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038791A - 鞋氣墊裝置 - Google Patents
鞋氣墊裝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202038791A TW202038791A TW108114361A TW108114361A TW202038791A TW 202038791 A TW202038791 A TW 202038791A TW 108114361 A TW108114361 A TW 108114361A TW 108114361 A TW108114361 A TW 108114361A TW 202038791 A TW202038791 A TW 202038791A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 air cushion
- cushion
- shoe
- gas
- Prior art dat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ootwear And Its Accessory,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一種鞋氣墊裝置,其包括:前氣墊對應足部的前腳掌;中氣墊對應足窩處,中氣墊設第一進氣管及第一出氣管,第一進氣管及第一出氣管連通中氣墊及前氣墊,並於第一出氣管內設有第一單向閥,第一進氣管連通鞋體內吸汲氣體進入中氣墊,第一進氣管內設第二單向閥,中氣墊內氣體導流入前氣墊;後氣墊對應後腳跟,後氣墊設第二進氣管及第二出氣管,第二進氣管一端連通後氣墊而另一端設前氣墊並設汲氣孔,另外第二進氣管內設第三單向閥,第三單向閥係限制第二進氣管吸取鞋體內之氣體後之導向。
Description
本發明一種鞋氣墊裝置,特指應用於鞋類領域之技術,其主要技術在於,提供穿戴者穿鞋踩踏時,對應前腳掌的鞋墊可根據踩踏力量的大小而隨時調整較為舒適的軟硬程度,使在足部於行走、跑跳等動作上,前腳掌能夠得到具舒適的緩衝性,即為一種實用性極佳之發明。
鞋子對於足部來說是一種最佳的保護物品,不僅可以禦寒外更可以防止異物對足部所造成的傷害,所以說鞋子對於人們來說是不可或缺的物件,一雙舒適的鞋子可以提供人們走得更久、跑得更快、跳得更遠是所有業者多年來追求的目標,然而市面上對於上述要達成的目標大多數會於鞋內放置有鞋墊,而鞋墊的類型繁多,例如較為常見的一般鞋墊,像是專利公告號I644631的類型,也又具功能性的鞋墊,如專利公告號M551846「具透氣及緩衝吸震效果之鞋墊」、I538631「氣墊鞋體」等,而今要討論是具有功能性的鞋墊,上述所列具功能性的鞋墊最大的特點就是可以達到緩衝、透氣之功效,以配合穿戴者行走、跑跳等從事足部的相關動作之使用。
然而,上述具功能性的鞋墊皆是透過反覆的踩踏進行氣墊的氣體循環、補充等,雖然能夠提供穿戴者足部的舒適性,可是卻忽略了一項問題,就是當氣墊中對應前腳掌的部分,當內部氣
體充填過飽時會造成氣墊過硬,導致吸震效果大幅降低,且當氣墊內的氣體充填過飽時更會發生爆開的危險情事,因可充氣之鞋墊大多數係以高週波熔接予以製成,所以說當氣墊內的氣體充填過飽時,穿戴者瞬間踩踏的力量,不論是從後腳跟導氣、還是直接由前腳掌踩踏,皆容易造成氣墊從熔接處爆開,所以說此種可充氣的鞋墊在使用上還是具有一定的問題存在。相關業者還是需仔細的思索,該如何調整、改善才可防止可充氣的鞋墊具有爆開的可能,以及充氣過飽無法有效吸震等缺失。
