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TW202039162A - 防滑多向之緊固件卸除工具 - Google Patents

防滑多向之緊固件卸除工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039162A
TW202039162A TW109112377A TW109112377A TW202039162A TW 202039162 A TW202039162 A TW 202039162A TW 109112377 A TW109112377 A TW 109112377A TW 109112377 A TW109112377 A TW 109112377A TW 202039162 A TW202039162 A TW 202039162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ide portion
cavity portion
item
patent application
scop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123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保羅 庫庫克
湯瑪士史蒂芬 庫庫克
Original Assignee
美商葛利普控股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美商葛利普控股公司 filed Critical 美商葛利普控股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0391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39162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BTOOLS OR BENCH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FASTENING, CONNECTING, DISENGAGING OR HOLDING
    • B25B15/00Screwdrivers
    • B25B15/001Screwdrivers characterised by material or shape of the tool bit
    • B25B15/004Screwdrivers characterised by material or shape of the tool bit characterised by cross-section
    • B25B15/008Allen-type key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BTOOLS OR BENCH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FASTENING, CONNECTING, DISENGAGING OR HOLDING
    • B25B27/00Hand to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itting together or separating parts or objects whether or not involving some deform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5B27/14Hand to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itting together or separating parts or objects whether or not involving some deform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assembling objects other than by press fit or detaching same
    • B25B27/18Hand to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itting together or separating parts or objects whether or not involving some deform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assembling objects other than by press fit or detaching same withdrawing broken threaded parts or twist dril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Details Of Spanners, Wrenches, And Screw Drivers And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一種防滑多向之緊固件卸除工具,其包含:一個扭力工具本體、及複數個結合特徵。複數個結合特徵之中的每一個的剖面更包含:一個支撐部、至少一個凹穴部、一個第一內角、及一個第二內角。複數個結合特徵放射狀地分佈於扭力工具本體的一個旋轉軸的周圍。支撐部及凹穴部分別位於第一內角兩側,而且彼此連接。第二內角被界定於凹穴部的一個第一側部及一個第二側部之間,而且凹穴部朝向旋轉軸。

