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236026A - 基於高諧波產生之度量衡裝置及相關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於高諧波產生之度量衡裝置及相關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202236026A TW202236026A TW110142860A TW110142860A TW202236026A TW 202236026 A TW202236026 A TW 202236026A TW 110142860 A TW110142860 A TW 110142860A TW 110142860 A TW110142860 A TW 110142860A TW 202236026 A TW202236026 A TW 202236026A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radiation
- harmonic
- solid
- metrology
- medium
- Prior art dat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54
- 230000005855 radi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53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11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9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2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8
- 238000001459 lithography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0
- 238000005303 weigh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4
- 239000002609 mediu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84
- 238000005286 illumin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8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6
- 239000007789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4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0
- 235000012431 wafer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9
- 238000001228 spectru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8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7
- 238000007689 insp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9000012071 phas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3595 spect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9000000047 produ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9000013078 crys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41001270131 Agaricus moelleri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3384 imag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Silicium di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Si]=O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0059 patter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7493 shap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6185 dispers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3178 mathematical model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10000001747 pupil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2310 reflectomet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5670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35515 penet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10409 thin fil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11248 coat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576 coa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10287 polariz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215 recombin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6798 recombin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10000004027 cell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572 ellipsomet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5350 fused silica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899 nucle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2245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304 pastoral farm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737 period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886 process control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626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088 si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235 small-angle X-ray scatte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3519 trans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XKRFYHLGVUSROY-UHFFFAOYSA-N Argon Chemical compound [Ar] XKRFYHLGVUSROY-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IJGRMHOSHXDMSA-UHFFFAOYSA-N Atomic nitrogen Chemical compound N#N IJGRMHOSHXDMSA-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CURLTUGMZLYLDI-UHFFFAOYSA-N Carbon di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C=O CURLTUGMZLYLDI-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82 alumi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aluminium Chemical compound [Al]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458 analyt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491 arra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XBJJRSFLZVLCSE-UHFFFAOYSA-N barium(2+);diborate Chemical compound [Ba+2].[Ba+2].[Ba+2].[O-]B([O-])[O-].[O-]B([O-])[O-] XBJJRSFLZVLCSE-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427 coher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131 composi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109 contamin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37 corr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684 electric field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30 etc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284 exci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654 immer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081 inoc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150000002500 ion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068 load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159 matrix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022 nonlinear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457 optim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206 photolithograph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2381 plasma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028 process valid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902 propag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441 reversi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5945 sensiti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377 silicon dioxid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5000012239 silicon dioxide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123 tempo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21532 Calcit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Carbon Chemical compound [C]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XUIMIQQOPSSXEZ-UHFFFAOYSA-N Silicon Chemical group [Si] XUIMIQQOPSSXEZ-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333 X-ray scatte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QCWXUUIWCKQGHC-UHFFFAOYSA-N Zirconium Chemical compound [Zr] QCWXUUIWCKQGHC-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75 alt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137 ann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86 arg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QVGXLLKOCUKJST-UHFFFAOYSA-N atomic oxygen Chemical compound [O] QVGXLLKOCUKJST-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3590 bulk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6227 byprodu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99 carb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1569 carbon dioxid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2092 carbon di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419 depend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151 depos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066 destru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627 detri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989 dielectric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977 