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001079A - 往復式水力發電機構 - Google Patents
往復式水力發電機構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202001079A TW202001079A TW107122091A TW107122091A TW202001079A TW 202001079 A TW202001079 A TW 202001079A TW 107122091 A TW107122091 A TW 107122091A TW 107122091 A TW107122091 A TW 107122091A TW 202001079 A TW202001079 A TW 202001079A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rod
- slider
- sliding rod
- connecting rod
- power generation
- Prior art date
Links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5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2
- 230000033001 locomo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3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0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8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248 power gener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6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9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abstract 1
- 230000002265 preven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6757 chemical reactions by typ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6424 Flood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865 sewag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381 potential energ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827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3049 sedim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087 stabiliz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20—Hydro energy
Landscapes
- Other Liquid Machine Or Engine Such As Wave Power Use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係提供一種往復式水力發電機構,其包含:一滑桿,其樞設有推進翼,推進翼係可受流體之流力產生升力而帶動滑桿呈直線運動,藉以透過傳動桿、旋動桿之旋轉,以驅動發電裝置發電;由於流體經推進翼時產生推進力,使推進滑桿朝一方向移動,而當滑桿移動至左或右死點時,轉向機構將調整推進翼之角度,使流體對推進翼產生反方向之推回力,使滑桿朝另一方向移動,直至滑桿移動至另一死點時令推進翼再次轉向而反向移動,如此產生往復循環運動,故可令傳動桿、旋動桿持續旋轉進而帶動發電裝置發電;推進翼間可具有較大之空隙,使小型雜物可輕易流過,而不影響滑桿直線運動,且推進翼之轉向運動也使雜物不易勾住推進翼造成推力減少現象;旋動裝置可轉動滑桿使推進翼擺動至水面上,使水中之大型雜物通過,再將推進翼擺回流體中而如前述進行發電,此功能亦可用於洪汛水流高漲時期,僅需透過旋動裝置將推進翼移離流體,並可防止本發明受洪汛而損壞;藉之,本發明可應用於低水頭之渠道發電,並具有高效率、體積小、不會卡附雜物、防汛及易維修之功效者。
Description
本發明係提供一種往復式水力發電機構,尤指一種於滑桿樞設有推進翼,使推進翼係可受流體之流力產生升力而帶動該直線運動,而當滑桿移動至左或右死點時,轉向機構將調整推進翼之角度,而反向直線運動;藉此反覆,以驅動發電裝置發電者。
按,水力發電(Hydroelectric power)係運用水頭之位能,以於流動時產生動能,藉以推動發電裝置之輪機旋轉,進而帶動發電機發電者。
多數之水力發電,皆係屬大型水力發電,大型水力發電所需發電之條件包含水頭及流量等因素,為因應各條件,故所採用水力發電機之機型包含:衝擊式水輪機、反動式水輪機及反力式水輪機,其中,衝擊式水輪機包含有Pelton、Turgo及Cross Flow等機型,反動式水輪機則包含Deriaz、Vertical Francis及Horizontal Francis之機型,而反力式水輪機係包含Propeller輪流式水輪機、Kaplan輪流式水輪機、Bulb燈泡式水輪機及S-type管流式水輪機。
而依據台灣電力股份有限公司收購小水力電能實施辦法中,其定義容量未達20,000千瓦者適用,且聯合國及世界銀行更定義,小型(Small)水力發電為容量大於1,000千瓦且小於10,000千瓦者、迷你型(Mini)水力發電為容量大於100千瓦且小於1,000千瓦者,而微型(Micro)水力發電則為容量小於100千瓦者;顯見微水力之渠道水頭非常小,其與傳統式大型水力發電需要高水頭的條件不符;
而傳統式微水力渠道發電機,皆係採用旋轉式水車,如我國之「L.C.S.川流式水力發電系統」,其適合裝設於低水頭與低流量之低坡度(3/1,000 以上)渠道或圳路,適用流速為每秒1.5至5 公尺,適用流量則為25至30秒立方公尺,其建置費用約10 萬/瓩;惟此,傳統式微水力渠道發電機,其葉片方向係與渠道之水流平面平行,因此,其每一葉片係近乎等於渠道之寬度,故若渠道內具有雜物,如:漂流木、泥沙或垃圾,將予卡附於葉片,進而影響葉片之旋轉,更設者,將導致葉片損壞;此外,其葉片於進到水面時,將因撞擊而產生阻力,而具體產生旋轉作用時,則係需葉片進到水裡時才能發揮其作用,故其實際產生電力之成本高,且效果不彰;再者,傳統式微水力渠道發電機之體積極大,其極為不易搬運、架設及維修,故當於洪汛期時,並無法直接移除水面,而需仰賴大型吊車以進行拖吊,其將耗費諸多之時間、人力及金錢成本;且其架設成本極為高昂,而發電效益卻不彰顯,故其實用性仍具有極大之限制。
有鑑於此,吾等發明人乃潛心進一步研究微型水力發電,並著手進行研發及改良,期以一較佳發明以解決上述問題,且在經過不斷試驗及修改後而有本發明之問世。
爰是,本發明之目的係為解決前述問題,為達致以上目的,吾等發明人提供一種往復式水力發電機構,其包含:
一滑桿、至少一推進翼、一轉向機構及一發電裝置;
其中,滑桿係用以架設於一具有流體之流道,該滑桿於軸向之垂直方向間隔排列樞設有至少一推進翼;該滑桿於其軸向界定有一可動範圍,且在該滑桿軸向之兩端於該可動範圍之兩末端分別界定有一左死點及一右死點;
所述推進翼具有一第一升力位置及一第二升力位置,所述推進翼於該第一升力位置時,係受流體之流力產生升力而帶動該滑桿朝左方移動,並於該第二升力位置時,係受流體之流力產生升力而帶動該滑桿朝右方移動;
