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106491A - 元件製造方法及射出成型裝置 - Google Patents
元件製造方法及射出成型裝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202106491A TW202106491A TW108138860A TW108138860A TW202106491A TW 202106491 A TW202106491 A TW 202106491A TW 108138860 A TW108138860 A TW 108138860A TW 108138860 A TW108138860 A TW 108138860A TW 202106491 A TW202106491 A TW 202106491A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injection molding
- station
- film
- mold
- substrate
- Prior art dat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F—PRINTING MACHINES OR PRESSES
- B41F16/00—Transfer printing apparatus
- B41F16/0006—Transfer printing apparatus for printing from an inked or preprinted foil or band
- B41F16/004—Presses of the reciprocating type
- B41F16/0053—Presses of the reciprocating type with means for applying print under pressure only, e.g. using pressure sensitive adhesiv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0053—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combined with a final operation, e.g. shaping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4—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incorporating preformed parts or layers, e.g. injection moulding around inserts or for coating articles
- B29C45/14336—Coating a portion of the article, e.g. the edge of the articl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4—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incorporating preformed parts or layers, e.g. injection moulding around inserts or for coating articles
- B29C45/14688—Coating articles provided with a decoration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4—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incorporating preformed parts or layers, e.g. injection moulding around inserts or for coating articles
- B29C45/14827—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incorporating preformed parts or layers, e.g. injection moulding around inserts or for coating articles using a transfer foil detachable from the insert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6—Making multilayered or multicoloured articles
- B29C45/1635—Making multilayered or multicoloured articles using displaceable mould parts, e.g. retractable partition between adjacent mould caviti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6—Making multilayered or multicoloured articles
- B29C45/1671—Making multilayered or multicoloured articles with an insert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64—Mould opening, closing or clamping devic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F—PRINTING MACHINES OR PRESSES
- B41F16/00—Transfer printing apparatus
- B41F16/0006—Transfer printing apparatus for printing from an inked or preprinted foil or band
- B41F16/0073—Transfer printing apparatus for printing from an inked or preprinted foil or band with means for printing on specific materials or products
- B41F16/008—Transfer printing apparatus for printing from an inked or preprinted foil or band with means for printing on specific materials or products for printing on three-dimensional articl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0053—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combined with a final operation, e.g. shaping
- B29C2045/0079—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combined with a final operation, e.g. shaping applying a coating or covering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6—Making multilayered or multicoloured articles
- B29C45/1635—Making multilayered or multicoloured articles using displaceable mould parts, e.g. retractable partition between adjacent mould cavities
- B29C2045/1637—Making multilayered or multicoloured articles using displaceable mould parts, e.g. retractable partition between adjacent mould cavities the first injected part and the movable mould part being movable together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6—Making multilayered or multicoloured articles
- B29C45/1671—Making multilayered or multicoloured articles with an insert
- B29C2045/1673—Making multilayered or multicoloured articles with an insert injecting the first layer, then feeding the insert, then injecting the second layer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2945/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 B29C2945/76—Measuring,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 B29C2945/76451—Measurement means
- B29C2945/76461—Optical, e.g. laser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2945/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 B29C2945/76—Measuring,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 B29C2945/76451—Measurement means
- B29C2945/76461—Optical, e.g. laser
- B29C2945/76464—Optical, e.g. laser camera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K—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B29B, B29C OR B29D, RELATING TO MOULDING MATERIALS OR TO MATERIALS FOR MOULDS, REINFORCEMENTS, FILLERS OR PREFORMED PARTS, e.g. INSERTS
- B29K2075/00—Use of PU, i.e. polyureas or polyurethane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as moulding material
- B29K2075/02—Polyurea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Inject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元件製造方法以及一種射出成型裝置(40)。進行該方法時執行下列步驟,特別是連續執行下列步驟:關閉一射出成型工具、藉由將一第一塑膠原料導入該第一射出成型腔內射出成型一基體、開啟該射出成型工具、壓印一個或多個第一薄膜元件以及將該元件脫模。
Description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元件製造方法及其射出成型裝置。
按,一般已知使用射出成型方法製造塑膠元件。例如德國專利DE 102010020039 A1中即描述一種眾所熟知的「模內裝飾」方法,以裝飾這類元件。對此,使用一種熱壓印薄膜,以製造一種塑膠製成的覆蓋件。將此熱壓印薄膜由上往下導引穿過一射出成型工具,並透過關閉該工具將該薄膜夾在該等半模具之間。射入熔體時,該薄膜會被熔體的壓力壓往模穴的壁面上。完成冷卻後,將該熱壓印薄膜的該聚酯載體薄膜從以該熱壓印薄膜的該轉印層裝飾的該元件上撕下。