Description

防滑多向之緊固件卸除工具
本發明是關於各種緊固件安裝及移除的技術,尤其是關於一種防滑多方向性起子頭,其設計能夠在取出或鎖緊緊固件時,避免傷害或磨損緊固件。
六角螺栓、螺帽、螺絲、及其他類似螺紋裝置,藉由結合於互補的螺紋,例如陽螺紋或陰螺紋,用來將複數工件固定結合在一起。該些型態的緊固件的構造通常具有:一根圓柱形的軸桿、一個在軸桿表面的外螺紋、及在軸桿一端的頭部。外螺紋與一個攻牙於孔洞或螺帽的互補陰螺紋結合,以固定緊固件,而將工件結合在一起。緊固件頭部的內部接受外面的扭力,以做為旋轉或驅動緊固件進入陰螺紋的手段。承窩的內部被做成特殊的形狀,讓外部工具,例如內六角板手,施加扭力於緊固件,讓緊固件以某種程度結合於陰螺紋。這些緊固件簡單、便宜、有效,所以普遍地用於現代工業。
使用此類緊固件常見的問題之一是:無論緊固件是公或母,工具常常會在頭部滑動。其原因有可能是:工具或緊固件磨損、工具或緊固件鏽蝕、過度扭緊緊固件、緊固件的頭部損壞。
本發明係一種驅動起子頭工具的設計,當與適當的配對緊固件一起使用時,可以實質上消除滑動。本發明使用一系列區段部來咬住緊固件的頭部,並且有效地在驅動起子頭及緊固件的頭部之間傳遞扭力。
傳統的螺栓起子可能會用到原本不需的要工具以及鑽孔。本發明則避免了這些問題。隨著電動螺絲起子及電鑽的發展,人們已經普遍地使用電動工具施加扭力以移除緊固件。大部分的起子頭具有一個標準的四分之一英寸六角形夾持端,同時也包括但不限於是方形、六角形、或星形的驅動端。
根據一個實施例,本發明提出一種防滑多向之緊固件卸除工具,其包含:一個扭力工具本體;及複數個結合特徵,其中複數個結合特徵之中的每一個的剖面更包含:一個支撐部、至少一個凹穴部、一個第一內角、及一個第二內角。複數個結合特徵射狀地分佈於於扭力工具本體的一個旋轉軸的周圍。支撐部及凹穴部分別位於第一內角兩側,而且彼此連接。凹穴部朝向該旋轉軸。第二內角被界定於凹穴部的一個第一側部及一個第二側部之間。扭力工具本體從旋轉軸向外延伸到複數個結合特徵。
根據另外一個實施例,本發明更包含:一個附裝本體、及一個結合孔,其中附裝本體的中心位於旋轉軸,並且附裝本體沿著旋轉軸分佈;附裝本體連接於扭力工具本體;結合孔沿著旋轉軸穿入附裝本體,且相對於扭力工具本體。
以下藉由具體實施例配合所附的圖式詳加說明,當更容易瞭解本發明之目的、技術內容、特點及其所達成之功效。
1:扭力工具本體
2:旋轉軸
3:結合特徵
4:支撐部
5:凹穴部
6:第一側部
7:第二側部
8:第一內角
9:第二內角
10:第三內角
11:附裝本體
12:結合孔
13:任意特徵
14:相鄰特徵
15:角稜
16:凹陷區
17:左凹穴部
18:右凹穴部
19:平坦區
20:抓持稜
圖1是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立體圖。
圖2是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側視圖。
圖3是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底視圖。
圖4是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上視圖,其顯示複數個結合特徵的配置。
圖5是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立體圖。
圖6是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上視圖,其顯示複數個結合特徵的配置。
圖7是本發明第三實施例的立體圖。
圖8是本發明第三實施例的上視圖,其顯示複數個結合特徵的配置。
圖9是本發明第四實施例的立體圖。
圖10是本發明第四實施例的上視圖,其顯示複數個結合特徵的配置。
圖11是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上視圖,其顯示複數個結合特徵的另外一種配置。
圖12是本發明第一替代實施例的上視圖,其顯示複數個結合特徵的配置。
圖13是本發明第二替代實施例的上視圖,其顯示複數個結合特徵的配置。
首先要特別說明的是:本說明書所使用的圖式僅是用於說明本發明的某些實施例,本發明的範圍並不受該些圖式的限制。
本發明提供一種防滑多向之緊固件卸除工具,其用於移除損壞/磨損的緊固件。本發明相容於一個緊固件頭部的陰性孔穴。此一個緊固件頭部的陰性孔穴的內側壁與本發明結合,以用來上鎖緊或鬆弛一個陽性的緊固件。陽性緊固件的一個例子是一個螺栓緊固件,其頭部具有一個六角形的陰性孔穴。更且,本發明也相容於右手螺紋的陽性緊固件及左手螺紋的陽性緊固件。