藉此,流體推動推進翼,使其產生升力,進而帶動滑桿線性運動,進而使發電裝置進行發電。
對於推進翼帶動滑桿進行線性之往復運動而言,係藉由轉向機構調整推進翼之角度,轉向機構係樞接於所述推進翼,並於該滑桿移動至該左死點時,將所述推進翼旋轉調整為該第二升力位置,且於該滑桿移動至該右死點時,將所述推進翼旋轉調整為該第一升力位置;如此,可令推進翼帶動滑桿產生線性往復循環運動,發電裝置係接設於該滑桿,故滑桿之往復循環運動可帶動發電裝置而發電。
而單一或複數推進翼間,可具有大空隙,使小型雜物容易流過,且推進翼受轉向機構之轉向,也使雜物不易勾住推進翼造成推力減少之現象。
在一實施例中,可藉由一架體係架設該滑桿,且該滑桿於相對該發電裝置一端更固設有一旋動裝置,令該滑桿係同步旋動於該旋動裝置,該旋動裝置於相對該連桿一端偏心設置有一轉把;藉以於水中無大型雜物時,可將推進翼擺下使深入水中,進行如上述之往復式運動而發電,如有大型雜物時,則可透過轉把旋轉該旋動裝置,以透過滑桿將推進翼擺上離開水面,使雜物流過;於洪汛期時,亦僅需如前述,將推進翼擺上離開水面,即不會影響水流或致使本發明受損。
藉此,本發明可具有極高效能及無葉片撞及水面的噪音,且推進翼往復式運動、轉向機構及令推進翼擺動之旋動裝置,其整體之組成相當協調,故令本發明組裝所需之空間較小;故本發明可應用於河川,及相關工廠所排放汙水之渠道,而達致發電之效果。
就轉向機構而言,其包含二限位元件,所述限位元件間之距離係小於該可動範圍,所述限位元件間設有一連桿,該連桿係平行且從動於該滑桿,且該連桿樞設有分別對應樞接於所述推進翼之調整桿;並於該連桿由所述限位元件之中間處移動至該連桿之左端接觸左端之限位元件時之該滑桿位置為左調整點,而該連桿由所述限位元件之中間處移動至該連桿之右端接觸右端之限位元件時之該滑桿位置為右調整點;該滑桿由該左調整點移動至該左死點之過程中,該連桿係受該左端之限位元件而限位,以透過所述調整桿樞轉所述推進翼,藉以於該滑桿達該左死點時,將所述推進翼調整為第二升力位置;該滑桿由該右調整點移動至該右死點之過程中,該連桿係受該右端之限位元件而限位,以透過所述調整桿樞轉所述推進翼,藉以於該滑桿達該右死點時,將所述推進翼調整為第一升力位置;
在一實施例中,連桿兩末段更分別設有一對應於抵頂於所述限位元件之抵掣部,並於該連桿由所述限位元件之中間處移動至左端之所述抵掣部接觸左端之限位元件時之該滑桿位置為該左調整點,而該連桿由所述限位元件之中間處移動至右端之所述抵掣部接觸右端之限位元件時之該滑桿位置為該右調整點。
就滑桿之設置而言,本發明更包含一架體,其係用以架設於該流道,該架體設有二軸管,所述軸管內分別設有一線性軸承單元,且該滑桿之兩端係分別軸向滑動接設於所述線性軸承單元內;在一實施例中,該滑桿之兩末端更分別設有一滑塊,且該滑塊係軸向滑動接設於所述線性軸承單元內;
就滑桿線性移動而令發電裝置進行發電之方式而言,該滑桿於一末端樞設有一傳動桿,該傳動桿於相對該連桿一端樞設有一旋動桿,該傳動桿之長度係大於該旋動桿,該旋動桿於相對該傳動桿一端係樞設於一軸桿,該軸桿係接設於該發電裝置;藉之,於該連桿軸向移動時,將帶動該傳動桿及該旋動桿繞該軸桿轉動,並帶動該軸桿旋轉,藉以透過軸桿之旋轉而驅動該發電裝置而發電者。
據上所述之往復式水力發電機構,其中,該軸桿更組設有一飛輪,以令該軸桿於一轉動方向產生轉動之慣性,藉以令傳動桿、旋動桿及軸桿之轉動方向一致,而不因滑桿於傳動桿及旋動桿平行時,對於傳動桿及旋動桿之傳動造成反向旋轉降低發電效率,並可讓輸出力矩及轉速更均勻。
據上所述之往復式水力發電機構,其中,該軸桿於一末端係接設於一變速裝置,該發電裝置更設有一傳動軸,該變速裝置於相對該軸桿之一端接設有該傳動軸,以配合發電裝置的設計轉速運動達到最佳發電效率。
關於吾等發明人之技術手段,茲舉數種較佳實施例配合圖式於下文進行詳細說明,俾供 鈞上深入了解並認同本發明。
請先參閱第1至3圖所示,本發明係一種往復式水力發電機構,其包含:
一滑桿1,其係用以架設於一具有流體F之流道2,在一具體之實施例中,流道2可為河川或渠道,而流體F為於其流動之水;該滑桿1於軸向之垂直方向間隔排列樞設有至少一推進翼3;該滑桿1於其軸向界定有一可動範圍,且在該滑桿1軸向之兩端於該可動範圍之兩末端分別界定有一左死點P1及一右死點P2;所述推進翼3具有一第一升力位置及一第二升力位置,所述推進翼3於該第一升力位置時,係受流體F之流力產生升力而帶動該滑桿1朝左方移動,並於該第二升力位置時,係受流體F之流力產生升力而帶動該滑桿1朝右方移動;
一轉向機構4,其係樞接於所述推進翼3,並於該滑桿1移動至該左死點P1時,將所述推進翼3旋轉調整為該第二升力位置,且於該滑桿1移動至該右死點P2時,將所述推進翼3旋轉調整為該第一升力位置;以及
一發電裝置5,其係接設於該滑桿1,並受該滑桿1之移動而發電者,在一實施例中,該發電裝置5可為10千瓦至100千瓦之微型發電機。
就滑桿1之架設而言,在一實施例中,係於流道2架設有一架體6,該架體6設有二軸管61,所述軸管61內分別設有一線性軸承單元62,且該滑桿1之兩端係分別軸向滑動接設於所述線性軸承單元62內,藉以令滑桿1可流暢地進行線性往復運動;在一較佳之實施例中,該滑桿1之兩末端更分別設有一滑塊11,滑桿1係藉由該滑塊11係軸向滑動接設於所述線性軸承單元62內;藉以利於透過滑塊11以接設其他構件;
首先,就滑桿1之線性往復運動而言,由於流道2內之水流,因具有水頭高度,故係具有單一之流向,而推進翼3係呈翼狀設置,因此,於一旋轉角度下,將可受水流而產生升力,其具體形狀以及角度設置,係屬習知技術,且本發明並不予限定推進翼3之具體形狀,故在此不予贅述;而升力係如前述,並如第1圖及第2圖所示,當所述推進翼3於該第一升力位置時,如第4圖所示,係受流體F之流力產生升力而帶動該滑桿1朝左方移動;而當該滑桿1移動至該左死點P1時,所述推進翼3將被轉向機構4旋轉調整為該第二升力位置,如第5圖所示,使推進翼3受流體F之流力產生升力而帶動該滑桿1朝右方移動;
對推進翼3進行轉向之方式所在多有,其係可利用相關機械式結構而予以達成,在本實施例中,轉向機構4係包含二限位元件41、41’,所述限位元件41、41’間之距離係小於該可動範圍,所述限位元件41、41’間設有一連桿42,該連桿42係平行且從動於該滑桿1,且該連桿42樞設有分別對應樞接於所述推進翼3之調整桿43;並於該連桿42由所述限位元件41、41’之中間處移動至該連桿42之左端接觸左端之限位元件41時之該滑桿1位置為左調整點P3,而該連桿42由所述限位元件41、41’之中間處移動至該連桿42之右端接觸右端之限位元件41’時之該滑桿1位置為右調整點P4;為防止連桿42長時間撞擊限位元件41、41’而致損壞,及避免撞時產生噪音,故在一實施例中,該連桿42兩末段更分別設有一對應於抵頂於所述限位元件41、41’之抵掣部44、44’,並如第4圖所示,於該連桿42由所述限位元件41、41’之中間處移動至左端之所述抵掣部44接觸左端之限位元件41時之該滑桿1位置為該左調整點P3,而該連桿42由所述限位元件41、41’之中間處移動至右端之所述抵掣部44’接觸右端之限位元件41’時之該滑桿1位置為該右調整點P4;
藉此,如第5圖所示,其係滑桿1於該左調整點P3之位置,而此時,由於所述限位元件41、41’間之距離係小於該可動範圍,故滑桿1仍可因於第一升力位置之推進翼3產生升力而持續左方移動,並如第6圖所示,因此時之連桿42係受左方之限位元件41抵頂而無法移動,而滑桿1仍可持續向左方移動,故調整桿43將受滑桿1及推進翼3之拉動,進而逐漸轉動該推進翼3之角度,且於推進翼3轉動之過程中,於推進翼3與水流方向平行時,調整桿43與連桿42之樞設位置,以及調整桿43與推進翼3之樞設位置係相互對應,且兩者之距離為最近之時,故為因應前述之距離變化,故在一實施例中,調整桿43可為分節式之伸縮桿;且於推進翼3與水流方向平行時,雖此時推進翼3並不產生升力,然而連桿42朝左方移動之慣性力可有助於連桿42朝左方移動而持續調整推進翼3之角度,直至達左死點P1時,使推進翼3如前所述,受調整桿43拉動而被調整為該第二升力位置,藉以令推進翼3受流體F之流力產生升力而帶動該滑桿1朝右方移動;而當滑桿1移動至右調整點P4,將如前原理所述,以及第7、8圖所示,逐漸移動至右死點P2而令推進翼3受調整桿43拉動而被調整為該第一升力位置,進而使滑桿1朝左方移動,如此反覆,即可達致滑桿1之線性往復運動。