鑑於上述情形,本發明人投入許多時間研究相關知識,並加以比較各項優劣,進行相關產品的研究及開發,並歷經的多次實驗及測試,而終於推出一種『鞋氣墊裝置』改善上述缺失,以符合大眾所需使用。
本發明主要目的是提供穿戴者穿鞋行走、跑跳過程中,對應前腳掌的氣墊之氣體充填量較為適中,不會充填過多而使對應前腳掌的氣墊過硬,更符合穿戴者施力踩踏時具有舒適柔軟性但又保持著緩衝避震之功效,且同時提供穿戴者在穿戴踩踏上更為舒適,其改善習知技術中所列舉的可充氣鞋墊,會因為充氣過飽而造成爆裂、且氣體充填過飽也會造成氣墊過硬,使穿戴者在行走、跑跳上產生不舒服等缺失。為此,本發明人極力達成前述發明之目的與功效,本發明一種鞋氣墊裝置,其裝設於鞋體內且受足部的踩壓,其包括:一前氣墊,其對應足部的前腳掌;一中氣墊,其對應足部的足窩處,該中氣墊設有一第一進氣管及一第一出氣管,且該第一進氣管及第一出氣管以一端連通中氣墊,又該第一出氣管另一
端係連結前氣墊,並於該第一出氣管內設有一第一單向閥,而該第一進氣管係連通於鞋體內部且吸汲氣體進入中氣墊內,且該第一進氣管內設有一第二單向閥限制外界氣體進入的方向,該中氣墊內的氣體導流入前氣墊內充填;及一後氣墊,其對應足部的後腳跟,該後氣墊設有一第二進氣管及一第二出氣管,該第二進氣管係以一端連通後氣墊而另一端則設有一汲氣孔,該汲氣孔吸取鞋體內之氣體進入後氣墊,並經由後腳跟的踩壓由第二出氣管排出鞋體外,另外該第二進氣管內設有一第三單向閥,該第三單向閥係限制第二進氣管吸取鞋體內之氣體後之導向;其中,該前氣墊內所要充填之氣體透過足窩凹陷型態的踩壓,使該中氣墊的壓縮略微壓縮,讓氣體對前氣墊的充填不會過於飽滿而過硬,並維持前氣墊的柔軟性而具有緩衝、吸震之功效。
根據上述對於本發明所界定的技術特徵下,穿戴者在從事行走、跑跳等足部運動時,利用足部之足窩的內凹型態對中氣墊進行踩壓,因足窩為凹陷所以中氣墊不會過度壓縮而傳導過多的氣體進入前氣墊內,讓前氣墊內維持適當的氣體於內部,避免前氣墊過硬而讓穿戴者於行走、跑跳上產生不舒適,且該中氣墊的壓縮導氣不會讓前氣墊充氣過飽的狀況下,也可保護前氣墊受足部前腳掌的踩踏不會發生爆開的情況,確保前氣墊的正常使用,並提供穿戴者在行走、跑跳的足部運動下可減緩足部的衝力、壓力等,達到緩衝、吸震的功效。因此本發明可說是一種相當具有實用性及進步性之發明,相當值得產業界來推廣,並公諸於社會大眾。
(10)‧‧‧鞋體
(20)‧‧‧足部
(201)‧‧‧前腳掌
(202)‧‧‧足窩
(203)‧‧‧後腳跟
(1)‧‧‧前氣墊
(11)‧‧‧透氣孔
(12)‧‧‧前氣室
(2)‧‧‧中氣墊
(21)‧‧‧第一進氣管
(22)‧‧‧第一出氣管
(23)‧‧‧第一單向閥
(24)‧‧‧第二單向閥
(25)‧‧‧中氣室
(3)‧‧‧後氣墊
(31)‧‧‧第二進氣管
(311)‧‧‧汲氣孔
(32)‧‧‧第二出氣管
(33)‧‧‧第三單向閥
(34)‧‧‧後氣室
(35)‧‧‧第四單向閥
(4)‧‧‧彈性件
(5)‧‧‧彈簧件
(6)‧‧‧T字閥件
(61)‧‧‧第三出氣管
(62)‧‧‧洩氣調整閥
(7)‧‧‧T閥件
(8)‧‧‧調壓閥
第一圖為本發明立體示意圖。
第二圖為本發明平面示意圖。
第三圖為本發明裝設於鞋大底內並與鞋墊分解之立體示意圖。
第三A圖為第三圖鞋墊組合後之立體示意圖。
第三B圖為第三A圖之Ⅲ B-Ⅲ B線段剖面示意圖。
第四圖為第三B圖足部穿戴之使用狀態示意圖。
第五圖為第四圖足部後腳跟踩踏壓縮後氣墊之動作示意圖。
第五A圖為第五圖無鞋墊之俯視平面示意圖。
第六圖為第五圖後腳跟抬起、前腳掌與足窩壓縮踩踏前氣墊、中氣墊之動作示意圖。
第六A圖為第六圖無鞋墊之俯視平面示意圖。