然而,上述方法的缺點是,由於由各射出成型半模具界定的塗覆區面積很大,以及在該射出成型工具內進行塗覆時,該熱壓印薄膜的該等裝飾層所曝露在高壓和高溫下,使裝飾的可能性受到限制。
另外,在一物體上壓印上一熱壓印薄膜的一轉印層,以進行裝飾,也是一般熟悉的方式。例如德國專利DE 102012109315 A1中即描述,一種作為壓印槽使用的這類壓印裝置具有一固定裝置,將該待壓印的工件夾設於該固定裝置內。另外設有一壓印工具,該壓印工具將一熱壓印薄膜壓向該工件的該等待裝飾表面,在此情況下將該壓印壓力形成於壓印槽與壓印工具之間。
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元件製造方法以及一種元件,該元件具有改良的功能及/或裝飾性質,儘管如此還是可以低成本製造。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元件製造方法,進行該方法時執行下列步驟:
a)關閉一射出成型工具,該射出成型工具包含一第一半模具及至少一第二半模具,該第一半模具具有一第一模穴,形成由該第一半模具及該至少一第二半模具所界定的一第一射出成型腔;
b)將一第一塑膠原料導入該第一射出成型腔,以射出成型一基體;
c)開啟該射出成型工具,該基體隨著輪廓留在該第一半模具的該第一模穴內,只有暴露出該基體的該表面的一第一子區,而該基體的該表面的一第二子區仍留在該第一半模具內;
d)將一個或多個第一薄膜元件壓印到該基體的表面的該顯露出的第一子區至少一子區上,該基體隨著輪廓留在該第一半模具的該第一模穴內,且將該第一半模具用作壓印槽,進行該一個或多個第一薄膜元件之壓印;
e)將該元件自該第一半模具脫模,該元件包含該基體及該一個或多個第一薄膜元件。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另外提供一種用於製造元件的射出成型裝置,特別是根據前述方法進行製造,進行上述方法時,該射出成型裝置具有至少一個第一射出成型站以及至少一個壓印站。該射出成型裝置具有包含一第一模穴的至少一個第一半模具以及至少一個第二半模具。該至少一第一射出成型站具有一關閉裝置,用以關閉一射出成型工具,以形成一個第一射出成型腔,該射出成型工具包含該第一半模具或該等第一半模具的其中一個以及該至少一第二半模具,該關閉裝置另用以開啟該射出成型工具。該至少一第一射出成型站具有一射出單元,用以將形成一基體的一第一塑膠原料導入該第一射出成型腔內。該壓印站具有一壓印單元,用以將一個或多個薄膜元件壓印到該基體的該表面的至少一子區上,該基體隨著輪廓設置於該第一半模具的該第一模穴內,將該壓印單元的該第一半模具用作壓印槽,以進行該一個或多個第一薄膜元件之壓印。
實驗報告顯示,使用一個後加工熱壓印機,對一個以射出成型方法製造的塑膠元件進行裝飾是可行的。對此,在完成冷卻階段之後將該等元件從該射出成型工具取出及/或拋出,然後放入該壓印機的該壓印槽內。該壓印槽在此情況下除了提供持固元件此一功能之外,也提供必要的配合精確補償結構,俾使在所需的壓印面上也可形成對應的壓力。不過發明人發現以此方式進行時,會出現下列的困難或經濟上的缺點。
該壓印槽,也就是該元件容置槽,一直都是必須製造得很精確。經證明,該壓印槽的精確製造,與進行壓印時的壓印品質相關性很高。但如果射出成型工具內設有多個模穴,則元件公差會比較高,而只有透過相對應地形成一個壓印槽,才能在熱印過程非常困難地吸收掉這些較高的元件公差。在此情況下,實驗報告進一步顯示,因此產生的壓印品質下降問題,會隨著元件尺寸變大而更加嚴重,會產生上述情況的原因也包含在冷卻過程該等塑膠元件扭曲變形以及隨著元件尺寸變大而提高的元件公差。因此,下降的壓印品質也剛好會對大元件或射出成型技術的多模穴特別不利,因為元件公差,還有萎縮係數或元件扭曲變形,在此情況下是比較高的。這點進一步顯示了,這個問題會導致不良率提升,還有壓印工序的工序穩定度可能達到其極限。再者,壓印槽的成本會隨著元件尺寸增大而增加。
現在可藉由本發明提高壓印品質並且降低工序成本。
為獲得一個配合精確、也將所有元件公差一起成型的壓印槽,將該壓印工序整合入該射出成型機內,並對應地使用特別成型所謂的元件下面的該半模具作為壓印槽。如此一來即可避免在進行壓印之前移動該元件,而且也可以在進行壓印時繼續將該元件保持在該射出成型腔內。那裡出現的極高壓力與溫度必需的射出成型機與射出成型工具本身穩定的結構,在此情況下使得進行壓印時可以吸收相對應所需的壓印壓力(隨著裝飾面、元件尺寸及塑膠原料不同而變化)。此外,可以使用該元件內該射出成型工序的餘熱作為額外的壓印能源,而且藉此也可達到節約能源及/或縮短壓印時間及/或提高該元件表面與該一個或多個薄膜元件之間的附著力之效果。
藉由在脫膜之前對該元件進行壓印,以及進行壓印時使該元件隨著輪廓留在該第一模穴內,加上使用之前用於成型該元件的該第一半模具作為壓印時的壓印槽,可避免前述之各缺點。這樣一來可以確保,該壓印槽精確、輪廓分明地配合該元件,而且該壓印槽配合精確地將所有元件公差一起成型。經此進一步也可以在完全冷卻之前及將該元件脫膜之前進行壓印,藉此,在脫膜時經由因熱產生的扭曲變形以及在某些情況下因機械因素產生的扭曲變形而產生的元件公差,也不會對熱壓工序及壓印品質產生負面影響。針對於此,進一步也證明,可以明顯減少為了將壓印工序優化所需的協調工作,而且壓印品質以及工序穩定性明顯提高。
進一步有實驗報告顯示,藉此也會在被壓印的薄膜元件與經由射出成型製成的基體之間的附著力方面產生正面的效果。之所以能產生這樣的效果,是因為在此情況下,於射出成型工序結束之後馬上進行壓印,因此在該基體還具有一個特別反應的表面的一個時間點進行壓印,因為前述的射出成型工序,該特別反應的表面繼續還是處於一個相當高的溫度水平。
採用一種熱壓印工序進行壓印,會產生其它好處,因為在此情況下,可以將該射出成型工序的工序熱提供給該壓印工序使用,因此進一步在整個工序可以達到相對應的節能及/或縮短壓印時間效果。
由於本發明可以在該射出成型工序的冷卻階段期間進行壓印,因此即使進行另外的裝飾,製造工序的週期時間也不會改變,使本發明產生其它好處。藉由這樣的「平行化」,可使生產時間相對地減少,進一步連帶也使成本得以降低。
本發明的有利實施例,請參見各附屬請求項。
根據一較佳實施例,在一個進一步的步驟中壓印該一個或多個薄膜元件之後,可以施覆由一第二塑膠原料製成的一覆蓋層,較佳地藉由射出成型及/或溢出及/或部分包覆射出成型進行施覆。藉此,例如可以在該一個或多個第一薄膜元件及/或該基體的該表面設置一個額外的保護層,或在該元件內及/或在該元件上產生其它的官能層。這樣一來特別有利的是,藉此可以將該一個或多個第一薄膜元件完全或部分區域整合到該元件透過射出成型製成的各層內。
較佳地,執行這個步驟時,該基體沿著輪廓留在該第一半模具的該第一模穴內。因此,該第一半模具不是僅額外用於形成壓印該一個或多個第一薄膜元件所需的該壓印槽,而是也形成施覆該覆蓋層所需的該元件容置槽。
較佳地,執行這個步驟時,藉由一個或多個第三半模具形成一個第二射出成型腔,並且將該第二塑膠原料導入該第二射出成型腔內。在此情況下,較佳地將該一個或多個第三半模具密封,使該基體、該一個或多個第一薄膜元件及/或該第一半模具無法進入該一個或多個第三半模具內,這樣一來設置該覆蓋層的各區域即可相對應大幅度地變化。
在此情況下,有利的設計是,施覆該覆蓋層,使該一個或多個薄膜元件封裝於該基體與該覆蓋層之間。透過這樣的封裝,可以對應地保護該等薄膜元件,不受環境因素影響,或者透過藉此達到的互動效果,達到特別有利個光學效果及/或官能效果。
進一步也可設計為,施覆該覆蓋層,使該覆蓋層完全覆蓋該一個或多個第一薄膜元件及/或該基體的該表面的該第一子區。藉此,例如可以在該元件的該表面的該相對應子區內,產生一個相對應關閉的保護層或裝飾層,該相對應子區例如應該形成該元件曝露於天氣情況中的該外側。
進一步也可設計為,施覆該覆蓋層,使該覆蓋層僅部分面積覆蓋該一個或多個第一薄膜元件及/或該基體的該表面的該第一子區。進一步也可以與該一個或多個第一薄膜元件及/或該基體的該表面的該第一子區對版情況下,進行這樣的部分面積覆蓋,進而相對應地在維持對版情況下,經由該覆蓋層產生功能件及/或裝飾元件,這些功能件及/或裝飾元件對應地配合及/或補充該等第一薄膜元件的裝飾元件及/或裝飾功能。
所謂的對版(register)或套色(passer),或者說對版準確度或套色準確度,是指兩個或多個元件及/或各層彼此相對的位置精確度。在此情況下,對版精確度應該在一個預定的公差內移動,並且對版精確度應該盡可能的高。同時,多個元件及/或層彼此間的對版精確度是一個提高工序可靠度的重要特徵。在此情況下,尤其可以透過使用感應器的套色標記或對版標記,最好是光學可偵測出的對準標記或者對版標記,進行位置精準的定位。這些套色標記或對版標記可以是特殊的、分開的元件或者區域或者層,或者本身是待定位的元件或區域或層的一部份。
該第二塑膠原料係由一種熱塑性塑膠原料、一種交聯固化塑膠原料及/或前述各塑膠原料的一種混合物所組成,該交聯固化塑膠原料特別是一種由兩種成分組成的材料及/或一種熱固化材料及/或一種輻射固化材料。
特別有利的設計是,該第二塑膠原料係由一種由兩種成分組成的材料組成,將該二種成分射入時,尤其是將該二種成分射入該第二射出成型腔時,在一混合頭內將由兩種成分組成的該材料混合,俾使一種混合物達到該第二射出成型腔。該混合物在該第二射出成型腔內進行反應,而且在開啟該模具之後還可以繼續進行該反應。藉由使用這樣的原料,可以達到一個特別硬固且耐風雨的覆蓋層。
進一步也可設計為,在一個後續或多個後續步驟中,對該第二塑膠原料進行後補固化或固化。例如可以藉由照射,特別是紫外線照射及/或電子束固化,進行這樣的後補固化或固化。
進一步也可設計為,較佳地使用由聚氨酯或聚脲組成的塑膠原料作為第二塑膠原料。該覆蓋層的厚度較佳地介於100~20000 µm之間,特別是介於100~10000 µm之間,較佳地介於200~5000 µm之間。
該第一塑膠原料較佳由一種熱塑性塑料組成,特別是由一種抗打擊的熱塑性塑料組成。該第一塑膠原料特別是由聚乙烯(PE)、聚碳酸酯(PC)、聚丙烯(PP)聚苯乙烯、聚丁二烯、聚腈、聚酯、聚氨酯、聚甲基丙烯酸鹽、聚酯樹脂、聚醯胺、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酯(PBT)組成,較佳地由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丙烯腈-苯乙烯-丙烯酸酯(ASA)、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聚碳酸酯(ABS-PC)、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聚碳酸酯(PET-PC)、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酯-聚碳酸酯(PBT-PC)、聚碳酸酯-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酯(PC-PBT)及/或丙烯腈-苯乙烯-丙烯酸酯-聚碳酸酯(ASA-PC)及/或共聚合物或前述物質之混合物組成。該第一及/或第二塑膠原料可以進一步基本上還包含無機或有機填充料,較佳為SiO2、Al2O3、TiO2、陶土礦物質、矽酸鹽、沸石、玻璃纖維、碳纖維、玻璃球、有機纖維或前述物質之混合物。在此情況下,特別將填充料混到該第一塑膠原料,以進一步提高該基體的穩定性。進一步,這些填充料可以減少聚合材料的比重,進而降低該元件的生產成本及/或重量。
特別有利的設計是,多次重複施覆一個由該第二塑膠原料組成的覆蓋層這個步驟,特別是藉由部分包覆射出成型、溢出及射出成型進行施覆。在此情況下,在該等連續的步驟中,進一步也可以使用不同的第二塑膠原料及/或不同的第三半模具,施覆對應的、在其外型及/或材料上有區別的覆蓋層,使其上下重疊。進一步在此情況下也可執行步驟d),即將該等覆蓋層一一施覆完畢之後,分別再另外壓印該一個或多個薄膜元件一次或多次。如此一來,例如可在施覆一第一覆蓋層之後,再執行一次步驟d),然後接著再施覆另一個覆蓋層,必要時施覆另一個不同外型及/或由不同材料組成的覆蓋層。接著,再壓印一個或多個薄膜元件一次,諸如此類。藉此,即可以低成本實現該元件內具有相對複雜的裝飾功能及/或官能性功能的目的。
較佳地,進行所有這些步驟時,該基體沿著輪廓留在該第一半模具的該第一模穴內。藉此,一方面也可以確保後續的壓印步驟具有相對應高的壓印品質,另外也可確保施覆上的該等其它第一薄膜元件以及該等其它覆蓋層,維持良好的對版狀態。如此一來,即可進一步明顯改善施覆上的該等薄膜元件及/或該等覆蓋層的對版維持狀態,進而提高產品品質,並且相對降低不良率。
較佳地,控制步驟b)及d)的時間順序,該步驟b)及d)係指射出成型該基體並壓印該一個或多個第一薄膜元件之步驟,使該基體在執行步驟d)時僅被部分冷卻。如此一來即可實現上述之優點。因此,藉此一方面該基體的該表面與該一個或多個第一薄膜元件之間可以具有相當良好的中間層附著力。再者,藉此也可使用該射出成型工序的工序能源,額外提供給壓印工序,達到節約能源及/或縮短壓印時間之效果。