d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894 electron beam technolog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900 extreme ultraviolet lithograph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835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408 fil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501 film co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907 flux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574 free electr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1307 heliu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34 hel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SWQJXJOGLNCZEY-UHFFFAOYSA-N helium atom Chemical compound [He] SWQJXJOGLNCZEY-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671 immersion lithograph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261 inert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764 infil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95 infilt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381 magnetic domai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654 memor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386 microscop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78 mim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156 mix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54 ne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GKAOGPIIYCISHV-UHFFFAOYSA-N neon atom Chemical compound [Ne] GKAOGPIIYCISHV-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57 nitro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1301 oxyge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60 oxy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0363 phase shif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3587 production mediu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VSZWPYCFIRKVQL-UHFFFAOYSA-N selanylidenegallium;selenium Chemical compound [Se].[Se]=[Ga].[Se]=[Ga] VSZWPYCFIRKVQL-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90 solid phas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904 solv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306 spectroscopic techniqu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897 system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834 transmitt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795 ver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26 zirco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F—PHOTOMECHANICAL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FOR PRINTING, FOR PROCESSING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MATERIALS THEREFOR; ORIGINALS THEREF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Photomechanical, e.g. photolithographic,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printing surfaces; Materials therefor, e.g. comprising photoresist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70—Microphotolithographic exposure; Apparatus therefor
- G03F7/70483—Information management; Active and passive control; Testing; Wafer monitoring, e.g. pattern monitoring
- G03F7/70605—Workpiece metrology
- G03F7/70616—Monitoring the printed patterns
- G03F7/70641—Focu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F—PHOTOMECHANICAL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FOR PRINTING, FOR PROCESSING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MATERIALS THEREFOR; ORIGINALS THEREF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Photomechanical, e.g. photolithographic,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printing surfaces; Materials therefor, e.g. comprising photoresist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70—Microphotolithographic exposure; Apparatus therefor
- G03F7/70008—Production of exposure light, i.e. light sources
- G03F7/70025—Production of exposure light, i.e. light sources by laser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84—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G01N21/88—Investigating the presence of flaws or contamination
- G01N21/95—Investigating the presence of flaws or contamina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r shape of the object to be examined
- G01N21/9501—Semiconductor wafer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wave or particle radiation, e.g. X-rays or neutron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3/00 – G01N17/00, G01N21/00 or G01N22/00
- G01N23/02—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wave or particle radiation, e.g. X-rays or neutron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3/00 – G01N17/00, G01N21/00 or G01N22/00 by transmitting the radiation through the material
- G01N23/06—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wave or particle radiation, e.g. X-rays or neutron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3/00 – G01N17/00, G01N21/00 or G01N22/00 by transmitting the radiation through the material and measuring the absorption
- G01N23/18—Investigating the presence of flaws defects or foreign matter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35—Non-linear optics
- G02F1/3501—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non-linear optical devices, e.g. shape of non-linear crystals
- G02F1/3505—Coatings; Housings; Support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35—Non-linear optics
- G02F1/3501—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non-linear optical devices, e.g. shape of non-linear crystals
- G02F1/3507—Arrangements comprising two or more nonlinear optical device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35—Non-linear optics
- G02F1/353—Frequency conversion, i.e. wherein a light beam is generated with frequency components different from those of the incident light beam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F—PHOTOMECHANICAL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FOR PRINTING, FOR PROCESSING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MATERIALS THEREFOR; ORIGINALS THEREF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Photomechanical, e.g. photolithographic,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printing surfaces; Materials therefor, e.g. comprising photoresist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70—Microphotolithographic exposure; Apparatus therefor
- G03F7/70483—Information management; Active and passive control; Testing; Wafer monitoring, e.g. pattern monitoring
- G03F7/70605—Workpiece metrology
- G03F7/70616—Monitoring the printed pattern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F—PHOTOMECHANICAL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FOR PRINTING, FOR PROCESSING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MATERIALS THEREFOR; ORIGINALS THEREF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Photomechanical, e.g. photolithographic,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printing surfaces; Materials therefor, e.g. comprising photoresist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70—Microphotolithographic exposure; Apparatus therefor
- G03F7/70483—Information management; Active and passive control; Testing; Wafer monitoring, e.g. pattern monitoring
- G03F7/70605—Workpiece metrology
- G03F7/706843—Metrology apparatus
- G03F7/706849—Irradiation branch, e.g. optical system details, illumination mode or polarisation control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G—X-RAY TECHNIQUE
- H05G2/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ducing X-rays, not involving X-ray tubes, e.g. involving generation of a plasma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G—X-RAY TECHNIQUE