為了清楚說明本發明所能達成上述之目的及功效,茲搭配圖示就本發明的實施例加以詳細說明其特徵與功效。請參閱第一圖至第六圖、第三A、三B圖、第五A圖、第六A圖所示,本發明一種鞋氣墊裝置,其裝設於鞋體(10)內且受到足部(20)的踩壓,其包括:一前氣墊(1),其對應足部(20)的前腳掌(201);一中氣墊(2),其對應足部(20)的足窩(202)處,該中氣墊(2)設有一第一進氣管(21)及一第一出氣管(22),且該第一進氣管(21)及第一出氣管(22)係皆與中氣墊(2)導通,又該第一出氣管(22)進一步以一端連結前氣墊(1),使該前氣墊(1)與中氣墊(2)為導通,並於該第一出氣管(22)內設有一第一單向閥(23),該第一單向閥(23)係限制中氣墊(2)內之氣體導入前氣墊(1)內的流入方向,而該第一進氣管(21)係連通於鞋體(10)內部且吸汲氣體進入中氣墊(2)內,且該第一進氣管(21)內設有一第二單向閥(24)
限制外界氣體進入的方向,該中氣墊(2)內的氣體導流入前氣墊(1)內充填;及一後氣墊(3),其對應足部(20)的後腳跟(203),該後氣墊(3)設有一第二進氣管(31)及一第二出氣管(32),該第二進氣管(31)係以一端連通後氣墊(3)而另一端則設有一汲氣孔(311),該汲氣孔(311)吸取鞋體(10)內之氣體進入後氣墊(3),並經由後腳跟(203)的踩壓由第二出氣管(32)排出鞋體(10)外,另外該第二進氣管(31)內設有一第三單向閥(33),該第三單向閥(33)係限制第二進氣管(31)吸取鞋體(10)內之氣體後之導向;其中,該前氣墊(1)內所要充填之氣體透過足窩(202)凹陷型態的踩壓,使該中氣墊(2)略微壓縮,讓氣體對前氣墊(1)的充填不會過於飽滿而過硬,並維持前氣墊(1)的柔軟性而具有緩衝、吸震之功效(前述為本發明主實施例之主要技術特徵,其對應本案申請專利範圍第一項的內容,得以詳知本發明之目的與實施型態,而其餘附屬申請專利範圍所述的技術特徵是為對申請專利範圍第一項內容的詳述或附加技術特徵,而非用以限制申請專利範圍第一項的界定範圍,應知本案申請專利範圍第一項不必要一定包含其餘附屬申請專利範圍所述的技術特徵)。
穿戴者於穿戴鞋體(10)後進行行走、跑跳之動作下,透過足部(20)之足窩(202)的內凹型態,使足部對前氣墊(1)、中氣墊(2)進行踩踏的過程中,足窩(202)不會過度的壓擠中氣墊(2),使中氣墊(2)內的氣體不會對前氣墊(1)充填過多,讓前氣墊(1)維持柔軟但不失緩衝、吸震之狀態,而不同於習知技術利用後腳跟(203)的踩踏下造成對應前腳掌(201)的墊體充填過飽的氣體,導致墊體過硬讓穿戴者足部在踩踏上產生不舒適感,所以本發明在該前墊體()的使用上利用的足部(20)足窩(202)凹陷的特性,於踩踏行走、跑跳的過程中
壓縮、釋放中氣墊(2),使得中氣墊(2)內的氣體對前氣墊(1)充填不會過多、過飽,以確保前氣墊(1)具有適當的柔軟度,讓穿戴者踩踏上較為舒適並維持有緩衝、吸震之功效,防止前氣墊(1)充填過飽、過硬而讓穿戴者踩踏上不舒適,甚至在踩踏施力的瞬間踩破前氣墊(1)等問題發生,請參閱第五、五A、六、六A圖所示。
根據上述對於本創作再進一步的細數其技術特徵,首先在該中氣墊(2)內進一步設有一中氣室(25),而為了提供穿戴者在踩踏過程中可以順暢的充填氣體進入前氣墊(1)內,因此於該中氣室(25)內裝設一彈性件(4),該彈性件(4)兩端分別彈抵於中氣室(25)的頂、底兩端,又足部(20)之足窩(202)對中氣墊(2)的踩壓而壓縮彈性件(4),且該中氣墊(2)的壓縮擠壓中氣室(25)內的氣體由第一出氣管(22)排至前氣墊(1)予以充填,而該彈性件(4)的彈性複位則吸取外界氣體由第一進氣管(21)進入而充填中氣室(25)予以補充,藉此提供穿戴者能夠在行走、跑跳上隨時進行充填,使前腳掌(201)在踩