較佳地,如果執行「施覆一覆蓋層」此步驟之後,再次壓印一個或多個薄膜元件,則同樣也相對應地控制時間順序,俾使在這樣的方法過程同樣能達到上述之優點。
在此實驗進一步得出的結果表示,如果該基體或該覆蓋層特別是該基體在其表面的該第一子區的平均溫度介於20~120°C之間,特別是介於40~100°C之間,較佳是介於50~80°C之間時,則特別容易達到上述之優點。
在步驟d)中,可以較佳地藉由展開壓印、局部展開壓印或升起壓印,對該一個或多個第一薄膜元件進行壓印。進一步也可為此使用德國專利DE 102012109315 A中所描述的對應壓印方法。
較佳地,使用一個或多個壓印工具,對該一個或多個第一薄膜元件進行壓印,該等壓印工具將一個薄膜或一個薄膜的一個或多個部分當作該第一薄膜元件塗覆於該本體的該表面的該裸露的第一子區或該裸露的第一子區的一子區上。在此情況下,該等壓印工具較佳為壓印頭或壓花輥筒,必要時也可調整這些壓印頭或壓花輥筒,以對應配合該基體的形狀。或者這些壓印頭或壓花輥筒因其導向及其展開特性,使其輪廓可以會對應地依循該本體的該表面的該第一子區的表面輪廓,或配合此表面輪廓。這樣的壓印頭及壓花輥筒分別較佳地具有一個彈性體基體或複數個彈性體層,例如由矽氧樹脂(silicone)組成的彈性體基體或彈性體層。
執行步驟d)時,特別可以選用轉印薄膜作為薄膜,該轉印薄膜例如為熱壓印薄膜或冷壓印薄膜,不過也可以是層壓薄膜。
在此情況下,特別適用的轉印薄膜包含一載體層以及可以從該載體層剝離的一轉印層。該載體層在此情況下較佳由一塑膠薄膜組成,該塑膠薄膜例如是厚度介於10~250 µm之間的PET薄膜。該轉印層在此情況下具有一個或多個層,該等層較佳選自一個或多個裝飾層、一個或多個官能層、一個或多個保護層、一個或多個助黏層、一個或多個障礙層、一個或多個具有傳導能力的層。
更有利的設計是,在該載體層與該轉印層之間設置一個或多個提高可剝離性的剝離層,這類層較佳地包含蠟及/或矽氧樹脂(silicone)及/或聚合物。
倘若這類的轉印薄膜係形成為壓印薄膜,則該轉印薄膜較佳地在其背離該載體層的該側上具有一個熱活化黏結層,該黏結層特別可以藉由該壓印工具的熱能達到活化。
進一步也可設計為,該轉印薄膜的該轉印層進一步例如具有透過沖壓或切割或雷射效果形成於內部的凹槽,或該轉印層以拼湊片體狀設置於該載體層上。這類轉印層更佳地也另具有一個或多個載體薄膜,用以穩固該轉印層。藉此進一步產生的好處是,「敏感的」官能層及裝飾層可以獲得附加的保護,在壓印工序或後續的工序步驟中不會有熱方面及機械性的負擔。
層壓薄膜較佳地不具有一「可剝離的」載體層。層壓薄膜較佳地具有下列層其中一個或多個:一個或多個裝飾層、一個或多個官能層、一個或多個保護層、一個或多個載體層、一個或多個助黏層、一個或多個載體薄膜、一個或多個障礙層、一個或多個具有傳導能力的層。
較佳地,在此情況下該等層壓薄膜具有特別是透過沖壓及/或切割及/或雷射效果形成於內部的凹槽,或者該等層壓薄膜在進行壓印時已經被以「粒」形式引導到壓印工序。
在此情況下,較佳可以在很大範圍透過該一個或多個壓印工具的設計、該薄膜或該薄膜的該轉印層的形狀設計及/或透過其它手段,預先確定藉由一個或多個壓印工具塗覆的該一個或多個第一薄膜元件的形狀,以下進一步描述前述之手段。就層結構看來,由用於壓印的該薄膜或者用於壓印的該薄膜的轉印層的層結構,決定該等薄膜元件。如此一來,該一個或多個第一薄膜元件較佳地同樣具有一個或多個層,該一個或多個層選自一個或多個裝飾層、一個或多個官能層、一個或多個保護層、一個或多個助黏層、一個或多個黏結層、一個或多個載體層、一個或多個載體薄膜。
在此情況下,一裝飾層或該等裝飾層較佳地由下列裝飾層其中一個或該等裝飾層的一種組合所組成:
• 透明或半透明或不透明的漆層,該漆層包含顏料及/或色素,特別是有機/無機的色素、發光及/或螢光色素及/或顏料、光學可變化色素、感溫變色色素及/或顏料、金屬色素、可透過磁性對準的色素;
• 全像圖層;
• 具有光學活性表面浮雕的層,該表面浮雕特別是一種具有繞射及/或折射效果的表面浮雕;一種全像圖表面浮雕;一種包含折射結構、繞射結構的表面浮雕,該折射結構、繞射結構特別是透鏡結構、微透鏡結構、微透鏡配置、微稜鏡、微鏡、平光結構,該平光結構特別是同向性及/或異向性平光結構及/或任何這類結構的一種組合;
• 反射層,特別是金屬反射層或電介反射層;
• 高折射或低折射層,特別是其折射率與1.5的折射率相差大於+/- 0.2的折射層;
• 液晶層,特別是膽固醇液晶層及/或向列型液晶層;
• 薄膜層,其顯示一種光學可變化的變色效果,特別是包含一吸收層、一電介間隔層及一可選擇性的反射層,或改為包含高折射及低折射透明層交替設置的一種多重順序。
在此情況下,可以依任意的順序,施覆這些裝飾層,使其上下疊置或並列。在此情況下,每個單一裝飾層可以部分面積形成為圖樣形式,以達到所希望的圖形裝飾。較佳地,該等裝飾層彼此對版設置。
該或該等官能層較佳地由下列的官能層其中一個或一種組合所組成:具有電性功能的層,該具有電性功能的層特別包含一個或多個元件,該一個或多個元件選自觸控感測器、天線、電磁屏蔽、用於避免靜電的不具導電能力的金屬層、顯示器、發光二極體、電路、太陽能電池;具有磁性功能的層,例如磁性條碼;具有機械性功能的層,例如金屬及/或塑膠製成的強化元件及/或編織及/或未編織的纖維層及/或纖維性填料及/或纖維性附加層;具有光學功能的層,例如反反射層或反射層;具有觸感功能的層,例如軟觸感表面塗層。
進行壓印該一個或多個第一薄膜元件時,特別當使用一熱壓印薄膜時,較佳地在活化該轉印層的一黏結層或設於該基體與該轉印層之間的一黏結層情況下,塗覆一轉印層經由該壓印工具的形狀所決定的一個部分作為第一薄膜元件。
更有利的設計是,特別在使用一冷壓印薄膜時,將一第一區內的一黏結層施覆到該載體層及/或該基體的一子區上,不過不要施覆到一第二區內,藉由該壓印工具將該轉印薄膜引導朝向該基體的該表面,活化該黏結層,並且再度將該轉印薄膜撕下,進而塗覆該轉印層經由該第一區的形狀所決定的一個部分到該基體上作為第一薄膜元件。在此情況下,較佳藉由一種數位噴墨印刷方法,特別是藉由一噴墨列印頭,施覆該黏結層。
較佳地,藉由能量豐富的電磁輻射,對該黏結層進行固化。在此情況下,特別可以在將該轉印層塗覆到該黏結層之前及/或期間及/或之後,進行固化。如果在將該轉印層塗覆到該黏結層之前進行固化,可以藉此對該黏結層進行預先固化,俾使例如有目標地提高該黏結層的黏度。如果在將該轉印層塗覆到該黏結層期間進行固化,可以在還與該轉印層相連的載體層進行固化。如果在將該轉印層塗覆到該黏結層之後進行固化,可以在已經從該轉印層撕下的載體層以及裸露的轉印層,從該基體的頂面進行固化。
在對該黏結層進行固化期間,也還可以透過作用於該元件及該等第一及/或第二薄膜元件的輻射,同時將其它層及/或該元件的子區及/或該等第一及/或第二薄膜元件的子區一起固化或補固化。
更有利的設計是,在步驟a)之前,也就是關閉該射出成型工具之前,將一個或多個第二薄膜元件導入該第一射出成型腔內,對此特別是將該一個或多個第二薄膜元件嵌入該第一半模具內作為單一元件,及/或以薄膜帶形式供給。
該一個或多個第二薄膜元件,較佳為下列元件:
˙不是一個較佳地以部分面積形式形成的層壓薄膜,例如形成為「標籤」的層壓薄膜,就是一個所謂的「插入件」(insert),作為一個特別設有裝飾元件及/功能件的預先成型子件;
˙或是一個嵌件,特別是作為官能強化元件或加固元件,該強化元件或加固元件係由金屬及/或塑膠及/或纖維複合材料及/或包含纖維成分的塑膠組成;
˙或是一個轉印薄膜。
接著在步驟b)中,使用該第一塑膠原料,以背面射出成型(back injection-molding)及/或埋入射出成型(insert molding)方式,成型該一個或多個第二薄膜元件。
藉此可以將該元件「雙面」裝飾,或者在該元件的雙面設置所希望的官能層。如此一來,例如會由該一個或多個第二薄膜元件形成該基體的底面,而且在該基體的頂面由該一個或多個第一薄膜元件形成該元件的頂面。
在此情況下,該元件及/或該基體可以是不透明或半透明或透明的,以提供該元件不同的光學外觀。
如果該元件及/或該基體例如是透明的,可以藉由透過該元件及/或該基體的壁面強度使兩個裝飾之間形成一個間隔,使雙面的裝飾共同產生一種深度效果。對此,選出的該基體厚度,較佳地使該一個或多個第一薄膜元件在一側以及該一個或多個第二薄膜元件在另一側,彼此相隔,因而藉由該一個或多個第一薄膜元件以及該一個或多個第二薄膜元件的配合,產生一種光學深度效果。
如果該元件及/或該基體例如是不透明的,藉由該一個或多個第一薄膜元件在一側以及該一個或多個第二薄膜元件,使該雙面裝飾可以從不同面提供該元件的不同光學外觀。
藉由使用一個或多個第一薄膜元件在一側以及一個或多個第二薄膜元件,也可將裝飾薄膜與官能薄膜結合在一起。例如可以在該元件的一面進行裝飾,在該元件另一面塗覆上一功能件,例如一觸控感測器或一天線或一顯示器。
其中可以設計製造工序,採用具有抗壓及/或耐熱能力的薄膜元件作為第二薄膜元件,採用抗壓及/或耐熱能力較弱的薄膜元件作為第一薄膜元件。因此在此變式中,可以塗覆一官能件到該元件上作為一個或多個第一薄膜元件,塗覆一裝飾元件到該元件上作為一個或多個第二薄膜元件。
除了上述的設計之外,也可將製造工序設計為,塗覆一個或多個官能件到該元件上作為一個或多個第二薄膜元件,塗覆一個或多個裝飾元件到該元件上作為一個或多個第一薄膜元件。
其中特別有利的設計是,可以藉由該方法,將該一個或多個第一薄膜元件以及該一個或多個第二薄膜元件彼此對版非常精確地設置。之所以能達到這點,是因為不僅在從背部射出成型該一個或多個第二薄膜元件時,也在壓印該一個或多個第一薄膜元件時,該基體經由該第一半模具的該第一模穴固定住了,因此不需要進行其它對版步驟。
較佳地,進一步執行步驟d)時,也就是壓印該一個或多個薄膜元件時,在與該等第二薄膜元件的其中一個或多個對版精準情況下,壓印該一個或多個第一薄膜元件的其中一個或多個。為此有利的作法是,感測出該一個或多個第二薄膜元件及/或該第一半模具的一個或多個對版標記及/或光學特徵,並使用該等對版標記或光學特徵控制壓印作業。可以額外感測該薄膜的對應對版標記及/或光學特徵,如上所述,壓印該一個或多個第一薄膜元件時會使用這些對版標記及/或光學特徵。
更有利的設計是,該方法另包含下列步驟,較佳地在步驟c)及/或步驟d)之後,以及更佳地在步驟e)及/或f)之前,實施下列步驟:
在至少另一子區內,對該一個或多個第一薄膜元件及/或該基體的該表面的該裸露的第一子區進行噴墨印刷,在此情況下,該基體隨著輪廓留在該第一半模具的該第一模穴內,以及特別是在至少另一子區內,對該一個或多個第一薄膜元件及/或該基體的該表面的該裸露的第一子區進行噴墨印刷時,使用該第一模穴作為印刷支架。
如此一來,也可在步驟c)與d)之間及/或d)與f)之間,執行上述印刷步驟。
在此情況下,可行的設計是,該至少另一個子區位於壓印有該一個或多個第一薄膜元件的該至少一子區內。在此情況下,特別是對被壓印的該一個或多個薄膜元件的該自由表面進行噴墨印刷。
不過,也可以設計為,該至少另一個子區僅位於該基體的該表面的該裸露的第一子區內。在此情況下,特別是在被壓印的該一個或多個薄膜元件的旁邊或鄰近區進行噴墨印刷。
此外,更可行的設計是,該至少另一個子區不僅位於壓印有該一個或多個第一薄膜元件的該至少一子區內,也位於該基體的該表面的該裸露第一子區內。在此情況下,印刷部分不僅在至少部分區域覆蓋該一個或多個第一薄膜元件,也在至少部分區域覆蓋該基體的該表面的該裸露第一子區。
比較有利的設計是,使用一種印刷材料進行印刷,印刷材料較佳為墨水或漆料。
更有利的設計是,在與該一個或多個第一及/或第二薄膜元件精確對版情況下進行印刷,特別對該一個或多個第一及/或第二薄膜元件及/或該第一半模具的一個或多個對版標記及/或光學特徵,並使用該等對版標記或光學特徵進行感測,並使用這些對版標記及/或光學特徵控制壓印作業。
更有利的設計是,在該至少另一個子區內印刷成有色的,特別是任意的顏色及/或不同的顏色印刷。
所謂色彩性在此是指在一個色彩模型內,例如紅-綠-藍(RGB)色彩模型或青-品紅-黃-黑(CMYK)色彩模型內,每一種顏色都可以在一個色彩空間內表現為色點。
較佳地,印刷出的東西在該至少另一子區內至少顯現為一個裝飾或一個視覺可辨識的設計元件,例如可以是一個圖形構成的輪廓、一個圖像描繪、一個圖像、一個圖案、一個符號、一個圖標、一個人像、一個圖樣、一個光柵、一個字母數字字符、一個文本及類似物。
有利的設計是,在此情況下,藉由數位印刷及/或移印進行印刷,較佳地藉由噴墨印刷(Tintenstrahldruck或者Inkkjetdruck)進行印刷。有利的設計是,在一個印刷站或者印刷單元內,藉由數位印刷及/或移印進行印刷,較佳地藉由噴墨印刷進行印刷。
除了執行上述步驟之外,更有利的設計是,在製造元件時也執行下列一個或多個步驟多次:
較佳地,對該基體的該表面的一裸露子區及/或該一個或多個第一薄膜元件進行預處理。較佳地,在步驟c)與d)之間及/或步驟d)與施覆該覆蓋層之間及/或印刷之前,進行預處理。如果還需要執行其它的壓印及/或還需要施覆覆蓋層多次,如上所述,較佳也在執行這些各別步驟之前進行這樣的預處理。