- H05G2/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ducing X-rays, not involving X-ray tubes, e.g. involving generation of a plasma
- H05G2/001—Production of X-ray radiation generated from plasma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B—MEASURING LENGTH, THICKNESS OR SIMILAR LINEAR DIMENSIONS; MEASURING ANGLES; MEASURING AREAS; MEASURING IRREGULARITIES OF SURFACES OR CONTOURS
- G01B2210/00—Aspects not specifically covered by any group under G01B, e.g. of wheel alignment, caliper-like sensors
- G01B2210/56—Measuring geometric parameters of semiconductor structures, e.g. profile, critical dimensions or trench depth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223/00—Investigating materials by wave or particle radiation
- G01N2223/60—Specific applications or type of materials
- G01N2223/611—Specific applications or type of materials patterned objects; electronic devices
- G01N2223/6116—Specific applications or type of materials patterned objects; electronic devices semiconductor wafer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223/00—Investigating materials by wave or particle radiation
- G01N2223/60—Specific applications or type of materials
- G01N2223/646—Specific applications or type of materials flaws, defec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Exposure And Positioning Against Photoresist Photosensitive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揭示一種用於量測藉由一微影製程形成於一基板上之一目標的度量衡裝置及相關方法。該度量衡裝置包含:一輻射源,其可操作以提供第一輻射;一經組態固體高諧波產生介質,其經組態以接收該第一輻射且經該第一輻射激發以自該經組態固體高諧波產生介質之一輸出表面產生高諧波第二輻射;及一偵測配置,其可操作以偵測該第二輻射,該第二輻射之至少一部分已由該目標散射。該經組態固體高諧波產生介質經組態以塑形該第二輻射之光束及/或分離該第一輻射與該第二輻射。
Description
本發明係關於可用於例如藉由微影技術進行之器件製造中的度量衡方法及裝置。
微影裝置為經構築以將所需圖案施加至基板上之機器。微影裝置可用於例如積體電路(IC)之製造中。微影裝置可例如將圖案化器件(例如,遮罩)處之圖案(通常亦稱為「設計佈局」或「設計」)投影至設置於基板(例如,晶圓)上之輻射敏感材料(光阻)層上。
為了將圖案投影於基板上,微影裝置可使用電磁輻射。此輻射之波長判定可形成於基板上之特徵的最小大小。當前在使用中之典型波長為365 nm (i線)、248 nm、193 nm及13.5 nm。使用極紫外線(EUV)輻射之微影裝置,此裝置可使用在4至20 nm之範圍內(例如,6.7 nm或13.5 nm)之波長,以在基板上形成比使用例如具有193 nm之波長之輻射的微影裝置更小的特徵。
低k
1微影可用於處理尺寸小於微影裝置之經典解析度極限的特徵。在此製程中,可將解析度公式表述為CD = k
1×λ/NA,其中λ為所採用輻射之波長,NA為微影裝置中之投影光學件之數值孔徑,CD為「臨界尺寸」(一般為經印刷之最小特徵大小,但在此情況下為半間距),且k
1為經驗解析度因數。一般而言,k
1愈小,則在基板上再生類似於由電路設計者規劃之形狀及尺寸以便達成特定電功能性及效能的圖案變得愈困難。為了克服此等困難,可將複雜微調步驟應用於微影投影裝置及/或設計佈局。此等步驟包括例如但不限於NA之最佳化、定製照明方案、使用相移圖案化器件、諸如設計佈局中之光學近接校正(OPC,有時亦被稱作「光學及製程校正」)的設計佈局之各種最佳化,或一般定義為「解析度增強技術」(RET)之其他方法。替代地,用於控制微影裝置之穩定性之嚴格控制迴路可用於改良在低k1下之圖案之再生。
在微影製程中,需要頻繁地對所產生之結構進行量測,例如,以用於製程控制及驗證。用於進行此類量測之各種工具為吾人所知的,包括通常用於量測臨界尺寸(CD)之掃描電子顯微鏡,及用以量測疊對(器件中兩個層之對準準確度)之特殊化工具。近來,已開發供微影領域中使用之各種形式之散射計。
已知散射計之實例通常依賴於專用度量衡目標之提供。舉例來說,方法可需要呈簡單光柵之形式的目標,該光柵足夠大以使得量測光束產生小於光柵之光點(亦即,光柵填充不足)。在所謂重構方法中,可藉由模擬經散射輻射與目標結構之數學模型的相互作用來計算光柵之特性。調整模型之參數直至經模擬相互作用產生類似於自真實目標觀測到之繞射圖案的繞射圖案為止。
除了藉由重構量測特徵形狀以外,亦可使用此裝置來量測基於繞射之疊對,如已公開專利申請案US2006066855A1中所描述。使用繞射階之暗場成像進行的基於繞射之疊對度量衡使得能夠對較小目標進行疊對量測。此等目標可小於照明光點且可由晶圓上之產品結構圍繞。可在諸如(例如) US2011102753A1及US20120044470A之眾多已公開專利申請案中發現暗場成像度量衡之實例。可使用複合光柵目標在一個影像中量測多個光柵。已知散射計趨向於使用在可見或近IR波範圍內之光,此要求光柵之間距比特性實際上受到關注之實際產品結構粗略得多。可使用具有短得多之波長的深紫外線(DUV)、極紫外線(EUV)或X射線輻射來界定此類產品特徵。令人遺憾地,此等波長通常不可用於或不能用於度量衡。
另一方面,現代產品結構之尺寸如此小以使得其無法藉由光學度量衡技術成像。小特徵包括例如藉由多重圖案化製程及/或間距倍增形成之特徵。因此,用於大容量度量衡之目標通常使用比疊對誤差或臨界尺寸為所關注特性之產品大得多的特徵。量測結果僅與真實產品結構之尺寸間接地相關,且可能不準確,此係因為度量衡目標不遭受微影裝置中之光學投影下的相同失真,及/或製造製程之其他步驟中之不同處理。雖然掃描電子顯微法(SEM)能夠直接地解析此等現代產品結構,但SEM比光學量測耗時多得多。此外,電子不能夠穿透厚製程層,此使得電子較不適合於度量衡應用。諸如使用接觸墊量測電特性之其他技術亦為吾人所知的,但其僅提供真實產品結構之間接跡象。
藉由減小在度量衡期間使用的輻射之波長(亦即,朝向「軟X射線」波長光譜移動),有可能解析較小結構以增加對結構之結構變化的敏感度及/或進一步穿透產品結構。產生適當高頻率輻射(例如,軟X射線及/或EUV輻射)之一種此類方法可使用泵輻射(例如,紅外線輻射)以激發產生介質,籍此產生發射輻射,視情況包含高頻率輻射之高諧波產生。
然而,一旦產生,則將所得SXR/EUV輻射遞送至目標係困難的,因為其容易被吸收。
在本發明之一第一態樣中,提供一種用於量測藉由一微影製程形成於一基板上之一目標的度量衡裝置,該度量衡裝置包含:一輻射源,其可操作以提供第一輻射;一經組態固體高諧波產生介質,其經組態以接收該第一輻射且由該第一輻射激發以自該組態固體高諧波產生介質之一輸出表面產生高諧波第二輻射;及一偵測配置,其可操作以偵測該第二輻射,該第二輻射之至少一部分已由該目標散射;其中該經組態固體高諧波產生介質經組態以塑形該第二輻射之光束及/或分離該第一輻射與該第二輻射。
在本發明之一第二態樣中,提供一種經組態固體高諧波產生介質,其包含:一旋轉三稜鏡形狀,其可操作以將一環形剖面賦予於在一輸入表面處接收之第一輻射上;及同心圓形凹槽,其位於一輸出表面上,使得由該第一輻射激發產生的在該輸出表面處產生的高諧波第二輻射聚焦於該經組態固體高諧波產生介質之一光軸上及/或沿著該經組態固體高諧波產生介質之一光軸傳播。
在本發明之一第三態樣中,提供一種用於量測藉由一微影製程形成於一基板上之一目標的度量衡方法,其包含:用第一輻射激發一經組態固體高諧波產生介質,以自該經組態固體高諧波產生介質之一輸出表面產生高諧波第二輻射且塑形該第二輻射之光束及/或分離該第一輻射與該第二輻射;及偵測該第二輻射,該第二輻射之至少一部分已由該目標散射。
在本發明之一第四態樣中,提供一種經組態固體高諧波產生介質,其包含:一輸入表面,其可操作以接收一第一輻射;及一輸出表面,其可操作以發射由該第一輻射激發產生的一高諧波第二輻射。該經組態固體高諧波產生介質經組態以塑形該第二輻射之光束及/或分離該第一輻射與該第二輻射。
在本發明文件中,術語「輻射」及「光束」用於涵蓋所有類型之電磁輻射及粒子輻射,包括紫外線輻射(例如,波長為365、248、193、157或126 nm)、極紫外線輻射(EUV,例如具有在約5至125 nm或5至100 nm的範圍內之波長)、X射線輻射、電子光束輻射及其他粒子輻射。
如本文中所使用之術語「倍縮光罩」、「遮罩」或「圖案化器件」可廣泛地解釋為係指可用於向入射輻射光束賦予圖案化橫截面之通用圖案化器件,該圖案化橫截面對應於待在基板之目標部分中產生的圖案。在此上下文中,亦可使用術語「光閥」。除經典遮罩(透射或反射、二元、相移、混合式等)以外,其他此類圖案化器件之實例包括可程式化鏡面陣列及可程式化LCD陣列。
圖1示意地描繪微影裝置LA。微影裝置LA包括:照明系統(亦被稱作照明器) IL,其經組態以調節輻射光束B (例如,UV輻射、DUV輻射、EUV輻射或X射線輻射);遮罩支撐件(例如,遮罩台) T,其經構築以支撐圖案化器件(例如,遮罩) MA且連接至經組態以根據某些參數來準確地定位圖案化器件MA之第一定位器PM;基板支撐件(例如,晶圓台) WT,其經構築以固持基板(例如,抗蝕劑塗佈晶圓) W且連接至經組態以根據某些參數來準確地定位該基板支撐件之第二定位器PW;及投影系統(例如,折射投影透鏡系統) PS,其經組態以將由圖案化器件MA賦予至輻射光束B之圖案投影至基板W之目標部分C (例如,包含一或多個晶粒)上。
在操作中,照射系統IL例如經由光束遞送系統BD自輻射源SO接收輻射光束。照明系統IL可包括用於引導、塑形及/或控制輻射的各種類型之光學組件,諸如折射、反射、繞射、磁性、電磁、靜電及/或其他類型之光學組件,或其任何組合。照明器IL可用於調節輻射光束B,以在圖案化器件MA之平面處在其橫截面中具有所需空間及角強度分佈。
本文中所使用之術語「投影系統」PS應被廣泛地解譯為涵蓋適於所使用之曝光輻射及/或適於諸如浸潤液體之使用或真空之使用之其他因素的各種類型之投影系統,包括折射、反射、繞射、折射反射、合成、磁性、電磁及/或靜電光學系統,或其任何組合。可認為本文中對術語「投影透鏡」之任何使用與更一般之術語「投影系統」PS同義。
微影裝置LA可屬於一種類型,其中基板之至少一部分可由具有相對高折射率之液體(例如水)覆蓋,以便填充投影系統PS與基板W之間的空間,此亦稱為浸潤微影。以全文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的US6952253中給出關於浸潤技術之更多資訊。
微影裝置LA亦可屬於具有兩個或更多個基板支撐件WT (又名「雙載物台」)之類型。在此類「多載物台」機器中,可並行地使用基板支撐件WT,及/或可對位於基板支撐件WT中之一者上的基板W進行準備基板W之後續曝光的步驟,同時將另一基板支撐件WT上之另一基板W用於在另一基板W上曝光圖案。
除了基板支撐件WT以外,微影裝置LA亦可包含量測載物台。量測載物台經配置以固持感測器及/或清潔器件。感測器可經配置以量測投影系統PS之特性或輻射光束B之特性。量測載物台可固持多個感測器。清潔器件可經配置以清潔微影裝置之部分,例如,投影系統PS之一部分或提供浸潤液體之系統之一部分。量測載物台可在基板支撐件WT遠離投影系統PS時在投影系統PS之下移動。
在操作中,輻射光束B入射於固持於遮罩支撐件T上之圖案化器件,例如遮罩MA上,且由圖案化器件MA上存在之圖案(設計佈局)圖案化。在已橫穿遮罩MA的情況下,輻射光束B傳遞通過投影系統PS,該投影系統PS將該光束聚焦於基板W之目標部分C上。憑藉第二定位器PW及位置量測系統IF,可準確地移動基板支撐件WT,例如以便使不同目標部分C在輻射光束B之路徑中定位於經聚焦且對準之位置處。類似地,第一定位器PM及可能另一位置感測器(其未在圖1中明確地描繪)可用於相對於輻射光束B之路徑來準確地定位圖案化器件MA。可使用遮罩對準標記M1、M2及基板對準標記P1、P2來對準圖案化器件MA與基板W。儘管如所說明之基板對準標記P1、P2佔據專用目標部分,但其可位於目標部分之間的空間中。在基板對準標記P1、P2位於目標部分C之間時,此等基板對準標記稱為切割道對準標記。
如圖2中所展示,微影裝置LA可形成微影單元LC (有時亦稱為微影單元(lithocell)或(微影)叢集((litho)cluster))之部分,該微影單元LC通常亦包括用於對基板W進行曝光前製程及曝光後製程之裝置。習知地,此等包括沈積抗蝕劑層之旋塗器SC、顯影所曝光之抗蝕劑的顯影器DE、例如用於調節基板W之溫度(例如,用於調節抗蝕劑層中之溶劑)的冷卻板CH及烘烤板BK。基板處置器或機器人RO自輸入/輸出埠I/O1、I/O2拾取基板W、在不同製程裝置之間移動基板W且將基板W遞送至微影裝置LA之裝載匣LB。微影單元中常常亦被統稱為塗佈顯影系統(track)之器件可在塗佈顯影系統控制單元TCU之控制下,該塗佈顯影系統控制單元TCU自身可由監督控制系統SCS控制,該監督控制系統SCS亦可例如經由微影控制單元LACU控制微影裝置LA。
在微影製程中,需要頻繁地對所創造之結構進行量測,例如,用於製程控制及驗證。用以進行此類量測之工具可被稱為度量衡工具MT。用於進行此類量測的不同類型度之度量衡工具MT為吾人所知的,包括掃描電子顯微鏡或各種形式之散射計度量衡工具MT。散射計為多功能器具,其允許藉由在光瞳或與散射計之接物鏡之光瞳共軛的平面中具有感測器來量測微影製程之參數(量測通常被稱作以光瞳為基礎之量測),或藉由在影像平面或與影像平面共軛之平面中具有感測器來量測微影製程之參數,在此情況下量測通常被稱作以影像或場為基礎之量測。以全文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的專利申請案US20100328655、US2011102753A1、US20120044470A、US20110249244、US20110026032或EP1,628,164A中進一步描述此類散射計及相關量測技術。前述散射計可使用來自硬X射線、軟X射線、極紫外線及可見光至近IR波長範圍之光來量測光柵。在輻射為硬X射線或軟X射線之情況下,視情況在波長在0.01至10 nm範圍內之情況下,前述散射計可視情況為小角度X射線散射度量衡工具。
為了正確且一致地曝光由微影裝置LA曝光之基板W,需要檢測基板以量測圖案化結構之特性,諸如後續層之間的疊對誤差、線厚度、臨界尺寸(CD)、結構之形狀等。出於此目的,可在微影製造單元LC中包括檢測工具及/或度量衡工具(圖中未示)。若偵測到誤差,則可對後續基板之曝光或對待對基板W執行之其他處理步驟進行例如調整,在同一批量或批次之其他基板W仍待曝光或處理之前進行檢測的情況下尤其如此。
亦可被稱作度量衡裝置之檢測裝置用於判定基板W之特性,且詳言之,判定不同基板W之特性如何變化或與同一基板W之不同層相關聯之特性在層與層間如何變化。檢測裝置可替代地經構築以鑑別基板W上之缺陷,且可例如為微影製造單元LC之一部分,或可整合至微影裝置LA中,或可甚至為單機器件。檢測裝置可量測潛影(在曝光之後在抗蝕劑層中之影像)上之特性,或半潛影(在曝光後烘烤步驟PEB之後在抗蝕劑層中之影像)上之屬性,或經顯影抗蝕劑影像(其中抗蝕劑之曝光部分或未曝光部分已被移除)上之屬性,或甚至經蝕刻影像(在諸如蝕刻之圖案轉印步驟之後)上之屬性。
在一第一實施例中,散射計MT為角度解析散射計。在此類散射計中,重構方法可應用於經量測訊號以重新構築或計算光柵之特性。此類重構可例如由模擬散射輻射與目標結構之數學模型之相互作用且比較模擬結果與量測之結果而引起。調整數學模型之參數直至經模擬相互作用產生類似於自真實目標觀測到之繞射圖案的繞射圖案為止。
在一第二實施例中,散射計MT為光譜散射計MT。在此類光譜散射計MT中,將由輻射源發射之輻射導引至目標上且將來自目標之反射、透射或散射輻射導引至光譜儀偵測器,該光譜儀偵測器量測鏡面反射輻射之光譜(亦即隨波長而變之強度之量測)。自此資料,可例如藉由嚴密耦合波分析及非線性回歸或藉由與經模擬光譜庫進行比較來重構產生經偵測光譜的目標之結構或剖面。