請參照圖1到圖13。本發明包含:一個扭力工具本體1、及複數個結合特徵3。扭力工具本體1藉由複數個結合特徵3施加相關的力量於緊固件頭部。對一個頭部具有陰性孔穴的陽性緊固件而言,扭力工具本體1是一個突出構造,其尺寸可以以互鎖的方式配合陰性孔穴,例如內六角板手(六角起子頭)。扭力工具本體1的長度、寬度、及直徑可以變化以配合不同尺寸的陰性孔穴。複數個結合特徵3防止取出或鎖緊緊固件時發生滑移,其射狀地分佈於扭力工具本體1的一個旋轉軸2的周圍,如圖1及圖2所示。更詳言之,複數個結合特徵3設置於扭力工具本體1的周圍,用以夾持住陰性孔穴的內部側面角隅。於是,複數個結合特徵3藉由防止扭力工具本體1及緊固件頭部之間的滑移,而將扭力傳到陽性緊固件的頭部。
請參照圖1及圖2。扭力工具本體1從旋轉軸2向外延伸到複數個結合特徵3。這會讓複數個結合特徵3環繞旋轉軸2分佈在扭力工具本體1的外表面,而形成一個像起子頭的構造,類似但不限於是六角起子頭。
在傳統的六角起子頭,大部分的扭力是經由陰性孔穴的內部側邊角隅,傳遞到緊固件頭部的陰性孔穴。隨著使用時間的增加,內部側邊角隅的磨損退化促使起子裝置,例如六角起子頭,結合的位置從角隅移向緊固件內側壁支撐面的中央,這會降低從六角起子頭傳遞的扭力到緊固件頭部的效率,並且造成緊固件材料伸張並且變圓,更造成傳統的六角起子頭或其他的內起子頭在緊固件頭部之內滑移。本發明克服上述問題是藉由:從扭力工具本體移除材料並且產生空穴區域,以讓扭力傳遞到緊固件頭部的內部側面角隅;這是藉由使用複數個結合特徵3而達成。複數個結合特徵3之中的每一個,是位於可以結合或咬住陰性孔穴的內部側邊角隅的位置,而不是位於可以結合或咬住陰性孔穴的內部側面的位置。如此,可以確保適量的扭力可以傳遞到緊固件頭部,以啟動旋轉,並且可以防止緊固件變圓,於是就可以取出損壞/磨損的緊固件。
請參照圖4、圖6、圖8、及圖10。複數個結合特徵3之中的每一個的剖面更包含:一個支撐部4、至少一個凹穴部5、一個第一內角8,及一個第二內角9。一個抓持稜20形成於一對結合特徵3之間,或者一個結合特徵3之內;藉此,在移除損壞/磨損的緊固件的時候,抓持稜20可以咬入緊固件頭部。凹穴部5是惰性的緊固件材料的匯集部。扭力施加於側面角隅是藉由:抓持稜20抵頂住緊固件並且推動緊固件側面角隅材料,並產生一個凹槽在緊固件側面角隅。如此,就可以有效地將扭力工具鎖住於緊固件,進而防止發生圓化及滑移。如此,可以讓沒有跟扭力工具本體1結合的緊固件材料保持在惰性的狀態,並且聚集於緊固件材料匯集部。當扭力工具本體1剛剛插入緊固件頭部的時候,凹穴部5一開始並沒有跟緊固件內側面接觸,直到施加扭力並且抓持稜20掘入或咬入緊固件側面角隅;然後凹穴部5向緊固件側壁移動,而且緊固件材料進入凹穴部5。換句話說,當扭力工具本體1剛插入承窩緊固件頭部的時候,當凹穴部5仍然保持與緊固件支撐面分開的狀態時,承窩緊固件支撐面及複數個結合特徵3之間的接觸,只發生在支撐部4及抓持稜20之間。更詳言之,支撐部4及凹穴部5分別位於第一內角8兩側,而且彼此連接。在本發明的一個較佳實施例,第一內角8是一個鈍角,而且介於91度及179度之間;如此凹穴部5就可以朝向旋轉軸2,以啟動抓持稜20的定向。第一內角8不僅是一個有角度的交叉點,而且也可以是一個增加摩擦力及工具性能的徑向角。抓持稜20及支撐部4是共直線,而且實質上共平面。既然凹穴部5朝向旋轉軸2,第二內角9就被界定於凹穴部5的一個第一側部6及一個第二側部7之間。在本發明的一個較佳實施例,第二內角9是一個優角,其介於181度及359度之間。於是,抓持稜20就可以從旋轉軸2指向外部,並且咬入承窩緊固件的內部側面角隅。
再者,複數個結合特徵3等距離圍繞扭力工具本體1而產生一個封閉的剖面,如圖4、圖6、圖8、及圖10所示。為了要描述這個封閉的剖面,複數 個結合特徵3具有:一個任意特徵13、及一個相鄰特徵14。任意特徵13是複數個結合特徵3之中的任意一個,而相鄰特徵14則是直接鄰接於任意特徵13的一個結合特徵3。如上所述,本發明可以設計成適應各種不同的緊固件頭部,而這是藉由以下的做法而達成:改變複數個結合特徵3的數量,以配合不同型態的緊固件頭部的陰性開口。複數個結合特徵3的數量通常與陰性開口的剖面形狀有關。例如,一個五角形的陰性開口具有五個側邊。為了要移除具有五角形陰性開口的陽性緊固件,使用者需要選用具有五個結合特徵的實施例來做為複數個結合特徵3。在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與陰性開口接觸的複數個結合特徵3的數量可以是18、12、6、5、4、或3。
在本發明的一個第一實施例,支撐部4是連接於第一側部6。第二側部7是連接於第一側部6,並且隔著第一側部6與支撐部4相對。如圖1到圖4所示,本發明更包含一個第三內角10;複數個結合特徵3具有:一個任意特徵13、及一個相鄰特徵14。更詳言之,任意特徵13的第二側部7,及相鄰特徵14的支撐部4,彼此相鄰,而且第三內角10位於其間,如此就定義出第一實施例的徑向剖面。再者,第三內角10是一個鈍角,而且介於91度及179度之間,如此抓持稜20就可以從旋轉軸2指向外部。較為優選的是:第一實施例的第三內角10大於90度,並且小於120度。其他的選擇是:第三內角10是一個直角而且不小於90度。第一側部6及第二側部7的交界處形成一個角稜15,其中第一側部6及第二側部7的交界處準確地定義出凹穴部5的一個底稜。其他的選擇是:第一側部6及第二側部7的交界角具有一個任意的角度,或者第一側部6及第二側部7的交界處是一個曲面。第一實施例的複數個結合特徵3在扭力工具本體1的周圍等距離排列,而形成一個封閉的剖面,如圖4所示。在本發明,支撐部4、第一側部6、及第二側部7的長度是可以改變的。在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第一內角8、第二內角9、及第三內角10也可以改變,以形成更加銳利的抓持稜20。