較佳地,使用下列一種或多個處理方法進行預處理:表面活化,特別是透過薰蒸、火焰處理、電漿處理、氟化、輻射照射、清潔、塗覆成層。
在此情況下,特別有利的設計是,由於預處理在時間上不僅「很接近」前置的射出成型工序,也「很接近」後置的壓印工具,因此執行加工程序時非常容易「到達」預處理後的表面,因此藉由時間上的接近很大程度可以避免衰退(degeneration)。因此可以大幅提高預處理的效率,例如可以改善該基體與該一個或多個第一薄膜元件及/或該覆蓋層之間的附著性質。
較佳地,對該基體的該表面及/或該一個或多個第一薄膜元件及/或該印刷及/或該元件進行光學檢測,特別是藉由一光學感測器,例如一攝影機,進行光學檢測。在此情況下,較佳地使用圖像處理方法進行這樣的光學檢測,而且例如可以使用這樣的光學檢測,例如藉由將工序參數結合到一個對應的調節電路,以優化這些工序參數,進而進一步減少不良率。此外,也可使用這項光學檢測進行品質確保。可以在工序不同的時間點,執行這項光學檢測多次,例如在射出成型過程及/或預處理之後及/或塗覆該一個或多個薄膜元件之後及/或印刷之後及/或後續的塗層、溢出、包覆射出成型之後及/或清潔工序之後及/或將該元件從該第一模穴取出之後。
較佳地,特別在執行步驟d)之後,也就是塗覆該一個或多個第一薄膜元件之後及/或執行施覆該覆蓋層此一步驟之後及/或印刷之後,執行一清潔工序。藉由此工序例如可以對壓印工序的廢料的裸露表面進行清潔。在此較佳地,在該基體還位於該第一半模具內時,進行清潔工序。如此一來,執行清潔時該基體確實被固定住,因此也可以採用待清潔產品需要確實固定的清潔方法。
較佳地,在此情況下,藉由刷淨及/或高壓空氣及/或吸淨,進行清潔。
較佳地,在執行步驟b)與d)之間,也就是在射出該基體此步驟與壓印該一個或多個第一薄膜元件此步驟之間,及/或在印刷步驟之前,轉動及/或移動該第一半模具,俾使能例如藉由一壓印單元及/或一印刷單元,對該基體的該裸露表面進行對應的處理。
不過,進一步也可讓該第一半模固定在原處,例如移動設置於一機器手臂上的一壓印單元,進而藉由該壓印單元將該一個或多個薄膜元件壓印到該基體的該裸露表面上。
較佳地,也在執行其它上述處理步驟時,分別將該第一半模具轉動及/或移動,進而可以透過分配給各處理步驟的一個站,對該基體進行相對應的處理。因此有利的設計是,使一射出成型裝置配置多個站,例如藉由移動及/或轉動將該第一半模具移動於上述各站之間,進而根據上述處理步驟對應設定的方法程序,處理該基體。
除了至少一個射出成型站及至少一個壓印站之外,該射出成型裝置較佳具有下列各站的其中一個或多個:
至少一個站,特別是至少一個第二射出成型站,用於施覆由一第二塑膠原料製成的該覆蓋層,特別是藉由射出成型、溢出及/或部分包覆射出成型進行施覆。在此情況下,該至少一第二射出成型站較佳分別具有一關閉裝置,該關閉裝置用於藉由該一個或多個第三半模具形成一第二射出成型腔,特別係藉由密封該一個或多個第三半模具,使該基體、該一個或多個第一薄膜元件及/或該第一半模具無法進入該至少一個第三半模具,進而形成該第二射出成型腔。進一步,為此該至少一個第二射出成型站具有一射出單元,用於將該第二塑膠原料導入該第二射出成型腔內。關於這部分,請參見上面說明。
至少一個印刷站,特別是用於在至少另一個子區內,對該一個或多個第一薄膜元件及/或該基體的該表面的該裸露第一子區進行印刷,在此情況下,該基體隨著輪廓留在該第一半模具的該第一模穴內,以及特別是在該至少另一子區內,對該一個或多個第一薄膜元件及/或該基體的該表面的該裸露的第一子區進行印刷時,使用該第一模穴作為印刷支架。有利的設計是,該至少一印刷站為一數位印刷站,較佳為噴墨印刷站(Tintenstrahldruckstation或者Inkjetdruckstation)及/或移印印刷站。
至少一個預處理站,特別是用於預處理該表面的該裸露第一子區的一個子區。其中較佳地,此預處理站執行上面已經描述過的一個或多個處理方法,特別是從下列方法選出這些方法:薰蒸、火焰處理、電漿處理、氟化、輻射照射、清潔、表面活化、塗覆成層。
一個或多個檢測站,特別是用於對該基體的該表面、該一個或多個第一薄膜元件及/或該元件進行光學檢測。在此情況下,如上所述,可以藉由光學感測器,特別是攝影機,進行檢測。
一個清潔站,特別是用於藉由刷淨及/或高壓空氣及/或吸淨,清潔該元件的該表面。關於這部分,請參照上面針對清潔步驟的說明。
一個脫模站,用於將該元件從該第一半模具脫模,該元件包含該基體、該一個或多個第一薄膜元件以及必要時該一個或多個第二薄膜元件及/或該覆蓋層。在該脫膜佔內,進一步也可以在脫膜之前,對該元件進行對應的冷卻及固化。
在此情況下,較佳使該第一半模具設置於可以移動地設置的一模架上,而且特別與該模架固接,以實現上述對該第一半模具的處理方法。該模架較佳是垂直或水平設置的一轉盤或一移動桌,該至少一個第一半模具較佳固設於該轉盤或該移動桌上。進一步,該轉盤或該移動桌係相對應可以移動地設置,使該第一半模具可以在各站之間,特別是在該第一射出成型站與該壓印站及/或該至少一印刷站之間被載送。
較佳地,該射出成型裝置在此情況下不是僅具有一第一半模具,而是具有二個或多個第一半模具,該等第一半模具設於一共同模架上。藉此可以大幅提高製造程序的效率以及各別站的使用效度。如果例如設置二個半模具於一共同模架上,則在壓印站內執行壓印期間,即有一個新的基體已經同時該射出成型站內被射出成型,如此相對地可達到雙倍的使用效度。
在此情況下,較佳在具有n個站的一個射出成型裝置的該共同模架上設置至少n個第一半模具。如果該射出成型裝置例如具有一個第一射出成型站、一個壓印站、一個第二射出成型站及一個脫模站,則該共同模架上即設有至少四個半模具。由這四個站所執行的四個處理步驟,可以分別同時進行,以相對應提高使用效度。
較佳地,該射出成型裝置另具有一調整裝置,用於使該第一半模具或特別是設置於一個共同模架上的多數第一第一半模具,能被載送於該射出成型裝置的各站之間。在此情況下,可以藉由一對應的伺服驅動器及/或一液壓驅動器及/或一氣壓驅動器,提供該調整裝置。較佳地,由一工序控制裝置控制該調整裝置,該工序控制裝置以一個預定的順序循環地載送該一個或多個第一半模具於該射出成型裝置的兩個或多個站之間,並輸送到各站,以進行加工處理。
以下利用隨附之圖式,以多個實施例說明本發明。
以下根據圖1a至圖1f,說明一元件製造方法。
圖1a顯示一射出成型工具20的一第一半模具21及一第二半模具22。
該第一半模具21具有一第一模穴211,該第二半模具22具有一第二模穴221,將該射出成型工具20關閉時,該第一模穴211與該第二模穴221共同形成一射出成型腔212。該射出成型工具20為一射出成型裝置40的一部份,該射出成型裝置更佳還具有其它未顯示於圖中的元件,特別是一個射出成型(開關)裝置以及一射出單元,該射出成型(開關)裝置用於開啟及關閉該射出成型工具20,該射出單元用於導入一塑膠原料到該第一射出成型腔212內。
在圖1a內所顯示的步驟中,將該射出成型工具20關閉,如此一來即形成由該第一、第二半模具21、22所界定的該第一射出成型腔212。
在此情況下,進一步也可在關閉該射出成型工具20之前,將一薄膜元件導入該射出成型腔212內。
以下稱此薄膜元件為第二薄膜元件,此薄膜元件較佳為下列元件:
˙不是一個較佳地以部分面積形式形成的層壓薄膜,例如形成為「標籤」的層壓薄膜;
˙就是一個所謂的「插入件」(insert),作為一個特別設有裝飾元件及/功能件的預先成型子件,或是一個嵌件,特別是作為官能強化元件或加固元件,該強化元件或加固元件係由金屬及/或塑膠及/或纖維複合材料及/或包含纖維成分的塑膠所組成;
˙或是一個轉印薄膜,如一開始已說明,整面將轉印薄膜導入位於下方的該第一半模具21。
對此,進一步可以設計為,該第二半模具22在其模穴內具有對應的凹槽,該等凹槽用於在射出成型工序中引導該一的或多個第二薄膜元件,而且在該射出成型工具上設有對應的固定裝置,用以在後續的射出成型步驟期間將該一個或多個第二薄膜元件固定。
較佳地,在此情況下,將該一個或多個第二薄膜元件裝入該第一半模具內,使該一個或多個第二薄膜元件的一第一表面處於直接接觸該第一模穴211的該表面。藉此可達到的效果是,該一個或多個第二薄膜元件形成該元件的該下表面或該下表面的一部份,並在該處發揮其官能效果及/或裝飾效果。
不過也可設計為,藉由對應的固定手段,將該一個或多個第二薄膜元件定位,使該一個或多個第二薄膜元件與該第一射出成型腔212內的該第一半模具21相間隔,然後使用塑膠原料以埋入射出成型方式,成型該一個或多個第二薄膜元件。
在下一個步驟,如圖1b所示,將一個塑膠原料31導入該第一射出成型腔212內,藉此射出成型一個基體11。
在此情況下,較佳地使用一種熱塑性塑料作為第一塑膠原料31,該熱塑性塑料較佳由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丙烯腈-苯乙烯-丙烯酸酯(ASA)、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聚碳酸酯(ABS-PC)、聚碳酸酯(PC)、聚碳酸酯-聚對苯二甲酸丙二酯(PC-PPT)、丙烯腈-苯乙烯-丙烯酸酯-聚碳酸酯(ASA-PC)組成。然後將液態下的此塑膠射入該第一射出成型腔212內。
如圖1c所示,接著將該射出成型工具20開啟。
為此,較佳地平移地將該第二半模具22向上移動,藉此曝露出該基體1的該上表面,該上表面係由該第二模穴221決定其表面形狀。在此情況下,圖1b所示之導入該第一塑膠原料31與圖1c所示之開啟該射出成型工具20之間時間長短的選擇(差),使該第一塑膠原料31藉由冷卻及/或交聯,從液態進入固態。不過,較佳在這個時間點上,該第一塑膠原料還沒有完全冷卻及/或交聯,下面也還會針對這點更詳細說明。
請參閱圖1c,在開啟該射出成型工具20時,該基體11隨著輪廓留在該第一半模具21的該第一模穴211內,因此只有曝露出該基體11的該表面的一第一子區111,而該基體11的該表面的一第二子區112仍留在該第一半模具內。因此在此時間點,還沒有將該基體11完全脫膜。
如圖1d及圖1e所示,接著將一個或多個第一薄膜元件12壓印到該基體11的該表面的該裸露第一子區111的至少一子區上。
進行此壓印時,該基體11隨著輪廓留在該第一半模具21的該第一模穴211內。如此一來,該第一半模具21係用作壓印該一個或多個第一薄膜元件12所需的壓印槽。
較佳地,藉由一個或多個壓印工具422,對該一個或多個第一薄膜元件12進行壓印,該等壓印工具422將一薄膜426或一薄膜的一個或多個部分作為第一薄膜元件12塗覆於該基體11的該裸露表面或該裸露表面的一子區上。
如圖1d所示,進行壓印時,將設於一壓印工具422與該基體11的該裸露表面之間的該薄膜426整面或部分區域壓向該基體11的該裸露表面的至少一子區,將該壓印壓力形成於該壓印工具422與作為壓印槽的該第一半模具21之間。如前所述,由於順著輪廓形成該第一模穴211以產生該基體11,在此情況下,提供該基體11一個完全吻合的壓印槽,俾使可以在該基體11的整個裸露表面上都可保有恆定的壓印壓力,因而也可以確實維持必需的公差。
在此情況下,較佳地藉由展開壓印、局部展開壓印或升起壓印,對該一個或多個薄膜元件12進行壓印。相對地,該壓印工具422為壓印頭或壓花輥筒。
也可以不止使用一種壓印工具,而是使用不同的壓印工具或不同的壓印方法,這些壓印工具同時或先後將該一個或多個第一薄膜元件12其中的一個或多個壓印到該基體11的該裸露表面上。在此情況下,進一步也可以使用同樣或不同的薄膜426。
較佳地,使用轉印薄膜作為薄膜426,該轉印薄膜特別是熱壓印薄膜或冷壓印薄膜以及層壓薄膜。
在此情況下,轉印薄膜較佳包含一載體層以及可以從此載體層剝離的一轉印層。該載體層較佳由一塑膠薄膜組成,該塑膠薄膜特別是厚度介於10~250 µm之間的PET薄膜。較佳地在該載體層上面設有一剝離層,該剝離層較佳地由蠟及/或聚合物組成。剝離層的任務是在壓印程序的條件下可以順利將該轉印層剝離。在此情況下,如果該載體層與該轉印層彼此鄰接的材料層是相對應配置的,也可以省卻該剝離層。
如上所述,該轉印層分別較佳地具有一個或多個裝飾層及/或一個或多個官能層,關於這部分請參照上面的說明。根據所採用的壓印方法,也可使該轉印薄膜具有或不具一黏結層。如此一來,如果該轉印薄膜為熱壓印薄膜,較佳地該轉印薄膜在其底面具有一黏結層,該黏結層由一種可經熱活化及/或熱交聯的黏結劑組成,最簡單的情況是由一種熱封黏結劑組成。如果該薄膜426為層壓薄膜,則該薄膜426具有一載體層,特別是具有一個層厚度介於15~125 µm之間的塑膠薄膜,該塑膠薄膜留在塗覆上的該等第一薄膜元件12內。理想的情況是,對應轉印薄膜的轉印層的設計,該薄膜還具有一個或多個裝飾層及/或官能層,以及可選擇性設置的一黏結層。關於這部分,請參照上面相關的說明。
更有利的設計是,該轉印薄膜的該轉印層在其朝向該載體層個該側,還具有一個或多個保護層。相對應地,進一步同樣是有利的設計是,如果該薄膜426為層壓薄膜,則該薄膜426在其背離該基體11的該裸露表面的該側具有一個或多個保護層。