而滑桿1之線性往復運動係可用以帶動發電裝置5進行發電,對於線性往復運動令發電裝置5發電者,係屬習知技術,而於本實施例中,如第4圖至第7圖所示,係藉由將滑桿1之線性往復運動轉換為圓周旋轉運動而令發電裝置5發電,具體舉例而言,在一實施例中,該滑桿1於一末端樞設有一傳動桿12,該傳動桿12於相對該連桿42一端樞設有一旋動桿13,該傳動桿12之長度係大於該旋動桿13,該旋動桿13於相對該傳動桿12一端係樞設於一軸桿14,該軸桿14係接設於該發電裝置5;藉之,於該連桿42軸向移動時,由於軸桿14與旋動桿13之樞設點,以及滑桿1與傳動桿12之樞設點間之線性運動,配合傳動桿12與旋動桿13之長度差異,將致使傳動桿12與旋動桿13朝一方向進行旋轉運動,而繞該軸桿14轉動,進而帶動該軸桿14旋轉,藉以透過軸桿14之旋轉而驅動該發電裝置5而發電;
並如前述,由於當傳動桿12與旋動桿13平行時,如第6圖及第8圖所示,前述軸桿14與旋動桿13之樞設點,以及滑桿1與傳動桿12之樞設點間之線性運動,並不必然使傳動桿12與旋動桿13朝原轉動方向旋轉,故透過於該軸桿14組設一飛輪7,以令該軸桿14於一轉動方向產生轉動之慣性,藉以令傳動桿12與旋動桿13平行並受前述樞設點間之線性運動之力時,透過慣性力可誘使傳動桿12與旋動桿13朝原轉動方向旋轉,並可讓輸出力矩及轉速更均勻,藉以達致穩定發電之效果,此外,軸桿14轉動之慣性亦可提供前述推進翼3與水流方向平行時,朝同一方向持續移動之力,藉以克服本發明於推進翼3與水流方向平行時不產生升力,或由推進翼3與水流方向平行而移動致左死點P1或右死點P2過程中,推進翼3對水流產生逆向之升力,而致滑桿1無法移動之現象;而就飛輪7之具體機構而言,由於其係屬習知構件而予應用於本發明,故在此不予贅述其結構及作用原理。
為防止軸桿14之轉速過快而影響發電裝置5之效能,或致使發電裝置5損壞,故在一實施例中,係可於該軸桿14於一末端係接設於一變速裝置8,該變速裝置8可為減速齒輪組,其係屬習知構件而予應用於本發明,故在此不予贅述其結構及作用原理,而該發電裝置5更設有一傳動軸51,該變速裝置8於相對該軸桿14之一端接設有該傳動軸51;藉之,該軸桿14於旋轉時係透過變速裝置8以變速傳動於該傳動軸51,使該傳動軸51旋轉而驅動該發電裝置5而發電,並可配合發電裝置5的設計轉速運動達到最佳效率。
藉此,本發明可予發電之適用範圍甚廣,可適用於水頭高度及/或流量較小之情形下進行發電,故可應用於河川,及相關工廠所排放汙水之渠道,而達致發電之效果,且本發明整體之體積較小,易於設置及維修,藉可提升本發明整體之適用性者。
如前所述,由於本發明之推進翼3間,係相互平行且間隔排列者,故若水流中具有小型雜物,將可由推進翼3間之空隙流過,且於推進翼3進行角度旋轉時,亦可使雜物不易勾住推進翼3造成升力減少之現象;而當水流中具有大型雜物時,未予進行其排除,故在一實施例中,如第1圖至第4圖所示,該滑桿1於相對該發電裝置5一端更固設有一旋動裝置9,令該滑桿1係同步旋動於該旋動裝置9,而旋動裝置9係可透過馬達,或可為一轉盤,而於該旋動裝置9於相對該連桿42一端偏心設置有一轉把91,藉以自動或手動的轉動滑桿1;而因滑桿1連接設置有連桿42及推進翼3,故連桿42及推進翼3亦將隨滑桿1之轉動而擺動,進而使推進翼3可被移出水面,進而使大型雜物可隨流水而通過,此外,於洪汛期時,亦可將推進翼3擺出水面,藉以防止阻礙排洪,亦可避免本發明受洪汛而損壞;在一實施例中,本發明係可全部架設於架體6,藉以於旋動裝置9旋轉時,本發明可予整體旋轉,藉以遠離流道2,以防止本發明整體受洪汛而有受損之情事。
綜上所述,本發明所揭露之技術手段確能有效解決習知等問題,並達致預期之目的與功效,且申請前未見諸於刊物、未曾公開使用且具長遠進步性,誠屬專利法所稱之發明無誤,爰依法提出申請,懇祈 鈞上惠予詳審並賜准發明專利,至感德馨。