在一第三實施例中,散射計MT為橢圓量測散射計。橢圓量測散射計允許藉由量測針對每一偏振狀態之散射或透射輻射來判定微影製程之參數。此類度量衡裝置藉由在度量衡裝置之照明區段中使用例如適當偏振濾光器來發射偏振光(諸如線性、環狀或橢圓)。適合於度量衡裝置之源亦可提供偏振輻射。以全文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的美國專利申請案11/451,599、11/708,678、12/256,780、12/486,449、12/920,968、12/922,587、13/000,229、13/033,135、13/533,110及13/891,410中描述現有橢圓量測散射計之各種實施例。
在散射計MT之一個實施例中,散射計MT適用於藉由量測反射光譜及/或偵測組態中之不對稱性(該不對稱性係與疊對之範圍有關)來量測兩個未對準光柵或週期性結構之疊對。可將兩個(可重疊)光柵結構施加於兩個不同層(未必為連續層)中,且可實質上形成在晶圓上之相同位置處。散射計可具有如例如在共同擁有之專利申請案EP1,628,164A中所描述之對稱偵測組態,使得任何不對稱性為可明確區別的。此提供用以量測光柵中之未對準的直接方式。可在以全文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之PCT專利申請公開案第WO 2011/012624號或美國專利申請案第US 20160161863號中找到關於經由該等週期性結構之不對稱性量測含有週期性結構作為目標之兩個層之間的疊對誤差的另外實例。
其他所關注參數可為焦點及劑量。可藉由如以全文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的美國專利申請案US2011/0249244中所描述之散射量測(或替代地藉由掃描電子顯微法)來同時判定焦點及劑量。可使用具有針對焦點能量矩陣(Focus Exposure Matrix,FEM,亦被稱作焦點曝光矩陣(Focus Exposure Matrix))中之每一點之臨界尺寸及側壁角量測之獨特組合的單一結構。若可得到臨界尺寸及側壁角之此等獨特組合,則可根據此等量測獨特地判定焦點及劑量值。
度量衡目標可為藉由微影製程主要在抗蝕劑中形成且亦在例如蝕刻製程之後形成的複合光柵之總體。光柵中之結構之間距及線寬可在很大程度上視量測光學件(尤其光學件之NA)而定以能夠捕獲來自度量衡目標之繞射階。如較早所指示,繞射訊號可用於判定兩個層之間的移位(亦被稱作「疊對」)或可用於重構如藉由微影製程所產生的原始光柵之至少一部分。此類重構可用於提供微影製程之品質之指導,且可用於控制微影製程之至少部分。目標可具有經組態以模仿目標中之設計佈局的功能性部分之尺寸的較小子分段。歸因於此子分段,目標將表現得更類似於設計佈局之功能性部分,使得總體製程參數量測較佳類似於設計佈局之功能性部分。可在填充不足模式下或在填充過度模式下量測目標。在填充不足模式下,量測光束產生小於總體目標之光點。在填充過度模式下,量測光束產生大於總體目標之光點。在此填充過度模式中,亦有可能同時量測不同目標,因此同時判定不同處理參數。
使用特定目標進行之微影參數之總體量測品質至少部分藉由用於量測此微影參數之量測配方進行判定。術語「基板量測配方」可包括量測自身之一或多個參數、經量測之一或多個圖案之一或多個參數,或兩者。舉例而言,若用於基板量測配方中之量測為以繞射為基礎之光學量測,則量測之參數中之一或多者可包括輻射之波長、輻射之偏振、輻射相對於基板之入射角、輻射相對於基板上之圖案之定向,等。用以選擇量測配方之準則中之一者可例如為量測參數中之一者對於處理變化之敏感度。更多實例描述於以全文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的美國專利申請案US2016-0161863及已公開美國專利申請案US 2016/0370717A1中。
微影裝置LA中之圖案化製程可為在處理中之最關鍵步驟中之一者,其需要基板W上之結構之尺寸標定及置放之高準確度。為了確保此高準確度,可將三個系統組合於所謂的「整體」控制環境中,如圖3中示意地所描繪。此等系統中之一者為微影裝置LA,其(實際上)連接至度量衡工具MT (第二系統)且連接至電腦系統CL (第三系統)。此「整體」環境之關鍵在於最佳化此三個系統之間的合作以增強總體製程窗且提供嚴格控制迴路,以確保由微影裝置LA執行之圖案化保持在製程窗內。製程窗界定製程參數(例如,劑量、焦點、疊對)之範圍,在該製程參數範圍內特定製造製程產生所界定結果(例如,功能半導體器件),可能在該製程參數範圍內,允許微影製程或圖案化製程中之製程參數變化。
電腦系統CL可使用待圖案化之設計佈局(之部分)來預測使用哪種解析度增強技術,且執行計算微影模擬及計算以判定哪種遮罩佈局及微影裝置設定達成圖案化製程之最大總體製程窗(在圖3中藉由第一標度SC1中之雙箭頭描繪)。解析度增強技術可經配置以匹配微影裝置LA之圖案化可能性。電腦系統CL亦可用於偵測在製程窗內微影裝置LA當前正在何處進行操作(例如,使用來自度量衡工具MET之輸入)以預測歸因於例如次佳處理是否可存在缺陷(在圖3中藉由第二標度SC2中之指向「0」之箭頭描繪)。
度量衡工具MT可將輸入提供至電腦系統CL以使得能夠準確模擬及預測,且可將回饋提供至微影裝置LA以鑑別例如在微影裝置LA之校準狀態下的可能漂移(在圖3中藉由第三標度SC3中之多個箭頭描繪)。
在微影製程中,需要頻繁地對所創造之結構進行量測,例如,用於製程控制及驗證。用於進行此類量測之各種工具為吾人所知的,包括掃描電子顯微鏡或各種形式之度量衡裝置(諸如,散射計)。已知散射計之實例常常依賴於專用度量衡目標之提供,諸如,填充不足之目標(呈簡單光柵或不同層中之重疊光柵之形式的目標,其足夠大以使得量測光束產生小於光柵之光點)或填充過度之目標(從而照明光點部分地或完全地含有該目標)。另外,使用度量衡工具(例如,照明諸如光柵之填充不足之目標的角度解析散射計)允許使用所謂的重構方法,其中可藉由模擬散射輻射與目標結構之數學模型的相互作用且比較模擬結果與量測之結果來計算光柵之特性。調整模型之參數直至經模擬相互作用產生類似於自真實目標觀測到之繞射圖案的繞射圖案為止。
散射計為多功能器具,其允許藉由在光瞳或與散射計之接物鏡之光瞳共軛的平面中具有感測器來量測微影製程之參數(量測通常被稱作以光瞳為基礎之量測),或藉由在影像平面或與影像平面共軛之平面中具有感測器來量測微影製程之參數,在此情況下量測通常被稱作以影像或場為基礎之量測。以全文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的專利申請案US20100328655、US2011102753A1、US20120044470A、US20110249244、US20110026032或EP1,628,164A中進一步描述此類散射計及相關量測技術。前述散射計可在一個影像中使用來自硬X射線、軟X射線、極紫外線及可見至近IR波長範圍之光來量測來自多個光柵之多個目標。
圖4中描繪度量衡裝置之一個實例,諸如散射計。該散射計可包含將輻射5投影至基板W上之寬頻帶(例如,白光)輻射投影儀2。反射或散射輻射10傳遞至光譜儀偵測器4,該光譜儀偵測器量測鏡面反射輻射之光譜6 (亦即依據波長λ而變化的強度I之量測)。自此資料,可藉由處理單元PU,例如藉由嚴密耦合波分析及非線性回歸或藉由與圖4之底部處所展示之經模擬光譜庫進行比較來重構產生經偵測光譜之結構或剖面8。一般而言,對於重構,結構之一般形式為已知的,且自用以製造結構之製程之知識來假定一些參數,從而僅留下待自散射量測資料判定的結構之幾個參數。此散射計可經組態作為正入射散射計或斜入射散射計。
作為光學度量衡方法之替代方案,亦考慮使用硬X射線、軟X射線或EUV輻射,例如在介於0.01 nm與100 nm之間,或視情況介於1 nm與50 nm之間或視情況介於10 nm與20 nm之間的波長範圍中之輻射。度量衡工具在上文所呈現的波長範圍中之一者中運作的一個實例為透射小角度X射線散射(如內容以全文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之US 2007224518A中之T-SAXS)。Lemaillet等人在「Intercomparison between optical and X-ray scatterometry measurements of FinFET structures」(Proc. of SPIE,2013年,8681)中論述使用T-SAXS之剖面(CD)量測。已知在掠入射下使用X射線(GI-XRS)及極紫外線(EUV)輻射之反射量測術技術用於量測基板上之膜及層堆疊之特性。在一般反射量測術領域內,可應用測角及/或光譜技術。在測角術中,量測具有不同入射角之經反射光束之變化。另一方面,光譜反射量測術量測在給定角度下反射的波長之光譜(使用寬頻帶輻射)。舉例而言,EUV反射量測術已在製造用於EUV微影中之倍縮光罩(圖案化器件)之前用於遮罩坯料之檢測。
圖5中描繪度量衡裝置之實例之透射版本,諸如圖4中所展示之散射計。透射輻射11傳遞至光譜儀偵測器4,該光譜儀偵測器量測如針對圖4所論述之光譜6。此散射計可經組態作為正入射散射計或斜入射散射計。
適用範圍有可能使例如軟X射線或EUV域中之波長之使用不充分。因此,已公開專利申請案US 20130304424A1及US2014019097A1 (Bakeman等人/KLA)描述混合度量衡技術,其中將使用X射線進行之量測及使用在120 nm與2000 nm之範圍內之波長的光學量測組合在一起以獲得諸如CD之參數之量測。藉由經由一或多個共同部分將x射線數學模型及光學數學模型耦合來獲得CD量測。所引用之美國專利申請案之內容以全文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
歸因於SXR之較大穿透深度,使用HHG技術的SXR度量衡(例如,使用在1至100 nm或30至100 nm之範圍內的波長)部分地解決可見/NIR波長至相關材料中之有限穿透深度的問題。舉例而言,其亦為全光學方法,因此量測可足夠快以用於高容量製造環境中之度量衡。
然而,處置本發明HHG源技術上具有挑戰性。此類源通常自氣體介質之激發產生高諧波,此在處置氣體方面存在困難。同樣,自氣體介質進行HHG產生需要極高峰值供電驅動雷射。此外,設置為不可撓的,此係因為不存在用於SXR反射、光束塑形等之良好材料,從而引起光子損失。
另外,不存在用於當前可用之度量衡的適合真空XUV或EUV源(例如,在30至100 nm波長範圍內),即使此類源可類似地與SXR一樣有益,但在真空操作中要求較低(至少對於大於60 nm之波長,亦即,低於大多數氣體之離子化臨限值)。
因此,揭示一種用於量測已藉由微影製程形成之基板上之度量衡目標的度量衡裝置及相關方法,該度量衡裝置經組態以自經組態固體介質產生SXR或EUV高諧波量測輻射,其中經組態固體介質經組態以調整經發射量測輻射之特性以使得其對於度量衡目標之該量測為更佳的。
圖6描繪根據上文所揭示之概念的度量衡裝置302的示意性圖示,其中0.1 nm至100 nm之波長範圍內的輻射可用於量測基板上之結構的參數。圖6中呈現之度量衡裝置302適用於軟X射線或EUV域。
圖6說明僅作為實例之包含使用掠入射中之EUV及/或SXR輻射之光譜散射計的度量衡裝置302的示意性實體配置。檢測裝置之替代形式可係以角度解析散射計之形式提供,該角度解析散射計類似於在較長波長下操作的習知散射計使用正入射或接近正入射中的輻射。
檢測裝置302包含輻射源,或稱為照明源310、照明系統312、基板支撐件316、偵測系統318、398及度量衡處理單元(MPU) 320。
在此實例中,照明源310用於產生第二輻射;例如EUV或軟x射線輻射,其可係基於高諧波產生(HHG)技術。輻射源之主要組件為可操作以發射泵輻射或第一輻射之泵輻射源330及經組態固體介質332。視情況,泵輻射源330為雷射,視情況,泵輻射源330為脈衝式高功率紅外線或可見光雷射。泵輻射源330可為(例如)具有光學放大器之以光纖為基礎的雷射,從而視需要產生每脈衝可持續(例如)小於1 ns、小於1 ps或小於100 fs的紅外線輻射脈衝,其中脈衝重複率高達若干兆赫茲。紅外線輻射之波長可為(例如)大約1 μm (1微米)。視情況,雷射脈衝作為第一泵輻射340被遞送至經組態固體介質332,其中輻射的一部分係由經組態固體介質332以比第一輻射更高的頻率轉換成發射輻射342。
發射輻射可含有多個波長。若發射輻射為單色的,則可簡化量測計算(例如,重構),但更容易產生具有若干波長之輻射。發射輻射之發射發散角可為波長相依的。此等波長可為同一裝置內的可選擇選項。不同波長將(例如)在使不同材料之結構成像時提供不同水準之對比度。舉例而言,為了檢測金屬結構或矽結構,可將不同波長選擇為用於使(碳基)抗蝕劑之特徵成像或用於偵測此類不同材料之污染的彼等波長。可提供一或多個濾光器件344。舉例而言,諸如鋁(Al)或鋯(Zr)薄膜之濾光器可用於切斷基諧IR輻射以免進一步傳遞至檢測裝置中。可提供光柵(圖中未示)以自產生之波長當中選擇一或多個特定諧波波長。在真空環境內,可含有光束路徑中之一些或全部,應記住,SXR輻射在空氣中行進時被吸收。輻射源310及照明光學件312之各種組件可為可調整的,以在同一裝置內實施不同度量衡『配方』。舉例而言,可使不同波長及/或偏振為可選擇的。
視在檢測中之結構之材料而定,不同波長可提供至下部層中之所要水準之穿透。為了解決最小器件特徵及最小器件特徵當中之缺陷,短波長很可能為較佳的。舉例而言,可選擇在1至100 nm、1至50 nm、1至30 nm、1至20 nm之範圍內或視情況在1至10 nm之範圍內或視情況在10至20 nm之範圍內的一或多個波長。短於5 nm之波長可在自半導體製造中的所關注材料反射時遭受極低臨界角。因此,選擇大於5 nm之波長將會在較高入射角下提供較強訊號。另一方面,若檢測任務係用於偵測某一材料之存在例如以偵測污染,則高達50 nm之波長可為有用的。
濾光光束342自輻射源310進入檢測腔室350,其中包括所關注結構之基板W由基板支撐件316固持以用於在量測位置處進行檢測。所關注結構標記為T。檢測腔室350內之氛圍可由真空泵352維持為接近真空,使得所產生之高諧波輻射可在無不當衰減的情況下傳遞通過該氛圍。照明系統312具有將輻射聚焦至聚焦光束356中之功能,且可包含例如二維彎曲鏡面或一系列一維彎曲鏡面,如上文所提及的已公開美國專利申請案US2017/0184981A1 (其內容以全文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中所描述。聚焦可經執行以在投影至所關注結構上時獲得直徑低於10 μm之圓形或橢圓形光點S (例如,以量測10 µm × 10 µm目標;然而,本文中之概念可用於量測包含基板平面尺寸中之一者或兩者中的20 µm、30 µm、40 µm或50 µm之尺寸的較大目標)。
然而,在一些實施例中,聚焦可由經組態固體介質332執行,且可能不需要彎曲鏡面。
基板支撐件316包含例如X-Y平移載物台及旋轉載物台,藉由X-Y平移載物台及旋轉載物台,可使基板W之任何部分在所需定向上到達光束之焦點。因此,輻射光點S形成於所關注結構上。替代地或另外,基板支撐件316包含例如傾斜載物台,其可使基板W以某一角度傾斜來控制所關注結構T上之經聚焦光束之入射角。
視情況,照明系統312將參考輻射光束提供至參考偵測器314,該參考偵測器314可經組態以量測濾光光束342中之不同波長的光譜及/或強度。參考偵測器314可經組態以產生提供至處理器310之訊號315,且濾光器可包含關於濾光光束342之光譜及/或濾光光束中之不同波長之強度的資訊。
反射輻射360由偵測器318捕獲,且將光譜提供至處理器320以用於計算目標結構T之特性。照明系統312及偵測系統318因此形成檢測裝置。此檢測裝置可包含屬於內容以全文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之US2016282282A1中所描述之種類的軟X射線及/或EUV光譜反射計。
若目標T具有某一週期性,則聚焦光束356之輻射亦可經部分地繞射。繞射輻射397相對於入射角接著相對於反射輻射360以明確界定之角度遵循另一路徑。在圖6中,經吸取繞射輻射397以示意性方式被吸取,且繞射輻射397可遵循除經吸取路徑之外的許多其他路徑。檢測裝置302亦可包含偵測繞射輻射397之至少一部分及/或使繞射輻射397之至少一部分成像的另外的偵測系統398。在圖6中,繪製了單個另外的偵測系統398,但檢測裝置302之實施例亦可包含超過一個另外的偵測系統398,該偵測系統經配置於不同位置處以在複數個繞射方向上偵測繞射輻射397及/或使繞射輻射397成像。換言之,照射於目標T上的經聚焦輻射光束之(更高)繞射階由一或多個另外的偵測系統398偵測及/或成像。一或多個偵測系統398產生提供至度量衡處理器320之訊號399。訊號399可包括繞射光397之資訊及/或可包括自繞射光397獲得之影像。
為了輔助光點S與所要產品結構之對準及聚焦,檢測裝置302亦可提供在度量衡處理器320之控制下使用輔助輻射的輔助光學件。度量衡處理器320亦可與位置控制器372通信,該位置控制器372操作平移載物台、旋轉載物台及/或傾斜載物台。處理器320經由感測器接收關於基板之位置及定向的高度準確之回饋。感測器374可包括例如干涉計,其可給出大約數皮米之準確度。在檢測裝置302之操作中,將由偵測系統318捕獲之光譜資料382遞送至度量衡處理單元320。