在此情況下,該等保護層較佳地具有一個或多個層,這些層可以藉由交聯固化,特別是補固化。針對於此,較佳地在一個後續步驟中完成壓印該一個或多個第一薄膜元件之後,產生對應的補固化結果,例如藉由紫外光照射進行補固化。在此情況下,進一步也可以使用熱進行補固化。使用這類的保護層,可以更明顯提高保護該等第一薄膜元件12及該基體11不受環境因素影響的效果。
如果該薄膜426形成為熱壓印薄膜,則在進行壓印時,將該熱壓印薄膜的該轉印層該由該壓印工具422的形狀所決定的一個部分,壓向該基體11的該裸露表面的一部份。在此情況下,較佳地該壓印工具422已被加熱,俾使一個黏結層或設於該基體11與該轉印層之間的一個黏結層,透過那裡提高的壓力/溫度被活化,進入由該壓印工具的形狀所決定的一個部分內,因而使得這個部分的區內該熱壓印薄膜的該轉印層與該基體11的該表面黏結在一起。在此情況下,如果相對應在完成圖1b所示的射出成型步驟不久之後,馬上執行圖1d所示的壓印步驟,使該基體11還保有相對高的表面溫度時,也可以省略不對該壓印工具422加熱。
也可以設計為,在使用一加熱裝置進行塗覆之前,對該熱壓印薄膜預先加熱。
較佳地,控制圖1b所示的射出成型步驟以及圖1d與圖1e所示的各步驟的時間順序,使該基體11在執行壓印該一個或多個薄膜元件12時,僅被部分冷卻,特別是該基體11在其表面的該第一子區111的平均溫度介於20~120°C之間,特別是介於40~100°C之間,較佳是介於50~80°C之間。
在活化該黏結層之後,再度將該熱壓印薄膜撕下,在此情況下,再度將該載體層及該轉印層那些其內黏結層沒有被活化的各區撕下。如此一來,該熱壓印薄膜個該轉印層的各區留在該基體11上的該第一薄膜元件12,在該基體內11該黏結層已藉由該壓印工具422被活化。
較佳地,接下來還可以對該黏結層及/或該轉印層的其它層進行補固化。
如果使用冷壓印薄膜作為薄膜426,在一個第一區內將一黏結層施覆至該冷壓印薄膜的該轉印層上及/或該基體11的該裸露表面上,不過在一第二區內不施覆黏結層。較佳地藉由一種數位印刷方法,特別是藉由一噴墨印刷頭,印上該黏結層。然後藉由該壓印工具422,將該冷壓印薄膜導向該基體11的該表面,活化該黏結層,並再度撕下該冷壓印薄膜。如此一來即可將由該第一區的形狀所界定出的該轉印層的一個部分作為第一薄膜元件12,塗覆到該基體11該裸露的表面上。在此情況下,較佳地使用能量豐富的電磁輻射,例如透過藉由紫外線發光二極體LED產生的紫外輻射,進行照射,以活化該黏結層。這個方法的好處是,不需要個別製造該壓印工具422,而是僅需要在該基體的該表面的一個預定子區內將該轉印薄膜對應地壓制即可。
進一步也可以設計為,藉由凹槽形成該轉印薄膜的該轉印層的結構,該等凹槽對應該待轉印的部分的輪廓,因此對應該一個或多個第一薄膜元件12的輪廓。
進一步也可以設計為,該轉印層已經形成為預先成型的薄膜元件的形狀,在進行壓印時,將該等薄膜元件對應地塗覆到該基體11的該裸露表面的該等預定區上。進一步也可設計為,將已經被以該一個或多個待形成的第一薄膜元件12的形狀所形成的該薄膜,輸送給該壓印工具422,然後由此壓印工具422塗覆到該基體11的該裸露表面的該等預定區上,在此不需要其它的手段。
如前面已經詳盡解釋,在此情況下,於使用不同的薄膜426的情況下,也可以先後執行壓印該一個或多個薄膜元件多次,使該一個或多個第一薄膜元件12沒有重疊或部分重疊或完全重疊。為了對應對版精準地壓印該等薄膜元件12,對該薄膜423或該一個或多個第一薄膜元件12上的對應對版標記及/或光學特徵進行感測,以對應對版精準地塗覆該一個或多個第一薄膜元件。
如前面已經詳盡解釋,如果在執行射出成型此步驟時,在此還將一個或多個第二薄膜元件導入該第一射出成型腔212內,則可進一步也在該一個或多個第一薄膜元件與該一個或多個第二薄膜元件對版精確情況下,壓印將該一個或多個第一薄膜元件。為達到此目的,可以額外對該一個或多個第二薄膜元件的一個或多個對版標記及/或光學特徵進行感測。進一步在此特別有利的設計是,該第一半模具21對該一個或多個第二薄膜元件的定位作出決定性的影響,而該第一半模具21為壓印工具所需的壓印槽。也就是說該一個或多個第二薄膜元件相對應與該壓印槽對版精確對位。
如圖1f所示,在下一個步驟進行將該元件10從該第一半模具21脫膜,該元件10包含該基體11及該一個或多個第一薄膜元件12。
更可行的設計是,除了前面說明的步驟之外,進行該方法時還執行其它步驟。在此特別有利的設計是,對此還實施下列其它的步驟:
因此可以在壓印該一個或多個第一薄膜元件12之後以及圖1f所示之脫膜之前,還執行施覆一覆蓋層13的步驟一次或多次,該覆蓋層13係由一第二塑膠原料32製成。在此情況下,為了執行此步驟,較佳地如圖2a至圖2c所示進行。
進行此步驟時,該基體11隨著輪廓留在該第一半模具21的該第一模穴211內。進一步藉由一個或多個第三半模具23形成一第二射出成型腔213。如圖2a所示,為此例如將由該第一半模具21與該第三半模具23構成的一個射出成型工具關閉,使該第三半模具23密封住該一個或多個第一薄膜元件12及/或該第一半模具21,使得該基體11無法進入該一個或多個第一薄膜元件12及/或該第一半模具21內。
然後,如圖2b所示,將該第二射出成型原料32導入該第二射出成型穴213內。
該第二塑膠原料32較佳由一種熱塑性塑膠原料、由一種交聯固化塑膠原料所組成,該交聯固化塑膠原料特別是一種由兩種成分組成的材料、一種熱固化材料及/或一種輻射固化材料及/或前述各塑膠原料的一種混合物。
更佳地,在此情況下,該第二塑膠原料係由一種交聯固化塑膠原料所組成,特別是由聚氨酯或聚脲組成。藉此可以提供一種特別能耐風雨的「保護層」給該一個或多個第一薄膜元件12。
更有利的設計是,該一個或多個第一薄膜元件12在其朝向該覆蓋層13的頂面上還具有對應的、配合該第二塑膠原料32的一個助黏層,及/或在一個後續的固化步驟內還對該第二塑膠原料32進行補固化,以達到一個附著非常良好的層結合體以及該元件10一個特別耐風雨的頂面。
進行脫膜時,如圖2c所示,該元件10除了基體11和該一個或多個第一薄膜元件12之外,另外還具有該覆蓋層13。
圖3中顯示藉此製成的元件10的層結構的一個例子。
該一個或多個第一薄膜元件12係塗覆於該基體11上。接著是該覆蓋層13。在此情況下,該等第一薄膜元件12具有一個或多個裝飾層及/或官能層121以及一助黏層122,該助黏層122有助於該覆蓋層13與該等單一第一薄膜元件12之間達到非常良好的附著。
如上面已經詳細解釋,也可以多次重複施覆該覆蓋層13,而且也可在壓印該一個或多個第一薄膜元件12之間進行一次或多次。
有利的設計是,該覆蓋層13整面覆蓋住該一個或多個第一薄膜元件12,及/或該一個或多個第一薄膜元件12封裝於該基體11與該覆蓋層13或該等覆蓋層13其中一個之間。
不過根據應用情況,也可進一步設計為,該覆蓋層13僅部分面積遮蓋住該一個或多個第一薄膜元件12及/或該基體11的該第一子區111的該表面,因此例如還提供其它裝飾元件及/或官能元件。
執行此方法時,其它有利的額外步驟是:
對該基體11的該表面的一裸露子區及/或該一個或多個第一薄膜元件12進行預處理,特別是使用下列一種或多個處理方法進行預處理:薰蒸、火焰處理、電漿處理、氟化、處理、清潔、表面活化、塗覆成層。較佳在圖1c與圖1d所說明的程序步驟之間執行這樣的預處理,以對應地對該基體11的該裸露表面或該基體11的該表面的部份區域進行預處理,將該一個或多個第一薄膜元件12於上,俾使在該基體11與該一個或多個第一薄膜元件12之間達到非常良好的附著。
進一步藉由這樣的預處理,也可以達到額外的裝飾功能。再者,這樣的預處理可以用於在各單一壓印步驟之間,或用在先後執行壓印多次的情況,或執行圖2a所示之步驟之前,以提高該第二塑膠原料32與該基體11及/或該一個或多個第一薄膜元件12之間的附著力。
在至少另一子區內,對該一個或多個第一薄膜元件12及/或該基體11的該表面的該裸露第一子區進行印刷,該基體11保留該第一半模具21的該第一模穴211內的輪廓,以及特別是在至少另一子區內,對該一個或多個第一薄膜元件12及/或該基體11的該表面的該裸露的第一子區111進行印刷時,使用該第一模穴21作為印刷支架。有利的設計是,在圖1c所示的程序步驟之後,較佳在說明的圖1e所示的程序步驟之後,執行這樣的印刷。在此情況下,使用一種印刷材料進行印刷,使該印刷材料設置於該一個或多個薄膜元件12的該自由表面上及/或該一個或多個薄膜元件12的旁邊,特別是直接設置於該基體11上,該印刷材料例如為彩色墨水。如上所述,符合目的的設計是,在該至少另一子區內該印刷為一個裝飾或設計元件,較佳為一個有色的裝飾或設計元件,更佳例如藉由噴墨印刷產生該印刷。
對該基體11的該表面的一個子區及/或該一個或多個第一薄膜元件12及/或該元件10進行光學檢測。較佳地,藉由光學感測器,例如一攝影機,進行這項光學檢測。藉此,例如藉由使用圖像辨識演算法,一方面可以執行一種品質保證,另一方面也可控制對工序參數的後續調整。較佳地,在圖1c與圖1d所示的步驟之間、圖1e與圖1f所示的步驟之間或圖1e與圖2a所示的步驟之間,執行這樣的光學檢測。
清潔,特別是對該基體11的該裸露表面、該一個或多個第一薄膜元件12及/或該覆蓋層13進行清潔。特別是可以藉由刷淨、高壓空氣及/或吸淨,達到清潔目的。特別有利的設計是,在此時間點還是將該基體11持續固定在該第一半模具21內,因此相對穩固,俾使也吸收藉由清潔程序導入的機械力。
圖4a與圖4b中顯示一射出成型裝置40的結構示意圖,該射出成型裝置40用於執行前面根據圖1a至圖1f描述的方法。
圖4a所示的該射出成型裝置40具有至少一個第一射出成型站41以及至少一個壓印站42。進一步,該射出成型裝置40具有可以移動地設置的一模架24,在圖4a所示的該實施例中,該模架24係為水平設置的一個轉盤,如圖4a所示,該轉盤可以繞著該中心軸旋轉。
在該模架24上,設有一個或多個第一半模具21,該一個或多個第一半模具21特別與該模架24固接,因而可以透過轉動該模架24,週期性地將該一個或多個第一半模具21輸送到該射出成型站41以及該壓印站42。
圖5顯示圖4a中的該射出成型裝置40的一個實施方式,在該射出成型裝置40,二個第一半模具21安裝在該模架24上。相對於在該模架21上僅設置一個半模具21的結構,這樣的設置結構好處是,可以藉此生產速度提高為兩倍。之所以能達到這個效果,是因為在壓印該基體11上的一個或多個第一薄膜元件12的同時,另一個基體可以由該射出成型站41成型。
除了該模架24、該二第一半模具21、該射出成型站41及該壓印站42之外,圖5中的該射出成型裝置40另具有一調整結構25及一程序控制裝置50,該調整結構25係用以載送設置於該共同模架24上的該等第一半模具21。
該射出成型站41具有至少一第二半模具22、一關閉裝置411以及一射出單元412。該關閉裝置411執行關閉由該第一半模具21及該第二半模具22在該射出成型站41的射出成型工具20,如也根據圖1a所述,藉此形成該第一射出成型腔212。進一步,該關閉裝置411也執行開啟該射出成型工具20,如前面也根據圖1c所說明。在此情況下,該關閉裝置411較佳由一個對應的引導裝置及液壓元件及/或氣壓元件組成,藉由該引導裝置及液壓元件及/或氣壓元件,可使該第二半模具22對應地平移到該射出成型站41內的該第一半模具21。
如上面根據圖1b所說明,該射出單元412將該第一塑膠原料31導入該第一射出成型腔212內。對此,該射出單元412具有對應的元件,將該第一塑膠原料31相對應熔化,並以相對應高壓將該第一塑膠原料31射入該射出成型工具20內。
該壓印站42具有一壓印單元421,用以將一個或多個薄膜元件12壓印到該基體11的該表面的至少一子區上。因此該壓印單元421執行上面已經根據圖1d與圖1e說明的各步驟。
在此情況下,該壓印單元421較佳具有一壓印工具422以及一薄膜供給裝置424和一薄膜輸出裝置425,該薄膜供給裝置424和該薄膜輸出裝置425載送該等薄膜426經過該壓印工具422。該壓印單元421執行上面已經根據圖1d與圖1e所說明的各步驟,而且其構成如上面針對此部分所描述。圖5中的該實施例,在此根據升起壓平器的樣式,以平移方式載送該壓印工具422朝向該第一半模具21的壓印槽。不過,如上所述,也可以設計為,該壓印工具422例如為一個壓花輥筒或一個可以提動設置的壓印頭,該壓花輥筒或該壓印頭藉由在該第一表面上展開或一個展開動作,塗覆該一個或多個第一薄膜元件12。
該調整裝置25較佳地以伺服馬達的形式形成,如果該模架24形成為水平或垂直的轉盤,該伺服馬達會帶動該轉盤成水平或垂直地轉動。
該程序控制裝置50由一個或多個微處理器、用於控制該射出成型站41的周邊元件、該壓印站42及該調整裝置25組成,而且具有對應的軟體元件。
在此情況下,所設計的這些軟體元件可促使控制該射出成型站41、該壓印站42及該調整裝置25,以執行根據圖1a至圖1c所說明的該方法。先控制該射出成型站41、該關閉裝置411及該射出單元412,以執行根據圖1a至圖1c所說明的各步驟。然後控制該調整裝置25,將該模架24轉動180°,藉此將具有經射出成型的該基體11的該第一半模具21輸送到該壓印站42。接著,控制該壓印站42,使該壓印單元421執行根據圖1d與圖1e所說明的各程序步驟,並將一個或多個薄膜元件12壓印到該基體11上。
如前所述,可以對此基本概念進行多樣變化及延伸。