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發明之數種較佳實施例,當不能以此限定本發明實施之範圍,即大凡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及發明說明書內容所作之等效變化與修飾,皆應仍屬本發明專利涵蓋之範圍內。
1‧‧‧滑桿11‧‧‧滑塊12‧‧‧傳動桿13‧‧‧旋動桿14‧‧‧軸桿2‧‧‧流道3‧‧‧推進翼4‧‧‧轉向機構41、41’‧‧‧限位元件42‧‧‧連桿43‧‧‧調整桿44、44’‧‧‧抵掣部5‧‧‧發電裝置51‧‧‧傳動軸6‧‧‧架體61‧‧‧軸管62‧‧‧線性軸承單元7‧‧‧飛輪8‧‧‧變速裝置9‧‧‧旋動裝置91‧‧‧轉把P1‧‧‧左死點P2‧‧‧右死點P3‧‧‧左調整點P4‧‧‧右調整點
第1圖係本發明之推進翼於第一升力位置時之立體示意圖。 第2圖係本發明之俯視示意圖。 第3圖係本發明之前視示意圖,且滑桿於左調整點之俯視示意圖;而傳動桿及旋動桿處者為對應之前視示意圖。 第4圖係本發明之推進翼於第二升力位置時之立體示意圖。 第5圖係本發明之推進翼於第一升力位置,且滑桿於左調整點之俯視示意圖;而傳動桿及旋動桿處者為對應之前視示意圖。 第6圖係本發明之推進翼於第二升力位置,且滑桿於右調整點之俯視示意圖;而傳動桿及旋動桿處者為對應之前視示意圖。 第7圖係本發明之滑桿於移動至左死點時,推進翼受轉動至第二升力位置之俯視示意圖;而傳動桿及旋動桿處者為對應之前視示意圖。 第8圖係本發明之滑桿於移動至右死點時,推進翼受轉動至第一升力位置之俯視示意圖;而傳動桿及旋動桿處者為對應之前視示意圖。
1‧‧‧滑桿
11‧‧‧滑塊
12‧‧‧傳動桿
13‧‧‧旋動桿
14‧‧‧軸桿
2‧‧‧流道
3‧‧‧推進翼
4‧‧‧轉向機構
41、41’‧‧‧限位元件
42‧‧‧連桿
43‧‧‧調整桿
44、44’‧‧‧抵掣部
5‧‧‧發電裝置
51‧‧‧傳動軸
6‧‧‧架體
61‧‧‧軸管
62‧‧‧線性軸承單元
7‧‧‧飛輪
8‧‧‧變速裝置
9‧‧‧旋動裝置
91‧‧‧轉把
Claims (10)
- 一種往復式水力發電機構,其包含: 一滑桿,其係用以架設於一具有流體之流道,該滑桿於軸向之垂直方向間隔排列樞設有至少一推進翼;該滑桿於其軸向界定有一可動範圍,且在該滑桿軸向之兩端於該可動範圍之兩末端分別界定有一左死點及一右死點;所述推進翼具有一第一升力位置及一第二升力位置,所述推進翼於該第一升力位置時,係受流體之流力產生升力而帶動該滑桿朝左方移動,並於該第二升力位置時,係受流體之流力產生升力而帶動該滑桿朝右方移動; 一轉向機構,其係樞接於所述推進翼,並於該滑桿移動至該左死點時,將所述推進翼旋轉調整為該第二升力位置,且於該滑桿移動至該右死點時,將所述推進翼旋轉調整為該第一升力位置;以及 一發電裝置,其係接設於該滑桿,並受該滑桿之移動而發電者。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往復式水力發電機構,其中,該轉向機構更包含二限位元件,所述限位元件間之距離係小於該可動範圍,所述限位元件間設有一連桿,該連桿係平行且從動於該滑桿,且該連桿樞設有分別對應樞接於所述推進翼之調整桿;並於該連桿由所述限位元件之中間處移動至該連桿之左端接觸左端之限位元件時之該滑桿位置為左調整點,而該連桿由所述限位元件之中間處移動至該連桿之右端接觸右端之限位元件時之該滑桿位置為右調整點;該滑桿由該左調整點移動至該左死點之過程中,該連桿係受該左端之限位元件而限位,以透過所述調整桿樞轉所述推進翼,藉以於該滑桿達該左死點時,將所述推進翼調整為第二升力位置;該滑桿由該右調整點移動至該右死點之過程中,該連桿係受該右端之限位元件而限位,以透過所述調整桿樞轉所述推進翼,藉以於該滑桿達該右死點時,將所述推進翼調整為第一升力位置。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往復式水力發電機構,其中,該連桿兩末段更分別設有一對應於抵頂於所述限位元件之抵掣部,並於該連桿由所述限位元件之中間處移動至左端之所述抵掣部接觸左端之限位元件時之該滑桿位置為該左調整點,而該連桿由所述限位元件之中間處移動至右端之所述抵掣部接觸右端之限位元件時之該滑桿位置為該右調整點。