如所提及,檢測裝置之替代形式使用正入射或接近正入射下之軟X射線及/或EUV輻射例如以執行以繞射為基礎之不對稱性量測。兩種類型之檢測裝置皆可提供在混合度量衡系統中。待量測之效能參數可包括疊對(OVL)、臨界尺寸(CD)、在微影裝置印刷目標結構時微影裝置之焦點、相干繞射成像(CDI)及依解析度疊對(ARO)度量衡。軟X射線及/或EUV輻射可例如具有小於100 nm之波長,例如使用在5至30 nm之範圍內,視情況在10 nm至20 nm之範圍內的輻射。該輻射在屬性上可為窄頻帶或寬頻帶。該輻射可在特定波長帶中具有離散峰值或可具有更連續的屬性。
類似於用於當今生產設施中之光學散射計,檢測裝置302可用於量測在微影單元內處理之抗蝕劑材料內的結構(顯影後檢測或ADI),及/或用於在結構已以較硬材料形成之後量測該等結構(蝕刻後檢測或AEI)。舉例而言,在基板已由顯影裝置、蝕刻裝置、退火裝置及/或其他裝置處理之後,可使用檢測裝置302來檢測基板。
包括但不限於上文所提及之散射計的度量衡工具MT可使用來自輻射源之輻射來執行量測。由度量衡工具MT使用之輻射可為電磁輻射。輻射可為光輻射,例如電磁光譜之紅外線部分、可見光部分及/或紫外線部分中的輻射。度量衡工具MT可使用輻射來量測或檢測基板之特性及態樣,例如半導體基板上的微影曝光圖案。量測之類型及品質可視由度量衡工具MT使用之輻射之若干特性而定。舉例而言,電磁量測之解析度可視輻射之波長而定,其中例如歸因於繞射限制,較小波長能夠量測較小特徵。為了量測具有小尺寸之特徵,可傾向於使用具有短波長之輻射,例如EUV及/或軟X射線(SXR)輻射,以執行量測。為了在特定波長或波長範圍下執行度量衡,度量衡工具MT需要存取提供在彼/彼等波長下之輻射的源。存在用於提供不同波長之輻射的不同類型之源。視由源提供之波長而定,可使用不同類型之輻射產生方法。對於極紫外線(EUV)輻射(例如,1 nm至100 nm),及/或軟X射線(SXR)輻射(例如,0.1 nm至10 nm),源可使用高諧波產生(HHG)以獲得在所需波長下的輻射。此等源之開發中面對的挑戰中之一者為如何高效地將出自產生設置之發射輻射耦合且將發射輻射與用於驅動製程之輻射分離。
圖7展示照明源310之實施例600之簡化示意圖,該照明源310可為用於高諧波產生之照明源。關於圖7所描述的度量衡工具中之照明源之特徵中之一或多者亦可在適當時存在於照明源600中。照明源600可包含腔室601。照明源600經組態以接收具有藉由箭頭指示之傳播方向的第一輻射或泵輻射611。此處所展示之泵輻射611為來自泵輻射源330的泵輻射340之實例,如圖7中所展示。泵輻射611可經由輻射輸入605導引至腔室601中,該輻射輸入605可為可由熔融矽石或類似材料製成之視埠。泵輻射611可具有高斯(Gaussian)或中空(例如,環形)橫向橫截面剖面且可入射(視情況聚焦)於腔室601內之固體介質,視情況經組態固體介質615上。
照明源600經組態以將泵輻射611提供至經組態固體介質615以驅動第二輻射或高諧波發射輻射613之產生。在自固體介質產生HHG之情況下,所產生輻射通過固體介質之穿透深度極短,使得僅在接近下游表面之薄層中產生的輻射將自介質出現。典型的穿透深度為約5至500 nm。
歸因於泵輻射611與經組態固體介質615之原子的相互作用,經組態固體介質615將泵輻射611之部分轉換成發射輻射613,該發射輻射613可為圖6中所展示之發射輻射342之實例。發射輻射613之中心軸線可與入射泵輻射611之中心軸線共線。發射輻射613可具有在X射線或EUV範圍中之波長,其中波長在0.01 nm至100 nm,視情況0.1 nm至100 nm,視情況1 nm至100 nm,視情況1 nm至50 nm,或視情況10 nm至20 nm之範圍內。另外,或替代地,發射輻射613可自「高諧波輻射」(例如,第3諧波、第5諧波等)之較低諧波產生以使得發射輻射包含在VUV-UV範圍中,例如在100 nm至400 nm之範圍中之波長。
在操作中,發射輻射613光束可傳遞通過輻射輸出607,且可隨後由照明系統603操控及導引至用於度量衡量測之待檢測晶圓,該照明系統603可為圖6中之照明系統312之實例。發射輻射613可經導引(視情況聚焦)至晶圓上之目標。
因為空氣(及實際上任何氣體)很大程度上吸收SXR或EUV輻射,所以氣流615與待檢測之晶圓之間的體積可經抽空或幾乎抽空。由於發射輻射613之中心軸線可與入射泵輻射611之中心軸線共線,因此泵輻射611可需要被阻擋以防止其傳遞通過輻射輸出607且進入照明系統603。此可藉由將圖6中所展示之濾光器件344併入輻射輸出607中來進行,該輻射輸出607置放於所發射光束路徑中且對於驅動輻射不透明或幾乎不透明(例如,對紅外線或可見光不透明或幾乎不透明),但對發射輻射光束至少部分透明。可使用鋯來製造濾光器。當泵輻射611具有中空(視情況環形)橫向橫截面剖面時,濾光器可為中空(視情況環形)塊體。
本文中描述用以獲得視情況在泵輻射之高諧波頻率下之發射輻射的方法、裝置及總成。經由製程(視情況使用非線性效應以產生在所提供泵輻射之諧波頻率下之輻射的HHG)產生的輻射可作為輻射提供於度量衡工具MT中以用於基板之檢測及/或量測。基板可為經微影圖案化之基板。經由製程獲得的輻射亦可經提供於微影裝置LA及/或微影製造單元LC中。泵輻射可為脈衝式輻射,其可在短時間叢發內提供高峰值強度。
泵輻射611可包含具有高於發射輻射之一或多個波長的一或多個波長之輻射。泵輻射可包含紅外線輻射。泵輻射可包含具有在800 nm至1500 nm之範圍中之波長的輻射。泵輻射可包含具有在900 nm至1300 nm之範圍中之波長的輻射。泵輻射可包含具有在100 nm至1300 nm之範圍中之波長的輻射。泵輻射可為脈衝式輻射。脈衝式泵輻射可包含具有在飛秒範圍中之持續時間的脈衝。
對於一些實施例,發射輻射(視情況高諧波輻射)可包含具有泵輻射波長之一或多個諧波。發射輻射可包含在極紫外線(EUV)、軟X射線(SXR)及/或電磁光譜之硬X射線部分中之波長。發射輻射613可包含在0.01 nm至100 nm之範圍中之波長。發射輻射613可包含在0.1 nm至100 nm之範圍中之波長。發射輻射613可包含在0.1 nm至50 nm之範圍中之波長。發射輻射613可包含在1 nm至50 nm之範圍中之波長。發射輻射613可包含在10 nm至20 nm之範圍中之波長。
諸如以上所描述之高諧波輻射之輻射可經提供作為度量衡工具MT中之源輻射。度量衡工具MT可使用源輻射來對由微影裝置曝光之基板執行量測。該等量測可用於判定基板上之結構之一或多個參數。相比於使用較長波長(例如,可見光輻射、紅外線輻射),使用在較短波長下(例如,在如上文所描述之波長範圍中所包含的EUV及/或SXR波長下)可允許藉由度量衡工具解析結構之較小特徵。具有較短波長之輻射(諸如EUV及/或SXR輻射)亦可更深地穿透至諸如經圖案化基板之材料中,從而意謂基板上之較深層之度量衡為可能的。此等較深層可能不可由具有較長波長之輻射存取。
在度量衡工具MT中,可自輻射源發射源輻射且將源輻射導引至基板上之目標結構(或其他結構)上。源輻射可包含EUV及/或SXR輻射。目標結構可反射及/或繞射入射於目標結構上之源輻射。度量衡工具MT可包含用於偵測繞射輻射之一或多個感測器。舉例而言,度量衡工具MT可包含用於偵測正(+1)及負(-1)第一繞射階的偵測器。度量衡工具MT亦可量測鏡面反射輻射(0階繞射輻射)。用於度量衡之另外的感測器可存在於度量衡工具MT中,例如以量測另外的繞射階(例如,較高繞射階)。
提出藉由激發經組態介質(例如空間結構化介電質)產生寬頻帶SXR及/或EUV輻射(第二輻射),使用第一輻射或驅動輻射(例如,具有介於100 nm與3000 nm之間、介於400 nm與3000 nm之間或介於800 nm與3000 nm之間的波長)將至少一個光學元件與寬頻SXR及/或EUV輻射之產生介質併在一起。
最近已在固體中證實基諧光束之多諧波的頻率向上轉換。儘管最初在可見光及接近紫外線光譜區中證實,但最近自固體產生高達40 eV (30 nm)之極紫外線變得有可能。固體中製程之轉換效率低於相同光子能範圍中之氣相HHG;然而,此可藉由使用腔內HHG技術來解決,此將補償相對較低的轉換效率。固體中之非共線HHG混波為提高轉換效率之另一方式;例如,如P. M. Kraus在Ultrafast extreme-ultraviolet emission from solids, EUV源研討會論文集(EUV Source Workshop Proceedings), 04.11.2020中所揭示。該等論文集可在https://euvlitho.com/處獲得且以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
另外,HHG反射及光束塑形系統歸因於材料在此光譜範圍中之較差反射率及透射率而具有低透射(反射)效率。藉由將產生及光束塑形製程整合至單一元件中,HHG設置變得更小、更便宜、更易於維持,同時有可能保持與氣相系統相同的通量。另外,藉由構造產生固體元件進行HHG光束塑形允許比自由空間光學件更詳細及高解析度的光束塑形。
圖8說明用於產生空間結構化光的經組態固體HHG介質800之第一實施例。將光柵結構G壓印在熔融矽石基板(例如,在0.1 mm厚的區域中)之結構化側上且HHG由此結構產生。圖8(a)說明第一定向上之經組態固體HHG介質800,其經定向以在非結構化側上接收第一輻射或驅動輻射805。在此定向中,HHG出現在結構化側上,且對輸出SXR/EUV輻射810強加相位光柵或相位調變;應注意,極紫外線輻射之衰減長度<100 nm,且因此自輸出表面產生大於100 nm之任何高諧波將被吸收於基板內。圖8(b)說明第二定向上之經組態固體HHG介質800,其經定向以在結構化側上接收第一輻射或驅動輻射805。在此定向中,光柵首先調變驅動輻射,從而產生經調變驅動輻射815。此經調變驅動輻射接著在具有空間經調變振幅之非結構化側上引起HHG產生820。此效應可提高轉換效率。
產生結構化光可為度量衡技術所關注的,其依賴於將具有光柵之形狀的光束投影至度量衡目標上之實體光柵(對準感測器、疊對、位階感測器)上,且用於進階超解析度成像技術,如結構化照明顯微法。
圖9說明用於產生且聚焦具有單個光學元件之所產生光的經組態固體HHG介質之實施例。此將產生介質及聚焦光學件組合成單一元件,從而產生極緊湊的HHG產生及照明模組。
圖9(a)展示包含產生且聚焦高諧波輻射之彎曲(凹入)外部產生表面的經組態固體HHG介質900,其中彎曲表面充當用於高諧波輻射之透鏡
圖9(b)展示包含區域板之經組態固體HHG介質910;亦即,具有在HHG側(輸出側)上之非等距同心凹槽920的平坦基板。此引起自區域板發射彙集的自聚焦HHG光束。更一般而言,輸出HHG光束之形狀視區域板之凹槽之分佈而定。組態凹槽以使得彙集的自聚焦光束結果僅為一個可能的例示性配置,且其他凹槽配置可能視所需光束特徵而定。
圖9(a)及圖9(b)之配置可經組合以使得經組態固體HHG介質包含在其上具有區域板之彎曲(凹入)外部產生表面。
區域板及彎曲(凹入)外部產生表面兩者將不同能量(諧波)聚焦在不同位置處,此可為潛在的益處,此係因為其使得能夠藉由簡單地經由色焦縱向掃描樣本來改變樣本上之光譜強度,此提供樣本之額外光譜資訊。不利方面在於離焦的光譜部分可部分地位於樣品外部,藉此探測環境,其通常被視為不合需要的。然而,當掃描樣本時,亦執行波長之系統性掃描,此探測環境且提供用以鑑別且區分來自環境之多餘訊號與來自樣本之有用訊號的潛力。美國專利申請案20200201192描述色焦位置變化之益處且以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
可遵守幾個先決條件以能夠在以實際的高諧波為基礎之度量衡工具中使用自聚焦高諧波光束之概念。一個先決條件為自聚焦高諧波光束之焦點足夠小以適用於度量衡應用。晶圓上之度量衡目標之大小可為約或小於50×50 µm,視情況20×20 µm,視情況10×10 µm (儘管較大目標可如上文所提及量測)。在一個實施例中,焦點半徑
可至多為約5 µm。一般而言,
視產生點至焦點之距離z及產生點處光束之半徑
w而定。為了估計所需光束半徑以獲得足夠小的焦斑半徑
,高諧波光束可經模型化作為高斯光束(Gaussian beam)。在該情況下:
其中
為高諧波波長。通常,產生介質與晶圓之間的至少幾公分之淨距對於允許插入孔徑及濾光器以阻擋驅動雷射且防止其照射敏感性IC晶圓而言為必要的。因此考慮到安全距離z=10 cm且典型波長為30 nm,上述等式得到大於190 µm之
w。因此,驅動雷射光束在固體產生介質之位置處可至少為此大小,且需要足夠密集以觸發高諧波輻射之發射。通常,所需強度可為約10
16至10
17W/m
2。
用於在度量衡工具中應用自聚焦高諧波光束的第二先決條件為驅動雷射輻射可被充分阻擋以免於輻射敏感性晶圓。舉例而言,可藉由應用薄膜金屬濾光器來達成極有效阻擋。然而,此類濾光器無法承受高驅動雷射功率,且因此在高功率應用中,在濾光器之前需要額外阻擋步驟。此額外阻擋步驟可包含使用雷射光束,該雷射光束在距驅動雷射聚焦足夠遠之區中具有環形剖面,且藉助於孔徑阻擋此環形光束。用於IR雷射阻擋之替代方法可包含應用選擇性鏡或網狀柵來阻擋驅動輻射。在此等方法中之任一者中,需要將光學組件插入驅動雷射光束中。對於為氣相HHG所共有之雷射強度,必須小心將光學組件置放成足夠遠離驅動雷射聚焦,其中通量(亦即,強度與脈衝長度之乘積)低於光學組件之損害臨限值。相比之下,在固相HHG中,驅動雷射強度顯著較低,且經最佳化高功率光學件可具有與產生HHGC之固體本身之損害臨限值相當的損害臨限值。因此,歸因於驅動雷射聚焦之極為貼近的光學件損害並不存在問題。
圖10說明解決濾出驅動輻射1010之問題的經組態固體HHG介質1000之實施例。此經組態固體HHG介質1000亦可用於聚焦高諧波光束。經組態固體HHG介質1000包含旋轉三稜鏡狀固體基板1010,該固體基板1010包含產生HHG之側(輸出側)上之同心圓形凹槽1020。同心圓形凹槽1020可例如具有作為圖9(b)之形式(當沿著光軸檢視時)的形式。旋轉三稜鏡包含圓錐形表面且可將雷射光光束轉換成環形分佈。在此情形下,旋轉三稜鏡形狀將IR驅動輻射1010折射成環形光束分佈1030,而凹槽1020 (假定恆定凹槽間距)沿光軸將高諧波輻射1040繞射成準直光束(實質上)。在另一實施例中,同心圓形凹槽1020可包含菲涅爾型(Fresnel-type)凹槽間距,其將高諧波輻射1040聚焦於沿光軸之點處。以此方式,可使用以光軸為中心的適合標定尺寸之孔徑來阻擋驅動輻射。因此,此元件可明顯地組合高諧波輻射之產生、IR移除且視情況聚焦。
上文所描述之旋轉三稜鏡配置僅為用於將驅動輻射與HHG輻射分離的配置之實例更一般而言,額外實施例可包含其中固體之形狀係使得驅動輻射折射遠離軸線之任何組態,且提供補償凹槽以使得諧波沿著該軸線繞射。上文所描述之旋轉三稜鏡幾何結構僅為此類別之經組態固體HHG介質之一個此實例。
圖11說明用於產生平頂光束(亦稱為頂帽型光束(top-hat beam))的經組態固體HHG介質1100之實施例。在各種度量衡應用中,需要以均質強度剖面照明樣本,在此情況下,可通常使用頂帽型光束剖面,亦即,在圓盤內具有接近均勻通量之光束。對於可見光,光學元件可易於獲得(光束塑形器),其將高斯光束轉換成頂帽型,但此類光學元件不可供用於EUV輻射。
產生頂帽型高諧波(例如,EUV)光束1120之後的想法依賴於使用單個經組態固體HHG元件1100,該固體HHG元件1100將平頂剖面壓印於基諧驅動輻射光束1110上。接著將此剖面壓印於所發射EUV光束1120上。光學元件1100之實際形狀可類似於Zhang等人, Opt Express 11, 1942 (2003) (本文中以引用之方式揭示)中所描述的形狀。元件1100之輸入表面折射準直輸入光束1110,該準直輸入光束1110接著藉由輸出表面重新準直。光軸附近之射線經歷更大的徑向放大率,接著更遠離光軸之彼等射線。此重新分佈呈均勻平頂分佈的光束之強度。
應注意,出射表面處的所產生高諧波輻射1120將經歷與紅外線驅動場之折射率不同的折射率。出射表面必須經塑形以使得EUV光束變成頂帽型分佈,此將引起與Zhang等人之設計考慮因素中之曲率不同的曲率。舉例而言,與Zhang等人之設計相比,若發射之高諧波輻射之出射表面介面處之折射率差小於(大於)驅動雷射之折射率差,則出射表面之曲率半徑必須更小(更大)。因此,準確設計遵循折射定律。
更一般而言,轉至將驅動輻射與高諧波輻射分離之主題,吾人預期高諧波輻射及驅動輻射將在表面處於不同方向上折射,尤其在此表面具有除正入射以外之角度或彎曲時。此僅歸因於折射率之差。且若對於IR n>1但對於EUV n<1,則其實際上將在相對方向上繞射。此單獨可足以達成IR/EUV分離,而不另外需要塑形;楔狀物將為足夠的。隨後,額外實施例可進一步塑形及操控如上文已描述之光束。因此,本文中所揭示之任何元件之總體形狀可考慮折射率,且楔狀物可作為額外元件添加以用於分離高諧波及驅動輻射。折射率依據光子能而變化之強變化可產生色像差。
本文中所描述之方法可產生波長短於200 nm、短於160 nm、短於130 nm、短於100 nm、短於80 nm、短於70 nm、短於60 nm、短於50 nm、短於40 nm、短於30 nm或短於20 nm之輻射。
如已提及,轉換效率對於HHG一般較低,且對於固態HHG比對於氣態HHG更低。雖然上文所描述之實施例中之一些至少部分地解決此問題,但現將描述使用混合固態HHG及氣態HHG方法及配置來增加轉換效率的其他實施例。單獨地且與已經描述之實施例組合揭示此等實施例。由此,一些實施例可與氣態HHG介質組合使用經組態固體HHG介質。然而,其他實施例可與氣態HHG介質組合使用更一般(不具有根據本文中上下文之特定組態)固體HHG介質。
成像嵌入型目標需要將光限制在小焦點分佈中,以便防止來自相鄰結構之損害及繞射假影。HHG光束通常展現低強度、高發散分量,其歸因於通常SXR光學件之低NA而產生繞射假影,且按以下兩種方式引起焦點模糊。