所以例如圖4b中顯示該射出成型裝置40的一個實施方式,在此實施方式,使用一個移動桌形式的模架24,取代轉盤形式的模架24。因此如圖4b所示,該射出成型裝置40具有二個均為移動桌形式的模架24以及分別安裝於該二模架24上的二第一半模具21。進一步設有二射出成型站41及二壓印站42,如圖4b所示,該二射出成型站41及該二壓印站42係相對各模架24定位。如上面根據圖5所述,該射出成型裝置40的結構大致相同,不同之處在於該調整裝置25平移地向左及向右交替載送該模架24。
圖4b所示包含該二相鄰設置的射出成型站41的配置結構,在此情況下是特別有利的設計,因為該二射出成型站41空間上很接近,所以組成元件可以共同利用。
圖6中係顯示另一種變化樣態。
該射出成型裝置40在此具有四個站,即該射出成型站41、該壓印站42以及還有一第二射出成型站43和一脫膜站44。
該模架24在此係形成為垂直及/或水平的轉盤。在該模架24上設有四個分別相錯開90°的第一半模具21。因此,藉由轉動該模架24,可以週期性地將此四個第一半模具21載送於該射出成型裝置40的各站41、42、43及44之間。
關於額外的組成元件,在此如下所述:
該第二射出成型站43結構大致與圖3中射出成型站41的結構相同,不同之處在於該第二射出成型站43以施覆該第二塑膠原料32作為覆蓋層13,並執行上面圖2a至圖2b所示的步驟。
該脫膜站44執行上面根據圖2c所說明的步驟。在此情況下,該脫膜站44例如具有一機器人手臂,用以將該元件10從該第一半模具21中取出,如例如圖2c所示。
其它部分,該射出成型裝置40的結構如上面依據圖5所描述,因此關於這部分請參考配合圖5、圖1a至圖1e及圖2a至圖2c所進行的詳細說明。
﹝本發明﹞
10:元件
11:基體
111:第一子區
112:第二子區
12:第一薄膜元件
121:官能層
122:助黏層
13:覆蓋層
20:射出成型工具
21:第一半模具
211:第一模穴
212:第一射出成型腔
213:第二射出成型腔
22:第二半模具
221:第二模穴
23:第三半模具
24:模架
25:調整裝置
31:第一塑膠原料
32:第二塑膠原料
40:射出成型裝置
41:第一射出成型站
411:關閉裝置
412:射出單元
42:壓印站
421:壓印單元
422:壓印工具
423:薄膜
424:薄膜供給裝置
425:薄膜輸出裝置
426:薄膜
43:第二射出成型站
44:脫模站
50:工序控制裝置
[圖1a至1f] 係顯示一元件製造方法執行的示意圖。
[圖2a至2c] 係顯示一元件製造方法其它步驟的示意圖。
[圖3] 係顯示一元件的剖面圖。
[圖4a、4b] 係顯示一用於製造元件的射出成型裝置的示意圖。
[圖5] 係顯示一用於製造元件的射出成型裝置的示意圖。
[圖6] 係顯示一用於製造元件的射出成型裝置的示意圖。
24:模架
40:射出成型裝置
41:第一射出成型站
42:壓印站
Claims (40)
- 一種元件製造方法,進行該方法時執行下列步驟,特別是連續執行下列步驟: a)關閉一射出成型工具(20),該射出成型工具(20)包含一第一半模具(21)及至少一第二半模具(22),該第一半模具(21)具有一第一模穴(211),形成由該第一半模具(21)及該至少一第二半模具(22)所界定的一第一射出成型腔(212); b)將一第一塑膠原料(31)導入該第一射出成型腔(212),以射出成型一基體(11); c)開啟該射出成型工具(20),該基體(11)隨著輪廓留在該第一半模具(21)的該第一模穴(211)內,只有曝露出該基體(11)的該表面的一第一子區(111),而該基體(11)的該表面的一第二子區(112)仍留在該第一半模具(21)內; d)將一個或多個第一薄膜元件(12)壓印到該基體(11)的表面的該顯露出的第一子區(111)的至少一子區上,該基體(11)隨著輪廓留在該第一半模具(21)的該第一模穴(211)內,且將該第一半模具(21)用作壓印槽,進行該一個或多個第一薄膜元件之壓印; e)將該元件(10)自該第一半模具(21)脫模,該元件(10)包含該基體(11)及該一個或多個第一薄膜元件(12)。
-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特徵在於:在步驟d)之後,特別是在步驟d)與e)之間,執行下列步驟一次或多次: f)施覆由一第二塑膠原料(32)製成之一覆蓋層(13),特別是藉由射出成型及/或溢出及/或部分包覆射出成型進行施覆。
- 如請求項2之方法,其特徵在於:執行步驟f)時,該基體(11)隨著輪廓留在該第一半模具(21)的該第一模穴(211)內。
- 如請求項2或3之方法,其特徵在於:執行步驟f)時,藉由一個或多個第三半模具(23),特別是透過密封該一個或多個第三半模具(23),使該基體(11)、該一個或多個第一薄膜元件(12)及/或該第一半模具(21)無法進入該一個或多個第三半模具(23)內,進而形成一第二射出成型腔(213),且執行步驟f)時將該第二塑膠原料(32)導入該第二射出成型腔(213)內。
- 如請求項2~4中任一項之方法,其特徵在於:在步驟f)中,施覆該覆蓋層(13),將該一個或多個第一薄膜元件(12)封裝於該基體(11)與該覆蓋層(13)之間。
- 如請求項2~5中任一項之方法,其特徵在於:在步驟f)中,施覆該覆蓋層(13),使該覆蓋層(13)完全覆蓋該一個或多個第一薄膜元件(12)及/或該基體(11)的該表面的該第一子區(111)。
- 如請求項2~6中任一項之方法,其特徵在於:在步驟f)中,施覆該覆蓋層(13),使該覆蓋層(13)僅部分面積覆蓋該一個或多個第一薄膜元件(12)及/或該基體(11)的該表面的該第一子區(111)。
- 如請求項2~7中任一項之方法,其特徵在於:該第二塑膠原料(32)係由一種熱塑性塑膠原料、一種交聯固化塑膠原料所組成,該交聯固化塑膠原料特別是一種由兩種成分組成的材料及/或一種熱固化材料及/或一種輻射固化材料及/或前述各塑膠原料的一種混合物。
- 如請求項2~8中任一項之方法,其特徵在於:特別是藉由輻射照射,將該第二塑膠原料(32)完全或部分固化。
- 如請求項2~9中任一項之方法,其特徵在於:該第二塑膠原料(32)係由聚氨酯或聚脲組成,該第一塑膠原料(31)係由一種熱塑性塑料組成,特別是由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丙烯腈-苯乙烯-丙烯酸酯(ASA)、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聚碳酸酯(ABS-PC)、聚碳酸酯-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酯(PC-PBT)及/或丙烯腈-苯乙烯-丙烯酸酯-聚碳酸酯(ASA-PC)組成。
- 如請求項2~10中任一項之方法,其特徵在於:以不同的第二塑膠原料(32)及/或不同的第三半模具(23)多次地執行步驟f)。
- 如請求項1~11中任一項之方法,其特徵在於:該方法另包含下列步驟,較佳地在步驟c)及/或步驟d)之後,以及更佳地在步驟e)及/或f)之前,實施下列步驟: 在至少另一子區內,對該一個或多個第一薄膜元件及/或該基體的該表面的該裸露的第一子區進行印刷,在此情況下,該基體隨著輪廓留在該第一半模具的該第一模穴內,以及特別是在至少另一子區內,對該一個或多個第一薄膜元件及/或該基體的該表面的該裸露的第一子區進行印刷時,使用該第一模穴作為印刷支架。
- 如請求項12之方法,其特徵在於:藉由數位印刷及/或移印,該數位印刷較佳為噴墨印刷,進行印刷。
- 如請求項1~13中任一項之方法,其特徵在於:在步驟c)與d)之間及/或步驟d)與f)之間,及/或在進行印刷之前,執行下列步驟一次或多次: 對該基體(11)的該表面的一裸露子區及/或該一個或多個第一薄膜元件(12)進行預處理,特別是使用下列一種或多個處理方法進行預處理:薰蒸、火焰處理、電漿處理、氟化、輻射照射、清潔、表面活化、塗覆成層。
- 如請求項1~14中任一項之方法,其特徵在於:在步驟d)與e)之間及/或步驟c)與e)之間及/或在步驟d)之前,藉由一光學感測器,特別是一攝影機,對該基體(11)的該表面的一子區、該一個或多個第一薄膜元件(12)、該印刷及/或該元件(10)進行光學檢測。
- 如請求項1~15中任一項之方法,其特徵在於:在步驟d)與e)之間及/或在步驟d)之前,執行下列步驟: 清潔,特別是藉由刷淨及/或高壓空氣及/或吸淨。
- 如請求項1~16中任一項之方法,其特徵在於:在步驟e)中,以介於20~120°C之間的脫模溫度進行脫模。
- 如請求項1~17中任一項之方法,其特徵在於:控制步驟b)及步驟d)的時間順序,使該基體(11)在執行步驟d)時僅被部分冷卻,特別是該基體(11)在其表面的該第一子區的平均溫度介於20~120°C之間,特別是介於40~100°C之間,較佳是介於50~80°C之間。
- 如請求項1~18中任一項之方法,其特徵在於:在步驟d)中,藉由展開壓印、局部展開壓印或升起壓印,對該一個或多個第一薄膜元件(12)進行壓印。
- 如請求項1~19中任一項之方法,其特徵在於:在步驟d)中,藉由一個或多個壓印工具(422),對該一個或多個第一薄膜元件(12)進行壓印,該等壓印工具(422)將一薄膜(426)或一薄膜的一個或多個部分作為第一薄膜元件(12)塗覆於該基體(11)的該表面的該裸露的第一子區或該裸露的第一子區(111)的一子區上。
- 如請求項1~20中任一項之方法,其特徵在於:使用一熱壓印薄膜作為步驟d)中的薄膜(426),該熱壓印薄膜包含一載體層以及可以從該載體層剝離的一轉印層,進行壓印時,在活化該轉印層的一黏結層或設於該基體(11)與該轉印層之間的一黏結層情況下,塗覆由該壓印工具(422)的形狀所界定出的該轉印層的至少一個部分作為第一薄膜元件(12)。
- 如請求項1~21中任一項之方法,其特徵在於:使用一轉印薄膜作為步驟d)中的薄膜(426),該轉印薄膜特別是一冷壓印薄膜,該轉印薄膜包含一載體層以及可以從該載體層剝離的一轉印層,在一第一區內,但不在一第二區內,將一黏結層施覆到該轉印層上及/或該基體(11)的該表面的一子區上,特別是藉由一噴墨印刷頭進行上述施覆,藉由該壓印工具(422)引導該轉印薄膜朝向該基體(11)的該表面,將該黏結層活化並將該轉印薄膜再次移除,進而塗覆由該第一區的形狀所界定出的該轉印層一部分作為第一薄膜元件(12)。
- 如請求項1~22中任一項之方法,其特徵在於:使用一層壓薄膜作為步驟d)中的薄膜(426),進行壓印時,在活化該層壓薄膜的一黏結層或設於該基體(11)的該表面與該層壓薄膜之間的一黏結層情況下,塗覆由該壓印工具(422)的形狀所界定出的該層壓薄膜的至少一個部分或特別形成為拼湊片體狀的該層壓薄膜作為第一薄膜元件(12)。。
- 如請求項1~23中任一項之方法,其特徵在於:在步驟a)之前,將一個或多個第二薄膜元件導入該第一射出成型腔(212)內,特別是嵌入該第一半模具(21)內,並且在步驟b)中,使用該第一塑膠原料(31)以背面射出成型及/或埋入射出成型方式,成型該一個或多個第二薄膜元件。
- 如請求項24之方法,其特徵在於:執行步驟d)時,在與該等第二薄膜元件的其中一個或多個對版精準情況下,壓印該一個或多個第一薄膜元件(12)的其中一個或多個,為此特別感測出該一個或多個第二薄膜元件及/或該第一半模具(21)的一個或多個對版標記或光學特徵,並使用該等對版標記或光學特徵控制壓印作業。
- 如請求項1~25中任一項之方法,其特徵在於:該一個或多個第一薄膜元件(12)及/或一個或多個第二薄膜元件分別具有至少一裝飾層、至少一官能層、至少一特別可後補固化的保護層及/或至少一助黏層,該至少一官能層特別是一個具有電性功能的層,該具有電性功能的層特別包含一個或多個元件,該一個或多個元件選自觸控感測器、天線、電磁屏蔽、用於避免靜電的不具導電能力的金屬層、顯示器、發光二極體、電路、太陽能電池。
- 如請求項1~26中任一項之方法,其特徵在於:將該第一半模具(21)旋轉及/或推移到步驟b)與c)的執行之間、步驟d)與e)的執行之間、步驟d)與f)的執行之間及/或步驟f)與e)的執行之間及/或該印刷步驟之前。
- 一種用於製造元件(10)的射出成型裝置(40),特別是根據如請求項1~27中任一項之方法進行製造,其特徵在於:該射出成型裝置(40)具有至少一個第一射出成型站(41)以及至少一個壓印站(42),該射出成型裝置(40)具有包含一第一模穴(211)的至少一個第一半模具(21)以及至少一個第二半模具(22),該至少一第一射出成型站(41)具有一關閉裝置(411),用以關閉一射出成型工具(20),以形成一個第一射出成型腔(212),該射出成型工具(20)包含該第一半模具(21)或該等第一半模具的其中一個以及該至少一第二半模具(22),該關閉裝置(411)另用以開啟該射出成型工具(20),該至少一第一射出成型站(41)具有一射出單元(412),用以將形成一基體(11)的一第一塑膠原料(31)導入該第一射出成型腔(212)內,該壓印站(42)具有一壓印單元(421),用以將一個或多個薄膜元件(12)壓印到該基體(11)的該表面的至少一子區上,該基體(11)隨著輪廓設置於該第一半模具(21)的該第一模穴(211)內,將該壓印單元(421)的該第一半模具(21)用作壓印槽,以進行該一個或多個第一薄膜元件(12)之壓印。