在本發明的一個第二實施例,支撐部4是連接於第一側部6。第二側部7是連接於第一側部6,並且隔著第一側部6與支撐部4相對。更詳言之,任意特徵13的第二側部7,及相鄰特徵14的支撐部4,彼此相鄰,而且第三內角10位於其間,如此就定義出第二實施例的徑向剖面。再者,第三內角10是一個鈍角,如此抓持稜20就可以從旋轉軸2指向外部。較為優選的是:第二實施例的第三內角10大於90度,並且小於120度。再者,第一側部6及第二側部7分別以切線的方式交會一個凹陷區16,其中凹穴部5的底稜並不重疊於第一側部6及第二側部7的實際交會點。第二實施例的複數個結合特徵3在扭力工具本體1的周圍等距離排列,而形成一個封閉的剖面,如圖5及圖6所示。在本發明,支撐部4、第一側部6、及第二側部7的長度是可以改變的。在第二實施例,支撐部4及凹穴部5的長度比以2:1為優選。在本發明的第二實施例,第一內角8、第二內角9、及第三內角10也可以改變,以形成更加銳利的抓持稜20。例如,圖6所顯示的實施例具有六個結合特徵3,而圖11所顯示的實施例具有三個結合特徵3。在本發明,第一側部6及第二側部7的長度、第一內角8、第二內角9及第三內角10的角度,在不同的實施例中,會有不同的數值。
在本發明的一個第三實施例,至少一個凹穴部5更包含:一個左凹穴部17、及一個右凹穴部18,如圖7及圖8所示。更詳言之,支撐部4是位於右凹穴部18的第一側部6及左凹穴部17的第一側部6之間。支撐部4連接於右凹穴部18的第一側部6。支撐部4也連接於左凹穴部17的第一側部6。右凹穴部18的第二側部7,隔著右凹穴部18的第一側部6相對於支撐部4,而且右凹穴部18的第二側部7連接於右凹穴部18的第一側部6。左凹穴部17的第二側部7,隔著左凹穴部17的第一側部6相對於支撐部4,而且左凹穴部17的第二側部7連接於左凹穴部17的第一側部6。關於複數個結合特徵3,任意特徵13的右凹穴部18的第二側部7,及相鄰特徵14的左凹穴部17的第二側部7,彼此相鄰而且連接,而且第三內角10位 於其間,如此就定義出第三實施例的徑向剖面。再者,第三內角10是一個鈍角,如此抓持稜20就可以從旋轉軸2指向外部。較為優選的是:第三實施例的第三內角10大於90度,並且小於120度。再者,右凹穴部18的第一側部6及右凹穴部18的第二側部7分別以切線的方式交會凹陷區16,其中右凹穴部18的底稜並不重疊於右凹穴部18的第一側部6及右凹穴部18的第二側部7的實際交會點。再者,左凹穴部17的第一側部6及左凹穴部17的第二側部7分別以切線的方式交會凹陷區16,其中左凹穴部17的底稜並不重疊於左凹穴部17的第一側部6及左凹穴部17的第二側部7的實際交會點。第三實施例的複數個結合特徵3在扭力工具本體1的周圍等距離排列,而形成一個封閉的剖面,如圖8所示。在本發明,支撐部4、第一側部6、及第二側部7的長度是可以改變的。在第三實施例,支撐部4及左凹穴部17或右凹穴部18的長度比,以3:1或者相等為優選。在本發明的第三實施例,第一內角8、第二內角9、及第三內角10也可以改變,以形成更加銳利的抓持稜20。
在本發明的一個第四實施例,第四實施例更包含:一個平坦區19;至少一個凹穴部5更包含:一個左凹穴部17、及一個右凹穴部18,如圖9及圖10所示。更詳言之,支撐部4是位於右凹穴部18的第一側部6及左凹穴部17的第一側部6之間。支撐部4連接於右凹穴部18的第一側部6。支撐部4也連接於左凹穴部17的第一側部6。右凹穴部18的第二側部7,隔著右凹穴部18的第一側部6相對於支撐部4,而且右凹穴部18的第二側部7連接於右凹穴部18的第一側部6。左凹穴部17的第二側部7,隔著左凹穴部17的第一側部6相對於支撐部4,而且左凹穴部17的第二側部7連接於左凹穴部17的第一側部6。平坦區19連接於右凹穴部18的第二側部7。關於複數個結合特徵3,任意特徵13的右凹穴部18的第二側部7,及相鄰特徵14的左凹穴部17的第二側部7,彼此相鄰而且連接,而且第三內角10位於其間,如此就定義出第四實施例的徑向剖面。再者,第三內角10是一個鈍角,如此抓持稜20就可以從旋轉軸2指向外部。較為優選的是:第四實施例的第 三內角10大於90度,並且小於120度。再者,右凹穴部18的第一側部6及右凹穴部18的第二側部7分別以切線的方式交會凹陷區16,其中右凹穴部18的底稜並不重疊於右凹穴部18的第一側部6及右凹穴部18的第二側部7的實際交會點。再者,左凹穴部17的第一側部6及左凹穴部17的第二側部7分別以切線的方式交會凹陷區16,其中左凹穴部17的底稜並不重疊於左凹穴部17的第一側部6及左凹穴部17的第二側部7的實際交會點。第四實施例的複數個結合特徵3在扭力工具本體1的周圍等距離排列,而形成一個封閉的剖面,如圖10所示。在本發明,支撐部4、第一側部6及第二側部7的長度是可以改變的。在本發明的第四實施例,第一內角8、第二內角9及第三內角10也可以改變,以形成更加銳利的抓持稜20。當扭力工具本體1剛插入承窩緊固件頭部的時候,當凹穴部5仍然保持與緊固件支撐面分開的狀態時,承窩緊固件支撐面及複數個結合特徵3之間的接觸,只發生在支撐部4、平坦區19及抓持稜20之間。