● 在極密集IR脈衝與氣體原子之間的相互作用期間,電子自其母離子移除且藉由雷射電場作為自由粒子加速。隨著電場翻轉正負號,電子被驅動回至離子之空間位置且可重組。在重組後,所獲取能量發射為光子。通常存在引起電子以相同光子能(稱為「長」及「短」)重組的兩個相異軌跡。此兩個系列軌跡之間的差異為電離與重組之間的時間量,其被稱為傳播時間。在連續光譜中之此傳播期間(亦即,作為自由電子),電子獲取不同固有相,其接著轉移至發射光子。由於此類相藉由焦平面上之強度分佈進行空間調變,因此不同振幅產生長及短軌跡之不同相前曲率。結果,每一光子能為來自沿著光軸位移的兩個虛擬源之發射的相干疊加。為了重新聚焦所產生輻射,HHG源中之某一平面可成像於度量衡樣本上,且源自位於不同平面處之虛擬源的分量將促成焦點模糊。
● 另外,長軌跡獲取大部分固有相,因此引起最大發散。歸因於經由HHG產生之寬頻寬及此光譜範圍中之材料之低透射率及反射率,需要採用金屬掠入射光學件。SXR光學件昂貴且通常具有低NA (通常幾毫拉德(mrad)),此使得高發散分量被硬邊緣剪輯。此產生可落在度量衡目標之非所需部分上的散射光子。
出於此等原因,度量衡源需要最佳化轉換效率同時縮減長軌跡之量的技術。
已展示,將第二諧波添加至HHG製程可增加轉換效率,且減少長軌跡之相對貢獻。亦已展示,將基諧之低階諧波(主要為三階)添加至HHG製程增加了轉換效率,且有利於短軌跡。此技術稱為接種。
典型氣體HHG源需要10
14至10
15W/cm
2範圍中之強度,而固態HHG為非破壞性技術,且因此其需要低於損害臨限值(10
13W/cm
2)之強度。已提出,在此相對低的強度水準下,固態源提供比其氣態對應物更高的轉換效率。
在此實施例中提出使用固態HHG來接種氣態HHG,以便改良轉換效率、光束剖面/品質及/或放大結構化光束剖面。提出在位於脈衝驅動雷射之焦點處或附近的氣體目標(氣體高諧波產生介質)中產生諧波,且同時在固體介質(固體高諧波產生介質),視情況電介質介質及/或非線性晶體(例如,β硼酸鋇BBO)中執行HHG,該固體介質在焦點(焦點與源之間)之前以某一距離置放。以此方式,來自固態HHG之輻射與氣體目標相互作用。
圖12展示根據此實施例的用於高諧波產生的照明源之實施例1200之簡化示意圖。照明源1200包含腔室1201。照明源1200經組態以接收具有藉由箭頭指示之傳播方向的泵輻射1211 (第一輻射)。此處所展示之泵輻射1211為來自泵輻射源330的泵輻射340之實例,如圖5中所展示。泵輻射1211可經由輻射輸入1205導引至腔室1201中,該輻射輸入1205可為可由熔融矽石或類似材料製成之視埠。泵輻射1211可具有高斯(或中空,例如環形)橫向橫截面剖面。
泵輻射1211可首先入射於固體HHG介質1214上。術語固體HHG介質包括用於產生高諧波(包括第二諧波及較低諧波(例如,第三諧波))之任何適合固態材料,且因此亦包括非線性晶體,諸如BBO。將包含在固體HHG介質1214內產生之經透射(或視組態而定反射)泵輻射1211及固態HHG輻射(第二輻射)的另一泵輻射1212隨後入射(視情況聚焦)於腔室1201內之氣流1220,該氣流1220具有由第二箭頭指示之流動方向。氣流1220包含其中氣體壓力高於某一值的特定氣體(例如,惰性氣體,視情況氦氣、氬氣或氖氣、氮氣、氧氣或二氧化碳)之小體積(例如,若干立方毫米)。氣流1220可為穩定流。亦可使用其他介質,諸如金屬電漿(例如,鋁電漿)。應注意,氣流配置僅為許多可能配置中之一個實例。所展示之實例為氣體射流(垂直於雷射光束之氣流),而其他常用幾何結構包括氣胞(含有具有供雷射光束通過之孔徑/窗之氣體的殼體)及毛細管(填充有引導雷射光束之氣體的管狀殼體)。
沿著泵輻射1211、1212之高斯光束至其腰部的傳播方向,峰值強度依據自泵輻射1211、1212之焦平面之距離而變化。假定10
15W/cm
2聚焦之目標強度,在聚焦之前在幾個瑞立範圍(Rayleigh range) (例如,在三與十之間)處達至10
13W/cm
2之水準。此界定兩個良好分離區,其中在相同聚焦幾何結構內,強度對於氣態HHG或固態HHG中之每一者而言係最佳的。因此,配置可使得氣體目標(氣體HHG介質) 1220處於泵輻射1211之焦平面處或附近(例如,在本發明之情形下靠近焦平面可包含在焦平面之三個、兩個或一個瑞立範圍內)且固體HHG介質1214位於泵源與此焦平面之間,例如位於距焦平面三個瑞立範圍與十個瑞立範圍之間的位置處。
固體中之HHG機制不引入任何顯著額外固有相,且因此將泵輻射1211之相前曲率轉移至在固體HHG介質1214中產生之諧波。此諧波(固態高諧波產生輻射)可與泵輻射1211、1212聚焦於相同焦平面處。
照明源1200之氣體遞送系統經組態以提供氣流1220。其中產生發射輻射1213之至少一大部分的區稱為相互作用區。相互作用區可自幾十微米(用於緊密聚焦泵輻射)變化至幾毫米或公分(用於適度聚焦泵輻射)或甚至高達幾公尺(用於極其鬆散聚焦泵輻射)。視情況,氣流1220係由氣體遞送系統提供至抽空或幾乎抽空之空間中。
氣體遞送系統可包含氣體噴嘴1209,如圖12中所展示,例如該氣體噴嘴1209包含在該氣體噴嘴1209之出射平面中的開口1217。氣流1220係自開口1217提供。在幾乎所有先前技術中,氣體噴嘴具有作為均勻之圓柱體內部幾何結構形狀的切割管幾何結構形狀,且出射平面中之開口的形狀為圓形。如專利申請案CN101515105B中所描述,亦已使用細長開口。
在操作中,發射輻射1213光束可傳遞通過輻射輸出1207,且可隨後藉由照明系統1203操控及導引至用於度量衡量測之待檢測晶圓,該照明系統1203可為圖5中之照明系統312之實例。發射輻射1213可被導引(視情況聚焦)至晶圓上之目標。
在固態HHG中,晶體之對稱性決定所產生光譜。具有反轉對稱性之材料可有效地產生偶次諧波,包括第二諧波。任何材料可產生奇次諧波,因此使得有可能接種氣體HHG。因此,在一實施例中,除了奇次諧波(例如,第三諧波第二輻射)以外,固體HHG材料可具有適用於產生第二諧波(第二諧波第二輻射)之晶體對稱性;例如,產生第二諧波及第三諧波兩者。然而,若固體HHG材料僅產生一或多個奇次諧波,則此為視情況選用的,且將獲得優於目前先進技術之改良。
固體樣本中種子諧波之有效產生未必足以授予對接種製程之控制。驅動脈衝與所產生低諧波之足夠精確的子循環同步亦可為重要的。在一實施例中,精確時序可係藉由使固體HHG樣本1214之角度傾斜來達成,如圖13中所說明,藉此提供對泵傳播路徑中之固體HHG介質之有效厚度或路徑長度的高精度控制。藉由致動固體HHG介質之旋轉,路徑長度增加幾何因數,因此增加歸因於群速色散之延遲。
與基諧脈衝相比,歸因於材料中之群速色散,在固體HHG介質中產生之諧波將經歷時間離散。此效應並不預期對本文中所揭示之概念的適用性有害,其限制條件為:樣本之厚度或長度足夠小,以使得時間離散小於基諧脈衝之持續時間(例如,在二氧化矽中之50 fs脈衝,此對應於約100 µm)。
固體HHG介質可包含沿著垂直於泵輻射傳播方向之方向的變化厚度,例如楔狀物形狀。藉由致動此楔狀物形狀介質沿著垂直於泵輻射傳播方向之方向的側向平移,改變產生介質之有效長度,且因此改變驅動脈衝與種子諧波之間的有效延遲。
產生種子諧波之相同脈衝傳播通過數十至數百微米固體HHG材料的事實引起非線性效應,諸如自相位調變及自聚焦/散焦,此可產生可用於氣體目標中之高諧波產生(例如,以產生SXR)的驅動脈衝之次佳光譜及時間形狀。為了解決此問題,另一實施例提出在反射中執行固態HHG。此已展示為產生與傳輸中之產生相比類似的光譜,且已觀測為更有效的。
圖14示意地說明可用於此實施例中之固體HHG介質1414。光學坯料1414a可塗佈有適當的高反射(HR)層1414b,例如,低分散多層HR堆疊。在此HR層1414b之頂部上的為產生層(HHG層) 1414c,例如薄膜塗層。固體HHG介質1414上之入射為由HR層1414b反射之泵輻射1411,同時亦在HHG層1414c中產生高諧波輻射(種子諧波) 1412。
產生層之厚度可經精確地最佳化以達成基諧光束1411 (由HR層1414b反射)與種子諧波1412之同步。可藉由調諧泵輻射光束入射至樣本上之側向位置而跨越表面調變厚度剖面以提供同步之精細調整。因此,且類似於關於圖13所描述之實例,用於同步之微調的額外方法可包含改變入射角。視情況,諸如(例如)在回反射器配置中之額外鏡面可用於實現此情形,同時維持光束路徑之對準。
頂部層之材料可整合於HR結構內(例如,通常在此類結構中使用二氧化矽),及/或可經選擇以使種子諧波之發射最佳化。可使用相對低帶隙材料,使得其對基諧波長透明但對其低諧波不透明。在此情況下,重新吸收頂部層中產生之諧波,泵脈衝由HR塗層反射且在離開多層堆疊時產生諧波。以此方式,本質上達成基諧與諧波之間的同步。與相同大塊材料相比,薄膜層通常具有較高損害臨限值,此為額外益處。
另一實施例可包含在該氣態HHG之前單獨地產生第二諧波及較低諧波(例如,第三諧波)。
在此實施例中,在上文所描述的級聯固體HHG設置(例如,關於圖12至圖14)中執行HHG之前,基諧之第二諧波可產生於適合的非線性晶體固體HHG介質(例如,β硼酸鋇BBO)內。此確保高轉換效率,及對偏振狀態及同步之增加的控制。因而,第一固體HHG介質(例如,非線性晶體介質)可用於自泵輻射產生第二諧波輻射,且第二固體HHG介質可用於自第二諧波輻射(及泵輻射)產生種子諧波(例如,第三諧波)。此等種子諧波及經透射/反射泵輻射(及可能任何經透射/反射之第二諧波輻射)激發氣體HHG介質以產生輸出HHG。本發明人已證實,將第二諧波脈衝添加至固態HHG製程使轉換效率提高較大因素。此引起低諧波之強發射,此可接種氣態HHG。
所有先前所描述之混合實施例呈同軸配置,且因此無需干涉計,因此改良穩定性。然而,干涉計配置可用於實施接種流程,其中不同波長(例如,基諧、第2諧波、第3諧波)被分成兩個或更多個不同光束路徑以使得能夠獨立操控,例如,調諧個別波長之延遲,其後將波長重組。基諧脈衝可經由第二諧波產生晶體發送。可藉由引入雙折射材料(例如,方解石)以補償BBO及空氣中之時間離散來調整基諧及交叉偏振第二諧波之時序。另一非線性晶體可用於產生總和頻率,亦即,基諧之第三諧波。第三諧波可接著藉助於光束分光器分離。在干涉計之一個臂中,延遲線可補償ω+2ω與3ω脈衝之間的任何延遲,其接著與另一光束分光器重組。三個波長可接著聚焦於氣體HHG介質上。
如已經提及,所有此等混合實施例可經修改以併有早先實施例所描述之技術(例如,關於圖8至圖11所描述之彼等技術)。以此方式,有可能以使得最佳化至氣體HHG介質中之接種效應的方式來結構化驅動雷射光束及產生於固體HHG介質中之諧波。
舉例而言,藉由在諸如關於圖10所描述之包含同心凹槽(菲涅爾型)的旋轉三稜鏡固體HHG介質中產生諧波,有可能使泵雷射在旋轉三稜鏡固體HHG介質之焦點中與其第三諧波之焦點重疊。旋轉三稜鏡之形狀將判定聚焦特性,且凹槽之間距將判定所產生第三諧波之聚焦特性,因此使得接種可能。
藉助於另一實例,可有利的係藉由例如使用如圖11所說明之固體HHG介質及/或隨附文本來產生平頂接種光束來圖案化自固態HHG之發射。預期所得平滑對焦分佈經由經改良相位匹配增加氣體目標中HHG之轉換效率。
在一實施例中,可在介電質光柵固體HHG介質中產生種子諧波。以此方式,可將壓印於所產生輻射中之結構轉移至氣體HHG介質。藉由使氣體HHG介質成像於微影結構(例如,疊對目標)上,有可能執行疊對度量衡。
應用此實施例之概念的替代方案將為降低驅動強度以達成相同產率。此亦相當於轉換效率之增加:若泵雷射包含可調諧雷射,則每脈衝之能量可減小且重複率增加。通常,此縮放增加雷射之平均功率。
若重複率並非可調諧參數或其增加將不引起平均功率增加,則峰值強度仍可藉由採用較寬鬆聚焦幾何結構而降低。雖然此將不引起轉換效率增加,但其將減小SXR源之總發散度,且有可能找到轉換效率與發散度之間的最佳折衷。
照明源可提供於例如度量衡裝置MT、檢測裝置、微影裝置LA及/或微影單元LC中。
用於執行量測之發射輻射之特性可影響所獲得量測之品質。舉例而言,輻射光束之橫向光束剖面(橫截面)之形狀及大小、輻射之強度、輻射之功率譜密度等可影響藉由輻射執行之量測。因此,具有提供具有引起高品質量測之特性之輻射的源係有益的。
在後續經編號條項中揭示另外的實施例:
1. 一種用於量測藉由微影製程形成於基板上之目標的度量衡裝置,該度量衡裝置包含:
輻射源,其可操作以提供第一輻射;
經組態固體高諧波產生介質,其經組態以接收該第一輻射且由該第一輻射激發以自經組態固體高諧波產生介質之輸出表面產生高諧波第二輻射;
偵測配置,其可操作以偵測該第二輻射,該第二輻射之至少一部分已由該目標散射;
其中該經組態固體高諧波產生介質經組態以塑形該第二輻射之光束及/或分離該第一輻射與該第二輻射。
2. 如條項1之度量衡裝置,其中該經組態固體高諧波產生介質經組態以將該第二輻射聚焦於該目標上。
3. 如條項2之度量衡裝置,其中該輸出表面包含用以執行該聚焦之凹入曲率。
4. 如條項2或3之度量衡裝置,其中該輸出表面包含用以執行該聚焦之同心圓形凹槽。
5. 如條項4之度量衡裝置,其中該等同心圓形凹槽包含菲涅爾間距配置。
6. 如任一前述條項之度量衡裝置,其中經組態固體高諧波產生介質包含使驅動輻射折射遠離經組態固體高諧波產生介質之光軸的形狀,且該輸出表面包含補償凹槽以使得第二輻射實質上沿著光軸繞射。
7. 如條項6之度量衡裝置,其中經組態固體高諧波產生介質包含:旋轉三稜鏡形狀,其可操作以將環形剖面賦予於該第一輻射上;及同心圓形凹槽,其位於輸出表面上,使得該第二輻射聚焦於經組態固體高諧波產生介質之該光軸上及/或實質上沿著經組態固體高諧波產生介質之該光軸傳播。
8. 如條項7之度量衡裝置,其中該等同心圓形凹槽包含菲涅爾間距配置。
9. 如條項7之度量衡裝置,其中該等同心圓形凹槽相等地間隔開。
10. 如條項7、8或9之度量衡裝置,其進一步包含用以阻擋第一輻射且傳遞第二輻射之空間濾光器。
11. 如任一前述條項之度量衡裝置,其包含該輸出表面上之光柵結構,該光柵結構可操作以對該第二輻射強加相位調變。
12. 如條項11之度量衡裝置,其中該經組態固體高諧波產生介質為可逆的,使得在反向時,該光柵結構包含於該經組態固體高諧波產生介質之輸入表面上,且可操作以對該輸出輻射強加振幅調變。
13. 如條項1之度量衡裝置,其包含該經組態固體高諧波產生介質之輸入表面上的光柵結構,該光柵結構可操作以對該第二輻射強加振幅調變。
14. 如任一前述條項之度量衡裝置,其中該經組態固體高諧波產生介質經組態以使得其具有彎曲輸入表面及彎曲輸出表面,且使得彎曲輸入表面處之第一輻射之折射及彎曲輸出表面處之第二輻射之折射將實質上平頂照明剖面賦予於該第二輻射上。
15. 如任一前述條項之度量衡裝置,其中該第二輻射之至少一些諧波包含短於100 nm,視情況短於70 nm之波長。
16. 如任一前述條項之度量衡裝置,其中該第二輻射之至少一些諧波包含短於50 nm之波長。
17. 如任一前述條項之度量衡裝置,其中第一輻射為脈衝雷射輻射。
18. 如條項17之度量衡裝置,其中每一脈衝之長度在1 fs至500 fs之範圍中。
19. 如任一前述條項之度量衡裝置,其中第一輻射包含在100 nm至3000 nm之範圍中的波長。
20. 如任一前述條項之度量衡裝置,其經組態以使得第一輻射入射於該基板之第一側上且第二輻射自該基板之第二側發射,其中第一側及第二側為該基板之不同側。
21. 一種經組態固體高諧波產生介質,其包含:旋轉三稜鏡形狀,其可操作以將環形剖面賦予於在輸入表面處接收之第一輻射上;及同心圓形凹槽,其位於輸出表面上,使得由藉由該第一輻射進行之激發產生的在該輸出表面處產生的高諧波第二輻射聚焦於經組態固體高諧波產生介質之光軸上及/或實質上沿著經組態固體高諧波產生介質之光軸傳播。
22. 如條項21之經組態固體高諧波產生介質,其中該等同心圓形凹槽相等地間隔開以提供第二輻射之共線光束。
23. 如條項21之經組態固體高諧波產生介質,其中該等同心圓形凹槽包含用以執行該聚焦之菲涅爾間距配置。
24. 一種用於量測藉由微影製程形成於基板上之目標的度量衡方法,其包含:
用第一輻射激發經組態固體高諧波產生介質,以自經組態固體高諧波產生介質之輸出表面產生高諧波第二輻射,且塑形該第二輻射之光束及/或分離該第一輻射與該第二輻射;及
偵測該第二輻射,該第二輻射之至少一部分已由該目標散射。
25. 如條項24之方法,其包含使用固體高諧波產生介質將該第二輻射聚焦於該目標上。
26. 如條項25之方法,其中該輸出表面包含用以執行該聚焦之凹入曲率。
27. 如條項25或26之方法,其中該輸出表面包含用以執行該聚焦之同心圓形凹槽。
28.如條項27之方法,其中該等同心圓形凹槽包含菲涅爾間距配置。
29. 如條項24或25之方法,其包含使用經組態固體高諧波產生介質以使驅動輻射折射遠離經組態固體高諧波產生介質之光軸,且實質上沿著光軸繞射第二輻射。
30. 如條項29之方法,其中經組態固體高諧波產生介質包含旋轉三稜鏡形狀。
31. 如條項30之方法,其中該等同心圓形凹槽包含菲涅爾間距配置。
32. 如條項30之方法,其中該等同心圓形凹槽相等地間隔開。
33. 如條項30、31或32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阻擋第一輻射且在該目標之前傳遞第二輻射。
34. 如條項24之方法,其包含在該輸出表面上使用光柵結構對該第二輻射強加相位調變。
35. 如條項34之方法,其包含選擇該高諧波產生介質之定向係可逆的,使得選擇是否對該輸出輻射強加相位調變或振幅調變。
36. 如條項24之方法,其包含在該經組態固體高諧波產生介質之輸入表面上使用光柵結構對該第二輻射強加振幅調變。
37. 如條項24之方法,其包含使用該固體高諧波產生介質以將實質上平頂照明剖面賦予於該第二輻射上。
38. 如條項24至37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第二輻射之至少一些諧波包含短於100 nm之波長。