- 如請求項28之射出成型裝置(40),其特徵在於:該射出成型裝置(40)具有至少一個站(43),特別是至少一個第二射出成型站(43),該站(43)係用於施覆由一第二塑膠原料(32)製成的一覆蓋層(13),特別是藉由射出成型及/或溢出及/或部分包覆射出成型來進行施覆。
- 如請求項28或29之射出成型裝置(40),其特徵在於:該射出成型裝置(40)具有一個或多個第三半模具(23),該至少一個第二射出成型站(43)具有一關閉裝置,該關閉裝置用以藉由該一個或多個第三半模具(23)形成一第二射出成型腔(213),特別係藉由密封該一個或多個第三半模具(23),使該基體(11)、該一個或多個第一薄膜元件(12)及/或該第一半模具(21)無法進入該至少一個第三半模具(23),進而形成該第二射出成型腔(213),該至少一個第二射出成型站(43)具有一射出單元,用於將該第二塑膠原料(32)導入該第二射出成型腔(213)內。
- 如請求項28~30中任一項之射出成型裝置(40),其特徵在於:該射出成型裝置(40)具有至少一個印刷站,該至少一個印刷站特別是用於在至少另一子區內,對該一個或多個第一薄膜元件及/或該基體的該表面的該裸露的第一子區進行印刷,該基體隨著輪廓留在該第一半模具的該第一模穴內,特別是該第一半模具作為印刷支架使用,用以在該至少另一子區內,對該一個或多個第一薄膜元件及/或該基體的該表面的該裸露的第一子區進行印刷。
- 如請求項28~31中任一項之射出成型裝置(40),其特徵在於:該射出成型裝置(40)具有至少一個預處理站,用以預處理該基體的該表面的一子區,特別是使用下列一種或多個處理方法進行預處理:薰蒸、火焰處理、電漿處理、氟化、輻射照射、清潔、表面活化、塗覆成層。
- 如請求項28~32中任一項之射出成型裝置(40),其特徵在於:該射出成型裝置具有至少一個檢測站,藉由一光學感測器,特別是一攝影機,對該基體的該表面的一子區、該一個或多個第一薄膜元件、該印刷及/或該元件進行光學檢測。
- 如請求項28~33中任一項之射出成型裝置(40),其特徵在於:該射出成型裝置(40)具有一清潔站,特別是藉由刷淨及/或高壓空氣及/或吸淨,清潔該元件的一表面。
- 如請求項28~34中任一項之射出成型裝置(40),其特徵在於:該射出成型裝置(40)具有一脫模站(44),用以將該元件(10)自該第一半模具(21)脫模,該元件(10)包含該基體(11)及該一個或多個第一薄膜元件(12)。
- 如請求項28~35中任一項之射出成型裝置(40),其特徵在於:該射出成型裝置(40)具有可以移動地設置的一模架(24),特別是垂直或水平設置的一轉盤或一移動桌,該至少一個第一半模具(21)設於該轉盤或該移動桌上,且藉由該轉盤或該移動桌,該第一半模具(21)可以至少在該至少一個第一射出成型站(41)與該壓印站(42)及/或該印刷站之間移動。
- 如請求項28~36中任一項之射出成型裝置(40),其特徵在於:該射出成型裝置(40)具有二個或多個第一半模具(21),該等第一半模具(21)設於一共同模架(24)上,特別是一轉盤或一移動桌。
- 如請求項28~37中任一項之射出成型裝置(40),其特徵在於:該射出成型裝置(40)具有n個站,特別是一個或多個壓印站(42)、一個或多個第一射出成型站(43)、一個或多個預處理站、一個或多個清潔站及一個或多個脫模站(44),且在該模架(24)上設有至少n個第一半模具(21)。
- 如請求項28~38中任一項之射出成型裝置(40),其特徵在於:該射出成型裝置(40)具有一調整裝置(25),用於使該第一半模具(21)或特別是設置於一個共同模架(24)上的多數第一第一半模具(21),能移動於該射出成型裝置(40)的各站之間。
- 如請求項28~39中任一項之射出成型裝置(40),其特徵在於:該射出成型裝置(40)具有一工序控制裝置(50),該工序控制裝置(50)控制該調整裝置(25),以一個預定的順序循環地供給該一個或多個第一半模具(21)給該射出成型裝置(40)的兩個或多個站(41、42、43、44),特別依下列順序:第一射出成型站-壓印站-第一射出成型站-壓印站-脫模站-第一射出成型站-預處理站-壓印站-脫模站-第一射出成型站-壓印站-第二射出成型站-脫模站-第一射出成型站-預處理站-壓印站-第二射出成型站-脫模站-第一射出成型站-預處理站-壓印站-第二射出成型站-清潔站-脫模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DE102018128194.3A DE102018128194A1 (de) | 2018-11-12 | 2018-11-12 |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Bauteils sowie Spritzgießvorrichtung |
DE102018128194.3 | 2018-11-12 | ||
DE102019120711.8 | 2019-07-31 | ||
DE102019120711 | 2019-07-31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2106491A true TW202106491A (zh) | 2021-02-16 |
TWI843761B TWI843761B (zh) | 2024-06-01 |
Family
ID=684705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8138860A TWI843761B (zh) | 2018-11-12 | 2019-10-28 | 元件製造方法及射出成型裝置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2257823B2 (zh) |
EP (1) | EP3880425B1 (zh) |
JP (1) | JP7627215B2 (zh) |
KR (1) | KR20210090685A (zh) |
TW (1) | TWI843761B (zh) |
WO (1) | WO2020099191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02019132787A1 (de) | 2019-12-03 | 2021-06-10 | Leonhard Kurz Stiftung & Co. Kg | Dekorfolie,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r Dekorfolie und Verfahren zur Dekoration eines Zielsubstrats |
EP3995311A1 (de) * | 2020-11-10 | 2022-05-11 |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bearbeiten und insbesondere veredeln von druckobjekten |
FR3139495A1 (fr) * | 2022-09-13 | 2024-03-15 | Compagnie Plastic Omnium Se | Procédé de moulage de panneau de carrosserie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61135731A (ja) | 1984-12-07 | 1986-06-23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プラスチツク成形機 |
JPS61122819U (zh) | 1985-01-22 | 1986-08-02 | ||
JPH0667664B2 (ja) * | 1986-05-31 | 1994-08-31 | 尾池工業株式会社 | ホツトスタンピングホイル |
JPH0818345B2 (ja) * | 1986-11-28 | 1996-02-28 | 橋本フオ−ミング工業株式会社 | 装飾成形品の製造方法 |
JPS63254016A (ja) * | 1987-04-11 | 1988-10-20 |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 絵柄付き食器の製造方法および絵柄付き食器 |
JPH07324B2 (ja) | 1987-07-15 | 1995-01-11 | 日本プラスト株式会社 | 表皮体を有する合成樹脂製品の製造方法 |
DE4101106A1 (de) * | 1991-01-16 | 1992-07-23 | Krauss Maffei Ag |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herstellen laminierter formteile |
US5443673A (en) * | 1992-06-12 | 1995-08-22 | Donnelly Corporation | Vehicular panel assembly and method for making same |
JPH06278162A (ja) * | 1993-03-26 | 1994-10-04 | Sakae Riken Kogyo Kk | 装飾用長尺部材およびその製法 |
JPH0811419A (ja) | 1994-06-29 | 1996-01-16 | Shinano Polymer Kk | 押釦スイッチ用カバー部材の製造方法 |
JPH0818345A (ja) | 1994-07-04 | 1996-01-19 | Fujitsu Ltd | クォドラチャ復調回路 |
US5746962A (en) * | 1995-01-13 | 1998-05-05 | Green Tokai Co., Ltd. | Method of insert molding plastic parts to provide covered edge surfaces |
JP2628032B2 (ja) | 1995-08-25 | 1997-07-09 | 橋本フォーミング工業株式会社 | 装飾成形品の製造方法 |
WO1997047454A1 (en) | 1996-06-10 | 1997-12-18 | Lear Corporation | Method for forming a molded plastic panel |
US6280823B1 (en) * | 1998-05-22 | 2001-08-28 | Patent Holding Company | Foil-covered plastic part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
SE520827C2 (sv) | 2000-04-05 | 2003-09-02 | Nolato Ab | Aggregat och metod för framställning av bärare av information eller dekoration |
DE10034839A1 (de) * | 2000-07-18 | 2002-01-31 | Schiffer Fa M & C |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dickwandigen Bürsten, insbesondere Zahnbürsten |
JP4022819B2 (ja) * | 2002-12-26 | 2007-12-19 |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 電波透過カバー |
DE10252163A1 (de) | 2002-11-09 | 2004-05-27 | Braun Gmbh | Spritzling |
JP4379874B2 (ja) | 2004-08-19 | 2009-12-09 | 有限会社ソラーナテクノ | 成形同時印刷システムおよび転写印刷成形品の製造方法 |
DE102004041833A1 (de) | 2004-08-27 | 2006-03-02 | Leonhard Kurz Gmbh & Co. Kg | Dekorierter Spritzgussartikel,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dekorierten Spritzgussartikels sowie Transferfolie zur Verwendung in einem derartigen Verfahren |