本發明更包含一個附裝特徵,其可以讓外部扭力工具附裝於扭力工具本體1,以增加施加於損壞/磨損緊固件的扭力。請參照圖2及圖3。本發明更包含:一個附裝本體11、及一個結合孔12,其可讓一個外部工具附裝於扭力工具本體1,例如:開口扳手、閉口扳手、組合扳手、可調扳手、或套筒扳手。附裝本體11的中心位於旋轉軸2,並且附裝本體11沿著旋轉軸2分佈,以讓扭力施加工具的旋轉軸對準旋轉軸2。更且,附裝本體11連接於扭力工具本體1的基部,並且相對於複數個結合特徵3。附裝本體11以一個圓形的承窩設計為優選,但也可以是一個六角形或方形的設計,附裝本體11的直徑以稍微大於扭力工具本體1的基部的直徑為佳。然而,視乎基部的直徑、製造方法、及設計,附裝本體11的直徑也可以比扭力工具本體1的基部的直徑小。本發明並未特別限制附裝本體11的樣式及外型,並且可以包含一個內六角板手,或任何其他終端使用者所想要的附裝本體。結合孔12沿著旋轉軸2穿入附裝本體11。結合孔12形狀可以接受 一個承窩扳手的陽性附裝元件。由於大多數的承窩扳手使用一個正方形的陽性附裝元件,結合孔12形狀以正方形為佳。在本發明的其他實施例,附裝本體11及結合孔12的設計及形狀可以改變以適應不同的扭力施加工具及不同的附裝手段。例如,附裝本體11的形狀可以是但不限於是正方形或圓柱形。在本發明的其它實施例,附裝本體11的外表面可以進行表面抓力處理,例如像滾花或者其他處理,以增加扭力工具本體1及各種抓取手段之間的摩擦力。
附裝本體11的一個底面從結合孔12逐漸傾斜,如此可以用槌擊將複數個結合特徵3敲入破損/磨損的緊固件,而不會破壞結合孔12。換句話說,附裝本體11在結合孔12附近的高度稍微大於附裝本體11在外表面的高度,以至於底面從結合孔12逐漸傾斜。在本發明的某些實施例,附裝本體11可以沒有結合孔12而且具有一個驅動頭;驅動頭設計來供鐵鎚或其他的施力工具敲擊,並同心地附裝於一個任何形狀的棒體,且附裝於扭力工具本體1。這個特徵讓扭力工具本體1可以做為嚴重破損或圓化的緊固件的取出工具。
為了使用本發明移除破損/磨損的緊固件,扭力工具本體1被放置於破損/磨損緊固件的內承窩頭部,於是一個明顯比例的複數個結合特徵3就位於緊固件頭部之內。使用者只要施加一個逆時鐘的扭力到扭力工具本體1,就可以旋轉並且移除除破損/磨損的緊固件。當扭力施加於扭力工具本體1時,複數個結合特徵3咬入緊固件頭部的陰性開口的內部側面角隅,並且旋轉緊固件。本發明是設計來部分或全部結合於破損/磨損的的緊固件頭部。由於複數個結合特徵3之中的每一個具有抓持稜20,本發明可以藉由使用複數個結合特徵3來克服緊固件頭部滑移的問題。需要了解的是:本發明並不受限於用來取出破損/磨損的的緊固件,而是可用來以順時鐘及逆時鐘的方向旋轉新的緊固件及受損的緊固件。
在本發明的一個第一替代實施例,複數個結合特徵3更包含:一個曲面區、及一個平坦區19,如圖12所示。更詳言之,曲面區連接於平坦區19;任意特徵13的平坦區19及相鄰特徵14的曲面區彼此連接,以完成第一替代實施例的封閉剖面。曲面區及平坦區19的長度及其相關的角度可以改變,以形成第一替代實施例的更加銳利的抓持稜20。
在本發明的一個第二替代實施例,複數個結合特徵3更包含:一個曲面區,如圖13所示。任意特徵13的曲面區及相鄰特徵14的曲面區彼此連接,以完成第二替代實施例的封閉剖面。曲面區的長度及兩個曲面區之間的角度可以改變,以形成第二替代實施例的更加銳利的抓持稜20。
本發明已經以實施例說明於上。然而需要了解的是:在不背離本發明之精神或申請範圍的情況下,對該些實施例所為之修改或變化仍包含於本發明之範圍內。
1:扭力工具本體
2:旋轉軸
3:結合特徵
11:附裝本體

Claims (20)

  1. 一種防滑多向之緊固件卸除工具,其包含:
    一個扭力工具本體;及
    複數個結合特徵,其中
    該複數個結合特徵之中的每一個的剖面更包含:一個支撐部、至少一個凹穴部、一個第一內角、及一個第二內角;
    該複數個結合特徵射狀地分佈於該扭力工具本體的一個旋轉軸的周圍;
    該支撐部及該凹穴部分別位於該第一內角兩側,而且彼此連接;
    該凹穴部朝向該旋轉軸;
    該第二內角被界定於該凹穴部的一個第一側部及一個第二側部之間。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防滑多向之緊固件卸除工具,其中該扭力工具本體從該旋轉軸向外延伸到該複數個結合特徵。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防滑多向之緊固件卸除工具,其更包含:
    一個附裝本體;及
    一個結合孔,其中
    該附裝本體的中心位於該旋轉軸,並且該附裝本體沿著該旋轉軸分佈;
    該附裝本體連接於該扭力工具本體;
    該結合孔沿著該旋轉軸穿入該附裝本體,且相對於該扭力工具本體。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防滑多向之緊固件卸除工具,其中該第一內角是一個鈍角。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防滑多向之緊固件卸除工具,其中該第二內角是一個優角。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防滑多向之緊固件卸除工具,其中該支撐部是連接於該第一側部;
    該第二側部隔著該第一側部與該支撐部相對;
    該第二側部連接於該第一側部。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防滑多向之緊固件卸除工具,其更包含:
    一個第三內角,其中
    該複數個結合特徵具有:至少一個任意特徵、及至少一個相鄰特徵;
    該任意特徵的該第二側部,及該相鄰特徵的該支撐部,彼此相鄰,而且該第三內角位於其間。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防滑多向之緊固件卸除工具,其中該第三內角是一個鈍角。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防滑多向之緊固件卸除工具,其中該第一側部及該第二側部的交界處形成一個角稜。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防滑多向之緊固件卸除工具,其中該第一側部及該第二側部分別以切線的方式交會一個凹陷區。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防滑多向之緊固件卸除工具,其中該至少一個凹穴部更包含:一個左凹穴部、及一個右凹穴部;
    該支撐部是位於該右凹穴部的該第一側部及該左凹穴部的該第一側部之間;
    該支撐部連接於該右凹穴部的該第一側部;
    該支撐部連接於該左凹穴部的該第一側部;
    該右凹穴部的該第二側部,隔著該右凹穴部的該第一側部相對於該支撐部,而且該右凹穴部的該第二側部連接於該右凹穴部的該第一側部;
    該左凹穴部的該第二側部,隔著該左凹穴部的該第一側部相對於該支撐部,而且該左凹穴部的該第二側部連接於該左凹穴部的該第一側部。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防滑多向之緊固件卸除工具,其更包含:
    一個第三內角,其中
    該複數個結合特徵具有:一個任意特徵、及一個相鄰特徵;
    該任意特徵的該右凹穴部的該第二側部,及該相鄰特徵的該左凹穴部的該第二側部,彼此相鄰而且連接,而且該第三內角位於其間。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防滑多向之緊固件卸除工具,其中該第三內角是一個鈍角。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防滑多向之緊固件卸除工具,其中該右凹穴部的該第一側部及該右凹穴部的該第二側部分別以切線的方式交會一個凹陷區。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防滑多向之緊固件卸除工具,其中該左凹穴部的該第一側部及該左凹穴部的該第二側部分別以切線的方式交會一個凹陷區。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防滑多向之緊固件卸除工具,其更包含:
    一個平坦區,其中
    該至少一個凹穴部更包含:一個左凹穴部、及一個右凹穴部;
    該支撐部是位於該右凹穴部的該第一側部及該左凹穴部的該第一側部之間;
    該支撐部連接於該右凹穴部的該第一側部;
    該支撐部連接於該左凹穴部的該第一側部;
    該右凹穴部的該第二側部,隔著該右凹穴部的該第一側部相對於該支撐部,而 且該右凹穴部的該第二側部連接於該右凹穴部的該第一側部;
    該左凹穴部的該第二側部,隔著該左凹穴部的該第一側部相對於該支撐部,而且該左凹穴部的該第二側部連接於該左凹穴部的該第一側部;
    該平坦區連接於該右凹穴部的該第二側部。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之防滑多向之緊固件卸除工具,其更包含:
    一個第三內角,其中
    該複數個結合特徵具有:一個任意特徵、及一個相鄰特徵;
    該任意特徵的該平坦區及該相鄰特徵的該左凹穴部的該該第二側部彼此連接,而且該第三內角位於其間。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之防滑多向之緊固件卸除工具,其中該第三內角是一個鈍角。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之防滑多向之緊固件卸除工具,其中該右凹穴部的該第一側部及該右凹穴部的該第二側部分別以切線的方式交會一個凹陷區。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之防滑多向之緊固件卸除工具,其中該左凹穴部的該第一側部及該左凹穴部的該第二側部分別以切線的方式交會一個凹陷區。
TW109112377A 2019-04-12 2020-04-13 防滑多向之緊固件卸除工具 TW20203916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962833372P 2019-04-12 2019-04-12
US62/833,372 2019-04-12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39162A true TW202039162A (zh) 2020-11-01

Family

