanical locking system for floor panels |
SE530653C2 (sv) * | 2006-01-12 | 2008-07-29 | Vaelinge Innovation Ab | Fuktsäker golvskiva samt golv med ett elastiskt ytskikt omfattande ett dekorativt spår |
US7861482B2 (en) * | 2006-07-14 | 2011-01-04 | Valinge Innovation Ab | Locking system comprising a combination lock for panels |
DE102007042840B4 (de) * | 2007-09-10 | 2010-04-22 | Flooring Technologies Ltd. | Paneel, insbesondere Bodenpaneel |
DE202008010555U1 (de) * | 2008-08-08 | 2009-12-17 | Akzenta Paneele + Profile Gmbh | Kunststoffpaneel mit Hakenprofil |
EP2524093B1 (en) * | 2010-01-12 | 2020-02-05 | Välinge Innovation AB | Mechanical locking system for floor panels |
ES2825716T3 (es) * | 2010-06-30 | 2021-05-17 | Kreafin Group Sa | Panel con medios de acoplamiento mejorados |
US9725912B2 (en) * | 2011-07-11 | 2017-08-08 | Ceraloc Innovation Ab | Mechanical locking system for floor panels |
US8769905B2 (en) * | 2011-08-15 | 2014-07-08 | Valinge Flooring Technology Ab | Mechanical locking system for floor panels |
KR102297443B1 (ko) * | 2012-11-22 | 2021-09-01 | 세라록 이노베이션 에이비 | 바닥 패널을 위한 기계적 잠금 시스템 |
ES2936868T3 (es) * | 2013-06-27 | 2023-03-22 | Vaelinge Innovation Ab | Panel de construcción con un sistema de bloqueo mecánico |
DE202015101572U1 (de) * | 2015-03-27 | 2015-04-21 | Guido Schulte | Belag von im Verbund verlegten rechteckigen oder quadratischen Paneelen |
US10837181B2 (en) * | 2015-12-17 | 2020-11-17 | Valinge Innovation Ab | Method for producing a mechanical locking system for panels |
CN113396263B (zh) * | 2018-12-05 | 2023-02-21 | 瓦林格创新股份有限公司 | 底层地板接头 |
BE1027299B1 (nl) * | 2019-05-22 | 2020-12-22 | Flooring Ind Ltd Sarl | Vloerpaneel voor het vormen van een vloerbekleding |
EP3798385A1 (en) * | 2019-09-24 | 2021-03-31 | Välinge Innovation AB | Building panel |
-
2022
- 2022-06-16 TW TW111122462A patent/TW202309383A/zh unknown
- 2022-06-16 EP EP22825434.8A patent/EP4355961A1/en active Pending
- 2022-06-16 US US17/842,122 patent/US20220403664A1/en active Pending
- 2022-06-16 CA CA3221927A patent/CA3221927A1/en active Pending
- 2022-06-16 WO PCT/SE2022/050591 patent/WO2022265568A1/en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22-06-16 CN CN202280041716.9A patent/CN117480304A/zh active Pend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4355961A1 (en) | 2024-04-24 |
CN117480304A (zh) | 2024-01-30 |
US20220403664A1 (en) | 2022-12-22 |
CA3221927A1 (en) | 2022-12-22 |
WO2022265568A1 (en) | 2022-12-2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3519650B1 (en) | Set of panels assembled by vertical displacement and locked together in the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direction | |
EP2923012B1 (en) | Mechanical locking system for floor panels | |
CN115398070B (zh) | 包括锁定系统的建筑镶板 | |
US9453347B2 (en) | Mechanical locking system for floor panels | |
CN103703197B (zh) | 建筑镶板 | |
US11891816B2 (en) | Panel for producing a free-lying floor covering | |
CN103732841A (zh) | 用于地板镶板的机械锁定系统 | |
US11982085B2 (en) | Building panel with locking system | |
US11834844B2 (en) | Flooring panel and a floor covering with such panel | |
EP4163456A1 (en) | Panel and covering | |
TW202309383A (zh) | 具有機械鎖定裝置之建築板 | |
CN119266481A (zh) | 用于地板面板的可释放式连结系统、地板面板、地板系统、铺设方法以及地板面板的释放方法 | |
CN111433422B (zh) | 镶板和覆盖物 | |
US20240376723A1 (en) | Panel and Floor Covering Comprising the Same | |
JP7446152B2 (ja) | パネルの四周フレームの組立構造 | |
JP7446151B2 (ja) | パネルの四周フレームの組立方法 | |
JP6301414B2 (ja) | フロアパネル用機械式係止システム | |
CN118613625A (zh) | 地板镶板组件和相关联的连接装置 | |
NZ758601B2 (en) | Panel and cover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