39. 如條項24至38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第二輻射之至少一些諧波包含短於70 nm之波長。
40. 如條項24至39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第二輻射之至少一些諧波包含短於50 nm之波長。
41 如條項24至40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第一輻射為脈衝雷射輻射。
42. 如條項41之方法,其中每一脈衝之長度在1 fs至500 fs之範圍中。
43. 如條項24至42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第一輻射包含在100 nm至3000 nm之範圍中的波長。
44. 一種用於量測藉由微影製程形成於基板上之目標的度量衡裝置,該度量衡裝置包含:
輻射源,其可操作以提供第一輻射;
至少一個固體高諧波產生介質,其經組態以接收該第一輻射且由該第一輻射激發以經由高諧波產生製程自固體高諧波產生介質之輸出表面產生第二輻射;
氣體源,其用於發射氣體高諧波產生介質,該氣體高諧波產生介質經組態以接收該第一輻射及該第二輻射以經由高諧波產生製程產生第三輻射,其中至少一個固體高諧波產生介質位於輻射源與氣體高諧波產生介質之間;及
偵測配置,其可操作以偵測該第三輻射,該第三輻射之至少一部分已由該目標散射。
45. 如條項44之度量衡裝置,其中氣體高諧波產生介質位於該第一輻射之光束之焦平面處或附近。
46. 如條項45之度量衡裝置,其中氣體高諧波產生介質位於該焦平面之三個瑞立範圍內。
47. 如條項45或46之度量衡裝置,其中固體高諧波產生介質位於該焦平面之前的三個瑞立範圍與十個瑞立範圍之間。
48. 如條項45、46或47之度量衡裝置,其可操作以使得該第二輻射實質上聚焦於該焦平面處或附近。
49. 如條項44至48中任一項之度量衡裝置,其中該第二輻射包含第二諧波輻射。
50. 如條項44至49中任一項之度量衡裝置,其中該第二輻射包含第三諧波輻射。
51. 如條項44至50中任一項之度量衡裝置,其中該固體高諧波產生介質傾斜地安裝,以便提供對固體高諧波產生介質在第一輻射之傳播方向上之有效厚度或路徑長度的控制。
52. 如條項44至51中任一項之度量衡裝置,其中該固體高諧波產生介質包含沿著垂直於第一輻射之該傳播方向之方向的變化厚度,且可側向地平移。
53. 如條項44至52中任一項之度量衡裝置,其中該固體高諧波產生介質包含反射固體高諧波產生介質。
54. 如條項53之度量衡裝置,其中該反射固體高諧波產生介質包含單獨反射層及高諧波產生層。
55. 如條項53之度量衡裝置,其中反射固體高諧波產生介質包含具有整合於反射層中之高諧波產生材料的反射高諧波產生層。
56. 如條項54或55之度量衡裝置,其中高諧波產生層之厚度經最佳化以用於第一輻射與第二輻射之同步。
57. 如條項44至56中任一項之度量衡裝置,其中該至少一個固體高諧波產生介質包含:
第一固體高諧波產生介質,其用於接收該第一輻射且產生第二諧波第二輻射;及
第二固體高諧波產生介質,其用於接收至少該第二諧波第二輻射且產生用於激發氣體高諧波產生介質之第三諧波第二輻射。
58. 如條項57之度量衡裝置,其中該第一固體高諧波產生介質包含非線性晶體固體高諧波產生介質。
59. 如條項57或58之度量衡裝置,其中該第一固體高諧波產生介質及第二固體高諧波產生介質包含於干涉計配置內,該干涉計配置包含:
第一光束分光器,其可操作以分離該第三諧波第二輻射與第一輻射及第二諧波第二輻射,使得該第一輻射及第二諧波第二輻射經導引至第一干涉計臂且第三諧波第二輻射經導引至第二干涉計臂;
延遲線,其位於該第一干涉計臂及該第二干涉計臂兩者中之一者中,以使得能夠補償該第三諧波第二輻射相對於該第一輻射及第二諧波第二輻射之間的任何延遲;及
第二光束分光器,其用於將該第三諧波第二輻射與該第一輻射及第二諧波第二輻射重組。
60. 如條項44至59中任一項之度量衡裝置,其中固體HHG材料具有適用於產生第二諧波之晶體對稱性。
61. 如條項44至59中任一項之度量衡裝置,其中該固體高諧波產生介質包含介電質光柵。
62. 如條項44至61中任一項之度量衡裝置,其中該固體高諧波產生介質包含經組態以塑形該第二輻射之光束的經組態固體高諧波產生介質。
63. 如條項62之度量衡裝置,其中經組態固體高諧波產生介質包含旋轉三稜鏡形狀;及輸出表面上之同心圓形凹槽,使得該第一輻射之焦點與該第二輻射之焦點重疊。
64. 如條項62之度量衡裝置,其中該等同心圓形凹槽包含菲涅爾間距配置。
65. 如條項62之度量衡裝置,其中該等同心圓形凹槽相等地間隔開。
66. 如條項62之度量衡裝置,其中該經組態固體高諧波產生介質經組態以使得其具有彎曲輸入表面及彎曲輸出表面,且使得彎曲輸入表面處之第一輻射之折射及彎曲輸出表面處之第二輻射之折射將實質上平頂照明剖面賦予於該第二輻射上。
67. 如條項44至66中任一項之度量衡裝置,其中該第二輻射之至少一些諧波包含短於100 nm之波長。
68. 如條項44至66中任一項之度量衡裝置,其中該第二輻射之至少一些諧波包含短於70 nm之波長。
69. 如條項44至66中任一項之度量衡裝置,其中該第二輻射之至少一些諧波包含短於50 nm之波長。
70. 一種用於量測藉由微影製程形成於基板上之目標的度量衡方法,其包含:
用第一輻射激發固體高諧波產生介質,以經由高諧波產生製程自固體高諧波產生介質之輸出表面產生第二輻射;
用該第一輻射及該第二輻射激發氣體高諧波產生介質,以經由高諧波產生製程產生第三輻射;及
偵測該第三輻射,該第三輻射之至少一部分已由該目標散射。
71. 如條項70之度量衡方法,其包含將該第一輻射之光束聚焦於氣體高諧波產生上或附近之焦平面處。
72. 如條項71之度量衡方法,其中該焦平面位於該氣體高諧波產生介質之三個瑞立範圍內。
73. 如條項71或72之度量衡方法,其中固體高諧波產生介質位於該焦平面之前的三個瑞立範圍與十個瑞立範圍之間。
74. 如條項71、72或73之度量衡方法,其包含將該第二輻射聚焦於該焦平面處或附近。
75. 如條項70至74中任一項之度量衡方法,其中該第二輻射包含第二諧波輻射。
76. 如條項70至75中任一項之度量衡方法,其中該第二輻射包含第三諧波輻射。
77. 如條項70至76中任一項之度量衡方法置,其包含使固體高諧波產生介質傾斜,以便控制固體高諧波產生介質在第一輻射之傳播方向上的有效厚度或路徑長度。
78. 如條項70至77中任一項之度量衡方法,其中該固體高諧波產生介質包含沿著垂直於第一輻射之該傳播方向之方向的變化厚度,及
側向地平移固體高諧波產生介質以控制固體高諧波產生介質在第一輻射之傳播方向上的有效厚度或路徑長度。
79. 如條項70至78中任一項之度量衡方法,其中該固體高諧波產生介質包含反射固體高諧波產生介質。
80. 如條項79之度量衡方法,其中反射固體高諧波產生介質包含單獨反射層及高諧波產生層。
81. 如條項79之度量衡方法,其中反射固體高諧波產生介質包含具有整合於反射層中之高諧波產生材料的反射高諧波產生層。
82. 如條項80或81之度量衡方法,其包含最佳化高諧波產生層之厚度以用於第一輻射與第二輻射之同步。
83. 如條項70至82中任一項之度量衡方法,其中該至少一個固體高諧波產生介質包含第一固體高諧波產生介質及第二固體高諧波產生介質;且該方法包含:
用該第一輻射激發第一固體高諧波產生介質以產生第二諧波第二輻射;及
用至少該第二諧波第二輻射激發第二固體高諧波產生介質以產生第三諧波第二輻射;及
用至少第一輻射及第三諧波第二輻射激發氣體高諧波產生介質。
84. 如條項83之度量衡方法,其中該第一固體高諧波產生介質包含非線性晶體固體高諧波產生介質。
85. 如條項83或84之度量衡方法,其中該第一固體高諧波產生介質及第二固體高諧波產生介質包含於干涉計配置內,且該方法包含:
將該第三諧波第二輻射與第一輻射及第二諧波第二輻射分離,使得該第一輻射及第二諧波第二輻射經導引至第一干涉計臂,且第三諧波第二輻射經導引至第二干涉計臂;
強加該第一干涉計臂及該第二干涉計臂中之一者中的延遲,以補償該第三諧波第二輻射相對於該第一輻射及第二諧波第二輻射之間的任何延遲;及
將該第三諧波第二輻射與該第一輻射及第二諧波第二輻射重組。
86. 如條項70至86中任一項之度量衡方法,其中固體HHG材料具有適用於產生第二諧波之晶體對稱性。
87. 如條項70至86中任一項之度量衡方法,其中該固體高諧波產生介質包含介電質光柵。
88. 如條項70至87中任一項之度量衡方法,其包含使用該固體高諧波產生介質來塑形該第二輻射之光束。
89. 如條項88之度量衡方法,其中固體高諧波產生介質包含旋轉三稜鏡形狀;及輸出表面上之同心圓形凹槽,使得該第一輻射之焦點與該第二輻射之焦點重疊。
90. 如條項88之度量衡方法,其中該等同心圓形凹槽包含菲涅爾間距配置。
91. 如條項88之度量衡方法,其中該等同心圓形凹槽相等地間隔開。
92. 如條項88之度量衡方法,其包含經由該固體高諧波產生介質將對實質上平頂照明剖面賦予於該第二輻射上,該固體高諧波產生介質經組態使得其具有彎曲輸入表面及彎曲輸出表面,且使得彎曲輸入表面處之第一輻射之折射及彎曲輸出表面處之第二輻射之折射將實質上平頂照明剖面賦予於該第二輻射上。
93. 如條項70至92中任一項之度量衡方法,其中該第二輻射之至少一些諧波包含短於100 nm之波長。
94. 如條項70至92中任一項之度量衡方法,其中該第二輻射之至少一些諧波包含短於70 nm之波長。
95. 如條項70至92中任一項之度量衡方法,其中該第二輻射之至少一些諧波包含短於50 nm之波長。
96. 一種經組態固體高諧波產生介質,其包含:輸入表面,其可操作以接收第一輻射;及輸出表面,其可操作以發射由第一輻射激發產生的高諧波第二輻射,其中該經組態固體高諧波產生介質經組態以塑形第二輻射之光束及/或分離第一輻射與第二輻射。
97. 如條項96之經組態固體高諧波產生介質,其中經組態固體高諧波產生介質經塑形為可操作以將第一輻射折射遠離經組態固體高諧波產生介質之光軸。
98. 如條項97之經組態固體高諧波產生介質,其中經組態固體高諧波產生介質包含該輸出表面上之補償凹槽,該等補償凹槽可操作以實質上沿著光軸繞射第二輻射。
99. 如條項96或97之經組態固體高諧波產生介質,其中經組態固體高諧波產生介質包含輸出表面上之光柵結構,該光柵結構可操作以對第二輻射強加相位調變。
100. 如條項96或97之經組態固體高諧波產生介質,其中輸入表面及輸出表面兩者為彎曲的且經組態以使得輸入表面處之第一輻射之折射及輸出表面處之第二輻射之折射將實質上平頂照明剖面賦予於第二輻射上。
101. 如條項96或97之經組態固體高諧波產生介質,其包含:旋轉三稜鏡形狀,其可操作以將環形剖面賦予至於第一輻射上;及同心圓形凹槽,其位於輸出表面上,使得所產生之第二輻射聚焦於經組態固體高諧波產生介質之光軸上及/或實質上沿著經組態固體高諧波產生介質之光軸傳播。
102. 一種高諧波產生源,其包含如條項96至101中任一項之經組態固體高諧波產生介質。
103. 一種度量衡裝置,其包含如條項102之高諧波產生源。
104. 一種度量衡裝置,其包含如條項96至101中任一項之經組態固體高諧波產生介質。
105. 一種微影單元,其包含如條項102之高諧波產生源。
106. 一種微影單元,其包含如條項104之度量衡裝置。
儘管可在本文中特定地參考在IC製造中之微影裝置之使用,但應理解,本文中所描述之微影裝置可具有其他應用。可能的其他應用包括製造整合式光學系統、用於磁疇記憶體之導引及偵測、平板顯示器、液晶顯示器(LCD)、薄膜磁頭,等等。
儘管可在本文中特定地參考在微影裝置之情形中之實施例,但實施例可用於其他裝置中。實施例可形成遮罩檢測裝置、度量衡裝置或量測或處理諸如晶圓(或其他基板)或遮罩(或其他圖案化器件)之物件之任何裝置的部分。此等裝置通常可稱作微影工具。此微影工具可使用真空條件或環境(非真空)條件。
儘管可在本文中特定地參考在檢測或度量衡裝置之情形中之實施例,但實施例可用於其他裝置中。實施例可形成遮罩檢測裝置、微影裝置或量測或處理諸如晶圓(或其他基板)或遮罩(或其他圖案化器件)之物件之任何裝置的部分。術語「度量衡裝置」(或「檢測裝置」)亦可指檢測裝置或檢測系統(或度量衡裝置或度量衡系統)。例如,包含實施例的檢測裝置可用於偵測基板之缺陷或基板上之結構之缺陷。在此實施例中,基板上之結構之所關注特徵可能與結構中之缺陷、結構之特定部分之不存在或基板上之非所需結構之存在相關。
儘管上文可特定地已參考在光學微影之情形中對實施例之使用,但應瞭解,本發明在情形所允許之情況下不限於光學微影且可用於其他應用(例如壓印微影)中。
雖然上文所描述之目標或目標結構(更一般而言,基板上之結構)為出於量測之目的而特定設計及形成的度量衡目標結構,但在其他實施例中,可對作為在基板上形成之器件之功能性部分的一或多個結構量測所關注特性。許多器件具有規則的光柵型結構。如本文中所使用之術語結構、目標光柵及目標結構不要求已特定針對正執行之量測來提供結構。另外,度量衡目標之間距可接近於散射計之光學系統之解析度極限或可能更小,但可能比目標部分C中之藉由微影製程製得的典型非目標結構(視情況產品結構)之尺寸大得多。在實踐中,可使目標結構內之疊對光柵之線及/或空間包括在尺寸上相似於非目標結構之較小結構。
雖然上文已描述特定實施例,但將瞭解,可以與所描述之方式不同的其他方式來實踐本發明。上文描述意欲為說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由此,對於熟習此項技術者將顯而易見,可在不脫離下文所闡述之申請專利範圍之範疇的情況下對所描述之本發明進行修改。
儘管特別提及「度量衡裝置/工具/系統」或「檢測裝置/工具/系統」,但此等術語可指相同或相似類型之工具、裝置或系統。例如,包含本發明之實施例的檢測或度量衡裝置可用於判定在基板上或在晶圓上的結構之特徵。例如,包含本發明之實施例的檢測裝置或度量衡裝置可用於偵測在基板上或在晶圓上的基板之缺陷或結構之缺陷。在此實施例中,基板上之結構的所關注之特徵可能與結構中之缺陷、結構之特定部分之不存在或基板上或晶圓上之非所需結構之存在相關。
雖然特定地參考SXR及EUV電磁輻射,但將瞭解,本發明在情形所允許之情況下可藉由所有電磁輻射來實踐,該等電磁輻射包括無線電波、微波、紅外線、(可見)光、紫外線、X射線及γ射線。作為光學度量衡方法之替代方案,亦考慮使用X射線,視情況硬X射線,例如在低於0.01 nm或介於0.01 nm與10 nm之間,或視情況介於0.01 nm與0.5 nm之間或視情況介於0.01 nm與0.1 nm之間的波長範圍中之輻射,以用於度量衡量測。
雖然上文已描述特定實施例,但應瞭解,在一個實施例中,特徵中之一或多者亦可存在於不同實施例中,且亦可組合兩個或更多個不同實施例中之特徵。
2:輻射投影儀
4:光譜儀偵測器
5:輻射
6:光譜
8:結構或剖面
10:反射或散射輻射
11:透射輻射
302:度量衡裝置/檢測裝置
310:照明源/輻射源/處理器
312:照明系統/照明光學件
314:參考偵測器
315:訊號
316:基板支撐件
318:偵測系統/偵測器
320:度量衡處理單元/度量衡處理器/處理器
330:泵輻射源
332:固體介質
340:泵輻射
342:發射輻射/濾光光束
344:濾光器件
350:檢測腔室
352:真空泵
356:聚焦光束
360:反射輻射
372:位置控制器
374:感測器
382:光譜資料
397:繞射輻射/繞射光
398:偵測系統
399:訊號
600:實施例/照明源
601:腔室
603:照明系統
605:輻射輸入
607:輻射輸出
611:泵輻射
613:發射輻射
615:固體介質
800:固體HHG介質
805:驅動輻射
810:輸出SXR/EUV輻射
815:驅動輻射
820:HHG產生
900:固體HHG介質
910:固體HHG介質
920:凹槽
1000:固體HHG介質
1010:驅動輻射/固體基板
1020:凹槽
1030:環形光束分佈
1040:高諧波輻射
1100:固體HHG介質/固體HHG元件/光學元件
1110:光束
1120:頂帽型高諧波光束/高諧波輻射
1200:實施例/照明源
1201:腔室
1203:照明系統
1205:輻射輸入
1207:輻射輸出
1209:氣體噴嘴
1211:泵輻射
1212:泵輻射
1213:發射輻射
1214:固體HHG介質/固體HHG樣本
1217:開口
1220:氣流/氣體目標
1411:泵輻射/基諧光束
1412:高諧波輻射/種子諧波
1414:固體HHG介質
1414a:光學坯料
1414b:高反射層
1414c:產生層/HHG層
B:輻射光束
BD:光束遞送系統
BK:烘烤板
C:目標部分
CD:剖面
CH:冷卻板
CL:電腦系統
DE:顯影器
G:光柵結構
I:強度
I/O1:輸入/輸出埠
I/O2:輸入/輸出埠
IF:位置量測系統
IL:照明系統/照明器
LA:微影裝置
LACU:微影控制單元
LB:裝載匣
LC:微影單元/微影製造單元
M
1:遮罩對準標記
M
2:遮罩對準標記
MA:圖案化器件
MT:度量衡工具/散射計
P
1:基板對準標記
P
2:基板對準標記
PM:第一定位器
PS:投影系統
PU:處理單元
PW:第二定位器
RO:機器人
S:光點
SC:旋塗器
SC1:第一標度
SC2:第二標度
SC3:第三標度
SCS:監督控制系統
SO:輻射源
T:遮罩支撐件/結構/目標
TCU:塗佈顯影系統控制單元
W:基板
WT:基板支撐件
現在將參考隨附示意性圖式而僅作為實例來描述實施例,在該等圖式中:
- 圖1描繪微影裝置之示意性綜述;
- 圖2描繪微影單元之示意性綜述;
- 圖3描繪整體微影之示意性圖示,其表示用以最佳化半導體製造之三種關鍵技術之間的合作;
- 圖4示意地說明散射量測裝置;