踏上具有一定程度上的舒適性,請見第五、五A圖所示;另外同理可說明,為了便於穿戴者在行車上可以提供後氣墊(3)之立體示意,故於該後氣墊(3)內進一步設有一後氣室(34),且於該後氣室(34)內裝設一彈簧件(5),又彈簧件(5)的兩端分別彈抵於後氣室(34)室內的頂、底兩端,使足部(20)之後腳跟(203)對後氣墊(3)的踩壓而壓縮彈簧件(5),且該後氣墊(3)的壓縮擠壓後氣室(34)內的氣體由第二出氣管(32)排出鞋體(10)外,而該彈簧件(5)的彈性複位則吸取鞋體(10)內之氣體由第二進氣管(31)進入而充填後氣室(34)予以補充,請見第六、六A圖所示。
最後,對於本發明在進、出氣之使用,本發明在第一單向閥(23)、第二單向閥(24)、第三單向閥(33)之使用所採用的均是
只進不出的單向閥使用,簡單來說氣體由中氣墊(2)傳導至前氣墊(1)之後,氣體並不會回流至中氣墊(2)內,以確保前氣墊(1)內具有氣體進行充填,另外在對應後腳跟(203)之使用,本發明在該後氣墊(3)的第二出氣管(32)內進一步設有一第四單向閥(35),該第四單向閥(35)主要是限制外界氣體進入後氣墊(3)內,另外本發明為了保持鞋體(10)內的潔淨,因此於該前氣墊(1)的頂面進一步設有至少一透氣孔(11),因此當穿戴者前腳掌(201)對前氣墊(1)進行踩踏壓擠時,前氣墊(1)內的氣體會略為排出,以所排之氣體對足部(20)進行吹氣而降低足部(20)的溫度,讓足部(20)於鞋體(10)內具涼爽之功效,而為了避免足部(20)於鞋體(10)內產生異味,因此透過設置於後氣墊(3)的第二進氣管(31)及第二出氣管(32)的配合,以行走為說明並分解每一踩踏的細部動作,當穿戴者在踩踏前氣墊(1)的同時,前氣室(12)內的氣體由至少一透氣孔(11)排出,同時後腳跟(203)抬起,使後氣墊(3)彈性回復時,該第二進氣管(31)會透過汲氣孔(311)吸取鞋體(10)內的空氣、異味,而換成後腳跟(203)踩踏下壓後氣墊(3)、前腳掌(201)抬起時則換成後氣墊(3)受到踩壓,讓位於後氣室(34)內的氣體由第二出氣管(32)排出,另外在上述的轉換過程中,該中氣墊(2)會吸汲外界空氣由第一進氣管(21)進入中氣室(25)內,並將為於中氣室(25)內的空氣經由第一出氣管(22)傳導至前氣墊(1)之一前氣室(12)內予以充填,以便於下一步踩踏之緩衝、吸震之使用,根據上述之說明顯見本發明於穿戴者穿戴於足部(20)時,在行走、跑跳的動作下除了具舒適的前氣墊(1)之柔軟度,提供穿戴者舒適性進而達到緩衝、吸震之外,更具有透氣、保持潔淨無異味之功效,請參閱第二、四至六A圖所示。
另外,本發明對於穿戴者來說,為了提供更為細緻化的緩衝、避震之功效,因此請參閱第一圖所示,對於該前氣墊(1)與中氣墊之間的配合,為了讓該前氣墊(1)的緩衝特性更加完整,故進一步設有一T字閥件(6),該T字閥件(6)設有三閥口,該三閥口分別連接了該前氣墊(1)、第一進氣管(21)及一第三出氣管(61),另外在該第三出氣管(61)的末端連接一洩氣調整閥(62),該T字閥件(6)的功能在於足窩(202)對中氣墊(2)的踩踏而擠壓氣體充填於前氣墊(1),而當該前氣墊(1)內處於飽和狀態時,該中氣墊(2)所擠壓出的氣體則會由T字閥件(6)的結構特性而導往第三出氣管(61),而該洩氣調整閥(62)的旋轉即可設定所排出的氣體之量,如此一來即可讓該前氣墊(1)維持在最舒適的軟硬度,使足部(20)的踩踏具有最合適的緩衝及避震效果,另外對於足部(20)的後腳跟(203)也是如此,為了提供後腳跟(203)在踩踏、跑跳等具有最舒適的效果,因此另設有一T閥件(7),該T閥件(7)同T字閥件(6)般也具有三閥口,各閥口分別連接後氣墊(3)的第二出氣