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033403A - 具有避震體之座墊及其製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具有避震體之座墊及其製造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202033403A TW202033403A TW108107107A TW108107107A TW202033403A TW 202033403 A TW202033403 A TW 202033403A TW 108107107 A TW108107107 A TW 108107107A TW 108107107 A TW108107107 A TW 108107107A TW 202033403 A TW202033403 A TW 202033403A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shock
- seat cushion
- shock absorber
- unit
- layer
- Prior art date
Links
- 230000035939 shock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4
- 239000006096 absorb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1
- 239000006260 foam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4
- 239000002245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1
- 229920003023 plastic Polymer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4033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4433 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29920002803 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29920001296 polysiloxane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4308 accommod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99 ge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25
- 238000005187 foaming Methods 0.000 claims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10000001217 buttock Anatomy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29920005983 Infinergy® Polymers 0.000 abstract 1
- 239000000725 suspens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9000011248 coat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576 coa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5000019589 hardnes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016 dam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292 glu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768 polyami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169 thermoplastic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416 thermosoftening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Mattresses And Other Support Structures For Chairs And Beds (AREA)
Abstract
一種具有避震體之座墊及其製造方法,該具有避震體之座墊包含一座墊底殼、一避震體單元,及一包覆單元。該避震體單元包括一避震體及一覆蓋體。該避震體具有一發泡層。該覆蓋體是由凝膠材料製成並包覆該發泡層上。受力時,藉由壓縮該發泡層能吸收震動能,達到減震的功效,而該覆蓋體能分散傳遞至使用者的臀部的力以提高舒適性。該具有避震體之座墊的製造方法,是先製備一避震體模具、一凝膠材料,及數個發泡熱塑性聚胺脂顆粒,以製成一避震體單元。將該避震體單元放置於一座墊底殼上並注入發泡塑料,即可製得舒適性高且有減震效果的該具有避震體之座墊。
Description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座墊,特別是指一種具有避震體之座墊。
一般的座墊單元通常會在供使用者的臀部放置的位置設置一材質柔軟的支撐墊,以提供柔軟的接觸面而提高使用者的舒適性。然而,該支撐墊無法提供減震的功效。
參閱圖1,中國專利專利授權公告號CN 103371564 B所揭示的一種運動鞋包含一本體12,及一連接在該本體12下的鞋底11,該鞋底11包含二支撐墊部111,及一環繞部112。每一支撐墊部111是由包括數個發泡熱塑性聚胺脂的顆粒的材質所製成。該環繞部112則是由不包括發泡熱塑性聚胺脂的顆粒的材質所製成。
使用時,該鞋底在受力時,會壓縮該等支撐墊部111的該等發泡熱塑性聚胺脂顆粒,並藉此吸收震動能,進而減小傳遞至使用者的腳部的衝擊力,因此具有減震的功效,然而由於該等支撐墊部111的硬度較大,因此容易產生舒適性不佳的問題,因此無法直接應用在座墊單元。
因此,本發明的一目的,即在提供一種舒適性高且有減震效果的具有避震體之座墊。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即在提供一種舒適性高且有減震效果的具有避震體之座墊的製造方法。
於是,本發明具有避震體之座墊,包含一座墊底殼、一避震體單元,及一包覆單元。
該座墊底殼包括一個頂面。該避震體單元是連接該座墊底殼的該頂面,並包括一避震體,及一覆蓋體。該避震體是連接於該座墊底殼上。該避震體具有至少一沿一軸線設置的避震組。該至少一避震組具有一由凝膠材料製成的第一凝膠層,及一沿該軸線連接在該第一凝膠層上的發泡層。該發泡層是由數個均勻地佈設的發泡熱塑性聚胺脂顆粒所形成。該覆蓋體具有一由凝膠材料製成並沿該軸線連接該避震體上的第二凝膠層。該第二凝膠層與該至少一避震組的該第一凝膠層凝結成一體。
該包覆單元是由發泡塑材製成。該包覆單元是連接於該座墊底殼上並覆蓋該座墊底殼的頂面且包覆該避震體單元。
本發明具有避震體之座墊的製造方法,包含下列步驟:
(A)製備一避震體模具、一凝膠材料、數個發泡熱塑性聚胺脂顆粒、一座墊底殼,及一發泡塑料,該避震體模具包括一個呈單向開放且開口朝上的容置空間;
(B)製作一避震體單元,包括(B1)進行至少一次填料作業。每一次的填料作業具有(B1-1)將部分的該凝膠材料注入於該容置空間中,以形成一第一凝膠層,(B1-2)將部分的該等發泡熱塑性聚胺脂顆粒均勻地佈設在該第一凝膠層的表面,以形成一沿該軸線連接在該第一凝膠層上的發泡層。(B2)將部分的該凝膠材料注入該容置空間中並包覆該發泡層,以形成一沿該軸線連接在該發泡層上的第二凝膠層。(B3) 待至少一次填料作業的該第一凝膠層及該第二凝膠層凝固後,該至少一次填料作業的該第一凝膠層與該發泡層及該第二凝膠層即形成該避震體單元。自該避震體模具中取出該避震體單元。
(C)將該避震體單元放置於該座墊底殼上。注入該發泡塑料以覆蓋該座墊底殼的頂面並包覆該避震體單元。
本發明之功效在於:該具有避震體之座墊是藉由設置該至少一避震組的該發泡層,以透過壓縮該發泡層而吸收震動能,達到減震的功效,並藉由該覆蓋體分散傳遞至該使用者的臀部的力而提高舒適性。而利用該具有避震體之座墊的製造方法即可製得該具有避震體之座墊。
在本發明被詳細描述之前,應當注意在以下的說明內容中,類似的元件是以相同的編號來表示。
參閱圖2、3、4,本發明具有避震體之座墊的一實施例,適用於供一使用者9的臀部放置。該具有避震體之座墊包含一座墊底殼2、兩個避震體單元3,及一包覆單元4。
該座墊底殼2包括一個頂面21。
該等避震體單元3是連接該座墊底殼2的該頂面21,且適用於分別對應該使用者9的臀部的左、右兩側。
由於該等避震體單元3的構造相同,其差別僅在於圖2中位於右側的該避震體單元3是沿該第一軸線L1延伸設置,而位於左側的該避震體單元3是沿該第二軸線L2延伸設置,因此以下是以位於右側的該避震體單元3為例說明其構造。
每一避震體單元3包括一避震體31,及一覆蓋體32。該避震體31是連接於該座墊底殼2上。該避震體31具有三個沿一第一軸線L1設置的避震組311。每一避震組311具有一由凝膠材料製成的第一凝膠層312,及一沿該第一軸線L1連接在該第一凝膠層312上的發泡層313。該發泡層313是由數個均勻地佈設的發泡熱塑性聚胺脂顆粒所形成。在本實施例中,該凝膠材料是由矽膠製成,而每一發泡熱塑性聚胺脂顆粒是呈橢圓體,但不限於此。
以下是由下往上分別說明該等避震組311的構造。