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3項中任一項所述之往復式水力發電機構,更包含一架體,其係用以架設於該流道,該架體設有二軸管,所述軸管內分別設有一線性軸承單元,且該滑桿之兩端係分別軸向滑動接設於所述線性軸承單元內。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往復式水力發電機構,其中,該滑桿之兩末端更分別設有一滑塊,且該滑塊係軸向滑動接設於所述線性軸承單元內。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3項中任一項所述之往復式水力發電機構,其中,該滑桿於相對該發電裝置一端更固設有一旋動裝置,令該滑桿係同步旋動於該旋動裝置。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往復式水力發電機構,其中,該旋動裝置於相對該連桿一端偏心設置有一轉把。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3項中任一項所述之往復式水力發電機構,其中,該滑桿於一末端樞設有一傳動桿,該傳動桿於相對該連桿一端樞設有一旋動桿,該傳動桿之長度係大於該旋動桿,該旋動桿於相對該傳動桿一端係樞設於一軸桿,該軸桿係接設於該發電裝置;藉之,於該連桿軸向移動時,將帶動該傳動桿及該旋動桿繞該軸桿轉動,並帶動該軸桿旋轉,藉以透過軸桿之旋轉而驅動該發電裝置而發電者。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往復式水力發電機構,其中,該軸桿更組設有一飛輪,以令該軸桿於一轉動方向產生轉動之慣性者。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往復式水力發電機構,其中,該軸桿於一末端係接設於一變速裝置,該發電裝置更設有一傳動軸,該變速裝置於相對該軸桿之一端接設有該傳動軸;藉之,該軸桿於旋轉時係透過變速裝置以減速傳動於該傳動軸,使該傳動軸旋轉而驅動該發電裝置而發電者。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7122091A TWI697615B (zh) | 2018-06-27 | 2018-06-27 | 往復式水力發電機構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7122091A TWI697615B (zh) | 2018-06-27 | 2018-06-27 | 往復式水力發電機構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2001079A true TW202001079A (zh) | 2020-01-01 |
TWI697615B TWI697615B (zh) | 2020-07-01 |
Family
ID=699419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7122091A TWI697615B (zh) | 2018-06-27 | 2018-06-27 | 往復式水力發電機構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TW (1) | TWI697615B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728934B (zh) * | 2020-11-04 | 2021-05-21 | 崑山科技大學 | 具舉升葉片擺動式水力發電機構 |