管(32)、鞋體(10)外及一調壓閥(8),也就是為了提供後腳跟(203)具有更佳的緩衝舒適性,故透過該調壓閥(8)的設定下可以調整後氣墊(3)內的氣室壓力,該後氣墊(3)內部由第二進氣管(31)吸汲鞋體(10)內的氣體予以充填,而後氣墊(3)內的氣體充填量未達到調壓閥(8)所設定的壓力大小時,該後氣墊(3)內的氣體並不會由第二出氣管(32)排出,反之當該後氣墊(3)內的氣體壓力大於調壓閥(8)所設定的壓力大小時,即可將多餘的氣體由第二出氣管(32)排出以維持後氣墊(3)具有最佳的軟硬度,又因前腳掌(201)與後腳跟(203)所可承受的衝力並不相同,故透過該T字閥件(6)與T閥件(7)的各別設置下,可以針對前氣墊(1)、後氣墊(3)進行獨立的調整,藉此提供穿戴者足
部整體具有極佳的舒適性。
總結說明,本發明透過足部(20)之足窩(202)的內凹特性,在進行足部(20)的任何動作下,能夠對前氣墊(1)進行適當的氣體充填,使前氣墊(1)的柔軟度適中,不會過保、過硬而影響踩踏,進而不會造成前氣墊(1)的爆開,提供穿戴者可以盡情的運動、跑跳等,此外還具有透氣、吸取鞋體(10)內的異味予以排出而維持鞋內的潔淨,其改善習知的氣墊會因充填過飽而過硬,過硬的墊體對於穿戴者來說踩踏上非常不舒適,且瞬間力量的踩踏容易造成墊體的爆裂,造成足部的傷害等問題,顯見本創作徹底改善了習知的缺失,更符合穿戴者在穿戴上的使用,故本發明具有一定程度上的進步性及實用性。由上所述者僅為用以解釋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並非企圖據以對本發明做任何形式上之限制,是以,凡有在相同之發明精神下所做有關本發明之任何修飾或變更者,為其他可據以實施之型態且具有相同效果者,皆仍應包括在本發明意圖保護之範疇內。
綜上所述,本發明「鞋氣墊裝置」,其實用性及成本效益上,確實是完全符合產業上發展所需,且所揭露之結構發明亦是具有前所未有的創新構造,所以其具有「新穎性」應無疑慮,又本發明可較習用之結構更具功效之增進,因此亦具有「進步性」,其完全符合我國專利法有關發明專利之申請要件的規定,乃依法提起專利申請,並敬請 鈞局早日審查,並給予肯定。
(1)‧‧‧前氣墊
(11)‧‧‧透氣孔
(2)‧‧‧中氣墊
(21)‧‧‧第一進氣管
(22)‧‧‧第一出氣管
(23)‧‧‧第一單向閥
(24)‧‧‧第二單向閥
(3)‧‧‧後氣墊
(31)‧‧‧第二進氣管
(311)‧‧‧汲氣孔
(32)‧‧‧第二出氣管
(33)‧‧‧第三單向閥
(35)‧‧‧第四單向閥
(6)‧‧‧T字閥件
(61)‧‧‧第三出氣管
(62)‧‧‧洩氣調整閥
(7)‧‧‧T閥件
(8)‧‧‧調壓閥
Claims (8)
- 一種鞋氣墊裝置,其裝設於鞋體內且受足部的踩壓,其包括:一前氣墊,其對應足部的前腳掌;一中氣墊,其對應足部的足窩處,該中氣墊設有一第一進氣管及一第一出氣管,且該第一進氣管及第一出氣管以一端連通中氣墊,又該第一出氣管另一端係連結前氣墊,並於該第一出氣管內設有一第一單向閥,而該第一進氣管係連通於鞋體內部且吸汲氣體進入中氣墊內,且該第一進氣管內設有一第二單向閥限制外界氣體進入的方向,該中氣墊內的氣體導流入前氣墊內充填;及一後氣墊,其對應足部的後腳跟,該後氣墊設有一第二進氣管及一第二出氣管,該第二進氣管係以一端連通後氣墊而另一端則設置於前氣墊並設有一汲氣孔,該汲氣孔吸取鞋體內之氣體進入後氣墊,並經由後腳跟的踩壓由第二出氣管排出鞋體外,另外該第二進氣管內設有一第三單向閥,該第三單向閥係限制第二進氣管吸取鞋體內之氣體後之導向;其中,該前氣墊內所要充填之氣體透過足窩凹陷型態的踩壓,使該中氣墊的壓縮略微壓縮,讓氣體對前氣墊的充填不會過於飽滿而過硬,並維持前氣墊的柔軟性而具有緩衝、吸震之功效。