位於最下方的該避震組311的該第一凝膠層312是沿該第一軸線L1連接於該座墊底殼2上,而該發泡層313是沿該第一軸線L1連接在該第一凝膠層312上。
位於中間的該避震組311的該第一凝膠層312是沿該第一軸線L1包覆位於最下方的該避震組311的部分的該發泡層313,而位於中間的該避震組311的該發泡層313是沿該第一軸線L1連接位於中間的該避震組311的該第一凝膠層312上。
位於最上方的該避震組311的該第一凝膠層312是沿該第一軸線L1包覆位於中間的該避震組311的部分的該發泡層313,而位於最上方的該避震組311的該發泡層313是沿該第一軸線L1連接位於最上方的該避震組311的該第一凝膠層312上。
位於最下方的該避震組311的該第一凝膠層312、位於中間的該避震組311的該第一凝膠層312,及位於最上方的該避震組311的該第一凝膠層312是彼此凝結成一體。
該覆蓋體32具有一第二凝膠層321,該第二凝膠層321是由凝膠材料製成並沿該第一軸線L1連接該避震體31的位於最上方的該避震組311上。在本實施例中,該凝膠材料是由矽膠製成,但不限於此。該第二凝膠層321與該避震體31的該等第一凝膠層312凝結成一體。
該包覆單元4是連接於該座墊底殼2上並覆蓋該座墊底殼2的頂面21且包覆該避震體單元3,且適用於供該使用者9的臀部放置。在本實施例中,該包覆單元4是由發泡塑材製成,但不限於此。
在使用時,該使用者9的臀部是如圖4所示的放置在該包覆單元4上並對應該等第二凝膠層321。該具有避震體之座墊受力時,對應於施力點的發泡熱塑性聚胺脂顆粒會受力而被壓縮變短,位於施力點兩側的發泡熱塑性聚胺脂顆粒則會分別向外傾斜變形,而由於該等發泡熱塑性聚胺脂顆粒材質較硬,所以在上述壓縮變形的過程中會吸收大部分的震動能,因此具有減震的功效。此外,由於該等第二凝膠層321的材質柔軟,因此能夠將剩餘的震動能分散以避免傳遞至該使用者9的力量過於集中,因此能夠提高該使用者9的舒適性。
要說明的是,在本實施例中,每一避震體單元3的該避震體31包含三個避震組311,然而,在其他的變化例中,該避震體31也可以僅包含一個、兩個,或四個以上的避震組311。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實施例中,該等避震體單元3的數量為兩個,然而,在其他的實施態樣中,該避震體之座墊也可以僅包含一個該避震體單元3,只要該避震體單元3是設置於對應該使用者9臀部的位置,也能夠達到一樣的功效。
要特別說明的是,在本實施例中,該等第一凝膠層312及該第二凝膠層321都是由矽膠材質製成,然而,在其他的實施態樣中,該等第一凝膠層312及該第二凝膠層321可以由不同的材質所製成,也可以具有不同的硬度。
因此,藉由設置該等發泡層313,能使該具有避震體之座墊受力時,壓縮該等發泡層313而吸收震動能,所以具有減震的功效。而藉由設置該第二凝膠層321,則能分散傳遞至該使用者9的臀部的力,因此確實可達成本發明的目的。
參閱圖5及圖6,本發明具有避震體之座墊的製造方法的一實施例包含步驟51~步驟53。
步驟51:製備一避震體模具6、該凝膠材料、該等發泡熱塑性聚胺脂顆粒、該座墊底殼2,及一發泡塑料。該避震體模具6包括一個呈單向開放且開口朝上的容置空間61。在本實施例中,該凝膠材料是由矽膠製成,而每一發泡熱塑性聚胺脂顆粒是呈橢圓體,但不限於此。
步驟52:製作兩個避震體單元,包括下列步驟一至步驟四:
一、進行三次填料作業,每一次的填料作業具有 (1)將部分的該凝膠材料注入於該容置空間61中,以形成一第一凝膠層312。(2)將部分的該等發泡熱塑性聚胺脂顆粒均勻地佈設在該第一凝膠層312的表面,以形成一沿一軸線L連接在該第一凝膠層312上的發泡層313。
進行第二次以上的填料作業時,第(1)項的該第一凝膠層312是沿該軸線L不完整的包覆前一次填料作業所形成的該發泡層313,且相鄰的兩次填料作業所形成的該等第一凝膠層312是彼此凝結成一體。
二、將部分的該凝膠材料注入該容置空間61中並包覆該發泡層313,以形成一沿該軸線L連接在該發泡層313上的第二凝膠層321。該第二凝膠層321與該等第一凝膠層312是彼此凝結成一體。
三、待該等第一凝膠層312及該第二凝膠層313凝固後,該等第一凝膠層312與該發泡層313及該第二凝膠層321即形成一個該避震體單元3,並可自該避震體模具6中取出該避震體單元3。
四、重複上述步驟一至步驟三,以完成第二個該避震體單元3。
步驟53:將該等避震體單元3放置於該座墊底殼2上,注入該發泡塑料,以形成覆蓋該座墊底殼的頂面並包覆該等避震體單元的該包覆單元4。
要特別說明的是,在本實施例中,步驟52是進行三次填料作業,然而,在其他的變化例中,也可以進行一次、兩次,或四次以上的填料作業。
利用上述連續的步驟即可製得該具有避震體之座墊。綜上所述,本發明具有避震體之座墊及其製造方法,確實能達成本發明之目的。