- 圖5描繪其中使用EUV及/或SXR輻射的度量衡裝置之示意性圖示;
- 圖6描繪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的度量衡裝置之示意性圖示;
- 圖7描繪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的可用於度量衡器件中的用於高諧波產生之第一照明源之示意性圖示;
- 圖8 (a)及圖8 (b)分別展示可用於本發明之實施例中的呈第一組態及第二組態之經組態固體高諧波產生介質;
- 圖9 (a)及圖9 (b)示意地說明聚焦輸出輻射的固體高諧波產生介質之兩個不同實施例;
- 圖10示意地說明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的旋轉三稜鏡固體高諧波產生介質;
- 圖11示意地說明本發明之實施例中的用於產生平頂輸出光束之固體高諧波產生介質;
- 圖12描繪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的可用於度量衡器件中的用於高諧波產生之第二照明源之示意性圖示;
- 圖13描繪呈兩個傾斜組態的圖12之配置之固體HHG介質,其說明控制固體HHG介質內之路徑長度之方法;及
- 圖14描繪可用於圖12之基本配置內的反射固體HHG介質。
600:實施例/照明源
601:腔室
603:照明系統
605:輻射輸入
607:輻射輸出
611:泵輻射
613:發射輻射
615:固體介質
Claims (15)
- 一種用於量測藉由一微影製程形成於一基板上之一目標的度量衡裝置,該度量衡裝置包含: 一輻射源,其可操作以提供第一輻射; 至少一個固體高諧波產生介質,其經組態以接收該第一輻射,且經該第一輻射激發以經由一高諧波產生製程自該固體高諧波產生介質之一輸出表面產生第二輻射; 一氣體源,用於發射一氣體高諧波產生介質,該氣體高諧波產生介質經組態以接收該第一輻射及該第二輻射,以經由一高諧波產生製程產生第三輻射,其中該至少一個固體高諧波產生介質係位於該輻射源與該氣體高諧波產生介質之間;及 一偵測配置,其可操作以偵測該第三輻射,該第三輻射之至少一部分已由該目標散射。
- 如請求項1之度量衡裝置,其中該氣體高諧波產生介質係位於該第一輻射之一光束之一焦平面處或附近。
- 如請求項2之度量衡裝置,其可操作以使得該第二輻射實質上聚焦於該焦平面處或附近。
-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度量衡裝置,其中該第二輻射包含第二或第三諧波輻射。
-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度量衡裝置,其中該固體高諧波產生介質係傾斜地安裝,以便提供對該固體高諧波產生介質在該第一輻射之一傳播方向上之有效厚度或路徑長度的一控制。
-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度量衡裝置,其中該固體高諧波產生介質包含沿著垂直於該第一輻射之該傳播方向之一方向的一變化厚度,且係可側向地平移。
-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度量衡裝置,其中該固體高諧波產生介質包含一反射固體高諧波產生介質,其中視情況,該反射固體高諧波產生介質包含一單獨反射層及高諧波產生層。
-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度量衡裝置,其中該至少一個固體高諧波產生介質包含: 一第一固體高諧波產生介質,用於接收該第一輻射且產生第二諧波第二輻射;及 一第二固體高諧波產生介質,用於接收至少該第二諧波第二輻射且產生用於激發該氣體高諧波產生介質之第三諧波第二輻射。
-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度量衡裝置,其中該固體高諧波產生介質包含一介電質光柵。
-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度量衡裝置,其中該固體高諧波產生介質包含經組態以塑形該第二輻射之光束之一經組態固體高諧波產生介質。
- 一種用於量測藉由一微影製程形成於一基板上之一目標的度量衡方法,其包含: 用第一輻射來激發一固體高諧波產生介質,以經由一高諧波產生製程自該固體高諧波產生介質之一輸出表面產生第二輻射; 用該第一輻射及該第二輻射來激發一氣體高諧波產生介質,以經由一高諧波產生製程產生第三輻射;及 偵測該第三輻射,該第三輻射之至少一部分已由該目標散射。
- 如請求項11之度量衡方法,其包含將該第一輻射之一光束聚焦於該氣體高諧波產生上或附近之一焦平面處。
- 如請求項11或12之度量衡方法,其包含將該第二輻射聚焦於該焦平面處或附近。
- 如請求項11或12之度量衡方法,其包含使該固體高諧波產生介質傾斜,以便控制該固體高諧波產生介質在該第一輻射之一傳播方向上的該有效厚度或路徑長度。
- 如請求項11或12之度量衡方法,其包含使用該固體高諧波產生介質來塑形該第二輻射之該光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EP20210697.7A EP4006641A1 (en) | 2020-11-30 | 2020-11-30 | Metrology apparatus based on high harmonic generation and associated method |
EP20210697.7 | 2020-11-30 | ||
EP21165644 | 2021-03-29 | ||
EP21165644.2 | 2021-03-29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2236026A true TW202236026A (zh) | 2022-09-16 |
TWI870634B TWI870634B (zh) | 2025-01-21 |
Family
ID=784833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10142860A TWI870634B (zh) | 2020-11-30 | 2021-11-18 | 基於高諧波產生之度量衡裝置及相關方法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240004312A1 (zh) |
EP (1) | EP4252071A1 (zh) |
KR (1) | KR20230110738A (zh) |
TW (1) | TWI870634B (zh) |
WO (1) | WO2022111935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4321933A1 (en) * | 2022-08-09 | 2024-02-14 | ASML Netherlands B.V. | A radiation source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977324B2 (ja) | 2002-11-12 | 2007-09-19 | エーエスエムエル ネザーランズ ビー.ブイ. | リソグラフィ装置 |
US7791727B2 (en) | 2004-08-16 | 2010-09-07 | Asml Netherlands B.V.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ngular-resolved spectroscopic lithography characterization |
US7481579B2 (en) | 2006-03-27 | 2009-01-27 | Jordan Valley Applied Radiation Ltd. | Overlay metrology using X-rays |
NL1036245A1 (nl) | 2007-12-17 | 2009-06-18 | Asml Netherlands Bv | Diffraction based overlay metrology tool and method of diffraction based overlay metrology. |
NL1036734A1 (nl) | 2008-04-09 | 2009-10-12 | Asml Netherlands Bv | A method of assessing a model, an inspection apparatus and a lithographic apparatus. |
NL1036857A1 (nl) | 2008-04-21 | 2009-10-22 | Asml Netherlands Bv | Inspec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lithographic apparatus, lithographic processing cell and device manufacturing method. |
KR101295203B1 (ko) | 2008-10-06 | 2013-08-09 | 에이에스엠엘 네델란즈 비.브이. | 2차원 타겟을 이용한 리소그래피 포커스 및 조사량 측정 |
CN101515105B (zh) | 2009-03-26 | 2010-07-21 | 上海交通大学 | 基于超声波调制的准相位匹配高次谐波装置 |
CN102498441B (zh) | 2009-07-31 | 2015-09-16 | Asml荷兰有限公司 | 量测方法和设备、光刻系统以及光刻处理单元 |
WO2011139303A2 (en) * | 2009-12-14 | 2011-11-10 |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 Efficient high-harmonic-generation-based euv source driven by short wavelength light |
WO2012022584A1 (en) | 2010-08-18 | 2012-02-23 | Asml Netherlands B.V. | Substrate for use in metrology, metrology method and device manufacturing method |
US10801975B2 (en) | 2012-05-08 | 2020-10-13 | Kla-Tencor Corporation | Metrology tool with combined X-ray and optical scatterometers |
US10013518B2 (en) | 2012-07-10 | 2018-07-03 | Kla-Tencor Corporation | Model building and analysis engine for combined X-ray and optical metrology |
WO2016083076A1 (en) | 2014-11-26 | 2016-06-02 | Asml Netherlands B.V. | Metrology method, computer product and system |
WO2016150957A1 (en) | 2015-03-25 | 2016-09-29 | Asml Netherlands B.V. | Metrology methods, metrology apparatus and device manufacturing method |
CN107924137B (zh) | 2015-06-17 | 2021-03-05 | Asml荷兰有限公司 | 基于配置方案间的一致性的配置方案选择 |
KR102190305B1 (ko) | 2015-12-23 | 2020-12-14 | 에이에스엠엘 네델란즈 비.브이. | 메트롤로지 방법, 메트롤로지 장치 및 디바이스 제조 방법 |
EP3370486A1 (en) * | 2017-03-02 | 2018-09-05 | ASML Netherlands B.V. | Radiation source |
US20190049861A1 (en) * | 2017-08-11 | 2019-02-14 | Asml Netherlands B.V.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the Position of a Spot of Radiation, Inspection Apparatus, Device Manufacturing Method |
WO2019118934A1 (en) * | 2017-12-14 | 2019-06-20 | Kapteyn-Murnane Laboratories, Inc. | Two-color wave-mixing upconversion in structured waveguides |
WO2020126248A1 (en) | 2018-12-21 | 2020-06-25 | Asml Netherlands B.V.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metrology |
-
2021
- 2021-10-28 KR KR1020237017252A patent/KR20230110738A/ko active Pending
- 2021-10-28 WO PCT/EP2021/079956 patent/WO2022111935A1/en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21-10-28 US US18/253,734 patent/US20240004312A1/en active Pending
- 2021-10-28 EP EP21801534.5A patent/EP4252071A1/en active Pending
- 2021-11-18 TW TW110142860A patent/TWI870634B/zh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22111935A1 (en) | 2022-06-02 |
TWI870634B (zh) | 2025-01-21 |
KR20230110738A (ko) | 2023-07-25 |
US20240004312A1 (en) | 2024-01-04 |
EP4252071A1 (en) | 2023-10-0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2662957B1 (ko) | 검사 장치용 조명 소스, 검사 장치 및 검사 방법 | |
TW202309632A (zh) | 清潔方法及相關聯照明源度量衡設備 | |
KR20230041761A (ko) | 노광된 패턴을 측정하기 위한 계측 방법 및 관련 계측 장치 | |
TWI870634B (zh) | 基於高諧波產生之度量衡裝置及相關方法 | |
NL2024462A (en) | An illumination source and associated metrology apparatus | |
JP2025507847A (ja) | 測定放射をフィルタリングする装置および方法 | |
EP4321933A1 (en) | A radiation source | |
TWI755098B (zh) | 照明源及相關聯度量衡設備 | |
US20240003809A1 (en) | Metrology apparatus and metrology methods based on high harmonic generation from a diffractive structure | |
EP4354224A1 (en) | Method for operating a detection system of a metrology device and associated metrology device | |
EP4250010A1 (en) |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filtering measurement radiation | |
CN116670577A (zh) | 基于高次谐波产生的量测设备及相关方法 | |
EP4006641A1 (en) | Metrology apparatus based on high harmonic generation and associated method | |
EP3839621A1 (en) | An illumination source and associated metrology apparatus | |
KR20230146536A (ko) | 원거리 필드에서 방사선을 분리하기 위한 어셈블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