-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鞋氣墊裝置,其中,該中氣墊內進一步設有一中氣室,且於該中氣室內裝設一彈性件,足部之足窩對中氣墊的踩壓而壓縮彈性件,且該中氣墊的壓縮擠壓中氣室內的氣體由第一出氣管排至前墊體予以充填,而該彈性件的彈性複位則吸取外界氣體由第一進氣管進入而充填中氣室予以補充。
-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鞋氣墊裝置,其中,該後氣 墊內進一步設有一後氣室,且於該後氣室內裝設一彈簧件,足部之後腳跟對後墊體的踩壓而壓縮彈簧件,且該後氣墊的壓縮擠壓後氣室內的氣體由第二出氣管排出鞋體外,而該彈簧件的彈性複位則吸取鞋體內之氣體由第二進氣管進入而充填後氣室予以補充。
-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鞋氣墊裝置,其中,該後氣墊內進一步設有一後氣室,且於該後氣室內裝設一彈簧件,足部之後腳跟對後墊體的踩壓而壓縮彈簧件,且該後氣墊的壓縮擠壓後氣室內的氣體由第二出氣管排出鞋體外,而該彈簧件的彈性複位則吸取鞋體內之氣體由第二進氣管進入而充填後氣室予以補充。
-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4項中任一項所述之鞋氣墊裝置,其中,該後氣墊的第二出氣管內進一步設有一第四單向閥,該第四單向閥係限制鞋體外之氣體進入後氣墊內。
-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鞋氣墊裝置,其中,該前氣墊頂面進一步設有至少一透氣孔,該至少一透氣孔係緩慢排放前氣墊內之氣體。
-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鞋氣墊裝置,其中,進一步設有一T字閥件設置於前氣墊與第一出氣管之間,該T字閥件一端連接前氣墊另一端連接第一進氣管,而該T字閥件的中間端則連接一第三出氣管,而該第三出氣管的末端則連接一洩氣調整閥,又該洩氣調整閥的旋控係限制中氣墊充填氣體進入前氣墊的量,該前氣墊內氣體飽和後,該中氣墊的充氣則由第三出氣管導引而由該洩氣調整閥排出。
-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鞋氣墊裝置,其中,進一步於設有一T閥件,該T閥件以一端連結後氣墊的第二出氣管,而該T 閥件的另一端則連通至鞋體外而排放後氣墊內過多的氣體,另外該T閥件的中間區段進一步連接一調壓閥,該調壓閥的旋控係控制後氣墊內的氣體所排放的量。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8114361A TW202038791A (zh) | 2019-04-24 | 2019-04-24 | 鞋氣墊裝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8114361A TW202038791A (zh) | 2019-04-24 | 2019-04-24 | 鞋氣墊裝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2038791A true TW202038791A (zh) | 2020-11-01 |
Family