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發明的實施例而已,當不能以此限定本發明實施的範圍,凡是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及專利說明書內容所作的簡單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仍屬本發明專利涵蓋的範圍內。
2:座墊底殼
21:頂面
3:避震體單元
31:避震體
311:避震組
312:第一凝膠層
313:發泡層
32:覆蓋體
321:第二凝膠層
4:包覆單元
51~53:步驟
6:避震體模具
9:使用者
L:軸線
L1:第一軸線
L2:第二軸線
本發明的其他的特徵及功效,將於參照圖式的實施方式中清楚地呈現,其中:
圖1 是一種現有的運動鞋的立體分解圖;
圖2是本發明具有避震體之座墊的一實施例的一立體圖;
圖3是沿圖2的線III-III所取得的一剖面示意圖;
圖4是一類似圖3的圖,說明該實施例受力時的情形;
圖5是本發明具有避震體之座墊的製造方法的一實施例的一流程方塊圖;及
圖6是該實施例的一流程示意圖。
2:座墊底殼
21:頂面
3:避震體單元
31:避震體
311:避震組
312:第一凝膠層
313:發泡層
32:覆蓋體
321:第二凝膠層
4:包覆單元
L1:第一軸線
L2:第二軸線
Claims (10)
- 一種具有避震體之座墊的製造方法,包含下列步驟: (A)製備一避震體模具、一凝膠材料、數個發泡熱塑性聚胺脂顆粒、一座墊底殼,及一發泡塑料,該避震體模具包括一個呈單向開放且開口朝上的容置空間; (B)製作一避震體單元,包括 (B1)進行至少一次填料作業,每一次的填料作業具有 (B1-1)將部分的該凝膠材料注入於該容置空間中,以形成一第一凝膠層, (B1-2)將部分的該等發泡熱塑性聚胺脂顆粒均勻地佈設在該第一凝膠層的表面,以形成一沿該軸線連接在該第一凝膠層上的發泡層, (B2)將部分的該凝膠材料注入該容置空間中並包覆該發泡層,以形成一沿該軸線連接在該發泡層上的第二凝膠層,及 (B3) 待至少一次填料作業的該第一凝膠層及該第二凝膠層凝固後,該至少一次填料作業的該第一凝膠層與該發泡層及該第二凝膠層即形成該避震體單元,自該避震體模具中取出該避震體單元;及 (C)將該避震體單元放置於該座墊底殼上,注入該發泡塑料以覆蓋該座墊底殼的頂面並包覆該避震體單元。
- 如請求項1所述的具有避震體之座墊的製造方法,其中,步驟(B1)是進行兩次以上的填料作業,且相鄰的兩次填料作業所形成的該等第一凝膠層與步驟(B2)的第二凝膠層是彼此凝結成一體。
- 如請求項2所述的具有避震體之座墊的製造方法,其中,步驟(B1)進行第二次以上的填料作業時,(B1-1)的該第一凝膠層是沿該軸線不完整的包覆前一次填料作業所形成的該發泡層。
- 如請求項1至請求項3中任一項所述的具有避震體之座墊的製造方法,其中,該步驟(A)所製備的凝膠材料是由矽膠製成。
- 如請求項4所述的具有避震體之座墊的製造方法,其中,該步驟(A)所製備的每一發泡熱塑性聚胺脂顆粒是呈橢圓體。
- 一種具有避震體之座墊,包含: 一座墊底殼,包括一個頂面; 一避震體單元,連接該座墊底殼的該頂面,並包括 一避震體,連接於該座墊底殼上,該避震體具有至少一沿一軸線設置的避震組,該至少一避震組具有一由凝膠材料製成的第一凝膠層,及一沿該軸線連接在該第一凝膠層上的發泡層,該發泡層是由數個均勻地佈設的發泡熱塑性聚胺脂顆粒所形成,及 一覆蓋體,具有一由凝膠材料製成並沿該軸線連接該避震體上的第二凝膠層,該第二凝膠層與該至少一避震組的該第一凝膠層凝結成一體;及 一包覆單元,由發泡塑材製成,該包覆單元是連接於該座墊底殼上並覆蓋該座墊底殼的頂面且包覆該避震體單元。
- 如請求項6所述的具有避震體之座墊,其中,該避震體單元的該避震體具有兩個以上且沿該軸線彼此連接的避震組,每兩個相鄰的第一凝膠層之間是彼此凝結成一體。
- 如請求項7所述的具有避震體之座墊,其中,該避震體單元的相鄰的兩個避震組中,位在上方的避震組的該第一凝膠層會沿該軸線包覆位於下方的該避震組的部分的該發泡層。
- 如請求項6至請求項8中任一項所述的具有避震體之座墊,其中,該避震體單元及該覆蓋體中的該凝膠材料是由矽膠製成。
- 如請求項9所述的具有避震體之座墊,其中,該避震體單元的每一發泡熱塑性聚胺脂顆粒是呈橢圓體。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8107107A TWI693172B (zh) | 2019-03-04 | 2019-03-04 | 具有避震體之座墊及其製造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8107107A TWI693172B (zh) | 2019-03-04 | 2019-03-04 | 具有避震體之座墊及其製造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I693172B TWI693172B (zh) | 2020-05-11 |
TW202033403A true TW202033403A (zh) | 2020-09-16 |
Family