NO20055077D0 (no) * | 2005-10-31 | 2005-10-31 | Jordan As | Anordning ved tannborste |
DE102006016200A1 (de) | 2006-04-06 | 2007-10-11 | Krauss-Maffei Kunststofftechnik Gmbh |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Herstellung von mehrkomponentigen Kunststoff-Formteilen |
KR20080089842A (ko) | 2007-04-02 | 2008-10-08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사출성형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사출성형방법 |
KR20090128059A (ko) | 2008-06-10 | 2009-12-15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사출성형시스템 및 사출성형방법 |
CN101856858A (zh) | 2009-04-08 | 2010-10-13 | 康准电子科技(昆山)有限公司 | 形成具有微结构的模内装饰模制品的方法及其模制品 |
CN101873776A (zh) * | 2009-04-27 | 2010-10-27 |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 具有天线功能的电子装置壳体及其制造方法 |
DE102010019625B4 (de) * | 2009-05-27 | 2017-08-24 | Engel Austria Gmbh |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r Verbund- oder Hybridkonstruktion |
KR20110071745A (ko) | 2009-12-21 | 2011-06-29 |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 가상화 시스템상에서의 영상 송수신 환경 설정방법 및 그 장치 |
KR101045996B1 (ko) | 2009-12-21 | 2011-07-01 | (주)피에조테크놀리지 | 압전 리니어 모터 |
DE102010020039A1 (de) | 2010-05-11 | 2011-11-17 | Volkswagen Ag |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Verkleidungsteils aus Kunststoff sowie Verkleidungsteil aus Kunststoff |
JP5410384B2 (ja) | 2010-08-09 | 2014-02-05 | 日本写真印刷株式会社 | 転写加飾品の製造方法、転写加飾装置及び転写加飾品 |
DE102011017040A1 (de) | 2011-04-14 | 2012-10-18 | Awm Mold Tech Ag |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s beschichteten Formteils und Vorrichtungen hierfür |
DE102011102722B4 (de) | 2011-05-20 | 2017-05-24 | Leonhard Kurz Stiftung & Co. Kg | Verfahren zum In-Mold-Dekorieren |
WO2014022361A1 (en) | 2012-07-31 | 2014-02-06 | Wilsonart Llc | Printed laminate with digital printing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e |
DE102012109315A1 (de) | 2012-10-01 | 2014-04-03 | Leonhard Kurz Stiftung & Co. Kg |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Beprägen einer nicht-ebenen Oberfläche eines Körpers mit einer Übertragungslage einer Heißprägefolie |
GB201219613D0 (en) | 2012-10-31 | 2012-12-12 | Obrist Closures Switzerland |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moulding machines |
CN103354620A (zh) * | 2013-05-31 | 2013-10-16 | 深圳市同洲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通过移动终端远程控制数字电视终端的方法及其系统 |
DE102015112374A1 (de) * | 2015-07-29 | 2017-02-02 | International Automotive Components Group Gmbh |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Herstellen eines kaschierten Formteils |
WO2017097444A1 (de) | 2015-12-10 | 2017-06-15 | Votteler Lackfabrik Gmbh & Co. Kg | Verfahren zum beschichten eines substrats |
RU2695185C1 (ru) | 2016-06-14 | 2019-07-22 | Сэн-Гобэн Гласс Франс | Способ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пластмассовой съемной детали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
DE102017101595B3 (de) | 2017-01-27 | 2018-05-30 | Leonhard Kurz Stiftung & Co. Kg | Transferfolie, deren Verwendung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r Transferfolie sowie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mit einer Transferlage einer Transferfolie dekorierten Spritzgussartikels |
CN108749282A (zh) | 2018-05-18 | 2018-11-06 | 东莞市金誉印刷有限公司 | 一种轮转式冷烫金印刷机 |
-
2019
- 2019-10-28 TW TW108138860A patent/TWI843761B/zh active
- 2019-11-05 JP JP2021525563A patent/JP7627215B2/ja active Active
- 2019-11-05 US US17/292,948 patent/US12257823B2/en active Active
- 2019-11-05 EP EP19798616.9A patent/EP3880425B1/de active Active
- 2019-11-05 WO PCT/EP2019/080257 patent/WO2020099191A1/de unknown
- 2019-11-05 KR KR1020217017999A patent/KR20210090685A/ko active Pend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7627215B2 (ja) | 2025-02-05 |
US12257823B2 (en) | 2025-03-25 |
KR20210090685A (ko) | 2021-07-20 |
TWI843761B (zh) | 2024-06-01 |
JP2022507143A (ja) | 2022-01-18 |
EP3880425B1 (de) | 2024-08-21 |
EP3880425A1 (de) | 2021-09-22 |
US20220001662A1 (en) | 2022-01-06 |
WO2020099191A1 (de) | 2020-05-2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5928713B2 (ja) | インモールド加飾方法及び装置 | |
US9815241B2 (en) | Method of 3D printing plastic molding compound on foil ply | |
EP2199054B1 (en) | Method of combining laser-engraving and in-mold decoration techniques to laser-engrave pattern on plastic product | |
TW202106491A (zh) | 元件製造方法及射出成型裝置 | |
CN111093934A (zh) | 用于车辆雷达的热塑性雷达罩的制造方法 | |
US20240116290A1 (en) | Coating device, and method involving an embossing station and a printing station | |
DE102018128194A1 (de) |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Bauteils sowie Spritzgießvorrichtung | |
JP2002240078A (ja) | 射出成形同時加飾方法 | |
CN113795363B (zh) | 用于制造构件的方法和用于制造构件的设备 | |
US20130307186A1 (en) | Molding Tool for Back-Molding a Plastic Film with a Plastic Melt | |
WO2011013659A1 (ja) | 加飾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 |
JPH09207165A (ja) | 2色成形同時2段階絵付け品の製造方法 | |
KR101156716B1 (ko) | 유브이 미세 패턴이 형성된 인몰드 사출물과 그 제조 방법 | |
JP5336276B2 (ja) | 成形同時加飾装置及び成形同時加飾品の製造方法 | |
KR101009537B1 (ko) | 레이저 조각 및 인 몰드 전사 기술에 의해 플라스틱 제품상에 레이저 조각 패턴을 형성하는 방법 및 그 제품 | |
JP6242677B2 (ja) | 立体エンブレムの製造方法 | |
JP2011068026A (ja) | インサート成形による加飾成形物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
JPH06115238A (ja) | 凹凸模様付転写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の製法 | |
JP3793443B2 (ja) | 転写箔およびその製造装置 | |
RU2810147C1 (ru) | Устройство нанесения покрытия и способ с установкой тиснения и установкой печати | |
JP2006255561A (ja) | 樹脂成形品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
JPH11244450A (ja) | 遊技機の金属光沢を有する部品及び遊技機の金属光沢を有する部品の製造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