ID=727506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12377A TW202039162A (zh) 2019-04-12 2020-04-13 防滑多向之緊固件卸除工具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2) US20230173648A1 (zh)
EP (2) EP3953108B1 (zh)
CN (1) CN113874170B (zh)
TW (1) TW202039162A (zh)
WO (1) WO202020860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154969B2 (en) 2016-04-27 2021-10-26 Grip Holdings Llc Fastener extractor device
US11590637B2 (en) 2017-04-27 2023-02-28 Grip Holdings Llc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extracting and dislodging fasteners
US12023786B2 (en) 2017-02-15 2024-07-02 Grip Holdings Llc Multi-directional driver bit
US11602828B2 (en) 2019-07-30 2023-03-14 Grip Holdings Llc Multi-grip screw apparatus
US11701757B2 (en) 2018-09-19 2023-07-18 Grip Holdings Llc Anti-slip fastener remover tool
USD966063S1 (en) 2018-03-07 2022-10-11 Grip Holdings Llc Socket
US11161234B2 (en) 2018-03-15 2021-11-02 Grip Holdings Llc Tool holding apparatus
US11759918B2 (en) 2019-05-09 2023-09-19 Grip Holdings Llc Anti-slip torque tool with integrated engagement features
TWI790876B (zh) * 2021-12-27 2023-01-21 鴻安國際興業有限公司 具有防滑功能的驅動工具
USD1042059S1 (en) 2022-02-25 2024-09-17 Grip Holdings Llc Percussion drive
USD1026602S1 (en) 2022-03-17 2024-05-14 Grip Holdings Llc Selectable twist tool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798944A (en) * 1930-09-11 1931-03-31 Elmer F Jackman Tool for removing broken stud bolts and the like
US5819611A (en) * 1996-11-15 1998-10-13 Kozak; Ira M. Fastener removing tool
US5873290A (en) * 1997-06-06 1999-02-23 Hand Tool Design Corporation Hex head wrench
US6047620A (en) * 1998-01-14 2000-04-11 Kozak; Burton Tool for inserting and removing one-way fasteners, an off-center tool for inserting and removing one-way fasteners
CN2445864Y (zh) * 2000-06-14 2001-09-05 利益得股份有限公司 扳手的防止螺帽滑脱装置
CN2483149Y (zh) * 2001-05-16 2002-03-27 张珍财 套筒卡制装置
US6575057B1 (en) * 2002-04-18 2003-06-10 Lisle Corporation Broken heater hose coupler removal tool and method of use
US20040253063A1 (en) * 2003-05-29 2004-12-16 Arm Tooling, Inc. Cutting tool insert and cutter body
US20070277652A1 (en) * 2006-05-30 2007-12-06 Hsien-Chung Tuan-Mu Reversible ratcheting tool
TWM323375U (en) * 2007-07-04 2007-12-11 Leader Union Entpr Co Ltd Reversible and steady force-application anti-skid socket
DE202007010083U1 (de) * 2007-07-19 2007-09-13 Lee, Fong-Huang Rutschfeste Nuss mit der Möglichkeit zur zuverlässigen Kraftausübung in Vorwärts- und Rückwärtsrichtung