ID=742013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8114361A TW202038791A (zh) | 2019-04-24 | 2019-04-24 | 鞋氣墊裝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TW (1) | TW202038791A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2121422A1 (zh) * | 2020-12-07 | 2022-06-16 | 扬州市鹏泰鞋材有限公司 | 一种散热型聚氨酯鞋底 |
TWI787015B (zh) * | 2021-11-11 | 2022-12-11 | 蔡佩霖 | 緩衝氣囊墊 |
-
2019
- 2019-04-24 TW TW108114361A patent/TW202038791A/zh unknown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2121422A1 (zh) * | 2020-12-07 | 2022-06-16 | 扬州市鹏泰鞋材有限公司 | 一种散热型聚氨酯鞋底 |
TWI787015B (zh) * | 2021-11-11 | 2022-12-11 | 蔡佩霖 | 緩衝氣囊墊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3432751A1 (en) | Inflatable shock-absorbing sole structure | |
WO2007137458A1 (fr) | Chaussures ventilées flexibles polyvalentes | |
TW202038791A (zh) | 鞋氣墊裝置 | |
CN102763932B (zh) | 具多重气压模式的气垫结构 | |
CN205512680U (zh) | 一种避震减压缓冲鞋垫 | |
CN220936978U (zh) | 一种舒适型减震鞋底 | |
CN108968215A (zh) | 一种球鞋能量反馈系统 | |
TWI703940B (zh) | 具緩衝舒壓鞋氣墊裝置 | |
CN207252921U (zh) | 一种全气垫鞋底 | |
TWM524644U (zh) | 調壓式氣墊足弓鞋墊結構 | |
KR102566547B1 (ko) | 충격 흡수 및 압력 완화 효과를 가진 신발의 에어쿠션 장치 | |
TW201500016A (zh) | 氣墊鞋體 | |
CN215381807U (zh) | 一种透气减震的运动鞋 | |
TWM527233U (zh) | 鞋墊結構改良 | |
CN203913625U (zh) | 多功能立体透气鞋垫 | |
CN201142970Y (zh) | 一种可调整衬垫结构的鞋体 | |
CN218999665U (zh) | 一种防滑透气运动鞋 | |
CN218219312U (zh) | 一种减震冷粘鞋 | |
CN216315907U (zh) | 一种减震效果好的运动鞋 | |
CN217644667U (zh) | 一种具有防踢功能的运动鞋 | |
TWM589467U (zh) | 具透氣及避震效果之鞋墊 | |
CN221489182U (zh) | 一种用于扁平足矫正的凉鞋 | |
CN210696201U (zh) | 一种具有分散足底压力功能的鞋底 | |
CN112075721B (zh) | 具缓冲舒压鞋气垫装置 | |
CN218457467U (zh) | 一种减震透气鞋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