TWI742929B (zh) * | 2020-11-17 | 2021-10-11 | 李世正 | 流體產能方法及用以實施該方法的流體動力裝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NZ335186A (en) * | 1996-09-20 | 2000-10-27 | Lee Arnold | Extracting energy from a fluid stream by locating an array of foils in the stream to undergo flutter oscillations |
CN107355338B (zh) * | 2017-07-24 | 2019-10-08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一种流水发电装置 |
-
2018
- 2018-06-27 TW TW107122091A patent/TWI697615B/zh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728934B (zh) * | 2020-11-04 | 2021-05-21 | 崑山科技大學 | 具舉升葉片擺動式水力發電機構 |
TWI742929B (zh) * | 2020-11-17 | 2021-10-11 | 李世正 | 流體產能方法及用以實施該方法的流體動力裝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I697615B (zh) | 2020-07-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915199B (zh) | 三轮高效伸缩折叠式横轴潮流能发电装置 | |
AU2009100211A4 (en) | System for generating power by river flow | |
CN101892936B (zh) | 竖轴潮流能发电装置 | |
CN105840410B (zh) | 摆翼式海流能发电装置 | |
CN103321825B (zh) | 一种叶片姿势可变的潮流能获能水轮机 | |
CN103233846A (zh) | 低水头竖井贯流双向高效水轮机转轮及其机电装置和配套流道 | |
WO2009003362A1 (fr) | Machine hydraulique de type pour véhicule à pales tournantes | |
WO2013086876A1 (zh) | 一种无坝水力发电装置 | |
CN203412692U (zh) | 一种叶片姿势可变的潮流能获能水轮机 | |
TWI697615B (zh) | 往復式水力發電機構 | |
CN110173389B (zh) | 低启动流速的自适应水流能发电装置 | |
CN205663565U (zh) | 摆翼式海流能发电装置 | |
TWI744633B (zh) | 具舉升功能之往復式水力發電機構 | |
CN216306116U (zh) | 一种往复式流体驱动高效动能利用叶片装置 | |
CN206874424U (zh) | 一种潮流能水平轴被动变偏角轮机 | |
TWI687587B (zh) | 河邊流水能之擷取裝置 | |
CN2484415Y (zh) | 一种水力、风力发电机叶轮 | |
CN108223238B (zh) | 一种浪轮机及海洋浪轮机式水能发电装置 | |
CN1730937B (zh) | 圆弧齿形链式风浪潮流联合发电装置 | |
JP7112766B2 (ja) | ブレードを持ち上げられるスイング式水力発電機構 | |
TWI728934B (zh) | 具舉升葉片擺動式水力發電機構 | |
CN108612616A (zh) | 双叶片立轴水能捕获装置 | |
CN104454306A (zh) | 转动导杆式叶片伸缩机构及应用该转动导杆式叶片伸缩机构的潮流发电装置 | |
CN204357627U (zh) | 转动导杆式叶片伸缩机构及应用该转动导杆式叶片伸缩机构的潮流发电装置 | |
SK287751B6 (sk) | Prietoková turbína s otočnými lopatkami |