CN201128125Y (zh) * 2007-12-18 2008-10-08 英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具防滑及防溃角的扳手
JP4647710B1 (ja) * 2010-01-18 2011-03-09 株式会社エンジニア ドライバービット
JP4787377B1 (ja) * 2011-01-31 2011-10-05 株式会社エンジニア ビス除去用のねじ回し工具
DE102012104298B4 (de) * 2012-05-18 2014-02-27 Hafu Werkzeugfabrik H. J. Fuhrmann Gmbh Werkzeug
TWI436863B (zh) * 2013-01-18 2014-05-11 Fu Hua Lin 拆卸工具
WO2018150360A1 (en) * 2017-02-15 2018-08-23 Grip Tooling Technologies Llc Multi-directional driver bit
US10780556B2 (en) * 2014-04-30 2020-09-22 Grip Tooling Technologies Llc Anti-slip, multidirectional driver bit
WO2016174615A1 (en) * 2015-04-30 2016-11-03 Grip Tooling Technologies Llc Anti-slip fastener remover
CN109476000A (zh) * 2016-05-27 2019-03-15 加固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防滑扳手型工具
TWI742234B (zh) * 2017-01-27 2021-10-11 美商葛利普工具科技公司 球形防滑之工具頭
MX2019010944A (es) * 2017-03-23 2019-12-16 Grip Holdings Llc Broca con casquillo multiagarre.
TW202222501A (zh) * 2017-07-12 2022-06-16 美商葛利普控股公司 防滑扳手型工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245465A1 (en) 2023-09-20
EP3953108A4 (en) 2022-05-04
CN113874170B (zh) 2023-11-10
CN113874170A (zh) 2021-12-31
EP3953108A1 (en) 2022-02-16
EP3953108C0 (en) 2023-06-07
EP3953108B1 (en) 2023-06-07
US20250073863A1 (en) 2025-03-06
US20230173648A1 (en) 2023-06-08
WO2020208608A1 (en) 2020-10-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2039162A (zh) 防滑多向之緊固件卸除工具
CN113840691B (zh) 具有整合型结合特征的防滑扭力工具
CN113316498B (zh) 防滑扣件移除工具
TWI863595B (zh) 扣件取出工具及扣件退出裝置的組合
AU2023237134B2 (en) Anti-slip fastener remover tool
TWI853062B (zh) 進階抓持裝置
TWI742234B (zh) 球形防滑之工具頭
TW201938335A (zh) 防滑緊固件
US11701757B2 (en) Anti-slip fastener remover tool
US11590637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extracting and dislodging fasteners
US20230321801A1 (en) Anti-slip Fastener Remover Tool
TWI867213B (zh) 具有整合結合特徵的防滑扭力工具
TWI805845B (zh) 防滑扣件移除工具
TWI750719B (zh) 多夾持點套筒起子頭
AU2022441589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extracting and dislodging fasteners
US20230256576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Extracting and Dislodging Fasteners
TW202241651A (zh) 防滑扣件移除工具
WO2024025685A1 (en) Anti-slip fastener remover to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