ID=718960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8107107A TWI693172B (zh) | 2019-03-04 | 2019-03-04 | 具有避震體之座墊及其製造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TW (1) | TWI693172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M647516U (zh) * | 2023-06-16 | 2023-10-21 | 宋盈嬌 | 充填有緩震粒體的避震囊體和結合該避震囊體的座墊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ITMI20042261A1 (it) * | 2004-11-22 | 2005-02-22 | Selle Italia Srl | Struttura di sella per cicli in genere dotata di maggiore comfort |
TWM440921U (en) * | 2012-05-15 | 2012-11-11 | Cionlli Ind Co Ltd | Composite seat cushion |
TWI462849B (zh) * | 2012-09-13 | 2014-12-01 | Giant Mfg Co Ltd | 自行車座墊結構改良 |
TWM564548U (zh) * | 2018-03-21 | 2018-08-01 | 宋盈嬌 | Bicycle seat cushion combined with biogel structure |
-
2019
- 2019-03-04 TW TW108107107A patent/TWI693172B/zh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I693172B (zh) | 2020-05-1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20160327113A1 (en) |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for absorbing mechanical energy | |
JP3104706U (ja) | 通気性を持つ軟質複合構造体 | |
JP3202606U (ja) | 振動吸収遮音パッドの構造 | |
TWM578095U (zh) | insole | |
US9138062B2 (en) | Molded seat | |
MX2013004868A (es) | Suela hueca para calzado y procedimiento de fabricacion de la misma. | |
US20170079440A1 (en) | Molded Seat | |
TWM552457U (zh) | 具有雙發泡吸振結構的記憶座墊 | |
US20130205509A1 (en) | Cushion structure | |
US9591930B2 (en) | Cushioning support device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 |
US20140084663A1 (en) | Molded seat | |
TWI693172B (zh) | 具有避震體之座墊及其製造方法 | |
JP3180755U (ja) | クッション構造 | |
TWI802372B (zh) | 使用凝膠墊的床上用品填充物 | |
CN102669984B (zh) | 热压垫结构 | |
KR200452734Y1 (ko) | 신발중창의 복합완충 구조 | |
CN105901833B (zh) | 透气舒适的泡泡缓震鞋底 | |
TWI649203B (zh) | Fabric structure, laminated fabric structure, and fabric fabric manufacturing method | |
JP2022517446A (ja) | 枕 | |
JP5211191B2 (ja) | 熱圧着クッション構造 | |
CN217959456U (zh) | 一种床垫及床 | |
JP2014236952A (ja) | 背凭れ用クッション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の構造 | |
TWM574484U (zh) | 肩頸舒緩墊 | |
CN209171797U (zh) | 液态填充式垫体结构 | |
TWM448951U (zh) | 軟墊構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